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中的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2025-01-11

英语教育中的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共11篇)

英语教育中的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篇1

英语文化因素教学与交际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文化因素教学与交际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语言、文化和交际的关系;实际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常见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及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文化,交际。

一、文化因素教学与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了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为交际”应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和归缩。教学大纲吸收了现代语言教学思想,强调了交际性。中学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或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同时,大纲又强调:要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熟知有关文化知识有助于理解和表情达意。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好英语,扩大他们的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文化。为此,在编写教材、日常教学时应处理好语言与文化关系。教学大纲首次将文化因素纳入教学目标,具有划时代意义。

新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了交际与文化这两层关系。语言材料、教学内容的安排均体现了“交际文化”。诸如问候、介绍、致谢、道歉、打电话、语言困难、常见标志和说明等功能意念项目,共40余条,穿插安排在各册中。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中国人与英美人在进行这些功能交际时会不一样。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了解产生使用该语言的特定文化背景。因此,在学时英语语言的同时,也要了解该语言所载有的特色文化,以提高学习者对日常交际用语的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这对交际能力很重要。

高考英语NMET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逐年加大语言综和运用的比重,强调语言测试的交际性原则:语言必须放在实际的,尽可能不同的情景中运用;语言必须适合具体的交际行为;考核的焦点在于是否达到了交际的目的;语言交际行为除了需要语言能力外,还需要其他一些能力,如社会文化能力。

[1][2][3][4][5]

英语教育中的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篇2

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升有利于推动学生对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产生重视和进行培养, 在此基础上, 高校英语教育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效率以及培养质量也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推动文化教学与英语教育的整合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当前跨地区、跨国以及跨民族交流的日益频繁, 英语作为通用语言成为了国际交流中重要的工具之一。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不仅涉及到英语语言本身的知识与理论, 同时也涉及到了英语文化, 因此, 重视推动文化教学与英语教育的整合, 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英语教育中来合理的选取英语文化内容并融入教学活动中, 不仅可以让英语教学本身具有更加丰富的素材, 同时能够在促进学生英语素养提高的基础上为英语教育创设良好的分为。在此方面, 教师应当注意, 英语文化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当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认知水平为出发点, 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认知水平来在不同的阶段开展具有不同侧重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在高校大一阶段, 教师应当侧重于语言教学, 从而确保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 而在大二以及之后的阶段, 教师则应当有意识的融入英语文化教学内容, 从而较好的实现文化教学与英语教育的整合。

2) 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在高校英语教育过程中, 学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参与主体,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设计, 都应当以学生的英语基础和知识接收能力为出发点。在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重要教学任务的英语教育中, 虽然教学的内容得到了扩展, 但是高校英语的教学课时却没有响应的增加, 在此背景下, 教师只能够在传授给学生合理科学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技巧的基础上来让学生自主的完成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 因此, 为了实现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有效提高, 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在此过程中, 教师有必要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风格等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从而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英语文化作出体验、对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做出认识, 同时推动学生英语知识的自主构建并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英语学习观念。

3) 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渠道来挖掘学生潜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信息技术的价值以及优势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而在高校英语教育中, 通过实现英语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 不仅能够让英语教学具有更加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呈现形式, 同时能够为学生学习英语文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如通过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索一些英语电影和英语歌曲对英语文化进行展现, 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对英语文化进行亲身体验, 并提升学生开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兴趣, 从而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潜能进行有效的挖掘。

4) 体验式教学与说教式教学并重

在英语教育过程中, 相对于学生而言, 教师在英语专业知识以及英语文化知识方面的素养优势更加明显, 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将自身对跨文化交际的体会讲授给学生, 虽然在这种教学方式中, 学生出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方面所产生的成效是不容忽视的。另外, 体验式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有效路径, 在此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参观活动或者在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来促使学生对英语文化进行体验, 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与经验, 从而让学生对英语知识以及英语文化作出更加深刻的认知。

5) 引导教师对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进行对比

在汉语环境中, 学生本身无论是在语言知识方面还是文化认知方面都具有着一定的思维定式, 并且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很少对这种思维定式做出反思, 并且也经常出现将汉语语言知识和汉语文化套用到对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文化的理解中。因此, 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作出比对, 并使学生在了解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深化对英语文化的认知并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进行比较, 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氛围, 并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以及文化知识作出更加牢固的记忆。同时通过这种比较, 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文化是多元化的, 并且文化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 只有在承认每一种文化的合理性基础上, 才能够与更好的开展跨文化交际,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开放且包容的文化观。

6) 在认识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 包括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内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应当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并对学生差异性做出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人才视角。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学习历程的不同, 所以无论是在文化体验、思维方式还是价值观方面, 每个学生都会存在差异, 而这些内容恰恰又是文化教学的基础, 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过程中, 教师有必要从学生的文化体验、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出发来对母语与英语文化作出比较, 从而促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强化。

2 重视提高教师的跨文化素养

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 高校英语教师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过程中的主要引导者, 同时是连接学生与英语文化之间的桥梁, 教师本身所具有的跨文化综合素质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产生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 作为高校英语教师, 要具备强烈的跨文化意识, 并重视对自身的英语文化知识结构进行完善, 在充分了解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推动自身跨文化修养的提高。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如果教师与学生不能充分了解英语文化准则与英语文化模式, 则将难以对英语语言专业知识作出真正的掌握。虽然当前大部分教师都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 但是由于自身欠缺跨文化素养或者欠缺跨文化教育经验, 针对学生开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也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所以, 在高校英语开展跨文化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做到以下两点内容:一是教师有必要对自身的文化修养进行提高。作为高校英语教师, 在不断丰富自身英语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有必要通过阅读英语文学作品、鉴赏优秀的英语原声电影、欣赏高雅的英语歌曲以及结交外国朋友来对英语文化作出全面深刻的了解。另外, 教师要在掌握英语文化知识和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具备较好的汉语文化认知与教学能力,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汉语言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差异来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从而促使学生的文化洞察力以及文化敏感性得到提高, 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 在高校英语教师的跨文化素质提升过程中, 高校有必要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内容作出改革, 从而让教师提高自身跨文化能力的提高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在教师培训以及继续教学方面, 培训内容以及继续教育内容有必要涉及到民俗学、历史、文学以及地理等多种知识, 从而让教师深刻的理解英语文化产生的根源, 并在此基础上对英语文化作出理解与认知。另外, 在教师的培训以及继续教学方面, 有必要增加多远文化教育以及跨文化教育内容。从而在使教师树立开放且包容的文化馆基础上, 对英语文化进行接纳与吸收。

3 解决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阻碍

在高校英语教育中,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大部分教师的认可与支持, 并且教师也愿意尝试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文化教学, 从而推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然而当前高校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仍旧面临着众多阻碍, 这些阻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前的高校英语教材中缺乏跨文化教学内容。虽然我国当前的高校英语教材已经在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核心的教材基础上做出了一些改革, 但是其中所具有的跨文化教学内容依旧缺乏, 这种问题主要体现在, 教材内容所设计的文化内容层面较窄, 并且文化信息也欠缺系统性, 虽然这些内容中涉及到了较多的英美文化, 但是却没有突出其他英语国家的文化, 另外, 语言教学内容和文化文化教学内容难以实现紧密结合也是主要的表现之一;二是高校英语教学时间限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有限的高校英语课时中, 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要确保学生掌握较高的英语理论知识素养和英语应用素养,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理论知识以及应用技能的巩固成为了主要的教学内容, 而用剩下的时间来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培养显然是十分紧张的;三是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体系有待完善。虽然高校英语教育已经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当做了重要的教学目标, 但是由于当前高校英语教学考核评价中依然围绕考试的方法来开展, 所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体系并不完善。因此, 即便是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投入了较大的精力, 但是却无法了解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到了何种层次, 这让教师在下一阶段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中出现了依据确实的情况, 从而导致教师无法有针对性的开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活动。

针对高校英语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阻碍, 高校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策略进行解决:针对高校英语教材中缺乏跨文化教学内容问题,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来进行高校英语教材的编撰, 在此过程中, 高校有必要组织具有较高英语专业水平和跨文化素养的教师来开展这一工作。这样做的优势在于不仅可以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具备更多的跨文化教育资源, 并且可以提高英语教育对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适应性。当然, 这种做法也对高校英语教师队伍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高校英语教学时间限制问题, 高校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促使学生对课余时间进行利用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 教师要重视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并可以发挥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作用的课外活动, 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英语文化并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针对高校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评价体系的完善问题。高校英语教师要重视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构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主体体系, 同时在评价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关注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态度, 避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另外, 在评价形式方面, 除了对学生进行观察和关注外, 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写作、开展模拟游戏或者角色扮演等表演的形式来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做出考察。

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当前社会中的语言专业人才提出的重要要求, 所以对高校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做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英语文化素养为出发点, 从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高、高校英语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中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几个方面对高校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力培养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高校英语,英语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胥秀英.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9 (2) .

[2]周瑞珍.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教育探索, 2007 (12) .

[3]刘玉梅.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缺失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07 (24) .

[4]袁俏玲.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教育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7 (4) .

英语教育中的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篇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高职 英语教学 对策

前言

语言的学习需要文化背景的融入,跨文化交际也需要有充分的西方语言背景知识、文化知识。高职英语教学需要以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但是,目前高职英语现状教学中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水平的培养没有重点关注,这与英语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学生的知识系统都有关系。因此,探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文化背景知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且提出对策建议是很迫切而且时有必要的。

一、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跨文化交际是国家、种族、民族、文化背景相异的人群之间的交往。跨文化交际最初是美国开始培养其外交人员为了满足国家外交需要学习、掌握其他国家文化,是在语言学、人类学学科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科目。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基本的交际、语言运用、社会文化的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中的问题

英语老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通畅以词汇、语法教学为主,造成学生英语成绩较高、实际英语运用能力较差的结果。学生们学会大量的单词、熟练的语法,但是不会表达正确的英语语句。这是源于英语老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缺少外国文化背景的传导、在教学中对英语交际不重视,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并没有实质性地提高。就算英语老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重视英语文化背景的融合,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学生对重视语考试成绩、轻视英语使用的观念以及现实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局限,例如中国学生不会把英语老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传授的文化知识融入到使用过程中。英语老师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灌输、英语的笔译,再加上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或者英语老师自身的知识体系不完整,对异族文化的排斥,以及中国学生生活环境中缺少英语语言的运用条件,这些消极因素都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三、跨文化外语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1.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提倡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创新、文化素养等素质的教育模式,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自我的超越创新中满足实际生活和未来工作的需要,让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素质。高职英语教学也要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完成对学生语言文化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教育实质是在培养学生具备异族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学会使用一种语言工具,从而在思维中形成全新的思维方式。英语的教学其实是一种知识、思维创新的途径,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

2.提高交际能力。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需要英语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注重对学生的文化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沃尔夫森说:“在与外国人交际时,本族人对于外国人在语音和句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与此相对照的是,违反讲话规则却常被认为是不懂礼貌,因为本族人不太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同样,实践证明发生在人们较集中的交际障碍往往是因为这些人相异的文化背景,由于其不同的价值观、文化风俗、习俗信念等因素引起不同国家人群交往的尴尬。学生需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学到国外的不同文化背景、英语的语言形式和行为形式,还有正确地使用英语交际。

3.是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的途径。英语中听力的学习涉及到英语水平、知识背景、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英语表达的过程涉及到语音、语调、语言材料、文化背景;英语的阅读过程中的障碍也不仅仅是由于词汇的缺乏,还关乎文化背景知识;英语篇章的写作需要学生区别英语和母语的表达方式、表达习惯;英语的翻译过程更是建立在双方文化背景上的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需要学生不仅掌握外国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运用习惯,对本国的语音、词汇、语法也有极高的要求。

四、高职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原则

1.相关性原则。基于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需要,英语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对学生传授的英语背景文化知识不能脱离所学习的教材,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融入的文化背景知识要建立在学生所学的语言教材基础之上,使学生既可以学习到英语基础知识也可以了解英美文化。

2.系统性原则。英语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备课过程中准备的学习资料要系统条理,以大纲的方式和课本的备课大纲融合,连贯系统地知识传授也容易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持续有效。

3.实用性原则。英语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满足日常生活使用的需要。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传导的知识要与日常的交际内容相联系,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方便学生在交际时运用。学生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感悟到知识力量的强大才会在英语学习中有更加浓厚的兴趣。

4.循序渐进原则。由于英语老师日常习惯在英语教学中强调英语的基础知识,在课堂上向学生渗透国外文化知识时候应当以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程度和理解水平为依据,合理设置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知识的比例,同时,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的要求。

5.对比性原则。英语和汉语都是在各自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具有共性又具有不同点的交际工具。英语老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当在对比的原则上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共同点和特性,了解文化迁移带来的弊端和好处。

五、高职英语教学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

1.提升英语教师自身素养。只有英语教师具备丰富的跨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在教学中将这类型知识教给学生。高职英语老师除了要有强硬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功底,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国外文化素养,并且,英语老师需要不停地总结、细致地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完善自身的英语知识系统。英语教师应该珍惜跨文化交际培训过程,不断地学习、提升,而且从多种渠道比如国外影视剧、歌曲中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细化自身对国外的了解。

2.鼓励学生多接触西方文化。学生学习英语时往往受到母语学习过程的影响,英语教师要努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对两国不同文化差异的敏感度,鼓励学生多接触西方文化。语境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创造语境,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练习。例如让学生用英语写对外国电影的观后感,英语老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外国文化,让学生阅读外国文学名著、举办外国文化专题讲座、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等。

3.拓展教材知识。英语老师课堂教学的时间和传授的内容是有限的,因此,英语老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外课外实践,把跨文化知识渗透在学生的课外活动中。比如让学生自编自导英语剧,剧目的内容可以是教材中的小故事也可以是英语老师平常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内容,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表演中学习到国外文化知识和英语语言使用习惯,在表演过程中也加强了其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英语老师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在课外探索知识、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4.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两大体系都有不同的发展、兴盛过程。英语老师要鼓励学生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同时避免学生崇洋媚外也要加强学生对汉语知识的学习和深化认识。英语老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中外对比分析法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汉语和英语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习惯。比如,西方人说话喜欢开门见山、针锋相对,而中国人比较含蓄婉转,在讨论中引出正题前喜欢做铺垫;西方人在学校课堂上发言、回答问题比较自由,中国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通畅不允许随便提问或者插话。同样,在中外国家的风俗习惯上也有差异,学生在英语课程的阅读、写作时经常遇到困惑,这就是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的欠缺造成的。

结论: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包括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其目的是培育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交际运用解决实际交际问题的学生。高职英语教育工作者要在正确教学理念下改变教学方法,融入文化背景知识激励学生以学以致用为目的、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敏.高职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2]刘慧.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5(02):125-126.

[3]洪猛.谈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科技信息,2010,3(11):620.

[4]张祖辉,丁妍.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11):187-188.

英语教育中的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篇4

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英语教学内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并在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语言测试以及英语第二课堂中全面反映出来;要努力营造交流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最终实现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 者:刘利平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100000 刊 名:职业技术教育 PKU英文刊名: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年,卷(期):20xx “”(14) 分类号:H3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篇5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大面积、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作 者:敖玉文 Ao Yuwen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学院外语系,内蒙古,海拉尔区,021008刊 名:呼伦贝尔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LUNBEIER COLLEGE年,卷(期):13(3)分类号:G04关键词: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 文化

英语教育中的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篇6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 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 人们用英语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 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跨文化交际也就越来越成为现实社会对人才的一种需求。无疑, 良好的外语能力已成为时下跨文化交际必备的一种工具, 一旦离开了外语应用能力, 跨文化交际则会因此中断;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 文化传统、风俗人情、价值标准及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了各地不同的的文化。因此, 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人们比较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 而且还需要人们清楚准确的把握不同的文化差异, 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闹出笑话, 引起对方的误解。

众所周知, 随着改革开放日趋不断的深入, 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 我国高职教育在全国大范围内已取得较大进展, 规模逐渐壮大。高职英语教学对高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英语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打下一定基础。加强高职学生英语语言听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是当务之急。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 高职生的英语水平还是十分令人堪忧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发现到如下问题:

(一) 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

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英语基础大多数是比较薄弱的, 部分学生在经历了6年的中学英语学习后, 却对一些最基础的单词知之甚少, 更别谈什么听说读写等能力了。在这之中也就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够用最简单的英语进行最基本的日常会话。

(二) 许多高职院校是在原有的中专基础上改制而来的, 英语教师也就由中专过来的, 也有部分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然而其中大多数的英语教师并未经过正规的高职英语教师培训就从事高职英语教学, 对高职学生整个群体的特点非常陌生, 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完全适应高职教学的特殊性,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英语教学。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比例相当小, 英语教师研习进修或出国深造的机会也很少。

(三) 在教学中忽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观念上进入了一个误区。

英语教学即帮助学生通过考试, 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考试。这样一来, 学生就很少有机会了解到语言与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 同样对跨文化交际的了解基本上也是空白, 更谈不上什么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了。

二、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体现在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层面上, 而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发现跨文化交际的具体体现。作为英语教学的引领者, 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 一定不能走入教学误区, 不能盲目地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一味的考试, 而考试只是检测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 应积极地扭转当前局势。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离开任何一个就失去了交际的意义, 同理,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因此, 在讲授语言和文化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交流, 具体地说就是成功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我们应本着以素质教育为本, 以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为最终目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具体体现在:

(一) 情境讲解词汇。

多数学生在口语交际的时候总因为词汇量匮乏而难以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准确的说出来, 而词汇记忆往往又是学生最厌乏的, 这点在高职学生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通过创设各种模拟情境激发学生词汇学习的乐趣, 加强词汇教学, 通过举一反三让学生对所讲有用词汇进行准确把握, 以免在交际过程中出现误用、滥用的现象。

(二) 语音语调强化训练。

接触高职学生许久, 发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发音问题。很多学生在教师授课结束后, 都很难用比较准确流利的英语将文章朗读出来。语音训练可以从单词朗读抓起, 而语调训练则应从句子和文章的朗读训练着手。在语音语调强化训练时, 让学生不断地朗读单词的正确发音,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课堂上的发言机会, 对每一位敢于当众开口讲英语的同学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 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增强学习的动力和自信心。

(三) 加大听说技能的培养。

注重词汇和课文的教学是许多英语教师授课采用的方法, 而往往会忽视对学生听说技能的培养, 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哑巴英语”。因此, 加大学生听说技能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也迫在眉睫。当今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听力部分也由原来的20%改为现在的35%, 由此可见听力理解能力的重要性。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则可以就某些指定的话题展开讨论, 给学生讲解英美人士常说的和忌讳的, 如英美人士常以天气情况进行对话, 而年龄问题则是英美人士忌讳的、敏感的一个话题。

(四) 强化阅读和翻译能力。

为了满足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需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阅读和翻译能力的培养。阅读分慢速和快速阅读, 慢速阅读训练可以要求学生精读文章, 掌握有用的词汇表达和相关的背景知识;而快速阅读培养的主要是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快速获取文章相关信息的能力。在进行翻译练习的时候, 先要读懂原文的意思, 在充分理解原文意思之上, 再做翻译;在碰到某些受到西方人士排挤的信息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必要的提示。

(五) 加强写作水平的培养。

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语言学习者的综合水平。许多学生对英文写作是望而却步, 在考试中写作部分得分率是最低的, 更有学生干脆交白卷;而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则是让学生最头痛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词汇记忆和句子结构的重要性, 避免出现一些普遍存在的语法问题。教学中通过采用多种教法, 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 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实用写作技巧, 提高自身英文写作能力。

(六) 语言与文化相结合。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是文化的体现和反映, 而语言和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如:国人在受到表扬和夸赞时常会说“过讲了、见笑了” (You flatter me.) , 而西方人士往往会说声“谢谢”。因此教师在注重语言形式的正确性和语言使用的得体性的同时, 更应让学生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体会到语言和文化差异。

三、结语

我们深知:21世纪的人才必须掌握英语这一语言工具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那么,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职英语教学不仅必须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而且还必须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明白学习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掌握语言, 同时也是为了解语言和弄清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做好铺垫, 从而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真正地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 促进不同语言文化间的和谐交流。

参考文献

[1].涂敏.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J].科技广场

[2].屠献芳.论高职英语教学中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

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篇7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课堂教学 文化渗透 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外语教学是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新课程标准对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有了明确的归定:“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下是课程标准中对八级文化目标的描述:

1.理解英语中常见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

2.理解英语交际中常见典故和传说;

3.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经历、成就和贡献;

4. 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5.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

6.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与中国的生活方式的异同;

7.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

8.了解英语国家主要宗教传统;

9.通过学习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

10.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更突出语用,注重对真实语言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无论是听力、单选、完形、阅读还是书面表达对跨文化语用方面内容的考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面积提高高中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高中英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途径

现行使用的高中英语教材是依据“结构 --- 功能大纲”编写的,每个单元有一个话题及一个交际功能项目。每个话题均反映了中外不同的文化,每个单元的对话和阅读课文就是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的,既体现了交际功能项目,又体现了知识文化。英语教师应充分开发利用现行英语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语用意识,重视交际文化的教学,因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

1.词汇教学。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词汇中的成语,典故,谚语等更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归纳、总结、对比这些词与汉语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含义。比如 dragon( 龙 ) 在汉语中是吉祥动物,中国人将自己比作龙的传人,还有望子成龙的说法。而在英语中龙则是一种凶猛的怪物,常被看作邪恶的象征。因此,在译亚洲四小龙时就不说 Asian Four Dragons ,而要经文化转义而译成 Asian Four Tigers 。比如在学习第二册 Unit 10, Lesson 39 时,可就汉语里的“酒”字进行文化渗透。英语中不同的酒类有独自的名称,如 spirit, wine, beer, brandy, champagne 等。而汉语里没有分别表示不同酒类的单独名称,而要在统称的“酒”字前加上其他的词来区分种类,如白酒、葡萄酒、啤酒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出中外不同的饮酒文化。

2.对话教学。高中教材中的对话课体现了交际功能项目。为了达到在某一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交际目的,除了必要的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现代外语教学观点认为语用错误比语法错误更为严重。为了实现交际的得体性,避免不同文化造成的障碍及误解,英语教师在对话教学中一定要将语言形式与语用、文化形式结和起来。自然对话教学中的语言呈现、反复操练是必不可少的,但要真正掌握某一交际功能,不能只停留在常识性的交际方式上,更要培养学生深层次的交际技巧,诸如语言的场景、说话者的交际风格、交际策略、交际意向等。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对话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各种交际训练。如在学习第一册 Unit 8, Lesson 29 时 , 教师可就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进行引申: 西方人主张吃好, 但吃得简单, 平时一顿饭只有一 、 两个菜, 请客时也不过三四个菜。这和中国人准备很多菜待客有很大差别 。

3.课文教学。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无论题材和体裁都比较广泛,其中不少就直接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诸如英语国家的地理( B1,Unit22 Britain;B3,Unit13 USA 等)、语言(B1,Unit3 American English )、饮食(Book1,Unit8 Food around the World; Book2, Unit15 Healthy eating)、音乐(Book1, Unit11 Country music; Book2,Unit2 Music)、媒体 (Book1,Unit12 English programmes; Book2, Unit4 Newspapers; Book3,Unit5 Advertising) 等。教师在进行这些课文教学时要注意挖掘这些课文的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原则

语言是承载文化的工具, 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 而文化的渗透又必然会牵涉到世界观、 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因此, 在培养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1.实用性原则。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与所学内容紧密结合,尤其是涉及到日常交际的内容。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常识性文化知识的讲解上,应创设各种语言场景,把抽象的文化与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践中去体验、感悟。尤其是那些与中国文化有差异的交际规则及言语行为习惯一定要让学生反复操练,做到举一反三,熟练掌握。

2. 循序渐进原则。根据认知规律,学生的语用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现行教材正是根据这一规律,以螺旋式循环往复的方式编写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中不同的语言功能,在不同语境中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逐步渗透 , 把握英语语言文化,进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3. 思想性原则。中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中,教师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时候一定要把握思想性的原则。教师要多介绍主流文化,在课外阅读中多向学生介绍积极健康的内容。涉及到颓废的、不健康的或不同意识形态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批判地认识。总之,通过文化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文化无所谓孰好孰坏,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多样性的。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培养世界意识。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篇8

【关键词】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素质

很多学生爱学英语,却无视、漠视或轻视英语赖以存活的文化。拿跨文化交际学的行话来说,就是缺乏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和意识,脱离英语文化来学或教英语是学不到或教不了英语精髓的,也违背了语言的自然属性:跨语言交际是为了跨文化交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合适地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仅要培养人才的外语素质,而且还要培养其文化素质,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一、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涵盖了用母语及外语进行交际。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可能性,即是否符合语法规则,是否在形式上可能。

(2)可行性,即某些语言是否能够付诸实施以及实施的程度。

(3)恰当性,即话语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得体,以及得体的程度。

(4)有效性,即话语是否已经付诸实施以及已经实施的程度(Hymes,1972)。

因此,“交际能力”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合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可操作性,其中适合性和得体性的实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可分为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前者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工作。后者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从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来看,文化能力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因此,促进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和沟通是现代语言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

二、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1.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看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体现在语言之中,是语言形式所负荷的内容,离开了语言,人类文化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离开了文化,语言也失去了内容与意义。语言和文化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它们之间不分主次,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在外语教学实践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也应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2.从外语的功能来看

外语最终被看成是一种交际工具。既然是交际工具,就应该既强调语言的结构形式,又要强调它的功能体系。在语言教学中既要注意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又要知道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现在人们认识到,语言至少有两套规则:一是结构规则,即语音、词汇、语法等,二是使用规则,即决定使用语言是否得体的诸因素。一句完全合乎语法的话,用于不恰当的场合,说得不合说话人的身份,或者违反当时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就达不到交际目的,有时甚至会造成不良后果。若要实现有效得体的交流与沟通,就需要我们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学者还把外语水平定义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学习和运用外语必须了解与其密切相关的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3.从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来看

外语教育应体现文化素质教育。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学校教育的关键,也是外语教育的关键,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三、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几种途径

1.创设条件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学习过程,还必须学习文化。学习外语更是如此,如果不懂得外语的文化,违反了语言的使用规则,那么说的外语即使语音语调正确,语法规范,词汇搭配无误,表达也流利,但对方听了仍然不知所云或感到别扭,还是达不到交际的目的。同时由于外国文化不可能自然习得,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用文化语言观去指导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加强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克服使用外语交际时可能产生的文化障碍,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把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教育相结合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胡文仲,)。它是一种双向活动,交际的双方只有互通有无,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如果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活动中既熟悉对方的文化,又能向对方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这样的交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因此,要进行跨文化交际,不但要充分了解目的语文化也要充分了解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本国文化知识,让其与相应的外国文化知识进行对比,寻找本国与外国文化的异同。或是选择适当的练习,比较中外文化的特点。只有这样,学习语言者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理解宽容异国文化并加以借鉴和吸收,传播本国文化。

3.鼓励学生在交际实践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日常谈话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不是由于词汇、语法引起的,而是社会概念、社会心理、人们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引起的。例如,在打招呼方面,中国人见面爱问“你上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你吃了没有(Have you had your dinner)?你多大了(How old are you )?你结婚没有(Are you married)?”等等,而英美人士会觉得是在审问他。中国人随便问随便答的问题,他都看成是侵犯他个人的隐私。因此要鼓励学生培养跨文化意识,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在实践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交际能力,使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书面教育的形式。外籍教师是外语教育的一大特色,从外语学习的角度来看,和讲这种本民族的人接触是十分必要的。

四、教学时应遵循的原则

1.外语教学中社会文化知识的难度应与学生外语语言水平相当,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2.社会文化及其类型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社会文化教学的内容不仅应包括历史事实,更应注重当代社会文化中出现的新现象。

3.在比较和分析两种文化特征时,应树立文化平等观,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特点,而不应歧视任何文化,或对某些文化抱有偏见。

五、结束语

我们学习外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一种有用的工具,吸取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获取各方面有用的信息,进行跨文化交际,参与国际活动,使外语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有力武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决不能忽视对文化的教育,决不能忽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当好主导,把握新的机遇,迎接好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外语教育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2.

[3]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12.

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篇9

一、学生现状

目前,在农村许多学校的英语教学中仍然普遍存在着偏重笔试忽视口语的现象,甚至许多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高中毕业,十年寒窗苦读英语,结果听不懂英语,说不出英语,实为“哑巴英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低下,除了客观上受传统英语教学理念的束缚,我们认为有如下原因:

(一)心理障碍

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着心理障碍。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总是容易出错,这样一来,他们觉得错误越多,越怕说英语;越怕说英语,错误越多。在自尊心方面非常敏感,怕同学嘲笑,羞于开口,或畏惧开口,采取消极躲避的态度,从而缺乏英语口语学习交流的信心或失去信心。

(二)认识问题

学习受考试指挥棒的引导,或受英语学困生的误导,认为学英语只是考考笔头试而已,因而对英语口语训练持轻视漠视的态度,不予重视。

(三)意志薄弱

缺乏英语学习的毅力和恒心。口语能力的提高需要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更无捷径可走。一部分学生在背诵了一些课文之后不见成效就轻易打“退堂鼓”,他们开始有学英语的好奇心,逐渐地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环境局限

众所周知,儿童习得母语的语言环境是自然完美的,实践机会几乎是无限的,而我国中学生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是非自然的,是在没有英语自然环境条件下学习的,人为设置的实践机会很少,一般仅局限于课堂。

二、教师主导作用的意义

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发挥好主导作用。《英语课程标准》给外语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方法。不应该再“穿新鞋走老路”“旧瓶装新酒”。对教师来说意味着要抛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单调陈旧的教学方法,遵从语言的交际性原则,积极组织内容丰富、精彩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一)实施情感教育

教师要全心全意爱护学生,多接近学生,多和学生谈心,把每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他既是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教育的主要手段。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是非常敏感的,当学生感到老师关注和爱护他们时,就会产生爱意、满意、尊敬等内心体验,就会对老师所教的课产生积极性,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要理解、信任学生,细心地观察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好恶、困惑和困难,及时地给予鼓励和帮助,使他们感觉到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是很无助,而是身后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在鼓励加油,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能力更自信,这所谓“亲其师”。

(二)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要提高各种素质,特别是口语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因此各个方面都要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和表率带头作用。不仅在于外在的言谈举止,而且表现在思想观念的新颖。上课时饱满的热情,温和的笑脸,满腹的诗书,灵活的身姿,精神抖擞走上讲台,娓娓道来,侃侃而谈,生动有趣,收放自如,更应是他所具有的人格魅力,用内涵修养和知识素养hold住他的学生。教师还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开拓进取,适应新课程标准对广大教师的要求,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适应教材的更新,及时“充电”,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加强现代教育理论以及国内外英语教学先进成果的学习和研究;掌握并采用各种先进教学设备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资源;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出实用的得心应手的课件,使自己的教学达到最优化程度;注重语言文化的学习与教学。作为一种语言的传播者,必须尽可能地去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等背景知识,对比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差异,指导学生恰当运用英语语言来进行交流,使自己的教学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拥有“源头活水”。这谓之“信其道”。

三、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创设多种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阵地,口语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形式,活动是激发学生进行语言交流的重要手段。课堂上师生之间要有信息交流的需要,即教师要有信息传达给学生,学生有获取信息的兴趣和愿望。因此,教师有目的地呈现学习任务,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讨论、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说技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教师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学生动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维持他们的注意力,排除心理障碍,迎合学生的表现欲,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使他们拥有接收信息的“胃口”,如饥似渴地来运用英语交流信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人人参与,大家开口,适当调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体现。

(二)创设英语教学情景

我国中小学校学生一般都是在没有真实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学习外语的。首先,教师要创造一个英语的环境,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情景各异,内容不同,用英语组织教学。通过长期的、一系列听说训练,增加学生听说英语的机会,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地形成听觉记忆,达到熟练基础上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1.每节课前2~5分钟,让学生们自由会话,将购物、乘车、郊游、天气、日期、回乡偶遇、路途邂逅、家庭琐事、所见所闻等话题,随心所欲地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学生们便踊跃参与,习惯成自然了。

2.课堂值日生汇报上节课文朗读、背诵、复述、角色扮演、出勤、早餐、卫生等,学生用所学的熟悉的词汇、短语、句型表达各自的思想,热情高,开展得好了,便形成习惯了,训练了英语听说交际能力。

3.利用实物、卡片、图画、简笔画等教学单词、课文,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具体的、直观的形象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直接理解,加深印象,强化记忆。

4.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语言学习必须得走出课堂,成为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活动。可以组织英语课外活动小组,讲故事、学唱英文歌曲、英文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另外英语学习者还应当做一个“有心人”,处处留心皆学问;不怕“丢面子”(Enjoylosingface),养成晨读背诵的好习惯。

5.加强阅读和背诵听和读是说的前提,没有足够量的输入就没有足够量的输出,因此,除了课本外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鼓励学生大胆模仿,接触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英语材料,好的文章细细读一读,品一品,背一背,体会一下他们说话的方式,日积月累,语感增强了,知识积累了,词汇丰富了,句型熟悉了,想说的话就脱口而出了。

6.利用多媒体、网络和各种英语学习软件多媒体辅助教学所具有的优势大大弥补了英语口语教学环境的缺失,其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语言输入为英语口语训练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其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背景展示、适时画面、现场直播、面试、演讲、短剧、电影等等为英语学习者创造了更多的视、听、说机会,有利于刺激学生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增强学生注意力和表达欲望,教师应做好把控和引导,加之各种在线英语教学平台和软件的参与和使用,我们的英语口语教学一定会出现崭新局面!

如何培养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篇10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课堂教学 文化渗透 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外语教学是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语言与新课程标准对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有了明确的归定:“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高中英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途径

现行使用的高中英语教材是依据“结构 --- 功能大纲”编写的,每个单元有一个话题及一个交际功能项目。每个话题均反映了中外不同的文化,每个单元的对话和阅读课文就是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的,既体现了交际功能项目,又体现了知识文化。英语教师应充分开发利用现行英语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语用意识,重视交际文化的教学,因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

1.词汇教学

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词汇中的成语,典故,谚语等更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归纳、总结、对比这些词与汉语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含义。比如 dragon( 龙 ) 在汉语中是吉祥动物,中国人将自己比作龙的传人,还有望子成龙的说法。而在英语中龙则是一种凶猛的怪物,常被看作邪恶的象征。因此,在译亚洲四小龙时就不说 Asian Four Dragons ,而要经文化转义而译成 Asian Four Tigers 。比如在学习第二册 Unit 10, Lesson 39 时,可就汉语里的“酒”字进行文化渗透。

2.口语教学

高中教材中的口语课体现了交际功能项目。为了达到在某一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交际目的,除了必要的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现代外语教学观点认为语用错误比语法错误更为严重。沃尔夫森( M.Wolfson )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为了实现交际的得体性,避免不同文化造成的障碍及误解,英语教师在对话教学中一定要将语言形式与语用、文化形式结和起来。

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

1.提问之后解释

在英语练习中,必要的文化知识如文化背景、风俗和习惯等都应向学生介绍,使学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正确运用英语。例如,练习中有一段对话,有一个小女孩问一位英国老太太“How old are you ?”老人答到“Ah,its a secret.”在教完这个对话后,我问学生们为什么对话中的老奶奶没有直接告诉小女孩她的年龄时,很多学生都摇头。这时我告诉他们:这就是民族文化的不同,汉语里可以对任何人发问:“你多大了?”以表示关心和亲切;而在英语国家, 除了对小孩, 人们不轻易问一个成年人特别是女士或老人的年龄, 以免冒犯他人隐私权。在跨文化交际中要避免问以下这些问题: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 How much do you make every month?

2.在角色扮演中体会文化差异

当教师在讲交际文化背景时,应该组织学生多做一些现场表演,对话可以是关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况和经历,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交际氛围,从而达到切身体会文化差异的目的。

3.作好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适当穿插有关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诸如这些国家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及风土人情等等。要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避免交际的失败。

三、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时,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

4.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学校里英语教学的课时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自己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8卷第6期,121-123

[2]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90-92

英语教育中的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篇11

一、语言、文化与交际能力

英国社会人类学家Malinowski说, “语言深深地扎根于文化现实和该民族人民的习俗……生活之中, 语言研究离不开这一宽泛的语言行为环境”。[1]由此可见,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语言的使用, 要顺利实现语言交际, 文化知识不可或缺。语言与文化教学论的著名学者ClaireCramsch关于语言与文化的研究中也曾经指出, “文化在语言学习中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 排在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之后。文化从学习者开始学习外国语的第一天起就始终渗透其整个学习过程中, 一不注意它就会使他们心神不宁, 使他们在交际能力方面的缺陷暴露无遗。向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能力提出挑战。”[2]因此, 文化渗透到语言和交际的各个方面, 在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中, 文化因素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交际能力的提高与文化意识的培养息息相关。职业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 即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因此, 职业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而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

二、中西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1.文化差异与词义

文化差异对跨文化语言交际影响最直接的是词汇。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 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 各种信仰和偏见。”[3]不同的民族由于在地理、民俗、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的文化差异, 使其在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作用下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词汇及联想意义, 在跨文化交际中, 如果不了解这些特殊的文化词汇, 不了解其深层内涵意义, 也就无法成功实现交际目的。

2.文化差异与语用规则

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层面上, 还体现在语用层面上。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掌握语音、语法、词汇还不能保证顺畅的交际, 在具体使用语言时还需运用一套语用规则。文化的差异导致不同社会的语用规则因文化而异。在跨文化交际中, 人们往往会无意识地使用本族文化的语用规则与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进行交往, 并导致因语用规则迁移而造成的语用失误或语用失败。[4]Thomas在评论语用失误的严重性时指出:“语法错误可能使人不愉快, 或影响交际, 但至少在规则上, 它们是一清二楚的, 听话人会立即感觉到它的存在, 而且一旦意识到说话人的语法能力较弱, 对其是容忍的。然而, 语用失误则不然, 如果一个非本族语者说话流利, 对方不会把其明显的不礼貌或不友好的行为归因为语言缺陷, 而会认为是粗鲁和恶意的自然流露。语法错误可能显示出说话人还未掌握一定语言能力, 语用错误可能反映出说话人的人格有毛病。”[5]忽视不同文化中的语用差异不仅会造成理解失误或使对方感到失望、震惊, 甚至铸成大错, 使对方感到受到污辱或处于尴尬处境。西方的礼貌讲究绅士风度, 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在与老外的交往中, 为了体现你我的风度与修养, 礼貌词汇的使用如“Excuse me”, “Thank you”必不可少。[6]在跨文化交流中, 要注意不同文化的语用规则, 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并达到有效的交流目的。

3.文化差异与语篇结构

人们说话和写文章, 为使听话人和读者在理解过程中建立起相应的期望, 一定要遵循约定俗成的语篇或话语的组织规律。如对于在导游或商业等岗位上的人士来说, 他们不仅需要用英语与别人进行对话, 还必须胜任一些较为复杂的工作, 比如致欢迎辞、导游词或是各种商业信函的处理。这些工作都是在一个特定的交际环境中进行的, 它的语言表达惯例非常明显。然而, 不同文化在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其语篇组织结构也会因文化而异, 这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造成很大的困难。对学外语的人来讲, 尽管掌握了目的语的语法规则, 但因缺乏对目的语语篇组织规律的认识和敏感性, 常常会无意识地把本族语的语篇组织规则迁移到目的语中去, 因而造成语篇结构的差异, 导致交际失误。

如很多老外抱怨和东方人交谈, 有时候谈了几个小时, 也不得要点, 不知道对方到底想说什么、要求什么, 让人“摸不透”, 与中国人相反, 西方人喜欢开门见山, 直入主题, 而把转弯子讲话人看作是思路不清或缺乏诚意, 这源于中西不同的思维模式及语篇结构差异。受“天人合一”及“关系”取向的影响,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圆式, 其话语或语篇结构呈圆式, 说话习惯于绕弯子, 常常避开主题, 从宽泛的空间或时间入手, 从整体到局部, 从大到小, 由远及近;从总体到一般到个别。往往把诸如对别人的要求, 自己的想法主要内容或关键问题保留到最后, 采用一种逐步达到高潮的方式“climaxing”。相反, 西方人语篇结构为“逆潮式” (anti-climax) , 谈话写文章习惯先结论, 后论证;先“果”后“因”, 先讲要点, 再谈细节;先讲与主体紧密关联的, 后讲疏远的。在跨文化交流中, 很多误解和冲突是由于双方思维的差异造成的。要学会了解和运用老外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在实践中才更容易沟通。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会造成交际失误或文化冲击。LaRayBarna 认为把自己的文化规范误认为是他人也接受的文化规范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 认为别人与自己大致相同的想法阻碍了跨文化的有效交流。因此, 在跨文化交往中, 不要想当然地用自己的文化机械地衡量别人的文化, 也不要用自己的文化套用别人的文化。了解自己, 也了解自己所交流的对象, 才能有效沟通和交流。为此,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什么是跨文化交际意识, Hanvey认为有四个层次:在第一个层次注意到一些表面的文化特征。第二个层次是对于对方文化与自己文化有着显著差异的某些有意义的文化特征有所察觉。在第三个层次, 对于与自己文化有着显著差异的异文化特征, 在理论上或理性上能够理解。第四个层次是可以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真正理解对方的所作所为。因此, 培养跨文化意识就是要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以及在使用外语时能够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产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首先教师可借助外国文化方面的资料, 如画报、杂志、录像等将不同民族和国家人们的行为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对异国文化知识获得感性认识,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审美标准和风土人情, 培养他们对别人的需求、价值观念和目的等的文化敏感性, 逐步提高其跨文化交际意识, 从而在交际中能够自觉克服文化上的偏见和狭隘意识, 努力做到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此外,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比较英汉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文化差异, 使学生达到对语言深层次文化差异的理性认知, 并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有意识地参照恰当、得体的文化背景来进行交流沟通,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 又是文化的写照。在进行涉外活动中, 人们进行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的交流, 更是深层次的文化的交流, 也就是“跨文化”交际。要恰当地应用语言顺利完成实际涉外活动, 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失败, “跨文化”交际意识必不可少。在职业英语教学中, 只有不断加强跨文化意识的渗透, 才能让学生在深层次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准确、得体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从而提升其职业英语能力, 真正满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复合型、实用型”外语一线人才的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程振义.职教英语教学与文化因素浅谈[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36.

[2]沈秋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嵌入[J].职教天地, 2005 (6) :29.

[3]李大志.商务英语言语修辞艺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159-161.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265.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282.

[6]LINDA SCHUELER, 何震.如何与老外有效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64-67.

上一篇:小升初人教版英语习题下一篇:教师党员谈心谈话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