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康档案的简历表格(精选12篇)
建立健康档案的简历表格 篇1
个人健康档案
姓 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诊疗序号: 身份证号: 民族:
联系电话: 手机号码: E-mail: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出生地: 省(市/自治区) 长期居住地: 省(市/自治区)
您的主要职业类型及职务:
您当前的婚姻状况:(请选择以下其中1项,在“□”处打“√” )
□未婚 □已婚 □离婚未再婚 □离婚后再婚 □丧偶未再婚
□丧偶后再婚 结婚年龄(初次)
您的饮食习惯和口味:(请选择以下项目,可多选,在“□”处打“√” )
□喜甘甜 □喜辛辣 □喜酸 □喜咸 □喜清淡 □喜油腻
□喜炙烤 □喜冷、喜凉 □喜热 □好吸烟 □好饮酒 □好饮茶
□其它: □以上都不是,本人无特殊饮食习惯和口味
您的睡眠习惯:(请选择以下其中1项,在“□”处打“√” )
□早睡早起 □晚睡晚起 □早睡晚起 □晚睡早起 □不规律
平均每天睡眠:约 小时;通常每天夜间 时 分开始睡眠。
您的锻炼习惯:(请选择以下项目,可多选,在“□”处打“√” )
每周锻炼的时间 小时,次数 次,主要在□早、□中、□晚锻炼;
锻炼的方式:□跑步 □游泳 □健身器械 □球类(羽、乒、保龄)
□太极 □瑜伽 □气功 □其他
您既往是否有以下疾病:(请选择以下项目,可多选,在“□”处打“√” )
□高血压 □高血脂症 □糖尿病 □肝脏病(脂肪肝、酒精肝炎、肝硬变等)
□胃溃疡 □癌症 □脑卒中 □心脏病(心肌梗死、冠心病等)
□骨质疏松症 □肥胖症 □支气管哮喘 □严重外伤史
□精神疾病 □其它疾病:
□从未发现有任何疾病,或是偶尔有些感冒、身体不舒服等。
您有过敏史:□无 □有,过敏物质:
您经常服用何种药物:
个人史:(请选择以下项目,可多选,在“□”处打“√” )
母亲生您时的年龄 岁,是□否□顺产,您排行 ,还有 弟 兄、姐 妹
月经(限于女性)初潮年龄 岁,每次月经持续 天,每隔 天行经一次;
经量:正常□ 偏多□ 偏少□;是□ 否□ 痛经;白带颜色:无色□ 偏黄□ 偏暗□,味:无味□ 腥臭□ 其他 ;孕 产 。
您的家族(三代内)有何遗传病:
其他需要特殊补充的:
建立健康档案的简历表格 篇2
一、建立真实的、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意义重大
1、能够有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源
“小病到社区, 大病进医院”, 是为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成本和管理成本要比大医院的小, 加上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给予补贴,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定吸引居民的优惠政策, 药品价格普遍降低, 使得到社区看病比到大医院看病花钱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为居民免费提供健康检查、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免费进行计划免疫、免费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免费提供老年人、孕产妇及儿童的系统保健、免费提供计划生育的技术咨询, 对慢性病人提供健康干预, 并开展疾病的康复服务。让居民就近得到价廉的基本卫生服务, 降低了人群的发病率。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源即得到了有效利用, 又取得了社会效益。
2、能够有利于对居民疾病全过程的诊断和治疗
社区健康档案体现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以及与健康有关系的环境生活习惯等相关信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就是让居民就近得到价廉的基本卫生服务。在方便居民解决基本医疗问题的同时, 通过对居民的健康检查, 建立健康档案, 筛查高风险人群, 吸引居民首诊在社区, 可以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 减轻居民的就医负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健康档案, 可以全面了解居民的健康情况, 记录居民的以往病史及诊疗状况, 通过与大医院联网, 可以减少很多初诊环节, 有利于对居民疾病全过程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还可以减少很多诊疗费用。
二、推进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建设, 提高健康档案管理水平
1、开展健康档案管理人员适宜技术培训, 提高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
预防保健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适宜技术培训, 重点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辖区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服务时, 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2、加强居民健康档案使用和管理, 提高健康档案利用效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在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 对已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的居民复诊时, 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 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 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对于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 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3、推进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建设, 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
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力度, 有计划地推进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 并在技术条件和管理规范的基础上, 逐步实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网络化, 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效率和水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之初应考虑到电子化和信息化问题, 提前做好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过渡的准备, 通过建立统一的健康档案信息化平台, 才能实现多医院间合作和资源共享, 达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健康档案信息资源的目的, 这是健康档案有效管理和利用的必要条件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印发了〈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 (试行) 〉的通知》, 2009, 5。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篇3
健康档案,指居民身心健康(正常的健康状况、亚健康的疾病预防健康保护促进、非健康的疾病治疗等)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通过周期性健康体检、院内外医疗卫生服务、入户调查等多种形式获取农民健康基本信息。我县已实行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所有档案都录入肃宁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信息、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它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其它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它白接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好处: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过程,就是一个疾病筛查与预防的过程,可以及早发现很多疾病。如逐渐增多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很多患者自己都不知道,长期忽视很容易加重病情,增加医疗费用。
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可以普及健康知识,从而改变人们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提高健康水平及卫生健康质量。
只有建立健康档案、真实的健康档案,卫生院、卫生室才能了解居民对卫生院、卫生室的服务需求,从而提供优质、综合、连续的卫生服务,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宣传资料 篇4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宣传资料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精神。通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政府责任,对城乡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到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普及,城乡和地区间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到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机制基本完善,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干预措施效果,确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适时调整。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公共卫生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可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上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现阶段,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等。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
各级政府要把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的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接受社会监督。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各级地方政府要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作为重大民生问题纳入政府任期考核目标,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逐步使城乡居民平等地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5.农村地区在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可增加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和变更情况,及家庭成员主要健康问题,社会经济状况,农村家庭厨房、厕所使用,禽畜栏设置等信息。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自查报告 篇5
----盘县普田回族乡卫生院
县卫生局、县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
为使今后能更好的开展健康档案建立工作,总结建档经验,我们对2011年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过程和所建档案质量进行了自查,回顾了本在建立健康档案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检查了已经建立的健康档案有哪些质量问题和需要加强力度的地方,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
根据《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培训指导”,我们制定了本乡“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对参加健康档案建立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考核了各村社人口情况。购置了血压计、听诊器、视力检查表(其他检查设备医院自备)等一应所需设备。院长亲临村、寨靠前指挥,与村、寨领导接洽取得支持。授权专人负责,卫生院公卫组全体人员参与,各村乡村医生协助工作,一台汽车专供下乡使用,风雨无阻,积极认真的开展了健康档案建立工作
二、建档数量
按照县卫生局有关文件“关于下发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目标的通知”(按规范建立、管理健康档案,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使用性)的文件精神。院长把建立健全健康档案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亲自领导督办,在财力、物力上加大支持力度。全体参加建档人员废寑忘食努力工作。在本乡外出打工人员较多,人员流动性大的情况下,我们建立健全了农村居民健康档案6702份(录入电脑并上传成功6702份),完成 1 了上级规定50%的目标。建立完成情况详见下表。
三、建档质量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县卫生局统一印刷了各种表、册,使得建立档案所用表页达到了规范化。我们按建档流程通过门诊和下乡入户开展了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建档过程中我们坚持执行“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采取门诊筛查出的慢性病人立即建档和携带检查设备下乡定点建档的方法,对在乡人员进行了一般体检和健康档案建立。
对所建档案我们按包村负责制分工进行审核、检查、并计算体质指数后由专人再检查并进行规范的17位数编号,在工作很忙的情况下,我们在计算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上先行录入固定不变信息和一般情况,对重点人群进行分类,实行固定档案和动态档案分类管理,以使慢性病人、60岁以上老年人和0—6岁儿童及孕产妇能在规定访视日期得到及时访视和登记。
四、工作不足
实际工作中,由于对上级文件精神理解不深,对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认识不足,不能及时总结经验,走了一些弯路,有些业务到现在还不够 2 清晰。同时、自觉任务重、时间紧,加之学习不够,导致业务不熟。通过自查发现,在建档工作中出现字迹潦草,文字省略、信息不全和体检过程中有不够认真、数据失真等现象发生,这会致使健康档案填写合格率不可能达标。
五、今后工作打算
通过本院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建立过程和档案质量进行自查,对发现的不足和存在问题,要加大整改力度,对参加档案建立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强化责任意识,对上不符合标准的健康档案要认真复核、完善、更新。在提高领导和工作人员相关业务水平和认识的同时,我院拟采取如下措施继续开展健康档案建立工作:
1、由本院工作人员专职负责并亲自完成建档工作,仍然由乡村医生参与本村建档工作的协调、协助,不用乡村医生进行档案录入实际操作。
2、仍采用门诊建档和下乡定点体检建档相结合的方法建档,但不搞全员集中下乡突击完成任务的模式,而采用专组下乡定点。仍携带设备现场体检、现场录档,保证建立健全每份完整符合标准档案,在力求质量达标的前题下,保证建档达标数量的完成。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力争在完成人员健康档案建立健全的同时,将部分家庭健康档案建立完成。
4、建立完成的健康档案由分片人员进行审核和体质指数数计算后,按各村排号做好人员或家庭编号,由相关人员在计算机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后,将固定档案存放档案柜,将重点人群分类的动态档案交专人负责处便于适时访视和更新记录。
5、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严格要求,加强领导,强化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真正做好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各项工作工。
以上自查情况敬请各级领导核查并给予批评指正。
盘县普田回族乡卫生院
建立健康档案的简历表格 篇6
关键词:健康档案,农村居民
近年来,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自2009年国务院提出“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 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的意见以来,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成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重点[1]。同时,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也为社区卫生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 规范健康档案管理, 积极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 对促进卫生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意义
居民健康档案可以帮助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了解所管辖的社区内的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流行病学特征等, 进一步筛选出某种疾病的高危人群, 开展健康指导、生活方式干预、用药指导等健康管理工作, 为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提供重要的信息;健康档案是全科医生及护士开展全科诊疗的工具, 能够为全科医生提供患者充分的基本情况, 有利于医生全面把握患者的健康问题, 为实施高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了有效的实施途径;健康档案可以为医学教育和科研提供珍贵的临床资料, 还可以作为处理医疗纠纷、差错、事故等的重要法律依据, 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2]。
2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积极性较低
大多数健康或亚健康居民的健康意识淡薄, 认为没病就是健康, 不需要体检或怕花钱而不去体检, 缺乏“未病先防”的正确健康理念;部分居民对建立健康档案持怀疑或排斥态度, 不愿意将自己以及家人的基本信息提供给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 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隐瞒病史或者回避, 使工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的工作受到很大的阻碍。
2.2 居民健康档案的开发利用程度不够
虽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建立了健康档案, 但是这些健康档案并不能被有效利用, 甚至建立以后就被束之高阁, 完全不但发挥不了作用, 成为死档, 使健康档案的建立等工作成了一种形式化的工作, 不能起到有效的疾病预防及提供信息的作用[3]。
2.3 社区居民复杂, 收集信息困难
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区域都比较大, 区域内居民的民族、工作单位、知识层面、经济水平、宗教信仰等都存在较大差异, 如果不熟悉居民能够的这些方面的资料, 将会为工作人员与居民交流以及手机信息造成很大的障碍, 例如不同的民族信仰不同, 对别的民族的人会有一种排斥心理, 影响了交流;而且现代社会人们的居住地经常发生变化, 流动性较大, 即使收集了资料、建立了档案, 但有可能很快就搬走了, 并且租住户现象非常普遍, 如果有人搬出去或搬进来, 就会造成健康档案的漏建或重建, 非常不利于慢性病等的长期干预和追踪观察, 也增加了社区卫生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居民的知识层次不同, 知识层次较低的居民可能对建档工作不能理解和接受, 而知识层次较高的居民大多有公费医疗, 觉得不必再建立健康档案, 不配合工作。
2.4 从事建档工作的专业人员不足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只承担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这一项工作, 还承担着辖区内的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指导等多项工作, 使得人员不足, 工作量较大, 难以有效完成建档工作[4];另外, 由于居民档案建立工作的开展在本社区服务中心仍处于初步阶段, 大部分从事建档工作的工作人员对建档工作不熟悉, 极大地影响了健康档案的质量及速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存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偏低等问题, 也制约了健康档案建立的效率和质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虽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但是仍存在基础硬件设备陈旧、短缺等问题, 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的健康查体、诊断、治疗等要求, 也限制了建档工作的开展。
3 做好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的对策
3.1 依靠政府的力量, 落实责任
政府对健康档案工作的支持做好档案建立工作的有力保证, 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把档案建立工作作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并进一步明确职责、层层落实, 建立有效的考核或奖励机制, 确保健康档案建立工作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3.2 进一步加强宣传, 提高居民建档的积极性
虽然在政府的支持下, 进行了一系列宣传, 但是居民的健康意识及建档积极性仍需进一步加强, 不断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 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 同时还要对社区档案建立及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及意义进行宣传, 以减少居民的排斥和怀疑心理;社区中心的工作人员也要通过健康讲座、海报、义诊等活动, 增加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居民中的知名度和可信度, 以促进建档工作的顺利实施;通过宣传提高居民的建档意识, 使居民能积极参与到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健康管理中来, 积极配合健康档案的建立, 并主动在健康信息发生变动时及时反馈给社区工作人员。
3.3 培养建档的专业人才, 提高社区卫生机构的专业水平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 为建档工作配备足够的专业人才, 并给予专业的学习和培训, 以确保健康档案的质量;通过政府参与, 举办全科医生岗位培训、规范化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 提高卫生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相关知识的学习, 并重视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的掌握, 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技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业务素质, 使他们熟悉健康档案归档、相关法律法规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提高健康档案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素萍, 武靳云.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吕梁学院学报, 2012, 2 (1) :93-95.
[2]高斌, 马海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0 (4) :281-283.
[3]孙丽萍.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 2012, 10 (1) :31-32.
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总结 篇7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为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将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启动
2010年6月4日召开了“全旗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居民健康档案培训暨启动会”以来,全面推进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制定了《科右前旗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项工作制度、工作职责。为保障健康档案的建档质量,健康档案培训班4期,并逐级培训,500余人参加培训。各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指定一名专职档案管理和信息报送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的建立、收集、汇总、管理等工作,并严格按照《档案管理法》和《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来管理居民健康档案。
二、工作实施情况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群为重点,在全旗以村为单位全面铺开,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通过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为35岁以上的首诊患者测量血压、对0—36月儿童和孕辛双全妇进行规范化管理及健康评估等方式,为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并加强管理。
三、工作完成情况
目前,全旗城镇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人数为9000人份,计算机管理人数为8794份,建档率为75%,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人数为204358人份,建档率为66.89%。0—36个儿童数为9567人,管理数为8243人,管理率为86.16%,规范化建档率为86.16%;产妇数为2907人,产妇系统管理数为2575人,活产数为2920人,管理率为88.18%,规范化建档率为88.18%;筛出65岁以上老年人9805人,管理9502人,管理率为96.9%;筛出高血压4486人,管理2866人,管理率为63.9%;筛出2型糖尿病人785人,管理676人,管理率为86.1%;筛出重性精神193人,管理68人,管理率35.2%。
四、工作中不足
1、对辖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的归纳总结和信息分析不足。
2、发现辖区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实施针对性干预不及时,工作开展得不具体。
3、健康档案内容补充不及时。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整理、分析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和相关资料,分析、总结影响辖区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
2、针对主要问题,实施针对性干预,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等服务。
启东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 篇8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版)》和省卫生厅、财政厅、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实施意见》、南通市卫生局《2011年全市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工作要点》精神,决定开展新一轮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为确保建档工作顺利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建立群众自愿与有效组织推动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规范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程序。
(二)建立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有效衔接的运作机制,增强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效果,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的动态更新与有效利用。
(三)2011年,各镇建档率达辖区总人口的80%,重点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妇女、0-36个月儿童等)建档率达到90%;2012年,各镇建档率达辖区总人口的90%,重点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妇女、0-36个月儿童等)建档率达到95%;到2013年,各镇建档率达辖区总人口的95%以上。
二、工作任务
(一)规范建立纸质初始健康档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具体负责。初始健康档案的建立,要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和2011年安徽省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设要求,在尊重居民意愿的前提下,通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常门诊、健康体检、医务人员入户服务等多种方式,采集个人基本信息。初始健康档案以纸质形式记录,保存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或乡镇中心卫生院。
(二)强力推进电子化健康档案。使用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信息采集与查询系统,录入纸质记录的初始健康档案信息;尽快建立与电子健康档案相连的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医疗机构医生工作站和村级业务管理系统,明确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及有关人员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采集与查询系统录入、归集相关信息的权限和职责,在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即时更新、维护建档人员的健康信息,逐步实现健康档案的电子化。
(三)规范使用电子健康档案。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应当调取并查阅健康档案,及时记录、补充和完善健康档案。要做好健康档案数据和相关资料的汇总、整理和信息统计与分析等工作,了解和掌握建档人员健康状况动态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适宜技术和措施,对发现的卫生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服务。要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契机,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变服务模式,实现对居民健康的动态和连续管理。
(四)规范管理健康档案。卫生服务站按不同的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妇女、0-36个月儿童、其他)分组、分类存放纸质档案。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调取、查阅、记录、存放等制度,明确健康档案管理相关责任人,保证健康档案的方便使用和保管;要建立健康档案安全制度,切实保护居民的隐私信息。
(五)加快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与辖区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传染病报告、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卫生监督以及医院电子病历等各类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起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三、工作进度
(一)准备阶段:(2011年4月)
各单位要成立组织机构,组建专业队伍,开展人员培训,要制定工作计划,要加强与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等基层管理组织和辖区单位的协调与沟通,取得支持,召开动员、培训会议,部署初始健康档案信息采集与录入工作;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积极宣传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引导居民自愿参与建档工作。
(二)信息采集阶段:(2011年4月-2011年6月)
1.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入户采集信息。采取入户调查询问、目测、测血压等方式采集个人基本信息,信息的采集坚持自愿原则,调查对象在纸质居民健康档案的知情同意书签名后方可进行,其中居民的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一定要准确,以便督查及随访。填写纸质健康档案(以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统一的身份识别码)。
2.组织健康体检等形式采集信息。以镇为单位动员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到各自所在地承担体检任务的医疗机构进行免费健康检查。
3.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慢性病人、妇女、0-36个月儿童等其它重点人群采集健康信息。
各单位在组织采集纸质健康档案信息的同时安排好健康档案信息的网上录入,为确保录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分院)要对各村已采集的纸质信息进行抽检,抽检合格的方可进行电子化录入。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随时对抽检合格的信息进行电子化录入,有条件的也可以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分院)统一组织录入。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确保2011年8月底前完成电脑录入任务。
第三阶段:(2011年10月)
逐步开展使用医生工作站和村级业务管理系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以上,实现健康档案动态管理;修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绩效考核;初步建成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各类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镇(乡)成立组织机构,统筹、协调、指导、督查工作的开展。
(二)落实运行经费。把健康档案的初始建立、保管保存、日常运维、人员培训以及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等费用列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保障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任务顺利落实。
(三)强化质量控制。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分院)要建立由慢病管理人员、妇幼保健人员等组成的质量控制组,每天对建档质量进行督查,及时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存在问题。质量控制组要及时对各卫生服务站采集的信息进行抽检,各卫生服务站站长要逐份审核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是否填写错误、重点项目是否填全、并在纸质居民健康档案签字;信息错误或重要信息未填写或填写信息存在逻辑错误为不合格档案,对不合格的居民健康档案退回重新询问填写。市每月对各镇建档情况进行督查,了解建档进度和质量,对督查过程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落实整改措施。
(四)实施绩效考核。要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定期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建档、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等财政补助挂钩。同时,要大力开展人员培训,普及建档基本方法,提高收集管理和应用健康档案信息的能力。
(五)加强信息沟通。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进展情况月报制度,及时掌握、交流各地工作动态和进展。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旬第一天下午下班前将上旬督查结果及社区建档进度报表报卫生局社会卫生科。
五、工作考核
居民初始健康档案信息采集与录入电子档案的经费补助标准为每完成1例补助3元(其中5-10%作为宣传发动费);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的经费补助标准为每完成1例体检任务补助35元(包含完成规定的体检项目、完整的体检表格和各项检查单、纸质健康档案记录、网上录入的信息要及时准确)。根据各镇建档、体检质量和数据实行考核拨付经费,考核得分达95分为合格,每上升1分,经费上浮1%,每下降1分,经费下浮3%,考核细则另行制定。
附考核指标:
1.健康档案建档率80%(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其中重点人群建档率90%;
2.健康档案合格率98%(填写合格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3.健康档案更新率95%(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4.健康体检质量合格率100%;
5.信息录入准确率、及时率100%;
浅谈建立老干部健康档案的重要性 篇9
一、老干部健康档案重在信息的收集
大量临床医学经验证明, 多数慢性病患者的疾病发生与恶化都是可以预防的。而当知道自身潜在的患病危险因素后, 再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时, 就会有的放矢。在目前我们提供的这些危险因素中, 部分因素是不可改变的, 如:年龄、性别、家族史等。但是, 还有部分因素 (如:体重、血压、血糖、运动水平等) , 则是可以随着生活行为的改变 (如:合理膳食、增加运动、戒烟等) 而发生变化。
我们知道, 个人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 通常可以对多个危险因素产生影响。例如:增加运动量和合理膳食, 可以降低血压, 增强体质。而这些因素的协同作用, 则可以同时降低多种慢病 (如:糖尿病、冠心病、中风和乳腺癌等) 的患病风险。由此可见, 个人生活行为的改变可以对个人患慢病的风险产生深远影响。在慢性病发病的早期, 即在没有出现可明确诊断的症状之前, 通过动态观察一些生理医学信息的变化, 可以做到慢病的早发现与早治疗, 从而有效预防慢病的发生与发展。由此可见, 准确、如实地收集个人健康信息, 是成功地做好健康档案的第一步。
健康档案信息的收集包括体检记录、门诊、病史、各种影像信息及相关的药物治疗信息跟踪, 还包括个人的生活饮食习惯等等。我们只有掌握了全面、准确、详实的信息资源, 才能为老干部对症下药, 真正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为老干部的健康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 为医生的治疗提供参考。
二、老干部健康档案是节省医疗资源的一个重要体现
健康档案是以个人健康、保健和治疗为中心的数字记录, 是以人为本的数字化健康档案。跨越不同的机构和系统在不同的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实现医疗保健信息交换和共享, 将为提高病人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健康护理、推进病人康复和降低医疗费用提供有效的手段。
目前, 我们老干部就诊一般都是集中统筹管理, 都是在指定的定点医院就医。经过长时间的医患接触, 医护人员对每名老干部的健康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这些往往都只限于形式和表面的, 不能形成完整、准确的信息资料。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只能凭借印象和感觉去给老干部就医, 不可避免地重复检查或重复开药, 既延长了诊治时间, 又造成了不必要的开销。加重了病人和政府的负担, 也不利于医生对病人病史的掌握, 同时也会影响社会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老干部健康档案是老干部日常保健的引领
现在老干部的生活水平普遍比较高, 除了有病就医之外, 他们也越来越重视日常的身体保健。特别是一些患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的老干部群体, 日常保健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康档案, 加强日常保健, 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老干部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自己的某些相关的生理值做定期或定时的记录。例如糖尿患者的定期血糖、尿糖记录,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记录。通过对这些记录的分析, 有助于老干部自身及医生了解这段时期内身体的某些生理值的波动及变化, 确保了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和用药的准确性。另一方面, 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可以合理地安排老干部的膳食, 确定科学的运动方式。针对每名老干部的不同特点, 在征求医生的基础上, 记录一些运动及饮食情况。例如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 以及每日三餐的食物种类, 每餐的热量摄取量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详细记录, 综合各种生理值的波动变化, 确定科学合理的膳食和运动方式, 增加老干部对自身身体状况的了解, 明确自身的生活饮食注意事项, 避免一些不良习惯带来的负面影响, 及时调整好心态, 正确面对自己的健康, 对一些疾病起到早预防, 早治疗的功效。综合运用各项信息, 引领老干部的日常生活保健, 让老干部更进一步明确自己该怎样饮食, 怎样运动, 怎样配合医生的治疗, 最终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四、建立老干部健康档案是做好服务工作的重心
建立健康档案的简历表格 篇10
一、农村卫生工作规范运行
一是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在全区深入开展了一体化管理规范活动,按照“项目化、指标化、责任化”的总体工作要求,实行局领导包保处镇责任制,每位局领导包保一个处镇,每周下基层调研、督导、检查工作进展情况,一周一调度,遇有问题及时解决。在全区开展了新一轮乡村医生竞争上岗,人员结构更加合理,使一批有德、有才、有能的充实到卫生队伍,全区一体化管理运行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得以规范提高。二是积极开展“星级”卫生所创建活动。在市级村卫生所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泰山区“星级”卫生所标准》。今年以来,累计投资256.6万元,新建村卫生所12处,改貌建设20处村卫生所。五星级村卫生所10处,其余98处村卫生所均达到二星级以上标准。邱家店镇中心卫生院迁址新建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省庄镇卫生院扩建项目基本完成。2个镇卫生院均达到卫生院规范化建设标准,群众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三是药品器械集中采购健康运行。在全区规范药品器械统一采购供应制度,对全区所有基层医疗单位药品实行集中比价采购,由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药库零加价配送到卫生所,药品降价率26%以上。今年以来,药品器械集中采购118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
二、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是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积极开展了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为目标,以“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为重点工作任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年活动。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高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和《泰山区“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特别是区委、区政府将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列入今年的实事项目后,区卫生局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关于落实区委区政府为民所办实事项目,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实施方案》,实行局班子成员包保责任制,每周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两次召开全区社区卫生工作现场观摩调度会议,推动和促进了实事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二是强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水平有新提高。今年以来,先后投资1867万元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配套改貌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达到省级示范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6个,已有20处社区卫生服务站经考核被授予“五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并达到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服务规范的“全省一流”标准。实现了社区居民卫生服务全覆盖率的目标。开展了社区居民健康查体,为2.8万名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查体,健康调查和随访服务全面开展。社区卫生助理员制度得到全面落实。目前,全区63名社区卫生助理员已经全部经培训后上岗,制定了社区卫生助理员职责,完善了考核评价标准,对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加强了人员培训。与市中心医院联合举办全区全科医学培训班10期,举办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1期,由大医院专家对全区社区卫生人员进行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600多人次。“健康教育进社区”和“大医院进社区”落到实处。组织由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健康教育宣讲团,深入每个社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组织141位大医院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坐诊、健康咨询活动3300余人次,深受社区居民欢迎。全面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建成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络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终端的微机网络管理系统,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管理、药品管理、基本卫生信息全部实现网上查询、上报。三是社区卫生服务投入不断加大。今年,经过市、区卫生、财政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联合考评验收,省级106.4万元、市级226万元、区级266万元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项目补助资金、区政府100万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运行
从巩固提高“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区”入手,不断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一轮试点。一是认真做好新农合医疗与服务。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规范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面搞好对参合人员的医疗服务,修订了新农合补偿方案,提高了报销比例。在全区开展了为参合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截止目前,共为参合农民免费健康体检56120人。二是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新农合管理的规定》,区新农合办公室定期不定期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对定点医疗机构择优劣汰动态管理,实行末位淘汰。三是全面推行信息微机网络管理。多方筹集资金,在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微机网络化建设与管理,将药品经营、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机构管理全部纳入微机网络监督与监管。所有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安装管理软件,以街道、镇为单位设立局域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设立信息网络中心,负责信息监管与汇总,并与区新农合管理网络连接。参合病人用药由微机自动审核报销,并将信息上传至新农合管理办公室予以时时审核监控,防止了套取新农合基金现象的发生,切实管好用好了农民的救命钱。
今年,我区参合农民为13.4万人,在09年农民个人筹资标准比10年增加10元的情况下,参合率达到了99.8%,比10年提高1.3%。农民个人交纳资金20元,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人均80元(其中区级37元、市级7元、省级以上36元),达到了年人均筹资100元标准。今年截至目前,全区参合农民就诊共减免补偿36.9万人次,就诊率达到了275%,新农合基金总减免补偿费用为814.7万元,占筹资总额的60.8%,其中门诊就诊减免36.4万人次,减免金额245.4万元;住院补偿5173人次,补偿总金额569.3万元,1-8月份全区参合农民住院补偿万元以上的27人,其中补偿2万元以上的6人。
四、妇幼卫生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严格执法监督,强化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加大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监督执法力度,今年对辖区内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12家医疗单位进行严格考核、校验;对从事助产技术、结扎技术、终止妊娠手术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二是规范产科管理。加强了产科硬件设施的建设,配备必须的医疗设施和产科技术人员,全区4个定点接生单位均达到《山东省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三是积极开展妇幼三项保健工作。区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妇幼卫生“三期保健”工作,与区民政局、人口与计生局联合,将婚前医学检查率纳入考核工作考核。努力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产前筛查及产前筛查工作,建立了产前筛查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不断提高妇幼系统化管理质量。
五、健康教育工作扎实开展
一是推动“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向纵深发展。作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区,全面推动“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向纵深发展。制定了健康促进实施方案,大力开展城市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加强了控烟工作力度。财源街道、岱庙街道通过了省级“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验收。二是抓好内涵建设,提升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特别注重实施计划的设计和效果的评价,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中,注重发挥和协调社会有关部门,特别是各种传播媒介的力量,共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三是继续开展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和健康促进医院活动。针对学校健康教育的特点,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控制吸烟、环境保护、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医院健康教育的特点,重点抓好门诊教育、病房教育和对院内职工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与促进贯穿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
六、农民健康档案逐步建立
结合我区既有城区、又有农村的实际,充分利用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平台,采取了多种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方式,以处镇为单位,每年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所有农民的进行健康查体,并以农户为单位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建立了方便、可及、快捷的服务模式,健全了卫生服务网络,提高了服务质量,在全区实现了人人进行健康查体,户户建立家庭档案,为各项卫生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建立健康档案的简历表格 篇11
一、工作完成情况
我辖区总共统辖2个行政村,人口约2850人包括纸质和电子档案各1486份,建档率52.14%,已完成总工作量的52.14%,建立居民健康的档案1486份。
二、工作实施的方法
(一)化整为零,循序渐进的方法。乡卫生院统一制定方案,分解到各村各户,统一组织体检、建档。
(二)农民自愿,积极引导的方式。我们统一制定方案后,组织各村村医培训学习,然后在各村进行广泛宣传,人群众知晓这项政策的好处,自觉参与进来。
(三)规范建档,求真务实的原则。我们安排专人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外出学习借鉴建档较好单位(沙河站镇)的经验,安排专人建立健康档案和健康档案的信息录入,确保此项工作积极、有效、无误的开展。
三、取得的成效
目前我们体检过的1486人中患高血压的约有 115 人,患病率在 7.73 %,其中部分人有不同程度的吸烟、饮酒史;冠心病人数10人左右,患病率0.67%;糖尿病13人,患病率0.87%,其中部分人员常年进行超负荷体力劳动,其他人员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和残疾疾病的发生,几年居民健康档案为全面、及时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坚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危险因素分析
目前根据我们的统计结果看我们服务群体普遍缺乏合理锻炼,体力劳动量较大;生活行为习惯不合理;思想认识存在误区、不能按时参加体检,这是影响他们健康的普遍因素。
五、存在的问题
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导致流动人口较大,实际在家人员相对较少,医务人员入户建档时,碰到的大多是老人、保姆、儿童以及病、残、智障等弱势群体,他们和医务人员交流存在障碍,更重要的是他们大多没有自主权,难免要影响顺利建档。建立健康档案工作开展较为困难,工作进展跟不上计划;村交通不便,人员居住分散,服务覆盖面不广。
六、工作计划
根据目前情况,我们决定下一步对我卫生室全体人员进行全体培训后,完善各项工作计划,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我们决定将逐村逐户的进行入户服务,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知晓率,争取使得我们服务的群众能够认识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和定期体检的必要性,使其积极参与其中;让居民健康档案能真正为群众服务。
七、建档中的各类原则
①逐步完善的原则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中部分内容将需要通过长期的观察、分析、综合,才能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从而逐步完善。②资料收集前瞻性原则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记录的重点为过去曾经影响、仍然在影响、将来还会影响个体、家庭健康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档案的重要性有时并非都能认识到。将伴随个体、家庭所面临问题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描述某一问题时,应遵循前瞻性原则,注意收集与问题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及时更新和保存。
③基本项目动态性原则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中的一些基本项目尚不能包含影响到个体或家庭健康的全部资料,故在应用中应对一些不符合实际或已发生变迁的资料进行及时的更新、补充。④客观性和准确性原则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是其长期保存、反复使用的价值所在。因此,在收集资料时,建档人员应在接受服务对象或其家属提供主观资料的同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通过家庭访视、社区调查获得更多的客观资料。⑤保密性原则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可能涉及到个人、家庭的隐私问题,从事建档的人员应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和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
八.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如下。1 存在的问题
1.1 社区居民观念传统,健康意识欠缺
社区居民普遍存在“健康时疾病离我很远,生病后再上医院”的想法。他们不懂许多疾病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来预防的,更没听说过健康档案这一新事物,也不懂建档的具体作用。其次,传统的医患模式是医护人员被动,病人主动,都是居民患病后再来医院找医护人员并由他们掏钱,所以很多居民对于医护人员免费上门为他们的健康建立档案持怀疑态度,甚至将前来建档的医护人员同做上门推销商品的商贩相联系,害怕上当受骗,因此,我们建档人员初次接触过程中,往往会不受欢迎,有吃闭门羹的现象。
1.2 社区居民身份复杂,存在年龄、性别、知识层次、地域(语言)、信仰等差异
老年人普遍存在听力和视力减退,甚至言语时口齿不清,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建档时医患之间的交流,从而影响建档的进程。年轻男性则认为能吃能睡能工作便是健康“,健康时疾病离我很远,生病后再上医院”,对建档工作敷衍了事。其次,村民知识层次参差不齐,知识层次低者对医务人员宣教建档的意义和作用理解不透彻。知识层次高的群体大多是国家公务员或者退休教师,他们都是医保人员,单位每年有常规的体检,认为没必要在卫生室建档,所以配合意愿很低。最后,由于信仰不同,有的居民对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特别排斥,不愿意靠近,入户建档的医务人员有时还会遭辱骂(在赵村出现过),更别提建档。
1.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财匮乏,经验不足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普遍存在人力不足、资金缺乏等问题。由于待遇低、工作量大、工作压力重,村民看到医务人员生面孔多,不利于健康知识宣教,影响医护患关系的建立,从而影响建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由于建档人员人员流动性大(没有固定人员)造成新来的同志得不到及时的上岗培训,对建档的作用及意义认识不足,建档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够,严重阻碍建档工作的进展,影响所建档案的质量。1.4已建档案管理有待完善
建档人员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普遍缺乏计算机应用知识。由于硬软件的限制,一次性输入的健康档案资料不能及时更新和添加,只能反应居民登记时的健康状况。对慢性病的追踪,随访所产生的数据不能及时录入,形成死档。对社区居民的医疗需求不能满足,影响社区居民建档积极性。2 对策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职能
2.1.1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建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为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有力的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政府实行具有一定福利性质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具体体现,因此必须强化政府职能,加大政府对建档工作的经济投入,增加社区居民预防保健经费,实行居民健康档案有偿建立和管理机制,从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保质保量完成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2.1.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的领导更要提高认识,动员全中心人员参与,制订相应的配套措施,如社区医务人员相对固定,搭配合理,分区包干负责,明确职责分工,并积极开展现场调查和档案的动态管理等工作。
2.2 争取各单位、团体、社会机构的支持、合作与参与 2.2.1 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以及村民QQ群、社区宣传栏等,宣传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职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意义和作用,居民健康档案和医保的区别,所辖社区责任医护人员名单,开始建档的时间,需要居民配合的事项等,使居民对建档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和充分的认识。
2.2.2 采取在居委会(人口学校)特别是老年人常去的地方,开展宣教健康知识,发放建档宣传单,播放健康有关的宣传片,表演有健康建档内容的文艺节目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引导居民对建档工作进一步的了解。2.3 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社区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建档的重要性,对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应有高度的自觉性,强烈的责任心。不怕拒绝,不怕辛苦,牢固树立扎根基层、时刻为村民健康服务的理念。2.4 提高自身素质,密切医护患关系
建档人员除了要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外,还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人际交往和语言沟通能力。入户调查时举止得体,语言恰当,对居民的提问回答及时,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努力提高社区居民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从而消除戒备心理,使建档工作得以顺利进行。2.5 严格建档前的培训工作
为保证健康档案的质量,对所有参与入户调查与复核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学习该档案填写的内容、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入户调查要询问的每一项目的提问示例。规范档案格式,加强责任心教育,专人控制档案质量,进行系统抽样复核以及建档后档案的管理和维护等。2.6 入户调查时特别注意技巧运用
2.6.1 社区医务人员统一工作服,工作包,工作服宜穿居民容易接受的粉红颜色,这样老年人不忌讳(有很多老年人忌讳白颜色),小朋友也不惧怕。这样入户建档被拒之门外的现象明显降低了,大大提高了建档的效率。
2.6.2入户时首先自我介绍,说明来意,进一步澄清对方对此事的知晓程度,并说明对方有知情同意的权力。对于有排斥和抵抗情绪的居民,可以先予以测量血压,同时耐心做好解释直至接受。
2.6.3 针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个性特点方法各异。与老年人交谈要注意以更尊重更关心的语言和口气,交谈时多运用“我们”两个字,以增加亲近感。对于爱唠叨的老人,采用触摸或反复给予帮助(如饮水)的方式打断其说话,不能直接打断或显露出不耐烦,以免伤害对方。对于听力障碍者,应凑在老人耳边大声说话,并辅以手势及点头等动作。对于视力障碍者,握住他的手交谈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内向、寡言者应以亲切的语言鼓励对方说话。与年轻人交谈避免沉默,避免教训性语言。与文化程度低的居民交谈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
2.6.6 私密敏感问题小心有策略地对待。不能直截了当 地要看对方的身份证,这样会引起对方反感,而看户口簿或老人证对方相对容易接受。对于婚育问题可以先从家庭人口着手,询问家里常住人口情况,然后再引出婚姻方面的问题。对于职业、收入应以聊家常的方式使对方进入话题达到访视目的。
2.7 加强档案的管理和维护
2.7.1 加强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做好动态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对健康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及时记录居民每段时间身体建康状况和跟踪、随访的结果,以使档案得到及时的补充、添加和更新,使建康档案真正做到为诊疗方案提供依据。2.7.3 做好信息的保密管理。为防止个人信息泄漏,提高居民对建档的认可率,入户调查时写错的资料不能随便扔弃。已调查记录的文字信息专机录入,专人管理,专人维护,并建立健康档案信息使用审核登记制度,非授权不能查看。做好建康档案信息保密工作,是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2.8 做好随访工作
对已建档的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人、智障残疾病人等定期开展上门随访工作,为他们测量血压、血糖,对他们进行健康宣教和康复指导,从而消除未建档居民对建档的疑问和顾虑,最终接受并配合建档
小河崖村卫生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
目 工作回顾
小河崖村卫生室
建立健康档案的简历表格 篇12
松江区九亭镇卫生服务中心位于城郊结合部, 近几年来, 随着房地产的迅猛发展, 使导入镇的常住人口急剧增加。中心在不断深化卫生改革中, 认真落实贯彻“新医改”精神, 着眼于人人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 帮助外来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档案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 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工具, 所以, 要利用好健康档案信息, 认真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为外来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 了解为他们提供社区卫生服务所存在的问题是今后工作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九亭镇设有25个居委会, 总人数为252 446人, 在社区中选择奥园居委会建立健康档案工作试点。奥园居委会常住居民7 792人, 总户数3 349户, 其中本地户籍2 192人, 总户数 1 229户, 外来常住人口5 600人, 总户数2 120户。通过宣传告知, 自愿建档的有1 200户, 建档率为56%, 依据健康档案信息, 对有卫生需求的重点家庭按卫生服务项目进行统计。其中, 60岁以上老人836人, 有高血压的414人, 糖尿病196人, 肿瘤29人, 心脑血管疾病的62人, 孕产妇127人, 0~6岁儿童153人, 残疾人44人, 精神病人35人。
1.2 方法
1.2.1 家庭卫生需求的管理。
中心以家庭医生 (中级职称以上, 具有三年以上社区工作经验) 为主体组建全科团队, 对有慢性病的人员进行干预和控制, 为老弱病残、儿童每月提供上门服务一次。
1.2.2 健康教育。
组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 每月一次讲座。根据不同季节, 印制宣传相关卫生知识的资料, 以一年四次资料入户进行宣传。
1.2.3 绩效考核。
为了激励家庭医生和其他社区工作的医务人员, 中心以数量、质量、满意度为主要绩效考核指标, 根据得分情况, 决定奖金分配结果。
2 结果
2.1 慢性病干预和控制
以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全科团队根据松江区疾控的要求, 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进行规范化管理。年内全镇高血压管理人数2 982人 (其中本地户籍人数为2 568人, 外来常住居民414人) , 规范化管理率88%;糖尿病管理人数1 052人 (其中本地户籍人数为856人, 外来常住居民196人) , 规范化管理率87%。
2.2 双向转诊
松江区卫生局搭建二级医院转诊平台, 家庭医生对应医院各科联络人, 有些疾病超出家庭医生的诊治能力, 所以由家庭医生予以转诊的病人, 二级医院一律开放绿色通道, 简化各种手续, 予以优先就诊。双向转诊工作的开展, 减少了居民盲目就医的现象, 节约了就医成本。
2.3 主动上门服务
利用健康档案信息, 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全科团队主动开展上门服务, 年内累计上门服务12 661人次 (表1) 。
2.4 培训
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 不断提升家庭医生服务水平, 中心内部每月对家庭医生进行一次业务培训, 松江区卫生局开设培训班, 通过一系列业务培训, 使家庭医生的业务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
2.5 联合体作用
二级医疗机构每月定期到社区开展一次义诊, 家庭医生根据专家的诊治范围, 合理安排社区中对应的服务对象, 既提高了家庭医生的业务水平, 又得到了居民的赞同。通过家庭医生的辛勤付出, 使很多居民在有卫生需求时, 第一时间选择向家庭医生咨询。
3 分析和建议
3.1 存在问题
3.1.1 居委会卫生服务站点配置不全。
九亭镇下设6个中心卫生室、2个卫生服务站、6个一般卫生室, 有13个居委会还未配置卫生服务站点, 对解决居民“大病进医院, 小病在社区”来讲, 还不尽如人意, 居民要求居委会配置卫生服务站点的呼声很高。在配置卫生服务站点的问题上, 房屋资源落实困难很大, 所以, 居民就近就医难以落实到位。
3.1.2 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需求较为迫切。
根据我国近几年三次对高血压慢性病调查情况看, 发病率均在上升, 高血压发病率已上升到17%左右, 也说明九亭有1万多名高血压病人, 还未纳入管理。另外, 从表1中分析, 给外来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后, 年内共上门随访12 661人次, 说明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需求较为迫切。在为外来常住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面, 由于工作量大, 医务人员紧缺, 要满足居民基本的卫生需求还存在很多困难, 需要一定的保障措施来实现。
3.1.3 政策配套制度不全, 阻碍卫生事业发展。
中心现有临床类别全科医师21名, 中医类别5名, 合计26名。健康档案建档率8.3%。依据卫生部[2011年]3号关于开展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的通知要求, 2011年常住居民建档率要达到30%~50%, 医务人员配置上全科、临床、中医的执业医师3名/万人口, 公共医师1名/万人口。按照文件标准, 按常住人口配置全科类医师, 应配置75名, 所以在人员配置上, 与人口急速增长没有形成配套机制。另外依据沪疾控《上海市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方案 (试行) 》的通知, 社区卫生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量统计计算方法, 以表1为例, 需配备3名医务人员才能完成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所以, 以文件标准对照实际情况, 人力资源上配置极为紧缺, 造成在工作中忙于应付, 在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较为被动, 完成“新医改”的卫生服务目标, 还有很多问题要及时改进。
3.1.4 居民对健康档案意识不强。
在外来常住居民中市区导入的居民有一定的建档意识, 外省市导入的居民建档意识较差, 有很多家庭直接拒绝建档, 这给建档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3.1.5 居民对家庭医生信任度不高。
有部分居民对社区医生认识不足, 总认为是农村医生技术水平不高, 平时习惯到大城市的医疗机构就医, 所以, 家庭医生制服务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开展上门服务要及在计算机上输入服务内容, 每月进行数据分析, 而有些年龄偏大的医务人员对于计算机应用还不够熟练。
3.2 建议
3.2.1 保障措施。
松江区人保局和区财政现有的政策, 较难以完成“新医改”的目标。中心现有全科、临床、中医的执业医生26名, 公共医师10名, 紧缺编制50名。同时, 由于人口多、医务人员少, 要完成日常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医务人员需要经常加班加点, 所以在调拨经费时应考虑到医务人员的加班费用等, 要在政策上予以一定的倾斜, 在人力资源配置、奖金分配上应让单位有一定的自主权, 既保证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使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得到调动。镇政府要加大对居委会硬件设施投入, 如卫生服务站点房屋和设备等。
3.2.2 加强宣传。
积极宣传建档意义, 采用和居委会、物业部门沟通协作、居民代表动员等方式入户发放宣传资料, 大力宣传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功能, 以及方便居民就医等好处, 让广大居民不断增加对社区医生的认识, 自愿地要求建立健康档案。
3.2.3 加强培训考核。
单位对家庭医生制服务每月要进行有关业务培训和质量监查, 尤其在健康档案软件中的数据分析, 需要提高其利用率, 使信息资源在居民就诊、治疗过程中得到共享和运用, 为每年一次的家庭评估提供依据, 真正发挥健康档案在卫生服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庭医生制服务中, 要充分运用健康档案的有关数据, 对整个团队的各类随访表, 做好逻辑关系、药物剂量、控制率等质控工作, 并现场抽取一定比例的人员核对, 保证慢性病人员和随访表内容一致, 从而增强档案的真实性, 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摘要:目的:评价松江九亭地区外来常住人口健康档案管理的实施效果, 为外来常住人口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首选外来人口较多的奥园居委会进行试点, 由居委会发放告知书, 而以家庭医生为主体的全科团队主动开展上门服务。结果:利用健康档案信息, 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为88%和87%, 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83%, 建立家庭病床4.3‰, 孕产妇产前保健和产后访视率100%, 0~6岁儿童计划免疫接种预约告知100%, 居民对社区卫生综合满意度上升至91%。结论:建立健康档案使外来常住居民享受到同等的公共卫生服务。
【建立健康档案的简历表格】推荐阅读:
社区健康档案建立方案08-17
高职院校单亲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07-26
关于开展“免费为居民健康查体、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敬告06-05
关于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08-24
县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07-11
涔庄村卫生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总结10-06
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11-06
名医档案的建立11-03
建立员工诚信档案的益处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