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管理

2024-11-15

高职教育管理(共8篇)

高职教育管理 篇1

李柱梁

摘要:文章论述了当前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存在的行政话语的超限化,管理运行的稳态化,教师管理的禁锢化,薪酬管理的地量化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对称性生态管理,竞争性生态管理,人本化生态管理,激励性生态管理的改革创新管理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生态化管理

作者简介:李柱粱(1961-),男,安徽太湖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副教授。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高职教育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为:09YA880018,项目主持人:张健。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01-0017-03

管理,即管辖和治理。萧宗六认为管理是“管理人员领导和组织人们去完成一定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的目标的一种活动。”管理生态环境,是与管理活动相关的环境因素的总和。它是由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运行等一系列要素构成的制约管理成效的管理生态系统。考察当前高职教育的管理生态环境,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行政话语的超限化。在行政主导型的管理体制下,高职院校的行政权力被权威化、扩大化.所谓超限,即超过行政管理的边界和权限,肆意泛化。如对学术管理的僭越,以权力话语取代学术话语.干预和行使学术管理的职权,“教授”与“处长”的话语杖不可等而视之。由于对行政权力超限缺少规控,当官者往往能拿到更多的资源.包括学科建设资金、研究经费、职务晋级、成果评定、教学收入分配等。更有甚者以权力与政府官员交易,以权力掠夺他人学术成果者也大有人在。由于行政权力无处不在,使得许多具体管理也完全纳入了行政权力掌控的范畴,这也为行政权力的扩张、膨胀提供了机会,为违反教育规律的行政操弄打开了方便之门。行政权力超限运作的“价值示范”,使人们对行政权威充满了羡慕和向往,强化了“官本位”的价值取向,诱使一些学术上有所建树的人都想跻身行政管理岗位,去竞聘系主任、所长、校长等行政职务。这样导向和管理的生态环境没有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到积极作为、踏实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建功立业上.反而误导人们去经营与领导的关系,为谋取一官半职努力。这就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对学校求真务实、共谋发展的环境营造和提升质量、争先进位的办学追求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管理运行的稳态化。稳态化管理所追求的四平八稳、平衡安定的管理生态,当然不能说不对。我们这里所说的稳态化管理,是指那种一味求稳怕乱的僵死化管理。首先,稳态化管理者所追求的管理目标不是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要发展.而是总担心出问题、添乱子、惹麻烦,因而在管理上一味求稳怕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能维持现状,就阿弥陀佛。其次,处顺安常,不思进取。没有开拓精神和创新勇气,不敢引入竞争,大胆改革,生怕引起冲击,形成动荡,难以收拾。第三,面对不容错失的发展机遇,瞻前顾后,权衡掂量,决策优柔寡断,担心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往往坐失良机。稳态化管理最大的弊端在于,稳而不活,僵而不变.使整个体系的运作缺乏生机和活力,导致发展停滞,管理低效,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能和后劲.这与生态化管理的目标要求是完全相悖的。

(三)教师管理禁锢化。教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支撑学校发展的“骨骼”和核心资源。因而教师管理是高职院校的“重头戏”.但就目前来看,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师管理还存在着违背生态化管理的一些误区。表现为:1.“监禁式”管理。即以各种方式对教师加以管束,如“坐班制”,要求教师有事没事都要耗在学校,待在办公室里;还有“签到制”,要求教师既要“签到”,还要“签退”。2.“罚款式”管理。在有的学校里,教师稍有“违规”.就要记到帐上,扣减考核分、满勤奖等,实施经济制裁。其依据是“人性本恶”,“不罚不老实”,“不罚不自觉”。禁锢化教师管理,一是导致教师情绪抵触化。虽然教师对禁铜化管理制度不得不执行,但只是被动地不得已而为之,并非主动执行,自觉维护。二是做事效率低效化。“坐班”的公共环境毕竟是开放的空间,人来人往,嘈杂纷扰,不适合教师完成备课、科研等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只好等到下班回家再做。三是时间利用浪费化。有的教师上班路途较远.为了“坐班”,时间都耗在了路上,另外,即便没有课时.许多事情没法做,也只能呆在办公室无聊地打发时间。

(四)薪酬管理地量化。有些高职院校,由于财政拨款少.生源数量少,加上基建、设备购置、正常运转到处都需要花钱,资金压力非常大。因而不敢“乱”花钱.包括教职工的薪酬发放也抠得很紧,控制得很死。只发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部分,少有津贴、奖金入帐。还美其名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下岗工人强多了。他们往往以发展需要压低薪酬,以“锅”、“碗”理论为说辞,以讲奉献、讲创业、要求职工注重长远利益,总之,学校的利益应最大化,职工的利益可最小化。这种牺牲职工利益的薪酬管理逻辑是“文革”左倾理论的俗套,在人性化管理的今天.早就应该被扬弃。再说,指望从职工的钱袋里抠出可怜的散碎银子盖楼、买设备,那是杯水车薪的营生,是穷途末路的表现,绝不是大家的手笔,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真正优秀的领导是绝不会这样以“钱”为本.而无视职工的根本利益的。

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通过教育生态化管理的改革创新来加以解决。所谓生态化.就是以生态化的视野和理念,去协调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最优化地处理管理过程中问题的目标和策略。教育生态化管理是以学校为生态单元.依据生态学原理,对学校实施生态化管辖和治理的一种管理样态。这里仅就上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四种管理样态。

(一)对称性生态管理。所谓对称性生态管理,是说学校的管理要权力分层、职能分解、功能分类,要各司其职,定位清楚,所做的工作要与自己的管理职责、职能相对称、对应。要管住行政权力越位这只“有形的手”,院级领导所应具备的三种能力是战略思考与规划能力、资源整合与运作能力、动态管理与协调能力,他们的职责在于确定一个团队的努力方向和价值追求。实施正确的精神引领,保证“做正确的事”,从事务性管理逐步走向战略性管理,从局部性、适应性管理走向整体性、前瞻性管理。优秀领导的特征在于,富有远见,志存高远,他真诚地欣赏他人的同时,乐于为别人的成功喝彩,给他人的发展留有空间。他从不矫情伪饰、装腔作势、专权恣肆.不随意插手和“庖代”一些具体琐屑的工作,以免影响部属工作的正常开展,甚而使他们无所适从。他谦和平易、作风民主、富有亲和力。他能够应对各种压力.善于追新求变,具有开拓精神,具有构建“双赢”局面的能力。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是“正确地做事”,它强调做事的规范和程序的合理性。要按照领导部署和部门职责,提高工作任务落实的执行力,出色地完成管理的本职工作。对称性生态管理的意义在于:1.调动群体的管理智慧和工作积极性,形成“事事有人干,人人能干事”的工作局面。2.保持良好的管理秩序,使系统的运行有序、高效。3.放手、分权、信任的管理导向,有利于管理职能部门.强化责任意识,不依赖、不扯皮,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竞争性生态管理。我们正处在一个崇尚竞争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一个强手如林、充满竞争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你追我赶的时代,是一个大潮涌动、不进则退的时代。时代转换、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计划经济的垄断教育转为市场经济的竞争教育。教育发展的生态环境有了本质的改变,这就要求教育管理模式要积极顺应和跟进这种变化,实施竞争性生恋管理。竞争性生态管理是以竞争为手段,调动和激活人的积极性.使他们以高昂的精神、充沛的激情投入工作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关键在于营造和创设一种竞争的机制和环境。如教师评优机制,学生选课机制.末位淘汰机制,竞争上岗机制等。这些机制有利于打破稳态化管理“稳而不活,僵而不变”的弊端.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人的素质和管理质量,促成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组合并发挥最佳效应。使学院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并真正成为教育竞争的优胜者。

竞争性生态管理的巨大作用,在于它能使每一位参与竞争的主体产生压力,强化动力,激发潜力,形成活力。它能带给人一种惶悚、警醒的内在压力,使人破除惰性积习,改变疲沓作风,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竞争能强化动力。优胜劣汰的现实,不进则退的法则.逼迫你不敢懈怠,始终处于“充电”状态,如拧紧发条的时钟不知疲倦地奔赴新的前程;竞争能激发潜句,竞争是能力的PK,智慧的较量,有时非常激烈.甚至残酷:非倾尽心智、激活潜能不能制胜:竞争能形成活力。压力的逼迫,动力的驱使,潜力的释放,使得竞争往往成为活力的源泉,它能点燃人的工作激情,振奋人的精神风貌,升华人的忘我境界.使工作始终在快节奏中高效运转。

(三)人本化生态管理。人本化生态管理,即以人为本位.把人放在根本的位置上考虑各种管理问题.显示出一种人性化的基本立场和倾向。这种管理的.操作要领是.1.倡导非强制性的“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是在顺应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非强制性的手段.把管理者的意志变为人们自觉行动的管理方法。它拒绝强制粗暴,远离独断霸蛮,反对居高临下,不主张用刚性管理的强制办法压服,而是主张通过教育、协调、激励等柔性方式,启发人的认同、接受,并自觉地加以执行。这就要求我们要“下大力气加强管理者‘非权力影响力’的内功修炼,努力做到:用文化的力量陶冶人,用思想的力量感召人,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用情感的力量感化人,用智慧的力量启迪人。”2.把握柔性管理的技巧方式。一要善于说服。说服,是“有目的性地支配他人的力量”.是柔性管理最常用的一种“常规武器”,说服是不露痕迹的心灵交融,是没有距离的平等沟通,是熨贴舒心的思想浸没,是心心相印的精神往复。二要投入真情。人不仅是理性的载体,也是情感的产物。人本身就是父母情感对撞、精血交融的结晶。可以说情感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禀赋,是人性中最根本、最重要的特质。柔性管理倘能从这里切入,平等沟通,坦诚交流,真情投入,往往事半功倍。三要喻理计利。喻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晓之以理。计利,就是站在被管理者的立场,设身处地的替他考虑、着想,晓以利害。计利说服的关键在于.要使对方感到并认同你所希望和要求他做的,也是他自身的利益所在。这样,无须多费唇舌也许只消一句话,就可以打动对方的心坎,一拍即合,一语见效。柔性管理的技巧还有知彼、诚信、理解、尊重、宽容等。3.给教师一定的自由度。教师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特征的职业,他们的劳动时间具有“全天候”性,很难用上下班来严格界定,因而其学习、备课、科研等都要求时间和空间上的非限制性。这样才有利于他们高效率的创造性工作。马克思曾经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空间”。因而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管理.绝对不宜采用“坐班制”等禁锢化的管理模式.而要让他们有自己管理的空间和时间,有一定的自由度和成长的机会.这样才能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激励性生态管理。激励性生态管理是以物质的和精神的激励方式,肯定教职工为学院发展的贡献和付出,所实施的一种旨在鼓劲激励的生态管理方式。1.用好薪酬“杠杆”。薪酬是衡量人的工作付出所支付的一种酬劳.它是与人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货币回报。尽管高职教育总体投入不足,运作艰窘,但也不能成为我们压低本来就处于高等教育低位水平的职工薪酬的理由。马克思早就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追求、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是人的本能,是人类行为的强大动力。因而决不能压低和牺牲职工的工资待遇来谋发展,恰恰相反,还要随着学院的发展水涨船高。拉布吕耶乐说:“成功的最佳捷径是让人们清楚地知道,你的成功符合他们的利益”。如果学校的规模扩大,收入增多,而职工的收入却没有相应提高.他们就会感到学院的发展与己无关,就会变得冷漠、疏离,甚至混事。这好有一比,如果说学院的发展是地基.职工收入就是建立其上的房子。房子固然离不开地基,但也不能光打地基,不盖房子,毕竟给人遮风避雨的不是地基,而是房子。值得注意的是,运用薪酬激励不是“撒胡椒面”,要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所抹杀的人力资源的价值差别,对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要有一种补偿机制、倾斜措施。真正实现优劳优酬、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尤其是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重视精神“能源”。激励性生态管理还要重视精神“能源”的开发。精神激励的方式很多。如评优奖先、理解重用、先机培训、表扬肯定、关心尊重等,用好这些激励手段,满足人的多元化需求,与物质激励形成互补,就能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激励人们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努力工作。

总之,生态化的高职院校管理,必须坚持以职能为取向,以竞争为核心,以人为本位,以激励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创生良好的管理生态环境,实施生态化的科学管理.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

2王继华.校长职业化释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1:6.

3张健.高职院校人才流失归因及其防范[J].中国高教研究,,(8).

高职教育管理 篇2

1 当前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在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发展如火如荼之时, 高职院校仍然采用与素质教育相背离的传统教育模式。表现在教学内容缺乏新意, 且主要与普通高校采用相同的教材体系, 并不符合当前高职院校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学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单调, 最为突出的是教学评价采用终结性评价, 仅凭借最终的一次考试成就, 就对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定性, 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并不利, 更未曾考虑过对体育精神的挖掘[1]。

1.2 教学投入存在明显不足

在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 明显存在教学投入不足的现象, 包括资金投入不足、教师投入不足以及教学资源引入较少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体育教学本身就不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公共基础课, 其被重视程度远不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其次, 高校部分专业课程受到政府的支援以及社会的重视, 会得到一些经济的奖励或者赞助, 但对于体育学科而言, 这方面资源是匮乏的, 需要做出特别的关注。除此之外, 教学资源的匮乏也意味着当前课程开设的局限性, 这也是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 只有丰富的教学门类, 才能推进体育课程的丰富发展, 使各个专业学生都能在体育学习中寻找到与该专业的契合点[2]。

2 素质教育视角下高职体育教育发展的策略思考

2.1 体育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

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首先就要实现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在以往体育教学中, 高职院校选择的是与普通院校相一致的体育教材, 不能突出高职作为职业院校的特色所在, 在教学中教师也仅仅是针对课时进行授课的精简, 但并未做出内容的重新审核。实际上, 教材与教学内容不相适应的现象已经存在许久, 并且在短期内也很难实现大的变动, 因此教师需要进行自主的教学体系重构。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 进行教学体系重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了解不同专业学生所需, 每个专业学生都有独特的身体素质要求以及心理素质要求, 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体育教学得到的;在了解学生所需之后, 对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组, 对于一些边缘化内容, 或者说与学生专业素养养成没有过多关联的内容就可以进行删减, 事实上, 由于学年不同, 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材本就不一定适用于高职院校。在进行筛选之后, 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所谓的重组, 就是将筛选出的、相关联的内容整合到一起, 并且逐渐添加如体育精神、体育常识于其中, 实现教学目标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 还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做到课本有计划、单元有目标、课程有规则, 推进教学的发展[3]。

2.2 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

想要达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以及对教材进行重组, 最为重要的是关注教师的培训。与教学改革接触最为密切, 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是教师, 因此我们的教学改革要依靠于教师, 并且传播于教师, 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在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中, 多数都是由师范专业院校毕业而来的, 他们表现出来的始终都是基础、理论优异, 实践不足;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认知是迷茫的。在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培养中, 要关注教师的发展动态, 先从整体上让他们了解并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 认可高职院校教学目标, 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除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外, 更多的是对于其专业性的培养。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学历高, 有一定理论水平属于优势, 但对于高职院校发展方向的探索, 更多的还是要落实到实践中,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组, 也要落实在他们的实践中, 对体育教师培养的重要意义也就显现出来了。在高职院校教学中, 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 从他们的专业素养、理论水平等多个方面入手, 展开培训工作。

2.3 增加教学经费投入

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 尽管生源的增加、政府的重视, 都使得高职院校的资金得以充盈, 但资金花销上, 则更多的给予了专业课建设, 对于体育教学却少有补助, 归根到底, 形成这样的状态还是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尽管近两年这种思想已经逐渐发生着转变, 但对于体育教学投资有限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关注高职体育教学, 就要从场地到教材、从外到内都进行关注。

经费问题一直是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硬伤, 前文已述,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一边是改革中重要地位的发现与提升, 以及教育工作者对于体育教学改革的孜孜以求的探索, 一边又是资金支援不给力, 造成教学发展困难。实际上, 在高职体育教学建设中, 以资金丰富教学组织形式, 是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专业素养结合的重要因素, 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

2.4 对人文精神进行挖掘

在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 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动作及技巧, 而要看到深入的人文精神的渗透与挖掘。素质教育下体育教学的意义主要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分析, 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基本能力素质, 在这5个方面, 又可以分别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 尽管谈及精神会显得有些大而空, 但实际上可以找到许多精神的载体, 例如中国女排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些就是学习的方向。在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关注体育精神的挖掘, 对体育精神挖掘的意义在于, 传递体育精神, 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使学生从意识形态上认可体育精神, 并自愿传承体育精神;还有就是将体育精神与职业道德相统一。

体育教学能够借助于体育精神为学生奠定良好的专业素养, 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打下基础。例如, 锲而不舍的精神能够激励学生在未来面对困难时能够坚持到底, 永不放弃;定能夺冠的勇气激励着我们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勇攀高峰。在体育发展中还有许多能够激励我们向前发展的精神, 这些精神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学习。在体育教学中还得渗入一些人文精神, 既然教学改革已经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那么就要避免盲目灌输, 而是要更多关注到学生本身的发展中来。

3 结语

整体而言, 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或者说是对体育教育的内在精神做了更为深入地挖掘, 需要教育工作者提高认知, 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 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葛慧.论高校体育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5 (10) :33-35.

[2]方伟.高职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企业导报, 2011, 19 (5) :156-157.

高职教育管理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理念;课程模式;高职教育发展

[作者简介]李玫(1974-),女,汉族,河南信阳人,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一、 高职教育的理念与特征

可以说,当今世界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有四大阵营,它们是大家谈论比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具有一定先进性的国际高职教育模式。

第一阵营是“双元制”培养模式,或者说是以德国为主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其主要特征为:职业教育模式呈现明显的“双元”特点,所谓“双元”是指企业与学校共同承担学生的职业培训与文化理论教育;高职教育的供需关系由政府按照企业提供的培训岗位确定,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加以指导;培训内容和方式注重教育性与经济性,学生具有两个身份,即是学徒又是学生,企业和学校都是学习场地,同时又都是教育培训基地;企业培训机构和职业学校都是培训者,具有明显的双元特征,企业参与培训并起重要作用;职业教育费用分为两类,企业培训由企业出资,学校经费由财政提供。为促进校企更好地合作,德国明确规定学校的教学任务是教给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企业或行业的任务是带领学生在生产一线实践实习,把学习中的实践和实践中的学习有基地结合起来。国家要求企业每年要主动消化50%的学生,如果企业消化了50%学生,国家将给企业拨款,激励企业不仅参与培训,还吸纳学生到企业就业。如果企业不接收足够的学生,就要向学校缴纳税金。这是“双元”的连环套,也就是德国的“双元制”培养模式。

第二阵营是以美国、加拿大为主的以市场调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简称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培养模式,主要特征为:这些国家几乎没有颁发正规学历的高职院校体系,也没有系统化的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生产一线劳动者的培训主要由企业、社会培训机构或者短期培训学校承担;高职教育的供需关系主要由人才市场决定,由企业需求决定,政府不予干预;培训内容和方式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确定的,具有中国所说的“订单式培养”特征;培训费用主要由用人单位和个人承担,高中后职业教育的部分经费由政府财政承担。这种模式注重在普通高中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的内容,如美国有许多职业培训内容都是通过普通中学或综合高中的课程来完成的。美国、加拿大的社区学院与职业技术学院,承担更多的是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

第三阵营是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主,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职业教育CBET模式(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中文翻译就是“能力本位的教育与培训”模式。英国和澳大利亚的高职教育总结了德国的“双元制”和美加CBE模式,创新了CBET模式,其主要特征为:建立全国统一的高职教育与培训系统,将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整合在一个系统之下,将职业资格证书与全日制文凭教育结合起来,与学历教育相呼应;高职教育供需关系主要由政府会同企业行业依据市场需求共同确定,也颇有“订单式培养”的味道;培训内容主要是政府按照经济界与企业的要求,制定国家资格框架、认证框架和培训包;职业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财政负担,目前开始呈现多元化特征。在这个类别的高职培养模式里,澳大利亚更是揉进了德国“双元制”的元素,创建了独具特色的TAFE系统(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 技术与继续教育),成为世界著名的高职培养模式。TAFE学院根据国家指定的要求和标准,组织行业、企业、教育部门的专家学者到学校来,论证学校每门课的课程设制,包括这门课要不要开,开多少课时,它的实践开多少课时,这一门课开过以后,学生应具备哪些知识点,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均要做出决定。

第四阵营是以日本为主的以高职学校为特征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中国目前的体制也属于这个范畴。该模式主要特征是:具有完善的职业学校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的供需关系主要由教育行政机构来平衡;培训内容与方式注重教育性与经济性,学生毕业后具有学历,也可以获取执业资格证书;提供职业培训以高职院校为主,具有较多的学院教育色彩,企业也参与培训,但不起决定性作用;高职教育费用主要依靠财政拨款,逐步呈现多元筹资现象。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了德国“双元制”和美英“能力为本” 的经验,逐步形成以就业为导向,“订单式培养”模式,内容和方式更趋于与市场和企业需求相结合,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以上这些在国际高职教育领域内的最新发展,折射出各发达国家都把高职教育作为振兴和维系科技领先优势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青睐。举例来说,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高职教育的人气越来越旺,许多大学开设了高职专业,许多高中生把上高职作为首选,甚至出现了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又返回头来上高职的现象。

二、高职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模式

(一)美国

1960年,普遍实行单位行业训练课程模式,即CBE模式。1960年后,由于职业岗位内涵外延变化频繁,出现了“生计教育理论”与“职业群集课程模式”两个相关连的事物。

生计教育。“学校不仅应使学生在职业生涯阶梯上,稳定地迈出地第一步,而且应使其能继续发展,以获得更大成功,也就是说学校应着眼于学生整个职业生涯。”,“因而,学校应提高具有发展潜力及弹性的课程。”

职业群集课程模式。该模式是由美国马里兰大学梅烈博士创始的。 “职业群集课程以职业群作为课程编制的出发点和基础。”,据美国参议院劳工和公共福利会的报告认为,群集课程模式有两个优点:学生具有较大就业弹性;学生具有较大的适应性。所以,60年代后,美国逐步实行职业群集课程模式。

(二)我国台湾地区

1.上世纪40年代——知识中心型课程模式:不实用理论多;职业基础课程不足;专业技能训练太少,毕业生只能从事管理工作。

2.上世纪50年代——单一职业训练模式,即CBE模式。当时台湾经济发展处于传统工业化阶段,要求大批针对性强的职业技术人才。但由于科技高速发展、工业结构不断变更使单一职业模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3.上世纪70年代后——职业群集课程模式:课程不再针对某一职业,而是一职业群;职业教育完成分两个阶段:学校阶段完成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学习;工厂企业阶段:进行岗位技术知识学习和岗位技能培训。

(三)法国

法国短期技术学院实施的是分阶段教学的阶梯型课程模式。

专业教学计划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第二阶段是除共同的专业基础课外,可选择有关的专业技术课。法国认为分段教学有利于基础理论学习。

(四) 德国

1.德国技术大学专业教学计划分为基础理论学习、专业基础学习和专业技术学习三个阶段,实施分段教学,以确保必备的理论学习。

2.德国专业教学计划中又设有多个专门化方向,如纽伦堡技术大学机械专业设有通用机械、动力工程、车辆工程、制造技术和产品开发等几个专门化方向。因而,德国的课程模式为群集阶梯整合型。

(五)英国

1.英国多科性技术学院实行三明治课程模式,学校教学与工业训练一学期隔一学期交替进行,并相互配合。

2.基础理论、专业基础、专业技术三方面学习内容均独立存在。但为与相应的工业训练相配合,实施分散进行。如“应用力学”第一部分在第一年进行;“应用力学”第二部分在第三年进行。

总之,世界高职课程模式呈现目标拓宽;理论加强;模式多样三个趋势。我们应该扩大视野,根据国情进行多种模式的理论探讨和实际试点。

三、高职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下高职教育发展探讨

(一)作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既要从纵向上进行层次定位,又要从横向上进行类型定位,更要从方向上进行整体定位。从总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目标定位——以能力为本位,培养高技能人才。类型定位——属于职业教育而非普通高等教育,其专业是按照职业岗位群而设置。层次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应包括高职专科、应用型本科和应用型硕士,但目前社会经济建设急需的是高技能型高职专科人才。服务面向定位——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提供高技能人才。

(二)多途径探索高职教育综合培养模式

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途径。

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适用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维、互动的实践教学平台,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行“定单式”培养,建设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实施“双证书”制度保障提高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

(三)加快专业和课程改革与建设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对此:第一,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第二,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第三,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第四,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对此:第一,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第二,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第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第四,加强教材建设,重点建设好3000种左右国家规划教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参考文献]

[1]夏薇.张秀萍.中美教育比较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4,(6).

[2]贾文华.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J].教育探索,2003,(11).

高职教育管理 篇4

7月末,教育部组织了高职院校“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与实施”骨干教师培训,此次学习收获很多,尤其是在听了姜大源教授的讲座之后,感触颇深,同时也引发了我对高职教育的一些思考。

一、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

回顾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历程,高职院校的发展是以质量与特色为主旋律,但质量与特色仍是目前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高职教育直到目前仍处在困惑的探索之中,它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及实施。可以说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既是高职院校所有改革与建设工作的中心,又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首先它要解决的是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很多教育家、教育者已经对我们高职培养的人才做了定位,但只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才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

2004年,国务院委员陈至立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强调:“职业教育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且教高[2006]16号文件中也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专业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

所以,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技能型人才,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为宽广基础理论及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的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及高技能型人才。我们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工作者,训练学生从事将来需要的工作过程的方法和技巧。

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与中职教育的最大区别应是它的高等教育属性。因此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合格的高等教育属性应是使学生具备一生职业发展与迁移所必需的相对完整的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并尽可能的在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为学生成就其人生的事业打好一定的基础。所以也可以说我们培养的高职学生更要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对培养教育方式方法的思考

现代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日益显现,这也对培养职业技术人员的高职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教育的方式方法更是关键所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但实践也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如何协调两者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姜教授提出了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的关系,要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重新构建知识体系,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开发学习情境,形成由做中学做中教的学做一体化教学。而这个系统化的过程是由调研分析开始的,以岗位要求、职业素质开设设计课程。先是企业调研再到职业能力分析,最后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培养的是理论够用、技能实用和具备职业资格的高素技能型人才。

2004年,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指导方案》中,根据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对人才要求不断提高的现实,提出了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要求,即要求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代之以与企业实践紧密联系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高度统一的,按照工作过程顺序进行的“综合性”和“案例性”教学项目。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对高职语文课程的设想

基于以上的学习—思考—认识,我对高职语文课程做了这样的设想。作为公共基础课,既要为专业课服务,也要突出它的基础实用性。本学科应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从两大主题、四个方面设计教学内容。两大主题是:

一、职业汉语素养;

二、人文素养。其中包括的四个方面是:

1、补充语文基础知识(字词的运用和语法)。针对不同专业掌握企业需求和学生的职业要求,补充不同不等的基础知识,为应用文写作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2、注重口语表达,增加演讲与口才的教学和普通话的训练。

3、听取信息、欣赏词文,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为从职业人到社会人的转化做好准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4、通过方法过程训练,体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读书、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动手动脑、联想、创造能力。

教学内容服从岗位能力培养需要和专业要求,校企合作开发课程。采用行动导向组织教学,注重职业素养的养成。教学方法也要符合现代学生心理,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记忆,比如分组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等。教师是教学中的关键,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所以,教师应当积极的开发课程,设计教学情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各种不同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我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以活动为载体设计了四个情境:第一情境是接待来宾,以口语表达为主,通过谈话[普通话练习]、介绍、演讲、解说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第二情境是工作会议,以听力记忆为主,通过广播、新闻、报告、课程、讲座等形式获得信息并记录,提高工作过程中的收集和识别信息的能力,及速记速写的能力;第三情境是会展服务,以读文欣赏为主,通过学习欣赏诗、词、名家作品让学生了解人文历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四情境是社会调研,以写作训练为主,综合以上三个情境的学习实践,就本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调查研究,用正确的字、词、句、文形成报告进行汇报。通过过程的方法训练,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上只是我通过学习“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初步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的完善语文课程的改革,设计出不同专业真正所需的课程方案。

通过这种改革的学习体验,我们年轻教师会积极努力的在改革中发挥作用,不断提出新思想、新方法。并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会一直思考并探索下去,希望不再是在困惑中摸索,而是在探索中前进。

参考文献

【1】 2000年 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考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

【2】 2004年 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职教论坛

【3】 2005年 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思考》搜狐教育

【4】 2007年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清华大学出版社

高职教育管理 篇5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确立了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也在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方向转变,这直接带来了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和在校人数的增加,也对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形成了条件。目前的高职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学习需求也日趋多样化,而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仍旧带有比较大的行政色彩、应试思维,对招生管理和就业管理工作的创新力度不够,影响了整体上的教育管理效率和效益,所以迫切需要对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发展和应用,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路径。

一、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发展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个人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渐扩大,从而带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开始发展。高职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经过多年的调整与发展,目前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同时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取得的进步

首先,高职院校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基本达成了共识,把学生作为学校基于管理工作的中心。在学生培养目标的确立上,除了要重视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外,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基础教育也非常重视,以便于学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高职教育的功利性,有助于保障职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其次,高职院校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比较成熟。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规模的扩大,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也就逐渐得以确立,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系级管理部门拥有比较大的管理自主权,可以负责专业班级的具体教学管理工作,而校级管理部门可以将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宏观管理上,做到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分工,避免了职能交叉和重复管理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缺陷

首先,高职院校对传统教育管理经验的依赖性比较大。有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就是依赖传统管理办法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强制性管理,缺乏与时俱进、管理创新的意识,如依据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对学生进统一化、标准化管理,导致学生管理工作体现出严重的制度化和程序化特征。但是高职学生在学校应该拥有一定的自由度,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也比较明显,有些学生的个性化素质比较强,所以过于依赖传统管理经验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严重时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和叛逆心理。其次,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主要是采取事后管理模式,过于强调教育管理的任务,而缺乏教育管理的主动意识和灵活思维,容易造成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脱节现象。如高职院校的一些管理人员,认为教育管理工作就是代表学校管理学生,学生只是管理的对象,而不是服务的对象,当出现教学问题或学生犯错时,再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所以多是采取“事后管理”手段,“事前管理”、“预防管理”意识比较薄弱,管理手段也不够先进,最终影响了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再次,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队伍缺乏稳定性。由于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对教育管理人员的需求量也比较大。但是由于很多一线管理人员多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教育管理经验比较缺乏,所以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性比较低,容易出现离职现象。同时,很多院校不够重视教育管理人员,待遇和地位上都处于较低水平,对他们缺乏有效的培养和薪酬激励措施,所以容易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导致教育管理队伍缺乏稳定性和均衡性,限制了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创新和发展。

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及应用实践策略

(一)实现从功能管理向效能管理模式的创新

目前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基本上还是按照功能角度进行划分,组建管理组织结构,如根据学校的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分别确立教学管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校园文化管理等目标,然后逐个去实现。但是这在实现基本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很难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效能。随着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任务的日益繁重和复杂,在有限的教育管理资源内追求管理效能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对此,高职院校的管理要积极确立效能目标,对传统的组织管理目标进行优化和调整,探索学校教书育人和教育管理的内在作用机制,明白如何管理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人才培养会更加有效,招生工作会更加高效,学生就业工作会更加顺利,从而逐渐确立学校的效能管理模式。例如,高职院校各个院系部门之间可以实现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教师等资源的共享,所以应当在整体上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避免搞“平均主义”,实现有限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同时,基于高职院校效能管理模式构建的现实需要,学校可以加强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科学教育评价等教育管理手段的应用,促进学校教育管理行为的有效改善。

(二)实现从职能部门管理向整体优化管理模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基本都是以“分工制”为基础的,所以通常会根据教育管理工作任务组建教学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后勤服务部门、外联部们、校园文化管理等部门等。这种传统的功能管理模式,虽然内部分工比较明确,各个部门与人员的职责、职务会比较明确,但是容易造成各个部门之间的“各自为战”,有时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很难实现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统一指挥、有效协作。例如,学校的财务部门、人事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基本实现相互孤立,当出现矛盾冲突时,各个部门会相互扯皮、内耗,所以本位主义和小团体思想会比较严重,不利于高职院校整体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整体优化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就是要求学校打破传统的职能管理思想,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思想,要求学校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都必须具体整体意识和系统思维,当出现部门利益之间的冲突时,要以整体利益为主,做到顾全大局,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上多给予支持与协助。在具体实践中,高职院校可以加强规划理论与方法、对策理论与方法、特色管理理论的创新应用,这对于协调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构建整体优化管理模式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加快学校现代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现。

(三)实现从封闭强制管理向柔性开放管理模式的创新

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很多高职院校倾向于强制化的封闭管理模式,以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统一化、标准化的管理,但是这样很容易与部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相冲突。此外,有些学习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对辅导员的依赖性比较大,而辅导员往往还承担比较多的学校管理任务,加上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所以很难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同时,带有强制性的封闭管理模式,学生只是管理的对象,而不是服务的对象,所以教育管理工作缺乏“服务学生”的主动意识,也缺乏情感教育因素的有效导入,很多管理者甚至不了解学情、不认识学生,机械性的教育管理工作很难实现理想的效果。对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思想的导向作用,积极转变过去“训导型”、“封闭型”的落后管理理念,将学生看做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管理理念,积极创设开放型、咨询服务型的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开展更多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借助柔性管理措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例如,学校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监控学生的思想动态,当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时要对其进行疏导,避免问题扩大化;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可以赋予校园文化更多隐性管理职能,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教育管理的相关作用和职能;校园制度设计的人性化,有助于实现学生对规章制度从被动遵守向主动遵守的有效转变,避免校园管理制度对学生的硬性束缚,让学生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和谐。

(四)实现从“单主”向“双主”管理模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以“教”为中心的,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管理者的管理任务进行组织设计,说要实施的“单主管理”、“单向管理”,学生在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处于从属地位。这一传统模式虽然能够方便教师组织、管理以及控制管理进程,将以教师为代表的管理者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但是学生在校园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却遭到了严重忽视,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以及参与校园管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从“单主”向“双主”管理模式的创新、转变,就是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和智能,赋予学生更多的管理自主权,老师等管理要更好的充当组织、引导职能,注意学生的自主管理动态,做到及时监督与有效指导,切记“越权”和不当干预,达成“双主”管理模式下双方之间的平衡,例如,高职院校的院系或班级在做出一些重大决定时,学校要完善沟通反馈机制、学生参与机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工作,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决策权、参议权,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营造出公开、公正和公平的管理氛围,这样可以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切身利益,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

(五)实现从传统人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下,很多教育管理都是依靠“人”来实现的,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理,管理效率也比较低。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带来,现代信息技术也为高职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多的技术支持,学校的传统管理思维方式要做出积极转变,加强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使其更具“数字化”的特征。例如,学校的素质测评、学籍管理、招生管理、就业指导等工作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来实现;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进行匿名沟通;各类通知和文件的下发也可以通过电子文件的形式下发;学校的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等都可以组建电子档案;图书馆管理可以实现在线预约、电子文献阅读与共享等。可以说,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实验与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对教育管理工作的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结语

总之,我国的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很多的教育成果,在管理模式上也在不断的优化和调整。基于当前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必须首先实现教育管理理念上的创新,然后积极实现从功能管理向效能管理、从职能部门管理向整体管理、从机械管理向人性化管理、从“单主”管理向“双主”管理的积极转变,以促进高职教育管理模式的有效创新,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在管理实践中实现更好的人才培养效益。

参考文献:

[1]潘锡泉.高职院校治理模式创新:“治理”和“自理”的耦合[J].职教论坛,2017(22):43-48.

[2]姚树伟,谷峪.高职院校发展动力因素与机制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5):18-20.

学习高职教育理念心得 篇6

近段时间集中学习了三个重要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教职成[2011]12号,明确了以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对将后的工作和业务学习给予了高度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引导力量。

一、围绕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地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引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 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

二、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优势,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和创建虚拟实验。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围绕创新的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助、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寓教于研。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向产学研用一体化转变。

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参与高校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参与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开展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

六、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加强对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研究,加大对文史哲等学科,将优秀文明精髓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同时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管理探索 篇7

1. 创业教育概述

创业教育 (enterprise education) 这一说法的提出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世界教育研讨会上, 它对21世纪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学生要具备创业能力。这一说法的提出, 使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大大提升, 成为与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创业教育, 广义上就是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个人。在当前高校教育中, 创业教育主要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创业素质与创业意识,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积极开展教学实践, 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 创业教育最早是在清华大学, 它是以创业计划竞赛的形式出现。进入21世纪, 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变得更加严峻, 新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 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教育部逐渐在全国众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 将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确定为就业教育的试点单位。从当前的教育结果来看, 创业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些高校都形成了自己的创业教育模式, 这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2.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模式借鉴

创业教育最先出现在欧美, 其发展时间已超过20年, 在教育经验和理论上形成了一定规模。在我国, 这种教育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摸索中, 主线形成了以下几种教育模式。

2.1 知识技能型创业教育

这种模式主要以商业化形式运作, 主要是在高校之中设置专门机构, 通过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来实现。它主要是针对学生如何创业的问题, 这种模式能够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和咨询服务, 解决学生的创业难题。创业教育是一种重视能力的实践教育,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形成相关的知识技能。通过商业化的运作模式, 学生逐渐了解关于创业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为学生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知识技能型教育是通过教育实践, 培养学生的相关创业能力, 使学生得到锻炼。

2.2 创业意识型创业教育

这种模式充分认识到了意识对物质的指导作用, 它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作为重点, 以创业意识指导创业实践。学生的创业意识又可以包括发现创业点的意识、创业动力和为创业做的准备。在这种教育模式中, 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相结合, 以意识指导创业实际, 从而形成其创业能力。此外, 这种教育模式还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要求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规划, 为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为学生提供创业机会, 并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

2.3 创新能力型创业教育

创新能力是创业的基础, 创业就是需要开创与别人不一样的经营运作模式, 这种模式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很高。创新能力教育模式充分认识到了能力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在创业教育中充分重视创新教育的作用, 注重学生基本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 还为创业提供资金帮助和技术咨询, 解决学生创业的一些难题。此外, 这种教育模式还在学生建立对学生创业完全开放的创业基地,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不仅如此, 它还在学校中开展创业比赛, 检验学生的创业成果。

3.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管理的方法

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 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针对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 也必须从这几点出发。因此,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转变教育观念,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

转变教育观念是高职院校当前教育改革必须重视的问题, 在以往的高职院校教育观念中, 教育的衡量标准是成绩, 是书本上的东西,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 学生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因此, 针对创业教育, 学校就必须转变这一教育理念, 以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为主, 注重教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同时, 在教育的评价标准上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 要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评价的出发点, 综合考虑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等因素。

3.2 加强创业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进入21世纪, 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 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目前大学生就业面对的难题是高不成低不就。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观念, 让学生理解创业也是就业的一种形式, 而且是一种更高级的形式。在针对创业教育所需的资金、技术问题上, 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 同时合理预算资金的流向,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充分的支持和帮助。此外, 在环境营造上, 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氛围, 为学生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

3.3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教育结果和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 高职教育就是一种面向实践活动式的教育活动, 与社会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创业教育作为一种需要实践检验的教育形式, 必须在教学中有着实践的成分, 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创业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意识等, 在教育中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还能够运用实践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 为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必要的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 其重要性越来越大。文章认为, 在当前环境下发展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管理模式, 从教育观念、教育形式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进行, 比较适合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牛长松.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 2009, (4) :135-136

高职教育管理 篇8

关键字 高职数学 特点 教育 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数学课程的特点

高职高等数学较初等数学而言信息量大,囊括了《数学分析》、《空间解析几何》、《线性代数》、《微积分》等内容。初等数学学习历时十几年,讲究循序渐进,反复学习和大量练习。而高职高等数学只有一年的学习时间,不允许像初等数学那样,每种题型反复训练。

高职高等数学相对于普通高等数学来说,教学内容相似。而高职高等数学淡化了理论推导和计算,强化了概念和实际应用。强化了求极限、导数、积分等较复杂的计算技巧,以“实用和够用”为度,不片面追求高、深、难,同时也加入了数学软件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职数学课程的“服务型”特点

高职人才的培养应走“实用型”的路子,而不能以“学术型”、“理论型”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级应用性、技能性人才,以使学生能真正掌握某一工作岗位所需的实际工作能力,毕业后能直接上岗。因而不应过多强调其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而应将其作为专业课程的基础,强调其应用性、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所以高职数学课程应该是一门“服务型”的课程,服务于其它专业课程,服务于其它专业。

(2) 高职数学课程的“应用性”特点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在任何一门学科当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曾有人说,如果一门学科还没有发展到可以用数学来表述它,那么这门学科的发展就仍不完善。对高职的数学教学来讲,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更应该加强数学应用性的教学。

(3) 高职数学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职数学课程应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

(4) 高职数学的“大众化”特点

“大众数学”是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应用与实践,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注重方法与内容,让学生学习必需的数学;注重个性与发展,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2高职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从上述的高职数学课程的特点中,我们了解到高职教学的改革是刻不容缓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是教师的职责。现代的高职数学教育将朝着下面的方向发展:

(1) 建立符合专业需求的内容体系

每个学科对数学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特别是高职教育强调的是专业技能,教师要不断汲取国内外的新信息知识,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技术了解和把握国内外高职数学教育的发展情况,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及培训组织的先进经验和教学思路,进行分析研究,制定适合社会要求的和职业发展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在给学生上课的同时,还要不断地进行总结,针对不同学科需要的不同的数学知识进行汇总,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2)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技术共享国内外的优秀教育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突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式”、“交互式”的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专题报告、集体研讨、分散研修、案例教学等教学形式,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3) 突出数学知识的应用

采用各门专业应用到数学来进行讲课,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内容,并通过实际的例子掌握到今后工作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能够化被动为主动,让原先“灌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成学生主动学习。

采用这种方式还能让学生能够积累下一定的实际的工作经验,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相近或者相同的问题,能够及时地找到解决的方案。从而让我们的教学能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田万海.数学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6.

[2]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1.

[3] [美]Bruce Joyce,Marsha Weil,Emily Calhoun著,荆建华,宋富钢,花清亮译.教学模式[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 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究会编.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上一篇:初一主题班会我爱我班方案下一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结题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