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过程写作

2024-07-12

英语过程写作(精选12篇)

英语过程写作 篇1

许多教师认为, 高三英语学习进入复习阶段, 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已基本定型, 难以有较大提高, 所以仅仅在做试卷时练习书面表达, 以期保持并巩固原有水平。教师评判时也只重视写作成品语言的准确性, 而忽视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其后果是导致学生越来越怕出错, 不敢动笔, 或东拼西凑, 敷衍了事, 逐渐对写作失去信心。这种只注重结果的写作教学模式过分强调语法结构和写作成品, 而忽视了写作过程, 使学生谈“写”色变, 从而走入了写作的歧途。

因此, 笔者认为到了高三第二、第三轮复习阶段, 英文写作训练不仅丝毫不能放松, 而且要继续加强指导。本人在教学中采用注重过程的写作教学模式, 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强调过程的写作教学模式

过程教学法, 就是将写作视作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而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在写作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重点要放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上, 而不仅仅着眼于最终的写作成品。在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支持性写作氛围的同时, 教师通过多样化的写作活动, 如写前准备、写初稿、小组讨论和修改、改写初稿、教师评改、最后定稿等, 在写作的不同阶段指导学生的写作练习, 让他们在反复的写作与修改中开拓思路, 完善文章内容, 教师的指导要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直至成文。

二强调过程的写作教学模式, 在高三英语复习阶段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认为, 过程教学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 就某一项写作任务而言, 应重视学生的写作过程, 而不仅仅是写作结果。过程教学法的步骤应是:写前活动 (小组讨论、写提纲) , 写初稿, 小组讨论 (内容、语法、拼写) , 改写初稿, 教师反馈, 修改定稿。 (2) 就整个写作教学阶段而言, 应重视写作训练过程, 并将写作训练与学习语言基础知识和培养语言基本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 我将整个写作训练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积累阶段、巩固阶段、提高阶段, 这三个阶段层层递进, 侧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写作策略的运用能力, 指导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处理好各种问题, 对学生习作进行阶段性的分析, 发现其进步的轨迹, 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1. 积累阶段

这一阶段是写前准备阶段, 老师作为指导者、组织者, 帮助学生扫除写作中的障碍。

第一, 熟练掌握英语五大基本句型:SV、SVC、SVO、SVOO、SVOC。让学生口笔头造句, 并扩展句子。这时,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层次进行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 如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让其根据某一基本句型造一个简单句, 再将该句扩成多个句子, 教师还可结合所学的课文让学生逐句辨别其属于五个基本句型的哪一种。这一训练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写出正确的句子。

第二, 归纳总结出英语中50个常用句型, 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每个句型至少造两个正确的句子, 教师认真批改, 直到每个学生弄懂弄透为止,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也可直接给出例句, 让其模仿记忆。在这一环节一定要保证人人过关, 并会灵活运用这些句型。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单位, 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五大基本句型和常用句型, 才能灵活地进行写作。

第三, 为了使句与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衔接紧凑, 过渡自然, 必须要恰当使用过渡词。教师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英语中常用的过渡词, 如表示时间、空间、顺序、递进、列举、比较、因果、总结等关系的连接词。

第四, 点拨写作技巧。积极有效的句子具备统一性、连贯性、简洁性、强调性以及句式多样性等特点, 教师可设计一些改错练习, 帮助学生写出好句子。

好的段落应具备统一性、连贯性以及过渡性三个特点, 高中阶段写作一般首句为主题句, 段与段之间有过渡性短语或句子连接, 使前后浑然一体。

写文章要按一定的顺序, 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比较和对比、因果、先分后总、分类法等, 按一定顺序写出来的文章才显得紧凑连贯, 意思才能表达得清晰明了。

2. 巩固阶段

这一阶段是利用已经获得的知识积累进行大量写作训练的阶段。

第一, 分体裁训练。英文体裁有书信、电子邮件、日记、口笔头通知、看图表作文、开放式作文、缩写、改写、续写等。不同体裁文章常要求不同的习惯表达和行为格式。让学生在考前对不同体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练得多了, 高考时也就能应付自如了。

第二, 限时作文。此时已进入了高三复习阶段,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 培养写作速度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过程写作教学模式的原则, 教师先给学生5~8分钟时间集体讨论献计献策, 教师可以把学生提出的重要词汇写在黑板上, 使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写;在打草稿阶段, 学生需要组织整理思路, 然后写出提纲, 并在提纲的指导下写作。由于时间有限, 可建议学生在心中拟出提纲, 或在草稿上将关键词或短语简单列出, 或仅拟出开头、结尾等关键句子, 此过程需要8~10分钟。“小组讨论——作者修改”这一过程可以反复进行2~3次, 这样, 文章内容渐渐丰富完善, 然后根据小组讨论的意见, 由作者检查语法、拼写等错误, 最后认真誊写定稿。

第三, 及时评价, 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高三阶段学生训练较多, 如果教师每篇文章必改, 每错必纠, 结果只会是耗时耗力, 却不能及时评讲, 等教师改好了, 学生对写过的作文已生疏, 甚至遗忘, 从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 批改、评价学生习作一定要有策略, 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以及教师评价部分或全部习作等不同形式。这样, 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鼓励学生参与, 又使学生在参与评价中提高了写作水平。

批改后, 可以口头表扬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和进步学生, 有时学生习作比参考范文写得更好, 这时教师就可以选学生的习作作为范文, 让其他学生模仿, 所以学生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写好, 希望自己的文章被选作范文。教师不能只将目光聚焦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身上, 其实, 即使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习作也常常有闪光点, 此时, 一定要及时进行表扬, 激励他们继续写出优美的句子, 增强写作自信心。

第四, 成果展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以多种形式进行写作成果展示;将优秀作品推荐到校报或市报上发表;每个学生建立写作成长记录袋, 将满意的作品及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意见收集到自己的成长袋中。

第五, 教师反馈。在过程写作教学中, 教师应将评改作为一个中间环节, 而不是终结环节, 贯穿于学生写作的全过程。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指导性的反馈, 而不应把学生的初稿当作定稿作出一次性评断, 对于某些典型体裁或学生完成得不尽如人意的文章,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写两次、三次, 直到满意为止。学生在重新审读、润色、加工自己以前作品的过程中, 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和写作技巧。另外, 教师还可以选择带有一定典型性的学生习作, 全班共同批改纠错, 并从中获得启发;可以设计“小小啄木鸟”活动, 将学生习作中的普遍性错误集中在一起, 让学生当“啄木鸟”, 自行找出最恰当、正确、地道的表达方式。

3. 提高阶段

写作至此阶段,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和知识储备, 要“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与教师的指导、点拨是分不开的。

第一, 归类总结, 背诵记忆。此时, 教师可帮助学生对常写文章进行分类:热点类, 如奥运会、海啸、保护环境等;观点类, 如对某一现象调查讨论后形成不同观点;生活类, 如睡眠缺乏, 拥有手机、汽车带来的问题等;图表类,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总结出各种体裁所要求的相关短语和习惯表达让学生记忆, 另外, 学生也可对每种类型文章选两篇典型范文进行背诵, 增强自己对正确表达的掌握, 学英语的方法就是先理解后记忆, 在记忆之后加深理解, 在记忆之后实际运用, 在实际运用中加深记忆和理解。

第二, 正确掌握书面表达的做题方法, 精益求精, 不漏要点。高考书面表达一般为控制性写作或指导性写作, 对体裁、内容、篇幅都有明确的规定, 所以学生平时训练时要琢磨表达的内容及顺序。一般高考书面表达的顺序与所给提示的顺序一致, 不要跳着写, 不能漏掉所给出的要点, 如果遇到不会表达的词句, 可以绕道走, 间接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词数要求为100~120个词, 学生一般要写出9~10个句子。

注意内容的连贯性。句与句之间适当增加一些过渡性词语, 以加强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 要注意紧缩句子, 增强信息量。有的学生所写的句子虽长, 但有效信息不多, 文章显得呆板拖沓。因此, 句子要简洁紧凑, 有语用价值。

追求完美。要想使文章优美, 让人喜欢读, 不但语法要正确, 用词要贴切, 还要尽量使用较高级词汇和较复杂结构, 并且要避免多次重复使用同一单词, 可用同义、近义词替换, 还要注意变换句式, 长短句结合。有的学生作文从头至尾都是简单句, 每句使用的主语基本相同, 这种作文虽然要点齐全, 无语法、词汇错误, 但也难以拿到高分, 所以学生应该变换主语、语态或加上其他成分等方法来改变句子结构, 从而提高得分档次, 为作文增光添彩。

讲究书写。书写工整十分必要, 首先, 写作文要分段, 一般按“总——分——总”的顺序可分为三段, 层次分明的文章总会给人留下好印象;其次, 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和字母的正确书写, 字体大小均匀, 字迹清晰。整体美观的答卷应该是单词大小写适当, 字迹清晰秀丽, 文章整体布局合理, 无涂改潦草现象。

三强调过程写作教学模式的效果总结

1. 过程教学法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注重过程的写作教学法倡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在写作过程中, 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相互探讨请教;构思时, 3~5人一组,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拟好提纲后, 各人完成自己的文章;写好后, 又可进行小组互评, 提出意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 又促进了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这种协作精神、团队精神也是学生今后步入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2. 过程教学法可使学生放松思想, 树立写作自信心

由于有教师指导下的写前准备阶段和小组讨论话题, 学生写作不再依靠单独的个体知识储备, 而是从教师、同学多方面的积累中获取充分素材, 从而降低了写作难度, 增强了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写作质量。

3. 过程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过程教学法的不断深入, “教学引领者”的角色逐渐转移到学生身上, 教师是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助手”, 负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启发他们的写作灵感,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轮流担当“教学引领者”。在写作过程中, 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探索, 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精神。

4. 过程教学法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一教学法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新教学理念的同时, 也非常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写作过程中,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了不少问题, 但由于语言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局限, 有些问题仍然不能很好地解决, 如在写作的准备阶段、评价阶段和提高阶段, 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并指导写作技巧。此时, 教师的主导地位就得以充分的体现。

5. 过程教学法要把握好时间的“度”

在高三复习阶段, 时间较紧迫, 教师在实施该教学法前期, 可以按照“写前小组讨论提纲——写初稿——小组讨论——改写初稿——教师反馈——修改定稿”的步骤。到了教学后期,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 写作水平提高了, 可根据学生实际压缩教学步骤, 提高写作速度, 对学生进行限时训练, 努力使学生习作又快又好。

实践证明, 在高三复习阶段, 将过程教学法贯穿于写作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和学生写作兴趣, 从而在短期内促进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

英语过程写作 篇2

摘 要 本文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根据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存在词汇、短语运用能力差句式变化单一;段落、文章的逻辑性差;中英文句式差异分辨不清等普遍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控制写作、引导写作、自由写作、继续写作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具体操作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 语言基础 英语写作教学 过程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韩礼德(Halliday,1973)说:“语言在下笔写下之前一直是潜意识中的东西。”中等程度的英语学习者(非母语)一旦对自己口头掌握英语满怀信心时,很容易陷入“学习静止期”。教师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颇为困难,而写作恰能唤起他们对所学或所掌握的语言的感觉。然而,在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或者是因为觉得写作教学难,教师批改学生作文也难,因此一般对阅读理解较重视,而对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学生写的能力培养,以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了多年外语,写作能力仍很差。我校实施成功素质教育,要求英语专业毕业生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写一手流畅的文章。

本文结合英语教学实践,推荐一种正在探索中的“准备―写作―修改”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以供大家探讨。这是一种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和创造性,以提高英语书面交际能力和全面素质为主旨,通过材料准备―起草―反复修改到定稿等教学程序,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教学模式。

1我校学生英语写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校同学大部分在中学阶段基本上没有进行正规系统的写作训练。英语语言的基础也比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词汇、短语运用能力差

一般来讲,学生在高中阶段比较注重学习语言点,对语言的信息注意不够,所以很多的词汇,特别是谓语动词,他们知道什么意思却很难把它们正确地用在句子中。虽然在他们的大脑中储存着一定量的词、短语,但真到用的时候却无从下手。

1.2句式变化单一

文章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形式也不容忽视。然而很多同学作文中的句子都是同一句式,长短相近,所用句型也多是些there be类的句子,而且全都是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的单一顺序,缺少变化,读起来乏味、枯燥;平时学到的很多语法,句法如分词、强调句型、倒装、虚拟语气等等在多项选择题中很顺手的东西这时却派不上用场。

1.3段落、文章的逻辑性差

传统的英语教学把语言知识放在首位,忽视了文章的篇章结构和段落发展,因此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往往是信息感不强,逻辑性差,很少有主题句(Topic Sentence),偶尔有了主题句,下面的支持细节(Supports/Details)也不能很好地说明主题句。文章整体内容缺乏一致性,连贯性,内容安排上也无主次之分,所以读完之后有时甚至全然不知所云。

1.4中英文句式差异分辨不清

英语句子中的状语可以由很多成份来充当,而且位置也很灵活。另外,修饰语和插入语的使用都与汉语有很大的差别,而很多同学都是按汉语的习惯来组织句子的,这样就显得语言很不地道。

2写作过程设计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要力戒“速胜论”。在英语教科书中,写作是按句子、段落和篇章三个层次来练习的。因此,教师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的技能,逐级递升英语写作水平。英语写作教学的顺序一般是这样设计的。

(1)控制写作(Controlled writing)。在这一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写作活动,很少有自由写作的机会。在学英语语音时,教师非常强调模仿,而在学习用英语写作时,却很少人认为模仿会有效。实际上,在写作时,同样应提倡模仿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所写的东西。如,可让学生按不同体裁和主题整理一些范文,看他们如何组织写作,如何运用词语和句子,从中学习一些写作技巧;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根据所给语句重组编故事。

(2)引导写作(Guided writing)。在这一阶段,学生有一些创作自由,但教师还应给学生一些有限的指导。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议定若干写作提纲,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作文。近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考题实际上即属于引导写作的范畴。

(3)自由写作(Free writing)。在这一阶段,教师每次上课前5 分钟,让学生进行自由写作,他们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主题。最好的办法是要求学生每天用英语记日记、写信等,他们可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也可每周定一个统一的题目(如unforgettable...等),让学生写。

(4)继续写作(Continuous writing)。教师定一个大题目(或起一个开头),要求学生每天课余写一部分内容,就像电视连续剧那样,续写不断。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进行评选,对优者予以鼓励。教师必须要求学生:第一次写要列出写作提纲,让教师过目,以后天天按这个提纲写;对违反规定搞突击完成任务者要给予批评。

3结论

英语过程写作 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写作模式;应用

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具有帮助学生提高获取英语信息、分析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显著功效。而过程写作模式旨在结合素质教学要求,探寻出的新的教学方法,对其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过程写作模式的内涵

1.过程写作模式的含义

过程写作方法是指为适应素质要求而研究出的一种管理学生写作训练的新方法,主要包括预写、打草稿、修改、校订和完成五个阶段。在预备写作前,学生先要选择话题,这里的预写不是无目的、无方向的,而是要对作文目的、形式进行选择,再建立起包含中心思想的作文概貌。此外,过程写作中还对合作环境有着严格要求,在修改、校订、发表的过程中都需要成立同伴反应小组对作文表达分析意见,写作后的修改过程包括自我修改和同伴反应小组的互助修改,根据小组对优秀作文的讲评和归纳,实现文章的提高和升华。这种方法也是体裁法和过程法的有机结合,通过对预先的写作计划和写好后的修改,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学习方式。在过程写作方式下,能够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能力,以此增进同学间情感,而且还将写作与环境进行联系,帮助学生突破普通写作的界限,实现了英语表达这一目的。

2.过程写作模式的背景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所采用的写作教学法通常是对课本例文的临摹,具体说来就是按照课本中的素材进行仿写,这种陈旧死板的写作方式忽略了对学生英语运用灵活性能力的培养,也很难做到教学效果的提升。随着素质教学改革的深入,过程写作模式也得到了师生的认可,其教学效果有目共睹。

过程写作方法与成果写作法也有着明确的区分,其中显著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写作过程中对作文的构思和修改,并在写作过程加入师生活动与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写作,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互评,既拓展了学生天马行空的创造思维,又保障了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不同之处,方便其结合学生现有的水平能力对学生开展针对性辅导,这种英语写作教学方式也被广泛应用在现在的高中教学中。

二、过教学程写作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过程写作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过程写作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运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对班级进行学习分组,这种讨论评价小组最好确定为6~7人左右,然后再将收集好的学生作文进行交互评价,在此环节中学生要对自己的写作思维进行整理,以此保证评价的正确性与目的性。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一单元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Day为例,关于“国际朋友日”这个题目,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预先写作,然后再开展小组讨论,建立的反应小组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作文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朗诵自己的作文,让小组集中思想进行讨论以获得评论反馈,并以此确定文章朝着什么方向修改。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讨论的方向进行引导,这种评价应该是对作文的构架、方向、中心等进行分析,而不是纠缠于简单的格式、错别字等技术细节。这种探讨需要的是高水平的知识社交,需要学生仔细聆听作者的写作意图,再据此对写作的模式做出自己的模式反应,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2.运用过程写作模式的注意事项

第一,要建立全面的系统写作架构。过程写作法中,对学生所进行小组评价是为了让学生对写作形成自己的思维和拓展能力,学生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方向思维的创造性拓展,搭建起自己的写作思路及思维模式。这种能力的建成还需建立在对教材有一定的认知的基础上,同时还应兼具表述能力,对周围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独到见解。

第二,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清晰、准确的英语词句。语言的流畅性的和文章逻辑性是一篇优秀作文的必备要素,同样也是考查学生英语掌握能力的重要表现。学生要将高级词汇尽善尽美地运用到英语写作中,融入生活实际中自己的领悟。

第三,教师在写作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牢记一些表关联性的语句,对其基础的遣词造句做出指导,还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收集多种写作题材和写作格式,让学生对写作内容和英语语言的架构做到烂熟于心。此外,还要对校订小组的评价培训开展总结活动,保障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过程写作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练习方式,使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也符合当代英语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更加需要加强对这一方法的运用探索,以此完成灵活化、多元化的素质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鲍小玲.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与策略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2(1):30-34.

英语过程写作 篇4

而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法,不利于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本文将结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观点与对策,希望能够对高中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过程写作准备阶段

过程写作的准备阶段,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开展,其一为话题的选定,其二则为构思。首先在话题选定的方面,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进行灵活的话题选择。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影响学生课堂写作的积极性,进而直接影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总体质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都存在着忽视学生情感引导的问题,仅仅为学生布置一些枯燥、抽象的题目,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没有适当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导致学生的英语写作内容缺乏内涵,逻辑不清晰的情况时常发生。

过程教学主要是结合行为主义理论内容,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最终成绩。过程教学法认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中的“主导者”地位,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明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的话题,并且通过适当的教学指导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高中英语写作学习活动中,感受英语写作的乐趣,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模块8 Unit 4 Films and film events Project版块:Writing a film review为例,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Boys and girls,would you like to watch movies?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等问题,调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的氛围。而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Snow and ice colors(冰雪奇缘)》等优秀的英文电影片段。在选择电影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其中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并且需要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性格特点。《Snow and ice colors》中生动、趣味的“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Come on let’s go and play!”等台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观看完电影之后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达一下自己的观后感。有的学生会更加关注公主安娜的勇敢和善良,她一直相信自己的姐姐;有的同学则会更加关注艾尔莎本性善良,最后战胜自己等方面。这种话题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学生只需要在观看完成影片后进行适当的构思,就可为后续写作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过程写作实施阶段

由于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些高中学校将英语教学的目标与重点置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存在着重视理论、轻视实践,重视结果、轻视过程的问题。

而过程性写作更加注重学生写作中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将合作教学法等融入其中,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写作体验。合作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即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合作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充分将过程写作的价值凸显出来,使学生在个人构思、合作探究以及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指引,发散学生的思维,充分展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价值。集体讨论的方式也能够展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小组成员相互讨论、选题、草稿、完善以及校对,共同完成英语写作活动。

例如,在学习完模块7 Unit 1 Living with technology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写作。将4名到5名学生划分为一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学生之间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写作任务。一名学生可以负责查找相关的资料,一名学生负责查找相关的语法,一名学生负责查找相关的词汇内容,一名学生负责组织语言等等。在基础工作完成之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进行讨论与交流,针对“Ho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ed our life?”“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technology and life?”“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sing these scientific inventions?”等问题进行探析。在完成探究之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整合列出写作提纲,写出草稿,在初步审核与不断完善后完成写作活动。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在提升学生写作质量的基础上,也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过程写作的评价阶段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写作评价活动中,仅仅是通过教师所给予的分数或者是“good”“bad”等简单的评语进行综合评价,学生无法真正了解到自己写作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不利于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注重过程,重视情感,关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过程评价”。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英语写作内容进行针对性指导,注重细节性的引导,认真批改每一篇作文。

例如,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完成对《Living with technology》这一项内容写作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一同探究写作中的优点与不足。比如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作内容的朗读,或者也可以通过班级内传阅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评,并且一起讨论本篇文章好在哪里,用了哪些好的词汇、词组和句子,并把这些好的用法标识出来。针对写作中的过程、写作中的方式进行经验分享,供大家借鉴。句子或表达方式是不是换一下就会更加的通顺和流畅,都可以在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若是有错误的地方,大家一起讨论、订正,或者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家一起来加以修饰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在此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能提高和改善自己的写作水平。

如果喜欢某一篇作品,则可以在作品中划上一个对号,最后划对号最多的作品则为最优秀作品,由获胜的小组成员发表获奖感言,并表达他们的写作思想、写作中所用到的材料、所用到的名言、故事以及相应的语法。这种写作评价活动更加富含趣味性,能够在构建良好的英语写作氛围基础上,快速提升每一位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英语写作教学活动需要基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重视过程性写作,使学生能够在写作中感受到乐趣。教师可以通过注重课前激趣,激发学生兴趣;倡导合作交流,发散学生思维以及转变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发展等方式,为高中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英语写作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英语过程写作 篇5

【摘要】本文关注英语学习者“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中写作技能的提高,笔者指出教师应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指导学生审题,确定作文要素,选择作文方式,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写好正文部分,指导学生评价修正与完善作文,以提高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关键词】写作过程审题作文要素作文方式作文开头结尾及正文 评价修正与完善

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缺一不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写作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课标》既强调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又强调了对外交流信息,表达观点和态度方面的要求。就学生所关注的高考而言,高考对书面表达的要求是:内容充实,要点齐全,语言丰富,文字优美,行文连贯,过渡自然。而赋分也是以其内容、语言、逻辑、字数为依据的。然而,考生需要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写出一篇内容清楚连贯,结构完整,逻辑性强,主题突出,用词及文体恰当的应用文或议论文确非易事。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注重写作成文整个过程的指导,层层深入,是提高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一大优点。

一、指导学生审题,分清文体

由于考试题量较大,时间急迫,在加上学生压力大,很多学生养成了见卷即动笔,往往因为忽视题目要求,及文体格式而离题万里,失分严重。事实上,我们应该承认,目前的英语书面表达,已有其相应的模式。如书信,口头通知,议论文的开头等。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在掌握各种文体的基础上,把握命题思路,对号入座。近几年来,浙江省高考书面表达多考查应用文体的写作,并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半开放及开放式作文趋势毋庸置疑。以议论文体的书面表达为例,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训练,指导学生明确议论文的特点及三要素。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个事件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和看法及主张的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本

文以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的书面表达试题为例。

在英语课堂上,你喜欢你的老师授课时只用英语,还是英语、汉语兼用?某英语杂志社

就此话题邀请中学生发表看法。请你围绕“How do you prefer your English classes to be taught?

In English only, or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这个问题,参考所给要点,选择一种授课形式,写一篇英语短文。注意:

1.词数100~120,短文开头已给出(不计词数)

2.参考词汇:atmosphere 氛围

I prefer my English classes to be taught in …

此试题就是一篇典型的半开放式的夹叙夹议论的热点问题的议论文,教师在平时写作课

上就可以指导学生对喜欢老师授课时只用英语,还是英语、汉语兼用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评

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和看法及主张。

二、指导学生确定作文要素

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做论据来证明他,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教师应

该指导学生在阅读已有的材料概括出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得出结

论;也可以指导学生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摆事实讲道

理,归纳引出一个新的结论。

以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书面表达的试题为例。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指导学生相互讨论,并把学生的讨论结果以板书的形式列出:

三、指导学生选择作文方式

议论文在考虑出论点和什么做论据来证明他之后,怎样来论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叫做论

证,也是学生选择作文方式的过程。以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书面表达的试题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以下几种常用的作文方式作为论证。

1.总分总或分总式。在众多作文方式中,总分总或分总式中学学生最经常采用的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出这样的一个作文提纲

总:I prefer my English classes to be taught in English

分:Have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English learning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an learn English more quickly.总: English classes to be taught in English is better than be taught in English and Chinese

2.答疑式。在文章的开头提出一个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也是一个不错的作答方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列出这样的一个作文提纲

提出问题和现象:Nowadays,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estion: Do you prefer your English classes to be taught in English or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Some people like English classes to be taught in English, some others like be taught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指出自己的看法:I prefer…

列出原因:Have a small vocabulary

Can understand the lesson better

Won’t lose interest easily

3.对比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意把两个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此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别写出see the film 和read the book的不同人群喜爱及原因。在此基础是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并写出原因。

喜爱英语授课的人群及原因: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English learningMore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an learn more quickly.„

喜爱英语汉语兼用授课的人群及原因:Have a small vocabulary

Can understand the lesson better

Have more interests

自己的想法及原因: I like my English classes to be taught completely in English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vital.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四、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指导,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开头结尾才是好的,在写作时怎样开好头结好尾。并可以指导学生采用一些万能公式。

1.开头万能公式一:名人名言或经典句型。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借用一些名人名言或经典句型作为文章的开头,以在视觉上给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好印象:A proverb says, “Everyone to his taste”.(人各有所好)典句型:As everyone knows, No one can deny that everyone to his taste.2.开头万能公式二:数字统计原理。

实际的数字会更有说服力,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试用下面的句型:According to a recent survey, about 78.9% of students wanted their English classes to be taught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上面这一句型还可以被使用到其他题目中,如下面随便几个题目我们都可以这样写:

根据最近的一项统计调查显示,大学生向老师请假的理由当中78%都是假的。

根据最近的一项统计调查显示,85%的人在近距离旅行的时候首选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

根据最近的一项统计调查显示,在某个大学,学生的课余时间的70%都是在休闲娱乐。根据最近的一项统计调查显示,98%的人同意每周五天工作日。

更多句型:A recent statistics/survey shows that …

3.结尾万能公式一:如此结论

一个精彩的结尾会让读者眼前一亮,这样,学生就可以拿高分了!比如下面的例子:Obviously(此为过渡短语),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English class to be taught in English is better than to be taught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更多过渡短语:

to sum up, in conclusion, in brief, on account of this, thus

更多句型:

Thu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refore, we can find that…

4.结尾万能公式二:如此建议

“如此建议”用了一个经典的虚拟语气的句型,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这样的句型来结束一篇文章。

Obviously, it is high time that we took some measures to support our English classes to be taught in English only.更多句型:

Accordingly, I recommend that we should have our English classes to be taught in English only.Consequently, to learn English more quickly, our English classes should be taught in English only.五、指导学生文章正文部分的写作

文章的正文是由若干段落组成的,段落通常由几个或者更多的句子组成,有时候一个句子也能成段。文章的正文应以文章的开头为线索,具体地叙述、说明或论证文章的主题。文章不论长短,每个段落都必须为主题服务。像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一类的文章,一个主题还常分成几个小主题,每个小主题要用一个段落处理,另起一段时,应是一层新的意思。每一段的开头,要放一个表示段落小主题的主题句,这样可使文章条理化,易于阅读,便于读者抓住主题。段内的所有句子应围绕主题句的意义加以阐述或论证,为中心思想服务。句子之间应衔结自然,有条不紊,而且还要合乎逻辑,段落中不能出现任何与主题无关的句子;英语写作比较重视主题句的作用,缺少它段落意义就会含糊不清。主题句也可放在段落的中间和末尾等部位,但对初学者来说,以放在段首为好。见下列这篇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书面表达的试题 “How do you prefer your English classes to be taught? In English only, or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I prefer my English classes to be taught in English only.As we all know,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vital if we want to study English well.Classes taught in English provide students with such an environment.When English is the only language used in the classroom, students will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listening and speaking.Therefore, they will be able to learn more quickly.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with this teaching method.As we haven’t mastered enough English words, sometimes we may find it difficult to follow the teacher.Slow learners

may even lose interest in English.Practice makes perfect.To learn English well requires a lot of practice.Therefore, I like my English classes to be taught completely in English.这篇文章的每—段的第一句即是段落的主题句,它们既支持了文章中心的观点和思想,同时又概括了全段的意思。在同一段落中,其余的句子都围绕主题句所表示的中心展开,同时句子间的衔结也很自然;各层的意思都很连贯。

六、指导学生作文的评价修正与完善

1.指导学生英语作文的自批评价

指导学生英语作文的自批评价可以从Language Criterion语言知识层面的批改和Quality Criterion对作文整体质量的评价.实践表明,让学生使用作文自批评价标准进行作文自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写作策略,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习效率.2.指导学生英语作文的同伴作文修改究

在同伴作文修改过程中,指导学生是如何针对作文内容、组织、词语、语法、以及技术失误等方面进行修改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着重关注三个问题:(1)学生对同学修改的认可情况;(2)写作者最后一稿对同学提出的修改的接受情况;(3)学生对作文各方面的修改情况.实践表明多数同学认可并肯定了同学修改策略的积极作用.写作者在同学修改的启示与督促下,能发挥主动性,自己修改并对同学修改做了进一步修改.总之,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复杂,需要长期全程指导的工程,教师必须注重写作成文整个过程的指导,层层深入,关注指导学生审题,确定作文要素,作文方式,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开头、正文、结尾及必要的评价修正与完善,才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使英语教育紧跟新课程改革和教改步伐。

参考资料: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3.戴诗英.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J].外语教学研究,2007(3)

英语过程写作 篇6

【关键词】过程写作 高中英语 写作教学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以掌握的技巧,不少学生对英语写作不感兴趣,缺乏写作动机,感觉无内容可写,具有一定的畏难心理。而过程写作法是一种新颖的写作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实际应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英语写作教学方式,教师全程参与学生写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首先,部分高中英语教师不予重视,近年来,随着大力推进和倡导素质教育,但是改革并不特别彻底,导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仍然以高考为出发点,教师比较重视英语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写作训练较少,忽视配学生的写作能力。其次,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考试所占分值较低和教师不重视,二是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缺乏写作动力。学生在英语知识学习过程中,比较重视单词、语法和句型,在写作上花费的时间与精力较少,而且由于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对写作存在畏难心理。再次,教材与写作训练脱节,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写作内容大多都是仿写,而且写作训练的话题与要求较为简单,导致教材内容与写作训练不符,难以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而且有的教师过于依赖教材,课外训练较少,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提升。

二、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强调真实的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确定写作的体裁与主题,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熟练掌握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几种写作体裁,促使他们能够轻松驾驭这些体裁的文章,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同时,教师应该强调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洪具有一定的思维发散能力。在开始阶段,可以以小组合作方式,拓展和发散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见解与观点,共同讨论和构思,一起分析和研究,然后针对教师布置的写作主题,一起创作初稿,再共同修改,直至完成。小组合作讨论其实是一个共同学习过程,学生的英语写作思维得以充分扩散,突破写作瓶颈,通过这样的训练与练习模式,促使高中生在进行独立英语写作时,思维也比较活跃,而且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

2.转变教师的角色。高中英语教师在运用过程写作教学法时,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并不是传统的讲解者与评改者,而是转变为提供写作资源者和指导者,与学生的地位平等,通过鼓励和指导促使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参与到英语写作中。在进行写作之前,教师为学生提供英语写作题目、营造恰当的话题情境;学生在讨论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建议,遇到问题或困难时,给予及时帮助;在反馈环节,需要仔细阅读学生的写作内容,对于发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指出,并且帮助他们纠正,以免再次出现。在运用过程写作法时,教师应该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需在必要时提供帮助与指导。另外,随着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能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写作氛围,也使部分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敢于表现自己,从而促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英语写作中,逐步提升写作水平。

3.过程与结果并重。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使用过程写作教学法,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英语写作过程,同时还应该重视写作结果,虽然写作重点由结果转变为过程,但是也不能忽视写作结果,对于写作技能、表达手法以及语法知识的讲解同样不能忽视,并不是纯粹的把英语单词、句型等生搬硬套的用于写作中,过程和结果并重,两者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高中生在平常的英语学习活动中,所积累的语法、词组、单词、结构和句型等都是进行英语写作的基础知识,过程写作教学法只是将这些基础知识,进行重新整合、修改和编排,然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力,使英语写作更具创造力。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过程写作法,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参与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其目的仍然是帮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英语作文,通过过程的有机整合,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效提升。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过程写作教学法,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同时也符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需求。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利用这一写作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使其英语素养也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邵秀杰.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和基本教学策略[J].商, 2014,12:258.

[2]贺一腾.过程体裁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1:93-94.

英语过程写作 篇7

人们学习一种语言的自然顺序是先听后说,然后才是读和写。因此作为语言学习的最高阶段,写作是掌握语言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认知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方式。然而对于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用英语写作一直是他们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一大难点。其实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从历年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写作试题来看,也只是在半小时内根据所给题目完成一篇120—15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意连贯。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能写常见的应用文就达到了一般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一是形式方面,如拼写、首字母大写、标点符号、语法等;其二是内容方面,学生的写作容易出现千篇一律、观点模糊、内容空洞等问题。即使他们的英语词汇量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扩大,但写作时仍不能转化为积极词汇,致使他们的写作能力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且学生对于英语写作也是毫无兴趣,越不会写就越不想写,越不想写就越不会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学生学写作难,教师教写作也难。教英语写作已不仅仅是指写作技巧的简单传授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还要帮助学生拓展创造性思维。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以目的为主的成果写作法。这种方法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给出刺激,学生作出反应,将重点放在了目标的完成上。首先教师给出范文,然后分析讲解,接着学生模仿写作,最后教师打分或给出评语。学生在教师的完全控制下完成整个写作过程,写作成了枯燥的技巧的输入与输出。教师在批改作文中耗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关注的是语言的正确性却忽视了文章的内容。而学生只关心分数,甚至连文章中的批改都不重视。这种教学方法已不适于现今大学英语的写作教学了。

二、过程写作法的定义及特点

为了避免以上所提到的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中所出现的种种不足之处,近年来不少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总结,提出了以英语教学法二语习得理论、英语课程论、发展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互动理论为基础的过程写作法。过程写作法的首创者Wallace Douglas认为,“写作是一个过程,写作课应该教授的是构成写作过程的一步步的操作方法”。过程写作法把写作看作是一种发现意义并创造意义的循环式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作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写作者通过写作过程的一系列认知活动、交互活动,提高其认知能力、交互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既然所有的写作都离不开过程,写作的本质就不仅仅是对语法的理解、对修辞模式的模仿以及对所要写的内容的阐述。写作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关注的是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经历的内部运作过程,探讨的是写作者在写作中要做什么而不是最终成品的样子。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具备最重要的两个特点是:(1)教师对教学进行适当监控而不是完全控制。这样给课堂引入许多新的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有更多的自由空间,改变了呆板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也给课堂教学营造了轻松气氛,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2)所有的学生从始至终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新的课堂活动来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将他们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积极的学习者。而过程写作法正具有这两个特点。与成果写作法把重点放在语法、篇章结构等语言知识上不同,以过程写作法为指导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的重点落在了写作过程上,通过引入一系列的课堂写作活动,使学生发挥写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并提高了写作的趣味性,加强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整个写作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激发。

三、过程写作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步骤和要注意的问题

既然写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和思维创造过程,其过程划分还没有形成一致看法。有些语言学家认为,过程写作法可分为准备、初稿、反馈和修改定稿四个阶段。还有些学者认为应分为写前准备、写初稿、修改、反馈修改及重写五个阶段。以下本文就以实用为角度,分七个步骤来介绍过程写作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信息的输入。首先通过阅读,使学生从书报杂志中找到与写作主题相关的信息,然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就写作主题进行讨论并记录下尽可能多的要点。在讨论之后,每个学生要写下自己的观点,也可与其他讨论组的成员交流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2)初稿的拟定。因为对文章还要进一步地组织,才能确定其具体内容,在写初稿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不必太在意语法上的错误和选词。

(3)学生互评。教师将学生分为两到三人一组,给出一些标准,让他们对某一学生的文章进行评论。

(4)二稿的拟定。鼓励学生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或重写。

(5)教师的评阅。教师可将文章阅读三遍,第一遍读得文章大意;第二遍给出建议提出问题或指出优点;第三遍用红笔画出语法错误或写作不当之处。

(6)教师与学生互动环节。教师与学生交换意见并尝试改进某些内容,解决文章中的问题。

(7)定稿。学生在听取所有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完成文章的修改,确定最后的文稿。

如果要让过程写作法在教学实践中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在这七个步骤中有两个关键的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第一个问题是分组讨论的目标和技巧方面。分组讨论必须要达到三个目标:一是所有成员的参与;二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三是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只有达成这些目标的分组讨论才能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之间形成彼此支持相互尊重的好习惯。分组讨论的技巧分为五种,包括提问技巧、参与技巧、回应技巧、回顾技巧和合作技巧。这些技巧各不相同,教师可根据班级的大小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来决定使用。目的都是为了提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讨论中。第二个问题是文章的评阅。与成果写作法有区别的是,过程写作法引入了学生互评这一步骤。让学生互相批阅,可以使他们在批阅过程中学习到别人文章中好的语言、写作技巧、结构安排等,而自己找到的错误会使他们印象深刻。同时,这种方式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教师可以把以前用于纠正肤浅错误的时间用于研究和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然而学生之间的互评只能是辅助性的,教学方法的改变要求教师的批阅方式也要进行改变。教师在批阅过程中应担任三重角色:一是读者,教师把学生的作文看作是作者的作品;二是评论者,教师要给出对文章的综合评价,指出文章的优缺点;三是语法专家,教师要指出文章中的语法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评阅并不应该成为写作过程的终点。写作是一个反复、复杂的认知过程,过程中的反馈就不应当是单向的、一次性的,而应该建立一种多向的、重复性的反馈机制。

过程写作法在西方的写作教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被实践证明了其教学原则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因此面对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大胆借鉴这种写作教学方法,使写作教学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在学习写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解决他们在学习英语写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摘要:本文根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过程写作法对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以交际理论为基础, 将写作过程视为复杂心理认知和语言交际过程的写作理论, 这对于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过程写作法,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Arndt, V.Six writers in search of texts:A protocol based study of L1and L2writing[J].ELT Journal, 1987.41:257-267.

[2]Flower, L., Hayes, J.R.A cognitive process theory of writing[J].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1981.32, (4) :105-225.

[3]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英语专业写作过程教学研究 篇8

长期以来, 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以成果教学法为主,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文来评判写作的成败, 重视写作的语言技能细节, 而忽视了写作过程的指导。写作过程教学法则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上, 强调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指导, 以帮助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教学法始于20世纪70年代, 其理论基础是交际理论。

写作过程指导

写作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写前准备、写作过程、定稿修改。准备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面分析、掌握材料, 形成写作提纲和“腹稿”。[8]写作过程是学生根据要求完成写作的全过程。定稿修改是通过师生的信息互动, 学生将作文修改完善。在整个写作过程中, 始终注意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根本指导思想, 注意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他们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协作精神。如果将这三个阶段进一步细化, 可分为审题立意、列出提纲、确定主题句、组织扩展句、撰写结论句和精修细正这六个步骤。

1. 审题立意

审题是写好一篇文章的第一个且是最重要的环节。文章是否切题就看学生是否认真审题, 是否能明白题材的写作要求。英语专业写作都会给出提示语, 甚至是作文题目, 学生必须围绕所给提示语或题目展开论述。因此, 审题并理解题旨很有必要。学生在拿到作文题目之后, 先要仔细阅读题目, 认真审阅写作部分提供的说明与要求, 再确定相应的体裁, 如说明文、议论文。议论文主要是权衡利弊或就观点进行反驳等;说明文主要是阐述主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等。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 了解他们的审题情况。通过审题, 学生明确文章的中心内容, 从而达到审题立意。

2. 列出提纲

在确定中心思想之后, 学生需粗拟一个提纲。提纲是文章写作的计划, 也是一篇文章的基本框架。提纲可根据文章的结构列出。文章是由引言段, 正文部分和结论段三部分组成。引言段揭示主题, 正文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对主题进行阐述, 结论段对全文归纳总结。

3. 确定主题句

主题句是表达全文主题的句子, 它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全文的其他文字都应围绕它展开。因此, 主题句一般放在文章的开头, 其特点是开门见山地摆出问题, 然后加以详细说明。这样一来, 读者便能一眼就明了全文的大意。主题句具有较强的概括性, 它概括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反映了作者写作意图, 它是全文的核心所在, 作者思维的起点, 扣题的准绳, 阐述的对象, 也是读者叩开阅读理解之门的钥匙, 它对确保文章主题突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主题句得知其对文章主题的把握情况, 从而判定其写作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因此在英语专业写作过程中, 我们应充分重视主题句, 将主题思想准确而明了地表达出来。

4. 组织扩展句

扩展句是用来解释和支持主题句的句子。确定主题句之后, 学生可以根据所列提纲, 围绕主题进行发挥, 收集与主题句密切相关的写作材料, 为主题句服务, 详细说明并支持主题句的思想。教师可检查学生有关主题的扩展, 将任何与主题句无关的繁杂内容都舍弃。选择的材料最好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因为它们真实且具说服力, 学生也相对熟悉, 易于把握。在组织扩展句的过程中, 注意句子之间必须用连词或关系词来连接, 段与段之间要用过渡词, 以体现文章的逻辑性, 它们是连接句与句或段与段之间的纽带, 在行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 学生也要注意整个篇章的层次性, 将最重要的先写, 然后逐级递减。这样可以使文章自然、流畅, 重点突出。

5. 撰写结论句

最后一部分由结论句构成。结论句通常与主题句一样包含全文的中心思想, 它总结了全文, 深化了主题, 但所用的措辞与主题句不同, 它是换一种说法, 变换措辞。学生可简明扼要地总结前面所写的内容, 重申主题, 使文章结尾与开头相互照应。结尾部分能加深读者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给读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6. 精修细正

文章写完后, 花几分钟的时间再认真通读一遍, 修改明显的拼写错误, 以及一些语法错误, 如时态、语态等。这一修改环节很重要。如果行文错误太多, 会影响到写作成绩的评定。所以, 学生不要写自己不明确或不会拼写的词, 以确保句子的正确性, 尽量避免语法结构错误。当然, 不可能避免所有错误, 所以尽量细心检查一遍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一过程虽不能针对立题、结构、修辞等方面进行全方面考虑, 但对个别词汇、语法、拼写错误稍加改动也很有意义。在“过程法”教学中, 教师往往不是学生作文的唯一回应者和评估人, 作者的同学也参与其中。[9]除学生自己修改外, 还可以进行学生之间的互改互评。然后教师再进行批改、讲评。讲评的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与内容上。

写作过程中的技巧

过程教学法强调教师对写作过程的指导。由于指导的重点放在写作过程上, 这将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过程, 并懂得写一篇文章必须经历的几个步骤, 如作写前准备、起草、初稿、修改或重写等, 这有助于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10]但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有赖于学生对语言形式与写作技巧的掌握。写作与其他语言技能是一个整体, 它的提高与其他语言技能的提高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4]所以在一定程度上, 不可否认成果教学法的可取之处。最近, 西方写作教学研究出现了一种“回归结果”的倾向。[12]因此,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语言知识、写作技能培养同样不可忽视。

1.遣词造句

指导学生的表达与书写具体落脚在指导遣词造句上。[11]其实, 写作部分重点考查学生的英语专业表达能力, 而阅卷人员也较重视语言。写作技能也包括了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也就是使用恰当、地道的词语以及正确的语法、拼写、标点等。[4]学生最常犯的语言错误就是拼写与语法。语法的错误包括时态、主谓一致、名词单复数等。因此, 学生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上, 尽量避免拼写、语法等错误。除做到语言最基础的基本功外, 还需从词汇、句型等方面下工夫。

(1) 词汇

根据不同的语境或上下文, 学生需选择恰当的词语。在写作的时候, 首先必须保证选词的正确性, 然后根据所需表达的具体含义, 选择最为恰当的单词。由于英语专业不像汉语那样喜欢重复, 所以在考虑相同的意思时, 同一词语在一篇文章中最好不要重复出现, 而应考虑使用其他同义词或近义词替换,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单词进行替代。因为恰当地使用高难词汇有助于提高写作层次。例如我们发表观点时, 可以使用“think”或“believe”, 除此之外, 更应该选择“assume, argue, reckon”等词。再如“主要的”多数情况下是用“main”, 但更好的词汇是“chief, principal, major, leading, essential, primary”等等。大多数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表达“重要的”的意思基本是用“important”, 但如果学生能用其他的单词, 比如“critical, vital, significant, crucial”等, 效果就可能大不一样。当然, 在选择同义词或近义词进行替换时, 首要的条件是用词必须准确恰当, 表达地道。同时, 使用不同的词性也是丰富英语专业表达的重要途径。

(2) 句型

在写作中, 除了词汇可以丰富多彩外, 我们还可以使用不同的句型结构。我们常发现学生的写作句式单一, 变换不够灵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自身的知识和时间等方面的影响, 在句式变化上未能深入地思考, 以致出现行文呆板、不够灵活。在英语专业中, 有很多的特殊句型都可以运用在写作中, 成为文章的闪光点。例如, 让学生多使用典型句式, 适当运用成语和谚语, 恰当使用一些平行、对比结构。

2.结构衔接

在写作过程中, 要使句子或段落之间的衔接紧密, 需用一些关联词来连接, 这样才能使文章自然、流畅。关联词可以连接段落或句子。段落是文章中最基本的单位, 它表明了全文的结构层次。写作时一定要段落清楚, 有开头、主体和结论三部分, 故全文需分段撰写。而句子又是构成段落的基本单位。如何将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 这就需要使用过渡性的词语。根据关联词表示的逻辑关系不同选择关键词。

3.背诵名句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平时背诵一些常用搭配、习惯用法, 以及一些名篇名句, 有利于提高英语专业的写作水平。学生通过大量语言信息的输入, 扩大了词汇量, 熟练了句型, 拓展了知识面, 在写作需要时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到背好的经典词汇与句型。背诵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 所以学生背诵时需深刻理解所背内容的含义, 并掌握其使用的环境。写作时将这些背诵的词汇与句型运用于写作中或进行仿写。这样, 既能节省写作时间, 又提高了写作层次。我们可以背诵蔡基刚教授编著的《大学英语专业写作常用句型》中的句型, 在文章开头引出人们对要讨论的问题的不同看法, 然后提出作者自己的不同看法。

结语

写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它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坚实的语言基本功, 包括拼写、词汇、句法等, 也要学生善于安排篇章结构、充分挖掘内容深度。一直以来, 写作都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也是教学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通过写作过程法的教学, 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写作过程, 懂得写作的步骤, 并在写作全过程中注意每一个细节。学生在学习训练写作时, 应该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 强化个人的语言基础, 熟悉必要的写作技巧, 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写作常用句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1-60.

[2]蔡丽珍.英语过程写作法的教学尝试与效果分析[J].英语专业教师, 2010 (2) :52-54.

[3]陈恪清.把写作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写作过程上来[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3) :59-61.

[4]丁言仁.注重内容, 区分阶段——英语写作过程教学中的几个环节[J].国外外语教学, 1999 (3) :20-23.

[5]樊永仙.英语教学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9:194.

[6]李俊峰.实用大学英语写作[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89.

[7]刘礼进.实用英语写作[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52.

[8]杨连瑞.英语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230.

[9]尹广琴.试论“过程法”与写作教学侧重点的转移[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 (6) :113-115.

[10]于飞.写作教学中的“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内容教学法”浅析[J].外语界, 1996 (3) :38-40.

[11]张绪平.写作的心理过程和写作教学的环节与方法[J].现代语文 (教学研究版) , 2008 (11) :129-130.

英语过程写作 篇9

据联合国统计,国际上85%的学术论文用英语发表宣读,各学科学术期刊以英语为主。新课标对高中学生“写”的要求为:独立起草简单的报告;根据图片编写简短故事;将课文改编为短剧;用恰当的语言写便条和简单的信函、问候卡;描述人物或事件并表达自己的见解;填写有关个人情况的表格;写出语义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态度。

近3年重庆市高考写作情况:2007年平均分14.35,难度系数0.58;2008年平均分13.84,难度系数0.55;2009年平均分14.01,难度系数0.56。成绩低于及格水准。什么原因造成学生写作水平难提高?我们有何对策?

二、问题分析

戴军熔老师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6期文章《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中指出高中英语写作存在五个问题。

(1) 学生能认识到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但缺乏信心和兴趣。

(2) 学生对英语教学满意率低。

(3) 学生写作感觉困难大。

(4) 课外自主学习英语的人少,自主进行英语写作的人更少。在听、说、读写中,学生普遍最不重视写作。

(5) 学生很少使用写作前编写提纲、合理编排和建构语篇这一策略。

我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概括如下:

1. 高考英语作文命题导向问题

重庆地区英语高考题重信息输入(占总题量的73.7%),轻信息输出(写作25分,占总题量的16.7%)。语文学科的写作占总题量的40%。英国普通中等教育会考GCS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中,阅读和写作要求学生以写的方式呈现。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CEEB中写作所占比重很大。

2. 教材编排的问题

在2003版人教版教科书中,每单元尾声部分为写作环节,但仅给出写作的tips或仅要求学生围绕本单元的语料进行仿写,无实质性的写作过程指导。大部分教师跳过写作环节或是蜻蜓点水。

3. 教师教的因素

师生互动性不强,大多数教师按照“布置任务—学生写作—批改定分—全班点评”的顺序进行教学,较少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在教师方面,语篇意识、题材意识和文化意识都尚待提高。就中国国情而言,普遍存在班额较大、学生人数多的问题,所以教师批改作文周期长,不能及时讲评,另外由于人数多,不能面批,影响写作教学有效性。

4. 学生学的因素

在传统的“成果写作”中,学生单独写作、教师单独评阅,忽略了学生写作前、中和后的系列交互、协商、监控等主观能动作用,学生被动,缺乏写作动机和真正的交际目的。

三、应对策略

“过程写作法”(process approach)将写作视为一种复杂的、循环式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造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注重写作思想内容的挖掘和表达,注重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强调反复修改的作用。根据这一原则,写作是“发现意义、创造意义的过程”(Zamel, 1983:165),学生在写作的整个过程中可以加深心理认知过程,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过程写作法的特征

过程写作法综合了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认知学的研究成果,以交际理论为基础,“注重交际和交际能力的本质,以及语言的交际过程”,体现了写作教学的本质,符合语言教学发展的规律。过程写作法具有下列特征。

(1)注重写作具体过程,重视思想内容挖掘和表达。

(2)强调写作目的和意图,认为写作是一种社会交际活动,学生是为了更好地与读者进行交际。

(3)提倡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整个写作过程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里进行,学生积极主动,其主观能动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4)改变教师角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垄断者、传授者及语言裁判,而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协调者、答疑者和信息提供者(organizer, facilitator, respondent, informant)。教师参与整个过程,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整个写作过程。

(5)认为写作是一种发现意义创造意义的循环式过程,包括写前准备、写初稿、修改、反馈、重写五个阶段,交叉进行、循环反复。

(6)注重反馈和评改,反馈主要来自教师和同伴;评改以教师、同伴及作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7)强调多次修改,认为修改极为重要,学生应通过修改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2. 过程写作法的六个主要阶段

3. 过程写作法的优点

(1)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过程:如输入准备、起草、初稿、修改等,确保写作在正轨上进行。

(2)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信心。输入阶段的引导和鼓励使得学生觉得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小组写作使学生意识到教师不是他文章的唯一读者,进而会更认真地写好作文。在讨论修改的过程中,学生会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信心。

(3)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写作小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师生多向交流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团结协助的会话环境中发挥主动积极性和合作精神。它激发了学生自我确认、自我完善和相互竞赛的动机,增强了与人合作的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

4.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必须明确师生的各自任务,准确把握角色。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组织者、督促者、评价者、帮助者。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敢于开口、敢于下笔、乐于实践并获得成就感,使学生成为写作过程的主人。

(2)学生应以“合作交流、相互信任,坦诚、公正地对待自己和别人”的态度积极参与议题、互改、展示、反馈等交流互动过程。

(3)教师在写作训练中应适当穿插读、听活动。听、读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语言输入,才能保证正确的输出。

(4)教师应该加强写作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写作技巧的指导。

(5)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决定每个步骤的时间分配,可按需调整或取消某些步骤。

5. 后续研究中的探讨点

(1)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写作小组。

(2)在“过程写作法”的输入阶段,如何选择适合学生发挥的话题,使之积极参与。

(3)同伴批改与教师反馈如何有效地结合,并使教师反馈促进同伴批改。

(4)如何采用电子文档,提高学生自改、互改的效率。

四、结语

写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话题,要把广大中国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真正提高到一个理想的层面,英语教育者还需要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对大量具体的实际操作作进一步尝试、探讨、考证。

摘要:本文依据新课标, 研究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关注学生写作难以提高的情况, 分析原因, 提出“过程教学法”理论及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写作教学,问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2]教育部.2010年高考大纲.

英语过程写作 篇10

一、厦门市中考写作情况分析

通过对近四年来厦门市中考进行质量分析,发现:考生的短文写作即紧扣意义主线进行连贯的顺畅的书面表达的能力较弱。比如,2012 年,段落编写、短文写作、试卷的难度值分别为0.42、0.43、0.64;2013 年,段落编写、短文写作、试卷的难度值分别为0.50、0.43、0.68;2014 年,段落编写、短文写作、试卷的难度值分别为0.53、0.41、0.63;2015 年,段落编写、短文写作、试卷的难度值分别为0.58、0.44、0.63。可以看出,写作的难度值(难度值= 平均分÷满分值)远远低于试卷的总难度值。如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快地提高写作能力,是英语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书面表达能力较弱的原因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英语教师仍采取传统的写作教学法即结果写作法。这种写作教学流于形式,机械枯燥,大多是教师在讲解范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仿照范文的谋篇布局,选取类似的主题内容,照搬范文的句型词组等。而且许多教师让学生课后完成,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写作指导,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干脆应付了事,从而导致写作教学的低效性。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过程写作法(Process-writing Approach),发现它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过程写作法其实是一种“任务型”的写作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写作任务这一中心,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写作任务,并在写作实践中真正学会写作。

三、过程写作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过程写作法把写作过程大致划分为写前准备阶段、起草阶段和重写阶段。教师应精心设计写作课的过程教案,有针对性地实施“过程写作法”的教学步骤。现在以Go For It八年级上册Unit10 为例,论述过程写作法的具体步骤。

(1)写前准备阶段(prewriting)。写前准备阶段又称为构思阶段,主要是确定预期读者、写作目的和写作模式,采集信息和规划写作。首先,播放配乐视频,展示几个学生谈论dream job以及如何为实现梦想而进行努力的画面,形象具体地展示主题。其次,采用头脑风暴法开展A memory challenge游戏,让学生说出工作名称和实现手段,呈现相应词语(an engineer、study science…)和句型结构(I’m going to…)。最后,学生两人一组进行Pair work活动,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competition,使每个学生都能大胆地开口说英语,为写作创造条件。

(2)起草阶段(drafting)。此阶段是学生把口头交流的内容转化为笔头叙述的过程,是进一步整理思想、确定写作内容的过程,是写作的主要阶段。

1)小组讨论(group’s discussion)。学生以My dream job为话题,四人小组进行group work活动,根据提示句,如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Where are you going to work,按照要求和作文题材进行讨论,列出提纲,之后小组汇报,大家交流探讨。学生能够互相借鉴彼此写作思路,对文章的整体框架有更明确的构想,提高了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2)教师指导(teacher’s guiding)。教师及时指导学生写作技巧,寻求更多的写作材料。同时,观察学生的写作活动,鼓励学生在写初稿时不必过于顾及表达的外在形式,尽量使用不同的句式。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的文章更为流利,行文更为自然。

3)初稿写作(first drafting)。教师根据学生最终的讨论结果,把写作的思路用PPT展示出来,以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学生利用教师所给材料和资源,根据自己的想法,结合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写出初稿。

(3)重写阶段(revising or rewriting)。

1)给出中考英语写作评分标准,使学生在评价时有据可查。比如,第一档(13 分~15 分),评分标准是:覆盖所有内容要点;语言准确、丰富、流畅,富有个性;基本无语法错误;完全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第二档(9 分~12 分),评分标准是:虽漏掉一些内容,但覆盖所有主要内容;语言表达基本准确,连贯性和个性化较一般,存在少量词汇、语法错误,但不影响理解;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第三档(5 分~8 分),评分标准是:语法结构单调,词汇知识有限,连贯性差,同时各种语言用法错误较多,影响了对写作内容的理解;信息未能清楚地传达给读者。第四档(1分~4 分),评分标准是:语法结构单调,词汇知识有限,毫无连贯性,同时有很多语言用法错误,影响了对写作内容的理解;信息未能传达给读者。

2)同学互相订正。同学交换习作,并通过小组互改互评的方式订正彼此的错误。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合作精神,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听取班级反馈。教师随机抽样批改部分作文初稿,学生发现共性的典型错误。同时,选出中等水平习作,集体讨论、修改,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使评价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和启迪性。

4)听取教师反馈。评述学生的修改意见,给出鼓励性和建设性的评语,展示范文,并对照评分标准点评。

5)学生誊写定稿。学生根据同学及教师的意见,再次修改作文,完成最终作品。优秀作文可当范文朗读,供其他学生欣赏、学习、仿效。课后教师再把优秀作文张贴在班级墙壁“我写我秀”栏上,以示鼓励。

四、结束语

在初中阶段,英语写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革新教学方式,注重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而通过对过程写作教学的深入开展,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基本掌握了写作的技能与技巧。当然,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改进创新,学习和探索英语写作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使过程写作教学发挥出最大的活力和生命力,也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摘要:英语写作是初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也是初中阶段要求最高的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结合厦门市中考写作情况分析,从写前准备阶段、起草阶段、重写阶段等方面,探讨过程写作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旨在调动学生英语写作积极性,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过程写作法,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何学芬.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的几点建议[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3]鲁子问,王笃勤.新篇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陈传光.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策略[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02).

[5]方亚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思与探新[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6]袁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有效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06).

英语过程写作 篇11

【关键词】过程写作 高中英语 写作教学 应用分析

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能力综合能力的表达,而通过“过程写作”方法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主动参与性,能够将学生的英语知识全部表达出来,从而更好的展示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高英语写作的效率。

1.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过程写作”方式的必要性

1.1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过程写作”教学方式是一种比较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与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方法相比,在“过程写作”教学法不断提出并发展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明显的提升,在传统的教学课堂活动中,老师一直处于主体地位,对学生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等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严重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最新的“过程写作”的教学方式与之相反,这种教学方式将老师在课堂的角色重新定位,只是在课堂中起到辅助作用,而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学习,从学生的作文构思、初稿、修改、审批等,学生都是占据着主体地位,而对于老师只是起到监督辅助作用,从而给与学生更多的写作自由。因此,可以说,“过程写作”方法,在学生的英语写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1.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高中的英语作文写作一直是学生比较头疼的事情,而高中英语写作老师的教学方式大多不太科学合理,不能营造自由的氛围进行写作,使传统的英语作文写作教学模式往往事倍功半,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过程写作”方式会将学生的自我潜能完全激发出来,将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英语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更好的完善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为学生的英语写作创造良好的写作氛围,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作文写作能力。

2.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过程写作”的现状

2.1英语写作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在目前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大多数的英语教学老师教学观念陈旧,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理念的需要,这种观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够重视,在目前的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英语写作分数占比较低,而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英语教师并不重视英语写作教学,导致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不高。另一方面,在大部分的教学工作中,大多数的英语教师将作文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而没有老师的辅导,大多数学生的写作效果并不理想。

2.2英语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不足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将熟知的知识,一年又一年重复机械的为学生讲述,而在目前的新环境下,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显得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无法灵活主动的掌握“过程写作”教学方式,使得英语教师专业能力不足。

3.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过程写作”的具体步骤

3.1英语写作活动准备

在英语写作开始之前,老师的作用应当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在所要写的主体上,老师可以简略介绍一下主体的内容,让学生心中对该主题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为下一步的准备素材和草稿写作做铺垫,同时可以设置与该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亦可以先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从而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在写作之前更好的把握写作的方向。

3.2英语作文的初稿写作阶段

这一阶段是英语写作的开始阶段,学生经过上一步骤的主题充分谈论,对整个写作的主题有了更加深刻的把握,在这个初稿写作阶段就可以根据谈论的结果自主的写出来,这里面可以包括对主题的个人理解、自己对该主题的观点等都可以大致简要的罗列出来,可以先不去讲究初稿的具体格式和字数问题。

3.3初稿讨论阶段

在学生的初稿完成之后,老师根据主题的特殊性和学生的具体写作情况,将学生为合理的人数进行分组谈论,根据自己的写作内容,分享自己的写作思路,交流自己的写作心得,在相互自由谈论的氛围中,找到更多自己的不足之处,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意识。

3.4初稿修改阶段

在初稿充分讨论之后,根据讨论的内容以及在讨论中遇见的一些问题,需要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法,老师辅助学生进行解决,然后就进入了学生作文的初稿修改阶段,初稿修改阶段是完善初稿的重要环节,在初稿完成前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在初稿修改中,可以采用互评互改的修改方式。

3.5教师批阅阶段

在学生的相互修改完成之后,根据学生的修改写作状况,教师再进行必要的批阅,这对于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老师引导学生完成以上写作步骤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批阅行为进行观察,并根据观察的结果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给与相应的评价和指导,同时进行部分批阅或全部批阅,在批阅中针对不同写作水平学生,给与不同类型的要求,同时根据大部分的写作情况,做出简要的总结,将大部分学生容易犯的错误给与必要的重视,将批阅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及时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为下一步的定稿做好准备。

3.6定稿阶段

在学生相互修改以及教师批阅之后,教师应当及时将批阅结果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修改的结果以及老师批阅的内容,再次修改和完善自己写作,将自己写作的英语作文进行最终的定稿。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式的“过程写作”教学法更加注重个体能力的主动发挥,突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加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主动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写作的每一个步骤阶段,在每一个步骤完成之后,又可以更加主动的参与到下一个步骤中,使学生写作能力逐步提高,但是对英语老师的要求也会更高,既要保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左 平.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5(21):57-59.

[2]房彦丽.过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2014(01):86.

英语过程写作 篇12

关键词:过程写作,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应用

前言

“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积极性,因此本文分析了“过程写作”法的优势,并详细的研究了“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更好的采用该方法提供了借鉴。

一、“过程写作”法的优势

“过程写作”法的应用优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过程写作”是一种既重视写作结果,又重视写作过程的一种新型写作手法,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应用“过程写作”法,教师既关注了学生写作前后的行为,又关注了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行为,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过程写作”中如果发现学生存在问题,都会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尤其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通过“过程写作”,能够使学生掌握解决写作问题的技巧,帮助学生摆脱英语写作中的畏难心理,对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有重要意义。其次,“过程写作”具体的方法包括:小组讨论、集思广益、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等等,这种写作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高中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体会写作过程,同时也使学生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有利于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效率。

二、“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 构建全面系统的写作框架。

“过程写作”教学方法是一种灵活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该方法完善了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讨论并通过相互评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这可以使学生对“过程写作”有初步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适应“过程写作”,但要避免使学生对教师的这种教学模式产生依赖,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帮助学生建立起独特的写作思维和系统的写作思路,使学生在写作中构建写作框架,例如,在进行写作练习之前,教师可以先用英语和大家讨论当下最流行的话题,如Environmental pollution、Food safety problem等,使学生根据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说起最后谈到怎样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理顺思路,之后再使学生根据刚才大家讨论的话题写一篇文章,由于学生刚刚在讨论时思路清晰,这时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写作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提炼清晰的英语写作语句。

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有了系统的写作框架之后,需要用清晰优美的英语语句来填充框架,通过“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互评和学生的自评,将文章中优美的词句标注出来,促使学生共同学习,学生在评论中不仅增加词汇量,还会将一些好的句子记录下来为以后的文章增彩。例如,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同样一个句子“苦难是最好的老师”,有的学生这样写道:“Suffering is a good teacher”,这样的句子看起来过于简单,所用单词基本上都是初中时学过的单词,而有些学生这样写道:“Suffering is the most powerful teacher of life”,相比第一个句子,第二个句子更能够显示其写作水平,因此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实施“过程写作”教学能够使学生取长补短,同时教师还能够通过对学生评价教授学生更多的优美词汇,使学生积累更丰富的语句,有效的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3. 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模式。

“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掌握丰富的写作技巧。在“过程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种英语写作模式进行仿写,在仿写一段时间之后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写作,部分学生喜欢书信的写作模式,部分喜欢诗歌写作模式,还有些学生喜欢结合多种写作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模式,教师都应该对其进行鼓励和支持,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培养学生写作技巧方面,教师利用“过程写作”和学生共同总结出一些写作中常用的关联词、转折性词语和总结性词语等等,使学生学会巧妙的运用这些词语,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其写作水平。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而“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有效的活跃了英语写作教学课堂氛围,师生在教学中共同参与,不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为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思悦.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7).

[2]罗仁生,王华英.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无效行为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2).

上一篇:盘源性腰痛下一篇:挖潜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