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演讲稿

2024-07-26

饮食文化演讲稿(精选11篇)

饮食文化演讲稿 篇1

饮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民以食为天,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人生——题记

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包括客家菜、潮州菜和广州菜三大菜系。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格,是我国著名八大菜系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粤菜的三大特色为淡、鲜、精,风味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这就是我身边的饮食文化,它一直影响着我的人生,教我人生的真谛。

广东,由于地方靠海,气候适宜、温暖,因此粤菜不像北方的辣,而是相对温和的淡。淡而清,清而鲜,鲜而稳,需要慢慢地品尝和回味。从它的“淡”,我领悟到做人平平淡淡才是真,正如鲁藜所说的:“永远把自己当作平凡的人,就会工作得更刻苦,更踏实,更好;心灵就会获得平静,而人生的明镜就会变得清晰。”是的,把自己当作泥土,并非贬低自己,而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表现,这是一种人格的高尚,像鹤长啸九天那样坦荡充实,清音干云,光明磊落,这就是“淡”。

粤菜的另一个特色为“鲜”,因为靠海,所以有十分丰富的水产品,这让粤菜画上了“鲜”的印记,它更追求原汁原味,因此有了“鲜广东”一说。从它的“鲜”,我领悟到做人要做真实的自己,在生活中,我们不能自欺欺人,要做真实的自己,要客观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只有认清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才能继续前行。用虚假骗取真诚,生活赐给你的是难咽的苦酒;以真诚博得信任,人们捧给你的是甜美的山泉。这就是“鲜”,做真实的自己。

粤菜还有一个特点为“精”,粤菜的饮食十分注重形象和品质,包括严格的选材和精致的花雕。从它的“精”,我领悟到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有时候正是因为一个细节便决定你的成败,细节决定成败,这就是“精”。

粤菜,我身边的饮食文化,它一直影响着我的人生,教会我人生的真谛。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会继续寻找,与它同行!

饮食文化演讲稿 篇2

一、“课堂演讲”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实施形式

1. 课前三分钟英语演讲。

课前三分钟演讲(Daily Report),是可以贯穿高中三年并且每天使用的课堂演讲形式。教师可按不同顺序确定每天做演讲的学生人选(speaker),演讲的内容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定,也可以由教师按教学内容指定。我曾经按照学号顺序、抽签、学生指定和小组对抗的形式,分别做过主题为“self-introduction”,“My dream school life”,“A city I want to visit”等,以及学生自定主题的三分钟演讲。

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覆盖面广,学生参与率高,基本上全班每个学生都可以轮到两次以上;演讲的主题难度小,准备时间充裕,对每个学生都具有可操作性。

2. 课堂即兴演讲。

在分析教材时,教师一般都会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当问到一些有难度或争议性较大的问题时,我通常会安排两到三个基础较好,愿意开口讲英语的学生做即兴演讲。即兴演讲考查的是学生的思维机智、逻辑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和即兴演讲回答,不但可以使中上水平的学生有“跳一跳”的机会,给他们锻炼思维和英语口语的机会,而且可以给其他同学一个很好的示范,避免教师的“一言堂”。

3. 课堂小组活动汇报演讲。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我会注意安排不同主题和形式的小组活动。就《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我分别安排了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的主题引入讨论;Reading部分的主题升华讨论;Project部分的小组任务讨论等。讨论时我要求每组做好分工:组织者(organizer)、记录员(recorder)、演讲者(speaker)和其他成员(不同分工成员每次轮换)。讨论时每个组员都必须发言,发言必须有书面记录。这样到最后,演讲者代表全组做汇报时就有内容、有支持、有信心。因为演讲的内容集思广益,各小组积极性很高,而且往往会有出乎意料的精彩。

4. 课外阅读汇报演讲。

英语学习作为一门语言习得学科,除了教材和课堂45分钟之外, 还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因此,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词汇量和阅读能力的最佳途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时间无法统一安排及学生的课业负担沉重,教师布置的任务和学生完成的质量往往很难统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读书汇报演讲”的形式来处理任务和检测的关系。我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读一篇英文文章(英文杂志或报纸上的文章皆可),每周专门安排一节课,采取抽查的方式,由被抽到的学生在讲台上给大家做读书汇报:介绍文章大意,发表读后感想,给出推荐理由,并且推荐优美词句等。

“读书汇报演讲”的形式不仅起到了督促学生阅读的作用,而且给了所用参与的同学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

二、“课堂演讲”对于高中英语课堂的积极作用

1. 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课堂演讲”的形式虽各有不同,但它们在根本上相同的一点是:它们无论是在准备的过程,还是呈现的形式上,都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要求。

在组织学生演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容地“退居二线”,从讲授者变为辅助者和引导者,在引导学生主动进入课堂的同时,把课堂的时间、空间,知识的消化和呈现都还给了学生。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

2. 给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敢”讲英语。

在目前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大背景下,英语学科似乎被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但是学生在学习了近十年的英语之后,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只会做卷子,不敢也不能交流的“哑巴英语”。大城市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真实的英语语境,对于中小城市,甚至农村的英语教师而言,在课堂给学生创造机会,提供平台,应该就是一个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环节了。

各种形式的“课堂演讲”,或即兴,或课前准备,或小组讨论准备,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历练的舞台。通过不断地自愿或被迫演讲,学生们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在一次次的公开演讲中培养了讲英语的信心,激发了他们主动交流的欲望。

3. 加强小组合作,提升学生合作和竞争的意识。

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交流中分享创意,解决问题,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合作中取长补短,精诚团结,为了小组的荣誉而共同努力。在教师恰当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英语课堂因其学科的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更强调语言的真实操练和输出,而为“课堂演讲”做准备的小组合作学习,因为有其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小组成员间的语言交流也就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情景也更真实可信,而不仅仅是为了操练而操练,为了说英语而说英语。每次在各小组代表演讲之后,我一般会和学生一起评出“优胜组”,全组给予奖励。奖励其实微不足道,但各小组为了荣誉而战,在准备阶段都会竭尽全力,献计献策,为代表小组汇报演讲者做最充分的准备。在这样的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借助语言的有效操练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三、“课堂演讲”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几个注意点

1. 演讲的主题应具有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英语演讲作为非母语的一种演讲形式, 显然对高中学生来讲是一项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此教师在设计演讲的主题时, 更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 把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作为首要原则。教师设计的演讲主题应该是贴近生活, 并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这样学生才会对演讲主题感兴趣, 愿意去寻找和组织素材并且有话可讲。同时, 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和一般能接触到的知识范围, 所设计的选题不能过高地超出他们的能力, 以至于学生产生畏惧感。“无话可讲”和“无法可讲”的演讲选题显然都是失败的选题。1.你对英语写作很感兴趣。

2.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教师的合理指导应齐头并重。

课堂演讲作为一种主动的、创造性思想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 更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自主分析, 恰当地组织材料, 最后进行口头表达和呈现。在整个过程中, 首先,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教师要敢于放手, 不能为了让课堂顺利进行而“越俎代庖”, 对学生干预太多, 这就违背了设计“课堂演讲”的初衷而失去演讲的意义;其次, 教师应意识到学生还是不成熟的个体, 自我控制能力和意识都还有所欠缺, 因此“课堂演讲”也不能放任自流, 让学生随意发挥, 那就有可能以一场闹剧收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合理引导, 科学组织, 制定规则, 适时评价, 这样学生才能人人参与, 提高信心, 改进问题, 激发语言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演讲”的过程中真正有所得。

实践证明, “课堂演讲”并不是只适合“高端”学生的课堂教学中的“高端”产品。相反, 科学选题, 合理组织, 恰当运用, 在英语课堂中引入演讲这一活动, 不仅具有可行性, 而且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 融洽师生关系, 是提升课堂文化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跨文化语境下公众演讲的话语分析 篇3

【关键词】跨文化 演讲 话语分析

一、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语境演讲

1.1跨文化交际的国外研究

自著名的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于1962年提出“地球村”以来,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以及各个国家在经济上相互合作的迫切要求,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学者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实用性功能对跨文化交际进行深入研究。1959年,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所著的《无声的语言》的出版则被视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开端。Samovar, Porter和Stefani定义“跨文化交际是文化认识和符号系统不同的人之间的交际。这些不同的文化认识和符号系统足以改变交际事件。”[1] 他们认为不同国家的人们之间的差异和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的差异在性质上是一样的,因此这两者之间的差异都可看作是跨文化。

1.2跨文化交际的国内研究

在我国,将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胡文仲对跨文化交际做出的定义是:“可以说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 [2] 我国跨文化交际学初期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外语教学以及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此后,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与交际的关系、非语言交际、中西习俗对比、国民性研究等。[3] 与国外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相比,首先,我国的跨文化交际主要偏重于语言教学,研究范围局限于中美文化的对比,而国外的研究范围超出中美文化的对比,甚至细化到国内各民族文化的对比。再者,我国思辨性和演绎性的文章居多,以实证性分析的文章偏少。

1.3对跨文化交际演讲进行话语分析的意义

而跨文化语境下的公众讲演无疑是在非讲演者所属文化语境中所进行的语言交际活动。一个好的跨文化语境下的演讲行为不仅能将演讲者所属文化传播给异文化公众,并且能在充分了解异文化之后避免文化冲突,体现出对异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在跨文化语境下进行公众演讲更加地需要演讲者具有好的交际能力和广的知识面。对于跨文化语境下公众演讲的话语分析也更能体现出一个好的演讲者所需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交际。

二、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

2.1话语分析的产生和定义

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在《语言》杂志上发表题为“话语分析”的论文。这一行为,标志着“话语分析”术语的产生。话语分析最初是和篇章语言学相并列的,话语分析侧重口语研究,而篇章语言学侧重于书面语的研究。而本文所说的话语分析是从广义上来定义的,它包括对口语和书面语的研究。综合以往学者的研究,话语分析的定义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从话语分析的研究内容和对象来看,它的分析单位是大于句子或从句的语言单位。另一方面是从话语的交际功能来看,话语分析是对在交际过程中如何传递意义的动态分析。

2.2话语分析的特点

话语分析的最大特点,就是紧紧结合语言的实际应用,探索语言的组织特征和使用特征,同时,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和发话人与受话人双方的认知能力等角度出发,对有关特征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释。[4] 话语分析使得语言研究不仅局限于句法层面和语义层面的研究,还着眼于交际功能层面的研究。

2.3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相结合的必要性

话语分析的内在发展使得它必须和其他学科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未来的研究有所突破,这也是目前学科发展的趋势所在。无论是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还是从话语分析的角度看,二者都有结合的必要性。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来看,随着地球村的形成,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社會群体也在朝多样化发展。而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都是以个人的交际为基础,而个人的交际又主要表现在言语的使用上。通过话语分析,我们首先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群体话语模式和秩序的差异性,从而加深我们对跨文化交际语用冲突的理解。这些不同的话语秩序中也可能隐藏着不同的社会秩序。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社会文化制约和影响着话语的产生、理解的各个层面。从作为理解基础的社会文化背景到话语单位,从划分语义范畴、构建理解框架到安排句子中的韵律曲线,乃至词汇、语法的选择,无一不受到社会文化规约的影响。脱离了社会文化背景,话语是无法被理解的。[7] 且国内外学者对于跨文化交际学的学科性质非常明确,即跨文化交际学的“跨学科性”和“边缘学科性”。跨文化交际的内在发展也决定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必要性。因此本文着眼于话语分析和跨文化交际相结合的角度,对跨文化交际语境演讲进行话语分析。

三、话语分析方法与跨文化交际语境演讲

3.1话语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话语分析是一种语言研究方法,自60年代未、70年代初以来,日益受到国际语言学界的重视。许家金认为常见的话语分析研究方法包括篇章语言学、言语行为理论、语用学、民俗学、互动社会语言学、社会符号学、会话分析、文化批评、系统功能语法和关联理论等。[5] 笔者认为他们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语用学;(2)社会语言学;(3)系统功能语言学;(4)认知语言学。

范戴克和韩礼德认为话语分析是一种社会分析方法,通过话语分析将揭示人类如何理解彼此的话语。博格雷德认为二十一世纪话语分析的重点将是知识共享和话语策略;话语分析的任务将是研究话语在团结社会文化群体中的作用;展示多元文化实现人类潜能的过程;探讨话语与社会化的关系以及语言资源的使用策略;分析话语在获得和使用知识中的作用。[6] 而跨文化交际语境演讲不仅体现了知识共享,而且实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两个文化圈人民的友好关系,演讲者在演讲的过程中无疑掩藏着巧妙的话语策略。可见对跨文化交际语境演讲的话语分析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3.2言语行为理论

英国哲学家奥斯丁在1955年《论言有所为》中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人说话就是在用语言行事,完成一定的行为。他把言语行为分成三个部分: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如:女孩对男孩说:那束玫瑰真漂亮。其言内行为就是这句话的字面意思。言外行为是想让男孩给她买这一束玫瑰。言后行为则是男孩听后做出的反应。而对于演讲而言,言后行为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演讲的目的即在影响公众,激励公众。杨澜在演讲过程中,运用大量数据来支撐她的演讲,使她的演讲显得丰富有力。据笔者统计,在短暂17分钟的演讲过程中,杨澜共在47处用到数字来支撑她的论点。这与以往中国感性式的演讲不同,杨澜的演讲借鉴了西方定量的分析方法,以逻辑实证为手段用数字来使公众信服。这些数字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字面意思,还为她的论述提供佐证,并希望公众或是政府来做些什么,改变目前的状况。并且她的演讲由于是公开的,且可以通过媒体来扩大影响,从而使政府或人们意识到并付诸行动。如她指出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危险系数0.4,言外之意即我们国家的收入水平明显不平等。言后行为即政府可能会重视这一问题并出台政策改变现状。

3.3话语衔接理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开创者韩礼德提出了话语衔接理论,他认为语言在语法层面、词义层面以及所有的结构上都应该是衔接的。衔接可能出现在同一个句子内部的不同成分之间,也可能出现在两个相邻句子之间,还可能发生在相距较远的两个成分之间。[7]他和哈桑在《英语的衔接》一书中,对话语衔接关系进行分类,提出五种衔接手段: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语和词汇衔接。在杨澜的整个演讲中,这五种衔接手段都有所体现。其中连接词语运用的最多,连接词语是通过连接成分来体现语篇中的种种逻辑关系的手段。据笔者统计,杨澜在整个演讲过程中,连接词“and”出现了63次,连接词“so”出现了18次,连接词“but”出现了15次。其它连接词如“while,yet,because”等也都出现。指称,又称照应,指用代词等语法关系表示语义关系。指示主要有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在杨澜的整个演讲中,人称照应出现地最多。她用”we,they,it”作为人称照应来衔接上下文。用”that”作为指示照应来衔接。至于比较照应, 如:

”Similarly,many other issues concerning public safety is a hot topic on the Internet.”similarly”照应前文中的”the state council passed a new regulation on house requisition and demolition,and passed the right to order forced demolition from local-governments to the court.”

省略是篇章中句子或小句中一些基本成分的缺省,被省略的部分需要借助于上下文才能发现。省略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替代即零替代。”她在演讲中两次省略了”she is”。才外还多处出现省略,在这里不一一赘述。另外一个链接手段是词汇链接,指通过词汇选择在篇章中建立一个贯穿篇章的链条,从而建立篇章的连续。杨澜的整个演讲中,不管是原义复现还是反义复现,或是近义复现都有所体现。如:原义复现,”different”一词在演讲中多次出现。

最后,替代是指用替代形式去替代上下文所出现的词语。主要有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分句性替代。在杨澜的演讲中主要运用了名词性替代。如用“my word”代替前边整段话。

由此可见,杨澜的整个演讲运用的衔接手段非常丰富,且逻辑十分清晰,而衔接手段的丰富实用无疑有助于增强演讲语篇的连贯性。在衔接方面很值得我们效仿。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杨澜在跨文化语境的演讲中意识到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运用大量数据和例子来提供佐证,这些例子也大都是在中国现阶段备受关注和争议的事件。她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充分地考虑到跨文化交际因素。除此之外,还运用多种衔接手段使演讲辞显得清晰明了。她采用逻辑实证的方式,以异文化公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演讲。

【参考文献】

[1]彭世勇.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湖南大学学报,2005(4).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陈军向,纪玉华.简评批评话语分析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的应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2).

[4]陈平.话语分析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3).

[5]孙咏梅.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与互动社会语言学[J].外国语言文学,2007(2).

[6]曹勇,计道宏.话语分析研究方法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咸宁学院学报,2007(1).

饮食文化的演讲稿 篇4

今天的比萨饼在全世界都很受欢迎。据统计,世界上有200多万家披萨店,意大利家庭每周吃一次披萨。难怪比萨因其馅料的多样性和浓郁的中国风味而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注意力。

比萨的表面充满了奶酪和各种配料,包括香肠、鸡肉、牛肉和其他肉类,以及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黑橄榄、西红柿和菠萝。这些成分像奶酪图上的精灵一样跳舞。无论是素披萨还是肉披萨,它独特的味道都会让你着迷。

面食饼和普通饼一样,但无论怎么吃,都会发现奶酪的余味残留在舌尖。各地区面食风味各异,意大利素面糕点较软,带有奶酪味;美式铁板蛋糕酥脆可口,更适合喜欢快餐的人;还有一种芝士卷饼,让面包边缘的奶味更加浓郁.

这样一种“中国”的西餐,真的在中国创造了一个“世界”。现在披萨已经成为“快餐”,所以每条街上都有人喜欢吃披萨,但作为快餐,它已经成为优雅的代名词。你看这个“西式派”不是很神奇吗?

文化大讲堂,文化大院演讲稿 篇5

大家上午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城东村休闲树林文化大院参加“文化大讲堂”活动。非常荣幸休闲树林能承办此次“文化讲堂”活动。同时“文化讲堂”的启动仪式能选择在休闲树林举办,是上级领导对我村文化大院建设的信任与肯定,我谨代表文化大院成员及城东村村们向领导、讲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城东村休闲树林建设蓬勃发展,文化娱乐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作为全市重点文化大院典型,多次接受兄弟乡镇村的参观和媒体的采访报导。休闲树林文化大院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市委宣传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

如今开展“文化大讲堂”活动,更加丰富了我村文化大院的活动内容,对宣传落实党的政策方针,带领农民科学致富,倡导文化新风等都是极大的帮助!“文化大讲堂”的开展,把我村文化大院再次提升一个档次,让文化大院效应影响更大,带动更强,范围更广。

希望乡亲们能以此为契机,认真聆听讲师们的授课内容,细心品味,通过文化大讲堂能进一步知晓它,领略它的深远意义。最后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市委领导对城东村的关心,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支持。

文化演讲稿 篇6

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113班 20114450338 杨新宇

一、文化自觉:觉醒、使命与担当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新的目标迈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扩大,其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

二、文化自信:传承、开放与超越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同时也要看到,在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上,伴随着民族兴衰、国运沉浮,不时出现“自卑自弃”和“自大自傲”两种倾向,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对文化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现在,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需要我们以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比较、展望,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做到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

三、文化自强:方向、目标与路径

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差异研究 篇7

一、“营养”和“美味”的关注重点不同

1.理性的西方人更多关注的是营养与生存

中西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是关注的重点不同,即“营养”和“美味”两者孰轻孰重的问题。在西方国家,饮食大多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饮食是一种理性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林语堂先生说,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在不足道中。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直单调得如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们: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换句话说,西方人特别讲求和关心的是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搭配合宜,以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使是在饮食文化与我们比较相似的法国,涉及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法国烹调虽然也追求美味,但同时还坚持“营养”这一大前提,一味舍营养而求美味的做法是他们不赞成的。

不可否认,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至少他们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冰镇的开胃冷酒还要再加冰块,饮后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味”;他们拒绝使用味精,认为其是既不营养又有副作用化学产品;生吃的蔬菜,不仅包括西红柿、黄瓜、生菜,甚至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因而他们的“色拉”就如一盘饲料,使我们难以下咽。虽然现在的中国人也讲究营养保健,也知道蔬菜爆炒加热后会丢失一部分维生素,生吃则避免丢失,可还是宁愿选择前者,因为习惯使然,更是因为味道确实好多了。

2.感性的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佳”,那是根据我们感受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排列顺序。但人们内心对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当先的。中国人通常重视味道,不太想到营养,这也反映在日常言谈之中,如家庭宴客,主菜端上台面时,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他绝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热量不够。”在中国人的眼里,“吃”远不单纯是为了饱,也不是为了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这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但在西方的理性饮食观看来,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危害人体。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因此忽视营养问题也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二、“规范”与“随意”的烹调准则不同

1.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中西烹饪中处处显示的“规范”与“随意”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谱的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表面上看,菜谱似乎是科学的,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但相比起来,还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东西,在复杂的具体情况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而这种一致性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当人们身处异地想品尝当地美食时,肯定是不会有人会选择肯德基或麦当劳之类食品的。因为肯德基老头的炸鸡不仅需要按照配方配料,就连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也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所以全世界的肯德基味道都是一样的。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深受卡尔文教派影响的荷兰人连自己都说过“如果说法国人是为吃而活着,我们荷兰人则是为活着而吃”,这也就不难理解 “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划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试验室。”可是当烹饪变成一个精确而艰巨的实验时,哪里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得烹调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牛排、炸鸡、色拉,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个花样,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他有如自动化装配线上的一名工人,甚至可由一机器人来代行其职。

2.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

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的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谁也没有具体的标准。而且中国烹调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有时候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可能也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口味、要求,加以调整。甚至还会因厨师自己临场情绪的变化即兴的发挥。同样是一道“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所用的调料肯定是不同的。又如红烧鱼,冬天的颜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则色和味均应清淡些;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红烧鱼的调味中可加糖,如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可见如果离开了随意性,变化多端的中国菜肴,就会失去其独特魅力。而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都是同一味道,毫无变化。即使是高档的宴席,也不过是餐具更考究,布置更华贵而已,菜仍旧一个样。

同时,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性,无限扩大了中国菜谱。原料的多样,刀工的多样,调料的多样,烹调方法的多样,交叉组合后使得一种原料便可做成数种以至十数种、数十种菜肴。新疆的“全羊席”,广东的“全鱼席”,北京的“全鸭席”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常用的原料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便做出数十道以至上百道菜式。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如著名菜肴炒“杂烩”,更是把这种随意性发挥到极致,凡是能吃者皆能入菜。也就是这样的随意性创造出了中国烹饪中琳琅满目的菜式。

三、“分别”与“和合”的文化特征不同

1.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的序言中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 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影响了各自的饮食文化。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如俄式红菜汤(罗宋汤),是把多种荤素原料集中在一锅里熬制而成之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如,“法式羊排”,一边靠着羊排放土豆泥,另一边配煮青豆,加两片番茄、三片生菜即可。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各是各的味,泾渭分明。所谓“土豆烧牛肉”,也不过是烧好的牛肉加煮熟的土豆,绝非把土豆牛肉一锅煮。即使是调味的作料,如番茄酱、芥末糊、柠檬汁、辣酱油,也都是现吃现加。即使有所搭配,也是像“1+1=2”一样简单明了。以上种种都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

这种重分别的社会文化同样体现在用餐方式上。自由的西方人奉行的是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及至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一道菜吃完后再吃第二道菜,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形式更是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2.向往和谐的中国人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音乐上讲究“和乐”、“唱和”,医学上主张“身和”、“气和”,希望国家政治实现“政通人和”。而我们称夫妇成婚为“合卺”,称美好的婚姻为“天作之合”;当我们表示崇敬之心时,更以双手“合十”为礼,而当一切美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时,我们将其称誉为“珠联璧合”。而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就反映为“五味调和”。就是说,烹制食物时需要在保留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调和既要合乎时序,又要注意时令,才能达到“美味可口”的烹调目标。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便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炒肉丝、菠萝咕噜肉、番茄炒蛋、排骨冬瓜汤……而如果换做西厨烹制,端上桌的恐怕是奶汁肉丝外加白水煮韭黄,或炸猪排佐以菠萝色拉,如此的中菜西做,让人哭笑不得。

中国人把做菜称之为“烹调”,这意味着我们将烹与调合为一体,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而是应该等于“3”甚至更多。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论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聚餐,大家团团围坐合吃一桌菜,冷拼热炒沙锅火锅摆满桌面,客人东吃一筷西吃一勺,几道菜同时下肚。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供一桌人欣赏、品尝。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酒劝菜,体现了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同时也借此交流感情。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这些都体现了“分别”与“和合”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综上,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今天,享受东西方各具特色的饮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的舶来饮食,而中国菜馆也开遍了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属于跨文化交际范畴,是一种非语言行为。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的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

摘要: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能促成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互补与兼容。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饮食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萨姆瓦.跨文化传通[M].北京:三联书店,1988.

[4]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

[5]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3).

饮食文化渐成药片文化 篇8

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市场竞争和利润驱动推动着食品的工业化,制造出了更便宜、更丰富的食物。性激素在美国首先用于家畜饲养,用来增加动物的脂肪和体重,假如你在1947~1977年间经常吃美国牛肉,你就会接触到高水平的性激素——二乙基固醇(DES),它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美国应用的历史长达30年。几十年以后,尽管二乙基固醇已经被证实确有致癌性,仍有不法农场主继续给家畜注入非法剂量的二乙基固醇。

“虽然有些添加剂是必要的,但是现在在我们的食品中有太多添加剂存在,其中很多虽然改变了食物的形态、保存方式等等,但绝不是必要添加的,人们为更加快速、简便、减少成本等需求付出了更多的代价。”赵霖说,食品中的添加剂与环境和消费品中的化学物质协同,削弱免疫系统,导致疾病发生,然后医生再用副作用很强的化学合成药物进行治疗。在崇尚“药片文化”的现代社会,这样的恶性循环在不断地重复着。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不是百分之百,使用不合理就会危害健康。”赵霖强调。举例来说,西式面包中不仅有2.5%~3%的食盐,还要加入面团改良剂、膨松剂、保湿剂等许多化学添加剂,据统计,每年每个德国人仅消费市售面包,就要摄入约3千克不同的化学添加剂。所以现在德国人提出,要吃没有化学添加剂的“祖母的面包”。

赵霖认为,食品添加剂是人类历史上从未遇到过的“新异物”,对人体是否有害,需要数年、数十年甚至几代人的长期跟踪观察,尤其是多种添加剂在人体内的作用,更需大量深入研究和毒性试验。大量研究表明,当前许多不明原因的现代病都与化学食品添加剂有关。

“比过量使用合法食品添加剂更有害的是,目前在食品中使用的一些添加剂,并没有经过安全性评价,仅是实验室研究出的‘毒理不明’的化学产品。”赵霖指出。以盐酸克伦特罗为代表的“瘦肉精”就是例子。

目前我国共有食品添加剂数千种,含添加剂的食品达万种以上。如刚刚被禁止在富强粉中添加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生产面包使用的溴酸钾、碘酸钾等面团改良剂;生产饼干加入的膨松剂亚硫酸或焦亚硫酸钠;方便面中添加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肉制品生产中的发色剂亚硝酸盐;食用油中添加的抗氧化剂等。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比较严重。例如,面粉增白剂的使用,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曾连续八年在两会提案,要求禁用面粉化学增白剂,几经努力才予以实施。当时,网络调查也发现,几乎100%的国民,同意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面粉增白剂的使用,是对亿万消费者主食的人为化学污染,有百害而无一益。

企业文化演讲稿 篇9

企业文化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个新兴名词,就像茶方化与酒文化,已经铺天盖地,耳熟能详,企业文化演讲稿。企业文化的定义是什么呢?企业文化是怎么形成的呢?企业文化对企业有什么价值呢?我也在考虑这些个问题。打个比方,城里人行事优雅,不说粗话,穿着整洁,不随地吐痰,垃圾扔在垃圾箱,早上起来晨运,没事爱逛商场,晚上要到夜市溜达,越来越多穿着破烂的鄉下人涌到城里了,随意吐了口痰,被罚了50,上酒店衣冠不整被来个恕不接待,早上起来只有拾牛分,谁知道找不到着牛糞,于是狂奔也当晨运,有钱了,说话小声,越来越像个城里人了,越来越多的鄉下人与城里人难以区分了,这就是城市文化的昧力。企业文化也是一样,来此之前,我是一个很糟的员工,我上班迟到,爱与同事斤斤计较,没事老打小报告,没得好处就上窜下跳。可是来到新宇,我变了,我变得勤奋上进了,谦恭团结了,就如脱离黑夜的骄阳,满脸阳光,精力充沛,把公司当成自已的家,把同事当成自已的兄弟姐妹,急公司所急,想公司所想,先公司之忧,后公司之乐而乐,这就是受了企业文化的沐浴与熏滔。企业文化是天,它是虚的;经营发展是地,它是实的;虚实结合,才能顶天立地。

世界组织(企业)文化权威 沙因定义:群体在解决其外在适应性与内部整合的问题时,习得的一组基本假设,因为它们运作得很好,而被视为有效,因此传授给新成员,作为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如何去知觉、思考及判断的的正确方法。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着力构造而形成的,为大部分员工所共享的愿景、价值观等企业本质特征的总和。是基于管理绩效的。企业文化不是靠策划出来的,它有一个科学的严谨的一个过程,它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树立起来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梳理、三定(定性、定量、定位)、提炼和提升的科学过程。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如果企业是一个房子,那么--企业的业务能力,包括产品能力、营销能力等是屋顶;企业的管理、架构、运作等是墙身;企业的制度、文化、用人机制是基础。”国内民营企业的皎皎者联想集团老总的这个比 喻已经享誉于企业界,二、我们的企业文化

下面我们来看看几家国内外大公司的企业文化精髓:

1.日本丰田公司

——经营理念:优良的产品,优良的思想,世界的丰田。

——企业精神:从干毛巾中拧出水。

2.香港金利来公司 ;

——勤,俭,诚,信。

3.深圳康佳集团

——企业精神:团结,开拓,求实,创新。

——企业风气:爱国爱厂,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好学上进。

——管理思想:以人为中心。

——企业目标:建设一流环境,练就一流技术,创造一流产品,提供一流服务。

——宗旨:质量第一,信誉为本。

再看我们新宇的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追求卓越

满足客户,尊重个人,团结协作,关注结果,论绩计酬

不制造不良品

不接受不良品

不放过不良品

科技创新,实现优质产品

持续改进,满足顾客要求

美国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通过对全球优秀企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这些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普通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他们最注重四点:一是团队协作精神;二是以客户为中心;三是平等对待员工;四是激励与创新,演讲稿《企业文化演讲稿》。凭着这四大支柱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力,使这些一流公司保持百年不衰。我们的企业文化是符合时代的要求的。

三、如何理解和发展我们的企业文化

现在回到话题,企业文化不是策划出来的!它有一个科学的严谨的一个过程,它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树立起来的。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企业家的文化,是企业家在长期的管理中积累下来的,沉淀净化下来的精华,所以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就像每个人有不同的个性。我们的企业家,给我们灌输了一套他们的企业文化,那些理念是来之不易的,是在多年的风雨拼搏中提炼出来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如何继承和发扬我们企业文化,让它成为影响一代又一代新宇人的导航灯,前进座标。

有些公司也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这里是指一些北方公司,他们请了经济学家,专家,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制订一系列的方案,然尔企业有了那些口号,条条,制度,理念后,并没有进步。原因是什么呢?

一、其中之一就是概念模糊,理论堆砌。我们注重以人为本,那么怎么来理解以人为本呢?我是新员工,这个概念我感觉很模糊,无法与实际相结合,因此对于我来说,它只是一句真理;

二、另一个的问题就是填鸦式的灌输,靠硬性灌输,员工本来就不理解,他们不理解的东西他就不认同。这两点都涉及到了个培训问题。我们得缩短与企业管理者的距离,试着读懂管理者的意图,然后才能吸收管理者授予我们的企业文化并将之发扬光大。

三、第三个问题就是言行不一。言行不一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国内研究企业文化的人,经济学家多、管理学家少,都在用概念来解释概念,我们要用实践来解释概念。企业文化就是为提升企业核心价值或者说是为经营业绩服务的。企业不是福利院、也不是养老院,不要盼望做了企业文化就象建了天堂一样。企业文化已经告诉我们怎么样做才能和企业一起走向成功,怎么样做才是最有价值的,怎么样做是没有价值的,我们倒底想做到什么地步。

发扬企业文化首先就应该是全员认同的,企业的个性文化一旦形成体系,就需要进行传播和落实。联想集团有定期的高层文化布道会,我们在红蜻蜓集团也设计实施了定期的“高层文化共享“活动,每个高层领导都结合自己的工作体验来解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我们如何宣传我们的企业文化呢?小人认为,培训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培训不是强加于人的,是展开视眼,感受市场风云变幻的大气候,和亲身体验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而不仅仅局限于营销部门。所有人员都跳出三维来观察自已在企业中的言行与位置,和我们的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位置,你愿意在同事中落后吗?你愿意我们的公司在行业中落后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那我们就必须知已知彼,让自已不断变得强大起来。企业至少提供了一张可以供我们坐着的椅子,我们就得创造出对得住这张椅子的价值。(这是一张椅子的企业文化),我们要关注同行,关注社会,学习和了解国内外大公司的企业文化精华。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我们来到新宇为新宇创造了什么,为后来的新宇人又留下了什么。

再一次重复我们的企业价值观,满足客户,尊重个人,团结协作,关注结果!

班级文化演讲稿 篇10

中街小学三年级三班 班主任杜娟

一个具有特色的班集体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无声的教科书,它能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审美的熏陶、塑造,具有极大的美育功能,他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使学生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人与环境保持和谐一致,使人在心情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感悟,产生蓬勃向上的力量。这是新课程理念在班级集体建设的有效尝试,班级特色文化活动是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的,创建班级特色文化赋予新课程新的活力。

我们的班级文化设计理念注重了以下三点:

一、关注细节,张扬个性。

二、培养习惯,陶冶情操。

三、引进竞争,百花齐放。走进我们三三班,“入校即静,如班即学”首先映入眼帘,我以这八个大字作为我们班的班训要求孩子做到走进校园保持安静,走进教室立即学习,让他们充分认识作为学生首先应该做到什么。四面我分别设计了以省情礼仪为主题的版面,首先是省,顾名思义是反省的意思。“见贤思齐”是孔子的名言,出自《论语》,原句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内涵,谦让,宽容,厚道让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中去发现.像平常时待人是否亲切有礼做事是否脚踏实地求学是否认真上进 „..等.如果可以做的到,那就要继续保持,如果做不到的话,就要虚心的请教别人.吸收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缺点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基础上的。它就像润滑油,使粗糙的磨擦消迹,如果有矛盾,多进行自 反省。教育孩子们能互相理解、宽容待人。培养较强的协作精神,这样使班级更团结、友谊更深厚。我们要对每一个同学都给予尊重。在日常生活中,要热心助人、热爱劳动、谦虚谨慎要与周围的同学和睦相处。紧随其后的是情,情者有思乡之情,有儿女之情,有手足之情。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总归为之亲情,亲情就如一盏明灯,在悄无声息中照进我们内心的每个角落,或明或暗间,安抚着疲惫的心灵和神经,警醒我们即使在冷漠的社会中仍存在的温暖;亲情如一抹清风,拂过阴翳的感伤,让心头时时绽放春天般的光芒;亲情,它朴素无华,却芳香四溢;亲情它素雅静谧,却令人刻骨铭心¨悲哥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在这里几句朴实无华的诗句把情融入其中,孩子们在读中悟,在悟中思,在思中想,心中有爱方可成为仁人志士。

与之相对的版面的是礼貌。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说岳全传》,牛皋和岳飞问路时的不同的态度和语言,恰如其分的证明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

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紧随其后的是礼仪。中华民族悠悠5000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灿文明。中华礼仪是祖先留给 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在礼仪源远流长的中华大地,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小学生,更应把这属于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我设计了如校园礼仪,同学礼仪,执勤礼仪,敬老礼仪,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怎样做事如何做人。

在我们教室后面我设计了“我的家”“雏鹰争章”两个版面。我的家里设计了班主任寄语和班级公约,以及我们三三班的班徽,ILOVE33标志着我们三三心中有爱心心相连诚实,不说谎话,守规则,讲信用,有责任心,“诚信章”;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善于合作,为人正直,乐观豁达,遇到挫折不灰心,“开朗章”; 有爱心,懂感恩,尊老爱幼,“感恩章”。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不迟到,上课专心听讲,回答问题声音响亮,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写字姿势正确,作业认真工整,争获“守纪章”等等,让孩子通过活动在做人、学习、生活、健体等方面的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解读孔府饮食文化 篇11

孔府饮食文化的形成

人类的饮食活动是建立在人类生存意识之上的,但是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却并非仅仅基于生存的因素。孔府饮食文化则是由于几千年来儒家思想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影响下形成的。确切地说,孔府饮食文化是借饮食活动的种种形式,来反映中华民族对儒家文化的尊崇与传承的思想意识。

孔府饮食文化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有完整系统的饮食理论体系。孔子两千多年前的饮食言论,是后世孔府饮食文化形成的根本所在。孔子有关饮食的言论主要被记录在《论语·乡党》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语,寝不言。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席不正,不坐。觚不觚,觚哉……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段完整地关于饮食要求的论述,它从食料的选择、食品的加工、烹饪的火候、食品的卫生标准以及进食过程中的食量、酒量、礼仪规矩等,都一一作了详尽的规定。

孔子的后代,在历时两千多年的繁衍发展过程中,始终把先祖的饮食训导奉为圭果,无论迎迓“圣驾”举行的华筵,还是节日宴欢、日常膳食,无不以此为标准。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自汉武帝起,一直被中国历代统治阶级奉为最高的思想准则。为此,他本人也受到了历代帝王的尊崇和加封,直至被抬到了“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最高境地。“圣人”后代便自然承袭其祖宗荫德,享受到封建社会的最高礼遇。尤其自唐宋以来,随着全国尊儒尊孔之风的盛行,统治者在孔子的古宅曲阜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孔庙和孔府,许多帝王、公侯亲自到曲阜朝圣、祭祀。其规模日益扩大,次数亦愈加频繁。在祭礼活动中既要准备充足讲究的食物供品,同时还要为前来祭孔的帝王、官员及“衍圣公”家人准备丰盛美味的食品。这是促进孔府饮食文化形成的社会背景,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官府或家庭都不能与之相匹。

有着“同天并老”之称的孔府,自明清以来,自称“钟鸣鼎食”之家,平时过着美酒佳肴的生活。这种奢侈的生活基础,是建立在丰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自明朝以来,仅由皇帝钦赐的祭田、学田、私田,多达一百余万亩,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五省的37个县市,这些田地是可以世代继承的,这在中国古代是独一无二的。孔府每年通过高额的地租、村集贸易税、高利贷以及其它种种额外的盘剥得来的钱财,使孔府每年都有巨额的收入,充分保证了孔府的经济来源,这是孔府用以维持日常生活及一切饮食活动和各种挥霍消费的物质基础。

孔府又称为“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后裔承袭居住的地方。其浓厚的文化背景堪称天下第一。这里是名符其实的“道德文章”、“诗礼传家”的府第。在这种历史的氛围中,无论是宴饮的礼仪规格还是菜点的命名,或是从规格讲究的祭孔活动到“衍圣公”的日常饮食活动,无不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由此形成了孔府饮食文化独特的美学风格。孔府菜的命名就是最好的佐证。如“一卵孵双凤”、“诗礼银杏”、“怀抱鲤”、“带子上朝”等。其中许多菜点的形成和流传本身就颇具传奇色彩,因而带有浓厚的文化痕迹。

尽管孔府饮食文化的形成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决定的因素却在于孔府历代厨师及其他食品制作工匠的传承和创新。孔府菜点、孔府家酒、孔府宴席等的制作均是由长期在府中服务的厨师和其他各类工匠辛勤劳动的结果。就拿孔府菜来说吧,它是经过千百年来数代厨师的辛勤劳动,在孔府文化氛围的影响下,承古创新,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孔府烹饪。他们当中,有的世代在孔府中服役,父死子承,累代相因。事实上,孔府饮食文化虽然形成于素有“道德文章”之誉的“圣人”府第,但是其真正的创造者却是无数不见经传的庶民百姓,是他们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孔府饮食文化。

孔府饮食文化的价值取向

孔府饮食文化在古代的社会中,毕竟是远离大众的贵族饮食文化,甚至在某些方面与宫廷饮食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孔府饮食文化又是一种家庭色彩浓厚的饮食活动,因而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朴素的民间特点,这就形成了孔府饮食文化雅俗共赏的特色。

孔子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是“克己复礼”、实现“礼治”。即治国安民施之以礼;社会秩序用之以礼;祭天祀祖彰之以礼;即使日常生活、便宴小酌也加以规范。然而,这种美好的愿望在孔子的有生之年没有实现,孔子的后裔也不可能实现。但“衍圣公”府是一个“诗礼传家”的门第,府中的一切活动几乎无不以礼的要求予以规范,饮食尤其如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孔府饮食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一餐一饮,乃至一菜一点、一杯一盏,都充满了“礼”的内涵,至于宴饮中的等级制度、长幼之序、亲疏观念、尊卑意识等,在孔府宴席中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衍圣公”因享先祖的余荫而得以显赫百代。在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有很多,唯独孔子享尽殊荣并福及后代,这显然与他治国的哲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孔子生前却因种种原因而不得志。正是基于此,孔子后裔对历代帝王所给予的恩宠无不感恩戴德,并借助各种形式加以表达感激之情。其中主要的表现方式之一就是借助饮食活动来歌功颂德、炫耀尊荣。例如每年一度的祭孔活动,形式上是为了纪念“圣人”所为,实质上不过是借以炫耀孔子世家的尊荣与显赫,同时又竭尽心力表达孔氏家族对皇帝的忠诚。孔府菜中有些菜肴的命名,更是直言不讳地体现了这一点。诸如“带子上朝”、“一品寿桃”、“诗礼银杏”、“御带虾仁”等其歌功颂德、炫耀显贵之用心显而易见。

孔府虽然是古代社会中一个至高无上的贵族官郾,享受“钟鸣鼎食”的奢侈生活。但孔府毕竟还是一个家庭,因而在其饮食活动中又充满了许多生活的情趣,这就形成了孔府饮食文化多彩多姿、雅俗共赏的多向性特点。豪华高贵的筵席可以用来迎接“圣驾”的临幸,其山珍海味无所不具。但是在孔府主人的日常生活中,却并非全是珍品海鲜。粥饭面食、豆腐野蔬,乃至腌莱渣菜亦为“衍圣公”所食,毫无奢侈饕餮之态,充盈的是日常精雅之趣。因此,在孔府中“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可以觅到。

值得一提的是,在孔子的饮食思想中,提倡科学饮食,强调食养效果,重视饮食的时与节、量与度。在孔子看来,食是养怡人生、保健身体的根本所在。孔子的后代亦以此为要旨,从食品、菜肴的制作加工到食物的配合以及饮食的环节,都非常讲究。食品有荤有素、有软有硬、有干有稀、有酸有甜,五味俱全。至于四时的变化、饮食的搭配,在孔府都是有规律可循。

孔府的饮食活动,不仅重视饮食品种的内容和质量,而且还非常看重饮食活动中的艺术审美意义。如孔府的高摆席面,四个高摆饰品点缀其间,高摆上嵌有与席面相吻合的“龙凤呈祥”、“万寿无疆”等吉祥用语。餐具与饮具不仅美观典雅,而且排摆得高低有序、错落有致。至于食品的造型,或形态典雅,或寓意隽永。或生动形象,其色、香、味、形、器、质的艺术配合可谓巧夺天工、登峰造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内涵。毫无疑问,饮食活动发展到高水平,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美味可口的食品只有赋予恰到好处的表现形式,才能增加食的意趣,提高食的境界。孔府饮食文化恰恰表达了这样的一种意境,它融饮食活动的实用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为一体,使孔府饮食文化达到了一个至善至美的境界。

上一篇:学前班四月份工作总结下一篇:书法协会2008-2009学年上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