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学习

2024-05-11

过程学习(共12篇)

过程学习 篇1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建立在充分经历的基础上,学习中重要的不仅是结论,探索知识的过程也推动着学生的数学学习。在通往正确结果的道路上,学生会做出很多努力和尝试,历经多样的学习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累积数学学习的经验,吸收过程中蕴含的“营养”,并在独立尝试和合作学习中增强学习能力,促进数学素养的提升。

一、善于观察,有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观察,很多问题都是在观察中发现的,也是在观察中提出来的。可是,不同的学生面对相同的学习材料,脑海中浮现的问题或者想法是不同的,这是由于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有的学生只看到材料本身,有的学生则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有较强的数学意识,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并提出问题。教学中要解剖学生看材料的心理活动,加强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例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我播放了一个猪八戒吃西瓜的视频:唐僧师徒四人口渴极了,派八戒去找水,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一口气吃掉一半,然后将剩下的西瓜带回来给其他三人分着吃。视频到此为止,出现一行字“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我请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有的学生只看到问题的表面,说“八戒比较贪吃”,有的学生能结合情境做出数学上的思考,提出以下问题:“八戒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其他人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八戒比大家多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八戒和悟空一共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等。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伴随着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个案例中,其实回答“八戒贪吃”的学生潜意识中也有数学思考,他们能结合情境感知八戒吃了一半,而另三人合吃了一半,所以八戒吃得比较多。但是学生没有据此提出数学问题,说明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比较欠缺。之后,我引导他们集体交流想到的问题,学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数学问题,让大家透过材料本身看到了本节课研究内容的与众不同,拓宽了大家的视野,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善于比较,有不断发现的能力

很多规律都是从比较中总结出来的,在比较不同知识的异同时,学生能够通过知识迁移促进对新知识的认识,并在总结时加深数学理解。这样的学习让学生的探索有根有据、有血有肉。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多让学生面对不同的学习材料,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提高发现数学的能力。

例如,《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教学中,就用到了多次的比较。首先是例题的教学,对“东山村的实际造林面积比计划多百分之几”的问题,学生有不同的思路,一种是先计算东山村的实际造林面积是计划的百分之几,然后再用所得的百分数减去百分之百;另一种是先算出实际造林比计划多了多少公顷,然后用多的公顷数除以计划造林的面积。学生比较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发现其中的共同之处在于单位“1”的统一,不论采用哪种方式来解题,都以计划造林的公顷数作为单位“1”;不同之处在于是先除再减还是先减再除。随后教材又安排了计算“计划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的试题,学生在例题的基础上解决这样的问题并不困难,但是比较两个不同的问题,学生发现计划比实际少的百分数与实际比计划多的百分数并不相同。仔细研究其数学内涵,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进一步发现,其实两者相差的公顷数是一致的,只是在两种不同的问法中改变了问题的单位“1”,所以百分数就不同了。通过这样的几次比较,将问题的关键都聚焦到单位“1”上,学生对这样的问题,认识就更加深刻了。

三、善于想象,有抽象思考的能力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多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来锻炼想象的能力,并通过实践验证来帮助学生将想象和实情相对照,这样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想象做出清晰的判断,总结成功之处,体会想象出现偏差的原因,在尝试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例如,《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中,鉴于学生对长方体中的各个面都是由哪几条棱围成的比较熟悉,所以我提供了一道拓展题供学生来尝试。从以下五种不同的图形中:(1)长8厘米、宽6厘米;(2)长8厘米、宽5厘米;(3)长6厘米、宽5厘米;(4)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5)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任选若干个围成一个长方体或者正方体,你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结合长方体的特征展开想象,有的用手来比划,有的动笔来画,有的找长方形模型来拼搭。一段时间后,我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多名学生的汇报和相互补充中,学生将能够拼成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全部找了出来。而在这其中,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一个个不同的几何体,而是学生独立尝试时采用的不同方法的对照,有的学生的想象毫无顺序,而有的学生在想象中有极强的逻辑性,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寻找合适的材料的,显然按照顺序来想象的学生找的更全,也更加轻松。我想,学生在交流中得到的收获也不仅是问题本身,还有思考问题角度方面的启示。

四、善于猜测,有定性感知的能力

猜测也是学生数学探索的手段之一,当然猜测往往跟推理是分不开的,很多猜测就是合情推理。面对疑问,学生能综合各种各样的信息,从已有知识体系出发,做出定性的感知,这样的猜测能力就为数学问题的探究提供了方向。

例如,《圆的面积》的教学,我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将以圆的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分成了若干方格,并扩展到整个圆面,让学生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找到圆的大致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相比较。学生历经两次这样的对照,心中就有了一个想法:圆的面积是以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的π倍,这样的猜想为接下来的圆的割补和拼接打下了基础,让学生不但在内心接受了这样的“结果”,而且体验到猜测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使今后的数学研究的手段进一步多元化。再如《圆锥的体积》的教学中,如何研究圆锥这样一个不规则的几何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呢?学生自然而然会将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联系起来,做出合情推理。而我们在课堂中要做的就是和学生一起寻找能验证自己猜想的途径和工具,让学生用事实证明自己的猜想。教学中像这样的猜想都是学生智慧的体现,是学生累积了必要的数学经验、形成了必要的数学素养的必然结果。

总之,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生动的、丰富的。不同的学生都应该共同经历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在探索中有自己的主动参与和体验收获,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能得到不断的培养和提升,并逐步多元化。

过程学习 篇2

1.乐理书我推荐你看李重光著《音乐理论基础》

2.首先先给你把这几本教材分下类:

练习曲:车尔尼599,莱蒙,布格缪勒《简易练习曲25首》100,《练习18首》109。复调:《巴赫初级钢琴曲集》。

乐曲:《小奏鸣曲集》

首先599就不用说了,基本上每个老师都会选用这本教材,说一说《莱蒙》,他的特点是较多的左手练习,双手比较均衡。可以弥补车尔尼练习曲中偏重右手的不足之处,可以挑几首来练一练。再说说布格缪勒《简易练习曲25首》100,《练习18首》109这两集练习曲都是有标题的小曲,形象鲜明,手法简洁,旋律优美动听,音乐性较强,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在599到50首左右时,可以逐步选用作品100的曲目。作品109在技术上比作100难,篇幅也大些。在进入车尔尼的849后可以选用。

复调是一定要学的,复调作品的特点,是左右手不同声部、不同旋律同时进行,在节奏、重音、力度、句法、旋律、起伏等方面既有内在的联系,又各自独立。对于训练大脑的多维思维,节奏感、左右手的独立性等都是很好的教材。《巴赫初级钢琴曲集》本曲集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一开始的那些曲子在弹完了拜厄进入车尔尼599后就可以使用了,但最后的一些曲子的程度就相当的困难,有的作品甚至到了四个声部乐曲结构也比较复杂,学习两三年钢琴不一定能够胜任。所以在选用的时候要注意它们的的难度,要选择适合自己程度曲子。因此在使用这本教材时,不可能一条一条的挨着来学习,有的曲子需要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够学习。至于《小奏鸣曲》也是必经之路,这个相对难度大一些,可以选择599后期或849后开始学习

改善生物学习方式,优化学习过程 篇3

一、低起点、多层次有效教学

如果教师的讲解高高在上必让人望而却步,而降低学习起点,化难为易,由浅入深,学习氛围就会轻松愉快。比如关于多莉羊,课前我先让学生充分查阅资料,然后找出问题,有解决不了的,共同商议,难点、重点在上课时一起研讨。

课堂上,我幽默风趣地介绍多莉羊说,多莉的出现使人类的克隆技术出现划时代的革命,多莉命运多舛,出身“名门”,也正因为这,多莉羊成为二十一世纪初生命科学史上最著名的动物明星,成为在苏格兰高地克隆成果的集大成者。多莉在苏格兰,可谓无限风光,多莉的标本被置放在著名的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它被载入史册,让科学界震撼,让世人反思,它提供了生命的契机,预示了技术的革命,为技术探索又设立了一个新的舞台。一时间,科学家验证不断,公众激辩纷纷,而多莉羊当时不管这一切,它神态安详地在苏格兰的“卧室”中接受膜拜,而且不久就“嫁夫生子”。

学生笑过之后,课堂气氛非常轻松,我随即提出问题:“多莉羊的问世是科技进步的象征,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的来临,它的培养过程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哪些步骤可以改变或进一步完善?

哪些方面反映出了克隆技术的缺陷?

多莉的关节炎问题是否严重?算不算早衰现象?

多莉羊的早夭可不可以避免?为什么?

多莉羊与普通的羊有什么区别?

多莉羊对社会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多莉羊给你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多莉的贡献可以说是不朽的吗?

多莉羊为疑难病症提供了哪些可行的思路?多莉羊的难题是什么?

在技术上,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实验了两百多次才成功培育出一个多莉,你有什么感想?

根据多莉羊,同学们想一想决定事物形态的遗传物质在哪里?

由于我先前的幽默语言,加上问题明确,一连串的问题使得学生踊跃发言,争先恐后,他们感觉对生物学的探索无穷无尽。这些问题,起点低,多层次,学生兴致高昂,甚至“热血沸腾”,他们觉得生物学科如此饶有趣味,如此博大精深,生物学和生活、健康的联系如此密切,大大推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得他们敢于大胆设想,境界开阔。

二、互动教学,合作探究

(一)学是起步,行是目标

教学是彼此互动的行为,互动教学是初中生物课堂不可或缺的方式。荀子言之凿凿:“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教学建构“行”的活动,在实践中创造,在趣味中求知,生动活泼,或自主研判,认真揣摩;或合作探究,取长补短。教师会教,学生爱学,彼此互动,学练结合,愉悦轻松,热情高涨。

生物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一丝不苟的操作。在学生手脑并用中,学习风气浓厚而良好,可以激发每个学生的探索精神,丰富感性经验,将知识的掌握化难为易。

(二)放开课堂,各抒己见

比如在讲授花的结构时,我革故鼎新,一反“一言堂”的形式,让每位学生采摘一朵花带进教室,五彩缤纷的教学挂图,鲜亮醒目的教具配以细致生动的讲解之中,随时穿插让学生观察自己拿的花和教学挂图有何不同。有比较就有差异,除此之外,和前后左右的学生随意交流,随时穿插我的提问,学生当然可以畅所欲言、随时提问题,甚至可以不举手脱口而出,学习氛围其乐融融。

总之,生物教学要反复探求推敲,良好的教学思路会使课堂满堂生辉。改善生物学习方式,优化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一定会打造出飘香流芬、春光熠熠的生物教学的高效课堂。

过程学习 篇4

当今社会处在高速经济发展的轨道上。经济贸易全球化为企业制造了一个更加动态的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比竞争对手获得更快的竞争力。竞争力的不断提升需要组织学习的支持。加强组织学习可有效提高企业运用信息和知识的综合能力, 而组织学习过程模型则是组织对知识的把握和积累的重要部分。组织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和知识进行分析和处理, 使组织形成一个有效的学习过程。本文对已有的组织学习的过程模型进行了分析, 发现原有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不是完整的动态系统。于是, 作者对基于学习方式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进一步总结归纳和分析, 建立了组织学习过程修善模型。

二、组织学习模型回顾

(一) Argyris和Schon提出的经典四阶段模型

Argyris和Schon提出的三种不同水平的组织学习模式:单环学习 (single-loop learning) 、双环学习 (double-loop learning) 和再学习 (learningaboutlearning)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组织学习四阶段模型 (如图1) :

“发现”是组织通过有意识、系统和持续的监测及分析活动, 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细微的观察。“发明”是在发现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基础上, 组织发明一些方法或策略来解决问题或实行一些策略来抓住市场机遇。“执行”是组织对提出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实施的过程。“推广”是组织学习对知识的扩展, 从个人扩展到组织, 从单层面扩展到多层面。然而, 经典四阶段模型却是一个间断非连续的过程。它没有反映出组织学习是将组织内外的知识融合到组织原有知识, 并进行知识积累的过程, 没能体现出组织学习动态性特点。

(二) 陈国权和马萌提出的改进的组织学习模型

陈国权和马萌认为Argyris和Schon的组织学习过程是一个不完整的组织学习过程。为实现组织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陈国权和马萌在其研究的基础上, 对组织学习模型进行了两点改进:一是加入“反馈”阶段, 反映了组织学习过程的完整性;二是通过知识库连接组织学习过程中的各阶段。然而, 该模型忽略了组织作为整个社会的一部分, 它处在一个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同样, 该模型所展示的组织学习模型中五阶段的过程是单向的, 没有体现组织学习各阶段之间的反馈作用。

(三) 陈国权进一步提出的“6P-1B”模型

陈国权提出的“6P-1B”模型较中的模型主要有两点改善:第一, 在发明与执行中间加入了“选择”阶段。第二, 考虑到组织学习的系统环境, 该模型表示出组织知识库的知识不但能从外部环境中直接获得, 而且也会向外部环境溢出。“6P-1B”模型突出了组织学习的有效运转离不开组织的选拔机制, 无论对方法还是对信息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学习的效率。然而, 该模型中, 组织学习过程中各阶段的箭头是单向的, 且每个阶段是通过知识库的知识流达到双向的。不存在直接反馈的过程。在实际组织学习过程中, 企业作为一个由各部门共同组成的组织, 其各部门分工职能不同, 其任务目标也必然不同。

三、基于学习方式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

简单的把“反馈”阶段和“发现”阶段放在组织学习过程模型中某个环节是不恰当的, 因为它贯穿于组织学习的各个阶段。如图2所示, 在“过程1”到“过程4”中包含着反馈与选择的过程, 具体分析如下。

(一) “过程1”:“发现”阶段到“发明”阶段的选择过程与“发明”阶段到“发现”阶段的反馈过程

“发现”阶段到“发明”阶段的选择过程。在“发现”阶段, 组织通过收集大量的内外部信息, 发现组织内部存在的问题或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遇。组织需要对要解决的问题和机遇进行权衡选择, 将资源分配到对企业更重要的地方。组织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价机制, 来帮助企业完成这种选择。组织带着选择的机遇或者要解决的问题进入到“发明”阶段。在企业找出方法和策略来应对企业通过“发现”阶段分析到的变化时, 企业要考虑企业实行的对策是否解决问题的本质, 而不是表象。

(二) “过程2”:“发明”到“执行”的选择过程与“执行”到“发明”的反馈过程

“发明”阶段到“执行”阶段的选择过程。组织针对组织内外部的变化会制定几套方针和策略。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选拔机制对方案进行选择分析和评估, 设定一定的标准进行合适方案的选择。“执行”阶段到“发明”阶段的反馈过程。在进行评估选择后, 企业选择了合适的方案进行执行。在企业对方法和方案进行实际运作和实施时, 会遇到先前无法预计到的问题, 将其反馈给“发明”阶段, 使其更完善。

(三) “过程3”:“执行”阶段到“推广”阶段的选择过程与“推广”阶段到“执行”阶段的反馈过程

好的组织学习来自分享和推广。有些方案执行效果好且容易推广, 有些方案执行效果好但推广较困难。对于组织而言, 并不需要把所有的成功事件和失败事件都进行推广, 应该选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推广学习, 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推广造成的资源浪费。好的推广和扩散可加快组织学习的速度, 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推广”阶段的组织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和方法的阶段, 也是对方法进行改进和提高的阶段。

(四) “过程4”:“推广”阶段到“发现”阶段的反馈过程

将组织的方案和方法进行推广后, 得到了组织学习的结果。但是这并不是学习的结束, 组织还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价, 对学习方法进行探讨甚至对整个学习系统进行剖析。

(五)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

“反馈”过程和“选择”过程将组织学习的四个阶段紧密联系起来。组织又通过“知识库”将组织环境内部的知识进行综合, 使组织的内部环境成为一个综合体。组织的外部环境不是固定不变的。当组织的外部环境将信息输送到组织的内部时, 组织对信息进行判断。所以企业要结合组织外部环境所传达的信息, 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不断改进, 从而能在企业运作过程中不断提高。

四、主要结论和建议

本文提出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认为, 要想通过提升组织学习效率来提高企业竞争力, 就必须在组织学习过程当中包含发现、发明、执行、推广之间的选择或反馈过程及知识库与各阶段的相互作用。基于该模型, 企业在进行组织学习时应注意各阶段之间的选择和反馈过程, 使组织学习更具动态性。首先, 企业在进行组织学习时应注意各部门间的反馈和有效沟通。其次, 企业应注意组织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最后, 注意内外部环境变化。

参考文献

[1]彭晓东, 陈荣.基于知识的企业信息化组织学习过程模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7, 25 (4) :68-71.

[2]A rgyris C, Schon D A.Organizational Learning: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M].Reading, M A:Addison-Wesley, 1978.

[3]Argyris C, Schon DA.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I[M].Reading, MA:Addison-Wesley, 1996.

[4]陈国权, 马萌.组织学习的过程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 2000, 3 (3) :15-23.

[5]陈国权.学习型组织的过程模型、本质特征和设计原则[J].中国管理科学, 2002, 10 (4) :86-94.

[6]陈国权.学习型组织的过程模型、本质特征和设计原则[J].中国管理科学, 2002, 10 (4) :86-94.

体验学习过程 篇5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自主探索——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策略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大胆地去尝试、去探索,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掌握探索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尽量不讲或精讲,要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果子”,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二、动手实践——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的墙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这里的“做过”,我认为应该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亲身体验的意思。《数学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体验学习。强调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实践,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说“在体验中学习”学到的是知识,那么“在学习中体验”就是形成了技能。

1、提供“玩”的机会,让学生在玩耍中体验。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正如爱因斯坦告戒人们:“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负担”。“玩”的教学理念的实质是让孩子在“玩”中去体验和感悟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起数学概念的表象支撑,或者进行大密度、高速度的逻辑思维活动,以达到训练其思维品质的目的。因此,在设计“玩法”时,应明确的指向数学知识或数学问题,让学生很容易就能建立起“玩”与所学数学知识或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让“玩”起到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的作用。

2、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因此,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体验学习的一种方式。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有人说过:如果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两人各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人至少拥有两种思想。同样,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每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各不相同,在各种能力方面也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通过合作交流就能促使学生不断反思不断探索,达到资源共享目的。“说数学”指的是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四、回归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学生背着书包踏入学校时,他们具备的生活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虽然不多,但这是他们学习的宝贵资源,我们应重视和珍惜。我们要敢于摈弃传统的教室、黑板、粉笔的教学格局,课堂可以是一家“超市”,可以是一艘“游艇”,还可以是“电视台的播音室”„„要以开放的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上寻找教学的最佳着力点,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生活、走向阳光和大自然,为学生的学习开创一片绿洲。

展示学习过程,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篇6

关键词:展示;学习过程;学习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基础科学,人们通过数学推导出的种种概念、原理与规律指导着日常生活,离开了数学,我们的生活将难以想象。数和形的概念来源于现实世界,数学为我们的生活实践服务,提供了生活的参考与依据。准确地把握好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利用数学,提高数学的能力。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时,不是简单的吸收,而必须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把数学知识通过“再创造”转化为自己的思维结果。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吸收阶段,没有把数学知识再创造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学习的能力得不到提高,所学的数学知识不能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更谈不上应用。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中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发展数学学习能力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利用学习课堂转型的优势,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鼓励学生展示学习过程,发展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以往的数学课是单纯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只是教师的记录着和模仿者。实行课堂转型之后,很多教师在如何让课堂“活”起来上面想了很多办法,而这些办法归根结底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我开始鼓励学生主动当“小老师”把他们的解题方法讲给同学听,开始的效果令我很失望,即便成绩再好的学生也不愿或者不敢站到讲台前讲题,在所有学生都低头等待第一个吃螃蟹的那个人时,我叫了班级里数学成绩最好的一位学生,讲比较基础的一题:当m

时,n______时,y=(m-4)xn-2+n是一次函数。很简单这题考的是一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kx+b,(k,b是常数,且k≠0)所以y=(m-4)xn-2+n是一次函数。只要求m≠4且n=3。但这位学生却结结巴巴讲了足足十分钟,语言组织比较混乱而且严重口语化,基本没有用数学语言。看到座位上的学生散散漫漫,甚至有的学生笑话台上学生的讲解,我意识到我们的数学需要学生的展示,只有不断的展示才有思考的过程,才会把数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数学思想,才会提高自己学习数学的能力。于是只要是数学课,对于发下去的数学学案,对于预习部分,我先放给学生自己小组内讨论,解决一些简单的习题,课上让他们上台展示自我的学习过程。科内探究的部分,注重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并引导学生组内讨论,探索,以“兵教兵”的方式让小组内成绩好的学生把题讲解给其他组员听,已达到所有学生都会的目的。对于部分习题,让学生自己主动来台上讲题,对于讲解特别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一段时间有意识的训练后,数学课堂活跃起来,课堂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多了,自愿上台讲题的学生也渐渐多了起来。

一次习题课,对于一题:已知一次函数y=kx+b,(k≠0)的图像过点(0,2)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2,求此函数的表达式。

班级不少学生主动举手上台讲题,学生甲上台后在黑板上划出一个一次函数的图像,然后开始讲解:由图可以知道一次函数y=kx+b,(k≠0)的图像与y轴交与A(0,2),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s=■·OA·OB等于2,可以求出OB=2,所以B点坐标为(2,0)。把A(0,2),B(2,0)带入y=kx+b可以求出k和b的值为k=-1,b=2,所以函数表达式为y=-x+2。学生甲对于他的解题过程充满自信,没等他走到座位上,学生乙站起来评价:他讲的题只讲了一种情况,对于k的值还有一种情况,在求出OB=2时他只考虑B点在原点右侧的情况没有考虑B点在原点左面的情况,所以B点坐标为(2,0)也可以为B(-2,0)。所以当B点坐标为(2,0)时函数表达式为y=-x+2;当B点坐标为B(-2,0)时,可以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所有的学生给予学生乙热烈的掌声。学生丙来到讲台前说,我不用画函数图像就可以解题,台下的学生顿时投来敬佩的目光。学生丙讲解:

解:∵一次函数y=kx+b(k≠0)图象过点(0,2),∴b=2,

令y=0,则x=-■,∵函数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2,

∴■×2×|-■|=2,即|■|=2,

当k>0时,■=2,解得k=1;

当k<0时,-■=2,解得k=-1.

∴y=x+2或y=-x+2

等他讲完,班级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对于三个学生的表现,我特别满意,一段时间的鼓励和训练他们在展示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学习数学学习能力。整个班级也出现合作学习,展示学习过程的学习氛围,数学课不在数枯燥无味的,而是充满激情和掌声的。学生在展示学习过程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有效开展学习过程评价 篇7

学习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学习。要做到有效开展学习过程评价,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十分重要。

首先,是基本思路的理清。

理清思路有两个步骤。第一步,需要从整个教育评价中明确地分离出一个领域,即学习评价领域。学习评价应区别于课程评价、教学工作评价、教育管理评价等。第二步,根据学习评价的中心内容明确地分离出若干个具体的评价领域:以学习起点为中心内容的评价即学习起点评价;以学习过程为中心内容的评价即学习过程评价;以学习结果为中心内容的评价即学习结果评价。

其次,是意义的认同。

学习过程评价至少有两层意义。其一,通过学习过程评价,真正达成理想的学习结果。要真正促成理想的学习结果的达成,就必须改进和完善学习过程,有效地开展学习过程评价。其二,通过学习过程评价,使学习过程本身更有意义。学习是学生的一种生活,而且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应该努力提升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

再次,是评价理念的整合。

评价是对整个教育活动的检验,所有的教育理念都在评价这个环节聚焦。学习评价需要对这些理念和精神进行有效的整合。

最后,是评价方法的建立与开发。

过程学习 篇8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教学目标。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彻底改变学习方式, 由过去主要听从教师讲授, 从学科的概念、规律开始学习的方式变为通过各种事实发现概念和规律的一种方式。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有利于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品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1]。因此,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优化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下面笔者就如何优化初中物理学习过程问题进行了探讨。

1. 创设情境, 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情景教学, 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 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 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创设适当的情境, 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2]。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如何利用情景教学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呢?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课堂表演等方法。例如, 在学习“摩擦力”这部分内容时, 学生总是很难弄清楚摩擦力的方向。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详细的幻灯片进行演示, 一遍不行还可以演示第二遍。幻灯片中还可以加入有趣的声音和图片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 在学习声音时, 我们可准备一些乐器, 乐器的声音千奇百怪, 先吸引学生, 再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是如何产生和变化的;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 电灯发光, 但是我们并不能观察出它是直线传播的, 此时, 我们可以应用别的发光体, 比如手电筒。将教室的灯关掉, 打开手电筒就可以明显观察到光的直线传播。实验虽然简单, 但是要在大规模的背景下完成, 不仅吸引了学生, 还让学生身临其境, 学到知识的同时还提高了学习热情。

2. 以学生为主体, 开展探究性学习

与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相比,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缺点是整堂课是教师的“独角戏”, 只是教师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 没有互动和过多的交流, 这样根本没法保证一堂课的教学质量。然而, 探索性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和创新[3]。

例如, 教师可以把讲台让给学生, 让学生当老师, 使整个课堂完全成为学生与学生互动的场所。这样, 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 讲课的同学会力所能及地把知识讲明白, 不仅自己学到了知识, 还练习了胆识, 锻炼了自我表达能力;听讲的同学可以提出一些不懂的问题, 也可以提出上面同学的不足, 帮助其改正。这样, 全班同学互相帮助, 互相监督, 不懂的问题共同讨论, 不仅都参与到了学习中, 还激发了学习热情, 调动了积极性。另外, 教师还要对该活动进行适当的总结,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指正和鼓励, 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3. 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开展探究性学习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基础阶段, 也是关键阶段。要想利用探究性学习优化物理学习过程的作用, 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物理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很多物理实验,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

实践表明, 探究存在于科学的前提下, 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就是探究。科学是什么?科学不仅是大把大把的理论知识, 更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物理作为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的一门自然学科, 它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观察力、一定的实践能力。然而, 思想和心态都不成熟的初中生该如何以正确的心态、科学的态度对待这门学科?可见, 初中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与科学的学习态度是互利共生的: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

总之, 物理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综合学科, 学生应该做到实事求是, 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学习;自己独立思考、积极主动、脚踏实地地研究问题。

4. 把握探究性提问的方法和时机

探究性学习往往是在探究性问题的指引下开展的。然而, 教师在提出探究性问题时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时机。例如, 在学习平衡力这一部分内容时, 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实例, 比如讲桌上的黑板擦是静止不动的, 教师就可以提问:为什么黑板擦在桌子上是静止不动的?它所受的力有哪些?这些力有什么关系?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平衡力的概念。相比开门见山就讲知识点更有吸引力, 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

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 探讨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模式。总之, 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如果不亲自参与探究, 学生就无法理解科学探究的艰难, 无法体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 参与探究可以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初中物理教师应切实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 注重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并对教学方法加以不断完善与创新, 优化初中物理学习过程。

摘要: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 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 树立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作者根据实践教学经验, 就如何优化初中物理学习过程, 从情景教学、选择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及注重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探究性学习,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魏世平.育人成才:探究性教学法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 2013 (6) :44-45.

[2]姚仁海.物理教学中利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能力[J].神州, 2012, (10) :146.

展现学习过程 促进教学和谐 篇9

一、展现学习过程, 与发展思维相结合

1. 阅读教学要重视通过变式训练来抓语言的理解、积累以及运用, 引导学生不断向新的思维广度发展。比如用“整洁”造句, 第一个学生说:“教室里很整洁。”紧接着造句的学生, 往往是只把主语“教室里”改成“校园里”“办公室里”……如果教师不及时提醒, 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训练效果就差。每当遇到这种情况, 我往往在此时进行启发:“谁能把教室里怎么整洁, 说给大家听听?”于是, 学生会说:“教室里很整洁, 墙壁洁白, 玻璃窗被擦得一尘不染。”句式基本相似, 但内容有了变化。教师进一步引导:“谁能换一个说法, 先说说教室里怎样整洁, 然后再用上‘整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跟着作变式训练:“教室里课桌排放整齐, 地面没有一点纸屑, 真整洁!”这个训练过程就清晰地展现出学习过程, 做到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

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要指导学生自己走完学习过程, 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 而且提高思维能力。例如, 课文《翠鸟》中“疾飞”一词的理解,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出“疾飞”一词所在的句子, 并让其联系上下文反复阅读、思考, 找出释词的依据, 最后让学生查阅词典进行验证。经过几分钟的静思, 学生纷纷发言。学生甲说:“我开始不懂‘疾飞’一词的意思, 后来我联系上下文读, 读到‘一眨眼, 它又轻轻地停在苇杆上了’一句时, 我想:‘一眨眼’说明时间很短, 根据这个词我就猜想‘疾’字在这里当‘快’讲。后来我查了字典, 字典里的解释果然是‘快’、‘急速’, 这时我真高兴。”学生乙说:“课文中写翠鸟蹬开苇杆, 像箭一样飞过去。平常我们经常讲光阴似箭, 是说时间过得很快, 我想这里是说翠鸟飞得很快、很迅速。”这里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 并恰当地运用知识的迁移, 通过假设———检验———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他们经历了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教师让学生展现出自已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之间互相受到启发, 这样, 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 而且提高了思维能力。

二、展现学习过程, 与引导学生自行阅读相结合

“业高为师, 德高为范。”教师良好的教法, 往往会潜移默化地转变学生的方法。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我尽量把教学过程安排得条理清楚, 向学生呈现正确的学习过程。教完一篇课文, 我就有意地引导学生回顾:“我们是怎样学习这篇课文的?”让学生从中“悟出”如何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遇到结构相似的片段, 我只重点讲一段, 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自学其他段。如《新型玻璃》一文的一到五段, 结构基本相似, 我只讲第一段, 二———五段自然段让学生模仿, 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了学法, 培养了自学能力。

三、展现学习过程, 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发展相结合

对课文的理解, 有着三个层次。第一层, 表层性理解, 就是知道课文说的“是什么”, 回答问题只是复述课文中的内容。第二层, 解释性理解, 就是懂得课文内容中所隐含的“为什么”, 能用自已的话回答问题, 能概括出课文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 能知其然, 也知其所以然。第三层, 创造性理解, 就是对课文有系统化地认识, 并能根据课文举一反三, 乃至发表自己的新见解。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如课文《种子》有两道课后作业题:“说说收集树种的任务, 全班同学谁完成得最好, 为什么?”“顺着课文的结尾想一想, ‘我’会讲些什么?”我们就据此设计成3道有层次的作业题, 让学生根据自已的水平, 任选一题。这3道题是: (1) 抄录描写同学们和一个小女孩交来的树种的句子; (2) 想象作文:“我”站在讲台上, 开始了教师生涯的第一次讲话; (3) 读后感:种子的启示。

四、展现学习过程, 教师应保证学生的思考时间和训练时间

由于学生个体智能的差异,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所需思考时间也存在差异。学生回答问题要经过“阅读课文———组织和选择合适的词语、句式———口头表达”这样三步。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常常不舍得花较多时间让学生思考, 往往看见几个优等生举手了, 马上就让回答, 渐渐使大部分学生产生依赖思想。有时, 提问后没有学生能举手回答, 有的教师不是改变问法, 让学生继续思考, 而是急于说出答案, 使学生失掉训练的机会, 因而有必要在提问后适当延长思考时间。同样的道理在范读或朗读指导后, 也应增加学生自由练读的时间。

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篇10

培养和强化学习兴趣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学生只有真正领会了过程和方法, 知识和能力水平才能获得有效的提升, 而且能够长久保持。而知识能力的提升给学习带来成功感, 又是兴趣的最有效且最持久保持的动力。可以说, 真正“有效”的教学, 也是有效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下面我们就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讨论一下如何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手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要重视始业课和序言课的设计, 知识面宽一点、浅一点, 抓住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点, 从而产生吸引力, 激发众多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讲授比例线段时, 我先讲了一则故事:公安人员一次在侦破案件时, 发现在现场有作案人留下的脚印, 公安人员立即取下脚印, 并根据脚印推算出作案人的身高, 作为侦破案件的科学依据。那么他们是怎样算出来的呢?原来有这样一个比例关系:脚印长:身高=1:7, 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住, 颇有兴致地量脚印算身高, 也有学生从自己的身高推算自己鞋子的尺码来印证。这样, 就会使学生对学习比例线段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 讲授内容要贴近生活和实际, 举例要生动有趣, 为学生铺设好通向数学宫殿的桥梁, 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有用且能学好。如在等比数列这个单元, 我讲了《借羊分羊》的故事:古代一农夫临终前对三个儿子说, 我仅有17头羊留给你们三人, 老大得一半, 老二得三分之一, 老三得九分之一, 讲完就去世了。怎么分呢?难倒了兄弟三人。这时来了一个老农, 手牵1头羊, 他思索了片刻说:我把这头羊先借给你们, 这样一共18头羊, 按比例不是好分了, 老大得9头, 老二得6头, 老三得2头, 还剩下1头仍还给我。这样分, 对吗?似对又不对, 这就使学生对学习等比数列产生浓厚的兴趣。学完等比数列后, 学生纷纷证明这样分的方法是正确的, 不仅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明显提高。

第三, 教法要多样, 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被动局面。固定一种形式容易使学生听课注意力不能持久, 产生单调、厌倦的感觉。围绕中心, 读读议议, 自学讨论不失为一好方法。如在讲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 课本上有这样一题:解方程:A, 我让学生自解、互议、互评, 不仅要发表自己的想法, 同时对别人的不同看法要摆事实、找论据, 在比较中取长补短。有个学生别出心裁, 把原式配成A的形式, 得A, 所以A。这种多向信息交流, 有利于灵活运用知识, 激发学习上的探索和进取心。

数学的思维方法比较抽象, 普通中学的学生解题时模仿教师的多, 因而指导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技巧, 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去解决实际问题, 从中让他们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也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我在讲完二次式定理后说:今天是星期一, 从今天算起, 第50天是星期几?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凝滞了。我接着在关键处诱发了一下:一个星期有7天, 50天有多少个7天, 还余几天?学生情不自禁地说:仍是星期一!通过这道题, 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激情。

同时,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在平面几何里黄金分割这一节中, 学生对它的背景了解甚少, 我给学生指出这不是数学游戏, 而是科学的结晶, 并发动学生去问、去找。此后, 学生会经常注意自己周围的数学问题, 并不断从报刊上吸取养料。

第四, 标新立异, 留下悬念。中学生心理有一个特点:好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 以数学本身丰富的内容, 处处给予学生以新鲜感。

1.探求解题的捷径

乘法公式A学生都能背出, 但它的变形就不一定知晓, 为灵活掌握这一公式, 在新年到来之际, 我请学生计算A。学生粗一看, 从数字关系总觉得有捷径可走, 但怎么走却有些捉摸不定, 当我点出利用乘法公式的变形A后, 学生一眼就看出了原式等于199。一学生说:“我明年也会编了。”接着他列出了算式。这样, 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又活用了公式。

2.培养发散性思维, 探求解题方法

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会受思维定式的影响, 模仿教师的多, 摆脱不了常规, 在解题有时就会遇到困难, 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

3.留下悬念

学生的思维活动要靠问题来激发, 没有问题就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留下悬念, 会引起学生的思索, 产生刺激, 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如在勾股定理这一节, 留下两个问题: (1) 若a、b、c成勾股数, 那a:b:c是多少?当场有不少学生脱口而出:3:4:5。我进一步指出:3、4、5是构成勾股数, 但勾股数是不是一定为3:4:5, 如9、40、41。 (2) 给你一个正整数a (a>0) , 你能不能写出另两个整数, 使其组成勾股数?课后学生议论纷纷, 各抒己见, 最终统一了认识, 送来了答案。学生不仅对这两个问题印象深刻, 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更浓厚了。

语文学习过程研究 篇11

关键词:感受;意义;策略

一、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体验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即使有些学生能够自发地探究学习过程(例如想一想自己是怎样思考问题并且找到问题答案的?),但是这样的学生毕竟为数较少,而且他们自发探究费时多、效率低。作为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我们更有必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并掌握科学的学习过程。如果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并掌握学习过程,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将更能促进学生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检验、自我评价,实现学生自我探究学习语文的愿望。这种自我认识的活动对学生来说实质上也是一种内反馈活动,它可以使学生从自己已经经历过的学习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使学习过程不断地得到优化。这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小学语文教学中因受“重结果、轻过程”的影响而导致“学生已过低、中年级,而居然在学习上尚未‘入门”的窘境。

二、学习过程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当今语文学科的功能,即: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技能转变为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同时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大特征就是让学生自主化,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做主,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认识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完成,任何高明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代替学生的思考;从教与学这对矛盾看,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我们要使学生长足地发展,就要大力强化内因的作用,把学生摆在主人的位置上去,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参与性、创造性。

三、学生学习语文过程的策略

1.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语文的时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新课改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把课堂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自己学习,而不应该让语文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传统的语文学习注重的是语文知识的积累,追求的是知识的全面、系统。“问答式”语文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调动,思维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实际上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仍没有被调动起来。这种语文学习,把语文知识弄得支离破碎,语文学习成了作业练习。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既遵循了汉语学习的特点,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又着力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是真正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2.倾听学生发言,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说出自己思维的过程

学生有了自主学习语文的时间,是否就表明学生学会学习语文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学生究竟是怎样学习语文的,只看表象是无济于事的。语文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学习内容,调动知识储备,展开联想、想象,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积累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让学生充分表达,语文老师悉心倾听。当学生发言时,老师却心不在焉,不能让学生充分表达,这样做既失去了学生发言的意义,又容易挫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因此,语文教师倾听学生发言,鼓励学生充分表达,是进一步了解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有效方法。

3.对学生的发言积极评价,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语文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后,要积极予以评价,或表扬肯定,或求同存异,或进一步引导。一味喊好不行,一概否定不行,不置可否也不行。学生毕竟是学生,认识问题肤浅,思维能力不足,有时也有可能是非颠倒,美丑不分。语文教师抓住了学生回答问题中暴露的问题,也就是抓住了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识能力的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会逐步加深。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用宽容的心态、欣赏的态度,倾听学生对作品的独特感受,而不应求全责备。

总之,语文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着与其他学科截然不同的特点。在目前语文学习日益被边缘化的今天,研究语文学习的过程,加强汉语教学,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81.

[2]张焕庭,赵兴中.心理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

注重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能力 篇12

一、改变备课方式

传统的备课把教师如何讲解清楚教学内容,如何让学生听懂教学内容为核心。新课程的备课在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怎样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取求知能力,因此,在备课中教材的功能发生了改变,教材由原来的“教本”变成了“学本”,是学习的工具,备课时应重点研究如何设计应用教材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并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分析、推理而获得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强化课堂教学过程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指导者。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由讲授变为讲解,即在学生讨论、思考、思维活跃后讲解,讲解不是简单的把知识告诉学生,而是依据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变化和问题,进行及时的帮助、指导。讲是为学服务的,不仅要解决学生的疑惑,还要通过解决疑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时的讲解要直接针对学生的需求,使帮助更有效。要做到这点,教师要目光敏锐善于发现学生的需求及问题,不仅要注意学生学习活动中正确的方面,还要关注错误的方面,及时引导学生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例如在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时,我发现有同学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出现的颜色不是紫色,而是蓝色,我立即组织学生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共同探寻成因。在教师引导下,同学们找出了问题之所在,该同学加双缩脲试剂B时加入了1mL,多余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而呈蓝色,通过分析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双缩脲试剂和菲林试剂检测原理的理解,还学习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提高了思维能力。

新课程的教材中有许多资料分析、探究、实验等,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后,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例如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的材料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用柱形图的形式给出了番茄和水稻在相同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几种无机盐的变化,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从柱形图中可获得哪些信息,然后让学生交流发言,开始时,学生注意的只是表面的信息,如水稻吸收的镁离子比番茄多之类的,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同时具有几个变量时,要在只保留一个变量的基础上分析,很快,学生就得出了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不同等结论,通过以上教学过程,不仅使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一结论呼之欲出,还培养了学生解读坐标图技能,也培养了学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

三、优化复习过程

高三的复习,不是把学生当做装知识的容器,大量灌输知识,而是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复习习惯和自主复习能力,努力使复习进入良好循环状态。一方面是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发现自身的学习问题,带着问题复习。我在复习教学中采取结合复习内容先解决关键性的学习问题,如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再由易到难的引导学生建立复习内容与有关的其他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有效的保持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复习中切忌教师满堂灌,要充分调动学生回顾已有知识,积极自主的复习。同时在解决学生共性问题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在复习中得到提高。

复习教学中,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即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教学中,不能就答案讲答案,而是着力讲解解题中的读解试题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引导学生分析题中所给材料的特点和结构,如何从设问的意图解读材料,如何发现解题条件,特别是隐性条件,如何明确和读解设问指向,寻求答题思路。在讲解审题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如何组织答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审题中推导出答案,而不是告知答案。例如: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人体内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B.在反射弧中,决定兴奋单向传导的结构是突触

C.Na2CO3/Na 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D.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35℃降至5℃时,耗氧量增加,尿量增加,酶活性基本不变

上一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下一篇:语文教育和德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