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艺术初探(通用9篇)
超现实主义艺术初探 篇1
超现实主义艺术初探
超现实主义运动源于巴黎,1925年在巴黎举办了首次超现实主义画展,此后,在哥本哈根、特纳里夫、伦敦和纽约等地举办过多次展览.其绘画风格主要有两种:一是达利或马格力特等人以探讨潜伏于人心深处的欲望与不安为主,呈现出荒诞不经与充满幻想的梦境图像;二是米罗或克利等人所显现的符号式的抽象构图.在创作技法上,主要有自动性记述法、客观机遇法、黏贴法、拓摹法和移画印花法等.
作 者:吴玲 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艺术与设计系,江苏苏州,215104 刊 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112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 绘画风格 艺术技巧超现实主义艺术初探 篇2
一、后现代主义的含义
“后现代”是一个模糊而复杂的概念, 它的出现时间说法不一, 涉及的范围广大, 其内涵与外延令人难以捉摸, 没有具体的划定界限。时至今日, 关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的回答, 分歧颇多, 难于统一。自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以来理论界对后现代主义的认识与理解, 有其共通之处。“‘后现代’作为一个历史概念, 指的是二战以后出现的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后现代主义’只是这一社会状态中的一种文化哲学思潮, 后现代是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时代土壤, 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社会的文化哲学特征。” (1)
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 后现代主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是一种文化现象, 而从哲学角度去分析, 它是以多元性、非中心化、不确定性、差异性为标志, 既不同于古典主义, 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具体来说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倾向, 不是风格, 也不属于艺术流派。对于任意一个流派, 任何一位艺术家而言, 当然都是不同时代, 不同文化思潮的产物。“后现代主义展现给人们的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观念, 而不是产生了几部引起视觉形式革命的经典作品。” (2)
二、后现代主义绘画的发展
二战之后, 西方艺术界发生了巨大变化, 西方现代艺术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美国。随着波普艺术、新具象艺术、超级写实主义、观念艺术、偶发艺术、大地艺术、涂鸦艺术等等的出现, 一步步将艺术的发展推到了新的高度。各种各样的艺术运动与流派都有在探索与尝试着绘画艺术的纯形式语言, 探求着绘画艺术与其它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问题。现代主义追求绘画的纯粹性, 过多地注重绘画语言自身的价值, 艺术家过分强调作者的艺术观念和表现, 强调绝对自在地绘画, 结果是在画家与观众之间出现距离, 导致艺术脱离普通观众的倾向越来越严重。由于追求绝对“形而上”的真理, 以至于各种运动和流派的实验最终都突破了艺术的传统界限, 暗示或公开指出传统绘画生命力的丧失, 反对传统的绘画方法与绘画材质, 而使得绘画走上反传统的道路。具有“后现代性”的艺术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以消解规则、专事反叛的创作心态和行动来实现对现代艺术的超越。
虽然时下绘画艺术面临着困境, 但在今天的现代社会里由于人们艺术审美的需要, 绘画艺术始终是为人们所关注的。“当艺术家们处在自由抉择的情形时, 他们几乎都会本能地选择了具有更大自由发挥余地的三维空间, 选择了创作的更为诚实, 而将任何矫饰造作的假像排除在这些作品之外。” (3) 艺术多元化发展到了七十、八十年代时, 一种新的绘画现象在德国、意大得、英国、美国等地区兴起并取得了艺术评论界的认可, 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国际性的艺术运动, 八十年代初期, 一个名为“绘画新精神”的美术展览在伦敦皇家艺术学会开幕, 这个展览的成功举办对八十年代艺术具有深远意义。在对过去的一切框架的反叛与否定中, 后现代主义绘画在形式上自由大胆, 没有理性的古典主义, 也没有非理性的现代主义, 只有个体存在, 无理论指导, 无中心意义, 通过对传统的戏拟式模仿来力求传达某种“新意”。艺术评论家给这一新的艺术绘画现象根据不同的国别和地区冠以各种不同的名称:德国的新表现主义, 意大利的超前卫派, 英国的新精神绘画, 法国的自由形象绘画, 美国的新意象绘画、新表现绘画、涂鸦艺术、图案与装饰绘画等等。此时的艺术正处于众说纷纭、风格手法不一的多元化境地。纵观后现代主义绘画的发展, 既有对古典和现代的叛离, 也有对古典和现代的继承与发展, 更多的是消解或融合古今观念, 很难在认识上找出非常妥当的特征。后现代主义放弃了现代主义的线性思维模式, 形成了多元化的绘画格局, 关注文化视野的包容性和主题边界的扩展。后现代主义绘画发展到今天, 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并在继续发展、变化着。
三、后现代主义绘画的特点
首先, 形式表现上, 后现代主义绘画提倡回到具象、表现形式各异、关注日常生活, 关注社会, 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体现大众化特色。
其次, 思想观念上, 后现代主义绘画从强调个人的观念化转向客观世界, 使绘画又回到了原有的范畴中来, 不追求风格, 竭力消除艺术与大众的距离。
第三, 发展取向上, 后现代主义绘画突破以前的流派之分和以线性模式发展的规律, 没有统一的标准、无规范的模式, 走上反对极端、追求折中、力倡融合的多元并存之路。
“后现代主义艺术家通过在时间和空间中扩展对象, 通过确保艺术对象的完成是一个处于非特定和非有限时间的延伸的过程, 摈弃了现代主义者所鼓吹的艺术那有限和不可逾越的方面。” (4) 后现代主义绘画脱胎于现代主义艺术之中, 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后现代主义绘画是以反叛现代主义的身份出现, 但它又是源于西方现代艺术的, 后现代主义既叛离而又继承和发展了现代主义。在后现代主义的血液中仍然流有现代主义的部分基因。正如丹尼尔·贝尔所指出的:“后现代主义所遵循的发展路线就是现代主义合乎逻辑发展的最终目标。”
总之, 后现代主义绘画延续了现代主义绘画的合理因素, 在艺术表现中体现了创新与继承的双重关系, 后现代主义反叛现代主义就如同现代主义绘画突破了古典主义的禁锢一样, 但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否定现代主义, 也不是回归到古典主义上, 尽管后现代主义绘画所表现的客观对象有时也非常逼真, 但意义上已经皆然不同了, 后现代主义实际上是把专制的现代主义艺术原则打破重建, 重建人与自然、科学与艺术的和谐关系, 无论是古典主义观念、现代主义观念, 还是后现代主义观念, 都没有消失, 都在不断地改变着, 正在形成着一种错综复杂的新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①戴夫·罗宾森, 《尼采与后现代主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2页
②孔新苗, 《西方后现代主义绘画》, 山东美术出版社, 第2页
③[英]爱德华·卢西·史密斯, 《西方八十年代艺术》湖南美术出版社, 第1页
试论超现实主义艺术溯源 篇3
【关键词】 超现实主义;艺术流派;代表人物
1超现实主义艺术简述
从世界近现代艺术史,我们发现一种规律,即艺术设计的前进一直都是随着世界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而不断推动的。工艺美术运动推动了建筑,家具,装饰哥特风格的回归,新艺术运动激发了建筑风格、室内设计、家具,织物、器皿和艺术品、灯具等方面的曲线形设计,而装饰艺术运动则集结了世界各种艺术的装饰效果于艺术设计所用。但是在这些重大的艺术运动中,超现实主义艺术运动则是迄今为止最令人惊诧,且争议最多的运动之一。它是非理性的,也是颠覆常规的,它带给观者的不仅是超现实的梦幻世界,而且直达观者潜意识,能带给观者最震撼的视觉效果。
2超现实主义艺术的概念
根据超现实主义定义,即:“超现实主义,名词。纯粹的精神的自动主义,企图运用这种自动主义,以口语或文字或其他的任何方式去表达真正的思想过程。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1我们发现超现实主义艺术是一种致力于探索人类经验的实验层面,力求突破合乎逻辑与真实的现实观,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揉合,以展现一种绝对的或超然的真实情景的艺术。
3超现实主义艺术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艺术评论家这样评述超现实主义艺术者:“他们在半梦半醒之间将梦与现实统一,并于不知不觉中营造出非常规的空间意象,不受任何美学与道德观念的束缚,只为精神的自由探索”。根据视觉形式和创意方法,超现实主义艺术被分为两个流派,且分别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代表人物。
一是有机超现实主义,主要通过形式美的手段,揭示个人无意识或下意识的幻想,在画面上呈现出纯粹受心理作用支配的意象,从而创造出充满幻觉和具有生命形态的抽象画。主要成员有米罗、阿尔普、杜尚、马松、马塔等。
西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富于智慧和想象力,画风充满变化,他的画表现了梦境,从他的画中我们看不到什么具体的物象,只有一些抽象的线条和模糊的雏形,类似儿童涂鸦的形状,色彩单纯而丰富。
杜尚与米罗一样,也是非理性抽象美学的倡导者,他反对一切既定模式的事物,认为只要打破常理加以变化,一切已有的艺术作品都可以变成新的作品。杜尚追求特异的创作思维从另一个角度也为艺术理论打开一条幽默的路径,如作品图2《L.H.O.O.Q.》中给著名的蒙娜丽莎带上的两撇小胡子,还有将小便池改造成的作品《泉》,都充分表现了其幽默的创意,成为至今仍为人所称道的艺术佳作。
其二是魔幻超现实主义,是画家在创作中把梦境般的象征性物体,在令人惊异的、迷惑的结构中重新组合起来,通过精致的写实手法去描绘物象,以摆脱头脑中惯常的意识,迫使观众接受那种非理性的,逻辑上无法解释的“现实”。代表画家如:马格利特、达利、恩斯特。
马格利特善于用精细的写实手法真实地表现日常事件与细节的意外组合,使观者产生一种“迷茫”效果,如同睡眠中醒来一瞬,在不清醒状态下产生的错幻视觉。他的作品画面充满奇幻,阴郁,恐怖的气氛,被称为“最清晰的超现实主义”。其绘画作品中常采用错置、调换等手法,造成题材情景之矛盾,以理性手段破坏理性推演的视觉系统,对现有形象语言与现实关系质疑。如图2.3《空白签名》运用视错原理,使得空间在马与树的穿插之间,让人分辨不清,似乎马即将从这个空间消失,但又没完全消失。
4结语
超现实主义强调远离或者超越现实,深入到人的精神领域,因此它的创作主题都是从人的潜意识中唤起的幻觉中吸取出来的。夸张、变形、支解、重组、错位、倒置、叠印等,都是超现实主义试图表现人们潜意识的手段。超现实主义将视角伸入人们内心深处,挖掘并表现欲望、梦想、幻觉等心理活动,使作品达到前所未有的震撼、警醒或抚慰的效果。
综上所述,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天马行空般的巨大想象力,造就了那么多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作品,其梦幻般的视觉效果,也将开启设计师们的想象之门,提供给设计师充满浪漫、奇异、梦幻气息的独到思路。
参考文献
[1]乔治·塞巴格、杨玉平,超现实主义[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页.
[2]陈厚娟,论魔幻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矛盾[J],根源科技信息, 2009年 20期
[3]易宇丹,马格利特与超现实主义[J],艺术教育, 2006年02期.
作者简介:
张丹,女,(1981-),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服装视觉营销学
学校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初探 篇4
依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中小学校要把抓好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建设成就教育,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基本国情的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把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列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只有在多种教育途径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一、创设浓厚的教育环境,注意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这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催人奋进,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品格。我们对教室、教学楼走廊、校园等教学设施进行统一布置,注意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宣传,赋予环境不息的教育生命,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到爱国主义的感染与熏陶。
二、建立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发挥阵地教育的积极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重在建设,我们开设了爱国主义展览室,把国旗、国徽、国歌、祖国地图、伟大成就、古今名人等制成版图,选派学生做讲解员,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使队员从中受到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可以是集中的、固定的,也可以是分散的、流动的。
三、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少先队活动之中。
爱国主义教育是少先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也是少先队活动应始终贯穿的教育思想。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少先队这一组织优势开展一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人人争当升旗手活动、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讲座,组织“学国史、知国情、做爱国好少年”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少先队“雏鹰行动”的开展,为少先队爱国主义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爱国主义是“雏鹰行动”的灵魂与主线,“雏鹰行动”的各项主题教育都可以溶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四、多方结合,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有意义地开展。
爱国主义,是一种精神和意志,以及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引发的自觉、不自觉的爱国主义行为。爱国主义是属于情感和意识、行为方面的教育内容,只有多方结合,共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才能取得扎实效果。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溶入各学科教学过程,可以与榜样教育相结合,与学科学教育相结合,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等,从而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网络。
超现实主义艺术初探 篇5
摘要:曹雪芹作为现代派文学的先驱者,在《红楼梦》中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现代主义文学特征多样:形式上包括杂揉化、魔幻化、象征性等特质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上是对人类命运与大背景下的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挖掘。本文基于现代主义文学形式特点,主要分析《红楼梦》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相似”之处。
关键词:现代主义 红楼梦 魔幻 现实
引言
曹雪芹的心血之作《红楼梦》的横空出世,不仅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中产生无可估量的巨大影响,研究学界诸多著名专家也都认为:“西方上个世纪才展现的现代文学某些主要特点其实在我国18世纪文学巨典《红楼梦》里面早已展露痕迹。”[1]所以,曹雪芹是现代文学创作诸多先行者当中的一员,《红楼梦》中带有现代文学的若干因素。在这点上,笔者借用博尔赫斯对韩愈等探索者评论的话来说:“这部作品当中稍微带有一些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这个特点至少在表现形式和基调这个层面上是相似的。”本文基于这一观点,将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形式和基调予以延伸,比较两者的相似之处。
一、杂揉化
20世纪西方现代作品,尤其后现代作品里面通常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即杂揉化。吴晓东先生在评论关于美国黑色幽默小说杰出代表人物托马斯的代表作――《万有引力》时,总结过有关杂糅化的特点,即作者在其著作里面“融汇许许多多的文艺种类,比如说滑稽小品、喜剧、侦探小说等,在著作内容中追寻的多元化内容穿插其中,这里面有物理、自然科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著作中饱含着类似于百科全书式的企图”。这样融汇诸多领域与在著作中追寻多样化的内容均包含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以上特点在《红楼梦》里面也有所表现。
首先,《红楼梦》里面“融汇了许多西方现代小说所包含的文艺种类特点”,在这里面较为显著的就是融入了神话内容。在《红楼梦》第一回开篇,曹雪芹描述了两则美丽动人的神话传奇:其一是“女蜗补天”的故事;其二是“还泪”的故事。这两则故事彼此独立,甚至能够单独作为一则神话故事而存在。除去神话故事之外,这部作品里面还穿插了内容丰富的诗词歌赋、灯谜、笑话等片段内容,以至于连中药药方、书籍笔记等都囊括其中。例如在第十回中提到的一例中医药方,第三十七回中提到的探春的“花笺”等,庞杂的涉足领域近乎囊括了那个时代全部的学科体系,像“百科全书”一般全部包容进了《红楼梦》之中。 [2]《红楼梦》里面的诸多文艺种类都可以归属于曹雪芹视角下的客观描述内容,从根本上来说,不能完全归类于文艺杂糅。
其次,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相近的是,《红楼梦》也有着“大百科全书式”的追寻――故事内容上也将时代的方方面面囊括其中。《红楼梦》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视为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的描绘涉及诸多领域,例如园林学、中医甚至还有政治、经济、艺术等,全部被写进小说里面,贯穿于贾府的兴衰之间,这类似于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中的表现特点。
基于以上两点,作者曹雪芹的完成历程具有特殊性,小说所构成的结构与涉足内容的多元化,初步展现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里常有的杂糅化特点。
二、神话特点
神话化的特点是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中的重要特点之一,这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里面表现得尤为显著。杰出代表作家马尔克斯的著作《百年孤独》里面囊括了数种流传至今的神话原型,将神话故事的关键桥段重组融合其中。小说《红楼梦》中存在同样的手法,以神话的方式将小说内涵引申,展现出作家和小说里面各种人物角色之间生活与精神的联系。[2]
《红楼梦》中第一则神话是开篇伊始“补天”这个故事,曹雪芹并没有直接引用这个神话,而是没有拘束于原篇内容,对这个神话细节有所改动,更自然地融合于小说之中。这则神话故事最早来源于《淮南子・览冥训》,故事内容描述的是在远古时期,支撑天与地的四根巨大的柱子一夜之间坍塌为虚无,大地破裂出了一条又一条巨大的缝隙;天空塌陷,不再覆盖生活在大地上的芸芸众生,大地也不再完全地承托住凡间的万千生灵。[3]危机发生后,女娲把五色石拿来锻造,利用其弥补天上的窟窿,然后斩断螯的四条腿,用来当作支撑天地四极的支柱,从那以后天和地终于分离并恢复原貌。曹雪芹虽然套用此神话,但在描述时留有玄机,为小说后续情节做好铺垫。将神话改为女蜗娘娘在补天后遗留了一块石头,这块石头经过日月淬炼之后,通了灵性,看到其他诸石都能用作弥补天,而自己却因无材被遗落,整天自怨自艾。后来遇到一个僧人和一个道士,经由他们将这块奇石带到了人世间。经过辗转多年,最后遗落在大荒山下。这块石头上刻了一个故事,也就是《红楼梦》里面的主要情节内容。在这里,有个地方特别需要关注:这个神话故事非常精准地描绘出曹雪芹和主人公贾宝玉内心世界的感受,表达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情绪、无力回天的感触。
《红楼梦》里面的第二则神话是“还泪”。这则神话尽管是曹雪芹自己构思的,但有专家将这则神话故事称作是一个作家别出心裁构思而出的“亚神话”创作,而不是直接引用我国某个古典神话里面的素材,“还泪”还称作是“拟神话”。然而绝大多数专家仍然把它直接叫做神话。这则神话哀婉、凄美而动人,描述了于灵河岸上,神瑛侍者每天都用甘露来浇灌仙草,后来仙草修炼得成便用“眼泪”来报答侍者对其浇灌之恩德。这则神话简单直白地暗含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还尤为生动地描摹了他们俩人的个性特点。与此同时还为这部作品奠定了哀怨、纠缠而动人的感情基调,这个基调就好似看不见的手,暗暗地掌控着这部作品里面所有角色的命运,尤其是林黛玉的命运,暗示其将眼泪掉尽,最终逝去的悲惨结局。《红楼梦》的神话使其蕴含了哲学道理与飘渺朦胧的文学美感,深化了人物特征的塑造。
三、魔幻化
“魔幻化”是西方魔幻现实文学的主要特点,“魔幻化”是将真实予以魔幻化或是将魔幻予以真实化,在小说中将真实的场景和幻想的场景融汇于一体,作品里面的是一个虚拟构建的世界。在这其中,一切发生之事均是真实存在的。这类小说的杰出代表作是《百年孤独》,里面描写了魔力无边的磁铁、不用烧水就会沸腾的水壶、没有翅膀就可以飞行的摇篮、在生发过程中会有声响的草儿等虚幻事物,均是真实和幻想的完美结合,这些内容让人感到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一切发生之事均是真实存在。[4]类似这样魔幻化的桥段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也有类似的描述。例如男主人公贾宝玉的故事,“宝玉”名字由来是指贾宝玉自出生时起就将性命般要紧的玉石一直佩戴于身。这部作品里面对其魔幻化安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地方:首先是贾宝玉“衔玉而生”。这个细节还描绘于第二回对其出生状况说明里面。含着玉石降临人间,这样的事情是作者自己幻想出来而绝不可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玉石外面还刻有字迹,那更加不是真实世界会发生的事情。在《红楼梦》里面,这个故事就是一个真正存在之事,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将幻想之事真实化了。其次,那枚玉石居然可以辟邪。这块宝玉不但是主人公与生俱来就有的,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枚玉石跟主人公的性命相连,不但通灵,还可以驱邪避鬼。如果这块玉石脱离了男主人公的身,那他就会有性命危险。作者将真实和幻想交融于一体进行写作,因此,在《红楼梦》虚拟构建的小说空间里,曹雪芹将魔幻化情节安置于真实场景之中,带有现代主义文学色彩。
四、象征性
象征性写作方式在历来文学小说中属于一种常见的方式,在现代文学小说里展现出来的特点一般都是集中、显著的,其不仅只是写作技巧,更是展现形式,它传达了作者关于这个纷杂世界的更繁复、多义或是更朦胧的掌握与解析,呈现于作品里面的特别意象往往是一种主旨内涵的象征,这令作品有了复义性,小说中的这类因主旨级象征而得出复义性特点就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当中较为常见的特点。例如卡夫卡的杰出代表作《城堡》里面的“城堡”意象,均有着多重象征含义的主旨内涵,小说是整体与全方位的象征。这类主旨级的整体象征在《红楼梦》这部作品里面也有所体现。[5]
这部作品里面的象征意象同样是整个的、主旨级的。周思源在其论文中提到这部作品创立了全新的写作方式――“象征现实主义”。李庆信更是讨论这部作品当中的“本体象征、寓言象征与符号象征”。由此可知,这部作品里面使用了很多的象征手法。然而,身为主旨级的象征意象,笔者认为一定是作品里面小说所在之中心背景“大观园”。这个地方是作家虚拟构建出来的地方,暗含了作家的爱恨情仇与自身人生经历,象征了曹雪芹期盼的完美境界。显而易见,“大观园”是作者内心中“理想世界”的象征,曹雪芹把这个地方象征化暗合了现代主义作品表现手法,两者作品的主题都是通过里面的象征意象传达的。
结语
综上所述,就《红楼梦》在表现形式、基调与思想等层面来说都和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有非常类似的地方,其中微妙地带有一些现代主义文学特点。不是说这部作品被现代主义所作用,或是这部作品是现代主义初现倪端的表现,就像类似博尔赫斯可以将韩愈看作是卡夫卡的先行者、其作品稍微带上了卡夫卡的某些特点那般,同样可以将《红楼梦》看作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先行者,且带有现代主义小说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郭孔生.《红楼梦》手帕意象的解读[J].语文建设,2014(29).
[3]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朱丽.《红楼梦》袭人形象的传统解析与现代视角[J].语文建设,2013(17).
接访谈话艺术初探 篇6
各级党政部门的公务人员每天都要接待和面对大量的来访群众。在接访的过程中,接待水平的好坏,谈话技巧的高低,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接谈双方的相互沟通和问题的解决。适当掌握运用接访谈话这门艺术,对于我们做好信访工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一、言辞得体。接谈中工作人员的言辞表达举足轻重。运用不同的接谈语言,产生的效果也就有所差别。对于接访者来说,得体的言辞是打开来访者心扉,打破信访矛盾僵局的“金钥匙”。
••••要使接谈的言辞得体,除了必须讲究语言上的完整和前后统一以外,还要注意那些与来访者密切关联的客观因素。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一要表达准确,逻辑性强,富有语言的感染力。二要认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腔调不能千篇一律。三要把握分寸,说话要留有余地,判断要有依据,结论要下得准确,入情又入理,真正起到疏导、劝解、教育的作用。
••••
二、因人制宜。不同的来访者具有各不相同的气质。对于不同类型气质的来访者,首先要察言观色,具体分析,区别归类,然后揣摩其心理,对症下药,采用合适的接谈方法。一般而言,胆汁质的来访者,情绪容易冲动,精力充沛,好支配人,对待他们,话尽可能说长,有利于把思想工作做深。多血质的人性格开朗、活泼,容易亲近,要坚持用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循循善诱,耐心劝说,真诚开导,引导他们客观实在地看问题,使之克服片面性和盲目性,心情舒畅,“雨过天晴”。黏液质的来访者,意志坚定,专心致志,责任心强,要允许他们有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的充分时间,不能操之过急,宜以热情、诚恳的态度接待他们,决不能以冷对冷,要力求最好的效果。抑郁质的来访者,处世谨小慎微,消极退缩,抑郁寡欢,因此,要认真听取他们申述,对其提出的问题要心平气和,好言相劝,做出合乎情理的解答,使其气消恨平,切莫火上添油,公开责备。
••••
三、动之以情。接谈的工作人员对群众要有深厚的感情,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让群众都感受到亲切、愉快和温暖,并取得群众的好感,进而增加群众的依靠和信任度。
••••为了使接谈双方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得到沟通和融洽,同时使来访者顺畅地接受疏导教育,主动息访,还要注意说好“三话”: ••••一是接谈开始时,要说好“欢迎话”。来访者带着呼声、愿望和要求而来,他们来时或气或怨,或怒或恨,或哭或闹。不论对哪种情绪的来访者,接谈工作人员都要文明对待,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营造一个热情、和谐、亲切的接谈氛围,以利于消除来访者的恐惧、拘谨、不安情绪,冲淡其怒气、怨气,进一步发挥信访“连心桥”的作用。此外,对于重复来访者,不妨在谈话开始时,聊聊家常或开一两句玩笑话,但一定要掌握分寸,这样的开场白容易产生良好的工作效果。••••二是接谈过程中,要说好“定心话”。来访者陈述问题的过程中,说到动情之处,往往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或粗暴蛮横,骂骂咧咧;或急躁不安,言语吞吐;或痛哭失声,寻死觅活„„接谈工作人员在因人制宜搞好接谈的同时,还要看准“火候”,不误时机地说好“定心话”。比如,说一句“事情既然已经发生,请相信我们会进行认真调查,作出满意的答复和处理”。关键时刻的定心话就好像一粒“定心丸”,能使来访者心灵得到慰藉,情绪得到稳定。即便来访者的要求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也能起到稳定的作用。
••••三是接谈进入尾声时,接谈工作人员不要因为接谈成功而掉以轻心,应当趁热打铁,说好“希望话”。一番生动、形象、对症下药的希望话,往往能在来访者思想和心灵深处打上深刻的烙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讲情不能放松、放弃原则,不能不顾事实与政策法规,乱许愿,迁就了来访群众的无理要求和错误行为,否则,必然给今后工作埋下长期不稳定的隐患。••••
四、以事为本。在接谈中为辨清反映情况的真伪,掌握事实真相,不妨采用下列几种方法:一是启示法。即在听取来访者陈述之前,要严肃讲明客观反映情况,提供切实依据,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歪曲事实、造谣中伤所要担负的法律后果,形成一种正确的认识,以提高陈述事实的客观性、准确性。二是提问法。有的来访者事先经过周密准备,能把问题讲得清晰、流畅,然而,编造再好的情节也难免会露出破绽,接谈工作人员要针锋相对,穷“问”不舍,使被问者由“理直气壮”转变为“理屈词穷”,并迫使其说出真实的情节。三是知识检验法。接谈工作人员根据政策、法律条文等,对来访者反映的情况是否符合规定加以检验,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四是当面对证法。在接谈过程中,出现当事人双方各执一词,各言其理时,有必要召集当事人当面对证,并为双方牵线促其对话,从而为核定事实情节,消除误解隔阂和化解矛盾,提供了一种平等、融洽的环境氛围。
••••
五、晓之以理。接谈工作人员要用党的政策、法规和国家法律,用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去教育、开导、说服来访者,帮助其明辨是非,消除疑虑,澄清事实、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引导群众正确运用和行使民主权利。一般说来,对符合政策的,要通过“理”的教育,使之明白事理之所在,避免出现期望值过高的现象;对符合政策但目前落实尚有一定困难的要讲明原委,并取得群众谅解;对不符合政策,但来访者把住有关政策的只言片语,断章取义的,应引导其全面理解政策,讲明政策条文的内容和精神实质,使之了解政策内涵与外延以及本地执行这项政策的细则和界定,帮其明白所以然,使之息访息诉;对于个别无理纠缠取闹者,要讲清政策和法律的严肃性及放宽的极限,彻底打消其非分欲念。
表现主义艺术浅析 篇7
一.表现主义艺术的兴起与特点
与传统西方绘画艺术不同, 表现主义者大多相信主观是唯一的真实, 总是意图发展能表现艺术家内心情感而非外在世界的绘画形式。一般来说, 表现主义艺术放弃了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以自然的客观属性为模仿对象的艺术前提, 不再将对作品视觉外观真实感的要求作为衡量艺术品优劣的基础, 而是通过把由内向外地表现个人情感或个人对于生命的观念作为艺术的目标与内容。表现方式上, 表现主义艺术作品通常以诡异的造型元素揭示内心的冲突, 并以此反映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看, 强烈的主观因素为人们提供一种崭新的语言, 让艺术家能够摈弃事物的客观方面而探索精神本质和内在形式, 通过对心灵创伤的发泄去追尾生命中无法逃避的苦难, 从而反映内心跃动的情感世界。
表现主义艺术的交融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象与抽象的交融。从画面形态看, 德国表现主义绘画, 既不属于抽象绘画, 也不同于再现性绘画, 而是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从其实现的方式看, 在表现主义绘画艺术作品中, 艺术家要么通过对物象的简化、提炼、改造, 使其抽象化, 要么对生活中形式感受直接物化为形象, 从而在艺术实践中实现了具象与抽象的交融。二是外部世界与内心精神世界的交融。德国表现主义给人一种骚动的本能的印象。一方面, 表现主义画家总是迫不及待的希望真实精确地表现出自己对生活的领悟, 试图通过对色彩、线条、形式和绘画空间二维平面性的探索, 唤醒了人们对有机生命、真实之美的感知。另一方面, 表现主义画家和德国哲学家一样, 喜欢形而上学的思辨, 试图以理性求证的思维方式解释艺术的本质, 寻求自我与世界的本质的联系。因此, 表现主义画家往往偏爱用象征的语言和“隐喻”的手法, 去追求强烈的情绪抒发。这既表达了他们对人类生活和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又体现了自我抒情性和抽象性的艺术观念。
独特的个性语言在表现派艺术中是总是随处可见。从风格上看, 德国表现主义艺术既有浪漫和抒情的想象, 又充满着客观真实的暴力;既表现粗放狂野的情感, 有体现和谐典雅的意蕴, 既有超现实的天真童趣, 又有音乐感的韵律和震动。从手法上看, 表现主义艺术家喜欢通过视觉想象的夸张、变形和扭曲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让作品呈现出一种粗犷和狂风骤雨般的气势, 并使之在旋转的动感中, 充满奔放、强烈的节奏感和颇具图像化的力量。从色彩上看, 表现主义绘画注重通过浓烈的色彩和笔触来触动人的视觉, 震撼人的灵魂。对此, 康定斯基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加以说明:色彩是琴键, 眼睛就是音锤, 画家便是弹钢琴的手, 它有目的地敲击着琴键, 引发灵魂的震颤, 而灵魂就是多弦的钢琴。
二.传统美学的表现主义艺术困扰
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然而, 在1911年4月柏林举办的第22届慕尼黑分离派 (Munich Secession) 绘画展上, 当毕加索、布拉克、德兰、弗拉曼克、马凯 (、范·唐金、杜飞讲自己的作品冠以“表现主义” (Expressionism) 的称呼的时候, 人们开始凌乱了。
表现主义一开始就难以被公众所接受。以至于展览中的“表现主义”作品引发了被德国艺术史家称为德国围绕现代艺术进行的第一次争论。在这次展览结束不久, 一名叫卡尔·维能的画家联合132位同行共同签名出版《德国艺术家的抗议》, 反对德国博物馆高价购买这批冠以“表现主义”头衔的绘画。维能的抗议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马克斯·李伯曼、斯雷弗格特、瓦西里·康定斯基、奥古斯特·马克、威廉·沃林格等大批艺术家纷纷撰文反对维能的主张, 并将这些艺术家的言论汇集成《为现代艺术而斗争———回答德国艺术家的抗议》一书, 在慕尼黑出版。1913年夏天, 波恩的科恩艺术沙龙组织“莱茵表现主义艺术家” (RheinischeExpressionisten) 绘画展。这是德国艺术家第一次以“表现主义艺术家”的称号举办的画展。同样, 这次画展也招来了许多误解和嘲笑, 展览中的作品被称为“非艺术”, 参展的画家也被嘲讽为无能之辈、江湖骗子、无政府主义者和虚无主义者。
从西方传统美学的角度上看, 表现主义难以为公众所接受, 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艺术是模仿的否定。在欧洲的传统美学中, 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 虽然对艺术的真实性上有着巨大的分歧, 但对艺术是现实世界模仿的观点上却是一致的。对柏拉图而言, 艺术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 而现实世界又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因此, 虽然艺术是“理念”的体现, 但艺术世界非常不真实。而西方文化史首次构建系统美学理论的上亚里士多德则认为, 诗人或画家的职能不是记录已经发生的事情, 而是描述出于必然性、或然性而可能发生的事情, 表现某种类型的人和事。艺术家的作品不必复现生活, 但要符合生活的逻辑。诗人是要说谎的, 但是, 他能够把谎说圆。怎么才能把谎言说圆呢?就是要使谎言显得比真实可信, 比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事情更真实可信。因此,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艺术不仅是创造性活动的产物, 而且还认为艺术能表现自然的真实和本质。
然而, 对公众来说, 表现主义的作品似乎从来就不是对自然的摹仿, 而仅仅只是对艺术家个人情绪的表达。根据《牛津艺术词典》的解释, 表现主义这个术语在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中应用于那些反叛传统的自然主义观念, 赞同通过形式或色彩的变化和夸张强化艺术家的情绪表现的艺术。在宽泛的意义上, 该术语可以用来描述任何时期或地域中那些把强烈的主观反应提高到外部世界观察之上的艺术。
2.对艺术是教导作用的否定。德国古典美学中, 美学的教导作用首先表现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在康德看来, 美学的根本目的是在自然与自由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 从而使人从自然律他律的自然状态过渡到道德律自律的自由状态, 并且这种自由是在自然之中显现出来的。而席勒对康德的这一观点做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通过游戏来说明艺术, 赋予艺术使人自由的特点。在席勒看来, 美和艺术几乎是统一的, 两者的本质都是自由, 两者的目的都是人性完整, 只不过美是活的形象, 而艺术则是活的形象的显现。对于艺术和美的导善性, 黑格尔则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 艺术和美具有解放人地性质。这种美学观点在西方传统学院派艺术得到了集中表现。在西方学院派绘画艺术中, 学院派排斥一切粗俗的艺术语言, 反对激烈的个性表现, 要求绘画的形式和语言高尚端庄, 温文尔雅, 讲求理智与共性, 进而对绘画艺术作品的题材、技巧和艺术语言都进行了严格的规范。
但从艺术史的角度观察, 对传统学院派的批判则是表现主义艺术的显著特征。在观念上, 表现主义反对学院派的死板教条和程式化的摹仿, 认为这完全是在抹杀艺术家的创造力和个性。在题材上, 传统德国古典美学对艺术导善性的认知传统, 被表现主义绘画彻底打破, 而这也是表现主义令公众感到“不适”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题材上看, 表现主义艺术主要关注的是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中人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的沦丧和扭曲, 揭示了现代机械文明下时代的病态以及人精神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创伤。
3.对艺术必须审美的否定。一般来说, 审美性被认为是艺术的一个不言而喻的特点。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审美活动是人发现、选择、感受、体验、判断、评价美和创造美的实践和心理活动。就价值取向而言, 审美活动的价值取向自然也是美。对此, 席勒从认识论的角度进一步指出, 感性冲动的对象叫做生活, 理性冲动的对象叫做形象, 美则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物质质料 (内容) 与形象显现 (形式) 的统一, 客体与主体的统一。从这个角度来看, 艺术的本质, 就是更多地注意艺术的审美特质和艺术的自由功能。
而从美感上看, 表现主义艺术往往难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正如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在其代表作《艺术的故事》所描述的那样:“表现主义艺术使公众烦恼之处与其说是自然遭到歪曲, 不如说是作品失去了美。漫画家可以揭示人的丑陋, 这被视为理所当然——那是他的工作。但是, 如果自称是严肃的艺术家, 在必须改变食物的外形时就不要忘记应该把事物理想化而不要丑化, 否则就要引起强力的不满。”
三.克罗齐对表现主义艺术的美学诠释
对于表现主义艺术, 人们很难从传统的美学观点来理解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产生表现主义也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美的认识。而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和他的表现主义美学则为人们理解表现主义艺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1.艺术即直觉的表现。针对艺术是对自然摹仿的观点, 克罗齐通过精神哲学体系的构建, 确立了艺术即直觉、即表现的观点, 使表现主义艺术得到了合理的诠释。在克罗齐精神哲学体系中, 直觉活动被确认为人类精神活动的起点, 通过直觉活动依次产生概念活动、经济活动和道德活动。而对于什么是直觉的问题, 克罗齐给出的定义是直觉是心灵赋予杂乱无章的、无形式的质料、物质、印象以形式, 是心灵主动的赋形活动。对于艺术, 克罗齐提出了艺术即直觉的表现的著名论断, 进而否定了传统美学的模仿自然说。这对美学的自然主义和机械的模仿和反映现实的艺术无疑是一种纠正, 而艺术即直觉的表现的观点也对表现主义艺术作品表现作者主观感受的现象做出恰如其分的诠释。
2.艺术不是道德活动。从表现主义美学观点看, 对表现主义艺术题材选择的指责同样也是苍白无力的。在克罗齐看来, 道德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 其意志要达到一个有理性的目的, 因此艺术活动不是一种道德活动。艺术不是道德活动, 自然就不能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艺术。这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其一、不能以道德的标准对审美的意象作评判。克罗齐说:“一个审美的意象显现出一个道德上可褒或可贬的行为, 但是这个意象本身在道德上是无所谓褒贬的。”“如果我们说但丁的弗朗切斯卡是不道德的, 莎士比亚的考地利亚是道德的, 那就无异于判定一个正方形是道德的, 而一个三角形是不道德的。”其二、不能从道德的观点对艺术的题材或内容加以批评。克罗齐认为, 题材或内容的选择不可作道德上的评价, 应受到指责的只能是作者处理那题旨的方式, 即表现的失败。其三、艺术不应也不可能为道德服务, 达到教育的目的。克罗齐认为艺术在道德范畴之外, 因此他在批评艺术道德学时说, 认为把人们引向善良, 使人们憎恨邪恶、纠正或改善风俗习惯, 对人民进行教育, 去加强人民的民族性、战斗性, 去传播勤劳朴素的生活理想等等, 这些事情是艺术所做不到的。
3.艺术不是功利的活动。希腊罗马时代以来, 将快感等同于艺术活动 (或审美活动) 的审美快感主义在公众中颇有市场。在这种观念下, 难以给观众美的享受的表现主义艺术绘画自然从诞生开始就遭受公众反感。那么艺术是否必然地需要给观众美的享受呢?克罗齐并不这样认为。针对历史上的各种审美快感主义, 克罗齐反驳说, 一个最古老的看法是把美的东西看作凡是可使耳目即所谓“高等感官”发生快感的东西, 如果这样的话, 烹调术也可包括在美学里了。从克罗齐的精神哲学的观点出发, 功利活动属于与认识活动的实践活动领域, 总是以求的快感、避免痛感为目的。而艺术活动是人的心灵的一种认识活动, 它对事物去纯粹的观照态度, 其本身不具有功利属性, 艺术本身与快感痛感之类的东西无关。因此, 不能将快感同艺术活动 (或审美活动) 混同起来。因此, 缺乏美感并不能阻止表现主义艺术成为现代西方美术史上最重要的流派。
参考文献
[1] 、崔庆忠.表现主义·西方现代艺术流派书系[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8月
[2] 、刘玥.智慧者的语言:表现主义[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7月
[3] 、[美]罗伯特·威廉姆斯.艺术理论——从荷马到鲍德里亚 (第2版)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初探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法治精神
一、法治的基本要求和功能
所谓法治,即依法而治。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的治国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它强调法律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依法办事。我国法律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因此社会主义法治就是指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一切国家机关、各政党、武装力量、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公民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凌驾于法律之上。
法治体现了法律调整范围的最大广泛性。法治一词的涵义很明确,就是在全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必须依法办事。不仅普通公民、一般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要依法办事,而且国家机关、政党、武装力量也要依法办事,尤其是各级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带头执行,遵守法律。法律不仅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法治要求法律更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
法治确定了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要的法律必须具有与社会主义性质一致的正当性,这种正当性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价值之一。法治一词则蕴涵了这种正当性,首先法治与专制相对立的,与民主相联系,可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法治要求社会生活的法律化,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社会生活中强制性社会规范过多、过滥的弊端,维护公民的自由。
二、法治国家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是资产阶级宪政运动的产物,其基本涵义是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所以法治国家有时又称法治政府。其标准主要有:通过法律保障人权,限制公共权力的滥用;依法的治理;通过宪法确立分权与权力制约的国家权力关系;赋予广泛的公民权利;确立普遍的司法原则,司法独立等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主要有制度条件和思想条件两个方面: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制度条件。首先,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有完备的法律和系统的法律体系。其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具有相对平衡和相互制约的符合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的权力运行的法律机制。不能对权力进行有效约束的国家,不是法治国家;不能运用法律约束权力的国家,也不是法治国家。再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有一个独立的具有极大权威的司法系统和一支高素质的司法队伍。最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有健全的律师制度。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条件。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条件是指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人们普遍对法律的观点,认识应该达到的规格和标准。法律至上是指法律在社会规范中具有最高权威,所有的社会规范都必须符合法律的精神。在生活中,这种社会规范的多重化的现实,容易造成民间行为和国家行为的混淆,公私不分,法律至上则能够维护中央和国家统一领导的权威,又能够使每个人享受到法治社会的公民自由,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重要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一个非常宏阔的概念,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有几个方面是最基本的。人权精神。人权指的是包括生存权、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以及政治权利在内的一个人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权利。以人为本、尊重人权是民主法治与专制人治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当然要求。公正精神。是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应有之义。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是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法、司法本身都包含有公平、正义、正直、不偏不倚的含义。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具体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它包括四层涵义:合法合理;平等对待;及时高效;程序公正。
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意义
法律只有进入人的内心世界,被人真正信仰和信赖,才能有力量和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公共精神和社会理想,转化为亿万人民的自觉行动,并大力促进法治精神从理论和文化形态转化为具体的法律原则、规则、概念和技术,开拓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建设和法治文化建设的新局面。法治精神的提出,是党在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法治建设上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法治理念旨在强调法治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基本原则,诸如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法治精神旨在强调树立先进、科学、文明的法治价值观,通过弘扬法治的价值观和法治的精神,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法治精神的弘扬,意味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落实进入了新阶段。法治理念的提出意味着我国法治建设正从法律制度的层面深入到法治精神的内核,从法制体系的构建升华到法治文化的培育。要推进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在我们的社会里,就必须大力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的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如果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能够在全社会生根发芽,那么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就不会遥远。
参考文献:
[1]杜敏.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J].企业导报,2015 (17).
[2]吴军营.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J].中国司法,2008(01).
[3]陈森霖.浅谈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J].青年与社会,2013(13).
[4]周冉.浅析社会主义法治精神[J].今日湖北,2012(9).
[5]薛军.浅谈社会主义法治精神[J].法学研究,2009(4).
作者简介:
超现实主义艺术初探 篇9
“浪漫主义”是指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文化与社会运动,并形成了浪漫主义思想体系。浪漫主义尝试建立理想世界,且不能有意识地分开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在事物变革和人类进步方面直觉、想象和潜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浪漫主义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崇尚自然;偏爱异域风光和带有自然色彩的奇风异俗;偏爱幻想的主观世界,尤其是过去的怀旧情绪,并且善于用寓意和对比的手法、夸张和强烈的对照塑造形象。随之浪漫主义在文学、艺术领域传播开来,浪漫主义画家试图以风景画为手段来展示内心的浪漫主义理念和理想,并渴望将浪漫主义对美好自然的描绘变成社会现实,于是形成了一种以自然的浪漫主义理想为基础的风景园林设计的浪潮,最终在英国最早出现了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其浪漫主义风景园林的特色:
1.注意保持自然要素的原真性及不同自然要素的相对独立型。使园内山坡、水体、植物等自然要素,保持本身的原生态,例如将之前规则的园路恢复成自然有机的园路系统,经改造后的园路与地形地貌细腻的结合在一起,曲折起伏;将规则的水池修复成弯曲的自然式湖岸,并巧用岸线形成由各种水生植物和水面组成的水景。
2.园林中加入异域情调的元素。例如加入许多中国的元素,借鉴许多中国园林的造景艺术手法,比如假山池沼的配合、亭台轩榭的巧妙布局、近景远景的层次等。
3.园林中加入中世纪田园牧歌的风光,设计中弥漫着一种野趣和怀旧的情绪。例如园林中建造出模仿中世纪风格的尖顶建筑与神庙样式的建筑,整体透着荒凉、忧郁的怀旧风格。
4.追求情感和画意的表达。例如园内的雕塑带有一定的实质含义,用富有寓意的手法来塑造其形象;园林内色彩丰富、色调饱满,比如利用鲜艳的花木与碧绿的植物行成对比,并搭配深浅不一的灌木丛和稀有的古木,使其连续协调、富有动感,整个风景充满绘画的张力和情感。
一、浪漫主义艺术影响下的当代校园景观设计中空间形态设计
浪漫主义艺术在当代校园景观设计中空间形态设计的核心理念包括:崇尚自然,并主张尊重自然规律,保持自然山水的原真性和相对独立性;将校园景观当作一个整体来规划设计,让校园景观各组成部分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并力求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和谐;注重在这种设计中思想与内涵,并认为校园景观美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在提高学生道德和身心健康水平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崇尚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多元文化,善于从过去的建筑传统和文化中吸收营养用于校园景观的设计。因此将浪漫主义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空间形态特征,按形态分析法中结构和要素的分类概括如下。
(一)开放空间
开放空间包括:广场、绿地、河流、坡地等自然或非自然空间。在空间形态设计中要尊重原始自然要素,保持本地地理、植被和动物的自然性和原真性,例如采用模糊掉僵硬的自然界线,建立类似公园化的景观和林荫大道来实现校园自然化;整体充满怀旧情绪、异域色彩,以及情感的倾泻;采用自然流线线形和不规则式的布局,追求“图画”品质。
(二)道路
道路建设要顺应地势的起伏,与地形地貌细腻的结合在一起,尽量减少对场地的破坏。按照人的自然需求和审美需求来组织道路景观;强调道路景观的节奏与韵律以及连续性,最终形成兼备蜿蜒曲折形态和趣味盎然景观的道路。例如,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中郑韩古城北面的石头小路,道路沿小山蜿蜒起伏,道路两旁零散的放着一些天然的大小石头,在缝隙里种植了大小不一、色彩不同的乔木、灌木和花卉,使得这条道路看似天成实则人工,又有浪漫主义的氛围。
(三)景观建筑
景观建筑包括:亭子、廊架、喷泉、栅栏等。在空间形态设计中强调景观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注意保持景观建筑和自然景观的搭配与和谐,并且从古代和现代的.中外景观中获取设计景观建筑的灵感,用景观建筑来唤起使用者的想象、激情,务必使师生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四)土地利用
增加土地利用的混合度,土地混合使用有利于提高各种资源和设施的利用率,提升使用者时间使用的丰富性,增加使用者交往机会和选择机会的多样性,从而丰富校园生活;以及增加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在保留原有校园景观的同时,通过更新、复原、改建和再开发来延长景观的生命周期。
二、浪漫主义艺术的色彩在当代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浪漫主义艺术的色彩特征:采用灿烂、饱满的色调,善于表现异域风光和带有自然色彩的奇风异俗。而色彩是物质属性之一,校园景观色彩是通过物质载体呈现的,色彩的物质载体可分为水体、植物、铺装、石景、小品、照明。浪漫主义艺术的色彩在当代校园景观设计的应用中需要考虑以下设计方法:
(一)以自然色彩为主调的方法
从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三属性来分析,色彩明亮让人觉得轻快,色彩暗淡让人觉得沉重,纯色的、色度高或明度高的色彩有华丽感,如具有高纯度和高明度的牡丹、月季、榆叶梅、紫荆、石榴,还有偏紫褐色的植紫叶李等,在暗处显得朴素,但在光下显出富贵的古铜色。因此宽松的环境,经常采用浅色,而深色的松柏等植物是用来显示稳重端庄。植物群植时,要有深浅层次变化,上部颜色深和下部颜色浅,由于不稳定的视觉焦点会产生动态,显得活泼;相反上部颜色浅和下部颜色深,则显得稳重威严。同样自然色彩的应用,也影响到校园空间的大小和细节表现,植物色彩的明度高者,视之似大,明度低者,视之似小。在细节表现方面,反差大的色彩能给人明朗的感觉,相近的色彩组合则给人模糊的感觉。
(二)以人为色彩为主调的方法
人为色彩主要包括:景观建筑色彩、道路色彩、景观小品及夜间灯光色彩。我们可以调节人为色彩与自然色彩,使其相互协调并营造出四季色彩丰富的校园景观色彩。景观建筑和景观小品色彩作为校园色彩的一部分,景观建筑及景观小品的色彩作为校园色彩的一部分,形成丰富的色彩和优雅的,充满个性,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特别是在冬季自然色彩不足,丰富多彩的景观建筑及景观小品在校园环境中起到更重要的点缀作用。例如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体育馆和游泳馆中央种植的假树——椰子树,营造出热带景观的效果来烘托运动气息,在冬季这片高大耸立的绿景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在景观中的配置别具一格。此外,还有造景色彩形态丰富的校园道路色彩,通过路面铺装来表现。路面铺装的色彩一般是衬托风景的背景,应该和植物、建筑等统一起来,进行综合设计。从色彩的感觉上来说,兴奋色铺装能够营造喧闹、热烈的气氛;沉静色铺装给人优雅、娴静之感;浅色调铺装轻松活泼;深色调铺装庄严肃穆,例如运动场地的铺装要选用纯度低的色彩,给人柔软、舒适、安全的感觉等。但是色彩之间的搭配也是非常重要,在搭配时要注意色彩按同一色调、近似色调、对比色调的调和。如在同一色调内,利用明度和色度的变化来达到调和,这时容易得到沉静的个性和气氛,也可以通过纹理的变化丰富空间环境降低单调感;在对比色调内,利用互补色来给环境增加活泼欢快的情调,并作为景观设计中的焦点位置来使用。在夜晚的景观环境中,路灯、广场照明、景观建筑立面照明、喷泉水池照明、植物照明等,各色各样的灯光和灯具交织在一起熠熠生辉,表现并强调独特的校园景观,精心设计的照明将整个校园映衬得美妙绝伦,使之成为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增强校园夜景景观照明的整体性,体现景观照明色彩的趣味性和韵律感。
三、浪漫主义艺术的情感因素在当代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浪漫主义强调主观作用(人的精神、思想、想象、情感、直觉)。浪漫主义兴起之初,都源于一种“和过去不一样了”的怀旧情绪的诱发,其原因是人们对现实的深刻不满(地方感缺失、情感空虚焦虑、逐渐失去意义并变得令人不安的世界)。浪漫主义重视情感的作用,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这种情感性表现为对景观的需求和渴望。情感性的真实景观包括:注重对传统和文化的尊重和延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从实际的物质环境中汲取灵感;根据学生与校园景观情感性的交流和回馈,来进行校园的成长和进化。因此景观环境常常会通过特别的构筑物,如雕塑、浮雕景墙等,营造特殊的景观氛围,从而影响使用者的行为。只有当学生的情感受到尊重,并与校园景观环境获得交流互动的时候,学生才能获得人性的温情和关怀。例如景观小品、水体、植物、铺装、石景、照明等。其设计应该注意揉入地域及人文特色、社会实践功能、身心保健功能、审美功能以及潜在教育。优秀的景观能引导人在校园内进行定向、定位的行进,提供静谧、清幽之所(如小型的树林、花园、亭台水榭、步廊等),使人们在其间学习、思考、感悟;提供交流聚会的活动空问,使人们在其中进行知识的交流,产生思想的碰撞;提供多种个性化的空间,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等。由于理性的校园景观规划丧失了人性的温情和关怀,校园景观在当代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情感的缺失、精神的缺乏等问题。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浪漫主义者认为理性时代下的校园景观毫无情感和美感可言,所以设计师应坚持对使用者情感需求的关切,倡导以感性的方式来体会景观整体的意义,号召回归自我原真性状态,珍惜原始的情感,以获得真正的心灵上的沟通,做到天人合一。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