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

2024-07-20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共10篇)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 篇1

简述会计电算化发展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摘 要本文对会计电算化及其特征讨论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会计电算化发展对传统会计的影响,指出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会计理论、会计实务、审计以及内部控制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理论 会计实务 审计 内部控制

一、绪论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人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会计作为一个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过程的改变

(一)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过程的特点

1.以电子计算机为计算工具,数据处理代码化,速度快,精度高。电算化会计是以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会计下用人工来记录和处理数据。它采用对系统原始数据编码的方式,以缩短数据项的长度,减少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从而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

2.数据处理人机结合,系统内部控制程序化、复杂化。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比如,对操作权限的限制有密码程序,验证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有校验程序等。

(二)会计电算化对财会工作影响

1.使企业财务真正做到统一规范。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企业可以轻松实现对财务数据处理和业务流程的规范,避免了在传统会计期间因人为因素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不统一和不对应,减少了实际工作中标准的模糊性以及主观人为地不确定性,增强了会计工作客观性和会计信息可比性,方便企业对财务及业务流程进行控制。

2.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由于基于网络化处理,不仅可以做到在财务各岗位间的资源共享,保证财务数据一体化;而且对生成的财务信息,在设置权限的情况下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任意查询。在传统会计时期,由于分工传递和手工操作,不仅财务以外无法获得所需信息,即使在各财务各岗位问也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3.便于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一方面最大可能地细化和明确了会计工作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参照依据和考核标准,可以对会计人员和工作进行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实现了有效实时监控,所有数据及操作情况均记入系统日志,各分支机构弄虚作假的可能性减少。

4.强化了财务管理。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空前提高,使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能力更及时和准确,反映的信息更加细致、全面和深入、信息查询对领导掌握财务运行提供了方便,保证了财务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三、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一)审计线索的改变

由于会计实行电算化,使审计线索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中的审计线索在电算化系统中将会中断甚至消失。

(二)审计内容的改变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三)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更高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审计线索内容控制、内容和审计技术的改变,决定了对审计人员的要求高了。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会计、审计理论和实务知识,而且要掌握计算机和电算化会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 篇2

一、会计电算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这是规范会计工作及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会计改革贯彻新《会计法》, 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质量的迫切需要。

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工作要做, 有许多问题要及时解决, 否则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目前, 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思想认识程度不够。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 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一些人认为, 会计电算化为时过早, 实现会计电算化就是编程序的过程, 是单纯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 是会计部门的责任等等。另外, 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 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 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 导致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再次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由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 出于使用习惯的制约, 人们对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

2. 目前, 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也存在着阻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规定。

例如, 有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上的具体细节规定, 不能起到推动的作用, 反而因规定的太死抑制了软件的自我发展, 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另外, 由于法规的不健全使电算化犯罪的控制很困难。所以, 我们必须看到, 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 不能仅靠现有的一些法规, 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因为会计电算化犯罪毕竟是高科技、新技术下的一种新型犯罪, 为此制定专门的法规对此加以有效控制非常必要。

3. 社会上大部分的会计基础工作也不符合电算化的要求。

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 核算规程是否规范, 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这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 必须是事先设置好的处理方法, 因而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 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部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健全, 从而使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无法处理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

4. 从目前会计从业人员的结构层次来看, 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单位的会计人员接受新事物、创新观念的意识较低, 在计算机技能方面素质较差, 只能机械性地使用财务软件。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 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 就束手无策。虽然商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都做了系统的培训, 但是, 部分会计人员由于接受能力较差, 在上机时经常出现错误操作, 一旦出错, 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 使系统数据丢失, 严重者导致系统崩溃。

5. 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方面做的也远远不够。

财务上的数据, 是企业的绝对秘密, 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目前软件厂家来说, 真正研究数据保密问题的厂家屈指可数。所谓加密, 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 防止盗版。另外, 在进入系统时加上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 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安全性上, 更是不尽人意, 系统一旦瘫痪, 或者受病毒侵袭, 或者突然断电, 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6. 当前会计电算化涉及范围也存在相当的局限性。

目前, 我国会计电算化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电算化, 没有实现管理会计电算化, 更不是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有机结合。既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数据同源, 管理会计电算化就可以采用财务会计电算化提供的数据, 生成管理报表。然而, 由于管理会计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及财务会计, 因此, 其在企业推广较难, 这就使管理会计软件开发步履蹒跚。虽然有少数软件开发商已涉及到ERP, 但其技术还不够成熟, 离企业的实际需要相差甚远。

7. 在会计电算化审计发展上还不能够与国际接轨。

我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指出: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 注册会计师可以采取手工审计方式, 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 获得审计证据。尽管有这种规定, 但是, 各类审计组织在审计过程中极少实施计算机辅助技术, 大多采用手工方式操作。虽然手工操作取得的审计资料更直观、更具体, 但是, 影响审计结论的一些重大问题容易疏漏, 因而审计风险比较大。导致电算化审计陷入疲软状态的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审计人员尚未掌握计算机审计技术, 仍旧沉湎于传统的手工审计技术;其次是审计软件开发速度慢, 由于受利益驱使, 许多软件开发商并不看好审计软件的开发, 而更热衷于会计软件的开发;三是相关审计准则的制定以及计算机审计实务工作滞后于经济形势。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途径

加强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 实现会计工作手段的现代化, 是推动会计改革, 充分发挥会计治理职能的重要保证。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 要害在于信息的竞争。加强会计电算化事业, 要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研究制定总体发展规划, 以引导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制定出台会计电算化治理体制, 逐步把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引向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加强会计软件市场治理, 搞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工作, 推动我国会计软件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展会计电算化人员岗位培训, 培养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

会计电算化怎样才能适应会计改革的要求,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 对经济过程的监控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呢, 笔者认为可有以下几种途径:

1. 制定规划,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

总的目标是, 力争达到有40%~60%的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账务处理、应收账款、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销售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等核算业务方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其他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开展面应达到10%~30%。基层单位要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 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各级政府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要在摸清本地区、本部门会计电算化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 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规划。

2. 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

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 是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要害环节。要大力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目前, 要立足于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培训。培训可分为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秩序设计和系统设计人员等层次进行, 从培训抓起, 逐步提高。具体要求是, 力争使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会计人员有60%~70%接受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初级培训, 把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操作技术。

3. 加强会计核算软件治理。

会计核算软件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环节。我们加强对会计核算软件开发、应用、推广、服务等环节的治理, 推动会计开发研制的规范化、专业化、商品化, 促进会计软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要推动会计软件的社会化, 进一步引导会计软件市场的健康发展。

4. 加强会计电算化治理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治理制度, 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财务部门要加强会计电算化治理制度建设, 对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会计核算软件开发的基本程序、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等一系列问题, 应逐步规范会计电算化的治理工作, 指导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逐步实现会计治理的法制化。

5. 改革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职能。

实行会计电算化, 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把握会计专业知识, 又要把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信息治理知识等, 因此, 会计电算化将促进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向既博又专的方向发展, 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6. 改革会计数据的修改技术与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电算化后, 手工条件下对账薄记录错误的划线更正将不再适应, 取而代之的是修改权限、修改标志、凭证冲销等方法, 对于经过审核、记账, 甚至结账后发现的错误记录, 还可以利用电算化系统提供的反结账取消审核等功能进行修正, 这在手工条件下是不可想象的。而手工内部控制制度则一部分保留, 一部分更正, 还有一部分将转化为计算机程序控制。例如, 账、钱、物三分管的原则不变, 处理每一项经济业务必须有明确职责分工的原则不变, 但平行登记的原则会有所转变, 记账、结账则转化为计算机程序控制。

7. 重新定义会计报表的内容。

由于受人工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 手工会计报表往往局限于财务数据及其相关的说明。实现会计电算化后, 会计信息从收集、加工处理到综合利用实现了电算化, 从而为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展会计报表信息的内容提供了可能性。

8. 将建立定期报告和实时报告结合的财务报告制度。

传统的会计是按月、年编制的定期报告, 这种报告在经济生活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决策是有用的, 信息使用者可以较准确地猜测企业下一年度甚至今后几年的业绩。但在以竞争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 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 创新不断加速, 经营活动的不稳定性日趋显著, 竞争越来越激烈, 仅仅依靠定期报告是难以准确把握企业命脉的, 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因此, 建立一套既能提供定期报告又提供适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会计电算化为此提供了

摘要:会计改革和发展需要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手工会计相比产生了很多前所未有的优点, 如何让会计电算化适应会计改革的要求,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是需要大力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改革,电算化,制度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敏.新会计制度与调账实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谢建平.会计电算化[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3]常士剑.会计电算化应用[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篇3

目前,会计电算化的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以下是其中5个突出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软件替代手工会计系统,削弱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从当前会计软件的发展现状来看,除了必须从系统外部取得原始凭证外,会计电算化系统几乎可以仿真出手工会计系统的所有方面。因此,从总体上说,这种系统的产生与手工会计系统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它既没有消除会计手工信息系统存在主观判断因素等固有缺陷,又未在信息处理方面发挥计算机的优势。

2)开发技术、工具或平台落后,数据的兼容性和安全性差。从软件技术的发展来看,目前我国的软件生产还处于模仿和加工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关键应用软件方面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自主版权产品,数据的兼容性差,很难实现数据、信息共享。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是几乎所有的软件开发都是把重点放在理财和提供多功能管理的决策上,很少放在数据的安全保密上。系统一旦瘫痪,或受病毒侵袭,恢复起来比较困难。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对于新兴的网络财务软件,更应当重视其安全保密措施。

3)数据的实时共享性差,安全保密性弱。目前许多软件还只是保留在单个用户级的水平。不能真正实现数据库高度实时共享。另外,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数据安全保密性弱,有数据安全保密性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很少。

4)不能满足审计要求。会计软件开发疏漏了审计因素,会计电算化后,传统审计中最为重视的会计系统提供审计线索的方法发生很大变化,由于计算机自身及会计软件运行特点,加上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内部程序不一定全面了解,使得会计电算化过程成为一只“黑箱”。目前,会计电算化与审计处于一种“脱节”状态,严重影响我国会计电算化与审计工作发展。

5)缺乏合格的会计电算化的专业人才。会计电算化涉及计算机、会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经过短期培训而成,不能灵活运用软件满足工作需要,遇到超出范围的问题,只能找软件的维护人员,而维护人员大多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知之较少,双方不能很好地配合。即使有一部分人通过会计电算化的考试,也只是掌握一些简单知识的运用,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处理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笔者就如何促使电算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处理的信息更系统化、智能化,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简单谈一下个人见解。

1)发展会计核算系统。21世纪的会计应该是一个革命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而不是一个在原有基础上修修补补的会计软件,应当是在现代会计模式基础上,利用国际上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设计全新的、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软件,并为今后开发现代企业管理软件打下良好基础。

2)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会计由手工分散操作变为计算机集中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形式发生质的变化。会计软件必须从存放在服务器和磁盘等设施上的数据安全和在传输过程中的信息安全2个方面入手,着重考虑内部控制的安全性问题,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建立数据保护机构,加强数据的保密和安全。

3)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系统功能的网络技术,迎接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进一步发展和完整,最终必然走向与国际联网。互联网将延伸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的管理范围和管理能力,使移动管理成为现实。要通过网络技术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协同,彼此共享,实现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动态进行会计核算的在线财务管理。其功能的实现可由浅入深,由简到全:从做一个主页到经营网站;从做广告到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从发电子邮件到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笔者相信,经过20年市场洗礼的中国会计电算化事业,一定会在互联网时代获得更大的发展!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比会计核算软件的简单运用要复杂得多,并且在目前的管理软件时代,各个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思想以及多年形成的习惯不一样,对管理软件的多样化、客户化要求非常高,商品化的定式软件根本不可能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会计电算化的主要服务是咨询、二次开发和客户化工作,因此要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高素质的一线应用、系统维护以及懂得二次开发的技术人才,来满足规模市场的定制工作。企业应立足于国际水准,培养聘用一批高级技术人才,使他们能够精通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知识,熟练地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推动企业电算化事业真正向“管理型”“智能型”“网络化”转变。

会计电算化发展题目的毕业论文 篇4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确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换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定的过程。

一、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会计电算化的形势和基础比较好,基本完成手工会计记账向电脑会计记账的转变。随着新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会计电算化正从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治理信息系统转变,形成以会计软件为核心,融治理、计划、分析为一体的会计电算化治理信息系统。职员素质逐渐进步,操纵水平日益熟练,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加强,显示会计电算化已向优良、稳定、科学的方向发展。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多题目要及时解决,否则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题目

1.会计制度的修改落后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是以手工核算为基础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后,从记账方法、账务处理程序到会计工作的组织、内部控制的方式和会计档案的保存介质和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必须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对财务会计制度做出相应的修改, 企业只加强了软件的运用,忽略了会计制度的建设。

2.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安全隐患。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给企业带来无穷商机的同时, 也给企业带来隐患,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通在传输过程就可能出现安全题目。此外,由于会计数据主要是保存在计算机的磁盘或U 盘,一旦磁介质受热、受潮、折损等原因出现损坏, 保存的会计数据将会丢失,势必严重地影响到企业的会计工作。

3.会计软件的开发没有考虑国际化。随着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对外贸易不断增加,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强,而我国财务软件还不具备多国语言、多种货币处理能力,而且在会计核算和财务治理方面有些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等。还有更深层次的会计文化题目, 使得我国会计软件不能够满足现代跨国企业经营和企业团体化发展的需要。

4.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很多时候,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尽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题目。

5.应用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制度没有作相应的修改。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是以手工核算为基础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后, 从账户设置、账户登记方法和账务处理程序到会计工作的组织、会计系统设计、内部控制的方式和会计档案的保存介质和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必须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财务会计制度做出相应的修改。由于会计电算化的运用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大多数单位把主要精力放在软件使用上,财务会计制度的滞后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6.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职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三、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1.改善和进步会计软件功能,将会计电算化引进单位财务治理活动。现行单位会计软件固然开始从核算型向治理型过渡,但总体上讲,模块内容简单,功能不强,不能适应单位财务治理的需要。要真正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点,为财务治理服务,必须将其纳进治理信息系统,进步会计软件功能,增加具有治理性功能的模块,如设计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差额分析、图表分析等财务分析模块,资金需求供给猜测模块,等等。

2.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1)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法律,在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的宏观控制。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3)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4)加强数据的.保密与保护。

3.使系统开放并使软件具有国际水准。这就要加强自身软件的更新和完善,使得我国会计软件能够满足现代跨国企业经营和企业团体化发展的需要;研究如何从我国会计文化的传统出发,兼顾西方会计文化,开发出适应全球范围的会计软件。

4.要求财务及治理软件具有易于扩展的框架结构及标准的对内与对外接口。治理思想的发展、用户需求的变化与多样性,使得任何的应用系统都无法覆盖所有用户的所有实际需求,因此治理软件还应当有一个易于扩展的框架结构。Internet 时代尤其夸大这一点。这种框架结构使得开发商今后对软件的维护和扩展变得更为轻易,也使应用系统的客户化和二次开发变得简单。还可以为将来实现多种治理软件系统(来自于不同供给商,应用于不同行业) 的彼此衔接,即所谓EAI(企业应用集成) 打下基础。现行销售的治理软件基本上是已经完成的标准化商品软件,在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下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造和二次开发,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5.进步职员素质。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比会计核算软件的简单运用要复杂得多,并且在目前的治理软件时代,各个企业的治理模式、治理思想,以及多年形成的习惯不一样,对治理软件的多样化、客户化要求非常高,商品化的定式软件根本不可能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所以治理软件特别夸大服务,这里的服务更多的是咨询、二次开发和客户化工作,因此要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高素质的一线应用、系统维护,以及懂得二次开发的技术人才。软件企业的理念要向“治理型”、“智能型”、“网络化”转变。

6.电算化软件的集成化和智能化也将会有所突破。随着会计电算化融进企业治理信息系统中,电算化将成为企业治理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再是单纯的财务数据收集与整理分析工作部分,而是与企业整体连接的专业部分了。到成熟阶段的时候,只要输进相应的会计数据, 会计电算化系统就可以相应地产生治理决策所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电算化的智能程度将会得到极大进步。

参考文献:

[1]胡志宏:浅谈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化[J].贸易经济,,3:42~43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 篇5

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黎大均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2期

[摘 要]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文章从会计电算化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企业内部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现状和人才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系统;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F23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 篇6

当今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将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并且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在企业会计工作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局面;财务会计人员处处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打交道,执业会计人员需要参与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并在会计业务中使用计算机;会计管理人员需要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状况,利用会计信息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参与企业的决策: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人员需要审核和评价会计信息处理的质量,评价输入和输出会计信息的正确性:会计咨询人员需要为企业提供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评价和使用

1 会计电算化概念及内容

1.1会计电算化主要内容

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 为主体的信息技术 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 ,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

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 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 、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 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 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广义上来讲就是指与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 的开发与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人机相结合的系统,其基本构成包括会计人员 、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要素,其核心部分则是功能完善的会计软件资源。

1.2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1.2.1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 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1.2.2提高经营管理 水平。使财务会计 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

1.2.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3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1.3.1指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1.3.2指定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对会计核算软件 及生成的会计资料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情况实施监督

1.3.3促进各单位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组织开展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

1.4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手工会计系统 与计算机会计系统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经过比较分析后,计算机会计系统具有如下特点:手工会计系统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相同点有:

1.4.1数据的层次结构

在会计工作中,广泛运用计算机来处理经济业务,是会计技术 上的革命,但并没有改变会计的基本原理。会计电算化仍然要遵循复式记账 的基本原理,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运用复式记账原理,编制会计分录 ,登记账户 ,然后编制会计报表。

无论是手工会计还是电算化会计,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提供会计信息,进行经济预测 ,参与经营决策 ,提高经济效益 ,手工会计或电算化会计要达到系统目标,都必须经过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和传输,从价值方面入手来控制经济活动 ,努力实现以尽量少的投入,达到尽量大的产出。

1.4.2基本原理目标和基本功能

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 .电算化会计 会引起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上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渐进型的,而不是突变型的,目前的电算化会计必须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

都必须保存会计档案,会计档案是会计的重要历史资料,必须按照规定妥善保管。实行电算化会计,大部分会计档案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由手工会计下纸质的会计档案变为磁性介质的会计档案,备份消失和复制都很容易。这就要求用更科学的方法,加强会计档案的保管。

会计理论和方法会计法规和准则 共同遵守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 .电算化会计不能置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于不顾,相反应当更严格地执行,从措施上、技术上杜绝可能的失误。

1.4.3会计档案保存

手工会计系统与计算机系统 的不同点有:

1.4.3.1计算工具

手工操作的主要工作是算盘、计算器,而计算机操作使用电子计算机及一些辅助设备,计算省时省力。

1.4.3.2数据载体数据处理形式

手工会计系统中,数据的处理要经过分类、计算、过账 和登记,而电算化会计处理数据是自动进行的。

1.4.4查找方式

手工会计系统的查找要翻阅各种凭证、账簿 、报表,查找速度慢,而会计电算化系统,查找方便、迅速。

内部控制方式错误更正方法账务处理程序 账簿设置和记账会计人员素质会计工作组织 体制对账、结账和账项调整 .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 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由于电子计算机能够长时间大量存储数据,并能以极高的速度和准确性自动地进行运算和数据处理,从而打破了手工操作的局限性,可以为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更为详细、更加及时的信息。

拓展了会计数据的领域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计算机有大量存储并易于调用,从广度上大大扩展了会计 数据的领域。在已建立起的过去经营活动详细记录的基础上,通过适时处理,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当前经济活动的最新动态,而且还可以对未来经营方案进行预测 ,这就为日常管理、分析、预测和决策 ,随时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 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整个数据处理过程能全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人们只需做一些辅助性的操作,而把工作的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对经济活动的分析、预测和日常管理方面,更好地完成会计反映 和监督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同时,备份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很重要。

2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2.1 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决策支持系统是以计算机存储的信息和决策模型为基础,协助管理者解决具有多样化和不确定性问题的,以进行管理控制、计划和分析并制定高层管理决策和策略。据统计,美国1983年,55%的新程序是用于管理控制、计划和分析,用于核算的仅占45%,这说明国外已进入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阶段。

国外的会计软件主要是面向市场的销售分析和预测系统、供货发票系统;面向生产的成本计算和分析系统、存货控制系统、应收几款管理系统;面向人事管理的雇员住处系统、工资系统、劳动力资源会计系统;面向现金管理的现金收支系统、支票核对系统;面向采购管理的采购与验收系统、应付帐款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系统;面向财务管理的财务报表系统、年度财务计划系统和预算控制系统等。

2.2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已30多年,基本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缓慢的自发发展阶段”和80年代末至今的“有组织的稳步发展阶段”.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篇7

会计电算化, 是指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同传统的会计实务相结合, 利用电子计算机本身所有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更好的为会计工作服务, 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 是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所以说, 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第二, 会计电算化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经营效率。

第三, 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

第四, 会计电算化可以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繁琐的事物中解脱出来, 使他们能够更多的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 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始全面的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 在“走出去, 引进来”的思潮的引导下, 大量的跨国外企不断的涌入中国。这些企业在进入中国的同时也将大量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带入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理念也是在这一时期被我国的广大企业所认识和了解。然而相比较其他发达国家, 我国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进程起步较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我国才逐步的开始摸索会计电算化的研发和使用。但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速度极其惊人。到本世纪初, 我国的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也已经成为企业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我国的国情原因,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 数据不能共享, 信息反映滞后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发展程度有着较大的差异, 这就造成了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各个地区的实施进程也有着先后的差异。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 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 我国涌现出了许多制作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公司, 这些公司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然而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缺乏统一的标准。

再加上我国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 各种法律制度都不健全, 每个公司所面临的局面和流程都不尽相同, 每个公司在制作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时候, 都是单纯的从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 这就造成了我国企业购买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只能在自身的企业平台上运作, 无法跟其他公司的软件相关联, 无法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二) 重视账务功能, 忽视管理功能

现阶段, 我国大部分企业在选择会计电算化软件时, 往往只重视软件的账务功能, 而忽视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管理功能。这些软件只是简单的将原有的核算程序和方法僵硬的移植到计算机系统之中, 而没有对这些核算程序和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整理, 造成了核算程序中原有的问题和漏洞在新的会计电算化流程过程中依然存在。这就使得会计电算化的功效大打折扣。

(三) 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数据保密性和安全性差

现阶段, 企业对于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会计功能和兼容性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 然而对于会计电算化在工作中的数据保密性和安全性的关注程度较差。

会计电算化的数据保密性较差会导致企业的关键数据和信息容易被泄露, 造成企业在同其他企业竞争时失去优势。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安全性较差会导致企业容易被计算机病毒或是黑客攻击, 造成企业数据的大量丢失。这些都是我国企业现阶段会计电算化在实施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 会计电算化的标准化

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就是标准化建立。鉴于我国现阶段会计电算化软件自成一派, 门派林立的现象, 会计电算化统一标准的建立就显得尤为的重要。这也是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首先, 会计电算化的标准化可以使得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商在开发时能够有章可循, 有制可依;其次, 会计电算化的标准化可以很好的解决各个企业在进行数据交换过程中的不兼容问题;最后, 会计电算化的标准化将使得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更新和版本升级变的更加方便和快捷。

(二) 会计电算化的共享化

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未来的另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共享化建立。会计电算化共享平台的建立, 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之间会计数据的共享;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自身同合作伙伴之间的业务交流, 从而实现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经营效率的目的。

(三) 会计电算化安全性和保密性的完善

企业会计电算化未来的另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安全性和保密性的不断完善。

首先, 安全性和保密性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会计人员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用户权限做明确的界定。防止出现越级查看和越权审批的现象出现。

其次, 安全性和保密性的不断完善必然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要培养会计人员对自身密码保护。防止他人随意盗取和使用, 造成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的混乱。

最后, 会计电算化安全性和保密性的不断完善必然会要求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不断完善。因此相应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防火墙软件等也会得到大量的应用。

四、结论

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会计电算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应当主要体现在更好的发挥会计的统计和分析作用。同时, 将财会人员从繁琐的事物中解脱出来, 使他们能够更多的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 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以便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年晓燕.影响当前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因素及改进思路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09)

[2]邢晶然.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2, (01)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8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现状;发展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在社会经济方面所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需要考虑的如何提高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普及率,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效率等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的定义

会计电算化指的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狭义上来说会计电算化仅仅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即计算机替代人工管理账目,处理会计信息事务,对记录流程进行判断和分析。广义上的会计电算化是拓展到设计会计电算化的所有类型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开拓和发展、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使用。

会计电算化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进步的,它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会计相关工作,能够替代大量的人工劳动力,提高企业经营的利润和整体工作效率。

二、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1. 国外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国外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发展已经逐步进入了会计或者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根据有关调查统计,美国在1983年时,已经有超过半数的会计电算化新软件程序是针对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行控制、计算和分析。面向核算的程序所占份额逐步缩小。国外的会计软件主要分为面向市场类、面向现金管理类、面向采购管理类、面向财务管理类、面向生产类等。

2.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性的经济发展给国内的会计行业带来了深度的改革发展,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推行会计电算化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通过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经初步建立了会计电子软件体系。知识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现代化管理的要求都需要会计电算化的完善,我国的会计软件正在从简单的核算为重的软件系统逐步向复杂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发展,据统计,国家评审批准的会计软件已经超过40种,各省级评审批准的会计软件累计有200余种。

我国传统的会计工作将重点放置于核算等事务性工作上,从而忽略了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会计电算化使得会计行业中产业结构的必中改变,能够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升整体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于经济发展和科学管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会计电算化工作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同时融合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通信学等学科的综合工作,正在朝着事业资源计算管理系统的方向不断发展,甚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都能够建立起大型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三、会计电算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度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问题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普及度还不是很高。其重要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现阶段企业对于会计电算化工作还只是简单的应用于信息核算,来提高核算工作的效率。企业对于会计电算化的支持不够,认识不够,没有基本的软硬件投入,不能提供会计人员先进的工作环境。

会计电算化是随着时代发展的,企业的现代化管理需要加快其的普及率。从根本上改变观念,认真的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将以往对核算工作的重心逐渐转移到财务工作上来,重视专业人才的财务管理作用,人才是现代化会计工作的核心因素。同时国家社会应该加大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力度,通过宣传使得企业真正的认知会计电算化的深层含义和作用,营造一种良好的发展氛围,让企业知道会计电算化能够极大地提高单位效益。

2.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培养

这是一个变迁的时代,老一代的会计工作人员对于传统会计业务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但是他们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却缺少了解,不能够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协同会计工作。而新培养的会计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操作知识,但是却缺少会计工作基础的锻炼。

推动会计电算化的一个重要点就是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要求,现在会计工作人员不能够仅仅掌握专业的业务知识,还应该熟悉计算机和财务管理学科相关知识,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新型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3. 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是计算机技术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愈发突出。传统的手工会计环境数据的修改或者破坏都能够容易的辨别出来,但是网络上的会计工作,如果遭到破坏,磁盘等存储方式会带来更大的风险。计算机病毒的蔓延以及黑客行为严重地威胁着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会计工作需要增强在网络上的防范能力,提高防范意识,比如利用网络防火墙、资料信息加密存储等技术。而且可以实行纸质资料和电子资料的同时管理,来减小安全问题可能带来的损失。工作人员要加强数据的保密性,通过多种手段来限制数据的读取,企业能够建立专业的保密机制,来杜绝安全隐患问题。

总之,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和会计工作结合的产物,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能够促进整个会计行业的水平,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

参考文献:

[1]于建;从电算化分析我国会计改革的趋势[J];商业研究;1988年10期

[2]吴建华;谈谈会计核算电算化[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付红娟;;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几点建议[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内河航标学组联合年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3年

[4]张超仁;;积极在企业中推广会计电算化[J];广西财务与会计;1988年07期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 篇9

青 岛 大 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论会计电算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 院: 专 业:会计学 姓 名: 指导教师:xxx 老师 2009 年 5月 2日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也应运而生。1954 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先利用计算机计算工资,开创了利用计算机处理会计数据的新纪元。会计电算化是用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记账、算账、报账、查账以及部分需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统计、分析、判断乃至提供决策的过程。基于它本身的特点,与原始的手工记账相比,会计电算化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空间小、存储容量大、数据共享、检索查询快速、制作报表容易、数据分析准确等特点。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阶段和有组织有计划的商品化阶段,到目前的管理型会计软件以及 ERP 的发展阶段。在这 20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商品化、通用化的财务及管理软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一个比较繁荣的国产会计软件市场,普及了会计电算化知识,造就了一批既懂计算机又熟悉会计的研发人才,大部分企业由于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提高了经营和管理的效率。会计电算化使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减轻了劳动强度并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使财会人员有足够的精力去研究财务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计算手段和会计管理决策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了会计信息采集、整理、反馈的速度和准确度,提高了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更好地满足了企业管理的需要。随着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电算化已经由试点转向普及,并不断向深层次发展。但在实践工作中,还存在着软件功能不完善、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存在滞后性、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制约了会计电算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另外也存在着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安全保密性措施不完善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一是引起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是为有关部门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提供参考。

二、课题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拟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及论文的框架纲要

(一)基本思路 本文主要以会计电算化理论为基础,了解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发展过程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探讨我国企业运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寻求解决对策。本文的重点是研究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清会计电算化发展与社会环境、企业环境、法律环境的影响关系,并进一步结合中国企业的现状寻求出解决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研究方法(1)运用文献调查与文献分析的方法整理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概念。(2)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网络的特点,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研究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三)论文的框架纲要 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会计电算化的概述;第二部分研究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对策,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基本情况,这是本文的重点,为企业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为企业节省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第三部分阐述会计电算化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第四部分展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第五部分是结论与启示。结构如下所示:前言1 会计电算化概述1.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1.2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1.3会计电算化的特点1.4会计电算化的作用2 会计电算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 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2.1.1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2.1.2会计电算化等同于“仿真手工”2.1.3“会计电算化系统”脱离“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而“孤军突进”2.1.4电算化所用财务软件不规范2.1.5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2.1.6会计电算化中安全隐患大2.2 会计电算化与各种环境的影响关系2.2.1会计电算化受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2.2.2会计电算化受自身内部环境的影响3 会计电算化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3.1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3.1.1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

3.1.2改善和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向财务管理方面过渡3.1.3建立一致的会计电算化协议3.1.4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4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4.1会计电算化可能出现的五

大发展趋势4.1.1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网络得以建立4.1.2信息处理和分析专业化、智能化4.1.3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4.1.4网络化4.1.5电子商务化4.2会计电算化的未来—会计信息化5 结论与启示

三、论文写作计划: 第一周——第三周 确定论文选题的方向,搜集整理资料并确定论文题目 第四周——第五周 完成开题报告 第六周——第八周 进一步加工整理资料并开始写作,形成论文初稿 第九周——第十周 修改并进一步充实论文内容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 论文定稿并准备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1 王秋丽,我国财务软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 年 01 期,262 周清林,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之我见 J,商业研究,2004 年 13 期 363 李树明,浅议会计电算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4-454 毕波杜漪,网络会计 21 世纪会计发展的新模式J,财会研究,2002 年 09 期,24-265 顾娜陶亮,浅谈网络会计 J,辽宁经济,2005 年 03 期,101-1026 邱保印,从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特点看电算化会计发展趋势J,上海会计 19994,23-257 付丽华,对会计电算化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会计电算化 199910,348 黄晓明,对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理性思考J,当代经济科学 20013,239 姚箭,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J,中国会计电算化 19997,3510 薛云奎,《手工会计的技术特征及其对电算化会计的局限》,载《会计研究》1997 年第 11 期11 李守明,《试析企业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载《武汉大学学报》1997 年第 5 期,2512 李守明,《试析会计决策支持系统》,载《会计研究》1996 年第 12 期,1213 任福海,《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会计之友,2004(10),26-2814 施卓晨,蒋秋霞,郑健壮,关于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及研究J,财经论坛,2005(4),16-1815王友权程德兴郑小讯,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创新J,中国科技信息200522,86-88

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 篇10

随着信息的来临,信息技术的飞速和日新月异,世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着加进WTO,如何进步中国的竞争力已经成了政府、企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已经熟悉到,选择信息化道路是必由之路。而一直是企业信息化先锋的电算化,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我们有必要就会计电算化未来的发展进行和探讨。而要正确把握会计电算化的脉搏,就必须首先了解企业信息化以及企业信息化对会计电算化的新要求。

一、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治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各个方面全面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进步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的治理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密切联系,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内涵,扼要地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信息化是一个覆盖整个企业的庞大系统工程,从材料的采购到生产、销售,从研究开发到高层决策,无一不是企业信息化所涉及的领域,即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企业方方面面的大型系统工程。

2.企业信息化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①全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②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③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企业信息化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开发,以至调整业务模式,进步效率,降低本钱、进步决策的质量、加快对外部变化的反应,进步企业的竞争力。

3.企业信息化的目标非常明确:进步企业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服务。企业信息化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也不是新技术的实验场。它是企业整体战略中的一部分,与企业所有的目标结合为一体。

二、企业信息化的结构

1.在企业信息化的三个构成中,信息技术是企业信息化的条件条件。自机诞生以来,信息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主要包括:网络设施、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自动控制技术、自动存储技术、自动运输设备、自动输进设备以及各种辅助设备和大量软件等。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给我们实施企业信息化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丰富的手段。公道地采用信息技术,为企业建立一个安全高效的信息平台,让企业的各种信息得到及时的反映和正确的处理,是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先决条件和有力保证。

2.信息是基础。曾以为,采用信息技术越先进的企业,其企业信息化也越好,现在看来这个观点过于片面。对企业的各项战略目标和未来发展直接产生的实在是信息,因此,能否为各个信息使用者提供完整、正确、及时、适用的信息,是企业能够正确处理生产经营中的各项,以及能否正确估计形势和判定未来的基础。而信息能否满足完整性、正确性、及时性、适用性(以下简称“四性”)也成为企业建设信息化成果的主要评价标准。

3.企业信息化能否取得成功,还取决于企业信息化的出发点。根据一些实施案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由于某项技术的先进,而实施企业信息化,其成功的几率将非常小;由于治理出现了题目或瓶颈,需要采用信息化来解决题目,其成功的几率将比较大。两种不同的出发点,代表了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的决心有多大。以治理作为出发点,企业进行改革的力度将比较大,碰到困难时,也不会轻易退缩。同时,也表示企业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采用新技术、进步工作效率,而是必须解决治理中存在的题目,将治理水平进步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所以,治理既是企业信息化的动力,又是其回宿。

三、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持续增长,企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很多企业投进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展本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使我国的企业信息化进进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根据1999年对我国100家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调查显示,这100家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累计投进了300亿元,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比较也许还很少,但与我国1999年以前的情况比较,还是有了较大的改善。进进21世纪,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从大型企业走向中型企业,甚至是一些小型企业。通过各个省市的企业信息化调研报告可以看出,实施企业信息化的企业数目以及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都有了较大幅度的进步。伴随着竞争的加剧,进步企业竞争力,建设企业信息化,显得越来越迫切和必要。

四、企业信息化赋予会计电算化新的使命

会计电算化是对应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通俗名称,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的代名词。另外,也将会计电算化称为“电算会计”、“电子数据处理会计”等。

实际上,会计电算化就是利用计算机作为运算工具,融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及会计和于一体,实现会计数据的记录、计算、分析、猜测,为核算、考核、控制和规划再生产过程提供经济信息。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以下新的要求:

1.会计电算化必须实现整个企业的财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而仅仅对会计实施电算化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会计电算化必须覆盖整个企业的财务流,成为企业的财务信息处理的中心。

2.会计电算化必须服务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与企业信息化系统有机结合。企业信息化涉及诸多的信息系统,为了取得全面的财务信息和财务相关信息,要求会计电算化系统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保持一致,实现财务信息与企业的其他信息无缝连接,融为一体,构成企业的信息基础。

3.会计电算化必须加强信息的处理,使财务信息全面满足“四性”。作为企业信息化成果的主要评价标准,“四性”也是对财务信息的要求。所以,强化会计电算化对财务信息的处理、加工能力,使财务信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也就成为了会计电算化所追求的目标。

五、电算化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电算化保持了一种高速发展的态势,究其原因在于会计电算化有其独特的上风:一是会计工作是一个日常经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会计工作的好坏直接企业的经营决策;二是国家对会计软件市场进行了规范,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得会计软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三是会计电算化需要的投进较低,其硬件方面主要需要的是机、设施以及一些辅助设备。投资基本保持在几十万元左右,尽大多数企业都能承受。

在这些有利的条件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具体地说,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82年以前):我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58年,从那时起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主要是用于技术工作。在这一阶段中,主要是进行一些探索和试验。

2.推广阶段(1983年到1988年):从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计算机技术得以普及。据财政部对全国3万多家单位的调查表明,至1988年3月,已有14%的单位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工作。

3.普及进步阶段(1988年到现在):一些行业主管部分通过组织开发通用会计软件,减少了开发用度,同时也加快了会计电算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一些商品化会计软件公司也纷纷建立,逐步形成了商品化会计软件市场。

六、会计电算化面临的

会计电算化固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以下很多题目:

1.覆盖范围太小。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的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在会计工作中使用计算机技术,即会计数据的计算机化。其处理的对象是会计数据,其处理的范围基本上局限于会计部分内部。而财务信息遍布整个企业,涉及企业中很多相关部分,如采购部分、人力资源部分、销售部分、生产部分、运输部分等。正是这些部分,构成了企业财务信息的产生、传递和变化的过程。会计部分只是财务信息的最后处理者,会计电算化也只是对已经形成的财务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满足企业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2.会计电算化轻易成为信息孤岛。

很多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后,企业信息化工作就处于停顿状态,没有及时开展其他系统的建设。如:服务于生产的制造系统、服务于仓储的自动存储系统、服务于治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服务于决策的决策支持系统等。有的企业固然也在开展其他系统的建设工作,但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没有用企业信息化的观点来同一指挥信息化工作,造成各个系统与会计电算化系统之间数据格式不同一和不一致,使会计电算化必须采用手工辅助的办法与外界交流,其信息化的作用也大大降低。

3.落后于技术。

由于在一段时期内,我国信息化工作偏重于技术,造成理论相对比较落后,会计电算化领域也不例外。很多企业是满怀期看开始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最后却失看地收场。有一些是取得的结果远远低于预期的效果,没有起到进步治理水平的目的;有一些是采用会计电算化后并没有进步会计工作的效率;还有一些干脆就是全面失败,整个系统全部放弃,仍然采用手工工作。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理论的缺乏却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会计电算化建设至今,理论界很少提出过对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指导性,也很少就企业实施过程中会计部分的改革、流程的规划、职员职责的变迁、岗位的设置等进行深进的研究,对企业会计电算化后制度的建设也停留在一些大框架内,对企业而言缺少实际意义。

七、会计电算化的未来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已经发展到一个性阶段。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满足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会计电算化必须进行改革,融进整个企业信息化中,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中流砥柱。笔者以为,会计电算化应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

1.会计电算化应扩展为财务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要求整个企业的财务信息化,而仅仅在会计部分采用电算化是无法达到这个要求的,会计电算化的定义与功能必须改变和扩大,才能真正实现这个目标。有的文章提出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笔者以为,这还不够,必须打破“会计”的范围,会计电算化才能达到新的高度。会计电算化应转变为财务信息化,即在企业整个财务信息中,使用计算机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治理体制,对财务信息进行充分的利用和开发,真正实现财务信息的完整性、正确性、及时性、适用性,服务于企业发展目标,进步企业竞争力。

2.加强理论研究。

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一直落后于技术的发展,究其原因,与会计电算化自身不无关系。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在会计工作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即在手工的模式下,用计算机改变处理的手段。所以对技术的需求必然大于对治理的要求,而理论方面也是依附于手工会计理论的发展。而财务信息化不仅需要技术,更注重技术、信息、治理的结合,理论方面的研究显得更为迫切。如各种类型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化的基本模式探讨、财务信息化与企业组织结构的关系、企业财务流程对财务信息化的影响、财务信息化下治理体制的变革、财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等。这些都是影响企业财务信息化乃至决定企业信息化能否成功的关键。由此可见,理论研究必须加强、加快,为财务信息化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将是未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3.大力发展财务治理软件。

从各个财务软件公司最新的软件版本可以看出,这一点实在已经开始进行。以金蝶软件为例,2000年的金蝶软件V6.3版本中,还是以账务模块为核心,以凭证的输进、账簿的处理等以核算为主的功能。到2002年的K/3系列,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增加了采购、销售、库存、固定资产、工资、应收应付等覆盖企业各个方面工作的模块,而且还加进了大量的治理功能,为企业提供了与经营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财务软件的发展和成熟,为财务信息化提供了技术基础,同时,也提醒我们必须加快对信息和治理方面的研究。

4.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财务信息化中人才的重要性是毋庸质疑的,对人才的培养是财务信息化的重要课题。笔者是一名工作者,一直从事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工作。依据个人的经验以及对各种教材的研究,笔者以为,目前高校会计电算化的教育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使用财务软件为主;二是以开发财务软件为主。第一点实在就是对信息技术的把握,是财务信息化的条件,应该得到加强。而技术的特点是发展快,更新快。现在的教材几乎均落后于技术的发展2 ~ 3年,所以,如何让学生最新的技术是急需解决的题目。第二点笔者深表迷惑,会计电算化主要是面向财会类学生,能否培养出熟练编制财务软件的学生呢?即使培养出来,他们的就业方向又是什么?以笔者的经验,每年的学生中能达到编制程序要求的的确未几,这些学生,主要是到财务软件公司从事售后维护工作。而企业一般是从财务软件公司购买软件,通过引进开发财务软件的人才来开发财务软件的寥寥可数,而且往往也达不到效果。

上一篇:服务营销的论文下一篇:张星南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