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2024-05-26

无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精选5篇)

无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篇1

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有关情况

不管多么好的医疗机构,只要存在医疗行为,就必然存在医疗风险。因此,只有通过建立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才能提高患者、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防御医疗风险的能力,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改善医疗机构和医生执业环境,从而推进医患关系朝文明和谐方向发展。为此,我院做了:

1、确立“政府推动、政策指导、医院参予”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我院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的建设。比如医疗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我院的全部执业医师均参保。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的设定,实现了对患者权利的救济、医师执业风险的转移,同时对降低医疗纠纷成本,提高解决医疗纠纷效率意义重大,作用积极。

2、医院协助各科室确定首批投保人(主要是各科室主任和业务骨干),以有效分散他们的经济风险和人身伤害风险;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帮助政府提高防范医闹事故发生的能力。

3、建立公平、高效的医疗事故责任认定和损害赔偿鉴定机制,为患者和受害方及时获得合法、合理、合情的经济补偿服务。积极引导患方经第三方介入医疗事故责任认定机制;建立医疗机构和执业医师回避制度;其次,建议患者和受害方的损害赔偿鉴定活动交由第三方中介鉴定机构进行;再次,建议各保险公司应规范制定高效的理赔程序;等等。

4、建议鼓励医疗责任保险承保机构开发多样化的医疗责任保险产品(医疗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患者医疗强制保险、执业医师职业保险、患者意外事故保险等等),多险种综合经营,平衡风险。各保险公司应当遵循保本微利原则,依据精算规则,科学确立保险费率,同时建立参与医疗事故隐患排查机制和医疗纠纷预防机制。

无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篇2

关键词:医疗风险,风险分担,医疗纠纷

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以来, 以强制推行医疗责任险和成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构相结合为特征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已经初具规模, 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风险, 但医疗纠纷发生率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下降[1]。如何深化和完善医疗风险分担制度, 是现阶段卫生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医疗风险的存在特点

1.1 医疗风险存在的必然性

医学科学的进步总是滞后于疾病的发展变化, 疾病的发展往往不可预见, 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和医疗行业强度大、易疲劳、责任重大的特征, 医疗风险的存在是必然的。

1.2 医疗风险同时具备无医疗过错的特点

引发医疗纠纷的最常见因素就是医疗风险带来的无医疗过错的意外伤害[2]。医疗风险多由医学科学的局限和患者个体差异、药物副作用、并发症等不可预知的风险诱发。

1.3 医疗风险有被社会误认为等同于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的特点

医疗风险是在国家法律和行政许可的前提下, 具有相关行医资质的医务人员, 在国家公立医疗机构发生的导致医疗行为对患者不利后果的可能性。医务人员个体和医院管理缺陷造成医疗纠纷, 更适用于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如果医疗风险不被社会正确认识, 会造成医疗风险的载体只能是医疗机构而无法形成风险分担, 从而造成医疗纠纷愈演愈烈。

1.4 医疗风险临床发生后的负面效果巨大

医疗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患者, 医疗风险一旦临床发生, 往往危及患者健康甚至生命, 造成严重的后果。非医务人员、社会舆论和媒体基于对卫生事业的不对称认识, 以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认定患者为弱势群体的思维定势, 往往加大了医疗风险临床发生的负面影响。

2无法正确认识和合理规避医疗风险的消极影响

2.1 医疗纠纷处理困难从而导致的社会信任危机

研究证明, 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 以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为主导的发生率并不高, 绝大多数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各种不可抗性因素临床发生造成的[3]。患者及家属往往由于缺乏医疗风险认识而放大医疗风险的负面效果。而基于对卫生事业的不对等认识也就必然会造成医患双方的长期对峙, 从而导致社会信任危机的发生。

2.2 医疗风险在医患双方的不对等放大会迟滞医学事业发展

医疗技术本身就是一个存在一定局限性, 需要不断探索未知领域, 不断创新以求不断突破的科学技术。医疗风险在医患双方的不对等放大, 会很大程度上放大责任后果从而加大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和经济负担。从而导致整个医疗行业的保守和过度预防, 这必将不利于医学事业的发展。

2.3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损失

医疗纠纷的高发和频发, 增大了社会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也造成了患者、医院和社会三方面的经济效益受损[4]。

3现阶段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建设现状分析

3.1 国家对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建设的指导和要求

2009年4月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对医疗卫生事业明确提出了“完善医疗执业保险, 开展医务社会工作, 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完善医疗保障监管, 建立医疗保障基金有效使用和风险防范机制”的指导意见和要求。这也意味着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建设的方向是以国家为主导, 多个行业有机结合, 各级部门分别响应的整体体系。

3.2 现阶段医疗分担机制建设的积极影响

现阶段的医疗分担机制主要表现为强制推行医疗责任险和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构相结合的模式[5]。这对于保障医患双方权益、强化政府职能有积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纠纷发生率, 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 缓解了医院的经济责任和社会压力。不但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也提高了患者的医疗风险意识。

3.3 无医疗过失医疗风险没有实现风险分担

现有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针对无医疗过失造成的医疗风险临床发生并没有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和赔偿机制。这样在处理此类医疗纠纷的时候, 医患双方权益都得不到有效保障。这是医疗纠纷发生率日趋增加的主要原因。

3.4 医疗责任险缺乏主动评估策略

医疗责任险从1999年推行至现在, 基本处于医院参保态度和保险公司承保方法不匹配的状态。由于各级医院在整体规模、管理水平和医疗水平方面存在差异, 医疗风险的临床发生率也差异较大。医疗责任险在所有医院采取单一的承保模式和单一的鉴定、诉讼、赔偿方式, 不但影响保险公司的承保积极性, 也不利于医院自觉提高管理水平和医技水平, 从而影响实施效果。

3.5 应加大第三方调解机制法律权威性以提高调解效率

“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的职能范围跨越了医学、法律、保险等多个行业, 对各项技术层次的要求较高。缺乏立法保障, 对医院无过失医疗风险造成的医疗纠纷调解也就不具备法律权威作用, 从而降低调解效率而不利于调解医疗纠纷。

4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的建设展望

4.1 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的建设应有立法保障

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的建设目标必然是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建立起来的包括风险分担和赔偿机制的政策。对医疗责任险和第三方调解机构分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细化其权利和责任, 从而增强其权威性和规范性。国家起到主导作用, 更有益于各方面所接受。

4.2 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的建设应多方面职能有机结合

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的体系建设应该兼顾政府职能、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医务人员执业水平和执业责任、患者的权益和患者客观认可医疗风险等多方面, 从而达到有效防控医疗纠纷的目的。

4.3 通过三级评估有效区别医疗风险、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

可以考虑在医疗纠纷发生的第一时间建立“三级评估制度”, 区别对待医疗风险、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针对医疗风险临床发生启动风险分担机制, 针对医疗风险可以建立“医疗风险意外险”险种, 多方面共同分担医疗风险。从而降低医疗风险的负面效应和医疗纠纷发生率, 完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4.4 建立医疗责任险承保评估体系

医疗责任险是整个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的赔偿环节, 可以针对医院和医生建立承保评估体系, 通过对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医技水平的整体评估, 分级承保医疗责任险。不但优化了承包流程, 细化了赔偿机制, 而且对医院和医生提高医疗质量, 主动提高自身水平有极大的促进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巧兰.医疗风险分担制度建设.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9, 7 (12) :1-9.

[2]魏亮瑜, 刘宇, 曹艳林, 等.医疗机构在医疗纠纷解决机制中作用的现状分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1, 27 (4) :279-281.

[3]张赞宁.切忌混淆医疗风险医疗事故的界限.医师报, 2008年10月30日.

[4]杨俊、杜梅林、马欢.建立医疗意外风险分担及赔偿机制的探讨.医院院长论坛, 2010, 11 (6) :22-25.

农村金融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探讨 篇3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以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为标志的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金融在取得了较快发展的同时,也有力地支持了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变和传统农村向现代新农村转变,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大大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在成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由于体制、机制、历史以及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仍面临着一些日益突显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农村金融风险大、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的缺乏成为影响农村金融资源聚集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要突破风险这一障碍,需要从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根源出发,根据农村金融面临不同风险的性质和特点,制定出完善的金融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切实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维护农村经济环境的稳定,以实现有效提高农业投入产出稳定性的目标,使农村金融领域成为金融机构眼中风险可控、商业上可持续的业务领域,使农村金融机构成为经营效益日益好转、支农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村金融企业。

当前,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问题。近几年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的严峻形势不断警醒人们,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强,仍然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瓶颈。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间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血脉,其是否畅通以及支持力度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三农”金融服务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建立有效和完善的农村金融分担和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一是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的整体资产质量、负债能力、财务的可持续性、经营创新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其具有比其他商业银行更突出的脆弱性,整体抗风险能力弱。二是农业作为弱质产业,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且资金收益率低、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扩张能力差,加上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主要以信贷为主的状况,自然形成农村金融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特征。农村金融机构面临市场风险的传染问题亟需风险分担机制。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农村金融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的设立面临不少的现实问题,农村金融担保制度滞后,缺少专门为“三农”服务的担保机构;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保险制度缺位,经营风险在逐步累加;农业保险发展缓慢,保险品种较少,农业保险的立法滞后且缺乏再保险机制;政府财力支持不够;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失衡,缺乏有效的金融避险手段。为此,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以政府职能为主导、市场功能有机结合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一是要加强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協调配合,建立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着力加强与地方政府和财政、税务部门的协调沟通,建立健全支农金融政策与财税政策的衔接机制,积极推动对农村金融机构财税补贴政策的贯彻落实,不断完善协调机制,推动农村金融业务各项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的有效实施,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粮、棉、油等政策性贷款和小额农户贷款的风险补偿和保费补贴力度。建立金融支农奖励制度,建立相关金融支农奖励基金,对信贷总量、增量和占比等方面达到考核要求的金融机构,定期给予综合性或单项性奖励,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将农村地区吸收的新增存款“反哺”农村,正向激励各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信贷投放,有效支持农村和县域经济发展。

二是要建立由政府主导的政策性分担与补偿机制。农村金融机构面对农村经济的弱质性、高风险性,只有在政府的保护下才能得到持续发展,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分担与补偿方式来体现。首先,要建立国家财政贴补的常规机制,对于农村金融支持“三农”过程中,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形成的农贷损失,实行财政贴息补偿;扩大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和实力,必须建立财政增拨资本金制度;对于开展农村金融业务减免营业税、所得税,地方各级政府应少征或免征地税,切实减轻农村金融机构的负担。其次,要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对农村金融风险分担与补偿的特殊作用,通过降低中央银行支农再贷款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允许农村金融提高呆账准备金、坏账准备金比率,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适度安排免息专项借款等措施来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补偿。第三,建议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共同出资建立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解决涉及政策性方面、自然灾害而形成的贷款风险补偿问题。对政策性因素形成的金融风险,在合理幅度内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风险分担比例,通过政策性贷款担保基金分担化解涉农不良贷款。

三是要进一步健全农村信用担保制度,不断创新抵押担保方式。首先,要以依靠政府财政扶持,建立专业性的农业担保机构,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为农民、农业企业进行贷款担保,解决其因缺乏有效的担保而贷款难的问题。其次,要大力发展以信用为基础的农户联保贷款和中小企业联保贷款。建立和完善农户资信评价体系,积极发放免抵押担保物的农户联保贷款,不断扩大农户贷款和农村微型金融的覆盖面。鼓励通过联保、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信用增级方式,向农村中小企业信用联保体会员发放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第三,要创新抵押方式,扩大抵押物的范围,积极发展以农村财产抵押、权益质押为基础的多元化抵质押类信贷产品。根据农村实际发展需要,修改《担保法》的相关内容,适当增加可抵押物的范围,解决农民贷款缺乏抵押物的难题。

四是要加大农村保险业务创新力度,建立“信贷+保险”的银保互动机制。以行政村或乡镇为投保单位,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为被保险人的意外保险保障计划,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旅途安全、意外伤害等小额保险服务。鼓励各保险公司针对农村客户需求和缴费特点,为农民专门办理简易人身保险。鼓励各保险公司加强与涉农银行业机构、农村信贷担保机构及相关中介机构的合作,以订单和保单为标的资产,探索开发新型的“信贷+保险”金融服务产品,建立农村保险与农村信贷有效结合的银保互动合作机制,破解农村小额贷款困境。推广农业小额信贷保证保险试点范围,防范和分散涉农信贷风险。

五是要逐步建立农村存、贷款保险制度,强化农村金融机构的自我分担与补偿机制功能。保证存贷款业务安全运营,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是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应结合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贷款保险制度,设立农村存贷款保险机构,保障农村金融的稳健运行,实行强制型存款保险,针对不同风险级别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实行差别性存款保险费率,实行限额赔付,建立存款保险机构与监管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保险业务,由借款人出资组建,成立担保公司或担保合作社,确定各自分担比例,以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为担保对象,补偿不良贷款的损失,有效分担补偿农村金融风险。全面推行农村金融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分担和化解贷款风险中的作用。

无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篇4

医疗风险管理跨部门间协调与讨论机制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在医院安全管理过程中,通过制度建设,形成有利于部门内部有关机构和单位之间密切配合、有机结合的协调机制;为进一步完善协调和协作机制,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整体效能,特制定本制度。

一、高度重视

在院办公室及医务科统一协调下,医院主要部门,包括医务部、护理部、质控办、院内感染科、药剂科、医保科、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总务科、医学设备科、消防科、保卫科等,应打破“部门墙”,克服部门间沟通障碍,做好部门间不同意见的正确处理,各部门负责人要掌握跨部门沟通原则,进一步完善沟通制度,轻松建立信赖关系,赢得共识。

二、主要做法

1、按照各部门分工,做好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工作,认真进行检查、监督、管理并记录,发现医疗安全方面的重大问题集中讨论,认真总结,找出问题根源,并制定最终解决方案,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2、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督导管理职能部门,制定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和实施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反馈等质量管理活动,对全院医疗、护理、医技、设备、后勤、财务保障质量实行重点监管。

淄博市医疗保险分担机制应用实践 篇5

1 从控需方角度合理设计“三条线”

淄博市2000年启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按照个人积累与社会统筹共济原则, 建立“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住院待遇标准上采取“起付线、封顶线、共付比例”三条线设计。起付线, 以当年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确定。为引导参保人向基层就医, 起付标准按不同医院等级分别确定, 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起付标准分别为700元、500元、300元。随着医保改革深入, 医保起付线在引导参保人基层就医方面的作用出现弱化。为此, 淄博市对起付标准进行调整, 降低参保人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门槛, 将一、二级医院起付标准调整为100元、300元;对于一个医保年度内第二次住院的起付线标准减半执行, 从第三次住院起不再设起付线, 进一步减轻重病患者负担。封顶线, 起初按照不超过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确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参保人医疗需求增长较快, 原来的支付限额已无法满足参保人医疗需要。经过数次调整, 目前医保政策范围内最高支付限额为42万元, 达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倍以上, 基本满足了绝大多数参保人的医疗需求。共付比例, 为体现医疗保险保大病和引导合理就医的原则, 对于住院医疗费用在起付标准以上封顶线以内的部分, 根据医院的等级和医疗费用发生数额, 确定不同的个人自负比例, 规定退休人员负担比例为在职人员的二分之一。在实际工作中, 为进一步实现医疗保险保大病的理念, 在基金的承受能力范围内, 基金支付限额增加部分不分医院级别、费用多少和人员类别, 统一确定报销比例。2013年, 全市职工基本医保政策范围支付水平达到85%, 提前完成“医改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 (见表1) 。

2 从控供方角度建立医疗费用合理分担机制

2008年, 在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市级统筹实行“基金调剂, 分级管理”的基础上, 同步实施“预算管理和总额控制下的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具体来说, 就是利用医疗保险资源集中的优势和政策导向作用, 主动与医院开展结算谈判, 合理确定医疗机构超支计划的分担机制。

一是建立住院总额控制超计划分担机制。各定点医院年度总额控制指标确定后, 年度内医保基金支出超出预算的, 合理超支部分, 医保经办机构视年底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和基金收支情况, 按照各医院就医人次和人头人次比以及网络监管、日常巡查等考核情况, 确定补偿的比例。年度内基金有结余的, 补偿比例适当提高;年度内基金有压力的, 补偿比例相应降低。2012年、2013年平均补偿比例为89%, 分别对129家、133家医院给予弹性补贴8180万元、9100万元, 补贴额度控制在各医院年度总额控制指标的10%以内。

二是明确单病种费用超支部分的责任主体。单病种结算标准每年由经办机构与医院谈判确定, 谈判内容包括每个病种 (或治疗项目) 费用的医保支付额和患者自付额两个额度, 额度一经确定, 一个医保年度内不能变更。医疗机构超额部分, 医保经办机构不再负担, 由医院自行承担。

三是完善门诊人头费用超支的分担机制。门诊人头定额标准由医保经办机构以上年度本辖区内门诊人均医保基金实际支出额为基数, 与签约医疗机构协商谈判确定。年度内, 对医疗费用控制好、医疗质量高、群众比较满意的医疗机构, 年度内人头费有结余的, 结余部分按照40%-60%的比例奖励给签约医疗机构;年度内人头费出现超支的, 根据次均费用、人头人次比、就诊率等核心指标情况不同, 由经办机构和医疗机构共同分担。

3 建立合理费用分担机制的意义

几年来, 淄博市建立的合理费用分担机制在引导参保人合理就医、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降低参保人个人负担、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1 参保人就医流向正在发生改变。

随着淄博市逐步降低二级及以下医院起付标准, 共付段报销比例向基层倾斜, 参保人向二级及以下医院集中的趋势逐步增加, 向三级医院就医集中的格局正在被打破 (见表2) 。

3.2 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

实行总额控费以后, 医疗机构控费意识不断加强, 医疗机构自我控费的行动在形成。全市次均医疗费用继2012年同比下降1.1%后, 2013年次均费用同比又下降0.31%。

3.3 参保人负担进一步减轻。

由于总额控制指标是以每个医疗机构基金支出计划除以同类别上年度医疗机构基金平均支付率倒推出该医疗机构本年度总医疗费用, 所以, 各医疗机构获得更多医保基金, 必须要通过提高本年度实际报销率来实现。运行几年来, 参保人政策范围外费用负担连续下降, 2013年较2012年同比又下降3个百分点。

3.4 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率得到提高。

建立供需双方合理的负担机制, 保障了参保人基本的医疗需求、保证了参保个人合法权益和医疗机构合法收益, 提高了医疗保险基金使用率。2012年、2013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使用率分别达到91%、99%。同时, 也强化了供需双方医疗费用的承担责任, 从源头上控制了双方的道德风险, 减少医疗过度消费与过度供给行为, 有效避免参保人无病就医、小病大养的现象发生, 促进医院节约服务成本、提高床位周转率、吸引更多参保人就医的管理理念形成。

4 体会和思考

4.1“三条线”标准调整不能一蹴而就。

由于医疗待遇刚性原则, 能升不能降。“三条线”标准调整, 关系到参保人个人切身利益, 调整幅度不宜过大, 不能违背基本医疗保险原则, 更不能脱离我国的基本国情。否则, 基金一旦出险, 直接影响制度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因此, 调整要经过严密的分析和测算, 合理确定参保人个人负担水平, 以与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相适应,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4.2 合理就医秩序形成任重道远。

实行差别化支付政策, 目的是引导参保人合理就医, 但目前公立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出现了技术力量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参保人不信任的现象, 医疗保险支付政策引导作用虽然已发挥作用, 但就医流向由“橄榄球式”向“金字塔”式转变还需大量的基础性的工作配套跟进。

4.3 增强医保在医改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当前, 医改相关建设不到位, 尽管很多地方推行双向转诊机制, 从支付政策上进行倾斜, 但上转容易下转难局面没有有效改变。公立医院改革进展缓慢, 出现了诊疗技术价格上涨而药品价格未明显下降的现象。医保部门一定要发挥好在医改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在推动付费方式改革的同时, 会同有关部门, 通过更有力的干预, 打开下转通道, 促进双向转诊机制的形成;参与药品、高值耗材招标全过程, 从源头上控制虚高的价格。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1998]44号) [Z].1998.

[2]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淄政发[2000]150号) [Z].2000.

[3]淄博市劳动保障局, 淄博市财政局, 淄博市卫生局.关于印发淄博市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用结算管理办法的通知 (淄劳社发[2007]141号) [Z].2007.

[4]陈金甫.发挥全民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J].中国医疗保险, 2012, 41 (2) :12-14.

[5]孙树仁.实施总额控制付费改革的实证分析—基于淄博市的实践[J].中国医疗保险, 2013, 58 (7) :49-51.

上一篇:审稿专家意见见附页下一篇:依汶镇卫生院召开公共卫生专题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