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教学

2024-08-09

练习教学(精选12篇)

练习教学 篇1

案例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要求:“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为此,我教学完“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新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三个例题后,在第三课时练习课时,积极探索数学活动情境创设的策略,合理的设计练习过程,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教学效果较好。

课例片断

1. 创设情境一(教科书第67页第8题)

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举办一次科技节,这次科技节要带大家到少年宫参观。考考大家:华城小学到少年宫的路线图如下:(课件出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导语:如果再增加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

反馈信息。

2. 创设情境二(第66页第5题)

导语:祝贺大家顺利通过了第一关。科学老师决定带领大家乘36路绿色环保车到少年宫去。在车上科学老师又出了一道题想难倒大家:

你会把36写成两个素数的和吗?

小组试说,注意怎样写才会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小组代表说一说你是怎样填写的。

数学故事:陈景润、王元与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证明了1+2;王元证明了2+3

3. 创设情境三

导语:老师真佩服你们敢于向科学顶峰攀登的勇气和决心。坚持这份勇气和毅力,相信我们中间会出现陈景润式的数学家、袁隆平式的科学家。

大家下了车来到了少年宫,一进大门,大家看到少年宫的各个场馆的示意图:(课件出示)

导语:你想参观哪里呢?大部分学生选择到实验室,好,我们先到实验室去看一看。实验室里有许多实验器具,科学老师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第66页第6题)

有1克、2克、4克的砝码各一个,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能在天平上直接称出多少种不同质量的物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列举。

展示学生作业纸上不同的列举方法。

小结:一一列举并不是一定要列表,有时也可以用文字、符号、字母等进行列举,只要在列举时做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就可以了。

4. 创设情境四(第67页第9题)

导语:下面你想到哪里参观?好,那就去象棋室)。

象棋室里有五位同学小明、小华、小力、小强和小海进行象棋比赛,每两人都要赛一盘。现在,小明已赛了4盘,小华赛了3盘,小力赛了2盘,小强赛了1盘。小海已经赛了几盘?分别是和谁赛的?自己用线连连看,再分组讨论,检验你的答案对不对?

学生回报交流,相机演示课件。

小结:我们在解决题目时,有时用到几种策略。就像这道题目,不仅用到了连线列举的策略,还用到了推理的策略。所以我们要学会灵活的选择解题的策略。

5. 创设情境五(第67页第7题)

导语:最后大家来到了手工室。有一道这样的题:用4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拼一拼,算出结果填在表中。

(1)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的方法。

(2)学生自己填写表格。

(3)汇报交流。(相机出示课件)

(4)同桌讨论:从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5)与例1进行比较,寻找异同之处。

小结:在解决类似的题目时,我们应该先找到不变的量,抓住不变的量进行思考。

6. 创设情境六(拓展提升)

导语:参观完了少年宫,同学们要返回学校了,科学老师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

7. 评价与反思

在学习完这节课后你觉得自己

设计思考:

1.创设练习情境,灵活地使用教科书。

本节课整合了教材资源,以学校出发前往少年宫参观为主线,将教材中的练习活动巧妙地串为一体,呈现了一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如:从学校去少年宫的路线有几种走法,内容要求由易到难逐步加深,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一种到几种。学生练习时,适当做到扶放结合,从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到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练习结束时,让学生自我评价,了解练习活动的目的,并反思自己的不足,以待日后改进。

2.合理设计活动过程,激发学生探索的需求。

本节课以“从学校出发前往少年宫参观为主线”:将去少年宫(有几种路线)——坐36路车(把36分成素数)——到少年宫参观(实验室里算砝码的质量、象棋室里下了几盘棋、手工室里拼长方形)——返回学校(又有几种路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产生探求的需求,并借助挑战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应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体感觉

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本节课教师适度开发和改变教材内容,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探究、验证,不断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知识,形成生活经验。

让学生能够综合地使用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让学生操作、思考、观察、讨论等多种形式,广开自我探究、自我获取的渠道,促使学生动脑思维,形成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局面,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感悟数学方法与策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方面有效发展。

练习教学 篇2

教科书第36页练习四1~4 教学目标:

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正确解答.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1.口算.27+2= 89—6 = 36+40 = 85—40 = 55+22 = 45+3 = 75—4 = 67—30 = 34+5 = 73+20 = 直接说出得数,并从每组中选一道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四1 1)出示第一题,老师说明题意,学生先算一算,再选一选.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老师小结。

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方法很多,以选择一种你喜爱的方法进行口算。二.应用题练习。1.练习四2。

1)出示第2题,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有64只蝴蝶标本,40只蜻蜓标本,求蝴蝶比蜻蜓多多少只?)2)“蝴蝶比蜻蜓多多少只?”还可以怎么说?(蜻蜓比蝴蝶少多少只?)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计算? 4)集体口答。2.练习四3。

出示第3题,说题意。(妈妈牙齿有32颗,我的乳牙有20颗,我比妈妈少多少颗牙齿?)“求找比妈妈少多少颗牙齿”还可以怎么说?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集体口答.3.练习四3 出示第4题,说图意。(小兔子运走18个萝卜,还剩10个,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集体口答.三.布置作业.<<练习与测试>>练习四(1)。四.教学后记:课堂气氛,不活跃.练习四(1)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四5~9.教学目标:

通过加减口算,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口算方法.进一步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正确选用条件计算所求问题.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1.练习四5。

先估计一下下面每题的得数各是几十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口算出结果并与估计的结果进行比较,集体订正 2 练习四4。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补充六道题,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再计算.6+(6+4)89—(26—20)87—10—5 9+(48—7)二.应用题练习。1.练习四7。

1)出示第7题的统计表,说说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要求“小明比小红多跳几下”应选择什么条件?(学生解答。集体交流)3)如果要求“小红比小华少跳几下’’应选择什么条件?(学生解答,集体交流)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提问题解答,集体交流.)2.练习四8。1)出示第8题,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有50名同学加入少先队,有54条红领巾够不够?)2)“有50位同学加入少先队,54条红领巾够不够”为什么? 3)“你知道红领巾多多少条吗?”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3.练习四9。

1)出示第9题,指名说图题。

小学数学练习的教学方式 篇3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75-01

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性,教师与学生缺少合作性,学生缺少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得不到重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个性与特长同时发展,“智用”并重。下面笔者就学生自主学、教师与学生合作的课堂教学、学生独立探究学习,主要是练习的教学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有不妥之处,望指正。

一、课前布置学生认真作好预习,激发学生参与动机——学生自主学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预先扫清学习障碍,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新知识的认识距离。这要求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配合。教师在教学每一课之前明确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①预习的课题内容是什么,以及同已学过的内容有什么区别和联系。②学生对课题内容是否通过预习看懂,有什么困难。③初步做一下练习,试探一下会不会做,哪里有困难。家长则是配合教师督促学生预习老师布置的课题,同时帮助学生解决在预习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这一点是在家长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家长对学生最重要的一点是安慰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温暖。长此以往,不仅可以使学生初步扫除学习课题的障碍,还可以使学生在自己获得知识的愉悦中感受到亲情的关怀,学生自信心增强,他们就会主动地探索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样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学生便会自主地去学习。

二、精心设计课堂,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合作教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总伴随着特定的活动过程。可以说活动过程展示得愈充分,学生体验愈深刻,也就愈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一堂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它必须达到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参与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首先,引人入胜的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精彩的开头等于开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导入新课题时必须言简意赅精炼生动地开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参与意识。比如:教师教“24时记时法”一课时,教师提着一只钟走进教室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我们学习“24时记时法”(板书)。在上课之前我跟同学们讲一个关于24 小时记时法的故事。(教师简述):星期六,金钟的爸爸给金钟三张第二天下午7时在百花电影院放映的卡通电影票。金钟高兴极了,他打电话跟他最好的两个朋友马涛和李华,第二天同去观看。第二天清早,马涛来到电影门口等呀等,眼看时针已过7时,还不见金钟他们来,马涛看了一下电影院门口贴着的放映时间,不禁叫:“呀,不对了”接着教师讲:同学们,今天我们这一课讲“24时记时法”,你们知道马涛为什么叫“不对了”。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金钟通知他的是下午7时,他以为是上午7时,有的学生说下午7时就是19时,这样的开讲就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中来了。其次是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鼓励学生质疑,提高学生参与能力。有价值的问题能引入深思,课堂上提问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要把握实质,要问在点上,避免以教师为主。问要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讲究一个“巧”字。一个恰到好处的提问,往往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花引来百花香”的效果。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和成就欲,听到教师的提问,都急于表现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就有了参与热情和意识。比如教师教“14小时记时法”,设计一组总结性提问:①一天有多少小时;②24小时和时针绕钟面走两圈有怎样的关系,有没有什么规律;③过了中午12时,如13时,这时时针指着几?15时、19时有什么规律?这一组提问使学生从开始到课堂小结都在参与中,同时要避免重点内容的机械重复,又要避免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更深入。学生的质疑问难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预习自学中遇见的困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发现解决的。二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临时发现或想起来的问题。学生的求知欲很强烈,课堂上急于解决自己碰到的疑难问题,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现象和心理特征,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都是他们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索,也是他们参与能力提高的具体表现。

三、在课堂教学中及课后的练习要设计“活”,以学生独立探究学习为主

数学练习不仅仅是巩固数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解题技能的工具,也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以思维为核心的智力发展,它是思维方式、解题技巧、学习策略、创新意识的载体。教材练习的设计一般都是从基础题到发展题,再到拓展题,以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拓展题能使学生开拓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练习使学生选择学习方法,优化学习流程,反省学习策略,产生不同想法,提出不同观点,引发创新思维。然而练习是静止的,如果教师为练习而练习是不可能实现练习的价值,只有充分掌握练习中的丰富内涵,才能在教学中有所创新,才能实现育人目标的多元化。比如:在学生认识了10以后,练习中及出现的10序数意义及渗透把10 也可以看作一个计数单位的思想,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10这个数,为学习进位加法作伏笔。

练习教学 篇4

一、寻找生活实际的落脚点

“练习”教材中, 无论是低年级的“学用字词句”, 中年级的 “ 处处留心”, 还是高年级的“语文与生活”, 都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 在教学时, 很有必要分析一下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系, 寻找两者的结合点, 让课堂教学生活化有个落脚点。

1.走进生活, 开展语文实践

有些教材内容就是学生的生活, 那就将学生带进现实生活的情境中, 让学生在自然的生活环境中进行语文学习。 如学校绿化调查与建议, 就可根据教材要求, 给学生人手一张调查表 (也可小组合作) , 走进校园的绿树红花之间, 去观察、去统计、去思考、去提出建议。 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不仅掌握统计的方法, 更唤醒了关注校园的主人翁意识。

2.还原生活, 掌握语言规律

有些教材内容, 与学生的生活有关联, 但是同一内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又不完全相同。比如四年级要求学生画出学校到自家的线路图, 并用语言阐述具体的走法。这个练习有一定的难度, 不仅要正确表述行走的方向与线路, 还要寻找到路线与周边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 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还原生活, 掌握基本的方法。 具体可以带领学生结合现实生活, 选择大家都知道的路名、知名建筑、生活小区等, 设计一条学生能够理解的路线, 帮助学生弄懂方向, 找到关键地点 (拐弯口、典型建筑等) , 用语言阐述具体走法, 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画图解说。

3.巧用资源, 弥补认知所缺

因为教材要兼顾各地学生的需要, 难免会出现与本地学生生活脱节的教学内容, 比如六年级下册练习2中的认识农具。 在城市学校, 此内容不仅是学生, 就是教师的生活中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这时候, 就需要借助间接经验来弥补学生生活的不足。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问问家里的长辈, 有乡下亲朋的可以亲自去看看农具的样子, 或者请对方拍个照片来, 有些博物馆有这方面展出的, 可以去参观一下。 当然, 教师直接提供相关资料图片或视频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学生亲自参与挖掘身边资源的学习活动更有意义, 也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具象认识, 印象会更加深刻。

二、落实语感培养的训练点

为了借助练习教材, 训练学生在实践中迁移运用语言的能力, 必须落实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训练点, 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1.借助阅读材料, 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练习中常常出现文学经典片段的赏读, 可引导学生在经典阅读中学会赏析感悟语言之妙。 比如课例中“ 众人被刘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情节” (出自《红楼梦》) , 这段语言描写了各种人物的“笑态”, 并通过这种种笑, 将黛玉的柔弱、宝玉的恃宠、贾母的纵惯等刻画得活灵活现。 教学时, 这位教师不仅引导学生领悟通过笑的姿态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还抓住两个“喷” (史湘云的“喷饭”, 薛姨妈的“喷茶”) 、两个“笑疼了肚子” (黛玉 “伏在桌上哎哟”和惜春 “ 让奶娘揉一揉肠子”) 来领略古典文学语言之精妙, 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2.利用语言资源, 体悟地域文化特点

各个练习教材中, 还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语言资源,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体悟不同的地域文化特点。如六年级上册练习4中的“俗语”, 在教学时除了积累教材中所提供的几个俗语, 更要引导学生体悟———俗语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中间, 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 反映了地区的民俗风情, 这样的语言通俗易懂, 活泼生动, 细细品味有一定的意蕴。 因此, 教师可以事先收集一些本地俗语, 让学生用方言读一读并说说理解, 还可以将课堂延伸至课外, 挖掘家庭资源, 收集来自不同地区的俗语进行交流 (本班新市民学生居多, 来自五湖四海的家庭, 让学习资源更为丰富) 。

3.注重迁移运用,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时, 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例子, 引导学生仿写、续写。如五年级上册练习1《风儿在哪儿》的教学, 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 弄懂诗歌的结构, 发现诗歌其他的句子都是一样的, 只有其中一句不同, 引导学生领悟到“ 树梢轻轻地摆动” “ 湖面泛起了碧波”。这两句虽然没有写到风, 但是却形象地写出了因风而起的独特景象。再启发学生想象一下, 生活中还有哪些风吹过时能看见的画面, 将学生的视角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 如“红旗在空中招展”“池塘荡起了涟漪”“柳枝飞舞着长发”……仿照教材中诗歌的结构写下来, 就成了诗歌语言。

可以图文结合, 引导学生将看到的图景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画面, 再转变成文字记录下来。如一年级上册练习5, 教材提供了一幅黑白图。在教学时, 可以先让学生看图, 将图中描绘的景物名称如 “树叶”“蚂蚁”“青草”“小河”写在田字格里, 这样, 学生的眼里就有了物。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给图中的景物涂上颜色, 这样, 学生的眼里就有了色彩斑斓的春天。接着, 引导学生看图, 想一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编个有趣的故事。 这样, 学生就会将图中的景物联系起来去想象, 在学生的心里, 就生成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最后, 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表达就水到渠成了。

三、创设沟通交流的现场感

在针对“练习”中“口语交际”的教学时, 需要创设各种不同的、有真实意义的、可以让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现场。

1.让课堂成为真实的交际现场

学生首先得学会与同学、老师交往, 所以课堂本身就是学生学习、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真实现场。教师在教学时, 要充分利用班集体这一交往场所, 开展“口语交际”学习活动。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次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实际, 组织全班同学开展“自我介绍”。首先, 教师先提出自我介绍的总体要求, 比如讲清自己的姓名、年龄、上的是哪所幼儿园、学了哪些本领, 如果愿意还可以展示一个自己拿手的本领。接着, 同桌的小朋友之间先自我介绍, 教师此时应引导学生, 因为教室里大家都要交流, 介绍的同学说话声音要轻一点, 让同桌听见就可以了, 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 表示对对方的尊重。然后, 还可以让学生走下座位, 主动跟自己还不认识的小朋友进行自我介绍, 认识更多的新朋友。最后, 还可以请自告奋勇的同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自我介绍, 这时候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大胆表达了。多层面的“自我介绍”, 让学生敞开心扉, 融入班集体, 迈出了“口语交际”的第一步。

2.变现实生活为沟通交际的课堂

学生待人接物、与人沟通的能力有时需要在特殊的情境中习得, 比如“打电话”, 是打电话一方与听电话的另一方之间点对点的交流, 这就需要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去培养学生相关的沟通能力。就以“打电话”为例, 教师可以将教学现场设定为学生的家里, 通过“我给老师打电话”或者“老师给我打电话”的形式, 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学会打电话与接电话的基本礼节, 学会礼貌用语“请问你找谁”“老师您好”“老师再见”等;学会倾听并收集交流信息, 比如“老师让我明天穿校服”“老师让我妈妈打电话给他”等;学会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比如“我想问老师一个问题”“我今天在学校有点不开心”;等等。当然, 为了让“打电话”的语用价值最优化, 教师事先得设计好通话的内容, 好让学生沟通有内容, 交流时就有话可讲。

3.将课堂变成虚拟的社会现场

有的口语交际内容需要与社会现场接轨, 为了更有现场感, 可以将课堂改造成“模拟现场”。比如三年级上册练习5的“小小展销会”, 可以将教室 (甚至操场) 变成展销现场, 组织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每一小组一个展销专题。比如文具用品展区、阅读书籍展区、玩具工艺品展区等等, 每个小组成员自己分工, 有的负责介绍展品, 有的负责招揽顾客, 有的负责销售, 有的负责收钱, 做到分工明确, 职责分明。作为顾客的同学, 在参观展区、信息咨询、购买商品时, 也要做到礼貌文明。教师可以即时记录下学生的现场表现, 作为活动后进行总结评价的依据。

《练习3》教学反思 篇5

由学生熟悉的中国传统棋类运动项目――象棋引入语文的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上其中的词语造句,并在语言环境中进一步体会,还可以补充这样的词语,在交流中更好地感受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让学生通过诵读了解中国传统象棋的竞赛规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歌诀语言的见简洁明了。通过这样的步骤教学,不仅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象棋大师胡荣华的了。阅读、背诵歌诀时,学生两人一组,用预先准备好的棋盘和棋子边背诵边演练歌诀所提示的下棋规则。阅读关于胡荣华的这段话,小组讨论后面的问题,最后全班交流。通过这样的步骤教学,不仅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象棋大师胡荣华的印象了。

设计课堂练习提高教学效果 篇6

一、设计生活性练习,训练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练习的设计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可以运用数学解决一些问题。但练习设计时,教师如何捕捉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哪些事例可以改造成学生的练习材料,在练中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设计生活性的练习可从以下两方面去思考:

(一)用好教材中的生活素材

新教材本身已充分体现了生活性,有许多素材利用主题图反映了来自于学生身边的事例。如三年级下册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法”之后的练习二十二中有六道题,其中五题都涉及了生活中的应用,如第3题是设计了量、比自己和同学身高的事例。

此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延伸到课外的实践活动,通过量、算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寻找生活中的素材

学生生活中接触到大量的素材,教师要善于把其改造成数学的练习材料。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连加、连减》时,我先利用课件出示各种食品的单价:可乐5元、面包1元、方便面2元、点心6元、巧克力3元。接着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请你自己买3样东西,需要付多少元?

(2)小兰带了20元钱,买了可乐和巧克力,还剩下多少钱?

(3)小刚带了10元钱,请你为小刚选两件食品,买了后还剩多少钱?

此题在设计时又添加了一些情境图片,似乎把学生带到了虚拟的购物环境,激发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多样性的练习,训练学生思考性思维

课堂练习的设计我们追求的是题型的多样性和练习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可以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扎实、学得有趣、学得灵活。通过多种练习形式,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

如我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一课后,设计练习,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这里选取两种:

形式一:如右图从先出示一个六边形让学生说乘法口诀,接着依次逐排出示,并逐排说出口诀,直至出示最后一排六个六边形(共21个),接着再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排列顺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最后引导学生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左往右、从右往左、斜着读等多种形式,开拓学生的思维。

形式二:让学生用口决算出算式的结果后,再说算理:

如3×6=18 6×3=18 2×6+6=18 4×6-6=18

此题既有乘法算式,又有乘加、乘减算式,但最后都能归结为“三六十八”这句口诀,体现了练习要“立足现在,兼顾以前、着眼未来、体现综合”的特征。

以上的练习设计,老师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了较灵活的方式,学生在熟练掌握技能的同时,思维也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三、设计趣味性练习,提高练习效率

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设计练习时应适当编选一些带有浓郁趣味性的习题,这样可以寓练于乐,练中生趣,既能减轻学生练习的心理负担,又能提高练习的效率。

练习:有效的教学手段 篇7

上好一堂课, 为了谁?是为了学生。那么我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就是为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学会更多的方法、掌握更多的技巧。因此课堂练习是十分重要的, 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尤为突出。我们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 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大纲、教材所规定的基础知识, 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同时, 练习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品格、身心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 查阅学生的练习情况还可以获得反馈信息, 检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 评价教与学的水平。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是培养能力的课程, 所以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 一定要注意训练, 不断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讲到“训练”, 它就一定要有内容、有形式。新教材课后练习题较少, 如果仅仅依靠这点练习来巩固所学, 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素养的提高, 也远远不能应付各种类型的考试, 这就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应试增加了一定难度。但事情总有两面性,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少量的教材习题设置也为教学和学习留下了创设和补充的空间。学生每天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被安排得满满的, 即使你老师有心给他们补课, 他们或许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因此作为教师, 只能向自己的40分钟课堂要效率, 所以在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同时, 精心设计各种课堂练习便是画龙点睛之举。

一、理解课文, 挖掘内涵

上好一堂课, 首先我们要知道本课的重难点是什么, 怎样让学生保质保量地掌握。教师如果根据重难点设计一份恰当的练习让学生完成, 不仅省时, 而且高效,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二泉映月》这篇课文,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练习:

1. 说的练习。为了充分理解阿炳的“坎坷”, 首先让学生说出课文中描写阿炳坎坷经历的语句;再让其进行联想。

2. 听的练习。

第一次听是在了解了阿炳坎坷经历的基础上, 让学生听乐曲, 一边听, 教师一边给予一些提示, 让学生对乐曲有所了解。第二次听, 是在品读课文对乐曲的介绍后, 进一步“听出”其中的感情。

3. 读的练习。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师范读、听音乐齐读等方式, 让学生对文章有更好的了解, 为课文的背诵打基础。

4. 最后, 通过小泽征尔的故事, 让学生进一步对阿炳形象有深层次的理解。

这样的练习, 层次递进, 维度多样, 学生乐意去练习, 效果就比较好;并且做到了人人参与, 范围面比较广。

二、举一反三, 适度拓展

在教学中, 首先应注意学科知识体系内容的前后关联, 让学生能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掌握。如在《海伦·凯勒》的讲授中, 让学生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精神的同时, 我不失时机地问他们:“我们还学过什么课文, 也讲述了残疾人对生活的热爱?”学生回忆起《微笑着承受一切》里面的桑兰, 他们再复述了桑兰是如何面对困难的, 桑兰是个怎样的人。通过这一练习, 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海伦·凯勒身上那不向命运低头的奋斗精神。

其次, 在教学中, 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教材中的知识, 还要适度进行拓展, 以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或掌握。如在《大江保卫战》中, 针对这句话:“1998年的夏天。暴雨, 大暴雨, 一场接着一场, 奔腾不息的长江, 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我让学生说一说, 此时的情况如何?当学生仅仅能用课文中的“万分危急”时, 教师就要及时进行补充, 教授学生更多形容词:火烧眉毛、千钧一发、危在旦夕、命悬一线……

三、因材施教, 富针对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们在设计练习时, 不能盲目地按照自己所设想、制定的, 而是应该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 不能过低, 也不宜过高。如在《二泉映月》的课堂上, 我让学生在听乐曲的同时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平心而论, 我们教师在听这乐曲时也不能很好地说出其中所包含的情感, 更何况是学生。所以这个要求就设计得过高了。结果, 这个练习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用。而我在教学《大江保卫战》时, 为了让学生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分以下几个练习步骤让学生完成: (1) 自由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 画出解放军在面对灾情时的具体做法; (2) 指名交流所画的语句, 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3) 从你所画的语句中, 你感受到了什么? (4) 看到这样动人心魄的场面, 你想说些什么?这里安排的4个练习应该说是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在前3题的铺垫之下, 让学生练习说话, 这样就水到渠成了。不同层次的学生, 都能回答问题;而能力较差的学生, 也不至于一下就被难倒, 而是一步步得到提高。

另外在设计练习时, 要有针对性。学生哪方面薄弱, 就多进行一些练习, 而不是进行“题海战”, 千篇一律的抄写等。课堂短短40分钟, 要想让学生提高效率, 那么我们的练习就一定要有针对性, 并辅以精心设计。

师生合作设计教学练习 篇8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学习最终目的还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习了“元、角、分”, 掌握了元、角、分的化聚后, 我在引导学生设计这课的练习, 让学生班上开设一个“小小超市”,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 许多学生拿出自己的小物件、小饰品标上价格, 用卡纸做出2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在“小小超市”里, 学生们有的推销、有的购物、有的结账。虽然, 这样的练习准备起来工作量大, 时间占得多了点, 购物过程中也有一些错误, 但是, 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就可以从这一次小小的购物活动中得到萌芽和发展,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二、练习设计要注重基础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 这体现了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它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方法, 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因而, 教师在放手让学生设计练习时, 必须让学生明确每项练习的目的, 使每项练习都突出重点, 充分体现练习的意图, 做到有的放矢, 使练习真正有助于学生理解新学概念,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如:在教学四年级《运算律》后,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新知、形成基本技能, 我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设计最有效练习题的比赛,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有的设计应用题、有的设计填空题、有的设计用简便方法计算题。题型多样, 内容丰富, 同学之间相互评比, 谁的练习题最有价值、最能巩固所学新知。通过设计练习这一活动的开展, 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促进基本技能的形成。

三、练习设计要不同层次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习题的设计要有坡度, 分层要求, 照顾两头带中间。练习题材要能体现分层要求, 既有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 促使知识的内化, 教学目标的落实。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 设计发展性练习, 通过练习一些稍有变化的、比教学内容稍有发展的题目, 检查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拔尖的优等生, 设计综合性练习, 检查他们对新知识掌握的程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练习设计要富有思考性

练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巩固知识, 形成技能和技巧, 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题目带有一定的思考性, 就易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设计练习时, 可设计一题多变, 一题多解的题目以及数学游戏等。例如, 在上“比较分数大小”这一节课, 安排了如下思考性较强的题目:将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又如“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中设计了一题多解的题目:求下列阴影图形的面积。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空白部分图形的面积, 也可以沿着阴影部分的边剪下, 然后将阴影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来思考等。

五、练习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而活动又是儿童的天性, 对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 数学是枯燥的、机械的、严肃的, 重复的作业尤其令人乏味。根据这些特点, 练习应转变作业方式, 把机械单调的练习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有声有色的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让学生通过操作来理解题意, 解答习题, 学生学得比较主动, 不会出现干坐着一筹莫展的情形。简单的“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放一放”等操作活动, 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 练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的“书面练习”和“口头练习”等形式上, 还要重视学生练习的操作性。

总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同样也是练习的主体。在设计练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与学生合作, 敢于把设计练习的权利教给学生,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 这样,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发展概括能力, 让学生获得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才能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顺利地吸收新知识自如地运用已有的知识, 使学生爱学习, 爱学数学, 成为主动学习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备课手册》

练习教学 篇9

苏教版第三册教材第39页—第40页的练习四1~6题。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不同的要求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通过对两个算式含义的比较, 体会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2.能用学到的语言, 正确交流思考过程。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平均分的两种意义, 学会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资源:

除法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平均分东西的活动, 把一些物体分成相等的几份是除法含义的实质。本课是在学习平均分的两种方法及根据这两种分法的意义进行列式的基础上, 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揭题认标 (预设1分钟)

同学们, 昨天我们学习了《除法》, 今天, 我们一起来上一堂练习课, 对除法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的意义进行巩固。

二、实例梳理, 巩固内化 (预设8分钟)

(1) 学生操作。

(2) 10根小棒, 每5根一份, 分成了 ( ) 份。

请学生上黑板摆, 然后写算式。

a.你是怎么摆的? (每5根一份) , 摆的结果是分成了 ( ) 份, 小朋友你们摆的过程和他一样吗?

b.你能把算式响亮地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c.谁记得它们在除法算式中的名字?

d.你们的记性真好, 谁能说一说10、5、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刚才, 我们把10根小棒, 每5根一份, 分成了几份, 用除法算式可以写出。像这样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 分成了几份, 我们就用除法计算。

(3) 接下来, 我们还是把这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几?

学生上黑板演示分的过程, 再填一填算式, 小眼睛可要看仔细!

a.小朋友看清楚××小朋友分的过程了吗?他是怎么分的?根据学生的回答, 在“平均分成2份”上画线。

b.看××小朋友列的也是一个除法算式, 你们跟他一样吗?你能说说这里被除数10, 除数2, 商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c.谁愿意再说一说, 我们轻轻地把除法算式读一读。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求每份是多少, 也是用除法算。

(4) 像上面两题的算式那样,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 不管是按每几个一份地分, 求分成多少份, 还是平均分成指定的份数, 每份是多少, 都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材解读:本题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动手摆一摆、填一填、说一说等活动, 让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两种方法。在学生的交流中, 无痕地对除法算式的读、写以及意义进行有效的反馈和梳理。】

三、当堂检测, 评价反思 (预设21分钟)

观察这幅图, 谁能根据平均分的知识,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图的意思。

刚才大家说得很好, 下面就把这两句话补充完整, 并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

这两题的被除数8表示的意思相同吗?“2”和“4”又分别表示什么?

小结:同一幅图,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平均分, 就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除法算式。

【教材解读:本题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离开实物, 根据图让学生想象是如何进行平均分的, 以此来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请你完成上面的填空。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如果老师把棉桃上括在一起的括号擦掉, 你能根据你的意思分一分, 并写出除法算式吗?

说说你的除法算式的意思。

12÷4=3刚才已经说过了, 难道你还有表示不同的分法吗?

噢, 原来同一道除法算式, 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意义。

在这么多算式中, 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都是12, 它表示什么意思呢?除号后面的数又表示什么?等号后面的商又表示什么?

【教材解读:本题是学生对除法的意义掌握到一定程度的一种灵活思考。在教学时, 我借助本题, 进行了拓展性的练习,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思考深度。从难易程度上, 较前一题又有了新的提升。】

你觉得做这样一题, 哪些地方要提醒大家?

【教材解读:这是一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开放性题, 教材设计时, 题中的总数、份数、每份数都要求学生填写。练习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填写, 并说一说, 主要训练学生对除法算式的意义的完整、准确的表述, 同时也为解答下面一题打好基础。】

4.看图各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列好算式, 说说你列的算式的意思。

同桌互相说一说, 再交流。

【教材解读:本题设计从课始的动手操作, 然后让学生从图兼文字的提示理解除法的意义后列算式, 再到本题直接看图理解意义来列式, 从直观到表象, 再到具体, 就如蹒跚行走的孩童撤走了扶手, 独立行走一样, 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5.下面用文字表示的题, 请你写出除法算式, 再读一读。

(1) 被除数是20, 除数是5, 商是4。

(2) 把24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6。

(3) 8支铅笔, 每人分2支, 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小结: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对《除法》进行了练习。通过练习, 你觉得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教材解读:本题脱离具体、形象的事物, 直接在文字的表述中, 根据除法的意义进行列式解答, 为学习除法最终解决生活问题而设计。】

我们通过摆小棒、看图, 根据平均分的不同方法, 进一步理解了除法的含义, 并列出了除法算式。同学们的表现越来越棒了!

四、独立作业, 激励导行 (预设10分钟)

1.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20页第1、2、3题。

练习教学 篇10

在直线上画出表示下面各分数的点。

在最近的几次教学中, 学生经常出现以下几种典型的错误:1

这一题由于0到1之间等分了10份, 一部分学生无从下手。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几种错误呢?究其原因, 有以下几种可能:

首先, 从教材上分析。分数虽然在三年级上册、下册已经初步认识, 但数轴是第一次出现。以往学习的分数包括本节课探讨的分数的意义所涉及的分数都是把一个具体的物体或一个具体的整体平均分, 这是一种停留在具体情境中的分数, 而数轴则是舍弃了事物或现象的质的内容, 而着眼于分数的量性特征, 是从具体情境到数学抽象的过程, 是对分数这一概念的建构, 实现由现实原型向相应数学概念的重要转变。因此该题是学生认识分数的一个重点, 更是一个难点, 学生出现各种错误也就情有可原了。

其次, 从学生认知角度分析。第一种错误的出现可能是学生受单位“1”概念所左右, 误把0到2看做了单位“1”, 自然就是把0到2这段平均分成2份, 取一份, 所以就在“1”这个点处。第二种错误学生可能受分子“1”的负面影响, 认为“1”就是表示一份, 所以就在4等分的第一份处。这种错误主要是思维定势或者说是原有知识经验的负面干扰造成的。而第三种错误除了上面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的思维缺乏灵活性。

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 依据以上对学生及对教材的分析, 笔者对教材中的习题进行了改编重组, 意在突破难点, 实现分数从“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的完美过渡。

教学片断:

师:如果我们把0到1这一段看做单位“1” (课件出示下图) , 该如何表示呢?

生: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 再表示出其中的1份就可以了。 (课件相机出示下图)

师:你能上来指一指的位置吗? (学生上讲台指, 大部分学生指出其中一段。)

师:表示的就是0到这儿的一段, 有时我们就直接用这个点 (手指第一个二等分点) 来表示。 (课件演示)

师:那又分别在哪呢?自己在作业纸上找一找, 标一标。 (生独立尝试, 随后交流结果, 课件相机出示。)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些分数, 在这根直线上你能找到整数2吗?

生:在1的后面。

生:和0到1这段一样长。

学生上讲台指一指。 (课件相机出示)

师:那你还能找到3、4……吗?

生:能。

师:我们还能找到很多这样的整数, 可以用箭头来表示。 (课件相机出示) 这样的数线在数学上称为数轴。

此处设计从找, 再到整数2、3……, 最后完善数轴, 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 放慢了现实情境抽象的步伐, 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一步一步地向抽象过渡, 降低了思维难度, 同时又沟通了分数与整数的关系。

师:在这根数轴上你们能找出吗? (出示课件, 请学生说说理由, 并上讲台指一指。)

师:那又分别在哪里呢?自己在作业纸上找一找, 标一标。

此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 部分学生找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师让会的学生扶了一把部分学困生, 难点得以突破。

教后反思:

首先, 认真钻研教材, 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 是把握教材的前提。只有对教材有较深刻的理解, 才能驾驭教材, 否则可能背离教材。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 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细致、深刻、准确地理解教材, 这样才能达到合理、灵活使用教材的目的, 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解决。

其次, 关注学生知识生长点, 合理重组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找准学习的兴趣点;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 找准新旧知识的联接点和生长点, 有选择地对教材进行深加工,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优化练习设计 提升教学效率 篇11

关键词:优化练习;精心设计;精当选择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3-069-1

练习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每堂数学课的教学任务都是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来实现的。那么,着眼于学生的需求,在质、量方面能适应于不同学生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优化练习的设计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笔者以为要从如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紧扣重点

练习的设计要紧扣一节课的重难点,目的明确,有针对性。例如,在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后,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1)不计算,标出运算顺序。

365-(6+8)×7 174-(172-12×6)

(2)把下面两组算式分别组成一个综合算式。

①25-10=15 18+2=20 15×20=300

②72÷6=12 4×7=28 12+28=40

(3)先计算,再说说为什么结果会不同。

18+35×8-4 18+35×(8-4)

(18+35)×8-4 (18+35)×(8-4)

(4)判断对错,并说说原因。

440-40×5=400×5=2000

以上练习都是围绕重难点进行设计的,通过练习,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与理解能力,掌握其算理。

二、突出层次

练习要有一定的层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层深入。例如,在学完圆柱体积之后,我设计了下面一组练习。

求下列圆柱的体积。

①底面积是6.28平方米,高是1米。

②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2分米。

③底面直径是8厘米,高是5厘米。

④底面周长是6.28米,高是0.5米。

这组题由易至难,层层递进,体现了知识纵深发展的过程。其中第①题为基本题,再现公式,其余3题是顺势而下,与旧知识相结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理解了知识间内在的联系与区别,可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三、体现趣味

练习的设计还要注意灵活、新颖、生动、有趣,避免枯燥乏味。习题的形式是外部因素,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适当地改变形式,变换方式,易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学完比例尺后,我设计了一道填表题,把一般的应用题形式改变成表格形式,使学生耳目一新,学习兴趣陡增。表格如下:

四、注重全面

这里是指在练习时,要注意面向全体,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让不同層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要根据各人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题。后进生只要求掌握一定量的“基础题”,中优等生则要尝试一些“智慧题”、“冲浪题”等,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对于有进步的学生,要注意及时肯定、及时鼓励,使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看到前进的希望。

五、注意适量

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适度、适量,保障紧凑而又高效。题量过少,则无端消耗时间,达到不到训练效果;题量过多,又使课堂匆匆忙忙,完不成训练任务。因此,在习题的数量要把握得恰到好处。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细心琢磨,多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出适合于他们的习题以供练习。

六、巧设伏笔

练习中,要设计好为下面内容作准备的习题,给后面的学习做好孕伏和铺垫。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题:

看图填空。(单位:厘米)

①图1的形状是( )体,它的长是( ),宽是( ),高是( ),它( )面的面积相等。前面的面,长是( ),宽是( ),面积是( )。上面的面,长是( ),宽是( ),面积是( )。右侧面,长是( ),宽是( ),面积是( )。

②图2的形状是( )体,棱长是( ),它的六个面都是( )。前面边长是( ),面积是( )。六个面的总面积是( )。

这组题已经把表面积的有关内容孕伏其中,为下节课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奠定了良好基础。

练习教学 篇12

一、明确课后练习的内容和类型

小学语文课后练习是每一课的具体教学要求,是课文的教学重点所在。小学语文课每课基本安排了三至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求学生练好写字能力。二是巩固复习所学生字和常用词语,为今后的正确运用打下基础。三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课文,旨在让学生认真读书,继续增加规范化语言的积累。四是词句练习或思维训练,意在结合具体的词语形态,句式的变化进行句式训练,让学生充分感知,反复习用,逐步实现内化与迁移,或是启发学生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文运用能力得到发展。

就二年级的课后练习而言,每篇课文后的练习主要分为“我会认”“我会写”“我会读”“我会说”四部分,而“读读比比”“读读画画”“读读背背”“看看写写”“说说画画”“说说写写”等交替出现,各部分之间基本上没有轻重、先后之分,听、说、读、写并行推进结构。

二、紧扣课后练习,细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上好一堂课,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各个学段能力的培养是有侧重的,如何确定各学期训练的重点呢?除了《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直接要求外,还可以根据课后习题来确定。课后习题揭示的训练目标要比学段目标显得更细化、更具体,更有利于教师清晰地把握教材的训练重点。

如: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这课,课后练习有四个部分,分别是(1)我会认“酸、葡萄”等9 个生字。(2)我会写“串、兔”等8 个生字。(3)读读演演中,要求朗读课文,再演一演。(4)读读比比中,比较“小猴子爬上葡萄架。和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小猴子吃起葡萄来。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依照课后练习,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酸、葡萄”等9 个生字,会写8 个生字。

(2)通过课后读读比比,练习用“迫不及待和大口大口地”进行说话,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能读出不同动物的语气,并演一演。

(4)通过课文学习,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如此设计,让教学目标与课后练习相互对应,能够紧扣课文的重难点,有效优化课堂教学。诸如此类的课后练习,教材中随处可见。这样更有利于教师细化教学目标,明确课文的重难点。

三、紧扣课后练习,突出教学重难点

第一学段以识字写字为主,课后习题凸显学段特征。一年级除拼音以外,每篇课文都设有“我会认”和“我会写”两个习题环节,一年级我会认的字明显多于我会写的字,我会写的字一般都在四个字左右,以独体字为主,主要训练字的基本笔画。二年级的课后练习也有两个部分组成,会认字在十个字左右,会写字在12 个字左右,从独体字向带偏旁的合体字转变。这一学段重点识字写字在课后练习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课堂教学必须抓住识字写字,围绕识字写字教学,设计趣味多样的识字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写字时间, 提高写字兴趣等。如在教学《酸的和甜的》这一课的三个带“反犬旁”的字,教学这类同偏旁的字,需要教师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孩子的写字兴趣。在教学“猴、狐狸”三个字时,我创设了以下教学情境:

师:葡萄架下的小动物们都吃到了葡萄了,小猴子也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吃葡萄呢。(课件出示葡萄上的会写字)看,谁能写好这些字,葡萄就送给你了。

生:充满兴趣

师:先看这三个字。(狐、狸、猴),一起读读。

生:读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都有反犬旁,都是左右结构。

师:对,反犬旁的字都和动物有关,你还能说出哪些带反犬旁的字?

生:猫和狗。

生:猪。

生:狼。

师:看来同学们平时积累可不少,那我们先把“猴”字请到田字格里吧。小手拿出来,老师相信所有的小眼睛都在黑板上了。

师:边示范边讲解。第一笔是撇,接着是弯钩,看,这一笔就像一只低头弯腰的小动物,最后一笔是撇,单人写在竖中线,接着写完。

师:同学们,拿出笔,描一个写两个。

生:写

师:小猴子提醒大家,写字的时候头要正,肩要平,脚并拢。. 教师随机表扬。

生:按要求坐端正。

师:(评议)老师这里有三个小朋友写的字,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三个学生写的“猴”)

生:评价第一个字写错了,中间多了一竖。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猴”字是我们的好朋友,千万不要拿小棒打他,写字一定要先写正确。

生:第二个字太分开了。

师:你说得对,左中右三部分要写的紧凑些,否则就会变成三个字。

生:第三个字最好,很漂亮。

师:看这个,结构紧凑,笔画流畅,小猴子要送给你一串葡萄了。像老师这样,也给你的同桌评一评。

生: 互相真诚评价

师:赶紧修改一下。

师:我们也要像小猴子一样大胆尝试,写写“狐狸”两个字。

生:评议。

师:“狐”字很容易写错,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

生:狐狸喜欢吃西瓜。

师:很好。

生:反犬旁加瓜。

师:(课件出示“狐”字的甲骨文)。看,这就是甲骨文的“狐”字,就像一只张嘴吃的狐狸,馋嘴的狐狸背着一个大西瓜呢,记住了吗?

生:修改,书空。

师: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瞧,小猴子为我们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糖葫芦)

师:看到糖葫芦,让你想到了哪个字?

生:串。

师:是的。(出示“串”字的演变),瞧,两个口就像我们的一颗颗糖葫芦,细长的签将它们连起来。好,我们把它请进田字格里。虽然这个字很简单,要写好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口要扁,两个口大小还不一样。

师:是的。还有吗?

生:竖是悬针竖。

师:是呀,赶紧把它送到田字格吧。

生:写。

师:同学们这节课写得都很认真,小猴子也出来为你们鼓掌了。

识字写字是低段教学的重点,而写好同偏旁的字,是二年级的重点。教师紧扣课后练习中我会写这一部分,仔细揣摩,创设情境,提高孩子的写字效率。

四、紧扣课后练习,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对教师精简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 对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大有裨益。因此,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十分重要。首先,教师要明确预习不仅仅是学生独立的活动,而是教师进行有计划的教学活动的开始。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布置和指导学生预习,使之富有成效。这里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以课后思考题为预习依据。作为低段的二年级学生,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预习习惯。针对课后四个板块练习,让孩子提高自主识字和写字的能力,培养朗读兴趣。如二年级下册《动手做做看》这篇课文,课后有我会认和我会写的字以及读一读和说说写写。在预习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哪些字我已经会写,哪些还不会?在读一读这部分,我通过预习已经会读哪几个自然段,哪些句子还不熟。学生在自己的预习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也可根据孩子的预习情况,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五、紧扣课后练习,拓宽学生知识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编写要有开放性和弹性,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教材的设计较为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理念,在课后安排了“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如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课后安排了“我知道”的资料袋,让学生知道更多有关雷锋的事迹,对人物有更深刻的感受。还有这一册《邮票齿孔的故事》中的资料袋,给学生了中国第一枚邮票,介绍了集邮的作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效拓展了文本。

上一篇:语文成功教学下一篇:中国女排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