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生命的诗歌

2024-09-21

于生命的诗歌(共13篇)

于生命的诗歌 篇1

精选诗歌:生命于我

生命于我是一场悲与喜的轮回,

出生的喜悦,成长中的.风雨的轮回。

生命于我是一场得到与失去,

每一场拥有里必定夹杂着另一场失去。

生命于我是一场放弃与追寻的轮回,

那一路的风景迷醉了心。

生命于我是一场骄傲与无悔,

我用固执的姿态拒绝世界,

独自坚守着、骄傲着我的信仰,

无论风雨、阳光!

生命于我是一场旅程,

我用每一刻青春追寻、坚信、欣赏,

我清楚出发时的喜悦,

我清楚前进时的艰难,

我也清楚到达时的解脱,

只是

沿岸醉人,

时光老人,

尘世迷人,

千难万险阻人!

我于这场旅行中,

曾意气风发,

曾彷徨无措。

只是,

当信仰燃烧,黑暗便无复存在!

于生命的诗歌 篇2

这位语文老师个子小小的, 秃顶, 操一口浓重的四川口音, 指间总是夹着一个红色有机玻璃烟斗, 进课堂前才磕掉烟灰, 然后指间换上粉笔, 在黑板上留下一大片气象豪奢华美的板书。

语文老师姓王, 是个才子, 年轻时据说差点留在北大中文系任教, 不巧赶上“文革”, 北大就没有留校教师这一说了, 于是他来到了现在这所学校。王老师说他有个梦想, 就是自己亲手培养一个读中文系的大学生。我这样一个偏科的孩子就在这个时候被他任命为语文科代表。我在那几年里几乎天天读古文, 并且一次次地在课堂上发言。王老师把我带到他的家里。我看见中药柜似的资料柜紧靠着斑驳的墙壁, 柜子卡片, 在小小的抽屉里密密实实地挤在一起。斜阳很温柔地照进来, 逼仄的小屋一端美丽的师母正安详地缝着被单, 另一端老师正给我讲怎么做学术卡片……

高中, 我考进北京四中。

王老师流着眼泪说:“四中是所好学校, 你去吧!”

我读了中文系以后, 老师很高兴, 那时候他更苍老了, 但还是神采飞扬地跟我聊古文, 只不过常常被一阵阵剧烈的咳嗽打断。

我读大三的时候, 几乎已经决定了报考文艺学的研究生, 这时传来王老师肺癌晚期住院的消息。消瘦的王老师躺在雪白的被子下, 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我拉着他的手, 只觉骨瘦如柴。我明白离别的时刻临近了。我能说什么呢?我的语文老师, 曾经用生命提携并且期待着我成才的语文老师……我哽咽着对他说:“老师, 我会报考古典文学的研究生。”老师的手突然一下子抓紧了我, 从浓重的痰音间挤出了一个字:“好!”

一周后我正式报名, 老师辞世。师母说, 那个“好”字是他留在世界上最后的言语。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这一生中总有几个人, 像钉子一样守候在我们命运的岔路口, 于一瞬间决定着我们生命的方向。

植根于孩子的生命之中 篇3

一、小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家长、教师都已经成为共识,但实际情况并没有因为大家的重视而受到好的效果。经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只有30.5%的中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而且随着年级越高学生的阅读量没有成比例递增,反而增量在下降。原因在于

1、对阅读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很多的学生和家长都认识到阅读得重要性,但对“阅读”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误区,主要是没有区分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类型,仅把阅读简单限定在课内阅读的范围,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仅仅阅读教材中的几篇文章,认为只要把教材上有的都读懂了、读熟练了就高枕无忧了对课外阅读不屑一顾,甚至还有的学生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读多了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这种对阅读认识的误区和局限性,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减少了阅读量。

2、阅读时间和精力不够。由于年龄的原因,在特定的时间内小学生精力都是有限的。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影响了很多的家长和老师,在学校期间,孩子们的时间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几乎没有一丝儿的闲暇空余。课后还有家庭作业,补习班、兴趣班等各类名目繁多的培训班在等着他们。甚至连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都被习题和训练占用。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很难保障,更何况“享受”课外阅读,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读书。

3、不能自由选择书目。读书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进行阅读。但现有的小学生的阅读却变得几近功利,好像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快乐,而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带有功利性的读书使得孩子们缺乏读物选择的权利和自由,一些家长和教师以“影响功课和考试”为借口,限制着孩子们阅读的自由。只有老师推荐的书才是好书,才有用,其他的书都是“闲书”,是被禁止的。岂不知,这种读书的不自由会败坏着孩子们的阅读胃口,消耗着他们的阅读热情。要么“厌食”不喜欢读书,要么读了“不消化”失去了读书的能力。

二、如何开展愉快的课外阅读

面对小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学校语文教师和家长都有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切实的措施,改变这种现状。

1、正确认识阅读的意义。首先让家长消化对课外阅读的误解。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方式或者向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介绍课外阅读的好处,让他们明白课外阅读与学习语文课程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孩子终身发展有重大积极作用。要完全消除家长将“阅读”和“考试”相互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让家长支持小学生的阅读行为,在买书的费用上和阅读的时间上给予帮助。

其次,要学生认识课外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教师可利用一切给学生交流的机会,比如班会、文体课等给学生讲各种有趣的故事或者组织好书推介会,让学生感受到课外知识的奇妙与有趣,从而爱上课外阅读。还可以通过名人故事激励学生好好读书,比如毛泽东闹市读书,陈毅吃“墨水”等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小学生知道课外阅读对于自己的语文学习和一生发展的重要性,阅读中会有很大的收获。

2、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个人的阅读习惯会影响他的一生,好的阅读习惯终身受益。一个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变成一种必须,阅读是快乐的,就想现在很多孩子打游戏、看电视一样。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喜欢打游戏、看电视,不喜欢阅读呢?原因在于他没有在阅读中找到快乐。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长、教师甚至学校和社会的配合,要长期坚持。一是要保证每天有充裕的阅读时间,这个时间最好能固定下来,每天到这个时间就是阅读时间,小孩子会形成一种自觉行为,进而形成习惯。二是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提供阅读的空间,给予阅读的环境,影响他们一起读书。比如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在学校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交流读书心得等。孩子因为读书收获了书中的美,还能收获大家对他的尊重,孩子自然会喜欢上读书的。

3、给予孩子阅读内容选择的自由。给与孩子阅读内容选择的自由很大成分是不用把阅读带有过多的功利性,不要把阅读和考试挂上关系,把阅读的目的性指向考试。带有功利性的阅读会在阅读书目、阅读的方式上限制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很多教师和家长给学生的阅读做出了许多硬性的规定,比如记录分析好字好词,摘抄优美经典的句段并要求背诵某些内容等,这些硬性规定是家长和老师想急于看到课外阅读的成效措施,其实这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行为,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们课外阅读的负担,他们会因为阅读的辛苦而厌恶阅读。阅读的成效不是读了几篇文章,背诵了几段经典语句就能体现的,要靠长期的坚持和积累,之后出现了一种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收获。

三、课外阅读贵在坚持

于生命的诗歌 篇4

教官的一声令下,我们以最快的速度穿好军装,戴好军帽,整个班级看上去焕然一新,同学们一下子精神了很多。前两天,我们都在做促进友谊的训练。直到第三天,教练说,今天是最重要的一天,我们要举行一个项目。教官的神情严肃,我们也格外认真。

这个项目叫“生命抉择——洪水大战”。教官用他那严肃而庄重的声音将故事展开——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一个偏僻的小竹楼里,熟睡中的孩子们已进入甜甜的梦乡。这时堤坝垮了,洪水如同迅猛的野兽,肆无忌惮地扑来。突然,巨大的轰鸣声惊醒了正在熟睡的孩子。洪水已逼近了小竹楼,屋子进水了。大家非常惊慌,这时一个少言寡语、较为稳重的男孩冲上去一把抓住那个准备夺门而逃的男孩:“你想去哪?外面那么大的水,你现在出去会被冲走的”。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用惊慌的眼神望着男孩,希望他能想出好办法。其实这个孩子心里也没底,但是,他不能失去信心,因为整个班的孩子都在等他想出好办法去救他们。一个平时上课总爱东张西望的孩子又开始东张西望了,但这次不同。他大叫起来:“看!那里有沙袋!”那个沉稳的男孩果断命令,赶紧搬沙袋。

这时,教官让我们选出男生和女生各一人。贾聪锐和罗旋坚决地站出来,他们搬着沉重的沙袋气喘吁吁来回地跑着,望着他们涨红的的脸蛋,我们有点心酸。教官语调低沉地说:“虽然他们搬来的沙袋暂缓了洪水,但是,他们为了集体被洪水冲走了。教官走过去,庄重地摘下他们的军帽,低下了头,我们忍不住哭了起来。刚刚他说过的“因为我们是兄弟,所以我愿意为班级付出!”这一句如同千斤重的石头压在我们心上,洪水仍在不停的流,大家继续想办法。上屋顶,因为那儿是最后一个被洪水冲垮的地方,可屋顶上没法容下这么多的人!这也就意味着,必须有一部分的人留下,为救同伴,付出自己的生命。

此时,我选择留下,勇敢举起了手,但没被选中。又有一半人付出了生命,他们被无情的洪水冲走了。这时,一艘救生的橡皮艇开过来。大家喜出望外,可等皮艇开过来,大家呆住了,因为皮艇只能坐5个人,这就说明,一个班只有5个人能活下来。大家沉默了,教官发给我们每人三个“生命棒”,它可以留给自己,也可以留给别人。我郑重地把3根生命棒给了诸锐龙,对他说:“我们是兄弟”。最后,我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5个人,他们获救了。

于顽强生命的作文 篇5

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在花丛中感爱春光的小姑娘。这一幅幅画面都体现了它们对生命的热爱。有很多的事物都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每当我提到生命这个词时,我就想起了两个关于生命的故事。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种大蒜,开始,我非常兴奋,天天都为它们浇水。可是,过了一些天,我的蒜苗渐渐长大,我就越来越不关心它了,一连好几天,我都没有帮它浇水,它却仍然茁壮成长着。我觉得不浇水它也会长得很好,就不在给它浇水了。又过了几天,我的蒜苗叶子变黄,渐渐垂下了头,慢慢枯萎了。我连忙给它浇上水。过了几天后,蒜苗竟然渐渐变绿,恢复了先前的美丽。

还有一次,我和小朋友在小区里玩耍。有一个小朋友发现了一只小蜗牛,他用手使劲按了一下小蜗牛,小蜗牛的壳竟然被按掉了。失去躯壳的小蜗牛仍坚强的一步一步的向前爬着,回到了自己的家。

把诗歌的意境植根于学生心中 篇6

散文要求立意新, 诗歌更注重意境美。无论绘画还是音乐, 都很重视意境。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捕捉到清新、优美和深远的意境, 就能激发学生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 并使他们回味无穷。

什么是意境?

艾青说:“意境是诗人对情景的感兴;是诗人的心与客观世界的契合。”[1]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文艺作品中, 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而我认为, 意境是意与境的融合。“意”蕴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 是诗的主旨, “境”是现实的生活图景的再现。简单地说, “境”是“形”, 是形象的事物;“意”就是“神”, 是无形的东西, 它是诗的精髓, 是诗人的灵魂。一般来说, 它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给人以奋发的力量。下面, 我是从这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的。

一、从朗读中感悟诗歌的意境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语言并不是脱离思想的东西, 相反的, 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创造, 它扎根于思想之中, 并且从思想中不断地发展起来。”[2]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在诗歌教学中要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当时的内心情感, 整体领会诗歌的内容与主旨, 然后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朗读就是把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师应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让学生在开阔的意境中享受美的熏陶, 得到美的享受, 受到美的启迪。下面我以杜甫的诗歌《望岳》为例, 分析学生是如何在朗读中感悟, 在朗读中积累, 最后走进诗歌的意境之中去的。

《望岳》是杜甫落第后漫游齐、赵时所作的, 诗人以坦荡的胸怀、豪迈的气概和浪漫主义笔调, 形象地描绘了泰山的神奇壮观的景象, 全诗充满了阳刚之气, 读来琅琅上口, 令人赏心悦目, 精神大振。

学生要能正确理解这首诗的意境, 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之中, 朗读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采取了如下方法。

1. 指导前读

用这种读法让学生初步感受全诗的思想内容, 简单领略一下泰山的连绵与高峻, 发表自己的第一次感言, 为深入理解诗的意境作了铺垫。

2. 指导后读

这里教师可分三部分指导。要求学生一要读“景”, 二要读“情”, 三要用自己的语言去说“景”说“情”。在写景的诗句中, 教师要以“造化钟神秀”为突破口。当时我是用激情的语言这样描述的:大自然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予了泰山, 真是神工鬼斧、天造地设, 泰山聚集了大自然的灵秀, 给人美的感受, 观览之余, 令人陶醉。这时学生再读写景的诗句, 想象诗中的画面, 一定能从诗中悟出优美的意境来。

尾联“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是欲望之景, 那么如何产生欲望之情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这首诗谈谈自己的感想, 让学生结合诗人的情感去大声朗读, 去体会此诗的意境, 学生就会读有所感。

3. 多方位读

这里的多种形式朗读包括集体朗读、个别朗读和技巧性朗读等。集体朗读声音洪亮壮阔, 可以形成一种气势, 营造一种浓烈的情感氛围,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感染。个别朗读便于朗读指导, 或起示范作用。技巧性朗读, 包括诗中的重音、节奏、语调等, 如诗的颔联、颈联可读得平缓一点, 尾联可读得高亢一些。如果这种“平缓”和“高亢”发展为“专注”与“动情”, 那么学生这种朗读就会言之有景、言之有感了。

事实确实如此, 在我的朗读指导下, 学生最终用饱满激情的语言去朗读了这首诗, 他们读出了诗人顽强拼搏的精神, 读出了积极向上的情怀, 读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读出了此诗的艺术美和人性美, 这样, 诗的意境就在朗读中浮出了水面。

二、从象征中领会诗歌的意境

初一课本中王家新的诗———《在山的那边》, 就是把主观的意识融于客观环境的描写之中。它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 继而理解诗的意境, 最重要的就是要弄清楚诗中的象征意义。比如诗的第一节有这样的句子:

“小时候,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 山那边是海吗?”

要理解这一节当中的第一句诗, 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诗中的象征意义, 那就是诗中的“山”和“海”各象征着什么?诗人是为了写山而写山吗?是为了写海而写海吗?这一点学生必须明白。当知道了“山”象征着困难, “无数座山”象征着重重困难, “海”象征着理想的境界以后, 再回过头来看第一句的含义, 学生就会有所投入, 不断深入, 思维的空间就会宽敞得多。他们一般不会再说“痴想”是呆想, “痴想”是情绪低落时的表现。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呢?我先让学生读这首诗, 体会诗中的象征体和象征对象, 接着采取旁敲侧击的方法提问:诗人痴想什么?他为何痴想?第一问学生答出是痴想大海, 向往美好的境界;第二问学生答出有一定难度, 我再作引导, 诗人住在什么地方?他的眼界开阔吗?学生很快说出, 诗人住在山脚下, 堆放在眼前的是崇山峻岭, 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此时此刻, 我再点击一下诗中的“象征意义”, 同学们说出, 诗人向往外面的世界, 向往美好的生活;他寻找好奇、追求理想已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此时, 诗人伏窗静思的画面展现在了学生面前, 诗人那种朦胧意识和肤浅的认识情感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捕捉诗中更深层次的东西, 这样学生走进了意境之中。

在对第一节的意境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 学生已经懂得:只有经过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山那边的山啊, 铁青着脸”, 这不是一般的比喻, 而是把比喻暗藏在拟人之中, 把山路险峻的感情渗透到形象之中, “铁青着脸”暗含着人生对理想和目标的追求是要付出艰辛的, 是要经得起考验的, 不是嬉戏时的玩耍, 不是心血来潮的热情, 不是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这是一张十分严肃的答卷。必须拿出勇气和毅力来, 这样写就使意和境浑然统一。例如,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心中扎下了根。”这里诗人没有空说, 也没有硬说, 而是将“理想”这个“意”寄托在“种子”上。这“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任凭风吹雨打。因此, 后面的诗句自然地出现了“那雪白的海潮啊, 夜夜奔来”, 在“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于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这座山的那边, 就是海呀”。这里的“海”是什么?此时我们再回过头来认识诗中的象征意义, 这时同学们的思想已朝纵深发展, 诗中的形象再次浮现在学生的面前。他们已能说出海是经过奋斗而实现的理想, 是人们向往的地方。我们想见一下, “海”是一望无际的, “海”是湛蓝湛蓝的, “海”是不平静的, “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在这样的理想境界中, 我们可以塑造自我, 为社会贡献力量。读完全诗, 学生对理想这个抽象词眼有了具体生动的理解, 对诗人的情感也体会得更深。

三、从情感中体味诗歌的意境

诗歌中都透露着一种情感, 而这种情感往往通过环境描写表现出来。能做到情与境融, 情与境谐, 把特殊的感情融在特殊的环境之中, 这样就真实而动人了。

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这首诗是把心灵深处的情感融入到大自然之中。诗人当年受到了重创, 面对四分五裂的国土, 其心情是忧郁的, 情绪也是压抑的。诗人说:“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现实的情景确实使人感到惆怅和痛苦, 万千的思绪在诗人眼前飘浮。“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 手掌沾了阴暗”, 这境界的确令人悲叹, 可以看出, 这些诗句的“意”也是诗人的思想, 它完全通过形象描写而表现出来。

但诗人身处逆境之中并没有消沉, 诗人的一颗受伤的心仍在跳动。从下面的诗句中, 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诗人的内心情感在变化着, 因此周围的环境, 大千世界的环境也在变化着。“只有那遥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 明朗, 坚固而蓬勃生春”“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 是春……”这是生命的感受。诗人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 看到了春天, 看到了祖国的希望, 诗人在困境中雄起, 在深沉中爆发, 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奋进。因此诗人的笔锋为之一亮, 全诗的结尾部分在闪光, 感情在跳跃, 立意在升华。总之, 这首诗的意和境是和谐统一的。它既写了人生中的哀境, 又写了奋斗中的逆境。真正要表达的东西在诗的尾部, 也是全诗的意和诗人的思想所在, 学生读完全诗能产生一种奋斗的力量, 学生也会从中明白:诗人的“手掌”是“残损的”, 肉体遭到了摧残, 但精神是健全的。

四、从生活中理解诗歌的意境

我们知道, 诗人写作的对象无非是目之所见, 耳之所闻, 然而能抓住这些生活图景给人留下意境美, 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了。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这两句之所以赢得了后人的赞赏, 就是因其抓住了诗的意境。后禅院的小径向前伸展, 两旁长满了修竹, 草木茂盛, 显得幽深神秘。而后禅院就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 给人感受到森严肃穆、香烟缭绕, 这是僧侣们生活的好地方。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 人们忘记了世间的烦恼, 修身养性, 乐在其中。不难看出, 诗人写出后禅院的“境”, 目的是为了突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在此把独特的感受注入景物描写之中, 给后人留下了千古绝唱。

以上画面的再现和情感的表达, 可以让学生去感悟、去想象, 然后放开手脚, 让他们去诵读、去研讨, 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此诗的意境美。

总体看来, 诗歌主要是通过形象描写来言情明志的。在实际创作中, 有的诗歌偏重于说理明志, 有的则偏重于抒情言志, 而我更钟爱于后者。当然, 感情的抒发要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 使情有所依, 情有所托。情是意的具体体现, 更多的是一种心境的体验, 它能感染人的心灵, 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撞击, 在其中。“意”是一种精神思想的提炼, 是启迪人们思考人生、感悟人生、实践人生的坐标, 是诗的灵魂。

“诗无定解”, 事实也是如此, 诗的形象本来就是多义性的。但无论我们从什么角度去理解, 在诗歌教学中, 作为教师, 我们要营造一种学习氛围, 创设一种学习情境, 多角度、多方位地引导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之中, 如果启而有法、训练得道的话, 那么诗歌的意境就不是一朵套不住的云彩。

参考文献

[1]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12:32.

生命流于岁岁,逝于年年 篇7

一部作品的伟大,在于它历经百年却依然能给人带来全新的时空,且充满强烈的审美愉悦与伦理美感。电影《悲惨世界》给人带来的巨大惊喜,除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安妮·海瑟薇之外,当然也包含上述这些。

百度百科显示,《悲惨世界》是由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法国激荡更迭的政权与蓬勃的资产阶级革命给文学艺术灌注了无穷养分,以拿破仑战争、波旁王朝复辟、二月革命、七月革命为题材的佳作不断,其中就有另一部我非常喜欢的小说——《红与黑》。顺便提一句,中国贵圈推崇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也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中。

但《悲惨世界》无疑是被表现得最充分的。因为原著的辽阔,这部作品被拍成过动画片、电影、音乐剧、音乐剧电影版等等。悲苦的芳汀,少女珂赛特,甚至“反派”贾维尔的故事也都适合讲给小朋友听,让他们在生命中第一次开始思考一种宏大的世界观。电影就不用说了,名著多半被翻拍成过电影,没被翻拍的也多是如《百年孤独》那样的,当下技术无法表现。但毫无疑问,时代是文学的营养,而文学自然是电影工业的营养。

更久以前,小说会被音乐家创作成歌剧,比如《卡门》和《茶花女》。音乐家赋予文学新的生命,也许许多人没看过作家梅里美笔下的《卡门》,但估计没几个人没听过卡门唱的“哈巴涅拉”。由于表现形式各有所长,小仲马的《茶花女》与威尔第的《茶花女》已然不是同—个故事了。

《悲惨世界》在1985年被改编成音乐剧,此后便经久不衰,与《西贡小姐》、《猫》、《剧院魅影》并称为“四大名剧”。2012年被再度拍成电影后,不同的表现形式再次展现出这部伟大作品的时空感。参照1995年伦敦艾伯特音乐厅的十周年版,舞台剧与电影声光电艺术在表现上各有所长,美感上无法彼此覆盖。音乐剧的演员都是专业声乐演员,唱腔华丽,对人物性格也有着充分的理解,观众很快便会进入剧情。而电影更擅长使用道具,如马车倾覆,青年学生在街垒里的战斗,直至影片最后,群众加入了战斗,芳汀与冉阿让一起站在绵延无尽的街垒上,革命的激情也让观众热血沸腾。

无论歌剧、话剧还是音乐剧,都是时空同步的艺术,中国观众想看现场版,要么去伦敦,要么请全体演职人员来国内演出;而电影这种时空不同步的艺术大大降低了观看成本,观众只需花少量费用去当地影院看电子拷贝。这样的局面一定是雨果本人乐意看到的,他在《巴黎圣母院》里批判了教会垄断印刷权,底层人民因不会读写而丧失政治权利。

个人认为,除咏叹调外,歌剧和音乐剧最有观赏价值的是二重唱。冉阿让与贾维尔有三场二重唱,一次在芳汀病重的医院里,一次在街垒中冉阿让放走了被俘的贾维尔,一次在冉阿让救马吕斯的下水道中。这样的场景展现出了冉阿让的慈悲与神性,更表现出贾维尔的忠诚与正义:他生于底层,一生的目标在于捍卫法律与道德,他坚信坏人不可能向善,所以执法绝不怜悯。但冉阿让的神性让他开始怀疑自己所捍卫的制度(其实就是王权),贾维尔在桥上一番独白后选择了自戕。

贾维尔的独白都在高处——教堂楼顶,大桥上——俯视权力,自省的他感到孤独和绝望。无论是音乐剧,还是电影,贾维尔的扮演者都表现得精彩至极。一定不是巧合,表现冉阿让与贾维尔的内心斗争用的是相似的旋律,冉阿让受主教感化,在斗争中发出了“Who am I”的嘶吼,贾维尔拷问自己:“冉阿让的罪行该被宽宥吗?”答案是,贾维尔不能原谅的人是自己。“民之所欲,可在你心?”这句歌词并非没有打动贾维尔,他以毁灭自己加入了战斗。

生命流于岁岁,逝于年年,在我看来,死是生的一部分,生如夏花死如秋叶,死也意味着生。雨果的名言“心灵比大海更宽广”,可以理解为对这部小说以及所有以此为蓝本的作品最好的注解。

于安全的诗歌 篇8

斑马线

站在公路边上

我拉开一个百姓家庭

平安与幸福的尺子

量量——

大约是10匹斑马并行

在百姓最为繁华喧嚣的内心里

排列成一个

“平安出行”的方阵

那瞬间的定格

让一个川流不息的城市

停留下来

向红红的落日

行“关爱生命”最高的礼仪

我怀抱我的孩子

我的脸上溢出

中国百姓家庭

平安与幸福的满意指数

那一刻,绿灯于心灵深处

挥成一条

爆响天边的鞭子

喝令凶险止步

平安放行!

方向盘

圆圆的月亮

曝一次光

洗出亲人盼归的目光

圆圆的方向盘

曝一回光

冲出一张全家福!

早出晚归

画一个圆

亲人捧你在心上

而全家的幸福捧在你的手里!

靠右行

从一个摇头晃脑

熟读《三字经》新说

孩子的嘴里

抠出一句:靠右行

这一句

孔子不知道

但中国的百姓家庭

都背得滚瓜烂熟

只要你一上路

平安幸福的小嘴

就会推开百姓的窗户

高声的朗读成

中华民谣

于春天的诗歌 篇9

带着一丝温暖

用小鸟的啼叫

唤醒世间的万物

告诉人们春的来到

春天的雨

透着一丝喜悦

用叮咚的溪水

弹奏出告别严冬的曲子

告诉人们春的来到

春天的草

带着一点羞涩

用它娇小的身影

在大地编织绿毯

告诉人们春的来到

春天的花

带着一点妩媚

用它淡淡的芳香

渲染着美丽的世界

告诉人们春的到来

扩展阅读:春天养生小技巧

春天虽是肝病高发季节,但也是所有生物推陈出新,生气盎然的季节,人的肝气也开始旺盛,排浊气,畅气血,是调肝养肝的好时机。故,中医有“春宜养肝”之说。春天开启了一年生命活动周期的序幕,养生应以养肝护肝为先。

多补充水

春天风大,气候干燥,水分缺乏,应多喝白开水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饮水还可以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保护护肤

温暖的春天,春天是护肤  的关键季节,因为春天气温忽高忽低,皮脂的分泌时多时少,而且,随着气温的转暖,人们外出的机会也增多了,受外界污染的机会也多了。做好日常护肤工作,让肌肤也迎来春天。春天,不但是一年的开始,也是新年护肤计划的开始。

饮食平衡

春天天气逐渐变暖,此时阳气升发,饮食要以清淡平和,营养丰富为宜,同时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避免多吃油腻、辛辣、油炸食物,这些食物难消化,会加重胃和肝脏的负担。此外多食新鲜时令水果。

李白诗歌的生命气韵 篇10

一.我字当先——无比强烈的主观精神

李白自信非凡,凡事我字当先,极有强烈的生命主体意识,即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自我人格的珍视、对自由精神的高扬。李白满腔激情,唯一倾泻之途就是以创作来充分表现自己,所以他总是以充满主观色彩的大笔去涂抹一切,以“我”的目光、“我”的心胸、“我”的思维方式去审视一切、感知一切、再现一切。于是他的诗文就具有异常鲜明而强烈的主观色彩,饱含着主体深厚激越的情感。据统计,在李白的一千余篇诗文中,直接提到“我”(包括“吾”、“余”、“予”、“李白”等)的作品就占了很大比例,可见李白的创作就是要表现其摇曳多姿的自我形象。李白在关注政治和国家的命运,抒发自己的愤懑与不平时,“既热情,又泼辣;即执著,又超脱;所表现的内心世界冲突之尖锐,风暴之强烈,波澜之壮阔,是前无古人的”。①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则具体指出,李白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鲜明的人性自觉意识、自由自主的个性特征在唐代诗人中尤为突出。在物我、人我关系中,李白非常突出“自我”,“我”仿佛成了世界的中心,万物皆备于“我”,一切事物都围绕在“我”周围,为“我”所设,服从于“我”。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着我之色彩。”李白在诗中时刻关注“我”的存在,例如“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登太白峰》,《全唐诗》卷180)、“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哭宣城善酿纪叟》,《全唐诗》卷184)、“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秋浦歌》,《全唐诗》卷167)等。李白为了表明志向、发泄愤懑、感叹不遇,往往采取先入为主的抒情方式,诗句往往“我”字当头:“我到巫山渚,寻古登阳台”(《古风·五十八》,《全唐诗》卷161)、“我浮黄云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梁园吟》,《全唐诗》卷166)、“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沙丘城下寄杜甫》,《全唐诗》卷172)、“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全唐诗》卷175)。随便翻检太白诗集,诸如此类诗篇不胜枚举,正如康怀远所说:“古往今来,在差不多所有的诗人中,李白是生命意识最为强烈的诗人之一。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就在于他的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永恒与不朽。”②

李白自信非凡,这种自信最终化为一种生命的自觉力量,即为“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全唐诗》卷166);即为“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全唐诗》卷168),即为“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江上吟》,《全唐诗》卷166)。这样的风格使李白的诗歌具有了最本质的感动兴发的内涵——生命气韵。越是伟大的诗人,他们越是用发自心灵的歌唱表达顽强生命的呐喊与奋争。

二.笑傲千古——不畏权贵的铮铮傲骨

李白思想多元,儒、道、侠、纵横家兼具,才高八斗,浑身是胆,充满激情。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文人之中李白最特立独行,因而魅力无穷。李白平交王侯,面对权贵依然傲岸雄伟,心怀四溟,做事磊磊落落。他常以圣贤自比,如其诗:“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比孔子)、“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比孔子)、“知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比吕尚)。李白诗中,管仲、乐毅、贾谊、鲁仲连、晏子、诸葛亮、谢安等人,更是常比的对象。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文中展示了自己的理想:“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全唐文》卷348)李白在其诗中塑造的自我形象,自信、自傲、自负,蔑视权贵,充满着浩然之气和叛逆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将狂傲的个性和过人的才华结合起来聚于一身的,除了李白之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人了。就像唐人殷璠《河岳英灵集》所称誉的那样:“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王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四引)《松窗杂录》记载:“会花方繁开,上乘月夜召大真妃以步辇从。诏特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板檀,押众乐前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进《清平调》词三章。白欣承诏旨,犹苦宿醒未解,因援笔赋之。”(王琦《李太白诗集注》卷三十五引)可以看出,李白此时备受礼遇,但权宦高力士却在杨贵妃面前攻击李白。声称《清平调词》中所写的“可怜飞燕倚新妆”,是借赵飞燕来贬低杨贵妃。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贵妃研墨,力士脱靴”故事表明,李白不畏权贵,一身傲骨,因而李白的生命气质也凸显出一个傲字。宋人赵德麟《侯鲭录》卷六记载了李白在权贵面前的铮铮傲骨:

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版,上题云:“海上钓鳌客李白。”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钓线?”白曰:“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 明月为钩。”相曰:“何物为饵?”曰:“以天下无义丈夫为饵。”时相悚然。

苏轼曾说李白“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像李白这样放任不羁、率性而为、不惧权贵的诗人是十分罕见的,但如此特立独行的个性与卓然不群的情怀,使他必然遭受群小的妒忌报复与恶意中伤。但诗人仍保持着尊严的人格和不屈的气概。“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酬崔十五见招》,《全唐诗》卷178)尽管谤声四起,如蝇逐臭,但诗人绝不退缩,依然傲骨嶙峋,坚持操守,他声称绝不“沽名矫节以耀世”(《鸣皋歌送岑征君》,《全唐诗》卷166),继续高声吟唱出“一身自潇洒,万物何嚣喧”(《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全唐诗》卷178)、“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赠别王山人归布山》,《全唐诗》卷174)等这样弘扬个性、蔑视权贵、肯定自我的脍炙人口的诗句来。李白的人格、气骨、气象、气势,都通过他的诗歌淋漓尽致地昭示给读者。李白的傲骨一向为人称道,曹松《吊李翰林》称其:“李白虽然成异物,逸名犹与万方传。”(《全唐诗》卷717)好友任华在《杂言寄李白》中言其“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八咏楼中坦腹眠,五侯门下无心忆。”(《全唐诗》卷216)可以说,李白的诗歌充溢着豪气、逸气、壮气,历经千古而犹然在目。任何时代都有其面临的问题和难以排遣的困惑,一个人不管他所处地位是优越还是卑下,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困难和大小不一、内外各异的威压及种种不开心的烦扰,这就是苏轼所感叹过的人生不得意者十七八。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人们阅读到李白这些充满傲骨、张扬个性,蔑视权贵、倾泄胸中块垒的诗句时,自然会产生痛快淋漓的生命震撼力。李白的傲骨,正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不阿谀逢迎、不低三下四、正直无私、一身傲骨、不惧邪恶的高尚品格。这就是李白诗文能够激动人心,引起读者千古共鸣的奥秘所在。人性的复归、个性的张扬、精神的舒展是引起读者共鸣与认同的基础,好的文章、诗歌具有陶冶情操,消解烦忧,呼唤自由的审美功用,会给人以精神的陶醉与享受。

三.狂狷任性——桀骜不驯的一代狂才

李白举手投足间无不彰显其凌厉千古的狂傲之气,在中国古代像李白这样个性张扬和解放的诗人是少有的,他向来以狂名世,如张埜《前调》就说:“太白狂歌起舞,便得腰悬黄金印。”(《御选历代诗余》卷九十六)所谓狂,就是指狂荡不羁,倜傥不群,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而绝不是疯狂、颠狂。他狂而有则,荡而不浮,并非放浪形骸,滥醉如泥。如“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全唐诗》卷173),诗人摆出一副挑战礼教、儒学传统的姿态。“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送贺宾客归越》,《全唐诗》卷176)李白的挚友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归隐山阴,像王羲之那样,以书法自娱,雅兴岂不浓乎?这里,李白以狂写狂,正突出地显示了他那向往自由的情趣。因此,李白诗风之狂,正是诗人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精神的表现,难怪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把“由道返气,处得以狂”作为“豪放”的一个特点。

李白以狂狷任性之躯为大唐帝国的知识分子树立起了一个光辉的人格典范。这一典范的树立,使我们得以从中窥见唐代进步文士崇尚自由、桀骜不驯、与黑暗势力绝不妥协的时代风貌。李白之狂,狂得个性十足,诚如蒋孔阳先生说:

所谓个性,不是指耳目鼻这类的长相,也不是指饮食男女之类的本能的冲动,而是说一个人的精神上成熟了,能够以独立自主的非意识,来对周围的世界进行独立自主的判断和观赏。个性是从自我的觉醒开始的。一个人,当他意识到自己是人,并且要以自己的生命来保障自己做人的权利的时候,他的个性开始了。这时,他像找到了童话中所说的金钥匙一样,他能以他独有的金钥匙,打开一个新鲜而美好的世界。这个金钥匙,就是个性。③

李白以狂为美,以狂为荣,这就是李白的个性。只有具有高度个性的人,才会具有高度的灵性,也才能大量而准确地发现世界的美。“唐诗之所以美,也在于它有个性。”④他在《与韩荆州书》中不无自豪地说:“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候;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以义气。”(《全唐文》卷348)李白之狂狷气魄正如范传正在《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中所说:“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由是慷慨自负不拘常调。”(王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一引)刘全白《唐翰林李君碣记》亦说:“志尚道术,谓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王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一引)李白之狂,令后人景仰不已,激动不休,齐己《读李白集》就说:“竭云涛,刳巨鳌,搜括造化空牢牢。冥心入海海神怖,骊龙不敢为珠主。人间物象不供取,饱饮游神向悬圃。锵金铿玉千馀篇,脍吞炙嚼人口传。须知一一丈夫气,不是绮罗儿女言。”(《全唐诗》卷847)李白正因为具备如此的豪气,所以才狂得潇洒。《唐才子传》卷二记载: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李白文武全才,英名远扬,玄宗最终召见,供奉翰林,据李阳冰在《唐李翰林草堂集序》中说:“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全唐文》卷437)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文人之中,李白最有狂的资本,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又浑身是胆,充满侠情,因而他才狂得潇洒,狂得自由,狂得任性。李白,就是这样一个口出狂言的人,一个个性狂荡的人,一个举止狂放的人,一个喜交狂士(如贺知章、张旭)的人,一个狂歌纵饮的人。表现在豪放诗风上,焉得不狂?

总之,李白诗歌之生命气韵实乃一种人生境界,体现出盛唐的时代精神,诚如袁行霈所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⑤李白诗歌之生命气韵具有美学典范意义,不可复制。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即云:“太白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涛浪自涌,白云卷舒,从风变灭。此殆天授,非人力也。”毋庸置疑,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响亮的名字之一,他超过了许多富有江山的帝王,超过了许多功绩彪炳的将相,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达到了名扬四海的地步。李白的狂傲之气淡化了士人对于皇权的依附性,为后世文人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生命人格范式,中国的文史需要李白这样的生命张力来支撑。李白在盛唐睥睨一世,他的诗情,他的气骨,必将如同日月,永世不朽,万古长青。

注释:

①王运熙、杨明《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二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228页。

②康怀远《李白创作和生命意识》,《宝鸡文理学院学报》(杜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③蒋孔阳:《唐诗的审美特征》,《文史知识》1985年第10期。

④蒋孔阳:《唐诗的审美特征》,《文史知识》1985年第10期。

⑤袁行霈《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文学遗产》1986年第1期。

※ 本论文为内蒙古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项目:《唐人生命气质与诗歌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JRC12008。

寓生命教育于语文教学 篇11

作为一个长期坚守在教育前沿阵地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深感到责任重大,必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增进学生对生命的珍惜与尊重,《孝经》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毁,孝之始也。”让学生珍视生命、呵护生命,敬重生命,这是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教育内容。

一、让生命关注充斥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珍视生命,爱护生命。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分析文学作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顾全作品本身的大环境,兼顾主人公依赖的那一块土壤。比如很多老师在教学《屈原列传》时,分析到了屈原投江自杀的原因,都是讲解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悲愤至极,遂自沉汨罗江。殊不知,这样的结论忽视了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机,忽视了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忽视了对生命的珍视与敬畏。诚然,屈原在当时确实不可能做出大胆的如逃往秦国、苟且偷生这样的反抗楚国朝廷的举动,但是当时沉江自杀是否是最好的选择,语文课堂教学是否可以进行时光穿越,设想假如屈原生活在现代社会,他的命运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这一假想,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自然就把问题顺理成章地引导到生命教育上来,语文课堂生命关注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弘扬真善美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需要弘扬,但是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值得重新审视。周国平认为“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他进一步指出:“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最宝贵:第一是生命,第二是头脑,第三是灵魂”,与这三样东西相对应,学校就应当有四种教育,即“生命教育、智力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如今,人文精神的固有准则,特别是传统的价值观正遭遇到颠覆性的冲击,诸多迷惘和困惑摆在社会和个人面前。重建我们的人文精神迫在眉睫。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就是要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

没有丝毫怜悯之心,不尊重生命的人是不可能有着健康全面的人格的,这种价值观绝对不符合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因为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美好的。面对美好的生命,我们不能漠视,更多的是要懂得尊重和珍惜,只有珍惜生命的美丽,才会懂得生命的意义。人生不能假设,更不可重新再来。离开了生命,谈何人文精神,所以,我们要对传统文化价值(比如舍生取义)进行重新审视,弘扬真善美的传统文化价值观,肯定他们不向黑恶势力低头的精神品质,但是对他们的漠视生命,践踏生命权,以极端的方式结束父母和上天给予他们的宝贵的生命,那就是懦弱的具体表现,不值得称道。

三、追寻语文教材的生命因子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典范,追寻语文文本中的积极乐观的生命因子,让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承受磨难、乐观旷达、坚定刚毅等积极的人生观成为学生毕生追寻的价值理念,让语文课堂成为弘扬生命价值的主阵地。

高中语文教材里选取的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唱响生命主旋律的好材料。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追寻其中的积极因子,使语文课堂成为最好的生命教育主阵地。《我与地坛》散发着史铁生面对残酷的人生而坚强执著的气息;《太史公自序》告诉我们即使人生遭遇致命打击也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

于自由的诗歌 篇12

那呼唤的云吻着湛蓝,你,是你们

穿透了雾霭一样的冰川

望眼欲穿吗?不!曙光并不遥远

那寥廓的寒是凛冽的怨

比寒秋更寂寞的是春的忧怨

没有嫣红和翡绿,满目

是苍凉的蔚蓝;我凝望你

无轨迹的航线,知你正搏击着雷电

那翩翩中清丽的舞,或有

歌唱和呢喃,这翔在天机的.芭蕾

在天籁咏叹;韵律中有脆弱

也有柔韧的翦;我不想这画面

沵迤或意象着波澜;我

崇拜这湛蓝中洁白的

静,真诚中的炽热的动感

翔吧!璇吧!舞吧

这里有你欣慰的蓝,海是蓝的

天是蓝的,云也是釉上

一层蔚蓝;你无需踌躇,这里

没有回归线;你无需惆怅

這裡沒有禁飛線

遥远的不是心迹,前行的风帆

时刻是你歇息的港湾

我感知你脉脉含情的眸子

映着粼粼的碧眼

那些浪花滢滢

律动里蕴藏着无眠的思念

一个没有人的画面,也没有语言

和文字可以情愫;我知道

情感已弑血了,那是一次血韧

在残阳中追赶着逝去的

影子。琼山中曾经凄美的欢愉

山岚不解河流的愁綿

那些不能抵达的岸

或许深秋痴痴如醉的枫叶

不解红尘变幻的呜咽

这是湛蓝与洁白的世界

彼岸或是风卷狂沙

大漠孤烟中 鹰寂寞地

在雪峰盘旋。此时

我只有心语,眸子已盛满

悲怆的泪泉,风撕破了

规则,惊飞了我的梦魇

我循着你的身影远眺,我

激扬学生生命潜能还课堂于学生 篇13

一、自主探究必须着眼于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回归

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 建立“师生互动、情知互动”的教学新模式,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之中, 变消极被动的“听众”为课程、教学的“建设者”, 实现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 引导学生勇于参加语言实践, 为学生自主探究开辟一条绿色通道。英语教学要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 就必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来释放那些被压抑的潜意识。要彻底地摆脱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 把精力放在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上,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探索的机会, 让他们体会到英语就在身边, 感受到英语的趣味, 体验到英语的魅力。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权, 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过程中, 拓展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潜力, 从而培养各种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基。

二、营造和谐氛围, 让学生敢于自主探究

课堂本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暖双手怀抱的场所, 营造一种和谐、平等、融洽、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彻底改变教学观念, 把自己当做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与学生建立在平等的水平上, 交流意见, 营造一种行动活泼、积极主动的教学氛围, 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 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悦, 让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同时, 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主探究的信心, 增强其参与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 使其自主探究的能力得以培养。我们的教学, 要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善于大胆探究、勇于自主创新的人。

三、课前预习引导, 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使学生更有效、更主动地学习, 我们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引导。预习任务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 制订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为此, 我们学校英语科备课组, 针对每一年级的学生实际情况, 分别设计和编写了一套教学方案。每课都设有专门的预习指导纲要, 把英语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归纳出来, 并把它们转化成许多任务, 以便于每个学生在学习新课前进行预习。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 由学生个人自学, 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同时鼓励学生想出1~2个问题来考考他们自己的同桌或同伴。同学们为了想出几个高质量的问题, 必须要去预习课文, 动脑筋想问题。这样, 在新授课前, 预习使全体学生首先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渴望。

四、组建学习小组, 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学习小组的组建一般是由程度各异的学生4人组成, 每隔一段时间, 小组要重新组建。在课堂上, 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一般控制在20分钟左右。在这过程中, 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 要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 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 有计划地向学习小组提出共同的小组任务, 指导小组成员根据各人的知识状况和个性特点进行再分工。把小组的总任务分解为多个具体的小任务分别完成, 并在各自独立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为他们搭建更多的时间平台, 让每个学生的潜力能够得到解决, 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开拓他们的思维, 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当然,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 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每节课的中心和话题, 突出关键问题。在课堂学习中, 组织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他们仍旧会遇到解不开的困难, 要适当地及时参与、提醒、总结, 使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 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 并能应用知识或信息去解决问题, 完成交际任务。

五、营造问题氛围,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问题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给予火把、火种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没有问题, 就不会深入思考。有了问题, 才有可能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愿望, 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 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同时, 探索的积极性来源于充满问题的悬念, 设下悬念就打开了学生求知的窗口, 从而可引导学生不断走进探索的新领域。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教师不能讲解、包办过多, 要相信学生, 让他们自己设问、答疑。当学生有困难时, 教师不要轻易地给他“标准答案”, 而是设法引导, 让他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 使学生得到一个自主分析、思考问题的空间, 在感受自己的能力逐渐提高的同时, 更促进了学生主体意识的进一步加强。

六、点石成金, 教师适时点拨, 让学生获得终身捷径

点拨是一种艺术, 合理点拨将会给学生在知识上以启发, 开启学习的门径, 在精神上振奋, 活跃思维。要适时地给予点拨, 引导他们的思维走向正确, 做一位及时的引导者、积极的参与者。通过引导、解答, 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形成一致意见, 使学生获得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正是有了教师的点拨, 课堂上学生才会意趣横生, 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七、感受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成长

学会与他人合作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特征, 学会与他人合作, 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主要来源于学生在讨论时感到很自由, 消除了压抑感, 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 说者轻松, 听者乐意, 因而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合作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虚心接纳他人的意见, 相互团结协作, 密切同伴关系, 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及合作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促进了互助和合作, 消除了学生因个体的竞争形成的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的心理倾向, 弥补了教师面对众多有差异的学生难以进行因材施教的不足,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并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这种课堂氛围下, 我们发现学生们思维非常活跃, 发言踊跃, 并经常看到许多平时不引人注意的学生的闪光点。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 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 学生们的语言技能也得到提高, 学习潜能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克服了自我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这种融自主、合作、探究于一体的活动, 不仅能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使他们在相互的合作学习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更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创造了条件。有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堂, 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 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 成了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成了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这样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 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判断、质疑的课堂,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成为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共识, 使师生共同迈向有激情的旅程, 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 而非“授之以鱼”。

摘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来释放学生那些被压抑的潜意识, 彻底地摆脱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呢?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就在身边, 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提供实践时空, 展开自主探究, 启发学生思维, 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中拓展实践思路, 体验成功感受乐趣呢?本文从英语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面, 阐述了英语课堂教学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勃勃生机。

上一篇:小学养成教育月活动方案下一篇:高一反思周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