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医疗

2024-07-15

风险管理医疗(共12篇)

风险管理医疗 篇1

风险处理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1]。医疗风险指存在于医疗机构内部的、可能会导致医院和患者各种损失和伤害的不确定性。作为面对患者生命这一特殊行业的医院, 医疗安全是重中之重, 在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存在失误, 否则会影响到医疗质量, 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家庭的幸福及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建立健全医疗应急预案和医疗应急体系的重要意义

1.1 医疗应急预案的建立, 能使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备无患, 同时构建积极的主动医疗平台, 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各科室医务人员参与医疗应急预案的制定, 并且通过反复对应急预案的学习、修改, 使得医务人员在相关专业理论、风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上报制度的有关内容及医院的规章制度等方面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1.2 保证医疗环境安全, 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提高了医疗质量, 保证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

1.3 应急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能加强医院各部门密切协同, 能大大加强院内各部门配合, 充分锻炼各级部门的业务能力, 积累更加丰富的临床经验, 充分有效利用医院的医疗资源, 使整个医疗系统的运转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2 建立健全医疗应急预案中的管理措施及原则

2.1 建立健全各级应急科室, 加强应急的组织领导与指挥管理 医院应以急诊科为骨干, 组建应急专业委员会和专家技术指导组, 制订包括人员调配、物资供应、联络转运等一整套应急预案及应急规章制度, 做到统一指挥, 层层负责, 行动迅速, 救治高效。

2.2 采用医疗风险回避分隔方案, 首先对医疗风险进行评估, 将不同程度的医疗风险划分单位进行分隔, 将风险程度尽可能的化解到局限范围, 从而达到及时的应急处理。

2.3 加强医疗应急专业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应急能力 医院应经常做好科室人员有关应对应急事件的思想动员工作, 加强科室的应急能力, 在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心理素质的同时, 还应加强应急业务知识培训。医院应不断提高和加强急诊科的应急能力和基本建设[2]。

2.4 制订应急预案, 规范主要内容 制订科学、简明、有效、易于操作的风险应急预案, 使医务人员全面掌握常用急救知识和急救技术, 提高应急和应变能力, 对各种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做到尽早预防和有效防护具有重要意义[3]。在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的时候, 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制定出更多的处置方案, 并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 选择最佳或者较为优化的方案, 类必要条件组合法是产出方案和选择方案的有效方法之一。

2.5 建立医疗风险管理委员会, 完善工作职责 成立医疗风险管理委员会, 负责定期、不定期深入临床科室实施医疗应急预案演练。在各环节和过程中, 能够深入了解医务人员掌握应急预案的情况、应对风险的能力以及防范现存和潜在的风险, 为持续改进医疗风险预案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定期召开安全风险分析会, 及时沟通医疗过程中的信息, 发现风险隐患, 及时评估及制订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2.6 改善服务态度, 落实环节管理 通过积极改善服务态度和加强医疗应急预案的实施能力, 重视对医疗各个环节不安全事件的管理, 能最大程度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 减少医院经济损失及不必要的纠纷造成的损失, 不断提高医疗内在质量。

总而言之, 应急预案及应急体系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在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中力求做到实用有效, 以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要求我们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做到明智清醒, 在各种优秀的应急方案中分析比较, 选择最为恰当和经济的应急方案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1]程红群, 陈国良, 蔡忠军, 等.医疗风险管理初探.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3, 10 (1) :94-95.

[2]王一镗.加强创伤的初期急救.中华创伤杂志, 1992, 8 (3) :129-130.

[3]池金凤.临床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4:1.

风险管理医疗 篇2

在医疗行为的全过程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医务人员、患者、医院管理人员、患者家属、涉及医疗行为的各类人员都可能成为医疗风险的责任人或受害者。为了避免医疗风险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院管理,特制订我院医疗风险管理规定。

一、指导原则

医务人员是医疗风险防范的重要责任人,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具有预见性,注意发现医疗流程管理中的漏洞和缺陷,关注高风险环节,力求控制。在诊疗活动中,对于不可控风险,要权衡利弊,降低风险。难以避免的风险,一定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1、院长是全院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管院长承担主管业务的风险管理责任,各科室主任承担所属科室的医疗风险管理责任。

2、医院各科室员工均有权,也有义务提出全院、科室和岗位工作中的各种医疗风险隐患,规避、控制、上报风险,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医疗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3、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医疗风险管理工作,通过院科两级管理,定期对医疗风险现状调查、选题、设立目标、原因分析、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和持续改进措施八大步骤开展日常风险管理工作。

4、院科两级各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认真开展医疗风险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每月结合实际工作,对风险因素从发生概率及导致后果的严重性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并记录在案。

5、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现有的操作规章、流程指南的学习,避免可预测的医疗风险。

6、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一次或一旦发现新的医疗风险因素,即时召开专题会,查找、研讨、分析并寻找有效解决方法。各科可自行解决者自行解决,若需医院协调,则上报至门诊办公室(门诊科室)或医务科(病房科室)。在每月活动中,查找出的风险、隐患,科内首先提出处理意见,并在科内或病区内尽可能广泛地征求员工的意见,选择最优方案落实,并将所采取的措施通报科内。

7、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科级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并以询问方式了解科室员工对所记录的已施行的改进措施的知晓情况。检查各种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其有效性、实际性及便捷性进行评估。对于不完善的措施进一步进行分析、整改,直至完善。协助科内进行医疗风险管理工作,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医院,对科内提出问题或意见24小时内给予答复。

8、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半年对检查结果进行汇

11、对患方认为服务态度不好,使用刺激性语言或不恰当解释病情等引发激烈争议的。

四、医疗风险识别方法

(一)医疗风险分类

1、管理风险

①诊疗衔接管理制度不完善。如病人术中并发症无应对措施或相应专家会诊,职能不清;专家停诊未通知门诊挂号室对外公示等。

②执行新政策法规不熟悉,门诊医生不够熟悉地方相关法规政策,如医保、公费医疗报销范围,开药天数。

③开展新技术(项目)风险。

2、诊疗风险

诊疗风险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错误诊断②延误诊断③遗漏诊断④颠倒主次诊断⑤以症状体征代替诊断或不写诊断。

3、检查治疗风险

①选择的治疗方案或药物种类、剂量、用法失误。(致治疗失败或肝、肾、造血功能损害、心律失常、胃肠道反应等)

②手术、各种穿刺损伤及并发症。(出血、感染、气胸,心包填塞等)

③输液反应。(热原反应、配伍禁忌、液体污染、滴速过快、药物反应)

上报。

④医疗文件书写规定。要求内容详实,字迹清楚、书写及时、保存证据。凡手术、特殊治疗均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外带药品输液均需签字留底封存。

2、监控环节质量,侧重风险点

①风险监控组织完整。由各科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②坚持风险点跟班。诊疗重点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输液、过敏试验及预防接种。

③及时处理纠纷。对病人不满及投诉,迅速作出反应,及时协调处理,常可免除诉讼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急救药品齐备,人员设备在位,状态良好

(三)环节质量监控。抽查病历,注意应用医院管理部门考评结果和调查数据以弥补监控人力不足。

五、医疗风险预警程序

对于可能发生的一般医疗风险,由科内医疗风险管理人员、科主任预先收集信息,对可能发生的较高医疗风险,科内医疗风险管理人员、科主任通过书面或电话报门诊办公室(门诊科室)或医务科(病房科室)备案,必要时报主管院长。

对因医疗风险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相关科室及时报门诊办公室(门诊科室)或医务科(病房科室)。

风险管理医疗 篇3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大众对于国家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持续提升。医疗纠纷问题的日益严重使医疗市场的竞争持续向激烈化发展。三级医院,作为国内护理、医疗、科研、教学能力级别最高的医疗防治机构,在新医疗形势的兴盛下,受到了很大的行业冲击。医院的高层管理人员也只有对医疗质量管理问题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并不断开发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医疗服务模式,才能够对医院的发展方向进行控制,提升医院在医疗行业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新医疗形势;医疗質量管理;三级医院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633-02

医疗质量管理环节是国家医疗机构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特别是国家三级医院,作为国家的最高等医疗机构,对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环节更要加以重视,医院本是致力于服务社会的公益性机构,但在现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引导下,部分国家三级医院却产生了以利益为主要导向、忽略医疗质量的恶劣风气,不仅对医院本身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更使国家民众对国内的医疗体制失去了信心,影响了民心的导向,破坏了社会的和谐性与稳定性,所以国家的医疗机构,特别是三级高等医疗机构,必须强化自身对于医疗服务质量重要性的认知,并进行针对性的改善,才能在医疗行业当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现今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问题

现今我国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在新理念的带动下有了一定的进步。虽然国外先进理念的带入使得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改善,但医疗机构发展需求的落后及医疗质量管理中的矛盾问题依旧存在。

(一)相关管理人员的观念落后

目前在医疗机构中,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人员队伍主要是由临床科室负责人与科室的专职管理人员构成的。医疗服务质量教育的落后使得这些管理人员的观念与管理方式都相对较为陈旧落后,并未形成优化医疗服务规范、提高医疗服务品质、以病患为重心的专业理念。而且部分专职的管理人员并不具备相关的临床医学教育背景。对于临床诊疗方面也并不了解,所以使得管理的相关专业理论无法与实际工作相互连接贯穿,导致实际工作与理论产生了脱节。

(二)医疗质量管理的体制不健全

在传统的医疗机构中,是采取科、院分级管理以及科主任负责制度,这使得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缺失,网络支持也有不足的情况。大多数医疗机构的监督部门和医务部门在服务质量管理方面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并未以医疗机构的大平台作为着手点,发挥出多部门交互的优势。另外,因相关工作人员的缺乏,使得管理工作始终得不到全面性的落实,所以也使整个医院的管理能力受到了局限。

(三)管理手段的陈旧

现今的信息技术在国内医疗机构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并不广泛,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在医疗机构中的推广与普及,都将重点放在了临床医学等方面,虽然现今部分三级医院也都构建了医院的影像归档系统、信息系统及通讯系统等多个管理系统,但依然缺乏整体的筹划,使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得不到更加全面的发展,而且信息标准化的环节依然较为落后,导致了“信息孤岛”问题的产生,这对医院的信息化管理进程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为医疗服务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所以许多医院的质量管理工作还是停留在汇总分析、手动统计的阶段,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

二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着重培养管理人才

医疗行业的特殊需求使得这个行业对相关管理人才的要求更加倾向专业化,这也是作为挽救生命的医疗行业应当遵守的准则。所以医疗机构在组建人才队伍的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对人才专业素质与工作能力的培养,需要让管理人员充分意识到,管理人才不但需要了解临床诊疗工作的运作流程,还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管理知识。而且要着重选择年轻、具有活力的管理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医疗流程及管理知识培训,这样的人才在相关医疗及管理知识的培训后,会是管理团队中的核心储备力量。

(二)加强信息系统构建

在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管理初期阶段,信息孤岛的问题是无法避免的,但随着管理工作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果医疗机构的总体规划不足,信息孤岛增多,便会导致管理系统整体效能的减低,管理工作的落实也会因此受到阻碍。所以将孤立、分散的信息转变为网络化的信息材料,将孤岛信息进行系统性的整合,搭建出精确完善的数据库系统,才能够使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更加顺利。

(三)建立多部门交互平台

各部门的交互,是确保各环节工作良好接洽、落实责任制的基本工作。所以医疗机构要打破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寻找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建设起院、科、岗垂直管理的体系,强化各个部门的信息交互与合作,加强横向的联动。确保各个部门在信息上实现互通,在责任上分工明确,消除部门壁垒的阻碍,避免责任推脱的情况。

(四)实行实时监督

医院需要建立起防控一体的监督系统,在医疗质量监督管理上要注重三级结构,即环节管理、结构管理及结果管理。依照级别对医疗质量进行控制是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传统的医疗质量控制,多数以结果的反馈与评价作为重点,很少涉及到环节质量的控制,但结果的反馈的滞后性会给管理工作带来延迟的问题,导致发生的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也无法及时进行弥补与解决。所以在医疗质量监督方面,要注重环节与结构,进行实时化的监督,确保了每个医疗环节的规范性,才能保证有良好的医疗成效。

(五)转变陈旧管理观念,促进质量管理体制创新

时代在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体制也都在随着时代的步伐进行改善,医疗机构自然也是如此,如果还是使用一贯的传统质量管理方式,自然无法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与民众对医疗机构的要求。所以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改革是必然的趋势。

结语:

我国目前的医疗体制还需要进一步改进,而且医疗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意识到,医疗机构间的竞争就是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竞争,只有对医疗质量进行针对性提升与创新性的改善,确保医疗机构的社会服务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才能使医疗机构在行业的激烈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进而提升大众对医疗机构及国家医疗体制的信任度,让医疗行业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蓉蓉,韩光曙. 三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结构的讨论[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03).

[2] 张彬,王胜. 50家三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现状问卷调查结果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2011(09).

[3] 张永良,邱永荣,姜添荣,张立新,陈厦,刘志刚. 浅谈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做法[J]. 中国医药指南,2010(30).

[4] 倪凌云,徐春灵. 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三级三类指标管理模式探讨[J]. 新疆医学,2014(06).

风险管理医疗 篇4

1 外来医疗器械使用中的安全隐患

1.1 器械流动性大使用不规范

外来医疗器械的流动性大, 由于器械昂贵, 器械商准备的器械及植入物数量有限, 经常是一套器械频繁地在各地市医院间流动使用。

1.2 清洗不规范质量存在缺陷

手术结束后供应者或手术室人员匆忙进行器械的清洗, 没有按照器械的种类、复杂性进行分类清洗或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 器械经常存有污渍、血迹、锈迹等, 没有使用任何清洗剂对有血渍的器械没有进行预处理, 造成清洗不彻底。

1.3 清洗消毒人员专业知识缺乏

清洗消毒人员未进行专业培训, 或频繁更换清洗消毒人员, 导致对器械的不熟悉, 消毒隔离及清洗消毒知识缺乏, 对清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专业技术操作不规范。

1.4 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供应商只关心器械在各医院之间的运作频次;临床医生关心的是器械能否及时送到;手术室关心的是器械的数量、功能、是否灭菌, 从而使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缺乏环节上的监管[2]。

1.5 质量监测不完善存在隐患

消毒灭菌质量监测不到位, 各种纪录不完善, 一旦出现感染事件, 无法进行质量追溯, 拿不出有力的证据, 为医患纠纷埋下了隐患。

2 加强科室间的协作, 规范供应商的管理

2.1 加强外来医疗器械的准入管理

供应外来医疗器械的公司必须具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进口注册证、准销证等卫生权威部门的认可证明, 经过医院设备管理科协同相关科室人员招标备案, 确定其资质符合要求才可应用, 双方签订合同, 达成一定的协议并共同遵守。

2.2 制订管理制度保证有序运行

对外来器械的使用管理制订相关制度, 医务部进行监督, 手术医生、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共同遵守。首先由手术医生根据手术计划提出申请, 要求在医务部备案, 然后通知器械供应商, 在手术前1 d下午3:00以前将器械送至手术室, 手术室专人接收器械后查看是否符合手术要求, 然后交与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器械的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储存、质量监测, 合格后将器械包送交手术室, 手术结束后由手术室专人进行器械清洗后交给供应商, 各环节均需做好相应记录。

2.3 相关科室加强沟通协作做到规范管理

医务管理部门、使用外来手术器械的医生、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相关人员之间加强沟通, 解决供应商在运作时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规范外来器械在医院应用过程中的全方位管理。

3 实施规范的器械处理流程和质量监测

3.1 接收分类认真严格

消毒供应中心接收外来器械后, 认真清点数量做好交接记录, 严格登记器械名称、数量、植入物内容及数量、手术医生、送物者和接收者签名等, 按照污染器械的分类原则进行分类, 为保证清洗效果, 在不影响器械功能的情况下, 将可拆分的器械拆开[3], 数量较多时分篮筐摆放并以编号做好标记, 以方便组装。

3.2 清洗消毒干燥程序化

所有外来器械均由全自动喷淋清洗机进行清洗消毒, 对污染较重的器械采用手工加机械清洗的方法进行处理, 设定相应的处理程序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确保了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 消毒的同时使用器械润滑剂加强了对器械的保养[4]。该程序可查看参数曲线图表确认清洗消毒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3.3 检查包装严格把关

安排专人对清洗消毒后的器械进行质量检查, 查看清洗的洁净度及功能、干燥是否符合要求, 不洁净的器械返回重洗或使用75%酒精清洁并消毒, 可快速干燥以达要求, 核对数量进行组装, 两人共同查对无误后予包装, 在器械盒中部及一角各放置一个多参数防水型灭菌化学指示物。采用双层包布两次进行包装, 超重者予以分解打包, 包外粘贴多条封包胶带保证包装的严密性, 注明手术包名称、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灭菌器编号和运行批次、包装者、核对者姓名[5], 并写明手术名称、手术医生姓名, 以方便使用及进行质量追溯。

3.4 严格灭菌操作及质量监测

由于外来器械包均为金属器械, 且器械数量较多, 包装较大, 灭菌员装载时放置在较易灭菌的位置;同批次放置监测试验包, 包内同时放入多参数化学指示物和含有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片的生物指示物, 并延长灭菌时间至8 min, 干燥时间延长至20 min。灭菌程序结束后, 将生物指示物放入快速生物培养阅读器内进行培养, 同时设阳性对照, 3 h后结果判定均合格, 方将器械包放行, 经无菌物品存放区专用电梯送入手术室。同时做好外来器械的装载、灭菌的温度、压力、时间、化学和生物监测结果及器械交接记录, 以保证追溯资料的完整性。

4 小结

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需要相关科室共同协作来完成, 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加强每个环节管理, 实施标准化的器械处理流程[6], 杜绝了因器械清洗灭菌不合格而造成的医院感染, 完善各项记录以便于进行质量追溯, 保证了外来器械使用的安全性, 降低了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医疗风险, 两年来我院没有发生因外来器械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医院感染, 也使医院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美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S].2009.

[2]陈惠, 黄浩.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流程的应用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 2008, 8 (2) :6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S].2009.

[4]梁月红, 尹新华, 杨冬花.自动清洗消毒机的使用与管理[J].吉林医学, 2009, 11 (22) :2879.

[5]胡晴霞.外来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及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 (11B) :71-72.

风险管理医疗 篇5

我科人员利用专家做诊时间,讲课时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利用病历讨论,主任查房积累临床经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加强。

2.强化规章制度的落实

科内定期召开会议,每周一次,强调安全,质量,医生,护士职责执行情况;每月两次安全,质量检查,对不合格表现给以两彻底:(1)彻底整改。(2)彻底查办。

3.抓好“三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

浅析医疗档案管理 篇6

【关键词】 医疗档案;重要性;统一性;管理

医疗档案是患者在院期间的就医情况的实情反映,是医生及患者的就医指导依据,也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另一个方面也是研究和借鉴医院发展历史经验的重要参考资料,对研究医院的学术`技术进步经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对于医疗档案的管理,我国已有相关规定出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后,其中的“举证责任倒置”的医疗诉讼举措,使患者在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医疗档案作为“举证责任倒置”的重要文件证据的重要意义就更加凸显。《条例》共分七章63条,与医疗档案有直接关系的条款有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六条,第二十八条,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九条,占《条例》总内容的约九分之一,其中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存病历资料;第九条:严禁涂改、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均以法律的形式确保了医疗档案形成的真实性·可靠性;第十条: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表、医嘱单……。《条例》对医疗档案管理方面的规定,旨在维护患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另一方面对医疗机构医疗文件的书写和保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医院来讲,医疗档案管理的真实、准确,直接影响医院本身的形象和荣誉,档案记载的内容直接关系档案的利用效果。但目前,大部分医院对纳入档案管理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要求和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模式,也没有制定统一的立卷归档制度。各医院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在对医疗档案进行管理,使许多应该纳入管理的医疗档案没有纳入管理。此外,目前在医院目标管理考核方案的中,尚未将档案管理纳入其目标考核中,致使医疗档案收集效率不高,医疗档案不齐全。在医院方面,对医疗档案管理方面的認识还较淡薄,部分认为档案工作无足轻重,有些医院领导认为医疗档案管理不重要,只注重医院经济效益,对医疗档案的管理不慎重视,导致部分管理混乱,使用不便。在医院管理中,一直只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继续教育,而尚未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纳入计划和要求,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出身较少,知识面较窄、学历偏低,甚至于有些档案管理人员是从别的岗位转调过来的,且平时档案管理人员进修学习的机会不多,缺乏系统的档案知识培训,致使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缺乏创新和活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医院行业管理的要求,医院综合档案室对于医疗文书档案、X 线胶片档案、病理切片档案、各种检查影像图文档案等都分属各个科室分散管理,形成了多部门管理档案的格局,不利于档案的完整和安全。档案管理设施不全,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目前大部分医院存在着档案库房不够规范,档案管理设施不全,档案设备比较陈旧、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制约了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虽然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不断发展,并且已经广泛普及,但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医院档案的却较少,一些档案工作还停留在手工收集、检索上,且大部分档案管理者及患者对计算机信息技术不够了解,致使医疗档案现代化管理及检索水平不高。

对于现存的问题,医疗机构要切实加强医疗档案的管理,由于医疗档案的内容的完整·完全是能否公正公平的处理医患纠纷的重要依据,因此,各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医疗档案管理制度,以确保医疗档案的内容完整,是十分必须和必要的。医院方面要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积极完善医疗档案的各项制度,根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范》来对医疗档案进行书写和管理,尽努力做到档案的记录详细、收集齐全;而对于《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范》未涉及的方面,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自身的规章和制度,尽力补充完善。而对于医疗档案复印工作管理,也是为保护患者的权利,《条例》规定,患者对其疾病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知情权、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告知的义务,患者也有获得记录其客观疾病相关信息的病历资料的权利。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医疗档案的出现也是解决传统档案问题的好选择,电子医疗档案以数据电子的形式所制作和保存的包括医疗健康记录和医疗业务记录在内的医疗档案,具有与低度医疗档案一样的规范格式与内容,符合低度医疗档案一样的保存要求;具有与低度医疗档案同样的法律地位;拒绝电子医疗档案作为证据使用有违法律精神。电子档案的普及是十分有必要的,以实用性为根本,不断强化和扩大电子医疗档案的管理,提高其简便性和易操作性,更加有效的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的创新与优化,提高其运营成效等科学管理,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廉价、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档案的管理效果的与否,关系着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纠纷的处理,也关系着人民群众以及医院自身的切实利益,因此,也为加强医疗机构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档案管理部门要切实从自身抓起,细化工作程度,提高业务水平,逐步加强医疗档案的管理与使用。而医护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应参与进来,尽职尽责,维护人民群众及医院的利益,为档案的管理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

[2]《医疗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刘霞

风险管理医疗 篇7

关键词:医疗设备,医疗结构,管理,重点

1 医疗设备管理工作重要性分析

现代医疗设备的发展使得其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对快速诊断、提高治疗效果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降低和减少医疗设备故障对诊疗活动的影响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避免设备因素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加快现代医疗机构设备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完善已经成为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重点。针对医疗设备在诊疗活动的重要作用,现代医疗结构必须认清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针对自身诊疗方向以及不同设备在诊疗中的作用完善设备管理工作,保障医疗设备的稳定运行,为保障患者诊疗安全、保障患者疾病诊断准确率提供基础的保障。

2 现代医疗机构设备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

2.1 注重医疗设备基础信息调查与分析,促进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

随着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现代诊疗过程中医疗设备已经覆盖了每一个医疗科室,以对帮助医生快速诊断患者病情、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医疗设备所涉猎科室较多、其基础情况也不相同,这就使得现代医疗机构设备管理工作必须以细致的基础信息调查与分析为基础,为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提供基础的信息。例如:针对B超、彩超设备的管理中,首先要对医疗结构自身所采用的B超、彩超设备生产厂家、设备技术参数以及设备备品备件采购便捷性、易损部件进行了解,同时对其常见故障等进行分析,了解保障设备稳定运行所需的检修时间、维修时间,为保障诊疗活动的正常开展奠定基础,以此减少设备养护、维修对诊疗活动的影响,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2 针对医疗机构基础情况构建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

现代医疗机构设备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需要以医疗机构基本情况为基础,构建并完善具有针对性的设备管理体系,以此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对医疗机构各设备适用频率、常见故障、易损部件的调查与分析构建科学的养护管理体系,以此确保设备能够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为医疗诊疗过程提供必要的辅助。在现代医疗机构中,诊疗活动越来越多的以来设备来完成,因此,设备的完好状态已经成为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疾病诊治的关键。因此,现代医疗机构必须针对自身设备型号、厂家、零部件采购周期以及使用寿命等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易损部件始终具有库存、并根据易损部件使用寿命科学的规划更换、养护时间,以此减少设备维护对诊疗活动的影响。另外,医疗机构还要根据科室、设备归属部门以及设备养护工作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保障设备的运行、维护、备品备件管理等工作始终处于科学的受控状态,保障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

2.3 针对医疗设备对环境的要求,加强设备环境管理

由于现代医疗设备中电子元器件较多,其对医疗设备所处环境要求较高,以此现代医疗机构在进行设备管理过程中,除注重其设备状态管理以及维护管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设备使用环境的管理,以此保障设备运行环境处于设备要求之下,避免环境因素对设备运行以及诊疗准确性的影响。

2.4 注重设备日常使用与养护管理,保障设备的完好

现代医疗设备中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单片机、计算机的应用为保障设备运行精准控制、实时显示与打印等提供了便宜的条件,但是其对设备的适用与养护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现代医疗设备故障中由于使用人员误操作等因素造成的故障占设备故障的45%,该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医疗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针对这样的情况,医疗结构的设备管理中应加强对设备使用的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严格控制移动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以此减少外部数据接入或人员误操作对设备计算机系统的影响,保障设备的完好状态、避免外接移动数据存储设备造成病毒等因素对设备的影响。另外,医疗机构还应根据设备操作养护规程对设备的日常养护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通过设备使用后的清洁等工作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与精准度,避免设备故障的出现。

3 强化医疗设备有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促进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

由于医疗设备的重要性以及对操作人员、养护人员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医疗机构应注重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使操作人员、养护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明确使用、养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避免人为因素对设备的影响。同时还要通过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促进设备管理工作的严格执行。以人员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设备故障,保障设备的安全以及诊疗的准确性,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现代医疗机构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诊疗过程多方面的、涉及使用人员、操作人员、养护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日常卫生环境清扫人员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其对保障医疗机构诊疗活动的正常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医疗机构必须认识到自身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摒弃传统设备管理工作单纯依靠设备厂家售后的观念,以自身设备管理、使用、维护为重心,强化设备管理工作,以此避免设备故障、维修对诊疗活动的影响,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障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子波.医疗机构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J].医疗资讯,2009,9.

[2]陈桥.以完善医疗机构设备管理体系促进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J].医疗设备资讯,2009,11.

[3]马德江.针对医疗设备实际情况以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进行设备管理工作[J].医疗资讯,2009,10.

[4]邹淳欣.现代医疗管理工作中医疗设备管理地位的提高[J].医院管理,2008,7.

医疗照射风险管理及策略 篇8

1风险管理理论

1.1 风险内涵

目前对风险的概念和分类, 无论在业界还是理论界、国内还是国外, 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美国学者威雷特于1901 年给出的风险定义中的两点内涵成为研究有关风险问题的基础[2]:第一,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可以规避、控制、转移风险, 但是不能够从根本上消灭风险。第二, 风险的本质与核心是不确定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影响的结果同样具有不确定性。

1.2 风险管理

指家庭或企业对其面临的风险, 事前运用各种风险管理策略和技术所做的一切处理过程。首先系统运用可得资料, 判定危害并估计风险, 然后在此基础上, 根据给定的现行社会价值观, 对风险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的判断, 最后作出决策并实施保护措施, 以便降低风险或把风险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过程。风险管理是一种颇具常识性且系统化的学科或艺术, 狭义的风险管理是使用各种专业性或创意性的系统化措施, 来达到以下目的: 一是损失事故发生前, 预防损失;二是损失事故发生时, 减轻损失;三是损失发生后, 弥补损失。

作为医疗照射应用的风险管理, 与一般医疗风险管理相比有其特殊性, 即另外存在放射诊疗所致的潜在辐射性危险。通过研究证明, 医疗照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进行风险管理才能对其应用的安全性作出全面判断, 才能决定其适宜性, 才能识别关键因素和关键程序的故障或失效模式, 才能对其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

2医疗照射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2.1 管理层面

鉴于医疗照射的普及, 其辐射危害已日益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风险管理问题值得重视, 然而现有对医疗照射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大多着眼于设备生产厂商在各种辐射设备设计以及制造阶段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方法学以及具体操作步骤等。然而, 医疗设备设计制造只是医疗照射应用整个周期中很短的一段, 通过风险管理控制医疗设备设计制造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疗安全, 但与投入临床使用后的在用阶段的风险管理相比, 后者更为重要。对医疗照射实施风险管理, 就是在其临床应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风险控制, 确保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目前对医疗照射风险管理理论进行的研究较少, 且都相对零散, 缺乏系统性。

风险管理是一种预防性的项目, 工作内容繁琐且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虽然国际上的经验已经证明, 开展医疗风险管理是必要的并且有很大益处, 但是我国医疗照射风险管理体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包括人员知识技能的培训, 以及医务人员对制度的适应等都需要一个过程医疗照射应用的快速发展与医院管理和使用人员的知识结构、水平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 这很可能成为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增加的一个重要隐患。作为医疗照射应用主体的医院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和手段[3], 因使用或管理不当而造成患者损害事例屡见不鲜 (如放射治疗剂量严重超标及辐射源的丢失造成的事故) 。另外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二手设备过多, 忽视质量保证, 过度医疗服务等现象普遍存在。

2.2技术层面

2.2.1危害的判定中存在问题, 具体界定这种危害可能与人的健康效应有关, 也可能与人的健康效应无直接关系 (可能有间接关系) , 可能是一种危害或者也可能是几种危害的组合, 因此在做风险分析前, 必须对各种各样“危害”作出明确规定。另外应对全过程的危害作出判定, 包括对医疗照射所能涉及的所有人员 (如操作者、维修人员、患者、甚至公众) 和环境的可能危害作出判定;对医疗设备的全部硬件、软件等可能的影响安全性的各种特性进行判定;对可能的危害及形成因素做全面分析, 因此, 往往由于片面性而对危害判定产生疏漏。

2.2.2, 施风险管理对风险分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至关重要。目前的情况是严重缺乏对风险定量分析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数据和资料, 因此, 目前极难以对医疗照射的风险可接受水平给出一个定量的数值。

2.2.3风险分析方法学中, 来源于大型工业部门的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的方法, 哪一种或者哪几种方法更适合于医疗照射领域?目前为止, 尚未有公认的看法。

3 医疗照射风险管理实施策略

3.1.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由于风险是多元的, 复杂的, 必须采用综合的管理手段。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可概括为“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额的风险计量”。全面风险管理过程应用于企业内部每个层次和部门, 考虑组织内所有层面的活动, 从企业总体的活动到业务部门的活动, 再到业务流程, 因此全面风险管理是当今企业为完善风险管理而提出的一种要求。对于医疗照射应用单位的主体—医院, 同样存在相似的管理要求。医院应通过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即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要素和风险管理组织, 并使之有机融合, 做到要素为组织目标服务, 组织坚持目标并各负其责, 来实施全面风险管理[4]。

3.2 研究风险管理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 现代工业中所使用的大部分风险评价技术方法都可以适用于医疗照射的风险分析与评价, 但必须根据其特殊性, 根据不同类型的风险, 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措施加以处置[5]。对这些方法加以修改, 通过推广应用, 积累一些有价值的经验, 将会为主管部门制定以风险为基础的国家法规和标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医疗照射风险管理是一个新的课题, 有许多需要进行研究的问题, 因此很多方面尚有待于监管部门、医院、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共同努力、密切协作, 以达到整合现有资源, 信息共享, 通过实践不断加以充实以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3.3融入质量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 不仅要考虑设计过程中的风险, 而且必须将采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及生产后的信息全部纳入到风险管理中去, 从发展的趋势来看, 风险管理将最终融入于整个质量管理体系, 风险的管理方针也应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一样, 和整个质量体系策划密切相关。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其目的就是确保产品的安全和有效, 风险管理是确保医疗照射应用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医疗照射应用在其整个周期内, 无论人还是设备都会以一定的概率发生错误或故障, 从而给患者、使用者带来或大或小的风险, 有些是难以控制的, 因此必须进行风险管理, 并且是在质量体系框架下进行。

3.4制定辐射应急预案

辐射应急是指在事故情况下准备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即在一旦发生事故后用于减缓事故后果的措施。医疗照射应用已发展形成X射线诊断学、临床核医学和肿瘤放射治疗学等分支学科, 它们都是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照射的蓬勃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公众接受到这类特殊的医疗照射, 而且由于人或设备的原因, 其应用存在发生辐射事故的可能性尽管发生概率很低, 其风险管理体系中也存在相应的辐射应急问题。应急预案的制定是一个多步骤的反复过程, 它包括评估、计划、资源分配、培训、演习、监察及修订。鉴于辐射危害的神秘性, 应急预案不仅要考虑降低剂量的可能性, 还要特别考虑公众心理、社会层面及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6]。

3.5倡导安全文化素养

实施风险管理, 只靠必要的体制和管理、良好的设施及完整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等, 往往是不够的, 尚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医疗照射具有潜在辐射危险, 所以对安全有特殊的要求, 需要决策层、管理层、从业人员整体树立安全文化的理念。所有医疗照射发生的事故, 除了人们往往称之为不可抗拒的原因之外, 在某种程度上都来源于人的错误。包括管理缺陷、操作人员违章、硬件设计存在有不完善。安全文化与其他文化区别在于特别强调人的因素, 更是因为许多个人承担着安全责任。所以倡导安全文化, 正确处理人的行为、态度与安全关系, 提高单位与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医疗照射应用安全的重要因素。调动员工关注安全问题的积极性, 带着对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负责的态度, 完成本职工作和识别工作区域内潜在的安全问题或确定改进措施让良好的安全文化根植于单位各级部门每个人的思想和运行中, 构成对技术故障、人因问题和组织缺陷的高质量的纵深防御, 从而达到提高防范意识, 确保医疗照射应用安全。

摘要:为使医疗照射在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同时, 控制其辐射危害, 文章借鉴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探讨其在医疗照射中的应用, 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从而给出医疗照射风险管理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医疗照射,风险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UNSCEAR2000Re-port tothe General Assembly.Volume I.

[2]汪忠, 黄瑞华.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5, (27) 2:25~31.

[3]欧阳昭连, 池慧, 杨国忠.在用医疗器械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四) [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8, 14 (2) :51~59.

[4]严复海, 党星, 颜文虎.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和趋势综述.管理现代化[J].2007, 2:30~33.

[5]刘新立.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1~22.

风险管理医疗 篇9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6家乡镇卫生院, 15家村卫生室进行调查。

1.2 方法

采用现场查看及询问、查阅资料等方法。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从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及制度, 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正确分类、包装、运送、移交, 医疗废物暂存场所及存放时间, 医疗废物管理人员的培训等方面进行调查。

2 结果

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及制度落实情况乡镇卫生院83.4%、村卫生室43.4%;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正确分类卫生院91.7%、村卫生室33.3%;包装、运送、转移合格率乡镇卫生院67.7%、村卫生室20%;乡镇卫生院布局均合理, 专门设置医疗废物收集暂存地点, 但多数暂存空间偏小。村卫生室多数布局不合理, 未设置医疗废物暂存地点, 只有医疗废物存放装置。

3 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分析

3.1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不健全

乡镇卫生院虽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但制度落实不到位, 责任分工不明确, 部分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包装、无害化处置的方式不清楚。大多数卫生院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由保洁公司人员来承担, 由于清洁工流动性大, 大多来自农村, 文化水平低, 接受新知识能力慢, 卫生习惯较差, 清洁工对锐器盒的使用、感染性垃圾袋分装、运送、移交及无害化处理不清楚, 对医疗废物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了解。 村卫生室人员未经过系统培训, 缺乏医疗废物管理知识与技能, 多数对医疗废物的分类不明确, 对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用后能及时毁形, 但对用后的棉球、棉签、纱布、敷料等其他医疗废物与医疗垃圾混放。

3.2 缺乏医疗废物管理意识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16条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 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 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各卫生院大多能将医疗废物放在专用容器内, 但因专用容器属一次性物品, 成本较高, 少数卫生院考虑到经济效益, 将废物直接放在垃圾袋中, 在包装、运送、移交的过程中极易被污染的针头扎伤。部分医护人员仍对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区分不清, 且平时宣教不到位, 输液结束后按压的棉球大多扔在生活垃圾中。不知医疗废物管理不善会导致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也可能导致医源性感染发生。一些高危科室, 如口腔科、检验科等部分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认识不清, 医疗废物全部以感染性废物处理, 或部分以生活垃圾处理, 容易导致收集人员或清洁工人发生职业暴露危险。大多村卫生员不知道医疗废物、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有何区别, 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分类不清, 混放现象严重, 甚至一小部分卫生员将具有再生价值的部分废物 (皮条、输液瓶等) 定为非病人接触性废物, 仍采取回收方式处置。

3.3 基本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与工具不到位

卫生院专门设置了医疗废物收集暂存地点, 但暂时贮存场所建筑简陋、无照明设备、通风条件差、无明显标志、无警示标志。大多数村卫生室缺乏医疗处置设施, 如垃圾袋不分色、无专用容器、无医疗废物暂存地点。由于医疗废物产生量少且无规律, 存在医疗废物贮存时间难以执行不得超过两天的规定的情况。

3.4 培训不到位

部分医护人员和清洁工培训不到位, 对医疗管理条例及规范不清楚。清洁工经常更换, 缺乏系统感染知识培训及医疗废物知识教育, 常被污染的针头扎伤而不知道上报等。村卫生人员更加缺乏系统的感染知识培训。

3.5 登记不完善

大部分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登记内容不全面、不规范、过于简单, 不能全面反映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责任人等。

4 对策

4.1 加大卫生监督管理、质量控制及奖罚制度

加强监督、监测与指导, 卫生监督部门必须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督、监测与指导, 加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的法律、法规的贯彻力度, 强化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 增强法制观念。各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管理制度及管理措施, 使医疗废物工作层层负责落实, 并设立医疗废物管理考核评分表, 每月采用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质控方式, 对各部门的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将考核结果与各部门医疗质量目标考核、绩效挂钩, 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4.2 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各医疗机构应制订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在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预案;设置监控部门或专 (兼) 职人员, 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及村卫生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并对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进行登记, 保存资料。

4.3 加强培训及防护

各医疗机构应制订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计划, 强化医疗废物管理意识, 将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当作防治传染病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对负责人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培训, 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医护人员、村卫生员、清洁工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明确自己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 把对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变成自觉行动。同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增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4.4 加强硬件设备

医疗机构应加强硬件设备, 对废物暂存处进行规范化建设, 有严密的封闭措施, 使其真正具备防淋、防流失、防泄漏、防扩散和消毒、应急处置等功能。要求将感染性垃圾、生活性垃圾分别用2个容器内放置不同颜色的垃圾袋, 黄色为医疗垃圾, 黑色为生活垃圾, 要求各部门对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严格区分放置并有明显标志、严密包装、密闭清运、不得遗散、泄漏[1]。各锐器严格放入有损伤性废物标志的一次性专用锐器盒内, 警示标志醒目, 便于操作又符合操作流程, 保证密闭, 避免外流。对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及时毁型, 并放入黄色垃圾袋中。各部门医疗废物每日按规定时间送废物暂存处交接、称重并登记, 暂存处管理人员根据储备要求及废物分类安全放置, 并做好各项防护措施, 防止医源性损害。

摘要:为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 采用现场查看及询问等方法对21家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在医疗废物的组织管理、分类、包装、存放、运送、移交、最终处置、培训等方面存在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

参考文献

风险管理医疗 篇10

1 采取有效措施, 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管理

1.1 制定质量监管规范, 统一医务人员行为标准

规范的医疗行为必须先有统一的规范标准, 事先让医务人员知道规范, 尤其是各种医疗核心制度。我们参照卫生部医疗工作制度, 结合医院具体情况, 制订了包括医疗, 预防等为主的医疗工作制度65条, 其中重点突出病历书写规范、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手术审批、查对、危重病人抢救、交接班等医疗核心制度以及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特点的家庭病房管理、出诊、日间病房、双向转诊等医疗制度。我们连同行风建设, 文化建设, 岗位职责等统一编制了职工手册, 人手一册, 让全院178位员工熟知规范、标准。同时, 我们又对各项制度提出可以操作执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如术前讨论的具体手术类别和要求, 界定符合医院实际病种的疑难病标准, 适合一级医疗机构的主任, 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查房的要点, 出诊, 双向转诊程序等具体要求。

1.2 强化PDCA管理循环, 明确考核奖惩机制

健全的制度只是质量管理的第一步, 必要的质量管理手段即通过对医务人员被动的管理, 使他们的行为逐步变成规范的主动行为, 使文字的制度真正变成指导各项医疗工作规范执行的现实, 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这也是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我们突出强化PDCA管理循环, 明确考核奖惩机制, 具体的做法有三。一是明确质量管理要求和考核方法, 明确考核奖惩机制, 如违反以上述65条制度和工作要求的医疗行为将要受到的惩罚。二是落实质量管理措施。我们做到每月有2次质量检查, 并注重把检查中发现的工作制度执行, 病历书写规范, 医患沟通中的不规范情况通过现场反馈, 科主任会议分析, 通报, 医生会议质量教育等形式进行质量通报, 重点是提出和落实整改措施。在开展一般质量督察内容基础上, 有计划地进行病历基本规范的督查。如严肃整除不规范修改即涂改, 字迹潦草等现象。在上级医生查房, 围手术期管理, 医患沟通中等专项质量检查中, 不断发现和改进这些质量重要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三是落实考核奖惩, 体现以奖为主, 惩罚为辅的考核办法, 按月和奖金挂钩, 在此基础上还建立质量安全风险奖, 开展医疗安全百日零缺陷专项活动, 进一步激励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1.3 建立质量安全风险奖, 开展医疗安全百日零缺陷专项活动

我们在开展一般质量管理方法的基础上, 在我市一级医疗机构率先开展了《医疗安全百日零缺陷》活动。我们每年建立30万元质量安全风险奖, 并结合一级医疗机构具体情况, 制定了活动方案, 提出了在认真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和诊疗规范, 规范个人医疗行为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 主动防范医疗纠纷, 有效减少和处理医疗纠纷为目标的活动方案, 以100天为活动周期, 加大以奖为主的奖惩力度。通过活动确实提高了执行诊疗规范和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力, 提高了病历书写质量, 有效地减少了医疗纠纷, 关键是提高了个人和科室防范和处理纠纷的主动性。

1.4 聘请外院管理专家, 定期开展全员质量教育

一级医疗机构客观存在的管理人员少, 管理信息来源不足等特点, 决定了在医疗质量管理上的不足, 如何弥补?我们因地制宜, 聘请外院在医疗质量管理, 卫生法律, 法规, 病历书写等方面的管理专家, 现场指导各种病历, 医疗制度等检查方法, 提高了质量检查的效能, 及时、有效地发现了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外聘专家还和科主任分析, 讨论发生不规范的原因, 制定符合规范和适合医院的病历书写标准, 医患沟通同意书, 明确有关工作制度如各级医师查房要点, 围手术期管理规定等。我们还定期进行卫生法律, 法规, 病历书写等方面全员质量教育, 通过发生在医院的纠纷暴露出的医疗工作制度, 诊疗规范, 病历书写中的问题, 医患沟通等有关卫生法律, 法规执行中的盲区, 提出规范的做法和要求。有效的提高了广大医务人员识别规范和不规范的要点, 提高了自身行为的规范性。

2 取得的成效

2.1 全面质量管理格局基本形成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素是全过程管理和全员参与管理[1], 要达到这一目标, 管理者的意识和方法特别是机制的到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建立质量安全风险奖, 开展医疗安全百日零缺陷专项活动方案制定时, 其前提就是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 形成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并考虑到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的全面质量管理内容, 强化了医疗质量管理的全面性, 使全院医务人员在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等全面提升。2008年, 我院在质量指标全面达标的基础上, 在医德医风、医疗服务等全面考核中处于无锡市以及江苏省的前列, 获得了江苏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 江苏省中医药特色示范中心等殊荣。由于此类评比包括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的全部内容, 如果医院没有形成全面质量管理的格局, 取得这些成绩是不可能的。

2.2 病历质量不断提高

病历质量是全面反应医疗质量的主要方面, 而一级医疗机构的病历书写一直是医疗质量中的短腿[2]。2008年, 我们在接受无锡市卫生局病历检查组按照江苏省统一制定的《病历质量缺陷判定标准》为依据, 对16家一级医疗机构病历检查中, 病历甲级率达100%, 没有1份重大缺陷, 在我市一级医疗机构中是仅有的3家之一。

2.3 医疗纠纷明显减少

2008年, 全院没有发生重大纠纷, 在年门诊和住院病人数较前增加15%的情况下, 一般投诉也减少20%, 医疗纠纷赔款数仅为3500元, 达到给医院提供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的预期目标。

3 几点体会

3.1 医疗质量是一级医疗机构管理的生命线

质量是安全的代名词, 唯有抓好医疗质量管理, 提高医疗质量才能确保医疗安全, 这是任何医疗机构管理的核心, 也是一级医疗机构的生命线。3年前根据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 由乡卫生院变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每年完成年门诊人次15万, 住院1500人次的同时, 还要承担大量出诊、家庭随访、社区疾病调查、社区人口健康档案、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 医疗预防和基本医疗服务。和所有的一级医疗机构一样, 历史和现实中的管理人员又相对较少, 如何在完成大量医疗任务的同时, 加强医疗质量的监管, 规范医疗行为, 规避医疗风险, 我们的体会是, 只有抓好医疗质量, 才能确保医疗安全, 给医院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在近几年的管理中始终围绕医疗质量抓管理, 抓好管理促安全来赢得群众的信任。质量带来了安全, 给医务人员一个和谐的医疗环境, 更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3.2 抓质量管理要注意采用适宜方法

质量管理手段很多, 但我们严格遵循医院质量管理的三个主要基础工作即标准化, 信息化和质量教育, 重点强化PDCA管理循环。标准化主要包括医疗质量实施、质量判定和控制标准。这些标准让人们知道在该工作在达到预定质量目标过程中, 每个人、每个科室怎么做和做什么, 做好和控制做不好的标准。质量教育是为提高医务人员质量意识, 提高医学服务质量的技能而对医院全体人员进行的教育和培训活动。PDCA管理循环主要是指按照计划进行的质量检查, 反馈, 整改, 总结, 以达到质量循环上升的过程[1]。

3.3 质量管理也可考虑资源共享

应该说上述质量管理方法是不受医院级别的限制, 是任何医疗机构多能做到的, 关键是有没有想到, 有没有去做, 这就是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水平。客观的分析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质量管理人员, 在管理思路、方法和经验上的差异, 往往管理的效果差异甚大, 有的甚至是误导。我中心地处市区, 主动邀请市区质量管理专家, 及时吸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及时发现和纠正医务人员在执行各种规范和标准中的缺陷等方面收效较大。我们感到有条件的一级医疗机构, 可以采用这类管理方法, 既能弥补管理人员的不足, 通过带教, 又能培养出医院自己的管理人员, 取得远期效益。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技术一样, 也可以社会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曹荣桂, 朱士俊主编.医院管理学质量管理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1版, 2003, 5:7-22.

浅谈医疗设备管理 篇11

这是首要环节,医疗设备的购置,将直接影响医院的收入,对医院建设起着较大的作用。因此,在购置设备时要做到:①分析医疗设备的分布、使用、运行状况,依照申请科室的要求,考虑可行性、适用性,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一线需求、两个效益为突出点,考虑医院整体发展和远景规划,发挥医院特色,满足临床的需求。②明确所需购置设备应具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及时引进高、精、尖的先进设备。③以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由院领导、使用科室及其他有关科室等主任、专家参与监督,召集三家以上的供货商,以同类型、同档次的设备进行公开招标。通过招标来选择技术质量高、性能使用性强、价廉质优的设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完善了监督机制,杜绝了设备购置中的不良现象,而且保证了进货的质量,为医院节约大量的资金。

到货验收

设备到货验收是个关键环节,包括物资验收和性能验收两方面。设备到货验收要求验收人员依据标准认真负责,以医院的利益为重,坚持原则,实事求是。

在物资验收過程中要按销售合同和配置清单进行验收,包括:①外包装箱是否有损坏,拆箱

后机器外观是否有损坏;②附件是否齐全,是否与装箱单一致,是否符合订购设备的配置要求;③详细的档案记录,记录设备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安装和验收时间、使用科室等详细内容;④资料归档收集,随机资料均要登记归档。

性能验收是在设备安装调试好后进行的,由专业技术人员或操作人员、使用科室领导把关,对设备按性能指标的要求及所要达到的技术标准进行逐项测试。

物资验收和性能验收两方面均达到要求后方可通过验收,视为验收合格。

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是设备购置及到货验收两个阶段的延续。资产管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需要医院领导、管理人员及设备使用人员有较强的管理意识,并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完善。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建立资产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账、物、卡,同时实行微机网络化管理。每月定期增添新购的设备账,详细记录每台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厂家、价格、购置时间、使用科室等;资产管理账目是设备管理和清查核对的依据,是在用设备各种数据统计的原始资料,要求账目健全,账账相符,账物相符。每年定期要对全院的账、卡、物核对1次。②对于新购置设备及大型设备进行效益分析。通过效益分析,加强了对医疗设备的管理,从而能够及时掌握设备使用情况及所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型设备由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做到及时维护和保养,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③医疗设备的报废。对于使用时间过长、不再有使用价值的设备,必须经维修专业人员鉴定,认定没有维修和使用价值的才同意申请报废,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正式办理报废手续。④设备的档案管理。归档的材料包括从申请购买设备到验收整个过程中所形成的所有材料和设备的随机资料,主要包括:可行性论证表、申请表、招投标事宜、谈判记录、标书或合同、装箱清单、验收安装报告、随机资料以及办理进出口手续的相关材料等。设备档案的管理,有利于管理人员依据原始资料处理一些合同中未尽的事宜,方便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查找说明书解决操作上和维修上的难题。

风险管理与医疗器械标准 篇12

关键词:风险管理,医疗器械标准,风险控制,预期用途

1 关于风险管理

风险定义最早由美国学者威雷特于1901年提出。最早使风险和可靠性定量化的是飞机工业。航空航天和核电站的发展提出了风险分析的要求,推动了新的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加速了风险管理的进程。

YY/T0316-2008(ISO 14971:2007,IDT)《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中给出风险的定义:损害发生概率与该损害严重程度的结合。风险管理的过程,主要是对患者的风险,但也包括对操作者、其他人员、其他设备和环境的风险。

必须认识到,医疗器械的使用必然会带来某种程度的风险。医疗器械在不正常运行(即故障状态)时存在风险,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也存在风险。人们对风险的可接受性,受损害发生的概率、损害的后果和人们对风险感知度的影响。人们对风险的感知度会受到有关社会的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和教育背景、患者实际的和觉察的健康状态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巨大变化。觉察风险的方式也应考虑在内,例如,由于缺乏了解而造成疏忽的人为因素、或着眼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等原因。

医疗器械制造商应在考虑通常可接受的最新技术水平的情况下,对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包括风险的可接受性做出判断,以便决定医疗器械按其预期用途上市的适宜性。YY/T0316-2008标准规定了一个过程,按此过程,医疗器械的制造商可以判定与医疗器械有关的危害,估计和评价与这些危害相关的风险,控制这些风险并监控这一控制的有效性。所谓的“可接受性”是说明人们目前在使用医疗器械时是要冒不同程度风险的,而达到安全则是相对而言,标准中给出安全的定义是“免除不可接受的风险”,就是要求把风险控制在理想的最小限度内,剩余的风险应当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即为安全。

2 医疗器械标准中的风险管理

当电能被发明并开始使用后出现了大量的电击事故,人们逐渐认识到对电气设备存在的电击风险必须进行控制。基于控制电击风险的目的,人们制定了关于电气设备的安全标准。

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了针对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通用要求IEC60601-1988标准。在IEC60601-1988标准中不仅考虑了对电击风险的控制,同时考虑了医用电气设备与患者、操作者及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如患者或操作者不能察觉的电离或高频辐射等潜在危险,患者无正常反应,患者皮肤在临床程序中无正常防护能力,患者生命机能的维持或替代可能取决于设备的可靠性等因素。

可以说IEC60601-1标准是基于控制电气类医疗器械医疗使用风险而制定的,我们可以基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理解医疗器械标准。在此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医疗器械标准:

风险管理的概念并不是刚开始被引入到医疗器械标准中。医疗器械标准从开始就是建立在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基础上的,现代国际标准发展的趋势是在风险管理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医疗器械标准。

3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理解医疗器械标准

·医疗器械标准的特点

首先医疗器械标准具有标准的基本特性:适用性、兼容性、互换性、产品防护等。

其次体现了医疗器械的安全特性要求,即根据医疗器械的特征提供风险管理的措施和要求,免除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

·医疗器械标准条款的制定

YY/T0316-2008的6.2风险控制方案分析中要求:制造商应识别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一个或多个),以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制造商应按下列顺序,依次使用一种或多种方法:

(a)用设计方法取得固有安全性

(b)在医疗器械本身或在制造过程中的防护措施;

(c)安全性信息

制定医疗器械标准的目的,除体现标准的适用性、兼容性、互换性等基本功能外,更主要的是针对医疗器械在临床使用中的风险提出保证固有安全性的设计方法、防护措施和安全性信息。

(1)制定医疗器械标准中的安全条款或指标要求应考虑风险控制

首先从大家最熟悉的GB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标准来进行说明。

GB9706.1-2007提出了对医用电气设备电击危险的防护要求、对机械危险的防护要求、对辐射能量的防护要求、对使用环境中可能的易燃气体、液体等的防护要求、生物相容性要求等。对照YY/T0316-2008的表E.1中对危害的示例可以发现,表E.1中对能量危害、生物学和化学危害、操作危害和信息危害的示例在GB9706.1对医用电气设备的要求中均有所体现。

GB9706.1是在充分考虑了医用电气设备风险的基础上制定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医用电气设备的风险。

GB9706.1-2007等同转化的是国际标准IEC60601-1:1988+A1+A2。在最新的IEC60601-1:2005中明确增加了对风险管理的要求。此标准中不再机械的、单一的确定为控制特定风险需要采取的措施,而是在提供参考措施的同时允许制造商采用不同的控制措施。制造商需要根据风险管理程序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并形成文件。(2)制定医疗器械标准中的实验方法也应考虑风险控制

在医疗器械标准中由于产品使用的环境不同或条件的不同,在制定标准试验方法时也必须根据设备使用特点对固有安全性设计方法/结构、防护措施及安全性信息等提出不同的方法。

例如:高频手术器械和电动吸引器的脚踏开关在一些手术中可能暴露在相当数量的水或其他液体中,进行清洗还可完全浸人水中,因而需要设计为防水类型。需要特别注意,GB9706.4-2009高频手术设备专用安全要求和YY0636.1-2008电动吸引设备专用安全要求标准中对脚踏开关的防水试验方法在通用标准基础上增加了实验要求。GB9706.1-2007通用标准中或与其他医疗器械如GB9706.9超声诊断设备的安全标准中的试验方法仅要求防水部件符合第20章规定的电介质强度相关要求。而在GB9706.4和YY0636.1中对脚踏开关防水试验方法规定为“将脚踏开关完全浸入水深150 mm处30min。在浸水期间,按正常使用将脚踏开关连接到电路,动作50次,检查开关验证是否有水进入。脚踏开关应符合GB 9706.1-1995第20章规定的电介质强度相关要求。”

这两个标准充分考虑了高频手术设备和电动吸引设备临床实际使用时的风险:高频手术器械和吸引器在临床使用时有多种用途,如脑部手术、眼部手术等,暴露在过多的水或液体环境时,如果进液导致脚踏开关意外接通电路启动输出,在临床使用时将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模拟实际使用进行防水试验可以有效的减少损害的发生概率。

(3)制定标准时必须考虑医疗器械的预期用途

制定标准时必须考虑医疗器械的预期用途/预期目的,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标准中考虑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预期用途的不同将有所区别。YY/T0316-2008中规定“制造商必须对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包括风险的可接受性做出判断,以便决定医疗器械按其预期用途上市的适宜性”。

例如对同属于家用支持类型的呼吸机,根据患者临床状况的不同,在标准中规定采取的控制措施也不相同。目前我国用于家用支持呼吸机的标准有:YY0600.1-2006用于非依赖呼吸机患者使用的家用支持呼吸机,YY0600.2-2006用于依赖呼吸机患者使用的家用支持呼吸机。从表一中可以看出这两个标准因预期用途的不同而出现的差异。

表1中49.101和49.102条的差异充分体现了对不同的预期用途需要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

预期用于依赖呼吸机患者使用的呼吸机,其治疗对象是对通气有依赖的患者,在不使用呼吸机或呼吸机故障停机时其生命状态会受到影响或导致死亡。运用风险管理理念对该呼吸机的预期用途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进风险分析可以得出:呼吸机的电源故障将对患者造成损害,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危害判定,必须对该风险采取措施以减少或避免电源故障。因此YY0600.2-2006中增加了对呼吸机必须配置内部电源的要求。引入内部电源后,在风险分析时就应对与内部电源相关的具体风险再次进行判定并采取具体的控制措施,如:增加对内部电源持续供电时间的要求、增加内部电源耗尽的报警、要求必须保证在电源耗尽前给操作者留有足够的更换电源的时间。

由此可见,预期用途是医疗器械标准制定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明确的预期用途才能确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制定的标准才具有可用性。

4 风险管理与医疗器械的有效性

谈到医疗器械必然要提及安全有效性。目前普遍的认识是: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就是将医疗器械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似乎与医疗器械有效性无关。

但是如果我们继续深入理解风险管理的理论就会发现,医疗器械的安全与有效是密切相关的。对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同样需要保证其有效性,只有满足其预期用途的医疗器械才能是安全的,有效是医疗器械安全的必要条件。风险管理最终将决定医疗器械按其预期用途上市的适宜性,有效性是风险管理中必须考虑的内容。

标准YY 0316-2008的4.2条款说明“制造商应判定可能影响医疗器械安全性的定性和定量特征并形成文件,适当时,规定界限”。这里的“定性和定量特征”就是指医疗器械的技术指标或功能指标,是与医疗器械的有效性相关的。如果制造商过于追求有效设计而使技术指标超过了限制,医疗器械不仅不能达到临床预期目的,而且会导致损害的发生。

即使是诊断类设备也存在很高的临床风险,不能满足特定医学用途要求的性能特征可能导致危害处境,在对医疗器械进行风险分析时应当分析这种情况对患者的风险。

部分医疗器械具有决定临床检查结果准确度的性能特征,其输出结果是医师做出临床诊断决策或采取措施的依据。不正确或不准确的输出结果可以导致不适当的或延误的医学决策和措施。例如:

·电子红外体温计

不准确的体温测量结果将导致错误治疗或延误治疗。如果是在非典、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特殊时期,不准确的测量将使医师对是否进行医疗介入做出错误的决定,其结果是传染疾病得不到控制或增加额外的医疗成本。

·超声骨密度测量设备

现在定量超声技术广泛用于骨质量的测量,用以反映骨密度和骨的质量及结构。超声骨密度仪通过测量骨内超声传播速度SOS和宽带超声衰减BUA,得出骨质指数BQI,并且给出T值和Z值供临床医师判断受试者的数值与同年龄人群骨密度的差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性社会的形成,作为老年性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提高骨质疏松的预测和诊断能力对降低骨折发生率意义重大。因此,在风险分析时必须对超声骨密度仪的有效性进行考虑,其给出的定性定量指标必须能达到临床预期目的。这就是为什么美国FDA将超声诊断仪的管理类别分为II类,却将超声骨密度仪划分为Ⅲ类的原因。

类似的医疗器械设备还包括X射线乳腺机、体外诊断设备等。

5 引入风险管理的医疗器械标准是否可以替代医疗器械审评

目前在国际上新发布的很多标准中都已经考虑了对ISO14971:2007的引用。但是引入风险管理并不意味着符合标准就能保证医疗器械设备的安全有效。

医疗器械标准可作为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方案的一部分。医疗器械标准是为了风险管理服务的。向制造商提出相关医疗器械在正常和故障两种条件下对已知和可预见危害的具体控制措施,同时也允许制造商在风险管理体系下采用其他合理的控制措施。

上一篇:再生利用下一篇:微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