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队伍文化素质状况调查报告

2024-06-14

职工队伍文化素质状况调查报告(共8篇)

职工队伍文化素质状况调查报告 篇1

xx职工队伍文化素质状况调查报告 为更好地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维护职工文化教育权益,加速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根据上级工会组织要求,2010年5月xx管理处对职工队伍文化技术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总体评价

在xx管理处的大力倡导下,广大职工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职工文化技术素质整体水平呈逐年提高的趋势。据调查,xx现有职工47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24人(第二学历占17人),占总人数的57%,大专在读11人占总人数的23%,职工求学、求知、求技的意识普遍提高,“充电”需求日益增长,学习热潮悄然兴起。

二、主要问题

职工队伍教育内容不适应野鸭发展需求。其主要表现:xx职工第一学历为本科的占6%,研究生的占2%,高层次文化职工仍然是少数;技术素质不适应,技术职称为初级占32%,中级占17%,高级占4%,初级以及初级以下技术等级比例过大;学习和技术技能水平不适应,能力低,学历和技术职称比例呈递增趋势的同时,实际学习湿地保护的专业人员却不多,真正能在xx担当技术中坚的人才很少。

三、原因分析

1、内部培训方面:

近年来,管理处根据保护区建设发展的需要,通过专题讲座、技能培训、外出考察及选派人员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等形式,进行对干部职工的素质教育和技术培训。但是,随着保护区的各项工作的全面展开,内容多了,任务重了,特别是保护区的多项工作季节性较强,主要集中在4月—10月。因此,管理处在工作繁忙季节安排集体进行理论学习的时间不足。

2、继续教育方面:

在选择继续教育时存在专业对应性不强,单纯地提高了学历,没有真正起到提高单位技术力量的目的。

四、对策建议

1、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把提高职工队伍科学文化技术素质当作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培养教育理念,增强竞争能力。只有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增强职工竞争能力,才能提高单位竞争力。高素质职工队伍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决定因素,可转化为创造力,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要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树立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理念,把提高职工队伍科学文化技术素质

2当作重大战略任务来抓,推动工会职工教育健康发展。引导职工转变观念,增强创新意识。

2、广泛开展学习竞赛活动。这是职工加快知识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不断进步的时代需要。要为职工构筑终身学习的平台,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职工活动。大力营造学习氛围,使广大职工意识到“培训是最好的福利”“学习是最大的维护”,把终身教育当作紧迫任务。并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积极创造学知识、练技术、比贡献良好风气,调动职工学习积极性,真正为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而学习。

3、发挥工会组织优势,积极参与职工教育管理。要突出工会维护职能,加强调整劳动关系机制建设,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要发挥工会教育培训的组织、宣传和阵地优势,坚持对职工进行不同形式技术业务培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根据单位发展情况不断更新和充实教育内容,努力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职工队伍文化素质状况调查报告 篇2

为此, 笔者对辽宁省几个国有特大型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特别就企业的体育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以探讨企业体育文化在促进国有特大型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辽宁国有特大型企业体育文化建设的多层面性

辽宁省国有特大型企业的体育文化建设具有多层面性特征, 这是我们通过对鞍山钢铁公司等几个国有特大型企业体育文化建设的情况调查了解到的。

作为国家著名的特大型企业的鞍山钢铁公司, 对企业文化建设非常重视, 特别是对企业职工的体育文化建设有着一套整体的部署和安排。企业转型后, 鞍山钢铁公司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以发展大众体育为主, 强调全民健身思想, 提升职工对加强身体锻炼重要性的认识, 不断增强职工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加强对职工体育文化的管理工作。鞍山钢铁公司的13个二级公司下设的180多个单位, 相继成立了职工体协, 并设有专门的体育宣传干部, 具体负责对所属单位的体育文化建设的指导和宣传工作。

辽河油田的职工体协成立于1986年。1998年该体协进行了重新改造, 修改并通过了协会的章程。企业转型后, 辽河油田职工的体育文化建设又有新的发展, 1996年成立了文化处, 负责和承担企业的文化建设和体协工作。这样就从根本上把企业体育文化建设纳入了企业的文化建设范畴中来, 进而拓宽了体育的功能, 发挥了体育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此外, 辽河油田从1996年以来, 先后成立了各种单项的职工体协组织, 由球类、棋牌、武术、台球等12个单项职工体协, 这些体协分别由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 做到了领导、组织人员、场地、器材等依次到位, 为职工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拓展了空间, 丰富了企业文化建设内涵。

通过调查, 我们了解到, 辽宁省国有特大型企业职工体育活动的管理具有较强层次性和科学性, 分工明确, 责任清楚。自上而下的职工体育文化管理机构 (各种体育协会和体育组织) , 为企业职工的体育文化活动开展, 从组织上给予了保证, 为企业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辽宁省国有特大型企业对加强职工的体育文化建设工作是非常重视的。这些企业的领导班子把开展职工的体育文化活动, 加强职工体育文化建设, 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在职工体育文化建设组织管理方面配备了强有力的干部, 并通过层层的职工体育管理机构, 来实施和组织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 进而有力地推进了企业职工的体育文化建设, 丰富了企业文化建设内涵, 提升了企业职工的素质, 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

二、辽宁省国有特大型企业体育文化建设的灵活性和广泛性

坚持企业职工体育活动的灵活性和广泛性, 是由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所决定的。企业不可能像学校一样, 将体育作为对学生必须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 列入学校的整体教育计划之中。而企业职工的体育文化活动, 主要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和各个体育协会的计划下, 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来灵活安排。因此, 辽宁省国有特大型企业职工的体育文化活动多以娱乐性为主, 而竞技性的体育活动, 则由企业体协出面组织或参加行业体协组织的大型体育运动比赛。

辽宁省国有特大型企业职工体育活动开展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特征,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充分发挥职工体协的作用, 促进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

锦西炼油化工总厂的职工体协注意发挥各个职工体协的作用, 每个月都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职工体育活动, 而且不同时期, 围绕着职工的实际情况, 推出内容不同的职工体育活动。比如2003年该厂的领导和职工体协就把6月份, 确定为“我运动、我健康, 全民健身活动月”, 目的是号召全厂职工加强身体锻炼, 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与此同时, 该厂投入大量的资金, 购买了各种体育器材, 为职工体育健身活动创造条件, 激发了职工的体育运动热情。该厂体协在职工中经常开展的群众性体育娱乐活动有:扭秧歌、打腰鼓、健身操、木兰扇、乒乓球、羽毛球、拔河等。这些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受到了全厂职工的欢迎, 使职工体育活动从上而下、从点到面不断得以普及,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统计, 该厂2003年就有7000余名职工参加不同项目、不同程度的体育锻炼活动, 占全厂职工总数的70%左右。

2. 坚持与时俱进, 根据变化的情况合理设计、科学安排职工体育活动。

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特点, 并从职工的实际情况出发, 将群众性的职工体育活动体制进行了调整, 具体做法是:开展职工体育活动时, 在竞赛方式上改双循环制为单循环制, 缩短比赛的周期;在比赛时间上, 进行科学设计, 合理安排, 对时间进行限制, 改大组比赛为分组比赛。除此之外, 该公司为使广大的职工都能够有时间、有机会参加体育活动, 体现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性和灵活性, 还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职工开展不同内容的体育活动;倡导职工人手一件小型体育健身活动器具, 每人掌握两种以上健身方法, 积极引导职工参加各种体育健身活动;连续多年坚持开展全公司的职工广播体操活动, 要求全公司的职工每天都要提前到达单位做广播体操, 从领导到职工都不允许迟到。所有这些具有广泛性和灵活性的职工体育活动, 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 培养了职工群体意识, 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推进了企业的文化建设开展, 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

职工队伍文化素质状况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 石化企业; 廉洁文化; 提升; 干部职工;队伍素质

大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深入推进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大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增强石化企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石化企业作为国家的特大型企业,承担着国家的油气能源生产任务,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石化企业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关乎着油气生产、勘探开发,所以在石化企业干部职工队伍群体中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石化企业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就显得更为重要。

1 充分认识加强石化企业干部职工廉洁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石化企业作为国家的能源企业,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石化企业的油气生产,已经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广大干部职工凭着对党的忠诚,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对企业生产经营、勘探开发工作,任劳任怨,忠于职守,勤奋敬业,忘我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圆满完成了油气生产任务,为促进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干部职工的绝大多数能够坚持按原则办事。许多干部职工经受住了金钱的诱惑,克服了待遇偏低,生产条件较差的困难,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树立了石化企业干部职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良好素质。体现了干部职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特殊品质。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向石化企业干部职工提出了更新更重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建设一支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干部职工队伍作保证。。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石化企业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确实存在一些不适应经济、思想深刻变化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适应。一些同志面对迅速发展的客观形势,安于现状,不注意了解和接受现代先进文化和先进的工作观念,遇到问题往往强调客观原因而消极等待,一些同志进取精神不足,不注重学习新知识,凭经验工作。

二是队伍素质不适应。在这支队伍中,由于招工的渠道不同,导致文化层次和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给提高生产经营、勘探开发效益和质量,带来一些困难。

三是管理方式不适应。石化企业干部职工的管理,应当有别于其它企业的管理。

存在上述问题具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中一些同志和部门对石化企业干部职工工作不够重视的原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使石化企业干部职工队伍素质跃上一个新台阶,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2 大力加强石化企业干部职工廉洁文化建设,全面提升石化企业干部职工队伍素质

石化企业干部职工廉洁文化建设是指围绕廉洁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使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形成以廉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营造清正廉洁的浓厚文化氛围,从而增强工作廉洁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2.1 光大思想政治文化,确保石化企业干部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 政治思想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石化企业干部职工廉洁文化建设,必须以廉洁从企的思想文化教育入手,加强石化企业干部职工政治思想文化建设。一是要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学习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继续学习贯彻党章,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始终保持队伍建设的政治坚定。二是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是我们党在法制建设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指导我国法制实践的根本指针。三是要学入开展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在干部职工中形成秉公办事、清正廉明、严格自律的工作文化。

2.2 强化企业文化,保证石化企业干部职工队伍的内在素质。 石化企业干部职工的中心工作是生产经营工作,企业能力是效益与效率的具体体现,也是石化企业干部职工工作水平高低的价值尺度,更是石化企业干部职工队伍的内在素质的直接体现。一是要有重点选送优秀人才到石化院校和培训机构学习深造,学习先进工作理念、现代的工作管理、高效的工作模式,做到以点带面,以应对新的工作环境对石化企业干部职工的挑战。二是要加大在职培训。每月要抽出一定时间对所有干部职工进行业务基础知识的学习教育,使之经常华、系统化。鼓励干部职工函授或自学更高层次的学历。三是加大考核制度落实。要不定期、不定时、随机抽查与定期考核相结合。以提高干部职工驾驭高科技工作的能力。

2.3 培育职业道德文化,确保石化企业干部职工队伍的外在素质。 所谓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而职业道德则是人们在其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随着构建和谐社会方略的确定,干部职工职业道德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遵守职业道德是干部职工的职业要求,是干部职工自律和工作的内在保障。干部职工只有严格遵守企业内的的职业道德,干部职工队伍才能不出问题。在实践中,一是要强化干部职工职业道德意识。在任何时候都要服从党和国家、企业的工作大局。二是要培育干部职工职业化思维方式。三是严格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保持清正廉洁,遵守工作礼仪,加强自身修养。

2.4 提高规章制度文化,打造石化企业干部职工队伍的自制素质。 石化企业干部职工规章制度文化,是由各项规章制度所组成,是约束干部职工遵纪守法,建立良好职业操守和廉洁高效工作的重要保障。促使干部职工更自觉的遵守石化企业干部职工各项廉洁制度。只有提高了规章制度文化,才能以根本上提升廉洁文化建设、杜绝不廉问题的发生。所以在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和创新。一是要结合实际严格落实石化企业为干部职工制定的"十不准"要求。

职工队伍文化素质状况调查报告 篇4

一、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前后发展变化基本情况

改革前,我市粮食购销企业共有33家,粮食仓容总量205.45万吨,职工3004人,其中男职工1646人,女职工1358人;改革后,截止2009年12月,我市粮食购销企业26家,粮食仓容总量57.49万吨,职工933人。从职工性别看:男职工644人,占职工总数的69.02%,女职工289人,占职工总数的30.98%;从职工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133人,占职工总数的14.26%,31-40岁271人,占职工总数的29.05%,41-50岁377人,占职工总数的40.41%,51岁以上152人,占职工总数的16.29%;从职工文化结构看:初中以下职工121人,占职工总数的12.97%,高中524人,占职工总数的56.16%,中技职工66人,占职工总数的7.07%,大专196人,占职工总数的21.01%,本科以上职工26人,占职工总数的2.79%;从职工技术素质层面看:具有技术等级

1资格的初级工314人,占职工总数的33.65%,中级工134人,占职工总数的14.36%,高级工15人,占职工总数的1.61%,技师4人,占职工总数的0.43%,具有工程师或同等职称的26人,占总职工的2.79%。从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队伍构成来看,与改革前相比,仍然存在“三多一少”现象,即40岁以上老职工多,高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职工多,普通工人多,专业技、院校毕业生少。

二、职工教育培训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粮食行业十分重视职工队伍素质建设工作,尤其注重职工思想道德和业务等素质教育培训。为加强全市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管理和具体指导,结合我市粮食购销企业职工队伍建设的实际,制定了我市粮食购销企业教育培训规划,使教育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做到了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注重实效、措施落实。一是坚持开展职工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 争做知识型职工”、创建“工人先锋号”、安全生产竞赛等多种载体,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技能培训、技术比武活动,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近年来,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推动了广大职工学习技术、锤炼素质的热潮,并涌现出了市级以上技术能手8人。二是坚持每年开展职工运动会,近年来成功举办了全市粮食购销企业职工乒乓球比赛、我爱淇河喜迎奥运徒步走等活动;粮食企业还开展了篮球赛、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我市粮食购销企业职工体育工作和群众性健身活动的发展。三是加大了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落实了将职业技能培训经费在本单位教育经费中列支等有关政策,确保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2009年投入职业技能培训经费约10万元。四是对特有工种岗位采取脱产培训,几年来,先后有135人取得国家承认的保管、质检初、中、高级等级证书,充实了保化特有工种队伍。

三、职工队伍素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粮改以来,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队伍年龄构成上存在老龄化、文化层次过低、技术素质上普工多技工少、人员技术结构不合理等状况,已成为影响企业快速发展与创新的障碍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现状和经营管理实际,对如何加强职工队伍素质建设提出如下对策。

(一)全面加强企业组织和职业道德建设。

全面加强企业自身和思想政治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对企业凝心聚力,驾驭市场搏击商海,科学协调发展必将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加强企业管理层自身建设。企业管理层自身建设的目标是:竞争意识、购销经营能力强;组织领导、企业管理水平高;团结和谐、大局观念意识浓;奋发向上、创新争优

精神振;遵纪守法、职工信任形象好。全面落实绩效考核责任,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不断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2、加强企业职工队伍职业道德建设。企业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开展经常性地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切合企业实际的正确导向,努力把职工培养成积极向上、弘扬正气,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争创效益、诚信明理,团结互助、顾全大局的企业的真正主人。

(二)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综合素质。

企业管理层及主管部门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坚持以提高职工素质为目的,以激励创新精神为动力,全面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培养一支思想观念新、业务技能精、敬业精神强的学习型、创新型职工队伍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加强职工培训教育的领导工作。搞好职工培训教育的关键是企业领导要提高对职工培训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真正把职工培训教育当作企业发展壮大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任务来抓,在政治上加强领导,在工作上大力支持,在培训教育经费上保障有力,帮助解决职工培训教育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创造良好的培训教育条件。构建一个科学、合理、运作流畅的企业内部培训教育机制,制定职工培训教育发展规划,将培训教育工作纳入企业常规管理中去。

2、提升职工队伍的技能水平。从粮食工作实际出发,采取专业培训、岗位练兵、轮岗交流、自学成材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技能水平,调优知识结构。鼓励职工在岗自学成材,对获得有国家权威部门认可的专业技能资质,并服务本系统相关专业工作的职工,企业应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职工技能水平的提高,对更好地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确保储备粮和库存粮安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可靠的人力保障。

3、依法开展经营及管理活动。加强职工法纪法规意识教育,经常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职工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企业负责人要带头增强法制意识,做到企务公开,增强企业购销经营活动的透明度,廉洁经营,认真执行国家的粮食政策,维护粮农的合法利益;坚持依法、依章进行企业管理。企业法人代表要不断提高依法从事各项经营活动和管理工作以及处理相关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的运用是企业活力所在,也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的关键。我们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按需激励、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严格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联系企业实际,运好用活激励机制。一是在物质激励方面。要量化岗位工作量、难易程度和工作业绩,适当拉开收入差距,使工作量大责任重且完成任务好的职工多得,反之

要减少收入。逐步解决大锅饭分配机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鼓励竞争,在竞争中提升职工队伍素质;二是在精神激励方面。要坚持和拓展评先评优工作;要抓典型、树典型,以典型事例激励人、教育人、警示人;三是在职位激励方面。要积极培养、考察和使用优秀职工,适时充实管理岗位或关键岗位,使职工有“盼头、奔头、干头”。

职工队伍文化素质状况调查报告 篇5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竞争的焦点突出地表现为“人”的竞争。人力资源素质低下,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已经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做为工会组织要充分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深入实施职工队伍素质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职工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大力推进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一、加强道德教育,提高职工思想素质

不少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较差,其根本因素,就是思想素质的问题,职工职业道德则关乎企业的强盛和衰败,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工会组织要利用多种载体和媒介,如知识答卷、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形式,通过组织职工学习“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活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职工,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职工,用科学理论武装职工头脑,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政治素质。积极开展形势教育,以及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教育,使职工认清深化改革的趋势,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的紧迫性,树立危机感。通过有效方式,引导职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良好职业风尚,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知难而进的时代精神。

二、树立新型学习观,提高职工文化素质

学习是我们企业职工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而新形势下树立新的学习观更是必须的。要大力弘扬学习、创新、团结、发展的精神,树立“竞争就是学习力的竞争”观念,树立人力资本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工会组织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帮助职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全程学习的新理念,鼓励他们在岗位上成才,在工作中创新。

学习要常抓不懈、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充分利用“职工书屋”、“职工之家”等阵地,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寓学习与工作中,寓教育于活动中,为职工创造学习条件,吸引职工广泛参加。定期组织职工、管理骨干、技术标兵等进行专项学习培训,重点培训对企业发展有用的知识、对岗位最有效的技能,把生产技能等级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推行职业资格证制度,加强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考评及评定推荐工作,为生产一线人员构建一条由初级工到高级工,从技师到高级技师的成才通道,从而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激励职工自学,增强自我提升的自觉性。自学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形式,也是职工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要设立奖励专项基金,对自学考证书、考职称、升学历等事项分层次予以奖励,激励职工提升自身素质。努力创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激励职工岗位成才、自学成才,引导职工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在奋斗中充实自己。

三、开展技术创新,提高职工技能素质

开展内容丰富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促进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职工作业环境的一项基本职能,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平台,提高职工素质,提升职工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工会组织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职工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并将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纳入企业整体技术创新

规划和工作目标。激发职工钻研本职业务,提高岗位技能,掌握更多新知识、新技术和创造发明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造就和培养更多的知识性技能型职工。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供素质保障

提高企业职工队伍技术素质浅谈 篇6

企业职工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企业的兴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职工队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企业劳动力的素质,使之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针对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形势,目前职工培训工作面临着提高素质、更新知识与思想观念陈旧、管理方式落后、培训方法单调等问题之间的矛盾,如何妥善解决这一矛盾,培养一支素质高、作风硬、应变能力强的职工队伍,关系到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大计,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更新观念,提高人才意识

企业的发展,一是靠科技进步,二是靠提高劳动者素质。而科技进步,说到底也是靠高素质的人才,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在我国,企业进入市场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竞争,企业要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就看有没有配套的高素质的人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开发的竞争。正如《大趋势》的作者奈斯比特所说:“在工业社会里,战略资源是资本,在新的信息社会中,这种关键性的资源就变成信息、知识和创造力了,只有一处可供企业开采这些有价值的新资源,那就是它的职工”。因此,人力资源开发的好坏不仅是一个企业能否良性发展的基础,而且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与之相适应,职工培训工作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一项关系企业命运、前途的战略性任务。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单位对职工培训工作并不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职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片面的人才观也使许多青年人不愿当工人,不愿学技术,盲目追求文凭,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职工技术素质的提高。据统计,目前全油田80%以上的井下、设备、人身事故是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差以至操作失误、违章作业造成的,事故损失已经严重影响到全局的整体效益。所以,一方面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尊重技能、尊重人才”的氛围,提高广大职工的培训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结合目前油田的改革和发展形势,对职工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他们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提高

自身素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而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培训,提高素质。

二、更新培训内容、方法、手段及形式,提高培训质量

一是要更新培训内容。我们现有职工培训的内容普遍遵循一个“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历史地看,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低起点地提出这个原则会一时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但长远地看,把职工培训限制在拾遗补缺的狭小天地里,不利于建立职工培训体系,也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对职工素质的要求。因此,职工培训内容不仅要与企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而且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使培训工作进一步贴近经营管理、生产建设和科技进步,打破传统的普通教学模式,结合培训特点和实际,区别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职工,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从而满足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

二是要更新培训方法和手段。培训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直接影响着职工培训质量的高低。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现有的课堂填鸭式培训方法和手段必将被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所代替,从而使职工能够从枯燥的纯理论教学中解放出来,增强他们对培训学习的兴趣,改变过去那种培训教学过程中教师疲乏、学员厌倦的现象,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三是要改革培训形式。职工教育的培训形式必须符合本企业特点,符合成人教育的规律。从目前培训形式上看,普遍存在着“为培训而培训”的现象,培训的针对性和实践应用性差,热衷于一期又一期地办班,表面上看很热闹,但是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职工本人对此种类型的培训也是怨声载道,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根本无从谈起。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展针对性强、适应性广的多种培训,打破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代之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开发体系,破除“一刀切”、“齐步走”的陈旧培训教学方法和形式,提倡和鼓励职工立足本职岗位,通过业余自学、岗位练兵、互帮互学等方式,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教学中多采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同时多创造条件让能力强的学员多学一点,以利于开 发人力资源的潜能,提高培训的质量。

三、贴近生产实际,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职工培训工作

根据油田目前的改革与发展要求,职工培训工作要贴近生产实际需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油”战略,以加强对企业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政治、文化、业务培训为核心,通过开办夜校、星期日学校、函授班、半脱产班、短期轮训以及印发专项辅导材料等方式,脱产与业余相结合、自学与辅导相结合,全方位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1.要搞好适应性、应急性培训,提高职工的应变能力。随着目前油田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知识、新技术,需要职工适应、了解和掌握。为此,要抓好两方面的培训:一是对企业管理干部进一步搞好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普遍性培训和市场经济管理知识的更新和补充,如信息知识、组织行为学知识、法律法规知识、计算机应用等;二是适应市场需要,开展新思维、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设备培训,使职工在风雨变幻的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发挥新的才能。

2.抓好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目前,部分职工由于文化水平低、技术素质差,已经跟不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脚步,从而影响了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因此,必须对主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的更新和补充,拓宽继续教育渠道,提高他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吸收、消化和改造能力。继续教育的内容要适合现代企业现代化管理、技术引进、设备更新等的实际需要,采取讲座、中、长、短期培训、第二学历、专升本等方式,使他们掌握本专业更高层次的新知识、新技术,成为既懂生产技术,又懂管理且善于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促使知识结构由单一知识型向多项知识型转化,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3.加强岗位技术培训,全面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岗位技术培训是职工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素质需要,是对职工进行以提高工作能力和生产技能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形式。要适应市场竞争和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围绕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大力抓好岗前培训、岗位技能培训以及技术等级培训等,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技能,使在岗人员的技术素质在整体上得到提高。

4.根据需要,适时开展转岗培训。随着目前“减员增效”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大量的职工需要转岗,改变原来的工作岗位,从而需要进行转岗培训、新技能培训。这需要我们作好充分准备,适时地开展此项培训。在转岗培训中,首先要抓好转岗人员的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在培训方法上,力求结合实际、形式多样、按需施教地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在重新上岗前,使他们的政治素质、技术知识(应知)、操作技能(应会)、劳动责任、身体素质和文化程度都能满足新岗位的要求,同时保证“减员增效”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建立新的职工培训运行机制

要抓好职工的培训工作、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必须建立一套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职工培训运行机制,这是搞好职工培训工作的前提和保证。目前,职工培训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与没有建立好的培训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培训效果与个人利益没有结合,是造成“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等现象普遍存在的直接原因。因此,要提高职工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要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用人、分配、激励政策。

一是要结合目前油田“分流转岗、减人增效”工作的开展,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在科学定员、定岗的基础上,从岗位资格考核合格人员中优先录用那些技能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实现职工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职工竞争上岗、岗酬结合、易岗易薪的机制,把职工培训与“三岗制”的动态运行有机地结合起来。参加培训的职工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并享受相应的待遇,培训考核不合格者,则按规定待岗或下岗,在企业内部形成岗位靠竞争、竞争靠技能、分配靠贡献的动态育人、用人机制,逐步完善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相结合的培训激励机制,使职工培训工作从根本上由“要我学”转到“我要学”上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职工培训工作富有生机和活力,才能切实提高职工培训效果与质量,从而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岗位技能工资制。工人按技术标准,经考核鉴定取得初中高级证书,是晋升相应等级技能工资的必备条件,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也应建立规范化的考评和职务晋升考核制度。

四是要严格进行考核。要杜绝培训考试中的一切弄虚作假行为,以维护职工培训声誉,确保培训质量的提高。

五是要对那些业务能力不强、技术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岗位工作要求的人员及时进行适应性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确因素质教差、不能满足岗位要求的职工,令其下岗参加转岗培训。

五、加强培训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的培训教师队伍,是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关键。要把教师队伍管理纳入规范化轨道,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针对目前培训教师队伍年轻、经验少,强于理论教学而弱于实际操作能力的现状,要坚持以充实、调整、培训、提高的原则加强管理,并适当增加培训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践锻炼的机会,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来充实教学内容,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重点抓好继续教育,强化教师技能培训,苦练教学基本功,全面提高其驾驭教材、运用教法的能力,使教学方法与培训内容相适应,从而把理论教学、业务研讨、教学改革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过程中要树立“能力为本、技能为先”的教学思想,强化培训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考核—使用—管理的配套措施,大力表彰在培训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提高广大培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为提高培训效果与质量奠定基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必须加强职工培训工作,紧紧围绕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工作。随着目前油田“分流转岗、减人增效”工作的深入开展,强化竞争机制和岗位管理,增强职工竞争上岗的意识势在必行。岗位靠竞争、职务凭才干,改革给职工培训工作带来了很好的机遇,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性,象抓生产任务一样抓职工培训工作,把提高职工素质工作,列入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工作的重要议程,使企业走出一条既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又有较快发展速度的新路子。

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来源:淮南田家庵发电厂

作者:吴作仁 蔡传菊

字体:大 中 小

企业发展要依靠职工,同时企业发展也是为了职工,企业与职工要共享发展成果。在当前电力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企业外部生态环境日益复杂、生存空间越来越紧的形势下,如何实现老火电企业的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企业党政班子思考的问题。大唐淮南田家庵发电厂党政班子认为,企业要发展,首要问题是职工队伍的稳定;其次,抓好职工技术素质培训工作是关键。

一、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的实践意义

1.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是企业职工队伍稳定的需要。实现企业与职工关系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而职工队伍的稳定,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努力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提升职工的工作能力,让职工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收益较好,经济上得到保证;工作愉快,精神上得到享受;技能提高,社会上能够立足。职工只有对企业产生依恋,离不开企业,才能以自觉的行动,为企业发展创造“人企和谐”的优势。

2.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实现老机组关停时期职工队伍建设工作的平稳过渡,田家庵发电厂确定了“内强筋骨、外拓发展”的战略目标,“突出主业、多元发展”,在力争热电联产项目上马的同时,加快基地建设。目前,该厂已经建立起较为成熟的国内外检修、维护市场,为实现老机组关停后富余人员顺利上岗,职工技术培训工作成为本重要工作任务之一。以“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和快出人才”为目标,注重职工技术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企业三级职工技术素质培训网络的优势,通过开展生产技术竞赛系列活动,使企业内部富余人员及外部市场短缺人才培养的任务和责任得到基本落实,保证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是企业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2008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三是节能环保要求进一步提高;四是煤炭等资源价格呈持续上涨态势;五是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想立足,想发展,就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的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社会和谐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直接承担者。提高职工技术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增强职工的市场意识,培养一支技术精良、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是电力企业适应形势发展的关键。

二、不断深化新形势下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的主要形式

在企业,能够调动职工积极性、实现职工生产能力最大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通常,该厂把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定位在职工技术素质的提高上,其活动内涵一方面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激发职工学技术、练本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通过开展广泛的技术革新、技术攻关等竞赛活动,实现自身价值,增强企业竞争力。根据企业多年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经验,在新形势下有效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必须进一步深化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的主要形式——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具体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跳出内涵,拓展活动外延,提升劳动竞赛在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中的广泛性。将劳动竞赛的定位由单纯的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上升到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服务上来。把劳动竞赛活动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如企业内部检修质量的提高、外部市场的开拓、企业节能减排、多经多元发展、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等。劳动竞赛活动的视角定位越高,对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的要求就越具体、越深刻,对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助推作用就越大。在湘潭发电公司机组大修项目中,综合公司焊工班围绕具体工作就地取材,开展了外部市场检修队伍大练兵。活动开展后,焊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同时圆满完成了承包的机组检修任务,经验收,焊口合格率达到了100%,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双方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为企业拓展外部市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结合企业生产任务,该厂工会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知识相融合,在全厂开展了“四位一体”知识竞赛,并邀请基层单位行政负责人针对活动主题做即兴演讲,阐述本单位对如何开展好这几项工作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真正为企业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是不拘一格,多种形式并举,强化劳动竞赛在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中的适应性。目前,在企业内部开展劳动竞赛的形式主要有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单项竞赛和综合竞赛、长期活动和短期活动等几种方式。在活动中,该厂时刻遵循长期比赛不间断,活动内容有创新。例如今年在开展第四届生产技术竞赛系列活动年活动中,该厂采取了“厂级技术比武与车间技术比武相结合”、“技术比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利用6号机组大修的有利时机,“在干中学,在学中比,在比中有提高”,既培训了职工队伍,为企业节约了培训成本,又为企业转型期储备后续人才奠定了基础。短期活动发挥“短、平、快”的优势,专攻关键。2005年以来,该厂先后开拓了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国际市场,组织开展了多次针对性强的定向专业技术培训及比武活动,如工程监理、市场营销、项目经理实务、商务谈判策略、涉外员工培训等。从企业发展的需要、形势发展的需求入手,把几种活动方式相互糅合、搭配,找出贴近实际需求的竞赛模式,强化劳动竞赛在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中的适应性,不是一成不变重复以往的工作,而是将劳动竞赛活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国家级的岗位技术能手。

三是科学运作,把握行业特点,突出劳动竞赛在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中的实用性。企业劳动竞赛必须实现由单一的活动型向为企业创新创效服务型的转变,发挥劳动竞赛在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中的实用性价值,劳动竞赛活动才能呈现出长久不衰、生机勃勃的新局面。电力行业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必须把握行业特征,以技术革新、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为内容制定竞赛方案,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五小”活动、QC技术攻关、岗位大练兵、岗位技术比武、岗位自学成才等活动,采取以电量、安全、效益等主要综合指标为考评标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方式,科学运作,激励职工技术人才的培养。

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必须开展与职工的岗位实际相结合的劳动竞赛活动,盲目地为了开展劳动竞赛而开展劳动竞赛,一方面达不到竞赛的目的,另一方面还会挫伤职工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燃运分场职工在6号机组大修中,将生产现场变为竞技场,职工无论是“干”还是“比”的积极性都很高,出色完成了检修任务。运行分场则针对机组运行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练兵,缺什么就练什么,技术能力提升很快。

三、有效提高职工技术素质要坚持“三个必须”

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党政的大力支持,需要企业各部门的协调配合,需要全体职工的积极参与。新形势下,有效提高职工技术素质除了不断深化活动形式之外,还要坚持“三个必须”。

1.有效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必须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企业是经济实体,其中心工作是生产经营,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必须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制定出与企业生产目标一致的劳动竞赛活动方案,比如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主题竞赛活动,深入开展“安康杯”、“大唐杯”劳动竞赛活动,争创“工人先锋号”、“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创“巾帼标兵岗”等活动,处处从服务企业发展大局出发,争取企业党政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2.有效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必须以职工为根本。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活动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以职工为根本。一些企业在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活动中花了大力气,下了真功夫,却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是没有以职工为基础,要么一味站在企业的角度让职工顾大局、讲奉献,要么机械地开展技术练兵活动,忽视了职工精神和物质上的基本需求。坚持以职工为本,把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与实现职工自身价值、提高职工劳动收入、满足职工精神需求相结合,才能调动职工自主提高的积极性。

3.有效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必须与和谐企业建设相结合。以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为着力点,着力点实,发力就足。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实现职工与企业共享和谐发展的成果,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该厂从创建和谐班子、和谐车间、和谐班组、和谐职工队伍入手,开展了“和谐文化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厂工会、厂劳动竞赛委员会适时推出了“和谐同创友好班组”活动,友好班组之间进行以技术授课、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等为内容的承诺活动,促进班组之间、班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进。

新形势下,有效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是企业党政班子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企业工会组织落实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体现,该厂将紧跟形势需要,开展贴近企业实际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把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工作落到实处,为加强和谐企业建设,促进职工队伍稳定,为企业顺利实现热电联产转型做出新的贡献。

如何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

职工队伍的素质好坏,对站队向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根据我们实际工作中所掌握的情况,作一番探讨。

一、站队管理中不容忽视职工队伍素质

起初认为站队管理主要就是要形成一种抓安全的气势;造就一种良好的氛围。因此搞站队管理,首先便是增强宣传的力度,这种力度也多在“外美”上下功夫。再就是大兵团作战似的整治设备;美化环境。表面上看去,我站的管理水平似乎搞起来了,有声势了,见成效了。后来我们才逐步感到,这种管理对实际工作并没有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即使环境有所改善,设备整治象那么回事了,往往难以长治久安,容易形成“一阵风”。步子要迈得扎实,还得在人员素质上下功夫。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尽管我们也经常讲,但一度多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实在在的抓,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思想教育,经济考核、行政手段等过硬的措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

对我站前一段运营生产中出现几起事情回顾一下,初一看,是偶然发生的事。一经分析,关键是人员素质的问题,缺乏责任心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及安全知识缺乏。我们反复强调巡检制度没有真正的落实下去,依然有的职工我行我素,不按时巡检,造成一些事故的隐患;要求职工认真学习本岗位技术业务知识也没好好的落实下去,甚至与中心调控人员的汇报中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通过出现以上的事情,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思考的问题:究竟用什么来衡量站队管理的成效?实践使我们深感到,站队管理中最关键的因素不是别的,而是职工队伍的素质。如何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提高,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二、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存在的问题

我们反复强调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以人为本,下大力气提高职工责任感和技术业务水平。真正要使职工队伍的素质达到标准化站队的标准,确有一定的难度。从前一段站队管理的情况来看,提高职工队伍素质面还存在如下问题:

1、有些干部素质不高对职工的影响。

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要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干部本身的素质是个很关键的因素。如果有一个素质过得硬的各级领导班子;有一个好的“车头”,就能带出一支好的职工队伍。

2、职工主人翁责任感滑坡。

改革开放以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确实不少职工向钱看的意识多了,主人翁责任感少了。

这种人从心目中已经抽调了“奉献”二字,把自己当作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完全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不能摆正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不是比贡献,而是比那个岗位的奖金多。因此,分配工作往往讨价还价,接受任务是否爽快,就看其完工后给报酬的多少。实惠摆在第一位,安全意识退居第二位。这么一来,都在围绕各自的“钱眼”圈子转,导致联劳协作的精神差,职业道德下降,职工队伍的素质显然就差了。

3、管理体制上的弊端。

导致职工的素质差,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现行管理体制上的弊端。在现行体制下,对其本人不会有多大危害。企业的内部改革还没有改到真正“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岗位不同,薪酬不同”。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就出现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不少职工没有危机感,不思进取,对于自身业务素质提高自然就不放在心上,造成技术水平低下,这样下去势必对安全生产造成影响,更谈不上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品牌线了。

三、解决职工队伍素质偏低的几点想法。

职工队伍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要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1、首先抓好思想素质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在眼下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确实是一个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不少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较差,其根本因素,也就是一个思想素质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矛盾,必须要加强对职工的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职工敬业爱岗。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一是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职工敬业爱岗、干好本职工作上责任感。二是在形势教育中,认清深化改革的趋势,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的紧迫性,树立危机感。

2、干部自身要过得硬。

要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首先干部的思想作风要过得硬,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就要做到;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首先遵守。技术素质过硬,带头专研技术,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让职工学有榜样。

3、抓好提高职工队伍业务素质的强化工作。

针对站队职工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感到要从根本上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除以上谈的两点外,还应抓好提高职工队伍业务素质的强化工作。在这方面,我们准备从以下两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根据站上职工技术参差不齐的特点,在全站中开展了“一带一”活动,并且准备在所管辖站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学标、对标、练标”以及掀起的“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并树立各工种技术标兵,提倡一专多能,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为了将这项活动抓实抓好,还要制定相应的检查进度,落实达标职工的数量并直接与岗位、奖金挂钩,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推崇奖勤罚懒原则,取消现存的平均主义。

总之,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只有一支过硬的职工队伍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企业形象,才能创造出企业的品牌。所以要求我们从管理者做起,从根源做起,从小处做起,争取用最短的时间磨砺出一支技术过硬、政治立场坚定的队伍。

提高企业职工队伍技术素质浅谈

对企业技工短缺问题的思考

近年来,企业出现了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严重的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为使我国企业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迎接我国是“世界制造业中心”、“世界工厂”的到来,我们必须采取措施,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加快培养一大批技术娴熟、手艺高强的技术工人。

笔者现就企业存在的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我国企业技术工人短缺的现状

1.技术工人比例严重失调。目前,我国城镇企业中的职工达1.4亿多人,技术工人占职工总数的40%左右,而且初、中、高级技工的比例严重失调,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比例只有3.5%(资料来源于2002年7月29日吴邦国同志在全国职工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技术工人需求大于供给。据统计,我国高等级技术工人仅占我国职工的3.5%,按照十五计划提出的“将高级技能人才的比例提高到20%”的目标估算,还短缺2300多万高级技工。去年第三季度,全国89个城市报送了本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信息,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技术工人需求大于供给的态势。今年2月12日,上海市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披露,最近三年,上海市用人单位对持有资格证书的技工需求总量不断增加,而增加的主要部分集中在中高级技工,尤其是高级技工,每年增加50%以上。去年,上海市高级技工需求达1.28万人,但拥有高级技工证书的技工仅为0.38万人,占市场需求的30%都不到(资料来源于2003年2月13日的解放日报、2003年2月11日的劳动报等)。

3.技术工人断层。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断层、断档、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一些绝活面临失传,前景堪忧。据调查,武汉、太原、沈阳、重庆等产业工人集中的城市,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技工断层现象。广州对80家企业的专业调查表明,真正受过 正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技工只有27.7%。上海市的技师队伍中,35岁以下的只有10%。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车、钳、铆、刨、镗等生产岗位上30岁-40岁左右的技工已非常稀少,都由50岁以上的老工人挑大梁(此数字来源于7.29吴邦国讲话)。

4.技术工人年龄结构趋于老化,高级技工的大龄化趋势日益凸显。国家统计局上海市调查队对全市60家制造企业完成的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市技工队伍中,22岁以下的仅占3%,23岁至35岁的占40%,36岁以下的高级技师一个也没有(资料来源于2003年2月9日劳动报)。

二、企业技术工人短缺的原因

导致我国企业技术工人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工资福利待遇不公平。由于许多企业仍延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工资福利制度,使技术工人的劳动与得到的报酬及福利不对称,不能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出现技工技术水平高、干活多、挣钱却不多、福利待遇一样多,甚至比普通干部的福利待遇还要差的现象。许多技工反映,企业普遍执行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每月20元至50元的补贴标准,待遇差距不大,并且人人有份,起不到激励当技术工人的作用。

2.社会地位不高。一是管理体制落后,人为的将企业员工分为“干部”和工人。在制度管理上,对生产一线的技术工管理较严,而对管理者的管理较宽。在管理岗位的选聘上,技工录用的机会少,干部竞争成功的多。二是技工是企业的主人翁地位常常受到威胁,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某些企业制定减员增效措施时,往往把生产一线的技工作为减员的主要对象,使技工感到自己的去留由领导说了算,自己作不了主。有的企业领导在研究决定事关企业前途的大事时,也不同“主人”商量,搞领导个人说了算。三是“工人没出息”,社会地位低的观念直接制约技校部分专业的招生。许多技校因招不到学生而关闭。一些国家重点技校的钳工、机械类工种生源萎缩,钳工专业几乎停招,严重地影响了技术工人后备队伍的建设。四是许多年轻人缺少吃苦耐劳精神,不愿当技工。由于技工大部分工作在苦、脏、累、险的生产一线,有些年轻人认为工作环境艰苦,谈技工职业色变。有些在岗技工怕吃苦,也改了行。

3.忽视了技工的职业技术教育。一是有的地方过分强调学历教育,忽视职业技术教育。主要表现在投入用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资金不足,使学校硬件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多数职校办学条件改善步伐缓慢,不少学校实验基地和设备不能适应教育工作的需要,有的学校必要的教学环节不能得到保证。多年来,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企业对技工的在职教育重视不够。企业领导没有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培养技工队伍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技工在制造高质量产品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忽视了技工的在职培训。由于技工没有及时得到知识技术的更新,技工的水平很难得到提高。因此,技工队伍存在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

4.没有建立全国性的的技工人才市场。目前,我国技工最密集的辽宁省“下岗”问题严重,而制造业欣欣向荣的广东省普遍缺乏专业技工。由于没有建立全国性的技工人才市场,致使技工人才流动渠道不畅通,技工人才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技工队伍的发展壮大。

三、解决技工短缺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技工的社会地位

技工在社会上的政治、经济地位提高了,对于营造有利于技工队伍建设的社会环境,培养一大批技术精湛,技能高超的技工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技工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在汽车制造业发达的德国和以制造机械表而闻名的瑞士,企业的经营者,总认为高科技的设备无论有多么先进,却永远不能代替技术工人那双灵巧的双手。我国的火箭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但九十年代几次发射失败,主要原因是制造问题。发动机的焊接点承受不了上天后的高压,一位36岁的技师运用自己的技能,解决了这个难题才保证卫星成功上天。实践证明,技工的作用不可低估,他们在制造高质量产品生产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的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技工的重要作用,转变对技工的不正确看法,重视提高技工的地位。做到技术上培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技术的良好社会风气。

2.维护技工是企业“主人翁”的地位。技工具有企业“主人翁”地位,是我国法律赋予的,我们要坚决维护。企业领导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方针,支持技工行使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自觉做到,决定企业重大问题都要同他们商量,听取并采纳他们的意见,建立企业技术技工等级晋升制度和从优秀技工中提拔、选聘企业技术管理人才制度等,要加强对技工中先进典型的培养,大力表彰和宣扬技工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他们在社会中的影响。

(二)进一步改善技工的待遇

1.提高技工的经济收入。企业要彻底改革原带有平均主义成份的工资分配制度,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现代薪酬制度。在保证关键性的管理岗位工资有所增长的前提下,工资分配重点向苦、脏、累、险的一线技术工人岗位倾斜。让技术工人的工资收入明显高于一般办公室文员的工资水平,保证技工多劳多得,使其劳动贡献与收入相符。

2.提高技工的福利待遇。这对于提高技工的士气,激励技工、凝聚技工、吸引技工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除按时为技工缴纳“四金”外,还要提高技工的个人福利、生活福利待遇,规定技工享受带薪假期、为技工购买伤残保险等。除此之外,企业领导要适当投入资金用于改善技工的工作环境。在福利分配上反对平均主义,坚持按贡献大小分配。

(三)加大对技工队伍的培养力度

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抓好职业技术教育,在企业快出技能型人才上狠下功夫,以改变技工人才短缺的状况。

1.办好职业技术教育。加强职校建设,办好职校是培养技工队伍的重要渠道。首先要解决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不足问题。解决经费问题的出路在于完善多元化投资机制,坚持在政府统筹管理下依靠社会力量办学,形成公办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一要稳定和提高政府的资金投入,二要在有限的投入中应尽可能加强对基本技能训练的投入,确保强化学生基本技能的需要,为在生产条件下进行综合性技能训练奠定基础。三要探索产教结合的训练模式。开发产教结合的生产项目,通过项目培训,既强化学生技能的熟练程度及综合技能的养成,又为学校解决部分办学经费。其次解决好师资问题。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保证职业技术教育事业长久不衰的关键。我们应当建立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专门培训基地,探讨适合职教师资的培训形式,形成系统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再次是抓好专业设置的问题。学校要坚持以市场为依托、为导向,通过对市场的研究和预测来确定专业设置。

2.抓好技工的在职教育。不断向技工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是抓好技工在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这有利于提高技工技能水平,增强技工岗位适应性和竞争能力。一是鼓励技工自学。积极组织技工开展知识更新,充电提高活动,鼓励技工参加高一层次职业技术学习,规定应知应会考试合格,可报销部分学费。二是举办技工职业培训班。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提倡技工立足本岗位,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三是开展技术竞赛活动。企业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操作技能竞赛活动,以调动技工提升自己技能的积极性。四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企业要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激励约束机制,设立技术创新奖、生产合理化建设奖、技术攻关奖等,不定期奖励在生产中作出贡献的技术工人。

(四)建立全国技工人才市场

针对目前我国一些省市技工人才需求大于供给、个别省市技工富余的状况,建立全国性的、专业的技工人才市场很有必要。这不但能有效提高技工人才的流动性,使技工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能使技工有机会在不同的地方企业岗位中,不断扩展自身的技能,提高技术水平。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建立全国技工人才市场,发布全国各地的技工人才供求信息,帮助企业招聘技工人才。要利用电脑网络技术和数字时代的先进工具,建立技工交流网站,让技工不出家门就能在网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关于技工学校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及突出教育特点的尝试和思考

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技工学校承担的双重任务。根据实践经验,整理出搞好技能培训的规律,包括:认识到位,技能培训才能摆上位;措施得力,技能培训才能快速发展;开放办学、技能培训才能搞活;统筹安排,技能培训才能健康发展。

坚持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并重,是技工学校的办学方针,把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做为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些技工教育工作者,对学校搞职业技能培训认识上有差异,认为“搞培训麻烦、工作难做。”加之措施不力、效果不好,形成“搞培训赔钱,得不偿失”使技能培训工作发展不快;有的公办中技学校的技能培训业绩平平,与蓬勃发展的中技学历教育相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我们认为,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引导下,在我国经济发展对技术工人需求的推动下,中技教育无论学历教育还是技能培训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自己多年的观察和几年的教育教学总结出一些经验。

一、认识到位,技能培训才能摆上位

作为学校的教师,都希望扩大办学规模,积累办学资金,增加办学实力。在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搞好技能培训,能扩大学校影响,争得政策支持,取得办学收益,同时又促进学历教育的发展。

1.技能培训的社会效益。可通过下岗职工转岗培训、在职职工技术等级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这些人群的职业技术能力,满足本行业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技能培训的学校效益。可充分利用校舍、教室、学生宿舍、实习设备的教育资源,白天和平日搞学历教育,晚上和公休日乃至寒、暑假搞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挖掘教育资源潜力,增加办学收益,享受国家政策补贴,积累办学资金、降低学历教育成本,还可通过社会培训,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了解社会用工需求。

3.技能培训有利于学历生管理。随着市内生源减少,技工学校普遍扩大郊县和外省市招生,住宿生日渐增多。为了加强住校生管理,充实业余生活,学校普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和社团活动。面对学历生开展第二职业技能培训,既弘扬学校学习风气,增加学生的职业技能,又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减轻了住校生管理的压力。4.技能培训有利于扩大学校影响。技工学校招生对象是初三毕业生,大多是普通中学的学生。通过下岗职工、在职职工培训,增加了受训人对学校的了解,有的就介绍适龄学生到学校求学外省市青年农民工通过短期培训上岗工作后,感到短期培训不解渴不能晋升发展,需要继续深造,转而回到学校参加学历教育,起到了“培训促招生”的作用。

5.技能培训促进了教师水平的提高。一部分有长期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参加等级工取证培训,通过教授这些学员,能促进学校教师水平的提高,面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在“教学相长”和与学员交流中,教师随时了解实际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情况,提高了对最新技术应用的认识。

真正认识技能培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重视技能培训工作,思路、招法和措施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因此,认识到位培训工作才能摆上位,领导重视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前提条件。

二、措施得力,技能培训才能快速发展

与学历教育相比,培训工作琐碎繁杂;事情多,内容广泛、时间长。学历教育是“招生一季儿、安稳一年”。技能培训是“长年招生、每季结业”。专业多、时间短、循环快是技能培训的突出特点。因此,必须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1.建立专门机构。目前各学校培训机构一般设在招生就业办公室或教务处,人员少、权力有限,支配和使用教育资源往往经过繁杂的审批手续。我们推荐建立对劳动力市场反应快,有一定自主权的专门机构,如:我们学校的培训机构对内称培训部,对外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建立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单独账户,有直接对外权力。除学校配备三名专业教师外,培训学校可针对开办培训项目自主设立专业,自主临时或长年聘用招生、任教、实训、就业安置人员。也就是事业部制的管理机构。

2.配置专用的实训设备和教室、学员宿舍。一般来讲,劳动力市场急需的工种、岗位,就是学历教育和培训设立的专业,只是学生、学员培养对象不同。如我校学历教育主干专业是数控技术、模具钳工、焊接、维修电工和电子技术应用。培训部就开展这些主干专业的在职职工培训,充分利用这教育资源。另外,我们学历教育未设的专业,培训部单独设立专业,如:针对下岗职工、农村劳动力培训,我们开设了电气焊、计算机应用、烹饪、等专业。这些专业的教室和实训教室为培训部单独设立,专门使用,常年开班。为外地学员还专门配置了专用学员宿舍。

3.采用目标责任制的办法进行考核。技能培训工作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只有不怕劳苦、不计时间、事业心强、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的人才能胜任。采用常规的奖励考核办法,不能有效地激励从业人员。因此,我们大胆改革创新,制定了有一定风险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考核三项指标:①净收益指标,扣除固定人员和外聘人员工资、实习实训和水、电、气费用等培训成本,交付学校一定数额的净收益。创收部分按比例留成。②培训学员培训考工等级合格率指标。③实训安全指标。完成指标有奖、超额指标多奖。有效地调动了培训人员的积极性。

三、开放办学技能培训才能搞活

目前,制造业和服务业对劳动力岗位和工种的需求多种多样,单靠一个培训机构,在资金和场地有限情况下是远远满足不了这方面需求的。因此要建立面向社会开放的培训办学模式,广泛开展优势互补的联合办学。

1.联合招生。依托行业和企业、街道办事处招收下岗职工,在职职工学员、有的是定向培训。依托农村市、县政府招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学员,有的还可享受国家政策补贴。

2.联合实训。对实训设备要求较高的工种我们采取联合实训的办法。靠培训机构的资金财力根本买不起的实训设备,我们就与工程机械生产和销售单位联合办学,有效地解决了实训设备问题。为了掌握最新焊接技术,我们借助市焊接协会的技术和信息优势,开展焊接技术联合办学,提升了培训层次,为造船厂和锅炉厂定向培训焊接工人。3.联合安排就业。以往的技能培训,只负责专业技能和实用技术授课实训,不涉及就业推荐。现在许多培训学员有强烈的就业要求,除了工厂企业定向培训外,我们依托人才和劳动力职业介绍机构开展联合推荐就业,增强了服务项目,扩大了培训生源。

四、统筹安排,技能培训才能健康发展

技工学校既然肩负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双重任务,在学校内部教育资源的使用上就要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两者兼顾及时解决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首先,技能培训要制定严密细致的培训教学计划,共用的教室、实习设备和师资力量要统筹兼顾,尤其是教师课时考核要实行统一标准,实习设施使用办理严格的交接和管理手续。其次,技能培训实行目标责任制以后,要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计算真实的培训成本,校内各项教育资源要坚持有偿使用的原则,只有这样奖罚才公平具有生命力。技能培训的收益要全校教职工共享,达到全体教职工都支持和参与培训工作的目的。

还有,技能培训要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保培训质量,实行严格管理规范办学。

总之,职业技能培训是大有前途的“阳光工程”,我们要认真贯彻本市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开展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为重点的职工培训,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进城务工人员职业培训,充分发挥技工学校教育资源和培训平台的作用,坚持为行业服务,为青岛市经济发展服务,把技工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1。在职职工技能培训的社会效益。可通过下岗职工转岗培训、在职职工技术等级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这些人群的职业技术能力,满足本行业、天津市乃至环渤海地区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技能培训的学校效益。可充分利用校舍、教室、学生宿舍、实习设备的教育资源,白天和平日搞学历教育,晚上和公休日乃至寒、暑假搞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挖掘教育资源潜力,增加办学收益,享受国家政策补贴,积累办学资金、降低学历教育成本,还可通过社会培训,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了解社会用工需求。

3。技能培训有利于学历生治理。随着市内生源减少,技工学校普遍扩大郊县和外省市招生,住宿生日渐增多。为了加强住校生治理,充实业余生活,学校普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和社团活动。面对学历生开展第二职业技能培训,既弘扬学校学习风气,增加学生的职业技能,又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减轻了住校生治理的压力。

4。技能培训有利于扩大学校影响。技工学校招生对象是初三毕业生,大多是普通中学的学生。通过下岗职工、在职职工培训,增加了受训人对学校的了解,有的就介绍适龄学生到学校求学。外省市青年农民工通过短期培训上岗工作后,感到短期培训不解渴不能晋升发展,需要继续深造,转而回到学校参加学历教育,起到了“培训促招生”的作用。

5。技能培训促进了教师水平的提高。一部分有长期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参加等级工取证培训,通过教授这些学员,能促进学校教师水平的提高,面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在“教学相长”和与学员交流中,教师随时了解实际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情况,提高了对最新技术应用的熟悉。

真正熟悉技能培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重视技能培训工作,思路、招法和措施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因此,熟悉到位培训工作才能摆上位,领导重视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前提条件。

浅论技校学生的自我管理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概念中,班主任强制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班主任制定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学生被迫执行。这种班级管理观,实际上是把班主任与学生对立起来了,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学生个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个人的情感、需要、兴趣却得不到充分地尊重,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班主任过分强调权威,而让学生只能一味地被动执行,不仅使学生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压抑其创新思维和应有才干的发挥,还有可能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恶化,破坏学生的学习情绪,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那么,作为班主任如果能够因势利导,优化学生的角色意识,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倡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技校的班主任对在技校生中进行自我管理的意义、途径等尝试进行论述。

所谓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管理自己,并依靠班级主体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教育和约束的一种管理方法,是主体教育的重要表现。而实施主体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教师要由传道者向顾问、助手、参与者转变,在教育中不再是把外在的现成的知识、观念、规范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启发、点拨、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领悟观念、内化规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自主地、主动地成长起来。

倡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一是赋予了学生及班集体主体性地位,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独立能力,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律的优良品质;二是建立起了一种民主平等、对话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更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一、培养技校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实意义

现在的技校学生正处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过渡阶段,正处在心理上要求摆脱师长管束的“心理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独立意识有所增强,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他们不再像中学时那样,处处依赖于老师,事事离不开班主任,绝大部分学生有独立处理和安排自己的强烈欲望,迫切希望从父母、师长们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主张。他们已不满足与父母、老师、长辈的讲解和说教,或书本上的现成的结论。有着展示自己的才华的冲动,有着向往独立工作的心理渴求。但是,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技校学生的生源素质差,文化基础差,习惯不好,自我约束能力差。常常的违纪行为就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像有的学生说的,我不知不觉就违纪了。这说明了技校学生的自主意识、要求和他们的实际的约束能力之间在现实中存在不小的差距。那么,对技校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作为班主任应当真正扮演好引路人、指导者的角色,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并且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最终以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培养技校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

在自我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不再是直接去管理、教育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而是通过间接的调控班级。为此,就必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自我管理机制。不然的话,很有可能变成无人负责、无人管理的“放羊”式。那么,如何构建完善的自我管理模式呢?笔者有以下的几点想法:

(一)建设培养自我管理型的班级文化

学生自我管理,班级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班集体作为学生个体与群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说教,而是形成使人向上、向善的积极氛围,建立起自我管理型的班级文化。技校学生在这样的班级文化氛围里,通过集体的共同学习与生活,养成行为规范,积累社会经验,逐步培养个人在集体中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班级的各种教育活动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为今后转换社会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

1、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参与欲望。技工学校的学生多数在学习中受到过挫折,又有不少来自农村,心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失落感和自卑感。毕业后又面对着付出多、收入少的社会现状,致使他们对前途感到渺茫。因此,部分学生对班级管理积极性不高,无心参与,甚至自暴自弃。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利用主题班会、集体户外活动等形式教育学生牢固树立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的思想,让学生明确自己是班集体的一份子,应该群策群力、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营造一股“为集体争荣誉光荣”,“破坏集体荣誉可耻”的舆论。二是班主任要用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要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积极创造机会不断让学生获取“我能行”的体验,并及时进行表扬,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的快乐,养成他们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克服心理障碍,达到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目标。

2、充分发挥学生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在班委的组织下,学生们可以民主评议,反复讨论,共同制定出比较科学的班规。对班上的量化考核人人参与。例如每个同学在做好教室、宿舍和卫生责任区的值日及保洁之外,还要互相监督,互相勉励,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做得不够好的敢于揭发,敢于批评,让正气压倒邪气。有意识地“甩手”,让学生成为主人,让他们自己去管理班级,去理财,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班主任可以从幕前退到幕后,充当参谋。通过学生参与管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管理欲,并得到了锻炼。这样,自我管理型的班级文化便会逐渐形成。良好的自觉、自律的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学生就会产生不好意思违纪的心理,班上即使有个别学生调皮也没有市场,课堂上讲话也没有人搭理,打架斗殴将受到谴责,不讲卫生没有人接受等。这样,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将会得到较大增强和提高。

(二)建立完善的班干部队伍

1、发挥班委会的核心力量。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班集体,班干部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为班级的火车头,起着“唯余马首是瞻”的作用。因此,要经常组织班干部进行培训学习,阐明学生自主管理的意义,提出要求,班干部即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又要积极开展工作,大胆管理,与同学们一起制定出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班规。刚开始时班主任一定要协助班干部,精心指导,然后在恰当的时候放权给班干部。如:对一些班级的量化考核,班干部有权力对班上的好人好事给予加分,给予表扬;对一些不良行为要及时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批评指正;树新风,扬正气;以培养他们基本的组织领导能力。

2、班干部的选拔要体现共同参与,实现民主选举,竞争上岗

班干部的人员是有限的,而参与班级管理的人员并不仅仅是班干部。为了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可以将班级多设置几个小组,每组设正、副两个小组长,各科再设置课代表,这样算起来将有一半的同学可以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另外,根据具体情况,班级中可以再多设立一些新颖独特的机构,比如,“班级审判庭”,设法官1名,书记员2名,陪审员3名。当班级中出现违规违纪事件,交给审判庭处理。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言,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错误,也培养了学生的自立,自主能力。再比如“纪律检查小组”,由纪律委员领导一周一评,评出一周内自修课最爱干闲事、扰乱自修课纪律的学生。还可以将值日生分成若干小组(多的每组5人,少的仅两人)每组又设立小组长,这样参与管理的又多了20多人,即使还剩下几个学生也可以通过轮流方式,使其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这样全体学生通过自己的工作,体会到他人的辛苦,更能明白尊重别人劳动的意义,更加珍惜班级荣誉,特别是牢固树立了“大家的班级,大家都来管”的思想。

(三)班主任应发挥监督和指导的作用

培养技校生自我管理,并不是说做班主任的就可以袖手旁观,而是要努力做好他们的参谋、后盾,当好他们的“导演”。正确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在班级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当中,班主任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导”和“主体”什么时候结合的好,班级工作就会不断前进,什么时候“主导”和“主体”分开,则班级工作就会遭到挫折,为此我们做班主任的,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要将“主导”与“主体”有机结合,真正形成推动所带班级工作的合力,产生班级工作前进的共振力。

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因势利导,不能求全责备,尽可能给学生自我发展的机会,特别要尊重学生人格,不能使用刺激性语言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对他们在自我管理的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的过失不要当成是蓄意的,班主任要学会宽容大度,如果一看到他们犯了错误就大惊失色,给以批评和指责,学生就会想到我真的是个失败者,从而失去对自己的信心,不但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还会做出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但老师的宽容并不是放纵和姑息,而是在教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晓知以理,我们对待这样的学生要用欣赏的目光、信任的心态去关心帮助他们,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我们都要给予鼓励和肯定,给予他们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信心和决心,那么,他们就会认识到自己原来也是可变的,能行的,不是“不可救药”或“朽木不可雕”。我们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在得到尊重的同时,体会到自己已经是成年人,要养成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行为习惯,感到自己只要用心去做,能够自己管好自己。

特别是班主任应知人善任,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善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鼓励人人奋发向上。培养学生别人能做好的我也能做得更好,我能管好自己的健康心态;同时让学生学会推销自己,用自己的努力和水平去证实自己的实力,从而得到他人的关注。不能让某个学生因在学习成绩方面不如人而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其他方面被忽视。要让学生在发挥个性和特长的过程中感到自已所学知识的欠缺和不足,从而促进对文化课和实践课的学习。同时在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同时,树立以班级共同进步为荣,不拖班级后退的信念,进而引导他们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主动追求并得到全面发展。

结束语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之不教”;我们经常讲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即通常所说的“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在技校学生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创建自主、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具有注重现实,指向未来的双重意义。技校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无论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发展,还是对整个技工学校的教学管理都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就技校实习生如何进行校企合作的探讨

发布单位: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 发布人:王鹏 审核人:刘学道

发布时间:2008-10-28 点击:368 编辑部审核:

------------------

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

王友琼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高素质汽车维修人才的重要方式,学校要建立实习基地,定期安排实习老师进厂进行实习指导,同时要考虑到其他的因素。重视校企合作,加强素质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关键词:技校

生产实习

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

技校是培养一线技能型技术人才的摇篮。而汽车维修专业是技校的骨干专业之一,怎样发挥技校的教学优势和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汽车维修人才?是技校的责任。

培养高素质的汽车维修人才,生产实习指导工作至关重要。生产实习指导,即强调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有质的提高,又强调学生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指导。怎样把实习指导工作做的更好,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企业文化渗透于学校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水平,突破学生职业意识零点

学生进入生产实习阶段,就意味着即将迈入职业的殿堂。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是新时代对一线操作工作的必然要求。简单地说,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绪等方面。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热情服务、奉献精神等等,它是工人、员工在工作中形成的,与职业技能并驾齐驱的、高尚的一种品质。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职业成长的环境,通过校企合作交流,让企业文化教育与学校职业思想意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是学生职业意识提高的优质营养。实践证明,通过校企合作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是学生突破职业意识零点的必备方式。

(一)技校学生的职业意识状况

技校生在初中毕业时就面临人生第一次职业选择,对此几乎没有思想准备,相当数量的技校生没有职业意识。“通过调查知道,53.82%的学生是受其他人的影响报志愿,选择专业的。技校与普高虽然同属于高中阶段教育,技校生职业倾向很强,但问及什么报考该专业,许多学生不能回答。”①可见,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选择了操作型而非学术型的成长道路,但他们对于所将要从事的职业心理准备不足,以汽车维修专业为例,他们突出的表现是不知道汽车修理工的工作内容?工作劳动强度多大?为什么总是干重复的工作(比如汽车的保养)等等。相反,他们认为生产实习或工作“很好玩”,“忠于告别枯燥的课堂了”,认为生产实习总是“理想化的”情景。事实上,汽车维修亦所属服务业,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劳动强度大,节奏快,每天要从事各种作业内容,保养、调整、检查、修理等等。工人在完成以上工作时多数不是舒适的坐着操作,相反,要根据工作内容站立、仰卧、躬身等等,要不停地变化动作,要用力气,每个工作内容持续时间都较长。在国内的维修行业,多数单位工作条件较差,相当数量的4S店、修理厂的维修操作间是简易房,冬天冻手,夏季又热得工作服湿透。学生由于准备不足,不能承受工作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条件,表现为放弃生产实习来逃避挑战,甚至不选择汽车维修工作,放弃专业,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职业素质教育力求贴近实际,使体验式教育方法成为教育主流

近几年,我们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对原来的思想德育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将职业意识、职业思想、创业教育纳入到课堂教学,例如开设《职业指导》课程,系统进行职业的指导。

2、组织在校生到实习基地实地学习

学生进入实习基地学习就是职业思想的教育。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置身于生产工厂之中,充分感受生产的气氛,体验工作的乐趣,是名副其实的体验式教育。学生在实际参观中,由于年龄的原因,可能坚持时间不久,这就需要在这种教育当中要不断加强正面的引导,以人性化的说教和鼓励为主,使这种教育延续。最终使学生认识到我们要投身社会,要定位适合个人的职业,以社会人的方式为社会多做贡献。

3、邀请企业负责人、优秀员工给学生作讲座

企业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实体组织,是学生进入社会获取职业的基本载体。企业因为不同的背景产生不同的企业文化,但企业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企业营造出符合企业意愿的价值观体系,是企业内部特定价值、信念、情感、态度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要求员工认同并自动遵守企业的潜规则,自愿认可企业管理的价值取向,赋予员工共同的奋斗目标。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通过邀请企业人员为学生做讲座,通过优秀员工给学生作报告或学习企业规章制度等,学生能够获取企业文化的有益一面,如:企业核心理念;员工准则;团队建设;制度管理;企业形象等等,为学生步入社会在心理上作了必要的准备。

4、将“师傅带徒弟”赋予新的内涵

现代职业教育仍然大力提倡“师傅带徒弟”的技术传授模式和职业思想授受方式。传统的学徒工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即强调学徒工个人的领悟和自身的修养。针对技校生的职业意识起点低,职业主动性差的不足,我们要求实习单位的师傅要改变传统的帮带观念,改变传统的师傅身份,做到,既要在技术方面手把手的教,也要在做人、做事等思想品质上做有目标的指导。我们要求师傅,每天要准备给徒弟讲授知识和传授思想的“教案”,要对传授徒弟技术和思想观点“备课”。这样,师傅的工作由“带”的目标不确定,转为“教”的确定性和合理性及理论性,师傅其实就是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样对于生产实习的“师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为学生的职业养成创造体验式教学的客观环境

实习基地是学生进行生产实际操作的场所,所有的实习基地均为具有相当生产规模的实体企业。对于实际操作技能很强的汽车维修专业而言,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必须提高到极高的高度。技校汽车专业的实习基地情况如下:

校内实习基地多为政府部门投资,根据各校自身情况建设而成。校内实习基地主要进行实验课的教学。校外实习基地是技校生产实习的主要基地。目前,技校校外的实习基地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历史原因形成的实习基地。技校均为具有人才需求的直属局或公司创办。

二、由于校企双赢关系形成的实习基地。一些汽修厂、汽车特约服务站、汽车销售服务中心(4S店)、超级市场等单位在用人方面对技工学校存在依赖关系,即:优先留用实习生,而且企业支付给实习生的报酬相对较少,而实习生其实为企业创造了很大的利润。由于技校专业性强、技校学生期望值较低又具有一技之长等诸多特点,毕业生很适合企业的胃口,近年来被企业所青睐,这些企业愿意与学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学校与企业签署实习协议,愿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优先录用。

三、学校自办企业作为实习基地。此外,许多技校还通过教师节、元旦等节日,通过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等方式邀请企业负责人到学校,就学生实习问题、校企合作问题、学生就业问题等进行交流探讨,原意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

因为企业与学校在人才方面存在着较深、较强的互利关系,使得技工学校的实习基地稳定而充裕。

二、安排生产实习指导老师定期下厂进行指导

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生产实习阶段,容易造成学校管理的弱化,使实习效果不好,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同时,学生在实习单位工作的情况不能及时反馈到学校。即:安排实习指导老师定期到实习单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每周一次)。针对学生不足做学生思想工作,及时与实习单位沟通,了解师傅“教”的情况和学生“学”的情况,并代表学校对师傅的不足提出建议。

三、学生生产实习应该注意的其它问题

生产实习阶段的技校生年龄几乎都很小,加上技校生复杂的特点和社会背景,因此,我们在进行学生的生产实习指导时不能不考虑一些有关问题,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我们重视。

(一)技校生的社会及家庭背景

家庭情况基本情况是,技校学生家庭居住地城郊各半(城市郊区比49%:51%),其中居住在郊区农村的占26.38%;家庭户口类型以本市居民较多,农户占36.87;家庭结构中,双亲家庭占90%;独生子女家庭占66.22%;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中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90%,85%以上为普通群众。(陈丹辉 《中职学生学习特点研究》 之〈职业学校学生家庭情况研究报告〉)

(二)注意的问题

针对技校学生的社会及家庭背景,为保障生产实习教学的顺利进行,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特殊年龄阶段的教育内容

包括青春期教育问题,男女生非正常交往问题,以及孝敬父母、为家庭承担更大责任的教育等等方面,都要进行必要的正面地引导和教育。

2、实习生的安全问题

实习生多数住在远郊区,实习单位距离学生家多数都较远,为学生考虑实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免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也是促进学生顺利完成生产实习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要与实习基地协调好生活方面的细节,包括:学生的住宿、吃饭、洗澡等等,安排实习指导老师经常到学生处所检查宿舍安全情况。

3、实习学生实习状况的管理问题

每所学校的实习生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而且实习生时而被退回,时而实习基地又增加学生。第三年学生的管理要明确,时刻知道学生在岗状况。采用计算机管理的方式为最佳方式。实习教学管理员对实习学生进行计算机数据管理,时刻对实习内容进行更新,保障实习的顺利进行。

总之,技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有熟练的技能,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对于他们的成才至关重要。记得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修理厂厂长说过:我希望招聘的员工“德”要高于“能”,德占七分,能占3分,我们就愿意培养。这与以往我们的认识可能有些出入(技术第一,其它第二),但是,我相信这位修理厂厂长是现代企业对员工要求的代言人,这种要求也意味着现代汽车维修企业对一线操作技术人员观念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技工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学生职业技能教育要采取必要的方式。与高职及大专教育相比,技校教育更应该重视职业素质教育,职业意识教育采用切合实际的方式,细化职业技能训练内容和要求,充分发挥技校的教育优势,使技校成为新时代技能型技术人才的摇篮。

参考书目

谈技工学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2006年08月06日 俞闽毅

02秋级专科

教育管理专业

俞闽毅

内容提要:

班主任工作极其重要,其任务十分繁杂,而且责任重大。技工学校班主任工作更具其特点。管理对象特殊,技校生多为中考落选生,他们与普通的高中生相比,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根据技工学校学生的现状和特点,结合技工学校的实际,利用班主任管理理论,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我们就能做好技工学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

技校

班主任

管理工作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受学校的委托,担负教育、组织和领导班级体的职责。班主任是班级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对学生教育和班集体建设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是联系班级与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班主任是落实教育方针和学校培养目标的保证,学会对学生成长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学生在校期间,阅历简单,道德品质尚未形成,可塑性强。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各种环境和条件,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文明习惯;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顽强的学习精神;培训学生良好的学习纪律,建立一定的学习制度,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形成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由于技工学校班主任的管理特点,做好技工学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有其特殊之处。

一、技工学校班主任的管理特点

(一)管理对象特殊

技工学校学生的来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其中大部分是中考落选生,他们在年龄上与普通中学的高中学生相当,大致在15岁到20岁之间,在生理、心理特征方面也是相似的,处于走向成熟,形成个性的阶段,是人生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发展时期,但他们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与普通中学的高中生相比确有一定差距的。首先,技校学生多为中考落选生,学习上存在挫折感、有不同程度上的学习困难或厌学症。学习动机不强,缺乏学习热情;其次,技校学生进入专业技术学习阶段,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占教学任务的比例很大;再次,技校学生集体生活的时间、内容比普通高中生多,这些特定的心理、学习、生活环境使技校班主任管理工作具有与众不同之处。

(二)管理内容繁杂 技工学校学生多为寄宿生,班主任不但要像普通中学的班主任那样要管理学生的学习,还有管理学生的生活起居、人格发展。即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管理,又要像学生的父母一样进行家庭式的全面的管理。

二、技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内容

(一)学习管理

技工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有50%以上的课时是生产实习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主,我们要根据技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学习上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1、因势利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2、做好学生考勤管理工作,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配合课任老师上好每堂课,并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

3、保证晚自习的质量,督促学生做好作业,注意培养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参阅课外读物的习惯。

4、督促学生做好期中、期末考复习工作,力争获得良好的成绩。

(二)生活管理

技工学校学生多为寄宿生,生活管理尤为重要。我们在生活管理上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健康,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1、班主任要指导学生按一日常规要求规范自己言行,逐步养成自己的一日生活习惯,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提高独立生活、独立生存、与人交往的能力,从而学会做人,使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2、通过生活管理,建立班级良好的生活秩序,确保学生的健康、安全,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加强生活管理的检查评比工作,使生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上档次、上水平。

4、建立经常性的家校联系制度。做好家校配合工作,让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的生活管理,使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生活情况,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三)人格管理

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

根据奥尔波特理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有七条标准:

1、专注于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

2、对父母、朋友等具有显示爱的能力;

3、有安全感;

4、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

5、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

6、客观地认识自己;

7、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心。

人格的形成与学校的教育、管理是密切相关的。作为班主任要从上述几个方面,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四)情感管理

“情感”是指是对外界袭击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它包括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等。它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构成丰富多彩的人生。班主任要正确地做好学生的情感管理。

1、首先做学生的朋友,再做学生的管理者。

2、常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明确你对他的期望和要求。

3、认可和表扬学生,经常鼓励学生,给他们发展的空间。

4、跟学生谈论他的进步,对学生的进步“看在心里,讲在口里”。

5、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尊重并采纳学生的意见。

6、关心学生的个人情况,以情动心,以情感人,提高学生的生活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三、技校班主任工作管理手段

笔者根据自己的管理体会,结合他人的管理经验谈谈如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技工学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一)善于选择班干部并发挥其作用

班干、团干是班集体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体,是班级的核心。技校学生因为住校,同学之间的交往频繁、关系密切,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础。但是因技校生的学习挫折,容易形成整体厌学情绪,管理不当将导致不良非正式群体的产生,因此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注意选择班级优秀带头人,是建立班级干部的重要过程。技校生来自五湖四海,虽然他们都是初中毕业生,但因各地教育水平的差异,家庭条件的差异及本人的智力水平、道德标准的差异,所以每个学生都具有互不相同的综合素质。班主任首先应该认真对待技校学生的特点,了解、分析各位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认真选好班干、团干。同时班主任在考虑干部班子人员配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人的特点、特长,使他们互为补充,让每个班干、团干发挥好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带头作用。

为了达到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的目的,班主任要帮助他们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合作、收集资料、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学生掌握好时间、安排好学习与工作,解决好工作与学习上的矛盾,使工作开展起来有声有色。当班干部工作出现问题时,要能及时地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帮助他们总结成功和失误的经验和教训,以鼓励他们树立发扬优势,避免失误的决心。不要轻易地去指责他们或当众批评他们存在的缺点,损害他们在同学中形成的威信。班主任有计划地安排工作后,每个阶段要及时地检查班干、团干的工作,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从普通人的观念上看,技校生是“后进生”、“差生”,他们学习不好,表现不好,在社会、学校、甚至在家里得到的关心和鼓励都少得可怜,在大多数技校生的内心深处都具有自卑感。班主任首先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即要积极乐观,又要严格要求,充满关爱和尊重,决不能歧视他们,贬低他们。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班主任既要是严父又要是慈母。

管理学生应像严父一样严格要求。严师出高徒,但严师并非不茍言笑、动则训斥,学生见之大气也不敢出的样子。大话压人的封建家长制式的管理方式是行不通的。严格要求也应言之有理,做事有理可依、有章可循、以理服人。要做到有章可循,应必须制定详细的班规条约,奖罚分明。但处罚不是目的,而是督促学生改进、帮助学生成长的手段。学生犯错误,不能只是处罚了事,还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及时找其谈话。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要平心静气地摆事实、讲道理,找出错误的根源,分析错误将导致的后果。通过做思想工作,使学生对所犯错误有一个正确认识。一位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言之有理”、和蔼可亲、能和学生交心的班主任是会受到欢迎的!

技校生离家住校开始独立生活的时间较早,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这就要求班主任有一颗慈母心,像慈母一样关心衣食住行。天冷了,提醒他们加衣;街上感冒流行,提醒他们注意预防。最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情绪情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不管大事小事,班主任都要像慈母对待自己的儿女那样,倾注自己的情感,竭尽自己的心血。严父的严教与慈母的慈爱似乎是一对矛盾,而班主任恰恰是这一矛盾的统一体。处理好这一对矛盾,使严父和慈母这两种教育方法相辅相成,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言传身教发挥班主任的楷模作用

班主任处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要当好班主任,就得比其他老师有更多的付出和投入,就得以身作则,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做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其一言一行都受到同学们的关注、效仿,给同学们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身教重于言教这个道理。如有一次,我校刚开学不久,一位同学不小心滑倒,造成左手骨折,班主任及时地领他上医院治疗、垫付医疗费,从而使其他同学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的家;有一次,一场大雨使教学楼走廊淤满了水,许多同学就在旁边谈天说地,根本没有把此事放在眼里,这时班主任估计是下水道堵塞了,于是二话不说,卷起袖子,伸手在污水中拿起了下水道上的小盖板,果然,“哗”的一声,积在走廊的水一下子顺着下水道流走了,当时全部同学的目光都被集中到了班主任的身上。此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走廊积水的现象了。可见,以身作则的效果比强令学生如何做好得多。

(四)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技校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对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帮助他们明确生活目的,懂得怎样生活才最有意义的道理,是班主任培养教育学生的一项迫切任务,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班主任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细致耐心的工作,要寓教于乐,严格地说,德育教育的载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开展多种活动,以生动的形式教育学生,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能力,如春风化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美好追求。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是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是重中之重,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过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4、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一定的学习制度。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做好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现在技校学生大多数是住校生,同学间自由相处、相互交往的时间较多,他们由于满足心理需要;利益和观点一致;兴趣爱好相同;对正式群体不满;同乡、邻居、亲戚等非同一般关系等原因,必然存在着自发形成的友伴群体即正式群体。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是班集体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认识到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原因与利弊,要因势利导,用正确的原则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认真做好班级非正式群体及其成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我们要分别对待,采取正确的教育和管理措施。对先进型非正式群体要给予保护,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对中间型非正式群体,要不禁不纵,因势利导。对成员间良好的关系要鼓励,尽量发挥其积极的正向作用;对其损害班集体建设的言行要引导,以减少其消极的逆向作用。对后进型非正式群体,要疏导为主,抓住苗头防患于未然。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弱点,及早引导,及早帮助,消除形成这类群体的条件和环境;同时要发挥他们的优点和专长,树立自信心,交流情感,消除障碍,使其认知和情感同班级体逐步接近起来。

(六)以表扬鼓励为主

由于技校生的挫折经验,存在自卑感,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同学们的长处,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特别是后进生,他们最需要表扬。如:我校有一位学生,他表面看似乎很成熟,并表现一付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样子,学习成绩是倒数有名。班主任发现他其实是个很要求上进的人、敢于承认错误、班级荣誉感强。于是班主任不断地给他鼓励,选他当政治科代表、班级宣传委员,对他的进步,不失时机地在班上公开给予表扬。很快他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演讲赛、篮球赛,他踊跃参加,好人好事他抢着做,学习成绩也从倒数有名进入到中等行列。

(七)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综合能力

技校学生正处在追求独立与缺乏辨别能力同时存在的阶段。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无论什么事情,都想亲自试一试,而不希望他人干涉,就是所谓的“心理断奶”,即力图摆脱长辈、老师的监护争取独立,可是,技校学生毕业时才18、9岁,由于阅历浅,认识水平低,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处理问题时,经验不足,容易出错,导致失败而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引起意志消沉,且怨天尤人。班主任就应根据学生此时的特点,积极带领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指导他们参加实际锻炼,以掌握的技术为民众服务,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看到自我的社会价值,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使他们获得成功,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感体验,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心理方面的准备。

总之,管理有法,管无定法;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来自于实践中探索和提炼。技工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创造性、示范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担任班主任的教师要利用管理理论,掌握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保持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学习提高,根据技工学校学生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样才能当好技工学校的班主任,带出一个先进班集体。

谈谈如何提高技校学生的思想素质

------------------

教育价值的定位,应在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上、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在素质教育中,思想素质教育尤为重要,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教育的灵魂。学业思想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和影响学生当前乃至一生的发展轨迹,而且也影响其它各方面素质的形成和发挥。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呢?

一、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提高思想素质的前提

目前技校招的学生多数是中考落榜生。他们由于学习差,遭过“白眼”,受过“歧视”,所以自卑感、失落感相当普遍。

首先我们要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医治他们的心灵创伤。对于刚入技校的学生,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让他们各自回忆初中的三年是怎样度过的,当中考落榜大家的心情是怎样的,现在来到技校又有什么打算。其目的是让学生坦认失败,笑对挫折,直面人生,发奋图强。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学会一技之长,对社会同样有用。同时还要旁证博引、引经据曲地来教育有志者事竟成。

其次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在课堂上、生活上激发他们的进取心。技校学生多数基础差,这也是导致他们没有上进心的直接原因。对此我们要多进行个别辅导,尤其是鼓励他们课堂上踊跃地回答问题。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提出不同问题,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同学的每一点进步,一旦发现就要及时地给予表扬,使每个同学都能体验成功。由于学生存在“向师性”的心理特征,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从而克服心理上的“自卑感”、“失落感”,增强他们的进取心。

二、丰富的文化知识是提高思想素质的条件

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思想素质教育能为文化教育提供精神动力和导向,反过来文化教育也能为思想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没有经受文化氛围熏陶的人,是很难有较高的思想素质的。因此技工学校在注重向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文化课的教育。

首先学校从领导到教师要重视文化课的教育。目前,一些技校不重视文化课的教育,文化课设置的很少,尤其是与专业知识关系不大的文化课设置的更少,对上文化课的教师也不重视,似乎可有可无。其实上技校的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他们现有的文化知识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学习专业知识的需要,在某些方面他们很幼稚,看问题还不够全面,尤其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他们迫切需要进一步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因此要重视文化课教师的培养,调动文化课教师的积极性。教师要讲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辅导好每一个自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不断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系统地掌握好每一门知识,为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调动学生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上技校的学生一般基础差,对于文化课有一种厌学心理。鉴于此,教师一定要很好地引导学生,告诉他们不学好文化课,专业课也难以学好,尤其目前科学技术正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产品换代、技术更新都很快,要想在未来的社会生存和发展,要想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断地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就更得打好文化课的基础,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文化课学习。

三、多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思想素质的关键

首先要提高政治思想课堂教学质量。政治课是我们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可学生往往对政治课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课教师要改革那种脱离实际的“说教式”的教学方法。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淡化学科理论体系,突出教学的实践环节,努力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在现实中举出正反例子,让大家共同讨论分析。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刻地掌握了政治理论知识,而且将其转化成能力,形成较高的政治素质。

其次要重视课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拔河、篮球、歌咏、书法等比赛,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地组成多个小组,让他们自由地去活动,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创能力。还可以请当地的一些名人、学者、模范人物来讲座、作报告,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再则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社会的联系。要组织家长参观校园,认识教师,了解学校的教学目的、计划以及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班主任和教师要经常家访或者和家长通话,互通学生的变化情况,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课余时间还要让学生走出去到工厂、农村去参观、访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也要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一些弊端,以及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给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增强明辩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

浅谈工会如何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篇7

根据自身发展要求, 我们要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的全局, 围绕中心, 突出维护,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介入到职工队伍建设中, 特别是生产一线职工的素质建设中来, 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职工队伍, 是新形势下基层工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提高工会工作层次的有效途径。那么, 基层工会又该如何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呢?

一、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工会组织要加大职工教育培训的参与管理力度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必须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 使人力资本增值。建立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工会要积极参与培训计划的拟定、实施, 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和专业技能培训, 对培训内容、培训重点和培训方式等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使培训方案更加切合矿山发展实际, 更加科学和规范。一直以来, 我们企业工会组织开展的奥林匹克竞赛、技术等级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赛, 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学习钻研技术的积极性, 推动了企业科研、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 对促进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为江西企业工会在今后开展各种技术比赛, 促进职工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典定了良好的基础。21世纪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时代, 学习是这个时代对每一个人的要求, 不管哪一级干部, 不管哪一个岗位的员工,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 千变万化的市场, 都有一个知识充实和更新的任务, 都有一个面对新领域、新事物、新情况不断加强学习的任务。

培养建设好一支职工队伍是个渐进的过程, 是综合素质的体现, 它必须具有时代特征, 又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首先, 单位的领导班子必须做出样子, 以示范的效应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 学技术打基础, 掌握岗位技术技能, 让所有岗位上的人员都胜任本职工作, 干好本职工作。如:江铜集团根据岗位职工的技术现状, 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把培训科目、培训内容都进行了重新修订, 落实到授课人。坚持每周一课, 每月一考。在培训过程中, 还把各岗位的应知应会及各种规章制度汇编成册, 下发到每个岗位的职工手里。只要打开手册, 就能找到相关岗位的一切技术标准和岗位要求, 极大地促进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 起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工会组织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维护好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

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 人的最大追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人才已经上升为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更新更加迅速, 终身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 学习和教育必将伴随职工的职业生涯。如大力推进学习型班组创建工作, 积极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学习活动, 丰富和提高职工的科技知识和职业技能, 使基层班组成为职工岗位成才的课堂, 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 并努力做到“主业精、旁业通”, 实现一专多能。

坚持以人为本, 创建好“学习型”班组, 开展好“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 进一步推进班组文化管理, 实现员工和企业谐调发展。如每周二、四职工班前 (后) 五分钟学习会上, 重点学习有关的安全、生产、企业文化理理念、先进的管理及内容, 完善学习与考核相结合制度, 并结合生产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 活学活用, 解决实际问题。

在组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的基础上, 选拔一批理论基础知识好, 维修、操作经验丰富的职工做师傅, 进行传、帮、带, 实现共同提高。工会在提高职工整体水平的指导方针下, 根据各自特点, 创建提高群体智商型、多种资格证书型、整体知识更新型、骨干组合推进型、学习工作互动型等模式, 使职工熟练掌握各项技术技能, 并做到相互学习、共享学习资源, 共创学习成果。

培养好或带领一支职工队伍, 不是靠管理手段来完成的, 而是靠心灵的沟通来实现的;不是让职工群众去为我们做什么, 而是我们当领导的要为职工群众做什么。邓小平指出, 领导就是服务。服务就要用真心、用真情, 虚假的东西在这里是要不得的。几年来, 工会组织特别注意了同职工群众之间的真诚沟通, 搭建起彼此信任, 相互支持的心灵桥梁。许多事情看起来很不起眼, 但是小事做到了点子上, 小事做多了, 那就不是小事了。江铜集团工会就善于做小事, 而且坚持不懈, 就这样很用心的做下去, 让职工颇有收获。不可低估的是工会组织为职工群众做了一些小事, 而职工群众却为企业做了大事。

职工素质不仅关系到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也制约和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职工为企业创造效益, 企业要为职工提供发展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三、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工会组织要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活动载体, 促进和帮助职工成才

教育培训要取得好的效果, 就要为职工构筑学习平台, 吸引职工广泛参与。工会要鼓励职工在搞好岗位培训的基础上, 通过多种途径, 如读书自学、技能培训、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等多种形式获取知识, 增长才干, 在实践中完善充实自己。如结合实际工作, 长期坚持面向基层、立足班组, 开展班组建设, 团队建设;认真开展“双创一提升”活动, 组织女职工参加各项技术比武, 全面推进女职工“素质达标、学习成才”活动,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认真组织开展职工自主管理成果发布和评审, 从项目概况、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与做法以及实施后的效果来“讲、比”竞赛, 激发职工刻苦钻研, 争相推出技术含量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成果来服务矿山的安全生产。巩固和创新“文明班组”、“职工小家”, 以它为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活动的载体, 通过培育个人、打造集体, 达到增强职工素质的目的。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 是《企业法》、《工会法》明文规定的, 也是职工在企业里应当享受的权力。对于这一点, 我们的体会是工人管理企业, 或企业实行民主管理, 或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 这是法律规定的, 但也因企业领导不同而存在差异。江铜集团几年来的变化也让我们体会到, 实行不实行民主管理、依不依靠职工群众, 企业最终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值得庆幸的是, 这几年江铜集团始终坚持了民主管理, 始终全心全意的依靠广大职工群众, 使企业佳绩不断、效益年年提高, 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不断增强, 出现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把职工的素质教育和企业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结合起来, 按照岗位“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的要求开展多面手操作赛平台, 培养种子选手队伍、各项劳动竞赛和职工0K赛、太极剑、球赛、职工拔河、钓鱼等体育健身活动, 职工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和创先争优活动, 激发和调动了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各企业实体上下形成“同心、同创、同进”的企业精神。通过文化体育活动, 不仅弘扬了企业精神, 陶冶了职工情操, 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广大职工奉献岗位, 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和人文精神, 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知难不畏难, 知苦不怕苦, 同心协力迎接挑战的顽强斗志, 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

可见, 职工思想文化素质和岗位职业技能的提高, 有力地促进基层工会的发展。

浅议工会如何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篇8

关键词:工会;提高;职工;素质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6-0127-02

众所周知,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人的最大追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人才已经上升为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更加迅速,职工的职业变更和岗位调整更加频繁,终身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学习和教育必将伴随职工的职业生涯。职工素质不仅关系到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也制约和最终决定企业的发展前景。职工为企业创造效益,企业要为职工提供发展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职工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素质,因此,企业要为职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本公司实际,谈论工会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方面的作用。

1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1.1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职工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

作为一名员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市场已经或正在淘汰技术单一、技能低下的劳动者。

1.2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企业持续有效发展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就业竞争的加剧,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不仅是职工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创新、竞争激烈的时代,在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筹码的当今时代,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使人力资本增值,建立起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将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职工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也制约和最终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

1.3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是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工人阶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增强主动性、发挥创造性、发展先进性”要求的需要,是广大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根本所在,也是全社会的希望。

2 企业工会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职工队伍,是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企业工会应如何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呢?

汽车运输公司工会近几年来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就结合本公司工作的实践讲几点粗浅的认识。

2.1 加强领导,为提高职工素质提供组织保证

成立了职工素质提升领导小组,负责职工素质提升活动计划的制定及活动的安排、监督、检查,并结合实际制定了职工素质提升规划。同时还积极配合本公司把职工素质培训纳入公司的发展规划,并在参与培训计划的拟定、实施过程中,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和专业技能培训,对培训内容、培训重点和培训方式等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使培训方案更加切合职工职业需求和总厂发展实际,更加科学和规范。

2.2 加强投入,为提升职工素质提供全方位保证

近两年来,我们以“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当学习型个人”活动为契机,加大了活动的投入,为提升职工素质提供全方位保证。第一,加大软件投入,我们从加强教育培训入手,扩大了培训范围,多次从外单位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和辅导,满足了职工对新科技、新知识、新文化、新技能的需求。第二,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投入资金为职工建立了一个教育基地,定期开展培训交流活动,为职工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不断增强职工的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在职工中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引导职工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岗位应知应会,进而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全面推进基础和基层管理工作。

2.3 创新活动载体,增强职工素质提升活动的吸引力

创新教育培训活动载体,不断增强其自身的吸引力,是提高职工素质的前提和保证。

按照企业核心文化理念—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外在表现的球型结构,大力加强培训中执行力的建设,根据运输企业行业特色,全面加强动态培训工作,建立岗位职校,建立流动学习教室,循环播放安全、驾驶、维修等学习课程,使出车回来的员工利用工余时间学习;成立职工读书园地、读书屋,发放学习资料、书籍等,供职工查阅技术资料;在《技术简报》中刊登首席技师和技术导师论文供交流学习;科学有序的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设计,使学有所用、用有所长,在岗位上充分发挥才能。

长期以来,汽车运输公司工会把“创争”活动进步深化、细化,创新活动方式和方法,在职工中深入开展了“读书自学增才干,技能培训强素质”主题活动,组织一线生产职工进行技术比武,采取笔试、口述、实际操作方式进行。由于我公司运输队外聘人员较多,技术要求较高,单独执行任务复杂。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充分地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从技术上确保安全,起到推动作用,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了学技术、争第一、保安全的氛围。并对获得前三名的人员进行奖励,通过奖励激励的办法,提升了职工对本岗位的熟练程度和技术要求,从而全面推进汽车运输公司的安全生产运输。鼓励职工在搞好岗位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完善充实自己。

2012年,本公司对首席技师和技术导师进行聘任,发挥“身边老师”作用,为引领新技术和解疑释惑构建有效平台,通过技术的学习和经验交流的积累,营造了团队良好的学习风气,有效带动了全员基础技能的提高。

2.4 建立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形成独具特色的职工素质提升长效机制

考核和激励机制是职工提升素质的助推器。我们始终坚持从上到下做到活动有计划、有目标、有布置、有督促检查、有考核结果,确保每项活动落到实处。这些做法,均有效激发、调动了职工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本公司也由此形成了崇尚知识、重视人才、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

3 取得的效果

3.1 职工队伍

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热情空前高涨。目前,全公司有24名职工通过自学取得了长沙理工大学物流专业专科学历;具有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有35人;95名岗位工人考取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近职工总人数的50 %,全公司职工学历水平和技术素质均有了很大提高。

3.2 提升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持续、稳定、有效发展

由于职工队伍素质的普遍提升,工作能力、管理能力、解决问题和处理生产中突发事件的能力都随之增强。截止目前,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无重特大道路交通责任事故发生的安全工作目标;2010年,由本公司开发研制的重型汽车、装载机驱动减速器拆装托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

(编辑:李敏)

How to Improve the Workforce Quality in Trade Unions

Huo Minghua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economic times, the market economy proposes higher demands of the workers’ quality.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get the result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constant innovation. As a business, the learning concept of “lifelong learning” should be promoted among employees, and learning the technical expertise should be guided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workers.

Key words: trade unions; improve; workers; quality

上一篇:市森林防火工作成绩汇报下一篇: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