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的初级过程(共10篇)
英语学习的初级过程 篇1
一、引言
交际法自上世纪八十年到处传入中国以来便被看做是最先进的, 唯一正确的教学方法, 这样的态度被S.Bax (转自张伊娜, 2006) 称作“交际法态度”。不管是否适用, 人们都习惯将自己的教学方法冠以交际法之名, 以示自己并未落伍。交际法提倡在使用中学习目标语, 其目的是要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不论从其手段还是目的来看, 交际法都是符合语言习得和功能的完美方法。但是交际法本身是一个大范畴的教学理念, 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定义, 如Brown (1987) , Richard&Rodger (1986) , Berns (1990) , 以及Nunnan (1991) (转自徐锦芬, 2005) 就列出若干特征来说明自己对交际法的理解。在中国, 交际法似乎只是公开课上的表演, 盲从和片面理解充斥其中。因此, 在初级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交际法的实施存在若干问题。作者将从语言环境、老师对交际法的理解以及测试方式三个方面对交际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交际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交际法主要是采用予以大纲的语言教学方法, 其目的是要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语义大纲最初的代表是Wikings (转自辛斌, 1995) 的概念功能大纲, 其主要特点是根据学习者的具体需要以语义概念和语义功能组织内容。然而就是建立在概念大纲上基础上, 以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为目的的交际法, 在其鼎城时期受到了无数非议, 这些非议不止是在欧美, 在其传入中国二十多年以来, 中国的英语教学历程也证明了交际法在中国初级英语教育阶段所存在的不足。
1. 语言环境。
交际法认为培养交际能力为第一性, 忽视了语言环境的作用。然而Stern (1983) 却认为语言环境是语言教学的决定因素, 教什么、怎样学和怎样教都应取决于语言环境、教学场景和语言教学背景。在中国, 英语是外语并非二语, 其天生缺失的语言环境使得学习者学习交际而无从使用, 有限的课堂是学习者能够接触目标语的最稳定可靠的环境。学习者在人工制造的语境下学习操练结构各异的句子, 杂乱无章的接触语法,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 学习者因为过于忙于交际而并未习得语言知识, 一旦离开课堂, 失去目标语语境, 当遇到新的情况是, 学习者因为得不到有效反馈而不能正确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 这必然给学习者的积极性带来打击。
2. 老师对交际法的理解。
大多数老师对交际法的理解限于小组活动、角色扮演、强调流利等 (张伊娜, 2006) , 这样的理解带来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如若如此理解, 必然如此实施。于是交际法就成为了小组活动、角色扮演、强调流利的代名词。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的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熟练使用固定的不同结构的目标语, 其实施过程依赖于学习者的记忆系统而非分析系统。大量成块语言无需通过分析进入记忆系统, 当需要时便可简单输出, 长期依赖记忆系统会导致分析系统缺失, 一旦遇到新情境便无法处理。交际法所要培养的交际能力需要学习者清楚知道在何种情况下面对何种人应该说何种话, 这涉及人文学科和语用知识, 对实施交际法的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实际上, 面对交际法提出的挑战, 一部分老师无法胜任。
同样, 认为交际法就是强调流利的理解同样会给语言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输入要转化为摄入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被注意和进入认知处理程序。然而大脑的记忆有限, 所以具有较大交际价值的部分最容易被注意到, 毫无疑问, 意义相对于形式而言是更具有交际价值的, 所以当意义和形式同时争夺注意时, 形式总是败下阵来, 其结果是形式要么退居次要位置要么被忽视。一旦被忽视, 形式就不能进入认知处理程序, 因而不能被习得。为了达到流利, 学习者会选择交际价值较大的部分, 如词汇进行记忆, 而忽视语言形式, 因此学习者会在忙碌的交际过程中忽视语言知识的学习从而损害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在语言环境天生缺失的中国, 这必将对学习者将来的外语学习造成深远的伤害。
3. 测试方式。
目前仍没有一套与交际法相匹配的测试评价方式, 现行的测试评价方式相对于过去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无法对学生的交际能力作出正确的评价。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依旧保持传统的教学方式, 交际法只是公开课上的华丽表演。
三、小结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交际法在初级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但这些问题不是单凭教改能够解决的。他们存在于呆板、形而上学的课堂教学中、授课老师的理念中、评价体系中, 更存在于英语在中国是外语而非二语这样的现实中。想要真正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对于教学工作者和教学研究者都是巨大的挑战, 因为交际能力不是鹦鹉学舌, 而是要让学习者真正掌握语言的语法和语用体系, 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言语交际当中去。交际法的内涵需要通过大量的教学研究去补充和丰富, 需要一线教学工作者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交际法的有效实施还需要测试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使其能够与交际法教学相适应, 能过有效地对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
摘要:本文将从语言环境缺失、老师对交际法的理解以及测试评价方式以上三个方面对交际法在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交际法,初级中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H.H.Stern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Skehan 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3]辛斌, 交际教学法:问题与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03)
[4]徐锦芬, 现代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5]张伊娜, 交际教学法问题之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4)
英语学习的初级过程 篇2
关键词:英语教学 “二十四字”教学法 教育教学质量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际的工具,在对外交往中正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但是作为以非英语为母语的我国广大中学生来说,却一直苦苦地寻找一条学好英语的途径。在素质教育大力实施的今天,培养中学生初步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推广、实施,且显见成效,是因为与以往的英语教学方法相比,它具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一、兴趣第一,注重实践
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教法。一节课的良好的开始对整个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别出心裁,引起学生良好的求知欲从而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Look Listen and Say是教学过程重的一个首要环节,它可以创设浓厚的英语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给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有一个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更加努力学习英语。千万不要觉得“浪费时间”而“节省”这一个环节。学生方面,长时间的一人说,大家听的形式使学生失去兴趣,从而产生应付情绪。在反复思考和实践中,我们认为应尽可能地使Look Listen and Say多样化,尽最大可能地实现群言。采取多种形式与方法大大缩短学生作Look Listen and Say的周期,而且也利用初中生好奇爱动的心理特征,使全体同学动起来,从而提高了全班同学学习的兴致。所以时常让单个学生就某一话题(提前公布)而发表言论,用英语进行二人、多人辩论。形式的多样化、新鲜性极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正是由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作为教师也就不觉得是浪费时间了。
二、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
没有交往和互动就不可能发生新教学,那些只有教学表现新形式而无实质性的交往和互动而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开展有意境的模拟对话活动和有操练性质的游戏,对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有很大的帮助。新编教材的第一课为对话课,这为教师更好的开展口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更为有利的语言环境。例如,初一上册unit 1 里,利用初一新生彼此不熟悉的有利环境,学生、教师之间相互介绍,利用学生急于认识新教师新同学的心理很好的“逼”着学生张口说英语。这样学生感到学到的东西有用了,自然而然的也就乐于张口了。在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语境都适合学生的实际环境,这样,我们就利用了“Imitation”,学习语言需要有效的模仿,如在教授Book 1 UNIT 4课时,首先利用Look Listen and Say,提前设置话题“购物”让学生先熟悉购物的一些用语,从而引导他们去仿照课本把这一环节表演出来。当然,一开始就要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操练是不合时宜的,久而久之学生觉得有难度了,就会逐渐失去了兴趣。所以,要求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机械模仿也是必要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从而认为学英语是一件乐事。
三、整体掌握,听、说、读、写、译五技并举
课文的掌握一直以来是一个难题,“二十四字教学模式”就使学生的口语得到了提高。就课文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迅速阅读,找出问题答案。教师就课文进行简单的扫除障碍式解疑,在学生合上课本的前提下,看着黑板上所出示的简笔画和重点词语,教师先进行复述,让学生听准、记熟。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复述,最后过渡到了学生整体,学生个人的复述。这样,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增加了学生说英语的机会,锻炼了表达能力,又使班级三分之二的学生掌握了课文大体内容。再给学生时间巩固,就能使全班同学掌握课文,从而极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更进一步的改编,七年级上册unit4,学完以后,我让学生自己编排类似的对话:
T: Tomorrow is Sunday.Do you have time?
P:Yes.What is up?
T:We Want to go to the farm.
P: What can I do for you?
T: you should go to the zoo with madam.
P: thank you very much.
这样就使学生深切的体会到学有所用,从复述别人的话到说自己想说的话,使口语的锻炼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
四、拓展阅读,提高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二十四字教学法”对课文教学模式的改观,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课文的精读,课上“学一带四”的限时阅读和超前集中识词,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要真正学好外语,单靠课上时间是不够的,还应该将学生的词汇、句型和语法放在课外的大环境、大社会、大视野中去阅读、重现,体会和运用,才能熟练掌握。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还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技能参与相关的语言实践的能力。为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做铺垫。
五、贴近生活,寓教于乐
对于一些故事情节较强,贴近生活且文字较浅显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这样的课文内容置身于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适时采用表演短剧、采访、演讲等形式进行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好用好外语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恰好符合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英语教学以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1世纪的教育应该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决不能满足于给学生一点知识和技巧,它必须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动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而课堂教学又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实践证明,刘振海老师创立的《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是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全新的英语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创新改革的一种行之见效的方法。
英语学习的初级过程 篇3
一、把握好熟悉水性到水中漂浮蹬腿动作的“过渡时机”
由于初学游泳者对水浮力、压力, 阻力的特性不太熟悉, 在开始下水练习时, 会造成身体不平衡, 心理紧张, 因此, 熟悉水性是游泳初级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 是学会游泳前一个重要的过渡性练习, 也是初学者入门必经的阶段。熟悉水性的目的主要是让初学者体会和了解水的特性, 逐步适应水的环境, 消除怕水心理, 掌握游泳中一些最基本的动作, 如漂浮、滑行、踩水等动作, 才能为以后学习和掌握各种游泳技术打下基础。面对这种情况, 把握好从熟悉水性到水中漂浮蹬腿动作的“过渡时机”;即学生学会蹬边滑行漂浮后, 能够还原成站立姿势时, 才开始做水中漂浮蹬腿动作, 在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的情况下, 学生才能在水中找到正确的蹬腿动作,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把握好水中腿部动作练习到臂、腿配合动作练习的“过渡时机”
蛙泳腿的动作效果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推进力, 特别是对蛙泳初学者更为明显, 腿的动力几乎达到85%以上。可见, 腿部动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因此, 要把握水中腿部动作练习到臂、腿配合动作练习的“过渡时机”, 即只有当初学者掌握了蛙泳的蹬腿动作, 能推动身体前进后 (即蹬边滑行后连续蹬五个蛙泳腿, 身体能前进十几米, 或学生扶打水板蹬腿25米时) 再开始加划臂动作。这样不仅有利于腿部动作的定型, 还有利于臂、腿的配合协调。如果腿部动作还没有练好, 就过早地加划臂动作, 往往会造成同手同脚或主要靠划臂使身体前进的错误动作, 这将不利于后面要进行的换气游。
三、把握好各种换气到完整配合游的“过渡时机”
英语学习的初级过程 篇4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之一就是课堂,师生在课堂上平等的对话,教师要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激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灵性得以舒展,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想象力,并努力克服自我中心意识,促使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直观的实物比语言更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在课堂上尽可能利用实物引出新课。
2.创设良好教态语言和体态语言,正确运用情景导入法
创设语言环境运用情景教学,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觉,比较浅显易懂,易学易记易说易用,教态语言和体态语言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教师要举止文雅,精神饱满,从容自如面对学生,给学生以美的感染,比如含蓄的微笑,亲切的目光,和蔼的态度,轻松的表情会让学生喜欢进而喜欢上英语课。教师的眼神要使学生亲切又严肃,肯定中有期待,警告中有包涵,用广角度的环视对每个学生进行关注,捕捉反馈信息,对认真思考,思想活跃回答问题正确无误的学生投去赞许并伴有点头的动作,对回答问题胆怯的学生投去鼓励,对精力分散,做小动作的学生投去制止并伴有摇头动作,始终保持目光明亮,丰富明快。创设情景导入,能够很好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口语教学表达生动传神。
3.创设形象直观,利用简笔和图画直观导入法
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多媒体已成为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但教师可根据教材需要,利用图片和简笔画教学,以表达相应的内容,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会加深学生喜欢而顺着教师的思路思考和领会教师所讲内容,操作简便,行之有效。通过图片和简笔画教学词汇、课文、语法、对话和听力,可以使学生置于生动的教学情景中,提高结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4.创设活泼气氛,利用故事和歌曲导入法
教师有意可备课,编个有趣的故事引入课文,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兴趣。玩是孩子的天性天生好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唱中学,做中学,适当穿插一些歌曲和游戏,以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利用英语歌来教学方式的导入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歌声中游戏中进行教学,快乐而且有效,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踊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轻松愉快地掌握教学内容。
5.讨论,竞赛导入法
好胜是学生的一大心理特点,根据这一特点,以竞赛的方法设计新课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竞赛促思考,在教阅读课的时候,事先让学生做好预习,而后出一些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解答。讨论导入的关键是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选好论题。竞赛导入的关键是让学生形成互相竞争的好风气。
英语学习的初级过程 篇5
1. 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
(1) 学习
小学阶段学习课程门类虽然越来越多, 但是内容比较简单, 学习上处处充满轻松和愉快。而当学生进入初中以后要开设的课程有所增加, 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 初中二年级要增加物理课程, 初中三年级增加化学课程, 课程门类看似没有大的变化, 但根据培养目标, 初中阶段课程内容所作的要求则与小学阶段截然不同。初中阶段的课程内容加深, 知识面加宽, 课业负担加重, 对学习方式方法的要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 生活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时间相对来说会比较宽松, 用于休闲娱乐的课余时间非常充裕, 生活显得愉快且丰富多彩。初中以后课程的变化要求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 教师对学生的统一安排只能保证最基本的教学, 更多的要靠学生自己修习, 尤其在课堂学习之外需要有大量的投入, 要靠自己的自制力坚持课外学习, 学生生活中的休闲与娱乐时间减少, 初中一年级学生要逐渐适应并且接受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2. 农村初中生学习和生活的特殊性
(1) 学习
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学习渠道是非常丰富的, 多种机会必然会使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一些, 对知识的理解与学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 对外语学习来说, 多样的机会显得至关重要。而农村中学生的知识来源仅仅是通过学校教学, 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 课下自己进行复习, 除了英语课堂几乎没有外语学习的机会, 这样很难使学生对本来就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外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2) 生活
农村生活封闭性较强, 各种信息比较闭塞, 人们生活内容比较单一, 各种娱乐性文体性活动非常有限, 这样就更难以在日常生活中将外语渗透, 外语学习距离农村中学学生的生活非常遥远, 企图在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二、兴趣在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主要作用
1. 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作用
(1) 进入高等学府的金钥匙之一
现在很多高等学校不仅要求学生总分达到要求, 几大主科还要分别或共达到多少分, 其中当然包括英语。仅仅从高考短期目标考虑, 英语这样的高要求对学生来讲, 唯一的出路是持之以恒地将英语学好, 而将英语成绩保持优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至少不讨厌英语。
(2) 英语在当代人才发张过程中的特殊地位
当今世界, 英语是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 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世界上约有20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使用, 共计约有8亿人。也就是说, 世界上差不多每五个人中有一个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懂英语。学好外语才能与国际接轨走出国门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开创更宏大的事业。
三、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1. 引用生动有趣的故事笑话等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课堂上讲述跟英语相关的积极健康的能够吸引学生并且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小笑话、小故事或者其他学生感兴趣的材料, 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让学生感觉到在英语课堂上是喜悦的是愉快的, 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对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 学习材料就比较容易进入学生的大脑。当然切不可让大量的搞笑材料充满课堂, 造成不良的结果发生。这个的掌握在于教师的技能及技巧。
2.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我们前面提到, 农村中学学生英语学习的材料是非常有限的,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材料。比如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的“书虫”系列读物, 其中的初中版适合初中生的水平去读, 简单略有一定难度, 轻松愉快, 会给学生另外一种不同于课堂的学习情趣, 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学生面前展开另一新鲜的画面。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对英语小读物感兴趣, 英语水平就会提高, 英语成绩就会更好, 就更加爱学英语, 这样对英语的兴趣就慢慢建立了。
3. 培养学生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很多时候教育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习惯的养成与素质的培养, 其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 英语学习是同样的, 一个好的习惯可以使英语的学习事半功倍, 比如:提倡学生利用影音使生活中充满了英语的声音与画面, 这种做法是有效的, 喜欢一个东西往往就是习惯养成的。让学生习惯这样一种声音和画面, 逐渐接纳英语逐渐喜欢英语。
综上所述, 培养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重要的, 在农村中学更是需要英语教师加倍努力的, 其方法与策略也是值得进一步思考与探讨的。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英语学习的初级过程 篇6
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受教师个人业务水平,学校办学条件的影响,教学方式方法往往多年一成不变,作业形式传统、单一(如抄单词、读课文、家长听写等),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学生完成作业马马虎虎,甚至有抵触情绪。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自身能力及上级部门的考核因素作怪,不少初中英语教师在布置和处理作业的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步入“题海”的误区,其结果是不仅空耗了自己和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而且导致学生厌学,降低了教学质量。这是有悖于真正的学科作业的主旨的。
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那么如何有效地规范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呢?什么样的作业形式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作为一名一线的英语教育工作者,我认真学习了《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现在教学反馈上存在不足,结合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对英语作业形式的变化进行了探索。
二、英语作业的转变
(一)转变作业的类型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又是具有个性差异的个体。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个体差异。我们布置的作业既要考虑学生的共性,又要兼顾学生的个性。作业内容应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作业形式应由单一的抄写背诵向丰富多样的任务型活动发展,既要有机械性的操练,又要有探索性的自主实践活动。我们应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让每位学生都能自主选择所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应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形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结合乡下学生的特点和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在可行的范围内,我对作业的形式进行了一些尝试,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
1.模仿型作业
教师根据所教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学习词汇、句型和语法。课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模仿写作,以复习、归纳和总结所学内容。例如,在学了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2,我要求学生用本单元中所出现的短语,以“My Day”为题讲一讲自己一天的活动。(注: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气氛活跃,学生有话可说。缺点是部分能力较弱的同学无法完成)
2.竞赛型作业
学生不喜欢抄写和背诵等机械、枯燥的作业形式。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单词竞赛、朗读竞赛和游戏比赛等。竞赛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记忆单词、短语和课文,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注:适应群体较广,强弱搭配,有较好的操作性)
3.实践型作业
实践型作业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完成调查任务
完成调查任务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运用起到强化作用,而且容易操作。如:我们学习了What’s your favourite...?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Sunday?等句型后,让学生对父母、同学和朋友作一番调查。完成调查任务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机械性的抄写背诵。在完成调查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把所学句型用于实际活动,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
(2)编写英语手抄报
许多同学都订了一些学英语的辅导报刊。他们非常喜欢英语智力竞赛题、猜谜语、英文歌曲和介绍明星的一些小文章。于是,我要求学生编写自己的英语小报。每班分成八组,每组每星期出一份,组内成员自己分工,有人查阅资料,有人负责排版,有人负责画画。每一期的报纸由同学们评出一、二、三等奖,然后张贴在教室后面。
通过编写手抄报,同学们获得了丰富的课外知识。这些知识超越了教材,超越了课堂。他们不但从中学到了知识,而且尝到了乐趣,甚至平时懒得动手、动脑的同学也跃跃欲试。
(3)学唱英文歌曲
有些同学对唱歌情有独钟。我经常寻找一些适合学生传唱的英文歌曲,在课余时间来教他们唱。如8A unit1讲到席林迪昂,我就播放几首席林迪昂的歌曲给学生听,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缓解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又增强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
除了上述几种作业形式以外,还有许多寓教于乐的作业形式,如收集英文标识、制作英语卡片、编故事、编写对话,等等。多种作业形式变单调为丰富,变枯燥为有趣,解放教师和学生的精神压力。
(二)转变完成作业的方式
作业形式丰富多彩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以前的英语作业主要由学生独立完成,现在的作业既可以独立完成,又可以小组合作完成,或师生配合完成。
1.小组合作完成
小组合作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促进交流,取长补短。如:合作编写手抄报,出黑板报,大家可以集思广益,通力合作。
2.师生合作完成
师生共同探究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如:在学习用英语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内容后,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这些语言知识,我们可以设定情节,在课堂上进行对话表演,增强趣味性。
当然,有些学生的作业也可以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但由于我所在学校为农村中学,家长多为农民,忙于生计,文化素质不高,只有为数不多的家长能配合学生完成。
完成作业方式多样化,可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缩减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解放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转变作业的评价形式
1.“精”与“粗”相结合
抱怨“作业难改”,“作业难做”是学校师生的口头禅。常看到许多学生忙着写、老师忙着批改的情形。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作业的布置与选材缺乏科学性与针对性;二是教师对批改作业的技巧缺乏探究,将每次作业盲目地全批全改,而收效甚微。如果对某些作业“粗改”与“精批”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弊端。如何“粗改”?就是对那些由要求“一会”、“二会”(甚至有些含有“三会”)的词汇、句型和交际用语构成的复习性练习,给予对、错评价即可(甚至可依据学生水平层次抽取适量样本进行批阅)。如何“精批”?就是对那些由要求“三会”或“四会”的词汇、语法或交际用语构成的各类强化、巩固性练习,批阅时不仅要给予对、错评价,而且要对于学生写错的予以更正并指出错误原因,同时教师自己更要写好阅后记。“粗改”与“精批”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使教师在讲评练习时做到有的放矢,而且能使学生知道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及时订正。
2.自改与互改相结合
作业完全由教师改的最不利之处在于使学生产生惰性,不主动地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达不到作业应有的效果。小组自改与互改相结合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对某些作业的处理,可采用让学生“自改”与“互改”相结合的方式。何谓“自改”?就是对那些题型单一、要求层次较低的练习(如单词拼写、句子填充或句子结构转换、判断正误等),教师可让学生对照标准答案进行订正。怎样进行“互改”?就是对单元内由“三会”、“四会”内容构成的练习(如补全对话、完成句子、语言运用等),教师先作必要的重点提示,然后让学生交换作业根据提示互作批改(也可以在讨论中进行)。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对那些学习兴趣不浓、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当面辅导批改(这样可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扫除学生思想和学习上的障碍,激发求知欲,有利于“转差防差”,从而避免大面积的两极分化)。最后由教师对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错误集中评议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掌握纠正的方法。(注:“自改”与“互改”的批改方式,不仅仅反馈及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批改作业中得到启迪,思维得到锻炼,对知识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
3.听力作业与口语作业相结合
按照英语学习的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并经过一定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因而听力、口语作业是英语学科必要的练习形式。新的课程标准也要求考试、考查中既要有笔试,又要有听力、口语。
虽然不少教师也设计、布置了听力、口语作业,可是往往缺乏对这种作业批改方式的探究,只是布置而不检查,通常只让学生听听录音、读一读,最后与学生对对答案了事;甚至还有少数教师将此类作业都布置为课外练习或根本不作要求。这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另一方面也丧失了听力、口语作业的作用。如何批改听力和口语作业?教师可根据大纲中的具体要求操作。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节、改善教学。简言之,它具有以下功能:巩固与延伸的功能,培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的功能,反馈与矫正,以及交流的功能。
多种形式的评价不仅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把教师和学生从枯燥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而且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持续动力。
三、英语作业布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作业过多和教师批改作业的时间过长的源头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没有作深入细致的研究,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作业的选择性
我们既反对重笔头、轻听力、轻口语的单一型练习模式,又反对不加选择、大量盲目“引进”习题的做法(它往往是导致陷入“题海”的直接原因)。我认为,在布置作业时,须注意以下几点:其一,针对性英语作业按其类型可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其二,按其形式又可分为听力作业、口语作业与书面作业(笔头作业)。除借助课堂讲授以外,教师还要借助作业来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
因此,采用何种类型和形式的作业,就需要根据每次作业的重点和学生具体情况来确定。教师在选题时,只有将学生的水平层次(个体层次)与知识层次(“四会”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练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设计巩固交际语言项目的练习(书面作业),要重点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得体性、规范性;设计巩固语法知识的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准确性;设计口语练习,要重点训练口头表达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2.作业的层次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同时还要遵循以下原则:“切进重点、降低起点迎学生;深入浅出、设置情境引学生;长期规划、精心设计练学生;发展能力送学生。”教师在完成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后,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布置层次分明(指学生个体层次,知识层次)、结构合理(指题型)、题量适中(指大、小题目数)的同步作业,对学生个体层次和知识层次(“四会”层次)要分析并加以区别,不能搞“一刀切”。教师要通过自己精心设计,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3.作业的时效性
作业不仅是单位时间内教学内容的延伸与补充,而且是对某一阶段内重点知识的巩固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因而它应具有时效性(即教师布置的作业应以强化和巩固当堂或一单元内所授重点、难点知识为主,不宜有过多超前或滞后的知识内容)。若某作业作为课内作业,就不能作为课外练习。这样学生才能明白每次作业训练的主旨,才能完成得轻松、愉快、有成效。
4.作业的适量性
新的课程标准和每周五天工作制的实施,使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减少。该课程计划对学科课时量及课外作业量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初中英语课每周4节;初中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一个半小时(每科15分钟左右)。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主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探索和知识的系统归类,而不是进行大量的、毫无针对性的、机械性的练习。教师应把握好这一原则,做到选材有针对性且题量适中,不可把练习变成“题海”,更不能把布置大量的作业当当成学生复习和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方法上的探索者,否则只会使学生产生情绪上的疲倦,知识上的匮乏。”针对我们农村中学硬件条件不高的实际情况,我们不应怨天尤人,而应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良心负责的态度,开动脑筋,探索新的方式方法。通过多种作业及评价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地以新颖的作业、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用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学习注意,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未来祖国建设的栋梁。
摘要:目前农村中学英语作业的形式单一, 一味的“题海战”消耗了教师和学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 不仅对教师的个人成长不利, 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改变这种现状的途径之一是改变英语作业的类型;改变作业的方式;改变完成作业的评价形式。
关键词:农村初级中学,英语作业,作业类型,作业布置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英语学习的初级过程 篇7
关键词:汇量,精练,运用,汉语释义,媒介语
词汇是语言构成的基本元素, 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就无法进行语言交际。词汇学习在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处于中心地位。李如龙、杨春吉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中心。”[1]杨惠元也说:“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 词语教学自始至终都应该放在语言要素教学的中心位置。”[2]赵世举则论证了词汇语义对语法的决定作用, 提出建立以词汇为主导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设想。[3]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文化五项教学内容中, 词汇教学处于中心地位, 贯穿于其他教学内容中, 并且是其他教学内容的基础。留学生初级阶段汉语学习是整个汉语学习过程的重要阶段, 在初级阶段, 词汇学习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留学生而言, 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与培养都需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做保证, 词汇量越多, 语言运用的自由度就越大。因此, 留学生初级阶段的词汇学习是整个汉语学习过程的关键, 其效果直接影响留学生的综合汉语能力和水平。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1.教学内容陈旧。现阶段对外汉语教材中出现的词汇, 除常用词和高频词外, 新生词的收入较少, 很多词汇明显带有历史的遗痕, 不能与时俱进。比如很多教材所选词汇中频频出现“BB机”、“大哥大”等明显被时代淘汰的词语, 相反, 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词语不能及时收入教材, 导致学习者课堂所学词语滞后于现实交际需要。
2.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长期以来,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法不外乎三大流派:一是“直接法”, 主要着眼于句型训练;二是“结构—情景—功能”法, 整体侧重语法概念构建;三是“结构—功能—文化”法, 强调语法与交际的结合, 显而易见, 此三大教学法流派都把语法教学放在首位, 而词汇教学只能渗透、服务于语法教学, 更谈不上有专门的词汇教学法。
二、留学生汉语初级阶段词汇学习的原则
1.以重点带一般。目前通用的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 如《登攀》《发展汉语》《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等生词量都很大, 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留学生的课外学习占很大比重, 那么, 如何使留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 能够自主进行词汇学习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在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制定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指导下, 对课文中的生词做进一步的分类, 即高频重点词汇、常用一般词汇、非常用难点词汇三类。高频重点词汇是日常交际、阅读、各类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词汇, 这类词汇是留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 应该加大练习量;对于浅显易懂的常用一般词汇, 可以点到为止;对于非常用难点词汇, 知其义即可。
2.以多练促运用。在初级阶段词汇学习中, 要把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练习, 使留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词汇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在学习过程中, 如果有条件, 最好多人一起练习, 想办法多说话, 特别是多用所学的新词说话。练习的主要目的是用所学新词进行交际。要使教材中所学词语能在日常交际中运用自如, 就必须在课堂操练和课下练习中, 建立所学词语的语境, 在语境中学习词语, 才能缩短课堂与交际的距离。那些讲解完新词词义马上就造句的操练方法是极其不可取的, 留学生脱离具体语境做出的句子正确率也很低。如“诞生”一词, 在释义时要着重强调“诞生”是褒义词, 用于庄严、隆重的场合。用于人时, 多用于那些对人类有贡献的知名人士, 不可用于自己;“诞生”还有引申用法, 指新事物的产生和出现。如:“普普通通的胡同, 普普通通的四合院, 这是著名作家老舍的诞生之地”、“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避免与“出生”一词的用法相混淆。
3.以汉语释义为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教学语言应以汉语为主, 尽量少用或不用媒介语, 课下学习也是同样。以汉语释义为主, 可以使汉语环境进一步强化, 有效地建立汉语思维, 并且对所学词语的含义有基本正确的理解, 避免了媒介语的干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和课下学习经常使用的媒介语为英语, 留学生所学的词语意义与英语中某些词有对应之处, 但并不是完全对应, 更不是完全相同, 有很多汉语词汇在英语中根本无法找到相近的词来解释。如果牵强附会地用英语讲解词义, 极易导致留学生词义和用法的错误。比如有的教师用“but”来解释“但是”的含义, 由于英语中“but”是可以放在句首的, 所以, 留学生就会认为“但是”也可以放在句首, 就会出现“但是我没带伞, 雨下得很大”这样的句子。因此, 初级阶段的词汇学习, 无论是课堂教学, 还是课下学习, 坚持用汉语释义是十分必要的。
三、留学生汉语初级阶段词汇学习的方法
1.卡片认读法。初级阶段留学生词汇量、日常用语量都有限, 教师过多的语言讲解有可能造成他们理解上的困难, 课下学习只看教材的生词表也不利于理解和记忆。用一面写有生词并注音, 另一面绘有该生词实物的卡片进行认读, 就更明白易懂。卡片认读对于记忆一些含义较具体的实词, 生动形象效果显著。比如讲解“葡萄”、“洗衣机”等词的含义时, 运用生词卡片, 就一目了然, 提高了学习效率。对于那些含义抽象的虚词, 也可以用卡片, 同样会收到明白易懂、一目了然的效果。比如在学习“又”这个词的含义时, 图片上是一个人先买苹果, 后买梨的画面, 可以说“这个人买了苹果, 又买了梨。”这样, 留学生就能通过直观视图明白“又”的含义, 教师无需过多的语言讲解。
2.视频助记法。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 为初级阶段词汇学习提供了更加生动直观的方法。利用视频帮助记忆, 尤其涉及那些留学生从未接触的陌生事物及深厚历史文化渊源的事物时, 可以取得以一当十的效果。如学习“针灸”、“四合院”、“花旦”等词时, 通过有关视频了解这些词的文化含义, 就会形成深刻的印象, 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但应该注意的是视频不宜过长, 否则会分散注意力, 影响学习效果。
3.对比联想法。在初级阶段词汇学习中, 教师在讲解生词时, 不宜直接将词义以概念的形式传达给留学生, 留学生在课下学习时也不能只凭概念理解词义, 而是要通过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对比联想来学习新词。初级阶段留学生对汉语词汇的情感色彩意义区分困难, 褒义词、贬义词容易混淆, 因此, 在学习新词时, 可以通过与其情感色彩不同的近义词的对比来加深理解。如学习“后果”一词时, 可联想已学过的“结果”一词, 通过在情感意义上前者贬义, 后者中性的不同进行对比, 加深对“后果”一词的理解。又如在学习“丑陋”一词时, 可以联想其反义词“美丽”的含义, 通过二者词义的对比, 来理解“丑陋”一词的含义。如此, 通过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联想对比, 不仅扩大了留学生的词汇量, 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4.以“旧”释“新”法。这里, “新”指将要学的词, “旧”指已经学过的词。由于初级阶段留学生的词汇量有限, 留学生要尽量用已学过的词来理解“新词”。教师可以启发留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词语来理解新词语的含义, 教师再进行纠正、归纳和总结, 这样, 温故而知新, 效果显著。例如学习“兴趣”一词时, 可以解释为“喜欢做的事”、“乐意做的事”, “喜欢”、“乐意”都是学过的词;以“旧词”释“新词”, 不但可以帮助留学生巩固旧知识, 更重要的是可以充分发挥留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 在留学生汉语学习中, 初级阶段的词汇学习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关键, 其效果直接影响留学生的综合汉语能力和水平。除严格规范的课堂教学外, 留学生的课下学习也不可忽视。在课下学习中, 应以汉语释义为主, 以重点带一般, 以多练促运用, 用卡片、视频等教具扩展所学词汇, 通过其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对比以及已经学过的“旧词”引出“新词”等方法, 积极有效地进行词汇学习, 来提高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并取得牢固持久的词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如龙, 杨春吉.对外汉语教学应以词汇为中心[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 (4) :21-29.
[2]杨惠元.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也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3 (1) :37-43.
[3]赵世举.试论词汇语义对语法的决定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 (2) :173-179.
[4]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5]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12.
浅谈初级日语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篇8
例1.用日语也勉强能打电话了。
这句话的正确说法是:日本語で電話も何とかかけられるようになりました。
“能打电话了”, 意思是说之前不能, 现在能。有个由能到不能的过程, 这个意思用日语来表达时, 就用“ようになりました”。这个因为是特殊的助动词, 所以同学们很容易犯错。另外, 动词一般需要变成可能型表达能。比如小孩能一个人睡觉了, 可以翻译为“子供が一人で寝られるようになりました”。
而学生们出现的错误, 有如下:
日本語で電話も何とかかけられます。 (这句话的问题是没有ように、那它就变为了用日语电话也能打。而不是也能打了。)
日本語で電話もかけました。 (动词的可能含义没出来, 意思为用日语也打电话了。)
日本語も電話をなんとかかけられるようになりました。 (“も”这个词, 仅是“也”的意思, 表达不出来“用”的意思。是人在用日语打电话, 所以应用“でも”。)
例2.不查字典能看懂中国报纸吗?
正确的有:辞書を引かずに中国語の新聞を読むことができますか?或者是:辞書を引かないで中国語の新聞を読むことができますか?本句话涉及到状语来修饰动词, 类似的表达如不看键盘打字, 不吃药就睡觉了等这样的表达。那么在日语中可以用“……ないで”加上动词来表达。如“キーボードを見ないで入力する”“薬を飲まないで寝る”等。还有就是用“ずに”这个是书面表达。可以替换“ないで”, 如“キーボードを見ずに入力する、薬を飲まずに寝る”。
而学生们出现的错误, 有如下等:
辞書を引かなくて中国語の新聞を読むことができますか?
辞書を引かないに中国語の新聞を読むことができますか?
这里面“なくて”“ないで”的区别是个难点, 通过这个句子被要求分辨。当前项为后面的动作的修饰语时, 不能用“なくて”, 类似的句子如“ご飯を食べないで出発した”。就不能说成“ご飯を食べなくて出発した”。另外, “ず”接在动词的未然形后面表否定, 作为一个文语, 不太常见, 很多同学也会觉得比较难。
例3.不知道雨什么时候停的。
这句话的正确说法是:雨がいつ止んだか知りません。
我们常说“不知道……”, 如“不知道什么时候去的”“不知道花了多少钱”等。日语如何表达这种意思呢。句型为“……か知りません”。上面的话可以翻译为“いつ行ったか知りません”“いくらかかったのか知りません”。
这句话, 涉及到疑问词か的运用, 这个问题, 初学日语的同学们开始混乱了。学生们常出现的错误, 有如下等:
いつか雨が止んだことが知りません。 (这个就顺序错了, 是“か知りません”, “か”应放在“知りません”的前面, “いつ”后面不需要。)
雨がいつ止んだが知りません。 (没有疑问词“か”。用了个“が”。这个错误也挺常见。)
雨がいつかやんだか知りません。 (这句话在“いつ”后面多用了“か”。)
而与这句话类似但不同的有这样一句, “没在哪里写着什么吗”这句, 应为“どこかになにか書いてありませんか”。本句在“どこ”后面, 需要一个“か” (即“为什么呢”) 。因为本句是在哪不确定, 写没写也不确定, 而“雨がいつやんだか知りません”, 是停了是确定的, 就是问什么时候, 所以就是“いつ止んだか”, 所以疑问的地方用“か”。
例4.很多人在路上走。
这句正确的应为:大勢の人が道を歩いています。
这里面涉及到这样的一个问题, 就是表示移动经由的含义时, 我们需要用“を”, 比如“公園を散歩する”“道を渡る”“交差点を曲がる”等。这个也是初级日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的语法点。
而学生们出现的错误, 有如下:
大勢の人が道に歩いています。 (很多同学选择“に”, 可能是理解为动作的归结点。本句强调的是在路上走着这个过程, 用的是“ています”。所以用表示作用经由的意义上的“を”。)
大勢の人が道で歩いています。 (这句正确, 跟用“を”的区别是强调的是动作在哪进行, 而“を”更强调的是动作的经由。)
例5.听说累得走不动了。
听说什么, 关于传闻, 日语中常用的一个就是そうだ、一个就是と+動詞。这句话翻译成日语应为:
疲れて動けなくなったのだそうです。或者是疲れて動けなくなったと聞いた。
再如听说考上了。合格したそうです。合格したことを聞いた。
而学生们出现的错误, 有如下一些:
疲れて動けないということを聞きました。 (听说是自己没亲见的意思。而“聞きました”是听见了什么的意思。)
疲れて動ないそうです。 (动词的可能行没有变出来, 时态也不对。)
疲れて行かないそうです。 (时态、不能走的表述都不对。)
疲れて動けなくなるのだそうです。 (时态不对。)
可见听说什么, 这样的句子, 一定要看听说的内容发生还是没发生, 然后把时态弄对。
例6.日语不难吧。
这句正确的应为:
日本語は難しくないでしょう。
推测、猜测。这个在日语中用“だろう、でしょう”。他们的前面也就是正常的简体就可以。
おいしくないでしょう、簡単だろう、行くでしょう、中国人でしょう等。
而学生们出现的错误, 有如下:
日本語は難しくなでしょう。
日本語は難しませんか。 (形容词跟ます弄到了一起, 这个提醒老师要注意区别“ます”“ない”“ありません”等在形容词的否定型当中哪个是正确的, 要让学生记得牢牢的。)
日本語は難しくないましょう。 (“ましょう”的含义是表示劝诱, 而不是推测。这个弄混淆了。)
日本語は難しいではありませんか。
(这个表述很有意思, “ではありませんか”等“于ではないですか”表示“不是吗”这样这句号的意思就变为了日语不是难吗, 与要求不符。)
以上基本都是形容词的否定变化, 所犯的一些错误。再有就是推测判断的“でしょう”, 有些同学错记为“ましょう”。
例7.能听到交通警察的声音。
正确的说法是交通巡査の声が聞こえてきます。
第一点的那句话, 能用日语打电话了, 这个表示一种能力, 而此处能听到交警的声音, 这个一种现象。所以都是能, 含义不同。这类现象的例子还有“能闻到一股街道上传来的异味”“能看到富士山了”等。这种不用努力, 自然而然地就能办到的事情、听到的、看到的, 用的日语的动词是“見える”“聞こえる”。它的前面要用“が”。
学生们常见的错误有:
交通巡査の声を聞こえてきます。が才行。
交通巡査の声を聞きました。 (听到了, 而原句要表达的是传来, 逐渐变大的交警的声音。)
交通巡査の声が聞けました。 (“聞ける”是一种能力, 能听。而自然而然地听到, 要用“聞こえる”。)
例8.我也在为听说山田先生住院而在吃惊当中。
这句话可以翻译成:私も山田君が入院したということを聞いて、びっくりしているところです。这句话涉及到形式名词“こと”的使用, 形式名词因为没有实质的含义, 所以初学日语很难把握, 必须通过多练习让学生逐渐会去应用。
学生错的句子有:
私も山田さんが入院したというそうですびっくりしているところです。 (这个与听说了, 据说等表示传闻的“そう”确实容易让人产生混淆, 一般“そうです”表示传闻往往用在句子的尾部。)
私も山田君が入院したということを聞いて、びっくりしているそうです。 (因为“听说……”, 日语可用“そうだ”, 所以很多同学都把本句话错用了“そうだ”。本句是为听说住院而吃惊, 与“そうだ”无关。)
私も山田君が入院したというそう聞いて、びっくりところです。 (典型的以为听说两字就是“そう”, 所以错了。)
私も山田君が入院すると聞いてびっくりしています。 (这句就是没有形式名词。)
摘要:学习日语, 通常是为了专业、兴趣或者工作商务交流等, 不论出于以上哪一种原因, 在日语的初级学习阶段, 学习方法很重要。在初级日语当中, 有一些句子从中文到日文的翻译, 很多同学掌握不好。
关键词:初学阶段,日语学习,翻译
参考文献
[1]戴玉金.浅析日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J].龙岩学院学报, 2009.
英语学习的初级过程 篇9
关键词:中学英语;听力教学;问题;对策
英语听力学习对一个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使英语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英语听力不仅需要一个学生有足够的英语词汇量,而且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辨别和反应能力,能在听完听力以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正确的答案,然后接着听下面的内容。中学时期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学生听力的训练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在我们国家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听力教学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学生的听力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我相信只要经过好好的训练,学生的英语听力一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一、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词汇量很少,导致学生英语听力不行
学习一门语言,掌握它的词汇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有丰富的词汇量,才可以使这门语言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而且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才会更简单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英语也是这样,单词量是非常重要的。英语听力的学习更是如此,单词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听力的效果,影响学生的选择。我国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也一直在强调英语词汇量的重要性,但是学生对这一观点没有深刻的认识。他们忽视了词汇量的重要性,这样在他们听英语听力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难点,直接导致听力水平的降低。
2.学生对英语听力不重视
许多学生认为英语是一门外语交流课,并不把它当做一门很关键的课程来对待。这样的想法也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忽视,进而导致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越来越差。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待英语听力这一方面也不是很重视,认为要学习英语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做题,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这样的想法忽略了学习一门语言最基本的出发点。学习一门语言不是一定要去拿高分数,而是学会如何去运用它,让它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对英语听力的重视。
3.学生的发音不准,导致英语听力的效果很差
学好一门语言不仅要掌握它的词汇量,而且还需要我们能够准确地把握它的语音标准,只有这样我们在用这门语言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才可以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别人很清楚地知道我们的意思。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忽视发音的重要性,对于英语单词他们认为只要会读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去掌握好它的发音标准,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如果发音不准,在听力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就会听不懂听力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要不然就是对所要表达的意思很模糊,不能完全明白,所以一定要重视发音标准。
二、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对策
1. 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英语阅读资料,提升学生英语语感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英语书,对于那些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就给他们比较难的资料,对学习不好的学生就给他们基础性强的资料。让每一个学生都阅读英语材料,最好是读出声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对于英语听力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
2.教师要多教给学生一些关于英语听力方面的技巧
干什么事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干好,英语听力的学习更是如此。盲目地听英语只会浪费时间,一定要找到一些技巧。在平時的听力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把关键的词句和跟答案有关的的词句找出来,这一部分着重注意。把经常出现的一些语句类型和问答方式总结出来,让学生多去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时间长了,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肯定能得到提高。
3.在学生进行英语听力学习的时候多进行提问
在听英语的时候,多向学生进行提问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当听到很关键的地方时,教师要多提问学生一些问题,一点一点地引导学生思考听力中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明白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什么,在以后的听力过程中就会注意到这样的部分很重要,而且还会联想到后面的答案,这样英语听力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学生对英语听力的信心也会变得越来越高。
总之,英语听力对初中生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我相信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初中生的英语听力能力肯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魏明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其解决途径[J].华章,2011(26).
[2]芦莉.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其对策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浅谈初级英语教学方法 篇10
关键词:英语教学阶段,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
初级英语教学阶段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学生在一开始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就无法培养学习的兴趣, 那么它的影响可能就是深远的, 学生有可能从此丧失了继续学习的信心。本文作者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总结了几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 详述如下:
一、英语教学之表演法
在课程教育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首先就要做到声情并茂, 让学生觉得能够猜到、感受到英语单词、语法的具体环境。例如, 在教授英语单词或句子时, 老师带领学生做一些动作, 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朗读语调, 每次上课时都要和学生说“Stand up”和“Sit down, please”, “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 “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 “strong”出示手臂, 并鼓起肌肉, “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 “very good”就竖起大拇指, 学完单词后, 老师再次做出动作, 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
对于小孩子来说, 他们爱表演, 所以可以在教学中教授英文儿歌, 例如“Dog, dog, what can you do?I can run after you.Panda, panda, what can you do?I can eat so much bamboo. (动作示范) 等等, 尽管有些动作非常简单, 但是学生却很乐于参与。
二、英语教学之竞赛法
初级英语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总体目标明确提出:要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检验英语课程是否达到效果的重要标准就是:爱学、喜学、参与。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了使学生愉快地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教授每个单元后, 可以针对每个单元的重点单词、语法结合有趣的图片、电影、音乐等等, 出一些竞赛题。让学生参与比赛, 并在比赛中学习, 对于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要给予奖励, 对于落后的学生要重点予以鼓励。这样一来, 不管学生出于哪种心态, 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尤其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 以及平时老师提问时不大被点到的同学, 一旦有自己能回答的问题, 立即起立作答, 常能赢得阵阵掌声。上课睡觉的现象不见了, 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长时间沉默的现象也不见了, 课堂效益大大提高, 师生双方在课堂上都能体会到一种教学的乐趣与兴奋。而且, 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很强。
三、英语教学之游戏法
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 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在充分分析学生和教材后,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要灵活地安排课堂游戏, 注意形式新颖、多变, 避免机械重复而导致的单调乏味, 始终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热情, 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教学中进行游戏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每个学生的发展,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善于合作的意识和一定的应变能力。并促进课程的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例如, 在学习表示颜色的句子和单词时, 设计一个“幸运转盘”, 转盘上面有七种颜色, 教师问:“What colour is it?”孩子纷纷举手回答, 有的猜红色, 有的猜绿色, 有的猜蓝色。最后教师转动转盘, 猜对的孩子可以得到一件小礼物, 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 不但激发了幼儿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而且记忆深刻。
综上,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感兴趣了, 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潜力”, 在对学生开展英语教育的阶段, 不但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更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英语的魅力, 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可以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达到英语教学要求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道义, 刘道义英语教育自选集 (中国英语教育名家自选集)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年版;
[2]胡文仲, 胡文仲英语教育自选集 (中国英语教育名家自选集)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版;
[3]胡壮麟, 胡壮麟英语教育自选集 (中国英语教育名家自选集)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年版;
【英语学习的初级过程】推荐阅读:
如何更有效的学习初级职称07-09
学习的过程作文10-16
学习过程中的反思11-30
简述有意义学习的过程11-26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思考10-07
学习过程中最有效的三个学习提升方法10-21
初级学习08-21
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学习10-28
学习过程的四个环节05-27
小学英语教研专题的过程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