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弊端

2024-09-11

问题与弊端(精选7篇)

问题与弊端 篇1

当网络在人类生活中无时无刻存在时, 它已经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从信息获取到生活需求, 从知识获取到知道生活, 从公共需求到个人需求。网络已经开始侵入了我们生存的所有空间, 当人们对网络的侵入有所意识的时候, 人们对网络的研究, 特别是对网络新闻这种信息载体的研究就此开始。

所谓新闻本身是对有传播价值的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发现的客观事实的报道。网络的出现对新闻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和深远的影响, 网络新闻的优势和弊端也逐渐开始显现。

一、从网络的优势, 分析网络新闻的优势

1.从网络的产生来看, 网络的产生是对传统媒体的本身就是一次严重冲击, 它是整合了平面媒体、动态媒体以后呈现出来的一种新的传媒承载模式。这种承载模式打破了从前单一传播模式的局面, 它把多种传播载体整合后, 使百姓在传播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对他们的传播方式和传载方式。比如微博和播客的出新几乎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对文字和音视频进行传输。

2.从网络的传播途径看, 当代的网络不仅可以通过电脑网络传输, 同样还可以利用手机网络进行传播, 而这两种传输途径可以说让新闻传播的途径有了新变化, 他不仅可以是定时定向定员传播, 同时还可以变成随时随地随员的传播。而传播途径的变更也产生了传播人员的更替和传播人员活动能力的扩展, 同时新闻的及时性和客观性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3.从网络传播的信息来看, 网络信息从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内容和框架, 它不仅实现了有价值信息的传播, 还形成了新的舆论传播和监督模式, 它把传统和现在、未来相结合。把言论和监督相配对, 把但以传播与互动传播相融合, 这种新的传播信息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更多的溺爱, 而这种溺爱恰好源于受众群接收范围的差异, 这是传统媒体很难在同一时间满足的。

二、从网络传播的弊端和传播素养的弊端分析网络新闻的弊端

1.从网络传播途径来看, 由于网络传播存在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网络新闻的价值性首先面临着挑战, 由于网络新闻传播缺乏约束机制和约束方式, 导致了网络新闻真实性也面临着挑战, 从当代网络社会的信息传播新载体看, 它的信息的准确度、信息来源、信息价值也由于传播途径的改变而呈现出了不同的弊端和差异化, 也正是由于差异化的产生, 网络新闻或者网络消息的影响力和指导性也开始产生了差异。比如2005年3月29日, 《中国日报》 (China Daily) 网站发出“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洛杉矶遭到暗杀身亡”假新闻收到了社会和业界的广泛关注, 不可思议的是, 2005年4月4日韩国众多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再次重演了这一假新闻闹剧。

2.从传播素养的角度来看, 正是由于传播途径由单一的、定向的、定员的传播方式变革为多元的、不定向的、随员的传播方式, 同时由于网络的自由度和虽一度的增大或放宽, 导致了传播素养和传播者素养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在中国的传统传媒中均需强调是不是人民所急需的、是不是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帮助的、是不是能解决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 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在强调的是一种指导性和教育性。那么传播素养以及传播人员的素养都应具有相应的学识、常识和识大体的大局观。但网络新闻的出现由于缺乏机制约束和方式约束, 故导致了当代新闻传播者由专业人员传播转型成了百姓传播, 百姓传播内容价值素养的差异化也由于百姓的基本理念、文化水平和生活积累产生了不同, 我们不能断言所有百姓传播所传播的内容和价值都有问题, 但百姓传播的价值取向仍然值得我们去探究, 比如2012年春节期间, 微博名为“重庆小动物保护协会”的发布者发布了一条拯救5000只被贩卖的小狗的事件, 并长时间引发了社会所谓的爱心人士和个人的积极影响, 同时还登上了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但是发布者的用意具体是什么样子的, 传播的价值又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可以更多的留给世人去争议。

3.从传媒的价值取向看多元化的取向, 网络新闻确实有利于百姓打开视野。但在传播中, 是不是能起到帮助和转化的功能和作为传播者应有的素养来展示、是不是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不是具备传播价值, 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

网络新闻作为当代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和一个重要途径的时候, 我们看见的网络新闻在生活中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它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体唯我独尊的格局, 同时对传媒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网络新闻有一天解决了约束机制和约束方式, 有效地解决了传播素养和传播者素养等问题的时候, 我相信, 网络新闻的春天在那个时候才最为灿烂。

摘要: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网络作为这个时代的重要产物, 在传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由于网络新闻在当今时代存在“随时发表, 随地发表, 随便什么人发表”的特殊性, 所以关注它, 研究它的人也开始产生, 并且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对网络新闻利弊的争论, 本文简单从网络新闻的各种优势和弊端简析了网络新闻的利弊。

关键词:信息爆炸,网络,网络新闻

问题与弊端 篇2

从事过酒店行业的人都知道,酒店有一套完整的标准来衡量酒店的管理弊端和问题。但是目前的社会型酒店也好,精品会所酒店也罢,都没有一个和可以明确衡量的标准。当然这个标准不仅仅是在确定酒店的硬件,投资的多少。更多的是规范化酒店的这个大行业。这些标准出来以后就会对目前从业的人员提出要求,结合多家酒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部分观点。

酒店在运转,就会有问题存在,如何正确面对这些问题,是摆在我们酒店管理者面前的一道课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经营,始终还是有办法解决的。下面提出酒店管理的几个难点问题希望大家共同探讨.结构臃肿、勾心斗角、表序实乱

这是我国星级酒店存在普遍的一个问题。人员结构臃肿,只要配备合理,是无可厚非的。而勾心斗角,却与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和领导层的用人习惯息息相关。作为酒店管理者,这个问题千万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愈演愈烈,最后失控的局面,再抓已经来不及,以至到最后不得不忍痛割爱,流失人才,影响企业发展。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上述问题,酒店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配置合理的人员。我赞同“少而精”的特点,那就是尽量控制人手,做好全方位的培训,满足最基本服务要求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其二,领导在用人时,一定要走出“用自己人”的误区,否则,一旦令下面人觉察到你是一个喜好用自己人的领导,那员工永远不可能找到归属感,更谈不上对企业的忠诚,唯一办法就是赶紧寻求新的工作,尽量离开这个鬼地方。领导用人,首先要有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天下有识人士,以“任人为贤”的标准组建一支年轻而优秀的管理团队,这比什么都重要。

操劳过头、干事人少、混的居多

我曾顾问过一家总经理驻店式管理的酒店,这家酒店总经理在敬业问题上,绝对是最棒的,但效果就真的那么好吗?未见得。因为酒店的总经理操劳过了头,而下面的人却是冷水烫猪不来气,光见火车头天天都在酒店来回的转,不见车身跟着动,这无疑是酒店决策层的一种悲哀。其实,这样的现象绝不仅仅是个别案例,类似的总经理大有人在,我们好好检讨一下,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 这无外乎垂直管理使用不当,不懂得笼络人心,没有给下属充分的压力和紧迫感。其次,要敢于对那些关系户、老部下、老员工说“不”,管理没有感情成分是不行的,但掺杂感情成分太多、太重,那效果就适得其反。所以在阻碍企业发展的某些不干事,成天在混的人,必须下狠心清除出管理队伍,才能使得整个队伍朝着一个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

薪酬福利、员工抱怨、流失率高

薪酬福利是关系到员工最切实利益的东西,作为市场经济时代,不要去盲目奢望“活雷锋”再现。要想员工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最根本的办法要将员工的薪酬福利搞好。很多总经理都认识到这点,但真正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的不多。合理制定员工的薪酬福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决策层与人力资源部认真探讨,结合本地区、同行业薪酬福利状况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来。

身在其中、问题多多、发现不了

这个问题,我可以讲在任何一家酒店,包括世界一些著名的联号酒店,都绝对是存在的,因为天天在一个环境下工作,今天发现了一个问题,没引起重视,明天、后天再发现这个问题时,就被逐渐淡化了,再后来发现时,它也就不是一个问题了,因为你已经被这个所谓的“问题”所同化了。

要解决这种“身在其中、问题多多、发现不了”的难点怎么办?这就需要酒店管理者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不断加大走动式管理力度。而且还要在走动式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体的感官系统“听、看、闻、尝”去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能及时得到整改和关闭。其次,根据酒店规模和内部运作情况,可成立专门的检查部门,利用第二只眼去发现问题。其

三、可定期邀请一些酒店行业的专家对酒店进行明察暗访,发现平时管理者自身发现不了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举一反三,进行改进。

宾客意见、宾客投诉、充耳不闻

酒店管理者都知道宾客意见、宾客投诉的重要,但真正听取宾客意见和积极处理宾客投诉的酒店究竟有几家?而且听取宾客意见和处理宾客投诉后,是否去分析、整改、关闭?不得而知。

我们既然是以宾客为主导的服务行业,必须认真去听取宾客的意见,从而不断改进我们的服务质量,真正把宾客放在“至亲”的位置上,才是我们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行政会议、工作部署、有头无尾

只要上点档次,在正常经营的酒店都有天天开晨会的习惯,这点我是非常赞同的,毕竟机构大,作为火车头的总经理,必须与各部门负责人碰面,了解下面的运作情况,但诸不知问题往往就出来了,每次会议布置的工作、形成决议有没有人去跟办和落实?不得而知,久而久之,天天会变成了空头会,走形势,执行力差,浪费时间。我做过一家酒店的总经理,在这方面自认为有独到之处,颇为自得,那就是每次会议必须形成纪要,并派办公室主任专门跟办各部门会议布置工作的完成情况,今天没完成,不要紧,继续跟办,直到完成为止。这就大大增强了酒店管理的执行力,让大家知道,没有任何一件部署的工作可以抱着侥幸心理蒙混过关。成本控制、无的放矢、想花就花

成本的控制,是酒店最高管理者最头痛的一件事情,管松了,钱就这么白白流失,管紧过头了,效果适得其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作和宾客的满意度。

这方面,我认为花在营销上的钱的决不能保守,但日常内部运作等方面的开支,要尽一切可能进行控制,否则,一家企业几百甚至上千号人,个个不注意节约、不控制,那才是一个真正的无底洞,结果是非常可怕的。

重视业绩、轻看利润、自欺欺人 和同行业间交流,听见最多的是,自己酒店的营业额已经达到多少多少元等等之类的话,听见的都是一些表象的东西,企业实际利润点在那里呢?是赢利还是亏损?不得而知。

作为一家成功经营的酒店,纯利润率相对地能达到27%—28%已经是极限了。是的,这个利润点已经非常非常之高了,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石也给自己企业定下一个利润指标,超过20%利润的生意,他决不做,因为再往上走,就是暴利,进入暴利行业,势必将遭遇更多竞争对手,最后两败俱伤,得不偿失。也许有人会觉得自己管理的酒店早就超过了这个点。真超过了吗?你是如何计算你的纯利润的?除了日常的成本扣除外,是否对酒店本身的折旧率分摊进去?也许这么一分摊,大凡酒店都是在一个负数中经营着。这点应该引起我们业界们的充分重视呀!不要再自欺欺人了,应该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的酒店到底是赢利了还是亏损了,这个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统考与安全弊端的思考 篇3

关键词:统考  教育  弊端  失衡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2.202

在多年的基础教育工作中,看到所教的学生小学毕业全部升入初中,初中毕业后部分升入高中,再一部分进入大学,最后都进入社会大家庭中,并在不同的领域施展各自的才能,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回想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情形和学校教育的过程,不由得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感觉始终存在一些弊端,需要我们不断改进。

一、统考抹杀了孩子个性的生成

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的“统考”,除了督促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之外,另一个功能是基层教育管理机构衡量学校或老师教学质量的标准,虽然这早已被教育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予以否定,然而,“统考”不可能在短时期内退出历史舞台。这就使得学校或教师为了使本校统考成绩在与兄弟学校的对比中取胜,或者本班的考试成绩在同年级同学科中展露头角,不论是学校的明确要求,还是老师自加压力,总是在课堂教学和考前的复习中反复强化,以各种专项训练或模拟测试的方法,违背了正常的教学规律。可这又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好和教育质量高的最直接数据。

在考前的一段时间内,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必考的语、数、英三科转是基本的事实,其他科目只是以课表的形式执行着国家的教育教学计划,只在表面上完成着国家规定科目的教学任务。每天的教学时间向两头延伸,有的学校甚至上晚自习,其他科目的教学不断被三科挤占,让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得不反复练习,早已是味同嚼蜡的知识点和习题,为的就是让接受有困难的学生也能考到较好的成绩,致使一部分学生耗费着精力,浪费着自由活动的时间。孩子们除了在学校满负荷的运转外,回到家的家庭作业也是不堪重负,动辄三科各一套试卷,做题慢的孩子还不能完成家庭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空间发展个性?

二、“安全”的过度要求软化了孩子的筋骨

在“安全第一”的重压下,学生放学后必须回家,即使操场寂寞的就像冬日的旷野,篮圈只能进出看不见的空气,乒乓球台在空自等待那美丽的弧线……但是为了安全,所有的器械宁可被风吹雨淋到腐朽,也不能正常发挥它的功能。因为“安全重于泰山”,万一要出了问题,责任首先要学校担当。再者,原本“早到”是社会大多行业所认同的甚至所提倡的敬业精神,当年鲁迅先生在课桌上刻下的“早”字,不是还写在教科书上,激励孩子要“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的奋斗一生”吗?可是现如今,由于个别极端的事件,让学校不敢担当额外的“安全”责任,为了保证安全,学校明确制止早到,这无疑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无奈选择。

为了安全,学校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被迫走向极端。比如,学校不得不拆除了联合器、双杠、单杠等器械,取消了跳高、跳远等可能带来肢体伤残的训练,百米短跑也很少进行。日常教学中,即使是体育课,教师也把学生管理的过死,有风险的项目不进行训练,没老师在的情况下体育器械不能玩,更别说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了。学生从进校门到放学始终在老师的眼皮下活动,冒险精神、勇敢气质如何锻炼?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活力。

在安全的名义下,我们的学生扛不住小小的疾病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动辄骨折的多了;体重增加了,可是体质测试的成绩却下降了。我们究竟得到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中国在奥运会比赛中取得的金牌总数不断增多了,但是我们全民的身体素质也世界第一吗?处处在老师的监管下活动,学生独立的人格缘何形成?没有独立空间与时间,缘何培养出独立的人格?

三、靠透支多考的几分不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从事一线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真正学习上的学困生,某科或者几科成绩上不去是任何老师都无能为力的,因为这是由思维的物质基础——大脑决定的。可是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让个别学生达到及格,追求全班的合格率,有的教师不惜牺牲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其他的学生也陪着消耗精力,老师也不厌其烦的辅导,可谓敬业精神可嘉。虽说极个别的学生也从四五十分接近了及格或者勉强及格了,然而事实是这样的成绩在一个月以后就已经荡然无存,他们升入中学后原先的成绩便一去不复返了,更别说这个成绩会像无穷无尽的正能量一样影响他的一生了。基础教育阶段这样的做法教育专家是早已给予否定的,可是在教学实践和评价中却是另一个样子,因为每个学生都会影响集体的及格率、优良率。

教师设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一心扑在工作中这没错,但是应该在正常状态下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不要让自己和学生都超负荷运转。

四、失衡的教育让家庭提高了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在统考的指挥棒下,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成绩是不能落下来的,所以学校对这三科的教学十分重视。这三科的成绩好,学校的办学水平就被肯定,反之则给予否定,就是俗话说得“一俊遮百丑”。至于艺术教育——美术素养的提高、音乐水平的培养、器乐演奏技能的形成等,则完全抛给了家长。有物质基础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在艺术特长方面的能力,周末让孩子参加几个特长班,所以社会上各种名义的培训班层出不穷,在没有物价部门的监管下,收费极不合理,加大了家庭培养孩子的成本。尤其是一些有天赋的孩子,如果出生在低收入家庭,在学校又得不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就基本断送了他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可能。由此看来,学校教育如果不重视艺术类教育,整个社会的教育资源就会和家庭经济实力相联系,孩子们就不可能享受到均等的教育资源。

会计集中核算的弊端与对策 篇4

一、目前会计集中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之间责任不清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 政府在财政部门会设置相应的会计核算中心来负责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核算工作, 这样以来, 行政事业单位就没有多少财务人员, 也不需要进行具体的财务核算, 所以一般也只有备报账员, 在会计核算中心和单位之间进行沟通联系。从空间上来讲, 会计核算中心和行政事业单位是拖离的, 仅仅只是依据票据和凭证开展必要的一些会计核算工作。这就使得会计行政中心并不能对单位各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进行有效的把握。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会计核算的主体, 因为没有进行相关的会计核算, 所以也不太愿意去承担各种可能出现的会计责任。因此, 当会计核算出现问题的时候, 会计核算中心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就会发生一些相互推诿的情况, 这是会计核算中心和单位之间责任不清的必然结果。

(二) 单位的业务和日常监管发生了脱节

单位的业务和财务发生脱节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问题。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体现。首先, 一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只将本级的财政汇总纳入到会计核算中心, 而自身的一些二级单位却采取的是自行核算的办法, 这使得财政没有对于这部分的二级单位的财务进行有效的监管, 一些下属单位经常会发生隐瞒收入、对专项资金进行转移挪用的情况。其次, 在实行会计核算之后, 存在着财务实物资产管理难度大的问题, 一方面是在核算过程中实物资产核算的过于笼统, 造成账面和实物资产的类别不相符。同时。很多单位并没有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的盘点, 对于资产的报废和置换没有进行定期的账务处理, 从而导致账实不符的情况发生。

(三) 会计中心和单位在衔接和配合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些单位在产生经济业务之后, 没有及时的向会计中心提供比较详细的资料, 这导致会计中心的核算不够及时, 一些单位虽然送报资料比较及时, 但是对于资料的填写不够仔细, 这容易导致会计核算中心无法正确的进行会计核算。还有一些单位资产过程中没有及时地办理相关的手续, 提供给会计中心进行账务处理, 有的单位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 和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没有能够及时地进行反馈和沟通。

二、在工作中改善会计集中核算的对策研究

(一) 理清财政部门和单位以及会计核算中心之间的关系

在具体的工作中, 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于集中核算单位的监督, 履行好对于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各种职能, 另外还要对集中核算中心进行业务上的指导, 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培训措施, 提升核算中心的业务能力。财政部门同时还要对会计核算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弊端做好分析, 完善影响的措施, 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促进会计核算的中心的健康发展。

(二) 完善开展集中核算的体制

会计集中核算要扩大覆盖面, 将二级单位的财务核算也逐步纳入到会计集中核算的范畴中来, 同时还要制定一定的配套措施和方法,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促使单位和会计中心之间的沟通可以更加的顺畅。最后, 财政部门要强化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和监督, 开展定期的专项检查, 以便可以更好地发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然后进行研究解决, 促进事业单位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 加强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建设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于会计核算中心的建设, 选派一些能力强、知识水平高的人员充实到会计核算中心的队伍中去, 以便可以更好的提升会计核算中心的办事效率, 更好的开展核算工作。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也要加强和事业单位之间的业务沟通, 定期开展业务交流, 提升会计核算中心自身的服务能力。

三、小结

会计核算中心,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 但是目前在操作过程中仍然有一定的弊端, 要不断地优化和改进。本文主要结合工作实践, 分析研究了几种比较常见的弊端,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思路, 希望能够更好地提升会计集中核算的效率, 促进单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刁秀梅.会计核算中心对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财务全部代管的必要性[J].现代商业.2012 (11) .

[2]逄静.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系统构建措施分析[J].中国外资, 2011 (21) .

[3]任英姿.行政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0 (22) .

中国教育制度改革与弊端 篇5

题目:中国教育改革

关键字: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 应试教育 体制

内容提要:

1、基础教育转向义务教育

2、高等教育改变管理体制

3、中国教育制度存在弊端

正文: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之快让世界震惊。在改革开放的30年以来,中国教育制度也随着社会需要与时俱进的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探索。中国教育的目标正是迎合“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这一深刻道理。

中国的基础教育转向义务教育

中国义务教育体制适应基本国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次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提出之后,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改变了中央过于集权的体制,也充分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为在当时艰难的条件下实现基本目标提供了体制保障和社会支持。但由于中国社会当时的国情限制,各地发展基础教育的财政能力存在巨大差距,这也就导致了在普遍发展基础上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基础教育差距的扩大。为了实现中国义务教育的普及,九五”和“十五”期间,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国家实施第一期和第二期“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多种类似措施,将重点放在弱势地区上和弱势人群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被锁定在贫困地区、贫困农村和贫困家庭。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第二次变革: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05年11月28日,温家宝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上的致词中向世界庄严宣布:“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从明年开始,中国将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中国免费义务教育的序幕由此拉开。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作出了明确规定和重大调整。《通知》提出,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

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该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它标志着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被海内外广泛誉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也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实现了由“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重大历史性转变。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在改革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格局混乱,中央政府和地方存在分歧,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利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

1994年、1995年和1996年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召开了三次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明确了改革思路。1998年,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召开,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之后,在中央政府领导下,以1998年国务院机构调整为契机,教育部、财政部、国家计委等有关部委在各地的配合下,对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院

校集中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门办学的体制问题。

第一、抓住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之机,国务院作出《关于调整撤并部

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首先对撤销的国务院9个部委所属的93所普通高校、72所成人高校以及许多中专和技校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其中的81所普通高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二是在1999年初,又对5个军工总公司所属的25所普通高校、34所成人高校以及几百所中专和技校的管理体制作了调整和改革。三是随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又作出《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对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的50个部委和单位所属高校的管理体制及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此外,在教育部受国务院委托管理的72所高校中,也已经有34所与地方实行了共建。

第二、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实现这一规划,中国于2000年实行了

两个重要的新政策:一是把高职学校的审批权下放给省级政府。以前所有高校都要由教育部审批。尽管此前曾有将研究生以下的学历教育下放给省级地方的动

议,但很快就被否定了。二是把相应专科层次的招生计划权下放到省,中央只管本科。教育部与国家发改委反复磋商,最后取得一致意见。这是从实际出发和思想解放的结果,也是中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这两个权力的下放,扩大了省级政府的统筹决策权。因此。在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高校的合并成为最易为社会和百姓所感知的一件大事。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南昌大学、上海大学、扬州大学、广西大学、延边大学等由多所高校合并重组办学的典型。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倡导下,浙江大学被选定为高水平大学进行合并办学的试点。1998年,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浙江大学,成为中国高校中的第一艘“航空母舰”。经过一些列的改革,全国共有556所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387所、成人高等学校169所)经合并调整为232所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212所、成人高等学校20所),净减324所。通过合并,一些地区高校重复设置、单科性院校过多、办学规模过小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出现好势头。整个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过程波澜壮阔而又相对平稳顺利。

第三、改善和加强中央政府宏观管理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高等学

校的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也做出了一些其他各项改革。例如,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已经取得历史性突破,打破了过去“包分配”和“包当干部”的传统模式,经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阶段,初步建立起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新机制。当然,这些积极的探索仍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之中。

中国教育制度存在的弊端

教育管理制度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中国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地域歧视问题由来已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

市,能上重点大学的分数,在江西、山东、江苏、四川等省份连大专也不一定能

上。而国立大学是依靠全体人民纳税的政府财政建立和维持的,理应对全体人民平等开放。

有些教育在中国已经“分利集团化”。据中国最大的民办教育企业----南洋教育集团前董事局主席任靖玺估计:全国中小学的课本定价总额每年在200亿元左右,全国中小学的教辅定价总额每年在600亿左右,再加上试卷等有关费用,每年全国中小学生在教材、教辅等项目上花费的钱要突破1000亿元。根据2004年8月曝光的四川教材回扣案,教材和教辅的回扣率约为30%左右,如果按此比例,那么每年就会有300多亿的回扣流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手中,这就是统一教材教辅和考试的好处。据《北京青年报》报道,10年来教育乱收费超过2000亿人民。

教育不公平也是中国的突出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人为地制造教育鸿沟,巨额投资重点学校、重点中学,甚至打造星级学校,使之成为权贵、富人子女入学的场所,成为政府财政的来源。而上了好中学,往往就可以上好大学,中国的重点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主要是为强势群体服务的。据杨东平教授领导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成果,北大农村学生的比例从1998年的18.5%下降到1999年的16.3%,清华从1998年的20.7%下降到2000年的17.6%。对于热门专业,管理干部、技术阶层的子弟占57.3%,工人、农民、下岗人员的子弟仅占25.4%。2003年北京某高校高考录取分数线农民子弟平均高于干部和知识分子子弟38.8分,下岗人员子弟平均高于干部和知识分子子弟35分。现在,弱势群体的子女多进入非重点院校和无人愿意学的冷门专业学习。中国教育起到了分离器的作用——以政府财力打造重点小学、中学、大学,供强势群体的子女进入学习,而弱势群体的子女大多无缘其中,社会分化将越来越严重。

参考文献:《中国早期教育》 汪洋中

论案件请示制度的弊端与修正 篇6

关键词:案件请示制度;利弊;修正

一、案件请示制度的利弊分析

(一)案件请示制度的应然功能

1.统一法律适用

法律的普适性决定了其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的不统一性。类似案件在不同层级,不同地区甚至同一个法院都可能得出不同的判决结果。为了维护法制的统一,最高院正是通过案件请示制度来统一法律在全国的适用。

2.发现疑难案件

正是因为下级法院在审理案件中遇到疑难问题请示于上级法院,才使上级法院发现疑难问题,出台司法解释。因此,案件请示制度无疑承载了发现疑难问题的功能。

3.弥补抽象法律的不足

成文法具有抽象性、普遍性、滞后性的缺陷,对此虽有司法解释予以具体化,但是走的依然是立法模式,并没有将立法抽象的结果进行个案化还原。而案件请示制度则弥补了抽象司法解释的缺陷,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

(二)案件请示制度结果的负面性

1.降低诉讼效率

案件请示制度并不属于法定的程序,对其审限,法律未作规定。虽然许多地方法院对于审限有所规定,但是最高院没有做出规定,而且即使是有所规定的法院,在实践中的执行力度也不一,该期间不计入审判、执行的期限。由于对请示案件,上级法院也需要研究讨论,甚至还要向其上级法院请示,案件的审限毫无疑问被延长,导致诉讼效率低下。

2.架空当事人的上诉权

上诉审法院是上一级法院,而对请示案件作出批复意见的法院亦是上一级法院。由于两级法院就案件情况已经达成了共识,因此,很多请示案件上诉到二审法院后,均是以维持而告终,导致当事人上诉的目的无法实现,上诉权利被虚置。

3.滋生基层法官的惰性

法官遇到所谓的疑难问题时以请示为首选程序,而不注重司法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因此,案件请示制度一定程度上滋长了法官的慵懒之风。

二、案件请示制度存在的原因考察

(一)直接原因:司法审判人员素质低下

法官这一定纷止争的特殊职业是以法律为手段,因此,法官必须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功能,敏捷的法律思维模式,高尚的道德人格。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司法人员的素质低下,尤其是基层法院的审判人员素质低下,导致在审判中遇到问题时只能通过向上级法院请示的方式来解决,久而久之便演化为一种习惯和工作方式。

(二)管理原因:法院之间关系的行政化

长期以来,我国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属于行政管理关系,由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业绩进行考评,上级法院的指示,下级法院必须遵守,下级法院遇到疑难问题提出请示,上级法院作出指示意见。下级法院应当在办案意旨与审判行为方面与上级法院保持一致。由于现行的法官评价机制——通过对法官裁判案件的上诉率、改判率、发回重审率进行评价,也使很多法官热衷于向上级法院请示、汇报,规避风险。

(三)法律原因:法律规定的不明和滞后性

成文法具有抽象性、普适性和滞后性的特征。在面对案件中具体的人和事时,法律又必须实现由一般到个别、抽象到具体的个别化转化。处理新型疑难案件不仅给司法审判人员带来了创新收益,也带来了司法风险,而对风险的规避往往成为法官的首要选择。在司法审判人员束手无策时,向上级法院请示便成为一项重要的规避风险策略。

三、案件请示制度的修正

(一)理念的转变和更新

法律具有统一性和普适性,同时亦具有个性化,应该鼓励法官特别是基层法官通过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做出判断。法官之间乃至于上下级法院之间对于法律知识理解的差异是正常现象,对于这种差异,我们应该尊重,也是司法独立的内在要求。虽然有时下级法院的判决被上级法院改判,但并不代表下级法院的判决毫无道理可言。即使有时初审法官的思考、推理或者解释有错,上诉审法院法官也会承认其思路的贡献(至少使得上诉审法官不重复这种错误)。[1]因此,我们不能简单以案件的发改率来评价法官,发改率应该作为激励标准而不是惩罚标准。

(二)减少行政化干扰

法院的行政化管理必然对法官的职业、待遇等产生影响,束缚了法官的手脚。因此,为了保障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必须去除行政化的司法环境。可以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在法院与外部权力之间,“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在法院科层内部,“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在审判权力的行使上,“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三)案件请示制度的功能替代——移送管辖制度

即出现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时,下级法院不再审理,直接提请上级法院审理。对于管辖权的移送在《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三大诉讼法中均有所规定,为移送管辖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而且在实践层面,实行已久,累积了诸多的经验。

第一,移送管辖的案件范围。笔者认为,符合下列条件的案件,可以移送上级法院审理:①各地法院裁判不统一的案件,②缺乏明确法律依据但又必须做出裁判的案件,③存在法律规范冲突的案件,④适用法律困难的新类型案件,⑤案件影响重大不宜由原审法院审理的案件,⑥其他需要上级法院审理的疑难复杂案件。

第二,移送管辖的程序。笔者认为,在案件立案到辩论终结前,均可进行移送。要赋予当事人申请将案件移送上级法院管辖的权利,申请应采用书面形式并附以理由。受案法院对于移送理由进行审查,在听取对方意见后做出是否移送的决定。承办人认为该移送的案件,应当提请合议庭和审判长联席会议研究。

第三,受案法院对案件决定移送上级法院管辖的,应该中止审理,报请上级法院决定。上级法院决定接受移送的,受案法院对当事人做出移送裁定,并将案件材料移送上级法院。上级法院决定不接受移送的,受案法院应恢复对案件的审理。

參考文献:

[1]苏力:《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0页.

教学过度技术化的弊端与化解 篇7

摘 要 教学过度技术化表现为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以及学习等方面都离不开教学技术。教学过度技术化对教师、学生、社会、学校而言存在诸多弊端,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学上的“从众”、心理学上的“依赖”、经济学上的“节约”、文化学上的“背离”等。为此,需要从教师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理论层面寻找化解策略。

关键词 教学过度技术化 弊端 原因 化解

信息化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好处,如能迅速地查找资料和相关信息,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沟通。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让教师产生依赖心理,以至于过度使用教学技术。正如学者指出:“教学技术化的最直接结果是改变了教学活动的本性,导致教学活动成为一项纯粹技术性活动,失去了其最基本的人文向度和价值属性。”[1]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在享受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反思教学过度技术化所带来的弊端,以便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教学手段。

一、教学过度技术化的具体表现

1.备课离不开电脑和网络

在数字化的今天,老师们备课往往是采取电子化的办公,对教材的处理、对教案的撰写都离不开电脑,有些老师不停地从网络上搜集相关的备课材料,有的老师则直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与自己上课相关的教案,因为网络上现有的教案很多,而且做得很精美,同时,从网络上下载很方便。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常常离不开电脑和网络。

2.上课必须要用电脑

使用多媒体能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演示,也能更加迅速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对于辅助教学作用重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过度使用教学技术,就出现了“过犹不及”的局面,正如一些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出现下面的现象:“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动用了信息技术的十八般武艺:动画导入、图片展示、视频介绍、音效烘托……整节课老师只讲了五六分钟,学生甚至没有时间进行课文朗读”[2]。

3.教学资源离不开网络

在寻找教学资源过程中,教师往往在各大网站上寻找各种各样的资料。因此,网络成为教师教学准备工作和各种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而手机和电脑则被当作一种重要的载体。

4.作业布置离不开网络

在今天云课程等网络课程比较盛行的情况下,学生的作业也开始出现无纸化的现象。教师往往通过网站、QQ、微信、E-mail等信息化手段布置作业,于是,教师作业布置也往往离不开网络。

5.学习离不开网络

教师的终身学习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的重要内容,因此,学习成为教师的必修课程。正如教师的教学离不开网络,教师学习也同样离不开网络。

二、教学过度技术化的弊端

1.对教师而言

第一,损害了教师的教学创造性。教师对于教学技术的过度使用,使得教师过分依赖于电脑和网站上的内容,总是拷贝别人的内容,而不去创造性地备课和上课。“教师一旦因沉迷于教学技术而无法自拔,将不利于其基于自身的体验、感悟、反思和实践的教育智慧的形成,也不利于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创造性。”[3]第二,有损教师的艺术性。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是艺术”更是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强调和主张的,但是,在教师过度依赖和使用教学技术后,教师往往是从“照本宣科”发展到“照屏宣科”,更多是采用演示的方法进行一字不漏的讲解,缺少更多的教学艺术。第三,不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师生交流和沟通是教学中的必要环节,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因为教学过度技术化,教师往往关注到教学技术本身,关心到PPT演示效果的优劣,而不关心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正如学者所指出的“课堂教学技术化的价值悖论将技术置于一种尴尬境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主体不但没有因为技术的使用获得应有的解放,反而陷入被技术控制的状态”[4]。第四,有损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当今备受重视的一个教育发展趋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教”,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个性化教学,做到给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育”。然而,在教师教学过度技术化的情况下,教师往往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学展示,而不是教师自己的个性化教学。

2.对学生而言

第一,有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学技术的使用,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更好地获得立体的知识,但是,过多使用电脑展示和PPT演示,会使得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从而使得“学习的兴趣尤其是思考的兴趣被无形中阉割,学习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越来越弱”[5]。第二,不利于学生好的学习方式的养成。以前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是受到大家所诟病的,然而,使用教学技术,更加促成了被动式学习,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课后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局面,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播放PPT的节奏,而不是采取主动的学习。第三,不利于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的情感交往和沟通。由于过度使用教学技术,教师必然会占用过多的时间进行演示,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缺少机会和时间,因此,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对学校而言

第一,资源的浪费。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往往不能恰当地把握好时间,一节课下来,近一半的时间是多媒体的滥用,导致学校电力资源的浪费。第二,加大了学校管理的成本。由于教师上课总是使用教学技术,电脑的维修、多媒体的维修和管理等方面的成本自然而然也相应增加。

4.对社会而言

在教学过度技术化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艺术、教学质量等各个方面受到社会的质疑,同时也在社会上形成了教师只会使用教学技术的形象,不利于教师形象的提高,同时不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和整个社会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过度技术化的原因

1.社会学上的“从众”

不可否认,教学技术对于教师教学的便利性。但是,教学技术之所以受到过分重视和关注,笔者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从众”。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成为教育和教学的重要趋势和内容。多数教师都重视教学技术,重视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于是,所有教师都跟风,都进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于是,更多的教师为自己找到了运用信息技术的理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过度使用教学技术,以至于“教学技术化”。

2.心理学上的“依赖”

我们知道,在今天,依赖教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很多人在生活中不能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同样道理,教师在进行备课、上课以及作业布置等各个方面,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利用电脑、网络、手机等教学技术手段来进行教学,甚至会出现“学校一旦停电,教师不能利用多媒体上课,就不知道怎么样去上课”的尴尬局面,让人啼笑皆非,这恰恰是对过分依赖教学技术的一种讽刺。

3.经济学上的“节约”

教师教学过度技术化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学上的“节约”。教师过度使用教学技术是基于一种节约时间的想法,认为通过PPT等多媒体的教学能更好地节约上课的时间,更加快速地传递知识和信息,能更加充分地展示教学内容。

4.文化学上的“背离”

教师教学过度技术化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叛”。不少教师认为传统上课时采用的讲授式教学缺少演示和直观呈现,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是一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于是,采取教学技术,让学生更加形象地接受知识,感受知识的多维性。毋庸置疑,表面上来看,动画、电影、视频等多方面的演示和展示能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教学过度技术化这其实也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只是用教学技术包裹了的灌输式教学。

四、教学过度技术化的化解策略

1.教师层面

第一,教师观念上须从技术到艺术转变。从孔子到陶行知,从柏拉图到杜威,无数的教育家都指出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创造,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须做到学科教学的适切性,须考虑教学本身是否适合教师自身的个性和特点、教学是否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经验、兴趣等。因此,为改变教学过度技术化的倾向,需要教师从技术层面到艺术层面,改变教学只是单纯地传输和传授,充分认识到教育是一种心领神会和灵魂的对话。第二,教师行为上也须转变技术依赖心理。教师应改变上课、备课以及其他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信息技术的行为。一方面,教师应考虑自己的教学特点,思考使用教学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改变那种凡事依靠信息技术的惯性思维。另一方面,考虑学生的个性和教学内容,改变自己过分注重“教”,而忽视学生“学”的做法,从而真正以学生为出发点和旨归。第三,教师对教学传统的扬弃。传统教学法中也有一些优秀的教学法值得我们教师去继承和发扬,如讨论法和讲授法以及个别指导法等教学方法。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继续继承和发扬教育和教学中的优秀传统,而于对那种唯教学技术之上的做法以及不适应学生发展的做法予以舍弃。第四,教师对教学本质的反思和研究。我们需要不断去研究教学本质、什么样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怎么样才能做到更好等问题。因此,教师为改变教学过度技术化,需要进一步去反思:究竟应用多少教学技术才是合适的,从而做到教学技术的有度运用,而不是滥用。

2.学校层面

第一,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学技术的规范。在学校管理层面,学校需要对教师教学技术的使用进行规范,让教师尊重学校对教学技术的管理和约束,通过制度来限制教师教学过度技术化,从而让教学技术的使用恰到好处。第二,学校领导对教学技术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学校领导不能片面地支持或者反对,而是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需要,让教师适度使用教学技术,而不是教学过度技术化。第三,形成教学技术文化。在教学技术使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形成一种关于教学技术的文化,一方面形成教学技术的观念文化,另一方面形成教学技术的行为文化,从而通过教学技术文化来规范约束教师的教学技术。

3.社会层面

面对教学技术广泛深入到课堂教学各个阶段和各个领域,教学技术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时代潮流,这是不容否认的。但是,在看到教学技术对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便利、对教学发展以及教学论发展的正面影响的同时,我们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应该如何对待教学过度技术化的问题。因此,社会舆论对教学技术应该采取恰当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批判,也不是一味地去奉承和“一面倒”的姿态。

4.理论层面

第一,加强对教学技术的反思。反思教学技术是必要的和可能的。尽管在2001年左右,就有学者对教学技术进行了反思,但是在今天教学技术广泛流行,甚至出现教学技术的异化和泛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地反思教学技术的价值以及教学过度技术化的现象,从而做到教学技术对教学的正向价值,避免其不足。第二,加强对教学技术的研究。从当前教学技术的研究来看,对教学技术的应然研究较多,教学技术的实然研究较少,因此,须加强对教学技术的实然研究,倾听一线教师对教学技术的理解和声音。

总之,教学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对教学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价值,然而,教师教学过度技术化导致教师教学趋向于对教学技术的依赖和泛化,使得原本的教学走样和变形,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教学技术的本质,从而促进教学的发展与改革。

参考文献

[1] 徐继存.教学技术化及其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3).

[2] 王柏玲.个别教师对信息技术依赖专家认为课程仍应是主体[N].2011-12-12(3).

[3] 李巧平.从技术到艺术:技术化教学的局限与超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6).

[4] 于翠翠.课堂教学技术化的价值悖论及其超越[J].教育科学,2013(4).

[5] 赵建新.高校教学技术化问题分析及改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6).

[作者:田印红(1971-),女,贵州印江人,铜仁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王中华(1979-),男,湖南祁阳人,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问题与弊端】推荐阅读:

问题和弊端10-10

弊端应用07-18

弊端分析05-25

网络弊端06-21

技术弊端06-23

弊端对策07-09

核算弊端08-14

教学弊端09-08

传统弊端09-14

存在弊端09-24

上一篇:杭州化妆品营销多渠道下一篇:质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