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2024-08-13

企业纳税筹划案例分析(精选9篇)

企业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篇1

某化妆品生产企业打算将购进的100万元的化妆品原材料加工成化妆品销售,产品对外销不含税售价为260万元,据测算自行生产需花费的人工费及分摊费用为50万元,应缴的消费税为78万元(260×30%),企业利润为32万元(260-100-50-78)。若化妆品生产企业外包给另一长期合作的企业加工生产(假设委托加工费与自营加工成本相同),受托方代扣代缴消费费为:64.28万元[(100+50)/(1-30%)×30%],企业利润为45.72万元(260-100-50-64.28),化妆品生产企业节约消费税13.72万元(78-64.28),利润也相应增加13.72万元。与此同时,由于消费税允许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筹划者在纳税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如果委托加工费用低于或等于纳税人自营加工成本时,企业税负就会降低,反之,就会加重。

企业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篇2

首先, 了解在我国进行纳税筹划还存在有哪些局限性, 以便于更好的制定相关法规及提高筹划的效率和效果。纳税筹划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税收法规与会计法规存在一定的差异;筹划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纳税筹划人员的筹划水平不高;征纳双方所处的低位不同。

其次, 在了解了纳税筹划的局限性后就该明了该如何改进才能为有的放矢的进行筹划为企业真正节约税务成本。这些改进措施主要有:研究掌握税制变化规律;把握好筹划与避税、偷税的界限;纳税筹划要树立超前意识;要有长远的眼光;树立经济效益最大化概念。

其三, 纳税筹划的目的:企业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进行纳税筹划。 (1) 直接减轻税负; (2) 涉税零风险; (3) 获得资金时间价值; (4) 实现财务目标。

纳税筹划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综合性很强的纳税运作技巧, 它存在于企业的经济业务之中, 离开企业经济业务谈纳税筹划就好比空中楼阁, 根本谈不上纳税筹划的现实意义。纳税筹划是一项事前行为。企业在经济业务发生前就应该考虑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或经济业务各环节的纳税问题并制定纳税筹划方案框架及具体的方案设计思路。整体纳税筹划框架设计是以精通财务及税法为前提, 整合财务、税务及相关经营管理流程, 以税务检测防范涉税风险。

通常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检测企业自身纳税安全状况: (1) 企业在筹建阶段考虑到哪些税是否进行过税负测算?很多企业在实际中只管先注册什么都不考虑, 事后到经济业务发生了, 税务局让交税了又委屈到让交的税好多。 (2) 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 是否考核过其纳税筹划能力?对很多小企业来说不可能会去请专业的纳税筹划人员, 财务人员又不多, 但只要企业存在就存在缴纳税的问题, 那么财务人员本身如果具有纳税筹划的能力将可以为企业带来不小的收益。 (3) 是否知道从事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将可以为企业节约不少的税务成本。 (4) 是否对采购人员索要发票事项进行专门培训?基础工作做的扎实更有利于纳税筹划。 (5) 对外签订合同中付款方式、期限等主要条款, 是否考虑过对纳税的影响?即合同的纳税筹划。 (6) 租赁办公场所或以法人名义贷款购房而由单位使用时是否考虑过纳税事项?流转税、所得税、房产税的筹划。 (7) 新业务发生时是否咨询过财务人员或税务专家?特别是重大战略决策更需要财税专家的参与。 (8) 新颁布的税收政策是否在30日内完整得到?及时了解新的税收法规将更加有助于企业的纳税筹划。 (9) 税务机关在通知查账时是否知道查账的重点?这点就需要看平时和税务机关相处是否很融洽了, 如果融洽也会节省不少的税, 这是实务工作经验, 每位财税工作者都体会过的。 (10) 是否聘请财税专家定期进行财税风险监测?企业如果出现三条时就说明你的企业可能存在不安全的隐患, 出现六条时, 则说明你的企业有重大隐患, 必须要请专家进行进一步纳税方案设计。

纳税筹划方案是纳税设计的成果, 纳税设计依赖于一套科学的设计思想。纳税设计思想作为一种行动指南, 对筹划方案设计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纳税筹划设计思想可以概括为管理思想、创新思想、合同思想。纳税筹划就是要达到合法纳税、科学纳税的目的。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纳税活动复杂性, 因此可能存在着不同的纳税方案, 然后就需要分析, 优化选择。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关键途径是从不同角度考察税负点, 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突破思路是寻找关键契入点, 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定位思路如更需要纳税筹划方案涉及到企业——新办或正在办的企业、财税核算比较薄弱的企业, 纳税筹划方案设计中的关键结合点即纳税筹划=业务流程+税收政策+筹划方法+会计处理。纳税筹划方案设计基本步骤: (1) 对企业基本情况与需求分析进行调查, 了解纳税人的需求、基本情况; (2) 企业相关财税政策盘点归类, 根据企业业务流程的涉税点对企业现行纳税情况进行评估; (3) 全面分析企业各项涉税事项或者需要筹划事项的各种税负分布点; (4) 确立筹划目标, 设计多种筹划方案具体包括可筹划的涉税事项、法律依据、现金净流入量; (5) 筛选纳税筹划方案:对每一个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风险 (税收政策风险、企业风险) 等分析, 可操作性分析, 逐一排序, 确定最终方案; (6) 执行筹划方案, 实施跟踪管理, 作出绩效评价 (修正) 。

纳税筹划人员的素质也是筹划方案成败的关键。纳税筹划人员的素质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服务意识、大量的知识信息、逻辑思辨的能力。

掌握一定的纳税筹划技术及方法往往更能事半功倍。这些纳税筹划技术有:免税技术、减税技术、税率差异技术、分劈技术、扣除技术、抵免技术、延期纳税技术、退税技术等, 纳税筹划方法有:临界点法、增值率法、抵扣率法、成本利润率法、增值税类型选择法、采购对象法、业务转换法等。

综上所述, 其实企业要进行纳税筹划这些还远远不够, 但这是做好具体筹划的前期工作, 筹划本身就是具有事前性行为的, 但除了事前筹划, 事中、事后的监督跟踪和分析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 为企业整体良好运行提高切实保障。随着纳税筹划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价值的体现, 纳税筹划风险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 因为企业只要有纳税筹划活动, 就存在纳税筹划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 一定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企业的风险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风险防范措施, 为纳税筹划的成功实施做到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王智勇.企业纳税筹划方案设计案例点评企业纳税筹划[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8.

增强企业纳税筹划的对策分析 篇3

关键词:企业纳税筹划分析

1纳税筹划的内涵

纳税筹划又称节税,指在符合或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使企业本身税负得以延缓或减轻的一种活动。它充分利用税法中提供的一切优惠,在诸多可选的纳税方案中择其最优,以期达到整体税后利润最大化。对于企业来说。要树立纳税筹划意识,用合法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从而提高企业效益。从法律上讲,依法纳税是纳税人应尽的义务,而依法进行纳税筹划也是纳税人应有的权利。因此,在不违犯现行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情况下,对应税行为所作的合理安排,以降低纳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纳税筹划应运而生。实施税务筹划不能理解为偷税、逃税,虽然偷税、漏税、抗税、骗税、欠税和税务筹划都可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但它们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偷税、逃税、抗税、骗税都是通过违法行为实现规避税负的目的,注定了这种行为只能是一条“死胡同”。而进行税收筹划是由专业的税务专家,在现行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用好、用活、用足各项税收政策及法律法规,使企业的应税行为更加合理、更加科学,从而实现减轻税负,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增强企业纳税筹划的对策

2.1选择适当的组织结构形式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面临着设立分支机构的选择,分支机构的设立有分公司和子公司两种选择。选择哪种对企业有利,这两者在税收上是截然不同的。设立分公司只是设立了一个办事处,它不是独立的法人,业务活动、财务由总公司控制。一切法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其利润上缴总公司,由总公司汇总后统一纳税。而子公司是独立法人,母公司不直接对它负法律责任,进行完全纳税。例如,一企业在某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一个分支机构,如果预计其分支机构在一段时期内亏损,应设立分公司,这样就可以冲减总公司的利润,少缴纳企业所得税。相反如果赢利,就要设立子公司来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2.2利用企业的投融资决策一般说来,从税收筹划角度看,为获取较低的融资成本和发挥利息费用抵税效果。企业内部集资和企业之间拆借资金方式筹资最好:金融机构贷款次之:自我积累方法效果最差。因为通过企业内部融资和企业之间拆借资金,这两种融资行为涉及的人员和机构较多,容易寻求到较低的融资成本和发挥利息费用抵税效果。企业仍可利用与金融机构特殊的业务联系实现一定规模的筹资,从而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另外,企业应缩短筹建期和资产购建期,尽可能加大筹资利息支出计人财务费用的份额,以便直接冲抵当期损益,实现税收筹划,从而达到节税目的。

企业在进行投资预测和决策时,最重要的是要考虑投资获得的收益。对于投资者来说,税收是投资收益的减项,应缴税金的多少。直接影响投资者最终收益,那么,首先,利用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优惠政策(暂停使用),要考虑投资于固定资产可以享受折旧抵税优惠待遇,以减轻税负。其次,通过在投资总额中压缩注册资本比例,实现税收筹划。因为借款的利息可以列入被投资企业的期间费用,而节省所得税开支,同时可以减少投资风险,享受财务杠杆利益。再次,通过出资方式及资产评估进行税收筹划,如尽可能选择设备和无形资产投资而少选择货币资金投资方式,争取分期投资等,原因在于设备的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费可在税前扣除,缩小所得税税基,节约现金流出:同时,设备投资计价及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于产权变动时,须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增值,既可节省投资成本,又可缩小税基而节税。

2.3利用税收征管执法效果的差别一部十分完善的税收法律,如果在征管过程中得不到严格贯彻,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世界上有的国家虽然在税法中也规定有较重的纳税义务,但由于征管不力,工作中漏洞百出,给逃税、避税造成许多可乘之机,从而造成税负的名高实低。对国际避税者来说,这些差别正是他们实施国际避税的空间。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执行国际税收协定规定的情报交换条款的各有关税务当局管理效率上的差别。如果某一缔约国的管理水平不佳,就会导致该条款大打折扣,造成更优良的国际避税条件。与世界不少国家相类似,在我国,较重的法定税收负担伴随面积比较大的偷漏税款。由于税收征管方面不能有效地稽核,司法部门未能及时依法惩处,偷漏税犯罪的成本较低。征管部门要做的是严格执法,使有违法企图的纳税人建立一个预期,就是偷逃税款不如老老实实纳税得到更大的利益。为了使税款应征尽征,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做两件事情:一是通过立法程序逐步降低税收负担,依照国际成功的做法完善税法:二是增大财政支出的透明度,使纳税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所纳税款确实十分必要地用在了与纳税人有关的社会“公共需要”,养成纳税人自觉纳税的意识。

2.4加强纳税筹划宣传,提高税务人员素质纳税筹划尚处于摸索、学习、推行的初始阶段,尽管一部分媒体及从事纳税筹划的中介机构对纳税筹划的积极意义等方面有所宣传,但由于对纳税筹划在诸多问题上理解存在不少误区,表面上看来,纳税筹划的宣传热热闹闹,但缺乏权威性和一致性,以致纳税人对纳税筹划的认识、理解存在许多偏差甚至误解,因此有必要加大纳税筹划的宣传力度,使纳税人正确认识纳税筹划,正确对待纳税筹划,从而促使纳税筹划健康发展。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从业能力不强也是制约纳税筹划发展的瓶颈。没有高素质的人员,高质量的纳税筹划方案就是一句空话。更为严峻的是,在外资从业机构进入国内市场后,将引发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将更高。因此目前的从业人员及税务代理机构必须有清楚的认识,通过开办各种税务知识培训班,选送优秀人才进行专业深造等途径,全方位地、有意识地培养既懂税法,也懂财务会计,也懂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复合性人才,以保证纳税筹划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企业所得税筹划案例分析 篇4

明宏公司近日拟从其子公司恒阳公司提取60万元管理费,公司王会计提出异议。理由是:母公司要对这60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子公司却不能税前扣除。从整体利益看,此举等于多缴企业所得税60×25%=15万元,她建议每年派出技术人员为子公司服务应签服务合同,收取60万元服务费,子公司则可以将60万元在税前扣除。

如果母公司为子公司提供服务而收取管理费,则母公司按《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要确认为“其他收入”,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而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不得扣除”,子公司却不能税前扣除。从节税的角度看不划算。

如改为有偿服务,不收管理费,则母公司可以计收入,子公司亦可税前扣除,从母子两公司整体看,60万元服务费的企业所得税总和为0(不考虑母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情况,如子公司为小型微利企业,或母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等)。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母子公司间提供服务支付费用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86号)第二条规定,“母公司向其子公司提供各项服务,双方应签订服务合同或协议,明确规定提供服务的内容、收费标准及金额等,凡按上述合同或协议规定所发生的服务费,母公司应作为营业收入申报纳税;子公司作为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

企业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篇5

08统计学 08374003 余华乐

一、问题:

税法规定:纳税人按财政部的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和商品削价准备金,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建立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后,按当期实际发生数扣除。坏账损失的财务处理方法,主要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哪种方法对减轻税负更为有利呢?

二、环境: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坏账损失的核算应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可以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赊销金额百分比法等计提坏账准备,也可以按客户分别确定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和《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规定: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坏账损失,原则上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企业提取坏账准备金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除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提取的坏账准备金外,企业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等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金超过国家税收规定的部分,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具体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本身不得计提坏账准备,当应收票据的可收回性不确定时,应转入应收账款后计提坏账准备。一般情况下,预付账款不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预付账款已经不符合预付账款的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坏账准备。

税收制度《办法》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为年末应收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从2003年1月1日起根据《通知》规定“为简化起见,允许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金的范围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可见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基本相同,但税法规定关联企业之间发生的业务往来账款,不得提取坏账准备。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在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方面给予企业较大的自主权,主要表现在:一是比例不限,二是对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的应收账款全额计提。同时对滥用会计政策做出规定:企业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不能滥用,不能以谨慎性原则为由计提秘密准备(是指超过资产实际损失金额而计提的准备)。

《办法》规定:可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除另有规定者外,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

三、实例说明:

中国电信松原分公司会计上采用账龄分析法提取坏账准备,2008年末应收账款余额5000万元,坏账准备贷方余额150万元。2005年末应收账款余额6000万元,包括关联方往来100万元,会计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3%。

会计处理:2009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6000×3%=180万元,由于坏账准备的年初数小于本年应计提数,应按其差额(180-150=30)补提坏账准备。借:管理费用30 贷:坏账准备30

通过上述处理,使坏账准备的年末余额保持在本年应计提数180万元。

税务处理:本年末按税法规定的税前列支数额,(6000-100-5000)×5‰=4.5万元,纳税调整30-4.5=25.5万元。

由上例可知,该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实际计提的坏账准备180万元,是按照2009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计算提取的,在提取时应注意与年初坏账准备余额相比较,本年应计提大于年初余额时应按其差额补提,反之应冲回。而按照税法规定计算时,应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剔除关联方往来,计算出当期应计入费用的数额,然后与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并已计入当期费用的数额相比,依此来确认本年的纳税调整额。

四、相关资料:

1】对坏账准备的查账

企业应设置“坏账准备”会计科目,用以核算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列出目录,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公司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应收款项逾期3年以上),下列各种情况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

(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

(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企业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对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办公会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

2】坏账准备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

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大于“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提取坏账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小于“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为零,应将“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全部冲回。

企业提取坏账准备时,借记“管理费用——计提的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本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提取;应提数小于账面余额的差错,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计提的坏账准备”科目。

企业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经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坏账准备”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提取的坏账准备。

五、改善方案:

1、审查企业坏账损失内部控制制度。

检查企业坏账损失内部控制制度,重点应放在以下三方面:

(1)是否建立了坏账准备金制度。采取直接转销法处理坏账损失的企业,不应再提取坏账准备金。

(2)坏账准备的计提是否严格遵守会计制度的规定,计提的范围、计提的标准是否合理、合法。

(3)是否建立了坏账审批制度。坏账损失的处理是否经过必要的审批程序,列账批复手续是否合规。

查账人员可以通过查阅企业的会计账簿或者询问有关的会计人员来确定被审单位采用哪种方法来核销坏账;抽查一些金额大的坏账记录,检查其是否得到适当的审批,审批的依据是否合理有无隐瞒虚报情况,冲销应收账款的金额是否同批准的金额相一致。通过对企业

坏账损失控制制度的评价,措出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这些环节就是容易产生错弊的地方,从而确定下一步审计的重点。

2、运用审阅法、复核法检查坏账准备。

查账人员应运用审阅法、复核法来检查企业的“应收账款”账户年末余额和“管理费用”账户有关明细账发生额,检查企业坏几准备金计提的范围和标准是否正确,有无通过少提或多提坏账准备来调节当期损益的情况;通过审阅“坏账准备”、“管理费用”等账户及时对应账户,来检查企业是否有利用直接转销法或备抵法前后期的不一致来调节当期损益的情况;审核“坏账准备”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及相关原始凭证,查证有无人为多冲或少冲坏账准备的情况;审核“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发生额或相应账户及相关的原始凭证,查证企业是否存在将收回的、已核销的坏账损失未记入“坏账准备”账户而记入其他账户如“应付账款”账户的情况。

3、运用调查了解方法检查坏账准备。

调查了解核销的坏账是否具实、合理,有无利用坏账的处理来掩盖挪用或贪污公款的情况;通过调查了解债务人,查证企业是否将债务人偿还的贷款不入账,挪做他用或被有关经办人员贪污。

4、坏账准备的所得税处理。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即企业首先应当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管理费用,形成坏账准备,并使各期末坏账准备余额合理地反映应收款项收现面临的风险水平,当某一应收款项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再根据其损失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注销相应的应收款项金额。同时还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既包括应收账款,也包括其他应收款,并且企业可以在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赊销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等四种方法中自行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随后,财政部《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应收款项管理制度的通知》(财企[2002]13号)又对坏账损失的确认条件做出了规范。

现行税法特别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84号)和《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也规定,经报税务机关批准,企业可以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并且为简化起见,允许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金的范围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同时,核销坏账应具备的条件、收回已核销坏账的处理、税法与会计制度的规定也基本一致。但是,为了便于所得税征收管理,税法又规定,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金实行限额扣除办法,即只有计提的不超过年末应收款项余额5‰的坏账准备金才允许税前扣除,超过部分不允许扣除。这一点与会计制度“企业可以自行确定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提取的坏账准备从利润总额中全额扣除”的规定存在较大的差异。

六、总结:

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因素分析 篇6

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因素分析

摘要: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让中小企业不得不面临着降低成本的压力。在收入、成本、费用等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减轻税负自然而然成为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追求目标。一种能合法地减少应纳税款,节约税收支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方法——税收筹划,成为7纳税人的合理选择。然而,收益总是伴随着风险。本文正是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税收筹划认识的局限性、成本收益风险、政策因素、执法因素四方面分析了税收筹划的风险性所在,以便能更好地利用税收筹划手段,实现企业收益的最大化。

关 键 词:税收筹划风险政策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良好的宏观环境下如同雨后春笋般倔起,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工业企业法人中,中小企业占工业企业法人总数近95%,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①但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涉税难题,不同的企业往往采用不同的办法,有按税收政策正确运用的,也有偷税漏税最后被税务机关发现处罚的,更有由于对税收政策的不了解多缴税款的,无形中加大了部分企业的税负。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日前许多中小企业都意识到税收筹划对降低企业税负的里要性.也迫切需要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然而,收益总是与风险并存的,中小企业在自身搞税收筹划时,被税务机关查处的为数不少。相比较“跨国企业每年在中国避税接近300亿元”的说法,我们更有理由关心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因素所在,以便更好地探求如何进行税收筹划来使企业收益最大化。

企业在财务决策时,寻求其经济行为与政府税收政策意图的契合点.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系统地预先筹划与安排,通过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获取税收利益,但利益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风险。这种风险产生的原因在于税收筹划的预先计划性与筹划方案执行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因素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产生与经济环境,国家政策,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活动的不断交化密切相关。中小企业的相对规模小,不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水平也加剧了税收筹划的风险性。

中小企业的特点及税收筹划风险因素

(一)中小企业的特点

中小企业行业种类繁杂,行业门类齐全、所有制形式多样化.投资规模小.资金、人员少.竞争力、抗风险度差,个别企业的投资人和经营管理者为了企业或个人的利益,往往重经营、重效益,而忽视对企业财务的重视程度,忽视对国家税收政策的研究和运用。再加上这些企业往往经营规模不大,在企业内部的经营机构和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都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管理层次,有的企业会计机构设置很不规范,有的独资小企业甚至不没置会计机构,临时从社会招聘—些兼职会计,目的就是出出报表,交交税,根本无从谈起规范管理、规范经营,即使设置会计机构的中小企业,—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太明确、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业务水平不高。各项管理制度不够规范,会计核算的随意性大,造成对国家的各项税收政策理解不够,存在各种各样的税收风险。

(二)对税收筹划认识的局限性

1.对税收筹划概念认识不足。税收筹划指的是纳税人依据所涉及的现行税法,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运用纳税人的合法权利,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

划,减轻税负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税收筹划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偷漏税有着根本的区别。税收筹划讲求的是合法性、筹划性、日的性,在合法性原则、行为流程、方法手段上都不同于偷漏税。如果中小企业管理决策层和相关人员对税收筹划不了解、不重视,甚至认为税收筹划就是搞关系、找路子、钻空子、少纳税.那么企业关注的往往是税收筹划的短期效益,印忽视期间的资金技术投入。受利益的驱使以及对税收认识的局限性.最后企业选择了偷逃税等违法道路实现利润的最大满足.走上犯罪道路。

2.税收筹划目标不明确。税收筹划只是一种方法、手段,筹划方案应该纳入整体经营决策中考虑。税后利润最大化也只是税收筹划的阶段性目标,而实现纳税人的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是它的最终目标。因此,税收筹划要服务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目标服务:如果企业税收筹划方法不符合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过多地关注筹划的减税效应而扰乱企业正常的经营理财秩序,那么将导致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紊乱,最终招致企业更大的损失风险。没有认识到达一点,可能会做出错误决策。有些企业或许为了降低所得税而铺张浪费,增加不必要费用开支;为丁推迟获利以便调整减免期到来而忽视经营,造成持续亏损。所以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具备整体全面长远的眼光。认识到税收的筹划需要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协调,注意税收和非税收因素,有的方案虽节省了税款,却增加了机构设置费、运费等非税支出。企业的税收筹划目的要服从于企业财务管理大目标,明晰企业长远战略。总之要树立这样的观念:税收负担的减轻并不等于资本总体收益的增长。如果有多种选择.纳税不一定最少但企业总体收益最多的方案即是最优方案。

(三)成本收益风险

税收筹划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在开展之前必须进行成本收益的分析。税收筹划的成本除了开展该项活动所发生的全部实际成本费用的直接成本外,还有隐含成本,即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为取得税收筹划收益而发生的直接费用。例如,设计税收筹划方案而付出的人财物等均表现为直接费用的耗费。

隐性成本是指纳税人由于采用拟定的税收筹划方案而放弃的潜在利益。隐性成本实质上是一种机会成本,在税收筹划实务中一般容易被忽视。例如,国家规定公司国外投资所得只要留在国外不汇回,就可以暂不纳税,企业当然可以采用这种延期纳税的方式节税,相当于得到了一笔无息贷款。但也正是由于纳税人采用这一获得税收利益的筹划方案而增加了资金占用,资金占用量的增加实质上是投资机会的可能丧失。这种因为资金占用的增加引起投资机会的丧失,就是机会成本。又比如,一家位于低税率区域的公司,到一高税率区域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时.单从减少税收负担的角度来考虑,在高税率区域设立非独立核算的分公司比设立独立核算的广公司效果好。但如果考虑二者深层次差异,如分公司无独立经营决策权,不能独立地对外签署合约等因素,将会给公司资本流动及运营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当这种隐性成本大于单一的节税利益时,设立分公司就成了一个得不偿失的筹划方案。

企业须注意的还有风险成本即税收筹划方案因设计失误而造成的筹划目标落空和筹划过程中因选用方式不妥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发生的有形无形的耗费。例如,筹划方案中使用的避税手段被识破而使筹划目标落空;筹划小隐含的逃税行为被认定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因此,在进行税收筹划时,筹划者必须充分评估其筹划收益和为获取筹划收益所形成的各种确定的和不确定的成本。只有在筹划收益大于筹划成本时,税收筹划才有可取之处,才

是适合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然而,在税收筹划实务中.企业常常会忽视这样的机会成本,特别是小小企业,因为筹划的税收收益相对于微小的利润来说更弥足珍贵,所以他们更关注筹划成功后的税收收益,而忽略成本,从而产生筹划成果与筹划成本得不偿失的风险。

(四)政策因素

税收筹划利用国家政策节税的风险称为政策风险,包括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政策选择风险指政策选择正确与否的不确定,这种风险产生的主要是筹划人对政策精神认识不足、理解不透、把握不准所致。即筹划人自认为采取的行为符合国家的政策精神,但实际上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例如某服装厂接受个体经营者代购的纽扣,们由于末按要求完成代购手续,在税收检查时被税务机关确认为接受第三方发票,不仅抵扣行为被撤消,而且还受到相应的处罚。

政策变化风险是指政策时效的不确定性。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及时调整经济结构,一个国家的税收政策不可能是固定小变的.总是要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作出相应的变更,对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进行及时地补充、修订或完善,不断废止旧政策,适时推出新规章。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的税收政策总是具有不定期成相对较短的时效性,企业不得不考虑重新改善税收筹划方案的成本代价。例如,从1998年1月币1999年12月,为了抵御1997年席卷全球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刺激外贸出口.国家税务局先后6次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调整.全国平均综合退税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从1999年到2001年3年内,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国内外各种经济贸易形势的发展,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变动了11次。从中可以看出,政策的变更性。因此,政策的这种不定期性或时效性将会对企业的税收筹划(特别是中长期税收筹划)产生较大的风险。

(五)执法因素

税收筹划与逃税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它是合法的,是符合齐法者意图的,但现实中这种合法性还留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在确认过程中,由于税务行政执法存在偏差或不规范,从而导致税收筹划风险。因为无论哪一种税,税法在纳税范围上都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只要税法未明确的行为,税务机关就有权根据自身判断认定是否为应纳税行为。其结果是:企业合法的税收筹划行为,可能由于税务行政执法偏差导致税收筹划方案成为一纸空文,或被认为是恶意避税或偷税行为而加以处罚;或将企业本属于明显违反税法的税收筹划行为暂且放任不管,使企业对税收筹划产生错觉,为以后产生更大的税收筹划风险埋下隐患。

参考文献:

1.方卫平:《税收筹划》,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贺志东:《纳税筹划》,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3.计金标:《税收筹划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毛夏鸾:《税收筹划教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张艳纯:《企业纳税筹划》,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企业并购中纳税筹划实务分析 篇7

关键词:并购,纳税筹划,作用点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并购已经是企业发展与成熟所经历的重要阶段。比如集团企业可以通过并购达到多样化经营的目标或发挥经营、管理、财务上的协同作用,使企业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小企业可以通过并购获得好的发展空间。而税收作为宏观经济中影响任何一个微观企业的重要经济因素,是企业在并购的决策及实施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规划对象。为了鼓励符合经济发展的并购,国家税收政策给予企业许多优惠支持,包括免税、减税和推迟纳税等。当前我国企业当前对于并购中的税务筹划研究非常空白。因此,研究企业并购中的纳税筹划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并购中纳税筹划的可行性分析

1、政府支持

当前我国企业的并购在各级政府的主导和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措施的有力支持和推动下,建立起以集团公司和控股公司为架构的母子公司体制,由国有资产控制下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些大型企业集团通过控股方式、控股数量、控股对象的变化对旗下上市公司进行资产置换、资产收购和资产出售,将本地优势国有资本逐步集中到上市公司中,从而提升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

2、税收制度差异性

税法中各种特殊条款、优惠措施及其他差别规定的存在,客观上造成拥有相同征税对象和相同经营环境的纳税人在不同条件下税负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性包括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税收负担的差异性,不同投资方向的企业税负的差异性。

二、企业并购中纳税筹划的理论分析

1、合理选择并购对象

按照我国税法,不同规模的企业税收待遇是有差别的。如增值税中规定有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无进项税额扣除:一般纳税人的税率通常为1 7%,可以扣除进项税额。由此看来,由于企业合并以后规模的变化,其适用的增值税率和所得税率可能会相应变化。因此在选择横向合并时,必须同时考虑纳税人身份和属性的可能变化带来相关适用税率的变化,计算综合成本和收益。

2、合理选择并购出资方式

(1)现金收购:一是以现金或其他有价证券购买企业的全部资产和负债而后取消被并购企业的主体资格。操作简便、成本低,但需要的现金量巨大,如以借贷资金并购则资金成本过高且企业的风险也过大;二是以现金购买股票以达到控股或参股的目的。优点是直接通过一级市场或二级市场购买股票操作成本低,但容易因受到有关证券法规披露信息要求的制约,每购买到一定比例都需要公告,这样往往会被人利用抬高股价,从而使得收购成本增加。(2)股票收购:股票收购是并购企业通过增发本企业的股票替换目标企业的股票,从而达到并购目的。股票收购一方面收购方不需要支付出大量现金,另一方面目标企业的股东也不会因此丧失他们的所有者权益,无须因此而支付所得税。我国税法规定,如果并购企业支付给被并购企业或其股东的收购价款中,除并购企业股权以外的现金、有价证券和其它资产不高于所支付股权票面价值20%的,被并购企业不确认全部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不计算缴纳所得税。采用股票收购方式,要求资本市场发展比较成熟稳定、收购方的股票价值较高且经营状况稳定,另外,股票收购会导致并购企业的控制权的分散。

3、合理选择会计核算方法

购买法认为企业并购是一种购买行为,因此,购买法具有以下特点:实施并购的企业,应以实际成本作为投资的计价成本。该成本就是购买方实际支付给被购买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如果被并购企业丧失法人地位,购买企业得到的被购买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应按评估确认的价值作为记账价值;从购买日开始,被购买企业的经营成果应并入购买企业的损益表中,并一起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购买法下,实施并购企业的留存收益可能因并购而减少,留存收益的减少,意味着提高未来税前利润补亏的可能性,从而增大了潜在的节税作用。

三、企业并购的纳税筹划-实务分析

公司A于2010年8月合并某国有企业B,B企业合并时账面价值:资产总额15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0000万元,负债为1000万元,账面净资产为5000万元,评估后公允价值为:资产总额2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2000万元,净资产公允价值8000万元。合并时,B企业留存收益500万元,商誉为500万元,所得税率为15%,为简化起见,假设固定资产按统一折旧率提取折旧,商誉平均摊销,且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则采用两种方法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计算如下。

固定资产评估价值高于账面价值折旧抵税金额:(12000-10000)×15%=2000×15%=300(万元)

商誉摊销抵税金额:500×15%=75(万元)

留存收益补亏的潜在节税金额:500×15%=75(万元)

节税金额总数:300+75+75=450(万元)。从以上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对税收影响的分析可以得出:购买法比权益集合法更能节税。

参考文献

[1]、苏春林.纳税筹划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8-60.

[2]、程盛,张鹄.企业集团税务筹划的现实需求和基本思路[J].集团经济研究,2006,5(10):34-36.

[3]、杨成炎,张鹄,孙士云.企业集团税务筹划风险及防范[J].集团经济研究,2006,8(9):234-237.

企业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篇8

摘 要:目前我国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计算方法会造成出口环节征税问题,这就为生产企业出口货物提供了纳税筹划的空间。通过分析,认为生产企业通过外贸企业出口比自营出口有利,国外料件加工复出口业务中,来料加工方式与进料加工方式也存在筹划的余地。

关键词:“免抵退”税;出口征税;来料加工;进料加工

1 生产企业自营出口与通过外贸出口的纳税筹划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财税[2002]7号)的规定: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除另行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的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经过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对未抵顶完的税额予以退税。下面就“免、抵、退”税计算方法做如下分析。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上期留抵税额。(公式1)

公式1中: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公式2)

由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税率与征税率不一致,不能实现出口货物的完全退税,因此应将进项税额中的一部分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计入产品成本。而现行出口“免抵退”税计算方法中,实际转出的是“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计算公式中“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相当于出口货物的价格,包括出口货物耗用的外购成本和出口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额两部分。设出口货物销售价格为P,出口货物耗用的外购成本为C,出口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额为△V,则: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C+△V)×(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C×(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V×(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公式3)

根据上述出口“免抵退”税的原理,不予退税的应该是“C×(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即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所对应的进项税额的一部分,而不应当包括△V×(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因为将后一部分从进项税额中转出,相当于对出口货物的增值部分征税。因此,现行出口“免抵退”税计算方法会造成出口环节征税,与出口环节“免”税相矛盾。

由公式3知,“△V”和“出口货物征税率-退税率”都会影响出口环节征税额,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增值比例都比较高,对这些产品出口环节征税问题就更严重,进一步也会降低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的计算方法所造成的出口环节征税问题,会直接导致出口企业能够拿到的退税额减少。假设不考虑企业内销业务和上期留抵税额,公式1中的“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为零,则: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当期进项税额-(C+△V)×(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进项税额-(C+△V)×出口货物征税率+(C+△V)×出口货物退税率﹞

假设外购材料等的适用增值税税率与其所生产出来的出口货物适用税率相同,则当期进项税额=C×出口货物征税率,上式等同与:

当期应纳税额=-﹝(C+△V)×出口货物退税率-△V×出口货物征税率﹞(公式4)

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C+△V)×出口货物退税率(公式5)

比较公式4和公式5,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所以当期应退税额即为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即:

当期应退税额=(C+△V)×出口货物退税率-△V×出口货物征税率=C×出口货物退税率-△V×(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公式6)

根据免抵退税的原理,当不考虑内销业务时,应按照外购成本和退税率计算结果退税,即理论上的应退税额应等于“C×出口货物退税率”,与公式6相比,按照目前“免、抵、退”计算方法计算出的企业能够拿到的退税额比理论上的要少。

目前我国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执行“免、抵、退”税办法,对外贸企业执行“先征后退”的办法。“先征后退”办法计算应退税额的公式为:

应退税额=外贸收购不含增值税的购进金额×退税率。(公式7)

从公式4可知,“先征后退”办法退税时不存在出口环节征税问题,外贸企业出口与生产企业自营出口相比,外贸企业能够拿到的退税额要多。因此,两种出口方式退税额的差可以作为企业纳税筹划的空间。生产企业可以选择设立关联外贸公司,并通过关联外贸企业间接出口货物,以达到多退税、降低税收成本的目的。

案例1:某具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在国内采购原材料生产工业品全部用于出口,6月出口产品价格总额1170万元,本月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19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所出口产品适用退税率为13%,没有上期留抵税金。

本例中,当期应纳税额=-﹝119-1170×(17%-13%)﹞=72.2万元

即企业能够拿到的出口退税额为72.2万元。

如果该生产企业通过关联外贸企业出口,生产企业同样以价格1170万元(含税)销售给外贸企业,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外贸企业再以1170万元的价格出口。此时:

生产企业需缴纳增值税=1170÷(1+17%)×17%-119=51万元

关联外贸企业能够拿到的退税额=1170÷(1+17%)×13%=130万元

生产企业和关联外贸企业实际能够拿到的出口退税79万元,比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拿到的退税额多6.8万元,即为(出口价格-关联外贸公司购进价格)×(征税率-退税率)。

2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纳税筹划

来料加工是由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由中方加工企业根据外商要求进行加工装配,并交外商销售,由中方收取加工费的业务。进料加工是指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用外汇购买进口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和包装材料,经生产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返销出口的业务。二者的区别为,第一、来料加工属于一笔交易,一份合同,进料加工属于多笔交易,成品可以卖给多个国家。第二、来料加工双方是委托关系,进料双方是买卖关系。第三、来料加工由委托方确定加工品种技术要求,进料加工我方自定加工品种技术要求。第四、来料加工我方不负责产品销售,只收取加工费,进料加工我方自行销售成品,自负盈亏,赚取利润。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税务处理也是不同的。在来料加工方式下,所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等免税,同时免征加工或委托加工货物货物的增值税,对其耗用的国产辅助材料不办理出口退税,即实行免税不退税政策。在进料加工方式下,减税或免税进口原料、零部件,加工货物复出口后,可以申请办理加工及生产环节已经缴纳增值税的出口退税,即实行免税并退税政策。

生产企业以进料加工方式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时,对其进口料件应先根据海关核准的《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填具“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报经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同意盖章后,再将此申报表报送主管其征税的税务机关,并准许其在计征加工成品的增值税时对这部分进口料、件按规定征税税率计算税额予以抵扣。货物出口后,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在计算其退税或抵免税额时,也应对这部分进口料件按规定退税率计算税额并予扣减。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方式出口退税额的计算与一般贸易方式下“免、抵、退”税计算大致相同。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 税额抵减额(公式8)

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公式9)

不考虑内销业务和上期留抵税额时,应退税额等于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即:

应退税额=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进项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公式10)

案例2:某出口型生产企业为国外甲公司加工一批产品,经海关核准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为3000万元,加工完成后返销甲公司,售价5000万元,为加工该批产品耗用国产辅助材料等进项税额50万元,该产品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13%。

在进料加工方式下,该生产企业可以得到的出口退税额为:

出口退税额=50-(5000-3000)×(17%-13%)=-30万元

由于计算出的出口退税额为负数,说明企业不但不能得到退税,反而要缴纳税款30万元。

如果企业改进料加工为来料加工方式,企业就可以实行免税政策,不缴税也不退税。与进料加工方式相比,节省了30万元的应纳税额。

如果本案例中的返销价格为400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按进料加工方式的出口退税为:

出口退税额=50-(5000-4000)×(17%-13%)=10万元

这说明该生产企业不仅不用缴纳税款,还可以取得退税10万元,与来料加工方式相比,企业获得了10万元的利益。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存在一个临界点,在其一侧,企业采用来料加工方式有利,而在该临界点的另一侧,采用进料加工方式对企业更有利。这是因为:来料加工贸易实行出口免税不退税政策,为加工出口货物所耗用的国内辅助材料及动力等在加工前的各环节负担的增值税不能退税,这部分税负要由加工企业自己负担。在进料加工方式下,为加工出口货物所耗用的国内辅助材料及动力等可以退税,这使得进料加工方式比来料加工方式更有利。但是,如前所述,我国目前对出口货物退税是按一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在出口货物征税率大于退税率的情况下,对出口货物的退税是不完全的退税,而且目前的“免、抵、退”税计算方法还会造成出口货物征税的问题,这又使得来料加工方式比进料加工方式更有利。

企业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篇9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制定并推行了营改增政策,至2016年5月1 日,营改增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各个经济发展领域都非常关注这一政策对自身经济效益以及未来发展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受营改增政策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行业,房地产企业想在经营过程中,更加有效地减少营改增带来的冲击,充分利用营改增的政策红利,积极加强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和纳税的影响分析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营改增;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纳税;影响

从整体上来看,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将极大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尽管目前会对部分领域造成一定程度的税负影响,但在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必将发挥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在营改增全面落实的过程中,我国房地产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明确自身会计核算和纳税将承受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更加灵活的应对市场经济和时代发展需求,最终为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和纳税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首先,在实施营改增以后,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企业新建或是购买办公用房及厂房,以及厂房修缮、道路绿化等都可以作为进项税抵扣,这有助于加速各个行业对不动产投资改造的步伐,激发对于商业地产购买的需求,有利于商业地产的去库存化。对从事商业地产开发的企业来说,便于向下家转移税负,从而降低自身税负水平。

营改增的实施有助于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重复征税现象进行避免。增值税在征税过程中,是以不同环节增值额作为依据的,而征税过程中以销售额为依据是营业税的主要特点。房地产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会涉及到大量的土地、建筑材料等成本内容,而材料成本事实上已经缴纳过税收,如果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销售的过程中,还需要继续缴纳这部分税负,则将产生严重的重复征税现象[1]。营改增的有效实施,可以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房地产企业只需要依据自身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进行缴税即可,同时抵扣也可以在建安成本、材料成本等增值税发票中实现,因此能够极大地避免重复征税问题的发生。

其次,在实施营改增的过程中,对于明晰房地产企业财务与业务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具有重要意义。在原有营业税的基础上,业务部门人员将取得的发票单据交由财务部门进行报销,并不对单据进行审核及归类,导致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及较大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了重大的项目金额,那么会拥有相对简单的财务数据形式存在于财务部门中,但是,却拥有杂乱无章的内容[2]。在营改增有效落实的基础上,在报销过程中由于只有取得进项税发票的支出才能抵扣,这就要求业务人员对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归类审核,促使业务人员在与业务单位往来过程中更加注重票据的合规性及及时性,在这一过程中,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部门仅需审核增值税发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即可。由此可见,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深入落实营改增,实现科学整合业务财务票据的目的。

(二)消极影响

首先,营改增在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对房地产企业税负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原营业税作为价内税可以作为营业税税金及附加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进行扣除。而在实施营改增以后,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无法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另一方面,营改增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增值税率确定为11%,虽然理论上相应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但是只有与一般纳税人合作才能取得足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合作公司的选择范围。同时也面临着上游建安公司向房地产企业转移税负提高价格的问题,此外房地产开发成本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支出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如劳务费等,由于不能获得足额有效的进项抵扣,加之税率升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实际税负。

其次,消极影响产生于营改增下的财务报表中。首先,资产负债表在实施营改增以前,购置不动产支付的价款全额计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而在实施营改增以后,购置的不动产支付的价款需要价税分离,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是能够进行抵扣的,从而导致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降低,并使企业资产负债率提高,对企业融资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其次,利润表中,价外税是增值税的一大特点,营业收入中需要对增值税进行刨除,从而促使企业的营业收入降低。根据以上描述的原材料、人工等成本来讲,企业经营过程中,是无法有效对增值税发票进行获取的,因此很容易导致税负成本的增加。

二、应对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影响的策略

(一)强化票据管理并完善税务筹划

之所以重复征税现象可以在增值税落实的过程中得以有效避免,是因为增值税在实施过程中,计税的基础是增值额,同时,销项税发票与进项税发票的抵扣是实现增值额计税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增值税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大对票据的过程中管理[3]。因此,房地产企业新时期在经营过程中,在相同价格下,尽量减少与非一般纳税人的合作,同外包企业进行合作是选择劳务的关键;同时,在取得增值税发票的过程中,应科学控制时间,同合作企业达成协议,严禁申报延期现象的产生,从而有效避免流动资金减少将面临的风险问题。

现阶段,房地产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对自身会计核算与纳税受到的营改增的影响进行全面掌握,从而提升纳税筹划的科学性,特别是成本税务筹划。一方面,房地产企业经营过程中,工程项目一般都会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同时建设时间通常较长,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加强同各个方面的沟通力度,同时必须对全新的税务优惠政策进行明确;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过程中,还应当将期间分摊应用于开发整个项目的成本中,由此产生的税负同一次性核算过程中产生的税负相比更少[4]。

(二)通过人才培养优化账务处理

首先,房地产企业运行过程中,实施会计核算和纳税的主体是企业工作人员,他们日常工作中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同企业税务筹划的科学性具有紧密而直接的联系。在增值税当中,管理票据工作的顺利开展会促使财务部门同各个业务部门之间共同承担税务重心,企业发展中,必须注重对两者关系的有效协调,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加大对企业职工纳税义务的培训力度,并从整体入手,加大对票据的规范力度,确保企业内部管理能够更加有效适应营改增政策的需求,从而为自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5]。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营改增的过程中,一定的消极影响将产生于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报表中,在实施增值税的过程中,对账务的细致化要求更高,因此要求将详细二级会计科目记录应用于每一个一级会计科目中,同时全面反映申报抵扣环节和增值税产生等内容。

另外,房地产企业经营过程中,还必须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促使其做账能力能够符合新时期营改增的需求。一方面,对其税务申报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做账的能力进行培养;另一方面,构建全新的会计人才培养机制,“新人”应在“老人”的带领下提升业务能力,努力养成良好的业务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为了适应时代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大了财税改革的力度,营改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对我国各个行业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而我国经济进步的过程中,相对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就是房地产,其也将受到营改增的全面影响,其中存在积极的一面,也存在消极的一面,房地产开发企业应积极应对这一问题,从自身的会计核算和纳税角度出发,合理利用营改增相关政策,为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中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下一篇:中国优秀党员表彰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