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运动鞋消费情况调查分析报告(精选9篇)
大学生运动鞋消费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篇1
合肥耐克运动鞋消费调查报告
耐克运动鞋是世界第一体育运动品牌nike推出的一款鞋子类别。耐克运动鞋的设计符合人体运动学原理,使得穿着脚感更好,运动时候更舒适,便捷。耐克运动鞋最大的特点和特征在于鞋身侧边有耐克勾勾的标志。运动鞋是人们日常生活,运动,旅游的消费品之一,更是热爱运动的人们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因此,运动鞋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尤其是像耐克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其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就更为广阔了。
在几年以前或许大家对运动鞋的消费并没有现在这么普遍,然而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发展,购买一双运动鞋已经不再是问题了,品牌运动鞋越来越多的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合肥这样经济发展迅速的省会城市里,人们对运动鞋的消费就更平常和普遍了。因此针对耐克运动鞋在合肥的消费状况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
首先,我们从消费者的收入情况出发,研究收入对耐克运动鞋消费状况的影响。我们将运动鞋的价格分为100元以下、100元到150元、150元到200元、200元到250元以及250元以上五个层次,调查发现约有13%的人会选择消费100元以下的运动鞋、20%的人会选择消费100元到150元价位的运动鞋,比例最高的是150元到200元的运动鞋,约占32%,200元以上价格越高消费人数越少。通过调查中对消费者收入状况的简单了解,我们很容易发现消费者购买运动鞋的价位选择通常是和自己的收入挂钩的,收入较低者较倾向于价位偏
低的运动鞋,而收入较高者一般都会购买价格相对较贵的运动鞋,其实不光运动鞋的消费状况如此,我相信大家在消费任何东西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将商品价格与自己的收入联系起来。这一点说明了: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价格因素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往往收入越高,就越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相应的所能接受的商品价格就高。
其次,我们对耐克运动鞋消费人群的年龄进行分析。无论是从接受调查的对象分析,还是从整体年龄的比例分析,年轻人都是耐克运动鞋消费群体的“绝对主力”。其中,尤其是13-25岁的青年人是运动鞋消费群体中最具活力的群体,是运动鞋消费的主力军。由于这个阶段的青年人充满活力,热爱运动,对于品牌又有着敏锐的嗅觉和独特的追求,因此,他们构成了运动鞋消费的主体。而其他年龄阶段的消费人群则大为减少。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运动鞋主要是用于休闲运动,体育活动,而其他年龄阶段的人因为各种原因运动量较少,对运动鞋的需求不大。或者其他年龄段的人更适合穿其他类型的鞋子,例如中年女士一般会穿高跟鞋,而男士则穿皮鞋较多。
消费者收入对能够接受运动鞋价位的影响总体来说没有性别上的本质差异,但是我们发现性别对运动鞋的消费状况有一定影响。从低价位消费数量来看,女生较多而男生消费较少,从总体上来看,运动鞋的男性消费者也是多于女性消费者。其原因主要是,同样年龄阶段男性的运动量一般要大于女性的运动量,而且男性在购买运动鞋是一般较注重质量,而女生也是比较看重外观款式。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购买运动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运动鞋是生活必需品,近78%的消费者是由于这个原因选择购买运动鞋,而33%的消费者是因为运动鞋正在促销降价而选择购买。除此之外,分别有11%和6%的消费者选择了产品样式引人注目和追赶潮流作为购买原因,10%的消费者是因为身边的熟人和朋友推荐而购买。这些选项中选择的男女比例相当,男性和女性购买原因几乎相同。
对于消费者在购买运动鞋时重点考虑的因素这一问题,57%的消费者选择了品牌,77%的消费者认为价格和质量是主要考虑的因素,72%的消费者选择了款式,还有分别12%和2%的学生认为流行和其他因素也能影响消费决策。从调查结果看来,女生会更加注重品牌和款式,选择品牌的女性占32%,男性只占25%,选择款式的女性占40%,男性占32%。比较而言,男性更加关注运动鞋的材质,这一项男性比例为25%,而女性比例只为19%。从分析消费者选择品牌的原因,可以看到,不管是男性消费者还是女性消费者,他们最看重的都是运动鞋的穿感和质量,因此我们可以知道顾客的体验感知价值是多么重要,特别是在中国这个比较注重“实用”的消费市场,中国消费者永远是把质量放在首位的,这个可以说是由中国的文化背景决定的,产品耐用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所追求的,另外,选择款式时尚的人也不少,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消费者也开始追求时尚,追求个性,这也是各类品牌之后的营销所要注意的。
运动品牌不同于时尚品牌,更注重舒适度和实用性。个人认为,运动鞋的样式更新较慢,使用寿命较长,所以对于运动鞋的更换频率不像时尚品牌那样频繁。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每月购买一次以上运
动鞋和每半年购买一次以上运动鞋的人数比率分别为3.5%和38.14%,每年购买一次以上运动鞋的人数占总数的26.80%。换句话说,大多数人平均每半年会更换一次运动鞋。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每月购买运动鞋和每季度购买运动鞋的被调查者中,女性比重高于男性;而每半年和每一年购买一次以上运动鞋的人中,男性比重高于女性。简单地说就是短期内女性消费者购买运动鞋频率要高于男性,而从长期看男性比列要高于女性。当然这个结论并不是绝对的,也不能代表所有人,但足以代表大多数消费者。
对于在最喜欢的运动鞋品牌的选择方面,有41.86%的女性消费者选择了耐克,买像耐克这样的一线品牌,主要是因其固有的品牌魅力和附加值以及能够满足消费者自我喜好和价值认同的产品和风格,耐克这个国际运动鞋品牌巨头,它的营销创新主要在于于其传播。它采用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如迈克乔丹等进行传播,还利用电子游戏设计耐克的专用游戏。每当新款式推出之后,它请乐队来进行演奏,传播一种变革思想和品质。耐克的传播策略使其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建立其高度认同的品牌资产价值。另外,很值得一提的是,耐克从1999年开始集中火力进攻女性市场,创建与女性交流、沟通的全新方式。首先为女性创建舒适的购物环境, 其次,耐克女性运动鞋的设计适应女性节奏多变、追求时尚的生活方式,耐克公司的设计师为女性设计出一种看起来像是凉鞋的运动跑鞋,一双没有鞋帮的运动跑鞋,受到顾客的欢迎。耐克公司还为练瑜伽功的女性设计了简朴、优美、紧凑的“耐克”瑜伽鞋。这都是耐克公司重视女性消费市场的表现,耐克
公司充分分析了女性购买运动鞋的需要,女性消费者购买运动鞋一般都不是为了“像刘翔跑得一样快”,“像乔丹打篮球打得一样好”,也就是运动功能是其次的,女性消费者注重的是时尚感和个性的体现,也就是满足尊重的需要。与此相对的,对于最喜欢的运动鞋品牌的选择,男性消费者的选择主要集中在李宁和安踏两大国内运动鞋品牌,另外,与女性消费者的选择不同的是男性消费者选择运动鞋的范围较广,并不像女性消费者的选择比较集中,这些都与影响男性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因素有关,对于男性消费者而言,运动鞋的运动功能是他们最注重的,而所谓的个性的宣扬则没有女性需求那么强烈。在这点上,耐克做得很不错。
最后从调查可以我们还可以发现:总体来说,大部分消费者喜欢在品牌专卖店购买运动鞋,这主要是因为专卖店的运动鞋质量有保证,穿起来舒适,性价比相对较高,所以颇受消费者青睐。在百货商场购买运动鞋的比例也较高,占到37.11%,可能是由于百货商场品种多,可供选择的机会大,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所以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当然网购作为消费者购买运动鞋场所的新生力量也开始逐渐壮大。
另附NIKE运动鞋市场调查报告样卷一份。
大学生运动鞋消费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特点、层次结构及影响,现状
0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 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近年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 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2015年初, 高校的在校人数多达2547万人, 再加上电大及网络教育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的人数, 总共有5100万之多。从而形成了一个拥有人数众多的高等教育市场。大学生消费市场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再穷也不能穷孩子”, 父母用这样一种观念对教育进行投资, 也让大学生的消费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如何正确面对这一消费市场, 如何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呢?为此, 我们对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 从而对当今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
1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 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 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1消费观念复杂, 感性消费占优势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 经济独立性差, 消费没有基础, 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 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 稳定的消费观念, 自控能力不强, 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 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拥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 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 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 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 攀比心理导致的。
1.2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 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 就会坚持使用, 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 最终形成使用习惯, 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 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 质量好, 效果明显, 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1.3消费倾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 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 大部分学生会去旅游, 去歌厅、酒吧消费, 或是购买电脑, 手机、MP3, 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2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通过调查发现, 在生活费来源方面, 有75%的同学依靠父母, 13%的同学依靠贷款, 8%的同学获得了奖学金, 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 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由此可见, 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 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 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去, 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 可以这么说, 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去向问题, 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 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并不含在其中。
因此, 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 他们拥有电脑、名牌手机等贵重物品;家庭贫寒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 他们往往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 他们衣食无忧, 生活水平居中。同时,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 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依次降低, 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3大学生消费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 平均每年约1万元的费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 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说, 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 特别对于农村的家庭而言, 更甚。虽然由于经济的发展, 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下降, 但下降缓慢且比重之大已经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 特别是农村, 可占到80%~90%。无疑, 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经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特别一些贫困家庭, 在调查中发现, 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 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 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费用了。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 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关, 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目前, 大学生消费市场已经形成, 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普及, 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4结论与建议
4.1建议
4.1.1对于大学生而言, 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 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 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 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 父母的承受能力, 还要有自制能力, 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
4.1.2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 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 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4.1.3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 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 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 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 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4.2结论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一方面, 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 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 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 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 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 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 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 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 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 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 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 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庆, 陈小龙.公共服务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 2011 (25) .
[2]高庆, 盛鹏, 郭玲艳.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分析——西南交通大学的调查结果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1 (04) .
[3]周力.某高校大学生对食堂满意度的调查及对策分析[J].高校后勤研究, 2009 (04) .
大学生运动鞋消费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篇3
关键词: 高职 大学生 消费
引言
目前,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90后”的高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其独特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总体上来说,高职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是理性的、健康的,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在消费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此,关注高职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把握他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大学生消费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主要有学习消费、基本的生活消费、娱乐消费和交往消费等。
其中,学习消费主要有:学费、书本费、考试费等。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学费和书本费平均每年7000多元。另外,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有硬性规定,学生必须取得相关的计算机、英语证书才能毕业,每个学生都要花费考证的考试费和资料费,有些学生还参加相关的培训,需要培训费;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参加专转本的学习,这也需要一定的费用。
基本生活消费主要有:日常吃饭的费用、通讯的费用、购买水果和零食的费用以及购买必须衣物的费用;随着物价的上涨,学生日常吃饭的费用平均每日要花费30元左右;通过走访调查,笔者所在高校的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平均每月约为1300左右;
娱乐消费主要有:“90后”的高职大学生思想开放,懂得享受生活。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他们会到电影院、KTV等休闲场所来调剂生活
交往消费主要有:校园内的人情往来和恋爱生活的消费。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职大学生现在也越来越注重人情往来,比如生日请客、送礼,获得奖学金请客等。还有就是恋爱消费,在高职院校里,学生恋爱还是比较多的,恋爱生活的存在确实充实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但是也提高了学生的消费支出。
二、高职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走访,目前高职大学生消费存在一定的误区:
(1) 攀比心理
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互相攀比,不懂得量力而行。调查显示,有些男同学为了买一双名牌运动鞋,女同学为了买一套名牌化妆品或一件名牌衣服,情愿節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其它的必要开支,或不惜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另外,生日请客、得奖学金请客,已成为校园中的消费热点,学生还互相攀比请客、送礼的档次。
(2) 失落心理
调查发现,部分同学因家庭经济条件好,存在着强烈的优越感;也有部分同学因家庭经济条件欠佳,存在着强烈的自卑感。
(3) 消费无计划性和盲目性
调查显示,目前绝大多数高职大学生的消费费用都来自父母,不具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他们无法真切体会到挣钱的辛苦和不易,消费也缺乏计划性,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很多同学的费用是父母每个月把钱打入到自己的银行卡里,但由于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消费,造成了不少的额外消费,导致了“月光族”、“负翁”的出现,这个以男生居多。
(4) 从众心理。
调查显示,有部分大学生消费具有从众心理,目的不明确,容易跟风、随大流。例如目前借贷消费——信用卡的使用已成为大学生的主流。一部分大学生看到其他同学人手一份iphone手机、电脑,就不顾自己的实际消费能力,利用可以信用卡从众消费,造成经济上的负担过重,精神压力过大。
[HTH]三、高职大学生消费的建议
(一) 对高职大学生的建议
1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职大学生们应时刻谨记勤俭节约,一点一滴,不乱花一分钱,不盲目攀比。
2要培养理性、健康的消费行为
高职大学生作为一个经济上未能完全独立的消费群体, 应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以及生活、学习和文化娱乐的实际需求来消费。
3要养成有计划地、健康的消费习惯
高职大学生在消费的前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制定一个有效的消费计划,细化消费项目,做到消费心中有数,避免出现过度消费。另外,高职大学生的消费应以智力投资和学习消费为主,生活消费为基本保障,其他消费为辅。
(二) 对家长的建议
1家长应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高职大学生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消费问题应该予以重视,不要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认为只要是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就任其消费,而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物质需求,帮助其判断消费是否合理,引导孩子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
2家长自己应在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方面成为孩子的榜样
家长应作好模范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做到健康节约消费。在消费方面,家庭的教育应当在前,学校的教育在后,这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三) 对高职院校的建议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应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正确引导,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观念。
2通过学生活动宣传健康消费
学校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营造出积极的消费氛围,从意识形态上起到宣传带动作用。
3鼓励学生勤工助学
培育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教导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 顺利完成学业。
4确保合理消费奖、助学金
在评定奖、助学金时候要实事求是,确保是给那些家庭确实有困难的学生;同时要对奖、助学金的消费进行监督。
5设立大学生创业中心
学校要设立大学生创业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四、结语
目前,高职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呈多元化趋势,存在一定的误区,学校、家庭要多方面加强教育,积极疏导,培养学生科学的消费观念,确立科学的消费理念,培养理性的消费行为,养成合理、文明的消费方式,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这关系到学生的个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张雷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消费心理的塑造职教论坛,2011(21)
[2] 张东虎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包头师范学院大学生消费为例2010(21)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篇4
调查报告
目录:
调查概述
调查问卷及分析
调查结论总述
一、调查概述
(一)调查目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辆马车之一,愈加受到大家的关注。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殊群体下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以及其他一些问题。同时,随着社会消费水平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变化之中积极消极兼而有之。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建立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显得愈发重要。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消费情况,我们对身边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有关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对大家的消费进行归纳和分析。
(二)调查对象
西南政法大学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本小组成员的问卷发放,对在校的四个年级的同学进行抽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本组成员合计4人,每人负责十几份调查问卷的分发与调查,然后由小组成员共同进行数据统计。
(四)调查过程
首先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拟定问卷上的问题,进过整理排序并打印,设计出调查问卷。然后,抽取两天时间各自分发问卷进行调查。大家共同对数据作出整理与统计。最后,进行调查报告的书写。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尽量收集到被访者的真实数据,本小组共发出50份调查问卷,实际收回50份有效问卷。
(五)问卷整理
在问卷调查结束之后,由小组成员同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得出具体的能够反映调查主题的数据,然后各自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大学生消费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总结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
二、调查数据与分析
(调查问卷附上)
(一)问卷数据统计
本次调查对象共计50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8人。按年级分,大一占36人,大二10人,大三4人,大四0人。其中来自城市的有18人,城镇的有22人,农村10人
1、月平均生活费500元以下的占12%,500至800元的占50%,800至1000元占30%,1000元以上的占8%
2、生活费主要来源:家庭占88%,家庭与勤工俭学参半的占12%
3、其中认为自己生活费绰绰有余的占10%,认为刚好合适的占36%,认为勉强够用的占42%,认为不够用的占12%
4、在消费支出中,饮食支出占41%,娱乐休闲支出占4.3%,衣物支出占13%,学习相关支出占6%
5、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来看,品牌占36%,价格占30%,心情占10%,时尚占24%
6、生活费盈余情况下,用于改善物质生活的占33%,丰富精神生活的占21%,存入银行的占32%,其他占12%
7、从消费方式来看,事先做好计划再消费的占6%,能省则省的占26%,无计划的花费占56%,其他占12%
8、对消费的有记录的占8%,无记录的占78%,有记录但断断续续的占14%
9、认为自己有较好理财能力的有18%,理财能力一般的占58%,理财能力较差的占24%
10、对周边同学消费情况的看法中,认为其消费过高或者偏高的占40%,较符合实际的有26%,比较节俭的有22%,认为其消费偏低的有10%
以上是经过整理之后本次调查问卷中的基本数据统计,力求保持客观性。
(二)调查数据分析
由上述数据可知:
1、月生活费以及消费总额存在贫富差距,由于来自不同的市级结构,不同的家庭环境条件。大学生生活费与消费不可避免地呈现差距。月生活费较为集中在500至1000元之间,少于500元或者多余10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较少。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经济条件匮乏,饮食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也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当然,其中不乏请同学吃饭,聚餐等情形。大学生更加看重饮食交际。
3、通讯费用高。被调查人群中基本都有属于自己的手机,大部分同学的通讯费集中在50至100元。也有部分同学通讯费较高于一般水平。
4、娱乐休闲支出逐渐增长,随着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大学生的娱乐方式也愈加多样愈加有吸引力。迪厅、KTV等新兴的娱乐方式也逐渐受到大学生的喜爱。这也丰富了当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当前大学生们总的消费情况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1/、消费呈现多层次化。主要支出在饮食,通讯,购买衣物,休闲娱乐,等等。除了满足饮食所需外,衣物、娱乐等也在大学生的消费生活中占有一定的份额。多元化的消费市场下大学生的消费理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目标。从消费情况分析来看,不论是大学生基本生活消费中的衣食费用,还是其学习消费中的各项支出,不论是大学生的休闲与娱乐消费,还是其人际交往消费,都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的色彩。消费呈现出多层次化的趋势。
2、在消费结构上发展资料占消费的比重呈扩大趋势。当前大学生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更高层次的消费比重上升。用于丰富精神生活的消费也逐渐提高。大学生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生活所需,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目标。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所需后会有一定的盈余,这也为大学生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更多转向发展型消费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多种因素结合下,大学生在消费结构上发展资料的消费比重呈现出扩大化趋势。
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由于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并不能够完全理性地进行消费。大学生没有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一些非理性的消费也成为大学生消费不可避免的问题。
1、存在不健康的消费理念。比如:攀比消费、盲目消费等。部分大学生受周围同学环境影响较大,有的消费并不客观,仅仅是为了攀比所需。不理智的消费是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里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许多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浪费严重。
2、过于依赖家庭。平时消费的主要来源是父母。尽管已经步入成年人的行列,许多大学生经济上仍旧不能独立,生活消费还是依靠父母。当碰到十分想买却资金不够的情况时,有的学生直接选择向父母索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家庭负担。多数大学生尽管有自己勤工俭学的想法却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实践,因此其消费主要还是依赖家庭。
3、大学生理财能力不强。部分学生由于花钱没有节制,铺张浪费,不了解把钱花在哪里才是用得其所。冲动消费,无计划消费等都是大学生理财能力不强的表现。
提出建议:
1、对于大学生,应当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
2、合理加强储蓄观念
3、反对不健康消费理念,避免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等
4、强调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5、尝试作出合理的消费计划,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
6、普及健康理性消费观念
7、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
三、调查结论总述
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篇5
摘要:大学生是一特殊消费群体, 他们的消费不仅是全体人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分析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和发展态势, 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理念和科学的消费行为, 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群体消费心理引导
正文:大学生是一特殊消费群体, 他们的消费不仅是全体人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精英群体,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和领潮者。因此, 分析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和发展态势, 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理念和科学的消费行为, 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消费调查
中国大学学子目前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在同一屋檐下的他们, 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 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 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 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应。通过调查可以看出, 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 但离散趋势比较明显, 个体差异大。经济的不独立形成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 往往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与成本及价值进行衡量。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的。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的月生活费在800~1000元范围内,且生活费来源基本都是来自于父母;其每月的消费主要用于饮食方面和恋爱方面,其中女同学在服装、化妆品的花销较男生相对居多,而在购买生活用品的花销以100元以上为主;大部分同学的手机费用每月在100元以下,上网次数每月基本都在90小时以上;在校大学生拥有的娱乐用品比较集中,大部分同学都拥有电脑、手机、照相机、MP3;其恋爱花销比较分散,多数采访对象没有恋爱花销,而有恋爱对象的同学花销每月用于恋爱开销在300元以上居多;在校大学生每学期请客的费用会比较高,但其花销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生活费多的同学。
调查显示,50%以上的同学对自己的消费情况基本满意,每月的生活费有盈余的同学和没有盈余的同学基本持平,有盈余的同学多数选择转入下月生活费,30%的同学期望的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上。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特点
它主要表现为:(1)消费的不平衡性。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行业的不平衡,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再者各自家庭结构的不同,从而决定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2)消费的多样性。大学生的消费主要涉及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3个方面,而且其构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大学生消费的多样性一方面受其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因而在消费层次、消费的数量等方面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另一方面主要取决于大学生个人需要的多样性。寻求多样性是由于需求强度的不同和需求层次的多样性而产生。(3)消费的主导性。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在满足生活消费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学习消费,并辅之以必要的娱乐消费来调节自己的精神生活。(4)消费的合理性。大学生消费的合理性表现为能根据家庭收入水平和自身的实际需求,量入而出,拥有手机者众多但不无节制通讯,虽向往名牌但经济条件不许可就不买。
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也有一些大学生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产生了错误的消费心理。
1)追求时髦,消费表现为盲目性。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喜欢猎奇,追求代表潮流和富于时代精神的商品。但他们又没有完全成熟,缺乏全面的理财能力,乱花钱和盲目消费的现象较为严重,经费开支处于无计划的状态,校园里经常戏称为“月光一族”。
2)追逐名牌,消费表现为超前性。大学生接触信息广,社交活动多,总希望在群体活动中提升自身的形象价值。因而,大学生比较注重商品的式样与档次,特别是知名品牌成为大家趋之若鹜的对象。脱离自己实际,任意挥霍浪费的现象较为严重。
3)消费缺乏个性,其行为表现为极强从众效应。手机、mp3、电脑、品牌休闲运动商品成为各个阶段大学生共同的所爱。
三、调查结论和建议
从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消费无论从金额数量还是消费结构都比较适中,其消费意识基本体现出量力、够花、实惠的准则。同时在调查中也发现大学生消费主要用于支付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大手大脚的较前些年少见了,铺张浪费和攀比消费现象也只是表现在少数大学生身上。较以往几年,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更趋于理性和实用。当然,大学生消费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大学生的消费没有对学习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另外普遍期望消费金额增加用于日常开销。还有上网是大学生一个普遍的趋势,而且有迹象表明,上网所花的时间精力以及费用都有越演越烈的趋势,而上网玩游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本文没有对上网玩游戏的学生做一个针对性的调查,但如考虑到这个因素,其消费调查的各种结构比例都将发生一定的变化。总体上说,大学生的消费还处于一个成长健全的时期,还需要向着有利于成长进步的方向正确的引导。
四、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正确价值观, 规范消费行为
要在消费指导和教育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首先要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准则。坚持“合理适度”的原则, 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 但并不是所有的事儿都需要争,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 不必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生活上次于别人, 并不可耻。其次, 要帮助大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消费的知识和理财能力, 克服消费中的盲目因素, 学会精打细算, 合理地利用自己的可支配资金。再次, 要指导大学生选择正确的消费方式, 建立一套适应现代化生活节奏、体现文明生活的消费行为规范, 特别是要把提高文化素质与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作为消费重点, 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实现可持续消费;最后, 还应该对大学生进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教育, 学会对超前消费说“不”, 不去盲目攀比和高消费。
(二)联系家庭教育,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
在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形成中, 不可忽视的一面就是家庭的影响。子女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的完结, 恰恰相反, 家庭教育更有必要, 任务也更重。长期以来,中国的家长大多奉行着“再穷不能穷孩子”的理念, 对于女的要求基本上完全满足, 宁可自己苦一点, 也不能让孩子受苦。这样,不知不觉地把“溺爱”这一“最可怕的礼物”送给了孩子, 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三)学校要加强消费道德教育, 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
大学生饮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篇6
姓名:年级: 专业: 班级:
一 调查背景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饮食消费观念开始由最初的吃饱就好转变为追求饮食的高营养和高品质。大学生处于校园与社会交界处,半脱离了父母,逐渐开始独自生活。作为这样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与社会其他群体的饮食消费情况存在明显的不同,同时由于经济不完全独立他们的消费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社会需要关注他们并为他们提供更合适的饮食环境。我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饮食消费习惯的调查研究,弄清他们的饮食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等情况。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一)调查时间:(二)调查地点:(三)调查方法:
(四)对象:在校大学生(五)范围:
1,大学生的饮食消费水平 2,大学生的饮食消费习惯
3, 大学生所希望食堂改进的方面
(六)目的:弄清楚大学生话多少钱,怎样的花钱,他们的消费中有哪些问题,然后就此调查结果,提出改进方案,即社会和学校需要为大学生饮食健康等提供更好的条件。
二 总体状况及分析
我于9月5日到11日之间,对我们身边的同学进行了随机的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8份,收回问卷份116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有效问卷里的调查对象中,有47个男生,53个女生。
总的来说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目前的饮食消费状况不满意,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希望能得到改变。
调查问卷样式(见附件一)调查问卷统计(见附件二)
调查结果分析:
被调查对象中,有45个是大一新生,40个大二学生,15个大四学生。故本表统计结果主要是反映刚入大学或是入学有段时间但是接触社会部是特别多的大一至大三的学生的情况。
统计结果表明:
(一)大学生的总体消费情况
16%的大学生月消费额低于500元,70%为500至1200元之间,14%的为1200元及以上。可见大学生的月消费主要集中在500至1200元之间,低于500元和高于1200元两个情况的学 生占少数。大学生的平均月消费额约为900元。
(二)饮食消费
10%的大学生每月花在饮食上的费用低于300元,56%的大学生月饮食消费为300-600元,34%的大学生月600以上。大学生的月饮食消费额集中在300至600元间,其实是600元以上,低于300元的很少。结合大学生的月总消费额对比,大学生在饮食方面的费用占其总消费额的600/900=66.67%左右。
(三)就餐地点
59%的大学生一般在学校食堂就餐,27%的大学生一般在校外餐馆就餐,还有24%的大学生选择街边小吃。有60个学生认为校内食堂比校外餐馆价格更实惠,59个学生认为在校就餐方便快捷,仅17个学生让认为食堂的饮食卫生条件好。可见,大学生较多数都在食堂就餐,主要是由于在校内就餐实惠且方便快捷,而不认为食堂卫生条件好。同时在校外就餐和选择街边小吃的大学生也不少,学生们的选择相对比以往丰富了许多。
另外有35%的大学生经常外出就餐,49%的大学生偶尔出去就餐,还有16%的大学生很少在校外就餐。有20个大学生认为食堂饭菜价格贵,59个大学生认为食堂饭菜不好吃,37个大学生认为食堂环境差不卫生。可见,大学生外出聚餐的人数多,很少外出就餐的大学生占少数。大一新生外出聚餐的次数比大三等学长要多,他们出外聚餐主要是为了社交,同时还有为数不少是想在周末改善伙食,选择环境好的地方就餐。简单的填饱肚子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大学生的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了,大学生外出聚餐的人数和次数都在逐渐增多。
(四)饮食偏好
此次调查中,有44%的大学生相对看重食物的口感,有14%的大学生相对看重食物的营养搭配,还有42%的大学生相对看重食物的价格。面对饮食方面的优惠,5个大学生喜欢代金券和积分卡的优惠方式,35个大学生喜好送菜的优惠方式,60个大学生喜欢现金折扣。可见,大学生在饮食方面并不关注事物的营养搭配,而是把视线放在关注食物的口感和价格上。他们普遍认为现金折扣的方式实在,可得利益明显。其次送菜的优惠方式也较受欢迎,但代金券和积分卡的优惠利益不能当场得到,所以不受欢迎。
47%的大学生以荤菜为主,20%的大学生以素为主,还有3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饮食均衡。可见,共有约百分之六十七的学生饮食不均衡,同时他们也不太注重营养均衡。
(五)饮食消费习惯
共有74个大学生认为其在校饮食习惯不如其在家时规律,没有大学生认为在校饮食比家里更规律,还有26个大学生认为在校和在家中的饮食习惯差异不大。40%的大学生认为
其在校期间与在家时饮食习惯不一样,主要是受作息时间的影响,41%的大学生认为是受周围饮食环境的影响,剩余19%的大学生认为这是由两地消费水平不同造成的。
另外,仅有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饮食消费习惯很好很健康,64%的大学生对自己的饮食消费习惯不满意,该比例比重大,反映出多数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不合理非理性。有29%的大学生很少关心自己的饮食消费情况。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不能理性的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也不能很好的保证自己的饮食营养均衡健康。所幸的是,问卷第14题的统计数据表明,有57%的大学生注意到了需要改变不良的饮食消费习惯,11%的大学生不希望改变现在的饮食消费习惯,还有32%的大学生对此没有足够的关心。这主要是由大学生还没有意识到一个好的饮食消费习惯重要性造成的。三 针对调查报告统计结果的反思和建议
现代大学生的生活水平整体提高,开始追求更卫生,追求环境好,追求食物的口感。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但是大学生们却忽略了保持营养均衡、养成良好饮食消费习惯的重要性。从该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在饮食方面的费用占其总消费额的66.67% 左右。他们的大部分费用是花在饮食方面的,平均情况下,他们的月伙食费相对充足,但从以上种种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使用伙食费的方式不合理——没有合理的搭配饮食,消费存在非理性。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现饮食消费习惯不满,并迫切希望改变,养成合理的饮食消费习惯。
有相应的问题存在,我们需要去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下,就个人看法提出几点建议:(一)学校开课。
学校的目的就是育人。学校的增多相应方面的教育,可以极大的帮助大学生养成合理的饮食消费习惯。
首先,学校可以开设并倡议学生选修饮食营养课程。帮助大学生了解饮食均衡的重要性、各食物的营养价值以及如何做到保持饮食营养均衡。
其次,学校还可以增开关于伙食费理财类的课程。教育学生理性消费,在固定的伙食费中选择最有营养最适合的食物,避免浪费食物。
(二)食堂方作出在菜式环境方面改进。
绝大多数大学生出于方便快捷等原因选择以食堂为主要就餐地点。故食堂的饭菜质量,服务质量以及环境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们的饮食消费状况。
首先,食堂负责人应该严格监督以保障食物的安全卫生。这关系到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其次,食堂方可多开不同的菜系,丰富菜式,提高营养,可在满足大学生们各异的口味的同时也促进他们的食欲,帮助他们保持营养均衡。
(三)食堂可多贴些关于营养常识、合理的饮食消费习惯、珍惜食物等方面的小标语。培养大家这方面的意识,并能时刻提醒大学生节约粮食,合理消费。
(四)学校官方微博可时常发布些健康小贴士,使学生们慢慢懂得更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及饮食方面的健康。
四 针对 “大学生饮食消费习惯情况调查”的总结
大学生目前的饮食消费习惯总体上来说不尽如人意。培养大学生合理的饮食消费习惯是件值得关注的事。这不仅需要校方、食堂等外力的努力,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主动改变自身的观念,从现在起去了解饮食消费习惯的好坏对自身有多大的影响,关注自身的饮食健康,树立节约理性的消费观。
大学生运动鞋消费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篇7
关键词:大学生,运动性病理,分析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有很多同学热爱体育活动, 但在运动中经常会发生的病理:运动中腹痛、冻伤、肌肉痉挛、运动员贫血、运动性脱水、中暑、运动应激综合症、昏厥、运动性血尿、过度训练。希望通过对长江大学学生运动病理现象的调查, 做出有效合理的建议, 为大学生运动参与和运动性损伤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长江大学经常参与运动的30名学习进行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网、维普等期刊网, 查阅相关文献10余篇。
1.2.2 问卷调查法
对随机抽取的200名90后大学生发放问卷200份, 收回200份, 有效率100%。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结果运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1.2.4 专家访谈法
对校内外专家就现在90后大学生出现的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进行访谈。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在运动中发现运动性病理的调查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运动中腹痛”发生率较高有16人发生, 占34%;其次, “肌肉痉挛是”有11人发生, 占22.44%;“运动应激综合症”访谈中有6人曾经发生过,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现在身体已经恢复正常, 有3人正在经历, 一共有9人, 占18.36%;“中暑”有4人发生, 占8.16%;“冻伤”、“昏厥”分别有3人发生, 占6.12%;“运动性血尿”、“运动性脱水”分别有1人发生, 占2.03%;访谈过程中“过度训练”没有人发生过。
2.2 大学生在运动中发生运动性病理的运动项目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篮球”发生率较高有12人, 占29%;“田径”有9人, 占21%;“足球”有5人, 占12%;“排球”、“羽毛球”各有4人, 占9.30%;“乒乓球”有3人, 占7%;“健美操”有2人, 占5%;“轮滑”、“武术”、“网球”、“体育舞蹈”各有2人, 占2%。
2.3 大学生在运动中发生运动性病理的运动场所情况分析
访谈中在专业体育馆中发生运动性病理的同学有3人, 占10%;在室外塑胶篮球场发生运动性病理的同学有8人, 占28%;在田径场发生运动性病理的同学有11人, 占38%;在一般性场地发生运动性病理的同学有3人, 占10%;在“新体育馆”中没有访谈对象发生运动性病理;在质量较差的塑胶球场发生运动性病理的同学有4人, 占14%。
2.4 发生运动性病理的原因
通过访谈发现:访谈中在由于“场地器材”的原因发生运动性病理的同学有15人, 占25.54%;访谈中在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差”的原因发生运动性病理的同学有14人, 占19.18%;访谈中在由于“动作技术错误”的原因发生运动性病理的同学有9人, 占12.33%;访谈中在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的原因发生运动性病理的同学有20人, 占27.40%;访谈中在由于“安全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的原因发生运动性病理的同学有5人, 占6.85%;访谈中在由于“课时安排不合理”的原因发生运动性病理的同学有5人, 占6.85%;访谈中在由于“天气过热或过冷”的原因发生运动性病理的同学有3人, 占4.11%;访谈中在由于“其它”的原因发生运动性病理的同学有3人, 占4.11%。
2.5 每周的运动次数与运动性病理的关系
访谈中发现:每周运动次数为1次的同学有14人, 占47.1%;每周运动次数为2次的同学有9人, 占30%;每周运动次数为3次的同学有6人, 占20%;每周运动次数为5次的同学有1人, 占3%。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常发运动性病理的类型
常发生的运动性病理有:运动中腹痛 (34%) 、肌肉痉挛 (22%) 、运动应激综合症 (18%) 、中暑 (8%) 、冻伤 (6%) 。因为大学生的运动强度一般情况下都不大, 所以过度训练没有发生, 运动员贫血, 运动性血尿发生较少。
3.1.2 导致运动性病理的项目
以篮球 (29%) 和田径 (21%) 项目极易引发运动性病理, 同场对抗性项目篮球 (29%) 和足球 (12%) 比隔网对抗性项目乒乓球 (7%) 、排球 (9%) 、羽毛球 (9%) 易引发运动性病理。
3.1.3 导致运动性病理的场所
场所的好坏与运动性病理有着极其密切的练习, 好的场地能很好的分担学生在做不规则动作时的作用力, 起到保护运动员的作用, 而严重破坏的场地会造成运动性病理的发生。田径场是运动性病理的高发地达到了38%, 其次是塑胶球场、质量较差球场、专业训练球场等。
3.1.4 导致运动性病理的其他原因
据对访谈结果:动作技术错误而导致运动性病理的原因是“内在、稳定、可控的”, 虽然同学们对各项运动的技术动作长期存在错误认识, 但教师在环境的诱导下是可以改变的。准备活动不充分而导致运动性病理的原因是“外在、不稳定、可控的”, 与外界环境好坏有很大关系。安全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而导致运动性病理的原因是“内在、稳定、可控的”, 长期不正常的体育课让学生没有正确的防伤减伤意识, 并且不会在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 但可以通过外部的教育进行干预。课时安排不合理而导致运动性病理的原因是“外在、稳定、可控的”, 这种原因与学校教学活动的安排很密切, 是可以改变的, 但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
3.2 建议
3.2.1 普及体育与强身健体的关系, 加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
可以定期开设健康教育的讲座, 并请体育学院的教授为大家讲解, 普及基本的健身知识和健身误区。学会训练前的自我预防、训练中的自我保护、训练后的自我放松和受伤后的自我急救。每位同学要学会处理好学习和休息的关系。
3.2.2 注重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每一项运动开始必须要做的, 准备活动有舒展机体, 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引起锻炼兴趣等。
3.2.3 注重锻炼的时间间隔
任何一项运动都不是单靠一两次训练就可以掌握的, 要经常进行锻炼, 最好固定时间。避免发生急性的运动性病理如运动中腹痛、肌肉痉挛等。而且可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形成良好的体魄。
3.2.4 及时反映身体各项伤病
不少同学有先天性的疾病, 但个别同学因为担心其他同学嘲笑而隐瞒。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体育锻炼虽然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但也要合理锻炼, 特别是先天性疾病有发病快且救助难的特点, 更需要提前先授课教师反映, 并制定特定的锻炼计划。
参考文献
[1]余新彦.对体育院校非体育类大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与研究[J].价值工程, 2011, 30 (5) :216-217.
[2]张宏伟.对高校体育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的探究[J].太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56) :1-2.
[3]曲绵域, 于长隆.运动医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9.
[4]章巨焕.四所高等院校大学生常见运动损伤现状调查[A].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 :4.
[5]戴建波.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4 (2) :3-4.
[6]赵学功.对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刍议[J].2005 (2) :2.
[7]杨彬.长江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大纲[M].2010:1.
大学生运动鞋消费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篇8
一、课间运动损伤
(一)损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急性损伤、过度性损伤、机械性损伤、组织损伤、骨骼损伤、神经损伤。特别是急性损伤和组织损伤占损伤全部的大半以上。
(二)损伤的原因
教师方面:专业思想方面,对于一位合格的体育教师而言,对于备课、组织上课、教学安全等方面都应有充分的准备。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方面,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是体育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后放松,很多体育教师上完一节课后,放松活动版块随随便便或根本不做,而没有根据本课的教材有针对性地达到放松的目的,这是造成慢性损伤的重要原因。
学生方面:安全意识,很多学生上课无心听课,对老师讲的安全措施当作耳边风,所以在练习时往往由于技术较复杂或难度较大而造成损伤。身体素质差或技术动作不正确,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运动时的力量、速度及耐力等方面,而肌肉力量差、反应迟钝、关节不灵活、稳定性不够,这都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学生的心理状态欠佳、心理状态不好也是造成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课外业余活动
(一)损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肌肉拉伤、皮肤拉伤、关节脱臼等,其中关节扭伤最为普遍。
(二)损伤的原因:思想不集中,场地不良,身体素质差,违反规则,身体状况不良,技术错误等。
本次调查显示,因思想因素(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不重视准备活动、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麻痹大意)引发的运动损伤占35.78%。不重视运动损伤的人多缺乏预防损伤的观念,认为准备活动不重要,甚至认为准备活动是浪费时间、消耗体力,或忽视准备活动与项目的关系,思想上麻痹大意,不注意科学的锻炼方法,急于求成或不切合实际地表现自己等都是导致损伤的主要原因。
场地器材不良是造成学生伤害的又一主要原因,这与学校投入以及高校扩招后供求矛盾有密切的联系。
三、运动竞赛
(一)损伤主要有: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挫伤等。
(二)损伤的原因:赛场焦虑、准备活动不足、违反规则等
赛场上由于比赛异常的激烈,运动员要承受比较大的压力,不管是在心理还是在身体上,这时运动员的动作就会变形和采用较为危险的动作故而引起受伤。而比赛中的故意或是战术犯规都会使运动员受伤的风险加大。
四、研究所得的结论和建议
(一)课间体育课学习过程中运动损伤发生的特点以及针对此类损伤的预防建议
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课堂体育学习中由于训练强度大,密度较高,机械碰撞较大,加上忽视课后的放松活动,急慢性损伤所占比重相当;损伤集中在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项目学习和训练中,如田径课上的掷铅球的学习,排球中的扣球练习,足球训练中的踢高远球练习,羽毛球中的下肢步伐移动和击高远球,扣杀球的学习;损伤人数多集中在男生,女生由于学习项目的不同和负荷的不同,损伤较少但由于女生本身的身体素质特点,损伤预防仍不可忽视;损伤类型多为韧带拉伤和肌肉拉伤,疲劳引起的慢性伤痛;损伤原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心理状态差、技术掌握不稳定等。
建议:教师带领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并合理安排课堂运动量,传授损伤的急救方法和良好的处理突发损伤的心理素质;检查学生的运动服装、运动场地、器材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身体状况有异样的学生;认真做好课后的放松活动;加强学生的素质练习。
(二)课余兴趣爱好过程中运动损伤发生的特点以及针对此类损伤的预防建议
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大多为急性,慢性占较少的比重;损伤多集中在参与人数较多的篮、足、排三大球运动以及一些新兴的运动项目中;由于女生多选择健美操等少或无的对抗项目,故损伤人数远远低于男性;损伤类型多为软组织挫伤,其中膝、踝关节损伤占较大比重,而损伤的原因多为准备活动意思差、动作不规范、场地器材欠佳等。
建议:学校加大对学生体育活动锻炼,加强医务监督的学习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建设新型安全的场馆;使学生了解急性损伤的处理,另外加强各方面身体素质的锻炼。
(三)体育项目竞赛过程中运动损伤发生的特点以及针对此类损伤的预防建议
调查研究发现,体育竞赛中的损伤绝大多为急性损伤;损伤多发生在身体对抗激烈、运动负荷强、技术难度高等球类运动上,另外新兴的如轮滑、越野跑等由于运动本身危险系数高、突变情况多的特点,损伤也易发生。体育竞赛中由于双方所处的特殊身份,所以无论男女,都由于其所承受的身心压力而易发生损伤,特别是大赛经验不足的运动员;损伤的类型多为急性的软组织损伤和骨折脱臼等,损伤部位仍是损伤多发的膝踝关节、四肢的肌肉韧带等;损伤原因多为激烈比赛中的技术变形、心理压力大、身体控制能力弱、高强度负荷运动、激烈对抗等。
建议:树立健康友谊第一的观念;及时合理的心理调节,减少赛前焦虑,赛中过度兴奋的情况;充分认真的赛前热身;教练员及时观察运动员的场上情况,防止损伤的发生;做必不可少的赛后放松活动和不合理情况说明和经验总结等。
参考文献:
[1]傅兰英.课外体育活动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9,20(3).
[2]关连仲,郑洪才.体育锻炼环境的选择和安全[J].中国学校体育,1999(6).
[3]曲绵域,高云秋,浦钩宗.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4]王放.河南省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5]屈辉等.青少年排球运动损伤的预防[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6(4).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篇9
调查报告
院 系:经济贸易与管理系
专 业:电子商务
班 级:商务3101
小组成员:
常罗丹(1071301103)
颜威(1071301123)
张丹(1071301125)
张颖(1071301128)
2012年6月4日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性和消费实力的滞后性,都对大学生的消费有很大影响。
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对我院(农院)大学生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
现状概况:
从调查结果发现,我院学生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10%,月费用700--100元的人,占30%左右,500--700元的人占40%,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20%左右。在这些学生之中,超过50%的学生拥有电脑、约9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当代大学生主要有以下几支出:伙食费,买服饰,恋爱,上网费,手机费等。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一)、消费思想及消费行为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二)消费观念的导向
大学生在消费观上面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理智的认识,也未形成相应的消费观。另外,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
(三)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
我校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教学中对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未能使我院学生树立良好的消费观。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我院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缺乏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有待贯彻落实。
(四)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因而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MP3或手机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相反的,家庭收入水平低的,学生的消费情况有着不一样的境况。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五)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我院以及其他大学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六)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储蓄观念淡薄
在校期间做兼职中的大学生多数是为增长社会经验,以“补充家用”为目的的比例极低。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极为淡薄,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可是,换个角度思考,这也是我们提高大家经济意识的一个突破口,需培养和加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问卷中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七)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有的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
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院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消费的因素里,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同时也十分注重品牌与情绪对消费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总体上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则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针对于我院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能说明你独立,甚至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需要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二)、克服攀比情绪
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我院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
(三)、形成大学生良好的消费风气
【大学生运动鞋消费情况调查分析报告】推荐阅读:
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查报告10-04
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12-01
大学生生活消费情况调查07-12
毛概论文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08-30
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表10-09
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的统计调查方案08-03
深圳大学学生手机消费和使用情况调查09-22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08-21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11-15
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报告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