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开拓创新能力凭证

2024-09-22

党务开拓创新能力凭证(精选4篇)

党务开拓创新能力凭证 篇1

工商管理系优秀党务工作者——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工商管理系党总支书记崔连珍带领全系教师和党员,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围绕学院创建全国重点培育院校和全国文明单位两大目标,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工商管理系出色完成学院各项工作中作出自己的贡献。主要事迹有:

一、创造性的开展党建工作

作为党总支书记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和学习制度,加强与党员和群众的联系,创造性开展开展党建工作,创立党建工作简报制度,规范日常党建工作,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提高党员队伍的政治素质。

作为党总支书记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严格按照标准发展学生和教工党员,带头与重点积极分子进“一对一”结对子活动,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加强对他们的培养与了解,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认真开展文明和谐系创建活动,由她亲自挂帅,成立了专门创建机构,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创建规划,在2008年创建活动全面充分开展的基础上,2009年把创建工作进一步抓实抓细,使教职工和学生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使工商管理系在2007年、2009年连续两届被评选为学院文明和谐系,有8名教工被评为文明教工。

工商管理系制定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由她担任组长、党员为主要成员的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利用板报、系报、学院网等形式开展师德宣传教育工作,宣传系里优秀教师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事迹,鼓励党员进行教学改革,举行党员观摩课和示范课,为推进师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在她的带领下,工商管理系领导班子关心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系里拨专款为教师和学生购买保健和立志新书,派出各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精品课和专业培训,定期组织师生在到东北烈士陵园、东北烈士纪念馆和“731”遗址进行祭拜和参观,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帮助生活贫困的学生成立了博爱基金会,每月组织同学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还长期资助东风小学家境贫寒学生,在师德建设活动中彰显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她被评为学院和黑龙江高校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二、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教学工作成效显著

围绕学院创建全国示范院校和全国文明单位两大目标,她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将工作重点之一放在教学改革上,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带领全系教师围绕教学需求开展各项工作并不断实现突破。

(一)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1、精品课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她作为《物业管理实务》精品课主讲教师,出色完成课程建设任务,在2009年先后被评为院级、省级精品课程。

2、重点专业建设初见成效。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学院的重点专业在她的主持下,实现了课程标准等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师吸收国际通用的酒店职业培训技术,结合实物和多媒体演示,系统训练和模拟操作,以及项目测式和综合考核的“教、学、做、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提升。

3、进行岗位认知教育,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修订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她根据高职教学的发展规律,指导各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加入专业岗位认知教育,完善了工管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4、推动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倡导考试方式改革,改变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作为教学主任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使我系有6门课程经过学院批准进行改革,课改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合高职教学的需要,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较大提高。考试方式的改革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具有一种启动和支点作用、是“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共有16位教师的18门课程进行考试改革,其中党员教师占95%。

5、创新日常教学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日常教学工作。从2008年首创教学周志制度,提高工作的效率,更有利完成学院的教学工作。

(二)工学结合初见成效,校企合作深度加强

创新校企合作形式。在教学工作中推进校企双方合作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校企双方合作确定实习实训方案;校企合作开展学院职业技能大赛;“基地三合一”合作培训机制的建立;合作开发科研项目。积极进行订单培养,彰显办学特色。2008-2009年年创立6个整建制订单班,为学生的实习就业奠定基础,也使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名列前茅。

(三)协助系主任做好就业工作,加大力度抓就业

为促进学生的实习和就业,转变思想意识,将就业教育和入学教育同步进行,贯穿教学、学生工作的全过程。创新实习、就业工作的方式、方法。成立专门的实习就业机构,将实习、就业工作作为全系教职工的一项任务,进行全员动员、全员参与,责任到人。在每年企业用人高峰期间,工管系在每周三下午举行招聘大会,举办具有一定规模的招聘会40次以上,涉及招聘的企业达到90家,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较大的选择余地。

三、关注学生工作,使学生管理工作屡创新高

学生管理工作是我系工作的重要组要部分,工管系把教育和管理好学生,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作为活动主要内容之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示,贯彻“三型”校园建设,落实学院教代会关于学生工作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措施要求的精神,在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加强日常管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就业、创业教育,养成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创立学生工作周简报制度。通过学管工作周简报制度的实施,总结上周工作,明确了下周任务,并减少了各项工作通知的次数,也有利于对学管各项工作的落实、检查、督促、反馈。

(二)注重学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扎扎实实学好专业知识。

1、推行学长制。通过选派政治思想素质强、业务精、学习优秀、品行端正的优秀学生党员到下一届学生中,协助辅导员老师及专业课教师。从日常管理、专业辅导、政治培训等等许多方面,进行全面对接,既做到老师的好帮手,又可以锻炼自身能力,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以促进下一届学生从各方面都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及认识。

2、开展技能大赛。积极组织学生进行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平面设计大赛;销售技巧大赛和导游大赛、餐饮摆台及酒店岗位英语大赛,经过各专业技能大赛的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

(三)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1、各团支部召开了以“创建文明和谐班级”为团会。学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增强学生的文明素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同时,通过开展体育比赛、模特大赛等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和树立学生的文明形象,提高文明程度。

2、大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学术水平和职业素质,既是学生干部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要求。因此,采取多种形式完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与培训、建立工作经验交流平台与机制、开设各种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学生工作方法的创新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实行“以老带新”的学生干部队伍。实行“以老带新”的学生干部建设模式。

3、配合文明系的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三文明”、“三好学生”、“法制月”的学习创建活动。全系各班都制订了创建文明和谐班级、文明和谐寝室和争做文明学生规划,并进行定期评比检查。每月由系学生会组织,系领导和辅导员把关进行文明寝室的评选,推动了文明创建活动在学生当中的深入开展。

4、开展工管十星的评比。工管十星是我系按照学院要求,注重于培养五星级大学生为基础评比的先进学生。所谓十星即文艺之星、仁孝之星、体育之星、文明之星、创新之星、科技之星、勤学之星、劳动之星、自强之星和公益之星。评比活动做到辐射面广,代表性强,通过VCR(电视短片)的形式方式把“十星”的思想传播到学生当中去,使广大同学真正感受真实,并且从真实中获得教育与启发。

5、创业教育。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创业成才也是服务学生的重要内容,举办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大赛”,通过企业经理、优秀毕业生、教研室老师等开设的多次讲座,对同学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我系还在全院率先成立了学生创业机构“新天地旅行社”、“大学生校园中介”,真正为学生创业提供发展空间。

6、贫困生帮扶。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是学生管理责无旁贷的任务,她资助两名贫困学生,带领党总支向系“博爱基金会”捐款1400余元,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并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四)学生活动成绩不菲

在2008年——2009年,学院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我系均取得了团体奖项30项,学生获奖30项。2010年已取得团体奖项8项。她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关心师生的工作、生活、学习、思想,形成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和谐氛围塑造,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强的凝聚力,能够率先垂范、廉洁自律,在生活上作风民主,为群众作出表率,体现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党务开拓创新能力凭证 篇2

一、摒弃传统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语文教学中, 尽管教育界也进行过创新等讨论和改革, 但是在升学率平均分等指挥棒下, 语文创新教育仍未完全走出传统教育的怪圈, 传统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对创新型人才要求的需要。

1.传统教育的弊端。

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是一种便于操作的应试教育, 是一种选拔式、竞争式的同时又是呆板的教育, 把学生引入扼杀创新精神、割裂知识本质联系、忽视应用和实践的歧途。学生的综合能力、探索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被否决, 更谈不上什么创造能力。在语文基础教育的领域中, 这一点显得尤其突出。传统的教学只对课本负责, 忽视学生的未来, 这就形成了教师教、学生学的固定单一的教学模式, 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多向发散, 学生的创新精神受到严重的扼杀。

2.创新教育的内涵。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 意味着不拘形式;意味着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推陈出新;意味着能综合已有成果实现知识的重新组合;意味着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形势下, 创新教育将是语文课程改革永恒的主题和不竭的动力。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 应该在语文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也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3.语文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处理好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课程改革, 要致力于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因此, 我们初中教师要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 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能力, 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自学习惯。这样不仅基础扎实, 而且也是可持续性发展的。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核心是独立思考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一边读文章一边想画面的能力, 培养想象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个人见解, 说真实的想法;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事物, 鼓励他们发现事物, 提倡写个性化的作文, 增加想象作文的练习。

二、改革教法, 培养创新能力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初中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主要阶段, 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特别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要注重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欲望,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解释和看法,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新思维。使学生逐步养成敢于提出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敢于探索新知的优良品质。

1.渗透创新, 加强阅读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 要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想象力可以产生无穷的智慧, 想象的空间有多大, 创造力就有多大。教师要尽量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还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例如:教授《秋天》这首诗时, 我首先展示了三个画面, 分别是农家图、鱼家图以及原野图。要让学生通过朗读, 想象农家图之安静、闲适:“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想象鱼家图之清冷, 原野图之空阔, 寂寞寥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构成一个立体的画面, 自然地进入诗的世界, 去领略诗歌意境之美妙, 体会诗人内心的深情。

2.利用多媒体, 激发写作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写作课教学, 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许多教师站在现代教育发展的高度, 开始运用它。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新的现代化的教学形式, 它将教学信息通过多彩的图像、声音、图表、文字等直观形象生动地作用于学生的感受器官。在写作中, 先制作好课件, 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应用写作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写作的思维规律, 写出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语言准确的应用文体。由于应用文体的格式性较强, 我们在制作课件时, 往往只注重文章结构及格式的展现, 而忽略了内容的表现和对写作思维规律的探索。在制作和应用写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 一定要从教学目的和规律出发,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创设情境, 训练朗读创新思维。

情境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义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引起学生乐观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挖掘教材, 激发学习的创新情感, 有效地训练朗读的感觉。培养了直觉, 发展思维创新, 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 利用情境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生想象的情境, 优化学生的思维, 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综合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讲究教法, 张扬个性。首先, 坚持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原则。其次,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境, 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阅读教学中, 创设教学情境, 想象能力也是语文能力的重要内涵。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 实际上是学生通过作者的语言再造一个新的人物形象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推进离不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一丰富, 如临其境, 对作品的阅读理解也有了创新。因此,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人物形象的再塑造, 故事情节的续写, 诗歌意境的再现, 填补艺术的空白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语文素养。

(2) 朗读中的创新思维。教师的诵读, 对于营造良好的氛围, 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至关重要。所以, 教师在作范读时, 要感情充沛, 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并且善于传达作者细微的情感变化。有的文章感情强烈, 有的深沉委婉, 教师要领会作者的真挚情感, 为教学创设情调。感情越强烈的, 教师就越要用高亢、有力的音调和迅捷的语感来感染学生, 让学生体会到创造新思维的价值。针对不同的文章, 要通过教师的诵读营造不同的情感氛围, 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感意境。朗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性, 让学生投入到作品所创设的情境中去, 让学生去感受、去联想, 进而汲取文章的营养, 只有这样, 语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中学生的朗读能力, 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赵春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希望月报 (上半月) 》2008年第2期。

[2].王祥《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2008年第11期。

[3].戴娟娟《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刍议》, 《教师》2009年第9期。

开拓学生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篇3

一、努力创设激励学生创新能力发挥的教学气氛

积极开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善于通过角色转换,使学生由被动学习、消极应付,变为主动求知、积极探索,这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迫切要求。

课堂上的每个学生,不论成绩好坏、个性差异,都是一名拥有丰富创新、潜能、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成员。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着、参与者,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样,他们才会感想、敢说、敢做,干于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创设平等、自信的课堂气氛,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注意體察学生的心理、心境,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好所求,理解学生的所作所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有尊重信任学生,不能对学生讽刺挖苦,而要善于发掘其闪光点,引导他们努力向上,唤起他们成功的欲望。

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不仅有利于沟通感情,加强交流,教学相长,而且能使教师与学生增强彼此信任,切实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才有利于学生产生创新的思维火花。为此,我们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开拓学生思维。

(一)突破从众心理,培养创新精神

从众心理指遇到问题不能独立思考。一个学生长期受这种心理的影响,那么他永远不会有独创意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氛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只有激发了学生的个人潜力,使学生敢于冒尖,敢于争先,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对学生新奇的、片面的独特见解,不能冷嘲热讽,也不能置之不理,而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创造性。首先要肯定其独创精神,然后因势利导,让其明白错误所在,树立正确观点。

(二)鼓励学生多问、勤问

质疑是创新的萌芽。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应善于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能力。为此,在教学中要彻底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模式,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世界。要善于通过典型事例、案例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应正确地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自主解答,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其答案。

(三)创设学生说的天地

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让学生“说”。教师要积极启发、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并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说出自己对重要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说出教材的重点、难点,说出自己的疑惑,说出感受心得,这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领悟教材的能力。要适时指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或集体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正确的观点要予以肯定,错误的观点要引导分辨,并及时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四)积极引导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有利于创新。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分析问题,学会发散思维,如对“嫦娥奔月”神话在今天实现的原因,可引导学生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有科技和人才保障、民族精神力量的推动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拓宽课堂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要培养创新能力,光凭课堂教学远远不够。尤其思想品德课教学更要善于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创新。一般地说,学生在实践中更容易发现问题,更容易解决问题。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智慧。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经风雨、见世面、阔视野、长知识,从而在立体式教学过程中,再多中感官并用条件下,提高思维效果,激发创新思维的产生和发展。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靠课堂教学完成的,为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们必须积极拓宽课堂教学,善于利用“课堂教学之外的整个环境和事件”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校外实践活动,并让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或活动体会。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动脑动手,培养学生创造性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组织学生及时收看“新闻联播”和阅读市政报刊,开展“热点评论”让学生在对新闻热点的捕捉中锻炼敏锐的洞察力和责任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收获的喜悦中深化和巩固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党务开拓创新能力凭证 篇4

88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1.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是一种()。A.顺向型创新思维

B.逆向型创新思维

C.破立型创新思维

D.聚合型创新思维

2.毛泽东的游击战是()的典型例子。A.内向型创新思维

B.发散式创新思维

C.破立型创新思维

D.聚合型创新思维

3.()发达的人在文学、艺术、电影、绘画等方面有优势。A.左脑

B.右脑

C.大脑

D.小脑

4.()指的是通过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新方式,将新思想与旧思想相结合,成功地引入实践活动中,给人民群众给消费者带来不断便利的过程。A.思维创新

B.管理创新

C.政策创新

D.制度创新

5.()的发现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推进到了光电时代,推进到更广阔的宇宙空间里。A.相对论

B.万有引力

C.拉力定律

D.黑洞

6.《西游记》团队中孙悟空曾是一个()。A.腐败分子

B.劳改犯

C.领导

D.乱收费的

7.领导干部面对今天大发展、大变化的时代,应该经常从()角度考虑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看待问题。A.自我B.他人

C.群众

D.国际

8.()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达到既定目的。A.实物创新

B.理论创新 C.对策创新

D.制度创新

9.文中提到的顺向型思维的例子是()。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B.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

C.张三李四调查蔬菜价格

D.爱因思坦发现相对论

10.一项政策是否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是()。A.质量设计

B.利用资源的效率

C.时间管理

D.推出时机

二、多选(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1.洋博士内急落水的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面对这个火热的、剧烈变化的时代,我们必须(),俯下身去创新。A.深入学习理论

B.深入生活

C.深入实践

D.了解实际情况

2.唐僧最喜欢猪八戒的原因:()。A.不惹事生非

B.团队中的开心果

C.心理素质好

D.口甜人缘好

3.()和()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A.国内改革发展

B.社会结构剧变

C.信息化

D.全球化

4.作为领导者应做到:()。A.业务能力强

B.顾全大局

C.公平公正

D.不贪图已利

5.以下跟牛顿有关的是()。A.平衡定律

B.广义相对论

C.拉力定律

D.万有引力

三、判断(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1.时间、机会、时机的把握对于领导干部进行创新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正确

错误

2.个体思维总会受到自身利益和历史局限性的影响。正确

错误

3.我国选择了一条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渐进式发展的道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正确

错误

4.袁隆平研究出超级杂交水稻利用的是顺向型创新思维的原理。正确

错误

5.事情是无序的,把无序的事情理出头绪;从有序到可行,事情就发生了质的变化。正确 错误

6.对不熟悉、刚接触的事物,不要急于判断,下结论;不妨存疑,待思考清楚后再做判断。正确

错误

7.执行前把握的要点是胜利第一,理由第二。正确

错误

8.领导者的专业和领导者的能力有直接关系。正确

错误

9.毛泽东的左脑十分发达,留下了很多浪漫的诗句,在革命年代不怕牺牲藐视一切的胆量成就了中国革命。正确

错误

10.执行是一种带有弹性的东西,可以参照规定落实下去。正确

上一篇:米粉专项整治方案下一篇:第一场雪作文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