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2024-10-21

《羿射九日》教学设计(共12篇)

《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篇1

《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射、值”等12个生字,会写“觉、值”等9个字,会写“东边、光明”等18个词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住神话故事的“神奇”,激发学生对中国神话故事的阅读兴趣。

二、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不喜欢神话故事呢?有没有看过中国的神话故事呢?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是啊,中国的神话故事有很多很多,从这些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这篇神话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谁在做什么?中国的神话故事题目一般都有这样的特点。

2. 我们中国有着四大神话故事:共工触山、女娲补天、嫦娥奔月,还有羿射九日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老师板书课题):羿射九日。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通过老师刚才的介绍,你知道这篇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3. 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为什么要射日?羿怎么射日?结果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概括大意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每一句话读通顺,碰到难读的地方反反复复地读。

2.谁能够把这些词语读正确。(出示词语)

射箭 值日 熔化 艰难 爆裂 乱窜 炎热 庄稼 滋润 奔腾

4. 默读课文,找一找羿射九日的原因和结果,并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起因

经过

结果

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

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

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三、精读课文,感受神奇

(一)天有十日

1.神话故事都有自己的特点,你知道神话故事有什么特点吗?(人不可能想到的、做到的)我们讲故事时,只有突出其特点才会更加吸引人。

2.《羿射九日》是神话故事,那故事中哪个地方让你觉得感到很“神奇”?请默读课文,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我们从起因开始说。

(1)预设一:扶桑的枝头站着一个太阳,底下还有九个太阳。

是啊,树上居然能站着一个太阳,天有十日,这是多么神奇的景象啊!谁用你的.声音表现故事的神奇?

(2)预设二:每天天快亮时,扶桑枝头的太阳就坐上两轮车,开始从东往西穿过天空。

“坐上两轮车”:古人的想象是如此的丰富神奇,太阳竟然还有两轮车,多有趣啊。把太阳的东升西落比喻成太阳坐着两轮车上走过天空。多么神奇,一起来读一读吧!

(3)【出示句子】十个太阳每天轮换,给大地万物带来光明和温暖。

既然太阳能够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那为什么羿要射日呢?

预设三: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日太没意思啦,于是,他们一齐跑了出来,出现在天空中。

“太没意思啦”:确实是很神奇,古人把十个太阳想象成一个个顽皮的小孩子,有着自己的思想。

这十个太阳一起出来可怕吗?联系夏季火辣辣的太阳,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可现在是有十个太阳,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出示句子】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A.字源识字:“炙”,在火堆上烤肉串。

B.指导朗读:重读“十个、炙烤”,显示情况危急。

(4)十个太阳一同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出示句子】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出示图片)

(1)这样夸张的写法源自古人的想象,听老师读课文,闭上眼睛想象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大地上还会出现哪些苦难的景象?指导朗读。

(2)识字“熔化”:钢铁被火熔化。

(3)语用训练:被字句转化为把字句

禾苗被晒枯了。 把 。

四、学字

天有十日本应轮流值日,却因觉得没意思,十日危害人间,使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本课的生字吧。

1、结构分类。

2、教师范写:值,此,新。

3、组词练习。

4、书写练习(提醒注意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5、评价反馈。

五、总结

这样的苦难如果这种情况延续下去,人类还能不能继续生存?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有一个人站出来了,那就是——羿。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羿射九日的过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篇2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领会诗文的意境。

2.能正确朗读古诗,掌握朗读和学习古诗的方法。

3.拓展积累另外几首思乡的诗和句子。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诗中蕴涵的思乡之情。

2.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见思生情,导入课题

1.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传统佳节,“佳节”是什么意思?说说你最喜欢的一个佳节。

2.每当佳节来临,我们总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可有一位著名的诗人王维,却在重阳佳节的时候,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示:“思”,在字典中有四种意思:想,考虑,动脑筋;想念,挂念;想法;姓。同学们认为“思”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

3.这句话出现在王维写的一首古诗里面。(出示古诗)

4.引导学生读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忆”和“思”是近义词,思念是悠长的,所以“忆”要读得长一些,低沉一些。齐读课题。

5.对于王维,你们了解吗?(课件出示王维简介)

二、读顺诗文,体悟诗境

1.今天就让我们乘坐歷史的列车,跨越时空,一起走进王维少年时的心境。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语文书,自由读诗三遍,把诗读通顺。

2.谁来读,其他同学仔细听,他是否把这一课的生字读准了?

3.老师也想读一遍,请大家仔细听老师读,注意老师是怎样读的,听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能不能学着老师读一遍?同学们自己练练。

4.谁再来读,这次不光要把字音读准了,还要读出节奏。

5.我读古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6.你们的朗读把我带入到诗中了,特别是“倍思亲”三个字,悠长而深沉。一首饱含深情的古诗道出了王维的心声,千言万语汇成这样一句诗:每逢佳节倍思亲。

三、走进作者,读出诗韵

1.同学们,古诗就是这样读,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你再仔细地读一读这首诗,借助后面的注释,一行一行地读,看看自己的脑海中能出现哪些画面。大家可以就近交流。

2.诗人思念谁?他怎样思念呢?(理解“倍思亲”中“倍”就是加倍的意思)平时想不想,什么时候加倍想?“倍”,是诗人情感的浓缩,所以要读得重一点,长一点。老师读“每逢佳节倍思亲”,学生读“倍思亲”。男女生重复读。

3.为什么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引导学生理解“独在异乡为

异客”。

(1)学生理解“独”、“异”、“异客”。指导书写“异”。

(2)王维15岁那年就远离家乡到长安求学。它的家乡在华山东边的太原,长安在华山西面。七百多个日日夜夜,没有看见亲人的音容笑貌,没有听见亲人的朗朗笑声。他天天想家,夜夜想家。走在长安街上,看见的都是陌生的脸孔,听见的都是陌生的声音。

他思念母亲,在心里他想对母亲轻轻地说:(生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他思念父亲,他想对父亲悄悄地说:(生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他思念自己的兄弟姐妹,他想对自己的兄弟姐妹说:(声音渐大)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是重阳节,走

在长安街上,他想大声地说:(声音渐大)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

思亲。

这是一种多么真切的感情啊!“每逢佳节倍思亲”,它已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名句——让我们再次朗读第一二行。

4.理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在这重阳佳节诗人看到长安的人们登高,此时他想到的又是

谁呢?

学生根据注释了解“山东兄弟”。

(2)诗人最想对山东兄弟说的是(生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山东兄弟最想对诗人说的是(生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你就是他的山东兄弟,你最想说的是(生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思念是一条线,线的这头牵着王维,线的那头牵着他的兄弟。王维和他的山东兄弟都在说(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四、走进诗境,感悟诗情

1.分句引读。

单独一个人在远离故乡的地方作客,诗人感觉——(生读)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美好的节日,就更加想念家中的亲人。诗人不禁吟到——(生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今天是重阳节,诗人在遥远的外乡想到,故乡的兄弟们一定都登上高处远眺,他们一个个都插戴着消灾避疫的茱萸,就单单缺少我一个人。诗人感叹:(生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再次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领悟诗境。

此刻,你是否把王维那悠长而浓郁的思念深深地牢记在心中呢?

(指名背诵)

3.思念是一种情绪,更是一种文化。

当你们长大后,当你们远离家乡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之时,你们会觉得故乡、故乡的亲人,在你们心中永远是最温馨、最不能割舍的。

五、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今天,我们走近了一个人——王维

学习了他的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感受了他的一片情——思念之情

同学们,或许长大以后,有一天,我们会离开家乡,远离故土。从那一刻起,思念,就在我们心底滋生、蔓延……(音乐起)(课件出示)

因为思念,我们会想起王安石的(齐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因为思念,我们会想起张九龄的(齐读)“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因为思念,我们会想起李白的《静夜思》;因为思念,我们会想起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因为思念,我们会想起孟郊的《游子吟》;因为思念,我们会想起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齐背全诗。

六、作业

关于思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余再收集一些有关描写思乡的古诗词读一读。

《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篇3

课堂的导入中我出示了4幅神话故事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读过很多神话故事,能够快速根据图片猜出正确的故事,一下子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第4个故事《大禹治水》是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中学习过的,借此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关于神话故事的知识结构网络。四个神话故事的.名称结构相同都是“人物+事件”,能够更有逻辑性地引出本篇课文的插图,引出课题“羿射九日”。

在生字教学中,我采用了集中与分散的教学方式随文识字,运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弓”“箭”“射”“炙”四字追溯字源,让学生根据古代汉字图像来猜测,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印象。“晒干”“烤焦”“蒸干”“熔化”四个词出现在一个自然段中,又都是关于温度高炎热的词,我把他们放在一起集中教学,用图片感受词语的意思。并且它们的偏旁与火有关,这和本册语文书中第三单元的知识相关,让学生将其联系起来思考,学会学习时融会贯通。书写生字的教学中,我把相似字形的“炎”“类”放在一起教学,总结书写规律,当一个字中出现两个捺时,其中一个捺需要变成点,汉字中只能出现一个主笔。

本篇课文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起因,经过,结果简单复述课文。我用“羿为什么射日?”“羿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三个问题将整个故事贯穿起来,引出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析后让学生根据框架简单复述,化繁为简,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复述故事的方式。

本篇课文要求学生默读,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接触过默读,在这篇课文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两次默读,明确指出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并且用铅笔圈画关键字词。这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熟悉和掌握默读这种方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篇4

所有教学视频免费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江西省高安七小

伍鲜红

教学目标:

1、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的内容。

2、体会诗人的情感,领会诗文的意境。

重难点:

理解诗句,感受诗中蕴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铺垫情感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预设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要大家猜一首诗,请看画面(点课件)谁能猜出这是哪首诗? 生:《静夜思》

师:大家同意吗?恭喜答对了,这首诗我们幼儿园就会吟诵了,想必大家都了解这首诗的意思。你能有感情地读读?(指名生读)

师: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深沉缓慢,想表达什么情感?(板:思念)我听出了这种情感,同学们我们也一起来读读,读出作者的思念之情。全班齐读

师:当人一旦离开了家乡,独处他乡时,那家长的父老乡亲、亲朋好友,那家长的小桥流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牵动游子的心。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将思念诉诸于笔端,寄情于文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王维的一首思亲力作,走进一个流转不息、亘古未变的传统佳节。大家拿出你们的右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请大家把课题读一遍。生读题。

师:题中哪个字含有思念的意思? 生:(忆。)

师:既然思念,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就要读得缓慢深沉些。再读一遍。生读。

师: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有了解的同学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猜诗,引导学生走进关于思乡的世界,奠定思乡这一情感基础。]

二、初读,了解大意

师:好,打开书,或者看到大屏幕,读读这首诗,把它读正确,读流利。请同学们先练练。指名读。老师觉得他在读书的时候所释放出来的情感信号还不是很强烈。读书有三个台阶,刚只读到前面两个台阶,还有最高一级,有感情地朗读。怎样才能读得有感情,?怎样才能把这首诗读得更有感觉呢?我想我们同学可以结合书下的注释想一想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然后想想你能说出这首诗的大意来吗?可以吗?开始。生自学。

由小小资源吧提供http://

所有教学视频免费 由小小资源吧提供http://

所有教学视频免费

师:谁来说说?可以是整首诗,也可以是一两句诗,甚至一个词的意思。师:说对了吗?

师:言简意赅,表达清清楚楚。掌声。谁再来? 师: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看。]生读。

师:谁还愿意来说一说?

生:我独自身处他乡,是十分寂寞的。每当美好的节日来临,特别思念家乡。遥望家乡,仿佛看到兄弟们正登上高处,插上茱萸,散发的芬芳,但唯独少我一个人。

师:都插着茱萸,你是从哪一个字读出来的? 生:遍。

师:你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看。生读。

师:掌声。

[设计意图:熟读古诗,体现读的层次性;在整体把握后经历一次潜心会文的过程,为后面的品味感悟奠定基础。]

三、细读,感悟诗情

师:同学们,把目光聚焦到“佳节”这个词上来,佳节佳节,顾名思义,佳节就是——佳节就是美好的节日,也指家人团聚的日子。你能说说本课的佳节就是—重阳佳节。

师:老师想问问大家,通过你的了解,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师:你从哪句知道的?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可能我们好多人都没在重阳之日登高,可平时没少干这事,说说你登高的感觉?

(师:说得好呀,简直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师:谁还愿意说说登高是一种什么感觉?

(有点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觉。是啊,那会当凌绝顶,一LAN众山小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师:总而言之,真是登山则情满于山。同学们,实际上,古人跟我们在登高的时候感觉差不多,实际上就是希望我们能把一切污浊之气踩于脚下,祛灾避邪的作用。刚才有同学说插茱萸,能说说你对茱萸有了解吗?看注释,谁愿意来读读? 师:想看看茱萸吗?

课件出示:“重阳之日,登高畅游。携茱萸女,插茱萸枝,佩茱萸囊,饮茱萸酒,吟茱萸诗,极尽欢娱之乐。”。

师:谁愿意来读读。读得怎么样?听的同学谁来说说你听出了一种什么情感? 师:这就是大家不太所知,古人喜爱倍至的茱萸。它不单单是一种植物,已经成为了重阳文化的象征,就是在这种文化的浸润下,王维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重阳节。课件出示:晨曦微露,鸟鸣声声,;天高云淡,阳光暖暖,;月上枝头,晚风习习。

师:拿起笔来,把你想到的美好的文字写下来,可以吗?老师给你的时间是两三分钟。

由小小资源吧提供http://

所有教学视频免费 由小小资源吧提供http://

所有教学视频免费

师:当晨曦微露,鸟鸣声声时,王维会和他的家人做些什么呢?当天高云淡,阳光暖暖,月上枝头,晚风习习,王维又会和他的家人做些什么呢? 生写话,师巡视。

师:好一个XXXX的感觉。

生:晨曦微露,鸟鸣声声,王维和一家人漫步在田间小道上,悠然而又安逸;天高云淡,阳光暖暖,王维和家人躺在草地上,顿时隐去心中的无限忧愁:月上枝头,晚风习习,王维一家坐在门口,晚风习来,真是沁人心脾。师:多么XXXX。感受到了吗?

师: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多么温馨美好啊。

师: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如今的王维离别亲人在外求学,你们知道吗?据老师的了解,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才十七岁,你会想到什么词语来形容此时王维的处境呢?你说,你说。老师列出了一些。出示:

“年青的王维孤身一人来到洛阳,人地生疏,举目无亲,语言不通,饮食不惯„„”(音乐响起)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生读。

师:重阳依旧,人事已非,如今一切美好的回忆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击碎,在王维的眼中此时的重阳节没有了太多太多。

出示:“虽然还是晨夕微露,鸟鸣声声,但是没有了 ;虽然还是天高云淡,阳光暖暖,但是没有了 ;虽然还是月上枝头,晚风习习,但是没有了

师:请你再一次拿起手中的文字,只是增加了几个字。请你说,师:没有了XX。请你来 生:虽然还是晨曦微露,鸟鸣声声,但是没有了王维和一家人漫步在田间小道上,没有悠然和安逸;虽然还是天高云淡,阳光暖暖,但是没有了王维和家人躺在草地上的情景;虽然还是月上枝头,晚风习习,但是没有了王维一家坐在门口,没有了晚风习来,没有了沁人心脾。

师:你是一个应变能力很强的学生。此时王维没有了XXXX。还有谁来? 师:是啊,此时在王维的眼中没了太多太多。此时的王维有的是——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师:他还有的是——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师:他有的是—— 生:遥知兄弟登高处,师:他还有的是—— 生:遍插茱萸少一人。师:节日有变吗? 生:没有。

师:变的是人的 生:心情。

师:当节日成为一种回忆的时候,作者只能寄情于文字来渲泄自己难平的心绪。请同学们再把目光关注到这首诗上来,28个字,简简单单,清清爽爽,你觉得哪七个字直接向我们传递出一种强烈的情感信息。(每逢佳节倍思亲。)

由小小资源吧提供http://

所有教学视频免费 由小小资源吧提供http://

所有教学视频免费

师出示。

师:但是你的情感还不够强烈,再强烈些。生再读。师;谁能读得更强烈些?再指名读。大家一齐读。

师:随着你们的朗读,这七个字在我们眼前放大放大,读书要知其然,还有知其所以然,看这一句,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王维为什么会在重阳节的时候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师:正确,旁边的同学你再来问一遍。师:为什么?为什么作者在重阳节的时候就这么想念家中的亲人呢?不急,请你再默读第一句或第三、四句,你可以抓住诗句中触动你的字眼儿想开去,再想开去,然后在句旁或词语简单批注,一会儿我们交流。生默读。

师:这是为什么?抓“独”和“异” 师:谈出了一个孤独。会写这个词吗?

师:把它写到黑板上。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这句。生读。师:这一句还有想谈的吗?

师:同学们,还不够,再想开去。我们大家想,王维独在异乡,身为异客,一句诗中两个异,异什么意思?他会与当地人有哪些差异呢?(我想到了可能饮食有不同,可能他们习俗不同。他和当地人生活不是很融洽。)师:所以就倍感——孤独呀

师:交流也不一样对吗?你想像一下,人家在过重阳节时,会是—— 而王维---------师:说得多好呀。节日是别人的。王维看到别人的现在,实际上能不想起自己的过去吗?

出示:“忘不了晨曦微露,鸟鸣声声,;忘不了天高云淡,阳光暖暖,;忘不了月上枝头,晚风习习。”

师:孩子们,再一次拿起你手中写下的文字,又是换了几个字,这次我换几个同学。谁来读读看?

师:是呀,多好呀。就这样谈着,就这样躺着,就这样吃着,多幸福啊。

师:我发现她的声音有些低沉,似乎在向自己倾诉着什么。是呀,此时的王维只能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给谁呀?(自己。)

师:世态炎凉,人生百味,无人倾诉呀。他此时太——孤独了,师:于是他只能发出这样的叹婉—— “每逢„„”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感受诗人异乡做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深刻体会“独”字写出了那种独自在外、人地生疏的情形,表达了寂寞的心情。] 师:同学们继续交流。看看第三四句,你读出了什么?带着感受读一读。读得好啊,你说遥想兄弟们会登高插茱萸,同学们再想开去,兄弟们在重阳节还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又说些什么?生读。

(1.他们说的是一份XX呀!谁愿意来说?2.见物思人,触景生情。3兄弟的情意被你读出来了,被老师感受到了,王维能不能体会到?)

师:这叫天遥地远,息息相通。正是因为知道你思念着我,所以我才会更加思念你。再来读读后两句。生读。

师:少一人,少的是-------王维。仅仅是王维的人吗?对王维的家人来说,少的是什么呢?

由小小资源吧提供http://

所有教学视频免费 由小小资源吧提供http://

所有教学视频免费

师:同学们,读过《弟子规》吗?跟老师一起读读吧!出示:

什么意思呢?老师给你们说说,,,还有一句古话,不知你们听没听过,“父母在,不远游”自古,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可是,现在的王维身在他乡,有心无力啊!该尽的责任没有尽,该尽的义务没有尽,你想想看,这种思念是带有一种——惭愧。师:会写这个词吗?请你写在黑板上。师:就带着这种感受读——(生读)创设情境:

1.也许王维想着不能侍奉年迈的父母心中无限愧疚,不由得轻声诉说: 2.也许王维独自一人上山顶,看着山上的茱萸,睹物思亲,不禁高声感叹: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教师生动语言的描述,拓展想象空间;角色体验,感情诵读,带领学生努力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师:太浓太浓的思念,书读到这里,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王维?(为什么你这样思念自己的亲人还不回家呢?)

师:问得好。王维也曾这样问过自己,出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一起读读。

师:这 “归”和“不归”对王维意味着什么呢?这“归”就意味着,出示“盛世正逢开口笑,插得茱萸满头归”生读。

师:这“不归”对王维又意味着,出示“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生读。师:一个是“笑口常开”,一个是“苦不堪言,”假如是你做何选择?归还是不归?

生:归。

师:说下去,归了就可以——

生:盛世正逢开口笑,插得茱萸满头归。你说到王维的心坎里去了。他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这乐融融的场面了。师:你认为归就可以怎么样?

生:盛世正逢开口笑,插得茱萸满头归 师:有没有不同的?

生:我认为是不归,因为他有更大的事情要做。王安石曾经写下一首诗:男儿少壮不立志,人老了就什么都没了。朋友好觅,知音难求,你是王维的知音啊。师:来看看同学们。

出示:五年后,开元九年,王维高中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诗画双绝,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他的诗,诗中有画;他的画,画中有诗。指名读。

师:想归啊,但不能——归,这是一种煎熬,更是一种隐忍。(板书)师:是一种历练翅膀的隐忍,就是为了这份隐忍,读 生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四、总结,沉淀情感

师:这孤独、这愧疚、这隐忍甚至可能还有更多的情愫,一齐如潮水般涌入他的心房撞击他的心田所以才有了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才有了这一千古名句-----由小小资源吧提供http://

所有教学视频免费 由小小资源吧提供http://

所有教学视频免费

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王维用诗这最美的语言,让几千年后的我们和他一起感怀。请大家带着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读读这首诗。这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搜集思乡的古诗,在两周后我们班上办一个有关思乡的赛诗会。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 理解字词意思及诗句的意思;

2.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4. 感受诗句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和亲人朋友分别的经历?分别时心情怎样?

2、是啊,分别是伤感的,可是伟大诗人王维为了去京城学习,考取功名,17岁就离开了家乡,告别了亲人。他在京城非常思念自己的亲人,于是挥笔写下了一首千古名诗。

3、齐读课题。

二、理解题意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或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来说。

(1)理解“九月九日”

(2)理解“忆”

(3)理解“山东”

2、你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过渡:是啊,作者在重阳节这天非常想念自己的亲人,那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去感受王维的思念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课文录音,可以闭上眼睛去感受。

2、这首诗感情真切,是抒发思乡之情的千古名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学习全诗。听清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并能给生字找个朋友。

(2)想一想,从哪些诗句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念之情。

3、交流(1)出示生字(指名带读、齐读)

(2)指名给生字找朋友。齐读

(3)生字躲在了诗句中,你们还会读吗?齐读古诗。

四、品读诗句,了解诗意

1、你觉得哪句诗可以体会到作者深切的思念之情?指多名学生读

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大家都说这句可以看出王维的思乡之情,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同桌讨论一下。

(2)指名说。

(3)这里的佳节指的是——-那么,同学们,除了重阳节可以称为佳节,还有哪些节日可以称为佳节呢?那不是佳节的时候,诗人思念自己的亲人吗?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倍”是什么意思?

(4)是啊,每当遇到美好节日的时候,诗人就更加思念亲人,可见诗人平时也————,

(5)谁能把这种浓厚的思念之情用朗读表现出来呢?

(6)诗人为什么会平时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板书:独、异。)释:独,异客。这句话是说。(句意让学生说。)

(7)导:“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怎么不思念自己的亲人呢?(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评议)

过渡:(填空:因为诗人—— ,所以诗人平时—— 每逢佳节就—— :看到长安菊花开,他会想到—— 的菊花盛开的样子;看到长安的亲人团聚,他会想到(谁干什么);看到长安的人们重阳登高,他会想到(谁干什么)。)

2、教学三、四行

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同桌讨论诗句的意思。指名说

(2)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在外,多么遗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就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说说家乡的兄弟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3)朗读指导,并背诵。

① 点拨:这首诗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无华,让我们再有感情地读这首诗,想象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② 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③ 练习背诵。(师生接龙背→指名背)

师: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五、课外延伸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了,你准备以怎样的方式和你们的亲人联系,表达你们的思念之情?

有的说打电话,有的说写信,有的说寄贺卡……

教师肯定了学生提出的方式,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亲人联系,并且在交谈时巧妙地用上“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

生:(打电话)您好!外婆,重阳节到了,我很想念您。您的身体好吗?外婆,今天我们学了一首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有一句写得特别好,我把它送给您,“每逢佳节倍思亲”,愿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生:(扮外婆)好外甥,谢谢你的祝福,“每逢佳节倍思亲!”说得好。外婆也想念你啊,等放假了外婆来接你啊!祝你学习进步啊!再见!(掌声热烈)

生:(写信)妈妈,您好!您去外地学习已经一个月了

今天是重阳节,看到别人家都欢天喜地过节,我特别想念您!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妈妈,希望您早些回家!也祝您学习进步!

师:(深情地说)大家谈得真好。让我们把这句诗送给所有在外地工作的亲人——

《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篇6

四月考验2210点——11月将出现低点循环。

在笔者的2013年周期备考中,有如下记录(敏感的月份):

1/,2月22日。已见2444点顶部。

2/,5月底,6月初。(至1783点顶部110月至111月)

3/,7月底,8月初。(6124点顶部69月。震卦。23×3坎卦)

4/,9月底10月初。(9月,998点101月。10月,6124点73月。1664点61月,3186点37月)10月是个重点月份。艮卦、离卦、巽卦群聚于此)。

5/,11月底,12月初。(见上周股评的附图)

关于4月,本栏仍然认为,月内将会考验2210点。其成败决定市场由现在至到5月底6月初走势。本周,上证指数贴着L1窄幅波动。正在寻求突破方向。图(1)标示:“2013年4月,考验325点接998点的长期上升趋势线。若企稳其上,则反弹至5月。反之,则继续向下方的L3寻底。”

本栏认为,跌穿L1,向下方L3寻底是大概率事件。

关于5月周期。其重要性在于多卦位数群聚。

1/,首先是,1988年6月1422点顶部至此为180个月。“终于九”的大周期。

2/,1991年5月104点底部至此为265月。卯酉线震卦数。

3/,1996年12月,史上狂崩之月。至此为197月。巽卦数。

4/,1999年5月1047点底部至此为169月。这是DNA13的“自核自组织自相似”的13倍周期。具有非同寻常的周期意义。

5/,“天地之数五十有五”的倍数周期落于五月。

6/,子午线离卦96;坎卦46,双双落在5月。其水火相冲之力,必会诱发市场逆转。(见图2)

1949点以来,11日、22日、33日、44日、55日、66、77日皆为市场转点。其中44日产生2434点收市最高指数。(2013/02/06)明显地,11是本轮行情的DNA核数。本栏在春节前的文章中预测节后第一周会变盘。其理据之一就是,此周乃1949点以来第11周。后市果然如预测。节后第一周终结升势,当周收大长阴线。揭开调整序幕。

根据“倍数生成”原理,取44×2为时间长度。制作时長为88日的江恩箱。该图曾发表于2013年3月5日的《透过金融地产指数看大市》。摘引如下:

该图的时间8分点全部对应市场转向点。当时还未到来的6/8分割点,对应3月15日。现在复制这个江恩箱为本文的图(4)。我们在图4中看到,当天是一根带上下影的小阳十字星,下影线2250点踩下降2X1:上影线2312点触上升1×1。用一天内波动62点的剧烈震荡来彰显6/8分割点的周期意义。

3月25日,反弹至2344点触及1×1回调。随后三天内来了两个向下跳空裂口,其第二个裂口有28点之巨(3月28日)。并收出长阴线。宣布展开第二次调整。1×1线的阻力作用显示这个江恩箱角度线的时空有效性。(见图4)

根据以太极线为中心的90度时空错纵性对称原则,本栏预料,上证指数向下方的2×1寻底是大概率事件。并以触及或短暂跌穿2183点为标志。

江恩箱终点所对应的时间——清明节假后第9个交易日,极可能变盘。

2183点附近是最理想的支撑点。这是对数图上0.5调整的位置所在。若再往下跌,后市就不好看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优秀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诗,熟读成诵。

2. 想象诗种描写的画面,体会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体会游子的思乡思亲之情。

4. 扩展阅读游子思乡思亲古诗,提高学生古诗文的学习兴趣,。

重点:

学习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体会游子的思乡思亲之情。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学生诵读课外积累的古诗

一. 谈话导入:

1. 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中秋节了,你们喜欢这样的.节日吗?为什么?过年、过节你都是怎样过的?你和谁一起过呢?

2. 原来,同学们都想和自己的亲人一起过节,感受家人团聚的快乐,可是,古代诗人王维却在过节时有着另一种心情,并且写下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播放课件。

3. 他是谁?他的心情又怎样呢?为什么他会有这种心情呢?我们来这首。

二、新授

(一)、初读,生字

1、动画古诗朗读

2.学生自由读,注意生字

3.学生生字自学

(二)以情促读,整体感知

1.解题:“忆”,组词,理解

2.“九月九日”“山东兄弟”

3.从题目你知道些什么?作者的心情怎样?

4.齐读,点名读

(三)以读促想象,深入感悟

1.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懂得?

2.采访为什么“忆”?引导学习“独在异乡为异客”

“忆”可以换成什么字?引出“思”“倍思”

3.“忆”到什么?“兄弟等高处”

4.采访想到了什么?“遍插茱萸稍一人”

5.兄弟等高处,白插茱萸的重阳节,一人在外又怎么倍思亲呢?

6.一年之中只有这样一个家人团圆节日吗?还有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都不在家,所以会经常忧伤“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7.讨论:你有过离开家人,想家的经历吗?

6. 换位读:你就是飘泊在外的诗人,带着思乡之情再读古诗

(四)品读诵读

1. 看生字齐诵

2.点名诵读

3.带动作品读

(五)拓展

1.古往今来,很多人因为事业的追求而离开了家乡,他们思想之情深切,同样留下了不少游子想念家乡亲人的优秀诗篇,你知道哪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反思 篇8

由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第九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小结学习第一首《夜书所见》的学习方法:(1)了解诗人;(2)理解题意;(3)理解诗意;(4)体悟诗情;(5)吟诵诗文。放手让学生自己弄懂古诗的大概意思。

在教学中,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1)导入自然,扣人心弦。我用课件播放莫扎特的一首思乡乐曲导入,让学生闭目欣赏,学生都沉浸在一种浓浓的思乡情绪之中,一些学生还道出了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时我出现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及诗人王维的简介,然后过渡:王维为什么要思念家乡的亲人?他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2课件的使用恰当适时。本课的课件精美,尤其是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时,我出现了春节、中秋节、国庆节几幅画面,让学生说出了在异国他乡、求学的人们对家乡亲人那种浓浓的思念之情,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学生说的能力也得到了更好的锻炼。

(3)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得到了发挥。整堂课,我围绕着设计好的几个问题:王维为什么要思念家乡亲人?他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的呢?循循善诱,让学生合作探究来完成学习任务的。

《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篇9

生:读还是要放慢速度。

(生放慢速度,沉下气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把声音放轻,速度减慢,古诗的味道可以读了出来,思念的感觉也就读出来了。我们今天就用这种方法去读读这首诗。要读正确流利。

生自由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如果你认为你能读好这首诗了,就请你举手。

生读

师:谁来评评?

生:他读的慢慢的,有一点诗的味道。

师:在读诗时,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诗人在思念着故乡。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

生:诗人对故乡的亲人非常的思念。

师:是啊,整首诗里都含着诗人对故乡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啊(板书:思)。这思念是诗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的叹息,又是诗人在熙熙攘攘人群中的刹那间沉吟。读读诗的第一、二行,想想你看见诗人在作什么?

生默读想象。

师:你看见了当时诗人正是怎样的处境啊?(学生纷纷举手)

生:诗人当时一个人在异乡,心里觉得很忧伤。

师:你很理解诗人的心情。你还看见了什么?

生:我还看见了诗人独自一个人在旅店里举杯消愁,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朋友,心里在加倍的思念着亲人。

生:我还看见了诗人一个人冷冷清清的过着节日,因为诗里说他独在异乡为异客。

师:因为思念,诗人的心是那样的忧愁,那样的冷清啊,谁来读读这两句啊。(学生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你已经懂得了诗人的忧愁了。还有谁?把声音再沉下来一点,速度再慢一点。谁还能读,把诗人心读的更加沉点,愁一点?

生:

生齐声读

师:佳节重阳,诗人身边的人们正在干什么?

生:异乡的人们都在团团圆圆过节。

生:他们带着全家登高插茱萸,高高兴兴。

生:他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重阳糕,和着美酒,非常快乐。

师:而诗人这一刻的心情却是怎样?读.

生:诗人的心充满了忧伤。

生:诗人眼前总是充满了母亲的影子,他在思念着母亲。

生:他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家去,与亲人团聚。

生:在他的心里都是孤独,寂寞啊。

师:而事实他却只能是……。

生齐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独在异乡王维,忧伤凄凉的王维啊,不能不回想起在故乡的兄弟亲人们过节的情形啊。此时,在他眼里又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啊?一起读第二句。

师:随着王维的目光,你看见故乡的兄弟在?

生:兄弟正在登高插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人。

师:兄弟登高插茱萸,却发现,读——遍插茱萸少一人、

生:王维的兄弟朋友们结伴分茱萸,分到最后,手里还剩下一枝总是分不出去。

师:那就是谁的?

生:那就是王维的。因为诗中说‘遍插茱萸少一人’,少的就是王维啊。

师:你来做王维的兄弟,把当时你分茱萸的样子说给大家听听。当时你手拿着一束茱萸,

生:我手里拿着一束茱萸,一棵一颗地分给我的兄弟亲人们,可是最后了,手里还剩下一棵。

师:此时,你的心里啊?(引导学生说完并读诗句3、4行)

生:我手里拿着茱萸,心里很思念王维。(读)

生:我手里拿着……心里很凄凉,王维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

师:过节少了一个你,王维。读第四行?——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故乡的这一切都是王维所遥知的,故乡的亲人的思念,王维更是明白,这时王维的情如何啊?

生!:王维的心就更加思念家乡了。

生:王维的心被思念折磨了。

生:王维的.心里充满了寂寞,连眼泪都要留下来了?

师:所以王维在节日时候,他只能说……(读全诗)

生齐读全诗。

师:我是王维,独在异乡的我的心里也是那样的忧伤啊,我只能以诗传我情啊。(音乐凄恻婉转。师深情朗诵)到此刻,你们已经懂得我对故乡的思念了吗?你懂得吗?(学生在音乐声中吟诵)

生:我懂得了。

师:还有谁懂得?

生:我懂了。

师:你们都懂得了吗?(生点头)请你们一起来读。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和着音乐声)

师:谢谢我的兄弟亲友们。我以我诗传我的心的时候,我还是那样的期盼能收到你们的只言片语,好让我独在异乡的时候,展开那信签,轻轻读来,有一点点安慰啊。请你拿起你的笔,给我写一封信吧。(音乐《远方的书信》)

学生动笔。

师描述:你是王维的兄弟,请你告诉王维…….你是王维的老母,请你告诉王维……你是王维的好友,请你告诉王维…….告诉王维家乡近来的人事,告诉王维你们对他的期盼与鼓励…

学生写信,师巡视。

师:谁把家书念出来给王维听听,注意你的称呼。(学生举手)

生:哥哥:你什么时候回来才能回来啊。家乡的茱萸开了,有蓝的、白的、粉的,真美。你不要记挂我们,我们的母亲现在安好,有我们几个兄弟侍奉着呢。重阳了,深藏着你年前戴过的茱萸还是那样芬芳四溢。母亲、亲人、兄弟日夜盼望你的归来,等你归来,我们还是一起去赏花,吟诗,归来吧!(掌声)

师:我会归来,我一定会归来!我会等到那枝茱萸插到我头上的那天的。还有谁能把家书念给我听听?

生:弟弟,你在异乡可好吗?你知道吗,每当佳节,每个人心里都深深地思念着你,牵挂着你。母亲每到节日吃饭时,总时要做你最爱的饭菜,然后给你留个空位。母亲每天都在等你,等你忽然有一天回来,像小时候一样,偎依在母亲怀里说‘娘,您做的饭菜真好吃。’弟弟,家乡的每一个人,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在想你。你不用牵挂,我们还留着今年的茱萸,等你回来,等你回来过下一个重阳节。(掌声)

师:我懂得,我懂得兄弟亲人的牵挂啊,但是我也是在牵挂啊,我多么想回乡一趟,只是这一刻,我只能以诗寄我情啊……一起读。

生齐读

师: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可是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仍然是那样的深沉。总想见到来自故乡的亲人问一问故乡。那一天,年少时的老友来到长安与我一见,在激动之余,我挥笔写下这首《杂诗》听……

(音乐《杂诗》),在前奏部分,师吟诵“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生边听音乐边轻声和。)

师:我等啊,盼啊,终于盼到了故乡来人了。我心里有千言万语要问啊,问出口的却是“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你们也来帮我问问故乡的老友吧。

师:你来问。

(生: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生: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师:那寒梅就是故乡,所以当我“独在异乡为异客”时,要问:

生: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师: 那寒梅就是我对故乡的思念,所以当我“遥知兄弟登高处”要问:

生: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师:到此时,,你可走进了王维的思念了吗?你明白了王维在异乡时候那深深的牵挂了吗?(生点头)

师:请你,请你们一起来吟诵我在九月九日写下的思念吧。

《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篇10

宝应县特殊教育学校 王开銮执教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诗意;

2、帮助学生体会古诗所表达的亲情;

3、指导朗读,要求会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准确理解古诗的意思和感情

【教学思路】

课前,指导学生上网,搜索有关信息,让学生通过预习理解生字词。课上先组织学生交流,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翻译古诗,通过朗读、品味,深入理解古诗所包含的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感,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精妙之处。再通过训练,强化理解,达到检查的目的。课后组织学生进行我国古代节日风俗调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具准备】

中国地图一幅、有关茱萸的画片两张、大字课文、练习纸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2、板书课题,指导学生理解课题,介绍唐代重阳风俗。相机教“茱萸”一词。

3、组织学生介绍自己是如何预习的,进行指导。

二、指导朗读,理解古诗意思

1、组织学生自由的读古诗,组内交流如何停顿。

2、组织学生交流朗读。相机教“佳节”一词。

3、指导朗读,要读出“××/××/×××”的节奏,读出孤独和无奈的感情。

4、指导学生逐步翻译古诗的意思。(直译)在古诗的右边完成以下板书:

九月九日想念家乡的兄弟

独自一人在外地作他乡的客人,

每逢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登高的地方,

插遍茱萸只少我一个人。

5、组织学生理解读,比较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6、组织讨论: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7、小结,并过渡:诗人是怎样表达的呢?

三、品读古诗,深入理解古诗

1、组织学生读古诗,思考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

3、逐步提问:

①第一句中的一个“独”和两个“异”字,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谈谈孤独和思念的关系。

②怎样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每”字?

③“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王维怎样的感情?它与“思念”有关吗?为什么?

④你觉得这首诗写得最好的是哪句?为什么?

4、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再组间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5、小结古诗的写法。

6、组织背诵,组内检查。

四、组织练习反馈

1、解释带点的词,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独_______ 倍______

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兄弟”指的是_______ “一人” 指的是______

2、填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王维_______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小结

读一则关于茱萸现状的新闻,让学生懂得,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的感情都无法表达。

六、兴趣作业

调查我国古代节日风俗,互相交流交流。

《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篇11

又是九月九/重阳夜 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又是九月九/愁更愁 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

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听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九月九的酒。你觉得这首歌唱出了什么?(九月九日重阳节,出门在外的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这种思乡之情在古人的诗词中经常有所流露。今天,我们将认识唐代诗人王维,学习他为我们带来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齐读课题)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王维。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你听说过重阳节的传说吗?

补充资料: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不畏路途艰险找到了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不仅练了一身非凡的武艺,还学习了辟邪方法。又到了一年的九月初九,恒景回到家乡,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个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九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也被称为老人节。

除了登高,你还知道哪些重阳节的习俗?(观赏菊花,饮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的山东指的是我们现在的山东省吗?(古时候山东是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课题中的“忆”是思念、想念的意思。兄弟在诗中是指家乡的亲人。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出示词语:回忆 异乡 为异客 重逢 佳节 加倍 遥远 登高 插入 茱萸

(开火车读,正音。齐读)

全班齐读古诗。

三、了解大意

1.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①思考这一行诗的意思。并指名回答。

②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过渡语:作者在异乡求功名,那么到了节日的时候,诗人的内心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来看第二句。

2.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每当。

逢:遇到。

倍:格外;加倍、更加。

亲:家乡的亲人。

①“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

② 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用诗中的一句诗来回答是哪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③师: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

④这是一种多么真切的情感啊。“每逢佳节倍思亲”,它已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名句――让我们再次朗读一二句,读出诗人的孤独寂寞,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

⑤过渡句:看到长安菊花开,他会想到家乡菊花盛开的样子;看到长安的亲人团聚,他会想到(自己的家人团聚);看到长安的人们重阳登高,他又会想到(自己的亲人重阳登高)?现在让我们来学习第三和第四句。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①诗人极度思念亲人,想到亲人们干什么?(登高)

登高:登上高处。古时候有一种习俗,就是在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他们认为登高可以避灾。

遍插:都插上了。

茱萸(zhū yú):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在重阳节这天大家在头上插上茱萸,登上高处,据说可以避邪,消灾。

②诗中说“遍插茱萸少一人”,到底少了哪一个人呢?并指名回答。(少了诗人)

作者变换视角,以家人的身份进行想像:在人人插茱萸登山之时,突然发现独独少了一个人!这一个缺少深深地刺痛了家人的心。作者不说自己如何思念亲人,反说亲人如何思念自己,这一想像具有相当的冲击力和原创性。

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词语的解释,想想这两行诗的意思。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亲人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提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第二层(后两句):写作者想象亲人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5、体会诗人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想一想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哪句古诗合适 ?

中秋的夜晚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爷爷又想起了远在故乡的亲人,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四、课外拓展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小学语文二年级《羿射九日》教案 篇12

2、引导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提取相关信息解决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熟悉故事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4、进一步了解相关的创世神话,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意愿。

【重点难点】

1、识记重难点字词;

2、能够体会神话故事中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意愿。

【教学准备】

课件、其他相关神话资料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张我们曾一起去过很多美丽的地方,今天给大家展示一些图片,同学们来猜一猜这是哪里?(展示图片)这些风景优美的地方让老师想起了咱们这学期刚学过的《神州谣》,你们还记得吗?(生答:记得)那就再背一背吧!(齐背诵)

2、是呀!我们中华古称神州,山川秀美,风景如画,今天张老师带领大家去古代神州大地上听一听那里的故事。(板书:羿射九日)

二、初读课文,理解射日的原因

1、图上的这个人是谁?他在做什么(展示图片)?然后认识羿。

2、图上这棵树是什么样子的树?(形状、颜色)猜一猜这棵树的`名字?这棵树上住着十个太阳,很有意思。齐读这个自然段,去认识这棵树吧?

3、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十个太阳轮流值日,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好处?”

4、换偏旁认识“值”。

5、十个太阳轮流值日,很乖很乖,可是有一天事情发生了变化。齐读文段,学习“一齐”的近义词。

6、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空中,天空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齐读句子)

7、这是一个什么句子?你通过什么词判断出来的?这个句子里把什么比作了什么?为什么把太阳比作火球?(共同点:形状、颜色)理解“炙烤”的意思。

8、十个太阳到底把大地炙烤成什么样子了?(默读第三自然段回答)总结羿射九日的原因。(齐读:读出人们日子艰难的感觉)

三、理解课文,清楚羿射日经过。

1、女生赛读,用“~~~~~~”将羿射日遇到的困难勾出来。学习羿射日的动词,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问题?(翻过、蹚过、来到)说明了羿射日历尽了千辛万苦。两个”九十九”是真的九十九座山,九十九条河吗?这里的九十九是虚数,说明羿射日遇到了很多困难。(女生再读,读出重点词汇)

2、男生齐读文段,重点词语都是什么词?(动词),它们体现了羿是个怎样的神射手?学习“英明神武”,现在你们都是一个个小小神箭手,读出羿英明神武。

3、英明神武的羿手拿一把神弓,这把弓可太厉害了,帮着羿快速地射下了九个太阳。那弓这个字在古代是怎么写的?一起来看一看。最初的“弓”长成这个样子,小棚友们知道这是什么文字吗?对,我们在《贝的故事》里学过,这是甲骨文。猜出另外几个字。

4、自由读第五、六自然段,找出羿留下最后一个太阳的原因?他是怎样想的?(用“—”画出来)

5、总结羿射日的经过,并推出羿射日的结果。展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勃勃生机的含义。(勃勃生机=生机勃勃:生命旺盛的样子)

6、再次展示羿射九日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带着学生复述故事。

四、拓展延伸。

1、通过微课学习《盘古开天地》和《女娲补天》。

五、总结全文。

上一篇:小中才有大世界作文下一篇:遇到困难别泄气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