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中的纳税筹划(共12篇)
企业经营中的纳税筹划 篇1
中小企业作为最有活力的经济群体, 在推动经济发展, 促进社会就业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是中小企业也面临着融资、成本、管理等种种困境, 税收成本做为企业成本的一部分, 企业不得不将其作为重点进行管理。企业若能够在不同的阶段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 选择有利于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 来降低企业的税负, 达到合理节税, 从而节约税收成本, 最终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成立阶段的纳税筹划
1.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
企业的组织形式通常分为三类: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其中个人独资企业仅就其个人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合伙企业实行先分后税, 对各个合伙人分的的收益征收所得税;而公司制企业首先对其利润缴纳企业所得税, 然后税后利润以股息形式分配给投资者后, 投资者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当公司选择成立公司制企业时, 企业将面临着双重征税。
例如:甲乙投资者以1:1 出资打算投资企业, 预计利润为20万元, 不存在纳税调整事项。第一种方案:成立注册为合伙企业, 每人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10×35%-1.475 (速算扣除数) =2.025万元, 两人合计缴纳个人所得为2.025×2=4.05 万元, 税后利润为20-4.05=15.95 万元。第二种方案:成立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 首先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20×25%=5 万元, 假设企业不存在提取盈余公积, 全部税后利润进行分配, 则每人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 (20-5) /2×20%=1.5 万元, 两人共缴纳个人所得税为1.5×2=3 万元。税后利润为20-5-3=12 万元。由此可见, 在不考虑其他税收政策及影响的情况下, 成立合伙企业比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少缴所得税, 股东将获得更大的税后收益。
2.企业资金来源的选择
企业资金的来源是指企业运营所需资金是由股东全部出资, 还是股东出资一部分, 债权人出资一部分。当企业选择一部分资金从债权人处取得时, 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因为从债权人借款而支付的利息, 从而使企业应纳税所得额降低, 最终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降低。
例如:李某和其朋友4 人打算成立一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需投入资金为100 万, 预计年利润为10 万, 无纳税调整事项。第一种方案:100 万全部由李某等4 人投入, 该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0×25%=2.5 万元, 净利润为10-2.5=7.5 万。企业的投资利润率为7.5/100=7.5%。第二种方案:李某4 人出资50 万, 剩余50万从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年利率为4.75%。此方案将产生利息支出50×4.75%=2.375 万元, 其可以作为财务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则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为 (10-2.375) ×25%=1.91 万元, 净利润为10-2.375-1.91=5.72 万元, 企业的投资利润率为5.72/50=11.44%。由此可见, 企业在成立时应该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 在企业可以承受的风险下, 尽可能的提高债权资本的结构比例, 从而降低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提高企业的投资利润率。
3.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资格的选择
增值税纳税人根据核算水平和经营规模的大小可以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其中一般纳税人实行税款抵扣制度, 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取得合法的票据允许抵扣销项税额, 即应纳增值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征收办法, 使用3%的征收率, 其应纳增值税税额为当期销售额×征收率。根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以及新开业的纳税人, 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对提出申请并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纳税人,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为其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条件为:第一、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第二、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 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 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对于以上两个条件, 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而满足, 从而对于新设立的企业, 可以在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间进行选择。
例如:某商贸企业预计成立后年销售额为70 万, 购进货物的不含税销售成本为60 万, 第一种方案:如果企业成立时能够满足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会计核算健全的条件, 那企业可以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应缴纳的增值税为 (70-60) ×17%=1.7 万;第二种方案:企业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 应缴纳的增值税为70×3%=2.1 万。可见, 企业在以上情况下选择第一种方案为优。但企业应同时注意, 当其产品的增值率发生变化时, 方案会有所变化。假设企业购进货物的不含税销售成本变为50 万, 那作为一般纳税人应缴纳的增值税为 (70-50) ×17%=3.4 万。可见公司在成立时, 应当结合自己的经营业务的增值率或其他影响因素, 在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间做出合理选择。
4.企业注册地点的选择
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在企业所得税方面, 颁布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 如:《关于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过渡性税收优惠的通知》、《关于新疆喀什、霍尔果斯两个特殊经济开发区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在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方面, 我国对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税率, 如:城市维护建设税, 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的, 税率为7%, 纳税人所在地区为县城或建制镇的, 税率为5%, 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或者镇的, 税率为1%。所以企业在成立时, 应结合自身的特点, 充分合理选择注册地点, 以达到节税的目的。
二、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纳税筹划重点
1.销售收入方面的纳税筹划
(1) 不同结算方式的纳税筹划
企业销售的结算方式通常有:直接收款、赊销、分期付款、预收款销售以及委托代销等, 税法规定: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 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先开具发票的, 为开具发票的当天;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 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 为货物发出的当天。可见, 不同的销售方式, 其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不同, 这也就意味着企业缴纳税款的时间存在差异。从货币时间价值方面考虑, 企业应尽量推迟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例如:未收到货款就不开具发票;规定采用赊销或者分期付款的一定要有正规的合同, 并在合同中约定收款的日期等。企业只用合理的选择结算方式, 才能有效的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 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2) 不同促销方式的纳税筹划
企业的促销方式通常有:商业折扣 (打折) 、现金折扣、赠送活动, 其中赠送活动又包括买一赠一或者赠送其他商品。税法规定:商业折扣, 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开在同一张发票上, 可以按照折扣后的金额计算增值税;现金折扣是为了尽快收回资金而给予购买者在货款支付方面的优惠, 因为发生在销售行为之后现金折扣不得在计算增值税销售额时扣除;而买一增一和赠送其他商品, 所赠货物应该视同销售, 按其市场销售额一并征收增值税。
例如:某商场商品销售利润率为40%, 销售100 元 (不含税) 商品, 其成本为60 元, 商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购货均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为促销欲采用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商品7 折销售;第二种方案:购物满100 元者赠送价值30 元的商品 (成本18 元) ;第一种方案属于商业折扣, 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开着同一张发票上, 其销项税额为:100×0.7×17%=11.9 元;第二种方案下赠送的商品视同销售, 销项税额为: (100+30) ×17%=22.1 元。可见, 企业选择不同的促销方式从而导致缴纳的增值税不同, 进一步也会导致因增值税而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附加税金额不同, 最终导致企业资金的流出。只有企业结合实际情况, 选择最优的促销方式, 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2.采购货物或接受劳务的纳税筹划
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 如果取得合法的票据其进项税额可以用于抵减销项税额, 所以企业在采购或接受劳务时, 一定要求经办人取得国家规定的可以用于抵减销项税额的合法票据, 并且当采购或接受劳务的含税价格相同的情况下, 优先选择一般纳税人而非小规模纳税人作为供应商, 因为一般纳税人可以按照不同的业务范围提供17%、11%、6%的进项税额发票, 而小规模纳税人即便能提供可以抵扣的合法票据, 也只能提供3%的进项税额发票。例如:企业去超市购买办公用品, 如果不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 就不存在进项税额抵扣, 进而增加了本期的增值税额, 相应企业缴纳的附加税也就多。纳税筹划应该全员参与, 取得合法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的发票, 并同时选择有利于企业的供应商, 以实现节税的目的。
3.业务招待费的纳税筹划
业务招待费是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都会发生的费用, 而我国不鼓励业务招待费的发生, 所以税法规定,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 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 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 (营业) 收入的5‰;那作为企业针对业务招待费的双限制, 站在节税的角度上, 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越少越好。那如何降低企业的业务招待费又不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呢?企业可以考虑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的合理转化。
例如:甲企业计划2015 年度业务招待费发生额为15 万元, 业务宣传费发生额为12 万元, 广告费发生额为48 万元。2015 年度该企业的预计销售额800 万元。根据税法的规定, 该企业2015年度的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限额为:4 万元, (15×60%=9 万, 800万元×5‰=4 万) 则业务招待费需做纳税调整,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为15-4=11 万元, 而业务宣传费和广告费扣除限额为800×15%=120 万元, 实际发生额为12+48=60 万元, 可以全额扣除。如果我们事前进行纳税筹划, 将餐饮的业务招待费改为宣传产品用的赠送礼物, 比如:制造印有公司名称的水杯赠送客户将其中的业务招待费8.5 万转化为业务宣传费。这样将业务招待费降低到6.5 万元, 则业务招待费可扣除限额为:3.9 万元 (6.5×60%=3.9 万, 800 万元×5‰=4 万元) 则业务招待费需做纳税调整,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为6.5-3.9=2.6 万元, 而业务宣传费和广告费扣除限额为800×15%=120 万元, 实际发生额变为 (12+8.5) +48=68.5 万元, 仍然可以全额扣除。而企业由此应纳税所得额少调增11-2.6=8.4 万元, 也就会少缴纳企业所得税为8.4×25%=2.1 万元。可见, 通过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的合理转化, 可以让企业少缴纳企业所得税, 从而起到节税的目的。
4.折旧方法和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且折旧方法一经选用, 不得随意变更。对于固定资产的四种折旧方法, 其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方法, 即在开始的年份这两种方法计提的折旧额大于直线法计提的折旧额。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提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 确需加速折旧的, 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9 月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5]106 号) , 明确对轻工、纺织、机械、汽车等四个领域重点行业的企业2015 年1 月1 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 可由企业选择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自2015 年1 月1 日起执行。
根据以上政策企业应根据自己所在行业, 所持有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 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提出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加速折旧方法的使用, 会导致企业当期扣除的折旧费用较大, 从而使企业当期少缴纳企业所得税。从整个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来说, 使企业延期缴纳企业所得税, 从而节约当期的资金流出, 充分利用资金的使用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作为中小企业的增值税纳税义务人, 应该充分利用国家现行的各种税收政策, 合理选择纳税方案, 从而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但同时企业也应该考虑进行税收筹划的成本以及选择某一方案而造成的其他影响, 在相关利益者之间做出权衡, 最终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摘要:“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在政府工作会议上的提出, 小型微型企业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新设企业工商、税务注册登记流程的简化;这一些都充分说明了国家正在鼓励发展中小企业。而作为中小企业, 要顺利健康的发展, 安全纳税, 合理节税, 是不得不重视的一个方面。本文站在中小企业增值税纳税义务人的角度, 通过案例比较, 分别介绍了在公司设立阶段和日常经营期间的纳税筹划重点, 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的真实情况合理选择纳税方案, 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纳税筹划,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
参考文献
[1]全国注册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税法 (一) [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15.10.
[2]全国注册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税法 (二) [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15.10.
[3]梁文涛.纳税筹划实务[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4.09.
[4]郑福芹.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研究-为潍坊市ABH公司为例[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 2013.
[5]李维刚, 刘婷婷.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 7) :59-60.
企业经营中的纳税筹划 篇2
操作指引(纳税人版)
1.征管归属确定
总机构:2009年起新增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其总机构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新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20号)的基本规定确定的原则划分征管归属;
分支机构:2009年起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新设立的分支机构,其企业所得税的征管部门均与总机构企业所得税征管部门相一致。
★视同独立法人管理的挂靠、加盟类分支机构仍按上述原则确定征管归属。
2.税务登记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或分支机构,在办理税务登记时除需提供税务登记的基本资料外,还需视不同情况分别提供以下资料:
1、总机构、分支机构均需填报《2008版汇总纳税信息维护表》(一式二联)。其中一联交由主管税务机关;一联纳税人留存。
2、若为二级分支机构,则需报送由总机构出具的二级分支机构的有效证明,具体来说,包括:
(1)总机构出具的书面情况说明,内容包括该二级分支机构的身份说明、总机构将进行统一计算、汇总清算及出具分配表的说明;
(2)其它支持证明的材料:包括与该分支机构直接相关的总机构拨款证明、总分机构协议或合同、公司章程、管理制度等任意一种(如果无上述资料或虽有相关资料但无法表明与该分支机构有关的,则不需提供)。
3、若为三级分支机构,则需报送:其二级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由其二级分支机构出具的书面情况说明,内容包括该三级分支机构的身份说明、并入二级分支机构统一计算、集中预缴的说明。
4、如分支机构不能提供上述资料的,则由分支机构出具书面情况说明,对其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二级及二级以下分支机构身份的情况作出说明,该分支机构视同独立纳税人计算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如总机构下辖的分支机构均为挂靠、加盟类分支机构,总机构无法出具分配表的,应由总机构出具书面情况说明,该总机构视同独立纳税人计算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3.征收方式鉴定
实行跨地区汇总纳税的总、分机构均须按查账征收方式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视同独立法人管理的挂靠、加盟类分支机构可根据其实际情况确定征收方式,符合核定征收条件的,可以提出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申请。
4.预缴申报
总机构统一计算包括企业所属各个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场所在内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并在总机构与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分摊。
总机构预缴申报:需要提交当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按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的50%预缴,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9行和18-20行。其中25%就地入库,填报18行;25%预缴入中央国库,填报19行。应分配给分支机构的50%税额填报20行。
分支机构预缴申报:需要提交当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和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按分配表显示的分配比例和分配数额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22行。
★新设立分支机构在设立次年的上半年,由于其上上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的相关数据无法获得而未分配税金(包括分配税额为0或总机构未出具分配表的情况),该分支机构可进行零申报。这种情况下若总机构未出具分配表,分支机构进行预缴申报时可不必提供分配表。
注意:当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小型微利企业的二级分支机构:当新设立的分支机构、上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的汇总纳税企业的二级分支机构(需提供上总机构小型微利企业备案证明为依据)当不需就地预缴,但需办理纳税申报,纳税申报按该分支机构分配比例为零的情形处理,进行零申报,不提供分配表。
★以上资料需盖企业公章。
5.汇算清缴
总机构在终了后5个月内,应依照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进行汇总纳税企业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各分支机构不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总机构汇算清缴报送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A类)》及其附表;
2、财务报表;
3、备案事项相关资料;
4、总机构及分支机构基本情况、分支机构征税方式、分支机构的预缴税情况(具体为由总机构填报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并在分配表下方注明“分支机构分配税款已按规定进行预缴”或“XX分支机构分配税款未按规定进行预缴”);
5、委托中介机构代理纳税申报的,报送中介机构出具的涉税鉴证报告;
6、涉及关联方业务往来的,同时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7、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分支机构汇算清缴报送资料:分支机构不进行汇算清缴,但需在汇算清缴结束后一个月内将本级及以下分支机构的营业收支情况和总机构将其纳入汇算清缴的情况报送主管税务机关。该项具体资料为:(1)书面情况说明,列出二级分支机构及下辖三级及以下分支机构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三因素情况和成本费用情况,如该二级分支机构为非独立核算单位,则由总机构出具书面说明注明其营业收支情况;(2)总机构当年申报表主表复印件;(3)总机构按当所属期填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复印件。
6.分支机构注销操作
分支机构办理注销时需提交总机构出具的书面情况说明,包括分支机构撤销的情况说明,及其当年剩余期限内应分摊的企业所得税款将由总机构缴入中央国库的说明。办理注销当季由于无法取得分配表,可进行零申报。
★分支机构办理注销不需进行清算。
7.总机构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部门的处理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我市总机构设立的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且其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与管理职能部门分开核算的部门,可视同一个分支机构,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企业可提供以下资料申请:总机构提供的书面情况说明,内容包括:总机构各部门设置情况说明;视同分支机构的部门其独立生产经营职能的情况说明;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与管理职能部门分开核算的情况说明。以及总机构的法人(负责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8.资产损失税前扣除
浅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篇3
关键词:增值税筹划;营业税筹划;消费税筹划;所得税筹划
作者简介:李宏轩(1955-),男,四川成都人,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图书馆馆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学。
中图分类号:F275;F810.4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1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35-03
所谓节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依法选择获取最小税负和最大节税利益的纳税方案来处理其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财务行为。
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节税筹划,主要包括流转环节和收益环节的节税筹划。
我国税制体系分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其中流转税收入2010年占整个税收收入的66.7%,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仅为24.2%。作为我国税制的主要税种是税收筹划的重点内容。
一、流转环节的税收筹划
企业在流转环节须缴纳的税收主要有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
(一)增值税筹划
对于增值税的筹划,可以从税率、税基、纳税人身份的选择、不同的销售方式、有效运用“混合销售”行为等方面进行筹划。
1、选择有利的税率。根据增值税法规定,一般纳税人实行的基准税率17%,低税率13%,零税率0;农业产品、粮食副食品、农药、煤炭、图书、报纸杂志等18类产品生产实行13%,零税率一般适用于出口货物。小规模纳税人则以不含税销售额的3%简易征收。因此,企业可以充分地利用这几档税率,甚至利用增值税法中的减免税的规定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例如:某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2年1月份机电的销售额1000万元,其中农机销售额400万(销售额均不含税),企业当月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20万元。
分析:(1)未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销售额则:
应纳增值税 = 1000X17%-120 = 50(万元)
(2)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销售额则:
应纳增值税 = 600 X 17%+400 X 13%-120=34 (万元)
可见,分别核算可以少纳增值税:50-34 = 16(万元)
2、有效控制税基。一般纳税人:应缴增值税 =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 。故应从缩小“销项税额”和扩大“进项税额”两方面进行筹划。
销项税额是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或应税劳务收入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要缩小它,关键在于合理减少销售额。如在附带包装物销售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收取包装物押金的方式,且对包装物押金单独核算,而不要让包装物作价随同货物一起销售;在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时,可采用商业折扣方式合理降低销售额;尽量采取深加工方式对企业产品继续加工,避免过早地作为对外销售处理;在纳税人发生销售退回或销售折让而退还买方销售额时,应及时从当期销售额中冲销等等,均可以减少销售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进项税额要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对其筹划应尽量扩大其本期数额。如可以合理选择供应商,作为一般纳税人,千万不要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买货物,因小规模纳税人提供不了增值税专业发票,就无法抵扣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此外,在企业现金流较紧张的情况下,可采取在纳税期末购进货物,以增加应该抵扣的进项税额。
例如,某一般纳税人某年6月份销项税额2 000 000元,进项税额1 400 000元,则应缴增值税为600 000元,这时,本月末或者7月初正好需要进一批原材料,假设该批原材料的进项税额320 000元。如果6月底购进并取得专业发票,则6月份就只缴增值税280 000元了。尽管这样做并不影响年终应缴增值税总额,但是确实能够减少本期应缴增值税,从而缓解本月的资金压力,同时,还赚取部分资金的时间价值。
3、择定恰当的纳税人身份。增值税纳税人因身份不同适用税率不同,税收优惠政策也不同,且差别较大。人们通常认为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低于一般纳税人,但实际并非如此。
例如:已知一般纳税人的税负 =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即:售价X17%-进价X17% =(售价-进价)X17%=毛利X17% (1)
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 售价X 3%
假设一般纳税人税负 = 小规模纳税人税负
则:毛利X17%=售价X3%(2)
将上述(1)、(2)整理后得:
毛利/售价 =3%/17% = 17.647% = 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率节税点(毛利率,即税负的临界点)
通过上述计算分析得知,当不含税毛利率为17.647%时,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一致。但当不含税毛利率大于17.647%时,一般纳税人的税负就大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作为企业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较合适;反之,一般纳税人的税负就轻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作为企业选择一般纳税人较合适。当然,在选择纳税人身份时,除了比较税负外,还应比较转变纳税人时所发生的成本。
4、选择有利节税的销售方式。从税务筹划角度讲,企业应尽量采用折扣销售和分期收款销售方式。因为按照税法规定,在折扣销售中,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可按折扣后的余额计算增值税。分期收款销售的特点是一次发货,转移货物的所有权,再分期收款,货物的所有权再分期转移,分期确认收入。税法规定,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开具增值税专业发票的时间是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因此采用这种销售方式,企业在不影响全年的销售收入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节税目的。
5、有效运用“混合销售”行为:这是指同时涉及到增值税应税货物和非应税劳务的销售行为。税法对这种销售行为,是按“经营主业”即销售额达到50%以上的业务征税的。只选择一个税种,即增值税或者营业税征税。所以,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控制销售额来筹划税收。如前所述,当增值税率17%,营业税率3%时,企业经营商品的不含税毛利率大于17.647%,交营业税负轻于应缴增值税负,这时,企业应该想方设法使应缴营业税的营业额达到50%以上,选择作为营业税的纳税人有利;反之,应以销售货物为主,劳务为辅,选择增值税的纳税人为宜。
(二)营业税的筹划
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取得的收入征收的一种税。对其筹划,可以利用营业税的免税、正确计算营业额、兼营销售和混合销售进行筹划。
1、有效利用营业税的免税政策:营业税的免税内容包括:?譹?訛利用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节税;②利用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节税;③利用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节税;④利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劳务,学生勤工俭学提供的劳务节税;⑤利用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农牧保险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的防治节税;⑥利用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馆、图书馆、文物保护单位举办的文化活动、宗教活动节税。
2、正确计算营业额:一般来说,营业税各行业的税率较单纯,筹划空间不是很大,但营业税各行业的营业额却很具弹性,因而其纳税筹划的余地较大。在进行节税筹划时可采用隐蔽营业额的策略。对兼有不同税目的应纳营业税的行为,应分别核算不同税目营业额。税法规定,对未按不同税目分别核算营业额的,从高适用税率。也就是说,哪个税目的税率高,混合在一起的营业额就按哪个高税率计税。例如,餐饮企业既经营饮食业又经营娱乐业,而娱乐业适用的税率最高可达20%,对未分别核算的营业额,就应按娱乐业适用的税率征税。
(三)消费税的筹划
消费税是在产品生产完毕,进入流通的第一环节向生产企业征收的税种,目前只选择了11类消费品征税,并以计征增值税的销售额为依据征税。
消费税的计征,主要取决于纳税人的选定、税率的高低及销售额的大小三个因素。由于纳税人和税率筹划的空间较小,因而销售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应纳税额的多少。
首先,如果是含税销售额,应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换算公式: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其次,当消费税纳税人同时经营两种以上税率的应税消费品时,税法明确规定,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销售数量;未分别核算的,或者将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应从高适用税率。因此,企业在核算过程中须做到账目清楚,以免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二、对收益环节税金的筹划
国家对企业收益环节主要征收所得税。所得税的筹划,应从分析影响应纳所得税额的因素入手。
(一)通过筹划经营规模以适用较低税率
所得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有基准税率25%,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为15%,小型微利企业为20%,非居民企业为20%等4档。因此,小型企业在设立时应认真规划企业的规模和从业人数,规模较大或人数较多时,可通过企业分立,分解所得额、从业人数、资产规模,以适用较低税率的方法实现合理避税。
(二)选择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享受15%的优惠税率
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①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②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③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④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其他条件。
根据上述优惠政策类型和各项规定,企业在设立时应结合自身情况,充分用足用够税收优惠政策。
(三)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缩小应税所得额
1、通过合法方式减少应税收入。如企业购买政府公债的利息收入可免交企业所得税等。
2、充分利用税前扣除限额,增加税前扣除项目
(1)提高职工薪酬与福利。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准予扣除;企业实际发生的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职工福利费、2.5%以内职工教育经费及2%以内工会经费(简称三费),准予扣除。因此,企业可通过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增加职工福利、加大职工培训等来达到减税的目的。
(2)合理的公益性捐赠。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在具体运用中应注意:必须通过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对公益事业的捐赠才可以扣除,直接捐赠和非公益性捐赠税前是不允许扣除的。
(四)选择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
1、选择合理的成本费用核算方法
企业在选择成本费用会计核算方法如存货的计价方法、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等时,应立足于使成本费用的抵税效应得到最充分或最快的发挥。 企业存货计价的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企业采取不同的计价方法,直接影响企业期末存货的价值以及利润总额,从而影响企业的税收负担。企业应根据当年的物价水平选择计价方法来减轻税收负担。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而折旧额的大小与企业采取的折旧方法有关。根据现行制度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等。企业可以根据税率的类型、税收优惠政策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
3、费用分摊方法的选择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发生如管理费、福利费等费用支出。而这些费用大多要分摊到各期的产品成本中,费用的分摊可以采取实际发生分摊法、平均分摊法、不规则分摊法等,而不同的分摊方法直接影响各期的利润、税收负担。因此,企业要对费用分摊方法认真筹划。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对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无形资产的分摊年限等内容进行筹划。
三、结束语
企业进行经营过程的税收筹划,以达到降低税负,合理避税,已成为当前税收筹划工作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税收筹划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合理合法,在这个前提下,进行税收筹划工作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保持相对的灵活性,随时根据税法的变动制定调整筹划方案,保证合理避税和降低税负,以增加企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张恒生.企业合理避税的探讨[J].现代商业,2008,(04).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纳税筹划研究 篇4
1. 离岸公司纳税筹划。
离岸是指投资人的公司注册在离岸法区, 投资人可以在世界各地直接开展经营业务但不用亲临注册地。离岸公司泛指在离岸法区内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离岸公司与一般公司在税收待遇上区别较大, 离岸法区政府对一般公司通常是按营业额或利润征收税款, 但对离岸公司只征收年度管理费而不再征收任何税款。中国企业可以利用注册离岸公司的方法, 有目的地进行跨国经营, 改变企业在中国境内的纳税人身份, 从而减轻税负。
例1:中国的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于1999年11月成立, 是一家从事互动娱乐媒体的跨国经营企业。为了寻求更大的纳税筹划空间, 公司采用了设立离岸公司的方式。2003年11月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盛大互动娱乐有限公司, 并由该公司100%控股了设立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盛大控股有限公司。在此之前, 公司设立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盛大控股有限公司已经下设有多家全资子公司。
对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设立离岸公司前一年和设立当年的财务报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其2003年的息税前利润比2002年增加了77%, 所得税支出减少了19%;2004年比2003年息税前利润增加了127%, 所得税支出减少了108%。可见, 息税前利润增加的倍数大于所得税增加的倍数, 企业每年的税负也逐渐减轻。其部分原因在于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设立了离岸公司, 得到了免交所得税、资本利得税和股息分配时的预提税的优惠。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在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 通过注册离岸公司进行有目的的纳税筹划, 应该避免离岸公司成为中国居民企业, 否则将不能减轻企业的纳税义务。注册离岸公司同时不成为中国的居民企业, 可以在中国境内设立一个特殊目的的居民企业, 离岸公司对这个特殊目的公司实行控股经营, 该特殊目的公司对实际运营公司实行控股经营。同时, 特殊目的公司可以承担公司的经营管理职能, 公司国内的经营管理人员可以继续留在中国境内工作。由实际运营公司支付给特殊目的公司的那部分股息可能是免税的。原因在于,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 除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所取得的投资收益以外, 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属于免税收入。此外, 由于中国大陆与离岸公司所在地大多没有签订税收协定, 离岸公司可以通过设立一个控股公司来享受比较优惠的预提所得税或来防止双重征税, 其中, 控股公司的设立地点可以选择在一个与中国大陆有税收协定且协定中股息预提所得税税率较低的国家或地区。
2. 套用税收协定纳税筹划。
套用税收协定是跨国纳税人设法获得或利用中介体的居民身份, 主动靠上某国的居民管辖权来享受税收协定待遇, 从而减轻在另一非居住国的无限纳税义务。这是一种税收管辖权的规避行为。中国企业出于资源确保、开拓海外市场、利用外国先进技术等开展实际经营活动的目的进行跨国经营, 如果中国和海外经营地已经签订了可利用的税收协定, 那么跨国纳税人就可以直接利用相关协定进行纳税筹划。
例2:中国A公司出于利用德国先进技术的目的, 准备在德国设立子公司。根据中德两国的税收协定, 如果中国公司在德国设立有子公司, 且中国公司在德国子公司中控股权不超过25%, 则可以享受预提税收优惠。据此, 跨国纳税人就可以直接利用税收协定中的优惠条款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 中国A公司在德国设立全资子公司前, 可以在中国境内先组建五个子公司, 通过这些子公司控股德国子公司, 且持股比例都不高于25%, 从而符合中德两国之间税收协定的规定, 最终实现了套用税收协定享受税收优惠待遇的目的。
海外经营地与中国的税收协定中很可能没有关于股息、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这些消极所得的预提税减税或免税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 跨国纳税人就可以采取一些特殊手段进行筹划。
例3:中国A公司由于开拓海外市场的需要, 将在法国设置控股公司B来进行海外经营业务。按照中法两国税收协定的规定, 该法国控股公司将股息汇回中国母公司的预提所得税税率是10%。A公司为降低预提所得税, 可以使用套用税收协定的纳税筹划方式。根据欧盟的相关规定, 对于欧盟国家内部的股息支付不需要缴纳预提所得税。A公司可以首先在一个税负较低的欧盟国家设立控股公司C, C公司再在法国设立控股公司B, 通过这种间接控股的方式降低股息在汇回过程中的税负。
二、企业跨国经营纳税客体的纳税筹划
1. 避免成为常设机构的纳税筹划。
对跨国经营企业来说, 避免成为常设机构就避免了在非居住国有限的纳税义务, 特别是当居住国税率低于非居住国税率时, 避免成为高税率的非居住国常设机构, 获得非居住国的免税优惠, 就成为很有效的跨国经营纳税筹划策略。
跨国经营企业在进行筹划前, 首先要了解国际对常设机构公认的一般规定。经合组织和联合国分别起草的《关于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和《联合国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将常设机构规定为: (1) 常设机构是指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营业场所。常设机构特别包括:管理场所、分支机构、办事处、工厂、车间;矿场、油井或气井、采石场, 或其他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建筑工地、建筑、装配或安装工程, 或者与其有关的监督管理活动。 (2) 当上一条规定难以确定时, 补充和参考此标准, 即非居民在一国内利用代理人从事活动, 而该代理人 (不论是否具有独立地位) 有代表该非居民经常签订合同、接受订单的权力, 可以由此认定该非居民在该国有常设机构。
跨国经营企业可以根据常设机构的一般规定, 在进行海外经营活动中, 避开可能被认定为常设机构的机构设立活动和经营活动。
例4:中国的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通讯制造企业。由于业务的需要, 公司会与海外客户签订一系列的涉及常设机构的合同。避免成为海外经营地的常设机构可以在签订合同时采用以下方式:境外公司签约主体对境外代表处负责人及其他常驻人员进行授权时, 在委托授权书中避免标有“代替”或“代理”境外公司主体履行投标、谈判、合同签字、交付货物、工程执行等权力的字样;境外代表处负责人及其他常驻人员避免在合同上代表公司签字;避免在合同中注明从当地代表处仓库提取货物且直接交付给客户的条款。
跨国经营纳税人还可以利用国际税收协定或个别国家税收制度中不视为常设机构征税的特殊规定, 将企业的经营活动限定在不被认定为常设机构的范围内。
例5:在中国分别与美国、加拿大、泰国、新加坡等国签订的《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中, 明确规定了六条不视为常设机构的情况。当中国的一家高档商品进口企业, 想要对北美、北欧高档商品的供应情况进行了解时, 可在加拿大、丹麦分别设立一个专门为公司搜集北美和北欧国家高档商品供应情况信息的机构。根据所签订税收协定的规定, 以专为本企业采购货物、商品或搜集情报为目的所设的固定营业场所为非常设机构, 不承担纳税义务。该高档商品进口企业可利用设在加拿大、丹麦两国的机构来承担除代表本公司签字之外签订订货合同的全部谈判协商工作, 从而成功地回避这两个国家的税收管辖权, 达到减轻税负的目。
2. 机构间纳税客体转移纳税筹划。
(1) 利用转移方式筹划。跨国经营企业可以精心安排收入费用等纳税客体的转移方式, 有目的地通过企业组织机构之间销售产品、提供劳务、转让技术和资金借贷等活动中转移方式的不同, 增加低税国机构利润、降低高税国机构利润, 从而实现整体税负最小化。
例6:中国的某电子产品公司A, 为了拓展业务在法国设立了两个子公司B和C, A公司向B公司购进3万件电脑配件, 但商品没有出境而是直接加价25%转销给了子公司C, 其中母公司A要求B公司收到C公司货款后, 将350万元价差汇给母公司A。在这个母子公司商品销售活动中, 企业将本应归属于子公司B的利润从高税国转移到了税负水平相对较低的中国, 在整体上减轻了公司的税负。
(2) 利用转移差异筹划。首先, 跨国经营纳税人可以在中国总机构、外国分机构或两者之间转移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使用或与营业收入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资产。由于总机构和分机构所在国对这些资产的评估计算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利用这个相互转让活动, 就会起到减少企业当期或未来整体纳税义务的作用。其次, 跨国经营纳税人可以使其在高税国的机构向中国总机构多支付管理费用, 增加高税国机构的税前扣除, 还可以使其在低税国的机构向中国总机构少支付管理费用, 减少低税国机构的税前扣除, 从而在整体上减轻税负。再次, 由于各国对待企业亏损的规定相差很大, 跨国经营纳税人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
三、企业跨国经营纳税筹划应关注的问题
其一, 关注不同的纳税义务和纳税负担。一般来说, 居民企业要承担无限纳税义务, 非居民企业要承担有限纳税义务。纳税义务的不同直接影响纳税筹划方案的制定。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前, 要明确企业跨国经营所在国的纳税负担, 关注企业承担的纳税义务。
其二, 关注不断增加的税收协定。截止到2011年4月底, 中国已对外正式签署96个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其中92个协定已生效。新增加的税收协定会为企业提供纳税筹划的新空间。因此, 企业不仅要关注中国已生效的税收协定, 还要关注中国税收协定中尚未生效的部分,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与企业相关的税收协定进行分析。
其三, 关注不断完善的税收制度。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 应该对各国的制度差异进行分析比较, 合理利用这些差异。同时还要关注由于各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而带来的变化。
最后, 关注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纳税筹划方案的制定应有利于企业的整体利益, 避免因局部利益而损害全局利益。纳税筹划规划和安排的是未来的经济活动和应税事项, 因此应建立全面系统的纳税筹划方案, 从而保证企业的长远利益。
摘要:本文首先从企业跨国经营纳税主体的角度分析了设立离岸公司和套用税收协定进行纳税筹划的方法, 然后从企业跨国经营纳税客体的角度分析了避免成为常设机构和机构间纳税客体转移的纳税筹划方式, 最后提出了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纳税筹划的四个关注点。
关键词:跨国经营,纳税筹划,税收协定,常设机构
参考文献
[1].郑妍.浅谈中国税收管辖权所导致的避税问题——以企业所得税为例.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0;4
企业经营中的纳税筹划 篇5
国税发[2008]28号
2008-3-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加强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08]10号)的精神,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实行法人所得税制度是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发展和完善的客观要求。为了有效解决法人所得税制度下税源跨省市转移问题,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并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国家税务总局在此基础上反复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征管办法。各地务必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执行。
二、加强合作、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基础工作。通过税款分配的办法对跨省区的总分机构所得税实施管理,是一项新生事物,面临很多新情况。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和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坚决防止为了局部利益相互扯皮,甚至干预企业经营等问题的出现,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观念,扎扎实实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确保新办法的平稳运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国家税务总局反映。
附件: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
二○○八年三月十日
附件: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08]10号)的有关规
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跨地区(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下同)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场所(以下称分支机构)的,该居民企业为汇总纳税企业(以下称企业),除另有规
定外,适用本办法。
铁路运输企业(包括广铁集团和大秦铁路公司)、国有邮政企业、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包括港澳台和外商投资、外国海上石油天然气企业)
等缴纳所得税未纳入中央和地方分享范围的企业,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第四条统一计算,是指企业总机构统一计算包括企业所属各个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场所在内的全部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
第五条分级管理,是指总机构、分支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都有对当地机构进行企业所得税管
理的责任,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应分别接受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
第六条就地预缴,是指总机构、分支机构应按本办法的规定,分月或分季分别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
关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
第七条汇总清算,是指在终了后,总机构负责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统一计算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抵减总机构、分支机构当年已就地分期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后,多退少补税款。
第八条财政调库,是指财政部定期将缴入中央国库的跨地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按照
核定的系数调整至地方金库。
第九条总机构和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二级分支机构,就地分期预缴企业所得税。
二级分支机构及其下属机构均由二级分支机构集中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三级及以下分支机构不就地
预缴企业所得税,其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统一计入二级分支机构。
第十条总机构设立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部门,且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部门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与管理职能部门分开核算的,可将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的部门视同一个分支机构,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部门与管理职能部门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不能分开核
算的,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的部门不得视同一个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第十一条不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且在当地不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的产品售后服务、内部研发、仓储等企业内部辅助性的二级及以下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第十二条上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的,其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第十三条新设立的分支机构,设立当年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第十四条撤销的分支机构,撤销当年剩余期限内应分摊的企业所得税款由总机构缴入中央国库。
第十五条企业在中国境外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企业计算分期预缴的所得税时,其实际利润额、应纳税额及分摊因素数额,均不包括其在中国境外设
立的营业机构。
第十六条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处于不同税率地区的,先由总机构统一计算全部应纳税所得额,然后依照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比例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三因素及其权重,计算划分不同税率地区机构的应纳税
所得额后,再分别按总机构和分支机构所在地的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第十七条总机构和分支机构2007年及以前按独立纳税人计缴所得税尚未弥补完的亏损,允许在法定剩余年限内继续弥补。
第二章 税款预缴和汇算清缴
第十八条企业应根据当期实际利润额,按照本办法规定的预缴分摊方法计算总机构和分支机构的企
业所得税预缴额,分别由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分月或者分季就地预缴。
在规定期限内按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经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认可,可以按照上一应
纳税所得额的1/12或1/4,由总机构、分支机构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预缴方式一经确定,当不得变更。
第十九条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应分期预缴的企业所得税,50%在各分支机构间分摊预缴,50%由总机构预缴。总机构预缴的部分,其中25%就地入库,25%预缴入中央国库,按照财预[2008]10号文件的有关规
定进行分配。
第二十条按照当期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税款分摊方法
(一)分支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数总机构根据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实际应纳所得税额,在每月或季度终了后10日内,按照各分支机构应分摊的比例,将本期企业全部应纳所得税额的50%在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分摊并通知到各分支机构;各分支机构应在每月或季
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就其分摊的所得税额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预缴。
(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数总机构根据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的25%,在每月或季度终
了后15日内自行就地申报预缴。
(三)总机构缴入中央国库分配税款的预缴数总机构根据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的25%,在每月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自行就地申报预缴。
第二十一条按照上一应纳税所得额的1/12或1/4预缴的税款分摊方法
(一)分支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数总机构根据上年汇算清缴统一计算应缴纳所得税额的1/12或1/4,在每月或季度终了之日起10日内,按照各分支机构应分摊的比例,将本期企业全部应纳所得税额的50%在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分摊并通知到各分支机构;各分支机构应在每月或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就其分摊的所得税额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申报预缴。
(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数总机构根据上年汇算清缴统一计算应缴纳所得税额的1/12或1/4,将企业全部应纳所得税额的25%部分,在每月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自行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预缴。
(三)总机构缴入中央国库分配税款的预缴数总机构根据上年汇算清缴统一计算应缴纳所得税额的1/12或1/4,将企业全部应纳所得税额的25%部分,在每月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自行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申报预缴。
第二十二条总机构在终了后5个月内,应依照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进行汇总纳税企业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各分支机构不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当年应补缴的所得税款,由总机构缴入中央国库。当年多缴的所得税款,由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
关开具“税收收入退还书”等凭证,按规定程序从中央国库办理退库。
第三章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比例
第二十三条总机构应按照以前(1-6月份按上上,7-12月份按上)分支机构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计算各分支机构应分摊所得税款的比例,三因素的权重依次为0.35、0.35、0.30.计算公式如下:
某分支机构分摊比例=0.35×(该分支机构营业收入/各分支机构营业收入之和)+0.35×(该分支机构
工资总额/各分支机构工资总额之和)+0.30×(该分支机构资产总额/各分支机构资产总额之和)以上公式中分支机构仅指需要就地预缴的分支机构,该税款分摊比例按上述方法一经确定后,当年不
作调整。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所称分支机构经营收入,是指分支机构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全部营业收入。其中,生产经营企业的经营收入是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取得的全部收入;金融企
业的经营收入是指利息和手续费等全部收入;保险企业的经营收入是指保费等全部收入。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所称分支机构职工工资,是指分支机构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
形式的报酬。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所称分支机构资产总额,是指分支机构拥有或者控制的除无形资产外能以货币计
量的经济资源总额。
第二十七条各分支机构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的数据均以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告数据为
准。
第二十八条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对总机构计算确定的分摊所得税款比例有异议的,应于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后30日内向企业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复核建议,并附送相关数据资料。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必须于收到复核建议后30日内,对分摊税款的比例进行复核,并作出调整或维持原比例的决定。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执行总机构所
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复核决定。
第二十九条分摊所得税款比例复核期间,分支机构应先按总机构确定的分摊比例申报预缴税款。
第四章征收管理
第三十条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均应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接受所在地税务机关的监督和管理。
第三十一条总机构应在每年6月20日前,将依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方法计算确定的各分支机构当年应分摊税款的比例,填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等报表的通知》(国税函[2008]44号)附件4,该附件填报说明第二条第10项“各分支机构分配比例”的计算公式依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
定执行),报送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同时下发各分支机构。
第三十二条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收到总机构报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后10日内,应通过国家税务总局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信息交换平台或邮寄等方式,及
时传送给各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第三十三条总机构应当将其所有二级分支机构(包括不参与就地预缴分支机构)的信息及二级分支
机构主管税务机关的邮编、地址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第三十四条分支机构应将总机构信息、上级机构、下属分支机构信息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第三十五条分支机构注销后15日内,总机构应将分支机构注销情况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第三十六条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除按纳税申报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相关资料外,还应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财务会计决算报告和职工工资总额情况表。第三十七条分支机构的各项财产损失,应由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并出具证明后,再由
总机构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第三十八条各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反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对其主管分支机构应分摊入库的所得税税款和计算分摊税款比例的3项指标进行查验核对。发现计算分摊税款比例的3项指标有问题的,应及时将相关情况通报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分支机构未按税款分配数额预缴所得税造成少缴税款的,主管税务机关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
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其处罚,并将处罚结果通知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居民企业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内跨地、市(区、县)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营业机构、场所的,其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
局、地方税务局参照本办法联合制定。
第四十条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
企业纳税筹划的探析 篇6
关键词:税收筹划;方法;选择
一、纳税筹划的概念和意义
由于纳税筹划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目前对纳税筹划的定义并不统一,但是其内涵是基本一致的: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安排的过程。
从纳税筹划的概念中可以看出:短期内,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目的是通过对经营活动的安排,减少交税,节约成本支出,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长期来看,企业自觉地把税法的各种要求贯彻到其各项经营活动之中,使得企业的纳税观念、守法意识都得到强化。因此,无论从长期还是从短期来看,企业进行纳税筹划都是很有意义的。
二、税收筹划的特点
1、政策导向性
这是税收筹划有别于企业避税和逃税的根本。税收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国家的产业政策、生产规划布局无不体现在税法的具体条款之上。属国家鼓励的,往往少征税款;需要限制的,则大多加重征税。税收筹划则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的,是以税法为依据,深刻理解税法精神,在有多种应税方案可供选择时,做出缴纳税负最低的抉择,合理又合法,甚至是税收政策予以引导和鼓励的。例如,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调节税,旨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控制投资规模,引导投资方向,加强重点建设投资。纳税人通过税收筹划而决定放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则可减轻纳税义务,而从政府角度看,这正符合了政府的政策导向。
2、事前计划性
纳税义务履行的滞后性,决定了企业可以对自身应纳税经济行为事先的遇见安排,利用税收优惠的规定、纳税时点的掌握、申报方式的配合及收入和支出控制等途径,比较不同经济行为下的税负轻重,做出选择。税收筹划是在纳税义务确立之前所作的经营、投资、理财的事先筹划和安排,而在经济行为已经发生,纳税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已成为定局以后,就不存在税收筹划的问题了。
3、择优性
企业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是多方面的。如针对某项应税经济行为的税法有两种以上的规定可供选择,或者完成某项经济活动有多种方式可供选用时,就存在税收筹划的可能和必要。择优性是税收筹划特有的,逃税、避税不需要进行择优判断。税收筹划是在几种合法方案中,选择使自身经济效益最大的方案,而不一定是税负最轻的方案。一般的,在税负最轻时,企业效益达到最大,但也并不总是如此,因此,企业必需从全局角度,以整体观念来看待不同方案,而不应把注意力仅局限在税收负担的大小上,否则会误导经济行为或造成投资失误。例如,某一方案虽然可以使企业税负较轻,但在此领域企业丧失自己的优势,结果总体利润减少,则也是不可取的。
三、纳税筹划的条件
实际上,纳税筹划的条件是指外部及企业自身的一些条件。目前,尽管很多企业都希望少交税,但是有些企业却根本不具备条件来进行纳税筹划。那么,企业要进行纳税筹划,究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一般来说,如果企业具备下面几个条件,将会更方便地开展纳税筹划活动。
1企业规模较大
规模较大的企业适合进行纳税筹划。例如,企业集团下面有很多子公司、分公司,企业通过各分公司、子公司之间以及分公司、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交易,更有利于开展纳税筹划;其分公司、子公司、母公司之间进行资产流动,分摊费用,而且一些合同订单的转让都可以起到很好的纳税筹划效果。
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小的企业,由于其纳税筹划的空间相应比较小。所以,他们的重点一般应放在日常成本的管理、日常的采购和销售活动中。
2.企业资产流动性强
企业运营中,首先要对各种投资和经营等活动进行事先安排,这就必然要对资产、车间、设备进行安排,这些资产的安排既包括将资本从企业内部分离出去,也包括从外部购买进来。因此,资产流动性越强,企业对适应纳税筹划方案的要求就越灵活机变;反之,如果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差,则不能很好地进行纳税筹划。例如,某公司想在某地区设立一家子公司,却无法流动公司的设备,那么这就势必会阻碍了纳税筹划的开展。
3.企业行为决策程序简化
企业行为决策程序的简化有利于进行纳税筹划,如果企业的行为决策程序比较复杂,即使企业在税收筹划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方案,但最后的落实可能会在比较复杂的行为决策程序中出现这样或那样料想不到的问题。
【案例】
前一段时间,我国对烟酒企业进行了消费政策的调整,调整的方向基本上是加大消费者税负。通过分析政策,发现政府加大烟酒企业的消费税负已成定局,因为中央已经在多种场合提出过加大对烟酒企业税收的征收力度并提高其税负水平。根据这些政策,在国有和民营的企业提出同样的纳税筹划方案,结果实施效果截然不同。民营企业在得到该信息后,很快地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清仓、减少库存(这是基于税收可能按量征收的原因),结果民营企业因在得知信息后所采取的相应措施非常迅速及时,因此而得到了一笔额外的税收收益;但是在国有企业中的情况却恰好相反,由于需要很多部门审批清仓,使得决策时间变长,没有取得税收收益。
4.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一致
该条件具体指企业采用的各种纳税筹划方案以及实施的过程应尽量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相一致。企业的发展由各种因素来合力共同推动的,税收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企业减轻纳税并不能等同于企业的长足发展,企业的发展更取决于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产品的质量、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等各个方面。所以企业采用的各种纳税筹划方案和实施的具体过程,必须最大限度地促进企业发展的其它各种因素都发挥更大的力量,以便协力地共同促进企业能及早地实现其长远发展目标。(作者单位:盈江华富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盖地.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高丽萍.企业筹资中的纳税筹划研究[J].财会文摘,2009(5).
[3]翟继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关于税收筹划在企业经营中的运用 篇7
1 税收筹划的含义及特点
1.1 税收筹划的含义
税收筹划指纳税人为了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权益最大化, 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 对投融资、企业经营、理财活动进行事先的税收筹划, 通过在多个纳税方案中进行优化选择, 实现企业节税的目的。税收筹划是企业依据法律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所实施的一种合理合法的节税行为。
1.2 税收筹划的特点
首先, 合法性。这是税收筹划最基本的特点。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实现企业节税目的必须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税收筹划不同于偷税漏税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税收筹划可以被认定为偷税行为, 这对于企业政策的经营和管理产生不利。
其次, 筹划性。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是一种事先的筹划、设计和安排。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 纳税人可以的纳税义务在应税行为之后, 因此, 企业可以在纳税前事先进行税收筹划。税收筹划的筹划性特点是企业根据纳税人和征收对象的不同, 理性选择低税负的决策。
再次, 专业性。税收筹划要求纳税人充分地掌握国家的相关税法和税收政策规定, 实施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筹划活动。纳税筹划的专业性表现为对税法和税收政策的熟练掌握, 熟悉企业财务管理活动, 能够根据特定的税收环境, 进行科学的税收筹划。
最后, 目的性。企业的税收筹划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是企业的一种节税理财活动。企业的税收筹划是要实现降低企业税收成本, 提高企业的税收效益和经济效益, 尽可能地节约企业税收开支。
2 税收筹划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
2.1 税收筹划在投资过程中的应用
通常认为企业税收筹划是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满足企业节税目的而进行的筹划和安排。其实, 在企业的投资阶段, 税收筹划就发挥着关键作用。税收筹划促进企业投资决策方案的优化选择。投资阶段的税收筹划对未来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节税目的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因此, 必须科学实施投资过程的税收筹划。企业的所得税后的净收益是企业的决策者十分关心的问题。投资过程的税收筹划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 投资地点的税务筹划。世界各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利益的税收制度。因此, 在投资地点的选择上, 应该充分地考虑各国和我国不同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的投资除了考虑劳动力、原材料、市场因素外, 充分地考虑不同地区的税制差异和国内各地区的税收倾斜政策。我国许多地方出台许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 企业在选择投资地点时, 利用税收倾斜的政策, 实现企业税负的降低, 促进企业投资收益最大化的目标。其次, 投资行业的税收筹划。除了考虑地方税收优惠政策之外, 企业对投资行业的选择也能够实现企业的税收筹划。不同行业的税负是不一样的, 例如, 对一些新兴服务性企业, 为解决当地居民就业问题, 待达到所得税征收比例的, 有减征和免征三年所得税的优惠。一般而言, 投资高新技术、环保、节能方面的行业, 是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为解决就业和福利性的企业, 从事交通、码头、港口建设的企业都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另外, 我国不断地放开一些垄断行业, 外资进入能够享受更多的国民待遇。再次, 投资方式的税收筹划。企业一般采用的投资方式为直接或间接投资。企业的直接投资主要涉及商品税、财产税、所得税等, 企业兴建新企业和收购亏损企业进行税收筹划。企业可以通过合并财务报表实现集中纳税, 从而抵消盈亏, 降低企业所得税。企业在间接投资上应该关注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税收是影响企业投资风险和收益的关键因素。企业的股息收入需要缴纳所得税, 而国库券利息收入是免税的。另外, 投资的组织形式也影响企业的税负, 通过优化投资的组织方式, 能够享受政府的税收政策优惠。
2.2 税收筹划在采购活动的运用
采购阶段的税收筹划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作用十分关键。首先, 选择供应商的税收筹划。企业的供货方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这两种不同的纳税人对采用的税率和抵扣税款的制度也存在巨大差异。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征税差异对企业的纳税筹划存在巨大差别。但是选择何种身份的供应商能够更节税并不是绝对的, 在实际的操作中受到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 企业最终的经营决策绝对会考虑综合因素, 在符合相关税法规定的情况下, 充分考虑企业的性质, 合理地选择供应商, 能够达到更好的节税效果。其次, 选择货款结算方式的纳税筹划。企业采购原材料的方式有现金采购和赊购两种。不同的货款结算方式, 导致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是不同的, 一般企业会尽量采用推迟纳税时间的结算方式, 从而实现企业暂缓纳税的利润所得。选择货款结算方式的纳税筹划对采购方和销售方都具有很大的纳税空间, 企业在选择结算方式的时候, 应该充分地考虑企业实际, 在保证企业商誉和信任的前提下, 尽量采用延交税款的支付方式, 实现资金的时间价值。采用赊销和分期付款的方式, 让供应商垫付增值税款, 促进企业资金的有效调度, 利用税收政策, 实现企业税负降低的目的。
2.3 税收筹划在内部核算的运用
首先是关于存货计价方法的筹划。在企业对存货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 涉及存货核算方式的选择。由于市场经济下原材料的价格会不断变化, 这对企业的销售成本会产生影响, 并影响企业的利润和税收负担, 因此, 企业应该根据具体实际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移动平均法等几种方法。其次是对固定资产折旧的税收筹划。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影响企业当期商品的成本, 从而对企业的利润和企业应缴所得税金额产生影响。
2.4 税收筹划在销售阶段的运用
企业在进行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销售方式, 利用销售方式的自由选择权合理地进行税收筹划。不同的销售策略适用于不同的税收政策。企业在进行产品销售的时候应该结合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企业应该根据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以及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进行税收筹划, 在税收筹划时, 应该尽量避免委托收款和托收承付的计算式, 避免税款的垫付。在进行分期结算和赊销的过程中, 减少税款的垫付, 另外, 可以通过支票、汇兑结算和银行本票的方式进行产品销售。选择不同的促销手段影响税负, 因为不同的促销手段对税负的效果和税后利益产生影响, 企业在选择促销活动时应该科学地进行税负比较, 应多采用折扣销售的方式。其次是增送礼品的促销方法, 而使用现金券和返还现金的方式不利于企业的税后利益的实现。企业防止出现销售亏损。
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税收筹划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促进企业税收负担的减轻, 但是, 企业的税收筹划必须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前提基础之上。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 还应该考虑其成本和费用。企业应该充分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采用科学、适当的技术和方法来进行税收筹划, 促进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 应该积极适应新的挑战和新的环境, 积极探索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税收筹划策略, 合法地进行纳税筹划, 控制纳税风险, 促进企业价值的实现。
摘要:税收筹划是企业在法律的允许范围内, 通过税收方案的优化设计, 实现节税目的, 促进企业经营成本的合理降低,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进行科学的税收筹划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本文主要探讨税收筹划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阐述企业如何结合国家税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有效的税收筹划, 促进企业降低税收负担, 节约经营成本, 增加企业经营效益,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税收筹划,企业经营,税率,运用
参考文献
[1]纪炳南.浅析企业税收筹划的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10) .
[2]朱美芳.企业税收筹划应用的几点思考[J].会计之友 (上旬刊) , 2010 (03) .
浅议企业经营中的税收筹划决策 篇8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及实施原则
税收筹划也被称为税务筹划和纳税筹划的组合, 其主要含义为:纳税人应将我国的税收政策作为核心与向导, 依据相关的税法法规, 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寻求企业财务与价值的最大限度, 同时协调企业生产、经营、理财及投资等活动, 最大限度的节约税款项目, 最终达到税后的最大财务利益的一种经济行为。
税收筹划的原则:合法减少企业的税负有利于企业负担的减轻, 有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 但税收筹划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 法律原则
合法、合理、规范合法原则是税收筹划的首要原则, 筹划税收必须在税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合法筹划, 任何违背法律法规的税收筹划行为都会受到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应制裁。
(二) 财务原则
1、利益最大化原则, 税收筹划理论由开始的追求纳税金额
的最小化发展到现在的企业价值效益的最大化 (税收利益的最大化) , 实现税收筹划最主要的目的是使纳税人的可支配财务利益最大化, 即税后财务利益最大化, 符合现代财务管理的原则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2、稳健原则;3、可行性原则。
二、税收筹划的的选择
税收筹划的类别应根据企业筹资、经营、投资等活动划分相应的类别做出合理、合法的筹划。
(一) 企业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首先要考虑企业的组织形式, 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可供企业选择的企业组织形式很多, 不同的组织形式税收负担不同, 企业可以通过税收筹划选择负担较轻的组织形式;其次要考虑投资行业, 精心筹划投资行业, 享受税收优惠;第三要根据地区的发展, 选择能减轻税负的优惠区域。为更好地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国家还制定了一些低税率的政策, 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一是小型微利企业的纳税筹划。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 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率为20%, 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为: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 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 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 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 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小型微利企业在其年应纳税所得刚好超过30万时, 可能会因为累进程度太大, 造成增加的所得税负担急剧增加, 这时, 小型微利企业就有必要进行纳税筹划, 合理地把应纳税所得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小型微利企业可通过参加公益、救济性捐赠, 或者增加其他期间费用来增加扣除项目, 以此避免企业因增加应纳税所得而带来的超额税收负担。二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纳税筹划。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并同时符合产品 (服务) 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高新技术产品 (服务) 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其他条件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纳税筹划时, 可通过公司分立或将科技产业进行地区间的迁移, 或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转移给位于此类地区并享受税收优惠的关联企业, 甚至“区内注册、区外经营”, 来使税负减轻;或考虑提高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高新技术产品 (服务) 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和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等, 使其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从而适用15%的低税率, 以减轻税负。
(二) 筹资过程的税收筹划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企业筹资的渠道很多, 不同的筹资渠道税收负担不同, 企业在筹资决策时应比较不同的筹资组合, 确定一个能达到减少税收目的的筹资组合。例如:xx公司计划筹资1000万元。公司第一种方案是1000万元全部以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 预计实现税前利润200万元。应纳税额为50万元 (200×25%) , 税后利润150万元, 每股收益0.15元。第二种方案是发行股票筹集600万元, 借款400万元 (年利5%) 。此方案税前利润为180万元 (200~20) , 应纳税额为45万元 (180×25%) 税后利润135万元, 每股收益0.225元。对比两种方案, 第二种方案不仅少缴纳5万元税金, 而且每股收益比第一种方案多0.075元, 利用到了财务杠杆, 使得公司资本结构更合理。
(三) 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税收策划
企业的利润不仅是反映一个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 也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主要依据, 企业可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 选择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 对一定时期的利润进行控制, 达到减少税收负担的目的。例如企业存货计价的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等等, 企业可以根据税率的类型、税收优惠政策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 合理的筹划税收。假定该商品的收入为500万元, 涉及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为50万元, 不考虑其他成本和费用, 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利润总额,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哪种计量方法更有利节税? (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 a.先进先出法, 成本结转为: (2000×400+1000×400+2000×500) =220万元b.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单价成本= (1000×400+2000×400+4000×500+1000×600) / (1000+2000+4000+1000) =3800000/8000=475结转成本为: (2000+3000) ×475=237.5万c.移动加权平均法:库存3000时, 单价400, 此时结转成本2000×400=80万;余1000, 购入4000, 则移动单位成本, (1000×400+4000×500) / (1000+4000) =480元;销售3000时, 此时结转成本3000×480=144万, 这种方法结转成本合计224万;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第二种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最大, 应纳税额最低, 有利于节税。
三、税收筹划应考虑的其他问题
1、货币的时间价值;选择不同的纳税年份, 应纳税款的现值将存在差异;2、适应的边际税率;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率为33%, 除此之外还有18%和27%两档优惠, 假设xx纳税人签订一份销售合同, 将使其收益增加, 如不考虑该合同, 其应纳税额为9万元, 适用税率为27%, 应纳税额为2.43万元, 如考虑该合同, , 将使其应纳税所得额增加到11万元, 使用税率33%, 应纳税额为3.63万元, 增加了2.2万元, 大于其应纳税所得额增加的2万元。通过税收筹划, 该企业可以考虑签这份合同。3、根据我国税制要素和基本策略, 税收筹划要充分利用规避纳税义务的技巧、税负转嫁技巧、缩小税基技巧、适用低税率的技巧等等。
四、税负转嫁的筹划及转嫁定价筹划
作为独立企业的联合体, 现代企业主要的组织形式、集团公司的税收筹划的途径有很多, 通过各种途径要达到的目的主要有两个:1、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以降低税负;2、充分理解并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以降低税负。对于现代企业来说, 具有超前性、目标性和全局性的税收筹划如果运用得当, 必然会给企业经营战略带来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资金存量大, 盘活调节灵敏的的集团公司更有现实意义。其税收筹划的主要方式有税负转嫁筹划及转嫁定价筹划:
(一) 税负转嫁筹划
税负转嫁较为常见的方式有前转和后转两种, 所谓前转是指通过提高商品或者生产要素的价格将部分税收向后转嫁给商品或者生产要素的购买者, 后转就是通过压低商品或者生产要素的进价将部分税收向前转移给商品或者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身上, 进而降低公司的税收负担。影响税负转嫁的主要因素是商品或者生产要素的供求弹性, 该因素反映了商品或者生产要素需求量和供给量对于价格的升降做出的反应的灵敏度。当需求完全无弹性时, 税负全部前转, 公司的税负为零, 消费者几乎承担商品或者生产要素的全部税负;反之, 公司的商品或者生产要素的税负由供货商承担全部。集团公司的整个经济链条都可以看做是中间商, 公司财务决策应能根据市场的消费需求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供求弹性, 合理的确定商品的供需价差, 巧妙降低公司的税负, 当然, 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还包括市场结构, 课税范围, 计税的方法, 税种的确定, 市场周期及课税商品的性质等等。其中, 课税范围越广, 越易于税负嫁接, 对于从量计税, 因为税额不受价格变动影响, 造成税收转嫁困难;对于从价计税, 税额随价格的升降波动变化, 税收转嫁相对容易。税负转嫁一般认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税负短期内无法转嫁的, 从长期看, 在产品生产成本不变的条件下, 各个生产者会形成整个行业的提价力量, 从而实现企业的税负转嫁;在垄断竞争条件下, 单个公司可以利用资产产品的差异性对价格进行适度调整, 税负引向前转, 转嫁给消费者, 但只能部分转嫁, 垄断市场份额越大, 税负转嫁额度越大。
(二) 转让定价筹划
企业税收具有的特殊的调节作用客观上为不同税率, 不同效益的关联企业转移利润创造了条件, 关联企业之间可以采取改变零部件或者产成品的销售价格的方法来影响成本和利润, 也可以再关联企业之间收取较高或者较低的相关费用转移利润。采用转移定价的税收筹划方式转移利润必须在商品价格波动的合理范围内进行, 并且要有充足的理由和相关的规定支持。
五、结论
税收筹划早已成为我国当代企业重要的经营管理活动, 尤其是大型集团公司, 当然任何企业在应对税收筹划工作时首先要在遵守国家税收政策的前提下, 仔细分析自己企业的特点, 结合本企业、行业现状, 正确实现本企业的税收筹划, 达到为自身企业降低税收成本, 最终、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地社会经济效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企业涉及的缴纳税务的相关事项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税收筹划是降低企业税收成本的合理、有效且合法的方式与途径。近几年来, 税收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极为重要的焦点, 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理解与重视。
关键词:税收筹划,企业财务,企业经营
参考文献
[1]姚岚.企业经营中的税收筹划[J].财税金融, 2008, (10) :77.[1]姚岚.企业经营中的税收筹划[J].财税金融, 2008, (10) :77.
[2]苗若婷.浅议中小企业设立过程中如何进行税收筹划[J].商场现代化, 2010, (12) :194.[2]苗若婷.浅议中小企业设立过程中如何进行税收筹划[J].商场现代化, 2010, (12) :194.
企业经营中的纳税筹划 篇9
一、对税务筹划的认识
税务筹划这项经济活动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从其产生的主观原因来看,主要是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经济主体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而产生的。从其产生的客观原因来看,国内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别税收,为税务筹划这项经济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从国际大环境来看,各国的税收政策差距较大,即:税率差异、税基差异、纳税人差异、纳税对象差异、征收征管上的差异和税收优惠差异等,为跨国纳税人利用这些差异进行国际间的税务筹划提供了很大的筹划空间。
税务筹划这项经济活动是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的,它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而产生的,符合国家税法的立法意图,受国家宏观政策引导,纳税人利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主动地获取税务信息,掌握国家试点的每项税收优惠政策并能积极地接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利用这些优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实现少缴税的目标。
税务筹划是纳税义务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是纳税人在不违反具有法律效力的税收法规规定的前提下,在综合的运用财务、税收法律法规、企业经营管理等综合知识的基础上,对经营过程中的涉税事项进行全过程规划和安排的一项经济活动。在这一经济活动中,充分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利用税收法律优惠政策达到不纳税或少纳税来减轻企业税负,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其实质是节税。
二、税务筹划在经营活动过程中运用
1. 运用税收法律法规及经营管理知识,通过税务筹划来
降低公司的整体税负,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这在经营活动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宝钢集团八钢公司是新疆一家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集团化公司,其下属子公司—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工贸股份公司属外贸公司(下称子公司),是八钢公司(下称母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其经营的主要职责是为八钢公司从境外(主要是中亚五国)采购其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料,同时,将八钢公司生产的产品销往中亚及俄罗斯等国外市场。母子公司都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经营活动中存在关联交易。
母公司经营注册地在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因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所得税减免的优惠政策,目前所得税税率为15%。子公司经营注册地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自2006年始,子公司所享受的“三免两减半”的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到期,开始按33%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在母子关联交易往来中,母公司的定价策略为:母公司采购子公司供应的生产用原料,在采购价格的基础上,将子公司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摊销到每吨原料的价格上并给与子公司一定的利润空间。2007年,子公司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91亿元,在国家进行宏观政策调控的前提下(取消出口退税,加征10%关税),实现经营利润1529万元,经过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应纳税所得额为1237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408万元。笔者认为,因为母子公司应纳所得税税率不同,如果以此为切入点,对2007年母子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税务筹划,即:对子公司供给母公司的原料价格进行调整,使子公司的毛利率下调0.59%,经营利润维持平账,应纳所得税额为零,将子公司的经营所得通过对产品价格的调整向母公司倾斜,则:调整到母公司的经营利润应纳所得税额为1237×15%=185.55万元,这样,集团公司整体可减少应纳所得税额222.45万元,即:1237×33%-1237×15%=222.45万元。
2. 从税务筹划的角度来理解会计核算中的权责发生制原则,按照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对境外子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筹划。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工贸股份公司毗邻中亚,2006年在乌兹别克首都塔什干筹建了焊管生产厂,预计年生产焊管能力达20000吨。经过半年的筹建,2006年5月开始试生产。生产用主要原料及修理用配料等全部由国内母公司供应,因管理和技术人员由国内派驻,其工资薪酬及其附加费(职工养老统筹)都由国内承担,按照正常的经营核算,这部分费用应该由工厂承担,纳入工厂的生产经营费用中,但因两国的税收制度和外管政策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这部分费用无法转移到国外工厂承担,而是由国内经营背负,在国外的经营所得中就少背负一块费用,势必在当地就会多交纳一定的企业所得税。使国内外两边的经营实体在核算上都没有很好的贯彻权责发生制和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没有真实的反应经营利润。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笔者认为:从税务筹划的角度看,应加强预算工作,将国外经营中需要的零星的配件,办公用品、管理和技术人员应付薪酬及其附加费从数量和价值上进行测算,将这部分在国内承担的费用,通过对原料价格的调整转移到国外,由国外工厂承担,使国外工厂的收入与费用配比,国内的经营结果也更趋于真实、准确、合理。
3. 企业的资本运动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期间按照年度划分,以公历年度为一个会计周期,为了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应及时准确地核算经营中的各项费用,符合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工贸股份公司的经营特点是在经营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地域跨度非常大,南面最远在南疆的伊尔克什坦口岸,北面最远至阿拉山口口岸和霍尔果斯口岸、满洲里口岸,在会计核算资料的传递上存在时间跨度,使得各部门对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必须及时核销的意识相对较弱,在2007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因06年发生的费用没有及时核销,在2007年进行账务处理,导致应纳税所得额调增近300万元,应纳所得税额增加近100万元,使企业产生不必要的税金支出。为了克服空间和时间上所带来的票据传递上的困难,保证核算的准确性,对于各部门业务的发生和处理确定完成工作的时间节点,将每项工作落实责任人。同时加强考核机制使之与责任人的经济效益挂钩,减少和杜绝企业不必要的税金支出。
三、税务筹划的愿景
企业经营中的纳税筹划 篇10
一、企业税务筹划概述
税务筹划是指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许可范围内, 以政府税收政策为导向, 通过对经营活动中的应税行为事先策划与安排, 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 以尽可能减轻税务负担, 获得正当的税收收益的行为。其具有合法性、全面性、事先性和风险性特点。
税务筹划的意义主要在于其对纳税人熟知税法, 更好地利用、遵守税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也有利于国家税收法制、法规的不断完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可以起到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作用;二是能够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三是促进税制的不断完善;四是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税务筹划在煤炭企业经营中的具体应用
(一) 企业亏损弥补的税务筹划
亏损弥补政策是国家为扶持纳税人更好的发展, 从国家政策上帮助纳税人平安渡过困难时期的一项措施, 是中国企业所得税中的一项重要优惠措施。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获得最大的节税效益, 企业会充分利用亏损弥补政策。企业弥补亏损的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用以后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 企业发生的亏损, 可以用以后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 但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五年;二是用以后年度的税后利润弥补;三是用盈余公积弥补。但后两种方案较第一种方案多缴了税款, 因为都是用税后利润弥补的, 所以企业要争取用税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其主要方法有:兼并账面有亏损的企业, 将盈补亏, 可以免缴企业所得税;利用税法允许的资产计价和摊销方法的选择权, 以及费用列支范围和标准的选择权, 多列税前扣除项目和扣除金额, 在允许用税前利润补亏的五年期限到期前继续亏损, 可延续补亏。
(二) 股利分配的税务筹划
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是股利分配的两种主要方式, 中国税法明确规定, 企业发放股票股利不需交纳个人所得税, 但如果是现金股利, 就必须按规定的20%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 发放股票股利对公司也有益:用股票股利来代替现金股利, 公司可保有大量的现金, 方便公司发展, 有利于公司追加投资。另外, 公司发放股票股利, 能使公司股票的行情保持在一个符合交易需要的范围之内, 便于吸引更多的中小投资者。
(三) 企业应税收入的筹划
收入总额是指企业以货币形式或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包括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生产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在收入确认金额中, 经常存在着各种收入的抵免因素, 这就给企业在保证收入总体不受较大影响的前提下, 提供了税务筹划的空间。如各种商业折扣、销售折让、销售退回, 出口商品销售中的外国运费、装卸费、保险费、佣金等在实际发生时冲减了销售收入;销售中的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 计入财务费用, 相当于抵减了销售收入。这都减少了应纳税所得额, 相应地减少了所得税, 前者还可减少货物和劳务税的计税依据。
(四) 固定资产投资的筹划
1. 尽可能调低企业折旧年限, 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成本。
加大成本会减少利润, 可使所得税减少。如果不提折旧, 企业的所得税将会增加许多。折旧可以起到减少税负的作用, 这种作用称之为“税收挡板”。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包括两大类:一是直线法;一是加速折旧法。虽然从固定资产的整个使用期来说, 两类不同的折旧方法的折旧总额是不变的, 对收益总额也无影响, 但是, 加速折旧法在最初的年份计提折旧多, 冲减了税基, 减少了企业应纳所得税, 相当于企业在最后的年份得到了一笔无息贷款, 达到了合理避税的目的。煤炭企业普遍采用平均年限法。因此, 企业可参照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标准, 尽可能地调低企业折旧年限, 尽可能少地交纳当年所得税, 以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成本。
2. 做好在建工程合同、预算、转资等工作, 从源头上控制房产税的税基。
如年产90万吨煤炭企业, 其建筑工程投资约占总投资的18%~20%, 而建筑工程中的房产投资要占51%~52%。如果企业基建期间合同、预算、结算人员对建筑工程立项要求不细, 在建工程转资时财务人员转资工作不仔细, 对待摊投资摊销时不加以仔细分析, 都会加大房产税的税基, 多支出企业的房产税税款。如果合同、预算、财务等相关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以下细节, 即可每年为企业合理节约房产税约30万~40万元。 (1) 建筑工程预、结算时, 严格区分房屋、建筑物、设备基础、各种管道 (如蒸汽、压缩空气、给水及排水等管道) 、电力、电讯、电线的敷设工程等。对其中的设备基础, 尤其是室内较大型的设备基础 (如:矿山主副井绞车房、压风机房、变电所等) 应尽可能地不进入房屋总造价, 可将其对应地摊入需安装设备;日常预、结算过程中严禁相关人员为图工作省心、方便, 将房屋、设施、必要的设备等都搅在一起以工业区房屋性固定资产入账。 (2) 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时, 首先对其中可不构成房屋的建筑工程尽可能地分别转资到建筑物、线路、管路及需安装等;其次对待摊支出的摊销应格外地注意分析:土地征用费、采矿权价款等不要误进待摊投资, 应将其直接转无形资产等, 而不应将其摊入房屋总造价;对地质勘察、探矿许可费用等根据费用性质, 将其全部摊入矿井建筑物, 而不应将其全部平均摊入转资工程, 以致增加部分房产总造价。
(五) 员工工资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
为了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就必须考虑到员工激励机制的税务筹划。
1. 提高员工工资能增加个人收入满足其短期利益, 但由于工资薪金适用超额累进税率, 从3%~45%七级超额累进。
工资越高, 新增薪金带给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将会递减。但是, 员工工资所得税是以月实际收入为基础来计税的, 这就为税务筹划提供了空间。如果把员工现金工资转为福利待遇, 一样可以满足其消费需求, 又可少缴个人所得税。例如由企业给个人提供培训机会、企业为员工提供旅游机会、企业提供员工食宿、企业给员工提供福利设施, 这样企业就可以在税前扣除相关费用, 并抵减企业所得税, 增加了员工的实际所得。
2. 实际上, 员工工资有时起伏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将每个月的收入平均分摊, 就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提高实际所得。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自2011年9月1日开始实施, 如何准确划分好月工资和年终一次性奖金的比例以及发放方式, 是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的关键。是削减每月的部分工资加到年终奖;还是削减部分年终奖分摊到每个月的工资里去。这两种“削峰填谷”的操作要视企业人员工资和年终奖的多少而进行权衡确定。
企业管理者可选择员工一次性奖金的发放方式有以下四种:把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平摊到每月作为工资的一部分分月发放;年中、年末两次发放;年终一次发放;年终奖中的一部分作为月奖随每月的工资一同发放, 其余年终奖一次发放。下面以案例按四种方式计算和对比结果。
案例:某企业职工赵某的月薪为5 000元 (已扣除“五险一金”) , 其年终奖金已确定30 000元。按照四种方案分别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比较如下:
方案一:奖金平均按月发放, 每月发放2 500元。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
月应纳税所得额=5 000+2 500-3 500=4 000 (元)
月应纳所得税额=4 000×10%-105=295 (元)
年应纳个人所得税额=295×12=3 540 (元)
方案二:年中7月份发放一次性半年奖12 000元, 年末再发放一次性全年奖18 000元。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
除7月份各月应纳税所得额=5 000-3 500=1 500 (元)
除7月份各月应纳所得税额=1 500×3%-0=45 (元)
7月份应纳税所得额=5000+12000-3500=13500 (元)
7月份应纳所得税额=13 500×25%-1 005=2 370 (元)
根据新规定, 年终奖18 000元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3%和0, 年终奖金应纳所得税额=18 000×3%-0=540 (元)
年应纳个人所得税额=45×11+2 370+540=3 405 (元)
方案三: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30 000元。计算如下:
每月应纳税所得额=5 000-3 500=1 500 (元)
每月应纳所得税额=1 500×3%-0=45 (元)
根据新规定, 年终奖30 000元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和105, 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所得税额=30 000×10%-105=2 895 (元)
年应纳个人所得税额=45×12+2 895=3 435 (元)
方案四:奖金中的一部分作为月奖1 000元随月工资薪金发放, 其余18 000元作为年终一次性奖发放。计算如下:
每月应纳税所得额=5 000+1 000-3 500=2 500 (元)
每月应纳所得税额=2 500×10%-105=145 (元)
根据新规定, 年终奖18 000元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3%和0, 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所得税额=18000×3%-0=540 (元)
年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45×12+540=2 280 (元)
由上可知, 方案四所缴纳的所得税税额最少, 方案一所纳的所得税税额最多。在新的规定下, 原先最常用的方案一已成为所得税税负最重的一种筹划方案, 而选择年终奖的一部分随月工资薪金一起发放, 另一部分年终一次性发放能使税负较轻。方案四最大优点在于确定两部分的比例时, 充分利用了适用税率临界点, 合理分配年终奖金, 尽可能降低年终奖金的适用税率。在求得 (年终奖金/12) 的商数稍微高出较低一档税率的临界值的时候, 减少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发放金额, 使其商数降低至低一档临界值, 调低适用税率, 使两部分适用税率达到最佳的最低组合, 这种情况下节税效果极其明显。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把全年一次性奖金平摊到每月作为工资的一部分分月发放, 不一定是纳税最佳方法。当员工平时工资所得纳税的适用税率与年终奖金纳税适用税率有差异时, 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通过改变发放、支付方式的筹划最大限度地将员工全年大部分的收入控制在一个低税率档次上。总的原则是:将收入平均实现, 以避开高税率;在月收入适用税率低于年终奖适用税率时, 可以将年终奖调入月度工资中。如果月收入适用税率高于年终奖适用税率时, 只要不使年终奖的适用税率提高, 应尽可能将各种奖金都放入年终奖一起发放或将月度工资调入年终奖。这里筹划的核心是:错开临界点。
三、税务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1.正视税务筹划的风险性。纳税人要进行税务筹划一般需要在经济行为发生前作出合理的计划, 有着很大的人为主观判断和不确定性因素。同时税法中某些比较模糊的地方有可能使税务当局与纳税人的理解存在分歧, 纳税人认为不违法的行为在税务当局看来, 有可能认定为违法行为。因此纳税人在实施税务筹划时, 要在合法的政策条件下, 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 充分考虑税务筹划的风险。
2.关注税收法律的变化。税务筹划是在特定的法律背景下进行的, 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法律、法规的调整与变化, 原先被认为不违法甚至是合法的行为就有可能转换成违法。企业纳税人要常常关注税法的变动, 才能够准确判断税法变动的发展趋势, 适时对税务筹划进行调整和更改, 使税务筹划达到预期效果。
税务筹划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成功的税务筹划不仅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 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企业加强财务管理, 改善经营方式, 增强企业实力。企业应在法定范围内合理合法进行税务筹划, 最大限度地减少纳税支出, 挖掘节税的潜力, 使企业获取节税收益, 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摘要:税务筹划在欧美等经济发达地区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 己渐趋成熟, 不仅在会计主体中的应用十分普遍, 而且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主要是针对税务筹划在煤炭企业经营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索。
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篇11
摘 要:纳税筹划也是现代企业中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合理的、有效的进行纳税筹划能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增强竞争力。纳税筹划是国家给予企业的一项权利,纳税筹划能辅助企业在纳税后,取得收益的最大目标。所以,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受到当下企业的广泛关注。因此,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的深入探讨,能从很大程度上增强市场经济中,纳税筹划的水平。文章主要分为四部分,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一部分不同设立方式的企业的纳税筹划。第二部分现代企业在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第三部分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第四部分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关键词:企业利益;纳税筹划;生产经营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4-0025-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在市场经济中涌现了大量的企业。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中都要一定的纳税技巧。文章从企业纳税人的角度,对企业纳税筹划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分析好探讨,根据纳税筹划在企业的筹资过程中、投资过程中和运营过程中的纳税筹划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不同环节上,提出了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的一些运作流程。
1 不同设立方式的企业纳税筹划
1.1 公司制企业与合伙制企业之间的选择
现今,我国的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是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其二是合作伙伴的企业组织形式;其三是独资企业组织形式。从缴纳税金的方面来看,这三种现代企业组织形式有很大的差别。
首先,在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中,增加了企业所得税。在合作伙伴形式的企业组织形式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其次,公司制的企业的投资方取得的公司制分配的股息,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合作伙伴形式企业的投资方,根据所分得的收益来缴纳个人所得税。
最后,公司制的企业的投资方一起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资金承担有限责任,合作伙伴形式企业的投资方对企业债务承担较多的责任。根据相应的数据可以看出,公司制形式的企业,在税负中交了两次所得税,而合作伙伴形式企业只交了一次所得税。
所以,企业组建企业组织形式时,应注组建合作伙伴形式的企业,从而保证现代企业选择最具有可行性发展的企业组织形式[1]。
1.2 分公司与子公司的选择
在企业设立子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时,总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很难确定设立子公司能否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基于这种情况,企业在成立子公司时,要基于全面的考虑。在企业生产技术较为先进的情况下,可将分公司直接设立成子公司的组织形式,如果总司在未来发展中经济收益不明确的情况下,应该将总公司设立成分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
在总公司在经济效益有所好转时,将分公司这种组织形式,更改为子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以此来使企业能够充分享用国家税收政策,从而增加现代企业的税后收益。
1.3 企业分立与合并的选择
企业的合并是指,将2个或者2个以上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公司。按照合理的合并方式,可将企业的合并划分为三种形式。其一是控股合并;其二是吸收合并。其三是新设合并。在企业进行合并的过程中,纳税筹划是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企业考虑利用变换公司大小的方式,来降低现代企业的资金成本,要对国家的优惠政策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探讨,从而使现代企业在纳税筹划中,实施的战略决策,能够从根本上辅助企业的发展[2]。
企业的分立是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将一个企业分为2个或2个以上的企业的活动。企业的分立方式,主要划分成两种形式:其一是进行新设分立模式,是指进新解散以前的企业,从建设新企业;其二是存续分立模式,是指使原有的企业继续保持,并有其中的一部分成立新企业。
在现代企业进行分立时,基于支付资金的方式不同,从而使税务方面的处理模式也有所差异。所以,现代企业在进行分立时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并按照规定的税收制度,采用对企业的发展有利的支付模式。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2 现代企业在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2.1 资金方式的选择
现代企业的资金筹集途径主要有以下五种主流方式:其一是金融机构贷款方式;其二是现代企业之间的相互借贷模式;其三是现代企业的自身的资金积累方式;其四是现代企业内部的集资模式;其五是上司公司的股票发行或债券等。
现代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时,资金筹集的主要遵循的依据是保证现代企业的经济发展,在经营的项目中,有效地规避风险。在进行资金筹集时,要注重对风险的控制[3]。
根据现代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章制度,对于通过不同途径获取的资金,对其陈本劣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现代企业要使用多种的资金筹集途径来实现资金的筹资,在帮助现代企业的同时,还能使现代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享受税收上额优惠政策。
2.2 融资租贷的利用
随着现代企业的筹资的不断试行,采用有效的资金筹集方式,能促进现代企业长远和稳定的发展。企业的融资方式能帮助企业获得资金的使用权和支配权。国家对金融机构中银行的风险评估环节的工作进行了简化。目前,我国的企业融资体系和审核的环节的有效改善,已经大大缩短了企业融资的时间。
此外,现代企业之间的相互借贷模式,也是现代企业的经常使用的资金的筹集方式。这种方式并不是现代企业 在缺少资金的时候才进行的一种资金筹集方式,现代企业在资金运转良好的情况时,现代企业间也可以互相提供资金的借贷,以此来进行纳税筹划,从而节省了现代企业的一部分税款。现代企业间的相互借贷模式,与金融机构中银行的贷款有很大的区别。不仅加快了资金筹集的速度,同时还降低了在银行贷款所花费的大量融资成本。这种相互借贷的模式,使相互借贷的企业都减轻了现代企业所得税的税收负担,从而提升了自身的经济效益。
3 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3.1 投资地区选择
企业的经营者和决策者,在进行选择投资地域时,不仅要注重资源和交通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注重地区之间的税收金额的差异程度。国家会指定一些具有诱惑力的税收制度,来吸引现今市场经济中的成功企业家,到新开发的地区践行发展和建设,为建设完整的声势结构,用来改善一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现在市场中成功企业,要有效地使用这一优化制度,来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减少资金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4]。企业选择国家优惠政策优越的地方,在获取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更会得多当其他便利的条件支持。
3.2 投资行业选择
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对于所投资的行业要进行慎重地选择。现代企业的投资方式,从广义的角度来分,主要分为直接投资模式和间接投资模式。关于直接的投资模式,主要是根据国家的税收政策,来选择对企业税收有优惠政策的项目,在享受国家给现代企业的优惠政策的同时,现代企业应利用这有利的条件,促进现代企业的发展。计算机软件企业、集成电路生产制造企业、动漫企业、文化产业、科学先进技术型服务业,这些都是国家支持的经济产业。关于间接投资模式,股权投资与债券投资有较大的差异。例如货架债务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等。
3.3 企业投资方式选择
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投资方式地方选择具有多样性。主要分为三种投资方式:其一是货币的投资方式;其二是企业有形资产的投资方式;其三是企业无形资产的投资方式。例如,企业进行货币入股取得利息或红利是可以免征所得税的;企业在以无形资产进行投资时,如果该无形资产存在增值情况,则增值部分需缴纳所得税。现代企业的投资方式不同会导致纳税的效果有所差异。
4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4.1 利用成本费用列支进行筹划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在企业运营时,出入收益大于支出时,选择企业经营早起资金成本较大的数据核算模式。例如:增加税金较高区域的子公司费用,进行非配全数方式的计算,迎来相应减轻税金较低区域的子公司费用,进行分配权的计数,从而使有利益往来的公司和企业之间,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发展需要,进行资金的转移,有效的使用难说筹划,以此来减轻税负。
4.2 利用合理选择存货计价方法进行筹划
根据母亲我国,关于现代企业经营中的所得税规定,企业取得收入有关的资金支出,包括资金成本费用、税务金额、项目经营的损失费用和其他方面的资金支出,允许在计算企业经营过程中收益资金中,应纳税所得金额时扣除。国家税务法的具体实施策略,对企业应利用目前为止最具有优惠政策的计价法进行存货的实际成本的计算。
根据现有的基本计算法则:期初存货+本期存货—期末存货=销货成本,期末存货账面价值的多少,能影响到销货成本账面价值。根据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存货的加价方法与所得税有着紧密的联系。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对纳税人的税后所得和应纳税的税额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合理选择存货计价方法进行筹划,对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有重大的意义。
4.3 利用合理选择折旧方法进行筹划
在选择那会筹划的方法时,折旧方式,目前的纳税筹划工作中,效率较高。所以,要尽量采用商品进行转变成旧商品的形式。所谓企业固定资产重新价值估量,,指的是企业对资产的账面价值,根据现行物价情况及事实需要,按照合理方法重新评估,从而真实的呈现出企业的具体经营状况。
办理资产重估价的好处在于:重估后资产在使用期间,每年折旧额较高,账面盈余减少,可减轻税负,同时亦可避免盈实亏。资产重估价后,资产账面简直较高,可改善财务结构,增强资金信誉,有利于对外融资。进行资产重估可提高账面价值,从而在出售资产时,由于售价与调整后的账面价值相抵,财务利益越小的情况下,税务的资金支出越少。。
5 结 语
文章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纳税筹划是现代企业中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合理的、有效的进行纳税筹划能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增强竞争力。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企业的纳税筹划的相关制度作出了调整,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是国家给予现代企业的一项优惠政策,旨在增强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和繁荣的发展。企业的所得税的颁布与实施,必将会引领我国的经济进入繁荣发展时期。
参考文献:
[1] 刘宇光.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35).
[2] 李维刚,刘婷婷.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42).
[3] 区晓颖.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评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3,(23).
税务筹划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 篇12
关键词:税务筹划,概念特点,经营管理
为了弄清税务筹划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我们必须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税务筹划, 有何特点?
一、税务筹划的概念及特点
(一) 税务筹划的概念
税务筹划也称纳税筹划, 它是纳税人在遵守税法、拥护税法、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 针对纳税人自身的特点, 规划纳税人的纳税活动, 既要依法纳税, 又要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以达到减轻税负、解除税负或推迟纳税, 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经济活动。
(二) 税务筹划的特点
第一, 合法性
税务筹划是在完全符合税法、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进行的, 是在纳税义务没有确定、存在多种纳税方法可供选择时, 企业做出缴纳低税负的决策。税务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违反法律规定逃避税负是偷税行为, 必须加以反对和制止。
第二, 超前性
税务筹划是在纳税方案实施前的规划和设计安排。税务筹划不是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后想办法减轻税负, 而是在应税行为发生之前通过纳税人充分了解现行税法知识和财务知识, 结合企业全方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计划的规划、设计、安排来寻求未来税负相对最轻, 经营效益相对最好的决策行为, 是一种合理合法的预先筹划。这与避税、偷税等都是在事中、事后进行是根本不同的。
第三, 筹划性
税务筹划是对未来应纳税事项进行事先的规划、设计和安排, 以便使企业取得整体的财务收益,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 应着眼于企业整体税负的降低, 不能只盯在个别税种负担的高低上, 孤立地对单个税种进行筹划, 因为各个税种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一种税少交了, 另一种税可能就会多交。税务筹划还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与企业其他财务管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税收负担的减少不一定等于企业股东权益的增加, 有时一味追求减轻税负, 反而会导致企业股东权益的减少, 所以要通过税务筹划来合理安排。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还需注意的是, 在纳税筹划的过程中要及时根据经济环境和企业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对方案进行必要调整。
第四, 目的性
目的性表明税务筹划是有明确目的的, 即取得税收利益或企业财富最大化, 不论是当前须交纳的税款还是以后要承担的税负, 税款的支付尽可能达到最小。企业可以选择低税负或总体收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 低税负意味着低税收成本, 低税收成本意味着高资本回收率;也可选择滞延纳税时间, 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 尽量争取延期缴纳税款, 纳税时间的滞延相当于企业在滞延期内得到一笔与滞延税款相等的无息贷款, 纳税时间的推后在通货膨胀环境中还可减少企业的实际税款支出。不论选择怎样的方式或方法都有其目的, 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二、税务筹划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一) 税务筹划有利于企业行使税法赋予的基本权利, 使企业达到合法经营的目的
税务筹划是纳税人在税收法律允许的前提下, 利用税收政策法规做文章, 以达到减轻或消除税收负担,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 是纳税义务发生之前所作的经营、投资、理财的事先筹划与安排。在西方国家, 税务筹划家喻户晓, 被视为企业经营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被视为“智慧者的文明行为”。税务筹划是在经营中寻求企业行为与政府政策意图的最佳结合点。企业在不违背税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 通过积极的筹划和安排, 降低税负的成本, 增加企业的权益, 是法律和社会赋予企业的基本权利, 合法的税务筹划则是对这一权利的正当行使。成功的税务筹划往往既能使经营者合法经营, 承担最轻的税收负担, 又能使政府赋予税收的政策意图得以实现, 对政府、对企业、对社会都有利, 企业节税——利润增加——扩大再生产——国家税收增加。
(二) 税务筹划有利于规避风险, 提升企业形象。
长期以来, 我国传统经济占统治地位, 经济主体法制观念不强, 使部分企业和个人不关心税制, 对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所得税如《企业所得税》, 流转税如《增值税》、《营业税》等税种更是知之甚少, 对其中条款不闻、不问、不懂;或全凭人情关系, 以言代法, 以言代税, 税收意识淡薄。一些企业在纳税上往往想走“关系税”、“人情税”之路, 逃税之风盛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完善,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开始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 税收管理机制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 企业通过违法或者不规范的手段来降低税收成本付出的代价将越来越大, 甚至产生无法估量的损失, 而税收筹划则能有效地规避纳税人相关的一些不必要纳税风险。
另一方面, 通过税务筹划, 可以使纳税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 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回报社会, 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 对企业产品或服务市场份额的抢占无疑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有利于企业良性的循环和发展。正所谓:“野蛮者抗税、愚昧者偷税、糊涂者漏税、精明者进行税收筹划”。如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 许多企业为了表示爱心, 纷纷捐款, 解囊相助。笔者所在集团公司捐款1000万元。按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 所谓税前扣除主要是指成本、费用的扣除。新税法规定,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可见如此善举, 既可以使企业“名利双收”, 又可以提升企业形象。
(三)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经营中的纳税筹划】推荐阅读:
企业经营中的税收筹划08-28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情况证明10-09
国税发[2008]28号《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09-30
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困难09-01
企业经营中的财务分析10-12
企业经营中的互联网战略05-29
企业的合规经营07-15
企业的生产和经营07-01
企业经营失败的案例08-16
企业经营中促销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