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党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2024-07-12

对*乡党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通用8篇)

对*乡党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篇1

对*乡党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乡共21个村,耕地31125亩,2002年工农业总产值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多元,乡村两级总债务2638.08万元,在城郊7个乡中属经济欠发达的乡。人口总数28027人,其中党员1086人,占总人口的3.87%。按照我们设置的先进性评价指标测试,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的党员 667名,占党员总数的6l%,这说明**乡党员的主流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是,对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仍存在七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党员意识淡薄。部分农村党员缺乏“我是一名党员”的荣誉感和自我认同感,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甚至于做群众的“尾巴”。少数党员在党不爱党,稍不如意就在群众中发泄对党组织的不满,村里“打横脑”的往往是这部分人,如伍家坪村党员彭某,认为自己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组织上没有相应地安排照顾,一直对党不满,怂恿资助并多次参加越战军人游行上访。二是理想信仰动摇。共产党人应当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但少数党员却热衷于封建迷信那一套。有的长期从事迷信职业,利用迷信活动骗取群众钱财。如大观庙村主任汪某、李白溪村原治保主任苏某,在**乡和东江乡等地做道士,年收入近万元。有的党员干部带头搞迷信活动,利用迷信活动聚敛钱财。大观庙村支部书记,在今年年初为其.已死十多年的母亲做80岁“阴寿”大摆酒筵,请柬还发到了乡党委政府领导手中,有些不知情的乡级领导居然捎上了“人情”。还有相当数量的党员,由于对先富起来的人和目前出现的贫富差距缺乏正确理解,对党内腐败现象以偏概全,对共产主义前途产生了怀疑,认为几十年革命白干了。台家铺村有名党员对收税人员公然提出:“党票要不要,你吓我不倒,共产党也只那么大个搞头。”三是创新精神欠缺。目前乡村在经济发展、公益事业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如水患问题、农业结构调整问题、村级民间债务问题、乡村道路建设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乡村两级党员干部看困难多,看潜力少;两眼向上的多,自己动脑的少,致使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如小井港村一条村道坑坑洼洼,菜农凌晨三、四点钟去卖菜,经常翻车泼菜,菜农常常摔得鼻青脸肿。我们在走访时,很多群众表示只要有人牵头修路,大家都愿意出钱出力,可就是没有一个村干部、党员出来牵头。如民间债务结零的问题,一些村不能很好地开动脑筋,盘活湖荒甩亩等集体资源,债务结零工作缺乏力度,全乡21个村,村村欠债,最多的达284.02万元,民间债务结零进程受阻。四是致富能力不强。我们在调查走访和问卷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党员仍停留于种稻吃饭、养猪过年的小农经济模式。在问卷调查中,认为党员致富能力和群众差不多或不如群众的答卷占56%。我们先后对毛坪里、台家铺、玉带桥村的大户进行了分析,这三个村分别有大户9户、13户、8户,而其中党员大户却只有2户、1户和0户,农民党员致富能力不强由此可见一斑。另据该乡党委掌握的情况,党员家庭人均纯收人为 1700多元,比全乡水平低近30个百分点。五是个人利益至上。少数农村党员只讲个人利益,不讲党员义务,甚至参加党的会议、过组织生活都伸手要钱。就连这次全乡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动员大会,也有少部分党员以家庭农业生产离不开等各种原因不参加大会。即使参加了会的党员,不少人吃了中饭就走人,下午开会只剩下村干部和少数党员。近几年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降低并最终取消了卸职村干部的补贴,个别卸任党员干部竟以此为由,拒交税款。如李白溪村原治保主任李某,卸职后要求村里按乡里文件每年给他720元补贴(当时其他卸职村干部都只有300元),因要求得不到满足,4年来没交过一分钱的税费,累计欠税费近5000元。还有个别党员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给农业结构调整出难题。如大观庙村引进了一个老板在外洲集中连片栽种欧美杨,既符合“五个百万亩31程要求,又可偿还村级民间债务。该村召开党员会、群众代表会多次研究,决定给原来在外洲栽了树的农户每棵补偿2元,不少群众已自觉按要求砍了树,而该村一名党员却提出要按每棵50元的标准补偿,并多次煽动群众上访,致使该项目至今无法实施;并且,在村级债务结零过程中,民间借款的高息都已停止,而这名党员仍强行要村里支付5分的高息,并以此为由拒交税费。据统计,全乡党员农户累计欠税费合计44万元,户平近500元。2002年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大为减轻,党员农户仍欠税费7.6万元,占全乡欠税费总额的10.13%;涉及党员126名,占党员总数的14.05%。六是宗族势力抬头。少数农村党员特别是卸职党员,热衷于立祠堂、修族谱,甚至充当牵头人、组织者,该乡孙姓、徐姓、戴姓、罗姓家族均由党员任族长。宗族势力的强大干扰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无论发展党员,还是组建班子,都必须讲姓氏平衡,否则,就会有扯不完的皮。每逢换届选举之日,常常是宗族势力活动之时。毛坪里村原任支书郭玉明工作一直不错,是乡党委推荐续任的支书人选。个别戴姓党员对郭不满,私下邀戴姓党员都不投郭的票。由于39名党员中戴姓党员占22名,致使郭玉明落选。岩桅子村党员魏某因不合理要求被村会计拒绝后,当即扬言:“你神得很,下次你选上了,我算你狠。”由于魏姓在党员中是大姓,结果换届时,这名会计果真没有被选进支委。该乡大观庙、蓼子坪村支两委,基本上是家族班子。七是法纪观念较差。少数党员无视党纪国法,有的侵占集体资产,有的贪污公款、偷税漏税、偷盗财物,有的打牌赌博、煽动群众上访,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如岩桅子村一名党员任村治保主任、民兵营长期间,偷盗本村群众耕牛一头,被判刑。芦山村一名党员多次偷菜,多次被菜农捉住,这名党员还模仿村主任的笔迹签条子,在村里冲减自己的债务。伍家坪村一名党员任村主任、出纳期间,贪污1.6万元。玉带桥村原任支书成某十年没有交过一分钱的农业税和村提留,在6年时间内,侵占集体资金1.7万元。此外,**乡还开有大小茶馆300

多家,每天参与打牌的人员少则近千人次,多则大几千人。不仅党员参与其中,而且有些茶馆就是党员干部开的。部分农村党员的所作所为,严重影响了党在农民中的形象。这些年,该乡要求入党的人数呈下降趋势,新发展的党员不少是经过组织“暗示”或承诺,才写入党申请书。特别是个别劣迹党员长期留在党内,不仅为群众所不齿,就连一些正直的党员也因此而抬不起头。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调查所到之处,不少共产党员急切的呼吁:“我们党早该整整了!”病因:

一、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导致整体素质下滑。一是年龄老化。**乡897名农村党员中,46岁至59岁的党员437名,60岁以上的党员239名,46岁以上的老党员占了党员总数的四分之三。二是文化偏低。农民党员中,小学文化党员364名,文盲、半文盲党员27名,这部分党员占了党员总数的 43.8%。三是技能偏低。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和二门以上实用技术的党员分别为289名和89名,两者合计仅占党员总数的42%。四是新时期入党的党员比例偏低。1992年l0月后入党的229名,仅占党员总数的25.53%。就农村党员的现有结构而言,要担当领导现代化农业、带领农民建设全面小康的历史重任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60不当家,70不理事,生活靠儿女”的老党员比重过大,带领群众致富是有心无力,这也妨碍了先进模范作用的发挥。

二、党不管党现象突出,导致党的组织涣散。集中表现在:一是基层组织不健全。该乡的村支部,多则五、六十名党员,少则二、三十名党员,但大部分村党支部没有设党小组。过组织生活常常是“大锅煮”,不少党员多年轮不到发言的机会。去年乡镇机构改革后,水电站等乡直站所至今未建立支部。二是活动开展不经常。“三会一课”制度基本荒废,具有党员特色的活动很少组织。由于长期不活动,党员意识明显淡化,党员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批评帮助。三是党员管理不严格。对那些长年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履行义务,不完成组织交办的工作任务的党员,党组织批评教育少,给予组织和纪律处分的更是少之又少。对外出务工党员,管理手段滞后,大部分党员外出后便杳无音讯,该乡99名外出务工党员,能和流出地党组织保持联系的仅5名。组织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在预备党员转正、组织关系转移、犯错误党员的处置上问题不少。大观庙村支书对支部有几名预备党员到现在还未弄清楚,该村还有1994年入党的预备党员。乡中学一名教师,因工作调动未及时接转组织关系,糊里糊涂脱离了党的组织。岩桅子村那位因偷牛被判刑的民兵营长,早已刑满释放,至今还没有开除出党,以致在老百姓中留下了“偷牛党员”的话柄,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

三、学习教育抓得不实,导致党员思想混乱。调查发现,不少党支部除组织党员参加乡党委组织的党员冬春训外,自己基本上不组织党员学习。即使遇到“三讲”、“四个观念”、“三个代表”教育等大的学教活动,有些支部也仅仅找些理论文章、上级文件学一学就算了事,很少结合思想、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再加上农民党员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学虽学了,但常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解决具体问题。由于学习缺乏深度,有的农村党员对党在农村现阶段的方针、政策,对WTO对农业的挑战,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对“三个代表”的实际内涵等一问三不知;有的甚至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辨不清方向,为人民服务被看成“唱高调”,党员联户带创被看作“搞形式”,带头搞结构调整被看作是“充豪佬”,以至有些党员在某些场合不敢亮出党员的身份。当前,农村中部分部队退伍的党员(特别是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党员)和卸职村干部中的党员怪话连篇、与党离心,也与放松学习不无关系。

四、约束监督机制不强,导致违纪问题时有发生。很多村没有建立党员议事会、民主理财小组等组织,导致了村支两委干部权力过于集中。无职党员和村民缺少相应的渠道和途径对其实施有效监督。这种制度上的缺陷,为某些人留下了可趁之机。对基层党员干部出现的问题,少数党组织总认为农村工作矛盾多、困难大,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或者单纯以完成上交提留论英雄,对所谓“枝节问题”不严肃批评教育,不认真调查处置,以致养痈遗患。再加上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缺乏积极的思想斗争,小毛病逐渐演化成了大问题。

五、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导致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降低。一是权益得不到保障。基层工作难免要得罪人,个别村民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而是想方设法报复村干部。就在最近,毛坪里村支书谢纷利家里培育的可栽10多亩地的苦瓜秧,被别人蓄意用农药打死,间接损失近万元。岩桅子村支书魏建军养的一塘鱼苗,可卖几千元钱,也曾被别人放药毒死。对这类案件,公安部门不能及时查处,伤了村干部的心,毛坪里村年仅30出头的谢支书已经打起了退堂鼓。二是待遇得不到落实。按**区税费改革后转移支付的规定,村组干部工资村平为2.4万元。但该乡去年未完成税收任务,村组干部以及乡干部的工资全部被**区财政局抵扣了税款。去年春节前,乡里仅给各村发了2000元“意思”了一下,严重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士气和稳定。在职干部两手空空,卸职干部的补贴更是没有着落,他们总觉得组织上对他们不公,对此颇有怨言。全乡在职村组干部和卸职村组干部分别有党员165名和473名,共占农民党员总数的71%,这部分人的积极性受挫,势必对农村工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三是欠款得不到偿还。据统计,**乡21个村共向党员借款252.1万元,涉及党员370名,占党员总数的41.9%,借钱最多者高达83000元。由于现在各村都是“空壳村”,欠

对*乡党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篇2

为了改进国有企业党组织党建工作,广西农垦国有东风农场党委从2010年8月初开始对全场党员思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思考。

1 基本情况

广西农垦国有东风农场党组织和党员情况:全场现有基层党组织15个,党员206名,其中35岁以下的22名,占党员总人数的10.7%;36~39岁的13名,占党员总人数的6.3%;60岁以上的94名,占党员总人数45.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0名,占党员总人数的15%,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43名,占党员总人数的20.9%;初中文化以下的132名,占党员总人数的64.1%。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该农场党组织和党员基本情况得知,党员中年纪偏大者居多,文化程度偏低者比重较大,所以明显存在以下3个主要问题。

2.1 思想观念落后,发展意识不强

20世纪50年代初入党的老党员占了该农场党员总数的近一半,这些老党员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风风雨雨,特别是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内,习惯于捧着“铁饭碗”,完全依赖国家和组织,没有创造性和创新性,思想观念落后。初中以下的党员超过了50%,文化偏低,根本无法接受新事物。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面对这些巨变他们难以适应,甚至想不通、看不惯,发展意识不强。

2.2 教育管理工作松散,民主意识存在偏差

由于一些党员干部受文化水平限制,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学风不正,理论学习动力不足、效果不佳,学习理论或者为了装门面,或者为了应付检查,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流于形式。另外,贯彻民主集中制力度不足,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不畅,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均未落实到位。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还存在,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家长制作风严重,不愿意听取不同意见,不习惯在民主的气氛中推进工作。

2.3 科技水平偏低,“传帮带”能力缺乏

受自身能力和素质所限,一些党员干部对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缺乏兴趣,对与自己工作、生产和生活相关的新生事物没有热情,科技水平明显偏低,宁可沿用过时、落后的工作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不愿意更新观念,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由于缺乏“传帮带”能力,年轻一代职工无法从老党员职工那里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使农场的党建工作、生产活动、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3 存在问题的原因

笔者经过搜集梳理、认真思考、仔细分析,认为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3.1 党的教育管理工作跟不上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判断这些新变化对党组织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推进党组织管理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意义非常重大。但是,广西农垦国有东风农场个别基层党员对目前世界的变化、形势的发展相当冷漠,反应迟钝,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初入党的某些老党员,他们尚未完全适应时代的巨大变化和各种观念的更新,未能与时俱进。而且,一些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在管理教育工作方面跟不上,造成党内存在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事情与错误时有发生。

3.2 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我们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然而,一些党员的党性修养没有及时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原则性不强,正义感退化,是非观念淡薄,信奉的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甚至有的党员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寄托于神灵,常常凡事喜欢“问计于神”,到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

3.3 少数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不强

个别基层党组织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忽略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党务机构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造成战斗堡垒作用不强,组织动员能力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致富能力不强。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而且由于文化水平高的党员奇缺,无法根据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性别结构等要素,科学合理搭配班子、提高班子的战斗力,因此未能形成整体优势,未能提高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遇到突发性事件、急难险重任务,就感到力不从心,往往错失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良机。

4 加强农场党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结合广西农垦国有东风农场党建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5个方面加强农场党员队伍建设。

4.1 切实抓好发展党员工作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也是党建领域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各级党组织必须按照中央要求和党章规定,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认真做好发展党员的工作。针对广西农垦国有东风农场党组织党员年龄老化、知识老化、方法老化等现状,要不断将文化水平高、个人素质好、德才兼备的职工,特别是年轻职工吸收进各级党组织中来,为党员队伍增添生机与活力,增加新鲜血液,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为推进国有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4.2 加强对党员先进典型的宣传

无论是在中国革命、建设,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大力加强对党员先进典型的宣传,一定能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中起到弘扬正气、坚定信念、保持活力的示范作用。并且,学习先进可以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同时能够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创造出一流业绩。

4.3 健全完善党内各项制度

按照中央提出的“坚持党要管党,就是要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的要求,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党内各项制度,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特别是要完善各种监督形式和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到哪里,党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

4.4 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要求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广大基层党员是党员队伍的主体,提高基层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科学文化水平素质,是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的基础,直接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大局。因此要通过建立基层党员轮训制度,持续对党员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业务知识和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优良作风进一步养成、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

4.5 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把加强党性修养教育作为优良作风养成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因为党性是党员作风的内在根据,而作风则是党性的外在表现,作风和党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事实上,党性纯洁则素质高、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素质低、作风不正。广大党员只有按照党性原则进行长期的党性修养,才能成为具有坚强党性的人,从而树立良好的作风,在带领广大职工共同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前进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另外,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激发党员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保持先进性内在动力。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做好党员服务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健全党内表彰制度,加强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

同时,要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坚持民主评议党员,表彰优秀党员,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

5 结语

总之,实事求是地针对农场党组织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党的建设的最新要求,不断改进基层党组织,就一定能够带领企业职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再立新功。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01/c_121612030.htm, 2011-07-01.

对*乡党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篇3

关键词:教师队伍;调查;现状

一、教师队伍的现存问题

由于教师少,很多农村教师必须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跨年级、跨科目教学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班级学生数大都在70人以上。教师应付正常教学尚且力不从心,更谈不上推行素质教育。工作量比城市一般教师高出许多。教师感觉工作压力大,没有成就感,只有压力感。每天除了备课、上课、改作业、管理学生外,还要承受关于成绩排名、升学率等的考核。经常早上早早到学校,一直忙到深夜,疲惫不堪,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得多的待遇。而且农村教师除了工资,没有任何奖金、福利,这对广大农村教师极不公平。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等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由于压力大、收入低,农村教师大都对教师这个行业产生了厌倦心理。许多教师明确表示,如果有可能,不愿意再当教师。教师分布不合理,农村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城市来说非常差,条件也相当困难,同时,农村中学教师负担也比较重,随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流失以及老教师不断退休,新分配的教师不愿意到条件艱苦的农村任教等问题的出现,农村中学教师在短缺的同时更出现年龄段层。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且教师老的老,小的小,刚工作几年有了一些工作经验,就千方百计要求调出,或是流失到外地,而当地好一点的学校又人满为患。教师专业化水平低部分农村初中有近20%的教师是从小学中选拔上来的,以一所镇初级中学为例,全校教师72人,从小学选拔上来的有15人,这些从小学教师队伍中选拔的教师,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基本没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教学的技能,却让他们承担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他们就只能边学边教,那他们的专业教学能力和水平如何是可想而知的。

二、部分教师师德意识淡薄

由于教师待遇低、学校的教学条件差等多方面原因,造成部分农村教师工作责任心差、职业意识淡薄。在调查中了解到,几乎各个学校都有教师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到条件好的县、市学校去,或离开学校到南方去打工,或是边教学,边在外做生意。这些教师把精力放在了许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上,这样,必然对正常的教育教学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到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现在农村中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以连云港市靠近沿海一所镇初级中学为例,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学校往往因为教师人数紧张和学校经费紧张,放弃了让教师参加业务培训的机会,因此在新课程面前,这些学校的教师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这种情况,在广大贫困农村初中普遍存在,这是导致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且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关键原因。农村中学待遇低、社会地位低这是大多数青年教师离开农村中学的主要原因。农村中学教师的待遇,不管是比城镇的教师,还是比其他单位的待遇都差。据调查,同样有10年教龄的教师在县市重点中学每月收入在2500元左右,而在农村中学每月收入仅1200元左右。而对一个刚参加工作,月工资只有600元左右的农村中学的青年教师来说,经济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同时,由于大多数农村学校经费紧张,不能为教师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参保。而在该县的城镇中学,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待遇是每月的工资和各种补贴能达到1300元左右,那些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待遇更是高,其中有些人每月有2800元左右。这种收入的差距,以及职称晋升、先进评比等机会的不平等,再加上教师工资拖欠的现象时有发生,于是导致了许多农村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离职。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学校师资宏观调控能力不够强,由于人为因素,以及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待遇低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毕业生在分配时,都要求进城工作,大部分师范院校毕业生未到教育第一线报到,或是报到后不久就“一去不返”。

另外,城里学校条件好,待遇高,有关系或教学能力好的青年教师都被调进了城里。而城里学校的老师也受到南方学校丰厚待遇的吸引而流失,流失后的空白就由农村优秀教师来填补。地方教育局由于自身的需要,又往往给予政策上的便利,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对*乡党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篇4

一、**县村干部队伍现状

全县现有村干部2420人,其中:女村干部810人,占33.4%;35岁以下的436人,占18%,36岁至45岁的605人,占25%,46岁至55岁的847人,占35%,56岁以上的532人,占22%;小学文化程度的654人,占27%,初中文化程度的1113人,占46%,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605人,占25%,大专及以上的48人,占2%。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三级联创”活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双带”能力不断提高,为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作出了重大贡献。

1、结构日趋合理。在农村积极推行的党支部换届“两推一选”和村委会换届依法“海选”,使一大批农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年龄结构看,班子成员年轻化的程度越来越大,45岁以下的村干部占了将近半数,60岁以上的占很少比例,还涌现了一批20来岁的年轻“村官”。从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上文化的村干部达到73%;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也开始逐步增加。从性别结构看,我们提出了“一村一名女干部”的配备要求,全县70%以上的村有女性进入支部、村委会班子,100%的村配备了女性计划生育专干。结构的不断优化,提高了班子的整体合力,基层组织的发展意识、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素质日趋提高。通过大力实施“亮创奔”活动,着力把经济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经济能人、把党员中的经济能人培养成村干部,农村基层干部中懂技术、会经营的干部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具有“双带”能力的村干部越来越多,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为提高在职村干部素质和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我们积极实施“一村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计划,三年来招收人数已达到500余名。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扎实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县很多党员干部掌握了农村实用致富技术,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明显增强,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

3、管理日趋规范。近年来,我县逐步开展了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我们制订下发了《关于建立激发农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了选拔任用、教育管理、干事创业、待遇保障、考评奖惩五个机制,进一步激发村干部的创业热情,形成了良好的联创态势。这一作法得到省委组织部的肯定,并在《湖南日报》头版头条进行了推介。激励机制的出台,如招聘优秀村干部为公务员、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对离职村干部按标准实行补贴、重视并探索为村干部解决社保问题等,较好地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全面促进了村级工作“村为主”的落实。

各乡镇建立了各自的村干部管理1000分制考核办法和细则,使得村干部工作考核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并最终分解到村各项工作中去。考核结果也直接和村干部的报酬相挂钩,通过奖优罚劣,拉大差距,进一步调动和提高了村干部在开展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队伍日趋稳定。村干部待遇、报酬有所提高,并基本得到保障。全县村干部工资主要分三种情况:一是主职村干部(支部书记、村主任)约为2000元至2800元,其中“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的村干部要适当高点;二是非主职村干部工资约为1600元至2000元;三是聘用制村干部(如一部分村的会计、出纳等)工资按实际出勤时间计算工资,日工资约15元。各乡镇各村因经济条件不同,村干部工资标准不尽相同,但差别悬殊不是太大,浮动范围在1000元以内。村干部待遇、报酬除工资以外,主要是乡镇对村的目标管理考核及工作奖励,每年总数在2000元以内,发放到村,由各村根据村干部工作情况发放到人,平均每名村干部可获500元左右。由此可见,我县村干部工作一年所得经济报酬,主职村干部约2500至3000元左右,非主职村干部约1800至2300元左右。我们建立了离职村干部生活待遇保障制度,县财政每年拔付20万元专项资金,对离职村干部进行补助,同时建立了正常增长机制,逐年按比例增加拨付数额。

5、作用日趋强化。我县实施的党员民主评议、村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充分调动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农村党员干部找准了工作差

距,带领群众解决了一大批影响及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在推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社会治安、倡导文明风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为,为确保农村的稳定、基层政权的稳固起到了中坚的作用。

从总体上,我县的村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干部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村干部的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尽管这几年拓宽了用人范围,但由于村内优秀人才多数外出从事二、三产业,加上回乡高中生、复退军人等能任职者寥寥无几,导致村干部选择余地较少,少数村的村干部换来换去还是老面孔,干部缺少活力和战斗力。长期以来村干部的选拔面偏窄,后备干部不足,造成了目前村干部结构不尽合理,呈现出年龄结构偏老,文化程度偏低,男性多、女性少,懂种植会养殖的多、懂管理会经营的少,等等。

2、村干部能力还不适应形势的需要。村干部存在缺少学习,忙于事务、家务的现象,缺乏岗位所需的政策法规等基本知识,分析问题、剖析问题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在困难和问题面前常常是束手无策,也不善于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从发展上看,一些村级班子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收入方面显得办法不多、能力不强。发展经济的思路不清、路子不明、步子不快。村干部的培训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化。村干部的实用技术和科技致富培训很多,但是存在着不够系统、扎实的现象。一方面,培训的针对性不强,村干部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村干部的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

3、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村干部心难稳、人难留。一些村特别是一些特困村,存在没有人想当村干部的现象,即使是在任的村干部,也是经乡镇党委反复做工作才勉强留任。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工作任务繁重。当前,农村各项工作实行“村为主”,不少乡镇还把各项工作分解指标落实到村级,村干部的工作压力和责任越来越大;村干部事多利少。村级集体经济普通较为薄弱,不少地方还是经济“空壳”村,开展工作基本上

“无米下锅”或靠“垫米下锅”。而村干部普遍待遇较低,一些村干部不但多年领不到误工补贴,还要自己垫钱为村里办事。他们觉得经济上没有甜头,政治上也没有奔头,生活上没有想头,工作的积极性势必受到影响;工作保障堪忧。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村干部为党和群众工作多年,老了只有标准不高的微薄补助,有的甚至没有。此外,村干部在工作中难免得罪人,打击报复村干部的事也有发生,合法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村干部无法面对任务重、工作难、报酬低的现实,村干部心难稳的现象较为突出,致使一些村的村干部任职“昙花一现”,一有门路,就丢下沙帽走人,给村级管理及工作的落实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待遇,增强村干部岗位吸引力。去年向省党代会建言献策时,毛绍武部长提出了关于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得到省委重视。该建议包括:政治上给奔头。建立择优录用村干部为国家公务员制度,每年拿出一定指标,在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过硬、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年轻村干部中,通过组织推荐、公开考试的办法优先录用为公务员。经济上给想头。实行村干部固定待遇补贴制度,采取财政拨专款措施,保障村干部待遇补贴标准每月不低于300元;采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撤组并村等措施,大力精减村组干部职数;采取上级支持一点、有集体经济来源的村级补助一点、本人出一点的措施,大力完善村主职干部养老保险制度。保障上给靠头。实行离职村干部固定生活补贴制度,省、市出台相应政策,对累计任职10年以上、15年以上、20年以上的离职村干部,分别按每年不少于200元、300元、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省委10号文件的出台,已经解决了很多政策性问题,但市县配套实施还要加大力度,落到实处。通过建立村干部定额补贴规范化管理、村干部正常进入养老保险和农村大病统筹医疗保险等制度,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觉得工作生活都有盼头,因而倍加珍惜现有的工作岗位。同时,使得村干部岗位吸引更多有志青年的目光,从而使村干部选拔范围进一步拓宽,为吸引高层次的人才到农村工作提供良好的氛围与条件。

2、创新制度,优化村干部选任机制。一是推进村干部选拔制度改革。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在村干部选拔过程中的作用。在村党支部中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在村委会成员中全面推行“公推直选”,真正将懂市场会管理善经营、素质过硬,群众信任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干部队伍中来;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村干部选拔范围。积极采取招考大学生“村官”、选派机关年轻干部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二是加强村干部后备队伍建设。要切实加大从致富能手、大中专毕业生、科技示范户、务工经商人员、复退军人中选拔后备人才的力度,建立村干部后备人才库;要以党员发展来带动村干部后备人才培养,将优秀的青年通过政治培养的方式来加快成长;要健全完善村干部后备人才培养的责任机制,将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列入村党支部年终考核内容;要加大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推优力度,注重从优秀青年、工人和妇女中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三是建立村干部资格准入制度。从村干部的年龄、学历和培训入手,根据农村工作的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村干部资格标准体系,建立资格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把好村干部的质量关,切实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3、注重实效,提高村干部培训工作水平。在村干部的培训工作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培育“双强”型村干部的目标要求,着眼于加快发展,着眼于提高素质,切实增强村级干部培训效果。要根据村干部的工作岗位、文化层次、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型教育。要突出政策教育,联系农村实际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思想作风建设,使村干部摆正自己的位置,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二是抓好学历提高型培训。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有计划举办大中专学历及“专业证书”培训班,进一步优化村干部的知识结构,促进学历和能力的提高。三是抓好业务知识型培训。围绕农村干部知识教育和农村热点、难点问题,以农村工作方法、工作方式、民主政治与法制、财务管理、土地政策、村镇规划及经济发展等为主要内容,对村干部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改进他们的工作方法,使他们学会运用民主的、思想教育的、法律的方法和手段处理村务,不断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维护稳定的能力。四是加大致富能力型培训。要把培训重点放在提高村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上,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典型

引路、交流提高等途径,充分发挥现代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手段,增强培训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切实抓好村干部“带头致富,带动共富”的能力建设。

对*乡党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篇5

经贸学院1102班张佳音201118910232

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依赖于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道德有不同的体现。最初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多样化,特别是随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开始,道德逐渐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

道德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道德往往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明辨善恶的认识基础之上,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积极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

对于社会来讲,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对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影响。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们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社会主义道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比历史上任何道德都更加广泛、更加深刻、更加强大。它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他对于大学生的成才的动力。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优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之中,更要进一步坚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既然对于我们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有这么重大的影响,那么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又是如何的呢?我们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调查了我校部分在校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并做出了分析。第一,在对于热爱祖国的问题上,接受问卷调查的所有学生都选择了热爱,他们表示当国家利益收到损害时,自己愿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在国家的荣誉收到玷污时,会努力维护,这些也是我们作为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希望不仅在做问卷调查时这样回答,更重要的是以实际行动去证明。第二,关于诚实守信的问题,在被问到如果承诺了他人的事情,即使对自己有害,是否会继续去做时,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选择了去做,其余同学选择了视情况而定,再被问道如果自己做错了一件事情,在可以欺瞒的情况下是否会承认自己错了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同学选择了主动承认错误,没有必要隐瞒。诚实守信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也是我们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是我们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我们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就个人而言,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诚实守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实守信是正常社会秩序的保障;就国家而言,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作为大学生,我们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实守信的道德建设,把诚实守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是立

身处世的基本准则,以上这两条是我们应该做到的最基本道德标准,也是我们对自身最低程度的道德要求。

社会道德建设最终要落实到个人的道德品质上,加强个人到的品德建设贯穿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的始终。个人品德对社会的发展变革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道德要求只有与个人道德品德相结合,才能转变为现实的道德力量,同时个人道德品德提升过程也是能动的作用于社会道德的形成过程。他能为社会道德的发展进步创造条件,提供动力,其次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个人在行为过程中,个人在行为过程中整合行为动机,确定行为目标,自觉调控行为过程等都是个人品德力量,在对个人品德调查的基础上,许多同学再被问及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怎么解决时,都选择了积极解决,有个别会感到无所适从消极面对,但还是会尽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其实道德修养体现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现实生活中总是存在着两种或多种对立的道德体系和观念冲突和斗争,这些冲突和斗争必然会反应到个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在这些道德观念的冲突中,自己跟自己“打官司”,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不同的道德观念之间的选择。道德修养有助于解决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人选择能力和践行能力之间的矛盾,解决自己内在思想品质中新旧观念之间的矛盾。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及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适应社会进步和完善的需要。我们作为大学生,首先应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这样才有满腔热情、自觉自愿地去学习、去思考、去体验。虽然有些人会担心上当受

骗,但还是愿意被骗一次也会去帮助他们。把帮助别人视为应做之事,看做是自己的快乐,这是每个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德,是有爱心的表现。助人为乐对于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和习惯,将是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留有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关爱他人,在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

在当今的社会中,一个人的团队合作意识是十分重要的,结合到我们学生个人,能够与同学合作完成作业,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要服从集体利益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一个团队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团队的目标奋斗也是十分幸福的。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百分之七十的同学认为在团队再个人的价值能得到实现,百分之十的同学认为在团队中会影响个人才智的施展,由此可见,团队中的分工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能避免有同学“搭顺风车”的现象也会大大挫伤部分同学的积极性。我们还是应当培养自己的集体意识,虽然在大学班级的概念变得模糊了,但是我们还要将自己放置于集体中,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增强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这对以后我们参加工作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开创了众多社交平台,开发了众多网络游戏,网络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例如:网络暴力、电子诈骗、网上赌博等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少数大学生对网上行为缺乏责任感,是

非标准不清,个别大学生甚至因此误入歧途;也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做为大学生的我们要遵守“五要五不”的网络道德要求,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成为净化网络空间的积极力量。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要加强道德修养,还应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各种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道德修养。其一,学思并重,即虚心学习,积极思索,辨别善恶,学善戒恶,以涵养良的德性;其二,省察克治,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自己的思想的不良倾向、念头以加以抑制和克服;其三,慎独自律,坚守信念,自觉按道德行事;其四,积善成德积累善行,以逐渐凝结成优良品德;其五,知行统一,把道德认识与实践统一起来将其外化为道德行为。同学们如果按照这种方法进行道德修养,并长期坚持下去,就能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从而达到较高的思想境界,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问卷调查

-----对我校学生道德状况调查

1、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你会()

A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B以个人利益为重 C视情况而定 2、当你向他人许诺后发现这对自己的利益有害时,你会()A仍然努力践行 B保全个人利益 C视情况而定

3、在平时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你会()

A勇敢面对,积极解决,B偶尔消极逃避 C经常逃避 4、你与父母意见不同时,你会()

A与父母争吵,让父母顺着自己,B积极与父母沟通C不管父母意见 5、你是否献过血,为灾区或失学儿童献过爱心?()A经常B偶尔C从不

6、如果遇到有人落水,你会()

A奋不顾身下水营救 B当没有看见 C喊他人来救

7、你认为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团队意识重要吗?()A非常重要 B可有可无C完全没有必要

8、在网上和别人交流时,你的语言文明吗?()A文明、B不文明C 有时文明

9、你认为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其人生发展影响大吗?()A非常大B一般C没有作用

对*乡党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篇6

勿庸置疑,农村信用社同其他许多国有企业一样,也有过自己昔日的辉煌.在其40多年的`发展中,对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信用社目前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严重地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就榆中县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风险、化解措施及建议做一浅析.

作 者:赵宗福  作者单位:人民银行榆中县支行 刊 名:甘肃金融 英文刊名:GANSU FINANCE 年,卷(期): ”"(11) 分类号:F8 关键词: 

对*乡党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篇7

一、当前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从参加培训的天水市两区五县70名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党支部书记的情况来看, 大部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较强, 村党支部书记事业心、责任感和驾驭市场经济能力较强, 群众满意率较高。但也客观存在少数村党支部软弱涣散, 号召力和凝聚力差, 支部书记缺乏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缺乏带领和推进新农村建设能力等。

㈠党支部书记队伍结构还不够优化参加培训的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党支部书记中, 平均年龄为47.6岁, 其中年龄最大的为62岁, 最年轻的为30岁;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9人, 中专文化程度的1人, 高中文化程度的21人, 其余都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这些村支书的年龄文化结构还不够优化, 势必影响到他们做为村领导者的眼光、思路和精力, 从而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近年来, 有能力担任村支书的人越来越少, 主要是因为农村年轻党员少, 后继乏人, 出现了断层。当前, 农村大部分文化层次较高、有经营头脑的年轻人, 一出校门、一出军营就外出务工, 不愿留在农村。近年来, 在农村青年中发展的新党员为数并不多, 农村党员队伍整体呈“老龄化”态势。

㈡水平能力还不够高部分村支书水平能力不够高,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观念比较陈旧, 缺乏创业创新意识, 有的村支书在守业受穷、受穷守业中循环。二是缺乏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有的村支书, 特别是一些新上任的村支书, 缺乏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对一些突发性事件的处理、群众普遍反映关注难点、热点问题的处理总显得办法不多。三是缺乏民主管村的能力。有些村党支部书记民主意识不强, 喜欢搞一言堂, 重大问题不经村委会、党员会讨论, 村民 (代表) 会议决策, 影响党员积极性和班子团结, 造成党支部的正确决定不能得到实施, 或者影响“两委”关系协调, 或者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体现不出来。四是缺乏“双带”能力。有些村党支部书记致富技术缺乏、经济意识薄弱、经营管理经验不足。一方面, 自已致富无门, 不能带头致富, 另一方面对如何发展村级经济,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感到无从下手, 力不从心。五是缺乏科学方法。有些村支书在村务管理和群众工作方法上没有经验, 旧方法没有用, 新方法不会用, 软办法不顶用, 硬办法不敢用。

㈢上下负责还不够统一从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性质来看, 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难统一。村党支部书记既要宣传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 完成上级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 又要发展好、维护好群众的利益, 对上是千头万绪的工作, 对下是千家万户群众的利益。税费改革后, 建设新农村成了村支部书记的中心工作, 然而有的村民对新农村建设有强烈的愿望, 但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而目前县、乡两级财力有限, 全靠政府投入不太现实。

㈣队伍整体还不够稳定近年来农村工作环境的新变化, 影响了村支部书记队伍作用的发挥。目前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普遍不太安心, 主要表现在任职时间不长, 一般的三五年就换了人, 有个别的村还得年年换。原因有三, 一是工资待遇没有得到有力地保障。各乡镇都是把村干部工资和绩效紧密挂钩在一起的, 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村, 上级党委布置的工作任务完不成, 待遇就到不了位, 一年到头只能打一张白条。二是后顾之忧没有根本性解决。有些村干部养老保险机制没有建立, 村支部书记又是非脱产干部, 老有所养的问题是他们最大的后顾之忧。这个不能解决, 也直接导致村支部书记家里人对自己的工作都不是很支持, 有的甚至公然反对。三是工作压力依然比较大。目前, 村级共同生产费的收缴、债务包袱、计划生育、保稳定的工作任务依然比较压头, 推行工作的困难还很多。

㈤任职管理还不够投入在生存状态上具有兼职型的特点。村支部书记队伍是一支不脱产的队伍, 一支非职业化管理的基层干部。村党支部书记的经济待遇不高, 工资及各种补贴、奖金加起来一般也只有几千元左右的年收入, 而且任职后也没可靠的经济保障, 还不足以养活一家人。他们所处的经济地位, 也决定了必须要有其他的生活来源。目前, 绝大多数村支部书记都有自己的田土, 平时只能是村务、农务一起忙;即使有的没有种田栽地, 也办了自己的实体, 需要相当一部分精力忙个人的事情。这种非职业化的生存状况, 使他们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为村里的建设竭尽全力。

二、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头人, 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领头雁”, 对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 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着关键作用。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 就抓住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因此, 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时刻把握村党支部书记队伍脉搏, 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㈠拓宽选人渠道, 优化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结构坚持自身“造血”与外部“输血”相结合, 不断扩大选人用人的视野。一方面, 结合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 采取“公推直选”的办法, 大力选拔文化程度高, 思想先进、有经济头脑、有致富项目的农村致富党员和能人担任当家人。另一方面, 围绕转变乡村职能, 推行参与式服务, 加大从乡镇年轻优秀干部和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中选录村党支部书记的力度, 扩大选拔范围, 创新选人机制, 关键是要打破目前“限定村内选人, 固定本村任职”的传统模式的束缚, 打破地域、身份、年龄、职业的限制。具体要坚持“四个面向”:一是面向现有村干部, 选管理型人才;二是面向经济发展的能人, 选经济型人才。要特别注意把农村那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强的“能人”、有科技致富经验的“能手”、有富民强村本领的“强人”, 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岗位上来;三是面向乡镇、事业站所有作为的年轻干部和大中专毕业生, 选知识型人才;四是面向外出务工经商回村人员, 选外向型人才。

㈡创新教育培训机制, 提高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素质一是注重培训的科学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明确培训目标、内容和方法, 采取统筹规划、分级负责的办法, 市、县、乡每年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现代农业技术、农村实用科技和实用技术等知识的培训, 使每位农村党支部书记多掌握几门农业实用技术。二是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要强化实用技术培训定期组织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系统培训。三是要注重培训的多样性。注重以农村干部喜闻乐见的形式, 增强培训效果。比如举办“村官”论坛, 定期组织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现身说法, 传经送宝, 有针对性地提高广大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综合素质。采取与村党支部书记“面对面”对话、座谈交流或实地参观等互动的办法, 采取先进事迹报告团、专家辅导、致富带头人介绍经验等办法, 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持续推进党员干部能力提高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 积极利用党校主阵地培训、远程教育等渠道加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

㈢落实财政补贴, 提高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待遇针对村干部工资低, 保障难落实的问题, 由县上实行村社干部工资县级财政定额补助制度, 采取上级补助、个人自愿办理的方式, 为全体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县上要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让村党支部书记每人每年均可享受县财政工资定额补贴。与此同时, 还要尽可能为每村列支办公经费。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稳定村干部队伍, 调动干事创业的热情。

灌区状况调查与思考 篇8

【关键词】石津灌区;情况:成效;问题お

石津灌区成立60年来,已逐步发展成为集灌溉、工程建管、发电、城市供水等综合职能单位,为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建设,摸清石津灌区运行与管理现状,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推动灌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我们于2009年开始石津灌区对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1. 基本情况

石津灌区是河北省大型灌区,骨干工程控制面积4144Km2,设计灌溉面积244万亩,受益范围包括石家庄、邢台、衡水3个市县,114个乡,968个村,管理局设有8个职能科室,11个直属单位,其中有3个输配水管理处和5个用水管理处和三个水电站,已实现“以亩配水,兼顾市场,按量收费,三级分水,落实到村,包干使用,浪费不补,超额用水,加价收费”的配水机制,以专业管理为主,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民主管理相结合的灌溉管理体制。

1.1调研重点、方式和对象。

以灌区水价执行情况、工程建设管理、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管理、农业灌溉运行状况等为重点,通过发放调查表、查看实情和走访、座谈、讨论等方式,深入灌区管理单位、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农民用水者协会、用水户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研发放调研表1200份,回收1096份,座谈人数560人次,涉及3个市县(市、区)、110个乡镇、412个村组。

1.2灌区运行管理基本情况。

(1)水价执行情况。

1997年石津灌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改两部制水价为综合水价,将应征基本水费分摊到计划水量中去,与计量水费一并征收,执行综合水价的好处是谁用水谁负担基本水费。

根据冀价工字【1998】245号文件,1999年计量水价调整到单方水100厘;基本水价2.6元/亩.年,2009年开始执行终端水价标准为0.15元/方(冀价经费【2008】第7号)。

(2)工程建设与管护情况。

石津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已有10年之久,灌区骨干工程状况逐年改善。但由于年投入不足,渠道改造任务重,仅解决了一部分“卡脖子”工程,而大部分支渠以下工程防渗的不多,跑、渗、漏等现象仍十分严重。特别是水利体制改革以来,灌区末级渠系呈现出管理主体缺位、有人用无有管的局面,导致渠道输水不畅,灌溉面积严重萎缩。虽然通过组建用水户协会参与管理,采取“国家投入点、水管理单位补一点,农民拿一点”的办法,改善末级渠系配套问题,防渗部分过水渠道,破败状况有所好转,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渠系状况令人担忧。

(3)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与管理。

1996年石津灌区组建成立了第一个农民用水者协会(崔村用水户协会)以来,按照“边组建、边规范”的原则,灌区现成立协会18个,均已注册登记。通过这次调查,灌区内运行得较好的有军齐干渠赵圈用水户协会,四干渠崔村用水户协会、高古庄协会,总干渠深州段东四王用水户协会、大田南干渠用水户协会、大田北分干渠用水户,一干渠大陆村用水户协会,这些协会在末级渠道维护、灌溉管理、水费计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协会成员大多由村干部组成,如崔村用水户协会、大田南干渠用水户协会、东四王用水户协会等,工作进展情况也较好,灌溉管理效果较好,老百姓比较满意,水费足额能收取到位。但大多数协会运作还不规范,只是灌溉期间组织放水,灌溉结束后就解散,工程维护难。

(4)今年农业灌溉情况。

春灌自3月6日开闸放水,至5月29日关闸,历时62天,共放水2次,灌溉水量3.2亿立方米,渠首闸最大灌溉流量109立方米/日秒立米,基本保证了灌区农业小麦两水、白地一水的春灌用水需求。由于今年灌区范围内降雨量超过历年平均的2倍,二水用的较少;二是结合给北京供水,没有形成用水高峰期,只是一些农田错过了最佳灌溉期,只得改作井灌,丢失一部分效益面积。

2. 主要工作成效

水利三项改革和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石津灌区运行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1政策宣传更主动、更深入。

灌区管理单位为推动灌区水管体制改革、水价改革、用水户协会建设,积极做好政策宣传。一是发放公开信。灌区管理单位主动征求政府和广大用水户的意见和建议,作出承诺,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发放宣传手册。灌区管理单位将相关政策印制成册,让灌区用水户了解政策。三是发放咨询卡,提供灌溉服务、供用水合同、灌溉调度、水价、水情信息等咨询服务。四是召开座谈会。通过村组座谈会、农民用水者协会座谈会、用水户代表座谈会,宣传新政策,听取各方面的呼声。五是借助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2服务新农村建设意识增强。

在加强宣传的同时,以实际行动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闸灌溉之前,灌区管理单位的同志们提前做好摸底调查,及时了解农情、考察作物生长情况,准确掌握旱情,合理上报各处用水计划。灌溉过程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土壤墒情,合理调配水量。让百姓浇适时水,确保全灌区200万亩农田灌溉用水,用实际行动支持新农村建设。

2.3用水户水节水意识增强。

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紧张,特别是用水计量、按方收费的实施,用水户的水商品意识已逐步形成。灌区通过实现水情三级联网、测水双方签字等措施,强化水量调度;积极推行畦田化建设,二八改畦等措施减少田间水量损失;组建浇地专业队和护渠专业队,提高末级渠系的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促用水户节约用水,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2.4灌区节水改造、续建配套建设有所加强。

(1)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持续开展。截止到2009年石津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共获得投资计划15885万元。共完成土石方408.7万立方米,混凝土21.02万立方米,石方2.14万立方米,完成总衬砌长度189公里,渠道建筑物更新改造491座。

(2)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灌区末级渠系工程的投入。末级渠系工程试点项目和终端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实施,是末级渠系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

(3)以农民用水者协会为实施主体,采用民办公助的方式做好末级渠系配套改造。采取政府投资、水管单位补助、用水户集资相结合的方式,去年冬完成投劳26590个,对472公里的分干渠、支斗渠进行了清淤整修,完成了土方300万立方米,衬砌渠道21.8公里,共投资894.5万元。

2.5农民用水者协会运作日趋规范。

协会在维护供水秩序和征收水费、促进工程养护和配,减轻农民负担,密切干群关系方面起到了桥梁作用。主要体现在:

(1)解决了主体“缺位”问题。协会成立后,通过与用水户交流沟通,用“一事一议”的办法签订支斗渠管理责任书,落实责任主体,让用水户参与到末级渠系建设与管理中来,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性和自觉性,确保末级渠系工程效益的发挥。

(2)提高了水费预征率。协会通过积极宣传,用水户用水商品意识增强了,像东四王用水户协会,通过开用水户协会代表大会,就用水计划、用水管理、工程管护和水费预征事项达成共识,水费预征比率达到90%以上,灌溉结束对“水量、水价、水费”进行公示,让群众放心,干部明白。

(3)规范了用水秩序。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后,用水管理公开、民主、透明,许多过去用水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在协会内部就得到解决,用水纠纷减少。由于协会参与管理,能够统一规划用水,周密用水计划,合理调配水量,再没有发生偷水、抢水事件,用水秩序大为改善。

(4)协会自身得到发展。一方面灌区管理单位加强对协会的政策、技术及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协会在服务灌区的同时,想方设法开展多种经营,想方设法(渠道绿化,种植养殖)增加收入,尽量弥补运行经费的不足,为协会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

3. 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加上对水利三项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理解方面的偏差,导致取消“两工”与开展“一事一议”、减轻农民负担与合理水费负担等方面的关系没有理顺,引起管理上出现断档,从而暴露出一些问题。

3.1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工作得不到相应支持,协会运行与发展受到制约。

(1)基层政府引导、支持不够。用水户协会作为社会团体,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缺乏经费来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经费来源。

(3)缺乏物质基础。灌区内所有的用水户协会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大多是租用灌溉站办公用地。

(4)协会人员素质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协会代表虽然是用水户选上来的,但毕竟是农民,对专业知识缺乏了解,也缺乏必要的管理能力。

(5)部分用水户不接受。有的协会与村委会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让用水户对协会产生了误解,协会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部分用水户认为协会不仅没有给他们带来好处,反而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不愿意配合协会开展相关工作,形成恶性循环。

3.2部分渠道输水能力下降、工程老化失修、灌溉面积萎缩。

石津灌区渠系工程修建于60年代,是典型的“三边工程”(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工程建设标准低、建设质量差,加之后期资金投入不足,老化失修,管理失效,导致骨干工程过流能力下降,末级渠系状况令人堪忧,灌溉面积日益萎缩。主要表现在:

(1)骨干工程过流能力下降,不能满足灌溉需求。

(2)末级渠系得不到有效的管理,渠系状况差,计量设施不配套。

(3)用水户缺乏大局意识。部分渠道在续建配套中偏重局部利益,影响整体利益。

3.3综合水价收取困难多。

从理论上讲,推行两部制水价是兼顾农民用水负担和维持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是实现供水单位和农民利益的“双赢”政策,但却难以执行到位。

(1)有效灌溉面积难确定。(2)基本水费难收取。(3)水利设施不配套。四是旱涝年景对水费计收影响大。

3.4用水单位干群关系紧张。

随着灌区管理单位服务意识的增强和灌溉条件的改善,灌区各方面关系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末级渠系工程状况差,部分渠道长期缺乏有效的管护,淤积、渗漏严重导致上下游水费相差仍然较大,部分地区的干群关系仍然比较紧张。

4. 思考与建议

4.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要加大对社会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的氛围;加大对广大用水户的宣传,扩大政策影响的覆盖面,充分调动用水户的积极性;加大水利投资力度。灌区管理单位、地方政府、用水者协会及用水户,应该就下面几个方面形成共识:一是水利灌溉为农业服务。二是积极探索综合水价政策。三是农民用水者协会是发展方向。

4.2理顺体制关系,履行管理职能。

(1)政府是政策的制定与引导者,灌区管理单位是政策的宣传与支持者,用水者协会及用水户是政策的执行与实践者。灌溉管理、工程建管、水价改革及协会运行等方面要实行分级负责制,加强沟通,力争形成政府支持、水管单位引导、用水者协会具体落实、灌区广大群众认同的良性局面。

(2)灌区管理单位是灌区工作的服务部门。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二是做好骨干工程的管理和维护。三是搞好农业灌溉服务工作。四是为协会和用水户提供咨询和服务。

(3)协会作为灌区工程的群管组织,也是农业灌溉管理的服务者和执行者。一是组织农业灌溉和渠道维护。二是开展多种经营,缓解经费不足的压力。三是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保证用水者协会的健康发展。

(4)用水户是农村水利工程的受益者,一要认识到水利的重要性,要以主人翁的精神,支持水利事业的发展,二是积极投身于末级渠系工程建设。实现谁受益、谁负担,谁用水、谁管理。

4.3加大投入力度,发挥工程效益。

灌区工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上下游渠道同时维护配套好,才能发挥出整体效益。现在虽然解决了部分卡脖子工程的建设,但还有大部分渠道工程缺乏维修养护经费,工程状况每况愈下。要利用国家加大水利投入的机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财政投入、部门资金利用、资源开发、鼓励社会参与等多层次、多元化投资机制,引导农民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统筹安排使用各种渠道的经费,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坚持建管并重,确保投资效果。

4.4建立行评长效机制,推进灌区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担任班主任工作应下一篇:习总书记七一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