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的体验与感受调查表

2024-10-10

“住院患者”的体验与感受调查表(精选10篇)

“住院患者”的体验与感受调查表 篇1

换位思考促理解

--体验患者角色总结报告

选自《广西医科大学10级E栋-208社刊》 曾锦江 笔名:枫之默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比较注重医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医学人文精神重视程度较低。培养模式落后的先天性缺陷,使得我国医务工作者的医学人文精神难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导致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媒体对医务工作者的负面报道也是层出不穷。

在学习《医学沟通学》过程中,老师也曾讲到目前80%的医疗纠纷是由于沟通不当引起的,并指出我们医学生要有同理心才能更好的促进与患者的良好沟通,为了提高我们的同理心,老师精心安排一次名为“体验患者角色”的实践课。

此次实践课我是来到我们的附属医院的门诊部体验患者角色的,刚好当时感觉腹痛、腹胀,就一股脑地前往医院看门诊了,由于以前没有来到大医院就诊的经历,面对庞大的医院刚开始我有些不知所措,经过询问门诊的护士才懂得如:第一次来就诊须办理就诊卡和病历本才可挂上号。经过一番程序后,我终于可以排上号,看到排在我前面的人并不是很多顿时心里感到一丝高兴,不过当想到有时医院来的病人过多,患者为能看上病而在苦苦等待时,又有一丝丝悲凉涌上心头。就在我的思绪在遨游时,我看到了诊室上方显示我的排序号,就知道马上就到我就诊了,可说这时巧那时快,医生走出诊室来到我面前,简短的说,“急诊那边来了一个危急病人急需会诊,你要等等了”,还没等我回过神来那医生已经快步前往急诊室了,看着医生的背影,我从内心感觉作为一名医生的忙碌与辛苦,在有事离开诊室时还需与患者解释,我想这就是要做好沟通吧?可就在我左顾右盼,千等万等,却始终未看到那位医生的身影,慢慢的我的心情开始烦躁开来,甚至有种“医生会不会已经忘记还有病人等着就诊”的负面想法,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病人苦等的难耐焦急的心情,在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的同时,我的理智告诉我,作为医生是要时刻保持冷静是急不来的,面对众多病人,同时有危重病人存在时,是要先抢救重症患者。在过去一个半小时后,我终于看到那个医生重新来到诊室,当然也就轮到我就诊了,可我感到欣慰的是医生再次因耽误我这么久而再次解释为什么去了这么长时间,虽然之前离开时解释过,但作为患者的我还是希望医生能再次解释,不过唯一使我感到不满的是在医生就诊过程就只讲三句话:“你哪里不舒服”、没什么大碍”、去拿药吧”,对我提的一些问题也未做过多的解释,此时我是多么希望医生能给我更多的指导性意见和解惑的呀!尽管我懂得医生时间宝贵要看的患者很多,但医务工作者确实也要多考虑患者的需求,能在百忙中抽些时间来与患者沟通。

总之此次患者角色体验,我对医院及医务工作者的看法持中立的态度,既对医院每天要接纳众多患者而能有条不紊的进行运作表示赞许,又对医院缺少为病人解答一般疑惑和带路的工作者而感到一些失望;既对医生辛劳工作还要倒夜班的工作表示肯定和赞扬,又对医生吝惜时间不跟病人就其所患疾病做过多解释就开处方和化验单感到不理解。总的来说,希望作为所有的医生和患者双方能够相互理解避免纠纷,我们广大医学院校能多开设人文方面的课程,也希望相关部门做更多的努力!

在此特别鸣谢社刊长:猛男赞的支持,及刊成员的帮助,元芳你怎么看?

“住院患者”的体验与感受调查表 篇2

医院感染严重威胁住院患者的身心健康和预后效果,随着医院内交叉感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对患者床单位(病床,床垫,被褥,枕芯等)的消毒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2,3,4]。医院病房所用床垫是患者直接密切接触的物品之一,普通病房所用的床垫一般很少更换,也不会经常清洗,因此常被血液、组织液、粪便、尿液等污染,易引起院内患者感染。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出院的360位患者使用过的的床垫,选择3种不同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后,分别取样进行细菌菌落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病房床垫、消毒毛巾(0.05%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后晾干)、可移动紫外线灯(功率>70 W)、NY-300S臭氧消毒器(上海民桥)、恒温培养箱、无菌棉签拭子、剪刀、无菌生理盐水等。

1.2 方法

1.2.1 消毒方法

采用消毒毛巾湿扫、可移动紫外线灯照射、臭氧消毒器消毒3种方式分别对患者出院前使用过的床垫进行消毒,具体操作如下:

(1)把扫床毛巾放入配制好的0.05%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 min,用清水洗净后放在阳光下晾干,再用清水打湿,对床垫进行均匀湿扫。

(2)启动紫外线灯,距离床垫约30 cm,照灯7 min后开始计时,照射30 min。

(3)用臭氧消毒器消毒罩罩住床垫,按照使用说明方法消毒30 min。

1.2.2 采样接种方法

以床垫中心为采样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5]规定方法。将5 cm×5 cm灭菌规格板放在床垫表面,采样面积≥100 cm2,连续采样4个,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扫拭各5次,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跟采样者肢体有接触部分后,将棉拭子投入10 m L含有无菌生理盐水试管内,立即送检。将采样标本接种于5 m L含0.1%硫代硫酸钠营养肉汤琼脂平板上,37℃保温箱中培养48 h,采用SPSS 20.0软件统计菌落数量并进行比较,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采用3种消毒方法对床垫进行消毒后,采样并接种进行细菌培养。各组菌落生长情况,见表1。

注:方差P为组内方差,值越小表示结果稳定性越高。

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5]的要求,医院Ⅱ类区域平均菌落数应≤5 cfu/cm2,Ⅲ类区域平均菌落数应≤10 cfu/cm2。采用以上3种方法消毒后,平均菌落数均<5 cfu/cm2,符合国家卫生规范要求。

3 讨论

消毒的目的在于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床单位是病原体直接污染的重要媒介物,做好床单位的消毒是确保患者健康,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6]。本研究表明,含氯消毒剂、紫外线照射、臭氧消毒器3种方法均能达到消毒标准要求,但3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含氯消毒液的杀菌范围广、杀菌力强、高效方便、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但刺激性大,有难闻的气味,易对护理人员造成职业伤害。较另外两种消毒方法操作繁琐,耗费人力物力,且消毒效果不如另两种方法。

可移动紫外线灯操作简便、不受人员和时间的限制,但必须在无人条件下进行,消毒穿透力较弱,要翻动床垫,消毒后病房内会有较难闻的臭氧味道,病房病人较多时不能保证对每位患者出院后的床垫进行消毒。

臭氧消毒机对于床垫的杀菌效果强、消毒效果好。臭氧是一种弥散气体,穿透力强,并且是一种高效广谱杀菌剂,能杀死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还可以破坏肉毒杆菌,因而能快速有效地杀灭各种微生物[7]。消毒过程方便、经济环保、无异味,几乎无臭氧向外泄露,不受室内是否有患者的条件限制[8]。临床工作中由于臭氧消毒器价格较贵,不可能实现每个科室均配备此设备,且消毒罩属于消耗品,易破损影响消毒效果。所以在大量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床垫相对来说更简单易行,能够满足临床感染监控要求。

摘要:研究不同消毒方式对住院患者床垫消毒效果的对比分析。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出院病人使用过的床垫360份,平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0.05%含氯消毒液湿扫、可移动紫外线照射和臭氧消毒器消毒3种方法对床垫进行消毒,对比各组消毒后平均细菌菌落数,对3种消毒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病床床垫,含氯消毒液,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器

参考文献

[1]高玉华,王华生.床单位集中式消毒方法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0):2738-2739.

[2]张友平,薛燕峰,常后婵,等.大型压力蒸汽消毒器消毒床单位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2(6):59-60.

[3]段娜.传染科床单位臭氧消毒机的临床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7):842.

[4]贺光春,邓远平,蓝天玉.住院期间床单位消毒方法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569.

[5]中华人们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11.

[6]王琦.床单位臭氧消毒的效果观察[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12(6):325.

[7]杨震,杨高欣,高磊,等.可实时监控臭氧浓度的床单位消毒机[J].中国医疗设备,2014,(2):37-39.

“住院患者”的体验与感受调查表 篇3

单位:

调查时间:

调查科室:

护理级别:

分数:

1、入院时,护士为您主动介绍病区环境、人员及相关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2、入院时,护士为您介绍各项安全注意事项(如禁用电器、禁烟、财物保管、安全铁道等)。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3、您对所在病房环境(安静、整洁、舒适、温馨、安全)是否满意?。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4、您对责任护士的评价: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5、护士主动向您说明所需医学检查、治疗及给药的注意事项。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6、护士主动向您说明所患疾病饮食要求及对您进行饮食指导。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7、护士主动向您说明所患疾病的用药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8、您的护理级别是:

□特级护理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

9、护士巡视病房时间:

□30分钟 □1小时 □2小时 □不确定

10、在为您进行治疗或护理时,护士能保护您的隐私并主动为您提供适当的遮蔽。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11、护士为您注射、操作前,会告知您操作项目、药物信息及注意事项: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12、护士在为您操作前,是否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会通过以下哪些方法确认您的身份:(可多选)

□床号 □姓名 □年龄 □扫描腕带 □查看床头(床尾)牌 □ 看腕带

确认的方式:□提问回答式(您是XXX吗?)

□问询确认式(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13、在您输液过程中,护士能经常巡视、主动更换液体,使您放心。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14、在您行动不便不能独立下床时,护士能主动协助您进行翻身、下床等活动。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15、在您手术前后,护士能为您或您的家属提供健康指导(如饮食、休息、运动、药物使用、深呼吸咳嗽等注意事项)。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16、当您有疑问或困难时,护士愿意回答或帮助您设法解决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17、您对护士的护理操作水平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18、在您住院期间,护士经常保持亲切、热情的态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19、护士长能够经常深入病房了解情况或征求您的意见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20、在您住院期间,您对本病区护理服务的总体评价。□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你的意见建议:

感谢您的配合,祝您生活愉快,早日康复!

调查员签名:

高中生活的体验与感受杂谈 篇4

新高一的学弟学妹们,首先祝贺你们通过中考的大关,顺利进入神圣的高中殿堂继续你们的人生旅程。你们刚刚经历初升高“魔鬼般”选拔与考试的洗礼,从众多优秀的同龄人中脱颖而出。通往中考的三年寒窗苦读一定是相当艰辛,困难的,也是你们埋头伏案的缩影,挥汗如雨的见证。想当年我也和你们一样,手捧着被高中录取的消息,心怀对新生活的向往,脸上洋溢着既青涩又期待的笑容,憧憬着与更多的好友相识,也隐隐怀揣对更加困难的学习内容,更加激烈的学习竞争的小紧张。你们一定非常好奇高中生活的方方面面究竟是怎样的,也渴望得到老师们的指点或认可。下面就跟你们聊聊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吧。A1.自己的话

关于学习

高中的学习生活将成为你们18岁成人之前的主旋律。当然了,就现今国内的教育体制而言,高考仍然会成为你们大多数人成长与成才的最佳途径。(1.我觉得高考对于有目标有志向的同学来说不能称作“独木桥”哦

2.将来打算出国的同学或许会走一段不同于大多数人的学习道路,在此可略)至于竞赛,那当然就是你们手中披荆斩棘的利刃与法宝。竞赛加分被我看作是功利主义者们趋之若鹜的唯一目标,说实话,通过竞赛获取加分甚至保送进入清北本无可厚非,也确确实实成为了那些“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开启最高学府大门的“金钥匙”,可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学海无涯,永无止境。若目光仅仅停留在高考分数的获取上,未免太过狭隘。因为竞赛知识的学习本质上来说是你们在为以后的大学知识的学习做准备,如果能报以虚心求学,宁静治学的态度,而不是将精力过多的放在追求分数上,反而能够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这是真心话)竞赛之路 a独立人格

某特曾说:其实这世上本没有什么捷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捷径。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已经是捷径了,那么我怎么样把这条捷径走好呢? 呵呵,其实真正的答案在你自己的心中

这真的不是玩笑话,人生而迥异,不同的成长背景其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将来的发展方向。这其实也就意味着我们绝不能盲从他人的步伐,牺牲自己的个性,而是要好好利用自己心中的那一杆秤,去往里面添加更多属于自己的有价值的筹码。

独立人格是个人修养的凝练与提升,是大家通往成人门的必经之路,而在竞赛学习方面,独立人格体现的尤其重要。在华师一(我的高中,希望也是读者小朋友的高中☺),我们强调4个C的学习模式,具体4个C代表哪几个英文单词我也不记得了。反正其中一C就代表自主学习,也是4C的核心部分。在清华大学,独立人格更是内化为清华文化,也是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最佳诠释。在此就不赘述什么小皇帝小公主之类的长辈宠儿了,既然大家做好了继续前行的准备,就要主动去培养自己的独立人格,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长。

Function:学习上,可以强化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独立完成作业,探索创新的能力 生活上,开辟出一片没有爸爸妈妈陪伴的情况下自己也能把事情完成的新天地

*竞赛方面,量体裁衣,量力而行,独立人格能够明确自己的弱项然后主动去弥补,制定切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计划。受挫时也可以从独立中悟出砥砺前行的道理,迎难而上。说明一下,竞赛生都有大量的时间去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能够独立自主的去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比如一个人去图书馆安静的看会书,将是非常有用滴~ b合作与竞争

正如“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样,合作与竞争,二者互为依存。迈向新天地的你们,学习方面的竞争压力固然存在,但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必不可少。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谈及西方资本主义背景下市场经济中合作与竞争的辩证关系:人类的经济行为及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就像我们手中握着的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面是竞争,一面是合作。以资本为基础的合作与竞争或许离我们有点遥远,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却是相通的。正所谓“大道至简”,与更加优秀的同学相竞争,与其赌气一争高下定输赢,倒不如合理与他分享学习经验,打个球,吃顿饭,让他与你成为要好的朋友。没错,这便是我们学生之间最最单纯的合作方式。不过倒不是说竞争就没有它的好处,关键是你如何去对待它。魏征“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竞争的作用正在于明确自身的相对位置,向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虚心学习,也不要忘记那些不太显眼的人,因为他们同样需要朋友的关心,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合作的力量。(这可是“伟大的”悲悯情怀,不要小瞧他,理科成绩越优秀的同学反而越难以做到哦)

Function:学习方面:组成融洽的小集体,能够聚集同龄人当中各种各样的思想与学习方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举个栗子~up:某道数学平面几何难题有3种解法,你是正宗学霸一枚,可你只会其中一种,但比较麻烦,你当然很想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把此题搞定,于是你向右扭头,去问你那挚爱的可爱的学霸同桌,ta把剩下两种高级方法一步一步地交给你,你心花怒放,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第二天数学考试恰好用到了同桌的方法,你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比你同桌高那么一点。),于是。。这样既增进了友谊,有学会了知识,可谓一举两得啊。

C总结a,b部分

a+b=perfectattitudeto competition=750point 优秀竞赛生的完美心态(嗯,也许高考满分真的不那么重要)

独立人格(250point)

1对内在人格修养的反复锤炼,【介个嘛。。请多读书,读你感兴趣而且对你有益的好书,还有。。语文课上要认真听讲,争当老师的语文课代表哈哈】

2高度自我责任意识(自觉性)【这个请自行控制对电子产品的那份情有独钟】

不盲从大流,富有主见,目标性强【推荐去看领军人物传记,看看大佬们如何从草根阶层脱颖而出,成为超越平庸之辈,引领时代的风云人物】

合作与竞争(250point)

1勇争第三(yi),双赢也(cai)是硬道理【谁都想当第一名啊,但第一名也只有一个,所以还不如拼个第三,第二名请留给你的小伙伴】

2竞赛有风险,合作需谨慎【当心知识诈骗2333】

3《校园法》规定,因恶性竞争而造成他人永久性心理损伤时,你的良心将受到100点暴击。【请呵护你身边每一位同学的心灵园地,记住,覆水难收,心灵也是如此】

自己的与他人的(250point)

这三分之一的意思其实很简单,独立人格是自己拥有的,合作与竞争是与他人的交往中需要协调平衡的,所以唯有这二者之间加起来,我们才会拥有优秀高中生所具备的完整人格,既拥有自己当家作主的选择权,也能够让你的对手感到幸福。

D.重要的碎碎念

d1爱你们的老师,爱你们的父母。嫌烦的时候可以发点儿脾气,但爱不可以改变

d2情感问题自行处理,可以让老司机带路 d3体育课一定要节节都上,缺一罚十。d4小幽默讨人欢心,哗众取宠令人反感

幼儿园绘画活动感受与体验 篇5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旨在于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自由的感受、自由的表达, 在活动中感受美的事物, 获得身心愉悦, 并将自己内心的体验表达出来。生活经验是美术创作的基础,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感受与体验式教育手段,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幼儿的自主表现表达提供原始的积累。在对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时, 应该要求幼儿对感知到的对象的细节特征进行具体形象的比喻描述, 或者通过绘画或舞蹈表现直觉感受, 避免幼儿概念化、模式化的表达或表述。

同时, 我们也应该明确, 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过程也不同于人们经常说的审美过程, 因为审美是在理性发展到一定高度而产生的智能活动, 它包含许多高级的思维能力, 而这些是幼儿所不具备的。感受美、表现美只是审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停留在表象阶段的初级情绪情感体验, 是审美心理因素发展的量的积累阶段。试图分析艺术活动中幼儿从感受到表达的过程, 并依据各心理因素的参与程度不同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以内隐心理成分的调动为基础的准备阶段、以感知觉为基础的初始阶段、以想像、情绪情感活跃为特征的意象阶段和以自由表达为基础的艺术创造阶段。

“住院患者”的体验与感受调查表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查阅文献并结合本院用药状况, 在2015年10-11月选取山西省某三甲医院内科中口服药服用最多的科室呼吸科、心内科、消化科、血液科护士115名和在院患者118名分别进行调查。纳入标准:护士为具有护士执业资格, 且临床工作时间≥6个月及以上者;患者为本次或以往住院服用过口服药, 意识清楚, 可独立完成问卷填写, 愿意参加本次调查。

1.2 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 自行设计2份调查问卷, 分别是内科护士提供口服药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内科住院患者口服药健康教育需求的问卷。经过两轮专家咨询, 专家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327、0.287。护士问卷内容包括: (1) 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工作科室、工作年限、职称、第一学历、最高学历等; (2) 护士对口服药健康教育的认知共10个条目; (3) 护士向患者提供口服药健康教育的行为共7个条目。问卷包括: (1) 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婚姻、文化程度、居住地、住院次数、付费类型、疾病诊断等; (2) 患者对口服药健康教育的需求共10个条目。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分析, 数值变量以 (±s) 表示, 分类变量用率或构成比表示。分析一般人口学资料对量表的影响研究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2.1.1 护士组

均为女性, 年龄22~39岁, 平均28.03岁, 5年及以上工龄的护士和护师以上的护士分别占66.03%、88.70%, 见表1。

2.1.2 患者组

男66名, 女52名。年龄27~78岁, 平均68.47岁;以首次住院和2次住院患者为主, 占调查人数的82.20%;职业、文化程度、付费类型及是否知晓所患疾病等情况, 见表2。

2.2 内科护士提供口服药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

2.2.1 内科护士对口服药健康教育的认知

共10个条目, 总分最小值36分, 最大值50分, 平均 (43.62±3.49) 分。各项得分情况, 见表3。

2.2.2 口服药健康教育认知多因素分析

护士对口服药健康教育的认知与护士的年龄与职称有关, 年龄越小, 职称越低, 得分就越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4。将护士对口服药健康教育的认知与护士年龄和职称进行回归分析, R2=0.142, 说明护士认知影响因素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在本研究中尚未发现。

2.3 内科住院患者对口服药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

2.3.1 患者对口服药健康教育需求

共10个条目, 总分最小值35分, 最大值55分, 平均 (46.55±4.67) 分, 见表5。

2.3.2 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多因素分析

内科住院患者对口服药健康教育需求与其住院次数及住院科室有关,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住院次数越多, 需求得分越高;不同科室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得分不同, 依次是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血液科, 不同科室药物种类不同、患者病情的差异等因素均可能对其有影响。见表6。再将内科患者口服药健康教育需求与住院次数、住院科室进行回归分析, R2=0.178, F=6.117, 说明患者口服药需求影响因素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本研究尚未发现。

3 讨论

患者安全用药已成为广大医务人员及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

3.1 护士对口服药健康教育现状的认知

3.1.1 护士主动提供口服药相关知识的意识有待提高

护理人员缺乏药学专业知识学习成为主动提供用药知识的障碍[3]。78.3%护士认为由于自身药物知识不足、工作繁忙导致与患者口服药相关知识的沟通较少。66.1%护士认为如果患者提出药学知识需求时会及时提供。护士希望患者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 积极参与药物安全管理。但受患者地域文化、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影响, 患者主动参与口服药物安全的教育还需不断强化。因此在促进患者主动参与药物管理的同时, 鼓励护士与患者多沟通用药信息, 有助于提高患者用药的积极性[4]。

3.1.2 护士在口服药健康教育中不良反应的告知不足

本调查显示在口服药健康教育中, 患者最关注的前5项内容中包括药物的不良反应, 与护士认知结果不匹配。护士的健康教育并没有围绕患者的需求展开, 导致药物健康教育效果不佳成为护理满意度调查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药学服务应特别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及处理对策, 使患者安全、科学用药[5]。

3.1.3 护士的药学知识来源单一

护士专业知识缺乏, 没有相应的培训内容[6]。目前临床药物更新快, 种类多、一药多名等情况均凸显出临床护士对药理知识掌握水平滞后的现象[7]。本次调查显示, 79.1%护士口服药物健康教育知识的来源是通过阅读药物说明书来完成的, 缺少药师及医生的指导;在工作中遇到用药问题时, 也只是向高年资护士或护士长反映, 与药师主动沟通协作甚少[8]。温璐平等[9]调查也显示护理人员对用药安全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但不够理想。周雨希等[10]也认为护士自身药学知识欠缺, 需进一步提高, 与本研究一致。此外国内药学服务不成熟, 医院药学部与护理人员沟通不足、相互了解不够、导致两者间无法有效合作现状仍无法有效改善[11]。研究者认为这与临床中护士接受的本专业药学相关知识培训较少有关。调查结果也显示了大多数护士还是希望通过医生或药师讲课来获得更多的药物知识。

3.2 患者参与口服药健康教育的现状

3.2.1 患者对口服药服物的正确服用方式、正确服用时间、不良反应、禁忌证关注度高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是改进患者的生存质量[12]。口服用药是内科疾病治疗中最常用方式。随着患者健康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以及医药知识的大力宣传, 患者希望了解口服药用药知识的需求、药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用药安全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13]。护理人员应不断丰富自身药学知识, 配合采取多种形式的宣教方式满足患者的需求[14]。

3.2.2 患者对口服药名称的关注度不足

本次调查显示, 护士将药物名称作为比较重要的内容向患者进行告知, 但患者的关注度与之并不匹配。这与临床实际工作“护士发什么药我就吃什么药”、“医生开什么药我吃什么药”现状基本吻合[15], 患者对用药知识了解甚少基本相同。由于药物化学名称比较复杂, 商品名称多样, 导致患者记忆困难[16], 因此护士在宣教过程中应当反复说明、强化记忆。

3.2.3 患者主动询问口服药知识的意识不足

通过对患者获得口服药相关知识来源的现状分析得知, 68.3%患者与护士沟通很少或偶有沟通, 主要原因是患者认为护士不懂药物信息;31.4%患者希望由护士药师共同指导服药, 26.3%的患者希望由医生提供;86.3%患者希望护理站放置口服药的宣传手册, 可供拿取阅读。可以看出, 由于护士对药学知识的一知半解, 导致患者对护士提供的用药指导缺乏信任。与护士缺少用药健康教育规范化培训、学校学到的药物知识与临床相比较为滞后等有关[17]。如果改善宣教方法, 由药师护士共同参与, 近1/3的患者表示愿意接受。此外患者对药物宣教资料、手册的需求较大, 与主动沟通形成鲜明反差, 说明患者对于药物说明书、药物宣教手册的信服感更强。因此在健康教育形式上可以积极倡导[18]。

3.2.4 药品价格对患者用药的影响不明显

本次调查显示, 虽然在用药过程中药品价格并不是患者重点关注的内容, 但70.3%患者还是表达了希望能将口服药的价格单独呈现。目前大多数医院都采取发放住院费用一日清单来使患者了解口服药价格, 由于患者对各种治疗技术等专有名词不了解, 所以在各种费用中还是最关注药品价格[19], 希望能够在宣教手册中单独呈现。目前由于临床用药种类多且更新快, 往往这一需求很难满足[20]。

本研究结果表明, 内科护士提供的口服药健康教育内容与患者对口服药健康教育需求存在差异。护士口服药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容应与患者需求尽可能保持一致, 才能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护士作为临床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宣传者, 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药学知识的培训, 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应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 协同药师、医生共同完成好宣教, 有效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命质量。

摘要:目的:了解口服药健康教育中内科护士的认知现状及住院患者对口服药健康教育的需求现状。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2015年10-11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心内科、消化科、血液科的115名护士和118名内科住院患者分别进行调查。结果:内科护士对口服药健康教育的认知与护士的年龄、职称有关 (P<0.05) ;内科住院患者对口服药健康教育需求与其住院次数、住院科室有关 (P<0.05) ;内科护士提供的口服药健康教育内容与患者对口服药健康教育需求存在差异 (P<0.05) 。结论:口服药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容应当满足患者需求;护理管理者应重视药学知识的培训, 护士应加强自身药学知识, 协同药师、医生共同完成好药物知识宣教。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篇7

一、解读

为了解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总体情况,是以重返率(再住院与再手术)、死亡率(住院死亡与术后死亡)、安全指标(并发症与患者安全)三类结果质量为重点

(一)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2周与1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

(二)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

(三)麻醉

(四)住院患者安全类指标

在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在本标准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CM-3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08版(刘爱民主编译)。

以下每一项目与数据指标可通过住院病历首页采集,现分别作简要说明。

二、监测指标

(一)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2周与1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

【解读】

按每季、每年,统计每种病种期内总例数、死亡例数、15日内再住院率、31日内再住院率等监测指标,了解住院患者医疗质量的总体情况。

分母:年龄≥18岁的全部因某疾病出院总例数。

分子(符合分母的标准,且符合以下一项者):①某病种的“死亡”出院患者;②属于同一疾病出院后2周与1月内再住院患者。

有以下十八种重点疾病及ICD10编码:

1.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诊断ICD10:I21-I22编码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非产妇出院患者,排除编码为心脏手术的患者。

2.充血性心力衰竭第二诊断ICD10:I50编码为心源性心力衰竭的非产妇出院患者,不包括非心源性的心力衰竭和各种疾病的终末情况,并除外心功能Ⅱ级。

3.脑出血和脑梗死主要诊断ICD10:I60-I63编码为脑出血、脑梗死的非产妇出院患者,排除编码为颅脑手术/操作的患者。

4.创伤性颅脑损伤主要诊断ICD10:S06编码为创伤性颅脑损伤的非产妇出院患者。

5.消化道出血(无并发症)主要诊断ICD10:K25-K28伴有.0-.2,.4-.6亚目编码,K29.0,K92.2为消化道出血(无并发症)的非产妇出院患者。

6.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主要诊断编码为ICD10:T00-T07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的非产妇出院患者。

7.细菌性肺炎(成人、无并发症)主要诊断ICD10: J10.0,J11.0,J12-J18(不包括J17*)编码为细菌性肺炎(成人、无并发症)的非产妇出院患者。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诊断编码ICD10: J44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所有非产妇、非创伤的出院患者。

9.糖尿病伴短期与长期并发症

(1)主要诊断ICD10: E10-E14编码为糖尿病短期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透压、昏迷)。

(2)主要诊断ICD10: E10-E14编码为糖尿病长期并发症(肾脏、眼睛、神经、循环或其他未特指并发症)的所有非产妇/非新生儿出院患者。

(3)主要诊断ICD10: E10-E14任何手术/操作ICD9-CM-3编码为下肢截肢且任意诊断编码为糖尿病的非产妇出院患者。

(4)主要诊断ICD10: E10-E14编码为未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无短期或长期合并症的非产妇出院患者。

10.结节性甲状腺肿主要诊断ICD10: E04编码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所有非产妇/非新生儿出院患者。

11.急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及脓肿主要诊断ICD10: K35.0,K35.1编码为急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及脓肿的所有非产妇/非新生儿出院患者。

12.前列腺增生主要诊断ICD10: N40编码为前列腺增生的所有非产妇/非新生儿出院患者。

13.肾衰竭主要诊断ICD10: N17-N19编码为肾衰竭的所有非产妇/非新生儿出院

患者。

14.败血症(成人)主要诊断ICD10: A40-A41编码为败血症(成人)的所有非产妇/非新生儿出院患者。

15.高血压病(成人)主要诊断ICD10编码为I10-I15高血压病(成人)的所有非产妇/非新生儿出院患者,排除编码为心脏手术/操作的患者及诊断为Ⅰ~Ⅳ期肾疾病且有血液透析准备(透析通路手术)操作的患者。

16.急性胰腺炎主要诊断ICD10: K85编码为急性胰腺炎的所有非产妇/非新生儿出院患者。

17.恶性肿瘤术后化疗主要诊断ICD10: Z51.101编码出院患者。

“住院患者”的体验与感受调查表 篇8

1 临床资料

在病案室抽取本院2011年7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肠外营养液使用处方, 共涉及外科、ICU、肿瘤科、放疗科等10个科室435例住院患者的TPN处方880份。用表格采集数据法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液体量、电解质浓度、碳水化合物含量、使用时间、氨基酸使用、谷氨酰胺的使用等录入至Excel表格中, 随后按照教材文献中的统计方法计算单张处方的糖脂比、热氮比等指标, 并据此评价TPN处方的合理性与稳定性。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调查时段共统计患者435例, 处方数880份, 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68例和167例。年龄14~100岁, 年龄≥60岁的有224例;年龄<60岁的有211例。154例患者使用时间少于5 d (其中使用1 d的有38例) , 225例患者使用时间为5~14 d, 56例患者使用时间>14 d。使用患者科室分布情况前5位分别为:普外二科114例, 肿瘤一科90例, 放疗科83例, ICU56例, 普一外科50例。肠外营养制剂的组成: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电解质和水等全部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本院增加雷卡、磷酸肌酸钠 (博莱) 、艾诺吉、肌苷、甲硫氨酸维生素B1、复合辅酶、脱氧核苷酸钠、三磷酸腺苷、门冬氨酸鸟氨酸等。处方糖浓度使用情况均<23%。有196张处方是没有使用脂肪乳而使用脂溶性维生素。

2.2 处方液体量分布情况, 详见表1。

2.3 处方热氮比分布情况, 详见表2。

2.4 TPN处方中丙氨酰谷酰胺添加情况, 详见表3。

2.5 影响TPN稳定性的电解质含量对照, 详见表4。

2.6 处方糖脂比分布情况, 详见表5。

3 讨论

肠外营养制剂的组成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电解质和水等, 均系中小分子营养素。提供足够的水分 (1 kcal/ml) , 能量约为30~35 kcal/ (kg·d) , 以维持患者的营养需要。一般而言, 肠外营养液中不主张加入其它药物, 这些药物应由另外的静脉途径输入。但有时病情需要限制入水量, 或其余静脉途径很难维持, 不得不将各种药物加入肠外营养制剂中一并输入[1]。但也要慎重配伍, 确保混合营养液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1 医学研究表明, 预计需要肠外营养时间少于5 d者, 应慎用肠外营养, 这是肠外营养治疗的禁忌证之一[2]。调查显示, 154例患者使用天数少于5 d, 其中使用1 d的有38例, 占8.74%。这其中大多数患者是因为病情过重突发死亡或转院, 但也有一部分患者是医生对病情估计不足, 盲目性和随意性给药的结果, 这点应值得注意。

3.2 在正常情况下, 成人每天需水30 ml/kg, 儿童30~120 ml/kg, 婴儿100~150 ml/kg。水的需要量与能量的摄取有关, 成人每提供4.184 k J热量需1.0 ml的水, 成人每天大约需热量10460~12552 k J, 需水2500~3000 ml。肠外营养的液体需要量基本上是1 ml/kcal, 成人以每天3000 ml左右为宜。虽然实际应用中会比教科书的数值偏低, 但液体量也不应该少于1500 ml。根据表1, 液体量低于1500 ml的处方达到50.34%。给予患者补充的液体量偏低, 虽然临床应根据病情和个人状态确定每日机体总液体需要量, 但低于1500 ml的TPN液可能在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 所以建议液体总量应>1500 ml, 并且混合液中葡萄糖的最终浓度应为0~23%, 才有利于混合液的稳定[1]。

3.3 正确的热氮比是保证肌体产生正氮平衡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3]。蛋白质是人体氮的唯一来源, 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氨基酸。在能量供给充足的情况下, 氨基酸可进入组织细胞, 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获得正氮平衡。非蛋白质能量与氮量之比 (能氮比) 以[627~836 k J (150~200 kcal) ]∶1 g较为合适。在本调查中, 能氮比<100∶1的份数有251份, 占28.52%, 表明非蛋白质能量供应不足, 有个别医生使用TPN过于随意, 没有严格计算热卡与热氮比。

3.4 丙氨酰谷氨酰胺可在体内分解为谷氨酰胺和丙氨酸, 谷氨酰胺作为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 具有显著的改善氮平衡与维护肠道功能的作用, 也是核苷酸产生的必要物质。谷氨酰胺强化营养支持可以明显改善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和降低外科患者感染风险。本调查有不少于71.53%的患者使用了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

3.5 电解质的加入量要从TPN稳定性角度考虑。一般控制一价阳离子浓度<150 mmol/L, Mg2+浓度<3.4 mmol/L, Ca2+浓度<1.7 mmol/L。电解质的过量可降低营养液的黏稠度, 对乳液稳定性有影响, 低价阳离子达到一定高的浓度也会影响脂肪乳剂的稳定性, 因此, 为了保证制剂的稳定性, 阳离子的浓度必须控制, 才能保证脂肪乳剂的稳定。不足生理需要量的部分则通过其他途径补充, 以保证TPN的稳定性。

3.6 通常, 在设计TPN处方时应倾向于糖脂双能量来源供能, 而两者比例应以糖脂比为1~2∶1较好。调查中仅37.95%的处方符合建议范围, 4.09%糖脂比>2∶1, 22.27%有糖无脂, 只靠碳水化合物来作为非蛋白质能源供能的现象, 在能量提供不够的情况下, 氨基酸会先被当作能量底物燃烧掉, 进而失去作为氮源的作用, 这点应该引起重视。长期有糖无脂或有糖少脂肠外营养, 因为大量葡萄糖负荷导致过度喂养, 引起脂肪肝、肝功能损害与胆汁淤积, 也可能因营养液中缺乏脂肪造成必需脂肪酸缺失。

综上所述, 本院在TPN使用方面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应严格掌握TPN的适应证, 肠外营养制剂没有统一的配方, 在临床治疗当中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或体表面积及病情需要等因素来决定, 制定个体化肠外营养给药方案。同时, 应重视TPN的配伍稳定性, 采用合适的药物、剂量, 控制TPN使用疗程, 着重加强处方审核工作, 同时加强监测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 及时给予调整, 最终确保处方用药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

摘要: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使用全肠外营养液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收集使用全肠外营养液的880份处方, 统计其应用情况并进行评价。结果 880份住院患者使用全肠外营养液的使用情况, 有51.9%液体总量<1500 ml;有28.55%的热氮比<100:1;有22.27%的是有糖无脂, 平均用药为4.39 d。结论 要重视全肠外营养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 提高用药合理性。

关键词:肠外营养液,住院患者,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焦广宇, 蒋卓勤.临床营养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713.

[2]蔡卫民, 袁克俭.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108-115.

“住院患者”的体验与感受调查表 篇9

关键词:COPD,合并症,死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在世界范围内大于40岁人群患病率为10%, 是世界第4大死亡原因[1]。2011年底颁布的COPD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首次将合并症作为一个章节写入, 首次提出COPD综合评估的概念。COPD综合评估是根据患者症状、肺功能、急性加重史、合并症对全身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评估, 指导治疗。2013年中国COPD诊治指南亦将合并症作为很重要的方面具体阐述。目前对COPD合并症调查的资料相对较少, 本文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5年COPD住院患者存在的主要合并症情况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以期对COPD患者的稳定期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病案室通过电子病案系统检索2008年5月-2013年5月出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慢性阻塞性性肺病急性加重的患者514例, 其中男437例, 女77例, 平均年龄 (82±8) 岁。所有患者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2]。其中死亡患者162例, 男125例, 女37例, 平均 (86±8) 岁。

1.2 方法

查阅符合条件的病历按上述常见5类合并症进行统计, 并记录肺功能。COPD及其合并症的诊断如下。

1.2.1 COPD诊断

出院诊断有COPD, 或AECOPD。排除标准: (1) 肺功能测定FEV1/FVC>70%; (2) 哮喘; (3) 支气管扩张症; (4) 尘肺; (5)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1.2.2 COPD合并症诊断

心血管疾病 (明确诊断为冠心病, 高血压病, 心力衰竭、心房纤颤) , 肺癌均有明确病理诊断, 糖尿病诊断均已明确诊断并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的诊断需要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值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比较低于2.5个标准差, 或者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证据。焦虑抑郁需要有焦虑量表或有口服抗焦虑治疗。

1.3 死亡原因分析

按肺功能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对COPD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合并症分布

514例患者中存在合并症的455例, 无合并症的59例。其中心血管系统合并症占72.0% (370例) , 骨质疏松症占62.0% (318例) , 糖尿病占50.0% (257例) , 焦虑症占15.0% (77例) , 肺癌占12.0% (61例) 。

2.2 不同个数合并症情况

514例中存在1种及以上合并症的占98.0% (445例) , 存在2种及以上合并症的占85.0% (386例) , 存在3种及以上合并症的占40.0% (182例) , 存在4种及以上合并症的占18.0% (82例) , 存在5种合并症的占9.0% (41例) 。

2.3 死亡原因

轻中度COPD患者29例, 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肺癌 (45.0%) 、心血管系统疾病 (28.6%) , 其次是呼吸衰竭 (21.4%) 。见图1。重度、极重度COPD患者133例, 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呼吸衰竭 (48.0%) , 其次是心血管系统疾病 (34.0%) 、肺癌 (10.0%) , 见图2。

3 讨论

“住院患者”的体验与感受调查表 篇10

随着我国医疗保健体系的逐步完善, 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实施和城镇医保的普及, 住院患者逐渐增多, 省级“三甲医院”加床情况非常普遍, 而加床使患者的安全存在一些隐患。刘义兰等人的研究显示, 护理人员自评所在医院患者安全程度中, 只有57.5%的人认为患者是非常安全或安全的, 这表明医疗机构存在着患者安全隐患[1]。近年来, 医院的安全管理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如医疗安全、建筑安全、设施设备安全、防火、防盗、防窃等。尽管院方已做了很多工作, 采取了很多措施, 但是不安全隐患始终存在。有关患者安全的潜在危机和风险势必严重影响到医院深层次的建设和发展[2]。可见患者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本次调查的目的是找出住院加床患者的安全隐患,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1年10月对省级3所“三甲医院”住院加床的200名患者以问卷形式调查。主要调查内科、外科、妇科及儿科的加床患者, 少量涉及其它科室。

1.2 调查方法

通过广泛查阅文献、咨询患者及临床护理人员、结合自身实际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经专家修改后,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到省内3所“三甲医院”的内、外、妇、儿科随机抽查住院加床患者。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200份, 回收率100%。

2 结果

(见表1、表2)

3 讨论

医院加床会给患者带来了不便及安全隐患。为满足患者的需求, 也为优质护理服务更好地开展, 争取达到患者满意, 院方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做得更好。

3.1 推进医院安全文化教育[2]

生命权是人的最基本权利, 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对保护现实生产力的最起码要求。因此, 医院安全文化建设集中反映患者的根本利益。直接关系患者生命安危, 关系到患者的健康权。安全文化主要指人们的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其中包括人的安全观念、态度、品德、伦理、情感等。它对确保安全至关重要。所以, 医院要结合实际情况举行一系列的活动, 提高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安全意识, 促使人人关注安全, 个个热爱生命。

3.2 加强基础设施的配备

3.2.1 合理安排加床位置和类型

调查显示, 84%的加床患者被安排在走廊中。走廊是一个开放的环境, 人员流动量比较大。相对而言, 更难保持安静, 这会影响到患者的安心静养, 这也是不愿意住加床的患者普遍提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省级“三甲医院”住院的患者一般病情比较严重, 他们更需要安静休息, 休息对病情的恢复至关重要。所以, 应尽可能将加床安排在安静的病房。另外, 平时护理人员要注意维持整个病区的安静,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噪音。调查显示, 60.5%的加床都是折叠床, 且60%加床都没有与普通病房的病床相同的厚床垫, 66.7%的患者认为这会影响到他们休息的舒适感。加之折叠床比较低, 没有床挡, 有导致某些烦躁患者坠床的危险。

3.2.2 加强呼叫措施的管理

调查显示, 48.5%的加床患者认为呼叫护士很不方便。这种情况下, 可以给每位加床患者一面小红旗, 告知患者在需要时可以摇动小红旗引起护理人员的注意, 缓解没有呼叫器带来的不便。

3.3 加强加床患者的护理管理

3.3.1 充分注重抢救设施的配备问题

表2显示, 93.0%的患者住加床期间需要静脉输液治疗, 6.5%的患者需要心电监护, 15.0%的患者需要吸氧。加床的设置非常简陋, 一些固有的设施不全。在遇到突发情况时, 需要医护人员从其它地方转移相应设施, 这都需要耗费更多时间。而在急救时, “时间就是生命”, 所以尽量不要将危重患者安排在加床并使用折叠床[3]。

3.3.2 认真履行消毒隔离制度

调查显示, 患者不愿住加床的另一个原因与医院卫生间的使用有很大关系。一些医院按照床位编制制度设计的病区环境, 除病房有卫生间外, 公共区域不再设置卫生间。这导致住在走廊的加床患者必须到病房去使用卫生间, 给患者和陪护者带来很大不便。有些医院一个病区有一个公共卫生间, 人流量大, 导致病区空气质量有所下降。针对这种情况, 首先应耐心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里疏导工作, 尽量减少家属陪护的人数及院内滞留时间。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两次, 每次一小时以上, 保持空气新鲜。每天保持湿式扫地, 必要时用1 000 mg/L有效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 用500 mg/L有效含氯消毒液擦抹床单位、桌、椅等。做好出院患者的终末消毒, 认真履行消毒隔离制度[4]。

3.3.3 强化巡视制度[5]

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带大量现金, 贵重物品要随身携带。经常巡视病房, 发现异常情况尽快告知保卫科;走廊中设监视器, 确保患者安全。注意隐私保护, 在涉及到有暴露性的操作时, 用屏风遮挡, 同时疏散人员, 尽量减少暴露。

3.3.4 注意保暖措施

不愿住加床的患者提到走廊加床比较冷, 特别是到冬天。护理人员要注意为加床患者做好保暖措施, 可以相应增加盖被等。

3.4 加强护患沟通, 提高满意度

调查表明 (见表1) , 住加床1~3天的患者占41%, 4~7天的患者占30%, 7天以上的患者占29%。在加床和调床时应告知患者原因, 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若床位不足, 首先要将手术患者、危重患者安排在较舒适的床位。这时, 做好其它加床患者的思想工作非常重要。注意沟通技巧, 争取得到患者理解。在医疗、护理和基本设施方面应同等对待加床患者, 减少与正规床位的差距, 提高加床患者的满意度[6]。

总之, 在省级“三甲医院”加床难以避免情况下, 应该为加床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找到相应的措施解决他们的不便,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义兰, 张亮, 许娟, 等.护理人员医院安全文化评价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08, 23 (23) :45-46.

[2]朱如明.营造医院安全文化[J].河北中医, 2007, 29 (11) :1052-1053.

[3]宋锦平, 成翼娟, 曾继红, 等.对住院加床患者护理管理现况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08, 8 (2) :17-18.

[4]刘梅芳.谈加床现象所致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9, 29 (5) :680.

[5]宁永金.病房加床所致的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 2011, 28 (7) :15-17.

上一篇: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工作汇报下一篇: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