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2024-12-18

卫生应急物资管理制度(精选15篇)

卫生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篇1

卫生应急物资保障管理制度

为提高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确保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物资采购

1、卫生应急储备物资实行品种控制、总量适度的动态储备。在保证储备物资的品种、数量、质量的前提下,承担储备任务的科室要根据具体品种的效期及质量要求,按计划对储备物资进行轮换、更新和补充。

2、明确卫生应急物资采购的范围、原则。

3、卫生应急物资实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特事特办,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加强监管;严控价格,就近采购的“五原则”。

二、应急物资验收

1、医院建立健全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落实专人,切实加强其储备物资的质量管理,实行月检制度并建立检查档案。

2、储备物资入库登记管理,实行复核签字制度,并按照统一要求对应急物资进行标签编码,做到“名称、产家、规格、型号、数量、参数、批号” 相符,做到“实物、标签、台帐”相符。

三、应急物资安全、保管

1、储备物资地点必须具备防火、防盗设施,并按照重点安全保卫部位的要求,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2、分类管理个人防护、医用器材、医疗急救装备、后勤保障装备、消杀器械和药品、疫苗等物质。

3、对卫生应急物资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保证库房的干燥、干净、整洁、通风,保证物质不霉变、变质。

4、仓管员要上班时间在岗,下班时间保持手机畅通,应急状态是一叫就到,保证应急物资发放的快捷。

四、应急储备物资的出库

1、应急物资出库格执行填单审批制度,经单位领导批准后发放。

2、不经领导批准,仓库管理员、其他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发放应急储 备物资。

五、应急物资的补充、更新

1、对卫生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实行全程监控管。

2、卫生应急储备物资的调用、耗损状况及疾病预防控制和救治的实际需要情况,及时编制应急物资储备、调整、补充、更新保养计划,并协同财政部门搞好预算。

3、保证卫生应急物资足额储备、满足疫情处置和医疗救治工作的需要。

卫生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篇2

一、应急物资

相对于突发灾害事件产生的需求物资称为应急物资。

应急物资的特点有:需求急迫、不确定、量大且种类复杂、不易集中管理、低频、保质期有限等。其中, 种类繁多, 具体来讲有这么几大类, 生命救助物资、工程保障物资、工程建设物资、灾后重建物资。比如大米、食盐、水、救生衣、应急灯、帐篷、棉被等。

二、管理现状

为了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 下面我们来看看应急物资的管理现状如何。

1.应急物资库规模不大, 仓储的物资数量不足种类不全。我国中央级紧急物资库分布在:西安、郑州、合肥、哈尔滨、沈阳、天津、南宁、成都、武汉、长沙, 只有天津和郑州的规模较大, 面积1 万多平米。武汉和西安的是租的, 其他库都较小。

2008 年汶川地震, 政府就从上述10 个物资库中的4 个调运了4.56万顶帐篷。第二天又调了其他物资库的所有帐篷后, 就调空了10 个城市的中央级紧急物资储备库中约18 万顶帐篷。然而, 绵阳当时库存棉被200 多床、帐篷不到200 顶, 而实际至少需帐篷60 万顶。这充分暴露了物资储备的严重不足。

2.相关信息系统发展落后。由于信息技术的非标准化, 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仓储应急物资的名单、仓储数量、仓储位置、配送最优线路等信息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 使得意外发生时指挥中心对应急物资的供需状况难以做到心中有数, 不太能既高速又准确地调配救援所需的物资。

3.经费短缺。应急物资的费用分购置费、管理费。其中, 管理费是由中央按实际储存的物资所占比例来分配, 购置费则是分级管理政策。然而, 因为各特殊情况, 很多地方的费用没有到位, 使得应急物资本身的仓储就不够。

4.储备方式单一。我国应急物资无法持续跟上的主要原因是只有实物储备。实物储备确实是一种关键的应急物资储备方式, 可碰上量大且持续时间长的需求时, 很可能就无法持续供应。救济工作通常都不是一两天的事, 只有实物储存必然会出现问题。

三、管理对策

1.优化储存结构。我国10 个中央级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大都位于中东部省会城市, 西部欠发达地区则很薄弱, 仓库分布不均衡影响了物资调度的效率。优化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分布要参考地理特点、生产力、和国防建设, 结合已有的仓库, 合理布局全国救灾物资储备仓库, 提高救灾物资大规模调度的速度。

2.建立专门的应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 通过网络和信息系统的结合无疑能最好地实现快速救援。那么, 应急物资信息系统就显得格外重要, 是应急管理的核心部分, 旨在迅速的提供物资的实时信息, 显示物资去向、调度配送等效果。

3.对物资结构需求, 进行配比储存。物资的结构需求, 是指需要的各类物资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举例来说, 消毒水、卫生棉棒需捆绑着使用, 特殊情况下两者不能单独使用, 缺任何一种都可能会导致另一种被闲置。不同的物资有不同的结构需求, 如果在平时储存的时候没有做好搭配, 在应急时我们要花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来进行配比, 而后才能调配。因此, 提前根据物资的结构需求, 在仓库内储存时就做好配比, 接到物资调度命令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发货。

4.采取多种储备方式。上面我们提到只有实物储存的情况, 因为数量很有限, 如果碰上需求量大且持续时间长的灾害时, 容易出各种问题, 所以, 为了避免关键时候物资严重短缺, 我们得采取多种储备方法。譬如:实物和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政府与企业共同储备;个人家庭少量的储备。

四、结束语

近年来, 我国应急物流领域获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 应急保障机制也慢慢形成。但是, 我国应急物流的实践基础还是挺薄弱, 还没有完全赶上发达国家。应急物流中应急物资的筹措、采购、储备、运输和配送等, 都有待更加深入具体地研究。

摘要:应急物流与常规物流有着明显的区别, 如物流条件和时间限制。国内不少学者的研究使得应急物流得到了快速发展, 应急物资是保障物流环节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 研究应急物资管理有利于应急物流效率更高。文中分析了应急物资的特性、分类及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应急物资,物流,管理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北林, 马婷.应急救灾物资紧急调度问题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2007 (3) :15-18.

[2]张旭凤.应急物资分类体系及采购战略分析[J].中国市场, 2007 (8) :110-112.

[3]丁斌, 夏云天.安徽省应急物资管理对策研究[J].安徽科技, 2008, (9) :43-44.

[4]王丽姝, 郑哲文.应急物资供应快速反应网的建立[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9, (4) :70-71.

卫生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电网应急物资;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3-0165-02

随着现代化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为电力行业开展物资供应链的一体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这里主要是借助现代科技力量,为电力系统物资供应中的资金、信息、商业以及物资流通四个环节全面进行规划,并开展相应的计划与组织工作。这一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强化供应链内不同实体与活动之间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使资金与物流的流速和流量得到扩展,建构起物资供应链中施工单位、监理企业、供应商等责任主体之间的合作联系,尽可能避免出现浪费物资的现象,然后以此为基础,使物资供需得到平衡,全方位的提升物资供应链管理的绩效。

1 实施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1.1 整个电力系统建设中保障物资供应管理的需要

在现代化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物资安全和保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对物资的供应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对各种物资的依赖也在不断增长,一旦物资的供应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就可能受到很大的影响。传统电力物资供应链的管理,不同的环节与节点因为自身利益方面的考虑,再加上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造成物资供应链很难形成具有整体性的战略,这些使物资本身的保障功能得到很大的削弱。

但是,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物资供应链也逐渐朝着集约化方向转变,在这个转变阶段,集约化带来的显著效果也使物资供应链的地位在企业中得到明确。

1.2 提高物资供应能力的要求

电力物资供应系统根本的目的与最终的任务就是为电网的建设、运行和维护以及电力的生产过程等提高支撑,当前,国内电力物资的供应时间和人们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而建立起一体化的物资供应链进行管理,可以使整个链条从采购原料、生产加工、配送分销,再到商品的销售等所有环节都实现了协同目标,使整个供应链的成本降到最低,物流服务的质量也达到最高,反应的速度不断加快,补给的周期降至最短,库存的数量也不断减少,使得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与商流合而为一,整体效益得到最大化。

1.3 提升电力行业物资效益的要求

电力物资供应的效率对整个电网的建设与生产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供电也有很大影响,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保障,就会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电网自身带来很大的损失。当前,我国国家电网的物资供应还不是很完善,经济效益比较差,实施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物资供应的效率,对提升整个电网效益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 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的可 行性

2.1 国家电网实施的人、财、物集约化管理成果为电力物 资供应链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实现领先国内的供应链系统目标,物资管理部门施行了转型管理模式的路线,也就是把实现高效便捷、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等作为目标,从整个供应链的基础环节与专业水平方面入手,规划出四横五纵供应链系统建设。

2.2 现代化物流理论的不断发展也为电力企业施行物资 供应链管理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持

供应链理论就是将供给和需求当做发展驱动的核心,借助这一新型管理模式,提供其竞争力,而且,将各种现代信息科技当做施行的重要保障。现代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模式逐渐成为国家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模式,只有借助这种管理方式,才可以实现高效组织物资的要求。

而且,经过不断的实践发展,物资供应链理论也得到了验证,这为研究国内电力物资供应链提供有效的基础。电力行业在发展时,需要对其内部的业务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组织的一体化建设,还要规划好企业的长期协同制度,根据供应链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优良的保障体系,尽可能的使其发挥规模效益。

3 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的 措施

3.1 提高物资供应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借助现代科技,提升电力行业物资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开展实践时,使用科技含量比较高的设备对物流管理进行改进,是当前提高物资供应链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关注物流发展的同时,还需要重视计算机与信息科技的使用。在物资供应链存储、装卸等环节,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调整与整合,实现各种信息之间的共享,尽可能的保证物资装卸的设备和存储规划配置合理。

还要对电网所需的各种物资进行合理的划分,根据物资的重要与紧急程度进行规划,建立起全面管理方案,保证电网物资能够有序的分配下去。

此外,需要对运维物资管理进行限定,限制在已经制定出的采购、存储和配送方式中,与相关的定额体制相配合,降低物资存储的成本。对那些紧急程度不高的物资,可以使用一般的采购模式,但是还需要予以一定的重视,避免出现隐患。

3.2 加强电力物资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的理念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电力行业也遇到很大挑战,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电力物资的库存结构进行调整,降低储存的周期,提高周转资金的速度。降低物资库存量,可以借助定时检查和盘点进行。

相关人员还要对物资供应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及时找出其中的问题,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还需要制定出供应商的评价体系,促进物资的采购向着透明化与公开化发展,还要建立起完善的物资管理监督制度,对物资的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以相关管理标准与流程为基础,充分的发挥出监督和监测的作用,提升物资供应链的管理水平。

3.3 上下联动,快速响应,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随着国内物资集约化的不断发展,两级物资调配中心的建设也不断推进,总部与省公司之间业务的沟通也更加顺畅,上下联动长效机制得以建立。

面对强降水、地震和泥石流等灾害的考验,电力物资企业需要对内部管理进行深化,挖掘潜力,对工作的职责进行明确,优化其工作的具体流程,使物资保障系统得到有效完善,提高响应的能力,使应急救援和抢险等更加有序和规范。还需要做好库存的盘查,制定出储备物资的定额等,强化对运输商和供应商的管理,加快对库存的物资进行周转的速度,及时补充库存,确保应急物资可用、保质。

而且,各个单位还需要组织应急演练,保证应急物资的需求和相关信息能够及时得到传递,应急指挥有力,物资有序供应,切实发挥出应急物资的作用。

3.4 强化应急物资人员的管理,提高保障效率

相关单位需要加强对应急物资人员的管理,提升员工素质,可以定期举行一些讲座,提高他们专业管理能力和水平。要开展应急物资演练活动,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促进应急物资能够良好的运转。

4 结 语

综上所述,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对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与关注,不断对物资供应链的管理方式进行改进与完善,促进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还可以借鉴国外同行业的发展模式,不断学习先进理论与经验,取长补短,结合国内具体实际,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确保物资供应在电力系统中能够发挥出应用的作用,满足社会和人们的用电需求,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泓沁.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J].现代企业文 化,2015(33):69-69.

[2] 王晔.推行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J].民营科技,

2013(9):104-104.

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篇4

1 事故分类与管理

1.1事故可按以下几类分别进行管理:

1.1.1生产(工艺)事故:指生产过程中,由于违反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或操作不当等造成原料、产品损失的事故。

1.1.2设备事故:指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机时间、产量损失或修复费用达到规定数额的事故。

1.1.3火灾事故:指凡失去控制并对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都为火灾事故。

1.1.4爆炸事故:指由于爆炸,造成公司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

1.1.5伤亡事故:指公司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或急性中毒。

2 职责

2.1安全生产委员会和设备动力部负责管理生产(工艺)事故、设备事故;总经理负责处理火灾、爆炸、伤亡事故。各职能部门及按分类管理的要求调查、统计,存档。

3 事故等级和损失计算

3.1设备事故按《化学工业企业设备动力管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3.2火灾事故按公安部、劳动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火灾统计管理规定》执行。

3.3交通事故按公安部《关于做好交通管理统计工作的通知》的规定执行。

3.4伤亡事故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有关规定执行。

4 抢险与救护

4.1公司发生事故,必须积极抢救、妥善处理,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

4.2发生重大事故时,总经理要直接指挥,各部门、员工应协助做好现场抢救和警戒工作,在抢救时,应注意保护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好标志。

4.3对有害物料大量外泄的事故或火灾事故现场,必须设警戒线,抢救人员应佩戴好防护器具,对中毒、烧伤、烫伤等人员应及时进行抢救处理。

5 事故报告程序

5.1事故最先发现者,除立即处理外,还应以最快捷的方法向主管领导和总经理上报。对各类重大事故,公司领导要立即将事故概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等)用快速方法在1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若事态仍在继续,要随时报告。

5.2发生事故的单位,在8小时内按规定填写书面事故报告上交总经理。

5.3对重大事故,应由安全生产委员会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于24小时内报送上级有关部门。

5.4.对于重大责任事故,除按有关规定上报外,还要向当地人民检察院报告。

5.5凡外单位人员在企业劳动、实习、培训时发生伤亡事故,由安全生产委员会向总经理汇报。

6 责任划分

6.1安全管理实行总经理负责、各部门主管分工负责相结合的责任制。

6.2规章制度不健全不科学,由总经理和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管理部门已制订规章制度,部门负责人不颁发或组织实施的,由部门负责人负责。

6.3设计有缺陷或不符合设计规范的,由设计者和审批者负责。在施工和生产过程中发现设计有缺陷,可能采取措施弥补而不采取的,由施工或油库管理部负责人负主要责任,已制定措施,却不执行,而酿成事故的,由违反者负责。

6.4凡转让、应用推广的科技成果,必须经过技术鉴定,其科技成果中未提出防尘、防毒、防火、防爆及 “三废”处理的措施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的,要追究技术设计部门有关人员的责任。

6.6因“三违”造成事故的,由“三违”人员负责。

6.7学徒在学习期间,必须在师傅带领下进行工作,不听师傅指导擅自操作造成事故,由本人负责;在师傅指导下操作发生事故的由师傅负主要责任。

7 调查和处理

7.1事故调查

7.1.1发生事故都要按“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罚不放过)的原则办理。

7.1.2对一般事故(经济损失1000元以下的`事故)、重大未遂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三日内由安全生产委员会和有关部门主管组织调查并召开事故分析会。

7.1.3对重大事故(经济损失1000元及以上的事故),总经理应组织由有关人员参加的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7.1.4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主管责任人、安全生产委员会、综合部、油库管理部、事故发生单位、事故相关单位等人员组成。

事故调查小组履行下列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7.1.5事故调查小组的职责和权限

7.1.5.1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7.1.5.2事故调查组成员在事故调查工作中应当诚信公正、恪尽职守,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未经事故调查小组组长允许,事故调查组成员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故的信息。

7.2事故处理

7.2.1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来执行。

7.2.2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而发生重大事故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和玩忽职守罪人员,由司法部门依法惩处。

7.2.3对事故责任者的处分,可根据事故大小、损失大小、轻重情节、以及影响程度等情况,令其赔偿经济损失或给予行政警告处分、记过、记大过、降职、降薪、撤职、留厂察看、开除出厂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7.2.4对各类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有意拖延报告者,要追究责任、从严处理。

7.2.5对防止事故扩大或事故抢救中有功的人,公司应予以表彰、奖励。

应急物资维护管理制度 篇5

1、目的

为保障应急物资处于良好状态,为发生突发环境事故救援时提供物质保障,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应急救援物资报告消防器材和设施、标识或图标,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毒面具、呼吸器等。,3、职责

安全环保部负责应急物资的日常管理。检查与维护管理:

1)费火灾或事故下,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准使用应急消防物资。特殊情况(非事故)确需使用时,须经安全环保部门许可。应急物资定期检查,并定期更换过期物资。

2)严禁占用小方通道,堵塞安全出口;严禁堵塞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保证通道顺畅,消防器材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3)严禁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和器材,对破坏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4)按照有关规范配备应急物资装备。

5)由安全环保宝们对应急物资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巡检,按照消防器材和设施的性能要求,每月或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对达不到标准的应急物资及时更换或维修。维护管理:

1)设备或设施、防护器材的每日检查由所在岗位人员执行,工段长为直接负责人,所在车间主任为主要负责人。检查器材或设备提别是气体泄漏报警仪的功能是否正常。如发现不成长,应在每日登记表中记录并及时处理。

2)安全环保部每周要对消防通信设备进行检查,应进行控制室与所设置的所有电话进行通话实验。

应急物资管理办法 篇6

为加强平阳高速建设管理处内部应急物资的储备与管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应急救险预防工作的落实到实处。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切应急物资管理

3职责

3.1由后勤中心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工作

3.2使用部门负责对应急物资的监督检查工作。

4工作程序

4.1物资储备

4.1.1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包括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类、应急抢险类及其他。

a)防护用品类:防护服(衣、帽、鞋、手套、眼镜),防火服,头盔,手套,面具,消防靴,安全帽(头盔),安全鞋,水靴,呼吸面具。

b)生命救助类:止血绷带,骨折固定托架(板),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缆索,保护气垫,防护网,充气滑梯,云梯。

c)生命支持类:便携呼吸器,急救药品、防疫药品。

d)临时食宿类:炊具,过滤净化机(器),压缩食品,罐头,真空包装食品,帐篷(普通、保温),棉衣,棉被,简易厕所(移动、固定),简易淋浴设备(车)。

e)通讯广播类:移动电话,对讲机,有线广播器材,扩音器(喇叭)。f)污染清理类:喷雾器,垃圾焚烧炉,杀菌灯,消毒杀菌药品,凝油剂、吸油毡、隔油浮漂。

g)动力燃料类:防爆防水电缆、配电箱(开关),电线杆,工业氧气瓶,煤油,柴油,汽油,液化气,干电池、蓄电池(配充电设备)。

h)器材工具类:葫芦,绞盘,滚杠,千斤顶,手锤,钢钎,电钻,电锯,油锯,张紧器,液压剪,灭火器、灭火弹,风力灭火机,防水望远镜,工业内窥镜,潜水镜。

4.1.2应急物资储备定额由各专项预案所在部门,根据突发事件的应急需要确定。要重点建设重要应急储备,优化现有应急抢险类、公共卫生类储备物资。

4.1.3安环部要统筹各级各类应急物资储备,综合实物储备资源,要负责落实应急物资储备,指定人员和地点,科学合理确定物资储备资整合实物储备种类、方式和数量,加强实物储备、技术储备。

4.2 物资管理

4.2.1各车间要根据应急物资管理办法,坚持“分工负责、归口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做到“专业管理、保障急需、专物专用。”

4.2.2各车间要根据信息报告制度,定期向安环部报告应急物资储备,使用情况,没季度报告一次。4.3物资调用

4.3.1应急物资的调用,各车间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自主调动应急物资;经安环部授权,方可统筹调配应急物资。

4.3.2情况紧急时,个车间向其他车间提出申请调用;若数量较多的,可向安环部申请,经批准同意后,向储存车间多的直接调用。

卫生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篇7

应急物资保障管理ERP系统功能建设自2010年5月份启动,由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部和信息化工作部牵头负责,根据“融合完善、继承发展、统一标准、统一组织、试点先行、分步推广”的原则,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支撑国网应急物资保障管理工作的开展。具体实现功能如下:各网省公司面对应急突发事件、内部物资供应无法保障正常需要时,可通过网省ERP系统提报应急物资需求计划,由网省物资部门通过纵向接口将数据信息上传到总部ERP系统;总部物资部门登录总部ERP系统查询并审核网省上报的应急物资需求计划;对于网省的物资需求,总部物资部门执行平衡利库操作,在全网库存物资范围内自动匹配出可用物资供应方案,并根据情况选择适宜的应急物资供应方案,通过接口将供应方案快速下发到对应的网省ERP系统,以开展后续保障工作。

整个项目实施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选取6家网省公司(华北、北京、浙江、湖北、辽宁、甘肃公司)作为试点单位,于2010年6月10日完成总部ERP系统端的功能建设,实现总部与试点单位物资管理部门人员可登录总部ERP系统进行应急保障相关业务操作,包括:应急物资需求计划导入与汇总查询、应急物资需求计划集中审批、供应方案制定和应急物资调拨单打印功能;第2阶段:开展总部ERP系统功能深化和推广单位系统上线部署工作,2010年7月31日,在总部ERP系统内实现了平衡利库功能,可根据各网省公司每周提报的库存状况自动匹配应急物资需求计划,满足全网范围内利库调拨的需求,并且25家推广单位可登录总部ERP系统进行应急保障相关业务操作;第3阶段:在原有物资集约化采购计划管理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应急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内容,通过纵向贯通的方式实现总部与网省ERP系统关于应急物资保障管理信息的实时交互,包括:应急物资需求计划上传与退回、调拨供应方案下达功能。

卫生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联合库存模型;应急物资;管理

一、联合库存模型的构建原则

在构建联合库存模型的时候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战略性原则,企业的战略规划需要和系统结构的发展保持一致。(2)动态性原则,需要预见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避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延迟,甚至失真。(3)协调性原则,需要注意各个供应链之间的协调关系。(4)简单性原则,对于每个供应链的节点,务必做到精简。(5)自顶向下,自底向上相结合,设计模型不仅压考虑全局,还要考虑到局部。为了让研究的内容更加清晰明了,本文设计的模型主要有一级和二级仓库构成供应链系统。

二、现有库存模型

按照一级和二级仓库的物资供应关系,整理出现有的库存模型,关系简图如右图所示,A代表每年中标的应急物资供应商,B代表地市供电公司自己联系的应急物资供应商,上一级仓库为一级仓库,地市供电公司为二级仓库。从图中可以看出,二级仓库需要向一级仓库上报需求信息,而一级仓库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信息,连同二级仓库的需求信息,整理后一同提交给A供应商,然后A供应商全部配送给一级仓库,一级仓库再配送给二级仓库。如果二级仓库缺货时,可以自行采购或者请求一级仓库调拨。满足应急需要。

三、联合库存模型和现有库存模型比较

在现有模型之中,对二级仓库的应急物资配送,一级仓库需要结合自身制定储备计划。随着现在技术的发展,二级仓库对需求预测越来越精确,二级仓库自身的需求计划和实际使用量越来越接近,这样一级仓库对二级仓库的支持需求就会减少,导致一级仓库物资储备闲置浪费。使用联合库存模型,一级仓库不需要制定自身的需求储备计划,而是将全部二级仓库的需求信息合并作为应急的需求,一级仓库作为负责方,只负责向A供应商提交订单,并配送物资。

二级仓库上报所需求的物资全部都储存在自身仓库,每个仓库都需要制定独立的需求计划,如果二级仓库的实际使用量和预测需求量出现误差,就会增加应急物资的管理成本。使用联合库存具有风险分担作用,所有的物资都储存在一级仓库,降低了物资需求的变动性,提高了应急物资的使用率。比如在一个二级仓库物资短缺时,可以使用其他二级仓库的物资对其进行配送。

四、联合库存模型和现有库存模型效益比较

本篇文章利用数学关系式,比较应急物资管理的现状和联合库存模型在安全库存、成本方面的比较,证明联合库存模型的可用性。

1.符号所代表的含义意义

(1);iN∈

(2) SS:安全库存水平;

(3)务水平决定:安全系数,由物质服α;

在联合库存模式中,一级仓库不需要制定需求计划,也就是上式中Q降低,总库存的成本降低了。所以上过上述的数学公式可以证明,基于联合库存模型的应急物资管理可以降低所有仓库的总安全水平,节约全部仓库的库存成本。

六、结束语

结合现有的物资管理现状,提出使用联合库存的方法对应急物资进行管理,本篇文章通过构建現有库存模型以及联合库存模型,并通过简单的数学公式证明了联合库存模型在应急物资管理中的可行性,改善应急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洪杰铨.联合库存模型在广东电网应急物资管理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应急抢险物资专用库管理制度 篇9

一、目的

为保证我司应急救援器材室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保证应急物资齐全有效,满足应急抢险的需要,根据我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应急救援器材室管理内容

(1)应急救援器材室日常管理工作由安全部指定专人负责。相关部门应做好配合、协助工作。

(2)应急物资实行专项使用,其它用途使用,除经总经理审批同意后方可使用。

(3)应急救援器材室管理实行专人负责,管理人员要有责任感,提高安全意识,保持仓库整洁有序。

(4)应急救援器材室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相关器材的有效性检查,并做好记录。

三、应急救援器材室管理人员主要职责

(1)参与应急救援器材室管理制度的编制、修订及上墙工作。(2)物资入库,要严把质量关,做好物资的验收、登记建档等工作。建档内容包括: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入库时间、失效日期等。管理人员发现入库物资存在不满足要求情况时,有权拒绝入库,并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反映。

(3)物资出库,要做好领取记录,内容包括:品名、规格型号、数量、领取日期、归还日期、领取人等。

(4)要定期对应急救援器材室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损坏、失

效器材时及时更新(换)或维修,问题严重超出处理权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5)每月底要对物料进行一次盘查,发现短少、残损等现象时,要做好记录,查明原因,并报有关领导处理。(6)做好抢险救援物资保管、维护工作。(7)做好上级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四、其它

(1)库房内严禁吸烟、私拉乱接,堆放杂物及私人物品、无关人员入库等。

(2)应急救援器材室管理人员严禁涂改账目。

卫生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篇10

1.目的:为充分利用应急物资资源,规范救援应急物资管理和使用,保证应急 物资的及时调配,为突发事件和事故抢险提供物资储备保障,特制定本制度。2.应急物资储备责任单位: 2.1应急物资储备位置

2.1.1人员救护应急物资储存点4个

2.1.2消防应急物资储存点:分散于室外配备24个消防箱,灭火器104个 3.1.3工具及其他种类应急物资储存点4个急救箱 2.2应急物资仓库责任单位

2.2.1消防应急物资储存点,由储存点位置所在职能组负责日常管理、环安部负责定 期维护、保养、检查。

2.2.2人员救护应急物资储存点和其他种类应急物资储存点由环安部负责日常

管理及维护、保养、检查。3应急物资的管理

3.1应急物资的采购

3.1.1公司应急物资的采购,由应急物资管理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监管部 门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前30天,提出购买应急物资采购计划,并报请公司总办,经总经理批准,在环安部备案后,统一报公司公司综合部采购。

3.1.2应急物资到货后,应由综合部、环安部进行物资庆典和登记,再由应急物资管理部门领取保存。3.1.3环安部负责领取后,在应急物资储备点妥善保存。

3.1.4财务部要建立应急资金管理帐户,做到专款专用,及时补充和更新。3.2应急物资的配备

公司应急物资储备根据公司受灾害威胁情况,实际能力合理配置,所配置 物资符合法律、法规和上级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各应急物资储备位置所在职 能组负责人为物资储备工作第一责任人,要确保物资储备种类、数量,能够满 足灾变时应急抢险救灾时的需求。3.3应急物资的保管

应急物资的保管由各负责单位明确具体管理人员,应急物资做到分类存放,挂牌管理,建立台帐,动态更新。3.4应急物资的保养和维护

应急物资至少每月保养、维护一次,并做好登记,发现应急物资损坏、破损以及功能达不到要求的,要及时进行更换,确保应急物资种类、数量满足应急救灾的需要。

3.5应急物资的调拨和使用

应急物资应由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统一调配使用,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同意不得挪用。

3.6应急物资调拨和使用权限

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使用权限:当有以下情况发生时,可以对应急物 资进行调配和使用: 3.6.1公司发生突发事故或灾害,需要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调拨和使用应急物资进 行抢险救灾时。

3.6.2接到上级主管部门或政府部门,需要调拨应急物资抢险救灾时。3.6.3公司应急救援管理机构认为需要调配和使用应急救援物资时。3.7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使用程序:

3.7.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急办公室)下达调拨和使用应急物资命令→生产调度中心→应急物资储备单位负责人→应急物资出库

3.7.2应急物资出库后,10天内应补齐物资储备库内的应急物资。

3.8应急物资的更新和补充

应急物资因损坏、过期等原因,管理人员应提出补充意见,报相关部门及 时更新、补充。4奖惩

公司应急储备物资管理工作在公司安委会的统一领导下,由环安部负责对 应急物资的申请、采购、储备、管理等环节的监督和检查。环安部定期组织 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制定整 改措施和意见,向公司安委会进行汇报。公司应急机构办公室负责人对管理混乱、冒领、挪用应急物资等问题,依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卫生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篇11

【关键词】黑龙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对策

虽然黑龙江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方面做的比较完善,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导致卫生事件发生的因素很多,防不胜防。所以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为了各级政府热切关注的问题。要想高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就要建立相应的应对方案和机制,不断地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让应急体系无懈可击。

1、卫生应急管理概述

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并尽可能的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几率,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我国和人民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卫生应急管理主要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紧急医学救援和卫生学处理的管理行为。在卫生应急管理过程中要抓好预防、准备、监测、处置、救援以及评估等过程。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预案体系是在2003年初步形成的,是一个逐渐成熟的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应急指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整个应急体系的核心。而且,在应急管理体系中,应急准备工作和应急队伍的建设也是整个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政府和国家不断地加强应急管理,才能给我国人民提供一个舒心的生活环境。

2、黑龙江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分析

2.1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的管理机构

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黑龙江省各级政府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上相关单位的参与和配合,逐渐地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构,政府在这个应急体系中进行统一地领导,组织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黑龙江省各级政府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中心,这个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拟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处置救援、分析评佔等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而且还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紧急医学救援工作进行协调,让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工作可以顺利地、高效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中心的建立,为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2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应急队伍建设

黑龙江省为了加快和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够顺利的开展,并且保证应急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逐渐地建立了一支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反应灵敏、处置有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队伍,有了这支结构完整、反应迅速的应急队伍,大大地提高了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效率。黑龙江省在原有突发事件应急队伍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几个专门化的应急队伍,其中包括紧急医学救援大队,疾病防控大队,卫生管理和监督大队,对应急队伍划分的更细致,优化了应急队伍的结构,并对应急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了严格的把关,严格要求救援和应急队伍可以胜任突发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

2.3卫生应急管理的机制建设情况

黑龙江省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应急指挥决策系统的建设,在应急管理中,应急指挥中心是整个应急管理机制中的核心部分,随着黑龙江省应急管理指挥的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时报告速度、组织指挥能力、应急处理效率和科学防治水平将得到有效提高;其次是在资金投入方面,公共卫生的资金投入也是很大的一笔金额,以前是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但是逐渐地改为差额拨款,这就要求相关的医疗单位需要开展有偿服务也满足资金需求;再次是应急管理机制中的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情况,黑龙江省在不断地完善应急管理,特别是卫生事件监测和报告方面。基本上建成了覆盖整个省的传染病事件报告网络,并且不断地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责任问题;最后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近年来,黑龙江省在不断地进行应急物资储备,每一年都会制定物资储备计划,特别是在药品和后勤保障物资方面的储备,很好地保障了突发事件的应急。

3、黑龙江省卫生应急管理的现状分析

3.1应急资金不足

众所周知,公共卫生工作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社会事业,由于其不能创造收入或收入较少,容易出现资金不足,资金不足就导致了很多应急工作不能高效地实施。另外,黑龙江省在对财政补偿资金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及评价机制,这些问题影响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3.2忽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了政府和人民很难及时地发现和处理,这就促使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向着更严重的方向发展。俗话说的好“预防胜于治疗”,黑龙江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于提高和加强。

3.3应急队伍建设和信息管理存在問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效率会受到突发事件信息收集系统是否规范和完善,各类初期信息的收集是否准确、全面的影响,因为信息的把握会直接影响到相关部门对事件的分析和判断,信息公布不及时也可能会引起社会的恐慌。

4、加强黑龙江省卫生应急管理的对策分析

4.1保障应急资金充足

资金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重要保障,没有充足的资金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人才培养、信息的采集和公布、卫生应急管理的技术支撑和信息系统建设等都是无法实现的,所以要想保证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效率,黑龙江省就要建立一个长效的、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

4.2加强应急信息化建设、完善应急预案

要想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顺利开展就要建立可靠的应急预案体系,只有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才能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还要加强卫生应急的信息化建设,这样就可以保证相关部门快速获取事件信息并快速反应,这是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有效处置的前提,而且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也是非常有效的应急手段。

4.3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和卫生管理体系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保障,也是做好卫生应急工作的前提,所以要加强对应急队伍的建设,并且要加大资金投入,只有这样才能朔造出一支优秀的救援队伍,为黑龙江省的卫生应急处理提供了保障。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效率,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人身安全,所以说加强突发卫生事件的管理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曹康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05.

[2]耿文奎,高宪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与应急救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1-23.

卫生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篇12

一、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基础建设

(一)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监测是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是否采取应急反应的前提条件。当前比较集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传染病大范围的爆发。我国在对传染病进行监测方面,采用的都是被动监控的方式,也就是医疗机构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直报或打电话形式上报本地疾控中心,由当地疾控中心审核并进行相应的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这通常会导致错过及时监控的时机,不能及时有效地阻止传染病的爆发[1]。

(二)医院对病历及病人症状的监测

在每一级医院中,医院急诊及门诊通常是公共卫生爆发的集中地,也是在对突发卫生事件进行监测时最容易忽略的部分。专职人员如果能够及时对各级医院及诊疗机构发现的传染病有所获悉,并进行及时的监测,就可以很大程度降低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

(三)在销售途径上对药品及与传染性疾病相关的商品加强监测

对某些药品及与传染性疾病有关的商品销量变化进行监测,可以将其作为整体突发事件爆发的指标之一。通过对药品销售情况信息的反馈来决定其敏感性。如在SARS爆发的时候,板蓝根、口罩的销量大幅提升,直观的揭示出疾病爆发的严重程度。

(四)对中小学生在缺课方面的监测

学生缺课的现象也是社区对传染病进行主动监测比较重要的指标之一,学生缺课的原因及缺课人数是对其监测的直接反馈。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方式比较固定,大部分学生选择在社区附近上学。因此学生的健康状况,直接同部分社区的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学生缺课原因是因为生病,尤其是同一时期缺课学生数增加时,更应关注是否有传染病的发生。学校加设对学生的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缺课情况的监控,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爆发流行[2]。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应急管理

(一)加强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理论建设

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有很多:传染病大范围爆发;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自然灾害;一些偶然事件。对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是对危机进行预警、防范及处理,避免因危机带来的一系列损失。对危机的管理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对危机进行预警阶段;对危机识别阶段;将危机进行隔离阶段;对危机进行管理阶段;隔离危机并进行善后处理从中获益阶段。在每一个阶段,要求管理者都要采取及时有效的管理措施,以防事态进一步发展恶化。因此,对管理者来说,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工作,建立相应的体系。

(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方面

根据国际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及发展提出以下的建议:

1、政府要加大对公共卫生方面的资金投入,将我国目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监测力度加大,明确各级责任。在实践演练过程中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建立相应的应急措施管理。

2、建立功能健全的应对突发事件的监测报告机制。在各级医院的门诊及急诊部门对病历及报告系统进行及时的检测;在实验室条件达标的卫生机构,设立一些针对特殊人群的疾病监测点;与教育部门配合,加强对学生缺课情况的监测。由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有效控制。

3、对应急物资进行及时的更新。对疾控机构、医院及其它卫生部门经营的药品储存情况要有所了解,同时对其周转情况也要有所掌握[3]。

4、对现场流行病学专家在储备方面建立相应的机制。专家的综合素质在应急事件管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专家离岗比例也要及时了解并进行更新。

5、加强对公共卫生实验室建设,提高对疾病及病原体的鉴别能力。政府要保证对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保证公共卫生实验室可在突发事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6、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进行管理的人员,要具备一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是会涉及一定的人身安全,以及公共卫生方面的一些问题。保证对人员的定期培训以及对公共卫生系统的建立,是保证人民的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对国家的治安管理也有着重要意义。

7加强对群众关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方面的常识性教育,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在遇到突发事件发生时,可通过自我防御方式及时对事件进行处理,起到有效阻止或延缓事件发展进程的作用,从而减轻事件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也为相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帮助[4]。

结语

结合我国目前处在公共卫生存在危机高发期的情况,本文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方面的加强提出相应建议;对突发事件相应的应急方案进行分析;对公共卫生在危机处理方面提出几点建议。相信我国在对于公共卫生方面的建设会有所加强的。

参考文献

[1]郑天翔.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2]马华.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政策执行研究[D].云南大学,2013.

[3]常玲慧.知识管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卫生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篇13

1、目的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扑灭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切实做好海南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物资的管理,保障应急时物资供应,根据《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海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制定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及应急物资的现状

适用于一切动物防疫应急物资管理。目前,省级动物防疫储备库有专门保管人2人,储备的应急物资有防护用品类、消毒药类、消毒喷雾器类、动物尸体袋类。其中防护用品类有广东庆诺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防护服1000条,动物尸体袋3000条,北京爱牧技术公司生产的连体防护服200条,手电筒20个,防护眼镜20个,手套100双,口罩100个。消毒药类有广东迈高消特灵消毒药310箱,威特消毒剂5号1700箱,威特枸橼酸粉900箱。喷雾器类有手动喷雾器20台,火焰消毒器16台,机动喷雾器3台。

3、组织采购、管理

应急物资由海南省农业厅、海南省畜牧兽医局统一组织采购。由海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海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及时编制采购计划、更新、维护补充计划,建立健全出入库、保管、发放、领用等规章制度。

4、应急物资的分类

(1)防护用品类:包括防护服、帽子、鞋、手套、眼镜、手电筒等。

(2)消毒药类:包括二氯异氰尿酸钠粉、枸橼酸粉、溴氯海因粉、过氧乙酸、碘类、复合醛、癸甲溴铵溶液、戊二醛等。

(3)消毒喷雾器:手动喷雾器、机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背负喷雾器等。

(4)动物尸体袋:常用70cm*130cm。

(5)动力燃料类:橡皮艇,发动机等。

(6)消毒器械:注射器、针头、检疫箱等。

(7)检断试剂,生物制品。

5、物资管理

坚持“分工负责,归口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专业管理、保障急需、专物专用”,指定专人保管,保管人按时统计,核对,并建立应急物资管理档案。定期报告应急物资储备情况,一季度报告一次。

6、应急物资的验收

应急物资入库前应实行入库验收制度,入库前应根据发票和发货单进行验收,检查包装、产品名称、数量、质量,并登记厂家、产地、批号、有效期、价格、规格、型号等内容,验收合格后才能办理入库手续。对不合格的物资不予验收,并及时报告组织采购部门处理。

7、应急物资的存放

应急物资应按品名、性质、有效期等分类存放。

8、应急物资的出库

应急物资出库时应履行领导的批准(紧急情况下领导可先用电话通知保管人员,后补后手续),领取人签名或写领取单手续。发出物品时应坚持先进先出的出库原则,避免积压、过期、失效。

9、应急物资消耗品的领用

属消耗品的应急物资被领用后,管理人员应及时做出补充计划,报告海南省农业厅,海南省畜牧兽医局组织采购。属重复使用的应急物资应及时收回,收回时对物资的性能,工作状况等合面检查。

10、应急物资的保管人员

保管人员必须努力学习有关的保管知识,了解物品的使用方法和保管保养方法,在履行自己工作职责的同时,定时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应急物资处于备用状态,并做到领取时手续完备、帐物相符、帐帐相符。

11、应急物资存放仓库

(1)保持仓库的卫生清洁。备有效的消防器具,做好防水、防盗、防潮、变质和损坏。

(2)应急物资分类存放应有醒目的指示标识、放置、堆码合理、整洁美观,方便存取和盘点。

(3)至少每月对应急物资检查一次。每半年盘点一次。过期、失效、损坏的物品集中登记,上报省农业厅批准后作报废处理。进出库记录每年换一次,保存好记录档案。

12、对应急物资管理不力的人员,应批评教育,限期改正,对侵

占、挪用或管理不当造成损失的追究其管理人的责任。在管理中玩忽职守,严重影响动物疫情防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管理人的法律责任。

卫生应急管理特点 篇14

1、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国务院是国家紧急事务管理的最高行政机构,统一领导各类突发

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级别,分别由中央和地方不同层次实施应急管理,跨省区或者特大的突公共卫生事件,由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统一协调,地方各级政府惊醒处置,重大、较大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地方各级政府负责处置。

2、一案三制目前,我国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围绕“一案三制”这一中心环节,即应急预案

体系、应急法制、体制、机制进行建设,加强应急预警、应急储备机制的建设,建立为何完善我国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全面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以提高卫生应急能力。

3、协调有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强调现场工作的协调、机构和部门间的配合,在统一指挥下,使应急工作能够急而不乱、科学有序地进行。

4、社会参与应急工作不仅是卫生部门的工作,政府各部门之间、卫生部门之间、中央与

卫生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篇15

1 对象与方法

1.1 培训对象

河南、安徽、湖南、江西及湖北等卫生厅(局)应急办公室从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人员,共21名。

1.2 培训方法

1.2.1 培训内容

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危机管理、应急法律法规、应急心理、应急管理(预案体系介绍、预案制定、理解执行)、公共卫生与大众传媒沟通等。

1.2.2 培训师资

聘请从事现场流行病学、危机管理学、新闻与社会学方面的专家授课。

1.2.3 培训方式

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方法[1],培训时采用围坐式听课,便于充分讨论;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讲座、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应急演练等方法。

1.3 评价方法

根据培训内容及目标设计调查问卷,分别与培训前、培训后及培训结束12月后进行评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称、文化程度等;(2)专业知识评价:题型为最佳选择,每题5个可选择的答案,其中1个为正确答案,选对1分,选错零分,共计30题;(3)应急能力自评价:通过8个自我评价问题进行评价[2],采用1~5的等级评分标准:1表示应急能力“低”,得1分;2表示应急能力“一般”,得2分;3表示应急能力“较强”,得3分;4表示应急能力“强”,得4分;5表示应急能力“很强”,得5分;(4)培训资源评价:培训结束时收集学员对本次培训教学、生活管理等方面的评价及建议等。培训前后的评价由学员现场答卷,限时交卷,不得查阅书刊和互相讨论;12月后的随访评价通过信件开展实施。

1.4 质量控制和统计分析

为确保数据质量的可靠性,调查问卷由专人负责验收、评分,经检查合格后,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用SAS9.1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人口学基本特征

培训前、培训后及随访过程中问卷的回收及合格率均为100%。21名培训人员中,男性19人,占90.48%,女性2人,占9.52%;平均年龄39.60±7.84岁;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17人,占80.95%,其中5人取得了公共卫生硕士(MPH)学位;高级职称9人,占42.86%,中级职称10人,占47.62%;所学专业以预防医学最多,占47.62%。

2.2 专业知识评价

应急专业知识评价结果显示,培训前学员的应急专业知识测试成绩普遍较差(平均得分:16.32±4.43)。通过培训,培训对象的应急专业知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平均得分:23.82±2.89),与培训前的测试成绩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2个月之后的随访测试成绩(平均得分:24.68±2.35)虽然较培训后出现轻微下降,但其平均得分仍明显高于培训前的测试成绩,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应急能力自评价

应急能力自评价结果显示,培训前学员对自己在8个核心应急能力的评价普遍较低,通过培训学员的自我评价得分有了显著提高(P<0.01),提示培训在提高卫生行政领导分析决策能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行为和态度,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心。随访结果显示,除分析评价能力及领导和系统思考技能较培训后有显著提高外(P<0.05),其他方面的平均得分较培训后均有轻微的下降(P>0.05),但与培训前相比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表1)

2.4 培训资源评价

对本次培训班的教学,85.71%感到满意,114.29%认为还有待提高。学员普遍认为本次培训的教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培训过程中引入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引导实际问题,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员现学现用,理论联系实际,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思维、分析问题的方式,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模式,同时,100%的学员认为通过培训,自己的应急分析决策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对本次培训的后勤管理,95.23%(N=20)的学员感到满意,仅有1名学员认为还有待提高,提示本次培训班的组织管理工作科学可行,为今后继续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了宝贵经验。

3 讨论

提高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是完善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从应对SARS疫情、四川猪链球菌疫病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禽流感及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看,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过程中承担着分析、决策、指挥、协调等责任。因此,提高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决策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紧迫性和必要性[3]。

大量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证明,提高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决策能力,除了在实践中获得外,连续的、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和应急培训是提高其应急能力的重要途径[4,5]。培训前的评价结果显示,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决策能力普遍较低,所掌握的知识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经过培训卫生应急管理人员的应急专业知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应急态度发生了正性转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心得到了提高。从培训内容和学员评价结果来看,本次培训的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满足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际需求。同时,项目组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应急培训模式,该模式从培训需求评估开始,根据需求评估获得的相关信息,确定培训对象,制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及评估方法,随后实施应急培训,最后对培训效果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而培训评估效果的信息又可反馈性的影响培训方案的制定,为进一步完善培训模型提供科学依据[6]。本次培训效果的实践经验证明,针对卫生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适合当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要求,对提高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分析决策有较大帮助,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Burke MJ,Sarpy SA,Smith-Crowe K,et al.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worker safety and health training methods[J].Am J Public Health.2006,96(2):315-324.

[2]Saleh SS,Williams D,Balougan M.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ublicHealth Leadership Training:The NEPHLI Experience[J].Am J PublicHealth.2004,94(7):1245-1249.

[3]赵琦,赵根明,韦建国,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内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5):477-479.

[4]Lowrey W,Evans W,Gower KK,et al.Effective media communication ofdisasters:pressing problems and recommendations[J].BMC PublicHealth.2007,7:97.

[5]冯琳,吕梅.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在公共卫生应急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3):245-246.

上一篇:国王与玫瑰花作文400字下一篇:采菱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