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的困惑

2024-08-15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的困惑(共8篇)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的困惑 篇1

在计算机网络化环境下会计的困惑和思考

 2006-08-07在我国,计算机在会计工作的应用似乎还停留在把手工核算模式简单地搬到计算机系统中,绝大多数会计人员看到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由会计人员手工收集数据、然后进行分类和编制记账凭证,再将记账凭证输入计算机,而后由计算机程序自动登记账簿、生成会计报表。这种计算机应用模式对会计的发展几乎没有什么促进作用。有人将这种结果归咎于软件供应商提供的软件功能差和缺乏高效的咨询服务,也有人认为应归咎于习惯管理方式的惯性和管理人员(包括会计人员)知识更新缓慢。今年我国正式启动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工程计划,想推动计算机网络应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计划的实施能否改变计算机应用的低效局面,能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能否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产生一个促进?在这种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会计人员应充当什么角色?困惑之余也激发了我们的思考。

一、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会计的困惑

首先,对软件供应商提供的软件功能和软件维护的困惑。目前,有许多计算机软件是简单地模拟手工业务处理流程,将许多不必要和无效的中间过渡数据文件(如账薄发生额文件)生成工作(进行手工操作也许是必要的)全部程序化。会计人员在计算机软件功能的指导下按照老模式来操办事情。这在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初期无可非议,但随着会计人员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逐步了解,这些流程应当重构,软件的功能应当改进。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不仅需要软件商做出努力,而且需要企业会计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给予密切配合。

其次,强大的习惯管理方式及其惯性力的困惑。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在前几年几乎都是强调在现有管理方式上的计算机化,也就是对手工管理模式的简单模仿。以大家熟悉的会计计算机化为例,许多企业会计已经计算机化,但提供的报表的信息没有比以前多,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似乎也没有多大帮助。如果照这样的模式进行企业计算机网络化,也不会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和管理水平,当然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过多强调原有模式就会走人误区,阻止对先进管理思想和经验的借鉴。

第三,缺乏对咨询服务应有重视的困惑。由于传统的管理观念的惯性,大多数企业愿意购买可直接用于处理一些数据和事务的软件,从来就没有想买软件还需要另外花更多的钱配套购买咨询服务,也许这是我国的管理软件的应用升级缓慢和软件应用效益低的重要原因之

一。因此,中国本土的管理软件要在企业应用上能发挥作用,关键不在于软件开发人员的技术问题,而在于缺乏真正的专家型顾问参与软件开发和实施,并且还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对咨询服务需求观念彻底地转换。

在我国许多企业花费在企业管理电脑化上的硬件和软件的资金不少,但收效很低,许多企业经理对此感到疑惑,现在又面临着企业要全面启动信息化工程,认为是一股风,即使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但他们认为是软件厂家或是某种炒作需要而包装形成的。怎样让这些企业正视失败的原因,当然需要企业管理软件专家的咨询服务给他们解开困惑。如果有一天中国企业的高层经理普遍重视专家的咨询服务工作,那么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将会出现可喜的跃进。

第四,知识更新的困惑。现在信息技术业内似乎搞得非常火爆,但在业外似乎有点出乎意料,有关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MRP(物料需求管理系统)、MRP2(制造资源管理系统)和iERP(信息化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概念和专有名词,许多人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有人从某杂志看到此名词,但也不知道与企业有什么关系。会计在现行世界流行的ERP系统中应发挥什么作用更是无从谈起。这种现象不但存在于会计人员中,在其他管理人员中也存在同样的困惑。情况更糟糕的是,许多企业的总经理对这方面好像有着沉痛的教训和丰富经验似的,对企业信息化保持“冷静”。这种被动的局面归根结底是知识更新的问题。应大力提高后续教育教材质量和师资力量,加快会计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

第五,会计无纸化的困惑。由于会计无纸化产生的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和审核确认、电子会计数据安全保护和无纸化的会计系统的审计问题,已经成为会计领域的新课题,限于篇幅这里仅对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和审核确认问题作简要的探讨。

会计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问题。在法律上能否接受计算机记录的会计电子数据(无纸化数据)作为有效的证据,已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特别是无纸化的会计电子数据能否作为审计和税务检查的有效证据,是会计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目前的会计电算化实务看,有关法规对企业要求将计算机记录的原始数据都打印到纸张上并由责任人签字,作为审计和其他法定证据。但这种做法是计算机网络应用初期的暂时性措施,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普及,电子数据作为有效的会计证据和法律证据是必然的。联合国已在70年代由其国际贸易法律委员会开始研究这一问题,于1996年12月由联合国通过了正式的法律范本《电子商务示范法》,明确指出电子数据可作为有效的法律证据,但必须满足基本条件: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和传递过程是可靠的;有关责任人(包括交易业务的对方)已以某种加密数字签字确认;执行数据专人管理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等。类似这样的法律的制定是推进我国电子商务开展和计算机网络会计的当务之急。

电子原始数据的审核和确认。在现有计算机会计环境下,存放在磁盘或光盘的会计数据可通过适当的计算机工具修改并且可以做到不留任何修改“痕迹”,因此,确保这些电子数据是以原始形式保存下来是无纸信息系统的关键。所以,会计要审核一份企业交易的电子原始数据,就不是简单地像传统会计的审阅纸张式原始凭证那样,而是要考虑到电子原始数据生

成的确认、数据存储的管理控制、传递过程和方法的可靠性。

二、财会人员在计算机网络化的增息系统中应充当的角色

在计算机网络化的企业中,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必须从传统的会计转向计算机网络会计。今后他们执行的任务为:编制财务预算,对系统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加工和对子系统进行设计,设计管理决策所用的各种内部报表,审查管理方案,编制税单和外部用户所需的信息报告,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提供各种信息咨询,等等。在计算机网络化的信息系统下,企业的会计人员利用计算机程序和系统的数据库来编制外部用户所需的财务报告,这一工作仍是他们负责的独特任务,更重要的是,财会人员应更善于解析和拓展系统输出的信息并用于重要的决策,提供对基层经理和职员的业绩控制有用的信息。

在计算机网络化的环境下,会计人员作为重要的信息用户,由于在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方面具有敏感性及对内控制度比较熟悉,将会要求参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活动。参与这些设计活动要求财会人员必须学习和研究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他们不仅应该熟悉计算机网络会计的一般知识,而且应该懂得计算机网络会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在将来,如果财会人员能熟悉企业计算机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技术,那么他们必然会成为企业计算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主人,同时在企业管理层的地位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傅元略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的困惑 篇2

1.1 信息输入舞弊

会计电算化系统需要相关的业务数据, 这些数据要经过汇总、归类、编码、录入、复核等环节, 在数据录入之前的数据整理与录入过程中, 舞弊人员可以通过虚构、修改业务数据来达到舞弊的目的, 例如虚构业务数据、修改支付记录等。这类会计舞弊的源头在于电算化信息的源头, 通过电算化系统无法发现问题, 如果不能建立其有效的原始单据审核制度, 极易导致这类舞弊得逞。

1.2 修改数据库文件

电算化系统处理后的数据都存放于数据库文件里, 如果能够设置程序或者直接修改有关数据, 就能够越过电算化系统的控制程序对有关业务记录进行修改。例如, 在系统出现故障或者运行异常时, 利用超级管理员的身份窃取有关信息, 或者篡改有关信息, 直接导致会计电算化系统信息错误, 扰乱整个信息系统。

1.3 利用程序漏洞对程序进行篡改

会计信息化自身存在着某些漏洞, 部分人员利用这些漏洞进行非法操作获取私利。例如在处理大额资金结算时, 截留一部分不会引起人注意的金额, 例如1012721万元的金额扣除10元, 客户有可能误以为手续费而忽略对这部分金额的追查, 每次交易未必选择后几位, 而是扣除一个较小的金额并将这部分钱转入自设的一个账户, 日积月累就可以获得不少的非法收益。

1.4 利用非法操作舞弊

会计电算化系统有严格的操作规程, 如果利用网络技术或者其他手段改变合法的执行路径, 未经授权许可进入会计电算化系统, 获取有关信息或者篡改有关数据, 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例如未经授权而签发现金支票就可以到银行提取现金。

1.5 篡改输出信息

会计电算化系统处理后的信息多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输出, 例如Excel表格、Dat文件等, 这类格式的文件能够进行人为的修改, 因而如果没有适当的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极有可能导致这类信息被篡改或者被窃取。具体操作时, 会计舞弊人员通过修改信息将敏感的业务数据消除, 或者将有问题的数据与正常的数据进行“平衡”, 在总量正常的情况下进行微调。此外, 窃取有用的商业信息成为一种新的舞弊方式, 例如将公司的商业信息高价卖给竞争对手获取私利等。

1.6 其他舞弊方法

通过复印、拷贝、窃听等方式获取公司会计信息或者经营信息, 并以此牟取私利。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问题, 会计信息系统外部人员多采用非法侵入盗取、破坏的方式获取信息, 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人员则通过操作过程虚构数据、修改信息等方式进行舞弊。

2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防范舞弊的对策

2.1 完善会计电算化法律法规建设

目前, 我国会计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会计电算化舞弊没有明文规定, 各种有关电算化舞弊的处理更多的依靠行业习惯, 这种无法可依的局面导致对于会计电算化舞弊的惩治力度不够, 使得会计舞弊的成本偏低。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单位舞弊依靠现有的会计法、会计法规很难有效的控制, 有必要针对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舞弊特征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有效的制约。例如, 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电算化舞弊的定义, 明确电算化舞弊的行为范畴, 并制定相应的惩处措施。制定有关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保护措施, 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核心部分, 如硬盘、软件系统、数据资料等进行法律保护, 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等。

2.2 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控制

(1) 可行性研究。

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开发应用项目一般涉及的金额大, 调整的项目多, 在进行新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建设前一定要经过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一是要保证在技术上可行, 即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够达到预期目的。二是要在财力上具有可靠的保障, 包括企业的资金、人才储备等方面的内容。三是要具有必要性, 即企业建设会计电算化系统带来的收益应大于为此付出的成本。

(2) 建设标准化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建设统一标准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实现企业信息横向可比的客观要求, 目前, 市面上有几百种电算化软件, 如何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会计电算化软件需要企业根据自身规模、业务多少、组织结构设置等进行综合权衡。软件开发企业在开发电算化软件时必须依照《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等法规条例, 凡不符合统一标准的会计电算化软件, 不允许企业使用。企业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 联系软件开发商设计、改进电算化系统, 以提前预防可能存在的舞弊问题。

(3) 制订人员培训计划。

会计电算化系统在实现标准化之后, 有利于会计人员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界面, 快速掌握各系统功能, 但这也需要企业制订有效的培训计划来避免因人为操作不当导致的错误。电算化系统相关人员的培训应制度化、常规化, 在电算化系统运行前, 应有公司电算化系统开发人员或者外购软件公司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主要包括系统日常维护、系统业务操作、故障排除等内容, 在电算化系统投入使用阶段后, 应注重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关键控制点的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让人人懂得如何应用电算化系统, 才能更有效地发现舞弊征兆, 做到全员控制、防范舞弊。

(4) 系统转换维护控制。

针对部分舞弊人员利用电算化系统转换、维护阶段实施窃取数据、修改程序等行为, 有必要制定系统转换、修改操作规范, 做好原有数据的备份, 并在新系统或者程序更新完成之后, 导出新数据并与原备份数据进行对比, 以确保系统转换、程序修改前后的数据保持一致。要做好系统修改、维护记录, 载明参与维护的人员、维护事项、维护时间等, 在进行系统维护、更新时应有至少两人同时进行, 一般应包括系统维护人员、会计人员, 具体维护、修改由系统维护人员进行, 会计人员负责记录、存档。

2.3 会计电算化系统使用控制

(1) 明确岗位职责。

第一, 要科学授权, 避免未经授权人员进入系统。系统开发维护人员不得接触或者进行账务处理, 会计人员不得对系统功能进行更改。目前会计电算化系统一般都具有操作员权限设置、密码设置等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冒用他人账号进行操作, 但也需要防止密码被他人窃取, 进行舞弊行为的情况发生。第二, 要明确分工。会计电算化系统同样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等原则, 因此适当分工是明确岗位职责的基础。从大的分类来看, 会计电算化系统应该包括系统操作员、系统管理员和维护员三大类, 其中, 系统操作员又可以分为电算化会计、审计、出纳、档案管理、财务分析等岗位。系统维护员主要负责电算化系统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并进行维护更新。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账簿设置、机构设置、人员权限设置等。系统操作员则根据授权进行相应的操作, 各项操作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系统最好具备操作日记功能, 详细记录每天的操作。

(2) 规范输入控制。

第一,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将各类会计数据整理以为将这些数据录入电算化系统做好准备, 这个过程是防范修改业务数据、会计凭证的关键环节, 必须要做好控制。要严格执行企业签章制度, 所拟录入的会计凭证必须有经手人、审核人、财务主管的共同签章。应审核会计凭证的填写项目是否完整、明确, 例如摘要、会计科目、金额、科目代码等。要做好凭证管理工作, 避免出现舞弊人员将未经审核单据混入已审核凭证的情况。第二, 数据录入。数据录入要力求快速、准确, 对输入的数据应进行核对, 核对无误后再进行确认以及下一步的操作, 避免出现差错, 做到先审核后记账。电算化下的审核包括系统自查和复核人复查两种。系统自查包括总数控制校验、平衡检验、数据类型检验、重复性输入检验等, 其作用是避免某些数据录入错误。复核人复查是对会计记账合理性、合法性的检查, 包括会计凭证是否完整、规范, 金额是否正确等。

(3) 数据处理控制。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数据处理更多的由计算机来完成, 包括计算、比较、合并、存储等, 处理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录入的数据按照正常程序进行运算, 从而得到正确的处理结果。由于数据处理过程不可见、不可控, 对于数据处理的控制更多的还要依靠对输出结果的核查, 通过核对数字、字段、代码等检验数据处理是否正常。

(4) 数据输出控制。

第一, 要保证输出结果正确。电算化系统下的输出具有实时性的优点,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对某个时点的数据进行随时查询, 也可以通过时间段查询来对某个时间段的数据进行计算、查询, 数据输出操作应同样遵循专人专职的原则, 明确权限, 避免舞弊人员窃取相关信息。第二, 要保管好输出结果。在建立局域工作网络的情况下, 企业各部门可以通过网络来查询相关报表数据 (不能更改任何数据) , 因而, 各类输出结果的传递更快速、更安全, 企业应注意的就是对于输出结果的保管问题, 例如数据文件的存储介质的保存, 如U盘、移动硬盘、电脑硬盘等, 防止文件数据被修改或删除。要建立定期备份制度, 将输出结果按照月份整理, 并每日备份数据。纸质的会计资料应及时交由会计档案管理人员, 在检查相关会计资料是否完整、正确之后归档保存。

2.4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业务水平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的困惑 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出纳工作;探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184-01

出纳工作,主要指按照相关财政法规的基本要求,对于本单位的银行结算业务、现金支付、库存现金保管、票据管理、财务印章管理等业务进行办理的工作统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在各行业与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出纳工作作为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电算化必然涵盖了出纳工作电算化。当前,较多的会计软件其中都具有出纳工作模块或流程系统,例如使用率较高的用友财务软件中就具备“出纳管理”及相关工作的操作功能,而且还具备“报账中心”、“资金管理”以及“网上银行”的多项功能,出纳工作电算化软件的使用,降低了出纳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难度,大大提高了出纳工作的效率。本文就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出纳工作是否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遵纪守法,坚持结算原则”的工作意识不会改变

当前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出纳人员仍必须严格遵守财政法规及《银行结算办法》的相关规定,自觉坚持如下三条结算原则不改变。第一,诚实守信,如期支付款项。这条原则就是要求双方当事人在支付款项时,严格履行合同规定的款项支付及业务要求,通过完整、准确的票据及结算凭证,做好款项的合理支付。收款者应有效提供完整的劳务售出票据或凭证来实现款项的收取行为,禁止出现套取银行信用的现象;付款者一定要依据合同规定的款项支付条件,及时支付款项和清偿债务。第二,款项入账明确,合理支配。依据结算制度的相关规定,收付双方当事人在完成商品、劳务服务的交易后,收款者有权利决定应收款项具体入哪个账户的问题,同时要求付款者不应拒付或拖欠款项,禁止出现代人扣款或强行扣款的行为。第三,遵循银行不垫付的原则。当收款方委托银行实施款项代收行为时,应确保款项未入账之前绝不允许提前支用;当付款方委托银行实施支付款项代办业务时,应确保此单位的存款账户具有充足的支付余额,坚决避免签发空头支票行为的发生。出纳人员的工作职责

从事出纳工作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出纳员每天与现金打交道,不能有半点的马虎和粗心,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差错。因此,无论发生的业务量多少,都必须坚持每天对账盘库,做到账款相符。二是安全意识。出纳岗位经常负责着现金,必须牢牢绷紧安全这根弦。三是服务意识。出纳工作就是为单位的正常运转做好服务,因此,工作中一定不要怕麻烦,周到服务,满腔热忱。四是公开意识。财务收支十分敏感,是单位的热点工作,需要定期地公布支出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获取支持和帮助。五是清正廉洁意识。出纳岗位经常同金钱打交道,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对于各种诱惑,要有坚定的抵抗力,永远保持清正廉洁的品格。六是坚定的原则意识。出纳守的是单位的金库,没有完备的审批手续,不能违规支付。

二、会计电算化环境不会改变出纳工作的职能性质

出纳工作是各行业和各领域中不能或缺的基础工作,它具有如下的职能性质不会因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而改变。第一个职能就是款项收付职能,任何单位的经济业务行为离不开商品、劳务服务等款项的收付,同时库存现金保管、有价证券办理等经济业务往来行为,都必须由出纳人员亲自办理。第二个职能就是如实反映的职能,出纳人员必须使用统一的计量货币,对于现金、银行支付款日记账中各类款项的分类明细,并对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等进行如实、完整记录与核算,以便为投资决策与经济行为提供准确、完整的经济信息。第三个职能即为监督职能,出纳人员不仅需要对于货币资金、有价证券进行完整、如实记录与核算,还需要对于货币资金支付等经济业务的合理、合法性进行有效监督。第四个职能即是管理职能,主要指对于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各种票据、有价证券等进行有效管理。以上四种职能均不会因会计电算化的运用而发生任何的改变。

三、会计电算化下票据管理形式发生了改变

出纳工作过去对于票据的管理工作全是手工完成,工作效率极为低下。而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以来,可直接打印收据、进账单、支票等各类不同性质的票据,而且软件具有大小写自由转换、日期自动生成、票据各联相互转换的功能,减少了出纳工作繁琐的程序和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轻松、完整保存客户信息资料,只要输入客户名称,一些需要的客户名称、账号以及开户行等资料便即刻生成,无需经过反复录入便可实现。软件的使用有效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避免误差的产生,完全确保了财务工作的信息化。

四、会计电算化使现金、日记账的记录形式发生了改变

目前仍有一部分出纳人员还通过手工形式来编制货币现金日记账、银行业务日记账等,这样就大大加大了工作强度,减缓了工作效率。由此,应该采用电算化的软件进行全面管理,以实现日记账不同形式的添加,月末银行对账,以及周、月、季财务报表的查询与打印工作。随着票据财务系统软件的使用实现了现金、日记账记录的信息化,票据软件能够对于原始凭证进行系统分析和处理,对于票据领用与票据打印均以数据一键输入到日记账中,实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及时登记,再将日记账结果导入到财务软件中,这样使手工记录日记账工作得到了简化,避免了反复记录的繁琐工作,有效防止记录误差的产生,确保了各项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为数据统计分析与资金上报提供了完整、准确的管理平台。

五、会计电算化使对账工作发生了改变

出纳人员需要及时、适时掌握单位在银行的实际存款数额,并定期将日记账、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与银行的账单进行认真核对,然而在传统手写记账办公的条件下,出现账目各类款项不相符的情况,出纳人员还需做好银行存款余额调节的登记表,这样导致对账工作量的强度较大,工作效率无法保证。会计电算化实施后,财务管理软件都具备银行自动对账与自动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功能,出纳员只需自动导入并可以完成银行对账单的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也可通过系统实施自动记账、输入凭证等财务行为。出纳人员只需操控财务会计软件中对账功能便可轻松完成对账工作,同时财务管理系统软件还可以通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白动输出账单不相符的款项分类。

六、会计电算化实现了资金管理的网络化

票据财务软件与网上银行的相互配合应用,即可轻松实现便捷、高效的严格管理。网上银行可以办理各种费用的支付工作,比如电话费、水电费、劳务服务费以及货款等费用,同时也可以完成代扣、代发工资的日常业务行为。此外,可以及时、适时掌握企业的账面信息,比如收入明细、支出明细以余额等财务数据信息。通过企业网银的开通与使用,有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需要较长时间完成的工作,仅需敲按几个键便轻松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切实提高了资金周转率和资金保用率,确保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安全顺利进行。

七、结束语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的困惑 篇4

关键词:新经济;要求;会计电算化;改革

1 信息经济时代对会计行业提出的要求

1.1 拓宽信息领域的要求

为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提供信息的领域无论深度和广度,还是纵向和横向都必将拓宽。信息使用者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将具有以下特征:既要反映过去的经营情况,又要预测未来的经营状况。因为过去的信息只能反映已发生的业务,只有未来的信息才是信息使用者进行预测所更需要的;既要正确反映有形资产的价值,又要如实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目前,诸如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它们在报表中予以揭示是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的要求;既要提供财务信息,又要提供非财务信息。会计信息与相关部门信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而且都是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信息,因此为拓宽会计的空间和领域也应提供那些非财务信息;既要提供总部的信息,又要提供分部的信息。分部信息与总部信息对于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同等重要。在分析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时,分部信息比总部整体信息更为有用,所以信息使用者将会逐渐更关注分部信息;既要提供定量信息,又要提供定性信息。财务报表提供的定量信息固然重要,然而那些虽难以定量计算,却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定性信息对信息使用者也是至关重要的。由此可以看出,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会计提供的信息必然要将会计、财务、统计等多种部门的信息相融合,将供、产、销各环节的情况相融合,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学科的内容相融,以扩大会计的视野,拓宽会计的空间,增强会

计的作用。

1.2 会计处理和信息传递手段的新要求

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时代,计算机成为处理和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在会计领域同样如此,要摒弃原有的手工操作手段,代之以计算机操作。在工业时代,会计核算主要以手工为主,成本高,效率低;而在信息时代,必须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再辅之以财务软件,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应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信息网络系统,从而便于各企业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同时,外部使用者也可以便捷地获取财务信息。

2 进行会计改革的关键

2.1 必须做好各项法规和制度的落实工作

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要继续贯彻好《会计法》和各项财务制度,保证各项法律和制度的真正落实。各级财政部门、主管会计人员,要深入第一线,研究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情况,指导和帮助企业执行好新制度;企业财务人员要充分运用新的核算方法,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挥应有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改革。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会计管理体制。

2.2 加强会计法规建设工作

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不仅是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重要方面,也是转变会计管理职能,保证会计规则秩序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要不断学习、宣传、贯彻会计有关法规,采取切实措施,认真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在抓好已有法规制度贯彻实施的同时,积累经验,使会计法的各项规定具体化,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

2.3 加强会计电算化进程

实现会计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是推动会计改革,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关键在于信息的竞争。加强会计电算化事业,要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研究制定总体发展规划,以引导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制定出台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逐步把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引向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加强会计软件市场管理,搞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工作,推动我国会计软件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展会计电算化人员岗位培训,培养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

2.4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和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和会计改革的顺利进行。要通过改革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机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抓好在职会计人员培训、贯彻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会计专业在职教育的方针,在财政部门统一规划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和多种办学力量参与会计在职教育。同时,研究制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3 运用会计电算化手段促进会计改革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的飞跃,而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过程,是促进会计、会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过程。

3.1 会计数据处理更加准确快速

在手工条件下,会计核算工作要由许多人共同完成,实现电算化后,输入一张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自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等一系列工作: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系统可以按模式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对于编制会计报表、运用移动平均法进行成本计算等非常复杂和时间性要求很高的会计核算工作,会计电算化也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由计算机及时抽取数据,随时输出报表,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不仅仅变得简单、迅速。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利用计算机可采用手工条件下不愿采用甚至无法采用的复杂、精确的计算机方法,从而使会计核算工作做得更细、更深,更好地发挥其参与管理的职能。

3.2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精准度

会计信息必须有用,能够满足决策者的需要,这就是会计信息的质量属性,包括相关性、可靠性、重要性、及时性等,使会计信息向多种量度发展。同时,随着处理数据的增加,单位信息成本将越来越低,效益更大。

3.3 改革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职能

实行会计电算化,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信息管理知识等,

因此,会计电算化将促进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向既博又专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3.4 改革会计数据的修改技术与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电算化后,手工条件下对账薄记录错误的划线更正将不再适应,取而代之的是修改权限、修改标志、凭证冲销等方法,对于经过审核、记账,甚至结账后发现的错误记录,还可以利用电算化系统提供的反结账取消审核等功能进行修正,这在手工条件下是不可想象的。而手工内部控制制度则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更正,还有部分将转化为计算机程序控制。

3.5 为建立定期报告和实时报告结合的财务报告制度提供技术支持

传统的会计是按月、年编制的定期报告,这种报告在经济生活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决策是有用的,信息使用者可以较准确地预测企业下一年度甚至今后几年的业绩。但在以竞争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创新不断加速,经营活动的不稳定性日趋显著,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时仅仅依靠定期报告是难以准确把握企业命脉的。因此,建立一套既能提供定期报告又提供适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会计电算化为此提供了技术上的支

持。

3.6 突显会计信息分析的重要性

在各种信息高速发展时代,会计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电算化能将社会经济活动的细枝末节精确地记录、保存和传播,会计信息的分类、提炼、再加工将成为极其重要的工作,要求系统化、条理化、有针对性的信息精品。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的困惑 篇5

一、单选题(每题1分,以下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根据消费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采取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相结合的符合计征办法征收消费税的是()。

A.黄酒

B.啤酒

C.果木酒

D.白酒

2、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对于应收财政下返还的资金额度,应当借记会计科目()。

A.应缴国库款

B.其他应收款

C.财政应返还额度

D.应收账款

【参考答案】C 3、2012年7月1日,某公司按面值发行总额6000万元、5年期、票面年利率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2013年12月31日该债务的账面金额()万元。

A.6150

B.6600

C.6000

D.6450 4、2015年3月12日,吴某应聘到甲公司工作,每月2000元,直至2016年2月12日甲公司才与其签订合同。甲公司应补偿吴某()元。

A.1800

B.20000

C.22000

D.44000

5、根据印花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免征印花税的是()。

A.土地使用证

B.专利权转移书据

C.未按期兑现的加工承揽合同

D.发行单位与订阅单位之间书立的凭证

6、某企业2014年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为160万元,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为1500万元,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为1450万元。则可比产品的实际降低率为()。

A.5.375%

B.9.375%

C.9.735%

D.8.735%

7、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税务机关做出的下列行政行为中,不属于税务行政复议范围的是()。

A.调整税收优惠政策

B.不予颁发税务登记证

C.不予出具完税凭证

D.确认纳税环节

8、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是()。

A.委托加工物资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B.厂部车辆应缴车辆购置税

C.销售矿产品应交的资源税

D.签订合同交纳的印花税

9、年终不应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是()。

A.事业结余借方余额

B.事业结余贷方余额

C.经营结余借方余额

D.经营结余贷方余额

10、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协议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仲裁协议可以书面形式订立,也可以口头形式订立

B.仲裁协议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当事人又达不到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C.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只能要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

D.没有仲裁协议,一方面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

2.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法律事件的是()。

A.订立遗嘱

B.台风登陆

C.租赁设备

D.买卖房屋

11、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持票人取得下列票据中,须向付款人提示承兑的是()。

A.丙公司取得的由P银行签发的一张银行本票

B.乙公司收到的由甲公司签发的一张支票

C.戊公司向Q银行申请签发的一张银行汇票

D.丁公司收到的一张见票后定期付款的商业汇票

12、下列各项中,应计人废品损失的是()。

A.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B.实行“三包”企业的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

C.产品入库后因保管不善发生的变质净损失

D.可修复废品返修前的费用

13、某企业采用售价金额法核算库存商品成本,每月月初库存商品成本为18万元,售价总额为22万元,本月购进商品成本为16万元,售价总额28万元,本月销售商品收入为15万元,该企业本月结转销售商品成本总额为()万元。

A.10.2

B.23.8

C.26.2

D.19

14、生产一种产品,投产2400件,耗用材料费10000元,人工费16000元,制造费4000元,完工产品600件,在产品1800件,完工度50%,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A.12000

B.15000

C.1600

D.2000

15、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应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征收增值税的是()。

A.购进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B.购进货物用于免税项目

C.购进货物用于无偿赠送其他单位

D.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16、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应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征收增值税的是()。

A.购进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B.购进货物用于免税项目

C.购进货物用于无偿赠送其他单位

D.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17、下列各项中,资产减值损失在减值范围内可以转回的是()。

A.长期股权投资

B.持有至到期投资

C.采用成本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

D.无形资产

18、某企业首次公开发行普通股6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为6元,支付佣金72万元,手续费18万元,使企业资本公积增加的金额是()。

A.2910

B.2928

C.3000

D.2982

19、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对于应收财政下返还的资金额度,应当借记会计科目()。

A.应缴国库款

B.其他应收款

C.财政应返还额度

D.应收账款

【参考答案】C 20、某企业首次公开发行普通股6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为6元,支付佣金72万元,手续费18万元,使企业资本公积增加的金额是()。

A.2910

B.2928

C.3000

D.2982 21、2014年9月1日,某工业企业转让一项专利权,该专利权成本为250000元,累计返销50000元。取得转让价款300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关于转让专利权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A.营业外收入增加300000元

B.其他业务收入增加300000元

C.营业外收入增加100000元

D.其他业务收入增加100000元

22、某企业收回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材料一批,原材料成本210元,加工费10元,增值税35.4.消费税1.7元,回收的材料要连续生产消费品,这批材料的人账价值为()元。

A.220

B.221.7

C.257.4

D.255.7

23、某企业采用售价金额法核算库存商品成本,每月月初库存商品成本为18万元,售价总额为22万元,本月购进商品成本为16万元,售价总额28万元,本月销售商品收入为15万元,该企业本月结转销售商品成本总额为()万元。

A.10.2

B.23.8

C.26.2

D.19

24、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甲产品。2013年4月初,在产品成本为3.5万元。4月份发生如下费用,生产耗用材料6万元,生产工人2万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1.5万元,制造费用1万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万元,该企业4月份完工甲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万元。

A.9.5

B.12.5

C.11

D.9 25、2014年5月,张某转让一项专利权,取得转让收入150000元,专利开发支出10000元。已知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张某当月该笔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的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150000-10000)×(1-20%)×20%=22400(元)

B.(150000-10000)×20%=28000(元)

C.[150000×(1-20%)-1000003×20%=22000(元)

D.150000×(1-20%)×20%=24000(元)

26、企业收到政府无偿拨付的用于购买节能设备的补助款时,应贷记的会计科目为()。

A.资本公积

B.递延收益

C.固定资产

D.营业外收入

27、某企业2014年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为160万元,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为1500万元,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为1450万元。则可比产品的实际降低率为()。

A.5.375%

B.9.375%

C.9.735%

D.8.735% 28、2013年4月20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人乙公司股票100000股,购买价款为每股9.85元,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1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5000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资产的入账金额为()元。

A.980000

B.985000

C.975000

D.990000

29、某公司因雷电造成损失共计25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00万元,非流动资产150万,获得保险公司赔偿80万元,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为()万元。

A.250

B.170

C.150

D.160

【参考答案】B 30、某企业随同商店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计入的会计科目为()。

A.主营业务成本

B.管理费用

C.其他业务成本

D.销售费用

31、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采取定额和定率相结合的扣除办法减除费用计缴个人所得税的是()。

A.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B.工资、薪金所得

C.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D.劳务报酬所得 32、2012年7月1日,某公司按面值发行总额6000万元、5年期、票面年利率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2013年12月31日该债务的账面金额()万元。

A.6150

B.6600

C.6000

D.6450

33、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利润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A.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B.确定劳务收入

C.确定所得税费用

D.取得持有国债的利息收入

34、下列各项中,应计入期间费用的是()。

A.计提车间管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B.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C.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

D.销售商品发生的商业折扣 35、11月5日,某企业以890万元购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00万股,其中包含已宣告未发放的每股股利0.8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2万元,12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960万元,则其账面价值为()万元。

A.890

B.810

C.892

D.960

36、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是()。

A.委托加工物资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B.厂部车辆应缴车辆购置税

C.销售矿产品应交的资源税

D.签订合同交纳的印花税

37、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对于应收财政下返还的资金额度,应当借记会计科目()。

A.应缴国库款

B.其他应收款

C.财政应返还额度

D.应收账款

【参考答案】C

38、甲企业拥有一处原值560000元的房产。已知房产税税率1.2%,当地规定的房产税减除比例为30%。下列甲企业年应缴纳房产税税额的计算中,正确的是()。

A.560000×1.2%=6720(元)

B.560000÷(1-30%)×1.2%=9600(元)

C.560000×(1-30%)×1.2%=4704(元)

D.560000×30%×1.2%=2016(元)

3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流动负债是()。

A.预收购货单位的款项

B.预付采购材料款

C.应付采购商品货款

D.购买材料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

40、下列各项中,不应计人企业管理费用的是()。

A.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

B.计提的生产车间职工养老保险

C.聘请中介机构费

D.差旅费

41、下列各项中,事业单位会计期末应结转事业结余科目的是()。

A.事业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

B.上级补助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

C.其他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

D.其他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非专项资金收入

42、某企业收回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材料一批,原材料成本210元,加工费10元,增值税35.4.消费税1.7元,回收的材料要连续生产消费品,这批材料的人账价值为()元。

A.220

B.221.7

C.257.4

D.255.7

43、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完工后发现10件废品,其中4件为不可修复废品,6件为可修复废品,不可修复废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每件250元;回收材料价值300元,修复6件可修复废品,共发生直接材料100元,直接人工120元,制造费用50元。假定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由同种产品负担,应转人“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废品净损失为()。

A.700

B.1000

C.970

D.270

44、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完工后发现10件废品,其中4件为不可修复废品,6件为可修复废品,不可修复废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每件250元;回收材料价值300元,修复6件可修复废品,共发生直接材料100元,直接人工120元,制造费用50元。假定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由同种产品负担,应转人“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废品净损失为()。

A.700

B.1000

C.970

D.270

45、下列各项中,不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

A.诉讼案件败诉赔偿费

B.捐建希望小学支出

C.税收罚款支出

D.产品保修维修费

46、事业单位会计期末应结转记入“事业结余”的是()。

A.事业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

B.上级补助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

C.其他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

D.其他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非专项资金收入

【参考答案】D

47、某公司因雷电造成损失共计25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00万元,非流动资产150万,获得保险公司赔偿80万元,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为()万元。

A.250

B.170

C.150

D.160

【参考答案】B

48、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票据日期中,属于票据必须记载事项的是()。

A.承兑日期

B.背书日期

C.保证日期

D.出票日期 49、11月5日,某企业以890万元购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00万股,其中包含已宣告未发放的每股股利0.8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2万元,12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960万元,则其账面价值为()万元。

A.890

B.810

C.892

D.960 50、下列各项中,关于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A.表结法减少了月末转账环节工作量,且不影响利润表的编制

B.账结法无需每月编制转账凭证,仅在年末一次性编制

C.表结法下每月月末需将损益科目本月发生额合计数填人利润表的本月栏目

D.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有表结法和账结法两种

51、预算单位应向()申请开立零余额账户。

A.中国人民银行

B.财政部门

C.上级主管部门

D.社保部门

52、预算单位应向()申请开立零余额账户。

A.中国人民银行

B.财政部门

C.上级主管部门

D.社保部门

53、生产一种产品,投产2400件,耗用材料费10000元,人工费16000元,制造费4000元,完工产品600件,在产品1800件,完工度50%,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A.12000

B.15000

C.1600

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篇6

1、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

2、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美国问世。

3、从用户应用角度,一般可将计算机分为微型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计算机等。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是衡量计算机系统功能强弱的主要指标,主要有计算机速度、字长、存储容量。

5、计算机速度(主频或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在单位时间里处理计算机指令的数量,是表示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主要性能指标。

6、时钟频率越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时钟频率的单位是兆赫(MHZ)。

7、字长是计算机信息处理中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长度。字长标志计算机的精度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8、一般个人计算机字长以32位、64位为主,服务器的字长一般都在64位、128位以上。

9、存储容量是指计算机存储器所能存储的二进制信息的总量,它反映了计算机处理信息时容纳数据量的能力。

10、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单位,1K=1024B,1M=1024K,1G=1024M,1T=1024G11、1个数字或字母占1个字节,1个汉字占2个字节。

1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包括信息处理、科学计算、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

13、信息处理是指计算机对信息进行记录、整理、统计、加工、利用、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14、信息处理是目前计算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等。会计电算化属于信息处理应用领域。

15、科学计算是指用计算机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中涉及的复杂的数据运算。

16、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

17、过程控制是指计算机及时采集检测数据,按最佳值迅速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调节,从而实现有效的控制。全自动洗衣机

18、计算机辅助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来帮助人类完成相关的工作。常用的计算机辅助系统有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

19、计算机通信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应用领域。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通信应用领域的典型代表。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普及,网上会议、远程医疗、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网络会计等计算机通信活动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20、人工智能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如判断、理解、学习、问题求解等。

21、人工智能是最新的应用领域。

22、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23、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指组成一台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装置,它们由各种具体的器件组成,是计算机进行工作的物质基础。

24、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五部分组成。

25、输入设备是指向计算机存储器输入各种信息(程序、文字、数据、图像等)的设备。

26、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条形码输入器等。

27、在会计电算化领域,会计人员一般用键盘来完成会计数据或相关信息的输入工作。

28、输出设备是指用来输出计算机处理结果的设备。

29、最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扬声器等。

30、会计报表、账簿等一般可以用打印机按要求打印输出。

31、运算器是指在控制器控制下完成加减乘除运算和逻辑判断的计算机部件。

32、在计算过程中,运算器不断从存储器中获取数据,经计算后将结果再返回存储器。

33、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它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分析判断后产生一系列的控制信号,去控制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地工作。

34、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35、内存储器又称为主存储器,一般只存放临时处理的数据和正在执行的程序;

36、外存储器有软盘、硬盘、光盘、U盘等。

37、实行会计电算化单位的会计资料一般存储在外存储器中。

38、存储器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具有记忆能力的部件,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

39、运算器和控制器是CPU的主要组成部分。

40、内存的特点是容量小,速度快。

41、常用的软盘是3.5寸、1.44M。

42、软盘的特点是价格低、存储容量小、存取速度慢,可以随身携带。

43、软盘使用中拨下方块打开方孔,处于写保护状态。

44、硬盘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存储容量大,可靠性高,不便于携带。

45、光盘分为只读光盘(CD-ROM)、只写一次性光盘(CD-R)、可重写型光盘(CD-RW)。

46、U盘也称为闪存盘。可多次擦写、速度快、防磁、防震、防潮、方便携带。

47、键盘分为主键盘区、功能键区、光标控制键区、数字键区。

48、CapsLock是大小写字母锁定键。

49、显示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分辨率、彩色数目、屏幕尺寸。

50、象素越小,分辨率越高,图象越清晰。

51、LCD表示液晶显示器,CRT表示阴极射线管显示器。

52、打印机按照工作原理分为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

53、激光打印机的性能最好。

54、计算机软件是指在计算机硬件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相应的各种文档资料。

55、计算机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56、系统软件是指用于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监控和维护,以及对各类应用软件进行解释和运行的软件。

57、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必备的软件。

58、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服务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59、目前许多会计电算化软件采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

60、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运行所必须的最基本的软件。

61、程序设计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62、D63、应用软件是在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为解决各类具体应用问题而编制的软件。

64、会计核算软件、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游戏软件等,都是应用软件。

65、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66、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资源共享、信息传送、分布处理。

67、计算机网络通常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

68、局域网是一种在小区域内使用的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网络。

69、广域网也叫远程网,是由相距较远的计算机系统或局域网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70、因特网属于广域网。

71、计算机局域网主要由计算机设备、网络连接设备、网络软件三部分组成。

72、服务器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设备,分为文件服务器、远程访问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打印服务器。

73、网络连接设备主要包括网络适配器、集线器中继器和传输线。

74、网络适配器(网卡)是计算机之间通过介质相互通信的接口。

75、集线器(HUB)是网络的中心设备

76、网络系统软件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网络服务软件、工作站重定向软件、传输协议软件。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的困惑 篇7

手工环境下, 建账时只需说明企业开立的基本情况等信息。计算机建账则不同, 主要包括:设置系统操作员并进行会计岗位权限划分;设定企业账套的相关信息;系统启用设置, 即根据企业核算购置的模块及管理要求, 按顺序启用相关子系统;账套参数设置;基础档案建立;期初数据录入等内容。

一、建账基本信息

1. 账套的建立

账套是指在会计软件系统中为每一个独立核算的单位所建立的一套完整的账务体系, 其作用相当于手工操作条件下明确会计核算的主体。建立账套是电算化会计系统新建时的一个必要步骤, 是所有会计处理的前提。一般情况下, 一个单位对应一个账套, 但如果单位内部还有独立核算的下级单位, 或下设多个独立核算的部门, 则可给每个独立核算部门分别立账, 各账套之间数据相互独立, 但可实现资源或数据共享。

2. 启用会计期

启用会计期规定了新建账套启用的时间。企业可以在任何一个会计期间启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这是为了便于确定电算化方式下账务处理的起点, 保证账、证、表数据的连续性。启用会计期可归为两类:一种是年初启用;一种是年中某月启用。企业在决定启用会计期时应权衡利弊, 作出决策。本文中企业决定2008年12月建账, 一方面可以利用2008年度最后一个月份熟悉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方式和数据流程;另一方面可以于月末练习年末结转新年度建账操作。

3. 对客户、供应商、存货分类管理

手工环境下, 限于人的计算能力及管理信息的能力, 往往采用简化的核算方法, 对客户、供应商、存货等重要资源没有采用分类管理, 以至于不能获取必要的分类统计信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立, 不仅可以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及时性, 还可以充分考虑各级管理人员的需求, 设置多种分类统计口径。

4. 确定编码方案

在应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之初, 需要对一切涉及录入、查询统计口径的内容如部门、职员、存货、客户、供应商、收发类别、结算方式、会计科目等全部要编制数字编码, 为了体现分级核算和管理的要求, 对数字编码还要事先规定其级别及每级的位数。分类编码方案一旦设定并使用后, 一般不允许修改。确定数据编码方案时, 应确保编码的唯一性、易用性, 还要考虑到将来的可扩展性。

5. 操作员的设置

为了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各负其责, 防止非指定人员擅自使用系统, 同时防止操作人员超越权限接触系统, 必须对上机操作人员能够使用的资源加以控制。具体来说, 谁有权进入系统, 谁有权打开和使用哪一些文件, 谁有权建账、制单、审核、查询、输出等, 这都是由系统管理员或电算主管授权, 然后利用口令密码的措施加以控制。在使用会计软件系统时, 首先必须指派一名电算主管, 只有电算主管才能使用财务分工功能, 对操作员进行授权。操作人员的分工管理通常通过填写操作人员权限表完成。

二、基础数据归类整理

计算机系统的运行要建立在原有手工系统数据之上。由于是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系统, 基础数据涉及多个部门, 且从手工数据转换到计算机数据还有一个规范的过程, 因此, 基础数据需要收集、整理、归类。

1. 基础数据归类

企业基础数据按稳定性分为两类: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静态数据是指一段时间内数据内容不会随日常经济业务的发生轻易改变的数据, 如客户信息、供应商信息、存货信息、科目信息等;动态数据是指随着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发生随时发生变化的数据, 如各科目的余额、存货、库存信息等。静态数据在用友ERP-U8中对应于基础档案;动态数据主要指期初余额, 包括各明细科目的期初余额、各种存货的结存数及往来未达账等。

2. 基础档案整理

企业核算或汇总分析必需的基础信息, 如与业务处理相关的组织机构设置、职员、客户、供应商、固定资产分类、人员类别、存货、仓库、采购及销售类型等, 在手工环境下, 这些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进行管理, 大多没有规范的档案, 这对计算机业务处理来说是致命的。计算机业务处理建立在全面规范的基础档案管理之上, 且要求事先设置各种分类、统一口径, 才能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分类归拢相关信息, 并在事后提供对应的分析数据。在用友ERP-U8中, 基础档案的内容有30多项, 以会计科目为例:

(1) 科目的辅助核算。从企业过去发展过程看, 以前企业规模不大, 往来业务较少, 应收、预收、应付、预付等往来科目都是通过在其下设置明细科目来进行核算管理, 随着企业规模日益扩大, 加上计算机系统提供了深化、细化核算的可能, 企业对往来明细分对象严格管理。如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科目设置为“客户往来”辅助核算;同理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科目应设置为“供应商往来”辅助核算。

(2) 科目的调整。有些单位比如说供电、供水单位在手工账中是作为应付账款下的明细项目进行管理的。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 供应商往来管理归属于应付款管理模块, 应付款管理主要处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业务往来款项的核算与管理, 而供电、供水单位不属于供应商范畴, 因此将其划转到其他应付款科目下进行管理。

三、设置基础档案的方法

手工环境下, 企业建账完成后, 就可以直接进行日常业务处理。计算机环境下则不同, 基础档案设置是必要的不可跨越的一个阶段。基础档案涵盖的内容很多, 既有为一个子系统所专用的基础档案, 如采购类型、销售类型, 更多的基础档案则是由几个子系统或所有子系统共享。软件中提供了两种基础档案录入途径:一种是在企业门户中进行集中设置, 这种方法多用于企业初始建账之际;另一种是在进入各个子系统后再进行设置, 当然, 在子系统中只能设置与该子系统相关的基础档案, 这种方法多用于系统正常运行之后, 需要个别添加的基础档案。无论通过哪种方式录入基础档案, 其结果都是由各个子系统共享。另外, 部分基础数据之间存在前后承接关系, 因此, 基础档案的设置应遵从一定的顺序, 如部门档案、职员档案、客户分类、客户档案、供应商分类、供应商档案等。

1. 关于会计科目

在建立会计科目时, 应同时确定该科目的账页格式、辅助核算账等信息。设置科目的辅助核算有两种方法:其一, 上级科目和末级明细科目同时设置辅助核算;其二, 只在末级明细科目上设置辅助核算。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是否可以查询上级科目的辅助核算账簿。如果末级科目都设置了相同的辅助核算, 则建议上级科目设置相同的辅助核算, 否则建议不设置。

2. 关于项目目录

项目可以是工程, 可以是订单, 也可以是产品, 总之, 可以把需要单独计算成本或收入的对象都视为项目。在企业中通常存在多种不同的项目, 对应地在软件中可以定义多类项目核算, 将具有相同特性的一类项目定义为一个项目大类。为了便于管理, 对每个项目大类还可以进行细分类, 在最末级明细分类下再建立具体的项目档案。为了在业务发生时将数据准确归入对应的项目, 需要在项目和已设置为项目核算的科目间建立对应关系。

四、各系统期初数据间的相互关系

1. 往来期初数据录入

往来单位指的是与企业业务紧密相关的客户和供应商, 往来数据自然指的是往来账未达账项。在总账、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集成应用的前提下, 总账期初余额表中只记录应收/付账款、应收/付票据、预收/付账款几个科目各自的累计发生额和余额;在总账系统的往来辅助账中按往来业务发生后生成的凭证记录每笔业务的余额。辅助账中每笔业务余额的总和即为总账余额表中的余额。为了保证总账和辅助账的期初数据一致, 系统只允许录入辅助账期初余额, 总账往来科目的期初数据自动生成。在应收款系统中, 需要将启用应收款系统时未处理完的所有客户的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收票据等明细数据录入, 最好按单据录入, 以便今后的核销处理, 并且作为建账的期初数据。当全部完成应收款期初余额录入后, 应通过对账功能将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几个科目明细数据的总额与总账系统中记录的总数进行核对。应付款系统的期初数据处理同理。

2. 存货期初数据

在用友ERP-U8管理系统中, 有两个与存货管理相关的子系统:库存管理和存货核算。库存管理侧重对存货数量的管理, 存货核算侧重对存货的计价。那么, 对于存货的期初数据来讲, 就需要分别在这两个系统中录入, 两个系统中录入的期初数据是相同的, 而用友ERP-U8管理系统中提供了两个系统间互相取数和对账的功能。这样, 存货的期初数据既可以从库存管理中输入, 再从存货核算系统中取数, 也可以先从存货核算系统中输入, 再从库存管理系统中取数。存货期初数据总额应与总账系统中相关存货科目的总数一致。因此, 操作时建议在存货核算系统中录入。

总之, 会计软件系统初始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技术性极强、内容极复杂, 要求在各方面都要做好、做细。完成了会计手工处理与计算机处理的转换之后, 在此基础上启用用友ERP-U8管理系统的各个子系统, 就可以进行日常业务处理。

摘要:为了加强会计实践教学, 让学生切身感受手工处理和计算机处理之间在岗位设置、业务流程、工作效率等方面的差异, 深刻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先进性和现代化, 本文基于会计岗位与会计工作过程, 对会计手工处理与计算机处理, 在系统初始化时, 它们之间的转换应注意的细节进行分析。

关键词:ERP,系统初始化,建账,基础档案

参考文献

[1]王新玲.财务业务一体化实战演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的困惑 篇8

摘要: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计算机信息流实现对纸质介质的手工会计业务处理的替代,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有了极大减轻,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时间不长,各企业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使得我国企业电算化内部控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在这一背景下,从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进程中,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分析入手,探索新环境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的路径与措施。

关键词:会计实务;计算机处理;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即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的过程。会计电算化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会计自身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以及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企业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革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时间不长,而且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目前各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使得我国企业电算化内部控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控机制的形成特点

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传统的手工账务处理被计算机程序替代,这使得相关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相对于传统的会计内部控制有许多新的特点,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下:

1内部控制的形式发生变化

原手工操作下的一些内部控制措施在电算化后没有存在的必要性或是转移到计算机内部,如编制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检查、总账和明细账的核对、余额发生额平衡检查等。由此可见,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由原先的单一人工控制转变为人工控制和程序化控制相结合。

2内部控制的范围发生变化

由于计算机具有高速、稳定的特点,有很强的逻辑判断和逻辑分析能力,加上电算化会计系统建立与运行的复杂性,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的范围相应扩大。其中包括一些手工系统中不曾有的控制内容,如,对系统开发过程的控制、系统权限的控制、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数据编码的控制以及对调用和修改程序的控制等。

3内部控制的重点有所转移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的重点转移到对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控制、会计信息的输出控制、人机交互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的控制等几个方面,尤其是原始数据的输入方面。我们都知道,电算化系统下,电子数据如会计报表的输出均是靠会计软件对原始数据的加工处理后得出,其输出数据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输入数据的正确度。如果输入数据是错误的,计算机不会自动识别,只能将错就错地得出结论。因此,确保输入数据的准确性成为保证会计信息质。

4会计档案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

在手工记账下,会计档案存储形式基本上是纸质的,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核算后,不但要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而且有条件的还要保存磁带、磁盘、光盘缩微胶片等磁性介质会计档案。会计档案的形式和内容从有形到无形,发生了不同变化,比手工记账有很大的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综上可以看出,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的内控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所以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信息准确、安全、及时处理的保障。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我国许多企业在电算化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许多企业领导层和治理层不太重视内部控制,从观念上忽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自然不会设计出适应企业发展的相关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他们引进电算化也是一种追时髦的做法,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员工的风险意识也越来越淡薄,这给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带来重大的消极影响。

2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及人员职责划分不够明确

电算化系统则是一个人机交互系统,很多步骤有机器程序自动完成,要保证业务顺利进行,就要注重计算机的因素。如果没有严密的组织结构,没有对电算化过程中的组织特点进行充分分析,就会出现控制漏洞。有些企业由于人员紧缩,或者出于成本的考虑,少设了某些职位,或者重叠设计了某些职位,某些人员既从事数据的输入,又可以负责数据的输出和报送,从而加大了出现错误和舞弊的风险。一些计算机操作人员对整个系统及控制措施比较了解,系统内部人员彼此也相互熟悉,往往不能严格执行一些安全保密措施,使得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舞弊、诈骗,这都违背了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3不注重人员培训,缺乏高素质的财会人员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许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在实际输入数据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差错,因为计算机对输入的数据是自动进行加工处理,所有的记账、分析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均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的。一旦输入操作不当,将会引发明细账、总账乃至会计报表等一系列错误,造成输出信息的失真企业。为了提高电算化水平都会对员工都进行了短期培训,但在培训过程中,由于时间、场地和会计人员素质所限,培训内容往往注重系统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不作讲解忽略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介绍,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等。造成会计人员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认识模糊,不能了解系统的全貌,自然更谈不上软件功能的全面深入应用;有的会计人员仅能操作系统软件,对其他应用软件一无所知,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

4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控制不到位

企业在选择会计应用软件时普遍重功能、轻安全;计算机硬件设备配备不全,质量不高,从而影响到会计软件的正常运用;磁性介质本身易受环境影响,会计数据存在意外丢失或损坏;阿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动态性特点使大量会计信息在通过网络通信线路传输时有可能被非法拦截,窃取甚至篡改;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有可能遭受“病毒”入侵或“黑客”攻击等。这些问题严重时甚至威胁到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5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

采用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档案的存贮主要以电磁质为主、纸介质为辅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企业会计档案在保存期内被丢失、被篡改的现象,这给企业会计核算安全和质量都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

完善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管理层一定要重视内部控制的作用,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必须对全体员工进行风险管理教育,营造风险防范从我做起的氛围,尽快成立各级计算机安全领导机构,加强安全管理力度,并使会计业务、稽核监督各职能部门充分配合协调。

2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管理,并加强监督检查

首先,要建立严密科学的计算机风险控制系统,规范操作制度,即通过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录入会计数据时,必须保证只有在识别特殊密码状态下才能进入该系统,修改会计记录必须履行必要的手续,得到适当的授权,并详细记录在案,严禁一人多岗操作。

其次,信息分开管理。要保障信息数据不被篡改和破坏,对敏感信息必须几人分工操作,不能让某一人掌握全部敏感信息。

再次,加强程序操作控制。主要包括:无关人员不能随便进入机房操作;各种录入的数据均需经过严格的审批并具有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数据录入员对输入数据有疑问,应及时核对,不能擅自修改;发生输入内容有误的,需按系统提供的功能加以改正,如编制补充登记或负数冲正的凭证加以改正;开机后,操作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工作现场等。

最后,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会计电算化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对人为造成事故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

3培养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带动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电算化系统是动态的,电算化技术是高速发展的,他要求组织的各个方面根据企业和环境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这需要财会人员付出更多时间、精力、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既有计算机知识又懂财务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

4要加强系统安全控制

主要包括人员安全、硬件安全和软件安全。人员安全是指操作人员的权限限制、密码控制、操作日志记录、以及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接触电脑等;硬件安全是指电脑本身及其附属设备的安全性,比如电脑硬盘的生命周期、单独的安全供电系统、保护性设备的配备;软件安全指财务软件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对抗病毒、黑客攻击的能力,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和识别、入侵检测以及网络防火墙等等。另外,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各种技术安全条件、各种数据存储介质以及机房本身都应符合防水、防潮、防盗、防火、恒温等技术要求。会计电算化系统可靠、稳定的运行依赖于硬件设备,因此,关键的硬件设备可采取双系统备份,配备独立电源供应系统,同时辅以PUS的设备。软件方面要注意应用软件的兼容、统一性,使各业务系统成为基于同一操作平台的大系统,要求各种业务之间能相互衔接,相关数据能够自动核对、校验,数据备份应统一完成,同时要求系统有自我保护和跟踪功能,能记录一切非正常操作。

5避免会计档案无纸化带来的风险

上一篇:母校生活优秀作文下一篇:2022华东交大暑假毛概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