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上好课

2024-10-02

好老师上好课(共13篇)

好老师上好课 篇1

幼儿老师 如何上好幼儿园优质课来源于:好老师TV

优质课是由好的教案与好的现场活动两部份组成,一节优质课涉及到因素很多,包括选题、教具制作、活动设计,教师本人素质与现场发挥等。

一、教案:

1、选题:新颖、具有原创性。

2、内容:适合年龄特征。

3、目标:合理有技能与知识性方面的要求;有思想、兴趣、能力方面的要求

4、环节设计:合理

5、教具:引导性强、并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6、活动延伸:巩固所学知识、引发幼儿自我探究、或是和父母共同探究。

二、活动现场:

1、教师:形象好、有激情、语言组织能力强、综合知识丰富

2、教具:直观、颜色鲜艳安全、环保、便于推广

3、活动气氛:幼儿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师生互动良好、环节衔接紧凑幼儿动手、动脑机会多。

开始阶段:激发幼儿积极性和自信心。

进行过程中:兴趣激励着眼于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新活动; 结束阶段:通过小结鼓励幼儿,让幼儿获得满足感,并延展到对新的活动的需求和期待;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自我整理操作用具和材料。

4、活动效果:

A、技能目标达到90%以上;

B、90%以上的幼儿在活动中始终大胆、自由、创造性地表达情感,理解和想象;

C、要把幼儿的兴趣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上,并延展到对新的活动的需求和期待

三、教师

1、教师角色:

《纲要》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倡导“形成合作的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关系,并通过这种社会互动,与幼儿一起共同建构认知理解的途径

老师是幼儿的教师是幼儿学习生活中的引导者,聆听者,推动者绝非一句空话。当以教师预设为主的主题产生时,可以使启发式的互动,教师通过适当的点拨、启发,直截了当的切入主题。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推动主题的形成。无论是何种情况,教师都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环境和材料,同时,教师要敏感地捕捉幼儿发出的各种互动信号,与幼儿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共同推进主题的深入。

2、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原则:

A、幼儿能想到的老师决不代想。

B、幼儿能回答的老师决不代答。

C、要求幼儿做的老师决不代做。

D、发现幼儿的错误一定要纠正。(与活动有关的当场纠正,与活动

无关的可以在活动结束后找时间纠正。)

3、教师在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A、游戏、提问、操作的难易度要适合幼儿心理年龄特征,正确引导幼儿,并予以适当帮助

B、善于发现个体表现不同所带来的新的启示。

C、注意自身的语音、语调、表情、肢体语言带给幼儿的舒适感,并及时进行调整。

4、对于活动中出现的教师自己不能解答或确认的问题,应该以诚恳、鼓励的态度面对幼儿,并在活动后尽快解答或纠正。

5、多关注位置偏后、性格内向的幼儿,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

好老师上好课 篇2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序言课开始, 初中生就开始正式接触化学, 所以只要有效地抓住了这个契机, 在今后的教学中就会取得主动。那么, 怎样上好序言课呢?

一、在序言课中让学生主动参与, 寻找他们身边的化学。在寻找过程中让学生领悟化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使学生对化学不“陌生”, 这样将生活中的化学引入课堂,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培养其今后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观察法。在序言课里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数家珍, 如:平常家庭中蒸馒头、炸油条、制汽水、三聚氰胺食品添加剂;家里用的农药、化肥的制造等;还有学生提出洗首饰、“金匠偷金案”、“书写遁形术”, 也有学生提到丹麦科学家的“藏金术”, 此外, 还有学生提出化学还可以帮助我们改善和美化生活、识别一些假冒伪劣商品等, 你不得不佩服学生其实并不是一无所知。

二、在序言课中讲述一些化学家的小故事, 以引起学生们崇尚科学的精神。将人文引入课堂, 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科学家的有趣的小故事引起他们对化学这一门新课程的兴趣。在序言课中我经常提到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 作为农民的儿子, 在制碱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在世界博览会上夺得金奖, 打破了英商独家垄断的局面, 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诺贝尔发明炸药用于开矿、筑路、造福人类;胡佛本是一介穷书生, 流浪到我国某金矿, 利用淘金后的弃沙, 用氰化提金法获得大量黄金, 回国参加竞选而成为美国第三十一任大总统。

三、上好序言课中的实验, 通过实验培养兴趣。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兴趣得天独厚的优势。巧妙安排色彩强烈、变化明快的小实验,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化学探索的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百闻不如一见, 百见不如一干。教师做好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实验, 对培养和巩固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作用重大。如我在序言中设计了用嘴吹澄清的石灰水会变得浑浊的实验, 清洗去水壶胆内的污垢的实验, 还有镁条点燃的实验, 实验开始学生感到好奇又有点害怕。我把镁条点燃, 发出耀眼的白光。氧化镁比镁条增重和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不翼而飞的现象, 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我还让学生上讲台亲自点燃镁条做实验, 说明化学并不神秘, 只要掌握要领, 努力钻研, 就能获得成功。通过序言课, 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充分挖掘课文中记忆的趣味性, 让学生感到化学的记忆其实比别的学科更有趣。学生最怕记东西, 特别是没有意义的符号、数字。在序言课中我为了打消学生记忆的这个顾虑, 我展示了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如何才能记牢的方法。我开始给学生一些元素和化学价要学生记, 结果十分钟学生还没有几个记下来, 从学生脸的表情上看学生开始感到化学知识难记, 这时我引导他们分类并结合化学价变成四句顺口溜然后再让他们记:一氢钠钾金银氟氯溴碘, 二氧铜锌钙钡镁, 三氮铝硼磷和铁, 四碳硫锰锡铅。结果一般学生只用五六分钟时间就可以熟记它, 这种记忆方法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也经常用到, 并且会长时间记住。通过这个记忆活动, 很多学生因此对顺口溜有了浓厚的兴趣, 在今后的学习中也破解了记忆关。很多学生毕业十几年了, 还能滚瓜烂熟地将我教的背出来。

教师对教材应该认真钻研, 去粗取精, 从繁多的物质种类、无穷的化学变化中, 运用比较、归类等方法, 让学生把重点的内容学得愉快, 记得牢固, 并能活学活用, 引起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抓住那些能导致深邃的东西, 而把其它许多可有可无的东西撇下不管, 有所失才有所得, 有所简化才有所强化。”这确实是一条宝贵的治学经验。

五、用热烈而愉快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第一节序言课尤为重要, 饱满的教学热情自然会转化成饱满的学习热情, 用激情去感化学生, 用循循善诱的涓涓溪水去启发学生, 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 启发学生去质疑、解疑。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 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营造一种浓厚的化学学习氛围, 在兴趣和激情的驱使下, 使他们在化学探究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选好组长上好课 篇3

信息技术课上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当教学进行到某个环节(难点,需要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问题)时,教师便常常会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本是一片苦心,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可是往往却起到了反作用,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干脆利用这个机会说闲话。有的不到一分钟,就又吵又闹,告状声四起。教师让学生草草讨论后,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课堂教学活动也在老师面带怒色的气氛中匆匆结束,有时甚至无法控制“热烈场面”而完不成教学任务。”同学们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缺乏监控与组织的自由状态。

【思考】

相信不少信息技术课任教师遇到过上述情形,为此头疼烦恼。小组合作学习本来是非常适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可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组织,缺乏相互间的配合,常常使这种学习方式仅仅是流于形式,而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如果为每一小组选派一名有能力的小组长,由组长组织、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讨论。组长与组员、组员与组员间的相互约束,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势,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显现它特有的魅力呢?

【尝试】

我在班上进行了些尝试。首先是考虑选拔组长,官虽小,可是作用却不小。我们的组长既是小组的学习组织者,又是老师课上、课下的协助者,而自己更是一名学习者。组织者——帮助大家明确分工,给每个组员发挥的机会,组织大家一起来完成任务,给每一个组员获得发言和动手的机会;协助者——课前协助老师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课上维持本组纪律,约束每个组员;学习者——做小组学习上的领头人,能够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不断努力,不断强化自己。

如何让小组长成为组织者、协助者和学习者,成了我一直思考、研究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践行,我认为:

一、民官民选

对于小组长的选择,我一直本着民主、开放的态度,把选择权交给学生,由“民众”自己推选。开学初,我会将招聘公告贴在机房的黑板上,只要有“三心”的同学都可来应聘。第一心:有一颗为大家服务的热心。第二心:有一颗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第三心:你要顺大家的民心。为了让小小的组长,在孩子们心中占领一席之地,我特意利用了半节课,进行了一个小小的“招聘会”。“应聘者”首先要做简短的表述,说说他来应聘的决心与信心,然后接受评委团(组内成员)的综合投票,最终产生最佳人选。我认为,能够做到以上三点的同学,不仅具备了基本的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在学生中“有人缘”,大家更愿意听他安排组织,这对于协助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所以“民官民选”为合作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岗前”培训

每个组长“上任”前,都要接受我的培训。要让他们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角色,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同时对他们赋予期待,让他们自觉地强化自身。要让组长心中知道:要当好一名小组长首先要了解、清楚组员的基本状况,谁电脑学得好,谁表达能力好,谁纪律好等等这些基本内容。教会他们:怎么分工;怎么表扬组员;怎么阻止组员的不当行为,使小组不会产生冲突;怎么让组员更欣赏自己;教会他们判断小组的活动是出色的;当小组产生分歧了怎么办;怎么与组员进行沟通等。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组长的作用。

三、走马上任

从前发书、提醒学生穿鞋套的任务总是落在我一人的身上,而今有了小组长。课前总能看到小组长积极活跃的身影,为组员发书,维持小组纪律。课间,因为有了小组长的有效组织,使得我的教学设计得以顺利实施,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一名小组长对于信息技术课堂的重要性。

四、“赏”“罚”分明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组长素质的提高。我设立了严明的“赏”“罚”机制。在小组间开展竞赛,比卫生、比纪律、比学习。以星级制为标准,每节课都有记录,一月一评比,获胜的小组,不仅可以获得课前来玩电脑的机会,组长也会得到老师赠予的学习用品。而落后的那一小组,组长可能要处于“边缘”地带,随时有“下岗”的危机。建立这样一个奖惩机制,一方面是为了约束同学们的行为,使之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形成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也是对组长的锻炼提高,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学习精神,以及不懈进取的态度。

现在,我不用再操心某个调皮的学生会影响我的教学,因为在我还没有开口“制止”的时候,组长,包括组员都已向他投去暗示的眼神,同学间的相互约束力已经形成。

【收获】

践行了这一想法,已有近半年,其中感想颇多,收获也不少。作为老师,因为有了组长的协助,使我免去了很多“烦心事”,孩子的事,交给孩子去办。

作为学生,同伴互助的乐趣,远比教师教条的说教更有吸引力。作为组长,从小就学会了承担责任,提高自身。

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从中体会到了教学的无限乐趣,孩子们对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欣然接受。合作学习,难吗?我看一点也不,只要我们做一个勤动脑、爱思考的教育工作者,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总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惊喜。

好老师的十堂课心得体会 篇4

韩愈曾在《师说》中明确提到了教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而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师这一职业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其内涵更加丰富,教师专业化发展已逐渐被业内外人士所认同。教师越是向专业化发展,那么对教师的要求越高。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课题也摆在了我们每一个教师的面前,当然学生的“引路人”不仅仅是老师,也可以是家长,是朋友,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这些因素影响并刺激着学生的价值判断。在学校如何引导学生做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正确价值导向理所当然地落在了教师的肩上。教师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更重要的体现在教师平时的言传身教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教师作为学生引路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引路人。

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加强自身修养是根本。

纵观现实,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可谓众说纷纭。有表扬赞美之声,有客观中肯之言,亦有批评谩骂之声,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和他人的评价,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满足学生需求,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自身修养。修养是一个人内在的素质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它包括思想品德修养,文化修养,专业修养等各个方面。古语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现代社会也不乏其客观存在的道理。教师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教书者不读书,修养不加强,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育人?因而教师要从加强自身修养做起,不仅要讲的了好课,同时要以自己良好品德去教育感染学生。平时在钻研好教材教好课的同时,多读书,读修身养性之书,读有浩然之气又不乏宽容善解之书,多一些平和,少一些浮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诱惑,纵然世界再物欲横流,我当恪职谨守,保持一个教师的本分,要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远见和卓识,不能人云亦云,趋炎附势,追名逐利,干一些败坏行业风气的事,惹得了众怒。近来社会上关于教师的丑闻也是此起彼伏,这不得不引起我们业内人士的警示,社会上的褒贬声侧面推动着教育改革,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管理,针对教师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加强管理是一方面,而为师者加强自身修养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我们的教师本职就应该以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和良好的品行去感染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受世俗风气的影响,追名逐利干一些脱离本职的事情。

二.学会规划,理论联系实际进课堂,言传身教是关键。

新课程改革要求师生平等,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增强学习能力,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者主导者的作用,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导演,在课堂上当好导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会导,而且会演。导和演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种能力—规划能力。在作文中讲究谋篇布局,那么在课堂教学中也需要这种规划能力。教师通过规划要让自己的学生学到什么,学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都需要规划,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大计,这也需要规划。为课堂规划节奏与布局,同理作为学生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引路人,要从认识孩子的第一天开始,在朝夕相处中了解孩子,明确孩子身上的优缺点,为孩子们规划现在和未来,规划未来的人生路该如何走,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学会这种能力,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大有所益的。有了规划能力,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为自己谋划未来,他们学习或生活有了目的性,减少了盲目性,更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现实生活中孩子们为什么喜欢追星?究其原因就是在物质生活丰富的时候,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空虚了。孩子们在明星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因此出现了“追星族”“球迷”等等之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要从心理学角度讲,孩子们由于年纪小,找不到自我定位,加上家庭或学校教育没有从孩子身心发展出发,教育缺失或不当,没有从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没有自己的个性,这样久而久之就会看到在社会上追寻的那种场面。由此可见,规划能力对教师和孩子有多么重要。有了规划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更有说服力,当然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也极为重要。教师言行举止和善高雅,正直诚实,表里如一,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教师要有一种担当精神,要有敢于放下“架子”的精神,敢于直视错误和缺点的勇气,越是社会对我们有质疑的时候,我们越要从容,越是遮遮掩掩,越容易不被理解,抱怨声越多,这样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信任感越来越下降。

早上跑步好还是晚上好呢 篇5

一、轻微疲劳正好休息

运动医学已经证明,早晨刚起来时,人体各脏器的运转仍处于较低水平,这时候锻炼,对于心血管功能比较脆弱的人来说是较危险的。而人体的活动能力在晚上被充分开发出来,这时候跑步,身体更容易适应运动节奏。

从外部环境来说,最新的研究表明,清晨空气中二氧化碳指数最高,而且前一天悬浮在空中的尘埃也并未完全消失,这时候运动,远不如晚上的环境好。另外,晚上适度运动产生的轻微疲劳感需要香甜的睡眠来解除,这就使得运动后的睡眠质量大大提升,所以,担心运动影响睡眠是没有道理的。

二、晚上锻炼从散步开始

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的建议,晚上跑步健身,最好坚持一周3次以上,每次30―60分钟。运动强度应掌握在“跑步5分钟后脉搏跳动不超过120次/分,10分钟后不超过100次/分”的范围内。如果心率过速,必须减少运动量;如果一边锻炼还能一边与旁人交谈的话,则说明锻炼强度尚可。没有锻炼习惯的人可以从每天散步20分钟开始做起,第二周走25分钟;第三周增加到30分钟;第四周加些慢跑;第五周时散步、慢跑并重;最终慢慢跑起来。

所有的运动都需要做准备活动,晚上跑步也不例外。矫玮介绍说,跑前轻压腿,做做下蹲,可以让心脏和肌肉更快进入运动状态。如果一开始走几步,然后快走、小跑,最后正式开始跑,也能有效热身。 跑步时,步幅略大,挺胸、收腹,目视前方,上半身略向前倾,双臂自然在身体两侧摆动,注意力集中,呼吸自然均匀。跑步时尽量选择人流车流少、通风、空气好的公园小径、学校操场等地方,而且最好是泥地、草地等有弹性的地面。

重视历史起始课 上好历史起始课 篇6

汶上县郭仓镇中学

陈绪中

“万事开头难” “头三脚难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这些俗语、名言都是在强调不管做什么事情,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不容易能做到的,对于历史课教学来说,上好起始课,可以为随后的历史课教学、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应该重视历史起始课的教学,上好历史起始课。

首先,我们要重视历史起始课教学。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轻视历史学科是不少学生的通病,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怎么能有起色呢?所以说要使初中历史教学有一个好的起点和基础,上好起始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精心准备,在课堂上要深入地讨论和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纠正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的不正确的认识,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这是诱发学生兴趣的奠基性的工作。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能把起始课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横生,融智怡情,赏心悦目的话,那将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拴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只有学生对历史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充分的思想准备,才能为随后的历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才能保证历史教学成绩的不断攀升。

其次,我们要上好历史起始课。怎样才能上好历史起始课呢?我重点是从教材和学生两个方面来准备的,并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钻研透教材,先从整体上来把握一册历史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和地位,然后来分析单元内容,最后再来重点分析、把握第一节课的内容、目标、地位等,为起始课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第二、要尽量了解学生,对面初一新生,教师应尽快进入执导角色。认识每个学生,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学习心理以及各方面的情况,让学生感到教师在重视他。于是学生愿意亲近教师,信任教师,主动与教师接近。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历史教学建立在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信赖这种和谐的关系上。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会在历史起始课及随后的历史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要精心选用教学方法,备好教材和学生后,接下来就要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来选用科学而多样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教师应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了如指掌,才能作出有针对性地教学。对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要引导学生去应用;对于学生比较模糊的知识,要做到心中有数。

第四,在初中历史课的起始课中,应该发挥“两个积极性”:一方面是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公,因此,历史教学中要搞好起始教育,教师要尊重学生,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学生有了积极性,历史的起始教学就有了希望。另一个方面,也要尊重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历史课既是生动活泼的,也是深远,难学的,离开了教师的积极性,历史教学也是苍白而无力的。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科学引导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只有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历史课堂教学才会上的精彩生动,事半功倍。

好老师上好课 篇7

十八大召开以来,党和政府对于反腐败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开设职务犯罪预防课已经成为各地开展廉政教育的一种必备手段。检察机关因为 自身法律监督的属性和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所积累的大量经验,成为开设职务犯罪预防课的最佳选择。但最佳选择并不意味着就能带来最佳的上课效果。当前职务犯罪预防课还有以下四个方面需要改进。

1.课程内容的同质化。目前而言,大部分职务犯罪预防课的内容基本上是由“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职务犯罪的概念”、“职务犯罪的常见案例”、“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等部分组成,出现一种“天下讲义都雷同,一篇讲义走天下”的现象,内容同质化的情况非常突出。

2.讲授形式的单一化。一张讲台、一个话筒、一个幻灯片的大屏幕、一个检察官坐在讲台上读讲义,这是很多职务犯罪预防课现场的画面。与这个画面相对应的是下面的听众要么左顾右盼,要么昏昏欲睡。原本被寄予厚望的职务犯罪预防课变成了毫无吸引力,甚至被受众看成一种浪费时间的活动。

3.讲师的随意化。谁去上职务犯罪预防课?在很多地方这似乎不是个问题,谁有空谁去上,在一些地方看来,不过就是一堂课而已,于是就会出现讲师的随意化。每一个可以把职务犯罪预防课上得受欢迎的检察官一定是名优秀的检察官,但不是每一名优秀的检察官必然就能把职务犯罪预防课讲得生动,有吸引力。

4.释法说理的枯燥化。法律本身是严肃的,生硬的法条、学理化的解释,案件办理中所使用的法言法语在受众听来如同云里雾里,而从网页上复制粘贴下来的案例,又缺乏深度的解读,个性化的表述,使得很多职务犯罪预防课被贴上“枯燥”、“乏味”等标签。

二、原因分析

1.对职务犯罪预防课的定位不準。职务犯罪预防课到底应该怎样定位,看上去似乎并不是问题。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职务犯罪预防课和学校里老师给学生上的课是一样的。实际上,职务犯罪预防课的受众与学生相比有太多的不同,他们都是成年人,绝大多数还是国家干部,国企的管理人员,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在错误的定位之下,就会导致思想的僵化、不再去研究、创新,去探索更与时俱进的课程。职务犯罪预防课不应定位于校园填鸭式的课程,而应是提供一种法律知识、法律文化的服务课程。

2.对受众的研究程度不够。一档好的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对受众的研究已经达到了非常精细化的程度。而当前很多检察机关的预防部门却忽视了对受众的研究,不了解他们的职业特点、年龄层次、知识结构,仅凭个人经验和主观臆断来揣摩受众的心理,来撰写课程的讲义,这就像一个做粤菜的厨师被要求做一桌菜给东北人吃,显然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3.讲师自身能力的局限。做一个好的讲师,必须拥有比普通人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做一个好的职务犯罪预防课的讲师不仅要求精通相关的法律规定、典型的案例信息,还需要掌握法律以外的知识储备。但当前很多地方的职务犯罪预防课的讲师只注重自己业务能力的提升,忽视了其他知识、能力,诸如哲学、心理学、网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这种自身能力的局限也使得职务犯罪预防课的吸引力不足,导致台上讲得兴致勃勃,下面听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的情况。

三、如何打造检察机关的“预防好声音”

1.精心准备个性化的讲义。首先,在课程的开始,职务犯罪预防课的检察官要以对受众工作、生活特点的了解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引起受众的共鸣。其次,要针对每一场不同的受众准备不同的课程内容,因为不同职业、不同工作单位、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结构的受众,对于职务犯罪预防课都有自己不同的需求。例如,针对乡镇基层干部,可以多采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多引用在基层出现的案例;针对国有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可以多采用理论分析的方式;针对年轻人占大多数的单位,可以多引用网络上的事件、网络流行的语言;针对银行业的金融从业人员,可以多使用算经济账的方法,重点讲授涉及资金类的职务犯罪的知识、案例。再次,在分析原因、对策的时候,要运用多种方法,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把法条口语化、案例故事化、哲学道理生活化,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视角,带来新鲜感和吸引力。

2.探索更丰富的授课形式。职务犯罪预防课不仅可以坐着上,还可以站着上;不仅可以在会议室里上,也可以在办公室里上,甚至可以在剧场里上;不仅可以使用PPT播放图片,还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去制作播放音频、视频;不仅可以一个检察官用声音上课,还可以有类似小品表演的片段穿插其中。职务犯罪预防课的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因为在网络时代,受众接收了海量的信息,仅以单一的形式已经不足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正如“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在于摈弃了“选手讲故事+评委毒舌”的模式而采用了“盲选+导师”这一独特的方式一样,要打造出检察机关的“预防好声音”,就要求检察机关顺应潮流,与时俱进,采取更好听更好看的授课形式,让受众在开心愉快的过程中接受预防教育,实现预防的效果和目的。

3.锻炼出更加专业化的预防检察官。只有好的模式,也不可能带来“中国好声音”的成功,更重要的是有好的选手和导师。同样,再好的讲义和形式,也需要优秀的预防检察官的讲授,同样一篇讲义,不同的检察官讲授能带来不同的感觉和效果。受众的耳朵越来越挑剔,这就要求检察机关锻炼出更加专业化的预防检察官。这里所说的专业化,不仅是专业知识上的专业化,更应是讲授课程的专业化,包括从普通话的掌握到现场气氛的调动和掌控能力;从个人形象的塑造到课堂技巧的使用;从沟通能力到应变能力等诸多方面。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检察院)

如何上好微型课 篇8

微型课就是比正常课时间长度短、教学容量小的课。微型课上课时间一般只有20分钟,其中15分钟用于上课,其余5分钟可用于回答评委的现场提问。微型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再现,与常态课不同的是它时间短,是一个没有学生实际参与的教学过程,是由评委来判断上课老师的教学过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它不在乎教学环节的绝对完整性,但整体上仍包括引入课题,内容讲授,和总结三个步骤;它是一堂完整课教学过程的浓缩,这是微型课的基本特点。由于微型课内容上的具体,时间上的短少,所以它更能表现出一个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基本教学素养,因此它被用在很多赛教活动中.那么,如何上好微型课呢?

第一,要上课,不要说课。微型课和说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形式.说课是把自己的教学设想说给大家听,基本环节是说教学目标,说教材内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等于介绍自己的教学设想。“说课”重点在“说”,说目标、说教法、说流程„„是在“纸上谈兵”,是在务虚,不是在上课,是在告诉大家准备怎么上,为什么这么上。而微型课是课堂教学的浓缩,是时间较为简短、课堂容量较小、没有学生参与、主要检测教师教学水平的课堂教学。换句话说,微型课是在上课,从导入到新授,从提问到点拨,从归纳到拓展都要按部就班一一落实,只是比实际上课少了学生的表现。因而,决不能把微型课当做说课来“说”,应该像正常课堂教学一样来上课。

第二,精心取舍课题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有些老师,抓不住重点,讲得面面俱到,在简短的时间内,好像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讲到了,但又是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没有讲清楚。这是不可取的。微型课不可能像正常课堂那样大容量的教学,要在有限的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讲授内容要尽可能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去掉那些可有可无的内容。

第三,选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方式。微型课时间短,又没有学生参与,在教学方法上,当然是以讲授为主。但讲授也有平铺直叙的讲授,有充满激情的讲授,有环环相扣的讲授,有循循善诱的讲授,有启发思维的讲授,有创造拓展的讲授„„何况,除单纯的讲授课题内容之外,还可以激情朗诵,可以设计问题,可以引发思考,可以相互比较,可以深入探究等等。总之,微型课的教学主要是对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体现和检测,教学方式要符合微型课的课堂情景和教学特点,真正能够体现出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准。

微型课的关键在于要处理好“有”与“无”的矛盾。在微型课的做课现场,没有学生,但执教老师心中不能没有学生。教师在微型课上展示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教学流程中的“学生活动”,教师该问就问,该布置就布置,该指导就指导,该点拨就点拨,该评价就评价。这些“过场”都要一一呈现。只是学生没有实际作,执教者只是假定学生已经完成、估计学生完成的程度和结果。这种估计是否恰当,点拨评价是否到位,要由专家评委做出判断。所以,要做到估计“恰当”、点拨评价“到位”,执教者就要在备课时研究学生,或设想教材所对应的学生群体的状况,做到“场上无学生,心中有学生”。但要注意的是不可过分虚拟师生双向互动,导致课堂虚假。有一些老师,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不管课堂没有学生的实际,还要故意虚拟一些师生互动活动,如学生的讨论等,给人一种非常虚假的感觉,同时也浪费了时间。

第四,构建完整的课堂结构。微型课虽然时间简短,内容单一,但也要讲究课堂结构,既不能只讲主要问题,也不能不分主次全面开花。微型课的具体过程其实和常规课堂教学是一样的,也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把教学过程进行展示,期间包括问题的提出、课堂活动的安排、学生合作学习等过程都要再现。但由于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教师的活动安排是作为假设来进行的,由评委来判断问题及活动的可行性。也因为没有学生的参与,讲课15分钟便足够了。学生活动被省略之后,教师的讲解水平就倍受评委的关注,教师语言在要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更应做到准确,逻辑性强,简单明了。微型课的课堂导入要简捷迅速,三言两语就需直接进入正题,千万不能起步太远、半天入不了正题,致使课堂重点不突出。可以设置一个题目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或设置一个疑问,悬念等等进入课题。不管采用那种方法,都要力求新颖,与题目关联紧凑,这是进入课题的必须遵循的原则,因为我们要把较多的时间分配给内容的讲授。很快导入正题后,就要把主要精力全部用在课题的中心上,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在有限时间内能够圆满的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第五,语言精炼,板书清晰。在微型课中由于受时间的限制,语言的准确简明显得更为重要。它并不是语速的快捷;而是表现为抑扬顿挫,口齿清晰,干净利落。在语言要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更要求做到准确,逻辑性强,简单明了。这其实也是微型课的亮点。另外,微型课也要讲究板书,板书要精心设计,要精练、完整、美观,好的板书,要能看出整个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教学程序,能给听课者一个完整、直观的效果。板书不宜太多,太多会冲淡板书对内容要点的提示作用;也不宜太少,太少往往会使板书表达不清。无论如何,板书都要做到精简,且使得要点突出。同时以电教手段呈现为最佳。

第六,答辩语言要准确、简明、流畅

答辩是评委对授课内容及其相关内容的一个质疑,问题一般都是针对本节课教学中的重点或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或者是提出与课题内容有关的知识内容。有些老师在回答评委的提问时,往往抓不住问题的要害,要么只是在问题的周围绕圈子,要么是所答非所问,要么纯粹是胡乱作答,再加之口语表达不够流畅,严重影响了答辩的水平。我们在回答评委提问时,知识内容要科学准确,能够抓住要点,层次清楚地回答完问题。另外,答辩语言要简明流畅,与问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不说,要集中自己的全部智慧,对问题的要害之处进行深入精要的阐述,保证在有限时间内能够完整回答所问的问题。几点注意:

1. 微型课,是一堂课中一个或几个精彩环节的集中展示,课的基本环节如导入、板书、练习、评价等要素,一般都应该有。教学流程中的“学生活动”,教师该提问提问,该布置布置,该点拨点拨,该评价评价,这些“过程”都要呈现。2. 一定要将最精彩的内容展现在前十分钟,最好有演示实验,而且是创新实验,以体现理科特点。

3. 必需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师生互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4. 课堂引入很关键,尽量要创设情景引入,吸引评委的眼光。

如何上好公开课 篇9

(一)备内容

1、注重内容的操作性——幼儿园公开课内容选得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一般来说,操作性强的活动内容是首选,不仅符合幼儿好动好玩的年龄特点,还符合听众心目中的优质课标准。因为,每位听众看到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在操作中学习,都会由衷地为幼儿骄傲,为幼师赞叹!

2、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要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内容,这样备课及上起课来都得心应手,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听众。如果不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比方说情感不是很丰富的教师,偏选了偏重于情感体验类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上起来教师会感到不能挥洒自如。

3、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选公开课内容时,幼儿教师要综合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不要存在侥幸心理,选择风险较大的公开课,如《我和太阳做游戏》,若遇到阴天或下雨,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备目标

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幼儿及听众,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教师应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课。

1、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活动目标太难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而太简单又会让幼儿觉得没意思,提不起兴趣;教师应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幼儿设定“跳一跳,碰一碰”既能达到的目标,但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幼儿的水平。

2、活动目标要直观化——公开课上得好不好,离不开活动目标的完成情况。量化的活动目标使听众客观的评价公开课,让听众看到课堂效果,而抽象化的教学目标,如激发幼儿好奇心,丰富幼儿想象力„„这样的活动目标都是靠主观臆断,难以客观评价,应尽量避免。

(三)备自己

1、知识储备——“要想供给幼儿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缸鲜活的水”。在上公开课之前,幼儿教师要吃透各领域的教学特点,熟悉整个教学体系,做到心中了如指掌,才能做到整合有度又有效。

2、自身能力——每位教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在备课时,幼儿教师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尽量在活动课中展示自身的长处,做到熟而精,得心应手。反之,很容易产生不自信的心理,影响教学效果。

(四)备幼儿

1、经验储备——幼儿的生活经验直接影响到公开课的效果。在选择公开课时,要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若需要前期收集资料的,应事先安排幼儿相关活动,让幼儿积累必备经验。

2、年龄特征——幼儿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状态直接影响公开课的效果。备课时,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等,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话题来吸引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小班不适合“大灰狼、巫婆”之类的材料,大班的孩子则喜欢这种刺激性的教法。

3、注重个别差异——不同的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备课时,要考虑不同幼儿之间的能力差异,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以供不同层次的幼儿回答,让每位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幼儿积极性有极大的帮助。

(五)备突发事件

在课堂中,时常会遇到突发事件,阻碍了课堂的顺利进行。备课时,教师要尽可能地预设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尽量把这些偶发事件的发生率控制为零。比如,完成了教学任务,却未到下课时间,应临时增加哪些活动?万一时间紧,差不多下课了还未完成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该删掉哪些环节等。有了多方面的准备,就能处变不惊,应付自如,使公开课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收到预期的效果。

(六)备听众

公开课上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教学功底,甚至晋升。幼儿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幼儿的学习效果,还要考虑听课者的感受和评价,把他们也融入到我们的课堂中来。

1、多媒体教学——有些听课者就往往不熟悉所听的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因此在听课过程中较难跟上师生的思路,也就难以对这节课作出正确的评价。多媒体的课件可通过优美而富动感的设计,直观地把你所讲授的内容、重点及思路跃然“幕”上,使幼儿及听众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2、外向型活动——游戏、辩论、表演等多形式的外向型活动,能增加听众的参与机会,使他们也了解幼儿的动态,跟着幼儿欢笑、迷惑、或恍然大悟,营造一种非常融洽的课堂气氛,让听众也感到心怡神悦。

(七)备教法

1、善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平铺直叙的讲述剥夺了幼儿在通过思考后获得知识的成功感,并容易使幼儿失去参与的热情,课堂变得沉闷。而启发式的教学,由浅入深,层层诱引,最后让正确的答案或结论从孩子的口中得出,而不是老师自己在说。既牢牢地吸引住了幼儿的注意力,避免了“一言堂”,变成了人人参与的交流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幼儿对知识的印象特别深刻,有更强的活用能力,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有的老师说:“好是女子旁,海是三点水旁,拍是提手旁,对不对呀?”自己全说出来了。

2、注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发现他们的疑难困惑,及时解释清楚。同时也要抓住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或事物,利用表象、节奏等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师生默契配合,共同把活动推向高潮。

3、教学环节要过渡自然——一节课总是由好几个环节构成,讲解某个知识点也要经过几个步骤。我们教学中分目标的确定、维度的把握(言语的听说读写)、梯度的把握(分解难度、小步骤阶梯化)、重点的把握(所有课程设置的步骤要按每节课重难点的把握)、量的把握(一节课5次刺激量)。教师备课时应注意这些环节或步骤间的的自然衔接,力求做到水到渠成,不露痕迹。这样,一节课的思路就显得非常清晰,而幼儿的思维也不会因某个教学环节的突然中断或突兀转折而打断,从而顺畅流动,思维非常活跃,听众也就感到整节课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与上面几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

4、多种教学方式——选择好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法,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各种教学方法均有其长处和短处,选择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各种方法的职能、应用范围和自身实际,切忌削足适履,弄巧成拙。

5、玩教具的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能帮助幼儿理解一些抽象的,或者不容易理解的内容,以保证公开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听众看到幼儿在操作中学习,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也会对公开课留下美好印象的!

①要创新——幼儿天生爱玩,在公开课中,让幼儿通过“玩”教具,能很好的吸引住幼儿,也乐于操作玩教具,使整节课井然有序地进行。不过,幼儿教师要注意玩出新花样,让听众耳目一新,给自己的公开课加分。

②规格、颜色适宜——教具要精致、大方、美观,不小于2cm,图片要孩子越小图越大一些,有的老师画的图很可怕,就适得其反。

③合理利用——在恰当的时间运用适宜的玩教具,不仅能吸引住幼儿,还可以让公开课的内容丰富多样。有的老师上了三分之二的课,教具才出来,孩子早就坐不住了,严重影响了公开课的效果。

二、公开课中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言行举止——普通话标准、咬字清晰、教态自然、有亲和力、身资优美的教师,总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给自己的教学课加分。因此,幼儿教师要在每一个环节注意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协调配合,用眼神、动作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但不要过分表现,以免让听课者看着紧张,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教师的镜面示范——对于幼儿,区分左右手还是有定难度的,教师在示范时,一定要做镜面示范,比如“敬礼、刷牙”等动作教师要用左手,而基本动作顺序,教师则要从右面开始,不要太随便,因为我们要做好幼小衔接,顺应学校的教育,从左到右,由内向外等动作。

3、配班老师——配班老师协助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公开课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配班老师也要熟悉教案,熟悉玩教具的用法与操作。在上公开课时,配班老师要注意巡视每一位幼儿的状态,帮助组织幼儿活动,维持活动秩序,并帮助主班递送教具等,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是这些不是说明一位主课教师要完全依赖配班教师,主班教师要有完全的控制能力自己把课上完。

4、指导语——指导语规范要体现在每一环节当中,思路清晰、明确的指导语,能让幼儿愉快的接受,避免说话太快、指导语啰嗦,造成环节不紧凑。有的教师上课习惯用“这儿、那儿、啊、呀、好了宝贝”等等,在公开课里要尽量避免,可以用一些空间词,如“左右、前后、上下”等来代替,尤其是指导幼儿指读、拿笔、用剪刀、折纸等操作性环节的时候,要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双语教学是我们的重要目标与任务,每个环节要渗透、利用英语,比如:“好了、过来、回去、起立、坐下” 等等日常用语,运用起来会得心应手。

5、板书——即排版和书写得很漂亮。板书是教师基本素质的体现,一定要经常练习。要在白板上书写,一定要做到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假如写字就是很难看,或没有把握写好,在制作卡片、字卡之前,可以通过打印的来进行,以保证在课堂上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在你备课之外出现的情况,比如:意料之外孩子说的字、词,老师就要马上在黑板上写出来,不能置之不理。

6、课堂常规——课堂中不要反复强调常规,用限制性语言过多,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并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浪费时间。教师在公开课中的一切语言都要紧凑、严谨,还有课堂应变能力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的脑子要灵活、机动。也是体现我们平时教学常规训练成果的一部分。

7、游戏——游戏环节,一定要作为巩固知识点的一个环节,不要随便什么都是游戏,而且游戏是充满神秘感的。比如:百宝箱、神秘盒子、走迷宫等等。也是树立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的一个方面,老师什么都会!

8、站位/蹲位——课堂中的站位,作为主班教师要考虑到你所讲、所做的是否在孩子视线范围内。

9、幼儿状态——幼儿状态直接决定你这节课的好坏,抽孩子回答问题,孩子声音小,老师要鼓励孩子声音响亮,并且要知道回答问题不是检测孩子学的好坏,而是带动孩子,互动全班的一个过程。

三、影响公开课效果的心理因素

1、状态欠佳——公开课面对众人,教师担心自己上不好,受到听课者的纰漏,或同事们的指点指点,很容易出现心理因素不稳定、难以进入状态的状况,导致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要相信,“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更何况我们呢!

2、好胜心强——上课教师都唯恐“出丑”而不及,很大程度上是教师自己吓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应该正视这一事实。相反,教师非但不必担心“出丑”,而且要敢于“献丑”,向评课者积极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教学效果。

3、功利心态——公开课作为一把标尺,被赋予这样或那样的特殊意义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教师一心获奖,或是寄此厚望,必将方不开手脚,不能轻装上阵。这也是导致教师上课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幼儿教师应当注重事物的过程,而非结果。以“我本平常,平常视之”勉励自己。摈除这些额外的思想负担,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水平的正常发挥。那么,上好课、获奖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编后语:

如何上好口语课 篇10

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不但要会听,会说,还得讲究文明礼貌。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出来会有不同等味道,所以常常有人讲,这个人很有修养,那个人说话太丑。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这就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必须着眼整体,追求综合效应。科学的做法应当是突出重点目标的同时兼顾其它素质的训练,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比如专题口语交际训练“自我介绍”,教学的重点是交际时如何说,学会把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就读学校、父母亲工作单位等说清楚、说明白。除了说的知识、技能训练外,必然涉及到听的问题,别人在自我介绍时,其它学生要仔细倾听,听的质量如何、有没有听出问题、能不能作为听众作出交流(如即席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等等,听与说是水乳交融的。整个口语交际过程中,教师还得注意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的态度以及语言背后隐藏着的思维、品质等,相机作出恰到好处的指导。坚持整体原则,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灵活地用好教材

因为《中小学普通话口语训练》这本书都是一些由词语、句子、对话、儿歌、片段等口语化内容 组成的训练,而这些内容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实施方案,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进行口语训练。

三、创设情景,丰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互动式的教学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利的,特别是在口语交际这类课中。所以,创设一定的情境,不失为上好口语交际课的一种好办法。创设情境来上口语交际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年龄和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进行交流,促进他们独立思考,有助于他们听取、比较、思考不同的意见,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锻炼,对学生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在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择好教学内容 创设的情境首先要能够吸引学生,所以选择内容的时候要注意:第一,要选择有价值的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内容的难度要适当。由于小学生知识经验还不够,所以不能选择太难的,要不然会让它无从下手;但也不能太简单,那样就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要选择难度适当的内容。2.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一两天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这样在上课时才有足够的材料。另外教师也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一方面可以适时的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知识,避免教师被学生问倒;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冷场的发生。3.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口语交际课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学生说,特别是对那些平时不大发言的学生,教师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大胆的说,已达到提高口语表到能力的提高。

(二、)在比赛中进行口语训练。魏书生说:大脑这部机器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得多。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学生好胜、渴望成功,期待受到奖励的心理特征,注重创设一种竞赛情境,给他们设置好拼比的舞台。

(三、).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口语训练

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还与他们的情感态度有密切的联系。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下,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容易调动。例如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可以挖掘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四、方法灵活,扩展生活教无定法,口语交际教学同样如此。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提供交际案例,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案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办法。案例就是一个交际的情境,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放一些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探索、讨论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途径。比如“学会向别人解释”专题训练,教师可以提供案例。小明吃早点时服务员不小心把汤泼到了她的身上,小明无奈之下只好回家换衣服。等她到校时课已经开始了,老师马上当众批评了小明。下

怎样上好公开课 篇11

一. 课前的准备

上好一节公开课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功底。老师在上课前做好三备:一是备教材,了解该课的重难点及教学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教学设计具有方向性,设计层次清晰的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有序而富有逻辑性,各环节之间衔接能自然、流畅。二是备学生,课堂是老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兴趣及爱好,同时也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成绩状况及理解能力的差异,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三是备教法,上公开课时,好教学设计能让学生乐于接受,扣人心弦,能使学生在探究、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教法上,应力求创新,使用高效实用的教学思维,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

二、课前的导入设计

课前的导入,这是公开课开始的第一个亮点,如何提起学生的兴趣,需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而这个导入的决定权完全在于老师。因此,作为老师首先自己要有自信、有激情更要富有机智,根据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如:歌曲式导入,提问式导入,图片、幻灯等电教导入,悬念式导入等等,以此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酝酿他们的情绪,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课堂教学活动往往能顺利进行,课堂气氛也会变得生动活泼、和谐轻松,那么课堂基本上已成功了一半。

三、自身素质的完善

教师如何上好课 篇12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强化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特对本书进行学习。现将对本书的学习计划作如下安排。

第一学期

1.第一课时:围绕知识目标组织教学活动(2012.7)

2.第二课时:围绕技能目标组织教学活动(2012.7)

3.第三课时:围绕方法目标与人文目标组织教学活动(2012.7)

4.第四课时:针对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启发教学(2012.7)

第二学期

1.第一课时:为新旧学习任务的有效衔接而导入(2013.1)

2.第二课时:完成主要学习任务的环节展开(2013.1)

3.第三课时:学习效果的反馈、调整与结果环节(2013.1)

4.第四课时:言语讲授法的运用(2013.1)

第三学期

1.第一课时:提问与对话状态的实现(2013.7)

2.第二课时:演示与示范(2013.7)

3.第三课时:学习指导与情境性评价(2013.7)

4.第四课时:学生自学的组织(2013.7)

第四学期

1.第一课时:合作学习的组织(2014.1)

2.第二课时:全班性集中学习的组织(2014.1)

3.第三课时:课外校外的组织(2014.1):

4.第四课时:教学传媒的概述(2014.1)

第五学期

1.第一课时:一般教学传美的运用(2014.7)

2.第二课时: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2014.7)

3.第三课时:预设兴盛承担有效达成(2014.7)

4.第四课时:创生型生成与教学应变(2014.7)

第六学期(2015.1)

1.第一课时:教师如何备好课

2.第二课时:教师如何说好课

3.第三课时:教师如何观好课

4.第四课时:教师如何评好课

第七学期(2015.7)1.第一课时:教师如何进行学法指导

2.第二课时:教师如何进行反馈

3.第三课时:教师如何进行学生发展性评价

“上好课”自学反思心得 篇13

2009——2010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上好课》自学反思心得

如何上好课,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牵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近一年的“上好课”校本研修学习和实践,我认真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这次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上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知识

教学活动只能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展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例如: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就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在此基础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要避免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变满堂灌和满堂问式的被动学习为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式的主动学习只有这样课堂气氛才能活跃,学生才能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二、教学中教师要转换角色,改变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三、教学中要把教材用“活”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应该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1、备好课,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状况。不深入钻研教材,就不能抓住教材的重难点、关键,课堂教学就不可能抓住关键,起不到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2、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要精心安排。比如:导入环节要忌没有目的的东拉西扯、漫无边际地高谈阔论。在备课时要想一想:你导入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建立新旧知识联系,介绍相关知识,为设置悬念,还是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亦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如课堂语言的表达,要做到清楚明白,有条理、有启发性,不啰嗦有感染力,让你的讲解能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让学生能听进去、记得住,而且喜欢听。那么你的讲解效率也就会有提高。再如课堂提问,一定要树立问题意识,在设计问题时就要考虑到:我设计这几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能否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思考、讨论、分析、讲解,弄懂文本,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理性思考,课堂教学就不会出现散问、细问、盲问、碎问等现象。有问题意识的提问,才是有目的的,有质量的提问,才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以说就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或让课堂教学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效果,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教学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

四、科学评价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针对这个问题主要采取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策略。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甚至差异较大,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在具体的处理策略上,要求我们老师能够正视差异,采取有效的策略努力消除差异。比如:针对成绩好的学生,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其解答,培养其创新思维;中等生要求“跳一跳,够得着”,满足其学习愿望;针对反映较慢、基础较差的学生,千万不能放弃,课堂上尽量让其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多给其机会,不管是回答对错都要给予鼓励,要多爱多指导,这样班级的成绩差距会渐渐缩小。除此以外,课堂上教学时间有限,还可以采取课后辅导、同伴互助的方法,让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差生共同进步,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以提高其学习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上一篇:好男人要处理的七件事美文下一篇:小学作文:变色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