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交际能力

2024-06-09

英语写作交际能力(共12篇)

英语写作交际能力 篇1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和分享信息的过程, 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明确指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

要想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 给他们一些终生受益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不容推卸的责任。

“说”不仅是口头表达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它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要素中, 说是最基本的, 说的功夫差不多了, 听、读、写也就容易办了。较强的口语能力, 要以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为基础, 因而, 借助“说话”这一形式, 可以促进其他语文能力的提高, 尤其在写作方面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口语训练对提高写作能力的积极影响

说话训练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重要影响, 主要表现在:

(1) 说话训练, 能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一个人可以在较长的时间里不“写”, 但不能不“说”, 说话比起写作来应用的机会更多、应用的范围更广。只要教师提供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 必然驱使学生去观察、去分析, 进而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 从书本知识到实践活动, 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现象, 从历史到现实、未来,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世界, 学生彼此交流, 互相吸取, 知识丰富了, 视野开阔了, 囿于书斋生活的写作内容扩大了, 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写作立足点。

(2) 说话训练, 能锻炼学生写作的思维能力。说话和写作“表达基础都是思维, 表达的对象都是事物, 表达的目的都是理解”。说话训练人的思维能力, 促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而思维能力的提高则为写作表达夯实了根基。

(3) 说话训练, 能消除写作的畏惧心理。说话是双向的交流, 氛围轻松, 提供向他人学习的渠道;说话的字句多少不限, 长短皆宜;言语稍纵即逝, 以对方理解为基础;这些都利于提高学生表达的欲望, 消除学生表达时的畏惧心理, 长期训练, 写作能力提高的通道便打开了。

二、实践说话与写作和谐统一的基本方法

1. 精心设问, 提供热门话题, 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

“石本无火, 相击而发灵光”, 设问激疑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在学生的争论和探讨中, 提升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 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例如:在社会“哈韩”族的影响下, 学生热衷于韩剧。我留给学生一道讨论题“从韩剧热播说起……”, 因为这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他们广泛收集素材, 提出自己的见解:从演员演技分析到剧情编排, 从文化背景讨论到公众心理分析, 从中韩比较评论到媒体的责任等。学生们的交流由浅入深, 说得头头是道。一小时的口语交流, 学生意犹未尽, 又将自己讨论的内容整理成手抄报展评。结果他们的手抄报在各年级传阅, 深刻精辟的观点让老师们都啧啧称赞。

2. 按照序列科学训练口语能力

在实践中训练口语能力可分为四个阶段:

(1) 自由说话阶段。早读课, 每位学生按照学号顺序, 上讲台发言, 时间2分钟, 讲话内容由自己确定, 或阐述一条成语, 或讲解一首诗歌, 或品评一句格言等。这一任务主要在高一上学期完成, 老师意在督促, 让学生有胆量、敢于说, 对学生的表现予以积极鼓励。

(2) 自由讨论阶段。在高一上期训练的基础上, 下学期提出新的要求:当场回答学生的提问。因为是学生互相质疑问答, 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训练学生围绕中心话题去表达, 也便于老师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潜能和问题, 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3) 定向讨论阶段。进入高二上期, 把口语训练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说话训练是开启学生智力的总枢纽。抓住这个总枢纽, 就能带动起语文教学的其他环节。”新课标强调课堂上师生双方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交流, 通过对话式的教学来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还要在学期初, 让学生分小组承担某一篇课文的讲解任务。组内同学分工合作, 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进行指导。这样的训练意在引导学生在口语表达中重视分析, 说话有理有据;培养学生说话时注意听者的兴趣, 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从敢说到说得对、说得好, 一步步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 口头作文阶段。这一阶段在高二下期, 每星期利用早读安排口头作文训练。教师命题, 给学生10分钟的准备时间, 然后抽取学生上台演讲。这样的训练对培养学生快速构思文章、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突出作文的条理性有显著的效果。有了这样的训练, 学生对考场作文的写作再也没有畏惧, 提高了书面作文的敏捷度。

经过长期、有序的训练阶梯进行的口语交际训练, 成果很明显。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主动性加强了, 增强了思维的严密性, 学会了合作与交流, 形成了口语交际过程中得体自然的仪态, 对他们自身来说, 是极其有益的。从进入大学的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 高中阶段的口语交际训练, 是他们人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而作为语文教师, 注重学生的终生发展是我们的责任, 所以要更新教学理念, 营造更好的师生关系, 以进一步完善中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施过程。

英语写作交际能力 篇2

论文关键词:高职,英语专业,视听说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原则中指出:“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注意各项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外语教学的最终任务和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英语视听说课程在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发挥着优势作用。

一、高职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现状

1.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差,英语交际能力薄弱

高职英语教学往往过于注重语言书面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听”和“说”,特别是“说”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没有足够重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很少强调学生应注意如何说话,何时说话和为什么说这些话。

2.文化背景知识缺乏

教育部有关文件明确指出,文化与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笔者在“感恩节”当天的课堂上要求学生发言表达对“感恩节”的认识,结果大部分学生只知道有“感恩节”这个节日,对其起源和节日文化不甚了解。学生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将会导致不能恰当地、得体地与外籍人士进行有效的语言交际。

3.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目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在视听说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提供一定的视频材料并进行大量的讲解,此外,还播放不同的音频材料练习听力,而在口语方面的训练较少,学生真正参与体验的机会并不多。

二、视听说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关系

1.视听说教学更有助于听力水平的提高,促进语言的输出

心理学实验所提供的资料表明:人的视觉吸收率为83%,听觉吸收率为11%,二者结合吸收率可达94%。多媒体辅助的视听说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融图像、声音和视频动画于一体的最真实生动的、易于理解的立体语言信息输入,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缓解了学生在传统听力教学中的紧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言主体的注意力、吸收率,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听力材料的语境、主题和大概内容。通过提高对多维语言信息的理解,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特点、认知能力对所摄入的语言信息进行重组和加工,有效地实现语言输出。

2.传输文化背景知识,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语教学的原则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广义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与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则指正确而且恰当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中包括交际能力和文化能力。

视听说教学不仅在传达语言知识与训练语言技能的同时,还传输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培养语言学习者具有能随语境变化的语言交际能力。视听说教学中的视觉感知有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和学习真实的交际情景。视听材料以最直接、最真实、最准确的方式展示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文化场景,生动形象地传递着西方文化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准则等。视听材料中丰富生动的体态语(bodylanguage)也有助于学生更加轻松、简易地理解和掌握用英语与人沟通的交际习惯和交际技巧,实现用英语与世界上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三、如何在视听说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指的是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掌握。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所在院校选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中的规范语言、纯正的口音训练学生语音方面的听说技能。通过跟读音标、单词,练习绕口令、诗歌以及学唱英语歌曲等活动集中训练学生正确的语音、自然的语调。在聆听和跟读名人诗作的同时,笔者在课堂上讲解相关的语言点及介绍诗人的背景信息,使学生不仅体味英语语言的美,了解英语语言的精华,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进一步开展。

对于视听说课堂的词汇教学,教师不仅要指引和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充分利用话题、上下文、背景等语境信息把握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确切含义。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传授相关的语法知识。

2.训练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在视听说教学中,“视听”是基础,“说”是目的,是实践语用能力的体现。首先,教师可以选取反映大学生和人们一般的日常生活“原汁原味”的情景会话,然后根据材料内容设置相关的主题讨论问题,做好课堂教学的导入,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词汇和背景知识,并对将要视听的内容进行有效的预测。学生在观看情景对话的过程中,边看、边听、边思考、边做题,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媒体活动,使学习成为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动态过程。在完成检验理解能力的练习之后,教师应引导和组织学生分析话语的交际功能、语言习惯、语言表达方式、语用原则等,了解母语使用者是如何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最后,教师应利用或设计相似的情景,让学生模仿视听材料中的语言进行口语会话,从而巩固对这些语用知识的掌握,训练用英语交际的能力。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时候学生在进行听力活动时,由于不了解语言材料中的文化内涵,即使材料中没有生词和复杂的句子,也无法理解或误解它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意识。对视听材料中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如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俗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教师应充分利用视频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引领学生去发现、认识和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然后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复述、总结和对比文化差异。

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的指导原则下,视听说课堂可以循序渐进地向更高一个层次侧重训练应用型技能,教师可以给学生观看与大学生、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生活相关的视频短片或电影。在一次教学实践中,笔者选取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单元的视频短片“AmericanClass”,给学生播放两遍,要求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自己识别当中的语言表达方式、语言习惯,发现相关的背景文化,同时用关键词摘录下主要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话重组这些语言信息,在小组讨论中相互交流、归纳总结后派代表在课堂上表述,最后教师予以鼓励性的评价以促进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和文化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结果,学生在这种应用型的练习中表达了对美国大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了解,还谈论了对中美大学课堂教学差异的认识。这样,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分析、比较、理解和归纳视频短片中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和文化差异,自主实现了语言信息的输入,并能够较为正确和全面地描述视频短片或电影,成功有效地实现了具有文化意识的语言输出。

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语用能力的同时,了解认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与外籍人士交际过程中就能很好地避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种种问题,真正实现正确、得体、恰当的跨文化交际。

英语视听说课程作为一门综合型的英语技能课,图文声并茂、练习形式多样、文化背景知识丰富,课程教学突出教师传授语言知识,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能随语境变化的语言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交互功能,突出音频和视频的表现力,给学生最大限度的实践机会,才能使英语学习成为一种轻松愉快、有意义又实用的有趣学习过程,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xx

2 陈京京. 多媒体辅助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xx,25(3)

3 胡文仲,高一虹. 外语教学与文化[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英语写作交际能力 篇3

一、注重初始引导,培养英语交际习惯

交际是有声的语言,听是学习语言的开始,听得准才能说得正确。初中生学习英语有一定的好奇心,进行交际的兴趣浓厚。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从学英语的起始阶段开始引导,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英语的习惯,逐步培养用英语提问、回答问题的好习惯。例如: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预备篇时,就引导学生模仿礼貌问候语:Hi!/Hello!/Good Morning!/Goodbye!/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 /See you later等。还可以利用简单的课堂教学用语:Stand up, please!/Is every one here today? Open your books. /Put up your hands. / Look at the blackboard./ Read after me等来教学。学生听的越多,就容易养成说的习惯。这时,我们再把这些听说内容延伸到课外,如邀请、祝贺、游戏等,引导学生学用英语来表达。这样,从好奇心逐渐变成英语表达的习惯。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交际兴趣

新课程改革强调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如果教师能密切结合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巧设交际情境,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例如:看 May l come in?Yes , please 时,就让一学生假装成上课迟到敲门,让另一位学生扮演老师进行对话:“ May I come in?”“Yes,please.”“How are you?”等。课文中表现动作与表情的的内容很多,还可以根据图画或者简笔画创设情境,进行情境对话或一边看图一边复述的形式进行交际。如Book Ⅱ Unit3 是现在进行时态句型,教师可在事先就准备好画有各种人物动作的卡片,在教学中出示。例如: T :“What’s he doing?”“He’s singing ”又如,在教学Unit6(Book Ⅱ)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 ’s fine / cloudy / rainy / windy .就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晴天、多云、下雨、大风天气的镜头。这样,学生就会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这样的句型。

三、拓宽教学思路,体现交际的多样性

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有大量的转换信息、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形式。这些活动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例如:利用学生已学过的一些动词,在卡片中写上一些“指令”的语言,如“eat、swim、dance、play football、play the piano”等,请学生任意抽一张,根据所写的“指令”做哑剧动作。同时,老师发问“what is he/she doing?”让其他同学来猜测,“He is eating.”、“He is playing the piano.”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并且使交际活动得到了训练。角色表演也是学生喜爱的一种交际形式。牛津初中英语中的“Comic strip”,“Speak up”,“Grammar”中的对话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我们可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与不同要求,让学生把课本中的对话拿过来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水平,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

四、注重因材施教,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智力已经明显的显现出来。在讲解课文与课后练习中,应该把难题目留给优秀学生。当他们解决之后,就会有一种喜悦感与自豪感。而对于中等成绩的学生,应该把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并且有一点难度问题让他们解决,从而让他们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对于成绩较差一点的学生,就把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留给他们解决,让学生感到他们仍然被老师被重视,并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Unit 23 The football match时,因为很多学生对足球感兴趣,于是就让他们讨论 How can your team win?这个问题。让他们在交流中取长补短,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收获。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不同意见与看法,加上老师的点评,让错误的地方得到纠正。这样,不仅提高全体同学的口语交际的水平,还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英语写作交际能力 篇4

这一情况得到了国内广大学者和英语教师的关注, 人们对英语写作的研究逐步深入, 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为了提高英语写作的教学质量, 达到培养学生书面交际能力和以写促学的目的, 笔者针对近十年 (2001-2010年) 国内发表的和英语交际性写作相关的论文做了此次研究。

一、文献检索范围

笔者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英语交际性写作”为检索主题, 搜索出141篇论文。经过对这些文章的甄别筛选, 确定了其中83篇作为此次研究的材料。

二、英语交际性写作的研究现状

(一) 总体趋势

2001-2010年在CNKI中检索到的英语交际性写作论文篇数分别为5、8、1、3、5、6、12、12、12和19。通过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 国内学者和英语教师对英语交际性写作的研究呈一个总体上升的趋势, 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与研究英语交际性写作。

(二) 研究的对象

该论题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 其中大专院校的学生占多数, 高中及以下层次的研究对象相对较少。筛选出的83篇文章中研究大专院校学生的有78篇, 高中及以下层次学生的为5篇。

(三) 研究的方法

本文借鉴了高一虹等 (1999) 提出的分类标准, 将研究方法分成两大类:材料性研究和非材料性研究。其中, 材料性研究是以系统、有计划的材料采集和分析为特点的实证研究;非材料性研究则是不以系统采集的材料为基础的研究。根据上述分类, 笔者将83篇关于英语交际性写作论文的研究方法使用情况统计在表1中。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 2001-2006年间, 材料性研究所占的比例稍微多一些。2007-2010年间, 材料性研究和非材料性研究的研究方法几乎各占一半的比例。从10年总的数量来说, 非材料性研究比材料性研究略占优势。

(四) 研究的内容

参考Stem (1983) 在《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一书中介绍的语言教学包含的四个重要概念, 并结合此论文的研究内容, 笔者将83篇论文分为阐述作者研究内容和观点的四大类:交际性写作观、交际性写作学习观、交际性写作教学观和交际性写作教学环境观。其中, 交际性写作观细分为对写作本质的认识、写作结果研究、写作评价与测试三种;交际性写作学习观细分为学习写作的策略和影响写作的因素两种;交际性写作教学观细分为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法、教学模式四种;交际性写作教学环境观细分为写作教学语境和多媒体和网络辅助英语写作教学两种 (见表2) 。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 这说明学者和英语教师在培养英语交际性写作这个问题上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写作教学的方法模式的研究上。而对于写作教学环境的研究就要显得薄弱一些。

1. 交际性写作观

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研究的论文占30%。其中, 对写作本质的认识和对写作评价和测试的研究的数量分别占12%和11%, 对写作结果的研究占7%。

在写作本质的认识方面, 唐香南 (2008) 认为, 写作者生产出的语篇就是要表达一定的信息, 是要达到和读者交际的目的。在写作结果研究方面, 张慧清 (2007) 提出写作中采用多种句法, 能够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从而更好地实现交际功能。在写作评价与测试方面, 周颖 (2009) 认为交际性写作测试的目的是检测语言在交际中的使用是否真实。

2. 交际性写作学习观

研究这一部分内容的论文总数占15%。其中, 研究学习写作策略的和研究影响写作因素的论文分别占12%和3%。

在学习写作策略方面, 刘朝彦 (2002) 指出学生的母语写作能力对英语写作能力有正迁移的影响, 因此学习英语交际性写作也不能忽视自己母语的写作能力。在影响写作因素方面, 王春燕 (2010) 提出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对英语交际性写作有很大的影响。

3. 交际性写作教学观

这一部分是学者和英语教师们研究培养英语交际性写作的热点, 占46%。其中, 主要是研究教学模式, 占29%;研究教学法、教材、课程设置的论文分别占10%、5%和2%。

在课程设置方面, 于威 (2010) 提出写作可以增加“可理解输出”, 能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在化。在教材方面, 陈敏哲和白解红 (2007) 认为现在的英语写作教材虽然数量很多, 但是由于受到“词汇—语法教学”教学理念的影响, 这些教材的关注点都是英语语言形式, 而忽略了学生的书面情感表达。在教学法方面, 这些论文研究的内容有写长法、过程法、体裁法等多种英语写作方法。在教学模式方面, 研究者以相关语言学理论或原则作为基础, 探讨了不少英语写作的教学模式, 例如图式理论框架下的语篇生成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元认知策略的教学模式、任务型写作模式等。

4. 交际性写作教学环境观

这部分的内容是大家关注最少的, 写作教学语境和多媒体和网络辅助写作教学分别各占2%和7%, 共9%。

在写作教学语境方面, 朱洪林 (2002) 认为英语写作要有语体意识, 应根据不同语境从选词、造句的角度来考虑语体差异。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写作教学方面, 研究者们提出了利用网络实现交互式自主学习, 并建立网上写作动态评价体系。

三、对研究现状的思考

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最近十年当中英语交际性写作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 使英语交际性写作的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模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但是, 当前英语写作的教学和学习的现状还处于让教师教得很累, 学生写不出多少东西, 难以完成和他人用书面形式进行沟通与交流。这就要求我们除了要把已经研究出来的一些好的理论和方法推广到教学和学习中以外, 还要思考现在的研究还要什么不足之处, 以及今后有待加强与深入的研究问题。

(一) 材料性研究方法比非材料性研究方法所占比例偏低

国内的应用语言学正在趋于“实证主义” (高一虹, 1999)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量化和质化的实证研究方法 (即材料性研究) , 因为通过以系统、有计划地收集材料为基础做出的研究结果比个人经验之谈更科学和严谨。在上述83篇论文中, 虽然材料性研究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 但是总的来说, 它比非材料性研究方法所占比例还是偏低。因此, 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 应更多地采取材料性研究的方法, 用相关数据和具体材料来科学地论证和分析问题。

(二) 对英语交际性写作四大内容的研究不均衡

近十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交际性写作教学的方法和模式部分, 对其它的如写作结果研究、影响写作因素、课程设置、教材和写作教学环境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今后可以加大这些方面的研究力度。

(三) 多媒体和网络辅助英语交际性写作教学的研究有待提高

现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已经运用到英语教学中, 但是多用于视听说等课程, 写作课程用得非常少。特别是网络在英语交际性写作中的运用这方面的研究虽有, 但当前还比较缺乏。今后可以加大对利用网络进行交互式自主学习, 建设、开发语料库和体验英语写作等系统的研究, 更多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来为英语交际性写作课进行辅助教学。这样一来, 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重视, 师生间和学生间的反馈可以更及时。同时, 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来有效地创建出不同语境下的书面交际任务, 让学生在写作中达到用书面表达来实现交际的目的。

总之, 这次英语交际性写作研究的目的, 是为了帮助英语教师提高英语写作的教学水平和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 获得的研究成果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同时我们将关注对研究现状的思考中提出的有待继续探讨的问题, 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以促进英语交际性写作总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Stem, 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2]陈敏哲.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英语写作课程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 2007 (3) .

[3]高一虹.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2) .

[4]刘朝彦.CET短文写作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2 (5) .

英语写作交际能力 篇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才市场需求由以往的过分关注文凭向工作能力转变。因此调整教育观念,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日益增多,而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再仅限于基本会话交流,更多地是要求能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参与到国际商务活动中,能够处理商务业务的实用英语,即具有一定的商务操作技能和书面业务处理能力。商务英语写作这一课程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正确理解情景交际教学法特点、理论依据、教学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情景交际法的概述 情景交际法,它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体系。它着重强调语言的实用目的。提出 “交际能力” 概念的海姆斯(Hymes),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指应用语言的语法规则产出语法正确的句子的能力,还指了解何时何地运用这些句子的能力。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又包括语言运用。.1 交际法教学有 9 个主要特征以培养交际功能为宗旨,明确提出第二语言教学目标是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不仅要求语言运用的正确性,还要求得体性。以功能意念为纲。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选取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而不是经过加工后的 “教科书语言”。教学过程交际化,交际既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学习的手段,在教学中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情景并多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大量言语交际活动培养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并把课堂交际活动与课外生活中的交际结合起来。以话语为教学的基本单位。认为语言不是存在于孤立的词语或句子中,而是存在于连贯的语篇中。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性技能训练相结合,以综合性训练为主,最后达到在交际中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不影响交际的错误能不纠就不纠,尽量鼓励学习者发挥言语交际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要为学生的交际需要服务,以语言功能为纲. 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的学习者安排 “专用语言” 的教学。主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应是仅仅一本教科书,而应该是 “教学包” ,即辅导读物、音频、图片、网络、电影、电视等。让学生处于情景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氛围,用英语进行交际,是交际教学的精髓。

2.2 交际法的优点 通过运用目的语学会交际,把逼真的篇章引入学习情景之中。促使学习者不仅重视语言,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习过程本身。增强学生自身经验,促进课堂学习。把课堂语言学习和课堂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即在课堂上创造真实的交际情景。交际法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最富有生命力的外语教学法流派,对我国外语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情景交际法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3.1 我校目前商英写作教学的状况我校商务英语教学是依据在传统的语言知识和商务类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英语专业知识类课程和英语背景类课程,并制定出一套教学计划。而从教学实践中来看,高职学生平均英语水平较低,语言基础环节薄弱,即便是在二三年级开设商务英语写作等一系列专业课程,学生的理解度和接受度仍较低。另一方面,教学模式是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表现形式,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目前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中还存在不少弊端。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学习主要依赖教师在教室里提供的指导。只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 “教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当今世界知识的飞速发展。在现代教学实践中写作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 “单词——语法——句型——范文” 更是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应用文的积极主动性,使得课堂气氛枯燥无味,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上,跟着老师学单词语法,读句型范文。在陈旧的写作教学模式下,从未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学生,合上书本便不知道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应用文在何种情形下使用,做练习时更是按照范文生搬硬套。

3.2 情景交际法的应用 情景交际法以往大多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当中。因此,首先从与应用文相关的情景对话入手,让学生在情景交际中,渐入佳境,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同时能够清楚地知道此类应用文应该在何种情形中使用。教师在讲授notes部分时,在课堂导入部分从学生熟悉的电话留言场景入手,先让学生完成相关的情景对话,了解在什么样的情况中需要电话留言,进而引发学生思考除了电话留言外,书面留言可能产生的场景有哪些。其次,从学生初入职场时可能用到的应用文体入手,由浅入深,让学生感觉 “学而有用” ,按照 “想写——学写——会写” 的顺序构建应用文的框架体系。第五学期开设此课程时,学生已经意识到他们即将面临找工作问题,想课堂学到找工作时能用的上的东西,所以授课时可以重新分配各个单元学时以及顺序,提取广告部分的招聘广告作为引子,设置 “如果你是老板” 这样的情景模式,让学生考虑公司想招聘到怎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自荐信能够打动老板的心,组织学生模拟面试情景,接着引导学生学习自荐信及简历等内容。再次,课堂上模拟真实商务情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商务社交场景,培养商务社交能力,加深对信函、合同、单证等商务英语写作书面知识的理解。最后,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运用到写作教学中来,进一步完善情景交际法体系,两者相辅相成。教材中真实商务背景下的材料相对缺,如某公司的会议记录,年度报表,业绩报告等。

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这一途径收集 这些材料,并可通过电子邮件、BBS等 方式进行商务英语写作的交流和探讨, 英国essay渐渐培养学生将课本与实践有效结合的意识。面对当前的形势,身为高职高专的教师,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创新,逐渐摸索出更多顺应发展要求的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英语写作交际能力 篇6

【关键词】交际语境 翻转课堂教学 商务英语 写作教学

传统的商务英语写作主要是采取课堂写作教学方式,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都没有真正的发挥出自身的个性,被动消极地接受商务英语的教师布置写作任务,随后被英语教师进行批改等。很多商务英语的教师,没有办法及时地将学生的写作批改意见反馈给学生,所以很多学生对于商务英语的写作训练兴趣不大,在课堂教学上很难推进教学。当前很多高等院校商务英语的写作教学课堂时间相对不足,而且整个商务英语的班级人数较多,很多都在三十人到四十人甚至更多,所以教师的精力有限,也不利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发展。因此,从交际语境下提出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发展。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翻转课堂,是在进入21世纪后在美国各地逐渐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当中教师主要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的载体,传播学习的资源。学生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对教学视频进行学习,然后由教师对教学视频当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和教师之间互相的协作学习,以此交流互动、形成更好的交际语境等。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翻转课堂课程结束之后,学生也会加深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印象,而且在课堂上由于视频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升了教学效益。所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就变得更加密切,有助于学生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二、当前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大学商务英语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当中,教学任务相对较重,而且批改相关的英语作文都耗费较多精力,因此,很多商务英语的教师也不愿意过多的布置写作任务,这样也影响了很多商务英语的学生,在提升自身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上缺乏有效的机会。虽然当前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问题,虽然在各地教师的努力下有所改变,但是仍然客观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作为商务英语教学当中的重要一环,历来被很多商务英语教师所重视。但是,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不同于商务交谈、口语表达等板块,对于学生而言,写作过程相对较为枯燥,而且耗费时间较长,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在商务英语的教学板块当中,一直都是一个薄弱环节。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出现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层面。

首先,商务英语写作过程,其本身的教学没有真正注意到学生的自身特性,忽视了对于写作课程教学的灵活性。很多商务英语的教师对写作技能的教学,往往停留在技巧的介绍,忽视对学生主体性的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对教师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进行模仿,没有办法让学生发挥出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影响了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顺利推进。

其次,很多学生只是注重对商务英语写作课程当中范文的学习,课堂学习也就是他们模仿的过程,而并不能够培养出其应对各种特殊条件下的写作能力。在学习过程里面没有办法提升出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就丧失了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的本质意义。没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运用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基础,那么就没有办法让学生将知识迁移到课堂外,应用到工作中,也就丧失了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的本身价值。再者,商务英语写作课程当中,很多教师由于面对的班级学生数量较大,课堂上布置的写作任务,往往没办法当堂完成批改,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时间批改之后,才能将评价反馈给学生。学生收到反馈的时间与其当初写作的时间距离过长,其已经对原先的写作思路、写作技巧等产生了遗忘,不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反思自己写作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也就没有办法让商务英语写作课程发挥出其本质上对学生的提升作用。

三、翻转课堂模式在商务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首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对商务英语写作课堂教学当中的实时反馈性进行改进,也就是翻转课堂能够提升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此更好地提升商务英语写作课程当中的互动性。由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节省更多的教学时间,所以其主要的着力点,便在于如何让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英语写作知识融会贯通,掌握遣词造句的基本技能。这些课程上的教学,不能够仅仅依靠学生的自觉学习,更需要教师的及时反馈。因此,传统的课堂上出现的教师忙于批改作文,而没办法及时的将问题反馈和纠正的困境,通过翻转课堂就能够进行克服。翻转课堂,有学生在现场对作文进行电子化编辑,教师能够实时地掌握到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而且,英语教师巡视课堂,对于学生在商务英语写作过程当中出现的写作错误,能够及时的纠正,因此,其对于学习对象的及时反馈性,能够体现出实时化、个性化的特征,交流程度大为增加。

其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写作课堂教学当中,还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别是很多学校当中,商务英语的学生其写作水平差距较大,有些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好,而有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这也为商务英语的写作课程增加了教学难度。因此,如果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采取同样的教学内容,可能对于部分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的学生则没有办法适应这种教学进度,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侧重于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能够更好地推动商务英语写作技能在课堂教学的多元化传播,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后,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呈现出更具备,影响力和多层次性的特征。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流程思考

首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课前部分时,要做好多项准备。写作准备阶段,教师要对商务英语写作课程当中的相关技能进行梳理,选择合适的技能点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教师对于整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涉及到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以及相关的教学内容等,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制作相关的教学视频等。教师可以根据写作课程的实际需要,为学生制作1到2个微视频,其中微视频涵盖内容包括写作手法、写作技巧以及范文等,以此能够让学生更加方便的观看。学生一般会采取网络的渠道下载相关的视频,教师可以将微视频,通过网络沟通平台,以网络的形式传输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行下载观看。这里面应该让学生认真的学习,并且寻找自己的薄弱点,积累相关的问题,以此到课程教学过程当中能够向教师进行提问。在学生观看好相关的微视频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初稿的写作,初稿写作,是一种教学任务,而且让学生在课前阶段先把初稿完成,能够让商务英语的教师把握教学机会,从而让学生以个人的形式先进行知识的梳理,能够更好地带着问题进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其次,在课程教学过程里,课堂教学的内容应该围绕着网络教学平台上的微课程,以及学生的初稿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在开展课堂教学里,教师应该让学生形成教学研究小组以互相评价的方式培训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或者是其他的网络信息设备,登录到相关的网络教学平台上,查看自己团队内不同学生的初稿,并且提出自己的评价。针对学生在课前的初稿情况,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应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互评和反思,通过这种课堂讨论和学习的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商务英语写作课程当中所需要注意的技能点进行发掘,并且从他人的长处与不足当中,发现到自己的进步空间,从而促进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

再者,教师在课后的时候应该对学生的修改后初稿进行再批改。教师通过批改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到,学生在初稿的时候写作的状况,以及通过小组研究之后修改的情况,以此来观察不同学生的进步状况。此外,商务英语的写作教师还可以通过范文展示等方式,在翻转课堂当中,以范文展示和阅读答案,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写作水平提升标杆,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课后,教学的过程里应该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商务英语写作水平,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内化,巩固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技能。

五、结束语

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侧重于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出来,让学生能够在自学的过程当中,掌握到相关的知识而且学生,带着自学过程当中的问题进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也有助于教师更具备效率地带动学生投入到学习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直接攻破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营造一种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氛围。因此对于翻转课堂在商务英语教学当中的应用,特别是翻转课堂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当中的实际应用途径等,实际上是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探索方向,以此来提高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方法优化等。

参考文献:

[1]赵佳,郑新兰.以西方现代设计史为例探索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翻转课堂[J].艺术品鉴.2016(06).

[2]王永凤,盛湘,张鸿.基于O2O模式的专业技术培训设计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6(05).

英语交际能力探索 篇7

一、采用民主式、讨论式方法上课

在原文阅读课上, 我杜绝了填鸭式的陈旧教学法, 采用的是民主式、讨论式教学模式。每堂课开始, 总是先由学生提出阅读中的问题, 然后再由他们自己进行解答, 象英译汉, 猜测词意, 句子分析, 段落大意等项目全由学生们自行处理。如遇疑难问题, 稍经教师启发, 学生们就能够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些起初思考有误的学生, 随着阅读讨论的深入, 最终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和为什么错了。采用民主式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趣味性强。这不仅进一步激发了优生的自学兴趣, 而且也调动了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阅读课上, 学生们的发言比平时上课踊跃得多, 没有任何一个学生甘愿放弃发言机会。通过上阅读课, 大大地增强了学生们学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也逐步培养起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随文介绍相关的社会知识

在阅读原文时, 常会遇到一些与英美人的礼仪、习俗有关的词、习语和句子, 我在课堂上将相关的社会知识随文向学生们进行简要的介绍, 以避免吃夹生饭。例如, 在一篇小文里, “kiss”一词出现了好几次, 有些学生不理解西方人为什么非要这样。我就向学生解释:与中国人的习俗不同, kiss在西方是一种表礼貌的方式, 从某种角度上说, 它类似于东方人的点头或握手。它不仅只用于夫妻间, 它还用于家庭成员间、朋友间, 熟人以及主客之间。这样一讲, 学生们对kiss在原文故事里和在译制影片里出现频率较高的现象就能够理解了。又如, 在读到一篇美国人就诊看病的文章时, 学生们对病人须事先与医生make an appointment不解, 我就向他们介绍:英美人的就诊看病习惯与中国人不同, 一般说来, 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 除非急诊, 病人在看病前, 都要先与医生约定时间。这样学生们就把go to see a doctor和make anappointment有机地连系在一起了。在原文阅读的实践中, 学生们会遇到大量中国人不好理解的西方习俗和社会现象, 我就见缝插针, 随文向学生们扼要介绍英美人的宗教、习俗、重要节日、婚姻、家庭、妇女、青少年情况等社会知识, 使学生们逐步把这些社会知识揉合到了已有的英语知识中, 这无疑使他们的英语语言知识更具交际性。

三、引导学生了解英美人的思维方式

在原文阅读训练中, 我十分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英美人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英汉两种语言的细微差别。一般说来, 英美人谈吐坦率, 个性突出, 幽默感强, 而中国人则讲话含蓄, 克已善忍, 文笔拘谨。这些特点在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中都有所表现。例如, 有一篇文章叙述一位丧偶的高龄老人, 虽被女儿多次请求搬到她家去住, 但老人执意不肯。更出人意料的是他竟然一个人搬到了条件十分恶劣的偏远山区。他认为这种要靠自己打柴、挑水、做饭的原始生活能使他精神充实, 自得其乐。学生们从字面上完全能够读懂这篇文章, 但在做后面的选择题时, 因受中国人传统习惯的影响, 对这位老人的心理进行了错误的判断。他们不理解这位老人为什么有福不亨, 自讨苦吃?于是我就着重向学生介绍了英美人有非常强的个性, 有坚持各自独特生活方式的习惯, 以及他们很少三、四世同堂的小型家庭结构。这样, 学生们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时, 就不至于判断失误了。又如, 在读到一位美国中学生需要用钱, 正式向父亲提出了借款要求时, 有些学生对此很不理解。我向他们解释:在英美诸国, 孩子向父母借钱是常事, 这决不意味着他们的父母没有人情味。根据英美的习惯, 青少年从小就养成了非常强的自立性, 在经济方面尤为如此, 这与我们中国的大中学生把伸手向父母要钱当作是天经地义之事形成明显反差。事实上, 学生们对英美人的个性、情感和思维方式体会得越深, 他们对原文的理解就越深, 他们吃透原文的能力就越强。

四、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俗话说“熟能生巧”。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 我不断地帮助学生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逐步使学生们养成达标的阅读速度和具备娴熟的阅读技巧。我对学生着重培养五个方面的能力:1.快速的浏览能力。2.巧妙的猜词能力。3.独立的分析能力。4.准确的捕捉主题句能力。5.合乎逻辑的判断能力。学生们掌握了这些阅读技巧, 就如虎添翼, 完全具备了自学能力, 毕业后, 在学习和工作中他们将会受益无穷。

英语写作交际能力 篇8

一、教师的角色

要做一名有尊严的现代教师, 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形象, 尤其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是教育专家和交际专家。

作为外语教师, 笔者曾经以“If I Were a Teacher”为题布置了一篇作文, 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看法以及他们对教师的期望。命题对象是高三上学期两个班的学生。从学生的作文来看, 学生的普遍观点是, 不满意目前的教学模式, 对教师作为输出者而学生作为被动输入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挑战。对教师的主要期望是: (1) 友好; (2) 与学生沟通; (3) 表扬和鼓励学生; (4) 有学识且要不断学习; (5) 根据学生的需要改进教学方法; (6) 有耐心; (7) 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的实践活动; (8) 做学生的指导者, 引导学生“如何学”, 而不仅仅是“学什么”; (9) 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⑽因材施教。

二、写作课教学应用交际性原则的可行性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 而外语写作教学亦必须是一种交际实践。教师具备交际能力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先决条件。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的交际能力除了语言能力和对与语言使用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的充分了解和掌握以外, 还应该包括对学习者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掌握。这对于指导学习者写作准备或构思具有积极意义。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着重提高写作者的悟性和开启他们的创造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准备阶段和构思阶段要做的事。教师可考虑把有效交际 (即与学生沟通) 和命题艺术相结合, 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 以达到教学目标。

三、达到有效交际的方法

要达到有效交际, 教师至少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关注研究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分析教师角色的特点;营造良好的交际环境。

1. 关注研究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无论是在课前、课上, 还是课后, 教师都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教师要视具体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法。以高三学生为例, 他们虽然功课繁重, 但都有近六年的基础英语的学习经验;有多年的汉语写作练习经验;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英语在日后工作及社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阶段, 可塑性很大。因此, 教师可以考虑对学生写作提出适当的要求。在教学中不以常规的语言语法教学为主, 即不以单词、词组、段落教学为主, 而应创造条件, 让学生写适当篇幅的文章。这样既可以作为语言文字方面的练习, 也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空间学习, 深刻思考和表达对事物的观点。

2. 分析教师角色的特点

要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教师的责任无疑是重大的。这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因此外语教师应具有以下特点:有奉献精神;关心和爱护学生;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勇于承认错误。

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教师既是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和信息源, 同时也是反思者和研究者。师生关系也可能是同伴关系, 组织者与参与者以及帮助者与被帮助者之间的关系。针对写作这一具体课程, 教师的多重角色应贯穿于课前准备、课上观察和反馈以及课后反思这一全过程。在帮助学生进入写作准备或构思阶段前, 教师应致力于: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题材;激发学生的创作思路, 拓宽学生的思维;帮助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出有效命题。

3. 营造良好的交际环境

交际能力的培养有赖于良好的交际环境。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集体气氛是教学交际环境中的主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达成有效交际的桥梁。交际过程牵涉到的各方都可能成为相互之间的信息源。让学生就某一主题写演说稿并组织演讲比赛是让学生展示其综合素质包括性格魅力的良好途径。因为演讲是正面展现“自我形象”的机会, 即便为了不丢面子, 学生们都会尽力做到最好。当我们读一篇文章时, 我们看到的是个别写作者呈现的个别观点;但当他与其他人分享成果并从他人那里学到新知识和新视角时, 个体就会大大地丰富起来。以写作内容为基础而进行的演讲起的正是这样的作用。

英语写作交际能力 篇9

一、写作过程也属于交际过程

写作不仅仅是一项学习任务, 也是学生与老师、同学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方式, 因此, 写作的过程有着显性化的交际性。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 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进行创造性劳动, 将其成果展示给同学或老师看, 最后老师给予评价和指导性意见, 反作用于写作者, 构成循环互动的交际过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 首先对于写什么有一定的思考, 接着学生会想到老师或同学看到了会提出哪些问题, 别人看到后会做出哪些反应, 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困难等。通过这些思考, 最终在作品中用文字的形式与他人交流。从这个层面上讲, 写作的过程也是交际的过程, 应用交际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二、写作教学中应用交际教学法的阶段性策略

从英语学习的目的来看, 学习英语是为了交际和交流。作品是作者与读者进行思想交流的桥梁, 通过写作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及语言熟悉程度。从写作的过程来看, 写作教学的过程可以划分为构思、写作和修改三个阶段, 笔者认为每一个阶段都应该与交际教学法密切地结合起来, 具体策略如下。

1. 构思阶段应用交际教学法———挖掘写作题材

好的构思是完成写作的前提。构思阶段要做好落笔写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包括对写作材料的阅读与分析、信息的收集、主题的确定、打腹稿和列提纲等。这个阶段的教学要点在于通过师生互动训练学生熟练借助特定的手段和技巧有效挖掘写作的题材, 丰富作文的内容。

教师可以围绕五个“W” (What, Who, When, Why, Where) 与学生进行交际, 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挖掘题材能力的目的。引导学生在动手写作一篇文章之前先围绕这五个“W”跟自己对话, 进行题材的挖掘与思考, 丰富写作素材, 让写作情境不再空洞, 下笔时自然能够紧扣标题而且有话可说, 整篇文章的结构和逻辑条理也就非常清晰了。

2. 写作阶段应用交际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语篇训练

在写作阶段, 我们教师应该发挥主导性作用, 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对学生的语篇训练上。如果学生作文中的句子衔接不当, 或是用错了连接词, 又或者前后出现了逻辑性的缺失, 这些都会导致读者对文章所要传达的信息不理解或是误解, 影响交际的效果。当然, 即使没有语法上的错误, 由句子简单地堆砌而成的文章也是一盘散沙, 称不上一篇有意义的好文章。作文应该是一个语言整体, 借助于衔接、过渡等具体的语言手段将一个个语句有机地排列组合而成。所以, 笔者认为, 在写作阶段, 教师应该给学生介绍一些使用连接词将句子有机衔接的技巧, 以及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具体方法, 提升学生表达完整意思的意识, 借助于语篇训练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意识, 训练有条不紊地表达的能力, 进而使学生能够写出逻辑清晰、意图明确的文章, 达到与他人进行交流、交际的目的。

3. 修改阶段应用交际教学法———师生互动交流

学生写出来的作品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错误, 这是必然的现象, 不过写出作品并非写作教学的结束, 初次呈现的作品还不是最后的作品, 应该将作品的交流和修改作为写作教学环节中交际的一个新开始。将作品拿出来, 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互动交流的形式, 发现文章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有利于文章趋于完善的修改意见, 通过修改环节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在这个环节中, 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 在交流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作品, 实现写作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共同提升。笔者在教学中一改传统的教师批改作文的做法, 采用生生互改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具体做法上, 教师可以从两个层面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1)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从宏观层面上看所批改的作文是否“言之有物”, 逻辑上是否清晰, 能否和自己进行思想上的交流; (2) 接着从微观层面上对作文进行批改, 看是否有语法上的错误, 用词是否恰当以及是否有单词拼写错误。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 学生在改同学的作文时, 会主动地把同学的作文和自己所写的作文进行比较, 能够及时地发现自己作文的不足与优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错误是同伴指出来的, 学生更容易接受, 印象也更深刻, 同时还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参考文献

[1]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英语写作交际能力 篇10

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交际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随着对语言理论和语言教学规律的深入了解, 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认识到了英语写作的重要性, 然而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不容乐观, 已是不争的事实。为解决这一问题, 不少专家、学者纷纷撰文著书, 从写作教学法、写作策略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诸多有益探讨, 但从测试学角度寻求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的论述并不多。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极具影响力的大型测试,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其写作部分在命题方式、任务类型、评分标准等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有鉴于此, 在语言教学以交际法为主导的今天, 交际语言测试应运而生。本文基于交际性测试理论, 阐明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考试的弊端, 分析交际性写作测试的特点, 从而揭示其对当下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考试的启示。

二、交际性测试理论的特点

国内外许多语言测试工作者综合分析后, 得出交际语言测试有如下特点:1) 真实性:交际语言测试能够体现交际的真实需要, 交际双方之间必须存在信息差;2) 功能性:交际语言测试强调语言的任务型;即使用语言是为了完成某项功能;3) 交互性:信息的传递必须是双方的, 双方不断地围绕某个话题进行交流;4) 情境性:将语言测试置于一个真实的情景, 受试者根据具体情况做出与自己身份相符的反应;5) 综合性:综合性地评价受试者的表现, 即在评分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受试者所使用的语言的准确性、得体性和流利性。

三、大学英语四级写作的现状及其弊端

大学英语写作的教与学在全国受到了各高校师生的高度重视, 在2006年12月举行的全国四级英语考试中把英语写作放在了第一题, 由此可见大学英语写作被提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地位。然而, 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并未因此得到显著提升, 写作水平基本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不少专家、学者从多角度探究学生写作水平低下的原因, 其中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考试的弊端也成为其主要因素之一。

1、命题方式的弊端

大学英语新四级从06年6月开始至今, 时间虽不长, 出题的顺序虽从最后提到了开头, 但写作测试的命题方式几乎和旧四级没有差异。从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的六年间, 大学英语四级共举行了13次, 除06年6月份与07年6月份作文为通知类应用文外, 其余11次都为议论文。大学英语四级的写作部分, 其最大特点便是提纲式作文。提纲式作文的命题方式直接导致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僵化, 使其受限于传统的“三段式”应试作文技巧。所谓的“三段式”作文即第一段描述现象, 第二段分析原因, 第三段建议措施。传统的“三段式”作文既限制了文章的内容又限制了文章的发展结构, 让学生无法充分表达他们自己的观点和选择恰当的写作方式。

2、任务形式的弊端

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考试中, 其任务形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为作文体裁单一, 多以议论文为主;其二是试题情境设计中, 未能紧密贴合生活实际, 情景的真实性体现得不够完善。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考试的任务类型多以议论文为主, 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的论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但反观学生自身的日常生活, 应用文的写作占据主要部分。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考试中过分强调议论文的写作使得写作测试的任务形式单一, 从而固态学生的创作思维。试题设计的情景应是真实的情景, 即学生现在或将来很有可能遇到的情景。然而在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考试中, 缺少情景的设计, 导致学生不能清楚地定位自身角色, 未能与写作题目产生共鸣, 激发创作灵感。

3、评分标准的弊端

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考试的评分标准把作文划分为五等, 每个等级的各项要求只用一句话概括, 没有具体详细的要求, 也没有规定各项之间的得分比例。由此可见, 四级写作对作文结构和内容没有提供详细的参考标准, 对例证是否充分根本没提任何要求。四级写作把语言的要求放在第一位, 过度强调语言的形式, 忽略信息的传达。

四、交际性写作测试特点

交际性写作测试是新时代的要求, 也是适应新教材的有效检验手段。交际性测试理论为我国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考试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随着这个理念被广泛接受, 交际性测试理论越来越受到重视, 交际性写作测试也将成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发展的总趋势。交际性写作测试应具备以下特点:

1、情景上真实且完整

交际性写作测试的特点之一是具有高度真实性。测试应该提供一个特定的情景, 并且对于学生应该是真实的情景, 即是他们现在或将来很有可能遇到的情景。事实上, 非学术环境中常用的应用型写作题材, 如备忘、通知、邀请函、邮件等, 在学生将来的工作中是主要的题材。交际性写作测试在题材的选择上更强调应用文的写作;情景的完整性是指所设计的情景, 必须有适当的环境氛围, 明确的人物角色, 清晰的信息传达。

2、内容上有信息缺口, 并能激励互动

在交际性写作测试中, 命题内容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内容存在信息差, 即命题内容不能罗列所有的信息, 而是通过受试者自身知识储备弥补信息差距。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二是命题内容能产生共鸣, 使受试者围绕某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创作, 并且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在交际性写作测试中, 强调双向性的信息传递。

3、文体上多样且恰当

交际性写作测试中, 文体的选择具有多样性, 例如:正式的、非正式的、随意的或是亲密的。在交际性写作测试中不限制文体的要求, 但受试者必须根据试题所设置的情景, 选择合适恰当的文体。交际性写作测试把文体的选择权给予学生, 让学生学会结合情景选择恰当的文体。文体选择的多样性, 促使学生了解不同文体所匹配的情境, 从模拟的情境中学习文体的运用。

4、评分上综合且完整

整体评分法是交际写作测试中常被采用的评分类型, 并依托交际测试法的理论来制定具体可行的评分方式和标准。按照交际测试法的要求——语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交际, 因此信息的传递、语言的表达应该放在优于语言形式的第一位;按照交际原则, 语言的传达不光要有正确性, 还应妥当, 因此评分标准里还应包含妥当性。有效交际的语言包括准确性、流利性和得体性三个因素。在交际性写作测试中, 评分的标准是从交际的影响的角度去对准确性作出要求。

五、启示

交际性测试理论是迄今为止较为科学完善的外语测试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交际测试将成为外语测试的主流。针对交际性写作测试的四大特点, 本文对现今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考试的弊端给出相应建议及改善启示。

1、命题方式的启示

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考试中, 由提纲式命题方式直接引发的“三段式”作文强化了学生的汉语思维方式, 也导致学生衔接能力低下。交际性写作测试摒弃提纲式的命题方式, 而是强调命题内容存在“信息差”。所谓“信息差”即在试题的设计中, 让受试者置于特定的情境里, 不应提供过多的文字信息, 给予受试者创作空间, 让学生运用其语言知识和写作策略来弥补信息的缺失。“信息差”的命题方式可以使学生摆脱“三段式”作文的枷锁, 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提高学生语篇组织及连结能力。

2、任务形式的启示

写作体裁的单一性以及情境设计的缺失是英语四级写作考试中任务形式的两大弊端。然而在交际性写作测试中强调写作体裁的多样性以及情境的真实性。交际性测试以交际教学法为理论基础, 强调材料和任务的真实性, 即代表在目的语状态下真实的语言运用, 因此写作任务的设计首先要符合生活真实性原则。为了彻底贯彻这种真实性原则, 交际测试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命题, 即写作测试任务应代表考生未来的语言交际需要。因此大学英语四级写作体裁应从议论文转向应用文, 情境的设计应从缺失走向真实。

3、评分方面的启示

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考试的评分标准把作文划分为五等, 没有具体详细的要求, 也没有规定各项之间的得分比例。由此可见, 四级写作对作文结构和内容没有提供详细的参考标准, 过分强调语言的形式, 忽略信息的传达。交际性写作测试给予大学英语四级写作的启示分为两部分:一是评分原则应是信息的传递、语言的表达优于语言形式, 评分应考虑准确性、流利性和得体性三方面综合因素;二是评分方式应是综合评分以及分析评分的结合。

交际语言测试的理论说明, 交际测试法是迄今为止较为科学完善的外语测试方法。随着该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交际测试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将得到逐步解决。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考试应该更多地分析研究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 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交际性测试的路子。

参考文献

[1]BachmanL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 in Language Testing[J].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Canale, M&M.Swain.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Applied Linguistics, 1980 (1) :1247.

[3]Hymes 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A].In J.B.Pride&J.Holmes (eds.) .Scio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4]蔡基刚.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对中国学生写作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2) :49-53.

[5]蒋蓉.交际性语言测试理论与新CET-4写作测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9 (1) :151-153.

[6]刘雄友.关于英语四级写作测试反拨效应的调查报告[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9 (6) :62-63.

[7]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

[8]李炯英.中国现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问题与思考——兼评国内外相关研究[J].外语教学, 2002 (5) :33-38.

[9]李清华.论交际测试的特点和本质[J].山东外语教学, 2003 (3) .

交际能力、交际法与英语口语教学 篇11

[关键词]交际能力 交际法 英语口语教学

(一)引言

在外语教学史上,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呈现出不断完善、愈益科学化的趋势,先后经历了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直接法(Direct Method)、听说法(Audio-Lingual Approach)、视听法(Audio-Visual Approach)、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和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等的演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法正是基于这种指导思想,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欧洲兴起的,是对流行于六十年代的认知法的挑战,是一种既培养学习者语言能力又培养其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因为交际法反映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本质,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所以在过去近三十年里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世界规模的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成为当今世

界各国外语教学界普遍承认和接受的基本原则。

(二)“交际能力”理论的含义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首先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概念,他认为:交际能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法性,即能辨别和组织合乎语法的句子;二是可接受性,即在文化上的可行性,在语境中的得体性和实现性,交际者能判断语言形式的可接受性及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言。Canale 和 Swain提出交际能力由四部分组成: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知识和听、说、读、写技巧; 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交际者对交际所发生的社会语境的理解,包括功能、意念、场合、社会地位、性别、身份、心理因素、行为语言、语体等;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能连贯地表达意义;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解释、迂回、改正、重复、犹豫、回避、猜测、语体转换等语言交际中的策略(Canale & Swain,1980)。后来,众多语言学家们对交际能力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使该理论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口语教学更具有指导意义。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

(三)交际法运用于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交际法始于60年代末的英国语言教学改革,是由Wilkins,Widowson,Brumfit,Johnson和Littlewood等语言学家在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oery),Halliday的“功能理论”(Functional Approach)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发展而成的。交际教学法的主要思想在于将外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掌握,在设定的语言环境中,按照每一特定的交际目的学习外语,使学生最终掌握用外语进行交际的本领。它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注重学生主体,关注学生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此,交际法克服了以往教学法中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言语技能训练的弊端,这种重视运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法在教学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和运用。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的口头表达和交往能力,而口语教学的本质不仅是一个学习语言表达、了解文化差异的过程,同时也是借外语这一载体来提高交际、认知、思维能力的一个过程。交际教学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强调教学过程的交际化,更能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容易达到口语教学的目的,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外语人才,因此,把交际教学法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四)英语口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途径

组织一堂好的英语口语课要求教师不仅要语言基础扎实,业务能力过硬,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组织和驾驭课堂。结合交际教学法的主要思想,本文提出了在具体的英语口语教学中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选材适当。进行英语口语课备课时,教师要注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和素材,使他们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同时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能力,选择他们能理解、并且有信心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的材料。如有可能,还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增加学生开口讲话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较快地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2.创设轻松交际环境,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心理学家斯特维克认为,课堂气氛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动机和学习态度。英语口语课较之于其它英语课程,更需要学生的参与和配合,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实现心理调动的目标,是口语教学应特别注意的问题,营造良好、宽松的交际环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口语课上,教师适当地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肯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上进心、自尊心及集体荣誉感。因此,教师在口语训练中,应尽可能少纠错,多鼓励,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他们勇于说,乐于说,以逐步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口语水平。

3.语境提示。上下文提示对于交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应指导学生识别不同的语言环境,组织适当的谈话内容。具体到英语口语教学过程,就是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相关背景资料,如时间、地点、人物身份、前因后果等,鼓励他们在这些语境中灵活地运用基本词汇和语言、语法规则,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其能够对所学的语言规则和知识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4.以学生为中心,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和设计活动。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而应明确自己的地位,以一个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控制课堂气氛,调节活动进度,衔接活动内容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如何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学练活动,做到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具有娱乐性与趣味性。如果在口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说得过多,教室就成了一言堂,口语课就成了听力课,学生无法进行必要的语言训练。口语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不是给教师炫学的机会,所以应给学生更多开口的机会,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输出训练,丰富学练活动。

5.注意交际内容的可操作性,注重交际方式的丰富性和交际手段的多样性。要使口语课生动、有趣,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辨能力。在教学中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故事接龙,说新闻,唱英文歌,朗读英文报刊,背诵名人演讲词,汉英口译等都是口语训练的好方法;而自由辩论或讨论可以检验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是最能反映学生个性的有效方法。戏剧表演和编剧不仅可从中发现许多学生的表演天赋,更能检验他们对情景的理解,语言技能的使用和语音、语调的把握程度。除了口头训练以外,教师还应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输入”训练,通过录像、电影和多媒体全面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和文化习俗,使学生接触到纯正、地道的英语,从而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化”。采用这些新颖、灵活、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可以使英语口语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6.通过交流过程,帮助学生获得语言结构知识。英语口语教学中要注重交流,学生开口前,教师应为他们提供一些可能用的表达法,并指导学生在会话中使用,从而使学生感到通过口语课学会了新的句型结构,获益匪浅。对于学生在会话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在不影响表达的前提下,一般不粗暴打断他们会话予以纠正打断会话。如果有些语法错误使学生表达的意思与事实相反或出现歧义,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确认或等学生说完后再纠正其错误。教师要允许学生出现反复、停顿, 应在清晰达意的基础上逐步强化对会话流畅的要求,这种交流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自信心。

7.充分利用可用资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学好外语的最佳途径是让外语学习者沉浸在目的语的文化中。口语教师应充分利用可用资源,多组织英语学习交流活动, 营造真实的外语学习环境,使学生了解和感悟中西方文化差异, 促进语言习得,全面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进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结语

英语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和提高交际能力,其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交际法突出口语的交际功能,要求教师营造贴近现实的语言环境,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交际动机,使学生能有目的、创造性地运用英语口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最终获得和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因此,交际法是提高学生外语用语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同时也应看到:交际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即处在量变过程中的交际能力发展是缓慢的、不易察觉的,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最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Hymes,D.“Introduction:Toward Ethnographies of Communicatio[M].AmericanAnthropologist,1967.

[2]Littlewood,W.On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M].Cambridge:CUP,1981.

[3]Canale,M.&.Swain,M.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

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Applied Linguistics1,1980.

[4]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范社,1983.

[5]李观仪.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培养交际能力[J].外语界,1990,(4).

[6]刘海量,于万锁.交际能力与口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8).

[7]王彤.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新课型[J].外语界,2001,(3).

创设情景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篇12

那么,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呢?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形式。

一、使用直观教具创设情景

1.实物情景

实物是最简单的情景设置方式。利用实物创设情景, 教师一方面可以就地取材, 充分利用教室内各种物品, 如教室的教学用品, 学生的学具及服装等, 另一方面可以携带一些实物, 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实物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 特别适用于进行词汇教学。教师可使用简单的教具, 如:粉笔等设置语境, 在信息交流中使用所学的单词, 巩固所学的句型。这样, 从单词的呈现到单词的巩固操练, 再到在对话中使用单词, 都在教师设置的真实情景中进行, 贴切自然, 效果也比较好。

2.图片、幻灯片情景

因受条件限制, 教师不便也不可能将有些东西带进教室, 创设实物情景就显得力不从心。此时, 若采用图片、幻灯片创设情景, 就可发挥其特有的优势。特别是在描述一个事件, 表达一串连贯的思想时, 图片、幻灯片易于控制信息传递的度,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教师可利用图片讲授法、逐次显示法, 实物投影法等展示图片, 通过设问,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努力获取和转化教学信息, 并在转化过程中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

二、利用环境创设情景

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就必须使学生能自觉地注意语言的得体性。使学生“能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言” (HYMES, 1972) , 即:能“根据交际的场合、时间、关系、地位等, 来确定和使用得体的语言” (张献臣, 1996) 。

1.场地情景

教师的教学艺术在于如何创设和利用信息差距, 提供生动或真实的物、景、人或图画等感知语言材料, 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交际活动。比如说, 教室既是教学的场所, 也是进行各种语言模拟训练的最方便的“临时舞台”。教室的座位排列可成为街道社区、商家店铺、医院邮局等场所, 使“问路”或“购物”等话题在较形象的情景中进行。通过情景的设置,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英语的认识, 以及创造性地运用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而且还使英语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减少了学生的压力和枯燥感, 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

2.游戏、小品情景

创设情景的目的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课堂游戏有趣、轻松, 有利于学生大胆开口, 积极参与, 不失为一种好的情景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教师创设情景, 执导、编排小品, 用以突出语言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将会让学生敢讲、乐讲, 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形成。

三、运用体态语言创设情景

体态语言包括面部表情、身体的姿势、伴随语言的动作等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导入、演示还是学生的操练或实践活动, 体态语言都在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英语国家的人士在交谈时, 表情比较丰富。所以, 不少形容词特别是一些表示情绪变化的形容词都可以通过面目表情进行教学。这可以使学生懂得在交际中, 了解不同表情的含义, 根据语言环境的特定性来准确运用表情进行交流。除此之外, 借助身体的姿势、伴随语言的动作创设动作情景是教授动词及动词时态最简单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教“drop”和“pick up”两词时, 教师让书从手中滑落, 说“You see, I've dropped my book.”接着对一个学生说:“Will you please pick it up for me?” 这样, 学生对这两个词的意义、用法就一目了然了。

四、通过语言创设情景

课堂提问是通过语言创设情景, 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因为提问具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 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提供反馈信息等教育功能。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创设情景, 学生问, 学生答, 能有效地提高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一种能引起并增强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能积极参与语言活动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教学。经过教师巧妙的精心的情景设置, 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还在轻松活泼、真实可信的语境中操练了语言,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提高了教学质量。

1.挖掘“听说”的内容, 培养学生问答能力

语言教学理论认为, 以理解内容为目的的语言输入是形成交际性听力乃至整个语言学习成功的关键。在实验中我们重视听说活动, 挖掘听力内容, 听为先导, 表达跟上,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听的内容包括:纯听内容和视景听内容。通过听力的信息刺激, 加快认知思维反应速度, 对语言的接收和理解效果更好。 (1) 进行纯听内容, 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问答能力, 在进行培养学生问答能力时, 教师要注意:如果是没有预习过的课文, 这一类提问需要在听之前由教师预先将问题给指定的学生, 让这个同学提问, 其他同学带着这些问题去听, 然后回答。这样的练习只是老师给学生的一个锻炼机会, 不能体现主动性和整体性。但是若能让学生先预习再听课文回答, 则可向学生提出要求:每人根据课文的先后顺序提出十个或几个问题, 用以测试其他同学对课文的了解程度。长此以往学生就能根据课文内容层层提问、回答, 问答的能力会不断提高。 (2) 视景听内容, 这一类内容容易理解, 方式也多, 学生问答就容易多了, 如Daily Talk。每节安排5分钟由几个学生根据适当内容、语法、词汇编写短文、对话或自编一些幽默小品。在学生看后、听后根据所听所看内容进行问答。中上水平的学生会根据情节步步发问, 让其他学生回答, 即使有的同学一时没听清楚或没听懂, 也会在其他同学回答时反应过来, 这样使得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同时听、看、问、答能力得以训练, 也增加了学生开口就说的机会, 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英语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2.丰富“学”的内容, 提高学生问答的质量

知识的获得是不断认知、保存和再现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开拓学生的视野, 拓展学生所学的知识,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丰富所学的内容, 以Book III, Unit 8为例, 呈现圣诞节的投影片, 学生会就其提出When is Christmas?等问题, 对比中国春节, 学生还会提出What do you do during the holiday?等问题。上述的提问, 不仅体现了学生的求知欲, 更重要的反映了学生具有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些问题有的可从课本中找到答案, 有的需要积极思维, 发挥想象。常常是此类问题会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 它风趣幽默, 课堂气氛热烈, 此时老师要因势利导, 及时调控, 巧妙地将“跑调”的音弦“调拨”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使教学重点突出, 提高效率。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丰富各方面知识, 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等英语的交际能力, 才能胜任教学, 以确保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交际运用能力。

五、巧用现代化媒体创设情景

语言首先是有声音的, 只有在有声的环境中学习语言, 才能培养和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教师要唤起学生的兴趣, 可以借助录像、电视、电影及计算机媒体创造更加丰富逼真的语言交际情景, 可以将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和过程生动地呈现于学生面前, 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 能创造良好的仿真学习环境, 提供灵活、自主的学习方式。其交互作用, 能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信息场, 学生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真实感、亲切感, 强化了主人翁的意识, 有利于培养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人才。

结束语

教师积极地创设情景,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示教学内容, 会使英语教学活动变得直观、形象, 能增强课堂刺激的新颖性, 引发学习心理机制, 促成学习需要的产生, 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也就由原来的教师唱“独角戏”的“注入式”教学变为师生互动的“探究式”学习, 不仅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 师生的行为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而是教学的设计者, 学习的引导者, 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交际的合作者。教师的任务就如道格拉斯布朗所说的“guiding and facilitating learning, enabling the learner to learn, setting the condition for learning”。而学生也一改被动的学习地位,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发现者。由此可见, 要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交流, 培养并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教师就必须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语言交际的情景, 激发学生用英语交流的兴趣。这对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都起着重要作用, 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初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郑志恋.英语教学中思索性问题策略与思维能力培养[J].外语界, 2002, (5) .

上一篇:优点及问题下一篇: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