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10篇)
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1
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村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同样也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我们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本文试图以**市为例,浅析当前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食品安全监管对策措施。
一、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
食品从“田头”到“餐桌”环节很多,监管的部门也很多。2005年7月,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江苏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精神,在原
**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此同时,**市政府成立了由食品药品监管局、农林局、质监局、工商局、卫生局、商贸局等18个部门组成的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食品药品监管局。遵循“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要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管理进行综合监督检查,开展对食品重大安全事故的查处;农林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环节的日常卫生监督;其它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在此基础上,在全市各镇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工作机构,镇食品安全办公室达到有专兼职人员、专室、电脑、工作制度、投诉举报电话、台帐、活动记录等“七有”标准;在各村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站,工作站也具备专兼职人员、电
话、制度、台帐、活动记录。由此,建立了“各级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监管责任体系。
建立上述工作机制后,在地方党委、政府和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领导下,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食品安全各项制度。如成员单位职责、信息发布制度以及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二是推进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即“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现代流通网”,把食品安全工作向农村推进;三是积极组织创建活动。先后开展了“食品安全示范市、示范镇、放心店”创建,以此提升保障水平,增强安全放心度;四是集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先后组织开展了城市室外烧烤、夜市排档、熟食摊点、豆制品加工、儿童食品、小酒坊、纯净水、农村食品、肉制品、奶制品和保健食品等10多项专项整治。通过整治,食品安全形势有所改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加强。
二、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
原因
食品安全点多、线长、面广,涉及到从农田到餐桌的诸多环节,一些深层次问题没能根本解决,主要表现在:
1、源头污染问题没有完全控制。工业化大生产引起环境污染加剧,农业灌溉用水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特别是农村种植、养殖大户,为减少虫害、降低成本,使用违禁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农药的滥用,还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增加,农产品施药频次越来越多,用药量越来越大。
2、食品生产加工业整体水平不高。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食品生产企业为10人以下小作坊。一是产业比重小。全市食品企业工业2006年总产值56951万元,年产值100万元以下企业633家,占总数的%;二是规模小。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的规模企业数仅占全部工业规模企业总数的 5 %左右;三是作坊式企业多。667家企业中,约61%的企业均
为小作坊,其中豆腐作坊达204家,占企业总数的%,另有糕点类(面包、蛋糕为主)加工企业达251家,占企业总数的%;四是质量管理状况不容乐观。食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质量意识差、卫生状况差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小作坊从业人员素质低、工艺落后、加工设备简陋,不具备检验能力。同时这些单位的周边环境和生产场所的卫生条件都较差,生产场所和居民区混住在一起,对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3、农村食品市场不够规范。大多数农村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小超市、小食品店等经营秩序还不太规范,甚至不同程度存在无证无照经营现象。经营业主的索票索证意识不强,销售台帐等基本制度执行不力。食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信息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4、餐饮业安全管理亟待加强。一是卫生管理与制度十分欠缺。据调查,%的乡村餐饮单位未建立卫生管理组织与管理制度;二是单位管理较为混乱。大
多数小型餐饮户,管理十分松懈,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为了节约成本,店主仅让一部分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人员变动后也不主动申领健康证,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持证率仅达85%。在办理健康证过程中,接受卫生知识培训也流于形式,从业人员未能真正接受教育,卫生知识匮乏,个人卫生大多不符要求;三是原料采购随意性很大。除学校食堂逐步建立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外,乡镇餐饮单位几乎从不索证索票,存在怕麻烦、怕费时思想;四是卫生设施不健全。大多餐饮单位卫生设施不健全或不配套
浅谈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篇2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浅谈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当前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受消费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影响,农村市场假冒伪劣商品现象较为普遍,多数农民属于低水平消费群体,购买能力有限,所以他们购物时多图便宜,而且识假辨假能力差,因而为成本低、价格低的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市场。
二是经营主体的素质相对较低,他们大多数是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和守法经营观念。个别经营者往往只求经济利益,不管商品质量,更不会去考虑人们食用不合格食品所造成的恶果。所以,即使是食品已经超过保质期,或是明明知道是劣质食品,为了不让自己亏本,甚至是有利可图,经营者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将商品销售出去。
三是在农村,小卖部、食品商店等零散食品经销商大量存在,他们经营规模小,广泛分布在农村的各个角落。这些状况满足了农村的消费需求,但不利于监管。
四是农民消费者自我权益保护意识较差。遇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不能正确运用法律维权,多是自认倒霉。还有的是碍于同乡的情面,不主张自己的权益,因而使违法经营长期得以生存。
五是维权成本较高。为几元钱的食品,费钱投诉很不合算。
六是基层执法力量薄弱。以我局半壁山工商所为例,辖区5个乡镇,70多个行政村,食品经销单位近200户,而执法人员仅有6人,辖区面积大,经营主体多且分散很难及时发现问题,很难监管到位。同时,工商所还承担着大量的收费任务,在履行食品安全职责时,难免出现监管盲点、盲区。
二、加强我县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几点建议
一是利用村镇广播、发放宣传册(单)、张贴宣传画、“一会两站”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法律法规,不仅使消费者知道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而且要让经营者了解进行违法经营将受到何种处罚。引导理性消费和健康消费,改变农村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法律意识以及识假辨假的能力。同时还要强化经营者守法经营观念,使食品安全观念深入人心。
二是扶持国家商务部倡导的“千乡万村工程”进入农村,规范食品市场,形成连锁经营,这既有利于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又利于我们工商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提高监管效能。
三是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恶意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经营者从严从重处罚,起到杀一儆百、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四是深入发展农村维权网络,发挥农村“一会两站”作用,使消费者投诉问题得到方便快捷地解决。同时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协助我们开展食品安全的监督,以弥补执法力量的不足。
五是加强对流通领域食品批发环节的经营行为的监管,从源头上切断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保护好广大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文章来源莲山
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工作总结 篇3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努力提高我村食品安全水平。
(二)工作原则
按照“全市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和“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突出重点,带动全面,分级负责,分类指导,整合执法力量,下移监管重心,强化责任,加大打击力度,努力使全村食品安全状况有明显提高。
二、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
(一)工作重点
以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酒、儿童食品、保健食品为重点品种,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小作坊和无证照黑窝点为重点对象,重点抓好农产品污染源头治理、生产加工、流通以及消费四个环节,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工作目标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政府的责任,通过各监管部门深入细致的监管工作,使全村食品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生产销售假冒有毒有害食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进一步遏制,科技监管含量进一步增强,大案要案得到及时查处,食品安全事故大幅度下降,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增强。
(三)具体目标:
1、调味品、米面制品、食用油、酱油、醋、肉制品、乳制品、饮料、冷冻饮品、儿童食品10大类,大、中型食品企业,生产许可证的持证率:达45%;
2、全村食品店中散装食品经营行为得到规范的比例为:达80%;
3、食品经营企业进货索证索票率为:达50%以上;
4、食品加工企业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5、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每提高5-10%。
三、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一)治理食品源头污染,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以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地环境监管为重点,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强农产品和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一是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养植基地的建设,推进产地环境污染监控工作;二是以解决蔬菜有机磷的农药残留问题为突破口,深入开展种植业产品农药残留专项整治,实施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取缔行动;对例行监测不合格率较高的农产品安全进行跟踪督促检查。
(二)整治儿童食品及农村食品市场
对全村儿童食品加工、销售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检查,进一步完善儿童食品的准入条件,建立建全既能确保食品安全又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儿童食品企业的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对未经批准生产儿童食品的加工点要坚决取缔。将监管工作重心和重点下移,加强农村市场监督管理,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分散在城区、城乡结合部和村镇的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馆进行综合整治。
四、工作要求和保障
(一)强化责任。村委会对当地食品安全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村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工作。相关人员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抓落实。对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要依法依纪追究负责人的责任。
(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协调机制。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涉及很广,需要各方面协同配合,要严格按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有关职能和责任。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协调机制,加强沟通与协作,通过综合监督资源,综合监督力量,综合执法力量,将分散的监管力量集中起来,将具体的监管内容统一起来,推进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三)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信用建设为核心,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原则,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综合抓好食品安全制度规范、管理服务和运行机制建设,运用信用惩戒机制,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
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调研 篇4
在煤矿安全形势总体好转的同时,仍有一些地方煤矿不降反升,或者总是居高不下。从监察监管层面分析,重要一个原因是与地方监管有关。
调查三:地方监管安全效果与执法效果密切联系。上述主要产煤县都设立煤炭局,都配备了技术力量。纵观上述县市,执法的监管就起到作用,安全效果就好。桑植县、石门县、浏阳市基本上只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只检查不执法,偶尔执法也只是走走形式。湘潭县,辰溪县执法力度较大,特别是湘潭县除了大金额罚款,还使用了停产整顿处罚。
二、建议
1.要加强对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作用的认识。一是要认识地方监管的重要作用。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是政府监管煤矿安全职能分工,地方监管对煤矿安全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具有人多,情况熟,网络紧密,信息灵通,能借助县政府的重权,更能把握煤矿安全的实际的特点。二是要摆正位置,监察监管的根本职责是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将减少事故,减少伤亡人数放在首位目标。要克服一些人的上下级思想观念,要克服权力之争的思想倾向。三是注重实效。省局将本项工作制度化,各分局要从实际出发,将解决各县市的监管实际存在的问题作为检查指导的出发点,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
2.要积极探索解决地方监管执法的难点。一是**煤矿安全形式好转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煤矿井型小,装备差,灾害重,事故多发,始终要将打击非法生产,抓住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深入隐患排查治理为重要手段,要将提高煤矿管理水平,装备水平,陶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提高员工素质作为治本之策。二是地方监管执法难度较大,执法环境较差。特别是人财物编制在地方,领导和朋友的招呼让地方监管领导不敢执法。要积极推行联合执法,经济处罚让部分给地方,借国家监察牌子树立地方监管的权威。
3.加大考核力度。各分局对主要产煤县按照省局规定对地方监管考核打分,对监到位,安全效果好的省局要设立奖励,同时要将其业绩通报县政府和有关部门。
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调研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报告 篇5
(一)以强化组织协调为平台,持续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综合监督。一是安排部署全年食品安全工作。出台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围绕食品安全监管各环节,明确主抓点,并将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相应监管部门,推动食品安全工作深入开展。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鲜肉和肉制品安全等整顿治理。二是抓好节会期间食品安全保障。餐保化监管开局良好,扎实推进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将量化分级管理率从40%提升到65%以上,圆满完成美食节、台商论坛等重大会议和活动的餐饮安全保障任务。三是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市政府召开全市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相关部门、各县(区)开展了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四是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出台《市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和处置工作制度》,构建了舆情预警、引导、应对处理联动、分类处置等四项机制,建立了网络信息员、发言人和评论员队伍,加大舆情关注力度,及时发布政策信息,清除虚假不良信息影响,营造了良好的网络互动氛围。我市这一工作受到国务院食安办的充分肯定,在全国食品安全年中会议上作大会交流。
(二)以推进省市共建为契机,建立健全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以省局与市政府签署共建药品安全示范区合作备忘录为契机,深入开展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大力推进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为提高我市药品安全监管能力搭建了更高的平台。一是强化生产源头监管。市局把新版GMp实施推进工作纳入药品安全监管要点,积极落实新版GMp实施的相关要求,推动企业实施新版GMp,已有3家企业通过了新版GMp。结合问题胶囊的排查,对企业委托检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促使企业把好进厂原辅料关。重点关注中标价格与生产成本倒挂品种的生产,重点检查近年在市场抽查不合格的基本药物品种生产,突出做好基本药物生产质量监管。二是强化流通环节监管。组织开展GSp认证及跟踪检查。组织全市13家基本药物配送企业签订承诺书,建立基本药物配送企业监管档案,并开展专项检查,着力强化对基本药物定点配送企业的监管。三是强化医疗器械监管。加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管,对实施《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生产企业进行规范检查,对有举报的3家企业进行核查。组织企业对照《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规》进行自查自纠,对56家经营企业经营状况开展检查。开展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市场专项检查,积极做好医疗器械行政许可、不良事件回顾性检查及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等综合业务工作。四是药品示范县创建扎实推进。对参创的、洪泽、盱眙、淮阴4县区开展2次督查,确保年内按期完成创建任务。
(三)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扎实开展药品生产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根据国家局、省局统一部署,及时启动部署药品生产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一是加强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进货来源把关不严或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购销资质档案不全、处方药销售不符合规定要求、违规销售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含兴奋剂制剂、超方式或超范围经营、执业药师不在岗、冷链管理不符合要求、远程监管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依法作出处理决定。严格涉药广告监管。全市共监测广告1716条,共提请工商部门查处违法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广告95个,13个品种被省局暂停销售。二是加强协作联动。加强稽查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完善“四方联席会议”、“7+1”药品稽查联防协作、打假保名牌、重大案件查处奖励等制度机制,提升稽查执法质量和效能。今年相继查办了张某、王某等人利用互联网制售假药案,贾某等人利用邮政快递销售假药等4起在全国全省有重大影响的大要案件,累计涉案金额1.16亿元,已抓获制假售假涉案人员121人,网上追逃76人;其中2起案件被公安部、省公安厅督办;2起案件被国家局督办;3起案件被省局督办,有力净化了全市药品市场秩序。三是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加强药品抽验工作,注重风险研判,抽样药品1421批次,其中基本药物评价694批次,技术支撑作用发挥明显。突出做好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处置工作。铬超标事件曝光之后,全系统在第一时间相应,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对药用空心胶囊、药用明胶及胶囊剂药品生产企业的相关监督检查工作,组织企业开展自查和批批检工作,该事件始终处于有序可控的状态。
(四)以开展创先争优为载体,着力加强监管队伍能力素质建设。一是大力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召开机关作风建设大会,大力弘扬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了全系统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责任心、主动性和凝聚力。认真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三进三帮”活动,了解群众意愿,倾听基层声音,帮助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对市委市政府、省局重大部署决策、重点工作开展督查,重点对学校食品安全、药品示范创建、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责任体系建设、保密工作重点进行了督查督办,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打造群众满意民心工程。开通12331咨询投诉举报热线,深入开展争创“群众满意窗口”活动、“三走进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以及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组织参选全省百佳执业药师、开展执业药师为社会公众合理用药服务等活动,帮助基层和企业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帮助群众解决饮食用药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做好人事人才工作。加强药品流通行业从业人员岗位证书管理,对清河、清浦、淮阴、四区500余名从业人员进行了上岗培训。三是创造条件推进职能调整。科学划分监管事权,清河区局、清浦区局正式履行药品、医疗器械监管职能。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实现更名扩项,并加挂“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牌子,增加事业编制20名;保健食品、化妆品扩项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食品通过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初评。市食品药品监督稽查支队获市编委同意成立,核定事业编制15名。四是加强培训提升队伍素质。做好省市组织的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工作,选拔7名同志参加医疗器械、食品工程硕士班,大力培养专业监管人才。
(五)以抓落实彰特色为主题,突出加强党风廉政和软环境建设。一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各单位和市局机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强化“一岗双责”意识。市局党组年初工作会议上与各县(区)局分别签订了行风建设责任状,同时与市所和市局机关各处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机关全体人员向市局党组递交廉洁自律承诺书,形成层层签状、传递压力、落实责任的工作格局,确保全年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强化廉政教育。进一步加强日常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的制度化、常态化,继续深化警示教育活动,成效显著。三是抓好“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围绕全市惩防体系建设重点目标任务中第21项“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具体任务分解落实、监督检查,按照序时进度组织推进。四是廉政文化建设特色明显。深入挖掘和提炼特色亮点,形成了具有部门特色的廉政文化,荣获“市级廉政文化示范点”称号。省局在今年全国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对我们廉政文化创建工作进行了介绍,具有药监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全国有影响,先后接待了国家局、安徽、湖南、吉林省局及省内外兄弟市局来我局参观考察调研。五是突出抓好101%服务制度建设。新建完善五办制度、首问负责制度、服务承诺制度、预约服务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等五项制度,深入推进101%服务企业活动。
二、2014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思路
2013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将围绕“依托两大抓手、实施两大行动、搭建两大平台、完善六大体系”的目标,着力细化指标、落实责任、强化监管、服务民生,进一步提升食品药品监管保障能力,确保全市人民饮食用药安全放心,提高全市人民民生幸福指数。
依托两大抓手,致力推进食品药品示范区建设步伐:依托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局市共建药品安全示范区两个抓手,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主体责任人”的监管责任体系,积极落实推进合作共建重点工作和具体事项,努力把打造成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的示范区、先行区、创新区,确保全市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放心。
实施两大行动,全力提高食品药品市场安全水平: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积极推进民生幸福行动的部署,分别组织实施食品、药品安全行动计划。食品安全行动计划方面,继续在高平台上强化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充分发挥政府抓手作用。提升加强餐饮服务监管业务能力建设。开展食品安全执法监察“放心行动”,强化食品安全执法责任和信用管理“两大体系”建设,实施“校园食品安全”、“放心厨房”等建设工程,严格责任督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维护公众饮食消费安全。药品安全行动计划方面,严格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监管,突出做好基本药物监管,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组织开展医疗器械企业专项检查。完善打假办案联络机制,建立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衔接平台,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保持打假治劣和查办大要案件的高压态势,提高稽查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处置突发食品药品事件。
搭建两大平台,大力拓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领域:
一是搭建信息化监管平台。争取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我市列为信息化建设试点市,共建信息化技术平台和制度体系,大力推动药品电子化监管建设。推动药品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加强行政审批、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的信息化管理。二是搭建服务发展平台,积极引导扶持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完善六大体系,着力强化食品药品长效监管机制:
最新食品监管半年工作报告 篇6
省、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局及时进行了传达贯彻。于3月14日召开全体人员会议,将省、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学习,并结合自身实际,对全年工作目标和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进行了分解,确定了全年工作思路,提出了2011年六项工作重点,一是实行定岗定人,逐步推行稽查相对专业化制度;二是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落实为民十大实事;三是继续开展药品流通整治,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巩固两网建设成果;四是崇尚学习,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全面提升全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五是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六是以实施“亮点”工程为契机,全方位开展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工作目标。
二、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力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有新的突破
1、抓整治,药械稽查实现新发展。一是结合实际状况,制订了稽查线路图,实行分片管理、分组稽查,将目标任务分解到组、量化到岗、细化到人;二是根据稽查队人员所学的专业,实行定岗定人,推行专业化稽查;三是进一步明确药械监管中的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点单位,加大对特殊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械和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四是召开药品不良反应工作会议,总结XX年年的经验,安排布置2011年的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工作;五是规范案件受理登记,完善案件办理制度,建立了药品稽查平台,共输入案件办理、相对人信息等信息1192条。一季度,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96人(次),检查单位166家,检查药品、医疗器械49850种(次),查出假劣药品30批(次),发出协查函5份,立案51起,已经结案28起,没收假劣药品2360盒,标值3241.28元,执行罚没款38525.85元,抽样检品47批(次),不合格30批(次),不合格率71.4%,有效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用药用械的安全有效。
2、抓规范,药品流通实现突破。为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企业的经营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巩固去年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取得的实效,确立了保持高压态势、继续深入整治、进行规范管理的工作方针,在第一季度,将药品流通整治与药械稽查相结合,继续加大对药品批发企业dkfp,连锁企业不统一配送,药品零售药店出租(借)柜台、超方式、超范围经营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加强专项检查和跟踪检查,对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进行重点整治。目前,已经检查药品经营单位79家,警告79家,下达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79份,全面扭转了我市药品流通的混乱局面。
3、抓亮点,药品检验整体推进。按照市局的工作要求,我们把开展县级药品打假治劣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作作为今年的亮点工作。为把此项工作真正做实、做亮,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药品打假治劣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配备了经验丰富、业务精干的检验人员,多方筹措资金更换配齐了检验设备及试剂。现在,已经检验药品47批次,发出报告书47份,无一例申请复检,合格率100%。
4、抓教育,提高监管素质。春节刚过,我局就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培训班,局领导亲自授课,重点学习十七大报告、公文写作知识、假劣药品识别方法和药品稽查办案经验等,进一步提高了队伍的业务素质。坚持每周五下午学习制度,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增强党风廉政意识,全体人员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保证书。
组织开展了2010年国庆节、春节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积极申请食品综合监管经费。办公楼改造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机关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三、下半年工作要点
上半年的工作为今后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季度,我们将继续落实市局工作部署,创新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新的突破。
1、按照省、市局要求,加大对特殊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管力度。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对抽验不合格的药品,依照《特别规定》严格查处。坚持依法行政,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加强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发现违法广告及时移送工商部门处理。
2、继续深入开展药品流通环节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企业的经营行为,对重点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针对性检查,并对整改措施不到位,存在问题严重的单位坚决进行立案查处到位。
3、深入实施政府十大实事工程,进一步提高我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4、提高“学习型”机关创建的实效性,营造“抓学习、重知识”的良好氛围,塑造专家型、复合型人才,保障全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5、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召开一次党组和党员民主生活会,使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各项工作中真正得到体现。
一、认真贯彻落实省、平顶山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精神,确定全年工作思路
省、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局及时进行了传达贯彻。于3月14日召开全体人员会议,将省、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学习,并结合自身实际,对全年工作目标和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进行了分解,确定了全年工作思路,提出了2011年六项工作重点,一是实行定岗定人,逐步推行稽查相对专业化制度;二是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落实为民十大实事;三是继续开展药品流通整治,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巩固两网建设成果;四是崇尚学习,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全面提升全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五是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六是以实施“亮点”工程为契机,全方位开展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工作目标。
二、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力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有新的突破
1、抓整治,药械稽查实现新发展。一是结合实际状况,制订了稽查线路图,实行分片管理、分组稽查,将目标任务分解到组、量化到岗、细化到人;二是根据稽查队人员所学的专业,实行定岗定人,推行专业化稽查;三是进一步明确药械监管中的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点单位,加大对特殊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械和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四是召开药品不良反应工作会议,总结XX年年的经验,安排布置2011年的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工作;五是规范案件受理登记,完善案件办理制度,建立了药品稽查平台,共输入案件办理、相对人信息等信息1192条。一季度,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96人(次),检查单位166家,检查药品、医疗器械49850种(次),查出假劣药品30批(次),发出协查函5份,立案51起,已经结案28起,没收假劣药品2360盒,标值3241.28元,执行罚没款38525.85元,抽样检品47批(次),不合格30批(次),不合格率71.4%,有效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用药用械的安全有效。
2、抓规范,药品流通实现突破。为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企业的经营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巩固去年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取得的实效,确立了保持高压态势、继续深入整治、进行规范管理的工作方针,在第一季度,将药品流通整治与药械稽查相结合,继续加大对药品批发企业dkfp,连锁企业不统一配送,药品零售药店出租(借)柜台、超方式、超范围经营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加强专项检查和跟踪检查,对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进行重点整治。目前,已经检查药品经营单位79家,警告79家,下达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79份,全面扭转了我市药品流通的混乱局面。
3、抓亮点,药品检验整体推进。按照市局的工作要求,我们把开展县级药品打假治劣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作作为今年的亮点工作。为把此项工作真正做实、做亮,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药品打假治劣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配备了经验丰富、业务精干的检验人员,多方筹措资金更换配齐了检验设备及试剂。现在,已经检验药品47批次,发出报告书47份,无一例申请复检,合格率100%。
4、抓教育,提高监管素质。春节刚过,我局就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培训班,局领导亲自授课,重点学习十七大报告、公文写作知识、假劣药品识别方法和药品稽查办案经验等,进一步提高了队伍的业务素质。坚持每周五下午学习制度,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增强党风廉政意识,全体人员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保证书。
组织开展了2010年国庆节、春节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积极申请食品综合监管经费。办公楼改造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机关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三、下半年工作要点
上半年的工作为今后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季度,我们将继续落实市局工作部署,创新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新的突破。
1、按照省、市局要求,加大对特殊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管力度。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对抽验不合格的药品,依照《特别规定》严格查处。坚持依法行政,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加强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发现违法广告及时移送工商部门处理。
2、继续深入开展药品流通环节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企业的经营行为,对重点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针对性检查,并对整改措施不到位,存在问题严重的单位坚决进行立案查处到位。
3、深入实施政府十大实事工程,进一步提高我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4、提高“学习型”机关创建的实效性,营造“抓学习、重知识”的良好氛围,塑造专家型、复合型人才,保障全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7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5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项德才的带领下,教科文卫工委与部分人大常委会委员一道,对我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在听取了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汇报的基础上,听取了县卫生局医政股、卫监所、疾控中心和县质监局、商务局、工商局、粮食局、畜牧局、发改局、农业局、教育局、法制办、桃花江镇、武潭镇等单位有关情况汇报,并分别召开了座谈会,调阅了部分案卷,走访察看了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经营的有关场所,调查了部分农户、食品加工经营户和消费者,现将有关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效
近三年来,县人民政府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组织和监管,食品药品经营秩序明显好转,连续三年被市人民政府评为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较好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
(一)不断完善工作机制,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基本形成县人民政府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比较重视,按照有关文件精神,2004年组建了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任主任,23个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建立了工作例会和调度会制度,出台了《桃江县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并与各监管责任单位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县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了《桃江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从2008年起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了绩效考核内容。部分乡镇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乡村两级明确了食品药品协管员、信息员,基本完善了监管网络
。各监管部门按照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原则,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做了大量的工作。为确保食品药品的安全工作有序开展,县政府逐年增加了投入,2008年,安排20万元经费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安排7万元经费用于定点屠宰工作,今年起将药品安全监管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等等,为保证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督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了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食品药品安全氛围得到优化
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紧紧围绕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多次发表电视讲话,食品药品安委会牵头,各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能,深入超市、农贸市场、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消费单位开展了各种宣传教育活动。2007年以来,在县电视台、桃花江报等媒体上进行专题报道分别为110多期,举办各类讲座200多次,张贴标语2000多条,发放宣传资料11万余份。加强了食品药品从业人员的培训,举办了各类培训班200多个,培训人数达4万多人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活动,食品药品从业人员素质得到提高,法制
观念和安全意识得到加强,全社会对食品药品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优化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氛围。
(三)加大了监管力度,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效果明显
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加强日常监管和开展专项整治,对涉食涉药单位实施动态管理。加大了对农药、兽药、饲料、畜禽水产品等的监管力度,开展了蔬菜、畜禽水产等农产品的检测,严格把住了外销生猪的质量检测,在县城已建立定点屠宰厂2个,规范了县城屠宰市场秩序,创建了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了源头管理。对全县食品加工企业加强了巡查、回访,积极实施了添加剂备案制度,对小作坊的治理采取监管与帮扶并重的工作思路,制订了管理办法和审查通则,并与204家食品小作坊签订了承诺书。对食品经营单位统一印制了《食品购销台帐》,强化了食品经营户索证索票、进销台帐两个100%,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县城以上小食杂店、小摊点1047户实现有照经营,在超市建立了企业自检制度。严查了以公益讲座、免费体验、学术交流等形式销售假冒伪劣保健品的行为和广告。加强了酒类市场的清理,对酒业产业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问题进行了监管。严把粮食收购资格关,实行了粮食收购质量检验、出库检验、原粮储藏卫生等制度。加强了食盐、加工用盐、工业用盐市场的监督检查。积极推进食品卫生量化工作,开展了应对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排查,县城453家餐饮单位全部建立了原料采购索
证台帐,强化了餐具、农家乐、生活饮用水、学校食品、过期变质食品、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卫生监管和学校食堂食品与饮用水定点采购和索证索票制度。开展了兴奋剂治理,严查了无证经营药品、假冒伪劣药品、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积极推进农村“两网”建设和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管理工作,加强了两非整治、药品医疗器械广告、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等方面的监管工作,开展了药品价格检查。加大了应急处置措施力度,2008年三鹿牌婴幼儿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我县迅速启动食品安全I级应急响应,制定工作方案,作出专项部署,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相应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07年以来,以食品药品安委会牵头,各职能部门开展的专项整治达70多次,农业、畜牧、工商、质监、卫生、药监、粮食、盐业、教育、物价等部门按照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统一部署,各负其责,基本规范了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秩序,净化了市场,有力地打击了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全县未发生一起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四)重视执法队伍建设,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提高
县人民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十分重视队伍建设,先后设立了执法股室或执法大队,配备了专门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以食品药品安委会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对各自职责职能进行了学习培训。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根据各单位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通过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执法人员素质得到很大提高。通过公示执法工作人员的职责和电话号码,发放监管责任牌,增强问责制度等方式,强化了对执法人员的监管,增强了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了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食品药品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按照“政府负总责,各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原则,食品药品监督体系有待完善,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的组织协调有待加强。县、乡、村三级监管体系不太完善,各职能单位和乡镇职能不清、责任不明,乡级协管员和村级信息员作用发挥不够,监管未形成合力,部门之间信息难以共享,沟通渠道不畅,如许可证的办理,有些部门只管本部门,而忽略其它部门的前置条件。各单位之间重复执法、多头执法、推诿扯皮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部门由于执法力量不够,执法成本又高,职能作用难以发挥,乡镇因为不是执法主体,大部分没有食品药品监督机构监管,作用也未充分发挥,执法部门与乡镇工作联系不太密切,因此出现都管又都不管的局面,造成监管难到最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涉及的部门多,部门管理体制又不同,有的属地方管理,有的属垂直管理,人力物力财力存在差异,在食品安全法颁布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牵头单位,很难组织协调。食品安全法出台以后,职能部门的职能有所调整,但机构改革未能同步,执法难以进行。
(二)宣传培训力度不够,食品药品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县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虽然做了大量的宣传培训工作,但全社会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意识有待加强。由于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许多人甚至个别领导干部思想上存在麻痹、侥幸心理。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不熟悉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缺乏法律意识,生产加工销售出许多问题产品。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大量使用农药兽药化肥等产品,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一些不法商贩非法经营使用添加剂和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坑害消费者;一些食品药品加工经营户,将一些假冒伪劣过期或将要过期的食品,大量低价倾销给消费者。广大消费者安全知识、意识淡薄,维权意识不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的认识还停留在食物中毒、伤人和死人的层面上,对问题食品鉴别能力不高,对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长期积累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知之甚少,一些低收入群体,因图价格便宜,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受害者。部分群众缺少正确的用药知识,未在医生的指导下自行购买药品和医疗器械,特别是一些农村老年群众,相信虚假药品广告,高价购买假冒伪劣商品,给身体带来危害,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坑害消费者的行为,大部分群众不能通过法律来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三)监管仍有差距,食品药品安全隐患仍然堪忧
近几年来,我县食品药品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和壮大,但总的来说,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层次低,产品处于低端水平,安全信用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不到位,食品药品安全隐患仍然堪忧。目前,食品药品监管主要集中在县城和乡镇政府机关所在区域,广大农村地区成为监管的薄弱环节,成为不法商贩倾销假冒伪劣产品的主要地带。工业排污、城市污水对农产品的生产造成的污染严重,种植养殖户滥用农药、兽药、不当使用化肥和饲料添加剂等问题比较普遍。有些有害成分检测越来越难以发现。超市、批发市场等农产品市场都还不具备检测能力或没有开展检测工作,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难开展。农村定点屠宰推进缓慢,私屠滥宰销售未经检验的不合格畜禽水产品行为较为普遍。使用非食用或劣质原料、回收过期食品重新加工、过量或违禁使用添加剂,在不卫生的环境中加工食品等情况还大量存在,城郊地区的无证无照黑作坊、黑屠宰点等,规模小,流动快,很难监管,一些农资兽药、名烟名酒、南百货门店对假冒伪劣产品交易隐蔽极深,难以监督。流动小吃摊、麻辣烫、早餐店、漫酒摊、红白喜事家宴等卫生状况较差。粮油市场劣质油、潲水油仍然存在,变质粮食交易仍有发生。学校及周边小卖部学生食品质量差,含有大量色素、添加剂,对学生健康成长不利,学校食堂仍需进一步规范。大部分乡镇自来水厂水质不达标。食品药品虚假广告未监管到位。保健品、性用品监管乏力。农村
“两网”建设和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个别医院仍有违规现象,药品配送范围较窄,卫生院分所、村卫生室、个体诊所药房不规范,卫生状况较差。游医药贩、无证无照诊所打击不力,医院“以药养医”现象依然严重。食品药品索证索票制度未能坚持,不合格食品药品退市、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有待加强。
(四)保障机制薄弱,执法环境有待改善
近年来,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上投入了一定经费,增加了人力、物力,但还是与实际工作需要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单位从事监管的人员不稳定,变动频繁,编制少,有的为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单位,工资保障难以到位,乡镇基本没有经费投入,乡镇协管员、信息员没有经费来源。由于我县财政困难,对食品药品监管投入不足,部分职能部门主要靠罚款来保证人员的工资待遇和执法开支,有的单位每年完成的罚款任务较重,与单位和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造成执法重罚款、轻教育整改的现象比较严重。执法成本高昂,从县城出发幅射全县范围,执法一天需几百元,而这些费用最终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执法装备落后,检验设施陈旧,检测费用高。农业、质监、卫生、畜牧、药监等部门近几年来加大了投入,购置了一定数量的检验检测设备,但各自为政,未共享资源,设备成本高、更新快、利用率低,加上制假手段越来越高科技,现有装备设施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日常检测的成本大,时间长,如每天检验猪的尿液的试纸,每张约需二十元,有些成分通过尿液还检验不出来,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至少需要四个小时才有结果,造成难以监管到位。抽样检验费用高,新的食品安全法规定,职能部门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样品,不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执法行为有待规范,有的只管收钱了事,轻管理、轻服务,个别工作人员还态度粗暴,索拿卡要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部门罚款有时不切实际,弹性大,执法不太严肃。执法环境有待改善,执法监管阻力大,部分领导、熟人说情、打招呼,干扰正常执法,一些低收入的食品药品从业人员,无证无照经营,不懂法律,对执法检查存在抵触情绪,一些不法商贩受高利润的诱惑,欺骗搧动不明群众,阻挠和辱骂执法人员,甚至暴力抗法,由于多种原因,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难以执行到位。
三、几点建议
食品药品安全涉及面广,社会影响深远,针对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构建食品药品安全长效机制
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县人民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继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民本思想,充分认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构建长效的监管体系。食品安全法已经实施,卫生、农业、畜牧、质量监督、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的职责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县人民政府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重新调整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的机构设置和规模,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的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和乡镇的监管责任,强化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第一责任人责任;进一步界定和细化各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避免重复执法,多头执法。充分调动乡镇监管积极性,要建立县、乡、村三级监管体系,明确专人负责,形成完整的监督网络;建立食品药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他们的自律作用;要加强网络化建设,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加强部门联动,建立行政许可联审制度,便于一站式服务监管。在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统一组织协调下,各职能部门要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继续加强应急事件处置能力,完善各应急预案,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有关责任人员要依法、依规、依纪严格追究责任。
(二)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营造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县人民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应抓住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的契机,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培训,加强领导干部、执法人员的宣传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法律法规,提高执法水平,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大食品药品从业人员的宣传培训,特别是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加大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安全信用意识。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多层次培训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从业者,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全社会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做好宣传教育,普及安全常识,增强消费者识假、辩假能力,在全社会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群众健康消费、合理饮食用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鼓励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展食品药品的安全知识普及工作,县电视台、桃花江报等新闻媒体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公益宣传,并加以舆论监督。消费者要增加维权意识,确保食品药品最后防线的安全。
(三)加大监管力度,切实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
县人民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创新监管方法,端正执法理念,坚持严格执法和以人为本相结合,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执法人员的监管和服务、责任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将监管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把与群众生活息处息相关的粮、油、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等农产品作为监管重点,加大对日常生活饮用水、酒、饮料、加工食品、药品及医疗器械等的监管力度,对学校、医院、饭店等人群密集区加强监管,加大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小作坊、小摊点、小诊所的监管。农家乐、红白喜事家宴、早餐店等要加强监管。提高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及时发布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积极探索食品药品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审查药品广告、杜绝播放虚假药品广告,严查以免费体检等方式推销保健药品、坑害消费者的行为。加大专项整治与查处大案要案的力度。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牵头,部门联动,继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联合执法行动,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中整治,严厉打击滥用添加剂、使用违禁物品等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的行为,严厉查处向农村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行为。对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的大案要案要严格追究责任,并予以媒体曝光。
(四)加大投入,提高保障水平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总结报告 篇8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县安监局对各位领导亲临我县非煤矿山及尾矿库检查指导工作和对我县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就我县的非煤矿山及尾矿库安全生产工作监管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共有有效采矿证矿山企业68家,地下矿山5家,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矿山企业24家,探矿企业24家,尾矿库企业80家(其中有证企业41家),尾矿库80座,其中山谷库38座(四等库14座、五等库24座),平地库42座(均为五等库)。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市局2011年的工作要点,认真围绕贯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安全生产承诺书签订、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以及“一会一卡”、“三定一表”等要求,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3号)文件要求,切实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一、关于重点工作
我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涉及面广,范围大,人员多,必须从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善于把握关键环节,防患在先,开展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
一是要严把矿业开采准入关。严格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和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备案审查,严格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的监管和备案审查,提高非煤矿山开采的准入门槛。
二是要严格非煤矿山动态管理。随时掌握非煤矿山安全形势的动态变化。特别是对各矿山安全生产制度的贯彻情况、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正常安全管理情况进行严格检查。不放松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位,制定事故隐患监控和治理方案,落实责任,做到事事有人抓,隐患有人管。
三是狠抓隐患整治。要对查出的隐患逐一登记造册,分类处理。对于允许开采作业的企业,要严格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对于安全管理滑坡、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
尾矿库安全问题由来已久,原因是无序建设、粗放管理、重视不够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集中体现,要按照市里的会议精神,把尾矿库隐患排查及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会议要求,制定计划,细化任务,树立了闭库治理典型,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了闭库治理工作。同时以暑期、汛期为契机,按照“七个一律”的要求,实施了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完善尾矿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救援队伍建设、夯实责任、备足应急救援物资,为确保尾矿库安全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关于主体责任落实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抓生产经营是第一责任人,抓安全生产也是第一责任人。既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负责,又要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共同承担起安全管理的责任。
一是落实安全投入的责任,资金投入保障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安全需要投入,安全是要付出成本的。工伤保险要提取提足,而且一定要保障安全投入。
二是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的责任。加强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求可靠、求安全。对于任何一项工程,在施工之前,都要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证。
三是落实安全教育培训的责任。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责任意识。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完善培训教育机制。以今年 “安全生产月”活动提出的主题(安全生产,重在落实)为契机,把各项责任直落到实处,尤其是对于一些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要及时掌握,认真贯彻。
四是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责任层层落实。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总责,其它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操作人员应当根据其工作任务和岗位特点,按照“一岗双责”确定其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确保责任制有效落实。
五是抓设施完善,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度。严格执行安全预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安全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杜绝先天性隐患,从源头上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六是抓重大危险源管理责任制度和隐患排除治理制度建立健全。对重大危险源管理责任到人,并采取登记建档、评估监控、制定预案等安全保障措施。企业主要负责人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消除,发现重大隐患的,必须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
三、关于承诺书签订
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层层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制定各类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责任。建章立制,把安全生产责任逐级分解延伸落实,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目前,全县非煤矿山企业的承诺书签订率要达到100%。
并要求企业在全县承诺书签订大会之后,召开企业安全生产承诺动员暨职工大会,企业负责人宣读承诺书,并就落实承诺进行动员;在企业内部组织各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对安全生产承诺工作做出具体的安排部署;制定计划,每季度召开一次防范安全事故例会,每月召开一次厂务安全例会,每周按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进行一次厂区安全隐患排查。
这里特别强调,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不仅仅只是个形式,更重要的是提醒企业法定代表人,必须时刻牢记并认真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非煤矿山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四、关于标准化建设
开展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是落实企业责任主体、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采用“安全、健康、环保“的现代管理方式,推进企业安全制度化和规范化,要督促企业从组织领导、工作规划、规范标准、制度建设等基础环节入手,抓紧制定修改企业内部安全质量标准体系,组织开展建标、对标和达标升级工作,把这项工作广泛地开展起来,扎实持久地坚持下去。
目前我县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正在积极推进,目前我县已有31家非煤矿山企业达到了安全标准化最低以上等级。其中:三级1个,四级3个,五级27个。要加大力度推广中深孔爆破技术,非电起爆技术,尾矿库干式排尾和尾砂综合利用以及在线监测系统等先进技术。结合国家总局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标准》,按照市相关文件要求,年底前所有已许可的地下矿山企业要完成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井下通信联络系统的建设,2012年底完成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2013年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达到“设施完备、系统可靠、管理到位、运转有序”的要求。推动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工作有效开展。
五、关于复工验收
按照市有关文件指示精神,并结合易县实际,制定我县复工验收工作方案,同时给企业下发了明白纸及验收表。成立了由安监、国土、公安、环保、电力、有关乡镇参加的非煤矿山复工验收联合检查组。严格按市安办制定的程序,进行现场验收,同时结合复工验收,抓好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存储工作,对不按要求存储风险抵押金的企业,不予复工验收。
六、关于各项政策落实
1、无论企业是否持有采矿手续,只要是没有进入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程序的矿山企业,一律停止对其火工器材的供应。对选厂停止供应生产用电。
2、对进入安证办理程序的企业在未取得安证的,经现场检查,确实需要现场整改的,按工程量和供应量限期供应火工材料和整改用电。
3、对现场管理达标,且取得安证的,按国家规定供应其生产所需火工材料。选厂供应生产用电。
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9
【文件来源】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安全生产若干重要问题调研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厅[2008]1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安全生产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推动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思考研究安全生产若干重要问题论文征集活动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08〕138号),在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开展安全生产若干重要问题研讨活动。近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用4天时间召开了安全生产工作务虚会,围绕安全生产若干重要问题进行研讨。下一步,将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分工负责,分别组织课题研究组到各地开展调研工作。为保证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各单位积极协助和配合。这次调研,涉及面宽,课题较多,要求高。调研过程中,将召开片会,到市、县、厂矿企业调研。请各单位根据各调研组的课题要求,在调研对象的安排、人员的召集、资料的提供等方面给予协助和配合。
二、调研时间安排。这次调研分两个时段进行,一是8月下旬到9月中旬;二是10月下旬到11月底。
三、调研的要求和目的。这次调研要做到调研与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与解决具体问题相结合,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相结合。通过这次调研,要总结经验,发现差距,研究规律,明确任务,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达到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上新台阶的目的。
四、各省级安全监管局、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协助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调研组完成调研任务的同时,也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结合督促整改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中查出的隐患,围绕22个题目,围绕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围绕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开展调研活动,调研成果请于11月底前报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
具体调研时间、调研内容等事宜,请各调研组与相关省(区、市)确定。
联系人:周寅生 电话:(010)64463100
电子信箱:zbs@chinasafety.gov.cn
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调研组及其负责人、联络员名单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
二
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10
队及350位农民,开展了全县农村药品安全信用状况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我县农村药品安全信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
经营管理理念相对落后。我县农村现有药品经营企业25家,各级医疗机构102家,真正具有现代经营理念、掌握现代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体制完善的药品企业和医疗机构寥寥无几。众多的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规模偏小,经济实力有限,这些导致了整个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综合实力较弱。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为了生存与发展,一些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揠苗助长”,少数药品经营企业和村级医疗机构甚至“饮鸩止渴”,时而会做出一些如经营使用假冒伪劣药品、隐瞒欺诈等不讲信用、不计后果的行为,以获得经济上的利益,从而影响了自身的信用建设。
药品安全信用水平偏低。一是农民对农村药品安全信用状况评价总体较低。在本次抽样调查的350位农民中,对农村药品安全信用状况予以评价的有326人,其中,认为农村药品安全信用状况良好的43人,占总体的13.2%;认为农村药品安全信用状况一般的81人,占总体24.8%;认为农村药品安全信用较差的202人,占总体62%。二是乡镇、农场机关及村委会对农村药品安全信用认可度较低。在104个乡镇、村委会、农场机关及农场连队的调查中,认为农村药品安全信用良好的有16家,认为农村药品安全信用一般的有33家,认为农村药品安全信用较差的有55家,分别占总体15.4%、31.7%和52.9%。
药品安全信息渠道不畅通。我县区域面积6262.48平方公里,分布着五乡四镇,三个国营农场,128个自然村、屯、农场连队,全县总人口8.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6万人,占全县人口的80%,是国家级贫困县。由于村屯偏远,经济欠发达,所以信息网络建设不完善,对外界的信息较闭塞。农民获取的信息微乎其微,对经营者个人信誉信息更是所知甚少,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的不良行为也未见披露,未形成足够的影响力,特别是药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就调查的326人当中,了解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有无失信行为的人员几乎为零。
农村药品安全中出现诚信缺失的现象,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诚信缺失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些原本就是劣质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思想动机不纯,获取最大利润是其唯一目标,蒙骗欺诈农民患者是他们惯用的卑劣手段。另外一些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由于同行业间的激烈竞争,再加上有些低价的假冒伪劣药品充斥于市,企业和医疗机构无正常利润可得,以至亏损时,一些企业和医疗机构就往往会做出一些失信的行为。
农村药品经营和医疗市场规则不健全也是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诚信缺失产生的另一因素。虽然医疗机构诚信缺失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然而就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而言,它不但不能给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带来经济效益,增加财政收入,相反建立诚信体系和处理诚信缺失还要支付成本,增加行政费用,这无疑对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是没什么眼前利益可言的,由此,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在诚信体系建设上的积极性不高。
药品安全信用意识普遍淡薄。信用观念、信用意识在大多数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负责人的头脑中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一是大多数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负责人不够重视提高自己企业的信用水平。二是多数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对自身的发展前景感到非常渺茫,抱着干一天算一天的态度。
【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对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工作体会09-28
如何科学构建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12-04
对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思考09-15
关于全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情况的报告08-16
对农村文化市场监管的几点思考12-18
对互联网食品流通环节监管的思考06-09
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网络设置的调研报告07-05
农村食品市场06-08
苏北农村食品安全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