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快递邮件分类知识

2024-08-04

国际快递邮件分类知识(通用4篇)

国际快递邮件分类知识 篇1

一类邮件

国际快递邮件分类知识

这类国际快递邮件包括邀请函、通知书、账单、财务报表、贺卡、信件、明信片、汇款单、照片、磁带、磁盘、打字材料和打印材料等。

一类国际快递邮件比二、三、四类国际快递邮件要快。有此材料必须作为一类国际快递邮件来寄,比如说封口不能检查的材料、某些手写或打字材料、私人信件、账单和对账表等。

信件和明信片以及其他300 g或低于300 g的单件信件都作为一类国际快递邮件收费;重量超过300 g的一类邮件,收费多少则按照邮件的重量和所寄往的地区的距离而定。

二类国际快递邮件

这类国际快递邮件是每年至少发行四次的报刊、杂志。按第二类国际快递邮件收费的邮件要有许可证,除了出版商、寄件者可以邮寄完整的出版物单行本。出版物应清楚地打上“第二类”标记。

三类国际快递邮件

这类国际快递邮件包括通知、目录、传单、小册子、通知函及其他印刷材料。商品目录、工农业产品目录、照片、图表及印刷画等均可作为三类国际快递邮件寄出。三类国际快递邮件也被称为“广告邮件”。这类邮件的重量不得超出450 g,如果超过450 g,这些邮件可以归入第四类国际快递邮件即包裹邮件。这类邮件既可以是单件的、也可以是大批的,而且一般不封口,以便于进行邮政检查。

四类国际快递邮件

主要包括国内包裹邮件,主要用于寄送重450 g或超过450 g的包裹。这类国际快递邮件可以是书、目录、手稿、磁带和录像带等。

包裹发送的目的地的详细地址不仅要写在标签上,而且要写在包裹上,以防标签脱落,给邮递工作带来麻烦。同时,为了防止包裹的包装破损以至无法投递,寄件人应该将收寄双方的地址、姓名同时写在包内和外面的包装上,写在包装上的寄件人地址应与包裹的到达地址分开,最好的办法是写在收件人姓名地址的左边,并与之成直角的位置上。

对丢失的包裹所付赔偿费的数目及损坏的包裹内物品的折价费不能超过该物品的市场价格,也不能超出赔偿费的适当限度,如果所要求支付的赔偿费超过一定限度则应该使用挂号邮件。

任何四类国际快递邮件都可一类邮件

这类国际快递邮件包括邀请函、通知书、账单、财务报表、贺卡、信件、明信片、汇款单、照片、磁带、磁盘、打字材料和打印材料等。

一类国际快递邮件比二、三、四类国际快递邮件要快。有此材料必须作为一类国际快递邮件来寄,比如说封口不能检查的材料、某些手写或打字材料、私人信件、账单和对账表等。

信件和明信片以及其他300 g或低于300 g的单件信件都作为一类国际快递邮件收费;重量超过300 g的一类邮件,收费多少则按照邮件的重量和所寄往的地区的距离而定。二类国际快递邮件

这类国际快递邮件是每年至少发行四次的报刊、杂志。按第二类国际快递邮件收费的邮件要有许可证,除了出版商、寄件者可以邮寄完整的出版物单行本。出版物应清楚地打上“第二类”标记。三类国际快递邮件

这类国际快递邮件包括通知、目录、传单、小册子、通知函及其他印刷材料。商品目录、工农业产品目录、照片、图表及印刷画等均可作为三类国际快递邮件寄出。三类国际快递邮件也被称为“广告邮件”。这类邮件的重量不得超出450 g,如果超过450 g,这些邮件可以归入第四类国际快递邮件即包裹邮件。这类邮件既可以是单件的、也可以是大批的,而且一般不封口,以便于进行邮政检查。四类国际快递邮件

主要包括国内包裹邮件,主要用于寄送重450 g或超过450 g的包裹。这类国际快递邮件可以是书、目录、手稿、磁带和录像带等。

包裹发送的目的地的详细地址不仅要写在标签上,而且要写在包裹上,以防标签脱落,给邮递工作带来麻烦。同时,为了防止包裹的包装破损以至无法投递,寄件人应该将收寄双方的地址、姓名同时写在包内和外面的包装上,写在包装上的寄件人地址应与包裹的到达地址分开,最好的办法是写在收件人姓名地址的左边,并与之成直角的位置上。

对丢失的包裹所付赔偿费的数目及损坏的包裹内物品的折价费不能超过该物品的市场价格,也不能超出赔偿费的适当限度,如果所要求支付的赔偿费超过一定限度则应该使用挂号邮件。

任何四类国际快递邮件都可以根据邮区按包裹价邮寄,一捆印刷品必须至少7.2kg,最多720 kg。

书、胶卷、考试材料、录像带、地图及其他一些材料可以按特殊四类国际快递邮件寄。

以根据邮区按包裹价邮寄,一捆印刷品必须至少7.2kg,最多720 kg。

书、胶卷、考试材料、录像带、地图及其他一些材料可以按特殊四类国际快递邮件寄。

国际快递邮件分类知识 篇2

尊敬的市公司服检部:

我局接到6月份全省进疆邮件疑似禁限寄的通报后,我公司高度重视,经核查其中4件收寄端为XX县寄递事业部快递包裹大宗收寄中心,立刻安排服检部联合快递包裹部通过邮件单号锁定为我部快包大客户。

具体情况入下:

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收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1.业务主管部门、服务质量部门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针对所有营销员、揽投员及具有快包开发资格人员,开展安全法律法规和禁限寄知识的培训、学习,并形成记录。同时不定时对上级部门下达的新文件进行及时学习,传达贯彻。

2.对所有员工签订邮件收寄安全责任书,确保所有员工熟知寄递安全重要性。

3.通过晨会、夕会反复强调禁止寄递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管制刀具等禁寄物品,每周不少于3次,让员工形成寄递安全常态化,警钟长鸣。

4.形成《禁止寄递物品指导目录(2017版》电子版,要求所有营销人员,根据客户归属,逐一发送,做到客户了解禁限寄物品相关规定。

(二)加大收寄验视制度执行力度

1.对新签快包客户交寄的物品,做到发货前详细告知客户寄递规范,并对第一次交寄的货物进行开箱验视抽检,验视抽检率不低于30%,防止禁限寄物品的寄递和夹带。

2.协议客户100%签订安全协议,告知禁限寄物品范围及种类,明确安全责任及规范客户自身安全寄递责任,没签安全协议的,不予收寄。

3.对客户快递详情单打印的内件品名不定时进行内件核查,发现品名与实物不符的,要求客户整改后发货。

(三)实名制合同注册执行

客户注册时,100%验视注册人的有效身份证件,认真查验客户合同签定信息,严禁弄虚作假,确保实名制注册率100%,谨防发生事故,造成严重后果无法找寻相关责任源头。

(四)加强邮件安检制度执行深度

1.在快包处理中心设置安检员一名,负责日常邮件的抽检核查工作,确保安检人经过培训上岗,能熟练掌握禁限寄物品相关要求,每日对外包公司多批次趟车邮件,进行抽查验视。

2.对安检员查出的疑似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管制刀具等不符合寄递要求的物品,实行“即查即停”,并按照禁限寄物品处理流程处置。

3.不明粉末、不明液体状物品的邮件,安检人员一经发现应及时联系客户,询问详尽,不符合寄递要求的,退回客户处,并委婉告知客户禁限寄相关规定。

(五)明确违规收寄责任考核制度

1.对发生收寄安全问题的责任人落实考核责任,进行全县通报批评,落实考核责任,并形成考核记录。

2.按照三级连带考核原则,对发生收寄安全问题的管理责任人落实考核责任,并形成考核记录。

(1)集团公司、省分公司检查通报的。考核直接责任人。另对生产单位负责人,业路主管部门负责人,服务质量部负责人实行三级连带考核(上级另有规定除外)。连带三级分别考核班组负责人、生产单位负责人、业务主管部门检查人员或管理人员(除按相关规定考核外)。

(2)省公司检查点、常规检查通报的,考核直接责任人。另对班组负责人、生产单位检查岗人员、生产单位负责人实行三级连带考核(上级另有规定除外)。

(3)市寄递事业部视察检查、服务质量监控人员检查、质量检查点检查发现的,考核直接责任人。另对安检员、班组负责人实行连带考核(上级另有规定除外)。

(4)对国家重大活、关键路向(如新疆、西藏)、重点物品、非法出版物及其他明确禁限寄要求的安检不合格邮件,加大考核力度。

(5)建立邮件安全黑名单制度。对以往发生过寄递禁限寄物品的客户,加大收寄端验视力度,并对其进行寄递安全再宣导工作,如再发生禁限物品寄递情况,将该客户纳入邮政客户寄递黑名单。

(六)建立收寄端安全寄递管理责任体系。

建立收寄端安全检查通报制度,对自查和上级通报的收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导致问题部门开展专项检查,督导问题责任人、责任部门对检查报告书,整改通知书作出有效整改回复,并建立自我检讨。

快递业务员分类题27 篇3

一、分类题:

1、快递服务按网络规模划分——国际快递、国内异地快递、同城快递。

2、快递服务按所有制形式划分——国有、民营、外资。

3、快递服务按运输方式划分——航空、公路、铁路。

4、快递流程按快递业务运行顺序分——快件收寄、快件处理(分拣封发)、快件运输、快件派送。(四大环节)

5、快递网络可以分为——快件传递网络、信息传输网络。

6、全国性企业网络分为——大区或省际网、区域或省内网、同城或市内网。

7、网络结构按运输线路分为——辐射型、直线型、环线型。

8、快递业务(快件)按内件性质划分——信件类快件、包裹类快件。

9、快递业务(快件)按寄达范围划分——同城快递服务、异地快递服务。

10、快递业务(快件)按服务时限划分——标准服务快件、承诺服务时限快件、特殊要求时限快件。

11、快递业务(快件)按赔偿责任划分——保价快件、保险快件、普通快件。

12、快递业务(快件)按业务方式划分——基本业务、增值业务。

13、快递业务(快件)按付费方式划分——寄件人付费快件、收件人付费快件、第三方付费快件。

14、快递业务(快件)按结算方式划分——现结快件、记账快件。

15、快件收寄方式分为——上门揽收、网点收寄。

16、快件派送方式分为——按址派送、网点自取。

17、工伤预防措施可分为——工程技术措施、教育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

18、灭火器可以为分——二氧化碳系列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

19、四大洋按大小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0、七大洲按大小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1、计算机硬件系统按功能划分——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前两种称为微处理器。

22、计算机软件按使用途径可划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3、计算机风格按网络覆盖范围的大小可划分——局域网、区域网、广域网。

24、在线式阅读器按功能和用途可划分——多功能阅读器、各类在线式专用阅读器。

25、便携式阅读器主要分为——笔式扫描器、CCD扫描器、激光扫描器。

26、条形码主要分为——一维条形码(UPC码、EAN码、39码、128码、库德巴码)、二维条形码(PDF417、Maxi、Code、Data、Matrix等)。

27、合同按当事人双方权利划分——双务合同、单务合同。

28、合同按当事人取得权益是否付出代价划分——有偿合同、无偿合同(如赠与合同)。

29、合同按是否交付标的物为成立要件划分——诺成性合同、实践性合同。

30、合同按是否需要特定的法律形式划分——要式合同、非要式合同。

31、合同按法律是否明确规定并具有特定名称划分——有名合同、无名合同。

32、违约责任的形式可分为——不履行合同义务、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

33、车辆封志可分为两大类:实物封志、信息封志。

34、异常车辆封志的种类:断开损坏的车辆封志、标签模糊的车辆封志、条码与路单不符的车辆封志。

35、异常总包类型分为:总包发运路向不正确,总包规格重量不符合要求,袋牌或标签有脱落或字迹不清、无法辨别现象,总包有破损或有拆动痕迹,总包有水湿、油污等现象。

36、快件分拣分为:直封和中转

37、按照寄达范围的不同分为:国际进境快递服务和国际出境快递服务。

38、国际快件的分类:(1)按照寄达范围分为:国际进境快件和国际出境快件。

(2)按内件性质分为:文件类、个人物品类和货物类快件。

(3)按补偿责任分为:保价快件、保险快件和普通快件。

39、国际进口快件英文名址的批译分别为:寄达城市名的批译、街道名称的批译、常见中英文名址的对照

40、国际进口快件单位的批译分为:政府部门的批译、大专院校的批译

41、防震保护法分为:全面防震包装法、部分防震包装法/悬浮式防震包装法

42、防破损技术分为:捆扎及裹紧技术、集装技术、选择高强度保护材料包装

43、国内快件总包的封装流程分为:国内快件的登单、国内快件的装袋操作、包牌(包签)的填写、封袋、上传

数据、资料存档

44、国际快件总包的封装流程分为:国际快件的登单、国际快件的装袋操作、包牌(包签)的填写、封袋、上传

数据、资料存档

45、总包路单的制作分为手工制作、系统扫描制作。

二、包括内容题:

1、职业道德基本范畴—————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

2、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3、快递业务员职业守则内容——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勤奋务实、团结协作准确快速、保守秘密确保安

全、衣着整洁文明礼貌、热情服务奉献社会。

4、快递流程基本要求包括——有序流畅、优质高效、成本节约、安全快捷。

5、快递网络的构成包括——呼叫中心、收派处理点或营业网点、处理中心、运输线路、调度运营中心。

6、礼仪从内容上包括四个要素——礼仪主体、礼仪客体、礼仪媒介、礼仪环境。

7、礼仪媒介由三个方面构成——人体礼仪媒介、物体礼仪媒介、事体礼仪媒介。

8、基本礼仪仪态包括五个方面——站姿、行姿、坐姿、手势、表情。

9、国家安全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资源安全。

10、劳动防护用品包括——护腰带或护腰背心、口罩、防护鞋、防护手套。

11、快件安全的内容——防止损毁、防止被盗、防止泄密、防止丢失。

12、灭火基本方法包括——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化学抑制法。

13、亚洲主要包括国家有——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柬埔寨、伊朗、哈萨克斯坦等

14、北美洲主要包括国家有——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巴拿马等。

15、欧洲主要包括国家有——俄罗斯、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德国、芬兰、西班牙、瑞典等。

16、南美洲主要包括国家有——巴西、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

17、大洋洲主要包括国家有——新西兰、汤加、斐济等。

18、常用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CD-ROM、DVD-ROM等。

19、常用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响。

20、常用系统软件有——Windows2000、WindowsXP、WindowsVista、Linux、UNIX等

21、常用应用软件有——办公软件Word、WPS、PowerPoint软件及杀毒软件、媒体播放软件、图片处理软件。

22、计算机的使用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洁净、静电与磁场、电源电压、其他。

23、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利包括——财产所有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

24、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25、人身权包括——人身权和身份权。

26、消费者的权利包括——保障安全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维护尊严权、监

督批评权。

27、快件处理在快递服务全过程中主要包括:集散作用、控制作用和协同作用。

28、快件交接的基本要求包括:交接验收、逐渐比对、平衡合拢。

29、包装标志的类型包括:运输标志、指示性标志、危险品标志。

30、总包拆解注意事项包括:拆解封志注意事项、倒袋注意事项、拆解后注意事项。

31、总包拆解信息比对方式包括:手工方式比对、电子方式比对。

32、总包拆解中遇到异常情况包括:总包内快件与封发清单不一致;未附封发清单;拆出的快件有水湿、油污等;拆出的快件外包装破损、断裂、有拆动痕迹;封发清单更改划销处未签名、未签章;详情单条码污损不能识读;快件详情单地址残缺;有内件受损并有渗漏、发臭、腐烂变质现象发生的快件。

出现情况:总包内快件与封发清单不一致

33、特殊快件包括:优先快件、保价快件、自取快件、更址快件、撤回快件。

34、国内快件的登单包括:快件检查、快件登单、逐件比对

35、快件信息统计汇总方法包括:进站快件的信息统计汇总(拆解信息统计汇总)和出站快件的信息统计汇总(封发信息统计汇总)

三、特点题:

1、职业道德的特点——特殊性、强制性、多样性、稳定性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传染性、人为性、潜伏性、可触发性、破坏性。

知识维度分类详解 篇4

修订办法将布卢姆原有分类中“知识”类别中的具体指标单列为一个维度,同时依据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增加了元认知知识。所以,修订分类中的知识维度有四种水平,依次是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具体共有11种子类别。

(一)事实性知识

事实性知识(factual knowledge)是学习者在掌握某一学科或解决问题时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术语知识(knowledge of terminology)。这是指具体的言语和非言语知识与符号(如语词、数字、信号与图片等),也是人们在沟通交流时必须用到的知识。2.具体细节和要素的知识(knowledge of specific details and elements)。这是指事件、地点、人物、日期、信息源等知识。这些信息往往可以从一个更大的情境中分离出来。

(二)概念性知识

概念性知识(conceptual knowledge)是指一个整体结构中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表明某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是如何加以组织的,如何发生内在联系的,如何体现出系统一致的方式,等等。概念性知识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类别与分类的知识(knowledge of cla-ssification and categories)。这类知识同术语与事实在具体要素的数量及联系上有明显区别。例如,某一具体故事中的“情节”和“情节”作为一个类别,含义是不一样的,后者更为概括。分类与类别构成了原理与概括的基础,同样也成了理论、模式和结构的基础。

2.原理与概括的知识(knowledge of principles and generalizations)。这类知识是在大量的事实和事件集合的基础上,对类别和分类的内在过程与关系作出说明,对各种所观察的现象作出抽象和总结,十分有助于描述、预测、说明或确定最适宜的最相关的行动及其方向。3.理论、模式与结构的知识(knowledge of theories,models and structures)。将原理与概括的知识用有意义的方式加以整合,以体现某一现象、问题或学科内在一致的联系,这就是理论、模式与结构的知识。它们是最抽象的知识。例如,不同的化学原理形成了各种化学理论。

(三)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是“如何做事的知识”。“做事”可以是形成一个简单易行的常规联系,也可以是解答一个新颖别致的问题。程序性知识通常采用一组有序的步骤,它包括了技能、算法、技巧和方法的知识,统称为“程序”。程序性知识还包括了运用标准确定何时何地运用程序的知识。

如果说“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代表着“什么”类知识;程序性知识则关注“如何”类知识。换言之,前者关注“结果”,后者看重“过程”。同元认知知识不同,程序性知识一般都是同具体学科挂钩的,当然也反映了具体学科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科学学科的程序性知识和社会学科的程序性知识相去甚远,两者之间可迁移性甚少。程序性知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体学科技能和算法的知识(knowledge of subject-specific skills and algorithms)。一般来说,这时指步骤规定或者灵活,但结构基本规定(即一种答案)的知识。像整数运算的方法就是一种算法的知识。要特别指出,运用程序性知识的结果常常是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例如,“2+2=?”是整数加法运算的知识,答案“4”则是事实性知识。

2.具体学科技巧和方法的知识(knowledge of subject-specific techniques and methods)。具体技能与算法的知识通常是结果固定的,而具体学科技巧与方法的知识,其结果却是开放的。这类知识主要反映了这一领域的专家是如何思考及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关注其结果。例如,对一个最初不是以数学问题呈现的问题如何“数学化”就是一例。

3.确定何时运用适当程序的知识(knowledge of criteria for determining when to use appropriate procedures)。这类知识同以往的经验以及自己同他人的比较之期望有关。专家在解决问题时不仅要知道如何去做、做什么,同时也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运用程序。他们依据准则来帮助自己合理决策。这就是说,专家的知识是“条件化”的。例如,具备确定采用哪一种写作体裁(议论文、说明文等)的准则的知识。

(四)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metacognitive knowledge)是关于一般的认知知识和自我认知的知识。虽然不同的研究者观点各异,术语有别(如元认知意识、自我意识、自我反思、自我调节等),但是都强调了元认知知识在学习者成长以及发挥其主动性中的地位。元认知知识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策略知识(strategic knowledge)。这是有关一般学习、思考和问题解决策略的知识,涉及不同的学科。具体策略可以分为复诵、组织和精细加工。当然,还有在计划、监控和调节认知活动中有用的各种元认知策略,像建立目标、核对答案、重读文本等;另外还有问题解决和思考的一般策略,特别对非良构问题来说有启发作用的策略,像手段—目的分析法、倒退法、爬山法等。

2.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包括适当的情境性和条件性知识(knowledge about cognitive task,including appropriate contextual and conditional knowledge)。不同的认知任务要求不同的认知方式,也要求不同的认知策略。例如,再现任务比再认任务更难。除了培养不同的学习与思维策略之外(如何运用的程序性知识),同时也要发展相关的条件性知识,即知道何时以及为什么运用这些策略的知识,这就是认知任务的知识。3.自我知识(self-knowledge)。这包括了解自己认知活动中的优势与不足,也包括了解自己什么时候不知道什么以及采用什么样的一般策略去发现必要的信息。除了认知上的自知以外,还有动机与情感的自知,例如自我效能感、对完成任务与达成目标之间关系的感知、个人的兴趣、价值观与完成任务的关系等。

二、认知过程维度分类

当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理论一般将学习的业绩分为“保持”(retention)和“迁移”(transfer)。因此,如果教学与评价的主要意图是“保持”教材内容的话,那么,这一认知过程就是“记忆”;相反,“理解”“应用”“分析”“评价”与“创造”则是与“迁移”相联系的。综合布卢姆原有的分类学精华以及其他一些新的分类办法,修订方案提出了从记忆到创造六个类别共19种具体的认知过程。

(一)记忆

记忆(remembering)是从长时记忆库中提取相关知识。这一认知过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可以是四种类型知识中的任何一种或者其不同的结合。记忆知识对意义学习和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记忆”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识别(recognizing)。这是从长时记忆库中找到相关的知识与当前呈现的信息进行比较,看其是否一致或相似。识别的替换说法可以是“确认”(identifying)。2.回忆(recalling)。这是指当给予某个指令或提示时,学习者能从长时记忆库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回忆的替换说法可以是“提取”(retrieving)。

(二)理解

理解(understanding)可以被看成是通向迁移的桥头堡,同时也是最广泛的一种迁移方式。不管是口头的、书面的信息还是图表图形的信息,不管是通过讲授、阅读还是观看等方式,当学习者能够从教学内容中建构意义时,就算是理解了,即学习者在对将要获得的“新”信息与原有知识产生联系时,他就产生了理解。更具体地说,新进入的信息与现有的图式和认知框架整合在一起时,理解就发生了。鉴于“概念”是认知图式与框架的基石,所以,“概念性知识”为理解提供了基础。“理解”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解释(interpreting)。这是指学习者能够将信息的一种表征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征方式,如不同语词之间的转换、图表转换成语词或反之、数字转换成语词或反之、乐谱转换成乐音等等。解释的替换说法可以是“转换”(translating)、“释义”(paraphrasing)、“表征”(representing)和“澄清”(clarifying)。2.举例(exemplifying)。这是指学习者能指出某一概念或原理的特定事例,它同确定其特征(如“等腰三角形两条边必须相等”)以及运用该特征选择或建构具体事例(如“五个三角形中哪个是等腰三角形”)有关。举例的替换说法可以是“例证”(illustrating)和“例示”(instantiating)。3.分类(classifying)。这是指学习者能够识别某些事物(如某一事例)是否属于某一类别(如概念或原理)。分类能够查明既适合具体事例又适合概念或原理的相关特征或范型。如果说“举例”是从一般概念或原理出发,要求学习者找到相应的具体事例;那么,“分类”则是从具体事例出发,要求学习者找到相应的概念或原理。分类的替换说法可以是“归类”(categorizing)和“包摄”(subsuming)。4.总结(summarizing)。这是指学习者能提出一个陈述以代表已呈现的信息或抽象出一个一般主题。总结同构建信息的一种表征方式有关。总结的替换说法可以是“概括”(generalizing)和“抽象”(abstracting)。5.推断(inferring)。这是指学习者能够在一组事例中发现范型。当学习者能够从一组事例中发现特征及其相互联系从而抽象出一个概念或原理时,这就表明其能作出推断。推断过程涉及在一个整体情境中对各个事例作出比较、发现范型并创造出一个新的事例来。推断同“应用”中的一个具体认知过程──“归属”也不完全一样。例如在阅读一篇故事时,归属带有查明“言下之意”的味道;而推断则带有找出“言外之意”的性质。推断的替换说法可以是“外推”(extrapolating)、“添加”(interpolating)、“预测”(predicting)和“断定”(concluding)。6.比较(comparing)。这是指查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客体、事件、观念、问题和情境等之间的异同。比较包括了发现要素或范型之间的意义对应性。比较的替换说法可以是“对照”(contrasting)、“匹配”(matching)和“映射”(mapping)。7.说明(explaining)。这是指学习者能够建构或运用因果模式。这一模式可以从正规的理论中推演,也可以依据经验或研究得出。一个完整的说明包括阐明某一系统中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它们之间如何发生变化等等。说明的替换说法可以是“建构一个模型”(constructing a model)。

(三)应用

应用(applying)是指运用不同的程序去完成操练或解决问题,因而,应用与程序性知识密切相关。完成操练是指这样一种任务,学习者已知如何运用适当的程序,已经有了一套实际去做的套路;解决问题是指这样一种任务,即学习者最初不知道如何运用适当的程序,因而必须找到一种程序去解决问题。所以,应用与两个认知过程有关。一种是“执行”,它涉及的任务是一项操练;另一种是“实施”,它涉及的任务是一个问题。在实施时,理解概念性知识是应用程序性知识的前提。1.执行(executing)。此时学习者面对的是一个熟悉的任务,所做的是执行某一程序。熟悉的情境为学习者提供了恰当的线索去选择程序,因此,执行更多地是与运用技能与算法相联系的。技能与算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其步骤遵循着固定的程序;二是只要正确地执行,其结果是一个预期的答案。执行的替换说法可以是“完成”(carrying out)。2.实施(implementing)。发生于学习者选择和运用程序以完成一个不熟悉的任务。因为要求作出选择,所以学习者必须理解问题的类型及适用程序的范围。所以,实施常常与其他认知过程(如理解和创造)综合使用。实施的替换说法可以是“使用”(using)。由于学习者面临的是一个不熟悉的问题,所以也难以立即知道哪一个程序是适用的,更重要的是,似乎没有单一的程序是完全适合的,或多或少要作出一些调整。实施同运用技巧或方法类的程序性知识有关。它们有两个特点:一是程序并非固定,而是一组有不同“决策点”的流程;二是正确运用程序时常常不存在单一的、固定不变的答案,尤其是在运用概念性知识时更是如此。在“应用”这一认知过程连续统一体中,“执行”程序性知识是一端,“实施”程序性知识处于中间位置,“实施”概念性知识则是另一端。

(四)分析

分析(analyze)是指将材料分解为其组成部分并且确定这些部分是如何相互关联的。这一过程包括了区分、组织和归属。虽然有时候也将分析作为独立的教育目标,但是往往更倾向于将它看成是对理解的扩展,或者是评价与创造的前奏。1.区分(differentiating)。这是指学习者能够按照其恰当性或重要性来辨析某一整体结构中的各个部分。区分同比较之间是有所不同的。前者要求在整体的框架下看待部分,例如苹果和橘子被放在“水果”这一更大的认知结构中加以区分时,颜色和形状都是无关特征,只有“果核”是相关特征。比较则被要求关注苹果的所有特征。区分的替换说法可以是“辨别”(discriminating)、“选择”(selecting)、“区别”(distinguishing)和“聚焦”(focusing)。2.组织(organizing)。这是指确定事物和情境的要求,并识别其如何共同形成一个一致的结构。在进行组织时,学习者要努力构建信息之间系统一致的联系。组织常常与区分一起进行。也就是说,先要确定相关的或重要的因素,然后再考虑要素适配的总体结构。组织的替换说法可以是“形成结构”(structuring)、“整合内容”(integrating)、“寻求一致”(find coherence)、“明确要义”(outlining)和“语义分析”(parsing)。3.归属(attributing)。这是指学习者能够确定沟通对象的观点、价值和意图等。归属属于“解构”的过程,期间学习者要确定作者的意图。如果要作出“解释”,学习者只要去理解材料的意义就可以了,但“归属”则要求超越基本理解去推断材料的意图或观点。归属的替换说法可以是“解构”(deconstructing)。

(五)评价

评价(evaluate)是依据准则和标准来作出判断。评价包括了核查(有关内在一致性的判断)和评判(基于外部准则所做的判断)。尤其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判断都是评价。

实际上,许多认知过程都要求某种形式的判断,只有明确运用了标准来作出的判断,才是属于评价。

1.核查(checking)。这是指对某一操作或产品检查其是否内在一致。例如,结论是否从前提中得出;数据是否支持假设,呈现的材料是否互相有矛盾等等。当核查与“计划”和“实施”相结合运用时,就可以确定该计划是否运作良好。核查的替换说法可以是“检验”(testing)、“查明”(detecting)、“监控”(monitoring)和“协调”(coordinating)。2.评判(critiquing)。这是指基于外部准则或标准来判断某一操作或产品。评判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评判的替换说法可以是“判断”(judging)。

(六)创造

创新(create)是将要素整合为一个内在一致或功能统一的整体。这一整体往往是新的“产品”。这里所谓的新产品,强调的是综合成一个整体,而不完全是指原创性和独特性。“理解”、“应用”和“分析”虽然也有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但它们主要是在整体中关注部分;“创造”则不同,它必须从多种来源抽取不同的要素,然后将其置于一个新颖的结构或范型中。创新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问题表征阶段,此时学习者试图理解任务并形成可能的解决方案;第二是解决方案的计划阶段,此时要求学习者考察各种可能性及提出可操作的计划;第三是解决方案的执行阶段。所以,创造过程始于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的“生成”,然后是论证一种解决方案并制定行动“计划”,最后是计划的“贯彻”。1.生成(generating)。这是指学习者能够表征问题和得出符合某些标准的不同选择路径或假设。通常最初问题表征时所考虑的解决路径有多种,经反复推敲调整,会形成新的解决路径。这里的“生成”同“理解”过程中各个认知子过程不完全一样。一般来说,理解所包含的各个认知子过程也都带有生成的功能,但往往是求同的(如领会某一种意思),而此时的生成却是求异的,要尽可能提出不同的解决路径。生成的替换说法可以是“提出假设”(hypothesizing)。2.计划(planning)。这是指策划一种解决方案以符合某个问题的标准,也就是说,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计划。计划的替换说法可以是“设计”(designing)。3.贯彻(producing)。这是指执行计划以解决既定的问题。贯彻要求协调四种类型的知识,同时也不是非得要强调原创性和独特性。贯彻的替换说法可以是“构建”(constructing)。三、二维分类框架运用举例

教育目标(educational objectives)同教育目的或宗旨(aim,purposes and goal)关系密切,在课程改革中又紧紧地同内容标准(content standards)或课程标准(curriculumstandards)联系在一起。但不管我们怎么称呼,教育目标在系统设计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简单地说,我们希望学习者学会的东西,既是教学的预期结果,也是教学的目标;而教学活动,像阅读教材、做实验、参观旅行等都是达到这一目标(目的)的手段。所以,教学活动不是目标。同理,测验本身也不是目标。

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对教育目标作出分类。修订的认知目标分类学坚持以学习者为取向,基于学习,重视了外部表现和可评价等特点,以此要求对预期的认知结果能作出陈述和评价。一个教育目标的陈述包括了动词和名词。动词一般说明预期的认知过程;名词则一般说明期望学习者所获得或建构的知识。请看这样一个实例:“学习者将学会区分(认知过程)政府体制中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如何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知识)”。其中,“区分”是属于认知过程中“分析”的一个具体类别;名词短语“政府体制中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如何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预期学习的知识类型提供了线索──“体制”是一个概念性知识。所以,根据二维矩阵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一目标就落在“分析”和“概念性知识”相交的方格内。

既然知识维和认知过程维构成了一个二维矩阵,矩阵内每一个具体结合就是教育目标指导教学实践的用武之地。用最简明的话来说,布卢姆认知目标修订的框架旨在帮助教师教学、学习者学习和评价者评价。假设我们有一个很笼统的教育目标或课程标准要求──“掌握欧姆定律”,我们怎么用修订的认知目标分类学来加以细化呢(可参见表1)? 表1 布卢姆认知目标修订二维分类及其应用举例

首先要考虑到这一学习任务所包括的知识类型有:事实性知识──如知道测量电流需要用到电压、电流和电阻等知识;程序性知识──如会用欧姆定律的公式(电压=电流×电阻);概念性知识──如“电路图”;元认知知识──如要确定采用什么样的记忆方式和理解方式。如果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保持”,那么,可以检查“识别”或“回忆”四种类型知识的程度。例如,分别用哪三个字母来代表欧姆定律中的三个变量;回忆欧姆定律公式或回忆书本上讲过的电路图等。如果教学目标旨在促进“迁移”,那么,具体分类就可以是:(1)解释事实性知识──学习者能用自己的话来界定关键术语(如“电阻”)。(2)说明概念性知识──学习者能解释当采用串联或并联方式时,电路图中的电流量会发生什么变化。(3)执行程序性知识──已知电流和电阻,学习者能运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压。(4)区分概念性知识──学习者能确定在运用欧姆定律的应用题中的哪一个信息对决定电阻是必不可少的(电灯泡瓦数大小?电线的粗细还是电池的电压?)(5)核查程序性知识──学习者能确定在解决欧姆定律一类问题时,哪一种解决办法可能是最佳的。(6)评判元认知知识──学习者能选择一个解决欧姆定律一类问题的计划,判断其是否与现有的理解水平最相吻合。(7)生成概念性知识──如果一个电路图中电池容量大小不变,学习者能生成几种增加电灯亮度的方式。表1新的认知目标分类学,是对将近使用了近半个世纪的布卢姆等人的分类学的全面修订,主要面向教师,面向教学实践,将学习、教学和评价紧密联系起来,突出其一致性。我们相信,这个新的分类体系,对课程编制、教育测评、教师培训、教育技术开发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实现布卢姆在为《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40年的回顾》中撰文所表达的一个最大心愿:“加深对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解、提高教育目标分类的有效运用”。[3]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

笔者按照布鲁姆知识(学习内容)的类型的分类方法,把本节的学习内容划分为事实类知识和概念类知识,根据不同类型的知识选择对应的教学方法。事实类知识:该类知识的学习流程是:“回忆[联系旧知识][组织]新知识归纳知识结合新旧知识解决问题再认、强化记忆”。教学过程扼要描述如下:使用熟悉的案例“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引导学生回忆及联系已有知识,经历分析过程,归纳出“信息资源管理目标”,使用思维导图对前面部分学过的内容进行小结。

概念类知识:该类知识的学习流程是:概括辨别运用。教学过程扼要描述如下: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归纳出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概念),然后,通过辨别网上信息资源的几种组织方式并说明其特点,完成对信息资源组织方式的学习。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上一篇:小乌龟600字作文下一篇:长跑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