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蒂固的心病散文

2024-09-19

根深蒂固的心病散文(精选2篇)

根深蒂固的心病散文 篇1

根深蒂固的心病散文

昨天,一个特要好的朋友的父亲去世了,我和妻子赶去向老人告别。我这个叫李长富的朋友,是个非常豪爽的人,喜欢结交朋友,对待朋友真心实意的。那年我突发性的胃血管破裂,就是李长富陪着妻子把我送到鸡西矿总院,又背着我做各种检查,那时候我始终是在失血性休克中,吐的血把这哥们的衣服全弄脏了。

李长富弟兄五个,他是老大,他们弟兄都非常爽直,但是却都很会做买卖,弟兄五个家里都养着车,小日子都过得不错。

得知老人去世的消息,亲朋好友的全去了,屋里屋外,院子里,街道上,全都站满了人。可见,这弟兄们是多么的愿意结交朋友。

去的人,都规规矩矩地站在老人的遗体前,给老人行礼。

我和妻子非常恭敬地给李叔叔鞠了三个躬。

回来的路上,我陷入沉思中,想起前些年去给李叔叔拜年的时候,李叔叔的身体还非常好,有时候,走在路上,也会经常碰到李叔叔出来遛弯。只是在的时候,李叔叔最小的儿子结婚,李叔叔那天特别高兴。因为李叔叔的那四个儿子,一家一个女儿,李叔叔盼孙子都盼得吃不下去饭。而且还特意把老五留在了家里,老夫妻俩精心地照料着。

李叔叔家的小老五媳妇怀孕了,李叔叔是天天盼夜夜盼,就是希望儿媳妇争争气,给老李家生个孙子,好有个传宗接代的人。李婶对儿媳是百般地照顾,什么活都不让儿媳妇伸手。好容易熬到怀胎十月一朝分娩,临产的时候,全家人都守候在医院,眼巴巴地期盼着。

要不怎么说天不遂人愿呢,总算把接产的医生盼出来了,医生的一句:“恭喜你们,产妇生了个漂亮的千金。”闻听此话,全家人都愣住了,李叔的身子晃了两晃,差点没倒下去。但是眼泪却下来了。在计划生育的国策下,一对夫妇一个孩,早已经是既定国策,谁也违背不了。李叔知道,自己的愿望算是彻底落空了。

虽然说生男生女都一样的高调话,从建国时就开始宣传。但是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思想,却总是那么根深蒂固地左右着中国的老人。现在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还都是那种传宗接代的思想受害者,尤其是农村的老年人,这种思想更为严重。

尽管如此,五个儿子结婚后,全部都生的女孩子,这样的现象还真不多,却又让李叔叔家摊上了,这不是世事捉弄人么。

其实,我父亲也非常重男轻女,我哥哥有我小侄的时候,我父亲喜欢得了不得,每天都抱着我小侄出去玩,我小侄在我母亲家长到五岁,我哥哥才把他接回去上幼儿园。等我有大女儿时,我父亲却从来都没抱过自己的孙女,可见老一辈的人啊,受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有多深。

我岳父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更严重,我岳父四个女儿,两个儿子。据妻子说,她们小的时候,在她们家里,从来都是把细粮给我岳父和两个小舅子吃,几个女儿只能跟岳母吃粗粮。

的确,从我一结婚就看出来了。我岳父对两个儿子那真是像爱护自己的眼珠子似的,对女儿却很少过问。

岳父的四个女儿,大姨姐家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孩一个男孩,我妻子是老二,我们夫妻两个女孩,大姨妹家一个男孩,小姨妹家一个女孩。

岳父只是对那两个外孙还算是青眼有加,喜欢得不得了,对其它五个外孙女,基本上都不正眼看一看。

但是,上天偏偏就不照顾我岳父,两个儿子结婚后,每家填了一个千金。尽管如此,岳父对自己的亲孙女,还是比对外孙女要好上几倍,孙女要什么,爷爷都给买,孙女怎么哭闹,岳父从来不反感。外孙女就不同了,外孙女一哭,岳父就大声地呵斥,更别说买什么东西了。再说,我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我经常嘱咐自己的女儿,别在姥姥家要东西吃。

那年大小舅子的女儿高考,成绩还没下来,岳父就给拿了五百元钱。

而我的二女儿当年考上东北农大,已经拿到通知书了,岳父才给拿了一百元钱,真可谓天地之差。可见岳父重男轻女的思想有多么重。

等到岳母有病时,都是我大姨姐和我连襟经常过去照料,那时我大小舅子已经病逝,二小舅子夫妻忙于经商,没有时间,基本上都是几个女儿回家照料自己的母亲。

岳母去世后,二小舅子把岳父接到他那里,住在一个小厢房里,两口子每天忙着做买卖,也抽不出时间照顾已经八十多岁的的老父亲。岳父由于失去了老伴,心情一直不太好,转过年就开始生病,几个姐姐接到弟弟的电话,急忙赶到弟弟家,把生病的老父亲送到医院去检查,没想到老父亲竟然患了脑瘤。自此开始,几个女儿就轮流在弟弟家的小偏厢房住着,照顾日渐衰弱的老父亲。

□□过去,岳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十个姑娘赶不上个杂么儿。自打岳母生病以后,岳父才悟出了,还是女儿心疼父母的道理,再也不说这句话了

记得,在穆棱矿时,我们家有个邻居,姓国,邻居们都称他国老四。国老四夫妻俩连续生了七个女儿,因为实在是不能再继续生了,才算罢休。有时候邻居跟他开玩笑问他:“国老四,你们家几个小子?”

国老四总是自嘲的回答:“我们家就我一个老小子。”

没想到,国老四家的七个女儿,个个出落得如花似玉招人喜欢,邻居们都戏稽地称呼国老四家的七个女儿为七仙女。七仙女成人后,国老四的大女儿,嫁给了矿务局一个副局长的儿子,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市里一个处长的儿子,国老四那几年还真是风光得不得了。

在五六十年代,有很多家庭为了生儿子,给女儿起的名字,叫什么带小,带子。女儿生得多了,就给女儿起名叫小免,恐怕下一个再生女儿。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折磨了中国人几千年了,不仅仅是我们的上一辈人,头脑中有很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就是我们这一代人中也大有人在。记得,妻子在生我们第二个女儿的时候,听说自己生的又是个女孩,当时就哭了起来。女人其实对于生男生女,有时候比男人更纠结。如果第一个是女孩,第二个仍然是女孩的`话,最不能接受这种现实的还是女人。

我有一个朋友,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是个女孩。我和妻子上她家去祝贺孩子百天的时候,我这个朋友始终阴沉着脸,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可是当他妻子生完第二个孩子的当天,我这个朋友就兴冲冲地跑到我们家,高兴得脸上像绽开的花,兴奋地说:“王哥,我媳妇生了个小子。”

我说:“不用你说,你一进门我就知道了,生男生女都在你脸上挂着呢。”

我这个朋友笑了起来。

中国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常常会把人的残忍本性充分显现出来。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愚昧的矿区的居民们,经常会把刚刚生下来的女婴扔到尿罐里浸死,不知道那会是一个多么残忍的场面,也不知道那种时刻,作为婴儿的母亲的心里,该怎样去承受这种让人不忍目睹的残害自己骨肉的场面。

这还是在城市的边缘,都是城镇居民。而那些边远山区靠男劳力来支撑家庭的,更加愚昧无知的农民,对待女婴的处理手段岂不会更加为人所恐怖?那个时代,由于老百姓的法律意识的淡薄,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即使有人知道谁家把生下来的女婴浸死了,也绝不会有人去举报的。可见,中国的老百姓的陈腐思想,该有多么严重,法律意识又是多么的苍白。

现在有很多人又把孔孟之道捧得好像是天下第一的人道,岂不知,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源,就是这两位老先生种下的,而且,整整折磨了中国人两千多年,让国人的心里总是那么纠结。

其实,孔子的学说,既有他可取的地方,也有许多的糟粕,重男轻女思想的绵延,就是其中的糟粕之一。还有程朱理学中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都是儒家学说中,对女人的轻视和亵渎。

再说我这个朋友的父亲李叔叔,自打老五媳妇又为李家添了个孙女后,就一直郁郁寡欢,心情不好时,就自己喝闷酒,烟也抽得格外勤、转过年就生了一场病,病还没好,又患了脑动脉硬化,身体每况日下。

去年过年,我和一个朋友,过去给李叔叔拜年,发现李叔叔已经不能出来活动了,自己斜躺在一个小木床上,看我们来了,我们跟他说话,他只是无力地点点头。

我心里想,看样子李叔叔是很难熬到过年过年了。果不其然,当我得知李叔叔突然去世的消息,心里升起一种怅然的感觉,如果李叔叔五个儿子中,有一个儿子生个男孩,为李叔叔添个孙子,李叔叔那样的身体,怎么也能多活个十年八年的。

还好,正赶上冬天,李叔叔的灵在家停了三天,远处的亲戚也都赶来吊唁。我和妻子每天都过去一趟看看,虽然帮不上什么忙,却是一份心意和感情。

送走了李叔叔,我想,但愿李叔叔的五个孙女能刻苦努力,用自己的能力证明男女都一样,孙子孙女,都能给家族争光,来告慰李叔叔的在天之灵。

应试教育为什么能根深蒂固 篇2

思想的天空

应试教育是一种压抑青少年个性、遏制青少年潜能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摧残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教育方式。针对这个弊端,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专家学者明确而响亮地提出,要用素质教育取代目前广为人们所诟病的应试教育。无疑,素质教育较之应试教育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之处,它也与发达国家的健全的教育方式相适应,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对于他们将来走上社会之后创新能力的发挥,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问题是这样一种人人都说好的教育方式,为什么近几年来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呢?环顾中国中小学界大行其道的仍然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口号上,即便是少数在素质教育方面有一定进展的中小学,充其量也只是应试教育的附属物,只占次要的地位,离登堂入室取应试教育而代之的理想相差很远。

事实是,农村和小城镇的孩子80~90%上不了重点或本科,在应试教育填鸭式灌输教学的影响下,他们大多数人都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有的人甚至中途辍学。当今是市场经济时代,比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改变命运的途径已经有很多条了,可当今的灌输应试教育在他们的心田里播下了厌学的种子,这对他们今后的生活肯定会产生不利地影响。只有10~20%的孩子,在应试教育中考上重点或本科,这其中又有一部分人会成为高分低能的蠢才,还有些人因学致贫。

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难道中国的中小学永远是应试教育的一统天下,素质教育只能作为一种点缀吗?任何一种现象的产生都有它的深刻的历史渊源,都不是孤立的现象,都是与那个时代的要求相适应的。因此,我们必须追根溯源地探索应试教育产生的根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答素质教育难以推行的原因,也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地推行素质教育,最终取应试教育而代之,从而完成教育方式的变革,跟上世界先进的教育方式潮流,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培养出高素质的、既有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又有独到创新精神的各类人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应试教育越演越烈呢?我认为根源是:

第一、家长方面的压力和鼓励。

家长们之所以成为应试教育的支持者,出于潜在的本能,即人们通常说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家长们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可能进入以前只有少数幸运儿才能进入的大学。他们认为孩子在学校读书就是为了考取大学,他们关心的就是这一点。到现在为止,大多数的教师对于应试教育处于一种无可奈何的境地。但是,家长们却成了越来越强大的、热情始终不减的应试教育支持者。至于广大的中小学生,他们只是被动的一群,他们受到来自教师和家长双方面的不可抗拒的压力,只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至于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为好,那根本不是他们所能左右的。恰恰在这一点上,成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分水岭。

第二,城乡分隔促使广大的农村考生以考取大学作为自己跳出农门的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他们对应试教育从被动接受到逐步习惯。

城里人享受着许多乡下人所不能享受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说,如果一个人不幸生为乡下人,就意味着你将与愚昧、贫困为伍,你与同样年龄的城里人完全不在一个起点上,而且更为可怕的是,这种不平等现象还是世袭的。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身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拼命努力地读书考上大学。在成为城里人这一诱人前景的召唤下,广大的农村学生只把考取大学作为自己跳出农门的选择。从内心来说,他们并不赞成应试教育那种遏制人的个性与潜能的教学方式,但是,正如我们在前文所述,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中,学生是力量最小的一群,他们只有被动地接受任何合理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当然他们对于应试教育也并非强烈反对,基本上大多数人对应试教育从不习惯到逐步习惯,乃至于许多人特别

是跳出农门的考取大学的人对应试教育持赞同态度。各类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走上教师岗位之后,成了应试教育忠实执行者,他们用自己曾经成功改变自己命运的那种教育方式继续教育他们的学生。

第三,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对就业的巨大冲击,也迫使广大的学生以考取大学作为选择职业的优先考虑,特别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更迫使学生以考取重点大学为目标。

现在家长都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要想就业,就得使孩子考进大学。在这种普遍社会压力之下,家长与子女的认识几乎是一致的。坦率地说,现今社会中,绝大多数的家长已经放弃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不切实际的念头。严峻的生活现实使他们把目标定在将来的孩子能有一个比较好的饭碗,而进大学深造几乎成了唯一的拥有较好饭碗的保证。一切为了高考,一切为了学好应付高考的几门功课,就成了教师、家长和学生三位一体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谈论实施素质教育、谈论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人们从理论上认同,仍然会按应试教育去做。

第四,民族心理对应试教育的认同与对素质教育的排斥。

我们在评价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的时候,一般是用勤劳、善良,不畏强暴,百折不挠来表示。这确实是中华民族的风骨之所在。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看到,民族心理消极的方面。那就是喜欢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不思变革,对新的事物有一种天生的排斥。我们从历史上数次著名的变法失败就可以明白这一点。可以说,凡是想急剧改变现实的人很少能够成功的,而且下场都是悲惨的。在教师的作用中,人们千百年来信奉的是韩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之说。与此同时,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所传之道,所授之业,所解之惑。正是这一种集体无意识,这一种经由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心理和习惯,使得应试教育成了人们普遍认可、接受的现实。

有的改革者希望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快乐学习方式,其实这是很难行得通的,民族的心理和习惯对这种标新立异的东西天生是排斥的。教师和学生对此都不可能感到习惯和舒服,他们感到习惯的是那种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是一个创新,同时也是一个冒险。所以在没有规范的条例、制度、措施的前提下,实施素质教育就意味着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精力,冒着更大的风险。在各类人群中,知识分子恐怕是最少冒险精神的,这是中国儒家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中庸之道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行事做人的准则。中国成语“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中国人之缺乏冒险精神典型集中的写照。因此,我们不难理解教师对于素质教育持怀疑态度。实际上可以这样说,理应最积极参预此事的广大中小学教师,一定程度上反而成了此事的阻力。究其原因,害怕风险,害怕失败,害怕承担责任恐怕是最直接的思想根源。

第五,素质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零散不成系统,缺乏可操作性与持久性,加之教育工作者本身的不认同以及教师队伍莨莠不齐,难以有效施行高水平的素质教育。

相对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在培养目标、教育手段等方面均有着明显的差距。反思我们尽管提倡素质教育多年,但其结果乏善可陈,根源何在?根源就是没有对此有正确全面的理解。人们往往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应试教育的力量在于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民族心理、民族习惯、民族传统之中。用军队来作比方,应试教育既有明确、坚定的军事理论,也有明确的战略战术,更有身经百战、深得战争奥秘的指战员,但素质教育充其量只是一些游兵散勇。虽然它也有一些明确的战争目标,但手段是苍白的,军事理论是肤浅的,不仅如此,这种军事理论基本上是泊来品,在多大的程度上适合中国的现状是值得怀疑的。因此,我们假如可以认为一支游兵散勇就能够打败阵容齐整的军团无异于痴人说梦。

不仅如此,应试教育除了民族心理、习惯和传统的深刻影响,使它看起来坚不可摧,教师、家长、学生的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从教师来说,他们对于素质教育并非全心全意地赞成,因为应试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得心应手的武器,相反,素质教育则是一件完全陌生的武器。从人的本性来说,偏向于前者就是毫不奇怪的了,况且,我们还应当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教师队伍也是莨莠不齐,有人即使想推行素质教育也是力不从心。从家长来说,他们当然赞成应试教育,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应试教育才能给他们孩子真正的知识,才能真正使他们的孩子跨进大学的校门从而改变孩子的命运。至于素质教育,大多数家长看来只是一种哗众取宠、浮而不实、中看不中用的东西。而且在能够直接提高学习成绩的诱惑下,他们也自愿不自愿地投向应试教育。由此可见,应试教育在中国有着强大的根基,有着广泛的支持,改变它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现今的读书与考试紧紧联系在一起,就象中国科举考试是一张试卷定前程一样,如今也是一张试卷定终身。时代的变迁并没改变这一历史惊人的雷同。因此,应试教育大有市场就是正常可以理解的了。综上所述,可见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在现阶段存在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改变它,用素质教育的方式来替代它是非常困难的。那么应试教育发展的走向到底如何,它是否会长期存在不可改变呢?是不是素质教育只能是作为一种口号,一种理想追求而存在呢?对此,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回答“是”还是“否”。

上一篇:学校德育工作典型材料下一篇:党员理论学习中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