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绘本到音乐教学设计

2024-06-28

从绘本到音乐教学设计(精选2篇)

从绘本到音乐教学设计 篇1

从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到音乐活动的演变

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在农场里散步时和一只狐狸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内容如下: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狡猾的狐狸跟在身后。咚!梆!狐狸被钉耙撞倒在地。母鸡萝丝绕过池塘,狡猾的狐狸跟在身后。扑通!呱呱!狐狸一下掉进池塘。母鸡萝丝经过磨坊,狡猾的狐狸跟在身后。哗啦啦啦!哗啦啦啦!狐狸被面粉袋砸到了头。母鸡萝丝穿过篱笆,狡猾的狐狸跟在身后。咕噜!咕噜!咕噜!咕噜!砰!狐狸跳到滑下山的车,撞倒了一大片蜜蜂房。嗡嗡嗡嗡!蜜蜂追着狐狸跑,狐狸吓得赶快逃。母鸡萝丝散完步,高高兴兴回了家。在仔细阅读后,我们发现这个故事可以作为三种活动的素材:

●故事创编。虽然该故事情节简单,仅用很少的文字介绍了母鸡所经过的地方,但是画面精美,能让幼儿展开想象,尝试编讲故事,有助于丰富幼儿的语言,开拓幼儿的思维。●器乐探索。每个故事场景中的音响描写都十分生动,可以为幼儿提供用乐器探索表现各种音响的机会。●合作表演。虽说故事中只有母鸡萝丝和狐狸这两个角色。但是班级中的幼儿个个都可以模拟故事场景中的声音,人人都可以有配音任务,都需为成功表演而通力合作。

在深入分析了该绘本的内容后,我们尝试在中班进行了以下活动:

一、语言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然后根据故事的每个场景画面展开想象,共同编讲故事。针对每一个故事场景,教师都按照“观察画面——猜测狐狸的企图——预测狐狸能否成功——最后会发生什么事——验证猜测”的步骤,帮助幼儿理解、创编故事。为了使故事创编紧扣主题,并能拓展幼儿的思路,教师通过提问来支持幼儿,如:“母鸡萝丝散步来到了哪里?除了母鸡萝丝在散步,还有谁跟它来到这里?它想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还有没有别的可能?狐狸得逞了吗?”教师在帮助幼儿熟悉故事、创编故事的同时,还进一步引导幼儿关注母鸡萝丝散步所经场景的顺序,为下一个活动作好铺垫。

一、器乐活动

在语言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就故事中的其中一个场景引导幼儿进行了一次器乐活动,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乐器或相同乐器不同的演奏方法来表现故事场景中的某一种声音,尝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表演某个故事情节。在这次器乐活动中,教师紧扣以下三点为后续的活动埋下了伏笔。

1.紧扣音乐元素。教师通过提问层层推进,引导幼儿共同探讨如何表现不同故事情节中的音响效果。如,“故事中出现了什么声音?哪些声音在前,哪些声音在后?你是用什么乐器来表示这些不同的声音的?像吗?”使幼儿在“寻找——模仿——改进”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用乐器模仿故事中的不同声音,掌握某种乐器的演奏方法,体现活动的音乐元素。

2.紧扣合作方法。大班的器乐活动与中班相比有了更高的合作要求。幼儿经历了讨论、选择、尝试的过程,从满足于自己的表现发展到与小组成员的合作表现。具体感受四人一组敲打乐器时要协商好谁先谁后,全班表演时各小组什么时候出声、什么时候接上去,从中积累了合作表演的经验。3.紧扣故事情景。在探索过程中,紧扣故事情景有利于幼儿理解乐器演奏的目的和方法,教师也不再依靠机械的训练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如,当一个幼儿用轻敲小鼓的方法表示狐狸跳人木车的声音时,孩子们马上提出了意见:你敲得太轻了,狐狸很胖,跳进木车时的声音肯定很响。最后该幼儿接受了大家的意见。又如,有个幼儿选择用大鼓表现母鸡,敲打时声音又重又响,但教师没有制止或要求他调换乐器,而是问:“这个声音像不像母鸡啊?”大多数幼儿认为不像母鸡倒像熊,最后在同伴的建议下该幼儿采用敲击鼓边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区角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准备了各个场景的图片以及各种乐器,鼓励幼儿尝试运用乐器和同伴共同表演故事中的某一场景。一天,三个幼儿在音乐角共同选择了“磨坊”这一场景来表演。区角讲评时,教师请其他幼儿猜猜他们三个人各自模拟的是什么声音。幼儿A选择圆舞板敲击了|×××××|的节奏,幼儿B选择铝板琴敲击了|×O |的节奏,幼儿C选择沙球敲击了 |×~~|的节奏。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猜测起来,他们认为幼儿A是模拟母鸡的脚步声,幼儿C是模拟米撒下来的声音,而幼儿B模拟的是什么声音大家始终猜不出。当幼儿B公布答案说是“狐狸趴下来时的声音”时,孩子们产生了争议。有人提出应先是米撒下来,狐狸因被压才趴下的,而不会是狐狸先趴下,米再压到它身上的,所以建议两个同伴交换一下表演顺序;有人提出铝板琴的声音不像狐狸趴下来的声音,所以建议换一种乐器来表现,如用木鱼、双响筒等木制乐器会更好。幼儿B欣然接受了孩子们的建议,“演出”效果很好。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对表演的合理性和乐器的适宜性作出了自己的评判,了解了表演的方法,探索表现了教学活动中没有尝试过的其他故事场景。

四、表演游戏

《母鸡萝丝去散步》的表演游戏和回旋曲式ABACADA的结构有相同之处。在回旋曲式中,A段不变,完全反复,BCD段各不相同。在表演游戏中,A段表示萝丝在散步,BCD段则表示在每个场景中发生的故事。在A段,教师选择《稻草中的火鸡》(见附)这一短小、节奏鲜明的乐曲来表现母鸡散步的情景,BCD段则由小组幼儿合作用乐器表演。在孩子们掌握了用乐器合作表演某一场景后,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完整表演。在幼儿回忆了母鸡萝丝散步的路线图,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母鸡萝丝散步的动作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完整表演。

在将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演变为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将器乐活动与儿童文学作品欣赏相融合

《母鸡萝丝去散步》情节简单,字数很少,但给了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十分有利于幼儿探索各种乐器的音色及其演奏方法;回旋曲与表演游戏的巧妙结合,使得幼儿音乐技能的学习自然融入到了故事情景中。2.利用各个环节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信表达 在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都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如,在用肢体动作表现母鸡散步的环节中,在合作探索音色的环节中,只要幼儿的表现合理,教师都给予鼓励。在整个活动中,配器环节无疑是重点和难点,教师注重引导幼儿通过倾听、比较、操作来选择合适的乐器,以保证音色和音乐性质的契合。如,用“响板”“镲”表现狐狸撞到钉耙的“咚,梆”声;用“高低音梆子”“齿木”“响板”表现狐狸掉进池塘时小青蛙的“呱呱”声;用“海鼓”“雨声筒”表现狐狸被面粉袋砸到头“哗啦啦啦”的声音;用“多音滚筒”“齿木”“摇杆”表现狐狸撞倒蜜蜂房后木车车轮“咕噜咕噜”的声音。在幼儿第一次尝试时,教师着重组织幼儿讨论怎么为一两个情景配器。在初次合作的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幼儿交换乐器,为后面的情景配音,在这个过程中,人人都有角色,个个都获得了成功体验。3.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充分探索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4到5人一组,自由组合,最容易形成商量讨论的气氛。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表演游戏时引导部分幼儿用肢体动作表演母鸡散步,引导其余幼儿分组用乐器模拟各个场景的声音。由于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进行了充分的探索,所以表演游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绘本到音乐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 绘本 绘本剧 创编 指导

孩子喜欢表演,喜欢装扮,喜欢音乐,喜欢被人注目,甚至喜欢话筒发出的声音,这些在表演绘本剧的过程中都能一一实现。儿童剧让孩子的天性得以舒展,而丰富的绘本资源则为孩子的戏剧活动提供蓝本和源泉。在开展孩子绘本剧活动时,要以孩子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而非以最终的演出为核心,在参与绘本剧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发展要比结果更重要。在绘本剧活动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为孩子创造主动探究、发挥创意、合作分享、承担责任等多种机会,使教师和孩子都成为创作和表演的共同体,共同挑战,共同成长。

一、绘本的选择

绘本,已经成为我园孩子们的特殊朋友,孩子们在大厅、在楼梯走廊、在教室的阅读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看一看、读一读。孩子们爱绘本,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绘本书,听绘本故事、演故事。实践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喜欢的绘本是不一样的。小班的孩子,喜欢故事情节简单重复、画面鲜艳的绘本,比如绘本《小蝌蚪找妈妈》、《小兔乖乖》等;中大班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都很丰富,会选择一些角色特征比较鲜明的绘本,有一定的挑战能力,比如《丑小鸭》、《鸡毛信》、《花木兰》、《老鼠嫁女》、《小红帽》等。

二、绘本剧的创作与指导策略

1.剧本的创作

绘本(又称图画书),最大的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讲故事,十分适合幼儿阅读,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绘本剧需要完整的、生动的故事。所以,对于剧本的再次加工和创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角色间的对话(语气、语调、动作)都要细细琢磨,比如在《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剧本创作过程中,就小姑娘这一角色,小姑娘入场的走路姿势、对八戒撒娇的语气和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要大胆设想,创编出来并实施。

2.剧本的编排

同一个绘本,每位读者理解的不同,每位老师编排的不同,演出的效果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就《老鼠嫁女》这一绘本剧而言,整体风格的确立很重要,现在有很多剧本喜欢混搭,什么音乐流行,就拉进剧本里,显得整个剧不规范。确定风格后,老师在编排的过程中要充分展示绘本中的表演元素:第一幕:小老鼠出场,机灵小老鼠们跳着欢快的舞蹈。第二幕:鼠老爷、鼠夫人上场,选女婿。第三慕:各路选手入场。第四幕:轿夫抬脚、乐仗队吹唢呐。第五幕:快板说唱。整个剧高潮迭起,环环相扣。同时,在选择音乐的时候要和主题相符,喜气洋洋的旋律,唢呐的旋律,音乐的选择很重要。

3.表演中的指导策略

首先,孩子们要熟悉剧本,了解人物的心理,做到同喜、同怒,真正融于角色。在场上,每个孩子都是主角,尤其是人物之间的互动,很多时候,演员们在没有台词时,都是站在台上,没有沟通、没有交流,整个场面很僵硬。刚开始排练《老鼠嫁女》的时候,我们给小朋友们讲了一下故事的内容,然后让幼儿自己选自己最喜欢的角色,并让爸爸妈妈在家里辅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并熟悉台词,然后让幼儿在一起排练剧本。在排练的过程中,因为幼儿还不太熟悉故事情节,总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上场,所以每一遍都需要提醒幼儿该谁上场了。有的幼儿还记不住台词,在排练的时候需要不断地提醒幼儿台词。为了让幼儿更容易记住台词,我想办法把台词改成相似的动作或手势让幼儿更容易记住,后来在排练的过程幼儿慢慢熟悉了故事的内容,在排练的时候也顺利了很多。接着,在舞蹈的排练中,要规范动作要求,鼓励幼儿相互学习,相互指导,学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表演中最难把握的是语气、声调,老师可以示范或者找一些音频资料,帮助幼儿掌握情绪,更出色地演出。最后,我们要鼓励幼儿创造性地演出。例如在《老鼠嫁女》的剧中,演大风的小朋友觉得只是站着说,感觉风的威力不大,可不可以加一个冲击的过程,冲向墙面威力更强。对于孩子们的创作,我们要积极肯定和鼓励,鼓励大家创造性地演绎。

4.演出前的准备

包括布置舞台、调试音响、制作服饰、邀请观众及设计海报。这些大多需要教师和家长一起准备,但最好让孩子参与部分工作,比如在美术区制作演出的道具。孩子应有机会参与更多的舞美工作,诸如化妆、设计制作服装道具、布景、设计请柬、编排座位号等。

5.彩排和公演

孩子需要熟悉演出场地和演出流程,感受组合排练的效果,体验在真实舞台上表演的成就感。孩子很喜欢到真正的舞台上表演,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到新环境的影响,从而发生注意力分散导致的忘词、忘记动作等情况。因此,表演场地要选择孩子熟悉的环境,通常,在戏剧活动结束前,孩子会邀请园内其他小朋友来观看,或邀请爸爸妈妈看;也可以在节庆活动、家长开放日、学期汇报或毕业汇报时演给更多的人看;还可以在园内平行班、其他年龄班演出;更可以在社区的相关活动中演出。

上一篇:中学家长委员会成立方案下一篇:写橘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