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学的要求(共12篇)
学生自学的要求 篇1
阶段性教学反思
城镇中学
张秀芳
1、学生自学能会的不讲的要求。提高了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再如,黄河上、中、下游各段的环境问题,出示图片后,让学生读图描绘,最后得出问题,教师及时的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了知识的拓展和综合,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体现开放式的地理教学。
在引导学生分析黄河中游地区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时插入历史知识:古代比较强盛的朝代建都长安(今西安),古代的丝绸之路就从长安出发,到达欧洲,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体现了学科知识的综合。在黄河的根治中,断流和水污染的治理是本节课难点中的难点,要求学生结合当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原因,找出最合理的根治办法,并布置学生结合我们当地的河流去探究学习,体现了开放式的地理教学。
3、突出人文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在根治黄河上,让学生献计献策,并对学生及时地进行思想教育,从现在起,努力学习,打好基础,学好本领,为治理黄河和建设我们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还有,我们如何去治理,才能使我们附近的河流更好的为我们服务等等。这些问题中,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又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学生自学的要求 篇2
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 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学能力重要性。“二十一世纪的文盲, 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把自学能力的培养转化为学生所追求的一种基本技能, 一种追求成功的必备条件, 变“要我自学”为“我要自学”。一方面, 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 就会“自学、自补、自强”, 为后面阶段的顺利学习提供保障。另一方面, 要把自学能力的培养转化为自觉积极的行动, 积极地利用一切时间展开自学, 并时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如我在进行七年级语文教学时, 每次上课前, 学生都会拿到一份学案, 期中第一部分为预习, 我告诉学生先要自己阅读课文, 并且把难理解的字词自己先尽力处理, 同时把你认为好的词句画下来。在上课时, 由于学生已进行了阅读, 教学也就会比较顺利。
人们常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如果产生浓厚的兴趣, 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 也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过来, 如果没有任何兴趣强硬让学生学习, 就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 利用一切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 主动参与, 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黄河颂》时, 我首先为学生展示了我搜集到的黄河的照片:蓝天白云下波涛滚滚, 汹涌澎湃……学生一下被图片中黄河的壮观景象吸引住了, 此时我说:“这些图片和今天我们将要学的课文内容一模一样, 让我们一起走进雄奇壮丽的山河, 感受黄河母亲豪迈的颂歌。”接着, 伴随着雄壮的乐曲, 我又为大家播放起了配合课文内容的黄河美景的课件, 并请学生们谈一谈自己看到黄河的感受。这一下,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了, 他们认真地看, 细心地体验, 争着尽情地说……尤其是在深入学习课文后, 我希望他们利用自己的朗读来重现黄河的美景时, 学生们的积极性更高了, 个个抢着读、比着读, 读得那么令人陶醉。又如在教学《马》一课时, 先创设情境, 播放图片, 展示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 将人工驯养的马与天然野生马进行比较, 后让学生自己揣摩着读, 最后进行诵读比赛, 体会作者对天然野生马的由衷赞美, 对人类驯养的马的深刻同情;共同来品味被赋予人格魅力的马, 或像英勇忠义的战士, 或像驯服诚实的奴仆, 或像豪迈而狂野的游侠, 或像典雅高贵的绅士……由此可见, 恰当地创设情景, 的确能激发学生们去发现美的事物, 研究美的内涵, 探索美的真谛。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去引导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善于使用各种学习工具的习惯
要求学生尽量备齐工具书, 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 首先要求助的就是工具书, 然后自己亲自动手查找, 逐步成为一种习惯。从事教学十几年以来, 几乎每节课我都要查看一下学生有没有带工具书, 而且遇到不懂的字词, 都要求学生自己查找解决, 逐渐形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2. 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只有不断的反思, 才能够不断地去发现自己的不足, 才能不断地去改进, 才能日益进步。如教学《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一课时, 让学生与文中作者的童年进行比较, 探索成长的足迹, 体会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 无味的冬天也有童趣, 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 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趣味, 生活中有很有趣事, 要善于去发现、去品味。经过这样的反思, 再让学生写童年趣事, 学生就会感到有内容可写, 而且也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坚持培养学生进行反思, 使他们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感悟, 逐渐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对他们的成长也是大有好处的。在进行《斑羚飞渡》的教学时, 让学生反思两个话题, 一是斑羚在生与死面前, 做出了令人震撼的选择, 老斑羚以自己的死搭就了年轻斑羚生的桥, 它们的行为是伟大的, 它们的精神是可贵的, 这给我们以震撼, 震撼之余静静地想, 我们人类在这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难道我们真是世界的主宰?难道我们可以为所欲为?二是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 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反思我们人类, 当灾难面临时, 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斑羚那样, 不苟活, 视死如归?经过这样的反思, 把斑羚与人结合在一起, 进一步去体会斑羚的智慧与勇气, 启发学生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
三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自学方法
1. 课前做好预习
笔者认为, 可以通过下面几个环节起到很好的预习效果。首先是读, 读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其次是画, 这是预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把重要内容和疑惑的问题画出来。第三是思, 积极思考问题。在预习时, 思考问题, 并进行质疑, 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行为。做好课前预习, 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就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如在进行《社戏》一课的教学时, 我就让学生先放开声音读, 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明白文中大致讲了哪几个片段。然后, 再默读, 边读边画, 对有疑问的字词句进行标注, 同时也把你认为比较好的词句或者是你深受感动的地方作上标记, 最后和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尝试解决疑问。经过这样的预习, 学生对课文有了自己的初步把握, 在教学时也就比较顺利, 学生也逐渐有了自己的预习方法。在进行《猫》一课教学前, 让学生默读思考, 本文共写了几只猫, 每只猫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 对每只猫的结果, 作者表现出了怎样的情感?要求边读边画边思考, 如不能解决, 可能与周围的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协商, 最终有疑问的标识出来, 在课上提出来。经过这样的预习, 在课上学习进行的非常顺利, 通过猫的故事, 引起共鸣, 激发和呼吁我们要善待生命, 同情弱小者。
2. 学会总结归纳
学完内容后, 对知识内容进行由点到线, 再由线到面的总结, 从而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总结归纳就是要让学到的知识“由厚到薄”, 是一个逐步提高总结归纳能力的过程。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 让学生养成勤于归纳的习惯, 把学过的知识和方法, 分门别类地纳入到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里, 以便应用自如。如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 让学生先把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列出来, 然后归纳成几个主要段落, 逐步条理化, 通过平时这样的训练, 学生在进行阅读时, 便形成习惯, 逐渐提高自己的归纳能力。又如在总结《社戏》一课时, 先让学生回顾本课主要写了三个人物, 分别是双喜和六一公公和我;再来想想分别写了他们的哪些事情, 戏前有波折, 夏夜行船, 船头看戏, 月下返回;而文中主要是写哪件事, 知道是看社戏的过程。再把看社戏的几个片断进行连缀, 最后来体会本文的主线, 由盼望到去看, 再到怀念, 经过样的逐步引导小结, 学生对文章的线索就会更明白清晰, 为以后的阅读和写作奠定了基础。然后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童年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是否可以先把写作的线索先列出来, 明白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最后写什么;要确定出所写事件的重点是什么, 把它再细分成几个片断, 进行连缀。课后, 要求每位同学仿照本课的写作方法, 写一篇童年趣事, 待到作文课时, 适当进行点评, 得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学生也感到有内容可写, 而且也明确了重点该如何突出, 写作能力也得到明显增强。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 不可一蹴而就。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 螺旋上升的过程。传授知识, 数量有限, 培养能力, 受用无穷。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摆在重要位置上, 坚持不懈地指导、启发和督促,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摘要: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 笔者发现在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 课堂上主要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 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遇到新知识, 一旦离开教师的讲解, 学生就无从下手, 具有严重的依赖性。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
学生自学要求的设计有考究 篇3
一、自学要求要合理
1.数量上不能多
小学生一次掌握信息的量不宜过多,如果多了,学生不易掌握;而且,任务量过大,学生易产生畏惧感和疲劳感。如果是低年级,要求要更少,最好一次一个要求,高年级也不能超过三个。
2.要求不能太高
每次自学应最少有60%的学生能通过自学完成任务,其他学生也应通过讨论等方式完成任务。学生自己完成任务就会有成就感,从而树立信心,产生兴趣,充满力量继续学习。例如:画出文中的生字,读学生自学要求的设计有考究
文/姜海宽几遍并扩两个词。低年级课文中的生字比较多,画出来,读几遍,再扩词,需要学生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而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特点不允许他们如此长时间地学习,因此难以完成任务,即使完成了也是虎头蛇尾。我们完全可以分两次完成:第一次,画出生字在课文中的词语读几遍,看谁读得又快又准。第二次,你能再组其他词吗?相信你一定行。同样是完成读生字、扩词的任务,分两次学生就容易多了。
二、自学要求要有指导性
自学要求是学生自学的路子,是拐杖,是学生自我考查效果的标准,也是教师检查学生自学质量的唯一依据。首先,自学要求要明确,让学生清楚自己自学什么,达到什么目标。如苏教版第五册《三袋麦子》,教师设计自学要求:三个小家伙面对土地公公相同的礼物处理方法不同,你喜欢谁?为什么?回答了这个问题,小动物的性格特征就显现了,作者的教育意图也就水落石出了。其次,设计问题还要抓住统领性问题。如《海底世界》,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海底真是一个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的世界,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嗎?抓住中心句,提一而举全部。最后,设计问题要考虑到教师长久以来坚持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这些问题的提出必须为学生掌握这种方法服务。比如,我要培养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是抓词语、解句子、悟课文。我通常会设计这两个问题:(1)读这个自然段,画出拦路虎,再看看哪些词你喜欢,为什么喜欢?(2)读课文,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学会了抓词语、解句子、悟课文的方法。
三、自学要求要有层次性
自学要求要分清层次,比如:读有读通、读懂、有感情地读三个层次,在自学要求中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现象:第一课时自学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而实际上学生都不能读通课文。
四、自学要求要具有可操作性,要指导自学方法
比如读通课文,可设计成:利用字典或其他工具书解决课文中不认识的字,读通课文。“利用字典或其他工具书”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学生利于实施,易达到目的。
五、注意语言修饰,提高学生自学的兴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特别是低年级,兴趣很重要。如“读通课文(遇到拦路虎可别忘了你的字典朋友)”“看谁成为朗诵家”,等等,用形象化语言或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学目标要为学生自学设计,要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设计。
学生自学的要求 篇4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文的撰写,是本科专业课程设计中考核的重要环节,是考生必须完成的总结性作业。撰写毕业论文,既是对考生学习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总结,也是对自考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科学研究的训练,是对考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全面检验。
1.选题
选题是指确立论文题目,确定研究的目标和主攻方向一定要和所学本专业相关。考生在选题时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意义。
(2)难易适中,大小适度。(3)知己知被,量力而行。
(4)勤于思索,刻意求新。文章的新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第一,从观点、题目到材料直至论证方法全是新的。这类论文写好了,价值较高,社会
影响也大,但写作难度大。第二,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新的看法。第三,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课题,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第四,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只要能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认为文章的选题有新意。
2.拟定论文提纲
3.撰写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据论文的主要篇幅,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作者理论水平和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它决定着论文水平的高低和质量。论文的正文一般包括三大部分:绪论、本论和结论。
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讲清研究的动机、写作的理由、目的和意义、提出问题、概述内容、明确中心论点等。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要求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观点,条理要清晰,逻辑要严密,要求内容扎实、丰厚。
结论是全文的总结,是整篇论文中分析、论证问题的综合性概括,是论文的精华所在。
4.论文修改与定稿
检查并修改初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论点与论题的一贯性;(2)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性;(3)论文的结构层次与逻辑思维的密切性;(4)论文语言表达正文及参考文献宋体小四号的准确性;(5)标点符号使用的正确性;(6)采用的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忌误用、混用,中数据、年代、人物名及地名是否准确。然后和指导老英文标点符号应区分开
师联系,须指导老师同意后方可定稿参加答辩。
图、表、公式、页码(从目录开始按阿拉伯数字5.论文基本格式
连续编排)用宋体6号,居中书写。
毕业应采用汉语撰写;一般由7部分组成,依次(3)标题和层次
为:(1)封面,(2)中文摘要和关键词,(3)英文摘标题采用三级标题,格式如下: 要和关键词,(4)目录,(5)正文,(6)参考文献,(7)1.××××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1 ××××(1)封面(采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规定1.1.1 ××××的封面)
(4)图、表、公式(2)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图:a.要精选、简明,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中文摘要应将学位论文的内容要点简短明了地b.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表达出来,约300~500字左右(限一页),字体为宋一致。
体小四号。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c.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新点,语言力求精炼。表:a.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b.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文的关键词(3-5个)。公式: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3)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虚线。
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小四号。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4)目录 节(或连续)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标题应简明扼要并标明页号。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
(5)正文
(5)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一般要求不少于8000字,内容一般包根据《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要求括: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分析与讨论、研究成果、书写参考文献,并按顺序编码制,即按中文引用的顺结论及展望。
序将参考文献附于文末。作者只写到第三位,余者写(6)参考文献 “等”。
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
献资料。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连续出版物: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章之后。
号):起~止页码
(7)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专(译)著: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指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6.打印格式
论文集:作者,文题,编者,文集名,出版(1)纸型、页边距及行距
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毕业论文一律用国际标准A4纸(297mm×210mm,学 位 论文:作者,文题,博士(或硕士学位论70g)打印,论文的上边距:25mm;下边距:25mm;左文),授予单位,授予年 边距:25mm;右边距:25mm。一、二、三级标题行距专利: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为单倍行距,段前、段后间距各设为0.5行(即前、种类,专利号,授权日期
后各空0.5行),正文为1.5倍行距。
技 术 标准: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2)论文字体、字号及标点符号的要求
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一级标题黑体四号举例如下:
二级标题黑体四号[1]王传昌,高分子化工的研究对象,天津大学学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
报,1997,53(3):1~7
[2]李明,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58~62
[3]Dupont B.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sever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with an unrelated MLC compatible donor.In:White H J,Smith R,eds.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Houston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1997.44~46
[4]王健,建筑物防火系统可靠性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1997
[5]姚光起,一种氧化锆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891056088,1980-07-0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GB310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
(6)量和单位
要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具体要求请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1996);
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
7.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
(1)毕业论文的成绩按百分制计分,75分以上为良好以上,低于60分为不及格。
(2)本科毕业论文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及是否同意参加答辩的意见,最后成绩由毕业论文答辩小组和指导教师确定最终成绩。
(3)学生所写论文能够运用所学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在学术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观点明确,结构严谨,语言通顺,格式规范,可评定为优秀或良好;论文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有一定深度,结构较合理,观点较明确,语言能顺,格式规范,或评定为中等或及格;论文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观点无新意,内容东拼西凑或有抄袭现象,基本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或文不对题,结构安排也不甚合理,文字不通顺,格式不规范,可评定为不及格。
8.毕业论文答辩(1)本科毕业生只有其论文经指导教师初评合格并同意进行答辩后,方可参加答辩;否则不予以安排答辩。
(2)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具体负责毕业论文答辩事宜。
学生自学的要求 篇5
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助下,在自学活动和实践中培养出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必须自主地认识新课题,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按老师指导的途径和方法,展开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或通过感性——理性的途径,或通过理性——理性的渠道,去获取新知。因为自学过程是学生自主从材料走向结论,从已知走向未知的。表现为学生独立的认识过程,教师只是从旁引导,辅助、催化,所以活动的系统性与综合性较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中逐步获得终身有用的自学能力。
学生自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自学,教师决不是局外人,学生必须发挥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才能逐步形成自学能力,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如何,是学生形成自学能力的关键。首先,我们教师先要钻进学生的学习内容中去,抓住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设身处地地变换到学生的位置去思考问题和体验学生的心理。如有些教材比较浅显,可完全由学生看书、鼓励他们大胆提问,教师讲解提出的问题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必要之处进行点拨。如:三位数乘多位数,只要点拨百位上的数乘乘以后,为什么要对齐百位。如果教材是后续教材,可先组织复习前承教材,设计迁移程序让学生自行同化新知。有些教材的内容难度较大,可拟定自学提纲,启发引导学生自学。其次,教师在自学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规定自学的范围、内容和黑板上要观察的图或算式。明确读书时需要思考的问题,使学生学有所指,学有所依。第三学生在自学时,教师要随时获取信息,对关键性的问题,普遍遇到困难的问题,对学生的质疑做出及时的点拨和个别交流,针对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多关心,及时到进行辅导、帮助,扶他们一下,完成自学过程。最后学生自学结束,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对从练习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要及时补救,并做整个自学过程的概括、总结,与学生一起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学生自学讨论作业的心得 篇6
自学地理课本以后,可以展开讨论作业,或者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边自学边讨论。
第一是学生们彼此讨论。教师要发动学生在座位前后左右相互讨论作业,不要怕秩序不好而不敢放手。在开始时要进行动员,规定一些办法,例如与本课作业无关的事不准讨论。不能随意抽题讨论,要顺序而下,彼此讲话的语言声音要轻一些。
第二是师生间讨论。在学生认真自学并且通过思考的基础上,师生之间可以开展讨论作业,用民主的.方法,循循善诱,不宜使学生消极地回答教师提问的作业,而要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这样讨论作业有三方面优点:
①由于中学生年龄特征,上课注意力维护的周期可能不长,学生们大脑的兴奋灶通过讨论能够得到适当的调剂,提高学习效果。
②学生在准备讨论作业时必须积极思考,在讨论中,有机会学习分析、综合、评定知识等,既可深化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又可发展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会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 篇7
一、问题的探究
长时间的调查发现, 很多学生想学好语文, 但是无从下手, 很多老师也想教好学生,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 但是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 都很难走出语文学习效率低这个怪圈。学生想学好语文的愿望很强烈, 但低下的学习效率使他们的愿望慢慢地消失了, 语文成绩总是不如人意。究其原因, 有很多方面, 但是学习方法不当是主要原因之一。在语文学习中, 学生学习有以下一些问题存在。
1. 等。
语文知识的学习, 从字、词、句到篇的分析非要等到老师讲了, 才去记, 才会相信是正确的, 根本不会去自己探究。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缺少了最起码的自学意识。
2. 动手不动脑。
现在的语文教学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但是学生在学习时, 更多的人是愿意把脑力劳动变为体力劳动, 以为只有课堂笔记抄得多才是好学, 以为天天读背几篇课文便是努力。这样使得他们的学习效率极为低下。
3.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很多学生怕课文分析, 在课堂上一篇自己可能半懂不懂的课文, 在老师的分析下, 更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此, 这些课根本就不会去听, 在作文时也更不知怎么写才会更真实、更生动。所以他们的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4. 不知语文该学习什么。
很多同学说:“语文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课, 上与不上也没关系, 反正考试也很少考课文上的。”几年学习下来, 他们觉得除了课文多了之外, 没有学到什么新的知识, 根本不知, 有哪些新的知识点。这样, 自然就不知自己的语文知识水平如何, 还要学习些什么, 将朝哪方面发展。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
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解决他们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就是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教会他们自学语文的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强烈的学习欲望下, 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 获得优秀的成绩, 刺激学生有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1. 降低难度, 激发兴趣。
先从字、词这些学生最易入手, 又最能获得短期效益的知识点出发, 让学生在字词的积累上有成就感, 学生也就会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样他就会由等着老师灌知识, 变为自己去探求更广的知识了。
2. 开动脑筋, 活跃思维。
引导学生如何, 开动大脑这部机器, 方法很多。学生其实是很有才的, 在很多方面都很有自己的主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能力的迁移, 让学生的大脑不只是机械地转动, 而是在自己的主动要求下开动脑筋, 活跃思维。
3. 每课有得, 成就梦想。
课前可以把本课的重点、难点和一些必要的知识点先告诉学生, 让学生量体裁衣地掌握该课自己能掌握的知识, 对可能难以掌握的用心去听, 去分析, 给自己一个挑战的机会。这样下来, 每天学生都有所得, 学习兴趣就会上来, 以后也就能适当地增加难度, 一步一步成就学生的梦想。
4. 明确体系, 学有所依。
学习语文在许多学生看来, 是无序可循的, 混混沌沌、模模糊糊, 如同一团乱麻, 无从下手。作为老师, 我们可以给学生构建一个语文学习的知识体系, 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让学生有一个很清楚的目标。这样, 学生就会知道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 还有哪些没有掌握, 就能把握好自己的前进方向了, 学习起来也就有章可循, 效果会明显好转。
让学生能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自觉地学习。如自觉地写日记, 自学地课外阅读和做笔记。果真如此, 那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不待言, 语文素养的提高也指日可待。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篇8
关键词 自学能力 信心 方法 环境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这个时期正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如何唤起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能,使其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一、树立学生自学的信心
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因而,教师应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例如介绍一些历史上刻苦学习的伟人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生自主学习意志,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深入教育。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将来立足社会的必备技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质疑问难、敢说敢议,是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坚实的基础。只有有了信心才能使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大胆地走下去。
二、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
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学习方法,良好的自主学习方法必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方法的多少和是否科学。同样,小学数学常见的自学方法有很多,比如:阅读自悟、目标导学、分析推理、质疑问难、讨论验证、类比迁移、整理复习等。学生自学方法的掌握,需要教师平时悉心地渗透与指导。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一些途径,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1.會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地研读数学教材。阅读的方式一般有三种:①粗读。粗读一般是在预习的时候。只要在教之前简单了解一下学习的内容,了解一些基本的公式、概念、定运算理等。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前,给学生提供导学的提纲,以便学生读起来有目的性,把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记录下载,以便在教师上课时能抓住重点。②精读。一般用在课堂或课后。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教材,把新知识和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做到知识的迁移。还要进一步地进行思考,联系老师的讲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③联读。一般用于复习阶段。可以在学完一个单元或是一个章节以后,回过头来把整个章节的内容联系起来读一读,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使所学的知识形成知识的网络,便于学生的记忆。
2.会思。思考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帮助学生消化和记忆。思考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重学生思考的品质的培养,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动性,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教师在培养学生思考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在预习时带着教材提纲中提出的问题思考;②在课堂上对于预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后进行再次思考;③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思考;④在平时的练习以后要做好反思,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⑤对于同一个问题,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3.会问。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学生通过把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问题作为自己探索的方向,促进学生产生自主学习动机。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悬念、导谬、串联、排谬、反问、比较、转化、递进等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尽可能提供质疑的契机,让学生抓住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使“有疑—释疑”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参与、自发探求知识的过程。这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自主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受用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4.会说。教师应该适时地引导和启发学生去说,启发学生说思路,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然后借助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如个人陈述、同桌互说、小组讨论、师生切磋、大组交流、全班共议等,让每一个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而激活智慧,不仅使团结协作、个性展示等人文精神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弘扬,还促使思维方法得到训练,观察、思辨、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这对他们的终身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为学生营造自学的环境
在学习数学时我们也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合作的自主学习环境。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怎样给学生营造适合自学的环境呢?
1.营造自主学习课堂氛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着无穷的潜能。要把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进取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给学生足够的自学信心和自学空间。要让学生勇于尝试,大胆设想和提出问题,做到敢想、敢说、敢做。让学生在自学中体会到数学教学活动的兴趣和快乐。
2.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合理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探索和思考,点燃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去自学。创设自主学习情境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问题情境、矛盾情境、图像情境、游戏情境、竞赛情境、探索情境等。
谈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篇9
友好区第三小学高晶
前几天在上英语课下,一个叫姜一鸣的学生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他问我说:‚我要是上大学老师就不管了都是自学,是么老师?‛,当时他的这个问题对我触动很大,是的,在大学里的确大部分时间是自学,如果从小就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但现在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我们都深知,‚未来的文盲,并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现代教学论也认为:学校教育科学家的任务之一:主要在于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学会学习就是要有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一种高层的综合能力,一般包括一些要素:自学态度的形式、自学方法与技能的掌握、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与自学习惯的形式等等。简单地说:自学能力是指一个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从战略眼光来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特别是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这种能力、除学生学习的思想漳碍,启发学生学习动机是不可缺少的。
一、消除心理障碍,调动学习能力。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我们现代化教育年代,同时也面向我们九年义务教育,是一项重任。可是,不少小学生却对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视不够,他们认为,现在可以不考试升学,我们也不必那么辛苦地学习了,有的则认为:学的东西、考的东西太多了,因而产生了各种思想负担和厌烦情绪。由此可见,扫除学生的思想障碍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借助操作启动思维,使学生自觉获得学习方法。
二.教育教学中,教师给予自学提示。
扫除了学生学习的思想障碍,启发了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但并不是等于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仅仅是解决了自学能力的学习态度问题。如果教学只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就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导和带,教师的导和带的重要方式就是帮助学生设立自学提示。自学提示就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对自学的范围,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求。
三、学生自立自学,学会自我反馈信息。
独立自主学习,这是学生按照教师的‚自学提示‛主动地感知,理解和分析教材的学习活动。独立自学要有三个保证:一是时间保证。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探索‚为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二是参与保证。要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自学,积极地参与在探索之中,从探索中获取知识,发展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辅导保证。虽
然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所提高了,但学生在自学时,教师也要有针对性地巡回检查指导,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让他们及时调整过来,这就是所谓的学生自我反馈。其实学生具有自我反馈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培养学生自我运用信息反馈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来看,应加强学生的自我反馈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具有了自我反馈信息的能力,就能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也就是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才标志自学能力的最终形成。
四、提供平台,争星加分,激发自学的兴趣。
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在自学中适当的采用竞赛‘大王’与‘自学之星’的形式,可以激发他们的自学兴趣。如,凡是在家每晚有听录音自学单词或课文(有家长签名作证),在课堂上老师或小组检查时能在小组长处读出新单词的奖励‘单词自学大王’;能读课文的奖励‘英语自学大王’;一个月都能自学好的评为‘第几月份英语自学之星’;凡是寒假或暑假在家认真听录音自学,在回校的第一周能读出二个单元的评为‘寒/暑假英语自学之星’,能读一半以上的评为‘寒/暑假英语超级自学之星’。能评为‘月份英语自学之星’,‘寒/暑假英语自学之星’或‘超级之星’的学生们照一个照片,贴在教室门外,给同学们和家长们看看,使表扬学生们受到更多学生的认同、更多家长的赏识。同时,我也会把照片打印出来,奖励每个得奖者一张,并发信息给家长表扬和鼓励孩子,以此激发自学热情。学
生得到这张表扬、赏识的照片,往家里一贴,光荣感、自豪感更加促使他更积极、更自觉地自学。
在学校里,在老师教这一页之前,学生在课间或课堂上检查自学环节时,每位组员要到下一个小组的小组长处读出新单词或课文的分别能在小组里加1分;在老师教之前能背出单词或课文的能加2分。这些分数是非常大的吸引力!因为我们学校都是非常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非常注重小组的加分,每天或每周赢的小组班主任有奖励的,输的小组班主任要他们写简单说明书和下周的努力方向,或背一篇语文或别的。所以每一天,总有几个小组为了争赢而在课前努力自学和在课堂上努力发言和表现,也总有几个小组为了争不输而更加注重辅导组里的后进同学自学好新单词和课文、在课堂上更加努力表现和课后努力背书。
长此以往,就这样,通过竞争‘大王’和‘星’,通过小组竞争、自学加分,培养了学生自学的兴趣,自学习惯随之逐步养成。
五、指导方法,提高能力,强化自学的有效性。
学生课前预习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上‚学‛与‚教‛的效率。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会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才会提高。
六、增强信心,培养习惯,促进自学的持久性。
小学三年级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 篇10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一样宽阔。与其让学生生硬的去消化一些枯燥的语文知识,到不如从小的方面让学生感受语文的丰富:让学生知道,语文原来是一幅漂亮的书法,是生日送给友人的温暖问候,是商场竞争的一句充满智慧的广告词。语文是影视作品中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情节,是一句家喻户晓得经典台词。
其次,老师要讲的知识用自己的方法学
毫无疑问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但是对于久居校园,远离生活和历史的学生,总会有一种陌生感的产生。老师的讲解总会有带上老师自己的个人体会和感情。那么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教材的内容。可能要比听老师的讲解容易的很。
让学生给自己创造一个和作品内容相似的心境或氛围,这样可能会让学生的感情很快贴近作者或融入课文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查阅故事发生的背景资料和作品相关相关评论,不仅能够使学生从更深的层面去理解作品的内涵和外延,而且更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勇于对同学或老师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不同看法,则更能够使学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总之,调动学生的一切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
第三,课堂内的知识放在课堂外学
语文即生活。不仅是说语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更主要的是让这些知识再回到生活。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学生才能理解生活的内涵,才会热爱人生,珍惜生活。‘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课程标准也是这样说的。
让学生把课内的语文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去,让他们知道语文学习不只是继承,更主要是为了创新。
第四,分散的语文知识整体学
不论是一个学段还是一个学期或者是一篇课文。他们都包含有许多散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会更有利于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老师的问题设计也要善于从大的方面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抓根本,抓关键的学习。
谈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篇11
一、解析连接语。从精读到略读,一个较大的变化是学生从主要听老师讲课到尽量自己独立阅读。以前老师在指导略读课文时,往往先向同学提出相关要求,自从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略读课文前设置连接语后,同学的自学就更方便了,只不过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学会利用连接语。我在辅导略读课文时将连接语分解成“上篇课文简述——过渡——引入略读课文要求”,一旦学生掌握了连接语这一格式,就容易理解连接语的内容,那么学生独立阅读的目标就明确了,思路就清晰了。
二、朗读。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首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的学习兴趣首先来自朗读,所以并非说略读课文就不用安排学生朗读。我在设计略读课文朗读时,依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采取不同的朗读形式,如初读时,学生可以默读或自由读;较难理解的句子可以抓住关键词语读;有对话内容的课文可以分角色读;自然段中出现非常优美的语句时可以全班齐读;自然段较多的课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旦学生爱读了、喜欢读了,他们就能够在读中获得乐趣,能够把无声的文字化为富有感染力的形象语言,他们就会自觉地找书读,无形中也培养了自学能力。
三、思考。当今社会,快餐文化、流行文化对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学生可以不加思索地从周围环境中获取大量令他们入迷的信息。受流行文化的影响,中低年级学生也许更喜欢“读图”、更喜欢看动画,不大喜欢思考课文中的内容,所以要求中年级学生思考是一件难事。那么如何在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独立思考呢?除了课文本身要精彩外,根据连接语中的要求,我安排学生带着问题边朗读边思考。有的问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查阅工具书及有关资料就能够加以解决。同学在阅读中能够直接解决问题时就显得很有成就感,这时我会及时表扬和鼓励,以此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增强阅读课本的吸引力。而无法解决的问题则要求同学标上记号或把它们写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四、讨论。讨论可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让学生从习惯依赖教师的灌输转变到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是要有个过程的。我鼓励学生把读课文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拿到课堂上来一起讨论,引导学生多说,让学生在说中体验自我展示的愉悦。同学在讨论时表达不好的不要紧,教师必须让同学明白每个人都是从不会说到学会说的,若学生这样做了,其表达能力也就得到了训练。在讨论中出现不同认识的,我暂不给予解决,让同学们再去看书或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如此反复后,我才给予点拨。此外,我还通过设置重点问题来让学生讨论,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逐步学会抓住解决重点问题并过渡到学会抓准课文内容大意,提高自学能力。
狠抓预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篇12
1. 预习的重要性。
1.1 自我探索,打好注意定向的基础。
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以理解的知识上,而达到了听课的目的。这样,在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学生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为学生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
1.2 及早掌握学习信息,教学有的放矢。
在学生进行预习时,教师巡视了解;预习结束后,教师进行检查。这期间,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中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避免了平均使力及主观主义的倾向。教师针对难点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1.3 人人获得练习机会,提高学习素质。
不安排学生预习,直接进行讲读分析,课堂上往往只有几个优等生得到练习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是“陪客”。一些后进生还未思考成熟,优等生早已举手发言,告知全班同学正确的答案;一些懒惰的学生根本没有动脑。吃现成包子的人永远学不会做包子,不经过自学实践,永远也无法提高自学能力。自学能力低,如何提高学习素质呢?进行了预习,学生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学提纲,自己动脑动手练习。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学习素质得到了相应提高。
2. 重视预习指导,循序渐进。
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预习,教师首先要重视学生的预习,必须做到对预习指导到位,而且要循序渐进。
首先,在第一学段,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内进行预习。此时必须有具体的指导,向学生传授预习的方法,细致地安排预习步骤。对学生较好的表现及时肯定,加以鼓励;发现学生在预习中暴露的问题,及时纠正,认真小结。
其次,在第二学段,此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预习方法,预习可以采用“课内外相结合,以课外为主”的方式。根据学生实际,在课堂上留有一定的时空,进行预习的指导和检查。
最后,在学生形成较好的预习习惯后,预习就可以安排在课外进行。
3. 预习时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能仅为了预习而预习,而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让大脑充分运转,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预习时,可把自己的想法、怀疑一一提出来,多问几个“为什么”。听课时,师生、生生讨论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相吻合,心中便有了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思考兴趣;当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符合时,在讨论过程中就会集中追求解答问题的注意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引领学生逐渐掌握“想”的本领之后,我又遇到了更大的难题:学生不会“问”。在试着让学生预习时对课文提出自己不懂之处时,往往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什么意思?”很显然,这样的问题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是形式上的“提问”,是明知故问的“提问”。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仅仅是迈出了学习的第一步,我必须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经过思考及实践,带领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对课文进行提问。
4. 预习前,先让学生用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序号。
这个小序号的标画看似简单,其实在标画的过程中,对文章就有了一种感性认识。知道一篇文章是由许多个自然段构成的,有的自然段是由一句话构成的,有的自然段是由几句话构成的。这种认识对于今后的读写会有较好的影响,使学生知道自己今后作文也可以这样安排段落。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便于操作,如学生可直接向老师点明第几个自然段的哪个地方有疑问,教师也能方便地向学生点明第几个自然段需要注意什么等。
5 课前预习存在的问题。
5.1 未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老师不布置预习作业有的学生就不预习,有的虽然也预习,但只是把课前预习当成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重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5.2 不讲究预习方法。
预习内容偏重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够重视,采用的方法较单一。更严重的是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5.3 不善于合作学习。
学生在预习中出现问题不能通过同伴互助合作解决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或借助于资料。这种被动等待答案的学习方式使同伴之间缺乏合作交流,难以形成知识的碰撞,更难以撞出思想的火花。
5.4 不注重预习质量。
有的学生虽然预习,但预习时不善于思考,或采取的方法不合理,结果在课堂上抓不住重点,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困难重重,逐渐对预习失去了信心。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是提高预习成效的关键,合理的预习方法和有效的思维途径是预习成功的保证。
6. 预习内容的确定要适宜。
6.1 适合学生的起点。
是否精心布置预习,不仅直接关系到预习质量的高低,还关系到学生预习能否持久,直至养成习惯的问题。如果预习内容要求太低,学生就会觉得过于容易,不必预习;反之,预习内容要求太高,学生也会感到难以达到目标,无法预习。只有准确定位学生的起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预习的内容难易适宜,才能让学生“思有所悟”、“悟有所获”,才能感受到独立获取知识的欢愉,大大提高预习的实效性。
6.2 适合目标的重点。
【学生自学的要求】推荐阅读: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06-24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08-22
培养学生古诗的自学能力10-24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06-30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研究08-24
学生化学自学能力提高08-23
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刍议09-14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07-07
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心得体会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