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控数据(精选8篇)
质控数据 篇1
0 引言
在制定天气预报以及气候预测时,地面气象数据是这个环节的重要基础资料,数据质量越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就越准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我国着手在实验中对个别台站创建自动站,伴随软件硬件各方面技术的不断成熟,自动气象站建设的速率也显著提升。到了2011年,我国的地面自动气象站
在海量数据需要进行采集、传输以及保存的要求下,地面气象站的观测手段越来越趋于自动化,数据传输的速率也不断提升。此时,为了确保用户可以及时迅速的使用到尽可能可靠的观测数据信息,并且尽可能地让预报人员做出确切的业务决策,急需研制一套质控方法,用来标记可疑观测记录或者错误观测记录。从人类有器测量开始,地面气象资料观测数据就是最长久的气象资料,同时也是判断气候状况的关键参数。气象事业的发展将直接受到来自气象观测资料准确性的影响。而地面气象数据又最容易受到下垫面环境状态的改变、人为观测误差以及设备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地面气象资料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本文设计了一种台站级地面观测数据综合质量控制系统。采用综合质量控制方法对气象资料进行处理,以visual studio作为开发平台,以C#作为开发语言,使用多线程操作机制提高系统处理气象资料的效率;进行数据库设计以达到存储海量气象数据的效果;进行综合质控方法的研究,保证气象资料的准确性、代表性,提高气候预测的可靠性。
1 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本文以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业务系统为基础平台,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各类气象数据的质量控制、评估和数列均一性检验,以人机交互的方式实现气象资料的订正。
1.1 传统质量控制方法应用
气象观测资料会反映出大气变量的具体物理特征和气候特征,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正是基于这些基本规律制定的,并且,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也在各国的质量控制中起到主导作用。实时检查是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中各要素进行质控的主要手段,其检查手段囊括人机交互辨别手段,检查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气候学界限值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等
1.2 基于数据挖掘算法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地面气象资料历史长远,由于气象站探测设备故障、人工误差等原因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误差。虽然通过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可以实现数据准确性提高,但由于设备状态异常也会引起的观测数据异常
1.2.1 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将许多指标或因素与多种因素的相关性用个别几个因素来描述,也就是说,将相关性较强的几个因素放到一种类型里面,将这种类型的变量看作一个因素,用相对少的几个因素体现出原始资料的多数重要信息。
通过SPSS因子分析实验,以云高、云量为例,将云高、云量各要素分解与降维,综合原始变量,确定模型最终变量,结果如表1所示。新变量中或者是由多个原始变量组合而成,或者是直接保留某个原始变量。新变量都是互不相关的,这些新变量能够解释原始变量的主要信息,更重要的是它们彼此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主要依据。
表1 降维前后对比图
1.2.2 Logistic回归模型
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预测,将设备状态作为新的变量,逐一与观测要素变量进行回归。Logistic回归模型是一种分类模型,因变量Z是一个二分类变量,其取值Z=1和Z=0,分别表示加入设备状态后要素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一致和不一致。影响Z取值的n个自变量分别为X1,X2,…,Xn,其中,X1,X2,…,Xn-1为降维后的观测要素变量,Xn为设备状态变量。在这n个自变量作用下,预测值与实际值一致的条件概率为P=P(Y=1|X1,X2,…,Xn),则Logistic回归模型可表示为:
式中,P代表预测值与实际值一致的概率;Z代表权重向量;是回归系数,输出结果P趋近于0.5表示预测值与实际不一致,趋近于0.73表示一致
1.3 质量控制对数据可疑度分级及处理
系统将对数据进行各项检查处理,对于通过检查的数据则认为是经过质控的数据,视为可信数据,没有通过检查的数据被视为可疑数据,系统对可疑数据设定了四种可疑度。
(1)A级: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为错误数据,直接剔除。
(2)B级:强可疑数据,为危险等级数据,将其从业务数据库中剔除,作为参考检测数据列入参考数据库保存。
(3)C级:可疑数据,数据比较可疑,但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对此类数据只进行本地保存,不上报。
(4)D级:弱可疑数据,数据有一点可疑,但可以作为可信数据进行处理,但要进行弱可疑备注。
(5)E级:正常数据。
1.4 综合使用质控方法
为了让入库的气象资料数据更准确、更权威、更有代表性,所以推荐综合使用多种质控方法对气象资料进行排错、控制以提高精度。图1为综合使用质控方法流程图。
图1 综合质控方法流程图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系统设计的任务是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系统逻辑模型的分析设计,实现全面的质量控制系统的地面观测数据。系统物理模型必须符合逻辑模型,设计合理的系统架构,完成逻辑模型所规定的信息处理能力;集成多种实时数据质量控制功能提高数据准确率,将综合质量控制算法模型进行编码,生成类库.dll文件,方便气象业务系统使用;采用多线程操作机制对气象数据进行处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能;以Postgre SQL9.2作为后台数据库,达到提高数据存储及处理效率的目的,提高了系统对海量气象资料处理的吞吐率。
2.1 系统架构
考虑到系统对网络数据负载、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拓展要求较高,本系统选择使用C/S(Client/Sever)开发方式,但不再局限于三层架构的开发模式。系统总体架构分为四层体系结构:设备层、通信解析层、汇聚处理层和表现层,如图2所示。每一层根据各自的功能定义一些基础类,派生出来的不同对象可以组合覆盖类似的质控系统
图2 系统多层架构设计图
2.2 质控算法类库
系统对研究得到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综合质量控制算法进行编码,将算法生成综合质量控制类库,以dll文件形式存在。类库对外部程序提供接口,通过引用类库,输入解析赋值后的要素变量,输出要素值的综合质控码。生成dll类库文件,使算法程序拥有良好的封装性,同时方便其他气象业务系统调用。如图3为类库概要图。
图3 类库概要图
2.3 后台数据库
Postgre SQL是由美国伯克利大学设计的数据库系统,经过不断的设计发展,最终发展为一种对象-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这是一种开源的数据库系统,经过发展已经成为开源界功能最先进的开放源代码的数据库系统之一
Postgre SQL作为一种开放的数据库管理工具,与其他的数据库系统相比,有着鲜明特征,包括:(1)面向对象特征,可以任意添加属性;(2)数据类型丰富,不仅包括数字字符,还可以包含点线面等类型;(3)全面支持SQL;(4)可以与Web集成,解决Web问题能力更高,支持ODBC和JDBC;(5)大数据库,可以支持海量数据存储达到100 GB。系统的良好支持特性可以为未来前台数据提取的项目开发提供良好的后台数据库支持
2.4 多线程处理
数据资料是以Txt报表的方式存在,通过3G/4G网络传递到中心服务器,由于报文种类的多样性系统采用了多线程的操作方式
在使用多线程处理数据的过程中,一方面使用了线程同步机制,即处理数据的各线程依赖扫描主线程,需要扫描线程提供消息进行唤醒调用,而其他线程则是处于等待状态。另一方面,当有多个线程同时需要访问资源时,则需要使用一个互斥机制,即任何时刻只允许一个线程访问资源,如果剩余线程也需要访问此资源,就需要等待使用资源的线程释放该资源才能对该资源进行访问。
图4 数据处理多线程操作流程图
2.5 系统总体设计
本系统输入项为TXT格式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需将文件数据导入数据库,供查询、统计、分析使用。系统的每个模块之间需要进行信息的传输,信息的传输需要通过接口来实现。数据在传递之前需要按照特定数据结构要求进行封装,以参数的形式输入。经过函数的调用,将函数返回值输出。系统拥有的优势在于:(1)支持多终端操作;(2)支持多用户的并行操作;(3)系统响应时间较短;(4)有权限设置;(5)具有备份功能
1)观测员对报告书进行填报,数据录入,观测员包括县级,市级,省级基站的观测人员;
2)观测的数据会以类似于GPRS方式上传到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会对当前的气象数据进行预处理,再提交审核;
3)数据审核模块进行审核,审核部门为省局和国家局,相关的审核结果为省级业务管理人员审核报告和国家级业务管理人员审核报告,根据报告反馈信息对报表进行修改;
4)审核之后会产生告警模块和日志模块信息,告警模块将警告信息以短信的方式提交上传,日志模块则是将系统运行的具体信息做记录,并将权限进行更变,认定用户的权限;
5)信息审核完毕之后会进入质量控制模块,质控模块会综合使用各种控制方法及手段对当前的地面气象资料进行处理,包括人工检查,算法检验等;
6)经过质量控制的资料会产生多种级别的数据类型,需要判断数据的异常性,异常则进入异常处理环节给出提示或标记;
7)最后则是入库模块,入库模块接收多种类别的数据,包括警告信息、日志信息、用户权限信息、未经过质量控制的信息、质控处理后的信息等等,入库程序将对这些信息进行具体的判断操作处理,最后做入库处理。图5为系统总体设计流程图。
图5系统总体设计流程图
3 系统运行
本系统采用C#语言和最新的.NET技术编程[13],同时结合Postgre SQL开源数据库,系统运行环境为Windows 7,实际运行效果表明系统各项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当前用户基本需求。
3.1 质控入库界面
用户输入获取气象资料文件所在目录,点击报文质控入库按钮后,进行批量文件的处理。系统响应用户请求获取文件名打开文件,逐行读取文件数据,调用对应文件类别的数据处理类对文件进行解析、质控、入库。文件的处理状态和处理结果在Data Grid View中呈现出来。如图6为入库效果图。
图6 入库效果图
3.2 质控查询界面
查询质控结果时,用户可在查询界面选择查询要素、查询时间后发出查询指令,系统响应用户请求从数据库中查询相应的要素值及其质控码,通过质控码确定数据可信度颜色,并在Data Grid View中呈现出来,如图7为质控查询效果图。
图7 质控查询效果图
4 结语
高质量的地面资料观测数据不仅有利于气象气候分析研究和天气预报,而且在气象防灾减灾决策以及气象信息共享中也有着重大的使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基于数据挖掘算法的地面气象观测综合质控系统在实施地面气象资料入库前,对地面气象资料进行准确性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放到质控入库系统设计中,这将大大地提高入库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参考性。系统的具体设计采用多线程操作方法,架构设计突破三层架构模式,系统的稳定性,可移植性得到增强。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运用数据挖掘的算法到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中来,提高观测资料的准确性。
质控数据 篇2
根据《中医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规定,为加强医疗数据统计工作,以便为医院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经研究决定对病案首页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特建
立我院病案首页质控制度如下:
一、我院各科各级医生按照《中医住院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及我院《病案首页管理规定》要求完整填写病案首页及管理附页。
二、我院病案首页填写要求如下(未说明部分按照我院《病案首页管理规定》执行):
1.患者基本信息填写要求完整无误
主要包括病案号、患者姓名、身份证号码、医疗费用支付形式、出生日期、婚姻状况、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等。
2.主要诊断的选择规范、正确
主要诊断的选择总原则:在本次医疗过程中,对身体健康危害最大,花费医疗精力最多,住院时间最长的诊断名称。主要诊断一般只填写一个疾病。
3.出院转归填写要求正确
出院转归填写错误将影响治愈好转率统计的准确性。
4.手术操作名称填写完整
包括手术编码、手术及操作日期、手术级别、手术及操作
名称、手术及操作医师、切口愈合等级、麻醉方式、麻醉医师。
5.损伤和中毒的外部原因不得漏填写且填写准确
不能将损伤原因笼统地写为意外、车祸、外伤等,中毒原因简单写成药物,而不详细记录药物名称。
6.医师签名要体现三级医师制度
三级医师签名栏需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各自亲自签名,其中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由该份病历中完成查房的主治及副主任医师签名。
7.主诊医师由诊疗组长签字,不由住院医师签名。
8.其他医疗信息填写完整:
如院内感染、病理诊断、诊断符合情况、药物过敏、临床路径、血型及输血情况等项目。
9.无内容填写的项目,应划上“—”,不得空白。
三、我院病案首页质量控制实行院科两级负责制。
1.科室病案质控小组负责对病案首页及管理附页质量进行全面质控,强调环节质控,层层把关,落到实处,住院医师负责完整填写病案首页及管理附页并自查,各病案质控小组组长审查并记录做好质控记录,科主任督促全科病案首页填写,争取把缺陷控制在科室内。
2.医务科、质控办、病案室负责对病案首页进行院级质控。
3.病案室编码员负责疾病编码的质控,对病案首页存在缺陷时,负责与临床医生沟通,促进首页规范化填写。
4.病案室接收科室病历者,严格审核病案首页是否填写完整,凡未填写完整的病历,病案室不予收取。
5.质控办负责组织院级专家对各科病案首页质量进行抽查,并将病案首页质控情况反馈给科室,以提高各科医师完整病案首页填写质量,使填写的病案首页能为医疗数据统计提供正确依据。
四、病案首页质量考核
1.质控办、病案室负责每月向医务科上报病案首页质控信息。
2.医务科负责对我院病案首页进行考核。对病案首页缺陷,每扣1分值扣
10元。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质控办
****年**月**日
附:住院病案首页质控考核细则
项目与分值
必填项
条件必填项
分值
基本信息(18.5分)
个人信息
(15.5分)
医疗机构
是
0.5
组织机构代码
是
0.5
医疗付费方式
是
0.5
住院次数
是(多次出入院病案号唯一)
0.5
病案号
是
姓名
是
性别
是
出生日期
是
年龄
是(≥1岁)
0.5
月龄
是(<1岁)
国籍
是
0.5
新生儿出生体重
是(出生<28天)
0.5
新生儿入院体重
是(出生<28天)
出生地
是
0.5
籍贯
是
0.5
民族
是
0.5
身份证件号码
是
职业类别代码
是
0.5
婚姻状况代码
是
0.5
现住址
是
0.5
电话号码
是
现住址邮编
是
0.5
户口地址
是
0.5
户口地址邮编
是
0.5
工作单位及地址
是
0.5
工作单位电话
是
0.5
工作单位邮编
是
0.5
联系信息
(3分)
联系人姓名
是
与患者的关系代码
是
0.5
联系人地址
是
0.5
电话号码
是
诊疗信息(53分)
住院情况
(9.5分)
入院途径
是
治疗类别
是
入院日期时间
是
入院科别
是
入院病房
是
转科科别
是(有转科)
0.5
出院日期时间
是
出院科别
是
出院病房
是
实际住院天数
是
门急诊诊断
(4分)
门急诊中医诊断名称
是
门急诊中医诊断编码
是
门急诊西医诊断名称
是
门急诊西医诊断编码
是
中医诊疗
(7分)
实施临床路径
是
使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是
1.5
中医诊疗设备
是
1.5
中医诊疗技术
是
1.5
辨证施护
是
1.5
出院诊断
(14.5分)
西医诊断
(3分)
疾病名称
是
疾病编码
是
入院病情
是
中医诊断
(9分)
中医主病名称
是
中医主病编码
是
中医主证名称
是
中医主证编码
是
入院病情
是
损伤中毒(1分)
外部原因
是(主要诊断为损伤或中毒)
0.5
疾病编码
0.5
病理诊断(1.5分)
病理诊断名称
是(送病理检查)
0.5
病理诊断编码
0.5
病理号
0.5
手术与操作(5分)
主要手术操作
(5分)
手术/操作代码1
⒈是(有手术操作)
0.5
手术/操作名称1
⒉有多条手术操作时正确选择主要手术操作
0.5
手术/操作日期时间
0.5
手术级别
0.5
手术者签名
0.5
Ⅰ助签名
是(手术操作有助手)
0.5
Ⅱ助签名
0.5
手术切口愈合等级
0.5
麻醉方式
是(手术操作有麻醉)
0.5
麻醉医师签名
0.5
诊疗信息(53分)
其他(7分)
药物过敏
(1.5分)
有无药物过敏
是
过敏药物
是(有药物过敏)
0.5
尸检
(0.5分)
死亡患者尸检
是(住院死亡)
0.5
血型输
血反应
(1分)
ABO血型代码
是(住院输血)
0.5
RhD血型代码
0.5
离院方式
(1.5分)
离院方式
是
拟接受医疗机构名称
是(有明确接受医疗机构)
0.5
再住院计划
(1.5分)
出院31天内再住院标志
是
出院31天内再住院目的是(有再住院计划)
0.5
颅脑损伤昏迷
(1分)
入院前昏迷时间
是(颅脑损伤昏迷)
0.5
入院后昏迷时间
0.5
签名
(6分)
科主任签名
是
三级医院可由病区负责医师代签
主任(副主任)医师签名
是
主治医师签名
是
住院医师签名
是
责任护士签名
是
编码员签名
是
—
END
化学实验用水的质控要求 篇3
关键词:超纯水;纯水制备技术、实验室用水国家标准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3-0068-03
中图分类号:0661.1
文献标识码:E
中学化学实验,通常分为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等。在三类实验的过程中,除对参加化学反应的试剂有严格的不同级别要求和对反应条件的选择外,它们共同的特点之一,是在进行分析过程中的试剂配制、化学器皿的清洁处理等,都离不开一定纯度水质要求的用水。而且水的用量远远大于化学试剂的用量,对于水质的要求不亚于对于化学试剂纯度的要求。
传统的化学实验用水一般就是指蒸馏水。系指采用蒸馏装置(电热源或外能源)将水煮沸产生的蒸气经冷却后的再制水。这种水因当地所处的海拔位置高度不同,水的沸点不同所产生的水蒸气质量(纯度)也不同,而使蒸馏水水质产生很大的差异。(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拔上升300米,水的洗点降低1℃,照此推算,珠穆朗玛峰上,水的沸点是70℃左右;低于海拔1000米的矿井中,水的沸点上升到103℃。高压蒸气锅炉内,约14大气压,水的沸点达到200℃。所以只有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沸点方是100℃。高山上煮食品不容易熟,采用高压锅,锅内气压可以达到1.2大气压。
蒸馏水质的保证,除温度外,蒸馏水的设备至关重要,蒸馏水器有玻璃、石英玻璃,若水产量要求多,则常用金属电蒸馏器。为保证蒸馏水质量的一致,国家标准GB 6682-1992规定,实验室三级用水纯度标准为:水质电阻率≥106Ω·cm,或电导率≤1us·cm-1。如此完全可以满足在一般实验室的常规分析。
1水质纯度的划分
为统一规范实验用水的纯度,中国国家实验室用水标准GB6682-1992中指出:一级用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分析实验室,如测量动物源食品中微量、痕量药物污染残留的液相色谱检测(LC-MS、HPLC、HPLC-MS/MS)、测量果蔬中农药残留污染的微痕量检测的气相气谱(GC、GC-MS)用水。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如原子吸收光谱检测动、植物源食品或儿童玩具材料中微痕量级铅、砷、镉、汞等毒害金属元素。三级用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实验(常量定性、定量实验)。
国标补充说明:由于在一级和二级水的纯度下难以测定其真实的pH。因之,对一级和二级水的pH范围,不作规定。
一、二级水的电导率需用纯水器新制的纯水在线测定。由于一级水的纯度下难以测定可氧化物和蒸发残渣,故国标对其限量也不作规定。可用其他条件和制备方法规范保证一级水的质量。国标对一、二级水电导率的测试方法明确规定:用于一、二级水测定的电导率,需要配备电极常数在0.01~0.1cm-1的在线电导池并具有温度补偿功能。不同的国际标准组织,如ASTM、CLSI、ISO等制订的水质标准也有所不同。所以,很难明确地划分实验室用水等级,而只能依据相应的应用领域而划分区别。
2纯水的制备
2.1石英管加热式双重蒸馏水
该仪器全部与水接触部分都采用优质玻璃材质,经二次自动蒸馏,可获得二级纯水(若采用自动三重蒸馏水器,可获得一级纯水)。加热器采用石英玻璃制成,节能、洁净、长寿命、辐射率高、出水量大(1500mL/h),水质纯度可达≤1us·cm-1,是常规实验室理想纯水设备。
2.2离子交换水
离子交换剂制备的纯水称为离子交换水。离子交换剂是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微球),其化合物分子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交联成网状立体高分子骨架的苯乙烯或二乙烯苯;另一部分是连接骨架上的可电离的活性基团。当它与水接触时,交换剂颗粒吸附溶解于水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可除去水中阳离子的树脂,称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如简式为RSO3H的树脂;能吸附除去水中阴离子的交换树脂,称为阴离子交换树脂,其分子简式为RNH4+OH-,其中R代表具有网状结构的高分子骨架。当水源通过阳离子树脂时,水中的阳离子杂质被其吸附,树脂骨架上的H+被置换出来进入水中,水呈弱酸性。弱酸性的水被阴离子树脂吸附,而被置换出来的OH-离子,与从阳离子树脂中置换出来的H+离子中和生成水,原水中的杂质在该过程中被除去。
n[R-H+(阳树脂)]+Mn+=(R)n-Mn++nH+
n[R-OH-(阴树脂)]+Mn-=(R)n-Mn-+nOH-
nH++nOH-=nH2O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的去离子水,可除去水中绝大部分的金属离子和非金属(酸根)离子,不需消耗大量的能源,其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水质中的微量的有机杂质未能清除。
离子交换水设备主要用于分离提纯(如硬水的软化),制备去离子水、回收工业废水中的金属、分离稀有金属及贵金属和分离提纯抗生素等。根据各自需用水的目的不同,所需的水质要求亦不同。通常离子交换水的电阻率0.5~1.0mΩ·cm以上时,即可满足一般化学实验的要求。
为得到更纯的水质,离子交换设备可采用混床(即将一定比例量的阳、阴离子混合装入离子交换柱内)深度脱盐设备以制备高纯水。水质电阻率可达10~18mΩ·cm(25℃),以二氧化硅(以SiO2计)≤0.02mg/L。“混床”又分为单床和双床两种及抛光床等型。双床可一用一备,亦可串联使用,更有利于提高水的纯净度质量要求,有效地利用树脂的交换容量。离子交换树脂达到饱和吸附失效后,可经再生处理恢复性能重复使用。
2.3电导水
电导水是在去离子水或普通蒸馏水中,加入强氧化剂高锰酸钾的碱性溶液,在石英蒸馏器内进行蒸馏,除去其中的残留有机物和挥发性酸(如CO2)后,继而在该水中加入非挥发性酸(H2SO4或H3PO4)再一次蒸馏,除去NH3等挥发性碱。为了避免蒸气在空气中冷凝时有气体溶解入水中,最后的蒸馏过程必须在真空中进行。该法制备的水,纯度高、电导率很低(可达≤10-5Ω·cm-1),故称为电导水。
2.4亚沸水
为避免难以挥发的杂质因在直接的沸腾状态下,被带入蒸馏水中,采用经红外线加热源加热液体表面,避免可激烈的液体沸腾,使水在整个蒸馏过程中始终处于稳定的“亚沸”状态。亚沸蒸馏水的杂质含量可降到10-9(即u·mL-1,达一级纯净水标准),是理想的痕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的理想用水。
2.5反渗透制备水
反渗透技术与离子交换、活性炭滤层、微孔膜等
合理配合,是目前制备高纯水的主要技术之一。到目前为止,反渗透作用还没有一个有力的理论解释,然而其效果是理想的。即当纯水和盐水被理想的半透膜隔开时,膜只允许纯水自发地通过半透膜流入盐水一侧,即经一定时间二种不同浓度的水质相混,最终自动达到均匀平衡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渗透。然而,若在膜的盐水一侧(或高浓度水质一侧)施加压力,将使水的自发流动受到抑制、减慢,当施加压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水通过膜的净流量等于零,这个压力被称为渗透压。当施加在膜的盐水侧的压力大于渗透压的时候,水的流向就会逆转,这时盐水中的水将流向纯水一侧,这一过程就是水的反渗透(RO)处理的基本原理。
RO反渗透膜的孔径≤10-9m,在一定的压力下,H2O分子通过RO膜,而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被阻隔在膜的另一侧,从而将纯水和浓缩的杂质区分开来。常规性自来水经过RO膜过滤的纯水电导率达到5us·cm-1。一般而言,反渗透的脱盐都能达到99%以上,五年内运行仍能保证达到大于97%。若对水电导要求较高(即纯度较高)的水质可用二级反渗透,再经过微孔膜(0.2um孔径)和超声波处理,水的电导率可达到≤1us/cm,符合国家三级用水纯度。若再经过原子级离子交换柱,循环过滤出的水质,电阻率可达到18.2mΩ·cm(即0.056us·cm-1),超过目前国家实验室一级水标准(GB6682-92),是现今国际上处理水的最高纯净度。过程大意如图1所示。
如:MILLI-ELIX5-SYNERGY纯水器,经反渗透处理,产出初步纯水的基础上,经紫外光氧化(185nm),抛光核子级树脂过滤、微滤、超滤等一系列有序的技术处理,将水中不离解的胶体物质气体及有机物、细菌、微粒等除去到极限程度,即产出高纯水(有太空水之称)。
2.6超滤膜技术(ultrafiltration membrame,UM)
超滤膜(孔径范围0.001~0.02um的微孔过滤膜)是采用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聚碳酸脂、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砜、聚丙烯腈、聚酰铵、聚砜酰铵、磺化聚砜、交联聚乙烯醇、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等为材料制成的高分子分离膜。
超滤膜筛分过程以膜两侧压力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压力下,当源液流过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透过液,源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都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溶液,因而实现对源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每米长的超滤膜丝管壁上有约60亿个0.01um的微孔,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粒径大于2~20nm的颗粒,其孔径只允许水分子、水中的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通过(在微量、痕量分析技术中,采用离子交换除去),由于最小细菌的体积都在0.02um以上,因之此细菌以及比细菌体积大得多的胶体、铁锈、悬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机物等都被越滤膜截留下来,从而实现水体的净化。
根据所需要和用量大小的不同,超滤膜可以是平面膜、卷式膜、管式膜或中空纤维膜等形式,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药品、食品和环境工程及生物制品等。
无机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属膜。其中以陶瓷超滤膜在净水器中应用较多,它的特点是膜寿命长、耐腐蚀,然因出水有异味、较易堵塞、不易清洗而被中空纤维膜替代,由于它的填充密度大、有效膜面积大、纯水通量高、操作简单易清洗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净水设备中。
在此单位膜丝面积产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滤芯装填的膜面积越大,滤芯的总产水量越多。其计算公式如下:
S内=πdL×nS外=πDL×n
S:内外膜丝总表面积;d:超滤膜丝的内径;
D:超滤膜丝的外径;L:超滤膜丝的长度;
n:超滤膜丝的根数。
※中空纤维超滤膜又分为内压式和外压式中空纤维滤膜。
2.7纳滤膜技术
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研究的纳滤膜(水处理)技术,是介于纳滤与反渗透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因滤膜的孔径仅几纳米大小,因而得名为“纳滤”。
质控数据 篇4
关键词:实验室间,质控数据,措施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实验室认可工作被越来越多的检测机构所重视, 经过近两年的工作准备和努力, 我站于2008年初正式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的评审。按照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要求, 每年都要参加实验室认可委员会组织的实验室之间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 既实验室间质控。近年多次参加能力验证活动, 取得较理想的监测结果, 现就如何确保实验室间质控数据准确性提出几点体会。
实验室间质控是最基本、最有效消除监测结果偏差的手段, 有利于纠正或证明本实验室的监测数据结果, 对分析结果起到校准和复核作用。实验室间质控, 使我们对该监测项目做到心中有底, 发现系统误差和实验室间数据的可比性, 评价实验室的测试系统和分析能力, 同时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测试水平。要保证实验室间质控数据准确必须在监测工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各个环节, 才能取得可靠的检验结果。
1 人员要求
首先, 监测人员必须熟悉各监测项目的环境标准和各项监测技术规范, 通过环境监测上岗基本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和样品考核, 持证上岗。另外, 监测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直接影响样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监测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误差, 因此, 必须要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才能使整个监测过程的监测质量得到保证。正确处理监测步骤的每个环节, 从减少或设法消除误差着手, 认真地研究对待产生误差诸因素, 要在该项活动之前找出具体的核心影响因素,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实施严格监控, 减少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剔除过失误差, 从而避免监测结果产生相对偏差过大, 出现离群值 (Grubl~检验) , 控制超差值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才能保证出具的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可信。
2 仪器设备管理
监测仪器按照国家计量法规定, 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 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 (有效期内) 。做好仪器使用维护、定期进行期间核查。玻璃仪器 (刻度吸管、滴定管和移液管等) 必须使用“A”级优质, 使用前应进行过校准, 确保满足要求, 仔细检查有无破损以免影响监测结果, 并清洗干净 (进行无铅和清除其他干扰物质处理) , 晾干备用。
3 作业指导书 (监测方法)
按照实验室间质控作业指导书规定的监测方法, 使用现行、有效的最新版本标准。监测方法应采用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的监测分析方法。
4 监测环境
要尽量避免相邻两个区域的工作相互之间有不利影响, 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分别进行监测, 以防止交叉污染和可能产生的干扰。尽可能满足监测环境条件为室温20℃, 湿度为50RH (%) 。
5 量值溯源
量值必须准确可靠, 并具有良好均匀性和稳定性。工作标准溶液的浓度值准确与否, 将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因此, 要保证不间断的溯源链, 使用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的选择是保证质控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实验室可根据各自的情况, 正确选用理想的标准物质, 原则上使用国家有证标准物质, 严格按规定进行使用与保存。有证标准物质是整个试验核心控制点, 是定量分析的基准, 是实验室量值正确传递的基础, 是监测结果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因此, 有证标准物质的准确与否是关系质量控制成败的关键。
6 实验过程
6.1 空白值的确定。一个分析方法空白值的大小和它的分散程度, 直接影响方法的检出线和监测结果的精密度。空白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和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空白值的大小取决于实验用水的质量、试剂的纯度、试剂配制的质量、仪器设备的灵敏度、分析人员的操作水平和经验等。因此, 要尽量选用优级纯试剂、新制备的符合要求的实验室用水。对于空白值的控制, 要求平行双份的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对差值不得大于50%。
6.2 配制标准系列绘制校准曲线。校准曲线包括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两种。通常要求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9, 否则应找出原因并加以纠正, 重新绘制合格的校准曲线。
6.3 质控样品的测定。在绘制标准曲线的同时测定质控样品。将在室温下避光保存的质控样品打开, 按照要求或事先计算好的比例进行稀释, 选用“A”级大肚吸管准确吸取后按要求用容量瓶定容, 然后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样品测定, 并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其相对应的浓度, 报告检验结果。样品一经打开要立即测试。
由于在质量考核中一般多采用盲样法, 质控样品的真值不可能通过测量得到。一般多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来控制分析质量, 既在测定质控盲样的同时, 测定定值的有证标准物质, 这是是一种既简便又可靠的方法, 可以了解到真值在什么范围。如果有证标准物质的测定值和给出的鉴定值一致则说明分析结果是可靠的。如果不一致说明结果有问题, 分析结果应作废, 并找出原因重新测定。另外还可以根据有证标准物质的测定值, 发现分析结果的系统偏差, 并根据有证标准物质偏差的大小, 对未知样品的测定结果作适当的修正。借用有证标准物质来评判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作能力验证试验前反复进行模拟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6.4 严格按照质控样品的监测说明进行取样监测, 每个监测项目取考核样品3份按校准曲线相同的方法平行测定, 同时用纯水做试剂空白试验, 按均匀正态分布, 在标准曲线上选择吸光度值在0.3~0.6A区间稀释度所对应浓度值, 报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测定结果按GB/T8170-2008中的数值修约规则进行数值修约。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按考核单位注明的要求保留。
6.5 要及时、认真的填写能力验证试验实验记录, 不能仅靠事后回忆, 以免遗忘、贻误工作。同时做好登记备案、归档保存工作。
7 数据报出及审核
按照质考样品监测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报告质控样品结果, 注意稀释倍数和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取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计算其相对标准差 (应<5%) 。可以按照数据、方法、仪器、试剂、质控样等不同类别进行多角度统汁分析, 保证分析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
结束语: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是实验室管理者追求的目标, 也是实验室是否被社会承认、认可和使用的基础。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 为了保障贸易的高效率的进行, 测量结果的相互承认, 已成为全世界工商界共同的呼吁。在这种背景下, 一个环境监测实验室只有保证实验室间质控数据准确, 才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检验水平, 持续改进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和技术水平, 与时俱进, 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第四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质控数据 篇5
【关键词】二级质控体系建立实践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95-01
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护理质量的好坏是衡量护理管理水平重要依据。我院是一所二级妇幼保健医院,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前业务重点以保健为主,临床医疗业务少,发展慢,管理不规范,中层护理管理者和护士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淡薄,护理管理形同虚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院建立了二级质控体系,现运行较好,具体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1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现有床位200张,护士64人,7个临床科室。2013年护理出院病人8633人次,门诊观察17714人次,手术1568例,分娩2191人次。护理部主任1名,护士长7名,助产长1名,副护士长3名。护理管理者平均年龄36.0岁,参加管理年限1——15年,主管护师6人,护师6人。
1.2方法
1.2.1建立一支职责明确、权责统一的护理管理团队,实行分层管理。全院护理实行分层管理,护理部主任管护士长,护士长管护士,护士管病人,层层监督管理到位,各级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护士长、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1.2.2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细则。护理作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日常护理工作多,涉及面广,考核项目多,与患者接触的机会多,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考核细则非常重要。护理部根据近几年的考核经验,以及这两年的护理工作重点,制订了15项考核标准,以百分制与科室的绩效工资挂钩。
1.2.3二级护理质量控质体系的建立和落实。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如何保证病人的安全是我们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2013年6月护理部及各科室共同制订了护理质控方案,成立了醫院护理质控管理委员会和科室质控小组。
1.2.3.1一级质控组织及职责。分管护理的副院长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组长,护理部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各科护士长及副护士长为医院质控管理会委员。11名护理管理会委员每人负责一项,每周检查三项,每周五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检查。护理部主任每周不定期到科室对环节质量进行检查,随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及时向护士长反馈,共同商榷解决办法。
1.2.3.2二级质控组织及职责。护士长为二级质控组组长,科室选择2——3名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高年资护士担任质控员,每周三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与一级质控检查项目相同。护士长每天不定时深入临床对各环节进行检查,每天晨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强调,每月定期开质控会。
1.2.3.3护理质量控制的落实、反馈与追踪。从一级质控到二级质控,每一质控项目有专人负责。二级质控先自查,一级质控再检查,双管齐下;每周有检查重点,每周有反馈和追踪,质控检查结果实行网络直报和反馈;每月有护理质量考核通报,定期召开护理质控会议,讨论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经验交流,管理知识分享。
1.2.4全院护士进行分层培训,提高护士素质。我院于2013年6月成立了护师带教组、护士理论带教组、护理操作带教组,各组每月定期进行培训。
1.2.5实行护士长绩效考核。2014年初制定《护士长绩效考核细则》,从经济目标任务、科室管理、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四个大的条目,13个二级条目,分别对科室的业务收入、综合管理、护士长执行力、科内业务学习的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管理创新、护理纠纷投诉、护理责任技术事故、护理考核质量等进行量化评分,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2结果
2.1护士长逐步进入管理角色。自从进行了护士长竞聘,实行了护士长绩效考核,护士长逐步进入管理角色,工作重点从日常护理工作转到护理管理工作上来,每天主动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晨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科室建立了奖惩制度,每一项错误处罚到人;护理管理委员会委员检查出的问题,护士长虚心接受,认真整改。
2.2护士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增强了。以前由于医院管理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护士仅仅满足完成日常护理工作,质量意识淡薄,年护理差错事故、纠纷多。通过学习培训,护士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认为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部主任和护士长的事。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经常进行自查与相互交叉检查,自觉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现在科室的每一个护理人员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增强了,护理纠纷及差错事故明显减少。
2.3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部坚持每月不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患者点名表扬的护士每月进行通报表扬,年终评先评优优先;对患者点名批评的护士,进行扣分处罚;科室整体满意度下降的,责令进行整改,第二月满意度再下降的,进行扣分处罚。通过这两年的管理,各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2.4护理质量得到全面持续改进和提高。以前护理质量控制参入人少,检查面窄,认可度低。现在护理质量控制是参入人员多,质控面广,每一质控项目有专人负责。采取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避免了科室、护士的应对心里和行为。检查结果与科室绩效、护士长绩效考核、护士绩效工资挂钩,极大提高了科室主任、护士长、护士对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视。护理护理纠纷、投诉、差错事故明显减少。
3讨论
我院是一所妇女儿童医院,临床70%的工作都由护士去做,每一项治疗措施的落实都由护士去完成。护理质量的好坏关系整个医院医疗质量的好坏。护理质量的提高是医院的事,是中层护理管理者的事,也是每个护士的事。只有医院的管理者和护士上下联动起来,才能把护理质量控制做好,才能持续提高护理质量。建立一支具有高执行力的护理管理团队,培养一支高素质护士队伍,实行二级质控及护士长绩效考核,这些措施的实施,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和改进效果明显,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这也是我院建立二级质控体系的一个初步尝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继平.护理质量管理.护理管理学,2013,5(3):221-241
[2]刘自成.二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医院管理,2009,2(28):62
质控数据 篇6
1 监测数据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作为人类生活和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资源种类,直接关系到社会正常发展。我国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数据以及质控的评价起步时间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较晚,且相关技术发展不够成熟,导致监测和质控的评价过程出现不同程度上的误差。
1.1 缺乏完善化体系
我国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上缺乏完善化的控制指标系统,该系统需要能够适合运用在大多数有机污染物体的监测过程中,并涉及到技术、方式以及标准等几个方面。由于体系不够完善化,我国对污染物监测数据在评价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误差,导致该监测结果的数据和信息不够准确,不能运用在环境治理中。
1.2 评价系统
我国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的质量监控评价系统中不具备足够的专业评价技术,导致系统评价结论不够科学。专业的环境质量监管评价体系中应包含样品管理以及相关数据分析,并对数据的审核方式和规定等进行全面性规范。
2 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监测评价
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监控过程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监测数据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需要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建立较为完善的数据评价系统。因此,在检测数据有效性方法分析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对监测全程中的质量管理指标以及数据等实现有效性评价。除此之外,该评价方式应为每个监测环节设置不同的评价权重,在结合各环节数据评价结论的基础上,及时形成有效的评价模式,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上达到标准需求。以下图1为该评价方式构成图。
2.1 评价标准
以我国环境质量控制的有关特点可知,该评价标准应以评价的目的和重点原则等为基础,实现分层次标准设置,并为每个评价标准配置对应的计算方式。因此,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的质控评价标准主要包含一级和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5个,二级指标有18个,并对每个指标进行详细划分。
例如,在二级指标中,专家评价的贡献能够有效反应该专家实际对于质控相关数据的决策性能力。另外,该指标数据的构成即为专家实际权威度。在采样过程中,采样容器有关的材质以及清洁度属于二级指标,其指标解释为对于不同监测的目标使用不同材质的容器,其中相关指标数据的构成应涉及到不同材质下容器的使用是否正确,以及是否完成清洗等方面。除此之外,在样品前期的处理过程中,净化和浓缩的相关参数作为二级指标,其指标解释为能够实际反应萃取物体分析干扰性的实际程度以及该萃取物自身抗逆受到的损失程度,标准数据的组成即为该物品的净化以及浓缩方式等。指标权重能够在多项指标的评价过程当中发挥评价作用,实际反应各项指标数据在最后的综合决策方面占据的重要地位。
2.2 评价方式
评价主要指以所确定的相关目标来确定有关对象系统的属性,进而将所有相关的属性转变为客观性的定量数值。在水环境的质量监控评价系统中,工作人员在确定相关评价方式的过程中,应以其有机污染物的实际监测特点为基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多指标性综合评价方式能够有效综合各项指标,对当地流域内部有机污染物监控过程进行总体评价,进而得到总数值。在综合性评价方式中,工作人员一般使用线性加权方式求得和值。求得样品质控方面综合评价数值的公式为:。其中,Wi表示为第i个指标所含有的权重值,Ej表示为第j个样品目标内质控水平实际的综合性评价数值。该公式能够根据不同监测物中目标组分实际对应的指标值,分别计算出不同目标的权重。表1为综合指标评价水平分析图。
3 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的有效质量控制
水环境有机污染物在监控数据以及质量控制方面应涉及到布点、样品的采集以及运输等各个环节。质量控制在布点以及采样等方面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布点过程中质量目标如下:相关流域内水资源环境质量管理的各项有关目标,并有效设置其中断面和点位等布置情况,兼顾当地水文及水利参数等,将有机污染物形成的时空分布规则进行全方面展示。另外,在水资源的有机污染物质量控制措施相关标准中,工作人员应有效确定该监测目标污染物,进而以当地水资源污染的来源和各项因子等作为主要指标,确定不同的质量控制措施。其中,分析方式的确定需要涉及到方法的选择、探析、验证以及最后确定几个环节。因此,水资源有机污染物监测的质量控制需以监测要素和当地水资源发展情况为基础,制定完善的质控体系,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监测。
4 结语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很多工厂在生产产品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污染物,导致周边环境出现污染,水资源问题尤为严峻。基于目前我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水资源环境保护和质量监测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笔者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在水资源有机污染物质量监测出现的问题,并对测数据质控的有效性评价方式进行介绍,旨在为促进水资源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摘要: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都呈现快速的发展趋势,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社会各届关注的重点问题。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开始倡导绿色经济理论,呼吁保护环境。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整体环境质量受到影响。因此,保护环境是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提倡的重要理念。水资源污染问题在我国环境保护中出现的问题较为严重。笔者主要分析水资源的有机污染物监测问题,并对监测数据的相关质量控制的评价方式进行阐述。
关键词:水环境,有机污染物,评价
参考文献
[1]王伟平,张红芳,任一艳,张炜.GC-MS-SIM对宝鸡市饮用水中8种SVOCs的测定[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
[2]林彦和.大夏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及污染原因调查分析[J].人民黄河,2015(01).
[3]薛程.间隔流动分析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05).
质控数据 篇7
1 管理层次
本院是一所县级市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共有床位302张, 按照二级医院护理管理要求, 本院采用的是在护理院长领导下实行护理部主任和护士长两级负责制。
2 管理方法
2.1 制定工作职责及流程
按照《医院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医院护理质量考核评分细则》制定出《科内质控员职责及工作流程》, 分为《安全管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及等级护理》、《三基培训》、《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专科护理及危重病人管理》、《护理文书书写》、《病人满意度》八大类。通过3年的科内质量控制, 护士长与全科护士们形成严密的二级质控管理体系, 把质量控制结果与护士考核量化打分相结合并与绩效挂钩奖惩兑现, 做到了质量控制人人有责, 无论护士长还是护士的质量管理意识、工作态度和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2.2 全员培训
提高全科护士对护理质量的认识。护士是一线护理工作者, 只有强化了护士质量管理意识, 才能调动她们主动参加质量控制的积极性, 并且通过检查情况进行激励, 调动护士实施质量控制的积极性, 使护士长和护士全员参与质量控制, 要使全科护士认识到:护理质量不但是科室护士长的责任, 也是全科护士的责任, 只有全科护士共同努力, 才能控制好科室的护理质量。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护理质量考核评分细则》、《医院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科室质控员职责及考核细则》、《分级护理制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等。培训完毕后对每位护士进行考核并要求人人掌握, 熟练;然后具体在科内进行逐级护理质量控制, 并实施执行。要求护士人人参与、个个负责, 全面调动每一位护士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对新上岗的护士, 需先到护理部质控组培训1个月后方能上岗。
2.3 质控班质控
护士长每周一排出质控班, 由质控班按八大类内容进行考核并将具体内容记录在科内质量控制记录本上, 护士长当日检查质控工作质量, 对查出来的问题、缺陷立即找到当事人反馈结果并要求即时整改。每个月对护士量化打分, 出现缺陷者按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或处罚, 若有上级主管部门及护士长等其他上级部门检查出来的缺陷予以重罚, 并让当事人写出书面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当月把质量控制结果公布, 在护士考核量化打分表上体现奖惩结果, 护理质量零缺陷者奖励50元。对质控员要求次月5日前对上月质控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并写出整改意见及追踪检查。
2.4 护士长质控
护士长以日安排、周重点、月计划作为控制基础, 随时抽查, 时时控制;每月重点对环节质量进行检查, 从患者的入院-宣教-治疗-护理-出院等各个流程进行检查, 督促各位护士对自己分管的病历进行检查控制, 对基础环节狠抓落实, 对终末质量, 特别是出院病历进行日常检查, 督促并在规定时间内上交病历。对疑难、危重患者、新手术、新技术应用等患者的情况掌握, 进行指导、安排、检查;出现一般性护理缺陷, 予以处罚, 对危重患者的管理, 护士长在2小时内掌握了解患者具体情况, 提出合理护理措施的建议;同时, 检查质控工作是否真正落到实处, 是否有修改, 有记录, 是否符合标准与规定。每月由护士长召开月质控小结会议, 分析总结当月的缺陷发生率和整改意见并能持续改进。
2.5 整改措施
要求每位护士周一至周二必须查看科内护理质量控制记录本, 对缺陷当事人, 要求即时整改, 并在质控记录本上打勾确认已整改, 护士长再次检查后用红笔打勾确认已整改。对他人发生的护理缺陷仔细分析, 提出整改建议, 杜绝同类缺陷在自己身上重复发生。面对缺陷, 护士长本着实事求是, 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依照科内二级质量管理制度规定, 秉公处理, 坚持做到“三不放过”, 即问题没有查清不放过、当事人没有接受教训不放过、改进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同时, 要诚实地进行总结, 善于从缺陷中发现隐患, 举一反三, 引以为戒, 防“再患”于未然[2]。平时护士长及质控班对每一项护理工作都严格参照护理质量标准自查、自控、自纠, 根据检查情况进行质量分析、总结, 制定改进措施, 并列入质量控制范围;质量控制根据专科对照不同检查内容, 检查完毕, 当场把存在的问题反馈给被检查者, 使被检查者能及时了解和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迅速采取对策, 减少工作失误。每月的护理缺陷分析讨论会上, 每个护士均要提出自己对护理质量管理的意见或建议, 提出合理化的整改措施, 可持续改进缺陷管理, 力争做到全月“零缺陷”。
3 结果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已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员参与护理质量控制前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士量化打分、患者满意度比较, 见表1。
4 讨论
4.1 科内全员参与护理质量控制强调基础控制,提高了护士 对质量控制管理重要性认识,在实施过程中,护士们感受到了 护士长的公开、公平、公正对待护士发生缺陷的态度,从以往 的发生缺陷瞒报到现在的自觉记录在案,护士们树立了人人 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质控员的理念,在科内形成了护理质量控制主动、自觉的良好态势,护理缺陷明显减少,增加了患者 满意度。表 1 结果显示全员护理质控前后患者满意率比较差 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增加了护士的价值感,提高了护士的 工作积极性。
4.2 科内全员参与护理质量控制,通过认真地自查自纠,将质 控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 讨论分析,找出不足,落实改进措施,使护理质量控制工作保 持良性运转,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因此,护理质量较开展 全员质控前显著提高(P<0.01)。
4.3 通过全员参与护理质量控制管理,让护士树立“质量第 一”的观念,人人重视质量管理,从被动管理转变到主动参与 管理,使护理质量和护士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得到了提高,表 1 结果显示全员护理质控前后护士考核量化打分比较差异有显 著性意义 (P<0.01) ,应用良好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落实各个环 节的质量控制,提高了管理效能,让患者得到更安全、更放心、 更满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2:49~56.
质控数据 篇8
【关键词】质控小组; ICU;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070-02ICU
是医院的核心科室,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病员的生命安全,它既是衡量全院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医院整体医疗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ICU里应该有严密的护理管理知识,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无菌技术管理,才能高标准地完成日益复杂的抢救任务。如何提高ICU的护理质量,成为护理管理中的核心问题。
护理在医院治疗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护理的质量更是重中之重。护理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护理的质量也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环节的质量产生决定了护理终末质量。我科作为二级甲等医院的综合ICU,现今对ICU质量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有原先的护士长一人统一抓管理转变为现在的质控小组管理,要求护士人人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对各级护理人员实现了全面考核,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ICU护理质量管理方案
1.1指导思想: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南》和医院管理体系质检标准为依据,不断完善我科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概念,体现科学的管理内涵,力求管理标准更科学严谨,管理方法更简便、易行,管理效果达到病人满意。
1.2组织结构
1.2.1人员组成
组长:王秀花
成员: 杨站稳 王巧菊 王志红 李记芬
1.2.2小组职责
①严格检查督促本病区护理人员执行护理工作程序标准和流程。②定期(每周)和不定期对护理质量及考核情况进行抽查和评价。③定期(每月25日)召开质控会议,对共性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布置质控重点。④对护理质控会议上确定的意见,组织全科护理人员执行。⑤每月向护理部报告护理监控结果,及奖罚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1.2.3分工
①考试考核:王志红
②消毒隔离:李记芬
③护理文书:杨站稳
④病房管理:王巧菊
⑤病人质量:王秀花
1.3检查方法:按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进行检查。
1.3.1周查:每周小组各成员按分工项目按月计划检查一次,有记录。
1.3.2随机查:平时医院各个部门,医院各领导,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发现的护理问题,有记录。
1.3.3周查、随机查结果计入个人评价表,每人出现3次同样错误应写出书面检查。
1.4考评要求
1.4.1检查者要严格按照各项护理质量标准逐项检查,体现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1.4.2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当事人,督促其改正。
1.4.3对周查、随机查情况于当月末(25日以后)由组长汇总交护理部(月质量分析记录)
1.4.4 实施: 首先护士长在全科中选拔优秀的ICU护理人员,她们即要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而且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及洞察分析能力,能敢于指正,不徇私舞弊。然后护士长对选拔出来的全体质控小组成员进行质量管理及质控理念的培训,明确标准,掌握方法,质控小组每月按质控标准对自己负责的质控小组的护理质量全面考核[1],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每月底再由护士长汇总组织召开全科的护理质量分析会,各小组汇报考核结果,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和整改措施,护士长对各小组工作进行评价,让全体护理人员都知道本月发生的事件,从而吸取教训,提醒今后的工作。质控小组在下月进行质控时不仅要对本月进行质控,而且要对上月发生的问题进行追踪质控,并在月底分析会上 总结指出且应在指控本上有所体现。对管理好和工作好的小组和同志给予表扬鼓励,但对连续发生的差错要追踪责任人,并与奖金和年初的聘任挂钩。对差错易发生环节应集全体人员智慧,积极讨论和分析,举一反三,指出有效的防范和整改措施,及时修正考核标准,确保质量控制管理的持续改进。
2结果
实施了这一质控模式,大大提高了ICU护理质量,特别是服务态度,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护理带教,沟通技巧,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自身修养等方面有明显改善,如ICU无菌包合格率达10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小于0.05%,空气、医务人员手、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在各种检查中全部合格,巩固了护士的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提高了技术操作水平,特别是专科配合的熟练程度大为提高,得到了手术医生的一致好评,手术间布置规范统一,杜绝了过去物品用后隨意放置使用时找不到却无法确定责任人的现象,降低了质控管理难度,提高了管理效率,使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得到了管理[2],更有效地防范了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加强了护理安全。
3体会
3.1实施质量控制,掌握标准,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科室每位护士都参与到护理质量管理中,提高了护士的质量管理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及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质控小组每月的检查,将存在的问题作详细记录,使其他护士及时了解自己在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然后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会采取更有效的改进措施。这样就会使护理工作时刻处于一个受控的状态。不断完善各项质控管理措施,使每位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各项规范要求养成了护士良好的工作习惯,会使护士严格按照护理质量控制的标准完成护理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质量,最后使得ICU的护理质量管理不断的完善加强,是护理工作逐渐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3.2强化了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 业务素质得到加强 护士在参与管理后,发挥了她们在质控中的骨干作用,也促进了她们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同时请她们负责培养帮助年轻护士提高业务水平,进行传帮带,能互相促进,互相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正,加强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及协作精神,促进了护护关系。同时也减轻了护士长部分繁重事务。通过实施用护士参与管理质量控制的方法,激发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了护士的成就感,有利于护士的成长与提高,改变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增加了管理透明度,将质量的重点放在查找护理缺陷,分析原因和质量持续改进上,从而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3.3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要 科室质控组在实施质量控制过程中,注重质量的自我控制[3],保证了各项制度及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在工作中将病人的满意度来衡量护士工作的标准,能使护士加强责任心,时刻将病人是否得到最佳护理作为工作指标,工作中主动与病人沟通,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从而使病人的满意度提高。参考文献
[1]王念坚,陈立梅.质控小组在ICU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0,29(6):162.
[2]陈卫东.科室质控小组在护理环节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11: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