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编导课程标准

2024-09-01

舞蹈编导课程标准(精选11篇)

舞蹈编导课程标准 篇1

山区人才培训计划

(舞蹈类)

舞蹈编导课程: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1、原始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

2、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而产生

3、具有社会号召力

动作、节奏和劳动是密切相关的,重复菜种劳动,产生有规律的节奏,人类以呼喊或者敲击木枪、石块等,则出现了原始舞蹈。

舞蹈艺术表现手段是人体动作。

1、所要求的不是自然形态或单纯生理状态,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经过美化的极富于感情色彩的动作。

2、三大要素:动作(空间)、节奏(时间)、表情(感情)

3、特征:一定的空间(舞台场地)和时间(一定的音乐)内用身体动作表达感情的艺术,决定了舞蹈长于抒情、拙于叙事。

舞蹈编导要熟悉、了解舞蹈的特性,扬长避短,选择适宜人体动作表现的题材。独舞:

(一)舞蹈编导就是舞蹈作品的编导和导演。

1、舞蹈编导自身是全部剧本(题材、体裁、形式、内容等)的创作者,有事把它搬上舞台的导演。

2、舞蹈编导肩负着“编”和“导”的双重使命,对于舞蹈作品来说,不参与编就无法导,这是无法割裂的整体。

3、舞蹈从创作之初就不得不同时开始考虑形体、表情、调度、音乐、舞台美术、灯光、服装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二)舞蹈创作的前提

作为编导,首先需掌握了一定的舞蹈表现技能和舞蹈创作知识,舞蹈的本质决定了它的群众性。

1、观察生活、了解群众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舞蹈形象、舞蹈作品的产生都是从生活中挖掘而来的,编导需在日常生活中认真细致的观察,积累这些来自生活的大量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科学的分析、理解和熟悉,从中筛选出典型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材料,并对它们有了真正的切身体会和实践感受之后,才有可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

2、舞蹈作品要富于时代精神,弘扬民族风格、积极向上。

任何艺术作品都服务于它处于的时代,跟不上时代的艺术作品就不可能有立足之地,也就丢失了它的存在价值和生存空间。

例如:○1民族民间舞能长期流传,根本的原因就是她们能以顺应大众不断变化的审美追求,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完善自身才得以生存。

○2众多舞蹈经典之作之所以能长演不衰,就是由于她们所表现的主题抓住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达到了理想化的高度。

3、熟悉积累舞蹈专业素材,全面提高专业修养。

○1多看、多学舞蹈语汇

2对名艺术门类的综合学习○

A创作者应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B对构图画面的基本知识进行学习

C要对服装灯光的基本知识进行学习

补充:灯光深化作品的主题,渲染浓烈的氛围,将观众带入特定的情景中。

服装一定是有助于点题,看了服装样式、色调,就能明白你要表现的什么题材,例:树、花、山、水等。二是服装体现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注:需便于舞蹈动作)

D编导要充分培养自己的想象力,使舞蹈具有浪漫抒情的色彩,这是作品打动人心、感染观众极为重要的方面。E编导要善于启发演员再创作的能力。

舞蹈编导课程标准 篇2

一、教学改革思路

舞蹈编导课是综合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一门专业课程, 教学难度相对较大。普通高校培养的舞蹈本科生普遍存在理论水平不足、适应性较弱、编导能力较差的问题。学院从2006年开设舞蹈编导课以来, 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舞蹈编创人才为目标, 在近10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探寻有效的教学计划, 从过去的第七学期开始编导课, 提前至第五学期开始。周学时由2课时增加到4课时。课时量的增加, 教学内容更加细致, 教学成效显著。当舞蹈理论课程与创编实践课程相结合之后, 学生们理论水平不足的问题得到了弥补。学生们将舞蹈编创实践中得出的理论成果运用与舞蹈作品之中, 不仅提高了他们自身的舞蹈编创水平, 还提升了他们舞蹈作品的质量。21世纪需要的是具有最佳智能结构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舞蹈编导人才。舞蹈编导课教学任务不应只是传授书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1.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 建立创新性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基础扎实, 知识面宽, 创新能力强, 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舞蹈编导人才。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讲究教学效果。在舞蹈编导课程的教改过程中, 将编导理论研究与编导实务探讨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采取的任何一种教改新措施时, 都以能否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能否提高教学效果为标准予以取舍。在教改过程中, 不断征求学生的意见, 接受学生的检验。3、保持课程教学改革的系统性。由于舞蹈编导课是基本功训练课 (芭蕾舞、中国舞) 、民族民间舞课、古典舞身韵课等的后继课程, 涉及内容很广, 如果撇开相关课程独立进行教改效果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必须同时开展专业课程的系列改革。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方法, 进行全盘考虑, 以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改革措施

1. 改革教学内容, 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首先让学生模仿, 捕捉生活中的动作, 从体态、动律、手脚姿态中模仿、提炼、形成舞蹈动作。明确动势的概念, 通过动作的四个因素 (动态、动律、动力、节奏) 分别进行变化练习, 保留一部分因素、变化一部分因素, 再加上时间、空间、力度的变化练习, 反复大量的练习积累之后必将出现具有创新意识的舞蹈动作。同时, 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动作质感的重要性, 为后期的编创做好准备。经过这样的动作开发训练学生能够不断建立新的舞蹈动作认知概念, 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提高编创实践能力。这样的练习要形成常态, 因为这是基本功, 如同钢琴学习中的基本练习、声乐学习中的练声练习一样, 要求持之以恒的练习, 才能成熟的运用设计好的舞蹈动作组词造句, 形成优美的舞蹈语汇, 完成舞蹈作品。

教学剧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编舞不是枯燥的技术法则和理论研究, 而是创作思维的呈现过程, 我们利用舞蹈作品方面的重要成果及一些编舞技术的重大改革, 引导学生从舞蹈编创的角度加以分析, 并且将所得到的结果引入课堂教学。课堂上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创作技术和构思分析, 让学生依托作品实例的讲解, 感受教学内容与舞蹈作品之间的紧密关系。实践证实, 将这些舞蹈作品实例引入课堂教学, 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很大兴趣, 还能产生很大的震撼和影响。借助教学剧目课程将《中国妈妈》《进城》《父亲》《南京·亮》《一片羽毛》《红色英雄》《古扎丽古丽》《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海那边》《弦歌悠悠》等一批优秀的剧目让学生们来表演, 在这样的剧目学习过程中, 学生们的表演能力与创编能力不断提高, 特别是作品结构的能力大大提高。这样的学习感悟是单纯的理论课程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数字影像技术形成于传统艺术创作手段完全不同的媒介方式, 能够深入艺术创作领域, 从而更好的拓展艺术创作语言和表现手法。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 我们还将继续努力把舞蹈编导实践教学与新媒介虚拟实践活动相结合, 通过舞蹈影像交流与互动、舞蹈课程视频交流、舞蹈学术视频交流、资源共享平台的活动改变学生们观察事物的方式, 获取知识的手段, 以及他们的思维与观念。

2. 改革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主动性、创造性

(1) 启发式教学

在舞蹈编导教学过程中, 启发式教学主要体现为:教师引导, 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为主的形式。通常教师预设一定条件的情境由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 完成既定条件的编创练习。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只作点评, 不做结论性总结, 与学生共同交流、探讨, 协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作业。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出动作编创的基本能力。课堂教学中, 将学生分成小组, 各小组分别按照要求策划编导内容, 展示作品, 各组相互观摩、点评、交流、探讨、修改、创新。在这样的过程中会有不同思维的碰撞, 能够很好地让学生们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体会到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以及激发他们不断求新求变的才能。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要有清晰的思维, 能够直观的分析把控学生们或偏激或天马行空的想法, 同时要能及时给与学生自信、激励他们不断推成出新。鼓励他们坚持己见, 不断修改, 直至完成最接近编导教学要求的作业。

(2) 探究式教学

在舞蹈编导课程中运用探究式教学, 让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观摩剧目、编排练习、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创作方案, 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 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 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 从中找出规律, 形成自己的概念。依托艺术实践课程平台, 立足地方文化建设的需要为街道、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编排舞蹈节目。组建学生创作团队, 拟定创作计划, 在排练中不断完善构思设计。通过搜集编创对象的资料素材、整理有效素材构思作品、经过排练、修整拿出最好的创作方案, 并且能够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来。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做好组织工作, 规范学生的创作过程, 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适时点拨, 诱导探究的方向。教师是引导者, 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 学生是探究者,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 发现新事物。因此, 必须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 做到既不放任自流, 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 也不能过多牵引。合作学习, 探究疑难。让学生对“交流成果”环节中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行讨论, 在合作学习中大胆质疑解疑。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可以小组研讨, 全班辩论等, 为学生充分表现、合作、竞争搭建舞台, 使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 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相结合, 单一性思考和求异性思维相结合。讨论中, 教师要做到:密切关注讨论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 及时进行调整和引导;发现多种结论, 特别注意和自己备课时不一致的结论, 变教案为学案;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及时发现优点, 及时给予鼓励。讨论要使学生思维碰撞, 闪现思维火花, 激发表现欲, 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三、教学改革效果

多年来, 随着舞蹈编导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改革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 教改措施的实用性和系统性相结合, 教改效果显著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学生的编创能力明显提高。从过去的学生只能完成较为基础的编创练习, 到现在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社会实践 (群文舞蹈、校园舞蹈、社会幼儿舞蹈、企业事业单位文艺演出) 中的舞蹈编创任务, 能够适应社会需求, 满足服务地方文化建设需要。

第二, 从学生实习及就业情况看。我院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表演及编导能力较强, 学生的适应性和编排能力普遍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现在主动要求接受我院舞蹈专业学生实习的单位越来越多。从就业情况看, 学生通过舞蹈教师资格考试认证后不少毕业学生在深圳、广州、山东、湖南、北京、山西的舞蹈培训中心或学校就业, 并成为了业务骨干。还有部分学生在中小学、电视台、政府部门获得了相关职位。其中少数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开班办学, 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第三, 从兄弟院校及社会各界的评价看, 我院舞蹈编导教改效果是明显的。每年的毕业汇报演出, 既是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展示同时也是接受社会用人单位挑选的时刻。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对学生们的能力给出了好评。

总结过去, 舞蹈编导课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今后仍需继续努力, 使舞蹈编导课的教改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力争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再创新优势。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舞蹈编创人才, 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形成创新性舞蹈编创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针对教学改革思路的明确、教学改革措施的调整、教学改革效果的呈现等方面的初步研究, 希望对进一步深化舞蹈编导课程的创新性教学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教学改革,编导,创新性

参考文献

[1]梁婷.“启发式”教学在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的应用[D].[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 2009.

[2]刘楠楠.“启发式”教学在舞蹈编导课程中的应用[J].音乐大观, 2014 (04) .

[3]张涛.高师音乐系舞蹈编导课程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14) .

[4]吕璐.高校舞蹈编导教师创新教学策略探讨[J].戏剧之家, 2014 (16) .

浅谈舞蹈编导课程的教学内容 篇3

关键词:舞蹈编导;单人舞;双人舞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257-1

舞蹈编导课是舞蹈表演专业的必修课,是为培养适合舞蹈普及教育的专业教师应具备的舞蹈编创知识和应用专业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舞蹈编导课是舞蹈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从舞蹈最基本的元素到句到段再到结构作品细致、严格、科学的探究与认识,研究舞蹈作品从构思到完成之间详细的创作过程。

一、单人舞编舞技法

从启发学生对动作的认识开始引入时、空、力相关因素的变化,让他们了解舞蹈的语言层级,最终用纯动作的方式呈现出不同的舞蹈小品。课程通过动作、造型、连接、舞句、舞段等形式结构,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完成单人舞的编导基础与教学,通过这门课程学习,使学生们在掌握和创造动作的同时完成一个舞蹈小品,为单人舞的创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舞句的建立

造型是相对静止的动作,要求学生迅速地静止。在给学生谈造型的基础上,先进行音乐即兴的练习,比如用比较舒缓、比较中性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即兴,然后突然停止,让学生了解造型的概念,首先让学生不要太过于对编导课有所抵触,慢慢拉近与同学的的距离。

(二)动作的发展变化

空间是一个三维立方体,能进行无限的扩展与压缩。从物理上讲,一般分为自然空间与人体空间,包括高、中、低三度空间和长宽高舞台空间;从身体上讲,分为内在空间与外在空间,主空间与副空间。通过对原型舞句空间的变化,感受身体动作在不同空间的存在意识,认知同一动作在不同空间的视觉效果。

动作是人体在空间的运动,要求学生由造型转化成动作,强调的是动作的线路和运动过程,不能停,要严格地经过造型到静止,和造型正好是相反的,造型要求学生迅速地静止,而动作要求学生运动的整个过程要线路清晰和连贯。

动作的连接,由若干的造型转化成若干的动作,再由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连接完成一个舞句。舞蹈句子的概念是由两个动作进行连接称之为短句,两个动作以上进行的连接构成中句或者长句,使舞句的概念得以建立。

二、双人舞编舞技法

(一)双人接触练习

双人舞编舞是在学生第一学期单人舞编舞学习的基础上,对单人舞的延伸与发展,通过双人的接触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双人舞编舞方法,通过接触的点、单点、多点、流动点,双人接触的造型,造型的横线、竖线、斜线、S线的发展变化,让学生初步地掌握双人舞,接触编舞的基本方法。

双人舞是由两个人配合完成的,要避免成为“二人舞”,也就是说双人之间一定要存在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很多方面的,比如角色上的、情感上的、调度上的、动作上的等等。

双人舞的教学对于编导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个从“认识自己”走向“认识他人”的开端,也为以后更为复杂的舞蹈创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在担任舞编创的基础上,一方面,保留一些基本的技术概念,如“句、段、形式结构、发展”等;另一方面,要更强调培养学生对于他者的动作感受和应变能力,通过一系列不同的练习,在掌握双人舞创作技法的同时,锻炼与他人合作的必要素质,使技术训练与素质培养在课堂上同时展开。此外,我们在沿用以往的技术技法,如双人卡农、非接触、接触、借力等行课的同时,也不断地尝试新的手段拓宽双人舞编创技法的渠道。比如,尝试让学生在太极训练的基础上加推手练习,并依此为动因,将其与原先的“接触”练习结合起来,通过两人的力量变化来感知对方,寻找形成新动作的途径。将这一环节纳入编导技术训练的课程中,对于编导专业的学生是首次的尝试———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这大致是一种寻根的本能行为,也是在“技术上升为语言”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的创造性尝试。

(二)双人不接触练习

双人舞编舞是在学生第一学期单人舞编舞学习的基础上,对单人舞的延伸与发展。通过双人的不接触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双人舞编舞方法,通过双人不接触的练习,双人并轨、各自为政、卡农练习,让学生初步地掌握双人舞编舞的基本方法。

力求将双人舞创作技法、身体感知训练,以及实际创作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双人舞教学的推进:1.逐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双人舞创作的基本技术技法、对身体变化和配合产生不同效果的把握;2.通过变换合作者,增强、积累学生对待他者身体变化的应变能力,为深度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3.加入适当的心理语言和人物分析,运用已掌握的形式结构的概念,将各个层级的素材,由外到内地组织成为一个具有心理语言基础与艺术完整性的小品。这一切将为下一学年培养学生的结构表达能力,做一些铺垫和搭桥。对于太极推手的介入,在双人舞编创技法教学中是一个尝试,而如何有效地将其纳入技法训练的整体中,则一直是我们苦心思考的问题。而面对行课量大,课时量有限的状况,这种尝试的艰辛不言自明,目前呈现出来的,是教师与学生历经无数个不眠之夜的煎熬与艰辛而得来的一点收获。

参考文献:

[1]孙天路.中国舞蹈编导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2]张建民.中国双人舞编导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

作者简介:

舞蹈编导专业简历 篇4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7年5月

工作经验: 应届毕业生

毕业年月: 20xx年7月

最高学历: 本科

毕业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

所修专业: 舞蹈编导

居 住 地: 山东省 滨州市 滨城区

籍 贯: 山东省 滨州市 滨城区

求职概况 / 求职意向

职位类型: 全职

期望月薪: 面议

期望地点: 山东省 济南市 ,广东省 广州市 ,广东省 深圳市

期望职位: 业务员 销售代表 管理人员

意向概述: 本人团结同学同事,做事踏实,乐观向上,认真负责,从事销售,艺术,金融类工作均可。

教育经历

20xx年9月 - 20xx年6月 广东海洋大学 中歌艺术学院舞蹈系舞蹈编导(模特方向) 本科

工作实践经验

20xx年7月 - 20xx年9月 山东省滨州市玛丽风情摩登摄影 宣传人员

校内职务

20xx年10月 - 20xx年10月 院学生会组织部部长 中歌艺术学院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手 机:

舞蹈编导法则在群众艺术中 篇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茶余饭后,更多的人开始喜欢看一些高雅的舞蹈艺术作品。告别秧歌、龙鼓等普遍的艺术表演,优秀的专业剧目开始在普通群众中大量演出。

群众文化是具有特殊性的,所以,在编排群文作品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就比较多。首先,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再去谈舞蹈的结构和作品的意义。

我们来了解一下编舞的步骤。

首先是选材。怎样的题材才是比较适合的,这很关键。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群众文化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包括演员的水平不能按专业演员来要求,所以有很多作品不适合他们表演,同样,很多题材也就不适合。比如,首先古典舞对于他们就有很多局限了。我们三明地处山区,有大量的劳动题材作品可供参考。而且我们还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作品可挖掘的深度还有很多。

选好题材,接下来就是“构思”了。“构思”是所有编舞工作的基础。“构思”有时很具体,有时仅是一种感觉。它就像一个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启动开头一样在我们这些愿意创作的人身上起作用。对于“构思”我是这样界定的:它不是类似剧情的故事梗概,不仅仅受戏剧主题的支配。它更属于情感、感觉和思想世界。对世界人、事、物产生疑问或感受、印象,“构思”必然地会显现出来,最终迫使自己像马达那样投入创作。

构思,在我的感觉中,它来自这一或那一瞬间感受到的激动:听一段音乐,看一幅画,领略一片风光、日常生活的情景。我常以劳动为例来阐明怎样观察能够促进我们进入创作:“……看吧,人们怎样劳动……男人、女人…力量…创造……

这样就有了节奏、方向、活力、各种表现力……

这个例子向我们挑明了我们的创造力取决于我们对世界的敏感性。世间万物千象中蕴含着无数的暗示和信息。懂得如何去听、去看、去感觉、去触摸,用你的身体和心去倾听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一切:领悟了!于是就可顺着许多条路自由自在的地进入创造!

其次就是舞蹈的即兴。

“构思”有了,怎样把这个“构思”发展成舞蹈呢?光有灵感是不够的,第二阶段就在于面对“构思”的各个方面进行思考和通过身体的研究找到相对应的素材。

素材包括元素动作和组合。

这时的元素动作在选材时就应该已经同时想清楚了,它可能包括部分选材前采风得来的动作,这些动作可能来源于劳动时动作的艺术化,也可能来自于想象中,或者来自于已经存在的动作组合。

对于这一阶段来说,即兴舞蹈的运用是最重要的,它能使“构思”呈现出来,并赋予其活力。通过即兴舞蹈,人们能看到“构思”找到它身体动作的载体和估计出这一构思的潜力。这时的舞蹈直接把动作连接起来,成为一个一个段落或直接成为一个舞蹈作品的雏形。

对我来说,我把即兴舞蹈视为最主要的、必须的创作手段。因为它给舞蹈者完全的自由。他们能无节制、无限止地舞蹈,他们的动作经常超出他们的意识之外,就如人们所说:“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一些动作。”

根据即兴舞蹈的特性,即兴舞蹈通过游戏激发自发性。它包括运动性的和情景性的瞬间不品,在没有任何方式方法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根据编舞者的建议,舞蹈者遵循各种引导启发地他探索的指令,用身体去寻求。最初的“构思”作为主题,所有的建议都服务于这个主题。我们就这样从技术性和情感性的各个不同的方面涉足将来的舞蹈。每个建议都为阐明主题服务,帮助接近我们最初所选择的主题。即兴舞蹈练习是为舞蹈作品找到有用的素材,而不打算就此把它作为已经编成的舞蹈。

用身体探索,即兴舞蹈能由编舞者自己练,或由编舞者引导一批舞蹈演员进行。在大量的练习和齐心协力的研究中,编舞者和舞蹈演员之间会形成一种默契。

想象展开了,动作就会自发地产生。但不是所有的动作都有同样的价值,同样的用途。有些将很快被忘掉。相反,有些则明显地表现出来。编舞的材料有了,但舞蹈还不存在。为了使它取得形式,应该在各种素材中确认出能够用于作品的成分,发及将它们有机地纵使起来。

需要提示的是,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我们编排的作品是要面对怎样水平的演员,并根据这些演员的水平和条件来合理设计动作。

在舞蹈编排工作中,还有道具和布景的运用,道具和布景能帮助涉及“构思”。这是一种能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给他们充当参照物的有功效的物质性装置。它将编导的意图最直接地体现出来,它使“构思”具体化。

道具和布景可能是各种属性的:木质、皮质、金属、织物等等。它们或是实用的或是不实用的,或是大型的,或是小型的:椅子、石块、一种塑料模型……。运用道具或布景的.舞蹈作品的特征,体现在编舞者所设计的舞者与这些物品的接触形式上。比如秧歌中大量使用到扇子或手绢花,古典舞中大量使用到的长绸或剑等,这样的作品包括《东北秧歌》、《红绸舞》、《弈》等。

根据物体的性质、形式、大小挑选出来的道具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物品了。舞蹈创作在于将改变它的用途,达到超越这一物体的生活原型的目的。艺术的语言赋予所展现的艺术行为以普遍的价值。比如,不再感兴趣于舞蹈者(作品中的人物)仅仅坐在椅子上,而致力于表现他的疲劳和产生这种疲劳的原因。

以上我们陈述了有关编舞的主要因素。显然,创作不仅是各种不同因素拼凑在一起的“烹饪”。创造性的一个方面取决于完全无法检验的品质。然而,编舞的最系统的知识能获得行为的自由,能帮助克服在确定特征和创造中必然碰到的困难。

最后才是组织编排。

以上工作都完成后,开始进行作品和音乐的完整合成。最后这一阶段在于选择。在挑选中有所取舍。在即兴舞蹈中出现的这些素材是否都将被运用、加工和进一步开发呢?

这是困难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对于很多人来说,靠能力发挥作用。一个明智的方法,就是在选择中编制舞蹈:选择动作,选择舞者之间、舞伴之间的联系,把这一切置于空间,然后整体平衡,规定舞段的长度……。杰出的、决定性的做法就是应避免“我不知道做什么”的盲目性,使舞蹈作品不只是表现一个简单运动系列。

群众文化的舞蹈作品通常都大量地使用群舞形式,也就是常说的“人海战术”,这一方法虽然存在不少缺点,但同时也可以避免了水平差异带来的一些作品缺陷。所以,在合成作品时,多考虑队形变化及音乐的协调配合非常重要。

同时,可以考虑编排意境强的舞蹈,这样的作品适合演员多的作品。舞蹈作品的意境,从字面上解释,意是指作品所表现感情和思想,境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客观环境。舞蹈作品的意境,就是舞蹈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舞蹈意境的创造主要是通过形象的情景交融艺术特写与描绘,把观众引入到艺术想象的空间,进而获得更丰富的审美感受,从视觉冲击到灵魂感受。在舞蹈意境创造过程中,情景交融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结构层次表现为:景-情形-象-境(意境)。

意境强的舞蹈比较容易被群众所接受,而且,可以在很多场合大量地使用或演出。

需要强调的是,不管什么样的作品,都需要知道这个作品是要表现什么或要传递什么,不能是一个单一的动作串联而已。为了避免编导工作的盲目性和无目的性,建议我们的编导工作者应该经常去田间地头工矿企业等各地去熟悉情况,多体验生活,编排出有灵性的作品,有人性化的作品,为人民多留下一些宝贵的文化财产

>

★ 编导故事范文 阳光

★ 编导年终总结范文

★ 编导实践报告

★ 编导创意广告范文

★ 纪录片编导阐述范文

编导课程教学安排 篇6

编导培训教学安排

1、教学时间

每个周期为15天 每天2个课时 每个课时3个小时 即30个课时 授课时间共60个小时

2、教学内容分为

(1)即兴评述(50分)(2)影片分析(80分)(3)编写故事(40分)(4)文艺常识(30分)

3、课时安排

(1)即兴评述 4个课时(2)影片分析 10个课时(3)编写故事 6个课时(4)文艺常识 1个课时 1个课时介绍编导考试的内容 1个课时讲影视常识

1个课时讲摄影摄像的基础知识 3个课时的小考试 2个课时的期末考试 1个课时的结业仪式

4、影片分析涉及的类型

广告 纪录片 电影 专题片 电视栏目

每日课程安排

编导专业

第一天:上午 第一节课

编导考试的具体内容 电视编导是具体任务 第二节课 9大艺术的简介

世界著名的102部电影 中国国产100部电影第一天:下午 第一节课

广告创意讲解与技巧写作 第二节课

电视栏目策划与解析

第二天:上午 第一节课

面试的4个档次 如何作自我介绍 第二节课

学生上台作自我介绍 第二天:下午 第一节课

即兴评述对语言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课

编导专业

如何构架即兴评述的中间部分

第三天:上午 第一节课

即兴评述结尾的方法 第二节课

常见的即兴评论题目分析 第三天:下午 第一节课

给定题目,同学们写提纲 第二节课

依据提纲,评论题目

第四天:上午 第一节课 即兴评论考试 第二节课

公布成绩 总结经验 第四天:下午 第一节课

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课 编导专业

镜头元素

第五天:上午 第一节课

视听语言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课

专业影视学名词解释 第五天:下午 第一节课

影视运动元素节奏的诠释 第二节课 电影流派

第六天:上午 第一节课

影片分析的写作方法与格式 第二节课

影片的正确与错误评析 影评的要求 结构第六天:下午 第一节课 看电影《黄土地》 第二节课

编导专业

分析影片

第七天:上午 第一节课

影视标题的种类 如何分析一部电影的主题 第二节课 影评的写作流程 第七天:下午 第一节课

观看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 第二节课 解读电影

第八天:上午 第一节课 专题片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课

观看一部专题片 并详细解读 第八天:下午 第一节课 如何赏析故事片 第二节课 编导专业

影视剧的评论

第九天:上午

解读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蒙太奇 第九天:下午 第一节课

影评常见的题目类型 第二节课

06年到09年各大高校影视专业的影视考试题目

第十天:上午 模拟艺考真题 做卷子 第十天:下午 写作文的四大方向

第十一天:上午 命题故事的写作方法 第十一天:下午 怎样写好材料作文

第十二天:上午 命题创作的方法

编导专业

第十二天:下午

针对编写故事进行模拟考试

第十三天:上午 第一节课 电影的发展史 第二节课

中国电影常考知识点

第十三天:下午 第一节课 经典文艺常识 第二节课 影视艺术部分

第十四天:上午 模拟面试 第十四天:下午 模拟笔试

第十五天:上午 公布考试成绩 编导专业

做一个专业的舞蹈编导 篇7

Q:体育舞蹈的编排和中国舞、现当代舞的编排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哪?

A:通过它的肢体来进行创作是最难解决的。因为体育舞蹈有自己独有的审美取向,有很多固定的节奏和动作形态,不能随意改变。不是什么题材都适合体育舞蹈编创,作品创作必须以保留体育舞蹈的味道为大前提。

体育舞蹈的编导要很合理地、巧妙地将体育舞蹈所特有的律动和动作形态与所想表达的内容及其形式相融合到剧目中,通过将体育舞蹈的陌生化语言转化为编创者的表达,找到其中的可言性是最难的。这就要求编导对于体育舞蹈有深入的了解和渗透,掌握其文化内涵及精髓。

Q:进行标准舞与拉丁舞的编排时,有什么不一样?

A:标准舞与拉丁舞的区别很大,架型不同,审美取向不同,动作的特性也完全不一样。标准舞是很正规的宫廷舞蹈,它的架型必须在两个人贴着的前提下完成。而拉丁舞会更加自由些,可变性也更加丰富多样,编排时可以融入很多新的元素与拉丁舞相结合。

譬如拉丁舞的solo部分,我们可以通过solo去完成一些内容性的表达。在创作《不再让你孤单》时,我就借用了solo的不接触完成了我想要的表达。所以相对来说,我觉得拉丁舞的编排比标准舞的要容易。

Q:一般来说,编舞的顺序是怎样的情况?

A:编舞分成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顺向思维是指先有主题内容和音乐,然后再去根据内容的需要构建动作,逆向思维则相反。

现在很多编导教学都是逆向思维教学,先将动作开发出来,然后在动作中寻找内容。这样容易产生的弊端就是编排的舞蹈动作与音乐往往不能完美融合,所以,必须要根据音乐再进行对动作的调整,不能直接硬套。

Q:寻找舞蹈创作灵感的秘诀是什么?有些什么途径?

A:其实并不是有编排任务时,我才去寻找灵感,而是有灵感有想法时,我先拿手机或者笔记下来,贮存好想法。在合适的时候,碰到合适的选手,再进行采用。

在平时,听音乐会、看话剧、看书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都能激发灵感。我家里有很多关于解剖书法的书籍、欣赏国画的书。我比较欣赏的是说话直接、有艺术感的笔者,比如贾樟柯、陈丹青。这是因为创作也需要直接、真实,只有真的情感才能打动观众。当然,了解一定的舞蹈背景文化也是必须的。总之,创作来源于生活,应该多出去看看,尤其当创作遇到瓶颈、走入死胡同时。

Q:对于公开赛首次设置的团体舞项目,你有什么建议?

舞蹈编导课程标准 篇8

关键词:舞蹈编导;形象思维;培养;课程改革

舞蹈编导专业特点是“编”与“导”相结合,在舞蹈编导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牛们创作、排练舞蹈的能力,又要重视培养学生们指导舞蹈排练的能力。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要增强学牛们的舞蹈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牛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有利丁增强学牛们学习舞蹈编导的兴趣,也有助丁提高学牛们的舞蹈学习水平,从而实现舞蹈教学的目的——培养出优秀的舞蹈编导人才。下文中,笔者将具体的分析舞蹈形象思维能力在舞蹈编导教学中的意义,并针对舞蹈编导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舞蹈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l 在训练中培养舞蹈编导形象思维

对直观形象、动作图式以及牛活表象进行隋感的、联想的和想象的处理,之后逐渐形成新的形象,这个过程便是舞蹈形象思维的过程。对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首先应从日常的舞蹈训练中开始:

1.1 基础训练培养

舞蹈基础训练,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同学员的基本功,帮助学牛们锻炼出踏实的舞蹈基础,对学牛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舞蹈基础训练具有日常性、基础性等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它在舞蹈教学中的地位,培养学生们的舞蹈形象思维能力,首先就应当从最基础的舞蹈基础训练着于。在舞蹈基础训练的教学指导中,要注意对学牛们进行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指导学牛们站立方式、于位动作等基本动作,让学生们在训练中形成肌肉记忆,这样便可以很容易地让学牛们达到标准规范动作。这样学生们在进行舞蹈编导活动之时,便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舞蹈动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及时地加以纠正,完善舞蹈编导内容。这样,在日常的基础训练中,便可以培养起学生们的舞蹈形象思维能力,实现教师的教学日的。

1.2 艺术鉴赏训练

除了要在舞蹈基础训练中严格要求学生,加强学生们的舞蹈形象思维之外,还需要提高学牛们的鉴赏能力,让学牛们在舞蹈艺术鉴赏中提高形象思维能力。艺术鉴赏训练主要包括对舞蹈录像、舞蹈摄影以及现场舞蹈等方面的艺术鉴赏,不同的鉴赏内容带给人的感觉也不同。舞蹈录像带给人的感觉是灵活的、生动的,但其所采用的视角是摄影师的视角,其视角并不专业,在拍摄过程中只注重视觉效果的表达,而忽视了对舞蹈艺术的追求。舞蹈摄影是静态的,可以很好地抓住一些舞蹈表演过程中的精彩瞬间。通过对舞蹈摄影进行鉴赏,可以加深同学们对舞蹈动作的理解,使学牛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舞蹈艺术的魅力。对舞蹈表演的现场观看则可以直接地感受到舞蹈艺术的魅力,通过对舞台灯光、舞台布景的直观感受来培养学牛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通过对舞蹈艺术进行鉴赏训练,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什么样的舞蹈才是是美的?怎样才能将舞蹈的美更好地表现出来?学生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便在对舞蹈艺术鉴赏的过程当中逐渐养成。除此之外,对舞蹈艺术进行鉴赏还可以激发学牛们的创造力,给学生们带来舞蹈创作的灵感。对学生们进行舞蹈艺术鉴赏训练,学牛们既提高了艺术鉴赏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

1.3 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身体语言的训练,二则是对口头语言的训练。舞蹈是身体的语言,通过舞者的不同肢体动作可以表现出舞者不同的情感。在身体语言的训练当中,可以首先设定不同的情境,然后让学牛们通过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出来。还可以让学牛们通过类似丁哑语的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牛们用简单的肢体工作表达出更多的内容,从而实现提高学牛们身体语言能力的目的。通过这种训练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牛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牛们的舞蹈编排能力。第二个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训练,这主要是针对舞台剧来说的,舞台剧不仅需要肢体语言的表达,还需要口头语言的表达。通过口头语言的表达,可以让舞蹈表演显得更加的丰满。在对学牛们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故事性与舞蹈性结合在一起,要求既能表现出舞蹈的技术性,又能表现出舞台剧的故事性,使舞台剧的表现更加丰满。在对学牛们进行肢体语言训练与口头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情境,提高学牛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1.4 舞台艺术训练

舞蹈编导的最终日的还是为了舞台表演,在对学牛们进行编导训练的过程当中,还应当注意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实践机会,让学牛们在舞台表演中获得最真实的舞台体验。通过对学牛们进行舞台艺术训练,可以让学牛在舞台表演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获得更加真实的舞台体验。在训练结束之后,可以让同学们聚在一起谈一谈感想,互相交流,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舞台经验。在舞台艺术的训练当中,学牛们对舞台表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牛们的舞台形象思维能力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2 在舞蹈教学中培养舞蹈形象思维能力

上文中我们主要介绍了如何在训练中培养学牛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基础训练培养、艺术训练培养、语言训练培养以及舞台艺术训练的培养。在下文中,笔者将谈一谈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养舞蹈形象思维能力:

2.1 抒情类舞蹈教学中形象思维的培养

抒情类舞蹈是舞蹈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指直接表现和抒发舞蹈形象思想感情的舞蹈。在抒情类舞蹈教学中,要注意塑造适当情境,让学牛们在不同的情境当中感受不同的情感。抒情类舞蹈教学一定要注意文化内涵与舞蹈艺术相结合,在表现舞蹈艺术魅力的同时还应当注意情感的表达。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牛们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牛在舞蹈编导学习中注意结合牛活情境。艺术源丁牛活,教学过程中还应当鼓励学牛们观察牛活,将牛活中的感情代人到舞蹈当中,将舞蹈变成表达情感的媒介,通过舞蹈艺术来表达牛活中的情感。让牛活的情感在舞蹈艺术表达中得到升华,同时也让舞蹈艺术有了世俗气,使之更加的亲民,更有利丁大众的欣赏,让学生们的作品更加的接地气。

2.2 叙事类舞蹈教学中的形象思维培养

叙事类舞蹈的诞牛使舞蹈艺术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同时也使抽象的舞台艺术变得更加的具象化。通过在舞蹈编导教学中加入叙事类舞蹈教学,可以使学牛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更加充分的训练。叙事类舞蹈的精髓在丁对故事的还原以及故事寓意的表达,要通过最简单的动作来表达最完整的故事。通过训练学牛们编排叙事类舞蹈的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牛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3 结语

如何培养舞蹈编导的创作思维 篇9

关键词:舞蹈编导;创作思维;应用技能;提高素养

中图分类号:J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51-01

要提高一个舞蹈编导的创作思维,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培养。首先舞蹈是一种艺术活动,舞蹈是美的展示,所以,舞蹈编导就要有很高的艺术素养,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有艺术气息和脱俗的境界。作为一个编导工作者,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并不断提高理论应用技能,使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舞蹈表演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的,通过舞蹈可以更好的诠释音乐,音乐也可以是舞蹈表演更加唯美,使舞蹈表演更想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所以,舞蹈编导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艺术是相通的,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能够有效提高舞蹈的可观赏性自己编舞的质量。

一、强化理论知识,培养应用技能

作为一个优秀的舞蹈编导,他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熟练掌握的舞蹈技能[1]。只有掌握了理论知识,才能进行下一步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才能在理论的基础上创新。也只有在熟练掌握了舞蹈动作之后,才能在编舞过程中,将不同的舞蹈动作完美的结合起来,从而展示出舞蹈中最美的一面,才有可能在舞蹈编排和创作上有突破性的创意,达到最好的效果。

舞蹈编导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创作思维是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对原有形式不断的进行升华,突破和创新。所以在平时的创作思维培养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才能将理论知识运用自如。并且,在强化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提升应用技能,否则就只是纸上谈兵,而不能有所成就。

二、提高音乐素养,达到融会贯通

舞蹈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的两部分,舞蹈与音乐的结合能使二者相得益彰。音乐增强舞蹈的意境,使舞蹈的展示更吸引人,为舞蹈注入灵魂,使舞蹈的展示不仅仅是技术表现,而是可以传达出舞者的情感,进而引起观众的共鸣。舞蹈和音乐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但是艺术是相通的,通过舞蹈的展示又可以更好的诠释出音乐内在的情感和意境[2]。音乐本就是一种情感的诉说,而舞蹈恰好是通过动作演绎了音乐情境。

一个舞蹈编导,他应该具备的能力,不仅仅是能够创作出优秀的舞蹈,更要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可以为自己的舞蹈创作配上最和谐的音乐。音乐是能够直击人类灵魂的声音,通过提高舞蹈编导的音乐素养,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思维。要培养音乐素养,就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多接触音乐,更多更广泛的了解音乐。不能只是听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也有它特别之处。在音乐中感悟情感,由情感引发舞蹈创作,这样的创作更走心,融入心意和情感的作品都是优秀的,而且能打动人的。

三、提升文化底蕴,注重内在发展

舞蹈是经过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形成的产物[3]。在我国舞蹈的发展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几千年以来,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舞蹈文化,很多民族都有提现自己民族的特色的舞蹈,这些舞蹈经过历史的演变,已经拥有了其特有的内涵,成为本民族文化的载体。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特色民族舞蹈,提现着其特有文化。例如,孔雀舞、篝火舞等优美的舞蹈。

作为舞蹈编导,要更多的了解不同形式的舞蹈。不同形式的舞蹈可以给人不同的启发,更可以有效的激发创作思维。要了解不同形式的舞蹈,就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不但了解舞蹈的外在表现,更要深入了解舞蹈的内涵。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舞蹈编导应该更多的接触,学习中国文化,通过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可以在舞蹈创作中融入传统文化,使所创作的舞蹈更有灵气。作为舞蹈编导,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这样才能拥有更脱俗的创作思维,才能创作出更好的舞蹈。

四、注意观察生活,增加实践机会

一个优秀的舞蹈编导,要经过长期的努力,通过不断提升自己能力,创作水平,使自己拥有一个优秀舞蹈编导必须具备的能力。一个舞蹈编导,要想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首先他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通过不断的观察生活,培养自己的创作思维。生活是舞蹈创作的基础,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作为一个舞蹈编导,应该多去了解生活,感知生活,使自己的创作不仅充满了艺术水平,更能够触碰到人类的情感,这样的作品才是高質量的作品。

对于培养舞蹈编导的创作思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作品的好坏,要通过实践才能够甄别。在实践中可以发现不足,可以不断纠正提升。而且只有将创作思维应用到实践当中,才能够避免纸上谈兵。通过在实践中舞蹈动作的展示,舞蹈与音乐的结合,以及与舞台灯光等的和谐程度,不仅可以检验作品的完整性,从中也会对创作思维有所启发。

舞蹈的创作是一项非常有难度的工作,要想创作出经典的作品,就必须拥有相应的创作思维。所以,对于一个优秀的舞蹈编导,培养创作思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分别举例,说明了强化理论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自己培养音乐素养等方式可以有效的培养创作思维。并且,在平时要更多的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感知艺术。要想使创作的舞蹈,形式更加多样化,了解不同形式的舞蹈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作为一个舞蹈编导要提升创作思维,也要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不断的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使创作思维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高志毅,毛洪庆.浅谈如何提高舞蹈编导的创作能力[J].艺术教育.2012年09期

[2]张守和.当代中国舞蹈编导学科发展历程与前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舞蹈编导中文学素养的研究 篇10

“文学”一词一般情况下是用来表达人类语言的, 它所表达的内涵就是将艺术用更加形象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如散文、小说等都是文学形式的艺术。舞蹈与文学一样, 也是为了表现人们的生活、表达人们的情感并用动作的方式完成一门艺术。文学一般是用文字表现生活中丰富的内容, 而舞蹈一般是用肢体语言表现人们的思想内涵。舞蹈编导在编创舞蹈时必须源于生活, 但舞蹈的表现力必须高于生活。所以经过编导编创后的舞蹈具有更加强烈、更加典型、更具有集中性的表现力, 这些特色与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特色也是相互吻合的。

虽然文学和舞蹈在表现的形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别, 但是在整个艺术的领域中文学和舞蹈具有相同的属性, 它们所创造的出的表现力能够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满足。作为艺术作品, 其创新性和独特性就是它成功的标准, 人们满足了艺术作品中存在的共性以后, 就开始追求其中的独特个性, 在发展过程中文学要遵循这个规律, 舞蹈也是一样。

舞蹈编导在编舞时, 需要在生活中大量收集生活的素材。只有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做出创新构思, 才能使舞蹈内容更加形象。所以, 舞蹈编导必须阅历非常丰富, 并且对生活的认知程度非常高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舞蹈风格。换言之, 舞蹈编导在有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后, 将这些文学内容与舞蹈的内容联系起来就能使舞蹈的情节非常生动, 并且所表现出的舞蹈情节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文化素养影响着舞蹈编导专业素养

在编舞过程中舞蹈编导占据着绝对重要的位置。从舞蹈创作, 到舞蹈整个排练, 再到演出都是由舞蹈编导组织完成的。舞蹈编导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不仅要会“编”而且要能“导”, 只有将这两项工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使舞蹈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 舞蹈编导必须具备极高的专业素养。

概而言之, 舞蹈编导必须具有以下几项素养: (1) 舞蹈编导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音乐感, 对文学、美术以及音乐多个方面都要精通; (2) 在日常生活中舞蹈编导必须善于观察生活, 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对生活的感悟发掘出自己无限的创作力; (3) 作为舞蹈编导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必须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以确保拥有一个素材后能够根据素材的内容将其创新, 达到舞蹈的效果; (4) 作为舞蹈编导自身必须会跳舞, 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和舞蹈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舞蹈演员对动作的表现。

其中, 文学素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贯穿到整个舞蹈的编创过程中。编导在编舞时首先是发现素材, 进而对素材进行整理和创编。在创编时要经历确定主题、设定人物形象、设计舞蹈动作、完善舞蹈整体结构等步骤。这些步骤的完成又需要编导撰写一个文学形式的舞蹈脚本, 进而根据这个脚本的内容增添主题中的情节, 并找到整个情节中的抒情点, 最终使整个舞蹈具有与众不同的思想性。而要保证这整个环节的艺术性, 编导只有拥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 才能使这个环节完成得完美无缺。

3. 舞蹈编导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学素养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舞蹈编导应当注重培养自身的文学素养。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 只有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不断积累、多多观察并且经常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去, 通过长期的累积才能有所提升。作为舞蹈编导, 在生活中应当多读书, 通过书中的文学内容提升自身的文学底蕴。在生活中舞蹈编导应当善于观察身边的小事, 通过一件件小事的积累, 丰富自己内心的情感, 并且养成经常写日记的习惯。作为舞蹈编导还应当不断培养自身的想象能力, 舞蹈编导在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后可以根据书籍中的一些内容展开想象, 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书中的内容, 只有经常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编舞时才能将一些文学性的材料通过自己的创新思维, 转化为舞蹈的肢体语言, 这样编创出的舞蹈才够脱俗、新颖并且贴近生活却趋于艺术。

4. 结语

作为舞蹈编导, 不仅要具有丰富的舞蹈知识和舞蹈能力, 而且要把文学素养放在首位进行培养, 只有舞蹈编导具有了较强的文学素养, 其所编排的舞蹈才能有一定的创新性, 所以舞蹈编导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从而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完善。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文化事业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 舞蹈作为整个文化产业中的一个分支, 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在舞蹈领域中有越来越多与众不同的作品涌现出来。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提高舞蹈作品的水平, 舞蹈编导必须创作出大量新颖的作品, 带动舞蹈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舞蹈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文学对于舞蹈的重要性, 研究了文学素养与舞蹈编导基本素养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舞蹈编导,舞蹈创作,文学素养,艺术

参考文献

[1]保剑.北京体育大学舞蹈编导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13.

浅谈舞蹈编导应具备的素质 篇11

一、舞蹈编导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广泛的知识和舞蹈专业基本修养

舞蹈编导是作品的创作者,是作品的导演,演出的组织者、领导者。其职责就是构思和创作舞蹈作品,组织和指导排练,通过与灯光、音乐、舞美等人员的合作,最终将出色的舞蹈作品呈现在舞台上。这一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舞蹈编导一定要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渊博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具有广泛而扎实的舞蹈专业知识。

1. 广泛的知识素养:

(1)具备一定的艺术文化知识。舞蹈编导应对一般文化,如音乐、文学、戏曲等艺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了解。这样不仅能够帮助舞蹈编导从整体上提高创作境界,而且还能够通过对姊妹艺术文化的学习,丰富其表现手段,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因而使其舞蹈作品更具有文化内涵,且有利于提高其观赏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加强文化修养,对于舞蹈编导来讲是至关重要的。(2)社会生活知识。作为一名舞蹈编导,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现状,尤其是舞蹈艺术领域的生活与现象、流向和发展趋势、它的表面现象和深层运动,都需要有深入的理解。

2. 舞蹈专业基本修养。

舞蹈专业基本修养具体表现在专业知识方面,则应该对舞蹈概论、舞蹈史、舞蹈美学、舞蹈力学等常识有较系统、深入的了解。能够独立地完成中国舞、芭蕾舞、现代舞等舞蹈、舞剧的艺术创作和导演工作。舞蹈专业知识是对舞蹈发展、创作和评论的经验总结,是对各种舞蹈现象的科学概括,一名优秀的舞蹈编导要对纳入作品的舞蹈技法、舞蹈现象等做出判断和处置,就不能单凭艺术直觉,还要运用理性思考,这就要借助丰富的舞蹈理论知识,凭借舞蹈理论所提供的系统知识、范畴、概念、思维模式,方法和特定语言。

除此之外,舞蹈编导还要具有心理学、舞蹈美学、舞蹈教育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二)艺术素质和心理素质

1. 艺术素质。

一个人的艺术素养,是长期艺术欣赏活动的结果。作为一名舞蹈的编导,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质,要爱艺术、懂艺术,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和审美能力。舞蹈艺术是一门形体动作的艺术,舞蹈创作就是人体动作的创作,而舞蹈内容则是舞蹈编导将所要表达的题材浓缩成抽象的肢体语言,这种舞蹈语言具有艺术性极强的指向,艺术素质对于舞蹈编导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也是舞蹈创作有别于其他艺术创作的特殊要求。因此,舞蹈编导学习和掌握的素材越多,就可以使舞蹈创作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深化作品内涵。就像一个优秀的作家首先要拥有丰富的词汇一样,一名优秀舞蹈编导也先要拥有一个丰实的舞蹈宝库。

2. 心理素质。

任何一种职业都要依靠人来从事,所以职业心理素质的研究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从人的心理活动来看,都离不开感觉、知觉、观察、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注意、意志等心理过程,而职业心理素质问题,主要研究这些心理过程中应强化那一些,具有什么特征,对于舞蹈编导而言,这些心理素质应当为我们所注意和加强。

二、舞蹈编导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1.独特的审美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对美的发现,舞蹈编导的观察能力实际上也是其审美能力的表现。观察是舞蹈编导搜集创作材料的重要途径,观察对舞蹈创作具有特殊的意义。编导只有到生活中去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体验、分析研究,才能获得大量的创作材料。在生活中,编导用自己敏锐的视角,独特的审美观,准确、全面、精细地去发现,去寻找平常事物中人们“看不到”且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有这样才会使得自己的作品,“人无我有”,在层出不穷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因此,审美能力是舞蹈编导必须具备的能力,对一名舞蹈编导来说,他除了应该具备艺术家那种共同的认识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的创作活动外,是否有能力将头脑中对于生活现实的情感感受转化成适合于舞蹈构思的“动作素材”,并通过加工构思搬上舞台,是衡量一个编导专业能力的尺度。

2.正确认识和概括生活的能力。生活是舞蹈的创作源泉,舞蹈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舞蹈高于生活,则表现了舞蹈编导对生活的认识和概括能力。这就要求,舞蹈编导要熟悉和了解生活、深入地体验生活,用热爱生活的眼睛去观察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捕捉动作、反映生活。例如,农民们插秧的场景、脸朝黄土背朝天手在飞舞的模样、直起腰擦汗、看太阳看插过稻田的喜悦表情等,都是编导们在表达这一题材内容时所应该熟悉和知道的。

所以,作为一名舞蹈编导,深入生活去捕捉舞蹈形象,发现其中的亮点,是每个舞蹈编导最重要的选择题材的方式之一。能够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也是最能够打动观众,得到观众信赖,引起观众共鸣的。

3.活跃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情感。丰富曲折的生活体验和日积月累的生活阅历,是创造优秀作品的基本材料和必要的前提条件。一部作品所表现的情感是否能真正的打动欣赏者,则取决于它所表现的情感是否真实。然而,丰富的情感和切身感受来源于编导对生活积累,通过创造性思维激发创作冲动,从而构思和创作出内涵深刻、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

三、舞蹈编导不可缺少的技法素质

创作技法是用来表现舞蹈的技巧和方法,是编导者为表情达意而采取的有效艺术手段,它是舞蹈编导一种在艺术上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然而,技法不等于创作,用技法的堆积而成的舞蹈作品,不是作品。“技法”是用来解决出动作难、舞蹈语汇不丰富的问题。技法受制于编导的世界观、艺术观,同时又作用于编导的创作实践,为他的创作活动服务。例如:创作一个傣族民间青年男女爱情素材的舞蹈,编导首先要进行一个总的构思和计划;其次,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搜积相关的材料;再者,对生活进行体验视察,研究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对舞蹈语汇进行选择;最后,创作舞蹈作品。这一整个过程,无论是创作前的构思和准备阶段,还是进行创作排练的阶段,都离开不技法的运用,可以说,技法的运用贯穿在整个创作的全过程,它表现了编导对技法的驾驭能力。一个具备创作技法能力素养的编导,它会在舞蹈的创作过程中不断完善构思,完善表达,使构思能力和表达能力统一起来,技法才会有充分的用武之地。

上一篇:心中的珍藏记叙作文700字下一篇:温暖的唯美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