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的法律现状调查(精选7篇)
职校生的法律现状调查 篇1
“贫困大学生生的现状调查”心得体会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和收费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比例也逐年上升.由于经济上的拮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仅受到了影响,而且面临的心理压力比其他学生要大得多,有些极易转化为心理上的问题.就此,我们小组在校内进行了一次贫困大学生生的现状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多数会在闲暇时间当家教,发传单或者做其他勤工俭学的工作,他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尽量减轻家庭负担。另外,多数贫困大学生觉得自己身上的压力会比其他同学来得大一些。在面对有关社会资助的问题时,贫困大学生显得十分坦然。接受帮助,为努力奋斗创造更好的条件,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将来尽己所能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此次调查范围还不够大,或许还不能代表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的想法,但也实实在在发现了贫困大学生压力较大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高校乃至社会应该采取恰当的措施来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和帮助,这不仅有利于贫困生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高校的稳定发展。
对此我们经过讨论和参考,提出以下一些改善措施:
1、完善助学体系,力求公正公平,根据学生的家庭真实情况和在校生活表现确定贫困生名额,严格考察。
2、扩大贫困生补助金额的发放。
3、提供更多的兼职机会,让贫困生勤工俭学,自食其力,提高其自身生存能力。
4、加大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助,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让贫困生全面发展。
职校生的法律现状调查 篇2
所谓英语素养就是在与生俱来的天赋的基础上, 加上后天教育的影响, 让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持续、稳定而全面的发展。英语素养的内容非常丰富,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 要培养英语素养包括基本的英语知识、技能, 还包括在实际生活中的英语应用能力, 也包含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动机和习惯等等。当前, 我国职业院校中对于英语学习不是特别重视, 课堂气氛也不是特别热烈, 学生存在一定的厌学现象, 对英语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职校生的英语素养现状
(1) 生源质量有限, 英语基础薄弱。职业院校在进行招生的时候, 政策比较宽松, 很多学生都是在中高考的时候受到挫折, 才选择职业院校。因此, 学生在进入学校的时候, 文化课基础是比较差的, 虽然通过接受正规的职业技术培训, 掌握一门技术能够在毕业以后进入技术岗位工作是每个学生的愿望, 但是, 很多学生在进入校门之后, 产生了很大的不适应性。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英语基础不是特别好, 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素养的培养。
(2) 英语学习兴趣不高, 课堂教学成效不明显。在职业院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很多学生都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 缺少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不能积极参与到英语的学习中去, 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本来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都不高, 加上在英语学习的时候只是一味机械地背单词, 做试题, 学习效率就提不上去。部分学校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严重, 认为职业院校学生学好技术就行了, 这就束缚了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 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英语培养模式, 积极主动探索新的教育方式, 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
三、职校生的英语素养培养与人才培养对策
(1)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虽然职业院校的学生思维还不是特别成熟, 但是在他们的心中对未来还有一定的规划, 对事物也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作为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师, 在给学生进行授课的时候, 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他们明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把握好学生主体作用, 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师教学,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按照教学大纲来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 还要积极指导学生一起参加教学实践活动。要不断激发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要从职业院校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和需要出发, 分析他们的特殊性, 进行必要的教学设计, 抓住教与学中的兴奋点。与此同时, 职业院校的学生要学好英语, 就要有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态度, 学习跟娱乐不一样,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要给学生打气鼓励, 让他们知晓英语学习中可能面对的困难, 做好解决困难的心理准备。学生也要严格要求自己, 不要让外界的烦扰影响了英语的学习。
(2) 创设英语教学情景, 提高英语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 要结合学生的特点, 重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淡化难以理解的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内容方面, 要兼顾学生的综合素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经历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人和事, 把这些内容运用到英语学习中, 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输入和输出机会,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要把握好相关场景的运用,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 在英语课堂上, 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 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模仿。当学生下台之后, 用“Good!”“Very Good!”“Wonderful!”或“Excellent”等简单的褒词来表达赞扬, 提高学生情景参与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 要认真研究提问策略, 对于课堂中学生的发言做精心安排,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在做听力练习题的时候, 假如不是特别难, 教师提问, 学生都会举手配合, 到处都在叫着:“I can try.”“Please let me try.”这时候可以找一个平时成绩差的学生来回答。假如他回答错了, 并且觉得非常不好意思, 害怕别的同学嘲笑他, 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给大家说, “Maybe he is nervous, let him think it over again。”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的英语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语感, 让他们开口“说英语”。在英语教学中, 要进行一个有的放矢的教学设计, 照顾到所有学生的特点。比如, 职业院校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 他们没有很好的英语基础, 如果教学内容过于抽象, 加上他们不敢开口说英语, 学生的厌学心理就会十分明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 不要担心出错, 要交给他们正确的掌握单词的方法。开口说英语是提高职校生英语学习的关键, 语感是人类对于某一种语言的感受, 也是对于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就像创作音乐的人要有乐感一样, 在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让学生坚持每天读一篇英语短文, 每一周都要坚持背诵一篇英语小短文, 还要经常看一些英语方面的书籍报刊。英语语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教师在这其中要起到督促的作用, 可以对学生的英语背诵或者发音状况进行定期抽查, 在抽查结束, 对于效果不是特别理想的学生, 可以说, “Well done, Try to be better next time, will you?”通过这些措施, 可以一步步培养英语语感, 提高职校生的英语素养。
综上所述, 英语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时间的事情, 需要师生一起坚持不懈的努力。作为英语教师, 要认真看待职校生英语素养的现状, 探索人才培养策略, 实施创新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职校实习生意外伤害事故现状调查 篇3
为此,本文围绕“职校生在校外实习期间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展开了调查。参与调查的350名职校实习生中,有161人认为实习期间实习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问题最普遍,占总人数的46%。其中,有89人(占55%)认为在实习期间企业无故延长实习时间是问题的关键;还有27人(占16%)认为在实习期间存在的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符的现象也是事故率高的原因。
实习生意外伤害事故问题现状
实习是职业院校学生完成学业、走向工作岗位的必经阶段,但学生实习期间遭遇劳动风险,身心健康遭遇损害,合法权益难以保障的案例层出不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实习生意外事故率高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外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企业无故延长实习时间、实习生遭遇严重超时加班、实习的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符等。绝大多数实习生工作在生产的第一线,但是目前很多企业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机制还不健全,一线职工还处在恶劣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生产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劳动权利,最终导致疾病、伤害和死亡。
实习生难以得到合理赔偿当校外实习生遭遇意外事故,受到身体伤害后,只有56%的学生得到了合理的赔偿,而另外44%的学生的赔偿并未到位。这也就意味着,有将近一半实习生的合法权益没能得到保护。而当学生遇到实习上的权益纠纷时,有32%的学生选择私了,33%的学生选择自认倒霉,只有8%的学生选择法律诉讼。这样的处理方式直接导致实习生难以得到合理的赔偿。
实习生对职业健康与安全的认识匮乏对于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内涵,绝大部分学生并不清楚,不少学生认为只有就业后,职业健康与安全才和自己有关系;不少学生对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尽管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仍有不少学生没有予以重视。
另据调查,接近80%的学生对于一些生活中的基本急救知识能够基本掌握,并作出正确的选择。然而,对于一些生活中的突发事故,学生的自我救护能力有所下降。
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缺乏维权意识调查结果表明,65%的学生对中国目前针对学生实习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太清楚,只有8%的学生表示明确知道,这个比例相当悬殊。
对于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受到意外伤害时,实习单位不予赔偿或只部分赔偿的情况下,学校是否应该进行赔偿这一问题,有292名学生选择应该进行赔偿,占总人数的83%。只有17%的学生表示不应该进行赔偿。
由此可见,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应该负有一定责任,学校应该联合企业单位一起保护校外实习生的合法权益。但有33%的学生在发生纠纷后选择自认倒霉,选择其他维权途径的只有67%。这意味着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之内,有相当比例的职业院校学生维权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知行脱节,不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职校实习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的对策
转变教育观念,加大教育投入长期以来,我国在发展职业教育的思想观念上始终存在着误区,认为职业教育只是学习相关的职业技能,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而往往忽略了对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重视。各地方应该加大财政投入支持高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各高职院校也需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益,切实加大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教学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可采取政府多投一点、学生缴费一点、企业赞助一点的办法,以解决经费短缺问题。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高职学生,特别是实习生,要主动加强《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保护条例》《民法通则》等有关劳动安全的法律知识的学习。自觉学习并遵守实习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做到熟悉岗位工作程序,掌握岗位工作方法,严格按章操作。严禁不进行岗前培训、不掌握有关规定、不签订实习协议就直接上岗。同时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在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后,要学会主动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严格岗前培训制度与宣传教育制度学校和用人单位应加强学生的岗前培训和宣传力度,在签订实习协议的时候,就要事先对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进行告知和约定。
一方面,学校要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保护条例》《民法通则》等有关劳动安全的法律知识作为实习生的必修课程,采取多种形式做好校外实习生的维权意识、法律意识、安全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制定相关保障措施,坚决执行政府关于强制实习生的保险制度规定。另一方面,实习单位要严格执行实习生岗前培训制度和安全生产规定的教育制度,加强实习生在企业内部的组织与管理,定人、定位、定岗、定职。为保障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的三方利益,必须签订实习协议,并对实习报酬、安全工作、事故责任、投保等事项作出书面约定,特别是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伤亡事故承担责任的问题进行明确约定,用全面完善的制度管理来保障实习生的权益。
明确在校实习生的法律地位,完善《劳动法》相关法律法规首先,相关部门要明确学校校外实习生的劳动者主体地位。从《劳动法》的规定来看,劳动者资格需要两个条件:应年满16周岁;具备劳动能力和具备劳动行为。而我们的实习生一般都能满足这两个条件。实习生在实习岗位上履行了用人单位正式员工的同等职责,在用人单位实习的过程中,参加了用人单位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应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企业单位接收实习生实习也是他们应当承担的社会义务。其次,要明确各行政部门在维护实习生权益中应尽的职责。建议在《劳动法》中增设一条文:到企业实习的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及职业高中学生等,可以参照本法处理。这样,这些问题就能得到妥善解决,既有利于维护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企业加强岗位技能训练及安全教育培训;既有利于实习生调动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有利于企业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增强活力。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应承担的责任。
加大立法保证,出台相关保障制度,加强对相关单位的管理调查中,笔者也发现了可喜的一面,部分地区和部门已对校外实习生的人身安全高度重视:如《山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规定,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生在实习单位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可以由实习单位和学校按照双方约定,参照《工伤保险条例》和办法规定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偿。《河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暂行办法》也作了同样的规定。辽宁新华保险为大学生提供见习期意外保险,河南开封的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了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保险”等等。这些地方性规定无疑对解决这一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建议出台相关保障制度来保障校外实习生的权益,推出一种适合于实习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险种,可参照交通法规中的“交强险”规定对校外实习生意外事故进行强制保险,从而维护实习学生、学校、企业的各方利益,保险费用分别由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承担。
对《工伤保险条例》增加条款或作出解释,明确“倘若学生在实习期间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应参照在职职工按本条例的规定执行”,从而切实保障广大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而投保費用由实习单位、学校各自承担一部分。同时,对接收实习生实习的单位,政府要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和鼓励,以保障广大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保护实习单位的合理利益。建议劳动监察部门、教育部门加大对实习单位和学校的管理力度,保证按规定落实政府的文件要求。
职校生的法律现状调查 篇4
职业院校要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元——班集体,在思想建设时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地位,有效利用班集体这个教育阵地,创建优良的班级德育小环境。班团活动是进行班级管理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充分发挥班团活动的作用,对职业院校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本人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通过学习和实践,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优秀的班集体能产生强大的班级凝聚力,能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工作、活动积极性,形成优良班风、学风、校风。班团活动是创建班集体的血液,在班集体建设和加强班级管理上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学生在班团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通过班团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意识教育、凝聚力教育、目标教育、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良好的班风学风教育、班内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教育等,让学生逐渐将自己的个人目标和班级的共同目标结合起来,将自己融入到集体当中。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职业院校德育应以培养职校生的职业素养为重点。通过有组织的班团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认识和职业定位
职业院校的教育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奠定了基础,职校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迷茫的阶段,新生入学时往往对所学的专业缺乏了解,选择专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个人喜欢,可能是家长认为有前途,可能是同学朋友的推荐,让学生了解专业,喜欢所学的专业,初步爱上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从而心甘情愿地学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生涯,是对职校生进行职业指导的重点。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和各学科教学,都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职业选择进行探索。所以,对职校学生的德育教育要围绕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进行,可利用班团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认识和职业定位,对学生进行详细的专业介绍和教育。比如旅游学校很多学生误以为旅游管理专业就是培养导游的,以为毕业就 1
可以成为导游,做导游就是到处游山玩水。很多学生缺乏正确、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很多学生经历了中考的失利,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职业学校,因为得到过多的家长的指责和初中老师的批评,感觉自己“无能”,有的自暴自弃,认为自己前途无望。这就需要班主任设计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班会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专业、认识职业,正确认识评价自我。
(一)培养学生的职业认识
就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方面,本人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实践,通过班团活动进行了一些尝试性探索。
1、开展以专业认识和职业认识为主题的班会和活动,如“我的专业我选择”,“我为什么选择旅游专业”,“我的理想中的职业”,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我的职业目标是什么?班主任利用班会系统地给学生介绍专业培养的人才目标,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只有班主任对所教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等非常了解,才会发挥很好的指导作用。
2、请学校的专业老师或专业人士为学生开讲座,为学生讲解所学专业今后就业情况以及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讲述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使学生了解与本专业对应的职业群有关的职业资格,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将来自己就是一名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专业技能的旅游业人才。还可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开讲座,用他们成功的经历给学生现身说法,讲讲什么样的学生会受到企业的欢迎,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热爱所学专业。
3、学生的职业认识还可通过专业实践活动培养,班主任老师要鼓励、支持和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实践活动,我校学生青年志愿者的导游义务讲解活动,代表队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服务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对旅游专业的认识,以此了解未来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更多地接触社会、接触企业,增强社会适用性。
(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正确认识自己,培养正确的职业定位
许多职校生在学习基础、行为习惯、学习动力上都存在着欠缺,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学习困难,自控能力较差,内心空虚,心态消极,自我意识有问题等人格缺陷。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正确面对成长路上的各种挫折,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认识,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如通过主题班会,让全班学生讲自我的优点和缺点,讲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师生一起讨论出缺点的解决办法和纠正措施。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也是学生成为“职业人”必不可少的动力源泉,班主任可以通过班团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可利用他们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尽量为每位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一技之长的平台,使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找到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树立起人人有才,人无全才,个个成才的自信。
如开展“天生我才必有用,我的才艺我来秀”主题活动,让学生展示特长、才艺;又如有的学生只有语文好,英语好或数学好,就在班上开展“小老师课堂”活动,请各科见长的学生轮流为同学们上课,为了让学生们学习更多做人的道理,我利用每天早自习几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弟子规”、名言警句等,为学生们准备好资料,请每个学生都上台讲解,带领大家朗读,学生们在其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帮助他人的自豪;在组织班会活动、办板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的比赛时,请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组成工作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既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体会到自己对集体的价值。在组织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适合学生特点的要求,及时给予激励和赞扬,精心呵护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上进心。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班级教育活动,使学生端正对专业的认识,了解所学专业的职业资格和专业素质,学习正确地认识自己,具备一定的自我分析、判断的意识,对自己有正确和积极的评价,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把握学习目标与工作目标的联系,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建立学习的方向和信心,学会扬长避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加深对专业和未来职业的热爱,为职业生涯的规划树立良好的起点。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这就为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利于使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将来所要担任的社会角色,深刻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社
会责任和使命,能够促进他们更好地投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以自己所学实现自我价值,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旅游专业基层工作艰苦,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薪资水平不高,所以人品好、敬业负责、能吃苦耐劳、角色定位准确、善于与人协作与沟通、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素质已成为企业聘用员工的先决条件。员工职业素养提升一小步,企业综合实力提升一大步,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职业道德素质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第一质量,加强职业意识教育,特别是“敬业奉献、诚信责任、团结合作、守法遵纪”等职业道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团队精神是每一个学生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事业心、责任心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竞争及创新能力是每一个学生事业的生命力。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各科教学和活动的多个环节,可以借助班团活动的优势,用丰富多彩的活动,用真情实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把“灌输”和“疏导”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思考、自励、自省的方式进行自我教育,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使学生能真正投入到交流、对话中来,让学生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在自觉地内心体验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一)敬业精神、责任意识教育。
职业道德的精髓是敬业精神,敬业精神的内核是责任感,而现在很多职校生最缺乏的就是责任感,突出表现为家庭责任感薄弱,对家庭只思索取不思回报,职业责任感模糊,做事不够认真、负责,集体责任感淡薄,缺乏协作观念和奉献精神,自我意识强烈,要求权利却不愿尽义务。班团活动的育人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学生思想道德意识最终要外化在行为和习惯上,所以职业意识教育也是养成教育,通过有组织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深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如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业务劳动等,在活动和交往中,让学生发现在别人言行上的不足以及这种言行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重新审视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反思。我校实行的一个班级负责一周的养成教育活动及校园清洁卫生的保洁工作,就是培养学生责任心、服务意识的平台。班主任老师要做好教育和组织管理工作,把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提出要求、加强督促检查,在活动中训炼学生遵守规则、服从管理,培养学生的办事能力、劳动能力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习惯。学生只有通
过合作和交往,才能产生真正的责任意识,才能在生活世界中履行自己的责任,所以在安排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和发挥团队合作意识。
(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教育。
在职业素质中,合作能力,即善于协调关系,协同他人工作,富有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等因素都是在集体中形成的,在与人交往中养成的。因此班主任老师应重视发挥集体的优势,通过班团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互助合作的能力,如举办“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班会,组织学生集体生日会、郊游活动、团队训练游戏等,还可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抓住学生的爱好、特点,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组织拔河比赛、球类比赛等,在比赛中引导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营造出健康活跃的班级团体文化,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责任感。班主任还要积极倡导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并认真组织,如运动会、班级展示、艺术节的歌咏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活动、流动红旗的评比活动等,在所有学生都参与的情况下,大家在为争取荣誉认真练习、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这正是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团队意识的好时机,也可有效培养集体荣誉感和 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教育。
诚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遵纪守法是一个职业人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可以开展以“诚信”、“守法遵纪”等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采用讲座、讨论、辩论、团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纪律观念。如利用《普法宣传读本》,搜集大量的法制教育资料在班上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学习必要的法律基本常识和基础理论知识,召开主题班会,讲法制故事,进行法制演讲,让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说起,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认识到法在我身边,讨论守法和遵纪的关系,通过学法、知法认识到违纪行为、不良行为和违法行为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帮助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
学生在高度活动化、情景化的实践活动中心情愉悦,班团活动在潜移默化、不动声色中教育人、影响人,班主任应有效发挥班团活动的的优势,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抓住学生身心及发展的特点, 紧紧围绕学生的兴奋点,贯穿活动教育,坚持在活动中育人,开展有意义的班团活动,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校生的法律现状调查 篇5
班级:法律04-4姓名:范超学号:0418886666
“幕后人物、腐败、滥用职权、超越职权、行政处罚显失公正、违反法定程序、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这些名词在各个媒体频频出现,“行政犯罪”时有发生,行政人员能否依法行事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能否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一些行政人员让人感到怀疑。依法行政,作为现代法治国家政府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它要求一切政府机关必须从依靠政策向依靠法律转变。行政法是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政府的行政人员作为依法行政的执行者,他们的法律意识直接关系到依法行政的深度和广度,能否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事是国家对他们的要求也是对他们的考验,这就要求他们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利用假期,我到禹城市市政府、国税局、法院对一些行政人员的法律意识进行了简单的调查。
一、禹城市行政人员的法律意识及依法行政的现状
禹城市位于山东省的西北部,在济南和德州市之间,处于中国东部环渤海经济开发圈内,是鲁西北的区域性城市之一,市境南北长约58公里,东西宽约33公里,总面积9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0万亩,人口50万人。现辖7镇3乡1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1009个行政村。主要从政人员7540人,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处全省领先地位,在打造法治政府,创建政治文明方面,同样率先进行了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调整了一些审批项目,率先依法开展了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活动。打造法治政府,依法治市在武安市已经渐成氛围。但是,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我市一些行政人员的法律意识薄,许多人对一些法律知识感到生疏,他们说:“长期以来,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看重的是文件、指示、命令,而对于国家颁布的法律则缺乏兴趣。”在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一些多问题,一
些人员说:“有时按法律办事不习惯、不适应,担心法律太繁琐,会影响行政管理的效率。担心依法办事会惹出麻烦。”从调查中发现法律意识存在问题,法律意识直接关系到依法行政,所以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学习和依法行政的强度。
二、调查程序实施过程及目的和意义
1.调查实施过程
1)制定试卷2)发放试卷收集总结3)访谈汇总撰写报告
2.目的和意义
了解行政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的状况,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和自己对问题的解决的策略和方法,依法行政应从自身作起,行政人员更要知法、懂法、守法,才能依法行政,增强法律意识,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某利益,秉公执法办事,不断的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法律意识水平。政府应加强对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关系、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法制学习、宣传教育,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强化法律意识。
三、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2008年2月1号—11号我先后到市政府、国税局、法院有关部门对行政人员的法律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对三个部门的30位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一些从政人员进行了访谈。调查的试卷是从所学的《法律基础》上抽的题都是一些基础的法律常识和一些发挥题。(调查问卷 后附)在调查过程中不算太顺利,但是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调查过程中发现各个部门的法律宣传栏更换周期比较长,它的作用大多是为了迎接上级的检查,真正起到宣传教育作用的很少,一些部门的规章制度也只是一个摆放作用很少有人去学习它,当然也很少
有人去关注它。在对3个部门的30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后答卷的结果如下:
图
1从试卷的调查可以看出三个部门的法律意识有强到弱分别是法院、国税政府。
1.从试卷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法律常识的了解一般,一些法律名词不清楚。
比如:试卷的第10题(什么是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法院的答对是100%、国税局70%、政府50%
2)部门行政人员对法律的关注程度不高,更看中的是一些文件、指示、命令而对一些法律的颁布缺乏兴趣。
3)对自己部门的法律常规了解但是对一些其他部门的法律常规缺乏了解。
比如:政府的行政人员对税务和法院的一些基本法律常识了解甚少。
4)部门行政权力不够公开透明,自己部门有几项法定的权利和义务不清楚。
2.从访谈中反映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一些行政部门没有依法行事有走后门现象,有个人权利集中的现象
2)行政人员担心法律太繁琐,执行起来太麻烦会影响行政管理的效率。
3)许多行政人员对法律感到生疏,对依法行政不习惯、不适应,甚至不愿意做。
4)有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现象。
5)担心依法办事会惹出麻烦。
6)现在公务员的录用存在不公平和素质低的现象。
3.对这些问题的存在的分析:
1)一些行政部门只是口头上说说走走形式,应付上级检查,办事避开法律是说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2)行政人员存在法律意识浅薄的现象和自己的素质有关系但是部门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注重眼前的任务,把任务完成把事情办好就是最好而疏忽了法律的约束,一些行政人员认为行政机关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繁杂的事务,法律虽好,但严格执行起来太麻烦,远不如开会、发文件,甚至打个电话来得方便快捷,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自然而然就采取习惯做法,将法律丢到一边。
3)某些领导干部担心法律会限制或制约自己手中的权力。他们怕自己的个人权威会被法律的权威所代替,手中的权力会被法律所制约甚至削弱,因而在心里抵触依法办事而喜好发号施令,显示个人的权威。也有一些政府部门会放开法律而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去解决一些事情目的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样也就顺从了大部分人,讨个好人情。
4)一些人认为,按传统方式办事,或按领导意志办事,又明确又好执行,出了问题有领导担着,个人不用承担什么风险和责任。而按法律办事,要求独立判断和处理问题,还要熟知有关法律和国家政策,做得不好,不但领导不高兴,被管理者也有意见,甚至还要当被告上法庭。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当然不愿意去做。
四、解决行政人员法律意识问题的措施及个人的调研收获
1.积极响应政策。邯郸市的政策全面启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机制使全市行政权力的行使逐步做到行为规范、运行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
2.要着力培养法律意识。没有法律意识,只有政策意识和领导观念,有法律也会弃之不用。而必备的法律知识是树立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情感和法律信仰的基础。在对法律知之甚少甚至根本不知的情况下,要求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当然只是一句空话。因此,领导干部应补上法律知识这一课,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
3.要善于运用法律。法律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约束和制约行政权的不合理使用和行政权的滥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维护和加强行政权的正当行使,促进社会的有效管理。因此,政府人员既要看到法律规范制约行政行为的一面,更应看到法律确认、维护和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的作用,看到它所赋予行政机关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广泛权力。
4.要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的行政权都要授之于法,限之于法。由于行政管理事务的复杂性和行政法律的局限性,有时即使想严格执法,也并非易事,而且法律也给行政执法人员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这就要求行政人员必须有相当好的法律素质和对法律精神的深刻了解。
通过这次调研,我了解到在我国的法制建设过程中需要对一些执法单位和法律宣传单位进行监督,建立监督机制。加强依法行政程序的规范化。明确自己的行政权力,公务员知道自己手中到底有多少权力,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应该摒弃人治思想,树立法治观念,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的整个管理活动都是由各级行政机关进行的,行政机关能否合法有效地行使好行政权力,管理好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行政权力的建设和制约。可见依法行政,按法律办事是很重要的。
调查结束后我做了总结也做了深刻的思考,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在一些
职校生思想品德调查报告 篇6
调查目的:职校生生源素质逐年下降,找出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调查对象:西安综合职业中专学生
调查内容:思想品德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附件见后页)
我校由建校初的百十名学生到现在1000名学生,但相应的生源素质逐年下降,给我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各班主任及政教处疲于应付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因此,职校教师应正视学生现状,分析成因,研究对策,共同探讨现代化职校管理模式显得十分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然而我们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内容还不甚理解,特别把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当作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来看待。
我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以全新的办学理念,先进的办学条件,可靠的办学信誉,严格的教学管理,一流的教学质量,赢得了学生、家长、社会的信誉。我校占地面积40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达1000人,20个班,4个专业,但生源广、杂,学校存在专业多、班级多、学生多、学生素质相对较低,特别是思想品德素质低。就此情况,我自2007年3月初至4月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做了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在调查中,应该说职校生主流是好的。有81%的学生他们青春焕发,朝气蓬勃,心灵纯洁,思想上进,可塑性强。但职校生的结构较之普通中学复杂得多,学生起点参差不齐,有19%的学生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道德、理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品德状况的表现
社会上一致认为,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朝中,当代中专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积极的,他们拥有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方针,赞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切齿痛恨腐败、贪污,他们愿意参与竟争,有报效祖国的雄心大志;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敢说敢做,敢于实践,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中专学生的思想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纪律学习舆论生活道德理想
自觉10.4%主动27%敏感30%节约8.9%高32%明确28%
一般79.6%一般47%一般63.5%一般78.1%一般43%一般40%
放纵10%被动26%漠不关心6.5%享乐13%低25%模糊32%
1、10%的学生纪律上放任自己
国有国法,校有校纪,家有家规。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部分学生却对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学校规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熟视无睹,法制法律观念淡
薄,自我保护意识差,不分荣辱、难辨美丑、是非,缺乏自我控制、自觉管理能力。主要表现为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想来上学就来,不想来上学就不来。吸烟、酗酒早恋、泡网、盲目冲动、争强好胜。
2、26%的学生学习上缺乏主动性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古人便有悬梁刺股、凿壁引光、程门立雪等求知好学的佳话。可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不知道来学校干什么。对职校抱有成见,认为要认真学习就不会来职校而去普高了,还有的认为通过职校考升入的大学出来也是没有出息的,于是便在学校得过且过混日子。主要表现为学习懒散,连基本学习任务也不完成。上课注意力分散,作业经常拖拉或拒做,甚至说我从小学开始从来不需要交作业。临近考试没有紧迫感,考试时睡觉、画画等。对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厌学情绪严重,逃学事件屡见不显。
3、30%的学生易为不负责任的舆论所左右
当代职校生对政治问题很敏感,他们关心社会变革和国家的命运,关注国际国内形式,往往把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再一起。但是有些学生对政治学习漠不关心,特别是对上政治课或参加政治思想教育总是无精打采;个别学生甚至对国际、国家近期发生的大事一问三不知,这样就造成了他们思想混乱,是非不清,做人目的不明确的状况;甚至有的学生对班上出现的好人好事不持支持态度,而是讽刺挖苦以至班级正气抬不起头;有些学生善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人生价值上体现出功利主义倾向,只求索取,不求奉献,怕苦怕累等。
4、13%的学生在生活上追求享乐
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勤劳致富是中华民族的美德。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家长“宁可自己节约点、苦点,也要让孩子吃好、穿好、用好”的观念的影响,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部分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依赖性强。不能适应住校生活,埋怨条件差、要自己打扫卫生、清理房间。连蒸饭放多少水都不知道,棉被和衣服存起来拿回家让父母洗的学生也不计其数。生活浪费贪图享受,经常向父母提超越家庭条件的过高要求,互相请客、做生日、买高档服装、化妆品、互相攀比、虚荣心强。
5、25%的学生乐于助人和道德水平不高兼而有之
职校生渴望为社会、为集体、为他人做好事来表现自己,羡慕英雄行为。可是他们本身也存在一些道德水平不高的现象,表现为不爱护公物,随地吐痰,打架斗殴。违反校规;不分美丑,他们评论起港台的影剧节目或演唱起流行歌的同时,一些腐朽的东西也来到我们生活中间,就向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近来的同时,也飞进了苍蝇,精华与糟粕一同涌入,对思想道德、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的职校生来说难免良莠难辨。
6、32%的学生理想模糊与现实性相伴
职校生有美好的憧憬,希望自己将来有所作为,能干一番大事业,同时又缺乏信心和行动,常常让人琢磨不透,他们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但是,他们在渴求成功的同时,缺乏为成功辛勤耕耘的心理准备,没有为成功而奋斗不懈的毅力。对自己设计的理想,其现实意义以及实现它该如何努力考虑甚少,往往走向两个极端,顺利时盲目自信,不知道自己都能干什么,有多大的能力,而失去务实精神;一次小小的失败就否定自己的一切,而陷入自卑的境地,就感到理想在现实中落空了。因此灰心丧气,不求上进,对一切感到索然无味。
二、职校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缺陷的原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活动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现阶段独生子
女居多,不少学生长期受到家庭的过分呵护迁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造成了独生子女难管教的局面;一般来说,父母不合,家庭崩溃(指父母离婚或因故死亡),父母长期外出经商、办厂,只顾自己赚钱,不顾好子女教养的“守财奴”和学生不良思想品质的形成密切相关。
2、社会因素
社会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的综合体。中学生正处在“半成人”的尴尬时期,品德发展可塑性大,出现独立性和依赖性、成熟和幼稚、知与不知错综复杂而又矛盾的动荡性,正面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健康的、有教育意义能够吸引青少年的作品不多。个别学生经受不住社会上黄色的或黑色的毒害,造成精神上的颓丧和创伤,不健康的东西对缺乏免疫力的中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地起负导向作用。
3、学校因素
职校德育工作,长期以来习惯、形式任务课、德育课的教学时数来弥补德育功能的不足,而不善于德育与人文及自然科学的课堂教学之中;习惯与通过批评、禁令、惩罚等行政管理手段来规范学生行为,而不善于强化集体舆论、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熏陶等。这些传统的德育方法对于解决新形势变化引起的学生思想深处的“如何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自由与与纪律的关系?”、“如何尊重学生自主化、个性化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疏通引导?”等困惑问题有局限性,致使教育工作难以大见成效。
三、职校生不良思想品德现状的管理对策
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与发展的主题,加强与改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曾深刻地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重在建设。但首要任务是抓好住旋律的教育,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对职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教育,增加民族自尊、自强的意识,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坚强的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遵纪守法观念。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危基础,大力开展信念理想教育,培养他们的敬业态度和奉献精神。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新世纪,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2、正视现状,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意识
存在不良思想品德现状的学生都是初中阶段的双差生,双差生平时听的较多的是批评、训诉、讽刺和嘲笑,往往失去自尊、失信,比较自卑,自暴自弃,对教师存有疑惧心理,逆反心理。因此,首先,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育人”的最终目的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注重情感教育,对学生施之以爱,从“生活学习”等方面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到师长的慈爱和温暖,才能消除隔膜,打开心扉,与教师推心置腹,表明自己的心理活动,勇于承认错误,增强改正的勇气。其次,教师应坚持劣中见优,表扬为主。注意细心观察,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以肯定和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身上潜在的自信心,点燃他们自尊火焰。再次,应有意识地给学生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挖掘自我,认识自我,表现自我,肯定自我。
3、加强服务周制度
学生既是接受管理的客体,也是进行管理的主体,只有当学生高度自理并积极参与管理时,才能达到学生管理的最终效果。今年下半年,我班在原来值周班的基础上试
行劳动服务周制度,实践证明试行劳动服务周制度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贯彻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一项新举措,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良好实践。“劳动服务周”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和自我教育能力,推动校园文明礼貌新风建设。
4、进一步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
随着职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上学缴费、双休日、自主择业等情况的出现,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出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特别是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明显增强,社会人性化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中专职业学校再也不能无视学生个人的利益需要和情感需要,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首先要根据当代中专学生思想开放、知识广泛、应变能力强的特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结合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其次,要注意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感。加强新科技、新理论的传授,培养出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其次,要特别加强应用知识的教学,注意应用能力的培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每个职校学生不仅有扎实的知识和娴熟的技术,而且具有把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能力。再次,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另外,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应增加重点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等方法。
5、加强周边环境的净化力度
职校生思想品德观念教育离不开良好的大环境。首先,要建立跨行业、跨系统的横向教学模式,开发德育资源。可以搞“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活动。从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入手,依靠公安部门净化校园环境,用宁静幽雅的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用美好的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大环境,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其次,建立学校家庭联系卡。经常与家长沟通情况,努力改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的现象。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网络。
针对以上调查情况和分析,我认为职业学校应摆正德育位置,正视生源现状,继续探索现代化职校学生管理模式。多鼓励少批评,以动制动,防治结合,多方协作,齐抓共管,向高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人们说,现在的中等职校生难管、难教、是没有希望的一族,应该说这是教育的不足。我认为,只有失败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职校学生,我们教师有的不应是叹息、失望,而应该是多一份责任、多一份热情、多一份爱心。
薛菊婷
如何提升职校生的作文能力 篇7
关键词:职校生 作文能力 教学现状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b)-0146-01
1 职校作文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1.1 职校生作文水平过差
职校生大部分都是各初级中学的双差生,成绩差、思想差。之所以选择职校大部分都是因为成绩不好无法进入普高,或者由于父母强烈要求被迫就读。因此,职校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消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来混日子的。这种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什么情况那就不言而喻了。初中阶段过低的作文能力为职校作文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很多学生在写作时病句多、错别字连篇,思路混乱、缺乏创新。如果按照常规的作文教学模式将很难提高其作文水平,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因此,职校作文教学模式必须要针对当前学生现状摸索适合职校生的教学方式。
1.2 职校作文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作文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富有活力的写作,而不是一种功利化的完成任务。但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不少职校教师的作文教学完全照搬普高模式,采取“教师命题—— 学生瞎编乱造—— 教师批阅—— 课堂讲评”的固定化教法,一切都以教师的思维展开教学,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当前很多作家对此也颇有微词,例如著名的散文作家余秋雨就曾指出:“当前职校的作文教学是一种“后”教学(即学生动笔写作之后的作文教学),它的形式主要是三部曲:命题、批改、评语。由此可见“后”作文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动笔之后的写作情况,而对学生写作之前的构思、谋篇构局没有进行引导;它主要是依据学生已经形成的生活材料进行指导,而没有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它培养的是学生的理性思维,而作文教学需要的是形象思维、联想式思维。”可见,当前职校的作文教学方式是一种机械化教学模式,以应试为导向,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此外这种模式和职校的教学方针也是格格不入的。长此以往,学生根本无法体悟到写作的实用价值。所以,唯有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质”的飞跃!
2 应对策略
2.1 作文教学要坚持自由和统一的原则
很多职校教师往往喜欢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完成作文,形成统一的模式,从而让作文教学显得更加规范、系统。但事实上这种教学方式在职校是根本行不通的,也是不符合教學规律的。要学生按照固定的要求和模式写作,如果学生对作文题材没有过多的生活积累,他们只能通过杜撰来完成任务,那文章的质量绝对不敢恭维。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去写固定化主题的文章的确是强人所难、毫无道理。对此,有些教师一定会进行辩解,当今考试作文不都是固定化的主题吗?这个观点没错,但是我们作为一名职校的语文教师必须要明白:职校生大部分都要就业,他们的作文能力主要是运用于以后的就业而不是考试。因此,职校的语文教师一定要看清形势,把实用作文和应试作文区分开。笔者认为:应试作文是为了检测学生撰写文章的水平,重结果;而平时作文是为了让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提升,重过程。作文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看到自己作文的分数,而是让学生的作文水平通过教师的指导得到升华。职校的作文教学更应如此,因为广大职校生的作文能力毕业后马上就要运用于实践,如果学生根本就不喜欢写、不愿意写,那么怎么达到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呢?所以作文教学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在作文的海洋中自由飞翔!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才能让学生把作文和生活有机融合起来。但是教师们要注意,让学生自由作文,绝对不是对学生的放纵,而是在提供主题范围的前提下给他们自我发挥的空间。写不出的,不愿意写的,绝对不强迫其硬性完成。在一般的情况下,教师可提供一个话题或者是情境让学生作文。譬如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次作文就可让其自我介绍,让大家对自己、父母、家庭的情况进行介绍。今年暑假举办了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在开学后我要学生以“足球”为话题写文章,题材不限、体裁不限,给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即使有时候写命题作文,我往往也会给学生多个题目,对字数、内容以及完成的时间也不会做出过多的要求。在我的心中学生写作就是一种艺术创造。既然是艺术创造就必须给予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在这个空间中展现自我,张扬个性。通过实践,我发现很多学生非常喜欢这种自由的作文方式,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在这种方式中得到大幅提高。由此可见,在职校进行作文教学一定要坚持自由和统一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既让学生通过考试检测,又实质性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2.2 作文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上文已阐述职校作文教学一向都是以教师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职校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一定要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讨论式”对话是一种较好的方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对写作得失的体悟,激发其写作兴趣。我的写作教学课一直是采用这种方式。运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一般都是就一个作文题或一篇文章展开讨论对话。在讨论中全班同学都可各抒己见,文章作者也可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对文章或是话题都可畅所欲言。如果意见不统一,还可进行辩论。教师在讨论中只是一个普通成员,不享有任何特权。教师的发言不再是核心,不再是权威,仅仅只有一个仅供参考的意见。往往有很多学生的意见和我的观点截然相反,甚至有的学生批评我的观点过于陈腐、没有时代性,对此我也像一般的同学一样首先强调我的理由,同时也虚心接受学生的正确意见。有的同行说这种做法丧失了教师应有的地位。但我的观点恰恰相反,这正是一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让学生参与,主动讨论的写作教学法既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又能极大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职校作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要认真分析当前学生以及作文教学现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采取适合职校生的教学法,定能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苏英俊.谈作文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7).
【职校生的法律现状调查】推荐阅读:
职校生的职业生涯规划06-13
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职校生的创新素质10-13
在班团活动中培养职校生的职业素养 蒋正芳05-15
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报告08-01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心得体会11-22
调查报告.关于城市行政人员的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报告12-09
中等职校10-19
专业职校06-25
职校人07-04
职校课堂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