质控应用

2024-07-27

质控应用(精选12篇)

质控应用 篇1

质量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生命线, 而护理质量管理是临床护理管理的核心, 护理质量高低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素质和技术质量也与护理管理水平及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息息相关。科学有效、严谨完善的管理方法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1]。为了全面保证护理质量的提高, 本科从2006年3月开始实行全员参与护理质量控制, 人人把关, 每周考核1次, 月底按质量控制登记本的记录与护士考核量化打分挂钩进行奖惩, 经过三年实施, 有效杜绝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率,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确保了护理安全。现报告如下。

1 管理层次

本院是一所县级市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共有床位302张, 按照二级医院护理管理要求, 本院采用的是在护理院长领导下实行护理部主任和护士长两级负责制。

2 管理方法

2.1 制定工作职责及流程

按照《医院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医院护理质量考核评分细则》制定出《科内质控员职责及工作流程》, 分为《安全管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及等级护理》、《三基培训》、《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专科护理及危重病人管理》、《护理文书书写》、《病人满意度》八大类。通过3年的科内质量控制, 护士长与全科护士们形成严密的二级质控管理体系, 把质量控制结果与护士考核量化打分相结合并与绩效挂钩奖惩兑现, 做到了质量控制人人有责, 无论护士长还是护士的质量管理意识、工作态度和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2.2 全员培训

提高全科护士对护理质量的认识。护士是一线护理工作者, 只有强化了护士质量管理意识, 才能调动她们主动参加质量控制的积极性, 并且通过检查情况进行激励, 调动护士实施质量控制的积极性, 使护士长和护士全员参与质量控制, 要使全科护士认识到:护理质量不但是科室护士长的责任, 也是全科护士的责任, 只有全科护士共同努力, 才能控制好科室的护理质量。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护理质量考核评分细则》、《医院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科室质控员职责及考核细则》、《分级护理制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等。培训完毕后对每位护士进行考核并要求人人掌握, 熟练;然后具体在科内进行逐级护理质量控制, 并实施执行。要求护士人人参与、个个负责, 全面调动每一位护士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对新上岗的护士, 需先到护理部质控组培训1个月后方能上岗。

2.3 质控班质控

护士长每周一排出质控班, 由质控班按八大类内容进行考核并将具体内容记录在科内质量控制记录本上, 护士长当日检查质控工作质量, 对查出来的问题、缺陷立即找到当事人反馈结果并要求即时整改。每个月对护士量化打分, 出现缺陷者按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或处罚, 若有上级主管部门及护士长等其他上级部门检查出来的缺陷予以重罚, 并让当事人写出书面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当月把质量控制结果公布, 在护士考核量化打分表上体现奖惩结果, 护理质量零缺陷者奖励50元。对质控员要求次月5日前对上月质控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并写出整改意见及追踪检查。

2.4 护士长质控

护士长以日安排、周重点、月计划作为控制基础, 随时抽查, 时时控制;每月重点对环节质量进行检查, 从患者的入院-宣教-治疗-护理-出院等各个流程进行检查, 督促各位护士对自己分管的病历进行检查控制, 对基础环节狠抓落实, 对终末质量, 特别是出院病历进行日常检查, 督促并在规定时间内上交病历。对疑难、危重患者、新手术、新技术应用等患者的情况掌握, 进行指导、安排、检查;出现一般性护理缺陷, 予以处罚, 对危重患者的管理, 护士长在2小时内掌握了解患者具体情况, 提出合理护理措施的建议;同时, 检查质控工作是否真正落到实处, 是否有修改, 有记录, 是否符合标准与规定。每月由护士长召开月质控小结会议, 分析总结当月的缺陷发生率和整改意见并能持续改进。

2.5 整改措施

要求每位护士周一至周二必须查看科内护理质量控制记录本, 对缺陷当事人, 要求即时整改, 并在质控记录本上打勾确认已整改, 护士长再次检查后用红笔打勾确认已整改。对他人发生的护理缺陷仔细分析, 提出整改建议, 杜绝同类缺陷在自己身上重复发生。面对缺陷, 护士长本着实事求是, 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依照科内二级质量管理制度规定, 秉公处理, 坚持做到“三不放过”, 即问题没有查清不放过、当事人没有接受教训不放过、改进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同时, 要诚实地进行总结, 善于从缺陷中发现隐患, 举一反三, 引以为戒, 防“再患”于未然[2]。平时护士长及质控班对每一项护理工作都严格参照护理质量标准自查、自控、自纠, 根据检查情况进行质量分析、总结, 制定改进措施, 并列入质量控制范围;质量控制根据专科对照不同检查内容, 检查完毕, 当场把存在的问题反馈给被检查者, 使被检查者能及时了解和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迅速采取对策, 减少工作失误。每月的护理缺陷分析讨论会上, 每个护士均要提出自己对护理质量管理的意见或建议, 提出合理化的整改措施, 可持续改进缺陷管理, 力争做到全月“零缺陷”。

3 结果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已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员参与护理质量控制前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士量化打分、患者满意度比较, 见表1。

4 讨论

4.1 科内全员参与护理质量控制强调基础控制,提高了护士 对质量控制管理重要性认识,在实施过程中,护士们感受到了 护士长的公开、公平、公正对待护士发生缺陷的态度,从以往 的发生缺陷瞒报到现在的自觉记录在案,护士们树立了人人 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质控员的理念,在科内形成了护理质量控制主动、自觉的良好态势,护理缺陷明显减少,增加了患者 满意度。表 1 结果显示全员护理质控前后患者满意率比较差 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增加了护士的价值感,提高了护士的 工作积极性。

4.2 科内全员参与护理质量控制,通过认真地自查自纠,将质 控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 讨论分析,找出不足,落实改进措施,使护理质量控制工作保 持良性运转,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因此,护理质量较开展 全员质控前显著提高(P<0.01)。

4.3 通过全员参与护理质量控制管理,让护士树立“质量第 一”的观念,人人重视质量管理,从被动管理转变到主动参与 管理,使护理质量和护士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得到了提高,表 1 结果显示全员护理质控前后护士考核量化打分比较差异有显 著性意义 (P<0.01) ,应用良好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落实各个环 节的质量控制,提高了管理效能,让患者得到更安全、更放心、 更满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2:49~56.

[2]程惠玲, 王永兰.主管负责制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 (10) :50~51.

质控应用 篇2

摘要:目的 研究在护理病案质控中应用PDCA循环理论的实际效果。方法 抽取2012年1月~12月我院出院病案200份(均为外科系统),分析护理记录单、医嘱单及体温单的质量状况,2013年1月~12月,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在护理病案质控管理中,再次抽取200份出院案例进行分析,比较2012年与2013年的质量分析结果。结果 我院2013年甲级、乙级出院案例数高于2012年,不合格案例及返修案例数均低于2012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病案质控中应用PDCA循环理论,可提升案例质量控制水平。PDCA循环理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PDCA循环理论;护理病案;质控管理;应用

质量管理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保证,在医院中应用合适的管理方法,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院发展[1],PDCA循环理论是有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W.E.Deming博士提出的管理方法,我院2013年1月~12月在护理病案质控中应用了PDCA循环理论,获得了较佳的效果,现将应用体会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12月我院应用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管理出院患者的病案(对照组),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病案质量控制中应用PDCA循环理论(实验组),分别抽取两组出院病案200份(均为外科系统),分析并记录护理记录单、医嘱单及体温单的质量状况。实验组中,180份为手术患者的病案,20份为危重患者的病案,对照组中,181份为手术患者的病案,19份为危重患者的病案,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制定考核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最新病历书写规范》、《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2]等制定出符合我院实情的护理病案的质量控制考核标准及《出院归档病历护理文书质量评分表》。

1.2.2强化质量意识 强化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意识,明确各类人员的病案管理职责,保证书写条理清楚、语句简练、字迹端正、前后 贯通、客观详实。以晨间提问、科内业务学习、组织讲课 的形式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重点培训,让其了解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标准、病案书写规范,护理新理论、新业务,此外,还应引导护士增强自我培养意识,实行护理部-护理质量委员会-病区护士长-病案室专职护士等级质量管理网络。

1.2.3检查处理 上一班护士护理病案的书写质量由下一班护士检查,责任组长及时核对并纠正病案的真实性、准确性,护理质控委员会定时抽查出院病案,将终末质控检查结果与科室奖金挂钩,对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馈、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循环工作重点。

1.3效果评定 分析护理记录单、医嘱单及体温单的质量状况,护理病案的等级分值结合医疗归档病案终末质量考评标准确定,≥95分为甲级病案,80~94分为乙级病案,65~79分为丙级病案,<65分为不合格病案。比较两组返修率。

1.4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应用SPSS1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处理,计数数据选择χ2检验,以[n(%)]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应用PDCA循环理论前,抽取的200份出院案例中,160份为甲级病案,26份为乙级病案,14份为不合理病案,其中32份病案返修过,应用PDCA循环理论后,200份出院病案中,甲级190份,乙级8份,不合格2份,10份病案返修过。见表1。讨论

有学者[3]探讨了PDCA循环理论在护理病案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与应用前相比,应用后管理质量显著提高(P<0.05),其中病案甲级率提高15%,乙级率降低10%,不合格率降低5%,返修率降低15%,提示PDCA循环理论是提高和控制护理病案书写质量的有效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PDCA循环理论前,抽取的200份出院案例中,甲级160份,乙级26份,不合格14份,其中32份病案返修过,应用后,200份出院病案中,甲级190份,乙级8份,不合格2份,10份病案返修过,我院2013年甲级、乙级出院案例数高于2012年,不合格案例及返修案例数均低于2012年(P<0.05),近似于相关文献[4]。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5]规定,患者有权利及时复印并封存病历,因此,护理病案中的缺陷可能引起护理纠纷,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应用PDCA循环理论对全部病例进行分析,可找出存在的个性及共性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将新发现的质量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可提高病案质量。

综上所述,在护理病案质控中应用PDCA循环理论,可提升案例质量控制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血站质控和安全输血 篇3

输血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患者常用的医疗措施,在许多情况下成为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救治患者的措施,但血液又可以成为致病物质的载体,成为传播传染病的高危因素。因此输血的安全性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输血可引起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甲型肝炎病毒(HA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巨细胞病毒(CMV)等的病毒感染;现代医学仍面临着病毒的“窗口期”问题。所谓“窗口期”,是指人体感染上肝炎、艾滋病等病毒后,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要有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因尚未产生抗体或抗体效价甚低而不能检出,这段时间就被称为“窗口期”。在这个期间,病毒不能查出,但可以感染和使人致病。如果患者在“窗口期”内献血,这种血液是查不出问题的,但当它输入人体后,就可能使受血者染病。对于“窗口期”,采血机构一直在致力于提高设备和试剂的灵敏度,以缩短这个时间,实际上先进的国家和地区确实有效地缩短了某些病毒的“窗口期”,但是没有人能完全消除它。

提供安全的血液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为此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试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全国血站系统实行统一的、严格的规范化管理。血站认真学习《献血法》与输血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为确保用血和血制品安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做工作,在确保血液质量的关键环节上下工夫。认真落实输血和血液制品有关的制度。实行血站技术人员和相关检测人员的全员考核,并实行采供血人员执业资格制度。在采供血所有方面,包括血型定型,配合性试验,血液成分制备和血液制品的保存和运输中实施规范管理和操作,血站和输血科(血库)不得发出未标有供血者姓名、血型、血液品种、采血日期、有效期、采血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的血液。

严格筛选检测血液是提高输血安全的有力措施,目前我国血液检测采用的方法已基本上和国际接轨,影响检测水平和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检测技术和试剂。新的检测技术的应用和现有检测技术的改进可以使检测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将进一步提高病毒检出率,减少漏检,从而进一步减少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另一方面检测的质量管理对血液的安全同样有重要的影响。检测的质量管理包括试剂,仪器,人员和检测的室内质控及室间质量评估。只有做好检测的质量管理,才能在所使用的技术、试剂和仪器的条件下获得尽可能理想可靠的检测结果,将所有应该能检出的病毒阳性血液检出并排除在外。血站按照卫生部规定的检测项目,在严格质量控制系统下,做好血液的筛选、复检工作。以消除人工操作造成的各种误差的可能性。严格选择各种检测试剂,质控科对各种试剂都进行批检,规范了操作人员的技术操作,并做好内部的质量控制工作。从献血者登记到血液发到临床要经过几十个环节,各环节相互制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系统,这其中任何环节的疏忽,都会影响血液安全。血站制定了各类工作人员、各种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以及各种技术操作规范,质控科对各关键指标进行检测和监督。

血液和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是很有必要的,也是进一步减少经输血传播疾病,提高输血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无偿献血制度的实施是提高输血安全,减少输血传播病毒危险的根本措施。根据国际及国内的先进经验,输用无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受血者感染肝炎的危险性大大低于输注有偿献血者的血液,所以应向全社会大力宣传无偿献血。

目前输血感染纠纷被诉诸法院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的民事案件日趋增多。发生输血感染事件后,血站、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否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关键是在该事件的发生过程中,血站、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过错。要从法律的角度明确什么样的行为属于血站、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违法行为,血站一方面要加强血源管理,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另一方面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血站内部应加强原始资料的保存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医疗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

从技术角度分析,目前残存输血危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能将所有被病毒污染的血液通过常规检测检出并排除。要全面實施无偿献血和加大科技投入与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控制输血传染病源头的无偿献血;严格筛选血缘,对献血者既往史调查、体格检查和严格的血液检验,必须采取以上综合性的措施,通过这些努力才能进一步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使血液安全性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席惠君,叶萍.临床输血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

质控应用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在我院呼吸内科监护室、心脏外科监护室、新生儿科各设置1台美国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公司的GEM Premier 3000床旁血气分析仪[2], 并将它们正确连接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IS) , 供检验科质控员远程监控仪器的分析状况。使用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公司配套的一体化试剂包, 可检测pH值、氧分压 (pO2) 、二氧化碳分压 (pCO2) 和红细胞比积 (Hct) 指标, 并可计算出碳酸氢根 (HCO3-) 、碱剩余 (BE) 、总碱量 (BB) 等指标。

1.2 质控品

使用Instrumentatmn Laboratory公司的质控品, 共3个浓度水平, 批号分别为L724、N724、H724, 定期对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执行质控品检测。质控品置于室温下密封保存。

1.3 室内质控操作方法

由临床护士每周对血气分析仪进行质控品检测的操作, 具体流程如下:选取1个浓度水平 (按照L、N、H的顺序依次选择) 质控品, 置于室温30 min后, 用拇指与食指捏住装有质控品的试剂瓶两端, 轻轻颠倒混匀质控品20次, 然后上机检测, 记录pH、pO2、pCO2的结果Xi。根据定值质控液给定的均值μ, 标准差σ和当日结果Xi计算出该次测定值的Z分数, 公式为Z= (Xi-μ) /σ, 将Z分数绘制在均值为0, 标准差为1的质控图上。Z分数图绘制过程由我科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软件 (广州惠桥公司) 完成, 也可以利用Excel软件绘制完成[3]。

2 结果

GEM Premier 3000的3个水平的质控品靶值与标准差如表1所示。

统计2008年8—10月间我院呼吸内科监护室、心脏外科监护室和新生儿科的血气分析仪室内质控数据, 计算每次测定值的Z分数, 根据所得的Z分数汇总成室内质控图, 如图1~3所示。

3 讨论

室内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科工作质量的必要措施和有益工具, 质控图来源于工业系统的控制图, 它在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的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质控图可以观察检测项目的精密度, 监测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常用的质控图有均数—极差图、Levey-Jennings质控图和Z分数质控图[4], 质控规则目前多采用Westgard多规则, 可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组合的质控规则。

由于我院检验科和部分临床科室均使用同样类别和型号的血气分析仪, 共用同批号的质控品, 而其检测项目较稳定, 无需每日做多个水平的质控, 我们规定每台仪器每周做1个水平的室内质控, 要求把多台仪器、多个水平的质控数据反映在一张质控图上, 我们就可以利用Z分数质控图来完成, 而其他的质控图达不到此要求。

Z分数质控图的优势在于:首先, 它把不同检测水平的具体数值转化为与标准差有关的Z分数, 能客观地反映捡测值与靶值的差距相当于标准差的多少倍。如图1~3所示, 尽管3个科室使用的血气分析仪的质控品水平不同, 每台仪器每次测定的质控水平也不一样, 我们仍然可以用一张Z分数图完整的反映质控结果, 这样便于检验科质控员更好地监督和回顾各个临床科室血气分析仪的质量情况, 该方法便捷快速。其次, 通过Z分数质控图可以清晰快速地反映失控情况。由于Z分数代表的是测定值与靶值之间的差值相当于多少个标准差, 故检验科采用的Westgard质控规则可以从Z分数图上得以反映。图中Z>3或Z<-3时即为违反13 s规则的失控, 连续2个Z>2或Z<-2即为违反22s规则的失控, 而连续2个Z之间的差值>4即为违反R4s规则的失控。由图可见, 在12次测定中, 3台仪器均无失控现象。同样, 12s的警示规则也可以从Z分数图体现出来, 图1中呼吸科第6个数据点的Z值<-2, 表明达到12 s警示标准, 尚未失控。

总之, Z分数质控图简洁、直观, 在监测检验科和临床科室血气分析质量工作中有很好的实用效果, 也可以推广至其他仪器和检测项目中使用。由于该图的应用, 既保证了检测质量, 又使检验科节约了质控品成本, 减少了人员工作量, 使质量分析和统计工作十分便捷, 适合于多种检测项目多水平质控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Z分数质控图监测临床科室多个床旁血气分析仪的室内质量控制情况, 评估其应用效果。方法对分布于临床科室的多个床旁血气仪进行不同浓度质控品的测定, 将每次的pH值、氧分压 (pO2) 和二氧化碳分压 (pCO2) 测定值转换为相应的Z分数, 绘制Z分数质控图。结果通过计算而得的3个临床科室3台床旁血气分析仪Z分数可绘制出血pH值、pO2和pCO2的Z分数质控图, 在12次测定中, 3台仪器均无失控现象, 可简洁清晰地反映不同仪器不同浓度质量控制的结果。结论Z分数质控图能将不同浓度、不同仪器的质控品测定值反映在同一张图上, 简洁明晰, 节约了质控成本, 减轻了工作量, 便于质控员监督检验科外仪器的分析质量。

关键词:血气分析仪,Z分数质控图

参考文献

[1]Patrick St-Louis.Point-of-care blood gasanalysers:aperformanceevalu-ation.Clinica Chimica Acta, 2001, 307:139-144.

[2]Steinfelder-Visscher J, Weerwind PW, Teerenstra S, et al.Reliabili ty of point-of-care hematocrit, bloodgas, electrolyte, lactate and glucose measurement during cardiopulmonary bypass.Perfusion, 2006, 21 (1) :33-37.

[3]卢忠, 沈俊娅.用Excel制作个性化2分数室内质控图.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 17 (4) :170-173.

质控应用 篇5

为切实提高我院医疗质量水平,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按照院领导班子总体部署,对质控办的定位、职责、今年的工作计划做如下说明:

一、我院质控办定位:

大质控,即:以三甲评审细则为依据,结合医院《综合目标管理方案》,对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从而使各职能部门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一线,使我院各项工作有计划、有实施、有督导、有反馈、有整改,最终走上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轨道。

二、质控办主要职责及工作计划:

1.对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的质量控制:以三甲医院评审标准为依据,不定期邀请院外专家来院督导,定期组织院内专家、人员对各部门、科室PDCA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与综合目标挂钩,实现奖惩兑现。具体计划是:

(1)对行政职能科室的质控:大家看到我们新一年的综合目标管理方案已经出台,今年的综合目标结合三甲细则进行了大幅度修改,责任部门更加细化、明确。在督导检查方面,医院将建立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对职能部门、医技科室工作情况的评价制度,对他们的工作情况进行客观评定;另外,质控办将每月抽查职能部门工作情况,凡敷衍了事,不按照管理职责认真到临床监管的职能部门,将扣罚相应部门负责人当月的岗位津贴;(2)职能科室对临床、医技科室的质控:各职能部门每月应对临床和医技科室进行检查,将扣分项于15号前报送质控办,质控办会通过抽查落实,将扣分项报至规财部。因此,下一步需要科室做的是:自2013年4月起,临床、医技各科室(或各专业组)需成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原则上以3-5人为宜,须包含科主任(专业组长)、护士长、科室质控员;科主任(专业组长)为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第一责任人,质控办负责对科室质控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2.医疗数据通报:各职能部门要将科室质控员报送上来的一些核心指标于每月15号之前交质控办,质控办汇总、排名后将在每月的最后一次周会上进行反馈。

关于这一点,需要信息中心和科室质控员的配合:综合目标管理方案中的很多指标可以从信息系统中收集,质控办将与信息科沟通直接调取;但某些暂时不能提取的,将由科室质控员每月进行自查,职能部门核查后报送质控办。

3.职称聘用前技能考核:今年将建立起《聘用前技能考核制度》,凡已取得相应资格但尚未聘用的中级、副高职人员,聘用前均需通过此临床技能考核,考核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由质控办负责,考核不通过医院将不予聘用;(考核具体内容已挂院内网--质控管理栏目下,请大家认真阅读)。

4.培训:根据医院实际需求制定培训计划,邀请外院专家进行讲座,并督促各相关部门按时进行不同层次、不同人员结构的培训。科室质控员和院级质控员的相关检查知识培训由质控办负责,其余培训依旧由各职能部门负责。

下一步需要职能部门做的:请各职能部门将本培训计划于4月15日前上报质控办,如医务部的“三基三严”培训;护理部的相关培训;科教部的研究生、实习生、住院医师培训;院感科的院感内容培训等等,质控办会督促各职能部门落实计划,并将实施情况作为职能部门的考核内容之一。

5.患者满意度调查和随访:

满意度调查方面:质控办将全面深入做好这项工作,“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已挂在院内网--质控管理栏目中,请各位审核,如没有其他意见,今后将针对住院和门诊病人发放;另外我们将“患者满意度调查箱”安放在各个病区、门诊各楼层,以收集患者意见和建议。质控办将分门别类汇总这些意见并反馈给相关科室,督促这些建议的整改和落实,通过这项工作使我院服务质量与内涵有实质性提高。

质控应用 篇6

【关题词】三级质控;护理文书;质量缺陷;合格率。

护理文书是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生了解患者病情进展、进行明确诊断、制订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1]。我院于2010年1月应用电子病案系统,虽然提高了护理文书由人工“书写”到电脑“输写”的工作效率,但是在对终末电子打印护理文书进行质检时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对存在的质量缺陷,我院采取三级质控,充分发挥质控效能,提高了电子打印护理文书的质量。

一、资料和方法

为深入查找和分析我院2010年电子打印护理文书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由院质检办护士负责对每月各临床科室全部出院病历中电子打印护理文书进行质量检查,对存在的质量缺陷进行专项总结,填写每月护理文书质控情况报表,报送护理部。

二、结果

根据检查2010年我院各月出院病历中所有护理文书质量情况,统计如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电子打印护理文书合格率逐月提高,说明质量稳步上升,缺陷逐渐减少,三级质控促进了护理文书质量的提高。

三、讨论

电子打印护理文书存在的主要质量缺陷:包括护士执行的长期医嘱单及临时医嘱单、绘制的体温单、“输入”的护理记录单。

1. 长期医嘱单及临时医嘱单。打印出的长期医嘱单及临时医嘱单缺少护士手写签字,或者相互代签现象严重,特别是转科患者病历中,缺原科室护士手写签字的问题突出。时限医嘱执行时间不准确,如临时医嘱单上医生晚9点开的今晚清洁灌肠,而执行时间一栏内护士填写的是上午9点20分并签字等。记录者必须是执行者,记录的时间应为实际给药、治疗、护理的时间,而不是事先安排的时间[2]。

2.体温单。楣栏和底栏项目漏填项或缺填项及错填项问题较多,如缺诊断、病室、床号、血压、体重、身高、大便、小便、出入量等;体温绘制区域内,入、出院时间及死亡时间,常见医护记录不一致情况;有“外出”标记的,病历中无相关原因及内容记录;病历中有请假外出记录,病人不在病区时,在体温单上相应时间纵格内有体温、脉搏、呼吸绘制曲线,存在医疗安全隐患等。

3. 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书写内容不连贯,重点不突出;书写不及时、不完整,甚至病情变化时无记录,或特殊用药后无用药效果及观察记录等;时间测量如心电监测每小时记录一次,在监测过程中缺监测记录;出入量未及时总结,或总结后未填在体温单相应栏内;有错别字、同音字现象;死亡时间医护记录不一致等。

4. 打印机打印质量。打印机故障、墨粉不足时打印出的护理文书表格线断线、断点或经、纬线残缺不全,护理文书页面上字迹及表格线颜色浅淡,模糊不清;有的页面有墨渍污染;打印时操作不当,导致打印出的页面缺少页码或打印页面不完整,出现残页;打印不细心造成遗漏打印部分护理文书,导致出院病历中无体温单或无护理记录单现象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三级质控管理,是提高电子打印护理文书质量的有效保证。

1.一级质控。一级质控严格把关,是提高护理文书质量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着护理文书书写的质量。各科护士长负责检查本科护理文书质量,严格培训并考核本科护士正确书写护理文书,并要求各组护士认真书写,如实记录每一项内容,对护理文书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负责。各组责任护士要对本组病人的护理文书负责动态、连续的审核、检查、修改、质控及评估,对本组护理文书质量内涵负责,并指导低年资护士能正确执行医嘱和书写护理记录及绘制体温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到传、帮、带、教的传承作用;负责对本组患者出院时的护理文书打印工作,对打印出的护理文书检查后交给护士长。

2. 二级质控。质检办护理病历质控小组负责对每月各科全部出院的每份病历中的“长期医嘱”、“临时医嘱”、“体温单”、“护理记录单”进行质量控制。表1内容就是根据质检办对护理文书书写的质控情况结果统计的。质检办严格按照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进行质检,把各科每月全部出院的每份病历中,护理文书质量问题记录在“护理病历质量检查登记表”中各栏内,把存在质量问题的病历挑选出来,通知各科护士长到质检办进行修改,针对各科电子打印护理文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和各科护士长进行交流沟通,促进护理文书质量的改进。对每月各科的护理文书质控情况如实填写月报表,上报护理部。对每月全院出院病历中护理文书质量缺陷进行普遍性和严重性的问题总结上报护理部,在每月两次的护士长例会上进行通报并讨论,与护理部和护士长一起制定规范标准,制定相关制度并细化改进措施,督促护理文书质量缺陷的不断改进。

3. 三级质控。护理部制定并管理护理文书三级质控体系。护理部每周定期组织大内、外科总护士长对各病区护理文书质量进行检查和考评,查找环节缺陷,狠抓细节管理;对每周的检查结果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通报;对不合格护理文书进行公开展评,组织护士参观并讲评,同时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使全院护士认识到真实和正确书写护理文书的重要性;组织全院护士轮流参加电子打印护理文书书写和打印技术培训,真正从源头抓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制定相关制度,严格要求各科护士长加强护理文书质量内涵管理,根据质检办上报的护理文书质量月报表结果,把护理文书质量纳入护士长考评内容;对各科统一发放“纠误本”,建立护理文书书写缺陷个人档案,纳入护士个人年终考核成绩,并给予适当的奖惩;明确规定凡打印不清晰、不完整的页面禁止放入病历中,各科护士长要保证打印机正常的使用功能。三级质控管理措施得当,是提高护理文书质量的有效保障。

五、讨论

护理文书是每份住院病历中必不可缺的文件之一。及時、准确、完整、简要、清晰是书写各项医疗和护理记录的基本原则[3]。正确书写护理文书,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院针对电子打印护理文书中存在的质量缺陷,及时加强三级质控的监管力度,从表1中可看到从2010年1月的93%到最后一季度连续3个月99%的合格率,有效提高了电子打印护理文书的质量,提高了我院的整体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51.

[2] 张优琴,章正娟.举证责任倒置护士证据意识状况及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01.

DR质控检测仪器及应用实例 篇7

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在影像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取代了普通X线机。由于DR比普通X线机多出了平板探测器和后处理数字化部分,所以影像质量不仅取决于X线机性能,也取决于数字化部分性能。DR质控性能检测包括X线机曝光参数检测和DR影像性能检测两部分。下面介绍一下常用检测设备、检测项目和应用实例。

1 检测设备

1.1 X射线机多功能质量检测仪

X线机曝光参数检测设备,采用瑞典奥利科公司X射线机多功能质量检测仪—巴拉库达(图1)。

检测项目包括:照射量、照射量率、照射量/脉冲、脉冲、kV(包括CTkV)、曝光时间、mA、mAs、mAs线性、波形(包括kVp波形、剂量率波形和m A波形)及各种测量结果曲线、总过滤,以及准确性、重复性和半价层等参数。

1.2 DR影像性能检测模板

DR影像性能检测设备,采用DR影像性能检测模板(图2)。

检测项目包括: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率、灰阶、均匀性、照射野和视野一致性。空间分辨率最大可达5.0 LP/mm。低对比度分辨率采用同一直径不同密度的圆孔,共有6个不同密度的圆孔测试,从最白到最黑共有6个不同灰度的灰阶。

2 检测设备应用实例

在安装和验收某台移动DR机过程中,将该设备拍摄的影像传输到图片存储与通讯系统(PACS)和激光相机,对影像诊断时发现影像质量不佳进行分析、处理。以胸片为例,主要表现为:图像整体灰白,骨组织、肺组织、心脏组织之间对比度不强,病灶与正常组织之间对比度不强,容易误诊。起初怀疑投照问题,重新投照后影像质量没有改善。分析可能原因有:(1)管电压(kV)不足而导致;(2)mAs不足而导致;(3)管电压(kV)、管电流(mA)、mAs显示数值与实际输出数值不相符;(4)平板探测器分辨率问题。

对于(1)、(2)两种意见与技师交流后将之排除,因为投照时所给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等条件高于依据患者情况应给的正常条件。

对于意见(3),用X射线机多功能质量检测仪来检测kV、mA、mAs、曝光时间等4个参数,根据检测结果来判断数值是否与显示数值相符。检测方法:将X射线机多功能质量检测仪连接好,开机检测,设备运行正常。管电压选取70 kV、80 kV、100 kV,在每一管电压下选取100 mA、10 mAs;200 mA、20 mAs两组数据。从X射线机多功能质量检测仪读出管电压(kV)、管电流(mA、mAs)、曝光时间(曝光时间(s)可以由mAs除以mA得知)等4个参数测量数值(表1)。

由表1可知,预测数值与实测数值误差远小于允许误差,X线机部分工作正常。

影像质量不佳可能由平板探测器分辨率问题造成。用DR影像性能检测模板来检测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率、灰阶、均匀性4项。将影像性能检测模板放置于投照野内,中心与投照野中心重合,投照条件选取70 kV、10 mAs、200 mA,投照距离为100 cm,然后进行投照。对得到的影像分析,得出: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率、均匀性都能达到移动DR性能指标;灰阶灰度不能达到要求,最黑的灰阶灰度明显偏低。

综合检测结果分析得知,移动DR机影像质量不佳是由于平板探测器或影像后处理软件问题导致灰阶灰度不足、灰阶层次不清晰。

3 检测结果处理

根据检测结果,要求移动DR设备厂家对移动DR的平板探测器和影像软件的参数和曲线进行调整,使影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对调整后的移动DR重新进行DR影像性能检测,得到了符合DR性能要求的检测影像(图3)。

4 结束语

DR质控检测用途不仅仅是做定期检测,在日常维修中找出故障原因也有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设备维修后的性能质控。通过质控保证设备参数都在正常范围之内,避免因为维修导致设备性能降低,出现故障。

参考文献

[1]李力敏,张飚瑞,朱笑平.数字X线机(DR)的质量控制与保证[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11):43-45.

[2]杨光,韩焱.一种新的DR检验图像校准方法[J].无损检测,2006,(10):14-16.

[3]蒋伟,龚海艇,施玲华,等.DR图像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上海医学影像,2009,(2):161-163.

[4]刘林栋,蒋红兵.基于平板探测器校准的DR质量控制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10):111-113.

[5]林鸣,王小妮,毛世梅,等.DR与CR的区别与联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21):1717-1718.

[6]王南飞.移动式DR的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4):61-62.

质控图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篇8

质量控制的概念是指把实际测得的质量特性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 并对出现的差异或异常现象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 从而使工序处于控制状态。1924年W.A.Shewhart发明了质量控制图, 直到1951年Levey-Jennings才将Shewhart质控图引入临床实验室。目前在临床检验、生物鉴定、环境监测、食品监测及医院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质控图也有三个类型:用于正态分布时有x-S控制图、x-R控制图、x-R控制图等;用于二项分布的有p控制图、pn控制图等;用于普哇松分布的有c控制图、u控制图等。在目前临床检验控制中有多种类型的质控图, 在食品检测中一般使用的质控手段有空白试验、平行双样测定, 加标回收等, 质控图未广泛利用。本文将Grubbs异常值取舍法与Levey-Jennings质控图结合使用。以食品中胆固醇为例, 对食品检测中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试验方法和材料

检测方法采用AOAC official method 994.10 Cholesterol in foods (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 ;设备采用气相色谱Agilent 6890;质控样品:购自美国一能力验证提供者提供的奶酪, 以保证样品的均匀性, 如实体现检测数据的实际分布。

二、Grubbs异常值取舍法

该法适用于有效数据较少, 不是每天都检测的项目或试剂效期较短的检测项目。只须检测3次后即可判断是否失控, 也称之为“即刻性质控”。”, “即刻性”质控出现失控, 并不一定是当次测定失控, 可能是当次测定失控, 也可能是以前某一次测定失控。只是由于这一方法可及早发现失控, 相对质控图更及时。

其使用方法是从第3次起计算测定值的平均值 (AVG) 、标准差 (S) 、变异系数 (CV) , 及该值的SI上和下限与Grubbs法中的SI表中的数值进行比较判断, 以确定该次测定值处于“受控”“警告”“失控”状态, 处于“警告”或“失控”状态的测定值应舍去不用, 重新测定。当SI上限值和下限值在n2s和n3s之间或大于n2s和n3s时分别为警告、“失控”, 此数值为无效数据应重新测定。

三、Levey-Jennings质控图

Levey-Jennings质控图已成为广义质量管理和评价日常检测数据的有效工具, 也是最简单有效的统计技术之一, 有直观清晰易于使用掌握的优点。缺点是对同一质控样品需要20个有效数据才可生成质控图使用。

使用时以20份同一质控样品的试验结果, 计算均值和标准差, 定出质控限, 每天或每批检测样品测定质控品一次, 将所得的质控结果标在质控图上。这各质控图一般称为单值质控图, 也就目前大家所熟悉的L-J质控图。一般以±2s为警戒限, ±3s为失控限。

四、两种方法的联合使用

在数据不足时, 使用Grubbs异常值取舍法进行质控, 在有效数据达到20个时, 采用Levey-Jennings质控法, 画出质控图。在21次测定后数据标记在框架图上可直观判断检测过程是否受控。

对质控样品-奶酪进行20次独立检测, 原始数据胆固醇的含量 (mg/100g) 、平均值Average、标准差S、SI上限或SI下限及数据取舍情况见表1。

在积累了20个数据后, 做如下L-J质控图 (见图1) , 以用于日常检测质控中, 便于直观判断。

五、讨论与结论

(1) 实验室内部控制的目的是监测检测过程是否受控, 当数据出现异常时, 用适当的质控方法警告分析人员。上述的内部质控图用以监测检测过程的稳定性, 连续性, 但并不能反映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内部监控手段和外部手段可联合使用, 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质控数据的积累, 应尽可能涉及到相应的检测过程中的关键质控点, 如检测人员, 关键试剂, 标准样品等。如检测数据应涵盖到实验室中不同的检测人员, 不同的检测日期, 不同批次的关键试剂和标准样品, 以反应检测数据的离散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质控图建立和检测方法的使用, 质控样品的基质密切相关, 在日常检测中, 如果检测方法或样品基质与质控图中使用的不一致时, 可能会出现假失控。

(3) 前三次的检验结果的S, CV值大小对后续结果的影响很大。如前三次结果稳定, 精密度较好, S, CV较小时, 对后续结果要求较高, 会出现假失控。如前3次结果的精密度差, S, CV较大时, 对后续结果影响更大, 因为S增大使SI值相对变小出现假失控[2]。

(4) 在用GRUBBS方法积累20个有效数据后, 采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 其数据可用2S, 3S方法再判定是否均为有效数据。如果有连续7次结果在X轴一侧的趋势性变化失控, 为回顾性分析失控[3]。此时, 应停止继续检测, 调查原因, 找到失控的根源, 完成纠正措施后再开始检测。

(5) 对质控中的CV值, 应结合相应项目的国际标准, 国内标准及公司内部标准来规定, 无推荐值。秦晓光的相关研究结果是, 2120次测定中, Grubbs异常值取舍质控法与Levey质控图法比较, 符合率达99.0%。Levey质控图上发现“告警”的测定中, 有71.4%可通过Grubbs异常值取舍质控法即刻、迅速发现。

六、结论

在数据不足时, 使用Grubbs异常值取舍法进行质控, 在有效数据积累达到20个时, 采用Levey-Jennings质控法, 建立质控图。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是有效可行的质控方法。毫无疑问, 依据上述的讨论, 这种手段仍有不少缺点。结合食品检测项目的特点, 建立理想的质控手段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

摘要:“民以食为天”, 无论是食品安全项目的检测还是营养标签项目的检测, 食品检测实验室肩负着异常重要的角色和责任, 向社会和人民提供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 促进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指导人们的合理饮食。质控图的使用是实验室提供稳定可靠的检测数据的有力手段。本文将Grubbs异常值取舍法与Levey-Jennings质控图结合使用。以食品中胆固醇为例, 对食品检测中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食品检测,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刘芳, 胡斌, 何蕴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V抗体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热带医学杂志, 2008, 8 (8) :796-799.

[2]Wood NS, Marlow N, Costeloe K, et al.Neurologic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after extremely preterm birth[J].N Engl J Med, 2000, 343 (6) :378-384.

质控应用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站2014年全年进行的2062份冷沉淀制备样本作为对照组, 总结2014年冷沉淀制备经验后制定出一套全程质控方案, 实施1年后以2015年全年进行的2 271份冷沉淀制备样本作为质控组, 对比两组制备的冷沉淀制备成功率。同时随机抽取45份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全血样本[3], 样本每份300 m L, 全部样本采集过程顺畅无污染, 采集后以血液保存液Ⅱ行抗凝处理, 采集后6 h内完成该次研究的全部后续操作。

1.2 设备试剂

凝血因子系列检测使用CA-1 500全自动型凝血仪及专用试剂进行检测, 蛋白检测使用NSA-400全自动型生化仪及专用试剂检测, 低温融化设备使用科瑞特Cyto Therm CT-4 T的6℃低温融化箱;新鲜冷冻血浆使用血浆速冻机制备, 普通冷冻血浆使用低温冰箱制备。

1.3 质控制备方法

确保全程冷链系统完备, 样本采集后置于2~6℃冰箱内储存, 需运输的使用降温后的血液专用保温冷藏箱保存。于6 h内分离200 m L新鲜血浆, 再取2份15 m L样本, 其中1份置入血浆速冻机内速冻至-50℃制备为新鲜冷冻血浆样本, 第2份置于4℃的低温冰箱之中制备为普通冷冻血浆样本, 全过程中尽量避免或缩短样本暴露时间。次日将200 m L新鲜冷冻血浆置入1~6℃的Cyto Therm CT-4T低温融化箱中快速融化, 以离心法进行血浆平衡离心。融化过程控制在99~120 min, 观察血浆融化至直径2~3 cm左右、厚度约为1 cm左右冰块时取出样本, 于4℃离心温度下以4 000 r/离心15 min, 分离取得上清去冷沉淀血浆, 取20 m L白色沉淀物即为冷沉淀, 迅速置入血浆速冻机冷冻, 同时取15 m L去冷沉淀血浆样本置入零下20℃冰箱内储存。检测新鲜冷冻血浆、普通冷冻血浆、去冷沉淀血浆中的凝血因子FV、FⅦ、FⅧ、FⅨ, 纤维蛋白原及总蛋白含量, 同时检测冷沉淀当中的FⅧ及纤维蛋白数值。

1.4 质量标准

遵照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冷沉淀凝血因子之相关质量标准执行, 制备的每200 m L冷沉淀中FⅧ水平≥80 IU, 纤维蛋白原水平≥150 mg, 容量为标示量m L的±10%。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计算, 全部数据中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 用[n (%) ]表示, 计量资料采取均数t检验, 用 (±s) 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质控方案实施前后对比

实施全程质控方案后质控组冷沉淀制备合格率为99.91%, 实施前的对照组冷沉淀制备合格率为75.02%, 质控组冷沉淀制备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去冷沉淀血浆分别与其它两种样本对比, *为P<0.05。

2.2 3种血浆标本各项指标统计对比

经测定新鲜冷冻血浆中FⅧ、FⅨ、纤维蛋白原及总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去冷沉淀血浆,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通冷冻血浆中FⅧ、纤维蛋白原及总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去冷沉淀血浆,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2。

2.3 冷沉淀检测

经测定冷沉淀当中的FⅧ含量为 (394.2±72.8) %, 纤维蛋白原含量为 (6.8±0.8) g/L。

3 讨论

冷沉淀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被美国科学家Pool首先发现, 当时主要应用于血友病的临床治疗当中[5]。近些年来冷沉淀的临床应用已不再局限于纤维蛋白原与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出血类疾病、传统的甲型血友病等, 在术后创伤、肿瘤手术、多发外伤、自发性气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黏膜与皮肤病、糖尿病足以及深度烧伤等的临床中也被广泛应用, 且应用效果理想[6]。冷沉淀是临床上维持患者生命力不可或缺的一项治疗手段[7]。冷沉淀当中的FⅧ因子十分不稳定, FⅧ在体内的生物半衰期具有较大变化, 通常约为8~12 h, 活性极易丧失。新鲜冷冻血浆融化后12 h内FⅧ活性可逐渐丧失42%, 24 h后则可丧失44%[8]。冷沉淀正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9], 因此冷沉淀的制备质量也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冷沉淀的制备过程中须进行严格质量把控。全血采集后应立即置于2~6℃条件下冷藏。新鲜血浆袋的容量应控制在<250 m L范围内并统一容量, 避免因容量不同使融化时间及速冻效果产生差异。采集后6 h内冰冻。低温融化箱与离心机均应严格控制温度, 应于使用前达到要求温度。

该次研究中新鲜冷冻血浆中FⅧ (64.3±11.2) %、FⅨ (83.9±9.6) %、纤维蛋白原 (2.8±0.9) g/L及总蛋白 (59.8±5.7) g/L均明显高于去冷沉淀血浆, P<0.05, 普通冷冻血浆中FⅧ (59.6±15.2) %、纤维蛋白原 (2.6±0.7) g/L及总蛋白 (58.6±4.8) g/L均明显高于去冷沉淀血浆, P<0.05。说明冷沉淀血浆中各项指标的含量与新鲜冷冻血浆、普通冷冻血浆差异较大。黎美君等[10在相关研究中指出去冷沉淀血浆中FⅧ水平为 (16.0±5.3%、FⅨ水平为 (75.5±9.9) %、纤维蛋白原为 (2.1±0.3) g/L、总蛋白为 (55.4±4.7) g/L, 与该次研究结果去冷沉淀血浆中FⅧ水平为 (16.7±5.1) %、FⅨ水平为 (76.3±9.8) %、纤维蛋白原为 (2.0±0.5) g/L、总蛋白为 (55.1±5.6) g/L相符。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如需补充FⅧ、FⅨ、纤维蛋白原及总蛋白时使用去冷沉淀血浆则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应用将去冷沉淀血浆与普通冰冻血浆区别标识, 在临床应用时区别使用。

综上所述, 在冷沉淀制备过程中可导致制备结果差异的环节很多, 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质量控制要求。有鉴于去冷沉淀血浆中各项指标与新血冷冻血浆的差异较大, 应将不同血浆区别标识, 临床应用时应根据血浆内各项指标的含量特点区别应用, 以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曹鸿霖, 刘咏梅, 陈秀娟, 等.冷沉淀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探讨[J].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5, 17 (2) :172-173.

[2]张湘.冷沉淀制备方法的改进[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2, 33 (4) :256-257.

[3]袁小玲, 吴杰敏, 林桂芳, 等.冷沉淀制备技术改进与临床应用情况的研究[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4, 32 (3) :350-352.

[4]苏红, 谭爱玲, 许少英, 等.冷沉淀制备的关键控制环节[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10 (10) :144-145.

[5]郭博, 陈丽, 管政.冷沉淀的临床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 (7) :765-766, 769.

[6]魏晓娟.冷沉淀在临床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 (2) :255-256.

[7]熊荣.冷沉淀的临床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 (19) :2893-2894.

[8]王万仲, 张雪, 王艳.冷沉淀制备技术在血液成分制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浅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3) :268-269.

[9]王光敏, 任思嫡, 马怡然, 等.冷沉淀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作用[J].血栓与止血学, 2011, 17 (6) :269-271.

质控应用 篇10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Advance2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三洋MDF-382低温冰箱。PT、APTT、TT、Fib试剂及配套校准品及质控品为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公司产品。BD公司的真空凝血试验采血管。

1.2 质控血浆的制备

选取20~50岁, 性别不限, 无贫血、溶血、黄疸。各项检验指标正常的健康体检者50人。平静状态下顺利静脉采血于BD真空采血管中, 立即颠倒混匀5次。将50份血浆置于干净的离心管中充分混匀, 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 取上清液加叠氮钠防腐 (使其浓度为5g/L) 。取2mL用于定值, 其余立即分装于塑料子弹头容器中, 置MDF-382低温冰箱中-35℃保存。

1.3 质控血浆的定值

先将Advance200血凝仪进行维护保养。参照试剂说明书, 严格按检验手册对PT、APTT、TT、Fib进行定标校准。取上述2mL血浆重复测定PT、APTT、TT、Fib各10次。根据所得结果, 算出各项目的平均值 (x-) 、标准差 (S) 作为预期靶值。

1.4 质控血浆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根据上述定值结果绘出质控图 (x-为基线, x-±2S作为上下失控线) 使用时, 从MDF-382冰箱中取出一支血浆, 立即放入37℃水浴中, 轻轻摇晃使其迅速融化, 然后和患者一起测定并将结果绘制在质控图上。

1.5 自制血浆的观察

(1) 效果观察:用自制血浆和配套定值质控连续测定1个月, 比较质控结果。 (2) 稳定性观察:以自制血浆质控结果的第1个月作为基准, 比较以后每月与第1个月的差异。

2 结果

2.1 自制室内质控血浆质控效果

同时用自制血浆和配套质控品进行室内质控, 并保证仪器的状态良好的情况下, 连续进行30d。对比数据发现质控效果与配套质控品无明显差异。能满足室内质控要求。

2.2 自制室内质控血浆的稳定性结果

(表1)

3 讨论

凝血检验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某些因子易受干扰, 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较为完善的标准化, 规范化的管理尤为重要。而室内质量控制为凝血检测准确的重要手段。根据对自制质控血浆4个月的使用观察, 结果表明, 自制凝血试验质控血浆符合质控血浆的质控效果和质控血浆稳定性的要求, 与配套质控品具有相似的效果, 能满足室内质控的要求。

在使用过程中, 我们体会到自制血浆要注意 (1) 采集人数应尽量多, 不少于20人。要除去黄疸、贫血、脂血、溶血以及近期有服药史患者血浆, 特别是口服避孕药的正常女性血浆。 (2) 自制血浆不能反复冻融, 每支只使用1次。从冰箱中取出应迅速置于37℃水浴, 轻轻摇动使其迅速融化, 不能置于室温自然融化。

参考文献

[1]丛玉隆.积极开展血栓与止血实验室质量控制[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8, 21 (5) :261~262.

质控应用 篇11

关键词:水利工程;平板闸门检查;质量控制

1平板闸门特点

平板闸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启闭设备、埋件和门叶,这几部分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有很大安全性和操作方面性的特点。由于其结构组成较为简单,维修也比较方便,非常适合应用于农田灌溉和泄洪。我国大部分灌区在不同季节中一般情况下采用平板闸门,特别是农耕浇灌时期,采用平板闸门对水采取分流和退水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节制作用。在平板闸门的安装和维修比较方面,设计者在进行该环节的设计时为了安装简便和日后维修方便使用了具有局限性的整体门,这种门的材质一般是钢材,还用了手轮式螺杆启闭机,这对平板闸门的整个运行环节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2 平板闸门的检查要点

在对平板闸门和埋件进行检查时主要通过现场检查,设备检查人员到现场首先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观察外观是否有缺陷,再借助工具进行检查,对焊接部位和止水橡胶部位进行仔细的检查,这两个部位是检查环节的重点。

2.1 平板闸门安装前检查要点 一是,闸门标牌和图纸的相符。对闸门的名称、规格和出厂设置等进行检查,对各种闸门附件进行检查和验收,检查人员对不同附件的破损情况进行详细检查,比如,检查附件外观是否有凹陷和缺损等,如果有检查人员要做好标记指令维修,并做好检查记录。二是,对不同阀门进行图纸设计和检测。检查人员对全部阀门根据不同的出厂设计进行验收,对不同厂家验收内容进行详细记录[2-4],验收的过程要规范,在此基础上对需要检测的部分进行检测,做好检测记录,比如,主要检查闸门不同方位是否扭曲,是否发生变形等。三是,止水橡皮合格证。检查止水橡皮的合格情况,合格的止水橡表面不粗糙,很少有破损,外形和尺寸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止水橡皮中的螺孔和门叶之间必须是以钻孔的方式呈现,钻孔的直径必须小于螺栓的最大直径。止水橡皮的连接需要采用专门的模具进行加热和溶合。

2.2 埋件检查要点 对二期混凝土断面尺寸进行检查,并且检查一期和二期混凝土之间的凿毛稳定情况。再根据门槽埋件图对一期混凝土钢筋位置设置是否符合图纸要求进行检查,对外部形状进行观察,如果发现表面出现脏污和浮皮等影响设备质量的污染物,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清理,与此同时对门槽内的杂物进行全部清理。检查埋件的直线度,避免埋件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变形,对埋件的外观和尺寸进行检查,对焊接部位检查其是否符合焊接规定要求。对埋件安装用到的基准点进行检查。对底槛埋件高程控制点、主轨及反轨安装控制点和门楣安装控制点进行仔细的检查。最后对钢支撑断面和数量进行详细检查。连接门槽埋件和钢筋拉锚杆的数量要充足。埋件安装之前需要进行检测,如果有不规范之处,查明原因进行维修,并做好记录。

3 质量控制

3.1 平板闸门安装的质量控制 第一,对顶止水中心到止水底缘的距离进行控制,误差控制在3mm,可以进行止水橡皮的安装。各种安装项目完成之后,将螺丝拧紧,螺栓端面要比封水橡皮表面低大约8mm。第二,对门叶结构进行质量校正,再安装行走支承部位,安装完之后进行必要的调试。对闸门的焊接方式是通过超声波来完成的,对焊缝进行检查。第三,连接闸门孔口和启闭设备,连接成功之后进行闸门的平衡调试,一般情况下各个方向的倾斜角度不能高于闸门高度,如果超过闸门高度应进行适当的调整。第四,闸门入槽,当闸门入槽之后需要进行密闭实验,在试验的过程中不能有水的参与,对滑道运行情况和闸门启动与关闭现象进行检测,保证止水橡皮的完整[5-6]。第五,对闸门涂装质量进行检查。对闸门表面和焊接处进行详细的检查,在闸门安装验收之前需要进行面漆的涂抹,面漆的涂抹也有一定的标准,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涂抹,最后对整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检查。

3.2 埋件质量控制 埋件的调整需要由控制点来进行控制,螺栓和一期混凝土中的钢筋要焊牢,在保证外观不影响外界的前提下保证焊接质量,不能有变形和自动移位等不良情况发生。埋件工作面需要进行接头的焊接工作,还需要对表面进行详细的处理,这是埋件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如果接头错位,需要使用打磨机进行打磨,包括接头焊接部位,降低缺陷。

我国复测埋件需要根据严格的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标准化复测,复测埋件是一件必要的系统工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内容中:主轨、反轨和侧轨之间的一些检测标准和范围,与门槽和孔口的中心线距离,组合位置是否错位,表面扭曲度按照标准进行检测;对底槛的检测比较重要,检测的内容是门槽和孔口和中心线距离、对高程等最为基础的检测;对门楣的检测需要注意门槽中心线距离等一些定性的检测,该检测能够体现门楣在运行过程中的性质,直接反映设备工作稳定状态;整个复测完成之后需要对复测内容进行整理,并对混凝土中出现的废旧钢筋和垃圾进行必要的清理,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闸门安装时出现问题。

4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在越来越强调管理和技术进步的今天,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水利工作人员在建设管理中肩负着重大责任。水利工作人员需要对工程中平板阀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检查,对质量进行认真的监督,把控好每个环节,使工作有效的进行,提高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我国水利工程的更快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海艳.平板闸门小开度水流数值模拟及闸门槽水流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

[2]袁向宇.滹沱河工程平板闸门检查要点和质量控制[J].山西水利,2015(03):43-44.

[3]朱卫东.水利工程招标方式与评标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7.

[4]郭桂祯.平板闸门垂向流激振动特性与数值计算研究[D].天津大学,2011.

[5]涂从刚.基于ARM的嵌入式闸门智能测控仪表的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质控应用 篇12

一、现阶段治疗质控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医院缺少质控档案的管理意识, 很多管理人员会认为档案管理仅仅是管理工作的小部分, 对于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等方面不重视, 使得很多档案资料不完整, 或是存在着保存不当的情况, 影响了质控档案的利用效果;其次是工作效率低, 医院在进行质控档案管理的时候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 程序复杂, 工作量比较大, 现代医疗的发展使得医疗质控档案资料越来越多, 手工进行管理难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再有是缺少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计算机等信息水平较低。信息时代, 医院也要逐步采用信息化的管理, 但是真正能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档案管理中却非常少,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质控档案的管理;最后是缺少对质控档案的有效利用, 在医院的发展中, 没有对质控档案进行有效的利用, 没有体现出质控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使得质控档案的水平远不及医院的发展水平。

二、医疗质控档案的内容

医院的等级不同, 质量控制的内容也有一定的区别, 总的来说病例是最重要的质控档案, 病例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医疗过程, 能够监控医师对于医院医疗制度的落实情况, 这是提升质量管理效果的重要途径, 也是医院进行质量管理的关键。质检档案还包括治疗处方、药物申请、查房记录、感染预防、值班表等, 医院的后勤工作、应急情况处理能力、各个科室的档案保存情况等, 这些都是医疗质控档案的内容。从质控档案的存在形式上看, 传统的档案多采用纸质的形式进行保存,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网络质控档案、照片、扫描资料等都属于质控档案的形式, 需要注意的时, 这些质控档案需要有统一的格式和填写规则, 电子版和纸质可以互相转换, 方便保存和使用。

三、医疗质控档案的应用途径

医疗质控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 在管理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因此需要对医疗质控档案有效的利用, 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质控档案的作用。

1.对原始档案的利用

当发生了医疗施工之后, 需要对档案资料进行排查, 单单的依靠科室处理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这时原始档案就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针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反复的审核和检查, 并且随机抽取问题科室进行整改检查, 强化管理效果, 比如发现病例存在问题的时候, 要详细的记录问题存在之处, 并且要负责人当场进行修改, 并由该科室的主任进行确认, 后期复查。利用原始档案的连续、可排查性的特点, 对原始档案有效的利用。

2.对档案资料进行统计利用

利用档案的途径有很多, 除了检查和复查, 统计也是很好的利用方法, 有效的利用档案, 就要对档案资料进行统计和整理。档案管理人员要熟练的掌握统计方法, 按照阶段性的事件对档案资料进行统计, 比如以一个季度为一个时间段, 从而有条理的对档案资料进行分析, 查找原因, 从而提升医疗质量。

3.掌握总院和科室的管理情况

采用统计学工具,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可以对一段时间内的质控档案管理情况进行考核, 比如绘制出统计表, 直观的显示出总院管理的有效之处和问题, 根据不足的环节加强管理。医院要强调全员参与, 将总结材料进行会议通报。分析问题, 总结经验, 对于重要的问题请教专家进行培训讲解等。对医师进行培训, 使得医师更好的掌握各项规则, 针对医院出现的感染情况、手术问题等进行重点分析, 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消除潜在的医疗隐患等。科室的档案资料要从多方面的角度进行管理, 找到科室存在的问题, 科室主任要对科室问题详细的掌握, 定期召开讨论会议, 让本科室的人员都了解科室的情况, 积极的参与到管理中帮助改进, 从而提升科室的整体管理水平。

4.质控档案帮助总结和决策

对问题的总结和分析, 将医院中发生的感染情况、手术事故、 医患纠纷等进行原因分析, 是发现医疗活动中存在问题的最佳方法, 能够帮助医院总结教训, 积累经验, 从而提升医疗质量。比如对全员的病例情况进行检查, 全面分析存在的共通性问题, 统一的公示或者培训, 提升病例档案的质量。质控档案统计后的数据, 是医院在进行各项决策制定时的重要科学参考, 对于科室规划、医护人员岗位调配、医院发展规划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5.质控档案的妥善保存

除了分析问题, 决策参考, 质控档案也是医院在进行各项检查的重要内容, 比如执法监督、药物检查等, 特别是现代化医院的检查, 将质量检查纳入医疗水平的关键评审指标。对于医院的发展来说, 进行持续化的发展, 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改进措施等, 这些都需要管理人员妥善的保管质控档案资料, 分类处理, 集中分析和利用。要选用专业的档案处理人员进行, 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四、结语

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关键, 对于质控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现阶段医院在进行质控档案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但是从长远的角度上看, 质控管理必然会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方向。医院要积极利用医疗质控档案, 从而实现科学化的管理, 提升医疗质量。

摘要:在医院的档案组成中, 质控档案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记录了医院质量管理的全部过程, 科学的进行质量管理, 有助于促进医院的各项医疗、研究活动有序的进行, 在质量管理中, 质控档案非常重要, 有效的利用质控档案, 能够提升管理的效果, 本文对医疗质控档案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医疗质控档案,医院质量管理,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初爱娟.医疗质控档案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3, (8) :922-923.

[2]阎毅, 毛永红.质量成本法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2, (8) :26-27.

上一篇:寻找优秀的企业家下一篇:汽轮机启动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