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考试重点(共8篇)
跨国公司考试重点 篇1
名词解释
行为标准又称战略取向标准,指企业在经营和决策时的心态、思维方式和策略(战略)取向。
非股权经营,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企业中不拥有股份,通过向东道国企业提供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与股权没有直接联系的各项服务(无形资产)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从中获取相应的利益与报酬。
许可证贸易,是指跨国公司在获得一定收益的情况下,授权东道国企业使用某种工业产权或技术。
所有权优势又称厂商优势、竞争优势、垄断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者能够获得其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
跨国并购(M&A)就是跨国兼并(Merger)和跨国收购(Acquisition)的总称,是指跨国公司出于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东道国企业的全部资产或一定比例的股份买下来,从而对其生产经营权的控制。
横向并购,是指相同或相近行业,生产或提供相同或相似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主体间的跨国并购活动。
直接并购,由跨国公司并购方直接向东道国目标企业提出资产或所有权要求,双方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协商,共同完成收购的各项要求,在协议的条件下完成的收购。
间接并购,是指并购公司不向北并购公司直接提出并购要求,而是通过在市场上收购目标公司已发行或流通并具有表决权的普通股票,从而获得对并购公司控制权的市场行为。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又称公司间协议或国际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为实现某一或若干战略目标,以签订长期或短期契约为形式而建立的局部性互相协作、彼此互补的合伙、合作联合关系,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外部合伙关系而非内部增值来提高企业的经营价值”。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Intra-trade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是指在跨国公司内部展开的国际贸易,即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分支机构之间,以及同一体系子公司之间产生的贸易关系,也可称为公司内贸易。
投资性内部贸易是指贸易的客体被折价并取得了资本的形式,被注入到海外投资项目,这些被当作资本使用的贸易客体一般是技术、相关设备和物品。
经营性内部贸易是指贸易的客体没有取得资本的形式而因满足跨国公司内部成员的日常经营之需所进行的跨国界流动。
外汇风险,也称外汇暴露,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导致企业的赢利能力、净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交易风险是指已达成协议但尚未结算的外币交易因汇率波动而发生外汇损益的可能性。
换算风险有时也被称为翻译风险或会计风险,产生于跨国公司将其国外附属公司或投资经营成果的计值单位由记账外币换算成本币的换算过程。
跨国公司技术转让,是指跨国公司系统内部或是外部之间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式或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让,但不包括货物的单纯买卖或租赁。问答题
跨国公司的特征
1、具有相当的规模和经济实力
2、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开展实质性的经营业务
3、跨国公司具有一体化的组织管理,具有全球战略目标
4、经营业务国际化
5、生产经营多样化
6、市场交易内部化
与股权经营方式相比,非股权经营对跨国公司有哪些好处。(1)跨国公司不用在东道国直接投资,减少经营风险。
(2)跨国公司不投入股金,不用承担东道国企业的财务风险。(3)跨国公司靠转让技术、提供服务、合作生产来获取利润。
(4)跨国公司凭借其技术、管理、生产和营销上的优势对东道国企业实行一定程度的控制。(5)跨国公司不动用资金、不占有股份,不会激起民族主义的排外情绪,减少政治风险。
许可证贸易的优点:(1)分摊研究成本(2)障碍少(3)风险小
许可证贸易的缺点:
(1)买方有可能掌握购入的技术,使卖方失去技术垄断,增加新的竞争者
(2)由于卖方没有亲自参加东道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不能获得东道国生产和经营的经验,也无法控制市场
(3)这种许可证销售收益受到买方产品销售额大小的影响很大,如果销售额太低,卖方收取的提成费可能无法弥补各项支出
全球区域结构组织形式(地区分部组织结构)的主要优点
(1)公司在职能和产品上的能力可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作出较佳的配合;(2)强调各国子公司作为“利润”中心地位,有利于各子公司的独立发展;
(3)高层管理、地区总部与各国子公司之间合理有效的权力与沟通路线,有利于简化高层管理工作。
全球区域结构组织形式的主要缺点
(1)当产品线众多并以具有较高技术时,产品的变动与技术的转移在各区域之间难以进行沟通与协调。
(2)要保证该组织结构运行良好,就必须为每个区域配备具有高度综合才能的领导人,这种人才往往难求。
(3)在地区总部,职能部门与主线管理人员重叠。
(4)业务常过度集中于少数重要地区,易于重视该地区效益而忽略公司的全球利益。
全球产品结构组织(产品分部组织结构)的主要优点
(1)以产品划分的组织结构,把企业各部门的注意力集中致力于产品技术和产品市场,从而鼓励了全球性产品策略的实施;
(2)保证了产品从信息到生产技术的统一沟通,消除了企业内各分支机构的矛盾;(3)引导企业各部门共同开拓世界市场,强化全球性市场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全球产品结构组织的主要缺点
(1)这种组织结构需要既懂特产品生产经营又懂国际业务的高级综合人才任相关产品部领导,这样的人才需要在多国环境中得到一定时期的锻炼,因而在企业采取产品结构组织形式的最初一段时间,企业的管理效率会受到影响。
(2)任何一地区不同产品部的活动很难沟通、协调和控制;(3)高层领导者不容易协调每个产品部的规划、长期投资和市场营销工作;(4)小的产品部可能由于资源不足而难以采取积极的国际性战略;
(5)由于各部均有自己的一套职能机构班子,会造成机构重叠,人员臃肿。
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垄断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市场不完全”和“垄断优势”。具体而言是:市场的不完全性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先决条件,必须放弃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设。拥有垄断优势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而企业拥有的垄断优势则是来自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跨国并购动机的内部动因
1、速度:谋求最快速地进入东道国市场
2、获得所有权资产,争夺创新技术与人才
3、寻求新的市场
4、通过协同效应提高效率
5、扩大规模,追逐规模报酬递增(单位产品成本会下降)
6、多样化(分散风险)
7、财务动因
8、个人行为:寻求价值被低估的公司 市值/重置成本<1时被低估的
跨国并购的全球趋势
1、跨国并购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2、单项并购的规模不断扩大
3、跨国收购在跨国并购中占绝大部分比重
4、横向并购的比重不断增加,成为跨国并购的主流
5、股票互换在跨国并购的融资方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6、跨国并购的战略性动机日益明显,善意并购成为主流
7、发达国家是跨国并购的主体,其中欧美公司是最活跃的参与者,发展中国家在跨国并购中比重不大且非常不平衡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基本特征
1、从经济组织形式来看,战略联盟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
2、从企业关系来看,组建战略联盟的企业各方是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信任、相互独立的基础上通过事先达成协议而结成的一种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1)相互往来的平等性(2)合作关系的长期性(3)整体利益互补性(4)组织形式的开放性
3、从企业行为来看,联盟行为是一种战略性的合作行为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特征
1、内部贸易不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
2、内部贸易采取“转移价格”的定价策略
3、内部贸易受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统筹规划
4、内部贸易不遵循正常的价值规律
5、较强的隐蔽性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动因
1、降低交易费用。内部组织替代市场
2、内部贸易可提高交易效率
3、避免外部市场经营的不确定性。
4、内部贸易可防止技术优势扩散
5、谋求转移价格的避税效应。
高关税国家子公司压低价格,降低征收关税的基准,因为关税的税率是不变的
6、增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借助子公司和母公司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7、获得融资优势
转移价格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一)影响利润水平(1)规避企业所得税
(2)规避关税及其他税费(由于大部分是从价税)
(二)影响业绩评估
(三)影响资金配置与流动
(四)改变跨国公司的经营风险(1)规避外汇风险(2)规避通货膨胀风险(3)规避政治风险
(五)逃避东道国的价格管制
东道国政府对转移价格的对策
(1)以正常价格为基础,实行“比较定价法”(2)对外资企业实行新的征税方法
(3)加强海关对外资企业进出口货物的监管作用(4)建立和健全审计制度,严格审查外资企业帐目(5)建立和加强国际联合
跨国公司的融资战略目标
①实现公司总体融资成本最低化,主要采取的策略:减少纳税;利用补贴贷款;争取当地信贷配额。
②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主要采取的策略:降低外汇风险;避免或降低政治风险;保持或扩大现有融资渠道。
③建立最佳的财务结构。
影响跨国公司选择技术转移方式的因素: ① 企业自身的条件。② 引进方的目标和策略。③ 东道国技术水平状况和引进方企业的技术能力、技术适应性很重要。④ 国际市场环境。⑤ 政策环境。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
(1)技术优势,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技术:①小规模技术②标准化技术③劳动密集型(2)适销产品的优势,价格竞争的优势
(3)具有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事经营活动的管理技能(4)企业家的能力
(5)血缘关系,民族技术,民族资源(6)扬长避短的投资策略。
跨国公司考试重点 篇2
工作要点称, 2008年将深入推进招生考试和质量评价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全面实施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推广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深入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将重点放在考试内容改革上, 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扩大并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的高校招生考试综合改革, 推动高中课改和高考改革的有机衔接。完善对政府、学校、校长、教师及学生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 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工作要点称, 今年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认真做好2008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安排和管理工作, 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同时, 今年将继续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健全公开透明的招生工作体系, 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把学校的办学资格、招生计划、学费标准、录取规则、录取过程、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推广和完善平行志愿投档、分段公开征集志愿等录取方式, 进一步提高考生和高校满意度。加强对保送生、艺术特长生和高水平运动员等考生考试资格和录取名单的公示和监督。继续综合治理高校招生环境, 坚决制止和有效打击危害考试安全和录取公正的各种违规、欺诈行为, 确保国家教育招生考试的公平、公正和安全。
另外, 今年教育部将强化研究生招生管理和监督, 并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中心, 启动新一轮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度。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以初试、复试和推荐免试为重点的改革措施, 更加重视创新人才的选拔。
高校招生明确八类保送资格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08年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办法》, 八类考生可参与保送生选拔, 对在保送生招生过程中提供虚假身份证明或获奖材料而取得保送资格的学生, 一经核实, 取消其当年保送录取资格, 以及参加高考资格, 并记入考生高考诚信电子档案, 已被保送入高校的要取消学籍。
八类保送生资格包括: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赛全国决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赛省赛区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得一、二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赛中获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根据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对生源的特殊要求, 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仅可向高校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推荐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优秀且高中阶段均在本校就读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另外, 曾获得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体育比赛前六名、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和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武术项目武英级和其他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的退役运动员, 以及公安英烈子女也有资格参加保送生选拔。
教育部要求, 高校须对保送生进行文化测试及相关考核。
公务员面试题将每日更换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面试题将由国家人事部统一提供, 在面试阶段, 试题会每天换一套, 而同一天不同部门的面试题完全一致。昨天, 人事部副部长杨士秋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和人事部网站联合专访时透露, 为保证面试的公平和公正, 人事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包括每天更换面试题、面试期间有纪检监察部门的人员到现场进行监督等。
为规范招考面试工作, 做到客观、公平、公正, 杨士秋表示, 在今年招考当中, 中组部、人事部对面试名单的确定作出规定:各个招录机关要提前明确各个职位的面试比例。公共科目笔试结束之后, 中组部和人事部将根据面试的比例要求, 按照分数高低来确定各个职位参加面试和专业考试的人选名单, 在确定之后, 还要在人事部网站上统一公布。
分析初中思想品德的考试重点 篇3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初中思想品德不仅通过简单的选择题考查初中学生的理论知识,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事情进行正确判断,对学生的综合整理能力、表达能力进行锻炼。然而如果想在中考思想品德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不得不对以下问题进行培养和训练。
一、选择题的解答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的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但教师需对学生进行试前培训,使学生意识到开卷考试的习题并不能再书中全部找到答案。思想品德的教学主要为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尤其对于选择题的作答,选择题的信息容量较多,分值比例比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组织整理能力,摒弃以往抄书写答案的想法,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仍然要花时间学习思想品德。
二、主观题的解答方法
根据对2001年以来中考思想品德的试题分析,发现主观试题占试题总分的60%,可见主观题在思想品题试题的重要性不可忽略。
主观题主要分为材料题、简析题、关系题、图表题和活动探究题。
每一题的解题思路都不同。例如简析题主要针对人物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需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首先明确判断人物做法的正误,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并在最后表达自己的正确观点,阐述对自己的启示和对人们的意见。但在应对关系题时,题目要求并没有提供过多的线索,只要求学生谈谈两者或多方之间的联系,面对这一类题需要首先对其进行综述,在答案第一句就明确表明两者的关系;随后表明两者的变动对对方的严重影响;最后强调两者对当今政治的重要性。
而主观题的试题普遍具有开放性,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时刻锻炼阅读材料和分析材料的运用能力,并灵活将各个政治术语进行重新整合,联系生活实际解答考试题。在了解主观题的重要性时需注意几下几点问题:
1.分析测试习题,重点讨论失分原因
为了逐步提高考试成绩,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对每一次的测试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其中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包括:(1)学生对基础知识了解不全面,回答问题时只进行书本抄袭,没有自己的理解与看法;(2)急于求成,为了节省时间,看到试题时不假思索填写答案,在没有真正理解题目要求的情况下进行作答,导致答非所问;(3)缺乏良好的审题习惯,没有成熟的解题思路;(4)不能开拓审题思维,在解答材料题时不能从多方面分析材料存在问题,导致回答不全面而失分;(5)答案口语化严重,不能准确运用政治术语,答案没有经过精心组织,不能将答案与材料紧密联合起来,导致答案意向不明确。
2.带领学生了解评分标准,使学生有针对性答题
主观题的评分标准主要分为四个方面:A代表在答案中表达自己的创新意识,根据试题要求结合材料内容,灵活运用政治术语对其进行分析作答;B代表具有自己的独特观点,能完成试题的基本问题,缺乏适当的术语表达;C代表答案基本正确,思维较清晰;D代表不符合做题要求,不能正确理解问题的含义,答非所问。现如今阅卷人主要采取意见得分,对考生的答案主要结合考生所处生活环境,判断学生观点是否正确,考查学生是否正确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用正确合理的文字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在分析评分标准后需结合实际评分情况为学生介绍评分标准,鼓励学生丰富想象力,并引导学生向A类答案进行靠近。
3.培养学生答题思路
训练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不能随意胡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答题之前理清自己的解题思路,保证事半功倍,运用简短精炼的语言文字回答主体思想。
一般主观题主要讲实际发生案例通过文字图片等材料进行表述,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层理解教学内容。所以清楚出题人的目的是准确答题的关键,在阅读材料时将问题提供的每一个信心都列在考虑范围中,以免遗落答题点;同时在分析问题时,回归课本教学内容,思考与问题相关的一切知识,确定答题切入点;结合材料内容,从心理运用、道德规范、法律等方面全方面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时通过正反两方面考虑事物的发展趋向。
三、结束语
结合上文对初中政治习题的分析归纳,教师在教导学生科学学习思想品德时,不仅需要监督学生认真掌握基本课本知识,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要在学生日常训练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分析题目要求,清楚出题人的考查点,引导学生在日常活动过程中,表现基本道德,为答题时的自我观点阐述奠定基础。学生在应对思想政治题时,经过大量训练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回答不同政治问题,保证自己在中考中无压力应对考试,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改革下中考开放性问题命题的发展趋势——从南宁市近几年数学中考看试题的命制特点,《考试周刊》,2012(71).
[2] 何苏祥. 新课改,新思路,新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浅探[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8).
[3] 车宝鸿. 从生活出发促学生成长 ——浅议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探究[J]. 新课程(教师版),2010(11).
大学统计学考试重点(考试必备) 篇4
1.统计三种不同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总体性、数量性、具体性、社会性)
2.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总的成果,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经验的总结,统计学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对统计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最初是以社会现象为其研究对象的。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这个客体独立存在于人们的主管意识之外。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通过这些数量关系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4.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界限),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
5.统计学的性质: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方法论科学。
.6.统计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统计推断法
7.统计的基本任务: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8.统计的基本职能: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
9.统计的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资料的提供和管理。
10.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单位所构成的整体。(客观性、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11.总体单位(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简称单位。
1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13.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六要素:指标名称、计算方法、计量单位、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具体数值)
14.区别与联系:说明的对象不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
单位特征的。表示方法不同。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联系,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时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有些统计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一定条件下变换干系。
15.变异: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都不相同,他们之间的差异和变化
16.变量(包括各种数量标志和全部统计指标,都是以数值表示的,但是不包括品质标志):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的具体表现就是变量值。
第二章 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时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是统计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判断、估算和预测等工作过程的基础,是决定整个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要求:准确、及时、全面、系统)
2.统计调查的种类
被研究总体范围: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
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经常调查、一时调查
组织方式:统计报表、专门调查
搜集资料方法不同:直接观察法、采访法、报告法
3.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a.确定调查目的b.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c.确定调查项目d.拟定调查表示e.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f.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工作计划g.选择调查方法。
4.普查:是国家为了详细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统计调查。特点:a.普查比任何其他调查方式所掌握的资料都更全面、更系统。b.普查主要调查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总体现象。
5.统计报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定期向国家和各级领导机关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6.重点调查: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重点调查能以较少的投入。较快的速度取得某些标志的主要情况和基本趋势
7.典型调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
8.抽样调查:根据概率理论,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
行观察,并据以推断总体指标数值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作用:节省人力、费用,提高调查的经济效果:节省时间,提高调查的时效性:可以增加调查项目,取得比较详细的资料,提高统计资料的准确可靠程度。1.无法或很难进行的全面调查可以应用抽样法了解全面情况。2.应用抽样法可对全面调查的结果加以补充或订正。3.抽样法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4.运用抽样法可以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第三章 统计整理
1.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按照某种或某几个标志,将总体单位划分若干性质不同的组的一种统计方法。作用:划分现象的类型、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作用:划分现象的类型,揭示现象的内部结构,分析现象的依存关系。
2.分配数列的概念:将总体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单位在各组间分布。种类:品质分布、变量分布
3.统计表:统计调查所得来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得出一些系统化的统计资料,将这些统计资料按一定的顺序填列在一定表格内,就形成了统计表。
4.统计表的作用:能使统计数字条理化、系统化、能更清晰地表述统计资料的内容。便于分析研究对象各项目之间的互相关系,便于比较分析。便于把研究对象的发展规律显著的表述出来,同时便于显示各项目之间的显著差别。利用统计表便于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5.统计表的结构: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统计数字。
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1.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或总工作总量的一种综合指标。
2.总量指标的作用: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基础。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实行社会经济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是计算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以及各种分析指标的基础指标。
3.总量指标的分类:
内容不同: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
时间状况不同: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计量单位不同: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劳动量指标
4.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它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结果。特点是把两个对比的具体数值概括化或抽象化了,使人们对现象之间所存在的固有联系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5.相对指标的作用:能具体表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比列关系。能使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事物找出共同比较的基础。相对指标便于记忆、易于保密。
6.结构相对指标:总体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作用:a.可以反映总体内部结构特征。b.通过不同时期相对数的变动,可以看出事物的变化过程以及发展趋势。c.能反映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程度及生产经营效果的好坏。d.结构相对指标在平均数计算中用于分析加权算术平均指标的大小及其变动原因。
7.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作用:比例相对指标对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比例相对指标可以分析国民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
8.比较相对指标:某条件下的某类指标数值/另一条件下的同类指标数值。作用:对事物发展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或不同个人之间进行比较分析,以反映现象之间的差别。另外,计算比较标准典型化的比较相对数,还可以找出工作中的差距,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9.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作用:a.说明一个国家、地区、部门、的经济实力或为社会服务的能力。b.反映和考核社会经济效益。c.为编制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区别平均指标:含义不同,强度相对指标说明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普通程度求密度。而平均指标说明的是现象发展的一般水平。计算方法不同,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虽然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但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的联系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平均指标分子和分母的联系时一种内在的联系,那分子是分母所具有的标志,对比结果是对总体各单位某一指标值的平均。
10.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数。作用:a.可以准确地说明各项计划指标的完成程度,为搞好经营管理提供依据。b.可以反映计划执行进度,以
便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措施,推动经济建设的良好发展。c.可以反映经济计划执行中的薄弱环节,鼓励执行计划的落后者向先进者看齐,为组织新的平衡提供依据。
11.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第五章平均指标
1.平均指标:同质总体某一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特点:将数量差异抽象化、职能就同类现象计算、能反映总体变量值的集中趋势)
抽样误差:是指在遵守随机原则的条件下,用抽样指标代表总体指标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误差,抽样误差表现为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的绝对离差。
影响因素:1.抽样单位数目多少。2.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程度大小。3.抽样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变异指标:是综合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及其分布的差异程度的指标。作用:1.标志变异指标是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重要尺度。2.变异度指标可以衡量现象变动的稳定性和均衡程度。3.研究总体标志值分布偏离正态情况。4.变异指标是进行抽样推断等统计分析的一个基本指标。
编制动态数列的原则:1.时间方面的可比性2.空间的可比性3.指标口径的可比性
4.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方面的可比性。
发展水平:是指动态数列中各时间上所对应的指标数值的统称。
平均发展水平:是将不同时间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由于它是不同时间的、动态上的平均,故称为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
影响动态数列的四个因素:1.长期趋势。2.季节变动。3.循环变动.4.不规则变动。直线趋势的测定方法:1.时距扩大法。2.移动平均法。3.最小平均法。
抽样调查的特点:1只抽取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2.用部分单位的指标数值去推断总体的指标数值。3.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4.抽样调查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指数:广义,是泛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包括动态变化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和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狭义,综合反映多种不同事物在不同时间上的总变动的特殊相对数。性质:相对性、综合性、平均性。
统计指数的作用:1.综合反映事物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2.分析多种因素影响现象的总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大小和影响程度。3.研究事物在长时间内的变动趋势。
指数分类:1按照指数所反映的现象总体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2.按照指数说明现象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3.按照指数编制方法不同,分为综合指数、平均指数、平均指标指数。4.按指数所说明的因素不同,分为两因素指数和多因素指数。5.按指数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综合指数:是用综合法对总体各部分数值来进行对比而计算的指数,用以反映总体动态变化。特点:1先综合后对比2.把总量指标中的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一测定所要研究的因素3.分子与分母所研究对象的范围原则上必须一致。4.综合指数的计算对资料要求较高,需要使用全面资料。
武术考试重点 篇5
唐代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开始实行的一种科举制度,是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过极大的促进作用。
武术有哪几方面的价值?
答:武术的价值主要有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套路运动是如何分类的?
答:套路运动按演练形式可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三种类型。
单练又可分为徒手的拳术和器械。
对练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和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演练分徒手的拳术、器械、徒手与器械。
长拳
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分明,并有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
基本功、基本动作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基本功、基本动作一般包括手型、步型、手法、步法、腿法、肩功、臂功、腰功,以及平衡、跳跃、跌扑、滚翻等内容。
套路教学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武术技术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学习的内容有:
第一阶段:基本功、基本动作、基本组合和基本套路。
第二阶段:拳术、刀、枪、剑、棍等中级套路及传统项目。
第三阶段:巩固与提高单练套路的演练技巧和难度动作质量,学习对练套路。
套路教学分几个步骤?每个步骤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套路教学一般可分为五个步骤。每个步骤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步:使学生掌握动作的方向路线。
第二步:使学生完成动作的姿势达到准确与工整。第三步:使学生连贯完整地完成动作。
第四步:使学生掌握武术动作的特点与演练风格。第五步:通过训练继续巩固与提高
古代武术在各个时期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⑴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从氏族的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制社会。奴隶主贵族之间的频繁战争进一步推动了技击技术的发展。在商周时期“田猎”、“武舞”成了武技训练的主要手段。
⑵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剧烈动荡时代。武术的发展逐现雏形,其主要特点:武技的社会功能向多样化发展、搏斗技术向多样化发展、技击意识向自觉性、理论性发展。
⑶秦、汉、三国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武术的发展创造了积极地条件。秦国虽然在民间实行禁武,但对武术的消极影响不大,汉朝十分重视武备和军事训练,到三国时期,刀术在军队得到一定的发展,而剑术在非军事用途上更加发达并且刀剑之术以及相扑、角抵活动开始东传日本,与此同时还出现了许多与武术有关的理论著述。
⑷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战乱频繁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武艺在军中和民间都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和发展。
⑸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尖锐,战争频繁,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武备,军事武艺有了较大的发展。
⑹明清时期,武术与军事武艺分离开来,并在民间开花结果,从而迎来了武术的集大成发展时期。
谈谈你对武术的认识。
答:武术在今天,主要是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形式存在。武术的概念: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击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的特点:
⒈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
⒉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⒊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武术的作用现在一般公认的有: ⒈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⒉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⒊培养道德情操的教育作用。⒋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⒌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武术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尚武之风具体表现,一个没有脊梁的民族势必会被世界潮流所淹没,一个没有伟大精神贯穿的脊梁必将被外力所折断。武术中充满了自强不屈,奋勇拼搏,勇于探索,积极实践的精神。有此精神存在,则我中华国魂不亡。我想大多数中国人都有一种或多或
少的武术情结,有一种“尚武”的精神冲动,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武文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光彩夺目的瑰宝,它历史悠久,并伴随着社会前进而发展。武术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经常开展武术运动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脏器官等能起到全面的锻炼作用,能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伸展性,提高关节运动的幅度,有利于身体的柔韧、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武术运动还具有公认的健身价值,攻防价值,技击美与技艺美相融合的审美价值,培养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的教育价值。
随着群众性的武术括动广泛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全民身体素质,还可以成为人们切磋技艺,推进武术技术展,交流思想,增进友谊,丰富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平台,它将会为增强我们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发挥不可估量的巨大的作用。
试述武术的内容与分类。
答: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伴随着这个特点产生发展的武术运动可谓根深叶茂,内容丰富而且分类方式很多,一般按运动形式分为三大类:
⒈功法运动,如腿功、腰功、马步桩功、沙袋功等; ⒉套路运动,其主要内容有拳术,如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象形拳等;器械,又可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对练,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等;还有集体表演等;
⒊搏斗运动,目前开展的有散打、推手等。
简述长拳的基本击法。
⒈手要捷快⒉眼要敏锐⒊身要灵活 ⒋步要稳固⒌精要充沛⒍气要下沉 ⒎力要顺达⒏功要纯青
简述练习长拳的基本要求。
⒈姿势正确⒉劲力顺达⒊节奏鲜明 ⒋精神饱满⒌呼吸得法
长拳技术要求(长拳练习的方法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㈠姿势:主要是指静止动作的姿态。
要求:头正、颈直、沉肩、挺腰、立腰。上肢动作要舒展挺拔,下肢动作要稳定,整个形体动作的姿势要匀称。体现出攻防意识。
㈡方法:主要是指武术中踢、打、摔、拿等技击动作的运用方法。
要求:起止点、路线、力点都要清晰、准确,并应充分体现出动作的攻防特点。
㈢身法:是指在运动中以躯体为主,结合攻防动作的身体变化方法。
要求:达到上下合顺、首尾相随、完整一体。㈣眼法:是指眼神与各动作协调配合的方法。一般可分为随视和注视。
要求:手到眼到、手眼相随。
㈤精神:是指指套路演练中武术意识、攻防思维活动的自觉心理状态。
要求:全神贯注,情绪饱满,能表现出勇敢、机敏、无畏惧的气概。
㈥劲力:是指演练武术时完成技术动作所需要的力量的表现。
要求:刚柔相相济,顺达而有爆发力,三节、六合。㈦呼吸:主要是指动作与呼吸协调配合的方法。要求:气宜沉。
㈧节奏:是指演练武术套路时的动作的速度、力量等呈现出的特有的规律性变化。要求:节奏分明。节奏感直接体现着武术素养水准。
简述练习太极拳时的身体姿势与要求。㈠头部
⒈头—头要正直,不可低头、仰面或左右歪斜,转动时要自然平正,防止摇头晃脑;眼要平视,眼光要延展极远;口唇要轻闭,齿轻合,舌轻舔上颚;用鼻呼吸,呼吸要自然,一般都采用腹式呼吸,同时“意注丹田”;下颔要微向内收;耳要静听身后兼顾左右,心平气静。
⒉顶—太极拳特别强调“虚灵顶劲”。⒊项—颈项要端正竖起,要松竖。㈡上肢
⒈肩—太极拳在松肩的前提下要求沉肩坠肘。⒉肘—始终要微屈并具有下坠劲。两肘下坠之外,也要有一些微向里的裹劲,两臂由于肩、肘的下坠会有一种沉重的内劲感觉。在练习时,肘尖要与膝盖上下呼应,腋下须始终留在空隙。⒊腕、掌—以掌法为主,要求舒指坐腕。⒋拳—要松握,不宜太紧。㈢躯干
⒈胸背—含胸拔背。
经侦考试重点 篇6
一、经济犯罪及经侦的概念、特点
1、经济犯罪:在商品经济的运行领域中,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社会经济秩序,依照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经侦:是指有侦查权的国家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所实施的经济犯罪活动,按照法定程序,为收集证据、揭露证实犯罪,查缉犯罪人,以追究其刑事责任而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强制措施。
3、经侦的特点:
(1)经济犯罪主体的特殊性
经济犯罪的主体绝大多数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国家工作人员包括:①在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各级司法机关、军队、国营企业、国家事业机构中工作的人员,即通常可说的公务员和准公务员;②其他各种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2)经济犯罪案性复杂取证难度大
首先表现为犯罪主体的多样化。既有社会组织,特别是社会经济组织,也有个人,既有自然人,也有与自然人结合而成的个人合伙以及个体工商户等,既有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有从事经济管理的主体,还有借组织名义或以单位为中介实施经济犯罪的主体。
其次表现为案件涉及面广,犯罪空间越来越大 再次,还表现为涉及到的政策法规纷繁复杂
(3)经济犯罪案件与其他刑事案件相比,大部分采取“由人到事”的途径进行侦查
经济犯罪的主体往往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或自己的专长,在自己熟悉的经济领域中进行犯罪,这是经济犯罪有别于其他刑事犯罪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些犯罪主体在犯罪前大都经过深思熟悉、精心策划,犯罪时手段狡猾,花样翻新,并且其犯罪行为往往混杂在合法执行公务之中,犯罪后又有足够的时间湮灭罪证,或订立攻守同盟,这些都决定了经济犯罪案件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和隐蔽性。(4)侦查方法策略性强,案情查证难度大
经济犯罪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也决定了侦查这类案件必须十分注意方式和方法,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案情无法查实,前功尽弃的不良后果。因此在侦查中要充分运用各种侦查策略、手段,方法,把公开的调查和秘密的侦查巧妙地结合起来,针对不同形式的经济犯罪行为和经济犯罪分子特有的心理特征获取证据,以便稳、准、狠地打击犯罪分子。侦查活动的策略性要求侦查人员在运用各种侦查措施、途径、手段和方法时,应注意做到科学的预见性、极强的针对性和灵活的选择性等。(5)经济犯罪案件一般都有赃款赃物可查
在侦查过程中,既要查清犯罪事实和有关情节,还应查清赃款赃物、非法收入的去向,并采取有效 手段尽可能地全部追缴,以进一步获取犯罪证据。这不仅有利于挽回国家,被害单位或个人的经济损失,打击犯罪分子嚣张气焰,不让其在经济上占到便宜,而且还涉及到案件的定性,量刑或新线索的发现。
二、经侦的程序、步骤。接报案、初查、立案、采取措施进行侦查等。受理案件的审查
一、立案的根据和条件 立案材料来源主要有:
1、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控告和检举
2、有关机关移送的经济案件
3、公民的控告和检举
4、被害人的控告
5、犯罪人的自首
6、上级机关交办的案件、同案件犯的揭发和在自己工作中发现的犯罪事实
二、受理案件的审查程序
(一)及时受理报案并完成
1、问明情况 ;
2、制作《询问笔录》
3、填写《受理案件登记表》
三、受理案件的审查方法
《刑事诉讼法》第61条中规定:“对于控告、检举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经济犯罪案件的初查是指对经济犯罪案件线索在立案前进行的调查。初查的目的是查明是否具备立案的条件。在审查中应注意:
1、审查控告、检举的事实是否存在,防止诬告。
2、立案既要认定犯罪事实,又要按照法律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初查与侦查的区别
(二)案件调查的内容包括线索来源调查和案件的事实调查。
1、案前调查的程序
(1)认为需要案前调查的,认真填写《案前调查报告》由经侦大队长以上或分管局领导审批。(2)对涉外或政治身份特殊的嫌疑人,请局长或上一级负责人审批;
(3)案前调查结束后,要客观地制作《案前调查结论报告》,报经侦大队长以上或分管局领导审批。
2、是初查,不能替代侦查。注意:调查中可以采取询问、查询、勘验、鉴定等非限制人身自由和财产的措施;不得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隐瞒意图,秘密进行。
(三)所受案件初查后的处理
1、实施立案。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立案侦查。程序是填写《经济犯罪案件立案报告表》,办理审批手续,将《立案报告表》及时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查批准,予以立案。
2、移送。认为有犯罪事实,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移送案件通知书》,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办理手续,移送主管机关。对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应当将案件材料和有关证据送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并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3、不予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接受单位应当制作《呈请不予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属于刑诉法第15条规定之一的)制订侦查计划
侦查计划基本内容:立案根据、案情的分析推断、侦查任务和基本手段、措施、侦查力量的组织分工、具体要求。经济犯罪的侦查
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常用方法
1.从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特征入手,开展侦查(这种侦查途径常用于被害人报案)
2.从控制涉案财物入手,开展侦查 3.从痕迹物证入手,开展侦查 4.从经济业务流程入手,开展侦查
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协作问题
1、区际协作:注重经侦部门区域间的横向协作。
2、警种协作:注重经济犯罪侦查部门与公安机关内部其他警种之间的协作。
3、部门协作:加强与金融、税务、工商、海关、审计 等部门协作。
4、国际协作:注重与国际刑警组织和国外警方合作,通过双边的警务合作,缉捕逃犯、追缴赃款。开展调查、收集证据
一、基础调查,核实情况
二、严密监控侦查对象,为侦查取证创造条件
三、综合运用各种侦查措施,获取犯罪证据
四、正面侦查,甄别和扩大线索
五、审查证据,揭露犯罪 破案与侦查终结
(一)破案条件和时机的选择
破案是指公安机关在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已经成熟,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并取得充分证据的基础上,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抓获犯罪嫌疑人或主要犯罪嫌疑人的一项侦查活动。
(二)破案后的处理
1.追缴赃款、赃物。(能否直接发还?)2.整理案件材料
3.总结经济教训,提高侦查能力。
(三)侦查终结的条件
(1)犯罪事实清楚(2)证据确实、充分
(3)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准确(4)法律手续完备
三、伪劣产品案件的特点和侦查方法
1、伪劣产品案件的特点
(1)伪劣产品的品种多、数量大、范围广
(2)多为结伙作案或集团作案,作案人员具有一定的行业范围(3)产、供、销网络化
(4)犯罪场地暴露,有较多的痕迹物证和伪劣产品可查(5)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有一定的地区性特点(6)与地方经济利益相关,打假难度大
2、伪劣产品犯罪案件的侦查方法 案件线索来源
1、从商品流通领域获取情报信息。
2、从金融机构入手,查询资金流动情况
3、控制相关通讯工具,及时掌握犯罪信息。
4、了解查控关系人、知情人。
5、从群众举报中发现线索。
6、了解查控关系人、知情人。
7、从群众举报中发现线索。对案件线索的初查
初查是对案件线索立案前的审查。审查工作应做好如下几点。
1、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件线索的筛选
2、初查计划的拟定。
3、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件的初查实施。(1)初查时应注意隐蔽性、策略性。(2)秘密调查的方法。分析判断案情
(一)分析判断伪劣产品的产地
1、根据伪劣产品的品种规格,结合生产伪劣产品的一般规律,分析其产地。
2、根据伪劣产品的转运路线分析其产地。
(二)分析判断伪劣产品的销售渠道和范围
1、根据伪劣产品的市场“露面” 情况来分析判断。
2、根据伪劣产品转运的目的地来分析判断。
3、根据伪劣产品的自身的使用范围特点来分析判断。
(三)分析判断伪劣产品的生产制作条件和生产规模
1、根据伪劣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来分析其制作案件。
2、根据伪劣产品所需的生产工艺及流程和设备的复杂程度分析判断生产场地的大小和生产规模。采取侦查措施获取犯罪线索与证据
(一)广泛开展调查访问,获取犯罪线索
(二)打击零售,查明贩运渠道。
(三)控制运销渠道和进行突击性检查,获取侦查线索和破案证据。
(四)对与伪劣残品有关人员进行询问、讯问
(五)运用秘密力量,获取犯罪线索和犯罪证据
(六)运用跟踪、守候、搜查等措施,发现犯罪线索,查获犯罪现行 缉捕犯罪嫌疑人,破获全案 办理本类案件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一)注意保密工作
(二)注重安全工作
(三)正确区分罪与非罪
(四)注意与其他犯罪的区别。
四、走私案件的特点和侦查方法
1、走私犯罪案件的特点
(1)走私犯罪渠道广泛,形式多样。
(2)犯罪多有充分的预谋,走私手段狡诈、诡秘。(3)犯罪过程复杂,常与其他犯罪交织在一 起。(4)犯罪分子内外勾结、联 系紧密。(5)有走私物品可查。
(6)某些走私案件(文物、金银珠宝、稀有动植物)涉及的行业性、技术性强。
2、走私案件的侦查方法 走私案件的线索来源(略)走私案件的初查
(一)审查有无犯罪事实存在,是否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二)审查是否属于自己管辖。走私犯罪的立案
(一)数额标准
(二)情节标准 分析走私案件案情
(一)分析走私案件的性质
1.根据揭发材料和线索中反映的走私物品的种类和走私方法、渠道,案件具体性质。2.通过对案件现场的勘查和对报案人、目睹人、知情人的访问,确定案件性质。
(二)分析走私渠道和方式
1.根据走私物品的种类、数量、重量、体积、状态及其特性,分析走私的渠道和方式。2.根据各国家、地区的物产优势和经济发展情况及需求关系,并结合当地的走私口岸的地理环境来分析。
3、根据走私犯罪的一般规律和习惯,结合各国(地)查缉走私的形势来分析。
(三)分析走私案件的犯罪手段、方法。
1、根据走私物品的状态、体积、重量及特性来分析犯罪手段、方法。
2、根据走私犯罪分子或集团的人员构成、设备条件及掩护身份等犯罪条件来分析犯罪手段方法。
3、根据走私犯罪的习惯方法和伪装规律,结合国内国外的政治经济形势来分析犯罪手段、方法。
(四)分析判断走私犯罪所需的条件。
1、获取走私物品的条件。
2、走私物品进出境的内外条件。
3、贩运、隐藏走私物品的条件。
4、走私物品的变卖、销售条件。
5、走私犯罪的时间、地点及其他条件。
(五)分析走私犯罪分子及集团的条件。
1、根据对现场勘查所获得的痕迹物证进行分析。
2、通过调查访问所获材料进行分析。
3、通过对走私犯罪人员及窝赃、销赃人员的审讯材料进行分析。
4、通过犯罪分子走私物品的方式,运输交易及伪装、掩护方式,结合走私物品的属性,分析其专业特点和技能。侦查途径选择
1、“从人查货”的侦查途径。就从秘密监控嫌疑对象入手,将走私犯罪嫌疑人的活动及其交往人员纳入侦查视野,以便发现赃款、赃物。这需要加强情报工作。
2、“从货查人”的侦查途径。如赖昌星走私成品油案件,从查成品油走私油的几个重要环节入手,最终侦破油品走私大案。
3、“立体巡查”的侦查途径。进行海陆空的控制,缉查走私。要控制陆地重点区域;加强海上、空中巡逻缉查。
采取侦查措施,发现和收集犯罪线索、证据
(一)发动群众,发现犯罪嫌疑人和走私 物品线索
1、做好知情人、目睹人、检举人的调查访问工作。
2、公布案情,发动群众提供线索或检举揭发犯罪事实。
(二)勘查与走私犯罪活动有关的犯罪现场,发现走私物品线索和犯罪痕迹
(三)查缉走私渠道,控制重点区域、管理交易市场、建立走私犯罪档案
1、查缉走私渠道(1)查缉海上走私。(2)巡查陆上边境走私。
(3)深挖内部的走私腐败分子,堵塞走私放私漏洞。
2、控制重点区域。
3、加强对交易市场和黑市场的管理和控制,打击走私交易。
4、建立走私犯罪档案及人员、线索档案。
(四)采取侦查措施,发现犯罪嫌疑线索,收集证据,查缉走私犯罪人
1、通报搜查走私物品。
2、对走私物品的隐藏、中转、交易场所进行监视守候。
3、对走私物品及窝赃人、送“货”人等采取监控措施。
(五)运用秘密侦查力量,查明走私犯罪的内幕
1、运用秘密侦查力量控制阵地,监视走私犯罪
2、针对具体的案件,派遗秘密力量对与走私问题进行调查,收集有关线索和证据。
3、对走私犯罪集团进行内线侦查。
(六)加强国内各地区侦查机关的协作,与境外缉私组织建立密切联系,联合打击走私犯罪活动
(七)侦审结合、深挖余罪、收集线索、扩大战果
五、妨害公司管理犯罪的特点和侦查
1、妨害公司管理犯罪案件的特点
(1)采取伪造、涂改、欺诈防范,获取资金证明或验资报告。(2)编造谎言、虚假出资、虚列支出、转移抽逃资金(3)隐瞒重要事实、编造虚假内容
(4)提供虚假财会报告,掩盖公司损益情况(5)制作假帐、藏匿真帐、隐瞒资金、转移私分财产(6)犯罪嫌疑人都与特定职务身份有关(7)各种案件均与公司、企业相关
(8)此类案件涉及企业从成立到破产的多个环节
2、妨害公司管理犯罪的侦查方法 案件线索来源及其立案前的审查
(一)案件线索来源
1、广大群众的投诉和检举揭发。
2、知情人员的检举揭发。
3、工商、证券管理部门移送或移交。
4、人民检察院移送。
5、清算组织移送。
(二)立案前的审查
一是看案件线索来源是否真实可靠。二是看被检举揭发公司企业是否符合相关的犯罪主体条件。
如虚假出资犯罪通常只存在于刚注册成立不久的有一定规模的有限责任公司当中,即通常所讲的皮包公司当中,检举揭发者通常是工商部门或者被骗的受害人;抽逃出资犯罪也出现在成立不久的较大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分有限公司当中,且检举揭发者通常是公司的其他股东或者工商、税务部门;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犯罪案件只存在于已经上市的股份制公司当中,且案件材料大都是证券监管 部门移送的,由股东或社会公众投诉或检举揭发的只是及少数;妨害清算犯罪案件基本上都是由清算组织或者债权人移送或举报。采取侦查措施,揭露犯罪事实
“内查外调”,就是对内审查公司企业的财务帐目和清资核产,对外则针对公司企业的经营业务状况展开相应的外围调查核实工作。
(一)调查公司注册资金的来源及到位情况
一方面,到工商管理、银行等相关部门进行外围调查。
1、可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资产审核部门去搜集公司设立登记过程中出现过的验资证明、股东出资清单、产权转让文件、公司营业执照等。其着重点就是要查看股东出资总额与公司设立中的帐面报告出资额是否相符,设立登记时的申请文件记载是否属实等;
2、可到银行去调查公司企业的银行帐户状况,查明公司企业的银行开户状况、过往资金状况、资金数额等,从而了解公司企业申报注册资金的实际来源及其到位情况。另一方面,及时封存公司企业的财务帐薄,冻结资金帐户,从新对公司企业的资产状况进行评估,以确定公司企业虚报注册资本或者抽逃出资的数额情况。在具体操作中,侦查机关事前应作好充分准备,组织好审查会计帐目的人员班子(如专业会计人员的数量和参与审查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等)。尤其要注意被审查公司存在多套帐目的可能情况,要找出其真实的财务帐目。
(二)审查公司财务报告
1、扣押。在公安机关决定立案后,侦查人员就应当对有关的涉案帐证材料进行及时的扣押查封。对所获取的帐证等会计资料保持其原貌,凡是能证明犯罪事实情况的有关帐、证、表、合同等都要作为证据材料,不能任意取舍。
2、查账。在具体的财务审查中,要注意校对经营状况、资金流向、记帐是否符合会计纪律等内容。
3、核帐。看凭证与帐目,帐目与报表是否相符,是否有原始单据附随等,需要进行会计鉴定的,还应当聘请专业的会计鉴定机构进行司法会计鉴定。
(三)清查公司固定资产
一是审查公司企业的财务帐目和会计资料,了解该公司企业在固定资产购置和出卖过程中的财务收支情况。
二是审查公司企业资产管理部门的帐目资料。其目的在于了解公司企业的固定资产购置和出卖、出借情况,核实公司企业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评估报告、产权权属情况等。
三是对公司企业的固定资产状况进行实地考察,看帐目记载与实物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确定其存在差异的原因。
(四)审查公司经营损益情况
一是对财务帐目进行全面审查,看公司企业的经营行为在财务帐目的记载上有无漏洞,帐目记录有 无不合理之处或者违规之处。
二是针对帐目记载中的疑点展开相应的外围调查。
(五)及时冻结银行帐户,查明隐匿、转移、私分财物情况
在查询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个银行内部的网络,进行全面的网上搜索,将其在各地的户头全部查出来,防止漏网。同时在查询过程中,也要注意公司企业以非公开的其他人名义开户现象的存在,或者公款私存现象的存在。因此在冻结公司企业帐户之前或者采取冻结措施的同时,也应当做好相应的调查工作,以发挥冻结措施的有效性。
(六)运用各种侦查措施展开外围调查,弄清案件事实
1、查访询问。
2、追踪资金流向。
3、秘密监控通讯和行踪往来。
4、组织司法鉴定。
(七)讯问犯罪嫌疑人,破获全案
当妨害公司企业犯罪的有关事实已基本查明,相关嫌疑人已基本确定后,就可采取强制措施,将犯罪嫌疑人拘捕归案,并对其进行讯问,进一步弄清全案事实,追查赃款赃物,并将其余的涉案人员也一并足拿归案。
六、金融诈骗案件的特点和侦查方法
1、金融诈骗案件的特点
(1)作案手段具有欺骗性、迷惑性(2)犯罪人多为惯犯、流窜犯
(3)金融专业知识强,行骗手段具有习惯性
(4)犯罪人体貌特征有充分暴露,常留下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犯罪证据
(5)利用金融监管漏洞,内外勾结作案
(6)犯罪人在犯罪后的一段时间内持所骗得的财物,较易在销售使用或者兑取过程中暴露
2、金融诈骗案件的侦查方法
(一)询问事主、证人,搜寻嫌疑线索询问中重点应查明以下问题:
1、受骗过程。
2、犯罪分子的个人特征。
3、犯罪分子的社会关系。
4、被骗资金汇划时间、方式。
(二)串案分析,并案侦查
(三)查缉犯罪嫌疑人
1、组织事主、证人辨认。
2、从诈骗分子使用的交通工具查缉。
3、沿着诈骗分子逃跑的行踪查缉。
4、运用犯罪资料档案查缉犯罪嫌疑人。
(四)追缴赃款、赃物
1、控制被骗赃物变现。
2、控制被骗赃款“出口”。
3、搜查。
4、查账。
(五)查证、保全证据
1.对与被骗款物有关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提货单、支票、汇票等会计料,要采取保全措施。2.查证诈骗分子使用遗留的证据(书证、物证、视听资料)3.鉴定证据。
(六)讯问犯罪嫌疑人
七、妨害金融管理类案件的特点和侦查方法
1、妨害金融管理类案件的特点
(1)大案频发、危害严重,是形成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
(2)手段多样,潜伏期长;犯罪主体中私营企业呈上升趋势;资本市场犯罪问题突出;犯罪手段呈现专业化、智能化的趋势
(3)犯罪形态复杂,内外勾结、上下勾结联手犯罪问题突出(4)作案领域扩大,涉足新兴金融业务的犯罪增多
(5)入世后金融犯罪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2、妨害金融管理类案件的侦查方法(以假币犯罪案件为例)侦查途径
假币犯罪案件的侦查途径一般是采取“由人到事”的方式,即从假币的使用人、运输人、出售人和购买人入手,发现假币的相关线索,顺线追踪,查找假币的伪造窝点或来源,做到“人赃俱获”,从而破获整个案件。
当然也有的可采取“由事到人”的方式,例如现场只发现假币,犯罪嫌疑人全部逃脱或未知,这时就需要先从调查假币的印制特征入手,从假币的制作方法、所用板样、印制工具和使用的纸张、油墨等材料所反映的侦查信息确定线索;有的从调查假币的出售、使用地区特点和特种行业入手,从中 发现线索。
及时搜查犯罪嫌疑人住所及有关场所获取物证、书证
通过搜查,可能查获伪造货币的机器设备、假币板样等作案工具、伪造货币所需要的纸张、油墨、防伪金属线等原材料,或者伪造的货币成品、半成品,或者购买后尚未出售、使用的假币,或者运输假币的工具及未来得及转移的假币。
搜查是破获假币案件的关键性步骤,可为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罪行提供确凿的证据。对查获取的假币进行鉴定获得鉴定结论
侦查人员应当将查获的假币送交专门机构进行鉴定,并出具鉴定结论。对假币进行鉴定是侦查假币犯罪案件的重要步骤,假币鉴定结论是认定假币犯罪的关键性证据。
根据《人民币管理条例》,能够对人民币进行鉴定的机构有,各级人民银行及其所属印钞公司、公安机关物证鉴定机构。鉴定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获得所查获假币确实是伪造货币的权威证据材料;另一方面可以可以根据假币的特征串并案件。扣押或者冻结犯罪嫌疑人的所有现金或者存款
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转移、隐匿、挥霍赃款,侦查人员应依法对其所有现金、存款进行扣押、冻结。如果通过进一步的审查证明是犯罪所得,可以作为犯罪嫌疑人具有非法牟利目的的证据。
询问证人获取证言,询问被害人获取被害人陈述
在假币犯罪案件中,证人可能是报案人、发现人、知情人,也可能是曾参与过假币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他们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假币犯罪的有关情况或多或少地有所了解,其证言有的可以作为查获犯罪嫌疑人的有利线索,有的可以作为证实犯罪嫌疑人实施假币犯罪的证据。
在侦查工作中,在可能条件下组织被害人进行辨认,往往可以抓获重点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的陈述和辨认可以作为其实施了犯罪行为的重要证据。假币犯罪案件侦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从出售、购买假币的比价判断假币源头
假币犯罪团伙成员比较稳定,一般有固定的伪造、买卖、运输、使用的渠道,即所谓的犯罪“一条龙”,在出售、购买环节往往经过多次转手倒卖,而在此环节最容易被发现。侦查机关在这一环节接到的检举、举报最多,破获的案件也最多。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个中间环节,深挖团伙犯罪的源头和下游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购买和出售假币的目的就是为了牟利,因此根据犯罪嫌疑人出售、购买假币的比价的不同,比较容易确定假币的来源或去向,从而挖出伪造假币窝点。出售、购买假币的比价是一种习惯说法,通常指犯罪嫌疑人一定数额的货币与用该数额的货币购买的假币面额的比例,比如用10元人民币购得100元假人民币,其比价为1:10。
一般而言,比价越低,说明是“上游”犯罪,越接近假币源头,因为数量大,购买或销售只是为了赚 取差价,所以比价低。相对而言,比价越高,说明是“下游”犯罪,越接近使用假币犯罪。例如用50元真币买100元假币,比价是1比2,这么高的比价很难在倒卖假币过程中再赚取多少差价,所以购买人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使用而购买,为出售而购买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侦查人员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促使犯罪嫌疑人交代出售、购买假币的比价,从而为追查假币来源,并为最终挖掉犯罪窝点创造条件。
2、注意使用特情
假币犯罪往往以团伙型犯罪出现,分工明确,手段隐蔽,作案前精心准备,作案时采取种种掩护伎俩。这些特点,决定了侦查机关应该重视特请的使用,充分发挥秘密力量的作用。
首先应当在假币犯罪的多发地物建阵地特情,及时获取假币犯罪的信息,将假币犯罪控制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犯罪造成的社会危害。
其次物建专案特情,在一些重大假币犯罪案件中,从犯罪团伙的薄弱环节入手,利用他们的内部矛盾,采取“拉出来”的方法,或者以到案的犯罪嫌疑人为对象,采取教育和施加政策压力的方法,物建专案特倩。特情的使用尤其应当重视出售、购买环节,要有经营意识,尽可能摸清团伙内部网络情况和活动规律,掌握作案人的联络方式,查清假币交易的上线,为最终端掉伪造窝点创造条件。
3、加强协作配合
假币犯罪的流动性、跨地域性特点,要求侦查机关必须加强协调配合。假币犯罪团伙为了逃避打击,往往采取甲地伪造,乙地销售方式,即所谓“兔子不吃窝边草”,跨地区、跨省区作案,增加了侦查机关追源头、挖窝点,或者是查清假币犯罪下线的难度。特别是一些重大假币犯罪案件,为深挖犯罪,并将犯罪嫌疑人一网打尽,侦查机关经常对案件进行长期经营、控制,而要做好这些工作,仅靠立案单位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相关地区、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如查证线索、抓捕犯罪嫌疑人、使用特殊技术措施等,都要求有关地区、部门共同完成。因此要特别重视协作配合工作。
八、涉税犯罪的特点和侦查方法
1、涉税犯罪的特点(危害税收征管案件的特点)(1)发案面广泛,大要案件频繁发生,损失巨大。(2)逃、骗税犯罪案件居高不下,隐案较多。(3)行为人主观上有逃、骗、抗税的故意。(4)犯罪手段多种多样。
(5)危害税收征管案件一般有多种账册、报表可供检验和鉴定。(6)危害税收征管案件侦查中取证难度较大。(7)危害税收征管案件的发生具有连续性。
2、涉税犯罪的侦查方法 建立起完善的涉税案件的情报信息网络
(一)公安机关应当与外贸、海关、银行、税务等职能部门联合建立专门的犯罪情报搜集网络,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集有关部门参加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如何查处涉税案件,必要时可以建立联络员制度,专门负责与有关职能部门的信息交流。
(二)各级税侦部门应当尽快建立起“涉税犯罪信息网络”,将各地的案件、涉案人员等基本情况纳入网络,实现资源共亨;同时应与税务部门联合建立“涉税犯罪预警”机制,发现的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通报,以便公安机关尽早介入调查。
(三)加强特情工作,为侦查破案提供更多的情报信息。利用各种方法和渠适,重点在税务、银行、海关、外贸企业等相关部门物建一批活动能力强、获取情报准确的专业特情。对特情人员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有针对性地发现犯罪线索。
强化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税侦专门队伍
在犯罪手段日益隐蔽、犯罪活动日益专业化的今天,税侦人员不仅应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有关外贸、会计、金融、报关、税收等方而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的复合型、专业型的人才才能及时洞悉涉税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从而为案件的侦破奠定基础。我们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是邀请职能部门的专家进行在职干警的岗位培训,二是可以派出在职干警到职能部门进行实践活动,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三是招收经贸专业的大学生进入税侦队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一支业务精良的税侦队伍做好与犯罪分子长期做斗争的准备。审查立案材料,查明案件性质
(一)书面审查。即对各种控告、检举、移送和搜集的材料直接进行审查。主要审查材料所反映的事实是否存在;各种依据和线索是否可靠。审查时应注意:一是各种材料之间内容和事实是否互相吻合;二是有无矛盾之处;三是材料所列事实有无相关的证据予以证明。
(二)内查外调。对于某些情况通过书面审查仍不清楚时,还可围绕这些情况展开调查。调查可采用公开与秘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有可能暴露侦查意图的调查应采用秘密方式进行。
(三)现场勘查。危害税收征管案件大都没有现场可供勘查,但也有例外,如抗税案件有时就会有比较明显的现场。这时就应通过现场勘查去搜集侦查线索,查明有关问题:犯罪人抗税的手段是什么,采取了什么样的暴力行为,是否使用了工具和凶器,留下了什么痕迹、物品,有无目击者和见证人,被殴打人员的基本情况,包括被殴打的人数、被殴打人的基本情况、伤势等。全面搜集与纳税有关的资料并调查核实
(一)查银行账户。主要在于调查嫌疑人的营业额、购销金额,由此可为计算其应纳税额提供依据。
(二)查进货情况。进货情况包括生产产品的原材料购进和经销商品的购进情况。查进货情况的目的在于查清嫌疑人的生产情况或经营情况,由此为计算其应纳税额提供依据。
(三)查运输情况。生产原材料的购进和产品的外销都要依靠运输,通过查运输部门的运货单、运输合同等,可以了解嫌疑人购销原材料和产品的数额,从而为计算其应纳税额提供依据。
(四)查销售情况。是否有销货渠道,货物销往何处,是否开具发票,票面金额与货物销售情况是否一致等。
跨国公司考试重点 篇7
其一, 非常重要。指新增的内容和近几年计算题和综合题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所得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财务报告”。其二, 重要。指今年发布的新准则对实务有一定影响的新增业务, 也是近年计算题主要考核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其三, 比较重要。主要出客观题, 包括“存货”、“负债”、“或有事项”、“借款费用”、“外币折算”。其四, 不重要。主要出客观题, 分值不多, 包括“总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于“非常重要”和“重要”的章节需特别注意今年教材的新变化, 以及往年的主要考点, 做到熟练掌握计算和账务处理。以下对主要经济业务重点内容进行分析。
二、中级会计实务各章重点内容
第二章存货
会计期末存货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这里所指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要点一: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 (1) 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原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 (2) 用于生产的材料、在产品或自制半成品等需要经过加工的存货。材料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 (3) 如按定单生产, 则应按协议价而非估计售价确定可变现净值。
要点二: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方法。 (1) 出售产品有合同:持有存货量≤合同订购量, 产品合同价格作为估计售价;持有存货量>合同订购量, 合同价格和一般销售价格 (超过部分) 作为估计售价。需分两部分计算可变现净值, 然后与成本比较。出售产品无合同按其销售价格作为估计售价。 (2) 继续加工或生产耗用材料, 如生产的产成品可变现净值>成本, 无论材料可变现净值<成本, 还是材料可变现净值>成本, 材料均按成本计量;如产成品可变现净值<成本, 且材料可变现净值<成本, 材料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若材料可变现净值>成本, 材料按成本计量。
要点三: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企业应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 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再与已提数进行比较, 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 应予补提。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应计入当期损益 (资产减值损失)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消失, 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 并转回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资产减值损失) 。
第三章固定资产
本章涉及实际利率问题应重点掌握, 另外重点掌握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处理问题。
要点一: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摊销金额除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外, 在信用期间内确认为财务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
要点二: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注意待摊支出的分配方法。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要点三: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应当按照油气资产的弃置费用现值计入相关油气资产成本。在固定资产或油气资产的使用寿命内, 按照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 应当在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一般工商企业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报废清理费用, 不属于弃置费用, 应当在发生时作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
第四章无形资产
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 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管理费用)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 同时满足有关条件的, 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 应当在发生时全部计入当期损益。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也应重点掌握。
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下列各项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自用房地产, 即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作为存货的房地产。
要点一:企业可以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 不得同时采用两种模式计量。在成本模式下, 应按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 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计提折旧或摊销;存在减值迹象的, 还应按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 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应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 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将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 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调整至期初留存收益 (未分配利润) 。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要点二: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 (1) 在成本模式下, 应当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2)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 应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3)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 投资性房地产应按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 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大于原账面价值的, 其差额作为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 计入所有者权益。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 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应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其他业务收入) 。
第六章金融资产
要点一: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 (1) 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计量采用公允价值;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 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计量——公允价值+交易费用。后续计量——公允价值, 变动计入权益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 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 并计入当期损益 (投资收益) 。计提减值准备, 可转回。 (3) 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计量——公允价值+交易费用。后续计量——摊余成本, 差额计入损益。计提减值准备, 可转回。 (4) 贷款和应收款项:初始计量——公允价值+交易费用;后续计量——摊余成本, 差额计入损益。计提减值准备, 可转回。
要点二:主要会计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委托贷款——本金、利息调整、已减值;委托贷款损失准备。
要点三:主要账务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第七章长期股权投资
要点一: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1) 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初始投资成本为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发行证券手续费冲溢价收入;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调整为权益法。 (2)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初始投资成本为所放弃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合并当期损益;合并中的相关费用计入合并成本;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调整为权益法。
要点二: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1) 无共同控制、无重大影响:支付现金、发行权益性证券公允价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重组付出的资产的公允价值等计入初始投资成本;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合并当期损益;合并中的相关费用计入合并成本;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不编制合并报表。 (2) 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支付现金、发行权益性证券公允价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重组付出的资产的公允价值等计入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差额不调整投资成本;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调整投资成本;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发行证券手续费冲溢价收入;后续计量采用权益法;不编制合并报表。
要点三:主要会计科目。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 设置“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明细科目。
要点四:主要账务处理。 (1)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特别需要注意属于什么情况下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重点掌握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 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2)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成本法;权益法。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要点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 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要点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或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 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不确认损益。
要点三: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 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 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 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 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 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 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要点四:主要账务处理。 (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 (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 (3) 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九章资产减值
要点一: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只要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其中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 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 不需再估计另一项金额。
要点二: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 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计算公式如下: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Σ[第t年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 (1+折现率) t]。
要点三:主要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预计;资产组减值测试;总部资产减值测试;商誉减值测试。
要点四:主要账务处理。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
第十章负债
要点一:职工薪酬包括的内容: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 (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 、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下称“辞退福利”)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企业以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也属于职工薪酬;以权益工具结算的股份支付也属于职工薪酬。
要点二:计量货币性职工薪酬时, 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计量非货币性职工薪酬时,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 应当根据受益对象, 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 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要点三:辞退福利的确认和计量。辞退福利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 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要点四: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企业承担的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授予日一般不进行会计处理;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费用, 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在资产负债表日, 企业应当修正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 计算截止当期累计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 减去前期累计已确认金额, 作为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 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在可行权日之后, 企业不再调整等待期内确认的成本费用, 应付职工薪酬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要点五: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有所变化 (摊余成本计量) 。其他负债重点掌握“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第十一章债务重组
要点一:以现金清偿债务。债权人:收到现金<原债权账面价值, 差额记入营业外支出;收到现金>原债权账面价值, 差额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坏账准备应全额冲减) 。债务人:支付现金<原债务账面价值, 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
要点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权人:公允价值即受让非现金资产入账价值, 受让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原债权账面价值, 差额记入营业外支出。债务人:支付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税费<原债务, 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 (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税费) 与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产转让损益。
要点三:以债务转资本清偿债务。债权人: (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税费) 即股权投资成本, 股权公允价值<原债权账面价值, 差额记入营业外支出。债务人:原债务账面价值>股权公允价值, 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股权公允价值>股权份额 (股份面值) , 差额记入资本公积 (溢价)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作为资产转让损益记营业外收支。
要点四: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债权人:新债权公允价值<原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营业外支出”;新债权不含或有收益, 新债权公允价值>原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 贷“资产减值损失”。债务人:新债务公允价值<原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或有支出计入预计负债, 或有支出发生时, 冲减预计负债;或有支出未发生, 结清时计入营业外收入。
要点五:债务重组采用以现金清偿债务、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方式的组合进行的, 债权人应当依次以收到的现金、接受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 再按照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会计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二章或有事项
要点: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问题;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亏损合同;重组业务。
第十三章收入
要点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有五条, 结合教材例题掌握收入的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 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要点二: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的处理。
要点三:特殊销售商品业务。代销商品;预收款销售商品;售后回购;售后租回;房地产销售;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 重点掌握;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销售;订货销售;以旧换新销售。
要点四: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完工百分比法的具体应用, 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混合业务。特殊劳务交易的确认:安装费、宣传媒介的收费、为特定客户开发软件的收费、包括在商品售价内的服务费、艺术表演、招待宴会和其他特殊活动的收费、申请入会费和会员费、特许权费、定期收费。这部分经常出选择题或判断题, 也可含在综合题里, 特别注意每种收入的确认时点。
要点五: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使用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要点六:建造合同收入和费用的计量。合同收入的构成、合同成本的构成, 合同收入、合同成本的计量, 要特别注意收入、毛利、成本确认的顺序。
第十四章借款费用
要点:借款费用的确认原则;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开始资本化时点、暂停资本化时间、停止资本化时间;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重点掌握教材的计算公式, 借款辅助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第十五章所得税
要点一:重要概念——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要点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要点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基本核算程序: (1) 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2) 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3) 比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确定暂时性差异; (4)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 (5) 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要点四:主要会计科目。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费用;应交税费;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减值损失;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
第十六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要点一:会计政策变更处理方法。 (1) 法规要求按相关规定办法变更; (2) 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 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3) 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 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要点二:会计估计变更处理方法——未来适用法。
要点三: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 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 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更正。
第十七期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主要概念: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事项、非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
要点一:调整事项:日前存在, 日后发生, 做相关调整账务处理, 对会计报表有重大影响, 调报表, 不需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会计处理如下: (1) 涉及损益的事项, 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核算完毕, 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 不涉及损益和利润分配的事项, 直接调整相关科目。 (3) 账务处理完毕后, 必须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据: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据;当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提供比较会计报表的, 还应调整相关会计报表的上年数;调整会计报表附注有关项目的数据。考生在复习时, 需特别注意:调整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是调整当年的会计报表, 还是调整上年的会计报表, 或者不调整会计报表。还需注意有关所得税的调整问题。调整事项举例: (1) 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 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 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 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2) 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 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3) 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的退回, 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 应调整报告年度利润表的收入、成本等, 并相应调整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报告年度应缴的所得税。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 应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的收入、成本等, 但按照税法规定在此期间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缴所得税, 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 (4)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要点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日前不存在, 日后发生不做调整账务处理, 对会计报表有重大影响, 不调报表, 需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后, 企业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润, 不确认为资产负债表日负债, 但应当在附注中单独披露。
第十七章财务报告
要点一:资产负债表重点项目的填列。直接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根据总账科目与其备抵科目抵销后的净额填列。
要点二:利润表的编制。 (1) 报表中各项目主要根据各损益类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 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企业应当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3)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 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按下列公式计算: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
要点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现金流量分为三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具体构成内容经常出客观题。填列现金流量表采用分析填列法, 所需要的资料:年度资产负债表;年度利润表;有关明细账及补充资料。
要点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该表是新准则规定编报的一张新表。 (1) “上年年末余额”项目, 反映企业上年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 (或股本) 、资本公积、库存股、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年末余额。 (2) “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项目, 分别反映企业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金额和采用追溯重述法处理的会计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 (3) “本年增减变动额”项目, 包括“净利润”项目、“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项目、“利润分配”项目、“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项目。
第十八章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要点一: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在合并工作底稿中, 应编制的调整分录:借记“长期股权投资 (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的份额) ”, 贷记“投资收益”。应承担子公司当期发生的亏损份额, 上述相反的分录:借记“投资收益 (当期收到子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 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对于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 按母公司应享有或应承担的份额, 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
要点二:主要经济业务的抵销处理 (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的有关抵销分录) 。 (1) 长期股权投资业务的抵销处理。其一, 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如为全资子公司, 会计分录如下:借记“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如为非全资子公司, 当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大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时, 其差额作为商誉处理, 应按其差额, 借记“商誉”项目;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小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时, 其差额在企业合并当期应作为利润表中的损益项目, 合并以后期间应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会计分录如下:借记“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商誉”, 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营业外收入”。其二, 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销处理。如为全资子公司, 则借记“投资收益”、“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记“本年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应付股利 (包括转作股本的股利) ”、“未分配利润—年末”。如子公司为非全资子公司:借记“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记“本年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应付股利”、“未分配利润—年末”。 (2) 内部债权与债务项目的抵销。其会计分录为:借记“应付账款”, 贷记“应收账款”;借记“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连续编制分录如下:借记“应付账款”, 贷记“应收账款”;借记“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记“未分配利润——年初”;借记“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记“资产减值损失 (或相反) ”。如存在投资收益, 则借记“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 贷记“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借记“应付债券”、“投资收益 (差额) ”, 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 (差额) ”。内部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抵销的会计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 贷记“财务费用”。 (3) 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其会计分录为:借记“营业收入 (销售企业内部销售收入) ”, 贷记“营业成本”;借记“营业成本 (购买企业期末内部购入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 贷记“存货”。连续编制分录如下: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 (上期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 贷记“营业成本”;借记“营业收入 (本期销售企业内部销售收入) ”, 贷记“营业成本”;借记“营业成本 (购买企业期末内部购入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 贷记“存货”。 (4) 固定资产原价和无形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内部固定资产交易抵销处理:借记“营业收入 (销售企业固定资产交易实现的销售收入) ”, 贷记“营业成本 (销售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 (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当期多计提的折旧费用) ”, 贷记“管理费用”。以后会计期间的会计分录: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记“固定资产——原价 (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多提折旧) ”, 贷记“未分配利润——年初”;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本期多提折旧) ”, 贷记“管理费用”。内部无形资产交易抵销处理:借记“营业收入 (销售企业无形资产交易实现的销售收入) ”, 贷记“营业成本 (销售成本) ”、“无形资产 (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借记“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当期多摊销的无形资产) ”, 贷记“管理费用”。以后会计期间会计处理: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记“无形资产——原价 (期初无形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借记“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多摊销费用) ”, 贷记“未分配利润——年初”;借记“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本期多摊销的费用) ”, 贷记“管理费用”。
要点三:合并现金流量表的主要抵销项目。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主要的现金往来包括以下内容: (1) 其当期以现金投资或收购股权增加的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2) 当期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与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3) 其以现金结算债权与债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4) 当期销售商品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5) 其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等。
要点四: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享有的份额相互抵销。 (2) 母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应当抵销, 如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 借记“投资收益”、“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记“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应付股利 (包括转作股本的股利) ”、“未分配利润—年末”。如子公司为非全资子公司, 借记“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记“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应付股利”、“未分配利润—年末”。
第十九章财务报表附注
“财务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包括八个方面: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包括31项) ;分部报告。该部分增加了许多例题, 特别注意报告分部和地区分部的确定;关联方披露。该部分应掌握关联方关系的判断, 新准则对此进行了修订。在第十九章“财务报告”后面的思考题中专门列举了合并范围的确定、合并报表抵销分录的编制的练习题, 说明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 应引起考生的注意。该部分内容可以出客观题。
第二十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6月重点上市公司业绩点评 篇8
备考盈利存在超预期可能一级标题
所属行业:新能源行业
公司6月8日发布定向增发方案修订案,主要修订内容为:细化了对泰利森锂业65%股权以及天齐矿业100%股权的收购价格,但并未对增发价格、发行数量等发行方案做出变更,仅是对原方案的补充、细化。同时公司给出了经审计的2013年度备考合并盈利预测报告,包括拟收购标的泰利森锂业、天齐矿业及公司本部的盈利预测。
维持一季报点评时对公司的盈利预测,即不考虑增发和资产注入的情况下,预计2013~2015年EPS分别为0.37元、0.60元和0.96元;假设按增发底价24.6元完成1.7亿股增发,则摊薄后EPS分别为0.92元、1.25元和1.67元。建议投资者关注。
东土科技(300353.SZ):
军品研发继续给力
所属行业:通信行业
东土科技是国内工业交换机领域的龙头。致力于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国内该领域仅次于赫斯曼和摩莎,名列第三。智能电网需求爆发在即,高铁轨交复苏过程中进口替代是主要驱动力。智能电网中对工业交换机的需求遍及发电、输电、变电、配点各个环节。高铁方面,随着铁路机构改革开启未来复苏预期明确,城市轨交更加在2014年迎来684公里的新增通车里程。无论是电力行业还是轨道交通,进口替代的趋势都非常明确。赫斯曼、罗杰康的性价比和本土服务能力都无法与本土厂商比拟,本土厂商的增速至少比行业增速高10个百分点。
预计公司2013~201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6亿元、2.98亿元和4.16亿元,净利润预计分别为5635万元、7721万元和10660万元,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75%、37.02%、38.06%,对应EPS分别为1.05元、1.44元和1.99元。给予公司35×2013EPS估值,建议投资者关注。
风险点在于国家电网投资低于预期,公司在出口、船舶等新领域的拓展低于预期。
锦江股份(600754.SH):品牌定位调整
所属行业:旅游行业
2013年,锦江集团对其体系内的酒店品牌发展战略进行了重新梳理,锦江股份被明确定位为有限服务酒店业务的运营平台,负责经营有限服务商务酒店和经济型酒店业务。
尽管目前经济持续低迷对经济型酒店经营数据有所拖累,但后续的下滑幅度可能缩减,考虑到开业客房规模的扩大,中低端经济型酒店业务仍有望保持稳定增长。而新品牌的发展将带动明后年业绩增长的提速。预计禽流感事件对肯德基经营负面冲击将减弱,公司的餐饮业务整体盈利状况有望在二季度触底。
在经济型酒店稳步发展、新品牌仅考虑27家门店盈利、餐饮板块盈利状况2季度触底,以及谨慎考虑对现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持的假设下,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725元、0.927元和1.201元。
当前公司股价对应17.7×2013年动态PE,而未来3年公司业绩复合增长率在25%以上,估值安全边际较为充分。据此,推荐投资者关注,提示关注2015年迪斯尼一期开业预期可能带来的股价催化作用。
风险在于新品牌扩张速度、盈利能力可能低于预期;外延式扩张时点具有不确定性;租金及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率有下降风险;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可能重创旅游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