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精选11篇)
临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 篇1
申请临床输血管理信息及输血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报告
尊敬的院职能领导:
【建设输血管理信息和输血科管理信息系统的法律法规依据】
一、2012年实施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00年实施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199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等国家、地方颁布的各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的4.19.4 开展血液全程管理,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申请审核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执行输血前核对 制度,做好血液入库、贮存和发放管理之4.19.4.2 建立输血管理信息系 统,做好血液入库、贮存和发放管理。
【建立健全输血管理信息和输血科管理信息软件系统必要性】
一、计算机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化在临床科、护理单元、输血科的应用,一方面是为了适应临床输血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它是各医院进行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化作为医院输血科管理的一部分,主要起到了血站血液信息管理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与医院其他管理系统高效共享相关数据,包含的信息数据涉及范围极广,可以延伸涉及到医生、护士等人员。建立输血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促进流程与信息的规范化,有利于保证和提高血液输注质量管理工作、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
二、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的高速发展的今天,输血科的工作任务也日趋繁重。随着临床输血技术的发展,医院输血科质控工作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其成立时间短、底子薄,由过去的血库改建而成,原始手工工作模式其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临床的输血医疗工作的需求,尤其是我们医院在创“三级医院”,医院的业务规模逐步壮大,临床用血量也在逐年增加,对输血科的质量管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输血科及临床输血的发展情况,必须建立健全输血管理信息和输血科管理信息软件系统。
三、输血质量管理信息和输血科管理信息软件系统的建立不仅是临床输血质量工作的保证,也是临床输血安全的保证;不仅是提高临床输血水平的关键,也是输血医疗质量管理的需求,更是临床输血诊疗实际工作和输血科发展壮大的需求。输血科的管理软件系统的建立必将对患者的救治效果、医院的医疗质量、提高输血工作者自身医疗水平、避免医疗事故及减少医疗纠纷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输血管理信息和输血科管理信息软件系统乃当务之急,输血科全体员工恳请院职能部门领导酌情调研,予以批准为盼。呈送:
2016输血科申请人: 年2月22日
临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 篇2
1 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的数据流程分析
在临床输血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医生为患者开写输血申请的医嘱,输血科的工作人员在接收到电子输血的申请之后,根据护士送来的患者血样标本进行交叉配血,在样本配血完成之后,进行血液计费并出库,医生在为患者输血的过程中,实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在系统中填写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在对不良反应情况汇总之后,需要分析整个过程和不良反应处理的情况,输血过程的所有记录都会记录在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中显示。在设计的系统中,需要降低差错率,提高输血的工作效率,要求每一个环节的执行都是以前一个环节的准确无误为前提条件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保证整个数据处理的流程准确,进而能够有效地保证用户的用血安全管理,具体的数据流程如图1所示:
在该数据流程中,主要以患者的输血信息与血库的信息为主线,通过输血申请单,确定输血申请的审核与管理,并对患者的信息与血库信息的比对,并核对护士的取血单,发放血液[3]。该数据流程包括医生的输血申请单、配血管理、血液复合、费用管理、血液发放等一系列事务管理。
2 系统的功能分析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输血过程的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血安全,根据系统数据的流程,在血液管理系统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功能:
1)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对患者的输血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与住院医生站紧密结合,并根据医生的处方与输血系统做程序接口进行连接,并将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详细的处理,保证记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2)完善HIS系统与输血管理系统的收费接口,保证血液配血与收费的实时性与准确性,便于对血液的使用进行统一调配,做到实时计费,并将计费信息在HIS系统中进行同步显示,保证整个过程的安全。
3)对输血的各种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及时准确地反映给输血科人员和相关的管理人员,为医疗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与管理服务。它要求每一个环节和过程都需要管理人员监督,及时解决每一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准确无误[4]。
4)增加查询功能与报表,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及时查阅。对于血库的存液,需要能够及时的按照系统的编号、日期、用血的顺序等进行统计和存放,帮助管理人员有效的安排用血顺序,并在系统的开发中增加各种数据报表统计功能,方便对各个病区的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并综合的分析输血的相关情况,系统还需要增加血液的查询功能,便于管理人员对库存血量的查询,有效的控制库存,便于对血液进行控制与管理。
3 系统的模块设计
根据系统设计的安全性和规范性进行分析,因为不同的部门存在职责与分工不同,需要对系统的权限进行分析和管理,以避免系统出现误操作和伪造篡改数据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要保证医院的用血时间、血量、血液的回收等情况的数据修改,对系统的数据实时分权限的管理,保证系统资料的规范性、安全性和统一性[5]。因此,系统的开发包括配血、发血、配血作废、在库血查询、电子申请、输血站的工作等相关模块,具体的分析如下图2所示。
本系统的开发采用B/S与C/S的混合架构,运用C#和.net语言进行开发,并运用Struts的结构模式对系统进行设计与开发。在系统的开发中,本着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充分考虑医院临床输血信息管理工作的实际,同时考虑系统模块开发中的系统优化等问题,具体模块设计如下:
1)系统管理。主要是对于系统后台参数的设置,可以设定医院信息,进行权限管理、用户管理,修改系统密码等。
2)订血管理。可以制定订血计划,并且查看订血回执。
3)库存管理。该功能主要对血源信息的管理、库存血液的维护、有效期的处理、库存血液量的预警、发血、误发血的回收等相关功能的采集与管理,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血液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4)输血申请。主要完成申请单录入、审核、血标本接收、血型复核等。在主治医师开病人的输血申请单时,系统会自动的提取患者的信息,医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用血量、时间、成分、目的、是否需要抽取血液样本等相关的信息之后,就可以提交保存,完成输血的申请。输血工作站在接收到输血申请之后,就需要对患者的信息、血样进行检验,根据医生的申请单完成血液的准备工作。
5)配发血管理。主要功能是输血的相关业务进行管理,对输血申请的配血信息进行管理,同时对已经配发的血液信息进行管理,设有配血计划、交叉配血、发血管理三个子菜单。
6)自体血管理。可以进行自体血申请录入、自体血库存查询和自体血发血三项功能。
7)质控管理。主要功能是查看质控条码,查询血型、配血记录,进行血型鉴定,同时,查看相应的记录表等。
8)用血统计。该功能主要是系统的用血申请信息、血液信息、日常用量等业务信息的统计与分析,同时也能够对科室的工作人员的工作业务信息(例如用血与取血的情况)进行深度的统计与分析。
9)财务报表。主要是从财务角度对于输血、血液出入库与报废、工作量进行统计报表,可以查看血液报废、血液出入库、血液收支结存,从成本上核算科室用血成本,详细查看输血科收费明细与汇总等情况。
10)辅助管理。主要对耗材、器材维护、手术排班、手术状态等角度,查询相应的配合功能。
11)行政管理。主要是日常行政信息的管理,如消息通知、日常工作动态监控、查询系统日志、查询工作日志记录、交接班管理等。
12)血液溯源。主要功能是对于患者输血前后信息进行记录,可以查询输血反应、患者用血信息、血液信息,记录患者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等信息。
13)检验报告管理。主要功能是输血者的申请单与标本接收与签收的管理。在医生发出用血的电子申请之后,相关的医护人员就需要完成相应的样本,这样输血科就可以通过样本的条码进行扫描,核对相关的信息,然后接受样本,以便于检验,系统就会自动的记录样本的接收时间与接受者,根据申请的用血情况来签收和审核申请。
14)细胞分离。可以进行细胞分离预约、申请,记录细胞分离观察信息,对于细胞分离的结果进行回报等。
4 小结
构建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是提升血液资源使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的有效举措。实践中,通过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临床输血信息的全程化管理,有效规避血液资源的滥用和乱用,确保血液资源的科学管理与调度。同时,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置,可以提升医院各业务单元的管理水平,促进其从常规化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伍伟健,田兆篙.临床输血应遵循的基本程序[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3):226-231.
[2]王全立,王晓伟.血液管理信息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6):453-456.
[3]刘建萍,张丽娜,王金霞.输血科血液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270-271.
[4]李鑫.输血管理系统在输血科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27(4):412-413.
临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 篇3
如缺患者和家属签名、签字人与患者的关系、输血前各项检查结果、输血知情告知内容等。输血治疗同意书是尊重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权,说明输血治疗的利弊,要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1.3输血前实验室检查有漏缺现象
输血前血常规、ALT、乙肝五项、Anti—HCV、Anti—HIV、梅毒抗体五项检验有漏检项目,输血始终存在着风险,对输血患者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是判断患者输血前血液有无传染性的指标、是否有输血适应证的重要依据。如果输血前未做,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必然处于被动地位。1.4输血适应征的把握不严 输血的适应症、目的在病程记录中未反应出来,或把握不严,输血品种选择不当,有滥用现象。 输血仅根据实验室指标机械地评价,欠缺结合病程中患者症状、体征的综合分析。
1.5 病程记录中缺乏输血过程记录 输血成分、血型及血袋编码、输入量、输血过程有无输血反应及其处理1.6 输血后疗效评估不及时 输血治疗后,临床医师未对输血治疗的疗效作出评价,有重治疗过程而不重结果的现象。1.7 麻醉记录和术后小结记录不详细 患者术中病情叙述、输血目的、出血量、输入成分、输入量记录不详细,个别记录的用血量与病人术中实际用血量不符。1.8 输血护理记录不完整 输血执行者对整个输血过程的记录过于简单、描述不准确。存在未对执行医嘱记录的检查、输血执行者未签名,具体开始输血时间、输血结束时间未填,缺少及输血过程中是否有输血不良反应的记录。 2问题的存在原因2.1 对输血医疗文书的意义认识不足 输血始终存在风险,极易发生医疗纠纷。部分医务工作者法律意识淡薄 ,对原始输血各项记录在法律纠纷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根据我国《责任侵权法》医疗损害责任中的过错责任原则:“医疗机构能以反证的方式证明医疗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没有过错,医疗机构则不承担责任侵权赔偿”。输血病历是是临床输血过程的客观记录和文字见证,一旦当发生法律纠纷时,输血病历是评价医疗质量的依据之一,是一份客观的法律文书。做为法律纠纷的举证依据对医护人员合法权益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2.2 对输血规范、病历书写规范理解不够 临床工作存在重临床行医,轻文书书写质量的现象,认为治好病就行,记录病历质量无关重要。由于部分医务人员对输血规范理解不够,在输血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文书存在不同程度缺陷。部份病案没有在病程中对输血指征把握不严格,要是临床医师是对输血规范理解不够;输血护理记录不完整,反应出护士对对输血反应知识欠缺,对病历书写规范的理解不够。 2.3 医院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不到位 医院对输血安全问题存在只重血液产品质量是否合格,而不重临床输血的标准化管理心态,从而导致监管不到位。临床输血病历的缺陷也反应了当前临床输血质量体系的缺失或不健全,表现出各级各类人员职责不清、临床输血委员监管不严、人员缺乏系统培训、风险意识低、输血相关记录缺乏溯源性等问题。3 防范对策3.1 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 :随着人们维护自身健康权益的法律意识增加,人们对整个医疗过程的知情权要求更加迫切,特别是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行医疗责任举证倒置的今天。临床输血病案文书是输血过程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稽查凭证属性,可为输血医疗事故或纠纷的是非认定、责任判定以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司法鉴定提供依据[1]。组织医务人员加强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临床医护人员输血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有效学习,使医护人员深刻认识到完整规范的输血病历在防范医疗风险中的重要作用。3.2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培训
: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篇4
为了规范临床输血的管理,加强临床用血指导,使医疗用血更安全、更科学,更合理。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第五条规定,特设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结合我院临床工作实际及人员变更情况,改选组织机构成员,重新修订相关制度,现公布如下:
一、组织机构 输血管理委员会:
主任委员:郭明山
委
员:张升红
方维娜
魏翔
刘永涛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下设输血质量管理小组和输血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输血科,负责日常工作。
二、相关制度
根据《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相关要求,重新修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等制度详见附件。附件:
1、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2、输血管理办公室职责
3、输血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4、主管院长输血管理职责
5、输血科岗位职责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日
附件1: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1、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化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合理、科学用血。
2、指导、督促、检查临床科室及输血科的输血工作。
3、审查临床用血计划并监督实施。
4、组织制定输血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5、调查、处理不良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性疾病。
6、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每年不少于2次),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输血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协调和裁决临床用血的不同意见及医疗纠纷。差错事故的认定、惩罚。
7、宣传《献血法》,普及献血的科学知识,开展预防和控制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教育。
8、负责对全员进行输血知识及相关法规的培训。
9、负责对开展的输血新技术、新项目及引进的新设备进行论证。
10、负责制定医院输血工作计划和用血计划。
11、负责其它有关医院输血管理方面的事宜。
附件2:
输血管理办公室职责
1、在医院领导和输血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
2、促进科学、合理用血,推广成分输血,督促开展自身输血。
3、负责组织供应医院临床的用血,确保血液来源合法、血液质量安全。
4、指导、检查、监督临床用血,对输血重点科室重点监测、考核。督促、检查输血科的输血工作,使之不断规范化。
5、积极参与临床科室的会诊工作,特别是疑难输血会诊、需要大量用血手术的术前讨论,提出最佳输血方案,指导临床合理、规范、安全可靠应用血液制品。
6、负责对医院相关人员进行输血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检查和指导各相关科室有关输血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
7、负责对医院输血的安全形势进行分析、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指导实施。
8、负责组织医院输血委员会例会。
9、负责输血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制定医院输血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10、调查处理不良反应及输血感染性疾病。
11、负责与吉林市中心血站联系协调工作。附件3:
输血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推动、促进、完善医院临床输血的发展和管理。
2、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院内输血知识医学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医院医护人员输血及输血管理水平。
3、监督、指导临床科学、安全、合理用血。
4、积极推广临床输血新技术、新材料、新业务。
5、积极参与医院疑难、大量输血的指导与协调。
6、积极协调相关科室用血,调剂血源,减少因血液及其制品的过期造成浪费。
7、组织鉴定输血相关医疗纠纷(溶血反应、输血感染性疾病等)。
附件4:
主管院长输血管理职责
1、负责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的实施、督查、领导。
2、检查、指导全院输血工作的实施。
3、对输血技术、新疗法和业务培训随时监督和管理。
4、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院会议,听取汇报和总结。
附件5:
输血科岗位职责
1、认真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接受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专业技术指导和监督。
2、负责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并按计划领取所需全血、成分血。
3、做好各血液成分的运输、贮存和质量观察。
4、在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对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5、在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对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6、认真执行各项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输血安全。
7、认真做好输血前免疫学检查和消毒隔离工作,严防输血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8、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做好临床输血会诊。
9、指导临床合理、科学用血,推广成分输血。
10、宣传和推广输血新技术,如成分输血、自身输血、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术、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11、负责输血医学的科研与教学。
12、保存临床输血有关资料。
会议记录:
2011年4月6日下午,在4楼小会议室召开了我院2011年第一季度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由郭明山院长主持,全体委员会成员及输血科人员参会。
1、会议首先由检验科张升红对2011年第一季度输血工作进行总结:1)输血指征把握不明确。2)输血申请单填写潦草。3)血袋及输血不良反应卡返还不及时。4)输血前检查项目不完善。
2、护理部: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对于减少输血并发症、减少血源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降低死亡率、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建议加强医护人员输血指征的培训。
3、外科:外科输血指征的严格把握,必须对每位手术患者的失血情况和体内血容量情况作出比较准确、全面的评估。为了能够准确评估失血量,必须对患者术前全身情况作一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体能、营养及各脏器功能状态,尤其基础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Hb),便于对不同手术患者能耐受失血量的最大安全限量进行预测。
3、医务科: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去年我院已成立了输血管理委员会,为了进一步完善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指导临床血液、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协调处理临床输血工作遇到的重大问题,保证了临床输血安全,3月4日已印发《临床输血管理规范实施细则》、《临床紧急用血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输血管理制度》附《临床输血指征》。希望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
4、质控科:合理安全用血,必须加强了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不定期检查各临床科室“输血申请单”的书写情况和血样标本留取是否规范;检查“输血申请单”是否合乎输血指征,用血量是否经审批、签字后发出; 检查月报、年报等统计报表,宏观掌握节约用血及合理、科学用血情况; 抽查各临床科室上交的经输血治疗病例的病历,检查有无“输血同意书”并作好记录。
临床输血及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篇5
为了规范、指导本医院临床输血科室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本制度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执行日常工作。
一、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积极推行成分输血,严禁输安慰血、搭配血、人情血,严格控制3单位以下少量红细胞制品的输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二、本医院应使用山西省卫生厅正式批准文号的单位供血,根据临床输血申请情况,定期向供血方报送用血计划,保持一定的储备血量。
三、临床医师和输血科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等。临床医生给患者行输血治疗前应根据临床病情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认真做好临床输血治疗前的全面评估。
四、患者需要输血时,临床医生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输血治疗的利弊,征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后,与患者共同签定《输血治疗同意书》,方可行输血治疗。
五、临床输血治疗前,临床医生应开具检查医嘱,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应涵盖RBC、HbPlt)、ABO正反定型、RhD血型初检与确认及RhD阴性患者的RhD阴性确认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有输血史、妊娠史和短时间内多次输血)、凝血功能、乙肝五项、丙型肝炎抗体(HCV)、梅毒抗体(RPR)、艾滋病抗体(HIV)和谷丙转氨酶(ALT)等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或家属)。
六、交叉配血需两种以上方法,必须采用能检查不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
七、输血申请单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严格执行临床输血审批制度,经审签后至少首次申请应连同血样本一起提前送输血科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血量少于800ml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备血量在800-1600ml的,由中级以上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ml的,应具备以上条件并报医务科批准,方可备血。
八、为做到有计划地供血,除紧急输血外,应至少提前一天向输血科递交输血申请单,特殊血液成分供血如洗涤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等,须提前预约。
九、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十、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输血相关医护人员必须对临床输血全过程中的血液标本采集、输血科标本接收、输血相关检测结果审核前、血液及血液成分的接收、交叉配血试验、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发放与领取前、临床输注前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十一、用于检查的血标本及受血者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标本一般以三天为限。每次输血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标本必须密封或盖紧,保存于2~8℃至少7天。
十二、输血科接收标本时应认真核对申请单上病人姓名、血型、性别、床号、年龄,严防采错标本,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应立即与相关科室联系,重采血样。
十三、输血科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十四、由医护人员领血,血液发放与领取时双方应认真核对输血申请单、输血配血记录单、血袋标签及血液外观,正确无误后,双方办理血液领取登记及领血专用凭证签字手续,并使用符合血液储存条件的血液专用运输工具运送至临床使用科室。
十五、勤工人员、家属一律不许代替医护人员领血和代替医师签字、填写血型、用血量以及改填输血申请单。
十六、临床输血科室在血液运送至输注前应避免血液强烈震荡、破损、污染。临床科室血液领回后应尽快输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遵循慢后快的输注原则,除了生理盐水外,输血前及输血过程中,不得向血液内加任何药品。
十七、输血期间和输血后,必须严密监护患者,以便及时察觉可疑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连同血袋一并送输血科保存。
十八、发现可疑的输血不良反应时,医务人员必须立即报告主管医生及输血科,按规定程序对可疑的不良反应迅速调查和治疗处理,并及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处理记录表后送输血科保存。如果怀疑输血不良反应与采供血机构有关,必须书面报告采供血机构。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还必须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输血科应每月统计输血不良反应资料并上报医务科。
十九、临床用血科室必须将输血后血袋统一登记回收,并按院感要求包裹封贴标识后由专人送输血科于2-6℃下保存24小时,如无输血不良反应,按医疗垃圾处理相关规定由专人运送至垃圾处理站集中处理。
二十、血液领取后,原则上不得退回。除非有特殊原因,但出库时间也不得超过半小时,而且血液未经冰冻或加温,保存完好,经输血科检查合格后可酌情退血。
二十一、医院血液及血液成分不得发生责任性报废与退库,如遇血液及血液成分有其他不明原因需查证的、血液血型不符的、有质量问题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呈阳性的及紧急调配的等情况可行退库手续。
二十二、输血科的储血设施应当保证完好,全血、红细胞、代浆血冷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6℃,血小板应当控制在20-24℃,应当作好血液冷藏温度的24小时监测记录,储血环境应当符合卫生学标准。
二十三、输血病历首页上输血类型、数量必须与医嘱、输血配血记录单相符,输血病历中输血配血记录单三查十对与执行记录完整且输血记录时间与输血实际时间相吻合,输血病程与监护记录内容完整、详实,应包涵输血指征、输血目的,输血品种,输血量,输血起止时间,有否输血反应,输血疗效评估等内容。二
十四、大量输血和紧急输血,若医院血液库存量紧缺,供血方又不能及时调配的可按血液应急管理制度启动应急用血机制,给予配合型输血。
临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 篇6
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全院临床输血安全管理水平,规范临床用血行为,提高临床用血水平,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我院于8月18日上午举办了“合肥市二院临床输血安全管理知识培训班”。培训班邀请中国输血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血液、体液、输血委员会委员,安徽输血协会副理事长张循善教授到会授课。我院分管副院长聂弘、输血科主任李树锦出席了此次培训大会,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副主任、各科医疗组长、住院总、科秘书及各科护士长共400多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首先聂院长主持大会,他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医院输血科发展情况,并代表医院向张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张循善教授做开场发言,他指出新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已于今年8月1日正式实施,新办法对临床用血管理要求更加严格,这就要求临床医务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临床输血安全知识水平。随后他就《输血治疗传统观念的变革与更新》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输血医学发展简史,询证输血医学新观念,现代输血疗法的临床应用,临床输血的有关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阐述。张教授旁征博引列举了大量的外文文献资料,并就近年来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的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培训内容准备充分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对临床输血安全管理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达到了预期的培训效果。输血科主任李树锦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做了深入解读,他再次强调面对我院迎接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的大环境大形势,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新颁管理办法的要求,严格执行输血管理目标规范。
聂院长做总结发言,他强调,近期医院迎接三级综合医院复审准备工作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作为评审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
意义更是不言而喻。按照新版管理办法和三甲复审要求修订医院临床用血管理规定、调整医院临床用血管理组织,不断提升医院临床合理用血水平势在必行。
通过此次培训,医护人员更加深入的掌握了临床合理用血及输血知识,同时也对输血科和临床医护人员提高临床输血水平和医疗水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次培训使医务工作者受益匪浅,进一步提升了医院临床输血安全管理水平。
临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 篇7
我单位广州血液中心是比较大型的采供血机构, 肩负着广州市无偿献血招募和血液采集与制备、保障辖区内130多家医院的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的业务指导等责任;同时也承担着广东省血液质量控制中心的职责。因此希望通过建设区域性临床输血监测系统实现广州市大部分用血医院 (含在广州市辖区内的省属和军队医院) 的输血规范化管理。该系统使用安全、可靠和先进的技术, 依托血液中心, 以Internet为载体来完成辖区内用血医院的联网安全以及数据的共享, 从而达到临床用血信息的集中管理以及统一监控的目的。因该系统涉及到血液中心、数十家用血医院以及卫生主管部门, 涉及人员情况复杂, 因此只有采用项目管理的手段, 对项目过程组中的不同过程和活动进行识别、定义、整合、统一和协调, 实现整体管理, 方可顺利完成项目的建设。
1 项目管理简介
项目指在有限的时间、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范围内将有限的任务完成。那么项目管理是指要组织协调有限的资源, 对其规划安排以在一定的时间框架内完成规定的任务。同时, 完整的项目管理页包含对项目执行过程和结果的评估总结。
项目管理是项目的一项综合性和全局性的管理工作。项目的管理过程包括:制订项目章程、制订项目管理计划、初步范围说明书的制订、监督和控制项目的工作、指导和管理项目的执行、整体变更管理和项目的收尾管理。从项目的生命周期来说, 项目的管理贯穿项目的整个周期, 它是项目全过程的管理, 包括项目周期中的各种决策、项目多目标系统的平衡以及项目干系人间的横向沟通和协调等。
在现代化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 各类信息化项目开始越来越重视通过项目管理来提高项目的完成质量和完成效率, 从而提高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2 项目管理的实践应用
在临床输血监测系统这个项目中, 由于前期的项目启动工作做的比较充分, 项目的范围、工期、成本、采购等都通过合同进行了界定, 因此, 主要着重通过加强项目干系人的沟通管理、项目多目标的平衡、项目整体变更的控制以及通过绩效评估来加强过程监控、加强风险管理这几方面来进行项目的整体管理。下面分别就这几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叙述:
2.1 加强项目干系人的沟通管理
因这个项目涉及到的关系人比很多, 主要包括血液中心、医院、卫生局的用户等, 所以整个项目周期内必须加强项目干系人的沟通管理, 防止由于沟通不畅而使项目遭受失败。为此采用如下的方法:
2.1.1 实行接头人责任制
因这个项目会涉及到方方面面以及干系人众多, 在启动项目的前期先要选定沟通方式, 即采取接头人负责制, 每10家医院分配1名项目组的沟通接头人, 各医院也要有1个接头人, 无论什么问题均需要由双方的沟通接头人协调处理。这个方法在初期的需求调研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防止由于出现问题而产生无法解决和反馈的现象。
2.1.2 明确沟通方式, 减少形式主义
利用周例会制度进行项目组内部沟通, 解决上周出现的问题以及本周的工作方案。另外, 项目组人员平时用电子邮件进行沟通, 能即时解决的问题随时通过邮件即时解决, 不可即时解决的召开临时会议解决。
2.1.3 利用多种沟通手段
采用碰头会、聊天工具、电话、邮件等方式加强项目的沟通交流。小问题及时沟通协调处理, 对复杂问题应召开临时碰头会, 需要后续解决的、比较严重的以及涉及面较大的要留存会议纪要, 必要时请相关人员签名盖章确认。
通过以上方法及时处理项目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防止出现影响进度和成本质量问题。
2.2 注意项目多目标的平衡, 以质量目标为重点
项目是一个多目标的系统, 不同的目标在项目管理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需要, 其重要性也是不一样的。该项目对质量和进度具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质量, 由于涉及多达数十家医院, 只要某个功能达不到标准, 都会引起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了质量的控制, 利用测试的手段来进行项目质量的控制。比如, 软件系统主要通过黑盒测试的方法, 采用规范测试详细对系统的各项业务功能以及性能进行测试;硬件网络系统应使用压力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吞吐量测试等确定该硬件系统能否支撑软件系统的运行。
另外,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上, 必须加强该项目进度的控制, 保证项目如期完成。在项目的前期, 采用快速原型的方法加快开发, 通过与用户的多次交互过程中不断完善需求, 减少后期返工几率, 加快进度;另外为了加快工期, 合理地划分了里程碑, 并对项目的任务进行了分解, 把项目分成血液中心端模块、医院血库端模块、卫生局端模块、数据接口、硬件网络系统等多个子任务, 通过定人员、定任务、定目标等原则, 让可以并行开发的子任务并行开发, 加快项目的进度。
2.3 整体变更控制
项目的整体变更控制过程在整个项目过程中贯穿始终, 并应用于项目的各个阶段。由于很少有项目能够完全按照原来的项目计划进行, 因而变更的控制必不可少。该项目所建设的临床输血监测系统其实是HIS系统外延, 它继承了HIS系统需求复杂的特性, 其影响变更的主要因素是需求方面的变更。一方面是由于本身系统需求的复杂性, 导致前期需求分析不可能一次把需求获取完整;另一方面是随着用户在测试系统的过程中逐渐对该系统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想法, 因此提出对需求的变更。
在该项目的变更控制上, 成立了CCB (项目变更控制委员会) , 由项目经理、血液中心方负责人、部分用血量大的医院血库负责人、配置管理员等组成, 规范了变更管理流程。当出现变更时, 必须提交变更申请表, 然后由CCB评估其对项目的影响, 如果对项目有利或者影响不大, 就予以批准并指定相关人员实施, 并监督其实施;如果变更对项目存在较大影响 (例如有的医院提出可否帮其把输血监测系统作为模块集成原有HIS系统中去而非只单独做接口的方式, 由于这超出了项目的范围, 如果实施会导致严重的进度拖延) , CCB需经过会议讨论, 可拒绝该变更申请或告知客户该变更可在下一版本实现。
由于该系统涉及的开发模块比较多, 开发人员人数也比较多, 为了规范变更控制, 一定要对项目中产生的代码、文档进行版本管理。所以采取开源的SVN作为版本管理工具, 制定版本控制使用规程, 可有效解决版本混乱的现象。
2.4 通过绩效评估, 加强项目过程的监控
项目工作过程的监督和控制是整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通过定期收集、度量和发布绩效信息, 并对被度量项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评估, 从而发现项目出现的范围、进度、成本偏差, 并进行分析改正, 以提高项目的绩效。对于该项目, 规定每个月底提交项目的绩效报告, 并通过挣值分析的方法预测未来的绩效, 然后把绩效报告发布给各相关项目关系人, 让他们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情况。当发现项目出现严重偏差时, 组织相关干系人的会议, 商讨通过相应的措施纠正项目的绩效, 使项目向着如期的健康方向发展。
2.5 加强项目风险的管理
项目的风险是每个项目都存在的, 在项目的整体管理中, 必须予以重视。经过风险分析, 发现该项目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①技术风险, 由于该系统涉及血液中心、医院、卫生局, 这些单位的联网采用什方式, 安全性如何保证等;②范围蔓延的风险, 由于该项目涉及多家医院, 因此一定会出现对功能的特殊需求, 有的会造成范围的蔓延;③进度拖延的风险, 由于该项目涉及数十家的医院, 即使开发阶段能够保证进度, 但是到这么多医院去测试上线能否按时完成都是一个重要的风险;④沟通风险, 如前所述, 该项目的项目干系人多, 很容易出现沟通不良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风险, 制定了风险应对计划, 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管控, 可显著地控制项目风险, 确保了项目目标的完成。
3 结语
该项目如期上线运行, 多方用户广泛好评, 有效地规范了临床用血, 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目前, 该项目已经1年多稳定运行。其成功主要受益于有效的项目管理, 通过重点把握沟通、多目标平衡、风险控制、变更控制、过程监控来使项目的各要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协调, 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完成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孟庆丽.我国输血领域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化建设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输血杂志, 2013 (1) :18-19.
[2]黄兵.医疗机构临床应急采供血探讨[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 (1) :91-92.
[3]陶玉秀.医院应用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中华医学管理杂志, 2005, 11 (21) :771-772.
[4]王新梅.采供血信息网络化管理在规范临床输血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2011 (2) :868.
[5]林秀兰.医院项目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29) :199-200.
[6]潘一文.项目管理理念与方法在医院信息整合中的应用[J].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2 (12) :105-107.
临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 篇8
服务流程
【一】 填空
1、病人输血前应做()、()、()检查。报告单贴在病历上,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病人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出现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病人或家属的同意,并在()上签字。
3、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病人的()、()、()、()、()、()、()和(),采集血样。输血前由医师填写合血单,连同病人的血标本由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4、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冰箱,至少()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5、根据病情需要,必须急诊观察的病人,可在观察室进行观察,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小时。
【二】大题
1、凡遇有下例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抗体筛选试验?
2、输血时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如何处理?
3、在何种情况下可选择急诊留观?
临床输血紧急预案 篇9
血库临床输血紧急预案
(文件编号:BJNLXK/CZCX-21)1.目的:规范紧急情况用血流程
2.适用范围:临床突发急、危、重患者的输血治疗申请 3.负责人:血库岗位值班人员负责血型鉴定及取血、配血操作、医务科(白天)、总值班(夜间)负责联系血源,院输血质量管理委员成员负责协调 4.工作程序:
4.1临床出现紧急用血需要时,由经治医师在第一时间电话通知血库(内线电话:2252),告知预计需用血量、血型、所需成分等信息,并尽快将输血申请单及标本送到血库;
4.2血库值班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及时与医务科(白天内线电话:2300)或总值班(夜间直拨电话:***)取得联系,由医务科或总值班根据患者情况确定派车取血或向通州血站求援,由血站派车送血,派车取血时由医务科或总值班指派专业人员取血;
4.3血库值班人员接到标本后,应立即查对血型,并及时通知血站备血,通州血站电话:86537847转2201;
4.4我院距离通州血站约15公里,白天往返约需1小时15分钟,夜间往返约需1小时,加上输血相容性检测约需要0.5小时,因此,从通知血库到开始输血约需要1.5-3小时,由血站送血亦约需1小时左右,如患者情况紧急,临床医生应考虑以上因素,及时使用代血浆等应急;
4.5如预计患者失血较多,有可能需继续输血时,应派工作人员在血站等待,同时保持通讯畅通,以便继续取送血液;
4.6血液到达血库,值班人员应迅速完成实验室检测,立即通知临床取血,认真核对患者及供血者信息并做好交接,然后血库值班人员再做好血液的出库登记工作;
抢救工作全部完成后,血库值班人员须仔细核对发血全过程,防止遗漏差错。5.相关文件:《血液入、出库程序》 6.相关表单:《血液入库记录》
浅谈临床用血和输血管理 篇10
1 血液的一般物理性质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的红色黏稠混悬液, 血浆约占55%, 血细胞约占4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是一种复杂的胶体溶液, 组成非常恒定, 其中固体成分占8%~9%, 水分占91%~92%。固体成分包括各种血浆蛋白、营养成分、无机盐、维生素和代谢终产物等。正常成人血量占体质量的7%~9%, 即60~80ml/kg体质量, 成人平均血量5L左右。血液pH为7.35~7.45, 比重为1.050~1.060, 相对黏度为4~5, 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 Osm/ (kg·H2O) , 血液离体后数分钟即自行凝固。
2 科学输血的原则
科学输血的原则就是要科学、合理、安全地进行输血。由于血液的性质和医学科学的发展, 使输血成为治疗和抢救患者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临床科室和输血科 (或血库) 共同担负着输血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临床科室和输血科 (或血库) 的工作人员, 应了解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以及血型的复杂性,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尽量减少输血, 特别不要将输血作为给患者补充营养和提高免疫力的手段;应减少输用全血, 尽量避免输用所谓的“新鲜血”, 大力提倡和实行成分输血, 以提高治疗效果, 节省血液资源, 减少和避免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选择适当的患者, 采用自身输血, 更有利于输血安全。
3 血型的复杂性
血型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血型的概念已由过去仅指红细胞表面血型抗原的差异发展为各种血液成分遗传多态性的标记。人体不仅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均有各自的复杂的血型系统, 血浆中免疫球蛋白、酶等亦有很多型的差异。就连红细胞血型, 到目前为止至少发现29个血型系统, 200多种血型抗原。
4 血源性传播的疾病
输血可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梅毒螺旋体、黑热病原虫、丝虫、弓形虫、回归热、新型克雅病等。
5 输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一般可出现发热反应、溶血反应、过敏反应、细菌污染反应及血液传播性疾病。大量输血还可发生心脏负荷过重、出血倾向、低体温、酸碱平衡失调、枸橼酸盐中毒及高钾血症等。
6 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尽量减少输血
因为血型的复杂性, 目前仅检查A、B、O血型和Rh (D) 血型, 还有其他血型系统尚未检测, 就Rh血型系统还有未检测的C、c、E、e, 因此输血可引起同种免疫性输血反应;输血可发生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输血的血液没有灭活病毒;输血可出现很多的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可造成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输血可对受血者免疫系统造成抑制。
7 不要把输血作为给患者补充营养的手段
因为输血所输注的异体蛋白质人体不能直接利用, 必须先分解成氨基酸才能参与机体组织蛋白质的合成, 也就是说先进行分解代谢, 然后再进行合成代谢, 而血浆蛋白质以白蛋白为主, 其他蛋白质含量较少, 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20d, 所含氨基酸释放缓慢;血浆中必须氨基酸中的色氨酸及亮氨酸含量较低, 从营养学的角度而言, 给危重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以补充营养的价值不大, 反而可能引起输血反应;补充营养物质的正确做法是口服食物及胃肠外静脉营养疗法;把输血作为给患者补充营养的手段, 是对血液资源的一种浪费。
8 不要将输血作为提高患者免疫力的手段
血浆中含有免疫球蛋白, 但临床应用的血浆为单个供者, 所含免疫球蛋白低, 抗体含量少;对血容量正常的患者而言, 靠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来提高血浆免疫球蛋白的水平是不可取的, 这种做法得不偿失, 往往会造成其他不良效果。
9 不宜用血浆来进行扩容
虽然血浆具有扩充血容量的作用, 但因为血浆没有常规灭活病毒, 可传播血源性疾病, 另外血浆为异体物质, 可引起过敏反应。而晶体液、人造胶体液和白蛋白上述风险小, 故扩容应首先考虑应用这些物质。
1 0 提倡自身输血
自身输血是指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 或回收手术野及创伤区的血, 以满足本人手术或将来紧急情况的需要。自身输血可免除接受其他人血带来传染性疾病或异型输血反应的危险, 对于稀有血型患者可解决血源紧张的困难, 同时可以节省血液资源。但很多情况是不能采集自身输血的, 如贫血、感染、心力衰竭或肝肾功能不全、癌症、阻塞性肺疾患、凝血机制障碍等疾患以及心脏患者等。
1 1 输注全血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输注全血的适应证:主要为急性大出血、严重创伤、心脏外科手术和换血等。即使这些适应证也不必全部输用全血, 可以用一部分浓缩红细胞和代浆血。
输注全血的禁忌证: (1) 婴幼儿、老年人、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贫血患者; (2) 血容量正常而需要输血的贫血患者; (3) 由于妊娠或曾接受过输血且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的贫血患者; (4) 已产生抗IgA者; (5) 需要长期反复输血的患者,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关键词:血液,输血,管理
参考文献
[1]熊立凡.临床检验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1-12.
临床输血感染控制方案 篇11
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用血者身体健康,科学、规范、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方案。医院将成立控制输血感染工作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对输血安全及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查。临床科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我院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定》开展各项工作。同时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江华县民族中医院输血工作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一、组织构成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是控制临床输血感染的最高组织形式,具体领导并督查各临床科室开展输血感染控制工作。各临床科 室输血管理小组负责督促执行临床输血工作的输血指征把关、输血前检查、血液交接核对、血液质量检查、输血前查对、无菌操作、输血不良反应观察等环节管理。
二、工作目标
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遵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力争输血感染 率控制为零;严密观察输血过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严格执行永州市卫计委规定, 确保市中心血站为临床用血唯一来源地,坚决打击自采自供血液的非法行为,严格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感染的发生。
三、实施措施
(一)加强培训 输血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临床输血知识培训活动,提高全员输血安全意识及输血医学理论水平。医务科及血库、各科室加强临床输血技术管理, 开展临床输血技术训练, 提高临床输血管理水平和输血技术操作能力。
(二)加强血液来源、保存、出库及输血器材、贮血设备的管理 医院临床用血严格加强血液来源管理, 坚决打击自采自供非法采 血行为,接受县卫计委监督, 确保血液来源合法,血液质量合格。临 床用血全部由永州市中心血站供应。
血液保存是保证血液质量, 控制输血感染的重要环节, 输血科应 建立完善的血液入库、保存、发放及储血设备管理制度, 确保出库血 液合格。
1、血液入库管理:输血科在血液产品接收过程中要认真核查血袋包装,核查血液质量,禁止接受不合格血液入库,核查内容如下:(1)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2)血型;(3)血液品种;(4)采血日期及时间;(5)有效期及时间;(6)血袋编号(或条形码);(7)储存条件。血液包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应拒领拒收。
2、血液保存管理:(1)分型保存应分类按序摆放,各型血液存放有明显的标示;(2)储血冰箱温度记录,贮血冰箱按规范有温度记录,每8小时一次,出现故障后,有检修、恢复记录及血液保存处理的记录;(3)严格血液保管交接班制度;(4)贮血冰箱内严禁保存杂物及私人物品。
3、血液出库管理 :(1)严格查对制度,发血时严格查对血型、数量、用血单位及各种报告单;(2)入出有序,血液的发放除临床医师因治疗原因特别要求外, 严格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以保证有效贮血。(3)严格执行送血回执制度,送(发)收(取)双方签名,以示血液产品合格收(取),并有可追踪性。(4)血液一旦出库原则上不得再入库,特殊情况下血液再入库必须遵守再入另存,记录另册,备忘明示的原则。在确保血液无损坏,质量可靠的前提下再发放。
4、储血设备管理(1)储血室、储血冰箱内定期消毒清洁。储血室每日晚用紫外线消毒 1小时,储血冰箱内每月用戊二醛进行物体表面擦洗消毒,再清水清洁;(2)细菌指数监测:每月进行一次储 血室内、储血冰箱内空气细菌指数监测。空气细菌指数监测不合格,应及时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实施改进方法,上报专案报告到医务科。(3设备科专业维修保养人员定期对储血冰箱进行维修保养,记录维修保养过程,设备运行状态,对储血专用冰箱进行评估,若设备年久老化,及时提出更新设备报告。
5、输血器材:设备科统一对一次性输血器材进行政府集中招标采购,查验并备案经销许可证、药监局注册证、营业执照及产品卫生许可证等证件,严把质量关。各科室不得自行购买一次性输血器材,更不得回收重复使用。使用后的一次性输血器材(含血袋)按《医疗 废物管理制度》规定进行统一回收、消毒、处理。(三)加强输血操作管理
1.临床医生严格执行医院“临床输血操作管理规定”、“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输血传播性疾病报告制度”等规章制度。
【临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推荐阅读:
临床输血信息化管理07-26
临床用血和输血管理06-28
临床输血管理量控制07-29
临床输血护理管理制度05-17
临床输血全面质量管理05-22
临床输血相关管理制度09-08
临床输血管理培训试题09-26
临床输血07-25
临床输血技术08-12
我院举办临床输血安全管理知识培训班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