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共8篇)
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 篇1
附件3:
东莞市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情况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感谢您参加本次问卷调查!东莞民办教育是本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一样,都是本地教育发展的主力军。本调查旨在了解东莞市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现状,以更好地分析东莞民办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民办教师政策提供数据依据与有益参考。本调查采用匿名方式,调查数据只为科学研究而用,对您提供的信息绝对保密。谢谢您的支持!
——东莞市教育发展研究与评估中心课题组
一、单项选择
1.性别:口 男口 女
2.年龄:口 20周岁以下口 20一25周岁口 26一30周岁口 31一35周岁口 36一40周岁口 41一45周岁口 46一50周岁口 51一55周岁口 56一60周岁口 60周岁以上
3.您的婚姻状况:口 未婚口 已婚
4.您的最后学历(学位):口 研究生(硕士)口 本科(学士)口 大专口 中专及以下
5.您是否有教师资格证: 口 有口 没有
6.您的专业技术职称是:
口 中学高级口 中学一级口 中学二级口 中学三级
口 小学高级口 小学一级口 小学二级口 小学三级口 未评级
7.您现在所在学校是: 口 小学口 初中口 高中
8.您在这所学校工作的年限:
口 1一3年口 3一5年口 5一10年口 10一15年口 15年以上
9.您的专业与您任教的科目是否一致:口 是口 否
10.您是否担任班主任工作: 口 是口 否
11.本学期您每周实际授课时数:
口 6课时或以下口 7一8课时口 9一10课时口 11一12课时 口 13一14课时口 15一16课时口 17一18课时口 19一20课时口 20课时以上
12.您每天实际的相关工作时间(包括管理工作、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等):
口 6小时及以下口 7一8小时口 9一10小时口 10一12小时口 12小时以上
13.您每天实际从事非教学工作任务(包括跟校车、值日、开会等)的时间:
口 1小时及以下口 1一2小时口 2一3小时口 3一4小时口 4小时以上
14.从参加工作至今,您调动过几个单位:
口 一个口 二个口 三个口 四个口 五个或以上口 没有调动过
15.近三年您参加过几次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
口 一次口 二次口三次口 四次口 五次及以上口 没有参加过
16.近三年您参加过几次由学校组织的培训:
口 一次口 二次口三次口 四次口 五次及以上口 没有参加过
17.近三年来您参加过哪些形式的培训:(可多选)
口 一个月以内短期培训 口 一个月以上研修培训 口 到公办学校交流锻炼
口 在职攻读研究生、本科口 其他(请填写)
18.目前您的平均税后工资收入为每月:
口 2000元以下口 2001一2500元口 2501一3000元口 3001一4000元
口 4001一5000元口 5001一6000元口 6001一7000元口 7000元以上
19.您所在学校是否办理了国家要求规定的“五险一金”:
口 未办理口 办理但不齐全口 已完整办理
20.目前单位为您购买的社会养老保险为每月:
口 100元以下口 100-150元口 150-200元口 200-250元口 250-300元
口 300-350元口 350-400元口 400-500元口 500元以上
21.您认为比较合理的民办教师工资标准为每月不低于:
口 2000元口 2500元口 2800元口 3000元口 3200元
口 3500元口 3800元口 4000元口 4000元以上
22.您觉得您在民办学校的工资待遇与本地区范围其他行业同条件人员相比是:
口 较高口 差不多口 较低
23.目前您对职业压力的感受:口 较小口 较大口 非常大口 没有感觉
24.您对目前的工资福利待遇水平感到:
口 比较满意口 感觉一般口 不太满意口 很不满意
25.您认为您的教师权益得到了:口 完全保障口 基本保障口 部分保障口 没有保障
26.您觉得您现在的社会身份是:口 教师口 打工者口 企业员工口 其他
27.您对教师职业的想法是:
口 不管环境如何,愿意一直从事教师职业口 既然当了教师,就尽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口 作为谋生手段口 如有机会,将会离开教师队伍口 其它(请填写):
二、多项选择
28.目前您在工作与生活中遇到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任选六项)
口 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口 教学设备不足、工作条件差口 工作负担沉重
口 工作业绩得不到合理评价 口 专业技术职务晋升难 口 缺乏学科带头人的引领
口 不受领导重视口 人际关系紧张口 子女上学或就业难口 身体状况不佳
口 退休有后顾之忧口 培训进修机会少口 经济负担过大
29.目前您参加培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任选三项)
口 教师少、工作任务重、离不开口 学校不提供便利条件、缺少培训经费
口 培训地点太远、交通不便口 培训激励机制不完善
口 培训课程设置不合理口 培训部门师资力量薄弱
30.您认为影响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稳定的主要因素:(任选三项)
口 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口 教师职务晋升难口 制度不公平
口 回流公办学校口 民办学校缺乏凝聚力口 学校管理者(举办者)不尊重教师
三、建言献策
31.您认为教育行政部门最应该为民办中小学校教师做哪些工作?
。本次调查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配合。祝您工作顺利,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 篇2
一、教师流失的现实困境:以A校为例
近几年来, 随着公办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民办学校办学竞争优势的丧失, 民办学校教师流失越来越严重。如中山市部分民办学校一个学期结束教师辞职的超过60%, 有的两三年下来教师流失率达90%。再如北京某知名民办学校, 仅2006~2007一学年, 就有25名骨干教师主动离开学校。
宁波市民办A校的教师流失问题也同样严峻。A学校是一所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九年一贯寄宿制民办学校。在当时全国民办教育迅猛发展的背景下, 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了缓解由于人口高峰期的到来导致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 顺应民办教育发展的良好趋势, 填补该地教育强县中民办学校的空白, 积极鼓励、扶持兴办民办学校, 于是A校应运而生。经过十年的艰辛努力, A校终于发展成为一所设施一流、成绩卓越、享誉全市的品牌民校。然而, 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潜藏着严重的生存危机——A校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流失十分严重。目前该校教师近200人, 由三类不同性质的教师组成:一类是拥有公办教师编制的教师约100人 (拥有事业单位的编制和“四金”) , 只不过挂名在某公办学校, 人在A校上班, 奖金和福利由A校负责 (当时他们当中很多人就是冲着民办学校的奖金和福利待遇高而过来的) , 但随着公办学校教师待遇的提高, 这部分教师倒流的现象也较严重, 如2008年一次就走掉15人。另一类是公办学校辞职过来的教师, 这类教师所占比例约20%, 他们主要是来自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地区或者出于进城、子女读书等目的来到A校的。现在城乡差别缩小, 交通越来越便利, 教师进城的日渐减少。再一类就是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招聘过来的教师, 约占30%, 他们大多将民办学校作为成长的训练基地和通向公立学校的跳板, 待到条件成熟时, 只要一有机会就往外跳。近几年, 学校骨干教师每年至少更换30%。建校初的36位骨干教师, 现在已所剩无几, 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二、教师流失的原因分析:政策的视角
造成民办学校教师流失的原因很复杂, 这里只从政策的视角加以分析。
1. 法律条文模糊, 教师身份认定不清
经过长期的不断改革, 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相关法律制度日趋完善, 但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以下简称《教师法》) 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教师法律地位的规定过于笼统, 对民办学校教师权利的规定更是十分模糊, 在法律的适用上存在一些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我国《教师法》的第二十一条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校教师的工资、津贴、住房、医疗等待遇, 参照本法的有关规定, 由举办者确定并予保障。”《教师法》该条中提到“参照本法的有关规定”, 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条文中没有与上述第二十一条相对应的、可以参照的有关规定。者, 第二十一条中的“……由举办者确定并予保障”, 几乎是一句空话, 目前, 在许多民办学校纷纷倒闭的情况下, 那些幸存的真正民办学校的处境举步维艰。在法律条文含混不清的情况下, 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很难确保教师的上述待遇兑现;在民办学校自身难保的境况下, 很难保障民办教师的待遇到位, 即使有这个能力给教师提供上述待遇, 但是如果没有相关配套的监督机制来督促他们履行相关的职责, 也很难确保民办教师的权利得到保障。
正是因为相关法律条款含混不清, 导致目前许多民办学校的教师不能享受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事业单位编制、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待遇。据调查发现, 公、民办学校教师即使工作年限、职称等情况相同, 退休后民办学校教师拿到的养老保险金只有公办学校教师的一半。这样造成公民办学校教师待遇差距拉大, 民办学校教师的既得利益受损、法律地位不平等。上述种种原因致使民办学校教师无法安心从教, 原先辞职来A校的教师及学校自主招聘的教师纷纷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参加公办教师招考, 想方设法地向其他部门和公办学校跳槽, 想尽一切办法跳出民办学校, 最终导致民办学校教师大量流失, 师资队伍极不稳定。
2. 教师工资明增暗降, 经济待遇下降
《教师法》条款中另一个模糊之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享受同等的类似公务员的待遇……”而在我国《教师法》的第二十五条中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并逐步提高。”但是事实上, 教师的工资待遇在许多地区都没有达到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致使每年我国总有一部分教师想方设法考公务员, 但公务员报考教师的却寥寥无几。
据有关报道:2000年, 某地一农村初中教师的月薪是450元, 当时可以买75斤猪肉, 或者12斤香油, 或者是7瓶液化气。工作7年后, 到了2007年, 该教师的工资为854元, 可以买60斤猪肉, 或者10斤香油, 或者6瓶液化气。从实际购买力来看, 工作很长一段时间了, 工资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另外, 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说, 据统计, 2008年3月,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上年同期相比为108.2, 城市为107.8, 而农村为108.8。这表明, 对于农村教师来说, 增加的工资和津、补贴更多地只是弥补了物价上涨带来的货币实际支付能力的差额。
公务员的待遇从来没有人这样对比过, 可想而知, 教师的待遇与公务员的待遇是有很大差距的。民办学校的教师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是“二等”公民, 他们就更不应奢望其待遇与公务员相比较了。
3. 相关法律缺失, 教师压力太大
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情况下, 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中突出了素质教育的地位, 但是也并没有明文规定不能搞应试教育, 法律中更没有对应试教育的泛滥采取任何惩治措施。这样, 使得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喊得轰轰烈烈, 但是在民办A校应试教育更是抓得扎扎实实。举办者打着所谓的“为了教学质量”的旗帜、喊着所谓的“为了学生前途”的口号, 实施不顾学校师生死活的“题海战”、“演练战”, 教师整天就是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分析试卷……这样日复一日的机械劳作, 弄得身心疲惫、情感衰竭, 实在不堪负荷的情况下, 只好选择离去。这是民办学校教师队伍不稳的另一重要原因。
4. 相关法律作用不大, 民校前景未卜
(1) 民办学校的法律地位定位不当。《促进法》规定民办教育是公益性事业,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而2001年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办法 (试行) 》 (国务院, 2001) 把民办学校定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这一定性并没有因为《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而修改, 一直沿用到现在。正是“民办非企业”这一含混不清的法人定位, 使得民办学校在教育环境中, 乃至整个社会大环境中其社会地位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有时甚至就连已有法律法规———《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实施条例》等规定的法律地位也难以保证, 同时, 也就使得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因身份不明而难以落实。
(2) “合理回报”难以操作, 投资者投资热情受挫。《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一条规定, 作为国家对民办教育的“扶持与奖励”措施, “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 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但是据调查发现, 仍然有不少人对民办学校的“合理回报”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误认为民办学校既然是公益性的事业, 就不能谈回报, 使得民办教育的投资者投资办学的积极性减退, 对学校的追加投资减少, 办学经费难以保证, 影响学校发展。学校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 也就更加无力顾及教师的权利实现了。这种制度环境下的民办学校教师更是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尽快调离民办学校也就成了教师无奈的选择。
三、教师流失的出路探索:法制是关键
解决民办学校教师大量流失的问题, 关键在于出台或完善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
1. 明确民办学校教师身份和法律地位
一方面,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法明确、落实民办学校法律地位, 将公益性的民办学校归属于事业法人类型, 使民办学校的平等地位和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另一方面, 认定民办学校的合格教师具有与公办学校教师相同的事业身份, 列于事业编制, 享受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医保等, 但是, 工资由民办学校自行解决, 不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从全国各地的经验来看, 有很多地方都按学校班级数、人数, 提供一定的公办教师编制, 通过教育部门的统一招考录用后, 均直接定向调配到民办学校工作, 经费由民办学校自主解决等途径来帮助民办学校解决这一现实困难。从现实层面上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仅提供人事编制, 费用由民办学校自主承担, 有利于稳定民办学校教师队伍, 保障民办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又可以推动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满足社会的教育消费需求, 政府完全有能力也有责任做好这个一举数得的好事。
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规范管理, 保证学校按教育规律办学
(1) 国家应在完善《教育法》这部母法的前提下, 尽快修改《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法律文本前后不一致之处, 确保民办学校的法人权益得到合法维护, 使《民办教育促进法》成为真正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法律。
(2) 基于目前民办学校教师社会地位和法律权利不保的现状, 尽快出台《民办学校教师保护法》, 使教师遭受的违法、侵权事件得到及时的处理。此外, 为了体现民办学校教师工作的公务性, 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彼此相协调的有关教师职业准入、教育教学活动、专业权利和责任等有关教师管理的法律制度, 使民办学校教师的权益受到法律的维护。
3. 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
显然, 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 必然带来举办者和教师权利与利益的重新调整。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不论是作为私人角色代表的个人, 或者是相互协作的投资群体, 还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其行为选择都是按照“经济人”的假设进行的, 即各投资主体天生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只要风险不够高, 在制度不健全而缺乏严密监督的情况下, 教师的权利遭到侵犯、利益遭到削减等行为就不可避免。同样, 当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力在不受约束或约束不严的条件下, 必定也会利用这些权力来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 出现“道德风险”。监督制度的缺失和人品的不足带来的是教育部门领导者和投资者大肆追逐个人利益, 侵吞和危害教师的利益。因此, 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
参考文献
[1]劳凯声.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法制建设.教育研究, 2008 (11) .
[2]蒲蕊.政府与学校关系的重建——一种制度分析的视角.教育研究, 2009 (3) .
[3]卢乃桂, 王夫艳.当代中国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身份之重建.教育研究, 2009 (4) .
[4]黄新茂.推进民办教育法制建设的若干思考.教育发展研究, 2007 (3B) .
[5]李茂森.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及其启示.全球教育展望, 2009 (3) .
[6]杨云兰.教育公平视野中农村教师工资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3) .
[7]李茂森.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教育发展研究, 2009 (6) .
[8]李春玲.理想的现实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9]王康, 吴志宏.中国民办教育研究 (.2004-2005)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10]袁振国, 周彬.民办教育政策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2003.
民办中小学教师流动原因浅析 篇3
【关 键 词】民办中小学;教师;流动;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教育市场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私立教育机构不断涌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但它自身存在的问题却也是人们不容忽视的。其中,教师的频繁流动,是民办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国家的制度有限,我国民办教师处于一种非正规的游离状态。尽管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相继出台,确保民办教师的权益和地位,但民办学校教师的身份地位还是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某些权力还是得不到实质性的保障。尤其是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民办中小学教师。毋庸置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教育质量。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教师的频繁流动不方便管理者的管理。民办教师是民办教育的根基,一支稳固的、优秀的教师队伍直接关系着民办教育的发展与兴旺。
对民办教育有所了解,还是从爸爸去民办学校当教师开始。那时,我对民办学校充满了好奇,只知道私立学校的学费很高,学生在学校里吃、住、学习,听说还有生活教师照顾,在我的想象中,私立学校是美好的。可是,自从爸爸上班后,真的是早出晚归,每天早上出去上班,晚上才会回家,不像以前在公立学校那么自由。从爸爸头上渐渐稀少的头发可以看出,在私立学校的日子并不好过,至少压力很大,后来我上了高中,跟着爸爸一起来到了他们学校就读,那三年的经历,真是让我对私立学校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甚至从进去的第一天,它以前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就轰然倒塌,那真的是一种集体生活,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难适应。当然,也不是说私立学校有多么不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不过我和私立学校还真是挺有缘分的,大学毕业后我在一所私立中学教过一段时间的书。正是因为我和私立学校的这些渊源,所以我想借着我在私立学校的亲身经历所带来的了解,来谈一谈私立学校教师的频繁流动现象。
首先,我想谈一谈民办学校教师的构成。民办学校的教师主要有以下几种人构成:第一,退休的老教师。还记得刚去私立学校读高中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有一半都是老教师。这类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他们作为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高素质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受到民办学校的青睐。第二,由于各种原因从公立学校离职流动到私立学校任职的中青年教师。有些人觉得私立学校的工资比公立学校的工资可观,有些人受其他方面的诱惑,所以放弃了“铁饭碗”来到民办学校任教。第三,刚毕业的大学生。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很多大学生把进入民办学校工作当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四,从其他民办学校流动过来的教师。第五,兼职教师。不过这类教师所占的比重较少,民办学校把一些有名气的、优秀的教师请过来做兼职。前四种是民办教师队伍的主力。也许就是这些队伍潜在的不稳定性,导致了民办中小学教师流动如此频繁。
有一句话是这么形容民办学校教师流动的,“民办学校的学生人数天天变,民办学校的教师人数月月变”,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反映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动的特点。我高中的三年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每门课的教师都是换了又换,第一学期去的时候带我们的那些教师,第二学期就差不多走了一半。总之,每学期每年总是有教师换动的。大学毕业后我去工作的那所民办学校在我离职时,几乎有2/3的教师都提出了辞职,有些教师仅仅只待了两三个月就辞职了,有些教师还是迫于和学校签了一年的合同期才坚持做完了一年。这些离职教师中,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他们在生活中的负担略小,对未来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希望获得更好的平台实现自身价值,而且他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强。在这些流动的教师中,大部分都是担任语、数、外等主要学科的教师,因为这些教师在中小学需求很大,更容易寻求到工作机会。教师流动本来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此大量的、频繁的、不定性的流动毫无疑问是不利于民办学校发展的,是一种不合理的流动。
民办中小学的教师流动之所以如此频繁,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原因、经济原因,还有学校自身的原因和教师群体的原因,接下来我将根据自身的经验了解和查阅的相关资料对这些原因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
一、来源复杂
前面通过对民办中小学教师来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民办教师来源是复杂的,这是导致教师流动的客观原因。首先,民办学校招聘的一些退休的老教师,他们虽然在民办中小学发挥着“余热”,但是从爸爸的工作经历以及我那段短暂的体验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民办学校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工作时间也很长,很多中青年教师都叫苦不迭,更何况是这些退休的老教师呢。而且这些退休的老教师,他们一方面拿着退休工资,一方面又拿着民办学校的工资,他们是没有后顾之忧的,所以许多教师都是抱着“合则留,不合则走”的心态。还有那些被招进来的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当初都是迫于沉重的就业压力才选择民办学校,一方面是想找个落脚的地方,一方面他们是想着能够在这里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为以后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做准备,所以他们只是把这里当作一个跳板,一旦有更好的机会,他们会随时离开。那些从其他民办学校流动过来的教师,当他们遇到条件更具有诱惑力的学校时,也会选择离开。正是这些复杂的来源导致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从而带来了频繁的教师流动。
二、社会因素
主要有社会地位认同度低和缺乏社会保障两个方面。虽然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说明,民办学校的教师具有同公办学校的教师同等的法律地位,但是由于传统的观念在人们思想上已经根深蒂固,再加上民办教育起步晚,所以事实上人们对民办教师的认同度并不高,从而让很多人虽然在民办学校当老师,但是仍然有着一颗想进公办学校的心。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民办教师并没有与公办学校的教师一样获得“事业单位编制”的法定身份,而是被纳入了“企业编制”。民办学校在校长的管理下,实行的是“自由聘任制”,学校与教师之间是雇佣关系。虽然同为教育机构,但是归属权与管理权的不同,已经从根本上说明了不平等的事实,从而决定了民办学校教师地位的卑微。从社会保障方面来说,表面上看,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所得权益似乎没有区别,但是由于政策上缺乏制度保障,民办学校教师的很多权益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实現的。比如,民办学校的教师难以像公办学校的教师一样获得业务培训的机会,公办学校的教师每当寒暑假或者工作期间可以接受国家为他们提供的教师继续教育的机会,而民办教师则不得不奔波于招生之中,很难有机会去接受继续教育。在退休政策和福利待遇上,民办教师退休待遇是远远低于公办教师的,甚至很多福利。比如,医疗、养老等都没有得到有效地保障。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民办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压力大
在民办学校工作的教师,承受着更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首先,工作时间长且工作量大。民办学校的教师真的是上班早下班晚,除了每天白天学生在校时你要工作外,晚上你还必须到办公室值班、开会等等,遇到家访期间,还必须利用晚上的时间出去家访,所以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从早上一直工作到晚上。而且民办学校的教师除了给学生上课,还必须承担一些其他岗位的工作。比如说接送学生回家。那时我在民办学校当教师的时候,每天除了要给学生上课,早上必须要起很早,跟着校车一起去把学生接到学校,下午又跟着校车把他们送回家,每天早上两趟,下午两趟,一天工作结束后,真的是身心俱疲。这种大工作量是公办学校的教师不能体会的。第二,来自学校领导和家长的压力。学校一旦聘用你以后,就希望你能为学校创造价值,对于你的工作就会寄予很高的要求,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希望物有所值,对学校的教育质量就会有更高的期待,特别是那些收费贵、档次高的学校。这些都会给教师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第三,竞争压力。由于民办学校是聘任制,教师没有绝对的保障,学校为了自身利益,在选择教师时采取“优胜劣汰”的原则,所以为了持有工作,教师必须加倍努力,才能赢得领导和家长的信任,所以教师之间激烈的竞争也是教师压力的主要来源。第四,人际关系的压力。由于教师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所以民办学校教师之间的关系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淡漠。这一点我真的深有体会,那时,我去汕头,每到放假,我都会去爸爸的学校呆两天,就发现他们学校的教师虽然是住在一层,但是互相之间很少走动,都是把自己关在房里做自己的事,几乎没什么交流。我想,本来工作压力就这么大了,同事之间还这么淡漠,难怪我爸爸一直就对我说如果我以后当教师,尽量不要去私立学校。
四、民办学校自身管理的不科学
民办学校的教师与学校之间是一种雇佣关系,教师是以一种打工的身份在为学校服务,所以他们缺少“主人翁”意识和团体责任感,使得教师很难融入到集体之中。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往往过于苛刻,缺少民主,没有让教师参与到管理当中,这就限制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学校一味把学生放在首位,忽视了教师也是学校的主人翁,对教师缺少人文关怀,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地位低下,学校领导不注意从生活上去关心、体贴教师,使得教师感受不到学校的温暖,教师没有归属感,最后义无反顾地离开。
五、民办学校自身优势的淡化
民办学校兴起之出,许多教师不顾一切想要进入私立学校,最主要的动力就是民办学校的高工资,特别是沿海地區,吸引着许多内地的教师前去就职。还记得五岁那年,爸爸那时候还在公立学校工作,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为了买房子,爸爸不得不到广东打工,没想到一年之后,爸爸就挣到了买房子的钱,可想而知,那时候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工资有多么大的差距。为此,很多人选择离职甚至放弃了“铁饭碗”,都涌向沿海地区工作。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办教师的待遇不断提高,相当于公务员水平,而且增长速度很快,相比较而言,民办教师的工资水平还停留在原来水平,渐渐地民办学校就不存在薪酬优势了。固然民办学校的工资颇为可观,但是和他们高强度的工作量以及所做的牺牲相比,他们的薪酬还是很低的,说到底,他们的高薪酬背后是自己巨大的牺牲。所以,很多人就更不愿意把民办学校当作就业的理想选择。
六、个人追求
除了很多人当初选择私立学校是为了把它作为一个跳板,等待更好的机会外,还有就是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以前人们一旦当上教师后,就会一辈子都当教师,如今社会发展了,人们的观念也不同了,一旦觉得在教师这条路上不想走下去了,就会寻找其他的工作机会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如今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常态,而民办学校没有束缚,想走就走。
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 篇4
黑解联办〔2014〕1号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直属单位:
经省政府有关领导同意,现将《黑龙江省解决中小学已辞退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问题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黑龙江省解决中小学已辞退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
2014年4月22日
黑龙江省解决中小学已辞退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问题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妥善解决中小学已辞退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问题的实施意见》(黑政发〔2013〕21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从关注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出发,认真解决已辞退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以下简称“民办、代课教师”)历史遗留问题。建立由政府统一领导,各地、各有关单位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严把审核关。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分类推进、依法解决。
二、工作程序(一)发布公告
在县(市、区)媒体上发布公告,告知工作启动的具体时间,办事流程,申请人应该出具的相关材料等信息。
(二)人员身份及教龄的确认
1.个人申请。本人或委托人向原学校提出申请。原学校合并、撤销的,向原学校所在乡(镇)政府申请。申请时应提供居民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证明身份和教龄的原始材料。证明身份的原始材料,需由教育行政部门、原学校、其他有关部门或本人提供下列要件之一:记载身份的档案材料、录用表、奖励表、进修证明、花名册、工资或补贴发放凭证、相关任用(准用)证及其他能够证明身份的原始材料;证明教龄的原始材料,需由教育行政部门、原学校、其他有关部门或本人提供下列要件之一:记载工作年限的档案材料、能够证实工作年限的花名册、工资或补贴发放凭证及其他能够证明教龄的原始材料。提供原始材料复印件的,需由原件保存部门对其真实性给予证明,并加盖保存部门公章。
2.初审。原学校将申请人(委托人)提供的原始材料报送原学校所在乡(镇)政府,乡(镇)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对材料进行初审。其中,有证明身份的原始材料但无法提供证明教龄原始材料的,由乡(镇)政府负责调查取证。调查取证要在原学校领导、公职教师、会计中进行,提供证明的人员不得少于5人。在两个以上学校工作过的其教龄可累计计算。
3.复审。乡镇政府将初审符合条件的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有关信息报送由县(市、区)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组成的确认机构,确认机构按程序对上报材料进行复审。
4.公示。确认机构将复审符合条件的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名单及教龄信息返回乡(镇)政府,由乡(镇)政府在该人所在乡(镇)政府、居住地、原学校同时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
5.确认。公示结束无异议后,乡(镇)政府出具正式文件和由主管领导签字的公示结果,提交县(市、区)妥善解决中小学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审核确认。审核确认工作完成后,由乡(镇)政府负责采集民办、代课教师身份及教龄信息。
6.建档。县(市、区)妥善解决中小学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将审核确认的民办、代课教师身份及教龄信息等材料经由市(地)妥善解决中小学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汇总后,报省妥善解决中小学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备案材料包括:黑龙江省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人员名册一式三份(附件一);黑龙江省已辞退民办、代课教
师身份教龄认定表一式三份(附件二)。人员身份及教龄信息的所有认定材料经县(市、区)妥善解决中小学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审核后移交县(市、区)人社局(社保局)存档,同时抄送县(市、区)财政局相关表册。
7.数据录入。为确保全省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养老保险教龄补贴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效衔接,省妥善解决中小学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建立了黑龙江省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系统网址为:http://61.167.33.111/YctDkjsMng/login.aspx。系统用户级别分为三级,各级用户通过系统分配的用户名及口令进入系统。县(市、区)级用户其主要职责为采集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基本信息(附件三),将信息录入到“黑龙江省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所上报的信息情况真实、完整、无误。
县(市、区)级用户的权限为:可查看本地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的基本信息,统计本地年满60周岁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养老保险教龄补贴情况。生成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人员名册及身份教龄认定表,统计按增加的养老保险教龄补贴金额。
8、核定补助经费。人员身份及教龄认定工作结束后,由省教育厅审核汇总各县(市、区)所需养老保险教龄补贴金额,省财政厅按《意见》中确定的分担比例,核定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履行专项资金审批程序后下达。
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通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兑现个人养老保险教龄补贴。
9、时间要求。各市(地)、县(市、区)务必按《意见》要求,于2014年6月30日前完成确认及相关材料的报备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成立组织机构。县(市、区)政府作为解决中小学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问题的责任主体,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具体负责本地区的组织实施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办法。各市(地)政府(行署)要加强对所属县(市、区)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及时帮助协调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明确分工。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教育部门具体负责实施工作的统筹协调、政策宣传、身份和教龄认定、报批备案等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做好民办、代课教师参保登记和相关政策解释工作,协助政府做好政策衔接和待遇核算及补贴发放;财政部门负责筹措补助资金,落实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各项补助政策;民政部门要积极做好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中符合条件人员的救助工作;公安、卫生计生部门要做好因违法犯罪或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而被清除教师队伍人员的身份确认工作;信访部门要负责做好实施过程中的信访和维稳工作。
(三)严把审核程序。各县(市、区)在进行资格审核确认时要做到资料齐全,手续完备,认定准确,一人一档,人员信息全部录入电子数据库。不形成遗留问题,不错报、漏报,不推诿搪塞、敷衍了事。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一经查实,要取消其享受待遇的资格,并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责任。人员身份和教龄认定工作结束后,省联席会议办公室将组织对部分县(市、区)的认定工作进行抽查。若发现存在虚报人数及教龄问题,或者工作不力、把关不严等造成严重影响的,省财政将相应扣减直至取消补助资金,并在全省范围内通报,对县(市、区)主要领导进行问责。
(四)要把解决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各县(市、区)要密切关注重点人员的动向,做好政策解释工作,防止出现不安定因素。对于无理取闹、煽动串联、干扰政府开展工作的极少数骨干分子,各级公安机关要坚决依法予以处理。要随时了解掌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重要情况要在第一时间上报。
附件:
1.黑龙江省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信息采集表 2.黑龙江省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身份教龄认定表 3.黑龙江省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人员名册
黑龙江省解决中小学已辞退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
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 篇5
常小文〔2013〕06号签发人:刘 军
重庆市江津区常乐小学校
关于成立民办教师养老金和医疗补助工作
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决定
为了切实做好我区原民办教师养老和医疗补助工作,结合上级有关会议精神,我校专题召开行政会布置相关工作,经行政会研究决定:成立江津区常乐小学民办教师养老金和医疗补助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组长: 刘军
副组长: 蒋伟
成员:刘德平石世全
江津区常乐小学校
2103年4月1日
主题词:成立民师养老金和医疗补助领导小组
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 篇6
全市152所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从师资、生源、教学资源等方面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弊端:一是教师来源杂,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基本专业素养缺乏的问题。汇集至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的教师,有刚出校门的各专业大学生,有退休应聘的老教师,其专业素养或者空白或者已至“谷底”,且此群体不稳定。二是学生来源杂,他们的学习经历各不相同,学习地域各不相同,难以实施较统一的规范性教育。学生随着家庭迁移,学习环境、地域也随之迁移,所具备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且难以短时内相融。三是教学设备、资源匮乏,必需的支持性条件缺乏。由于学校的产生、运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导致了学校无法为课程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产生了不良的连环性现象与事实,阻碍了学科教学的规范性。
本市奉贤区、浦东新区等九个区县拥有相当数量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的区县,因为上述三个弊端的干扰与存在,无论是管理者群体还是教师群体,都难以顺畅、有序、有效地实施《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所限定的各学科课程标准。由此,策划学科课程培训至关重要。各区县针对此现状与需求,相继组织了学科课程培训。奉贤区就小学阶段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解读、教材解读、课堂解读、教法解读等方面进行了培训,指导管理者群体、教师群体步入了《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的实施进程中。显然,上海市各区县正践行着一项教师专业发展的奠基工程。
一、解读课程标准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详细阐述了五方面的基本理念,包括树立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构思体现时代特征和上海特点的课程体系;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课程整合(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整合),促进课程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
课程方案所定向的课程理念派生了课程目标的多维整合,小学阶段与其他学段一样,其课程目标强调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了指导教师分别按照学科课程目标撰写教学设计,我们在培训中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帮助教师学会解读课程标准。
1.“三维目标”的立意
培训中,我们首先系统地向教师诠释新课改目标的确立及其基本特点:一是体现时代要求、国情和地方特点;二是强调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三是注重目标的多维整合,即综合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第二,初步认知课程标准是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即目标指向的教材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这样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同时也明白教材内容的构建体现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使学生能在多样、生动的教材中,配以相应目标,进行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等。由此,教师能初步感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过程的引领作用,也能确立学科课程中教材的目标构成,且初步学会为每一课时确立“三维目标”。
2.“三维目标”的内涵
课程标准兼顾了知识点、学习方法、情感意志和德育三大模块。我们引导教师明白一个道理,进行任何一种有目标的教学活动,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必须要有对目标内涵的充分认识。我们在培训中,对“三维目标”的内涵作了具体的诠释。
3.“三维目标”的拟订
目标的拟订必须依赖于教材体系,教材中蕴涵着“三维目标”。在培训中,教研员对学科教材进行剖析讲解,帮助教师挖掘教材的目标指向。
一是按照课程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层次逐层分解,使一个个大目标演变成一个个小目标,再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对学科教材目标、课程标准进行建构,使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能得到落实。
二是针对课时目标,确定“教什么”,即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点、需要掌握的新知识点及与已有知识的联系等,定出知识认知目标;在确认知识目标体系的同时,设计能很好或较好达标的教学过程;关键是要确定在此期间能让学生改进何种学习方法,培养何种学习能力,进而在教与学过程中,提炼教材中所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是综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各个关节点,建构教学目标。小学阶段有近十门学科课程,我们通过循序渐进、逐步突破的讲训,使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的教师不管是否有过教学经历,都能尝试教学设计的过程。
二、解读教材
教材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起着支撑作用。教材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载体。对于教材,教师要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进行解读,能理解学科教材体系,且充分认识学科教材中蕴涵的科学性质和教育性质、目标任务等。学生则是在教材所建构的知识体系中以教材为支撑,融合已有知识、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积极主动学习。教师则应该引导学生在教材中找到、发现、寻求新的越来越多的知识,同时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丰富学习经历。
本着上述观点,学科培训中,小学阶段各学科教研员对理解学科与教材洞察等作了专项指导,有序地分学科培训教师,重点解决各学科整体框架与特质,力争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让教师感知。下面简要介绍培训中的诠释内容。
语文——扩大识字量,注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数学——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亲历过程,理解一个个数学问题、数学概念、数学结论形成的过程。
英语——把学习能力、英语思维能力和学用英语的心理素质作为能力培养的重要内涵,把视听量和阅读量列入知识的范畴。
自然——作为中小学科学教学的一部分,不仅要关注科学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一养成信息技术情感和伦理道德修养,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劳技——学会动手,以爱劳动为总目标,提高学生技术素养。
体育与健身——坚持五个学习领域,即运动参与领域、运动技能领域、心理健康领域、身体健康领域、社会适应领域。
美术——培养学生对造型的应用、欣赏与评议等最基本的能力;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想象的热忱;初步养成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
音乐——音乐基础能力培养,着重感知、表现、鉴赏、创造等方面的学习。
品德与社会——体验和感悟道德品质,进行道德内化,使认知转化为行动。
三、解读课堂
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重要前提。因此,课堂教学始终是我们组织培训的关注点。以教案设计、视频课堂教学实录为主要渠道,我们组织教师走进课堂教学,以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为目标,向教师提出下列课堂教学程序与要求。
1. 目标
从“三维目标”角度,让教师辨析出:这节课要学习哪些知识?学到何种程度?这节课需要学生具有何种态度和价值观?这节课要培养学生何种能力,并达到什么程度?
2. 环节
围绕课时所特定的“三维目标”,以什么环节、程序能确保达成?我们相应设计了复习、导入、新授、巩固、小结、作业、拓展等基本程序,要求教师能自主地备课策划。同时,我们还实行集体研讨,各自撰写,交流统一,各自教学,反馈修改,再研教案的“三级六步”备课。
3. 设问
设问是为了帮助学生参与教学,成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方法之一。对于设问,我们要求教师能在教学设计中坚持“坡度、角度、深度、广度”,能较好地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个别到普遍的提问程序,尽力让每一名学生能在设问中理清旧知识、新知识与未知知识间的关系与结合点,挖掘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及已有知识,以“学生为本”,以知识体系辅助学生有兴趣、有求知欲地参与思考分析,勇于创新。我们要求教师以教学知识中的难点、重点、关键点为依据,逐步深入地设问,使学生能突破难点,掌握知识点。
四、解读教法
课程改革需要教法改革,教法改革的前提必须是教学观念的改革,随着教学观念的改革必将派生出教法改革。我们在综合分析自2008年9月以来的课堂教学实践后,发现在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实践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如何根据课程标准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故在培训中,我们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培训。
1. 观念确立
我们以讲座和视频教学案例观摩的形式,帮助教师建构以下观念。其一,民主、开放,面向学生经验,力求开发课程内涵,有机地融合知识点。其二,交往、互动,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师以严谨教学的态度实施新知识点教学,学生以已有的知识整合新学知识点,重新建构。期间,既有传授,又有重组,所呈现的新知识愈发充实。其三,分析、综合,教学过程是师生的活动过程,知识形成过程是师生的探索过程,能力培养过程是师生的相长过程,由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活的学科知识结构,使学生的理智和精神世界获得提升。我们以理论体系与课例实证让教师明白,学习过程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性创新成果的过程,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体验的过程,而学生要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是学生的学习、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能力、智慧,教师教学能力、智慧的内在要求,具有长效作用。其四,人本、人文,师生是教与学的共同体。教学设计过程是关注人本、促进人文并进的方法与途径,教师要以崭新的课程理论,以及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态度去阅读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做到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尊严,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发展智慧情感,积累知识储备的教与学过程。
2. 教法确立
学科教材的教学改革重点之一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因此,无论哪个学科,都要提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延伸,持续发展。我们利用各学科的教材疏通和分析过程,潜在地、有机地、融合地帮助教师研讨教法,一定程度上敦促其确立教法。主要体现在:一是牢固树立把自主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其解读文本;二是牢固树立把合作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其互动探究;三是牢固树立把整理建构的能力教给学生,让其形成新知。
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应如何建设 篇7
促使民办幼儿园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整齐、爱岗敬业、竞争力强,适应民办幼儿园特点和发展需要的优秀教师队伍、将幼儿园建设成为一所政府放心,学生热爱、家长信任、教师向往,同行尊重的现代化民办幼儿园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我集团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谈谈我对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认识。
一、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一)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教师队伍建设是民办幼儿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民办幼儿园的魅力和生命力不在于广告攻势、媒体宣传,也不仅仅在于良好的办学条件、优良的环境和完善的教育设施,最重要的是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教育质量是幼儿园的生命线,是民办幼儿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具备教育教学质量过硬的教师队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民办幼儿园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民办幼儿园的竞争力是多方面的,而教师队伍的竞争力是其核心部分,民办幼儿园要增强自已的竞争力,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民办幼儿园要有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和为社会服务,为老百姓着想的办学思想,就要充分认识到加强队伍建设是增强幼儿园核心竞争力,求生存求可持续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理想的需要和保障,在办学实践中始终认真扎实地抓教师队伍建设,保障幼儿园的稳步健康发展。
(二)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艰巨性
一支好的教师队伍的形成是需要相对的稳定和时间的,而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普遍特点是教师思想上的不稳定和队伍流动性过大,这就给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加大了队伍建设的难度。具体表现在:
一是由于教师相对的身份自由和工作环境的不安定性,使教师在思想上缺乏稳定性,进而在情感上缺少对幼儿园的归属感和家园意识。相当部分教师因此不同程度地缺乏对幼儿园持之以恒的责任感。
二是由于国家对民办幼儿园教师缺乏有力的保护,公办教师与民办教师事实上的不平等,导致民办幼儿园优秀教师不可避免地流向公办幼儿园,加之民办幼儿园在队伍建设方面缺乏有效的市场规则,千方百计招聘来的或培养出的优秀教师,自已却留不住,一定程度上挫伤民办幼儿园队伍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由于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公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管理,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工资福利大幅度提升,致使民办幼儿园早年吸引公办教师的各种优势逐渐削弱甚至丧失,从而对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吸引力大幅减弱,民办幼儿园选聘优秀教师的渠道越来越少,优秀教师供给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四是由于受经费、时间、精力、工作稳定性,尤其是认识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民办幼儿园从举办者到园长到教师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态度是不积极甚至是消极的。五是由于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来源广泛,情况复杂,大大增加了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管理工作的难度。
概而言之,目前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事实上存在着几个方面的矛盾需要加以解决:一是民办幼儿园的进一步发展与优秀教师缺少之间的矛盾;二是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要求与流动量过大之间的矛盾;三是教师待遇较低与个体欲望较高之间的矛盾;四是教师培训的需要与培训条件缺乏之间的矛盾。
二、加强机制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的具体实践
(一)建立严格的教师选聘机制
1.把好招聘关。招聘工作是幼儿园用人的第一关,在发展中摸索,建立一套聘用选拔体系。在招聘工作中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注意对应聘人员进行全面考察。高标准,规范化的招聘工作,从源头上保证了招聘教师的质量。
2.依法签订劳动合同。集团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与聘任教师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受聘教师和幼儿园在依法履行各自职责的同时,其权益也得到法律的保护。应完善承诺,优先保证一线教师的福利待遇问题,使其毫无后顾之忧的尽心工作。
(二)建立长效的教师培养机制
1.建立培训制度。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法律赋予教师的权利。民办幼儿园支持教师参加培训是给教师的最大福利,也是幼儿园发展的需要。各个幼儿园都应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对教师参加培训提出明确的要求,对教师培训的组织管理,条件保障作出明确规定。为教师培训设立专项经费,对外出参加培训的教师不仅承担所有的费用还应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根据规定教师是否按要求完成培训,不仅关系到相关教师申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问题,还要关系到相关教师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和工作聘任等问题。
2.注重校本培训。除了支持教师参加校外培训外,幼儿园还要根据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研、训、教”一体化的校本培训。首先,立足岗位强化内功,抓教学基本功训练。其次,结合教学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研讨和课题研究,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在研究中不断提高。应定期开设专家讲坛,邀请知名学者和教育专家来园讲学,讲坛能够拉近教师与专家的距离,让教师能够及时不断地获取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办法。
(三)建立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
1.物质激励。幼儿园应按合同保证教师工资足额按时发放的前提下,还应根据工作岗位和职责,提供不同的岗位津贴,鼓励教师勇挑重担,设立绩效考核奖。
2.精神激励。幼儿园通过开展各种业务评比活动授予优秀教师各种荣誉称号,对教师的辛勤工作和成绩予以足够的尊重。
3.事业激励。幼儿园支持教师事业发展,帮助教师确立事业发展目标,支持教师业务进修,资助优秀教师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发表教学论文,资助教师出版专著等。为教师提供各种发展机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为教师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以此激励教师事业的发展。
民办教师申诉材料 篇8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三岔河镇一名民办教师,由于家境贫寒,我于1988年8月份便毕业回家,当时,正值当地民办教师匮乏,我便积极参加了乡政府和中心校组织的文化考核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应聘成一名民办教师。
我于1989年3月1日正式参加教育工作被分配到得力其尔乡忠诚卜村小学任教,这是一所教学条件极其艰苦的学校,但我不怕苦不怕累,把满腔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每天早出晚归,给学生辅导功课、家访、帮助贫困生,受到家长的好评和学生的爱戴。并在工作中不断取得好成绩,于1995年我所教小学的第一个毕业班全乡统考第一名,升学率100%,被评为乡级教学能手,并受到表彰和奖励。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和校领导的信任,于1996年再次接任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全乡统考再次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再次受到中心校的表彰和村里的奖励。
由于家庭搬迁和工作的需要,我在忠诚卜小学工作了9年(1989年3月—1998年8月)于1998年8月份调往阿荣旗三岔河镇白桦村小学任教,一年半后于2000年3月份调往三岔河镇三岔河村小学任教,直至2002年年末全旗民办教师一刀切时被辞退,没有任何补偿和说法。
总之,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我一直工作在第一线,主要教学毕业班和担负班任的重要工作。我热爱教育事业,也为之付出了我的心血和青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民办教师工资低参加工作那年工资仅700元(一年的工资)这点收入远远满足不了生活开支,但我无怨无悔,积极努力工作,而且在中作中不断的努力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在没有经济的条件下,借钱自费进修中师函授课程(与1992年3月入学,1995年8月份毕业)取得了毕业证书。
我兢兢业业的工作了13年,民办教师说不用就不用了,连个说法都没有,我无法接受,所有被辞退的民办教师都无法接受。所以自发的于2009年集体上访到海拉尔市政府,后经市政府和旗政府协商给我们解决,并补助了1000多元,我们不肯接受这点补助,太低了(13年的工作就值这点钱吗!)可怜至极,我上有老下有小,自下岗以后找工作困难,到处碰壁,只好给人打工,微薄的收入仅够糊口。希望领导们能体恤民情,给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也让我能够心理平衡,我要求解决的问题如下:
1、解决养老保险问题
2、经济补偿给予提高(按公办教师平均月工资的标准给予补偿)望各位领导能满足我的要求,给予圆满的解决!
诉求人:
****年**月**日
【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推荐阅读:
民办中小学管理06-14
民办中小学校10-07
上海民办小学09-07
控江民办小学对口中学07-16
民办小学教学管理意见07-05
深圳市宝安区民办小学08-13
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论文06-11
上海市徐汇区重点民办小学排名07-28
民办高职教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