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环节质控(共3篇)
科室环节质控 篇1
在临床科室的环节质控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系统工程中最重要环节之一,现医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如何把握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确保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也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目标[1],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使之处于持续改进的状态一直是护理管理思考的问题。2011年1月至12月,我科在原有环节质控员每周1~2次环节质控的基础上,每周进行一次环节质控质量反馈,使护理各环节处于有效的动态监控中,使科室护理质量得以持续改进,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室编制床位45张,护理人员20名均为女性,年龄21~41岁,平均31岁。学历:中专3名,大专9名,本科8名;初级11名,中级9名;职务:护士长1名,护士19名。
1.2 方法
1.2.1 环节质控小组
建立科室环节质控小组,确立质控小组名单,组长由护士长担任,成员由科室责任心强的中级职称骨干、带教老师组成。科室环节质控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1.2.2 环节质控员进行质量反馈
规定每周一召开科室环节质控小组会议,汇总评估讨论上周环节质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严格的考评与讲评;对具体人员、具体事物认真仔细地进行质量分析,找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狠抓落实。护士长对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强调,并告戒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避免出现类似问题,且负责落实从而调整护士长的科室管理方向。
1.2.3 评价方法
对实施前2011年上半年和实施后2011年下半年本科室的基础护理及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科室管理(护士素质)、消毒隔离质量、护理安全管理、患者满意度测评五个方面进行比较。数据来源:医院护理部每月按《湖南省医疗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检查结果及满意度测评的结果。
1.2.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数据进行t检验,P<0.05,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科室的基础护理及危重患者护理、科室管理(护士素质)、消毒隔离、护理安全管理、患者满意度测评五个方面进行比较。见表1。
注:实施前与实施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3 讨论
3.1 过去环节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基础护理技术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最多、最广泛,常规上护理人员对此较忽视。(2)过去环节质控中存在质控落实不到位和一些协调不一致的情况,并在整改措施上监管也不到位,使患者没得到更好、更及时合理的护理。(3)护士工作过程中的“慎独”精神不佳,有不按操作章程进行操作的情况。
3.2 每周环节质控质量反馈的作用
(1)持续护理环节质量控制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减少护理缺陷的根本保证,我科通过对护理工作中的各个重点环节全面持续质量控制,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使各项制度与操作章程落实到位,病区层级管理及护士环节质控老师的反馈实施,有效的加强了全体护士的质量意识[2],约束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使各项制度、标准和操作章程得到了落实。(3)提高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科室环节质控小组认真履行职责,严把环节质控关,注意在平常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细节。(4)实施后半年,我科室各项护理指标排在全院中居前三名。
总之管理者应将各项工程序化、制度化,将其化为一种责任,明确各岗位职责,落实到具体执行人身上,这样才会换来工作的有序开展,才能确保医疗安全[3]。由表1可见,科室的基础护理及危重患者护理、科室管理、消毒隔离、护理安全管理、患者满意度实施前与实施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科室每周环节质控质量反馈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的有效途径,能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加快患者病情治疗及病情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科室环节质控员每周定时进行质量反馈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从2011年1月开始,在科室环节质控员定期进行环节质控的基础上,在每周一进行环节质控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质控老师针对反馈的问题进行追踪。结果 与实施前相比较,科室环节质控落实明显优于实施前,病区各项护理质量显著提高,P<0.05,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每周环节质控员进行质量反馈,能提高各环节质控员的自主性,使护理各环节处于有效的动态监控中,使护理质量得以持续改进。
关键词:环节质控,质量反馈,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郑建萍.调整质量管理思路提高护理管理实效[J].护理研究,2007,21(3):729-730.
[2]马晓华,汪文霞.护理质量管理信息化的研究及效果[J].现代护理,2006,12(9):864
[3]封宗赏.新形势下医院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3(3):17-19.
科室环节质控 篇2
一、在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科主任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总体工作要求,协助科主任做好本科室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二、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具体事务,协助科主任、护士长进行质量控制,负责医疗质量管理指标的统计、报告和各种医疗文档的汇报整理工作。及时如实填写科室质量管理手册,为科内质量考核评价提供依据和资料。
三、负责科室质控自查,协助组长组织科室质控会,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监督整改效果。
四、带头执行并检查督促各项医疗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的落实。
五、参与医院的质控交叉检查工作。内容包括病历书写质量、临床路径、核心制度落实、合理用药情况、处方书写质量、患者安全情况、院感控制情况等。
六、每月按时填写《质量管理手册》,按时参加医院的质控会议及质控培训,每季度以书面形式向质控科汇报整体工作情况。
七、及时向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和科主任反映医疗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整改措施。
科室环节质控 篇3
关键词:护理,科室环节质控,质量影响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快及饮食结构的调整, 各种慢性病及手术类疾病明显上升, 对护理的需求及层次也越来越高。如何加强护理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从而更好的提高医护服务质量是患者的需求, 也是医疗改革的动力所在。当下中国的新医改正在全国如火如荼的进行, 有效的科室环节质控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关系着医院工作的生命线。重视环节质量, 按医疗过程和规律强化质量管理对于高风险的医疗行业来说, 是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各类风险、避免各种压力的有效途径。下面就我院在护理方面采取的科室环节质控方法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有效科室环节质控实施后的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住院患者200例, 其中男108例, 女92例;年龄22~76岁, 平均49岁;内科患者65例, 外科患者47例, 妇科患者42例, 手术室28例, 其它18例。以有效科室环节质控实施前的另200例患者为参考对象, 男102例, 女98例;年龄24~80岁, 平均52岁;内科患者68例, 外科患者42例, 妇科患者38例, 手术室32例, 其它20例。实施前后的医院整体布局、医护人员未发生明显变化。两组从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病种选择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大 (P>0.05) , 具可比性。
1.2 实施的必要性
1.2.1 健康是人发展的基础,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1.2.2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
1.3 方法
1.3.1
协调各科室间的相互配合, 对于一些重点科室如手术室、麻醉科、急诊室、ICU、检验科、产房、换药室、治疗室等严格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做好重点监督。加强医师、药师、护士与患者及相互间的沟通, 建立医院内部各药房及各科室间协调机制, 源头上减少事故差错发生, 走程序化、规范化的操作步骤, 建立门诊与住院护理、诊疗、药品供应系统的协调机制。
1.3.2 基础质量控制。
由于基础护理技术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最多、最广泛, 常规上护理人员对此较忽视, 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 不断提高对基础护理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将基础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遵循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时间, 使患者舒适, 符合科学性的原则;根据每项技术操作的目的、要求、性质和应该取得的效果制定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无菌的原则;通过训练和考核使护士熟练掌握每项技术的操作规程, 实现操作规范化, 提高效率和质量。为确保质量性, 重点建立健全质量监控制度, 并认真组织落实。
1.3.3 专科质量控制。
专科护理是指临床各专科特有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术。具有专业性强、操作复杂、高新技术多等特点。在专科护理管理中应以科学性、先进性、适应性、可行性为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 提高专科诊疗技术管理。具体实施中制定疾病护理常规既要切合实际, 实用可行, 能满足技术发展的要求, 具有一定的适应性。重点抓好技术培训和技术规程建设。
1.3.4 护理信息管理。
常态化组织学习护理信息管理的有关知识和制度, 加强对护理信息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自觉地参与护理信息管理。健全垂直护理信息管理体系, 做到分级管理, 实行护士一护士长一护理部主任负责制。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 提高护理人员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紧急处理的能力。
1.3.5 预防护理缺陷的管理。
护理缺陷指在护理活动中发生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不完善或过失。应加强管理及防范, 严格贯彻操作规程和各项查对制度, 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完善护理记录书写, 加强病案保管。加强责任心教育, 预防发生缺陷。建立护理缺陷登记报告制度, 发生护理缺陷后, 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注:*P<0.05
1.3.6 护理风险质量管理。
更新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 规范护理记录, 履行告知义务, 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对潜在风险因素及时评估、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表示, 且进行t检验, 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有效科室环节质控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的根本保证。其是按护理质量标准、护理工作流程对护理过程进行监督、评价与纠正偏差的管理过程。由表1结果得出, 我院实施有效科室环节质控措施后, 差错事故显著减少, 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明显减少, 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而护士工作压力反而还较之以前有所减少。
在实施科室环节质控过程中, 基础护理管理容易忽视, 其所包含的内容含盖量大, 包括患者出、入院处置;各种准备;患者的清洁与卫生护理;生命体征测量;各种注射的穿刺技术;无菌技术;给药法及给氧、吸痰、止血包扎等常用抢救技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病情体会。当然, 临床护理中最关键的是专科护理质量控制, 专科护理技术培训是专科护理管理的重点。应切合实际制定专科护理技术培训计划, 并保证计划的落实, 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 制定各项专科诊疗技术规程。护理风险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1]。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护理环节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 提升患者过程体验的主要措施就是安全管理和人性化的紧密结合, 解决措施也应该立足于全方位考虑。
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护理治疗在分工上更精细, 流程上更复杂, 应加强各环节的质控, 从而得到最好的结局。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 患者最看重的无疑是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的体验。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 我们保证了护理的质量, 通过运用人性化护理, 把“人性化”融入到工作全过程。
应推动形成医院功能区分合理、协作配合、互相转诊的服务体系。在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的各个环节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实现医疗服务机构及资源的合理分布[2]。科室环节质控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管理学, 一种控制论。实际操作中, 我们也应借鉴现代社会管理制度中的某些得力手段。其中所含的公平公开、平等协作、高效、科学化的现代管理理念很适合应用于医院护理及科室环节质控当中。
综上, 有效科室环节质控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的有效途径, 能减少差错事故, 有利于加快患者病情治疗及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蔡学联.护理实务风险管理[M].2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5:5.
【科室环节质控】推荐阅读:
科室质控改进措施11-15
临床科室质控员管理办法07-26
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及工作制度09-06
科室建设06-14
医技科室08-08
科室核算09-22
基层科室10-08
先进科室06-18
医院科室10-08
生活环节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