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学习

2024-08-24

茶文化的学习(精选8篇)

茶文化的学习 篇1

学习《中国茶文化》的体会

我以前就对茶文化很干兴趣,但都没有系统的学过,只是自己借了一些书看看而已。或许真正意义上说,我当初不是对茶文化感兴趣,而仅仅是对茶在生活中其他方面的用途感兴趣吧。不过这次选课的时候,我首先就选了《中国茶文化》,因为我想真正意义上的去了解茶,学习中国茶文化。现在真正上了一学期的课后,感觉茶叶很有深度,我什么都一知半解,看似简单的东西却让人意味深远。现在我就茶的文化历史,谈谈我学习《中国茶文化》后的体会。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茶,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第一:茶的起源

我国早在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就有”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酒茶”之说。当初称为“八件事”。至元代时略去“酒”,始成为“七件事”。在元代的杂剧《玉壶春》、《百茶亭》、《度柳翠》等唱词中,均可见“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句,历代流传至今,可见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因而也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饮茶制茶最早的国家。数千年前就在我国的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发现了野生茶树。中国的茶叶生产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世界各产茶国,不是直接、就是间接地从中国引进茶苗、茶种,并派人来中国学习栽茶制茶方法,然后再发展本国的茶叶生产。

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上说:“神农尝百草疗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以采集野生植物为生活主要来源的原始氏族公社,至神农氏时期,偶然间发现用野生茶树的鲜叶汁,可解这72种有毒中草药的毒。自此以后,先民们就以喝茶来解毒,也即用茶的开始,可见最早的饮茶是从药用开始的。

饮茶由药用转变为饮料,究竟始于何时?古人所见不同。据载:周武王姬于公元前1115年联合四川各民族伐纣之后,巴蜀所产茶叶已列为贡品,诸民族首领正是带着茶叶去进贡的,这可谓是我国最早有关茶叶的记载了。

第二:饮茶的历史

早在西汉时,饮茶在我国已较普遍,并有了专门的茶叶市场。西汉王褒在《僮约》中曾讲到“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成都卖茶”。王褒不仅要家僮煎茶,还要他去当时的茶叶市场—武阳买茶,并去茶市集中的成都卖茶。从中可看出,茶叶在当时已不仅仅是饮料,而是已经作为商品了。

至唐代时,饮茶在我国已普及到民间,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在唐代以前,烹茶一般都要加入芝麻、食盐、瓜仁、桃仁等佐料,故茶名也都以主要佐料冠称。自唐代陆羽始提

出煮茶不加佐料,谓之见“真茶”,以表明茶之真香味。与宋代一样,当时的饮茶方法是把鲜叶蒸熟后,经捣碎做成饼,再用绳子串起来烘干,叫“饼茶”、“茶饼”或“片茶”。喝

茶时,将饼茶碾成碎末,放锅里煮滚,让茶叶渗透再喝。士大夫们还将茶叶碾成碎末、压成小饼相馈赠。唐代时,随着饮茶之风盛行,名茶迭出,文人墨客们纷纷品茗论水、著书立说。唐以前的饮茶,属于粗放煎饮时代,是或药饮、或解渴式的粗放饮法。到了唐宋以后,则为细煎慢啜式的品饮,以至形成了绵延千年的饮茶艺术。

至宋代时,以品为主的唐代煎茶发展成了“斗茶”,达到了更高的艺术性品茶的阶段。宋代斗茶时,先把饼茶击碎成小块,并碾成细末,放入烫好的茶盏,再注入沸水调制成茶膏,然后用特制的茶筅(形似小扫把的工具),边转动茶盏,边搅动茶汤,使盏中泛起汤花,以比较茶汤的色、香、味。最后再品尝汤花,俱佳者获胜。是以“斗茶”来比赛茶叶的质量,比赛茶汤的色、香、味,比赛斗茶者的茶技、茶艺。

至清代,乡村市肆茶馆林立,饮茶之风盛于明代,茶叶成为珍品,流行于官场士大夫和文人间,大量名茶应时而生。清道光年间,还先后发明了半发酵的乌龙茶和经过发酵的红茶,并出现了白茶,传统的紧压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在制茶方法上,形成了我国茶叶结构的六个大类——绿、红、花、白、乌龙、紧压茶。清代不论公事来往,还是私家

应酬,客来献茶。端茶送客,已成为特定的礼节和排场。江浙广川等的茶馆,更与小食品点心之类结合供应,又聘请说书、评弹等说唱艺人临场表演,发展成独具地方特色,乡土风味浓郁,呈平民气息的大众化交易、交际、娱乐场所。晚清时,更有一班落魄旗人,仍将饮茶装璜门面,在人前夸耀示富。而文人们则纷纷溶入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初更红。寻常一样窗前月,纵有梅花便不同”的意境。

以上是关于中国的茶文化的一些简单的了学习解。要想深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渊源,还需要更多进一步的学习,当然还有关于茶文化课上的其他知识,如茶道,茶礼,茶具等等,我都很感兴趣,但无法一一论述。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即使这门课结束后,我也会继续学习中国茶文化,慢慢地领会中国茶文化的精髓。

茶文化的学习 篇2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贯彻落实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建立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大力宣讲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传统文化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引领文化建设的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诉求[2]。

由于受到新科技时代的特性、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地域环境条件的阻碍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不免会感到困惑。本研究以粤西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着重了解如下问题:是否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学习哪些传统文化?目前传统文化的学习方式怎么样?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希望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索,提出促进粤西地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可行路径。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分类归纳法,辅之以访谈法。研究对象是包括粤西地区主要的六所高校在内的1000名学生;研究工具为根据文献资料和个别访谈而编制的《粤西高校学习传统文化的情况调查》,主要包括粤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程度、学习原因、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法途径、 学习效率等;共设计17道题目,其中16道选择题 (4道多选题),1道开放题。共发放问卷1000份, 回收问卷982份,有效问卷918份;有效问卷中,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分别占26.4%、26.0%、34.0%、 13.6%,文史类、理工类、农医类、艺术类分别占32.6%、42.5%、14.6%、10.3%。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对粤西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程度的调查发现 (见表1),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深,多集中在“基本了解”与“了解很少”的层面, 其中不同年级、专业“了解很少”的平均值为23.6%, 证明引导大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对比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数据发现,粤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受年级、专业的影响并不大。

(二)学习传统文化的原因

对于“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这一问题(见图1),选择“传统文化占据重要地位,必须传承与发展”的人数最多,达74.7%,但在访谈中问到“您觉得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哪里?是否理解国家为什么一直强调学习传统文化?”绝大多数的人都表示不太清楚,只是知道很多单位都在强调传统文化很重要。此外,认为是“学校课程和考试会涉及,不得不学”的人仍有31.7%。可见,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这一问题依然成为一部分粤西大学生的困扰。

(三)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容

表2的研究结果表明,粤西大学生主要偏向于学习传统艺术、传统节日、传统文学、传统美食, 倾向于学习传统技术与传统教育的很少;对比发现,偏向于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容与所读专业的联系并不大,这恰恰与一般人的观点相反。但引人注意的是,选择“传统教育”的最少,艺术类大学生中偏向于学习“传统教育”的学生居然为0.0%,而访谈得知,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中长大的,由此而知,关于传统教育的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重视。

(四)传统文化的课堂学习情况

表3显示,在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比重最大,占52.1%,说明大部分老师比较注重引导的作用;教学环节中注重“感知、 理解教材”的教师比例最大,文本主导的地位仍然最高;大部分教师依旧倾向于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语言传递为主” 高达71.8%,“以情感体验为主”的仅有30.5%。而表4显示,喜欢文本教学、 多媒体教学、情境模拟教学、实践活动的比例分别为5.5%、19.6%、31.4%、43.5%,对比可知: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相互矛盾,改善教学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五)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与途径

调查数据表明,不同的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不同(见表5),喜欢通过参与“讲座报告座谈、课题项目研究、查阅书籍网络资料、社团机构社会活动” 的比例分别为:11.0%、17.1%、39.1%、32.8%; 当问及“目前传统文化的学习方式存在什么不足” 时,认为“比较传统单一、体验性实践性不足、吸引力不足而无法激起兴趣、其他”的比例分别为: 54.0%、68.4%、70.6%、6.0%(如图2);当今时代是网络的时代,但高达52.8%的人认为利用网络学习传统文化的“效果一般”,仍有38.0%的人认为是 “没有效果”的,认为“效果显著”或“效果良好” 的仅占4.0%和5.1%(如图3)。由此而知,面对目前已有的学习方式与途径,部分粤西大学生依然困惑于怎样去学习传统文化这个问题。

(六)传统文化学习中的问题与氛围

研究表明,粤西大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中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学习目的、条件、方法、氛围等方面,其中学习氛围造成的影响力最大(见表6)。 结合访谈得知,这一系列的问题已经并且越来越严重地困扰着大学生,解决其中的问题,促进粤西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迫不及待。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研究表明,大学生认为自身已有的传统文化知识主要通过课外学习获得(占65.3%),课堂学习而得相对较少(占34.7%),这反映传统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发生转变,知识获得的渠道呈现多样化。一方面,传统课堂教学面临挑战,优化课堂教学日趋紧迫;另一方面,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课外学习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以下从五个方面展开分析。

(1)课堂教学方式未能很好地满足学习主体需求。首先,教学方式与学习主体倾向方式存在矛盾。71.8%的人认为老师在教授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是以语言传递为主的,但当问到“比较喜欢哪种教学方式”时,却有31.4%的人喜欢情景模拟教学和43.5%的人喜欢实践活动,仅有5.5%的人喜欢文本教学。其次,教师教学角色需改变。认为老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是灌输者的占11.9%,这很可能导致部分大学生实践能力低、社会适应能力差,影响学习兴趣爱好的培养。再次,教学环节需优化。在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侧重感知、理解教材的人数最多(34.6%),而学习主体希望是“巩固、运用知识”的环节却最少( 18.6%)。最后,课程设置存在偏颇。部分学院基本没有专门学习传统文化的课程,无形中淡化了传统文化的学习。

(2)吸引力不够,无法激起兴趣。兴趣是激发学习主体参与学习的原动力,64.2%的人是因为兴趣而学习传统文化,但问“认为目前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有何不足”时,最多人认为是 “吸引力不够,无法激起兴趣”,也仅有27.0%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侧重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环节的。

(3)体验性、实践性不强。富兰克林曾说:“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 我才能学会。”对于学习方式的选择,无论是课堂教学方式还是课外学习方式,倾向于体验型和实践型方式的人数占绝大多数,但觉得目前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不足在于缺乏体验性和实践性达却达68.4%。

(4)未能有效利用网络进行传统文化学习。 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MC)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3];同时,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 TED、网易云、慕课网等供学习使用的网络平台日渐丰富。但调查中,认为利用网络学习传统文化的效果一般和没有效果的总比重高达56.9%。很显然, 粤西大学生在有效借助网络平台来学习传统文化这一方面急需提高。

(5)学习环境不够好。学习氛围是诱发学习主体参与学习的催化剂,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71.9%的人认为学习传统文化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习氛围不浓厚、无法投入;至少有65.3%的人认为身边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不太浓厚;还有15.7%的人认为身边“几乎没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21.2%的人认为学习传统文化遇到最大的问题是“学习条件不充足,难以进行”。同时,社会大环境对传统文化漠视、部分地方政府缺乏具体指导,家庭教育轻视传统文化。

(二)建议

体验式学习泛指学习主体亲身介入实践活动, 经过参与、经历,激发、调整、升华,促发学生在 “知、情、意、行”等诸方面的素质与潜能,让学生做到心态开放稳定,敢于突破自我,富有创造力,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和主动掌握[4]。体验式教育模式具有区别于其他教育模式的特质:亲历性、缄默性、反思性、情境性等[5],主要以学习为中心,以体验为基础;注重实践性,讲究学习过程;强调个体差异,重视情感反思。这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增强学习兴趣、提高体验实践性、促使学生主动借助网络平台学习。以下结合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圈来展开分析对策。

(1)在课堂中植入体验式教学模式。美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将体验式教育作为专门的学科纳入课程计划当中,并将体验式教育的理念深入到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6]。所以,尝试在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为核心的教学策略,教师转换“灌输者”的身份为“引导者”或“协调者”,在教学中构建认识过程模式、参观教学模式、发现探索模式、项目教学模式、动作技能训练模式、模拟教学模式等, 优化传统教学模式与环节。借助多媒体,把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等有效平台引进课堂学习中,创设相似情境,引发情感共鸣。例如:通过投影图画片、借助生动的文学语言和极具感染力的音乐,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书中人物或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审美的体悟,从而获得文化的熏陶、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构建;在讲述传统礼仪时,创设模拟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再引导学生共同反思总结,课后指导学生实现外延应用,使体验学习产生迁移。

(2)构建体验式课外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社团机构等,在第二第三课堂中引进体验式学习方式,推进传统文化的学习。首先,学校有关部门系统指导相关机构社团,引导其结合体验式的训练方法并融入传统文化的因素开展活动;提供人力物力支持,聘请有经验的专家设计体验式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案并牵头开展。其次,各大社团机构有效借助“社团、机构周年庆”“周末读书会”“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节”等,开展以体验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例如汉服秀、人体彩绘、传统美食烹饪大赛、传统礼仪大比拼等活动,形成“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运用”的四阶段体验式学习圈,让学生在不断循环反复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最后,借助学业考核评价和优秀奖励机制等外力,推动体验式活动的开展。

(3)开设体验式培训活动。国际上有专门的 “ 体验式教 育协会 (AEE) ”“ 培训与发 展协会 (ASTD)”“挑战性课程技术协会(ACCT)”等。其中AEE就是专门为体验式教育培训机构提供交流的平台,并从事体验教育培训的理论研究,致力于支持体验教育培训发展、理论提升以及世界范围体验式培训教育的评估[7]。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借鉴此类体验式培训的经验及做法,专门设置传统文化的体验式学习培训,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体验性和实践性。如,户外传统文化体验式培训、行动式学习、 传统文化的教与练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通过实践和体验,对传统文化进行感知与领悟,实现其内涵与外延的转换,从而正确处理具体与抽象、反思与应用之间的矛盾冲突,并在传统文化的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实现心灵的净化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语学习与语言背后的文化学习 篇3

关键词:二语学习 文化学习 关系 策略 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世界经济文化的日益全球化对人们的语言交际能力要求越来越多,语言学及邻近学科的文化学习正处在热潮之中。在这种形势之下,二语学习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趋势。人们对二语学习有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对其背后的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深的了解。站在辩证法与系统观的视角上来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作为一种系统,语言其实隶属于文化,是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语言是文化有机组成中的一部分,不管是在形成结构还是交际模式,语言都受到文化的牵制且取决于文化,服务于文化的需要。从宏观和整体上来看,语言与文化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不可分割。要想学习好二语及语言背后的文化,还需要对二语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具体关系有所了解。

一、二语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这样密切的关系,二语学习与二语背后的文化学习自然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作为二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语文化与二语文化的适应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海姆斯曾经总结过交际能力的四个重要参数:可能性、可行性、得体性以及实际操作性。在这四个重要的交际能力参数中,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指就是可行性与得体性。其次,二语交际能力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二语文化知识获得的前提和必要手段中的一种。实际上,二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取得交际的能力同时,能够具有对二语文化进一步了解的能力。再次,二语学习与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某些有十分明确的职业方向的二语学习上。

当然,对二语学习中语言背后的文化学习重要性进行强调并不是说把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看作是等同的,也不意味着二语学习的出发点与归宿就是其语言背后的文化学习,这样只会使人们忽视掉对语言自身的学习。透过辩证法和系统观来看,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自然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即文化中语言学习的部分。总结来说,二语学习是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对语言进行学习,而不是从语言本身的角度出发去对文化进行学习。因此,从二语学习与二语文化学习的关系来说,二语学习者必须要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语言与文化及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辩证观。只有在这一基础上,对二语学习和语言背后文化学习的策略加以掌握,才能真正学好二语。

二、二语学习与文化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1.语言学习同时要文化学习

很长时间以来,二语学习者中极大一部分人群都将二语当成一种独立的语言编码进行孤立的学习。在学习二语的过程中只对语言规则进行关注和掌握,导致了学习者虽然对陈述性语言知识有大量的掌握,但却很难把他们转化成程序性的语言应用能力。大部分的二语学习者都不能完成二语学习中的“语言应用”这一核心任务。主要原因就在于二语学习者们通常都忽视了二语的语用文化环境。缺乏文化学习的二语学习,在时代的发展中注定会被淘汰。所以,在对二语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遵循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才能实质性地提高二语交际应用能力。

2.掌握语义同时要掌握语用

很多二语学习者会发现,虽然他们已经掌握了足够多的语言素材,甚至有些人能熟练背诵整本的笔记与字典,却仍然对语义有着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模糊之感,对很多内容也并不能真正的理解。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他们在学习中没有将语用结合起来,缺乏文化感。所以,在对二语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将语义的掌握同语用的升华结合起来。语言素材中的社会文化语用,对于学习结果有直接影响。

3.注意文化差异

对二语文化进行学习并不是将二语文化直接进行内化,或者没有任何批判的进行全面吸收。这种一口吞的最终结果只会是东施效颦而已,但目前这种现象在我国仍然很普遍地存在着。比如西方的传统节日尤其是圣诞节,在中国已经成了一种运动式的活动。我们不得不承认,各个国家的文化是有巨大的差异的。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体系,所以在开始学习二语之前,学习者就应该对二语国家的文化体系进行构建,通过对文化之间的差异的对比,寻找母语与二语文化系统之间的不同,并在语言的交流与接收中对二语的文化系统图式进行正确的应用。只有遵循这种跨文化的差异对比原则,才能保证在二语应用中不会出现明显的尴尬。

三、二语学习背后文化学习的策略

二语文化学习过程中所要牵涉的面和范围都很广,除了要对以上几个原则加以遵循外,二语学习者还需要了解一些有效的文化学习策略并对其认真应用才能保证学习任务更加顺利的完成,同时保证文化移入过程的顺利完成。

1.指导性干预策略

语言材料具有很多种特征,学习者必须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提炼和加工。这里的加工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文化学习内容的选择也一样适用,文化学习内容在选择上应该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干预。指导性干预并不是要求学习者对涉及到语言的所有文化现象进行详细了解,而是采用恰当的方式有指导性目的性地对需要学习的文化内容加以注意,渐渐地对文化意识进行培养。学习者也可以依据自己的文化学习需要参加各种文化讲座、文化讨论以及文化参观和文化欣赏,对母语文化与二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在指导中对良好的文化学习意识逐步进行培养。

2.文献阅读策略

文化移入不是瞬间就能完成和发生的,学习者潜意识里已有的文化图式对二语文化的移入和加工必定會有一定的制约。二语文化图式的获得和应用,只有在不断的刺激和强化活动中才能逐步定型。而且二语文化图式对于仍然在学习二语的人来说,更多的无疑是支离破碎感,并没有整体上的感知能力,在交际过程中也就会出现很多障碍和困难。因此,完成外语学习的前提条件就是具备完成的二语文化图式体系。在二语学习中,能够完成这一过程最佳的途径就是文献阅读。这里的文献主要包括文学作品与学科专业领域文献资料两个部分,文学作品作为一个国家精神文化与社会形态的缩影,是二语学习者认识目的语文化环境的重要手段。学科相关的专业文献则是专业领域语言与文化图式的浓缩,对克服二语交际中专业方面的理解困难与不可接受性有重要作用。事实也证明,大多数的二语优秀学习者都与优秀文学作品与文献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

无论是哪一种语言的学习,都不只是简单的对其文字进行学习。当然,对语言外在形式加以掌握是二语学习的基础,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对作为语言承载的文化学习。所以,二语学习中的文化学习是相当重要。二语学习是对语言的加工过程,需要学习者在掌握语义的同时对必要的二语文化内涵有一定的掌握。这就要求二语学习者,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文化移入。这种文化移入就要求二语学习者在进行二语学习及其背后的文化学习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一定的文化学习策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语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宗炎.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9:144-145.

[2]戴曼纯.二语习得研究理论建设几个核心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5(15):99-101.

[3]陈俊森;樊葳葳;钟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177-178.

[4]薛小梅;高育松.中国背景下的外语学习者文化适应类型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4):31-32.

[5]余伟;郑钢.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7,9(16):20-22.

[6]王初明.解释二语习得,联结论优于普遍语法[J].外国语,2009,11(22):368-369.

[7]毛凡宇.影响二语习得的个体差异因素及对策[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0(20):82-83.

茶文化的学习 篇4

古代有官场文化,到现在还是十分的明显,在西方国家,他们的古老文化中,贵族除去在政治上有特权外,当国家有危险时,要勇于付出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很明白一个道理,自己的俸禄都是由国家提供的,自己的特权是建立在更多的义务上的,所以上阵杀敌,马革裹尸是自己的使命所在,所以一战二战能看到很多贵族为自己的国家奉献自己的生命,在中国,在政治上占主导的官员,他们的服务民众的意识并不是很好,形成了自己的官场文化,这可能是由中国的小农经济的经济状况所决定的,他们是由军队保护,政权建议以后,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容易把他们提高到管理者的位置,权力更加的集中,所以官员的想法可能就是统治民众,而渐渐的缺乏了服务民众的意识,至少这个意识是很单薄的,而他们更可能服务于皇帝,史书上说中央集权使皇帝的权力无限,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观点不是很正确,至少不是很完整,明朝很多不理朝政的皇帝不上朝朝廷不是也在运作吗?就算到了清朝,鳌拜弄权,慈禧更是厉害了,可见,不能简单的说往皇帝靠拢,但是往中央政府靠拢是真的,往皇帝靠拢不如说是往朝廷中强势的主流的人靠拢比较恰当,可能是受这个思想的影响吧,清朝结束,大家还是注重权力的高度集中,且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状况也为这个提供了可能,高度的分散性,所以可以说这种高度集权就算建国后还是很明显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集权还是很明显的,政府其实很多时候是与民众脱节的,他们似乎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显然与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所不相符合的,不难发现这其中有了很多的矛盾和冲突,应该说原先的官场文化是不合理的,应该树立公务员意识,不是现在的公务员,而是民众的服务员,这样的意识更为健康。

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的意义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没用没落,而西方文化也没用赶超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早就融入了中华文化圈的方方面面了。对于东西方的文化碰撞,目前中国文化正处于一个吸收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里面是经常发生的,每次吸收转化后,中国文化都会爆发出新的光芒。而反观西方文化,对于自己不了解的文化盲目的排斥打压,可以想象在若干年以后,中国文化必然要再次领先于世界了。

茶文化的学习 篇5

斗余完小周玫

中华民族命脉传承了五千年,而作为传承的主线,却始终是孝。孝是众德之根,诸善之源,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是民族认同,民族团结、民族振兴的基础。我们每年的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其实质不都是在演孝吗?

《孝经》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乃是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

“百善孝为先”因为是根本的道理,根本的人伦,根本的共识,所以数千字的《围炉夜话》,抵不过这一句“百善孝为先”的名声。既然懂得了行孝的重要性,也知道了行孝是修身第一步,那么更应该懂得如何去行孝。本次课程教育了我们该如何去行孝“一是养,二是敬,三是谏诤”。

首先,孝敬父母要养父母之身,更要怀着一颗恭敬之心。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现在的所谓孝子认为能赡养父母,就算尽到了孝道,养狗、养马也同样是养,如果我们仅仅是赡养,而不尊敬父母的话,怎么能够把养父母,和养狗、养马区别开来?

今天,很多人对孝的认识仍然还停留在“能养”的层次上,认为只要满足了父母衣食住行的需要,便是孝顺父母了。这是时代的不幸,也是传统文化的不幸。当然,能够满足父母这些需要,尚有可取之处,也算是一种孝行。可悲的是,有些人在这个层面的孝也做不到。其次,孝敬父母要养父母之志。

第一条就是我们需要做到不让父母为我们的健康担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就是说,我们身上最小的器官毛发,最表层的皮肤都来自父母,就如同父母的身体,怎么敢毁伤呢?

这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在这个被西方的风俗习惯及思潮日日侵扰的今天,在这个人人拜金的物欲横流的今天,在这个良心大大地被撕咬被刀割被蒸煮的今天,我们拿什么奉献给我的家庭、社会、国家?

人生不外乎三情:亲情、爱情、友情。因为利益的鬼使神差,我们的友情变得有些刀光剑影了,我们的爱情变得有些呼天抢地了,我们的亲情变得有些捶胸顿足了。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社会是个赤裸裸的金钱社会,那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唉,我无言以对。

引申开来说,对家庭里的父母亲,你为人子一定要尽孝道,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尽忠,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责尽能,和谐社会在我们的祖先2500年前的孔老夫子那里早就期望了,老夫子希望的社会:人们和睦相处,国家安定团结,社会是个大同的社会和谐的社会。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 篇6

纵览这些传统文化经典,我们会发现,传统文化有其平实的底蕴,充满日常生活的情调,因为它有“晨则省,昏则定”这样琐碎平实的孝之教导;有“亲戚故旧,老少异粮”这样充满柴水油盐气息的待客之道;有“心口如一,童叟无欺”这样朴素而永恒的价值观。

传统文化亦有其高情远致,强调精神的高洁与纯粹,因为它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有“原德载物, 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有“斯世清浊异品,全赖吾辈激扬”这样当仁不让的慷慨气概。

正因为传统文化有这样丰厚的底蕴,所以,虽然时代飞速变化,思想观念不停流转,但是作为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和价值体系,传统文化不但不会步入没落,相反会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更体现其重要性。它流经千百年,无声无息地穿行在国人的血脉中,潜藏在每一个人的思想意识的底层,或许你未曾留意,不曾发觉,但是我们的举手投足,都深深暴露了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一文化密码,我们每一颗心都在这文化长河里得到长久而深运的润泽。在这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习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关键在于悟出其中道理,修身的关键在于培养真情实感。真正做到“学则在其悟,修则在其真。”

在成都华商理工职业学校,晨读,读的是《弟子规》、《大学》、《论语》;家长学校,提倡孝道;吃饭时,提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学校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希望学生能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

“德能淬理,兼爱善工。”

茶文化的学习 篇7

关键词:茶,文化差异,英语教学

当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所起作用也越来越大,各高校也普遍重视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要想帮助英语学习和提高教学的质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文化教学融入到英语教学当中,让学生通过文化感受到英语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生活当中得到有效的运用,所以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的时候需要结合文化,将文化融入到教学当中,以此来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外语教育不仅是学习语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加强学生对异域文化的了解,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必须要重视文化教学,本文主要是在中西茶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对英语教学和学习进行分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中西茶文化的差异

英国的茶叶是从中国传入并引进的,饮茶之风从此在英国兴起,随着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英国饮茶的人数在不断增加,逐渐扩展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作为茶叶消费的两大国家,中国和英国都十分的热爱饮茶,拥有一定的饮茶习惯,但是由于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导致茶文化在进入英国之后,在英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茶文化。中国在唐朝的时候开始盛行饮茶,并逐渐深入到了平民百姓的家庭当中,各地兴建的茶馆、茶楼也受到了人们的追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形成了灿烂的茶文化,中国第一部记载茶的文献《茶经》出现,标志着我国的茶文化的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在18世纪之前,茶叶在英国还属于稀有物品,作为新生的事物只在上层贵族中才能享用,并且当时的茶叶价格较贵,导致普通的居民没有经济能力购买茶叶,而随着茶叶大量进口到英国之后,茶叶的价格开始不断下降,在英国的所有阶层就兴起了饮茶之风,这大大提高了英国的茶叶消费量。

与中国人相比,英国人更加喜爱喝红茶,所以面对着最大的茶叶进口国,我国出售茶叶的时候以红茶为主,但是随着历史文化的不断变迁发展,西方国家对绿茶的需求量在逐渐的提高,西方人接受绿茶的人数在逐年的增加。但是英国和中国在饮茶风俗和习惯上拥有较大的差异:首先,英国人会在固定的时间饮茶,将饮茶的时间划分为上午和下午,分别是英式上午茶和英式下午茶,人们大多饮用红茶,却与中国的红茶不同。英国人在饮用红茶的时候,一般都需要添加糖和牛奶,而中国人在喝红茶的时候一般不添加任何的调料,英国人在饮茶方式上的创新能够体现出他们茶文化品味的提升。而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喜欢喝绿茶,一般都会选择在饭后品饮绿茶,经过一系列的工序后完成茶叶的泡煮,但是在英国大多数人们饮茶都是通过冲泡茶叶这种方式完成的。

2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作用

2.1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现代人类都是通过语言来展开交流,作为交流的工具,语言学习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只有将语言和文化进行有机的统一,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教学的有效性。语言作为文化中的一部分,既能够作为文化的载体,又能够通过不断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社会文化知识,当代学生在展开英语学习的时候,只有不断的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才能够学好英语,用好英语。教师在进行外语教学的时候,不能够将其简单地作为语言教学来进行,还要将其作为文化教学的一种,体现在实际的外语教学实践当中。

2.2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我国的外语教学,很少将文化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但是随着文化教学的作用被人们所熟知,我国的外语教学开始不断加强文化教学的运用。文化教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具有现代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也在实现不断的更新,因此与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若是没有将文化应用到实际的外语教学中,就无法真正地学习好语言。对外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不熟悉就无法在实际生活当中将语言进行充分的利用,更不能在展开英语教学的时候将语言运用灵活。作为文化的载体,教师在展开英语教学的时候,需要有效地利用语言文化,若是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不够了解,那么在教学的时候,面对不熟悉的英语语言就不能有效解决英语学习中的困难。教师对国家的文化不够了解主要是由于文化差异的不同,这也就导致了对英语国家文化掌握不深。在英语教学当中融入文化教学,将英国的茶文化融入到教学当中,作为英国人们最喜爱的饮料之一,对英国茶文化的掌握有利于帮助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有效的了解,还能够通过文化教学让学生不断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提高自己的动机,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3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实施

3.1中西文化的比较问题

在展开英语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就要让学生对中西茶文化的差异进行充分的了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组合决定了认知的方式,为了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时候,能够形成正确的交际风格和语言行为模式,就需要从文化认知出发,帮助学生对交际规范和词句法方面进行有效的掌握,面对交际化外语学习的时候,通过学习能够摆脱困境。由于中西方在茶文化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展开英语教学当中,可以将中英两国不同的茶文化贯穿到教学内容中,例如,教师在进行英语听力教学的时候,一般都会对其中涉及到的新词汇进行介绍,教师可以利用与中英茶文化差异的知识作为背景,将新的知识词汇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例如:black tea在英国指的就是“红茶”,将这类型的新词汇与听力教学相结合,并且教师还可以介绍中英饮茶风俗和习惯上的不同,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新词汇的理解,还能够加深词汇的熟悉程度,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3.2外来文化的导入问题

虽然利用中西茶文化的差异能够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教师还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外来文化的导入,教师在导入外来文化的时候需要经过三个层次:

首先,在讲授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的时候,需要将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知识为学生解释清楚,将外语学习中可能影响到学生理解掌握的障碍消除,这是文化教学必定经历的一个问题,在导入词汇的时候也要重视将文化因素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只有营造出良好的文化背景,才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质量。

其次,文化知识的导入必须具有系统性,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对每篇课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列出全课文的文化框架,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知识。

最后,文化内容的导入不能局限在一个范围内,必须扩大文化内容的覆盖范围才能够让学生充分的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一般的文化表现形式有两种,其一是文化社会模式;其二是文化价值系统,只有对两种文化表现形式进行综合的概括,才能够将外语教学中的语言现象充分的表达出来。

3.3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

教师利用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来展开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文化认知结构,通过不断分析外语教学当中的语言现象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文化认知模式不断完善。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自己定位在引导者的位置上,形成有效的互动关系实现教学相长,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提高对英语的运用能力,规避语言学习当中出现的高分低能的现象,提高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目前大部分的学生在使用英语的时候缺少得体性,在正式的语言运用场合中,时常出现中文式英语的情况,所以改变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也是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进行进一步的专业学习。

4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中,利用中西茶文化的差异展开文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水平,还能够帮助教师充分的利用文化教学方式。文化导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受到教师的欢迎,其有利于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和文化交流能力的增强。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中西茶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语学习和教学,不仅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更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以此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文杰.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1):220.

[2]李云川.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导向失衡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1-84+88.

[3]梁爽.中西文化差异与商务英语教学[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0):104-105.

[4]罗健京,刘也玲,邓云华.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10):64-67.

[5]叶莹,冯新华.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以培养学生中西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为例[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54-157.

[6]贾越明.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6):161-162+165.

小学协商学习蕴含的文化特质 篇8

协商学习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新的学习范式,可以灵活运用于小学数学、语文以及英语等各个学科领域,其自身蕴含着一定的文化特质。平等协商是着眼点,为小学协商学习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前提;对话交流是切入点,为小学协商学习活力的释放注入了新鲜血液;合作参与是着重点,为小学协商学习的有效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反思、多元与发展是支撑点,为小学学习方式的更新提供了动力支持。

关键词

协商学习 小学生 文化特质

协商学习是教师与小学生通过合作、对话的方式来进行知识建构、自由体验、自我探索的生命历程和经验积淀的活动过程,以其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独具的文化魅力绽放于小学教育以及学习生活之中。协商学习来源于学习者的自主权意识,来源于学习者需要、兴趣和愿望的满足[1]。作为一种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特质的学习范式,协商学习为丰富小学的教学方式以及学习体系提供了一个蕴藏于对话中的全新视域。协商学习不仅是一种彰显民主品质、关注生命价值、充满对话精神的学习形态,还是一种追求小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小学生参与权利的学习模式。协商学习中蕴含的文化不仅是一种追求不断创新、注重实践反思的文化,还是一种以小学生为本位、注重提升小学生生命价值的文化,更是一种彰显着人文关怀、充盈着民主意识、体现着平等精神的文化。

一、 平等协商:小学协商学习的必要前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协商学习追求与倡导的是平等协商,强调教师与学生等各主体间在交往过程中的身份平等与人格完整、价值认同。在协商学习的过程中,参与的主体都有同等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要学会认真地倾听别人的观点。然而,在现实的学习活动场景中,平等协商的达成往往为教师的权威和规范所取代,主要表现在,教师在“教学目标上拥有极大的决定权、教学内容上拥有极大的解释权、教学过程上拥有极大的控制权、教学方法上拥有极大的选择权、教学评价上拥有极大的裁决权”[2]。也就是说,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教师更多地扮演着支配和控制小学生的角色,对小学生发号施令,小学生被迫屈从,他们的自由天性往往被压制、需要往往被漠视、感受往往被忽略,他们失去了自由、自主、自我,彻底地成为了教师的附庸。小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话语权的沦陷以及生命价值的迷失,形成了一个在权威压迫下的整齐划一的课堂管理体系,没有意义创造的生成,没有民主与自由的彰显,小学生在条条框框的规范、禁锢下,无法真正地驾驭自我,无法成为真正有能力的学习者。

协商学习的最终旨归在于营造一种和谐的师生观,其实质是在教师和以小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关系之间建立起一个“平等协商”的双向互动关系。首先,平等协商不仅注重教师对小学生天性的尊重、对小学生需要的满足、对小学生灵魂的关注、对小学生生命的呵护,还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人格和尊严上的独立、平等,教师需要放下其在“知识庙堂”中的权威者身份,以“平等中的首席”出现在小学生面前,在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中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相互包容。其次,平等协商还强调教师为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营造关爱、分享、尊重的教学“场域”,给予他们自由表达、主动提问、自主探索的空间,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发挥教师自身的支持和协助作用,满足小学生欲望的释放和情感的宣泄。因为只有在互尊互爱、宽容和谐的教学氛围下才能实现主体双方生命状态的相互关照。教师和小学生围绕某个话题平等协商的过程,也是教师用自我的“生命”润泽学生的“生命”的过程,还是教师用自我的“生命”唤醒学生的“生命”的过程。

二、 对话交流:小学协商学习的活力源泉

对话交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达成默契、形成“意义溪流”的黏合剂,是人们通过认真倾听与真实表达而使真理脱颖而出的深层机制,是平等主体共同交流以构建和改造共生共存世界的活动[3]。教师与小学生通过对话、协商共同作出有关学习的决定,共享学习的权利,目的在于使每一个小学生都成为主动、自觉、高效的学习者,以改变过去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以及受强制的不情愿状态。师生双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交流,彼此真诚相待、尊重信任、分享参与,在沟通中实现精神的交流、经验的分享、生命的升华。教师之所以要与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是因为对话和交流是促进小学生自由地想象、创造进而产生融合的现象。对话交流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多向沟通,使彼此不同的思想、见解在交流和碰撞中得以融合和升华,接纳不同的观点、想法或建议,分享彼此的思考、领会和发现,实现教师和小学生在思想和精神上的共同发展。总而言之,在教师和小学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让小学生的思维参与探究,将小学生的思考付诸行动,让小学生的经验得到分享。

协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维持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实现教师教学反思、达成师生共同目标的多维交往的实践活动,实质是教师和儿童“对话和交往”的过程,是具有差异的生命体(教师与儿童)之间的积极、主动的交往、对话的过程,更是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创造的过程[4]。协商学习着眼于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和热情,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与对话,通过对话交流来商定小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活动的形式、达到的目标、评价的方式等,从而使他们处于被唤醒和激发的状态。因为,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知识经验、生活经历,彼此之间的对话交流有助于儿童文化的创生和视界的拓展,有助于丰富小学教学体系的文化底蕴。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通过交流与对话,增进彼此的相互了解、相互认同,并合理调适自己的“在场”姿态,重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结构,从而真正处于“共同成长”的生命状态。对话和交流不仅是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灵魂的沟通,更是他们的生存方式、生命状态的相互参照。在对话和交流中,使主体双方从彼此对立或者互不交往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实现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追问、相互认同,从而真正调动小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提升不同主体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三、 合作参与:小学协商学习的有力保障

“儿童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探究者,学习过程是个体能动地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小学协商学习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相互作用进行,强调的是小学生之间的合作分享,注重的是小学生的主动参与,关注的是小学生的自我建构,这就需要教师尊重他们的兴趣、需要,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愿望和热情,关注他们生命的自主性、创造性,给予他们自发合作、自主选择、自由发展的空间与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小学生成为真正的有能力的学习者。协商学习有效进行的有力保障依赖于小学生的合作分享、主动参与,因为没有学生合作参与的学习是静止的、封闭的,没有学生参与的学习是死气沉沉的、毫无活力的。协商学习的过程不是一种强迫灌输和高压控制的过程,而是一种主体双方进行民主交谈、协商对话、交流碰撞的过程,强调营造一种自由、民主的氛围,形成一种和谐、宽容的主体关系,将传统学习模式中刻画的冷漠与呆板演绎为一种真正的不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演绎成一种真正的合作和参与。

库克认为,“孩子们也是人,他们有能力成为成功的协商者,与成人一样,他们有需要、愿望和观点,他们将努力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并且他们能理解在协商中会涉及到一些不可避免的约束和不可能的因素,他们为了自己的目标会更加努力学习。”[5]协商学习主要强调通过不同主体的合作参与,共同商讨,从而制定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多维的课程标准、弹性的教学计划、灵活的课程目标、开放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每一个主体不仅要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运用民主协商的方式,学会对人真诚、与人合作,通过对话来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在协商学习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那么就不仅应关注学生作为“具体完整的人”在探索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还应将学习的过程视为充满活力的探索发现、共同体验以及合作分享的过程,视为教师和小学生协同进行意义建构的生成性过程以及赋予他们发展价值的创造性过程。教师作为小学生探索周围世界的引领者、支持者、合作者,引导他们通过主动探索从而满足自我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他们合作分享、主动参与的意识以及作为未来公民应具备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民主意识,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主动与教师或同伴进行合作分享,真正地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创造者。

四、 反思、多元、发展:小学协商学习的动力支持

小学协商学习评价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是促进小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的过程。协商学习评价的旨趣在于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僵化的、单维度的评价标准,淡化和摒弃传统意义上的等级评价以及筛选功能,要求教师学会用反思、多元以及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协商学习通过小学生的表演、表现以及作品展示来进行评价,并且关注发展、强调多元、注重反思,关注学生的自评以及他评,鼓励他们参与制定评价标准,并且基于一定的现实情境,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并进行随时评价、随机评价。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评价,以开放、包容、尊重的态度支持他们大胆参与评价,并帮助学生树立参与课程评价的信心,对他们的评价应有耐心,通过营造平等、民主、自由的氛围为其提供相应的保障。总的来说,协商学习的评价不仅要求注重评价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交往、学习特点等,还强调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不仅评价小学生的交往合作、探索欲望与操作能力等方面,也要关注小学生在学习中的投入程度;既要了解小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还要关注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能力与发展方向。

美国学者雷德指出,协商学习是“ 解放教育学,是反思的基地、发展的基地,是获得学习经验的基地”[6]。首先,协商学习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承认并尊重每个学生在经验、兴趣、认知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充分尊重他们的本体价值,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发现他们的个性特长,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培养其独特的创造力。其次,注重多元化的评价,协商学习评价的过程不仅是师生共同协商的结果,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评价中来,协助教师制定评价的具体标准,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让评价更能体现小学生的需求。最后,协商学习的评价注重反思,反思和批判是协商学习的精髓和核心,不仅包括教师的反思,还包括学生自身的反思,不仅包括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反思,还包括对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反思,从而促进教师和每一个小学生在反思中获得共同提高。协商学习强调以发展、多元、反思来支撑课程评价,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和生成性、独特性和创造性,成为小学学习方式不断更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孙来成.论协商学习[J].中国成人教育,2007(22).

[2]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1.

[3] 王天平.论对话教学低效性的病理与纠偏[J].课程·教材·教法,2012(11).

[4] 杨莉君,康丹.论幼儿园课程的生命价值[J].教育导刊,2006(10).

[5] Garth Boomer.Negotiating the Curriculum:Education for the 2lst Century. London & Washington,D.C:The Falmer Press,1992:17,170,170,21.

上一篇:优秀教师演讲稿:爱我圣小团结奉献下一篇:应届毕业生面试英文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