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与提高

2024-08-29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与提高(共8篇)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与提高 篇1

如何提高大学生素质

苟宇轩梁秀丽魏治福

摘要:今年来大学生的素质问题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一部分大学生做了一些素质低下的事情,并在社会上一起了震动。本文通过走访调查等方法深入校园,对大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了调查。并以大学生的身份进行了反思,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几点想法。

关键字:大学生 素质提高 现状

0 引言

目前随着大学生升学率的提高,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学校园的不文明现象也日渐凸出。如何提高大学生素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1关于校园中不文明现象的调查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区域是展现大学生精神面貌道德主要领地,可是如今大学校园是这番景象:随地吐痰,情侣之间接吻、无视他人的过分亲昵,吸烟,随手扔垃圾,在校园内养宠物,到处贴广告(XX店开业,XX兼职,XX老乡会),毁坏树木,践踏草坪,缺乏环境意识,不尊重校内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讲脏话,叫同学外号,夏天光膀子,意外停电后怪声怪气的叫,甚至扔东西。

教室是学生丰富知识学习的神圣的殿堂,可是真正的大学教室又是另一番景象:上自习时不健康手机铃声(“宝贝 ······”、“老公,亲,······”)此起彼伏,上课迟到、早退,进教室时大摇大摆的把老师视而不见,上课堂而皇之的睡觉、大声聊天、收发短信、接打电话、玩游戏、听MP3、吃东西、翻阅与课本无关的东西(不尊重老师,无视课堂纪律),上课衣冠不整、蓬头垢面、穿拖鞋、背心、吊带、超短裙进出教室和图书馆,甚至在课桌上乱涂乱画(“课桌文化”)。

作为还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还是应以学业为主,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大学生的种种不文明的行径让我们难以启齿,在学习上大学生又是怎样做的呢?抄袭作业,剽窃论文,考试通过各种手段作弊,不好好上课选择逃课,不重视选修课和考查课有个别同学从来都不去上,抱着专门混学分的态度,上课替没来上课的同学答到,对老师的批评建议置之不理,弄虚作假争取奖助学金。

宿舍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大多数人一天在宿舍的时间不少于12小时。可是寝室是否会给我们带来家的感觉?宿舍卫生脏、乱、差,床上堆满脏衣服,地上扔着臭袜子,放着臭鞋,简直是臭气熏天;在宿舍讲脏话,嗲声嗲气,浪费水电,使用违章电器,窥探别人隐私,不按时作息,大声讲电话,影响别人休息,在宿舍玩游戏,看无聊的影碟,打牌,赌博,唱歌,顺手牵羊的拿、用别人的东西,联系校外人员盗取学校财务,上完厕所不冲,将烟蒂、快餐、垃圾从窗户扔出,往窗外泼水等等

在学校餐厅和图书馆不文明现象也存在:从图书馆借来的书不知道珍惜,损坏书籍现象严重,图书馆占座人不到别人又不能坐,结果就空一天;餐厅取饭不排队,恋爱中的男女在餐厅喂饭,别人吃饭时有些人光脚丫,吐痰,挖鼻子,摸脚。

有些大学生在校园外打架斗殴,男女朋友在外开房间、租房子,通宵泡网吧,夜不归宿,不正当“网恋”、“网见”,游戏在网络、恋爱在网络、结婚在网络,制作传播病毒,盗用他

人网络账号,发送不文明、不健康垃圾信息,使用庸俗网名,酗酒,交友重量不重质,甚至

有女生在外做“二奶”、“情人”,男生傍“富婆”行为。

2对部分大学生素质低下的反思

现在的种种不文明行径值得让每个大学生深思,我们可以根据以上情况在心底给我们

自己打分,是我们做的太差,还是我们做的更本还不够好?是我们真正的堕落还是社会对我们的理解有错?大学生成为堕落、腐朽、庸俗的代名词不是我们乱说,这是事实。大学生遭

人唾弃,在有些用人单位宁愿高新聘用研究生,收纳专科生就是不愿用大学生,这是为什么

呢?在有些人眼里大学生既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没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没有应有的道德

修养,没有好的处事能力,高傲,自负,不切合实际。

如果再这样任由其发展下去,未来毕业的大学生竟在这个社会没有立足之地。我们是否

应该清醒一下,看看我们的脚下的山崖已经开始松颤,你还打算继续仰起你的头颅往前迈

吗?前面是万丈深渊,你可曾想过你含辛茹苦的父母,他们期盼的双眼已经流出了泪花,难

道你麻木不仁,不曾同情、可怜你父母将要碎裂的心?我们需要改正,需要努力,需要用自

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自己。我们五年后、四年后、三年后要对得起父母,对得起我们自

己,说到大要对得起祖国为我们的发展创造的一切。

你是否想过你的大学时光已经不多,四年、三年、两年、毕业······你还有多少时间还可

以挥霍?也许你随着慢慢长大、成熟认识到了社会竞争之惨烈,你也许已认识到了社会也有

不如大学生的腐化和不堪入目的一面,难道你要因此而放弃你当初的选择,父母的期盼吗?

这不是你自暴自弃的理由,社会也有美好的一面,你可以看到广场上小孩烂漫的笑脸、憨憨的小手;你可以看到公交车上得谦让;你也可以看到涓涓流淌的溪水。社会没有混浊,只不

过你现在所经过的社会流段水流比较湍急看到的是黄土的气息。

再看看吧!一切都很美好,这里没有你堕落的理由可寻。反省一下吧,我们要改变的是

自己,改掉大学生的种种不文明现象,让社会看到我们大学生也如一泓清泉宁静、纯净、美

好。

3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

营造和谐、文明的大学校园树新风、建校风,展现我们大学生的魅力:青春、活力、时

尚、创新。

青春,大学生不应该浑浑噩噩,无精打采,白天萎靡不振,晚上亢奋难眠。我们应该养

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这样不仅能够展现我们正值青年的朝气和精神,还有有利于我们拥有强

健的体魄。合理安排我们的时间,充分展现我们的青春魅力,不再让年长者笑话我们青年不

如他们的身板,我们要记住我们永远比他们年轻,我们有自信,有活力,有中午的太阳的热

情。还有我们应该合理饮食,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家里的公主、王子,吃饭挑食现在已经是

大学校园普遍的现象,我们应该接受我们那些不经常吃的健康的饭菜,少吃垃圾食物(烧烤、关东煮、麻辣烫······),大学生营养不良很严重,这既不是我们的父母希望的,也不是学

校希望的,照顾好自己是必须得,大学生少买两件衣服,少买一些化妆品,省下来的钱足够

让我们有一个健康体魄。

活力,大学生不像中学生一样每天都忙于学习,没有时间去打球、游玩,也不像中年人

忙于他们的事业和家庭,很少有机会出去看看风景,放松放松。我们有很多出去的机会,我们不要一出校园就去KTV、酒吧、网吧,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我们可以去博物馆,去

爬山,去看日出,去做公益活动······在校内我们可以多参加一些社团组织的活动,轮滑、棋牌、自行车、歌舞、网球、辩论赛······参与不仅仅会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还可以从

中得到意外的收获比如说锻炼我们的胆识,敢于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锻炼我们的交际能力,懂得该怎样与我们不同的人交流;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展现自己存在的人生价值。这样做

绝对没有错,我们需要去实践,少睡会懒觉时间大多数是睡过去的,如果你可以做好一天的规划,相信你可以有一个月好的规划,有了一个月就会有一年的统筹。我们需要运动,需要

舒展一下我们的身躯。

时尚,也许有些人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透彻,这里不指简单的物质需要的时尚,作为大学

生我们应该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是吗?我们对最近发生的国家大事,国际局势,中国在国

际的地位怎么样知道多少?文化的多种多样你知道多少?军事力量我国是一个什么样你知

道吗?经济看似很好,可是就有一些有独到见解的大学生看到了它的漏洞。我国历史悠久可

你我又能在一个好奇中国历史的老外跟前讲多少?地理呢?政治呢?······是不是我们作

为大学生知道的太少了,不要再沉溺与网络游戏,虚幻的网络世界,他什么都给不了我们。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你是否合理的利用了它?电脑在桌子上不是让你在宿舍玩游戏消

磨青春的,智能手机在手里不是用来炫耀和看娱乐节目的。好好珍惜吧,这不仅仅浪费的是

我们的青春,父母的面庞已经覆盖满了皱纹,你也许讨厌他们的唠叨,但你却没有注意到唠

叨是爱,是期盼,是他们对自己老了的无奈。时尚很容易,多看、多听、多讲就可以。

创新,作为新一代现在的社会将由我们来主导,我们要给我们的下一批新人留一个怎么样的社会?是继续爸妈一代留下的一成不变吗?我们要有我们的成绩,给下一批新人留下一个比

现在更好的社会。我们需要创新,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创新,我们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

现在已经存在的某些制度,某些东西都需要更新了,不知道作为大学生的你发现了没有,小

到校园,大到整个社会,甚至国际社会。现在言论自由,只要你不触及法律,你可以通过现

已有的信息技术提出你的想法和建议,实现自己的抱负。你可以在现在已有的条件下做些自

己感兴趣的科技小发明或者通过网络合作完成自己比较大的项目。现在大学的思维是最活跃的阶段,有可行的想法后可以得到很多人支持帮助的阶段,我们要好好地把握。在大学期间

有成就对我们毕业以后的就业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有一个比其他人稍优越的工作。

4关于如何改变现状的建议

我们需要改变,想要改变我们要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重视所有已经开的课程,有目的的来开拓我们的知识面,做到文理互渗,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要传授文学、历史、哲学等

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历史感,强烈的羞辱心,它不仅有助于在专业领域内更有创造力,还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我们加强自然科学的学习,做

到文理平衡相得益彰。大学生已经会接受了多年的教育,可在西方消极的思想的冲击下,享

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导致了大学生迷失自己陷入腐化堕落的泥沼

中,有的甚至走到了犯罪的道路上。我们要抵制这股不良思潮的冲击,经得住考验,坚持自

己的立场,我们应高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帮助我们自己分清崇高与卑下,逐步提

升人格魅力,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仅凭我们自己的努力还不够,要将人们脑海中的大学生的形象彻底改变太难,我们

还需要帮助。

学校应该提供更有利的教育条件和更好的教育方法。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学校应该更新

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学校应该不断的完善学分制度

和教育制度改革,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把握住教育的大方向。同时学校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美化校园,增加各类图书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图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给学生提

供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舞台。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学校的教书育人分为两部分,即教学育人和

环境育人,环境育人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是以社会主义为主导,以校园精神文

明为底蕴,有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是一所学校的传统,理想和作风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能塑造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品行,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另外,校园文化是充实学生头脑,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有效地途径。同时,校园文化还能够构筑学生的现代审美观和审美能力。所以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有益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系列讲座,大力开展社团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受到陶冶,是大学生获得新知识,增长才干,培养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增强团队意识,是大学生的个性与社会协调发展。

采取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其中心理存在障碍的大约10%以上,这个数字在大学生总人数里的比例不算小了。心理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靠学校的教育,学校应该开设心里教育方面的课程,成立心里协会对大学生提供咨询;另一方面要靠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方式,是每个大学生学习必 要的心理知识,增强自我心理调试能力。自我及教育不仅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中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自我教育早在几千年前就引起了古人的重视,孔子说:“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

无论是在道德教育还是心理素质培养中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充分的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社会的发展节奏在不断加快,要想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大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够不被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时代呼唤新一代的大学生,祖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只有更多更好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才能使我们的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与提高 篇2

(一) 调研背景

2012年, 教育部密集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等文件, 助推全国高校创业素质教育热潮。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过程中, 加强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 推动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刻不容缓。

(二) 调研对象

本课题的调查时间为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 调查对象包括福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仰恩大学、福建江夏学院、漳州师范学院、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等福建省内近20所高校的大学生。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 共发放问卷1030份, 回收有效问卷1000份, 有效率为97.08%。

二、大学生的创业素质结构与现状

大学生创业素质可分为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品质和创业知识4大模块。调查显示:6.5%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创业素质“非常高”, 18.4%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创业素质“比较高”, 56.0%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创业素质“一般”, 15.7%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创业素质“比较低”, 3.4%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创业素质“非常低”。由此可知, 当代大学生对自身创业素质的总体评价并不高。

(一) 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促使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内驱力, 是激发创业活动的个性因素, 包括创业认知、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前景预期等。

1. 创业认知日趋理性、实用主义。

对于“创业内涵”的认知, 42.1%的大学生认为是“发现、辨识、把握新商机, 创造新产品、新服务、新价值”, 23.7%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是指“创立自己的企业、公司或店铺”, 14.8%的大学生认为是“提出能赚钱的新观点、新方案”, 8.1%的大学生认为是“靠自己努力, 赚到钱就行”, 6.5%的大学生认为是“开创新事业”, 4.8%的大学生认为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2. 创业动机多元化, 凸显人生价值。

问及“大学生最主要的创业动机”时, 41.7%的大学生选择“挑战自我, 实现人生价值”, 26.5%的大学生选择“赚钱”, 14%的大学生选择“拓宽人脉关系, 丰富工作阅历”, 13.5%的大学生选择“开发新产品、新市场、新技术”, 4.3%的大学生选择“取得较高社会地位”。

3. 创业兴趣一般, 激情有余、动力不足。

创业兴趣与热情是创业者积极性的关键, 11%的大学生创业兴趣“非常高”, 25.8%的大学生创业兴趣“比较高”, 47.2%的大学生创业兴趣“一般”, 11.1%的大学生创业兴趣“比较低”, 4.9%的大学生创业兴趣“比较低”。

创业与学业即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78.7%的大学生赞同在校大学生创业。但81.2%的大学生表示在校期间没有创业经历, 78.3%的大学生表示不准备在校期间创业。当“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冲突”时, 4.4%的大学生表示应“休学, 继续创业”, 4.7%的大学生表示应“退学, 继续创业”, 73.3%的大学生表示应“边学习, 边创业”, 17.4%的大学生表示应“放弃创业, 专心学习”。57.9%的大学生不准备在大学毕业之后创业, 问及“大学毕业时的第一选择”时, 只有14.5%的大学生选择创业。

4. 对创业前景预期模糊。

问及“在校或刚毕业大学生的创业前景”时, 2.9%的大学生认为“非常好”, 14.6%的大学生认为“比较好”, 58.9%的大学生认为“一般”, 20.6%的大学生认为“比较差”, 3%的大学生认为“非常差”。大学生对创业环境和创业前景预期比较模糊, 缺乏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勇气。在“评价本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前景”时, 3.6%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好”, 22.3%的大学生表示“比较好”, 53.8%的大学生表示“一般”, 18.4%的大学生表示“比较差”, 2.1%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差”。大学生群体普遍对本专业的创业前景信心不足。

(二) 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创业者所具备的与创业活动有关的创业管理专业技能。创业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及资源整合能力、创业机会识别能力、沟通协调公关能力、指挥领导控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危机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人事管理能力等。调查显示, 期望具备上述前5类创业能力的大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依次是81.3%、79.8%、74.6%、65.7%、67.6%。

评价“自身创业能力”时, 选择“非常高”者为7.8%, 选择“比较高”者为20.1%, 选择“一般”者为58.9%, 选择“比较低”者为11.5%, 选择“非常低”者为1.7%。

(三) 创业品质

创业品质是指创业者所具备的创业意志和创业情感, 主要包括团队精神与宽容谦虚、创新冒险精神与竞争精神、勇敢坚强与恒心毅力、乐观开朗博爱、责任感与诚实守信、自尊自信自理自立、果断与雷厉风行。调查显示, 期望具备上述创业品质的大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依次是85.5%、84.3%、81.7%、79.7%、59.8%、53.1%、50.5%。其中, 在评价“自身创业品质”时, 选择“非常高”者为9.7%, 选择“比较高”者为22.4%, 选择“一般”者为54.9%, 选择“比较低”者为12.5%, 选择“非常低”者为0.5%。

(四) 创业知识

创业知识是创业者所掌握的与创业有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创业知识主要包括社会调查与市场营销、创业法规与政策、创业理财投资与金融、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转让、行业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公关礼仪、创业文化管理、战略管理、商务应用文写作与创业设计、电子商务、工业工程与项目管理等。调查显示, 大学生最期望具备上述前5类知识的比重相对较大, 依次占调查对象总人数的71.8%、68.0%、64.7%、54.8%、48.2%。评价“自身创业知识”时, 选择“非常高”者为6.8%, 选择“比较高”者为16.6%, 选择“一般”者为55.8%, 选择“比较低”者为18.2%, 选择“非常低”者为2.6%。

三、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及优劣势

(一) 当代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

针对“创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选择创业资金、创业法规与政策、创业团队、市场竞争环境、创业导师、创业扶持机构的大学生人数依次占总人数82.9%、75.7%、65.9%、51.3%、41.2%、31.6%。

1. 创业资金。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得到良好的发展有赖于资金正常运营, 没有资金支持, 大学生创业无异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创业者而言, 寻求创业融资、学会合理理财、优化资金配置, 将影响创业成效。

2. 创业法规与政策。

创业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创业环境。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 涉及融资、注册、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 以推动引导支持大学生创业。

3. 创业团队。

问及“何种创业方式”时, 60.7%的大学生选择“合伙创业”。创业过程中, 优秀的创业团队必不可少。只有优势互补、善于创新、团结和睦、高效执行的优秀创业团队才能创造一个商业奇迹。

4. 市场竞争环境。

创业期间, 要想及时规避危险、抓住机会, 创业者必须具备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创业者要清醒认识市场状况和市场竞争强度, 了解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变化, 顺应市场竞争环境变化, 塑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品牌。

5. 创业导师。

对创业者来说, 运用他人资源, 尤其是在企业的创立和早期成长阶段, 是十分重要的方法。创业导师通过自身的生活阅历、人格魅力、影响力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 指点大学生成功创业。

6. 创业扶持机构。

创业扶持机构整合了各种社会资源, 通过天使投资、VC (风险投资) 、PE (私募股权投资) 、创业基金会等形式, 为大学生创业进行资金扶助、信息共享、技术支持、政策指导。

(二) 大学生创业的优势与劣势

1. 创业优势。

问及当代大学生的“创业优势”时, 82.5%的被调查者认为, 当代大学生“年轻有激情、有朝气, 敢拼搏”;75.4%的被调查者认为, 当代大学生“学习与创新能力强”;55.4%的被调查者认为, 当代大学生“专业素质高、知识丰富”;52.2%的被调查者认为, 当代大学生“适应能力强”;36.4%的被调查者认为, 当代大学生“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广”。

2. 创业劣势。

针对“创业劣势”, 72.1%的大学生认为是“易冲动, 盲目乐观”;62.9%的大学生认为是“工作经验不足, 商机辨别力差”;66.1%的大学生认为是“风险意识、危机管理能力弱”;59.7%的大学生认为是“压力大, 承受能力差”;37.4%的大学生认为是“团队精神欠缺”;33.8%的大学生认为是“责任感、信用意识不强”。

四、大学生创业素质素质教育的困境

(一) 创业素质教育理念滞后, 创业教育氛围薄弱

高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创业素质教育理念滞后, 对创业素质教育的认知模糊, 对创业素质教育目标、必要性、本质、形式、方法等理解不深。调查显示:56.6%的大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大学生创业, 59.5%的大学生“不满意”创新创业教育。

(二) 人才培养计划、创业教学管理制度与政策不健全

52.2%的大学生认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不合理”。71.1%的大学生不了解国家的创业扶持政策和法规;66.7%的大学生不了解学校的扶持大学生创业措施。评价“当前国内的创业法规与政策环境”时, 3.3%的大学生认为“非常好”, 21.1%的大学生认为“比较好”, 58.2%的大学生认为“一般”, 15.7%的大学生认为“比较差”, 1.76%的大学生认为“非常差”。

(三) 创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创业教学平台建设滞后

51.9%的大学生认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合理。68.2%的大学生认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脱节”, 55.1%的大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 忽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 56.7%的大学生认为是“实践课程数量少, 且结构不合理”, 24.4%的大学生认为是“校内实验室建设滞后, 技术设备落后”, 24.4%的大学生认为是“实践教学基地不足, 校企合作松散”, 21.6%的大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 流于形式”, 20.6%的大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不吻合, 教学方法不科学”, 19.7%的大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师资薄弱, 校外导师少”, 58.7%的大学生表示, “本校大学生实习 (见习) 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创业中心等没有为其提供创新创业训练机会”。

(四) 创业课程体系不合理, 创业教育方法不完善

创业者需要跨学科、跨专业地掌握从创业筹备到企业管理等多门知识, 涉及经济管理、创业政策法规、市场营销、行业知识等各方面。然而, 我国高校尚未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管理理论知识体系。61.7%的大学生认为本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不合理”。同时,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偏重创业理论教学,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学术讲座与报告等为主。创业教学形式单一, 内容简易, 方法滞后。

(五) 创业训练项目管理亟待改进, 创业竞赛机会偏少

调查显示, 76.1%的大学生没有参与过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评价自己参与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机会”时, 5.8%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大”, 17.5%的大学生表示“比较大”, 41.6%的大学生表示“一般”, 25.4%的大学生表示“比较小”, 9.6%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小”。82.9%的大学生没有参与过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或学科竞赛。在“评价自己参与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或学科竞赛的机会”时, 6.9%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大”, 9.8%的大学生表示“比较大”, 54.9%的大学生表示“一般”, 19.8%的大学生表示“比较小”, 8.6%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小”。

五、推动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 培育创业型人才

(一) 政府:多管齐下, 推动创业素质教育新跨越

1.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问及“政府应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哪些支持”时, 77.6%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创业资金扶持”, 70.9%的大学生认为需要“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技术转让服务”, 54.4%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创业导师”, 80.6%的大学生认为需要“无息或贴息贷款, 投融资、税费、经营场地、生活公寓等政策支持”, 66.5%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大学生创业园、产业园、科技园等多层次创业实践教学基地”。

2. 加大创业宣传教育力度, 营造创业文化。

政府可以通过电视台、报社、互联网等全方位渠道强化创业宣传, 形成全社会对创业素质教育重要性的共识, 营造支持创业、鼓励创业、参与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 高校:敢勇当先, 实现创业素质教育新突破

1. 多措并举, 积极扶持大学生创业。

问及“高校应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哪些支持”时, 59.8%的大学生认为需要“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宽松教学管理制度”, 70.4%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创业课程、创业知识讲座”, 77.1%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创业导师”, 64%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创业资金扶持”, 64%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创业项目指导与技术支持”, 57.9%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竞赛”, 53.2%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大学生创业园等多层次创业实践教学基地”。

2. 调整人才培养计划, 健全创业课程与实践。

调查显示, 认为有必要面向所有专业开设《创业管理》和《创业实践》必修课的大学生分别占54.8%和60.2%。50.6%大学生认为有必要面向所有专业开设“机电工程训练”或其他工业技术类实践课;66.3%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将创业管理相关知识嵌入专业课程。72%的大学生认为二级教学单位有必要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65.8%的大学生赞同学校从各学院 (系) 选拔大学生, 开办“创业精英班”, 学生毕业后获得原专业学位、创业管理双学位;65.7%的大学生赞同“设立创业管理本科专业”, 65.6%的的大学生赞同在本专业下设置“创业管理”专业方向。

3. 完善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管理体制。

高校应对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管理进行系统化、信息化、流程化管理, 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创业激励、评价和约束机制, 强化部门责任制, 加强部门间协调, 不断改进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管理体制。

(三) 企业:齐心协力, 促进创业素质教育新发展

1. 践行社会责任, 助推大学生创业。

针对“企业应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哪些支持”, 78.8%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创业资金扶持”, 76.7%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创业知识培训、项目指导与技术支持”, 74.1%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创业实践基地”, 64%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创业导师”, 60.5%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 提供创业实践平台, 使大学生在干中学。

企业应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积极与高校开展合作, 与学校互通渠道, 搭建创业素质教育实践平台, 帮助学生通过企业实践“在干中学”。

(四) 大学生:励精图治, 积蓄创业新正能量

1. 不断完善自我, 提升创业素质。

问及“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做好哪些创业准备”时, 78.9%的大学生认为要“广结良缘, 拓宽人脉”, 75.1%的大学生认为要“培养市场洞察力, 善于发现商机”, 70.5%的大学生认为要“博览群书, 增长创业知识”, 67.7%的大学生认为要“多参加创业知识讲座、训练、竞赛”, 65.9%的大学生认为要“主动向创业成功人士学习和请教”, 49.8%的大学生认为要“多参与学生社团活动”, 61.4%的大学生认为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或企业实习活动”, 54.9%的大学生认为要“科学职业生涯规划, 增强创业精神”。

2. 找准创业切入点, 抢占市场制高点。

当代大学生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市场竞争环境、创业扶持政策法规等多种因素, 选择自己钟爱且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行业进行创业。针对“如果您准备创业, 您最想在哪一行业创业”这一问题, 21.4%的大学生选择“教育”, 17.2%的大学生选“批发和零售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1.2%的大学生选“金融业”, 11.1%的大学生选“农、林、牧、渔业”, 9.4%的大学生选“住宿和餐饮业”, 8.8%的大学生选“建筑、房地产业”, 7.9%的大学生选“制造业”, 6.4%的大学生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3%的大学生选“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2%的大学生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的大学生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 瞄准创业良机, 该出手时就出手。

大学生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最佳时期”看法不一, 15.6%的大学生认为是“大学期间”, 23.6%的大学生认为是“毕业后1年之内”, 36.9%的大学生认为是“毕业后2~3年之内”, 19.2%的大学生认为是“毕业后4~6年之内”, 3.7%的大学生认为是“毕业后7~10年之内”, 0.9%的大学生认为是“毕业后10年以上”。

(五) 非盈利创业扶持机构:众志成城, 助力大学生创业新飞跃

建立地方和高校创业教育指导中心等机构, 进一步规范完善指导中心的服务指导职能。建立大学生创业援助网络,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设置和参与大学生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 使创业援助网络贯穿于整个创业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等创业类非政府组织、基金会的创业支持作用。

摘要:近年来, 随着世界经济多元化演进, 我国经济环境日益严峻复杂, 市场经济体制已进入改革深水区。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 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创业精神激发当代大学生奋勇前行。本课题揭示了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的调研背景和调研意义, 课题组通过实地问卷调查, 分析当代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优劣势, 以及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素质教育的困境, 从政府、高校、企业、大学生、非盈利创业扶持机构等主体入手, 提出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政府

参考文献

[1]赫里斯.创业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杰弗里·蒂蒙斯.创业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与提高 篇3

一、调查内容和方法

(一)调查内容

本次调研问卷由重庆市教科院德育中心研制,问题以单选为主,附加少量多选题目,初中卷共56道题,高中卷共63道题。两套问卷在调查内容方面按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心理品质、影响因素五个方面设计,具体涉及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集体观、学习观、劳动观、职业观、恋爱观、审美观、法制观等,及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网络等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因素。

(二)调查方法

为了使调研搜集到可靠信息,让学生表达真实想法,问卷采用了无记名方式,参与调查的学生由各学校组织,通过网络进行独立答卷,现场提交,并自动生成电子统计表格。问卷答卷率为100%,有效率为99%,有效问卷总数为11617份,其中初中学生6241份,高中学生5376份,调查对象涉及初、高中一、二、三年级学生,各年级人数比例随年级增高略微递减,但差别不大,数据全面翔实可靠。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政治思想方面

多数90后中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态度,但基本的政治常识缺乏,对时事政治关注不够。对“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虽然出现了一些官员腐败的现象,但我相信中国共产党一定会治理好腐败,领导中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这一说法,表示“完全赞同”的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比例分别为58.64%和42.32%,表示“比较赞同”的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比例分别为35.39%和44.01%,两项合计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比例分别为94.03%和86.33%。数据表明,中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总体上表现出较高的认同度,认识的主流是积极、乐观的。但是,调查也发现,相当比例的中学生对政治和时事的关心程度并不理想,对“下列知识你知道多少: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诞生的?新中国是哪一年成立的?天安门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是谁升起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都不知道”和只“知道1-2个”两项合计初中和高中的比例分别是49.40%和29.13%。对“你看报纸或电视时,最关注的内容是”这一多选题,选择“体育娱乐类节目,如球类赛事,演唱会等”(55.87%)的比例略高于“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或热点问题)”(55.65%),由此可见,中学生对政治的关注不及对体育娱乐的关注。

90后中学生爱国意识较强,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能比较理性地认识民族问题,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能进行反省。初中生对“9.11”恐怖事件后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改造工程及德国法兰克福机场、法国巴黎地铁、波音空客飞机中采用中国大连路明的发光标志产品的消息表示“非常激动,为祖国感到自豪”和“激励自己也要为祖国创新”两项合计占70.86%,加上“有点激动”三项合计占92.12% 。对我国著名学府清华大学是当年八国联军之一的美国用清朝政府的部分庚子赔款修建的这一历史的看法,81.38%的高中生表示“要牢记历史和国耻,立志振兴中华”, 8.50%认为“这是美国对侵略中国行为的忏悔”,两项合计占89.88%。数据表明中学生总体上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情感,能牢记国耻,立志振兴中华,能为祖国的发展和进步感到自豪。但在对“你所在城市爆发针对日本右翼分子否认二战罪行开展的抵制日货的游行”回答时,65.10%的高中生表示“肯定他们的爱国热情,不认可他们的做法”。对“在国外的一些著名景点,针对中国游客专门用中文书写了许多‘请不要随地吐痰’、‘请不要喧哗’的提示标语”这一现象选择“自我反省,认真改正”的占85.36%,说明中学生仍然能比较理性地对国人所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反省,而不是意气用事。

90后中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总体是健康、积极的,但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呈现出的复杂性和多元化特点不容忽视。在调查中发现,认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是理想得到实现”的初中生比例占第一位,对金钱的看法占第一位的是“钱够用就行,精神生活一定要充实”;75.47%的高中生认为“中学生在学业上成功的标志”是“掌握社会生存的本领,成为能够自立的人”,70%的高中生对“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看法是“人生不仅仅是吃穿和享受生活,还应该有所作为回报社会”和“人生只讲吃穿,太单调了”。

(二)道德品质方面

90后中学生对助人为乐、孝敬父母、诚实守信、讲究文明等道德品质的认同度较高。87.9%的初中生对“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表示“非常好,应大力弘扬”,对“某班一位同学,利用节假日上街卖报,把挣来的钱全部用来帮助同班的一位同学”的看法选择“要以他为榜样,尽力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的占72.14%,对学校组织“手拉手,献爱心”捐款活动表示会“积极参与,尽我所能”的占72.81%。高中生对“假如一位与你有矛盾的同学,意外车祸受伤卧床不起,班上选派代表去看望他”愿意“积极报名参加”的占64.68%,选择“思考以后,报名参加”的占30.39%,两项合计占95.07%。由此看出,中学生对“助人为乐”的认同度高。

在孝敬和回报父母方面,在对“张浚年幼时父母就离婚,张浚一直随母生活,父亲每月只是按时给他生活费,偶尔看望一下他,当张浚成年后面对年迈的父亲”一题,认为张浚应该“努力多想父亲对自己好的地方,尽心尽力报答养育之情”的占72.54%。由此可见,我市中学生大多认同长大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诚实守信方面,初中生对“假设你们几位同学在课间时打闹不小心打破了窗户玻璃”一题,选择主动承认错误并赔偿的占79.99%,高中生对“考场上,老师因故离开一会儿”选择“继续做题,决不作弊”的占85.66%。

在讲究文明方面,对有的中学生说脏话的现象,认为“坚持自己不说脏话,并尽量帮助别人”和“脏话不文明,有损中学生形象”的合计占85.44%,对“拥挤中,如果你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选择“马上向对方道歉”的占84.36%。对“班上有人做出损害班级体荣誉的行为”,反应为“很气愤,认为损害者应该受到相应的处分”和“要帮助他,希望他不要再犯”的合计占80.05%,14.58%的学生“觉得很遗憾 ,试着去原谅他”,只有5.46%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只要自己不犯就行了”。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我市中学生大多具有助人为乐、关心他人、孝敬父母、诚实守信、讲究文明等道德品质,并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三)公民素养方面

大部分90后中学生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具有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的观念和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87.39%的初中生知道“用手机摄像头私拍他人肖像及隐密,并在同学中传播、甚至发送上网”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违法行为;对“贾明的高考成绩离他向往的大学只有3分之差,沮丧之际,有人告诉他,可以通过给招生负责人送几万元钱,保证他被录取”,认为“这是违法的事,坚决不能做”和“宁可不上学,也决不做这种事”的高中生合计占69.34%,对“当前很多商家售CD或DVD等盗版光盘现象”这一多选题,65.23%的高中生认为应当保护知识产权,严格打击和惩罚出售盗片光盘的商家,57.68%的学生认为商家侵犯了知识产权不应当卖。

90后中学生对见义勇为的认识理性强于感性,大多不赞成盲目勇为,倡导机智勇为。对“一中学生在面对两歹徒持刀抢劫时,英勇无畏,与歹徒进行殊死搏斗,被歹徒刺伤数刀后,不治死亡”一题的选择按人数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遇事太鲁莽,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硬拼是一种不理智”(43.07%);应暂时妥协或观察周围环境,请求帮助或事后报案(31.81%);英雄壮举,精神可嘉,值得提倡(14.58%);不懂得保护自己,也不能抓住凶手,属于无谓牺牲(10.61%)。数据说明今天中学生对生命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大部分90后中学生具有民主选举意识、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对班级确定班、团干部,希望采取“全班同学推荐和投票”和“学生自荐竞选演讲加投票”的高中生占81.15%;对在饭店就餐结帐不要发票用餐费可以打8折时,61.79%高中生选择不要发票会让老板偷税,坚持要发票。但较多中学生并不认为应该严格遵守所有规则,根据情境对规则持折衷态度,如对“班级制度规定:晚自习同学之间不能讲话或讨论,你遇到一道棘手的难题”,选择“小声讨论,尽量不干扰他人”的人数最多,占62.48%,其次才是“遵守规定,利用课间或其他方便的时间再讨论解决”,占54.61%。

(二)心理品质方面

面对竞争、困难和挫折,大部分90后中学生能理性对待,积极进取。如身处现代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如何处理交往合作与竞争的关系,82.18%的初中生认为竞争是相对的,竞争并不排除协作,有利于自我及他人的不断完善。调查也发现,情绪低沉消极学生的比例虽占少数,但仍不容忽视。如有7.82%的初中生表示“自己在许多方面不如别人,感到很自卑”。对“假如母亲没有工作,又赶上父亲因身体的原因不能挣钱,家里陡然困难起来”一题,有9.68%的初中生选择“隐瞒真相,不让老师、同学知道,担心被人瞧不起”。

90后中学生在面临被冤枉批评的情况时大部分能理智对待,但冲动争吵、“消极报仇”或无所谓的情况仍然不少。如高中生在面对“老师当众批评你,而你认为自己是被冤枉的”时,71.63%表示愿意“心平气和地向老师讲明情况,让其了解事情真相”,有21.43%的学生会“当场申辩,哪怕是争吵也在所不惜”或“口服心不服,事后暗中与老师对着干”。但对不好的心绪持续的时间,仅有34.95%的学生表示“很快就能解脱”, 31.49%的表示需要半天时间才能排解,33.55%的学生表示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释怀,甚至时常想到这件事,不良心绪还会再现。

大部分90后中学生知道中学阶段对异性产生好感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不过观念态度和处理方式存在年龄的差异。初中生对某位异性同学产生好感时认为“学生应以学习为重,把这份情感珍藏在心里” 的占多数,比例为72.87%。和初中生相比,高中生中认可谈恋爱的比例有所上升,75.11%的高中生认为谈恋爱的主要原因在于“青春期的正常现象,对异性产生好感”,10.96%的高中生认为“可以帮助舒缓学习压力”,“很多人这样,我也试一下”和“证明自己已经成熟,有魅力”合计占13.93%。

三、影响因素分析

(一) 学校和家庭对90后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影响

学校德育课程和各类活动对90后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教学的有效性有待加强。77.95%的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有兴趣,认为对自己成长有帮助,但有20.12%认为内容枯燥,19%认为除了考试没多少用,18.46%认为老师讲得不好说教太严重。对政治课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64.77%的高中生认为“经过自己分析,多数可以接受认同”,选择完全都能接受认同的占20.54%;11.22%的高中生选择“经过自己分析,少数可以接受认同”;3.57%的高中生表示“完全不能接受认同”。初中生认为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依次为:开展社会实践、主题班会、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报告会和个别交谈。

90后中学生在家庭和学校感受到压抑、冷漠、敌视等负面心理氛围的比例大体相当。42.71%的高中生从老师的眼神中主要感觉到的是真诚、欣赏、鼓励,37.91%的高中生感觉到的是期盼、关爱、慈祥,感受到严厉、冷漠、压抑和讨厌、鄙视、轻视的合计占19.48%;52.34%的高中生感觉到的家庭氛围主要是温馨、充满关爱,其次是民主、平等和睦,占28.61%,有19.12%的高中生感觉到的是压抑、缺乏沟通和敌视、常遭打骂。可见,总体而言,中学生在家庭和学校感受到的压抑、冷漠、敌视等负面心理氛围的比例大体相当,积极方面的具体表现则存在一定差异,学校主要表现为欣赏和鼓励,家庭则主要停留在亲情关爱的层面。

在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成长影响比较上,90后中学生觉得家人和朋友对自己的影响大于老师。58.10%的初中生认为对自己的成长影响最大的是“家人”,只有16.23%认为是老师(低于朋友的影响,朋友的影响占18.47%)。这一情况在高中生中同样存在。可见家人和朋友对中学生的影响大于老师。

(二)现代多元文化和生活对90后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生心目中具有相当的地位,90后中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关注和认同优先于外国文化,但这并不影响90后中学生对异域文化的关注和喜爱。调查数据显示,中学生对中国名著的阅读热情明显高于外国名著,对中秋、端午、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喜爱程度也高于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对圣诞节,39.21%的高中生选择“也过圣诞节,但我更喜欢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洋溢着浓浓亲情”;33.93%的学生选择“圣诞节和春节我都很喜欢,快乐就好”。和欧美、日本、韩国相比,高中生仍然最喜欢中国的电影、电视剧、歌星(只有动画除外,54.65%的中学生表示最喜欢日本动画)。48.33%的高中生认为对自己触动最大的文化是“源远流长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其次有22.75%认为是“崇尚自由平等,张扬个性,对他国文化颇具影响力的美国文化”;16.02%选择“追求浪漫与高雅,源自古罗马文明,同时充满时尚元素的法兰西文化”;13.13%选择“引领动漫、时尚、欣赏樱花、同时崇尚剑道的日本文化”。

我国社会现阶段人们表现出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对90后中学生影响很大。目前,父母每周给中学生的零花钱在10-50元的占66.46%,50-100元的占23.19%,100-200元的占6.99%,200元以上的占3.46%;62.63%的高中学生使用零化钱的原则是“精打细算,若有所需也不吝啬”,19.36%的学生“舍不得花钱,攒积起来,以备急用”,18.05%的学生则选择“有钱就花,用完为止,做个快乐的月光族”或“超前消费,用完再想法找父母亲戚要或找同学借”。总的来看,中学生的零花钱尽管个体差异很大,但平均起来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中学生使用零花钱总体虽然并不浪费,但大方消费甚至超前消费的情况也不鲜见。

大部分90后中学生上网主要用于学习知识、查阅资料、开阔眼界,其次是聊天交友,排遣郁闷、寻找友情,但仍有14.88%的学生表示上网主要用于游戏娱乐、沉浸虚拟、淡忘自我,还有2.47%坦诚主要是观看禁片、寻求刺激。对上网时遇到突然弹出有色情图像小广告的情况,80.52%的高中生会选择马上关闭该广告,16.78%的学生表示会浏览一下或看完再关闭,也有2.85%的学生会“看完并保存该网址,以后继续登陆收看”。可见,中学生上网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但受游戏和色情诱惑的人数也不少。对“追星”这一偶像崇拜问题,持极端赞成和极端反对的都是少部分,大部分中学生持理智追星,有所节制的态度。53.81%的初中生对杨丽娟事件这一追星现象的态度是“崇拜明星,应该学习他们的奋斗精神,而不是仅仅羡慕他们舞台上的华丽”。

四、对策与建议

调查表明,我市90后中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总体上是积极向上、令人欣慰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推进,90后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趋向于多元、多向、多变方面发展,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待加强。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在学校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要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健康心理的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达到全方位实施德育。课堂育德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要强化德育课程实施德育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中学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和高中思想政治课应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针对新时期中学生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和可塑性等特点,进一步优化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对基本的政治常识教育不应忽视,同时要注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贴近时代的内容,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把回答和解决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作为课程的重点,让中学德育课堂更富有时代感和思辨性。要改变过去重说教的课堂教学方式,更多地让学生通过观察、质疑、探究、体验、感悟等学习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感悟人生的意义,正确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中学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真正发挥。

二是发挥学科育德功能,使德育与知识、技能的教学有机结合,与90后学生的成长需要有机结合。广大学科任课教师应自觉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抓住道德教育生长点,做到随机育德,即关注习惯培养,重视人文素养,激发学生自信,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让教学过程充满着道德生活的气息。要改变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评价方式,给学生以自尊和自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自己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二)将课堂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增强德育实效性。实践是德育活动的根本特性。加强德育实践活动,一是大力开展校园德育实践活动。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校园开展的各种活动之中,如诗歌朗诵会、课本剧表演会、专题演讲会、论题辩论会、法制讲座、节假日活动、体育竞赛活动、学生的各种社团活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能力,磨练他们的意志,提升他们的精神。二是走向社会的德育实践活动。要精心组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应从政策导向、实践环境和条件建设、协调整合区域性德育实践资源等入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不断丰富学校德育的内涵,创新德育思维,拓展德育载体,促进德育的针对性。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变革的社会,社会的新思维、新技术对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产生着深刻影响,学校德育也必须根据变化的社会进行创新。 一是学校德育的内涵要进一步丰富,德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如,针对对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价值观呈现出的多元化倾向,引导学生学会判断、学会选择;面对新时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出现的消费主义倾向,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消费、文明消费、做理智的消费者;面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金钱为中心”倾向,引导学生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二是德育的载体要进一步拓展。学校德育必须将网络作为新的载体,以优秀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组织开展各种网络育德活动,不断拓展网络育德空间,帮助中学生树立网络法制意识和网络伦理观念,通过丰富多彩的网上德育活动,促进学生安全上网和文明上网,提高中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

(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融于一体的德育体系,大力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因此,作为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主阵地的学校要主动与学生家长、社区各方面密切合作,以使学校、家庭和社会互为补充,形成教育合力。学校特别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本次调研中,大多数学生都确认家庭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大于学校,由此看出,家庭教育决定德育的成败。它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为人父母者具有科学的人才观,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修养,才能通过日常的言传身教给子女以陶冶,使他们从小在父母的全面关怀中得到德智体全面的发展。因此,提高家长素质,使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多方面的责任。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大力普及家庭德育的知识,并吸收家长参加德育过程;学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德育资源,积极营造有利于提高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重庆市教科院德育中心重庆 404000 内江师范学院四川内江 641008)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与提高 篇4

调查的背景和目的:我国经济建设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影响到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逐渐趋于功利、注重实际,而冷落了理想信念,丢掉了奉献精神。本次调查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相结合的分析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现象的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从而达到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与时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取向的目的。

本次调查的研究旨在贯彻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配合教育体制改革,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核心,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本科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大学阶段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及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达到以思想政治和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为突破点,帮助大学生端正态度、坚定信仰,树立与时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

以价值观与心理素质相结合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是本次调查特色之一。

调查的基本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在原有资料(石家庄经济学院第一届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再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突出课题的研究特点及实际意义。

本次调查资料主要来源过于石家庄市及周边城市的高等院校,并通过网络检索获取更加全面、科学的调查资料。

本次调查共分为三部分:

1、资料收集:整理原有材料,查阅相关文献,收集相关信息。

2、调查走访:问卷调查、追踪调查、走访。

3、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在分析思考研究的基础上成文。

二: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经历了世纪转换、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观念转变之后,有着许多新的特征,尤其是在价值观上。那么,何为价值观呢?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狭义的“价值观”,即“价值观念”,它包括人们的社会信念、人生信仰、政治理想、道德、生活原则等,是人们的一种价值信念。具体地说,是人们心中关于某类事物的价值的基本看法,总的观念。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极其广泛,在此,我们总括为政治观、道德观、择业观、消费观及人际交际五大方面。

2、道德观取向

3.在思想人品的认定上,“孝顺”、“正直”、“自信”、“责任心”被河北高校大学本科生列为最可贵的品质,但是“谦虚”、“冒险”、“俭朴”、“守纪律”等趋向于传统的道德却倍受冷落。

品质是一个人的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和品性等本质,大学生对重要品质的认定可以反映他们对传统美德和现代品质的认可程度。

5.懂得孝顺父母,却不知如何尊师

1.在赚钱与学业这两者的关系上,力求鱼与熊掌两者兼顾。消费行为和知识水平力求统一。

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始终是家庭中的享用者,这种传统观念使得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仍由家庭提供。保证基本生活消费的基础上,河北高校大学本科生中有73.99%会选择用打工赚钱这一方式提高生活品质,并且赚钱与学业尽可能的统一起来。

我们认为,在赚钱与学业上选择两者兼顾是积极的,可取的。对家庭过大的依赖不仅会给家庭造成很大的负担,也容易让我们因此学会了养尊处优,体会不到社会竞争的残酷。作为一个大学生,如何使自己的消费行为和知识水平相符并非难事。我们可以尝试用自己的双手去赚取“第一桶金”,因为体验生活才能更好的生活。

2.崇尚“适度消费”,“兼顾实惠和高标准”及“以经济实惠为主”的消费观念占据绝对主流地位。

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便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再加之市场经济对消费需求的启动,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紧缩消费转变为适度消费。

从调查结果来看,本科生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标准都有了较大方面的提高。在饮食上,他们会追求营养结构的平衡调理;在衣着上,他们会注意舒适感,会追求品牌;在居住条件上,他们会讲究室内装饰。消费层次上也有较大提高,看电影、影碟,听CD,音乐会,读书,上网,健身、跳舞、旅游,交友等均成为当代河北高校大学本科生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他们是否又走向了奢华的“超前消费”呢?

为此,我们这个课题小组特设计了一道问题,即“在衣食住行方面,您的主要标准是什么?”有52.02%的河北高校大学本科生选择“兼顾实惠和高标准”,有42.93%的“以经济实惠为主”,只有0.58%的同学“尽量追求高标准”(即崇尚超前消费)说明河北高校大学本科生对于消费,大多数人都拥有一种较理性的态度,并未呈现出不太成熟的消费心理。

[调查的总体分析]: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将在不久的将来承担起中国发展与振兴的历史重任。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状况如何?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优点和不足各是什么?大学和社会为他们的成长创造了怎样的条件?他们能否承担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这是每一个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人都迫切希望了解的问题。

把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也缘于人们了解这一群体的迫切需要和种种困惑。人们总是有一个感觉,这一代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大学生有着许多新的特征,这包括许多新的优势,也包括一些新的缺点和毛病。但究竟是什么特征?什么优势和什么缺点?人们难以一下子说得很清楚。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为国家、社会、家庭认识当代大学生提供科学依据。

(一)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新环境

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特征,可以用“四转四大四个多样化”来描述。“四转”是指世纪转换、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观念转变;“四大”是指国际人才大竞争、世界经济大开放、科学技术大发展、多元文化大汇合;“四个多样化”是指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这些时代特征无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有:

世纪转换: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把关注社会转型的目光主要集中在新旧千年的转换上,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刻,既有特殊的时间意义,也有独特的历史意蕴。世纪转换给中国大学生和中国青年带来全新的感受,回首饱经沧桑的20世纪的中国,面向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业,每位有志青年都会产生一种催人奋进的豪情和力量。

观念转变:社会转型总要伴随着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整个社会的观念适应新机制的需要。而转变观念往往自青年人始,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知识分子,对于新观念具有较强的吸收和倡导能力,他们往往成为新观念的推动者和身体力行者。

国际人才大竞争:描述当今时代背景,对当代大学生影响最为直接的是国际人才大竞争。由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国际间人才的流动更加灵活,机构虚拟化完全成为可能,并逐步走进现实生活中;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效益化,造成“只有专家才能生存”的现实表象,因为人们在使用专家时发现,相对而言,选择最好的专家意味着用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好的效益,这就使得社会财富开始由权力型结构向专家型结构转移,使那些真正的人才名利双收。通过纵向的比较研究和梳理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变化中突出的表现出由重地位名声——重实惠——既重名声也重实惠的发展过程,他们给理想工作的定位是最好能够名利双收。当然,国际人才大竞争给当代大学生的压力和挑战也是巨大的,这种挑战和压力我们可以从近些年来大学生持久的学习热、考研热、考证热等现象中直接观察出来。无论如何,人才即意味着事业的发展、声望的扩大和财富的积累的观念已逐步为全社会所接受,成为人才则意味着拥有无数的机会和光明的前途已成为所有大学生的共识,这是研究当代大

(二)当代大学生的新特征

1、价值取向方面

(1)精英意识转向平民意识。当代大学生平民意识的凸现,既反映在他们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重新定位的价值取向上,也表现在他们关心政治的态度越发趋于实际。

(2)单一选择转向多元选择。既要顾全大家,也要快乐自己;既要国家发展,又要个体幸福的并存选择,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推崇的价值取向。

(3)封闭学习转向社会实践。改革开放不仅打开了国门,也打开了校门,当代大学生迫切希望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寻找定位,这也是社会的需求。

(4)积累知识转向培养能力。资格社会向能力社会的转变,特别是就业市场的现实压力,使当代大学生越来越重视对自我实际能力的培养。

在价值取向方面,当代大学生在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上还表现出几个特点——即更多地采用生产力的标准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标准;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的标准而不是传统道德的标准;更多地采用世界标准而不仅仅是中国标准;更多地采用具体利益的标准而不是抽象的政治标准。从调研结果看,这些特点有一定的普遍性。

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面对社会转型的困惑和由此而造成的浮躁心态,也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大学生的这种困惑不仅有对正面宣传教育与消极社会现实反差的不理解,也有对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关系尺度把握上的不明晰;既有深层次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困惑,也有浅层次的个人期望值过高与自身能力不足之间的痛苦。这些浮躁的心态

表现在政治上是信念不够坚定、理想主义的缺丧和游移,表现在个人价值的实现上是急功近利,表现在学习上是不愿意下苦功夫练好基本功。

同时,当代大学生由于对中国历史了解的不够深入以及对中国现实问题理解的不够透彻,往往在观察问题时喜欢采用批判的而不是建设的标准,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2、学习与教育方面

(1)增长才干是大学生的第一需要。调查显示,“努力学习、增长才干”这一选项的选中率远远高于其他。

(2)最愿学习和掌握实用技能。不仅本次调查,在对大学生进行的多项调查中,学习掌握实用技能都是热点,其中英语、计算机等尤甚。

(3)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途径大大拓宽。最为明显的是互联网在高校中的普及。网络成为大学生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另外,创业学习也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既有就业压力的原因,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4)当代大学生具有独立的个性特征,并且通过大学学习得到了强化。70%以上的大学生认识事物有“自己的判断标准”,统计数据显示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即年级越高的学生越能坚持自己的标准。这说明经过大学学习,大学生的独立的个性特征得到了强化。

但在部分大学生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与实用技术主义的盛行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这部分大学生眼中,上大学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大学成了“职业养成所”,什么对找工作有用就学什么,“技术至上主义”滋长。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重实用技能与轻人文精神的培养,必然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人际关系甚至以后的工作中,产生诸如“有知识没修养”之类的现代悖论。

3、人际交往方面

在越来越重视合作的时代,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越来越表现出开放性、实用性和多样性等特征。

(1)交往心理日益主动、开放。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交往心理日益主动和开放,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识到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对自己成功的重要性,这与社会的倡导不无关系。

(2)同学关系呈现亲情化趋势和相当的“圈子”状态。亲情化趋势是离家求学的学子们的普遍心理需求,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这更加剧了他们对兄弟姐妹这些充满亲情字眼的渴求;调研发现,大学生的交际小圈子,主要的有学习圈、娱乐圈、生活圈、社团圈和老乡圈等几种形态。

(3)师生关系期待平等互动。调研发现,大学生普遍做到了尊敬老师并敢于向老师的权威提出挑战,但师生之间的交往不多,关系不太密切。

(4)当代大学生热衷社会实践。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是能力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选择,也是大学内外社团活动、“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热火朝天的根本原因。

(5)网络正在强烈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体现出很多新的特征:虚拟性、平等性、隐密性等。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成全”新人类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有趣的发现是,大学生最愿意结交的网友是“谈吐有思想的人”和

“异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过程,也是建立社会信用的过程。在发达国家,信用就是生命,是立身之本。但是,部分大学生对诚信的轻看成为他们人际交往乃至人生发展的直接障碍。有消息称,大学生助学贷款还贷情况不理想,这一现象令人忧虑。

(三)结语

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关键的一代,他们朝气蓬勃,奋发有为。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群体是好的,是值得养育他们的人民信任的,尽管他们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大学生这个随着中国高教改革而日益壮大的青年群体依然保持着强烈的独特性,他们以其出色的知识背景和极具魅力的年龄优势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他们也以其追求不同凡响的冲动和多梦的青春参与社会的脉动。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 篇5

坐落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地区的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的学生是一群来自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先富裕起来的家庭子第。就像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出国留洋的留学生一样,要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富家子弟才能出去读书,进华商就像出国留洋。但家庭经济富裕,并没有因此影响他们的学习进步。他们刻苦努力,能在学校管束和老师教导下,学有成就。本文通过对本校在校一、二年级学生实地问卷调查,了解到一些我们不曾清楚的目前学生的政治思想、学习状态。这些数据资料可以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生活状态

作为统计课案例教学的一部分,xx年5月,我设计并在相应教学班组织了一次大学生素质培养问卷调查。整个调查分析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也让所教的班级学生参与,使他们亲身感受到统计工作的艰辛和重要。现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旨在较深入地了解目前本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学习生活状态,以便有关部门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42份,占发放数的96%,其中男生119人,女生223人。

本次调查集中在会计、物流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中进行,学生年龄有三分之二在21-23岁之间,即来源于应届高中毕业生,绝大部分学生是共青团员,也有少量学生党员,占十分之一。

调查显示,本校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状况良好,跟华南师大这类学校学生比较够富裕了,平均收入达6034.5元/月,而一年前的华师学生的家庭平均月收入只有2253元。在生活费用期望值方面,只有6.17%的学生每月需要500元,而华师是41.1%,近一半的学生希望每月有1000元以上的生活费(48.77%),和华师学生比,有明显的差别,华师只有17%的学生每月需要1000元。

在“家有兄弟姐妹数目”项目上的调查显示,本校学生来自于独生子女的家庭并不多,只占18.45%,有一个兄弟姐妹的占30.95%,26.19%的学生有二个兄弟姐妹,还有24.41%的学生有三个及以上的多兄弟姐妹。家庭经济状况好,兄妹多,父母还是重视子女教育。

富裕起来的沿海地区的人们的情结还是多挣钱多生孩子,并愿意让孩子去接受更多的教育。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占13.35%,良好的占32.94%,一般的占44.51%,很差的占9.2%,人数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成绩表现正常。但英语水平(没有等级的占85.84%,四级的12.65%)和计算机水平(没有等级的占65.40%,一级的28.73%)都不高。

在调查中设置了了解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家长“希望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的类型”项目。调查显示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父亲占比80%,母亲占比90.38%,但父母都希望孩子学有成就,去“当公务员”(26.4%),“做会计”(22.42%),“接班做老板”(6.06%),“当老师”(4.55%),当“高级物流师”,从事证券工作,进银行、进电力系统等收入高的行业,…,将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意味着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办学的责任很大。

一.问卷情况分析

需要对问卷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可信度反映问卷在一定时期内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有效性是指问卷是否真正检测到了学生目前的思想和学习状况。人格理论认为,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学习生活属于人格范畴,在正常情况和在某一个不太长的时间段内,它们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而具有相对稳定性。我们认为今年5月份进行的测试能反映学生目前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在有效性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和施测目的,重点关注了问卷题目的设置,政治思想层面分为政治与时事、人生观与价值观、道德观三个分层面;学习生活层面分为学习状况和校园生活二个分层面。为克服统计带来的差异,上述各个层面的每个分层面的题项数基本相等。对342份有效问卷的得分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总得分,政治思想得分和学习生活得分k-s统计量分别为1.275,1.213,1.177,p值分别为0.075,0.105,0.125,均大于0.05,表明三种得分均服从正态分布,我们的考察分析是可信和有效的。

二.思想状况

(一)政治观

我们认为学生的政治观是指学生对社会的政治体制和方针政策等国体、政体等制度的认知和立场。它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是相信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例如,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二是坚持真理,崇尚正义。例如,和平是世界发展的主流,正义的战争是必胜的。三是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学好知识,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遵纪守法,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不畏惧外部势力的强权威胁,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有了更多信心,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日趋坚定。例如39.8%的学生希望和平解决卡扎菲所领导的利比亚局势混乱问题,27.5%的学生关注长江中下游干旱问题,77.8%的学生赞同对日本地震给予人道主义援助,赞同因核辐射对进口于日本的农产品进行限制,甚至取消进口。50.12%的学生认同尽管中国的经济总量与美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中国人民的生活却比美国人民幸福得多。

学生的政治热情没有出现大规模“淡漠”或“冷漠”。40.3%的学生表示“很了解”或“比较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含义,但也有20%的学生认为“学习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去了解”。有趣的是,学生对政治时事与热点的了解,主要途径不是政治时事课堂,而是来自“朋友之间的交流”,或“网络”等媒体。说明社会环境和实际生活才是政治思想教育的最佳平台,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内,而应孕育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点点滴滴;不应是单纯刻板式的宣讲,而应是多维“和风细雨”式的滋润。

(二)人生观与价值观

理论认为,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的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如享乐主义、禁欲主义和共产主义人生观等。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例如,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它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贡献一切可以贡献的力量。价值观是人们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的目标的准则。

首先我们关注了影响人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毫无疑问,学校教育对人的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但不能忽视其他因素潜移默化的作用。原表列举了25个项目,

学生按对自己成长和发展过程影响程度给予评分,影响很大的给予9分,没有影响的给予1分。结果得到影响人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依次是“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父母言传身教”、“个人向上发展的心理动机”、“对未来的憧憬”、“老师以身作则”、“兄弟姐妹言行”…。其中“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父母言传身教”这两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次是有95个和66个学生选9分,占比27.7%和19.3%。

其次我们看到了华商学院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总体上呈健康和积极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流价值取向予以认同,其人生态度,价值判断积极进取,勇于竞争,有比较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渴望为祖国奉献智慧,施展才华。在谈到上大学的目的时,28.82%的学生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57.65%的学生是“为了提高素质和完善自我”,只有3.53%的同学是准备“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多出一份力量”,还有10%的学生是“为了权力和金钱”。

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调查中,从学生身上表现出强烈互惠互利意识。34.14%的学生对此持赞成态度,42.3%的学生倾向于“比较赞成”。具体问及“你认为当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助”的占44.14%,“相互利用”的占23.72%,“金钱关系”的占13.51%,“竞争对立关系”的占9.31%。进一步,再具体问及“如何权衡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时,58.82%的同学认同“先有集体和国家利益,而后才有个人利益”,41.18%的同学认为应“先满足个人发展,而后推及国家”。这说明,学生既表现出较强的集体观念,但又不愿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在理想与金钱,物质与精神方面,不再是非此即彼的二维模式,而是二者兼顾。所以问及学生对“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看法”时,回答“非常重要”的占26.27%,“比较重要”的占45.48%,“无所谓”和“没啥作用”的共占28.25%。大学生既崇尚真、善、美,又注重物质利益和生活目标,这是社会多元化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各种矛盾和利益交织在一起,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顺利解决,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我们将教育学生对现阶段我国国情应有充分的认识,既要对社会发展充满信心,也要对目前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足够的耐心。当问及“你认为当前大学校风如何”时,57.61%的学生回答“一般”,还有25.97%的学生回答“较差”,认为“好”和“很好”的学生才16.42%。对“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了解,认为“比较好”的占38.46%,认为“不太好”的占43.27%。对“目前生活状况”感到“满意”的只有20.06%,“比较满意”的占44.68%,“不太满意”的占28.57%,还有6.69%的同学“不满意”。问及“你的精神生活充实”吗?回答“很充实”的只有8.11%,“比较充实”的占32.73%,“不太充实”的占42.94%,“感到空虚”的占16.2%.问及“找到理想工作的主要依据”,回答“学习成绩好”的只有20.85%,有51.79%的同学认为是“人际关系”,52.4%的同学认为是“权势”。所以对“找工作的信心”,只有9.54%的同学“充满信心”,47.38%的同学“有信心”,35.08%的同学“信心不足”,还有8%的同学没有信心。在“当前就业形势”认为“很好”的只有9.06%,认为“较好”的也只有8.46%,认为“一般”的达45.62%,认为“不好的”也达36.86%的前提下,“当前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不是单一的“学习问题”(27.6%),还有“生活问题”(32.55%)。虽然是大一大二的学生,32.55%的同学就在关心“就业”之事,少量的学生在“热恋”中。适时引导学生之间出现的恋爱现象,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调查显示,只有4.73%的同学“反对”大学生谈恋爱,“支持”的占27.81%,“无所谓”的占30.77%,持“只要不影响即可”态度的学生占比最大,达36.6%。然而学生们还是有理想的,当问及“希望找到的工作”是“专业对口的”占40.31%,“符合个人兴趣的”占55.81%,“高薪但挑战性很高的”也有29.07%,“低薪但很稳定的工作”不被看好,只有3.88%的同学愿意找。

(三)道德观

有理论认为,道德是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人们在共同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而道德观就是主体对作为道德的意识形态规则的认识和立场,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是稳定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观是可以适时调整和变化的。道德与情操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被调查的学生的道德观念基本正确,具有基本的道德评判能力,其道德判断和行为取向趋向合理。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崇尚的品德排在前三位的选项分别是“团结友爱(48.7%)”、“艰苦奋斗(18.2%)” 、“心胸坦荡(16.6%)”;88.3%的同学表示,当看到宿舍水龙头在白白地流淌时,会“马上前去关上”,而持“不用去关”或“当作没看见”的只占1.4%。在个人成长方面,68.7%的学生认为“和谐的家庭”是影响个人道德情操的最重要因素,远远高于“家庭经济状况”(13.9%)和“父母工作情况”(6.6%)等两个因素。在被问及个别大学生出现自杀行为的可能原因时,认为是“就业压力”的占78.8%,接着是“学习压力”(64.2%),“爱情失败”(62%),“同学关系紧张”(43.8%)和“经济贫困”(30.7%)。进一步,在被问及对自杀行为的看法时,83.2%的学生认为,这是对“父母亲人的一种严重不负责任的自私行为”,77.4%的学生认为,这是“对生命尊严的自暴自弃”。

调查还显示,38.6%的学生表示最让人烦恼的是“就业前景不明”,其次是“学习任务太重”(28.8%),“受到别人嫉妒、排挤”(21.3%)、“重修和补考”(21%),40.1%的学生认为人生最成功的标志是“生活与亲情”,超过了“事业与工作”(25.5%)和“理想与信念”(19%)这两个因素。这启示我们“生活与亲情”是预防学生出现极端行为的第一道也是最有力的一道防线。

43.2%的学生持有“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还有39.6%的同学懂得“有意识存点钱,以备他用”,也有10.4%的同学“有钱就花,以后再挣”,还有6.8%的同学消费行为是“舍弃日用品去买奢侈品”。令人鼓舞的是绝大部分学生具备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

三.学习生活

(一)专业学习

我们把专业学习主要定义为学生在大学校园内,对学习的认知和行为,以及对专业的认同与感受等心理特征。调查表明“对当今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看法”,40.4%的同学认为“非常重要”,41.3%的同学认为“比较重要”,“无所谓”和“没啥作用”的同学占18.3%,即绝大多数同学初步树立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但认为现在的学习环境“一般”的占63.4%,“很好”的占13.2%,“较好”的占20%,“不好”的还有17%,宿舍太吵(48.9%),图书馆太挤,课室太热。现在学校开设的课程“较普通”(55%),“不合适”(28%),只有17%的同学认为“合适”,对学校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的态度是14.4%的同学“积极参与”,59.2%的同学“有时参与”,还有26.5%的同学“从不参与”,对待义务劳动的态度也是“有时参加”的占多数(64.2%),“积极参与”的不多(20%),“从不参加”的占16.2%。当问及“怎样才能搞好学习”时,41.62%的同学回答是“好的学习方法”,43.11%的同学回答是“努力学习”加上“好的老师”。大多数同学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但部分学生专业信心不够,学习兴趣不足,上课玩手机甚至睡觉。在对待课程考试方面,63.9%的学生认为考试题目“没有考出学生真正的水平”,57.9%的学生认为“记忆力好的同学占绝对优势”。如何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调查显示41.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学能力“一般”,28.4%的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甚至还有26.5%的学生承认自己的自学能力“很差”。尽管学生有积极进取的意识,但他们往往缺乏证明自己的勇气与毅力,于是从其他方面寻找借口,不适当地归因。例如有的学生依赖性较强,不是去努力提高自学能力而是幻想着像在中学一样,在课堂上就能全部听明白。如果没有听懂,不是课后努力去思考,而是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如认为教师不会教或教得太难了。或者希望老师一学期只讲课本内容的二分之一,考试只考已讲内容的二分之一,考题是已做过的作业。

(二)校园生活

我们首先关注了学生的生活费用支出情况。每月花费500元以下的学生占10.2%,而华师的占42.1%,每月花费800-1000元以及1000元以上的有41.2%,而华师的只有14.8%。平均每月花费高187.1元(见表五)。了解生活费的来源,82.53%的同学是“家里给”,“课外打工筹集”的有9.94%,还有7.53%的同学依靠借款维持生活、学习。后两类学生懂得珍惜,更勤奋读书,学习成绩都不差。

问及除了餐费,其它消费主要用在“购买衣服”(46.7%),“朋友应酬”(20.5%),“买书及网络费用”(20.2%)和“购买体育用品及娱乐”(12.7%)等方面。

在问及学习之余的主要活动时,58.4%的学生选择“上网玩游戏或娱乐”,57.7%的学生“从事体育活动”,38.7%的学生会“上网查找资料或学习”,另有32.1%的学生选择“参加社团活动”。进一步统计检验,这些活动无性别显著性差异(p = 0.401),说明网络受到了男女学生的一致喜爱,并对他们的课余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网虫并非是男生的专利,女生同样有较高的可能。只不过相比男生热衷网络游戏,而女生相对更喜欢看网上电视或听音乐之类的节目。

27.8%的学生认为“网游消遣”可以缓解心中的烦恼。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认识假象,暂时地解脱不能根本解决让学生烦恼的根源。例如,考试重修而心情不好时,显然不能靠网游来解决。相反,暂时的轻松会麻痹自己的学习意志,甚至造成网络成瘾。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正确的做法是自我调节,向父母或身边的同学、老师求助。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问及“当你心情烦恼时,你会选择…”的问题时,58.5%的学生选择“向朋友倾诉”,而22.6%的学生依靠“自我慰藉”,“向父母和老师求助”的分别只有4.3%和3.7%。

四.结论

大学生文明素质调查报告 篇6

一.调查目的及方法 1.调查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文明素质现状,即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文明习惯, 从而使我们能够正确的认识自身的文明现状,学会自我评估和自我反 省。并且通过本次调查对校园文明有所掌握,能够做出合理的分析, 评估,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2.调查方法 网络问卷 通过网络邮箱以及附件形式向在校大学生共发出问卷 500 份,收回有效问卷105 份,回收率21%。问卷为不记名调查问卷, 真实度较高,覆盖面较广,具有代表性。走访调查 随机走访 12 位同学,对受访者提出相关问题并得到详 细回答。

二.调查结果概述及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素质状况整体良好,具有 较强民族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讲诚信,独立意识强,正义感强,有丰 富爱心和感恩情怀的同学占大多数。但是,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形势依 然不容乐观,大学生道德素质不高的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对大学生素 质现状的不满日益强烈。从调查结果来看,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1.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1)调查发现,只有35%的同学有清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其中有 长远目标的不足10%。大部分同学学习动力不足,没有丰富的 精神生活,没有明确的事业目标,甚至认为前途晦暗,社会缺 乏光明。在思想上处于亚健康状态。(2)超过35%的同学认为自己目前的生活颓废无趣,缺乏激情。(3)近70%同学认为自己在上大学以后功利思想有很大增长。大学 生做事过分功利化的现实必须得到社会的正视。(4)数据和现实均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过强,公共意识, 团体意识则呈现缺失状态:生活中趋于封闭,活动中过于独立 是大学生的普遍问题。2.自我认知和团队认知。本��调查结果体现:有近80%的同学认为自己能够清楚认识 自己。同时,有高达 78%的同学认为团队合作可以提高效率,并 能够与团队成员愉快的合作完成工作,同时发现这一部分人更乐 于帮助他人且能积极听取他人意见。但仍然有 22%的同学无法理 解和感受团队合作以及帮助他人的快乐。并且,综合调查结果与生活实际,我们遗憾的发现大学生在 心理认知和行为实践上仍然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甚至是矛盾性。有近70%调查问卷提示我们,大学生对集体参与但利益相关性不 大的活动严重缺乏激情,很多时候不能实现和谐有效地在合作中 贡献个人价值。对自我价值估计过高,对团队价值和社会价值过 低衡量,这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种错位状态下,众多 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排斥或心里反抗其他同学,常带有冷漠和鄙 夷情绪,不懂换位思考,缺乏辩证思维,���值观不够合理健康。3.文明礼貌现状 在对调查数据的处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使人震惊又痛心的数 据结果。仅42%的同学能做到平日不说粗话脏话,并且其中大部分为 女生。58%的同学坦诚自己没能做到不说脏话,更有高达25%的同学 表示说脏话无所谓于道德问题!不过也有85%的同学认为对女生讲粗 话和打扰同学正常休息是十分令人讨厌和低素质的表现。但75%的学 生仍然认识不到随便讲脏话,随意翻动拿用他人物品是不道德的行 为。多于12%的同学不注意个人形象的整洁得体和举止文明。4.诚信问题 我们的调查以考试诚信为例。结果令人汗颜,承认在考试中曾作 弊的人高达21%。更让人吃惊的是,无论认同与否,承认曾作弊或者 认为自己以后不绝对排斥作弊的学生超过40%!坦诚经常抄作业的同 学接近被调查者的 30%。但让我们稍得安慰的是,依然有 89%以上的同学认同作弊和抄作业是不诚信,不道德,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以上数据,完全足以使人对大学生的道德诚信状况表示难过和担 忧。

三.总结 大学生作为新生代力量,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大学生的 文明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 建设进程,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文明素 质属于特定的公民素质道德,因此大学生的素质取向是整个社会的风 向标。大学生在文明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足以反映这个社会存在的巨 大问题。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是值得思考的。采访 中我们的受访者也均承认自己的心智不够成熟,性格处于不稳定阶 段,我们多变的心理极易受到周围生活的影响,而我们对不良习

性的 免疫力却十分低弱。多数人没有目标或者说明确的长远目标,更缺乏 为目标坚��而长远的努力。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大学生大概存在如下问题:

1.自我意识过强,公共意识缺失,责任意识淡薄,公德意识 不足。

2.诚信道德缺乏,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司空见惯。川大中期 考试悬挂的横幅竟然是“祝大家考出真实成绩”,令人汗 颜。

3.心理脆弱,精神贫困,糜烂空虚。

4.功利思想疯长。

5.价值观错位

究其原因,我们分析如下:

1.大学本科扩招是重量不重质,重分不察德的弊病影响。

2.市场经济大发展下的社会状态过分追求利益。在社会大环境 下,利益驱动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常态化,使拜金主义到处 滋长蔓延,社会责任反居次席。

3.计划生育成功施行后,我们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教 育不合理加剧了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的心理畸变。

4.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期,社会乱象反映到校园,便产生了诸 多的不文��现象。高校周边环境恶化,高校规章制度不完善施 行不到位也加速了校园文明的庸俗化甚至恶俗化。

5.虚拟文化的强势蔓延,手机,电脑等各种几乎普及的网络设备 使得大学生更少真实的参与校园和社会活动,沉湎与自己的小 世界,逐渐对外排斥,渐发孤独,空虚和迷茫,并且缺少恰当 的对面交流。在走访中,我们发现一些同学对讲脏话,影响他人工作学习, 打扰别人私人空间,不尊敬师长,拜金化,自私自负等行为现 状习以为常,持无所谓态度。但是,作为要走更长的路,攀更 高山峰的青年人,大学生来讲,却是极不应该的问题。文明生 活与否,不光影响到我们未来的事业发展,更会影响到我们的 人生价值,当然也会对他人产生一定不良影响,尤其是孩子, 这将带来极其严重的社会效应。我们必须让所有大学生记住, 文明素质相关之事,没有大小之��,仅有性质之别。勿以恶小 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四.改善意见

1.首先,每个大学生应学会正确的评估,定位自己,时刻 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效仿先贤,提升修养,培养长远的眼光, 打造足够的文明胸怀,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文明有礼,合作负 责,言行一致的高素质青年人才。

2.学校方面整理改善招生乱象,加强平日的学生管理和教 育。高校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也绝对不能放松学生文明道德 素养的考察与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有意义,有吸引力的 环境,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重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 困惑,压力,迷茫,恐慌。用合理手段改善学生空虚现状,丰 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从各方面给予学生精神上的理性关怀。

3.社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整治校园周边的混乱问 题,重视为高校人文氛围的培育提供土壤。鼓励更多德 才兼备的人从事教育事业。政府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支持而不 是支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 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并能主动的以实际行动 维护自身形象,维护学生集体形象,提高文明修养。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与提高 篇7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启发人们的觉悟, 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动员人们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革命目标而奋斗的实践活动,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它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证。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科学性、思想性、政策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必须有一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思想政治队伍为组织保证。团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 要将其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进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形成一股凝聚人心迎难奋进的向心力。因此,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工干部队伍, 已成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二、基层政工干部队伍的现状调查

政工员是基层政工干部队伍的一支中坚力量, 这里以政工员队伍为缩影, 看政工干部队伍的从业结构。

1、年龄结构。

以一师某团场的政工员为例, 25-30岁的11人, 30-40岁的2人, 40岁以上6人, 其中专职政工员只有13人。这算得上是较为年轻的一支队伍了, 而在兵团, 在农牧团场, 还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存在着政工队伍年龄结构偏大, 新老比例失调的问题。

2、人员结构。

农牧团场的政工员一部分是军垦第二三代, 一部分是引进的年轻大学生, 两者所占比例旗鼓相当。

3、知识结构。

在政工干部队伍中, 一部分是老一辈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而近年来, 新引进的大学生将新鲜血液带入基层政工干部队伍中, 使这支队伍的知识层次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当前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 农牧团场的基层政工干部队伍还较为薄弱, 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普遍性问题

(1) 对基层政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以大农业生产为主的主导思想, 使部分领导干部尤其是一些行政领导干部存在着重经济、轻思想的观念, 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过是讲形式, 走过场, 没有实际意义, 所产生成效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相当大一部分单位没有专职的政工干部, 对兼职的政工干部又缺乏必要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造成工作相对滞后。

(2) 队伍中出现保守思维和个性思维的两极分化。老一辈的政工干部大多思想比较保守, 讲究随遇而安, 讲究无功便是过, 工作方式方法比较陈旧, 缺乏生机与活力。新的一代因为生长时代不同, 受社会环境影响, 思想较为开放, 较为活络, 他们有年轻一辈的创新思维和打破常规的勇气, 也存在这一代人独有的自大、浮躁、不内敛、不谦逊。两代人之间的性格矛盾造成了工作上的两级分化。

(3) 干部队伍不稳定。老一辈的政工干部随着年龄的变大, 逐渐退出了舞台。新的一代中, 一些是团场老职工的子女, 大学毕业后回到团场, 干了一段时间后, 却无法适应政工工作, 不被吸引, 觉得没有发展空间, 不能施展拳脚。另一些是外地引进的大学生, 从小生活在繁华的都市中, 难免将团场的工作生活环境与之相比较, 加上远离家乡, 对父母亲人和故乡的思想, 使他们容易动摇。于是不断有人来、不断有人离开, 这个更换周期太短, 造成了队伍和人心的不稳定。

(4) 屯垦戍边的革命性和使命感在弱化。新一代只生活在对屯垦戍边艰苦岁月的追忆中, 有的甚至对此一无所知。老一辈军垦人身上的革命性、使命感和荣誉感在他们身上逐渐弱化, 所剩无几。工作只为生存, 不为理想和信念。

2、个性问题

当前基层政工队伍中, 存在四个不适应的问题: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习惯于、拘泥于传统的思路与模式, 对工作的改进创新局限于表面与形式, 对一些新生事物不能尽快接受、熟悉。二是知识水平不适应。基层政工队伍中, 一些人学历、知识层次不够高, 特别是一些老政工人员, 尽管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但知识结构相对老化。在新形势下, 政工岗位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导致高学历、高层次专业人才不愿从事这项工作。三是业务能力不适应。个别政工人员业务能力不强, 张嘴讲不出道理、提笔写不出文章, 又缺乏加强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真正既懂政治又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四是精神状态不适应。由于政工干部发展空间受限, 有的单位待遇又比较低, 导致部分政工人员思想不稳定, 精神状态不佳, 工作被动应付, 缺乏创新的积极性。

四、解决问题的办法

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要有人去做, 因而政工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

1、充分肯定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和地位。

思想政治工作在经济工作和其他诸多工作中能起到某种主导的作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各项目标的实现。他的价值是无形的, 它很难在短期内见效, 也难以计量, 但它的作用是巨大且无可替代的。领导干部必须正确看待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 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来, 通过肯定价值、提高地位, 增强政工人员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

2、要高度重视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

着眼于建设一支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必须要保证组织落实, 人员落实, 明确责任, 制度健全。同时, 要注重对政工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 把政治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高的同志不断充实到思想政治工作岗位上来。另外, 不定期重视和加强政工干部的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新时期思想工作者不仅要熟悉本职工作, 还要懂经济, 通业务, 会管理, 使思想政治工作有说服力和针对性。

3、要充分尊重老一辈政工干部, 肯定他们的丰富经验在政工工作中的重要性及作出的贡献。

同时要充分发挥新一辈的创新思维, 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 加强沟通交流, 优势互补。

4、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用制度管人, 更要用感情留人。建立相应的待遇层次和激励机制, 激发年轻人干事创业的热情。

5、加强革命性教育。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 对年轻一辈进行兵团精神和三五九旅精神的教育, 达到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四五目的。不断培养他们的荣誉感、使命感, 树立在艰苦的环境中干事创业的自觉和主动, 筑牢广大基层政工干部“热爱兵团、建设兵团”的思想根基。

新的形势对基层政工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与时俱进, 不断地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树立信心和目标, 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 从而成为团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强心剂、催化剂。

参考文献

[1]贾莉丽.新时期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业家, 2012 (22) .

[2]张元梅.农牧团场政工干部队伍素质状况与提高刍议[J].兵团党校学报, 1996 (01) .

大学生素质调查.报告与提高 篇8

关键词: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它标志着我国21世纪的教育,将进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阶段。同时把音乐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加强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由此,大学的音乐普及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次对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调查分析,对了解当今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整体提高情况,我国教育改革是否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纵深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以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工学院、桂林工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等学生为主体,由本人、所在单位工作的大学同学等,组织学生填写有关问卷。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06份,回收率为92.21%。

(3)座谈法。到有关院校随机组织学生座谈,实地了解情况。

(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论证。本研究利用CASIO一3900处理调查数据。

(5)综合分析方法。运用比较、对比等多种方法对现状进行分析。

2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以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工学院、桂林工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等学生为对象,抽样问卷调查人数分布情况如下(见表1)。

为保证采集数据更具代表性和合理性,答卷者采取无记名方式,同时充分考虑到了调查人数的数量、地域文化的差别,经济发展状况等客观因素。

在问卷设计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问题进行“是”或“否”,“×”或“√”的简单回答。

表2的统计数据显示:识谱能力差、不会演奏一件乐器、又很少参加音乐社团活动是影响大学生音乐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要求大学开设音乐课是大学生渴望提高音乐素质的强烈愿望。表3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在欣赏音乐方面,还呈现出多向性的特点,他们除了对流行音乐、MIDI音乐热衷外,对轻音乐、交响乐、钢琴音乐、外国声乐作品,中国民歌、中国民族器乐曲等等也有涉猎。其中流行音乐、MIDI音乐占总体等级的前二位,是目前青年和大学生们音乐生活中的主流。另外,大学生热衷于流行音乐的同时,也有逐渐向严肃音乐靠拢的趋势,交响乐占总体等级的前三位。表4的统计数据显示:在Internet网上欣赏和下载音乐,拿手机、MP3、MP4听音乐,是目前大学生音乐生活中采用最多、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及手机、MP3、MP4来欣赏音乐,无疑是人类音乐生活中的一大进步。表5的统计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学生的音乐知识相当贫乏,对音乐家的代表作品很少关注,对我国音乐家及其作品的关注更少。

二、多数大学生音乐素质偏低的原因

1小学阶段没有受到系统的音乐教育。现在大学生中有大部分人在小学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音乐教育,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虽有专门的音乐教材,但学校对音乐课不重视,不对学生作强化训练,没有质量的要求,有的甚至缺少合格的音乐教师,讲课不规范、不系统,以致造成了现在大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缺陷。加之从小学就有追求名校、名班、名师的风气,很多学校、家长、学生从小学就背上沉重的升学包袱,学生的童年、童趣都被扼杀在繁重的作业以及题海战术中,音乐课只成了一个形式或摆设。

2中学普遍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中学生的学习跟没有音乐课一样,升学上的压力,整天是学习再学习,专业知识满堂灌;初一开始就分尖子班、重点班,常占用音乐课的时间来补数理化或从事班会活动,初三基本不上音乐课了;学校以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数为评估标准。到高中后一味追求升学率,音乐课基本就不开,致使我们的大学生在音乐方面几乎成了“残废儿”。

3大学对音乐教育的偏见。我国大学传统的质量观只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传授,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很多学校只设美育教研室,美育教研室不开设音乐课,一般只是开展一些全校性的音乐活动,音乐教师很少,人手不够,无法满足在高等院校普及、提高音乐教育的需要。

4大学环境与自身条件的制约。就业上的压力使大学生只注重专业课的修炼,不得不放弃一些音乐的学习活动。目前大学的音乐生活比较单调,很多学校很少举办音乐讲座、音乐沙龙、音乐演出等,基本是学生自娱自乐,在一定程度上封闭了自己,缺乏广泛的交流,加上音乐知识贫乏素质较差,不能很好地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和内涵,有可能使他们产生性格的内向和孤独感,给自身音乐素质的提高带来更大的阻力。

三、分析与对策

1主管部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全面的科学育人观。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因此,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应从小抓起,应捷到各级教育行政领导的议事日程上来。针对以上问题,建议:①中小学应重点抓素质教育,淡化应试教育。②教育主管部门取消重点学校、重点班的排序。③学生按学区就读管理,无特殊情况不给学生跨地区、学区就读,抑制名校、名班的形成。基本要求是:小学每周要有几节音乐课,为中小学音乐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加强音乐教师的能量补充,逐渐养成尊重音乐教学的浓厚氛围,让音乐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重视的事业之一;开创有创新、有特色的音乐课程,使音乐教育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陶冶高尚情操、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保证。

2建立健全高校音乐教育体制,确保大学音乐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神奇的体现。如:孔子、沈括、马克思、列宁、爱因斯坦、托尔斯泰、歌德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登上事业成功的顶峰,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他们有超群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和惊人的毅力外,他们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惯于在诱发灵感的音乐中,凝聚自己熟虑的科学构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梳理,激发大脑的兴奋点,把思维引向深处。在当今发达的国家里,音乐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国现有两千多所大学中,一千三百多所大学设有音乐学院或音乐系,没有音乐院系的大学,学生们可以跨院系选修音乐课,大多数大学和理工学院都设有音乐选修课。至今我国大学的音乐普及教育还相当落后,绝大部分还没有建立起来。建立音乐的系列化教育工程是目前高等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需从制度上加以完善。

上一篇:元宵节祝福语:花灯下一篇:现代赞菊花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