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6》教学设计

2024-06-01

《练习6》教学设计(共10篇)

《练习6》教学设计 篇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练习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练习六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练习。本单元围绕“百折不挠”这个主题精心编排了四篇课文:即《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篇习作:根据图画,想象并编写故事。练习6是在学习前文人物故事、感悟人物精神的基础上,本着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培育提高学生而设计的练习。本次练习共安排了五项内容,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感悟、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语文与生活是看一段话然后谈感受。诵读与积累是分角色朗读一篇童话。口语交际健康小顾问是一个比较适合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练习设计结构严谨,重点突出,其中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

【学情分析】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无论是课程的调整,还是身心的成长、个性特点的塑造都需要我们细心的去观察和发现。本单元练习教学,可以学生让“博闻强识”,提高学生读、说、悟能力。新课标倡导,要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思考、个性化阅读、独特性表达和创造性运用”。因此,教学中,我特别注意“精读——感悟”环节,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让学生用心读文,用脑思考,用语评价。【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体会文本思想感情,有声有色地读文本,在生活中学语文。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语文与生活教学,学会理解人们说话的言外之意;通过诵读与感悟教学,学会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有声有色地读;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练习口语交际,学当健康小顾问;学写毛笔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五项富有典型意义的练习,精读、感悟结合,以情动人,从不同侧面体会百折不挠这个单元主题。【教学重难点】

重点:语文与生活教学中,通过读文本理解人们说话的言外之意。口语交际教学中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难点:理解人们说话的言外之意。学会体会文本思想感情,有声有色地读文本。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教法、学法】

教法: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激励、引导、点拨,范读,讲解等,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伟人百折不挠的精神。

学法:课标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可以运用“自读—质疑—借鉴资料—感悟—交流—小组合作探究—表达观点”这样一种学习过程来实现对文本的学习。【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5—8分钟)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第六单元的课文,认识了揭开雷电秘密的(富兰克林),感受了凭借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编撰史书的(谈迁),走近了发明炸药的(若贝尔),还有编写《本草纲目》的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的(爱迪生)、我国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这些伟大人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都是因为他们具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练习6》,再一次感受科学家的伟大成就,了解先进的科技发明,感悟人类奋斗不息的精神。

【设计意图: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再次突出“百折不挠”这个主题,激起学生情感,再一次走近伟人,了解先进的科技发明,感悟人类奋斗不息的精神。】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5—7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读每一项的内容,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初步体会文本思想感情。(学生自由朗读)

师:“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文本,边读边勾画出有疑问的地方。(学生自读、自探)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读题,整体感知,自己探究感兴趣的问题,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2、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交流自探成果

师:“快乐学习,展示自我!自信的你快和大家分享探究成果吧!”(学生交流自探成果)

【设计意图: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平台,让学生体验自主参与的乐趣。】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0--15分钟)

(一)走进莱特,感悟精神

1、同学们,你知道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坐火车需要多少小时吗?(3638公里,需要55个小时)如果坐飞机需要多少小时呢?(需要6个小时)比较这两个数字,你想说什么?(是的,飞机的发明让我们出行更加方便与快捷,真是了不起的发明!让我们把时间回到100多年前,去认识一下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吧)

【设计意图: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近莱特感悟精神。】

2.(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读读第一项的内容,初步体会故事内容。(学生自由朗读)

3.请个别同学读一读,注意纠正字音。(莱特、遨游、鹦鹉)4.让学生初步说说对哥哥这句话的理解。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感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5.给学生提供有关材料,再让学生小组讨论,最后请小组代表陈述观点。(我给同学们提供了关于莱特兄弟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读了以后对这句话会有更深的体会)

【设计意图:走进人物故事,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指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哥哥这句话的意思】

6.播放莱特兄弟试飞的影片。(同学们,让我们再现一下1903年莱特兄弟试飞的场景。看了莱特兄弟的故事和100多年前的画面,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与经历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影片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与经历,更深入的理解哥哥这句话的意思】

要点:最会说的未必是本领最高的;有真才实学的人,不一定是说话最多的人。还可以理解成:从说与做来看,做比说更重要,只说不干的人,将一事无成。

(二)走进航天,感受科技

1.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让人类实现了《西游记》中腾云驾雾的神话,也圆了人类遨游太空的梦想。各种飞行器的发明,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那么对下面这些飞行器你又了解多少?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飞行器的资料,并对你最感兴趣的方面谈谈你的了解。)

2.小组交流有关资料,并做好展示的准备。3.小组代表进行多种多样的展示。(教师相机点拨:围绕整理成果的方法、表达、形式、内容等发明进行点拨。)

4.总结:同学们通过查资料、整理资料,从各种飞行器的发明、种类、作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图文并茂,展现了人类的科技文明。(教师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了解飞行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兴趣,图文并茂,加深学生对飞行器的了解】

(三)、阅读童话,感悟真谛

1.《滴水穿石的启示》以说理性文体让我们明白了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今天我们再读读一篇童话故事,它同样也告诉了我们这个哲理。我们来读读《浪花和礁石》这篇童话故事,看谁读得好!(学生自由读读)

2.怎样才能读好这篇童话呢?(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礁石”和“浪花”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读出各不相同的语气)

3.指导如何读出“礁石”和“浪花”的语气。(1)体会“礁石”的语气。

毛毛棱棱的礁石气得暴跳如雷,对浪花吼道:“小小的浪花,你不停地碰撞我,难道就不怕粉身碎骨吗?”——暴跳如雷

礁石用讥讽的语气说:“世上竟有你这么不自量力的家伙,不怕,就来吧!”——狂妄自大

礁石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有气无力地说:“唉,真没想到,我,我,竟会败在你的手里。”——自叹不如

(2)体会“浪花”的语气

小浪花笑了笑说:“我们浪花只知道滚滚前进,从来就不怕什么阻力。” 浪花说:“那咱们就比试比试。”——自信、平和、执着 4.自由练读练读。5.小组分角色表演读读 6.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读故事,从故事大意入手,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强化细腻的情感体验,注重个性体验的差异和多样,使朗读与悟情相结合,深刻体会故事所传达的情感。】

(四)、口语交际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健康小顾问”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健康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可是,一些同学缺乏健康意识,养成了许多不良生活习惯。这时,你会为他做些什么呢?(板书:健康小顾问)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要求,避免脱离主题】

2.指导。

(1)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前搜集的资料回忆并整理出来。

(2)要求学生介绍时要针对本班同学的情况,表达要清楚,回答咨询时要有针对性。

3.练习。

(1)分组推荐代表上讲台做健康小顾问,介绍健康小常识。

(2)同学提问题,“小顾问”接受咨询。

(3)教师引导学生对“小顾问”的表现作出正确的评价。

(4)教师点评。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⒈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

⒉指导。

①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例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③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先体悟例字的写法,再配合教师讲解,掌握字的规范书写】

⒊练习。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⒋反馈。

①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②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练习6》教学设计 篇2

学情,指学生在某个学习活动中或学习时间内的学习状态。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依据学情分析设计的教学目标,才能符合教学实际,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构建简约、高效的课堂。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存在差异的,有知识经验的差异,有学习兴趣的差异,有认知风格的差异等。如果不进行学情分析便盲目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会存在种种问题,有效教学往往会难以保证。

一、分析经验储备,明确目标

以学定教是教师现在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清楚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或有所欠缺,也就是教师要明白学生已经掌握多少知识。只有清楚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教师的教学才会更加具有针对性。我们教研组内教师在正式上“1-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这节课之前,先进行了学习前测(具体测查结果见下图)。我们认为,学习前测是了解学情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正是有了这样的学习前测,有了准确的统计数据,我们组内教师在上这节练习课时才明确了方向。通过学习前测,我们可以获知这样的信息:通过之前的新授课的教学,学生已初步掌握运用1-6的乘法口诀进行相应口算的能力,但在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及其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反映在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实际应用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通过对这份学习前测的研究,我们教师不仅了解了学生在学习这节练习课之前的相关经验储备,而且知道了学生在之前的教学中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还明确了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这样很有利于我们练习课教学的开展。明确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我们可以在这节练习课中避免重复没必要的练习,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明确了之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会让我们在教学中明确教学的重点,从而让练习课的习题围绕教学重点而展开。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追求科学的教学设计

从“预学查异”环节的学习前测中,我们知道了学生在对于乘法意义的理解与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是对“2个6相乘得多少”“2×3表示什么”这样的题目容易产生混淆和理解上的错误。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教学:

[教学片段]

(1)复习乘法的意义——几个几?

师:第一题是“3个6相加是多少?”第二题是“2和6相乘是多少?”大家能不能通过列式计算,比较这两道题结果的大小吗?

师:请大家同桌之间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帮学生总结: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乘数,6×3表示3个6相加,6×2表示2个6相加,所以3个6相加大)

师: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师:根据乘法的意义,我们可以直接比较出算式的大小。这样的方法你学会了吗?再给3道题你会做吗?

师: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小组4人讨论一下。(一步步让学生说到点上再出示:两个数的积永远大于两个数的和)

师:这样的结论在任何时候都成立吗?(举反例:如6×1<6+1)

师:(PPT、黑板板书对比)现在看来,两个数的积不一定大于两个数的和,我们在下结论之前还要思考全面。

(2)区分“和”与“个”的区别。

师:第一题是“2和5相加是多少?”第二题是“2个5相乘是多少?”请大家分别列式。

出示:第一题为5+5=10,第二题为2×5=10

对比

追问:为什么第二题可以用乘法?

师:“和”与“个”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虽一字之差,却差之千里,所以在审题的时候要格外仔细。那再改一个字,你还会吗?(PPT上将“和”与“个”变色区分)

PPT:将“加”改为“乘”(加声音)让学生在作业纸上列式计算。

汇报。

从以上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我们对于在学习前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在后续的教学直指之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面对之前的问题不回避。针对问题,我们进行了具体分析,围绕之前学生学习的障碍,科学地设计变式练习,从而巩固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正确理解。

在“预学查异”环节,我们了解到学生在先前学习中的不足和难点,有利于我们针对练习课的教学问题展开重点突破。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练习课中,主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巩固之前新授课中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另一个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在学完新授课之后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想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先明确问题。在问题明确之后,我们要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思考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时,教学设计要直指学生思维的盲点,促进学生顺利越过之前学习的障碍。

三、了解情感需要,激发学习的热情

数学学习是认知与情感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力是引起、推动、维持学习者进行学习的原动力,这一动力源于学生内心,与情感因素相关。因此在“预学查异”环节,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准备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倾向和兴趣爱好等特点。

针对二年级学生情感倾向和兴趣爱好的特点,我们在PPT中加入了“哆啦A梦”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牢牢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除了“哆啦A梦”这一情境设计,我们在教学中还串联了闯关夺“智慧卡片”环节,这一游戏闯关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励着学生一步一步地去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贯彻这节课的始终。

如果在小学数学练习课中,只是将简单的练习题讲授贯彻始终,显然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这在小学低年级的练习课中就更加明显,因为低年级学生很难运用自身意志力去克服种种不利的客观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在上练习课之前,先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练习课的学习。

《练习6》教学设计 篇3

师:(指着讲台和课桌上摆放的师生自带的各种水果)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许多水果朋友。看,它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散发着浓郁的香气,长着一副副妩媚的面庞。猜一猜李老师平时最爱吃什么水果?我不直接说出水果的名字,但是你们可以向我提问,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提问呢?

生:老师,你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形状啊?

师:它弯弯的。

生:你喜欢的水果是什么颜色?

师:成熟时是黄色的。

生:你喜欢的水果产地在哪里?

师:在我国南方热带地区。

生:你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味道?

师:又香又甜。

生:是香蕉。

师:我把香蕉奖励给你们品尝,其他同学鼓掌向他表示祝贺。

[評析]让学生猜老师最爱吃的水果,能迅速地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和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初步了解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水果。这一环节注重学生的感悟自得,比起教师一味地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二、 渗透学法,介绍水果

师:刚才同学们从哪些角度向老师提问的?你认为还可以怎样更好地介绍水果呢?

生:分别从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产地等方面问的。

师:对,我们观察、介绍一种水果,必须抓住这种水果的特点,可以从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产地、自己的感受等方面考虑。

生:我认为介绍水果,除了要抓住水果的特点,语言还要生动形象,你刚才说得就不够详细、清楚。

师:刚才这位同学批评得好,老师是把香蕉说得不够详细、生动,那是因为在猜呀!那么怎样把水果介绍得更好呢?

生:说形状,可以具体地说像什么一样。

生:颜色更有变化,香蕉没有成熟时是深绿色的。

生:介绍水果要有一定的顺序,条理要清楚。

师:同学们提的意见非常好,介绍水果时,语言要丰富、生动、有趣,尽量使用叠音词,恰当的比喻,拟人化的手法来描写,再说说自己的独特感受。你看老师这样修改可以吗?(大屏幕上出现香蕉和文字:我最爱吃的水果是香蕉,它的形状弯弯的,有点像月牙。没有成熟时穿着深绿色的衣裳,成熟了换上淡黄色的衣裳。扒开果皮,露出白色的果肉,软软的,吃起来又香又甜。它营养很丰富,还有帮助消化的作用呢!)

[评析]教师先引导学生要抓住水果的特点从形状、颜色、味道、产地、自己的感受等方面介绍,再深入讨论介绍的语言要生动有趣,最后呈现例子,这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很好地引领学生生动形象地介绍水果,注重了学法的指导。

三、 游戏互动,说写水果

师:现在我们做个小游戏,过一会儿大屏幕上会出现水果,请对着屏幕分别从形状、颜色、味道、感受等方面去介绍,可不要说名字。其他同学要背对着屏幕不能看,只能静静地听、认真地想,猜猜到底是什么水果?

生:我说的水果圆溜溜的,水灵灵的,像玻璃球一样。它们一串一串的,喜欢挤在一起。没有成熟时穿着青绿色的衣服,成熟了换了紫红色的衣服。摘下一粒放在口里,甜甜的,果汁真不少,好吃极了。

生:(齐说)是葡萄。

生:这种水果圆圆的、扁扁的,大小和苹果差不多。成熟时果皮是金黄色的,扒开果皮,露出淡黄色的果肉,果肉是一瓣一瓣的,吃起来又酸有甜。果皮有保健作用,还能泡酒呢!

生:(齐说)是橘子。生:我以儿歌的形式介绍这处水果:圆溜溜,红红彤彤,有营养,味道好,又酸又甜我们爱。

生:(大笑)是苹果吧!

师:猜得好,说得好,还不如写得好。请同学们描写一下自己喜欢的水果,可以从形状、颜色、味道、感受等方面介绍,也可以写有关这个水果的谜语、儿歌、故事等。[评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了学生想说、乐说、敢说、会说的氛围,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练习6》教学反思 篇4

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节奏之美,押韵之妙,在引导学生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句子?能举个例子或说个故事让大家听听吗?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以前所学过的课文,如:《小河与青草》、《这儿真好》、《云雀的心愿》等课文。既温故了所学的课文,又对环保名言有了更深的认识。而对于学生难理解的句子,我进行适当地点拨。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以求熟记,从而增加语言的积累,受到哲理的熏陶。

《练习六》教学反思

本次练习的重点在于标点符号的运用。学习前,我先出示了一首儿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略,可以加上省略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第二册练习6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1. 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生字词,建立图象与词语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走上生活实践中学习使用语文的道路。

2. 积累成语、儿歌。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说一样词语,师就出示一组词语卡片。

3. 反复抽卡片读音。

4. 去掉拼音读词。

5. 你们都学会了吗?下面教师考考大家,你们能把词卡贴在图上相应的地方吗?

6. 指名上来贴,齐读词卡。

7. 说说看,你的卧室摆放了哪些东西?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挂图)你看到图上画了什么?

2.是呀,山野上长满了树木,绿叶一大片一大片的,我们就说(出示卡片:漫山遍野,绿树成荫。

3.这么多的树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由一棵棵小树长成这样根深叶茂的大树的。

4. 你能读出这种茂盛的感觉吗?指导有感情读词。

5. 谁能用其中的`一个成语造句?

6. 学完了这四个成语,我们再来学学下面一首儿歌:自读儿歌。

7. 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8. 指导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

2. 学写铅笔字,认识走之底的写法。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 你们喜欢体育比赛吗?是什么?你们喜欢哪些体育明星呢?

2. 带来照片吗?我们班今天就来搞个小小体育窗的展览,把你们带来的照片贴在展览板上,再介绍一下。

3. 谁来当当这次展览的主持人呢?

4. 自己在下面可以准备一下,同座位可以相互说说,补充一下。

5. 请班上能力强的一位学生上来当主持人,在他的穿针引线下,学生依次上来介绍,师生共同评议。

6. 师总结。

二、教学第四题

1. 指名读题。

2. 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3. 那么怎么写好走之儿呢?可发认真观察一下。

4. 师讲解走之儿怎么写好。

5. 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仿写。

6. 反馈检查。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参加过的活动。

教具:教学挂图

一、导入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哪一天的事情?小朋友说了哪些活动?他们的表情怎样?

2.引导学生回想学校的活动。

二、指导学生练说

1. 先说好第一句话。

2. 指导练说活动的内容。

3. 学生自由练说。

4. 指名说,师生评议。

5. 同座练说,再指名说。

6. 指名连说,再指名说。

三、指导学生说一句表示喜欢这一次活动的话。

《练习6》教学设计 篇6

1、学习生字词句,引导学生建立事物与词语的联系,养成在生活环境中主动识字的习惯。

2、积累成语、儿歌。

3、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4、学写铅笔字,使学生养成在实践中认识“走字底“的写法。

5、口语交际。

重、难点:

1、学习字词句,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生字词,建立图像与词语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走上生活实践中学习使用语文的道路。

2、积累成语、儿歌。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挂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说一样词语,师就出示一组词语卡片。

(1)让我们读读这些词语,把生字字音读准。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按以上的步骤教学八组词语。

3、抽读卡片读音。

4、掉拼音读词。(开火车读,枪读)

5、你们都学会了吗?下面老师考考大家,你们能把词卡贴在图上相应的地方吗?

6、指名上来贴,齐读词卡。

7、说说看,你的卧室摆放了哪些东西?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挂图:你看到图上画了什么?

2、是呀,山野上长满了树木,绿叶一大片一大片的,我们就说:出示卡片:漫山遍野,绿树成荫。

齐读词卡。

3、这么多的树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由一棵棵小树长成这样根深叶茂的大树的。

这就是(出示词卡:天长日久、树大根深)

齐读词卡。

4、你能读出这种茂盛的感觉吗?指导有感情读词。

5、谁能用其中的一个成语造句?

6、学完了这四个成语我们再来学学下面一首儿歌。

自读儿歌。

7、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8、指导朗读、背诵。

作业设计:

一、补充成语,并选择一个成语造句。

漫(    )遍(     ) (    )(    )成荫

天(    )日(     )      (    )大(    )深

二、背诵儿歌。

三、收集自己喜欢的体育比赛或体育明星的照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

2、学写铅笔字、认识“走之底”的字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你们喜欢体育比赛吗?是什么?你们喜欢哪些体育明星呢?

2、带来照片吗?我们班今天就来搞“小小体育窗”的展览,把你们还来的照片贴在展览板上,再介绍一下。

3、谁来当当这次展览的主持人?

4、自己在下面可以准备一下,同座可以相互说说,补充一下。

5、请班上能力强的一位学生上来当主持人,在他的穿针引线下,学生依次上来介绍,师生共同评议。

6、师总结。

三、教学第四题

1、指名读题。

2、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3、那么怎么写好走这儿呢?可以认真观察一下。

4、师讲解“走之儿”怎么写好。

5、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仿写。

6、反馈检查。

7、把优秀作业投影出来,让学生评析,再写。

四、作业设计;

a) 向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体育比赛或体育明星。

b) 把句子补充完整。

1、我喜欢(           ),因为它能(               )

2、游泳能(                                       )

3、把运动员姓名与他做的相应动动项目连起来。

伏明霞 篮球

孔令辉 跳水

姚明 举重

占旭刚 足球

郝海东 乒乓球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参加过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六一”活动入题。

2、板书课题。

3、指名读要求。

二、指导观察图画。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哪一天的事情?小朋友说了哪些活动?他们的表情怎么样?

2、引导学生回想学校的活动。

三、指导学生练说

1、先说好第一句话。

“六一”儿童节那天,我参加了

2、指导练说活动的内容。

3、学生自由练说。

4、指名说,师生。

5、同座练说,再指名说。

6、指名连起来说说。

四、指导学生说一句表示喜欢这一活动的话。

五、表扬说得好的学生。

教学后记:1、学生通过学习3达到了读、写、说、思维、背等能力的训练。

2、学习字词句,通过做卡片,很快就能认识这些日常用具。

3、本课的做做说说,学生将自己的喜欢运动员介绍出来,让其他小朋友知道更多我国著名运动员的知识。

《练习6》教学设计 篇7

苏教版第三册教材第39页—第40页的练习四1~6题。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不同的要求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通过对两个算式含义的比较, 体会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2.能用学到的语言, 正确交流思考过程。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平均分的两种意义, 学会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资源:

除法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平均分东西的活动, 把一些物体分成相等的几份是除法含义的实质。本课是在学习平均分的两种方法及根据这两种分法的意义进行列式的基础上, 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揭题认标 (预设1分钟)

同学们, 昨天我们学习了《除法》, 今天, 我们一起来上一堂练习课, 对除法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的意义进行巩固。

二、实例梳理, 巩固内化 (预设8分钟)

(1) 学生操作。

(2) 10根小棒, 每5根一份, 分成了 ( ) 份。

请学生上黑板摆, 然后写算式。

a.你是怎么摆的? (每5根一份) , 摆的结果是分成了 ( ) 份, 小朋友你们摆的过程和他一样吗?

b.你能把算式响亮地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c.谁记得它们在除法算式中的名字?

d.你们的记性真好, 谁能说一说10、5、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刚才, 我们把10根小棒, 每5根一份, 分成了几份, 用除法算式可以写出。像这样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 分成了几份, 我们就用除法计算。

(3) 接下来, 我们还是把这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几?

学生上黑板演示分的过程, 再填一填算式, 小眼睛可要看仔细!

a.小朋友看清楚××小朋友分的过程了吗?他是怎么分的?根据学生的回答, 在“平均分成2份”上画线。

b.看××小朋友列的也是一个除法算式, 你们跟他一样吗?你能说说这里被除数10, 除数2, 商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c.谁愿意再说一说, 我们轻轻地把除法算式读一读。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求每份是多少, 也是用除法算。

(4) 像上面两题的算式那样,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 不管是按每几个一份地分, 求分成多少份, 还是平均分成指定的份数, 每份是多少, 都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材解读:本题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动手摆一摆、填一填、说一说等活动, 让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两种方法。在学生的交流中, 无痕地对除法算式的读、写以及意义进行有效的反馈和梳理。】

三、当堂检测, 评价反思 (预设21分钟)

观察这幅图, 谁能根据平均分的知识,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图的意思。

刚才大家说得很好, 下面就把这两句话补充完整, 并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

这两题的被除数8表示的意思相同吗?“2”和“4”又分别表示什么?

小结:同一幅图,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平均分, 就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除法算式。

【教材解读:本题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离开实物, 根据图让学生想象是如何进行平均分的, 以此来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请你完成上面的填空。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如果老师把棉桃上括在一起的括号擦掉, 你能根据你的意思分一分, 并写出除法算式吗?

说说你的除法算式的意思。

12÷4=3刚才已经说过了, 难道你还有表示不同的分法吗?

噢, 原来同一道除法算式, 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意义。

在这么多算式中, 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都是12, 它表示什么意思呢?除号后面的数又表示什么?等号后面的商又表示什么?

【教材解读:本题是学生对除法的意义掌握到一定程度的一种灵活思考。在教学时, 我借助本题, 进行了拓展性的练习,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思考深度。从难易程度上, 较前一题又有了新的提升。】

你觉得做这样一题, 哪些地方要提醒大家?

【教材解读:这是一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开放性题, 教材设计时, 题中的总数、份数、每份数都要求学生填写。练习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填写, 并说一说, 主要训练学生对除法算式的意义的完整、准确的表述, 同时也为解答下面一题打好基础。】

4.看图各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列好算式, 说说你列的算式的意思。

同桌互相说一说, 再交流。

【教材解读:本题设计从课始的动手操作, 然后让学生从图兼文字的提示理解除法的意义后列算式, 再到本题直接看图理解意义来列式, 从直观到表象, 再到具体, 就如蹒跚行走的孩童撤走了扶手, 独立行走一样, 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5.下面用文字表示的题, 请你写出除法算式, 再读一读。

(1) 被除数是20, 除数是5, 商是4。

(2) 把24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6。

(3) 8支铅笔, 每人分2支, 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小结: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对《除法》进行了练习。通过练习, 你觉得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教材解读:本题脱离具体、形象的事物, 直接在文字的表述中, 根据除法的意义进行列式解答, 为学习除法最终解决生活问题而设计。】

我们通过摆小棒、看图, 根据平均分的不同方法, 进一步理解了除法的含义, 并列出了除法算式。同学们的表现越来越棒了!

四、独立作业, 激励导行 (预设10分钟)

1.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20页第1、2、3题。

《练习6》教学设计 篇8

1. I don’t want to go ____(shop), because 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shop.

2. My aunt is coming to see me, but I can’t w____ to see her.

3. Here is the w____ report for some big cities in the world.

4. ——What are they doing?

——They’re taking p____ of the children.

5. 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It really makes me r____.

6. ——H____ the weather today?

——It’s sunny.

7. I don’t like monkeys because I think they are very u____(not good-looking).

8. Some boys are ____(lie) on the beach. They feel relaxed.

9. 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room. Some are dancing; o____(other people) are singing.

10. My ____(like best) subject in school is science.

11. I d____ like history because it’s too boring.

12. There are all kinds of books in our school l____ (a place for keeping

books).

13. ——Is there a school in the ____(neighbor)?

——Yes, there is.

14. ____(take) a walk after dinner is good for your health.

15. ——Where’s the bank?

——It’s b____ our classroom and the meeting-room.

16. My uncle is a____ this afternoon. I’ll meet him at the airport.

17. If you are h____(wanting to eat sth.) you can go to a restaurant for a meal.

18. Let’s see the ____(熊猫) first. They are from China.

19. ——Why do you like koala bears?

——Because they are very c____(clever or smart).

20. ——What a____ lives only in China?

——Pandas, I think.

21. Go through ____(five) Avenue, and you can find the shop.

22. Our English teacher is f____(showing kindness) to us. We all like him.

23. The boy’s father is a doctor. He works in a h____.

24. He’s a good reporter. He often writes stories for the n____.

25. They work in a store. They are shop a____.

26. Miss Smith likes to sing and dance. She wants to be an a____.

27. ——Do you w____ school uniform every day?

——No, only sometimes.

28. My grandfather likes ____(read) newspapers at home.

29. ——Can you help me?

——S____.

Ⅱ.句型转换 按括号内的要求改写下列句子。每空填一词。

1. Mary’s pen pal is from Paris.(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____ pen pal ____?

2. Mr Brown lives in London.(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Mr Brown ____?

3. ——Is there a park near here?(作否定回答)

——____, ____ ____.

4. Excuse me. Is there a hotel in the neighborhood?(改为同义句)

Excuse me. Is there a hotel ____ ____?

5. I like dolphins because they are smart.(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you ____ dolphins?

6. His uncle works in a hospital.(改为否定句)

His uncle ____ ____ in a hospital.

7. Mr Green is a teacher.(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Mr Green ____?

8. What does your aunt do?(改为同义句)

What’s your ____ ____?

9. They like Chinese food very much.(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they like Chinese food?

10. Mother makes cakes for me on weekends.(改为同义句)

Mother makes ____ ____ on weekends.

11. ——Is the man writing a letter?(作肯定回答)

——____, ____ ____.

12. The students are looking at the blackboard.(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 the students ____ dictation at the blackboard?

13. I’m watching TV.(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____ doing?

14. It’s sunny in Beijing.(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the ____ in Beijing?

15. She has no sisters.(加上 brothers,将其改为选择疑问句)

____ she have any sisters ____ brothers?

16. Julie likes going to the movies with her friends.(对划线部分提问)

Whom ____ Julie ____ going to the movies ____?

17. It’s raining now.(用often替换now改写句子)

It often ____.

18. John is writing.(加上reading将其改为选择疑问句)

____ John writing ____ reading?

19. ——Aren’t you a student?(作肯定回答)

——____, ____ ____.

20. My sister wants to be a musician.(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your sister ____ ____ ____?

Ⅲ.汉译英 根据汉语句子,完成下列英语句子,每空填一词。

1. 他的笔友来自澳大利亚, 他讲英语。

His pen ____ ____ from ____. He ____ English.

2. 她喜欢打篮球,不喜欢排球。

She likes ____ ____. She ____ like ____.

3. 她和她的父母住在中国。

She ____ in ____ ____ her ____.

4. 玛丽喜欢和朋友们看电影。

Mary ____ ____ ____ the ____ ____ her friends.

5. 附近有公园吗?

____ ____ a park in the ____?

6. 对不起,请问银行挨着图书馆吗?

____ ____. Is the bank ____ ____ the library?

7. 超市对面有一家银行。

There is a bank ____ ____ the supermarket.

8. 邮局和超市之间有一座桥。

There is a ____ ____ the post office ____ the ____.

9. 沿着这条街一直往前走, 然后向右拐。

____ ____ this street and then ____ ____.

10. 你还喜欢其他什么书吗?

____ ____ books ____ you ____?

11. 他通常白天睡觉, 晚上工作。

He usually sleeps ____ the day, and works ____ ____.

12. 我觉得有点冷。

I feel ____ ____ cold.

13. 拉里每天要睡12个小时。

Larry sleeps twelve ____ ____ ____.

14. 我知道你下星期六要到。

I ____ you ____ ____ ____ Saturday.

15. “吉姆为什么要先看树袋熊?” “因为它们逗人喜爱。”

——____ ____ Jim want to see koalas first?

——____ they are ____.

16. 他想成为一名电影演员。

He ____ ____ ____ a film ____.

17. 玛丽的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

____ ____ Mary’s mother ____?

18. 我认为数学没有意思。

I ____ ____ math is ____.

19. 你们在等谁呢?

____ are you ____ ____?

20. 这儿有两张我的全家照。

____ ____ two ____ of my ____.

21. 谢谢你帮助我。

____ you for ____ ____.

22. “孩子们在哪儿看书?” “在图书馆。”

——____ ____ the kids ____?——In the ____.

23. “今天北京的天气怎么样?”“多云。”

——____ the ____ in Beijing today?——It’s ____.

24. 玛丽正在玩电脑游戏。

Mary ____ ____ computer ____.

25. 有许多人在这儿度假。

____ ____ many people ____ ____ here.

26. 每个人都正玩得高兴。

____ ____ ____ a good time.

27. “情况怎么样?” “很不错。”

——____ it ____? ——____ good.

28. 这是个有趣的地方,这些人确实很放松!

This is ____ ____ place. The people are ____ very ____.

29. 在第二张照片中,他正在游泳池游泳。

____ the ____ photo, ____ ____ at the pool.

30. 我们没有打电话,我们在做作业。

We ____ talking ____ the phone. We’re ____ our ____.

31. “李平工作努力吗?” “是的,他常常工作到很晚。”

——____ Li Ping work ____?

——Yes, he ____ ____ ____ ____.

32. 如果你的英语讲得好, 那就加入我们的行列吧。

____ you ____ English ____, please ____ us.

33. 人们给我钱或从我这里把钱取走。

People ____ their money ____ me or ____ their money ____ me.

34. 我是记者,我每天都见有趣的人,并向他们提问。

I have a ____ ____ a reporter. I ____ interesting people every day and ask them ____.

《练习6》教学设计 篇9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朱春燕

教材解读:

练习六中“读读背背”的板块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熟记成语”,以成语歌的形式出现,含成语“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等4条。这四个成语,押韵上口,语意连贯,一气呵成,表达了一个中心:勤奋努力,不甘落后才能成功。另一部分是节选自汉乐府民歌《长歌行》中的四句诗,其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劝勉学生要珍惜时间加倍努力,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两部分内容既相对独立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诵,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材料。设计理念:

1.“读读背背”重在“读”,重在“背”,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2.儿童的思维带有具体性、形象性,教学过程就要遵循儿童思维的成长规律,创设与儿童年龄相符的故事情境、教学游戏等多种方法,为学生积累语言搭桥铺路。

教学目标:

大体了解“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及古诗《长歌行》的意思,并能反复吟诵,烂熟于胸,熟记在心。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具准备:

教材中插图、四个成语卡片、录音故事《龟兔赛跑》、时钟的滴答声、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学成语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播放录音故事《龟兔赛跑》。

(兔子长了四条腿,一蹦一跳跑得可快啦!乌龟也长了四条腿,爬呀爬呀,爬得可真慢。一天,兔子约乌龟比赛跑,谁先跑到前面的大树下就算赢。发令枪一响,兔子撒开腿就跑,一会儿就跑得没影儿啦!它回头一看,乌龟„„)

2.(学生正听得津津有味时,故事“意外”中止)教师提议:我们看着图把下面的故事演下去,好不好?(贴教材插图)

[评:“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心设计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一波三折的起始环节,酝酿着学生的情绪,扣住了学生的心弦。]

(二)故事引路,初识成语

1.创设语境,演中体验

师生同做小乌龟,作爬行状,教师以语言描述推进故事进程,其间故意设置

疑问:

(1)看,小兔子跑到前头去了,咱们快追上去!„„咱们小乌龟爬得太慢,看

样子追不上兔子了,不如不比了吧?

(2)咱们拿出力量鼓起劲,奋力追上去!„„小兔在睡觉呢,不如我们也睡一

会再爬吧?

(3)咱们天生就比兔子跑得慢,趁兔子在睡觉,还是先往前爬吧!一,二,一,二„„好累,好热,来,擦把汗。反正小兔子还没醒,我们也在树下乘会凉

吧?

(4)要想取得胜利,我们就要多化力气,兔子化一分力气,咱们就化十分,百分力气。来,继续爬„„好,大树底下到了!咱们胜利啦!(师生共同蹦跳欢呼)

(5)小乌龟们,咱们的胜利来得容易吗?是怎么来的?

[评:将熟悉的故事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师生的动作表演在课堂上再现,学生

在情绪高涨、充满新奇的同时马上进入角色情境,体验到小乌龟的辛苦与努力,为后面帮助学生大体了解成语提供了依据。]

2.引出成语,反复诵读

(1)小乌龟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弥补了自己的笨拙,取得了胜利。这就叫——

教师领读:勤能补拙。

(2)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的读音?

(3)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4)、读着成语,想想故事,我们该向小乌龟学习什么?

(5)小乌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齐读:勤能补拙;只要勤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弥补自己的笨拙,我们要牢记——再读:勤能补拙。

[评:多种形式的读,不但让学生读准读顺读熟,更读得字正腔圆;缘自故事内

容的语言引导,不但让学生读出了成语的意蕴,更读出了内心的情感。反复的读,不单是量的垒加,更是质的飞跃。]

(三)学习成语“笨鸟先飞”“人一己百” “奋起直追”

1.读准读顺

(1)“勤能补拙”还带来了三个小伙伴呢!(贴出三个成语,生自由读)

(2)指名读,正音,当小老师领读,分排比赛读,开双排火车再读读。

2.猜猜读读

(1)读读成语,看看图,想想故事,和周围的小朋友猜猜它们的意思。

(2)联系故事交流意思,相机指导诵读。

(笨鸟先飞:小兔子在睡觉的时候,小乌龟已经先它一步往前爬了。谁能读出小乌龟的领先一步?

人一己百:小乌龟化了百倍于小兔子的力气,多么辛苦和努力,读出来!奋起直追:比赛开始,小乌龟落后了也不灰心。拿出信心和精神读好这个词。)

3.读出韵味

(1)谁能把四个成语连起来读得像一首小诗一样优美,像一曲儿歌一样好听?

(2)自由练读,指名读,表演读,比赛读,齐读。

[评:人的记忆是呈块状结构的,成语歌的编排也是以一个模块的形式出现的。鼓励学生把成语读成小诗,读成儿歌,不仅符合块状记忆机制,更赋于成语歌以美的意蕴。]

(四)拓展练习,活学活用

1.看图片,想成语

图一:跑道上,运动员落在后面奋力追赶的镜头。

图二:邓小平练书法,旁边堆着许多练过的纸片。

图三: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照片

用上下面的词语把话说完整(出示:我看到,就想到“”这个成语。)

[评:学生刚存入“大脑词库”中的成语一下子被激活,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实际运用中得到了训练。]

2.创语境,记成语

(1)看到这些人的努力勤奋,我们就会想起这些成语——齐声朗读四个成语。

(2)这些人,让我们心里充满敬佩与感动——动情再读四个成语。

(3)这些成语也给了我们力量和信心,让我们牢记心间——激情诵读四个成语。

[评:教成语歌的重头戏是“读”是“背”。三个层次的读是学生情感的递增,认识的升华,此时,将成语歌熟读成诵,烂熟于胸便水到渠成。]

三、学古诗,悟诗情

1.快乐律动,谜语引出时间

(1)课中操:配以律动音乐,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说谜语,轻快地做动作。(看不见,摸不着,没有脚,跑得快。溜走了,不回来。再多的钱买不到。)

(2)揭示谜底并板书:时间

[评:课中操的设计颇具创意,音乐、律动,既起到了调动学生情绪、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又不着痕迹地引出下面的古诗教学,一举两得。]

2.诵读古诗,感受时间易逝

(1)过渡:时间是个淘气包,刚才躲进谜语里,现在又藏到了小诗里。

(2)教师配乐范诵。

(3)指名读,正音。齐读。

A.学习一、二句诗

(1)仔细读读一二两句,想想,这两句是在说什么?

(2)

(3)时间就像流水,流走了,就再也不回来,多令人惋惜!谁能读出这样的语气?(指名读,齐读,相机引导读好句后的问号。)

B.学习第三、四句诗

(1)时间还藏在后两句诗里呢,谁也来给大家说说?

(2)交流体会,初步感知。

(3)指名读,齐读。

(4)伴随时钟的滴答声教师语言渲染:时光老人脚步匆匆,它从来就不会停下来等我们,比如,读书写字的时候它就从我们身边溜走了,再比如——(学生举例)

(4)感情朗读三四句。

[评:滴答滴答的时钟声,如记记重锤敲击在孩子心间,唤起了他们心中的惜时意识。此时的读缘于心,发乎情。]

(5)观察文中插图,用我们刚才学的两句诗来劝劝他。(导读:读出为他着急的心情,相机引导读好句末的感叹号。)

(6)不光是我们,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甚至是邻居街坊也都为他着急呢!谁来演一演他的亲人朋友,用上刚才学的诗句,再来劝劝他?(生扮演多种角色上台表演劝说图中的小朋友)

(7)再次齐诵。

[评: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创造。这一表演劝说的环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更能让他们把自己的情感、智慧积极投入到演、说、读中去,并将所学的诗文在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的情境表演中内化为己有。]

3.背诵积累,惜时铭记心间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背这首诗。(配以古筝曲:高山流水)

(2)指名背诵、打擂台背诵、配动作背诵、齐诵。

4.拓展延伸,激励惜时乐学

(1)小朋友们还知道哪些诗句也是劝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出示相关诗句,读读记记)

(2)你喜欢今天学的哪个词哪句诗?把它写下来,贴在你的床头或书桌上,让它时时提醒你,日日陪伴你。希望小朋友在这些成语诗句的激励下,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评:让学生的所得不仅仅停留于课堂,让经典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走进学生生活,影响学生的人生。]

自我点评:

本教学设计中,我着力体现以下几个特色:

1.趣中学

对低年级儿童而言,在富有情趣的氛围中学习能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本课在导入环节,出其不意,巧设悬念,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课伊始,趣已生;课中操的设计又别出心裁,集音乐、律动、语言、思维于一体,同时又顺应教学进程巧妙引出学习内容,课正行,趣亦浓;对于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教学,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来诵读、演绎,入情入境,惟妙惟肖,课将止,趣犹浓。整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涨,沉浸在求知的振奋状态中。

2.读中悟

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新课标也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因此,本设计中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多次、多种、多层面的读,而且注意引导学生将语言与故事、图画、情境联系起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努力挖掘和体验成语、诗句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用情用心去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自我感悟,并获得了愉悦之感。

3.积累中承文化

大学语文练习(6) 篇1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春江花月夜》至今还是何种乐曲:

A.小提琴协奏曲B.美声音乐C.交响曲D.民乐

2.下列诗歌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A.《春江花月夜》B.《山居秋暝》C.《归园田居》D.《长恨歌》

3、被称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诗歌是

A 《蜀道难》B 《代答闺梦还》C 《长恨歌》D 《春江花月夜》

4.将《春江花月夜》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的诗人是

A 徐志摩B 戴望舒C 闻一多D 舒婷

5.《赤壁赋》属于赋体中的A.汉赋B.骈赋(律赋)C.抒情小赋D.文赋

6.“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出自苏轼的A.《念奴娇·赤壁怀古》B.《明月何时有》C.《赤壁赋》D.《后赤壁赋》

7.《赤壁赋》继承和发展的赋体的传统手法主要是

A.铺张扬厉B.夸饰渲染C.主客问答D.骈俪对偶

8.下列诗题中,属于乐府古题的是

A.《迢迢牵牛星》B.《春江花月夜》C.《登金陵凤凰台》D.《江南春》

9.成语“凭虚御风”出自

A.《赤壁赋》B.《后赤壁赋》C.《念奴娇﹒赤壁怀古》D.《陌上桑》

10.被闻一多誉为“诗中之诗,顶峰上的顶峰”的诗歌是

A.《登金陵凤凰台》B.《春江花月夜》C.《长恨歌》D.《登黄鹤楼》

1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A.编年体B.国别体C.纪传体D.其它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1、所谓“吴中四士”指的是

A.张若虚B.贺知章 C.张旭D.包融E.王维

2.“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A.比喻B.用典C.对仗D.拟人E.夸张

3.“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A.比喻B.用典C.对仗D.拟人E.互文

4.《春江花月夜》描写“思妇”的诗句有

A.何处相思明月楼B.可怜楼上月徘徊C.愿逐月华流照君D.江水流春去欲尽E.白云一片去悠悠

5.《春江花月夜》中,在写景中通过暗示手法写人情的诗句有

A.玉户帘中卷不去B.捣衣砧上拂还来C.白云一片去悠悠D.江天一色无纤尘E.汀上白沙看不见

6.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表现在方面。

A.诗歌B.赋C.散文D.曲E.词

7.《赤壁赋》体现文赋的特征有

A.主客问答B.抑客伸主C.骈散句交错D.押韵E.含蓄朦胧

8.下列成语,见于《赤壁赋》的有。

A.冯虚御风B.望洋兴叹C.杯盘狼藉D.分崩离析E.正襟危坐

9.下列《赤壁赋》的句子属于对偶的有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C.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D.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E.挟飞侠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0.苏轼文艺创作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等方面。

A.散文B.诗词C.小说D.绘画E.书法

三、名词解释(10分)

赋体::是汉代形成的文体,讲究文采、对仗、韵律、兼有诗与散文的性质,形式铺张扬厉、夸饰,有大量描述。赋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汉初的赋继承骚体传统,并逐渐向新赋转化;东汉后期出现了抒情小赋;魏晋六朝赋朝骈文方向发展,称为“骈赋”或“律赋”;中唐受古文运动的影响,产生了接近散文的 “文赋”。

四、解释下列古文中加点的词的含义(10分)。

1.月照花林皆似霰(细蜜的雪珠0 .

2.玉户帘中卷不去(思妇的居室)..

3.鸿雁长飞光不度(指信使)..

4.碣石潇湘无限路(借指天南地北)....

5.落叶摇情满江树。(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

6.飘飘乎遗世独立(超脱尘世)..

7.苏子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8.酾酒临江(斟酒)..

9.知不可骤得(轻易得到)..

10.相与枕藉舟中(彼此相枕着睡觉)..

五、翻译下列古文中的句子。(10分)

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生一代代地天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2.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

3.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

4.空中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

5.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6.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江面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遨游)

8.舞幽壑之潜蛟(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

9.侣鱼虾而友麋鹿(与鱼虾为伴侣,与麋鹿为朋友)

10.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时盈时虚的事物就像月亮那样,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

六、默写并翻译“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苏子说:“客人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这样长流不息,可是它始终没有流尽;时圆时缺的事物就像那月亮,可是它到底不会增减,要是从它变化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竟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可能保持不变;要是从它不变的一面来看,那么万物和人类都是不会消失的啊,我们又何必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呢?况且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如果不是属于我所有的,即使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只有那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便成了悦耳的声音,眼睛看到了便成了悦目的颜色,拿它无人禁止,享用它也用不完的。这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啊,就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七、简答题(10分)

1.为什么说“月光”是《春江花月夜》全诗的灵魂?

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看,月光的确是控引全诗笔墨运行的轴心,是贯穿统领全篇的灵魂。从结构上看,诗以月亮升起到坠落为线索,写了“月生、月照、月高悬、月斜、月落”的全过程。从内容上看,A.月光是景物描绘的主要对象,作者以月光统摄群像,描绘了潮水、波光、花林、沙滩、夜空、白云、青枫、闺阁、镜台、海雾等一系列景象,如铺展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水墨长轴,画面清丽,意趣盎然。B.月光是引发作者探索茫茫宇宙与漫漫人生两者关系因由的哲理思考的凭借。C.月光是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

2.《赤壁赋》是如何做到景、情、理有机结合,体现出理趣之美的。

江水、清风、明月,这三个自然意象,在文中贯串映现,或引启遗世独立的遐想,或引发惆怅哀怨的悲情,或喻指万物皆具“变”与“不变”的两重性,生发出即使在坎坷之中,有为的生命仍有其永恒价值的人生哲理。形象性、情感性和哲理性的统一使本文充盈着诗情画意和理趣之美。

九、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这段话是谁说的?(这段话是客说的)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语出 三国 时代的曹操写的《短歌行》一诗。

3.“一世之雄”指的是谁?(指曹操,即文中的孟德)

4.“孟德困于周郎”指的是 赤壁之战 的往事。

上一篇:幼儿园公开课大班绘本下一篇:《染绿的声音》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