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

2024-09-21

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精选7篇)

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 篇1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基本产权关系

内容提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本文从所有者、占有使用者、监督管理者和经营执行者四个产权主体权能的分解介绍了企业内部的产权关系。

关键词:现代企业 基本产权 权能分解

第一,股东拥有企业资本所有权,并据此获得股息收入。股票可分为普通股股票和优先股股票。优先股股东没有企业的经营表决权,但拥有优先获得固定股息的权利。普通股股东凭借资本所有权和对企业经营表决权分别获得普通股股息和部分红利。

第二,董事会拥有部分占有使用权,表现为经营方案制定权。董事会成员依据劳动力财产所有权获得基本工资收入,还依据经营方案制定能力,以无形资产所有者的身份,以年薪的形式参与红利的分配。

第三,监事会拥有监督管理权,表现为代表股东对董事会成员决策薪给和经理层经营行为的监督。监事会成员依据劳动力财产所有权获得基本工资收入,还依据监督管理能力,以无形资产所有者的身份,以年薪的形式参与年薪的分配。

第四,经理层拥有劳动力财产所有权和管理才能等无形财产所有权,表现为经营执行权。经理层依据劳动力财产所有权获得基本工资收入,同时还依据管理才能等以无形资产所有者的身份以年薪形式参与红利的分配。

所有者、占有使用者、监督管理者和经营执行者四个产权主体的财产权利的分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明确和保护者四个产权主体的财产权利可以促使企业加强管理,有利于实现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松森、孙晓峰著:《国有资产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15页。

2.韩小明:“现代企业制度与产权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 篇2

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货币资本垄断企业产权的时代, 即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时代;第二阶段, 货币资本和管理资本共同拥有企业产权的时代, 仍以货币资本为主, 即一般所说的经理人持股的时代;第三阶段, 货币资本、管理资本、知识资本共同拥有企业产权的时代, 即所谓的知本主义时代, 这个时期企业出资人、经理阶层和知识员工在企业产权持有方面平分秋色, 或者以知识员工持股为主。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演进与现代企业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变化分不开, 它反映了企业价值创造内在驱动因素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阶段, 资本是驱动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因素。这个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短缺, 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都处于短缺状态。社会所需要的, 是把原本分散的人们组织起来, 围绕大机器展开大规模生产。围绕大机器的大规模人群协同, 是当时生产效率提升的主要途径。而依赖这种途径需要购买大机器、需要建厂房、需要为成百上千的人发工资、提供住宿等, 这些都需要预支大量资本。这个时候, 只有那些愿意放弃货币或资本的眼前使用权, 把之投入到大机器和他人工资上的人才能够组织起企业。所以这个阶段, 可以说资本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没有资本, 就没有现代企业, 也不可能有生产效率的大面积提升。货币资本拥有者因为让渡了货币的眼前使用权, 而且冒着失败损失的风险建立起了现代企业, 所以理所当然成为企业的所有者, 理所当让成为企业利润独占者。美国企业发展史上的摩根时代就是资本时代的代表。

在经理人持股时代, 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中, 除了货币资本之外, 企业的管理阶层, 正在越来越多地起到重要作用。这个时代大致处在后工业时代, 即世界开始从短缺转向过剩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明显特点是, 企业的价值创造不再只是个效率问题, 企业价值创造已经不再像工业化初期那样简单, 一切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样品都已经存在于宫廷或者贵族家庭之中, 企业所需要的只是大规模生产而已, 生产规模越大, 价值就越大。但是, 后工业时代不再是这样, 一切能够大规模生产的都已经大规模生产, 市场上已经供大于求, 客户的需求开始变得多样化、个性化、时尚化, 等等。这个时候, 企业资源要想成功地实现价值转换, 需要企业管理阶层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强烈的客户服务意识、高超的人才管理艺术。这个时期, 以企业家为核心的企业管理阶层开始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作为企业产权原始所有者的货币资本出资人意识到这一点, 一些具有远见的资本家开始主动让渡部分自己拥有的企业产权给企业管理阶层, 形成后来人所谓的经理人持股计划。经理人持股计划反映了当时企业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内在变化, 把货币资本出资人和经理人阶层打造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起到了很好的激励经理人阶层的作用, 在现代企业发展史上造就了大量杰出的明星企业家, 如克莱斯勒的艾克卡、通用电气的韦尔奇等。

在知识员工持股时代, 货币资本所能够整合的有形资源或资产, 已经不再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生产要素, 知识企业进行价值创造更多依赖的不再是一般的机器、厂房、原材料等, 而是企业员工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是由这些知识、经验和技能创造出来的新的产品或服务。这个时候, 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再是货币资本及其整合的有形资源, 而是知识化员工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以及管理阶层所拥有的把知识员工的知识、经验、技能转换成客户价值的能力, 企业的知识化员工和管理阶层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因素, 货币资本退而成为次要因素。现代社会大量出现的软件公司、广告公司、设计事务所、设计院、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明星工作室、研究所等等, 都是这类企业, 在中国最有名的这类企业就是华为。大面积的员工持股是知识型企业产权结构演进的必须, 否则无法体现知识化员工在这类企业价值创造中的地位, 势必会伤害知识员工的积极性。只有顺势而为, 主动推进知识员工持股的企业才会获得内在的活力和外在的竞争力, 华为的实践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而国家创立的高科技企业大部分都难以取得所期望的成就, 根本原因就在于其产权制度设计不能够反映其价值创造的规律。

企业产权制度是企业最重要的激励机制, 因为产权制度直接决定了企业利润的归属。如果企业的产权制度设计符合企业的价值创造规律, 则能够起到持续激励员工积极性的作用, 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动力;相反, 如果产权制度跟不上企业价值创造规律的演变, 其它的人力资源激励措施都只是小修小补小激励, 无法产生真正强大而持续的动力。探索符合自己企业价值创造规律的产权制度, 是企业所有者、管理层以及员工队伍需要深度沟通并达成深度共识的事情, 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大事。

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 篇3

一、林业“三定”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全省林业的快速发展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省就实行了“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林业“三定”工作,形成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林业经营体制。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省又开展了林业生产责任制的完善工作,着力解决林业“三定”的遗留问题,进一步确立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省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方面对山林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有了新的认识,对进一步明晰产权归属、落实经营主体的愿望更加强烈。面对林业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要求,浙江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有关精神和各项政策,紧密联系第一轮山林承包期陆续到期的实际,着力把山林延包工作作为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来抓,并于2006年初开展以“延长山林承包期、发放林权证、规范林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山林延包工作。目前,全省山林延包工作已全面完成。全省共完成换(发)林权证面积8657.5万亩,其中集体所有8258.8万亩,占95.4%,国有398.7万亩,占4.6%。在集体所有面积中,责任山2619.2万亩,占31.7%,自留山1878.9万亩,占22.8%,集体统管山3760.7万亩,占45.5%。通过山林延包,进一步明晰了林业产权关系,依法保障了林农的合法权益;调动了林农的积极性,激活了林业经营机制;推进了林权规范流转,优化了森林资源配置;统一了山林权属资料的归档保存,建立了林权管理制度基础;调处了大量的山林纠纷,维护了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和调整,林业产权意识逐步深入人心,林农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不断巩固。据最新清查结果,2004年与1979年相比,全省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三增长”。2006年全省林业行业总产值达到1217.7亿元,位于全国前茅。实践证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和调整,适应经济发展规律,合乎林区生产实际,顺应人民群众意愿,不仅为林业发展、林农增收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可靠保证,而且有效调整了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统筹了城市与农村的利益,促进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发展浙江现代林业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拓展和延伸,是整个农村改革领域的扩展和深化。目前,我省林业产权主体已基本明晰,经营主体已基本明确,但林权制度改革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各项配套改革有待全面推进。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指示要求,坚持林农多得实惠、生态受到保护的原则,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一要创新林权管理制度。清晰明确的林权关系是是林业各项改革的基础,将林权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要完善林权登记管理,积极发挥林权证法律凭证作用,与公益林补偿、林木采伐申请、流转、抵押等林事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要建立健全林权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并向社会提供林权信息,使林权管理统一、规范、科学、公开。要加强林权纠纷调处,充分发挥乡村调解机构和民间调解组织的作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长效调处机制,促进林区和谐稳定。

二要创新林业管理机制。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林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并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努力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促进森林资源、劳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林业经营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建立森林资源流转机制和林权交易市场,有序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促进山林资源生产经营环节向种植能手集中,向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加快配套制度建设,积极培育林业产权交易市场,搞活经营机制。要积极探索并加快推进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步伐,提高森林资源转化为森林资产的能力,拓展信贷支农的渠道,激发林业创业富民的活力。

三要创新林业经营方式。在保持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和产权清晰的基础上,以林农自愿为原则,组建新型林业经营实体,提高林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广大林农通过联户经营、委托经营、合作经营、股份经营和转包经营等方式,明确权利和责任,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和培养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提高林农参与市场的能力。

四要加强林权制度改革的领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加快林业发展、振兴山区经济、富裕广大林农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举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多种利益主体和各方面的利益,政策性很强,操作难度较大。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建立健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机构,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准确把握政策,正确引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我省林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全省山区经济实现新发展

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浙江实际来看,山区、林区的人民群众是我们要重点惠及的部分,关键是要发展山区经济,而林业正是发展山区经济、推动山区人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利于進一步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要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完善各项政策,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森林资源,努力把更多适宜发展生态经济的生产要素引向山区、引向林业,为山区致富、林农增收提供可靠保证。

一要切实转变山区经济发展方式。从我省山区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山区的生态优势、后发优势、资源优势,念好山字经,打好林字牌,大力发展竹、木、林、花、果、茶等具有山区特色的林业产业,积极开发森林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走出山区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使山区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二要积极为山区群众提供创业平台。山区经济要有新发展,就是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要求,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山区农村综合改革,破除制约集体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解决山区农村经济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更多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引向林业、引向林区、引向林地,不断开发林业的生态、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延伸林业生产经营的范围和领域,为广大林农提供创业平台,富裕广大林农,加快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山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三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路子。逐步完善基本合理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调动林农保护生态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我省生态环境。引导林农依靠科技发展林业产业,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林业经营科技含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对林农的技术培训,实行标准化生产。要鼓励科技人员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山区工作,为山区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同时,要加大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林农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进一步加强山区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山区基地作业道建设,努力降低林农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 篇4

【摘要】:本文通过新中国成立后传统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形成,分析传统国有企业为什么缺乏效率。接着论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四个阶段:放权让利、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详细分析了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内容和关联,以及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重大意义。结合实际,给出了深化现代产权制度的变革,促进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传统国有企业、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

【正文】:

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大体经历

(一)、第一阶段:放权让利(1978~1986年)。

1979年7月,国务院决定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开征固定资产税,提高折旧率,改进折旧使用办法,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等,要求地方按照统一规定的办法选择少数企业试点。1983年4月,国有企业实行第一步利改税,主要内容是:凡有盈利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根据实现的利润,按55%的税率交纳所得税,税后利润一部分上缴国家,一部分按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1984年10月,国家又进行了第二步利改税。由第一步的税利并存到完全的以税代利,企业缴纳所得税之后再区别不同情况征收调节税。 1984年5月,国务民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规定扩大企业10项自主权:生产经营计划权、产品销售权、产品价格权、物资选购权、奖金使用权和联合经营权等。

(二)、第二阶段: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1987一1991年)。

1987年开始,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原则,在国有企业中全面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到1987年底,全国预算内国有企业已有 78%实行了承包制,大中型企业达到了 80%。承包制的基本原则是:“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缴分成、歉收自补”。承包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两包一挂,即包上缴利润,包技术改造项目,工资总额同上缴利税挂钩;二是上缴利润递增包干;三是上缴利润基数包干,超收按比例分成;四是微利、亏损企业利润包干或亏损包干;五是行业投人产出总包干。

(三)、第三阶段: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2-)。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之后,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要求围绕社会本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经济改革步伐。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把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四)、第四阶段: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十六届三中全会至今)。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的国企改革工作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解决历史包袱,包括人员、债务和企业办社会等各方面的负担。第二,为企业进入市场创造了外部环境,包括推进政企分开,建立社保机制等。第三,积极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这三方面,国有企业的改革应当说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经过几年的改革以后,国有企业的改革仍然面临着非常艰巨的任务,国企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为什么这样说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们当前的体制环境作了三点概括: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这就意味着市场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已占到主体地位,政府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和对企业的控制日渐减弱;二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基本确立,政府已不可能为国有企业再创造一个特殊的政策环境,大家只能是平等竞争。三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市场竞争由国内拓展到国际,这些深层次的变化是在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的同时进行的。国有企业外部的体制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逼迫国企改革也要与时俱进,打好最后的攻坚战。

二、 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内容及其关联

党的“十五大”以来,国企改革工作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调整思路,采取多种形式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明确要求。以现代产权制度的新观念、新要求、新规范,重新审视、评价国企改革的得与失,是十分必要而又急迫的事情。究其原因,一是新的产权理论还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有些同志还拿着过时的“老黄历”当理说;二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很不规范,而中小企业的改革在产权结构及处置方面还存在若干不当之处。鉴于党中央提出现代产权制度对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和市场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结合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进行深入专题研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是当代通行的企业体制规范。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将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十六个字。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权的性质及其归属必须清晰;二是要从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和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上实现权责明确;三是政府要转变职能,不再直接管理和插手企业事务;四是企业要通过对其自身的经营活动实施科学的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 从当时的情况看,党中央提出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十六字标准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因为只有国有企业才会有“政企分开”之说。

(二)、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内容

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 篇5

一、企业的发展规划

1、制定及适时调整企业人员配置,特别是研发中心的人员。未来三年内研发中心计划引进2名高级工程师。同时还将引进企业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等中高级人才。为企业科技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保障,使科技创新朝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解决最近几年来,公司加快发展、生产能力提高,人才供应不足等问题。公司目前还与广东顺德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广东轻工业高级技工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聘请相关行业专家作为企业的长期顾问,以加强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2、企业未来三年内计划每年申请10项以上专利,同时对制定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要严格的遵守。对企业的知识产权指定专门人员建立和监管档案管理。

3、推行企业创新文化:通过以人为中心,激励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树立危机意识,提倡职工创新突破,鼓励创新精神,使每一个员工对技术创新有高度的认同感,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4、在企业目前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高水平的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为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外科技合作和为社会服务提供良好的服务支持和发展环境。

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情况

丰裕公司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将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纳入企业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全过程,推动丰裕形成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一)制定“ 知识产权规划”

1、企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并由企业的总经理和相关人员共同制定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并根据发展形势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2、企业知识产权中长期战略规划如下:

(1)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2)能较好地利用专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加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发挥专利技术在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中的优化作用;

(3)知识产权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不断开发形成更多自主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实施转化能力较强;(4)将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纳入经营管理全过程,使用专利技术的产品在企业全部产品中占主导地位;

(5)建立健全了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管理制度,制定和运用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了企业的自身发展。

(二)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与运用

1、公司设立知识产权部,专门负责日常的知识产权工作,监督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情况; 2、2011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2541万元。在此基础上,将逐年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使专利产品、专利技术的销售收入占企业销售总收入的比例达75%以上;

3、要求各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知识产权工作计划和项目的知识产权计划。并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公司将按照知识产权奖励制度规定,对有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

4、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2011年企业知识产权投入达150万元,并且每年增加经费投入20%以上,主要用于专利等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护及保护,专利信息的应用、实施及推广,以及知识产权工作的宣传与培训等。

5、运用知识产权的相关策略促进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现。

(三)知识产权管理

1、企业知识产权机构由10人组成,隶属于总经办,由公司总经理直接主管知识产权工作。

2、企业的研发人员达89人,并设置基层部门(如技术、经营等)知识产权联络员;

3、建立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如下: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专利管理制度; ——商标管理制度; ——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奖励制度; ——与员工签署保密协议。

4、知识产权信息工作

——对知识产权的检索、分析;

——知识产权信息在企业经营各环节的应用; ——知识产权数据库的应用。

5、知识产权培训与宣传

(1)企业定期对企业的管理层、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知识产权的相关培训,让其掌握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了解知识产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使相关人员能够顺利实施、执行企业的知识产权策略,最终实现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思想。

(2)不定期在企业内部举办知识产权宣传教育讲座,加强企业全体员工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我国家族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 篇6

一、家族企业产权制度的优缺点

(一) 家族企业产权制度的优点

1. 减少代理风险。

现代公司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由于两权分离, 导致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和监督方面产生一系列的成本, 并且经营者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 谋求个人私利或增加“在职消费”, 出现代理风险。家族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相统一, 不存在内部委托代理关系, 也不会产生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约束、监督问题, 有利于避免非家族成员利用控制权损害所有者利益的行为, 维护企业主的财产安全。

2. 降低企业决策成本。

在现代公司制度下, 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一般要经历一个由经理层提出方案、董事会讨论方案、股东大会通过方案并委托给经理层具体实施的过程。由于企业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引致企业利益诉求的多元化, 企业的重大决策往往是一个耗时很长的利益均衡过程。但在家族企业里, 以家长为核心的决策机制却能够有效地保证企业重大决策的效率及其修正决策错误的灵活性。

(二) 家族企业产权制度的不足

1. 股权高度集中。

家族企业属于垄断控制型治理结构, 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公司的股权高度集中。家族掌握着绝对控股权, 股权集中于创建人及其家庭手中, 有些家族企业的投资主体虽然是多个, 但家族外投资者在企业股权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少。这种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有利于提高企业产权的稳定性, 但其对家族团结和经营能力依赖性太强, 家族成员间的利益冲突会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同时, 股权结构的集中、单一化也不利于对企业权力的制约。另外, 家族绝对控股使企业资本构成具有封闭性, 使企业与资本市场间难以建立信用关系, 限制了企业从社会筹集资金来推动企业规模扩大和技术升级的能力。

2. 缺乏明晰的产权结构。

在家族企业成立初期和发展初期, 产权模糊现象极为普遍。家族企业产权主体带有强烈的“三缘性”, 即血缘、地缘、亲缘性。在创业之初, 具备三缘性特点的家族成员满足了企业对于资金和人力的需求, 但很少有企业对产权进行界定。以家族企业产权主体“三缘性”为纽带结成的私营资本, 在创业初期或企业发展的一定阶段会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借助于家族成员间的了解、忠诚和信任降低了监督成本。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 家族亲缘关系可能因利益冲击而松动, 家庭或家族成员的忠诚可能被资本权利所侵蚀, 只要企业产权界定不清楚, 其产权的排他性就不严格, 就会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影响家族成员的积极性, 甚至有的家族成员要求重新界定产权, 导致企业由分家而走向衰落。

3. 激励机制不完善。

家族企业是依赖企业主的人格魅力和家族习俗、惯例进行治理, 家族企业虽大多采取公司形式, 但并没有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没有按照规范的公司法人制度来运作。规章制度难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更不能充分调动家族外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这必然使得家族式产权治理模式的运营成本同比高于其他企业。

二、我国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一) 节约交易成本的需要

我国家族民营企业单一、封闭的产权特征在发展初期具有较高的效率。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 其弊端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一元产权结构缺少社会监督机制, 企业承担的风险过大;限制了民营企业融资能力, 无法提供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需资金, 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不利于吸引外部人才, 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阻;不利于技术创新。我国的民营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不强, 在技术开发方面投入较少, 因而目前绝大部分民营企业产业层次低, 主要分布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行业。现代产权理论认为, 产权的界定与选择最佳的产权制度可以大大地节约交易费用。因而, 从节约交易成本出发要求企业重新界定产权, 进行产权制度创新。

(二) 壮大企业规模的需要

我国许多家族企业经常产生诸如家族成员的职位安排失当、经济利益分配不平、管理意见不合等矛盾, 不断发生财产分拆、企业裂化, 导致单个企业规模缩小。这种趋势使现存的家族企业更难发展壮大。以前人们常以“富不过三代”描述家族企业, 实际上, 我国家族式企业存续的时间更短, 其生命周期平均只有4年。家族企业要得到进一步发展, 有必要对产权制度进行创新。

(三) 激励人力资本的需要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再是物质资本的规模, 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当人力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形态存在后, 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 是建立人力资本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中国家族企业普遍注重实物资产, 对人力资本的重视与利用往往处于被动的、受支配的地位。人力资本无法以股权的方式体现出来, 造成家族企业吸引、稳定人才的能力较低。因此, 我国家族企业应该变革原有的产权制度安排, 以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本的作用。

三、我国家族式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路径

(一) 明晰企业产权

著名的科斯定理指出, “当存在外部影响时, 不必国家干涉, 只要产权明晰化, 无论产权归谁, 都会实现帕累托最优。”产权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 具有资源配置功能, 在没有产权或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 资源的使用是混乱和过度的, 对产权进行界定后, 将会对原有的资源重新配置, 减少浪费, 提高经济效益。家族企业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时, 转换的前提首先是以自然人身份定义产权, 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再进行股份制改造, 或吸纳其他社会股东, 或重新组建公司治理结构, 形成新的企业法人财产。

(二) 优化股权结构

从变革产权制度来说, 企业的产权结构应该是多元化的。科学而合理的产权结构, 将会把企业引向良性的发展道路, 消除对个人和家族的依赖性, 降低企业决策和经营风险, 使企业成为公众型企业。家族企业可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股权结构的优化。

1. 创业者应积极出让部分股权。

创业者及其家族在企业创业过程中付出了相当的精力, 承担了相当的风险, 其对企业存在深厚感情, 导致创业者往往不愿意出让股权, 不愿让其他投资者参与企业。但创业者应想到创业的最终目的不是自已对企业的绝对控制, 而是企业的持续成长, 创业者通过出让部分股权可以为选择继任者提供更大的范围, 为家族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2. 推行员工持股计划。

员工持股计划不但可以改善企业股权结构, 而且可以作为激励计划调动员工积极性, 促进企业的发展。员工通过持有企业股份和股东成为利益共同体, 减少代理费用。员工在持有公司股份后有参与公司治理与管理的积极性, 可以改进公司决策, 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3. 实施管理层持股。

管理层持股可以调动专业管理人员和职业经理人的积极性, 防止管理层短视行为, 避免管理层以损害企业长期发展能力为代价追求短期利益, 强化企业激励和约束。管理层持股和员工持股计划应协调配合进行, 在具体操作中应明确持股资金的来源, 并严格按照现行的相关规章制度运作, 既要保障职工的“公平”要求又要最大程度地激发管理层积极性。

(三) 开展资本运营

家族企业要实现永续发展, 必须不断提升企业价值, 不断扩充企业实力。这就需要投资和资本的不断追加, 而利用资本市场正是不断扩充家族企业实力的有效渠道。所以, 家族企业家应该学会有效地利用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 使自己的家族企业成为公众公司, 从资本市场获得更为充裕的资金支持和有效监督, 为企业的快速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这样就可以解决资金支持、企业永续经营、家族成员安全退出等许多现实问题。

(四) 政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政府应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 以促进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创新。政府在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创新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政府不要微观地去规定民企必须采取什么形式的产权制度, 即政府的职能不应是预设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向或结果, 而应当是主动向民营创新主体提供产权制度变迁所必需的而个体自由市场交易活动又无法供给的公共制度产品, 如专业化的信用评级机构、猎头公司、经理人市场和讲求“诚信”的商业文化环境等, 来部分地化解和消除宏观制度环境中阻碍民营家族企业产权开放的体制性因素, 从而为民营企业在利益驱动下的自主制度创新行为提供更为公平、稳定的创新环境, 为家族式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宏观战略保障。

摘要:家族企业有其自身独特的产权制度, 这种产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族企业的发展, 但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范围的拓展, 家族企业的产权制度已逐渐暴露出许多缺陷。因此, 进行产权制度的创新必须明晰企业产权;优化股权结构;开展资本运营;政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促进家族企业成长。

关键词: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白岱恩.我国家族企业产权关系的缺陷及完善[J].经济纵横.2007 (8) .

[2]王辉, 李广涛.我国“家族式”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研究[J].企业经济.2007 (1) .

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 篇7

一、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一)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目的是保护企业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的关键是“自主”。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提高科技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种创新活动。其要点:一是通过制度、机制和资源配置促进原始创新,研发出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集成创新,促进相关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三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不管创新形式属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还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不管创新的主体是本国公民、外国人还是无国籍人,只要创新的成果为国家所控制,受到国家和世界法律的保护,就是自主创新。

“自主”的核心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激励和保护是全社会各领域进行创新活动的动力支持和法律保障。自主创新的关键是“自主”,而“自主”正是知识产权制度目的所在。如专利权的保护,必须以公开为要件,“公开”体现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鼓励创新的目的,而“保护”正是创新者能够拥有“自主”权的关键所在。因此,公开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鼓励和加快进一步的创新,而保护创新才是知识产权制度最核心的目的。

(二)知识产权制度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

专利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法。”这是专利法的立法宗旨,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制度,激励发明人的积极性,使完成发明创造的单位、个人从中获得经济效益。一项成功的技术创新往往需要投人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这些投入必须依靠专利制度所获得的专利权,通过对专利权的使用、许可使用、转让等方式获得收益,以收回研究开发成本,甚至从技术和市场的独占中获得丰厚利润。这样势必激发企业持续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促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三)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

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是自主创新的根本目的。专利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以保护技术发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为己任。其规定的奖励办法,重点不是在技术发明完成后,而是在技术发明市场化以后,主要从其创造的效益中获得回报。创造的效益越大,获得的回报也就越多,极大地调动科技人员将其技术创新成果市场化、商业化的积极性。不仅解决了以往只重论文、成果鉴定和评奖,而不重市场的现象,而且避免了许多新技术完成后或被束之高阁或流失的问题。由此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产权与企业自主创新具有相容性,企业在注重自主创新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将知识产权管理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创造热情,促进技术进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避免重复研究

知识产权制度不仅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有效的法律保证,同时为合理配置技术创新资源,正确选择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途径提供了科学依据。各国的专利法都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必须将其发明内容用充分完整的说明书公开,并在法定媒体予以公布。这些最新的技术情报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据统计,世界上每年的发明成果90%~95%都能在专利文献中查到。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专利、商标)估计已超过5000万件。企业通过对专利文献检索,能够准确了解国内外技术创新的水平和动向,从而为选择技术创新方向,有效配置技术资源,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供了依据。同时,在研究开发中充分运用专利文献,发挥专利制度的作用,不仅能提高研究开发的起点,而且能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造成的浪费,节约40%的科研开发经费和60%的研究开发时间。

(五)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使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公开和交流

知识产权制度赋予权利人一定的垄断权利,是以技术的公开为条件的。既要充分维护知识产权所有人合法权益,又要促进技术的公开和交流,以推动社会进步。我国专利法规定,申请发明专利,其技术从申请提交之日起18个月内予以公布,即实行早期公开、延迟审查制。换言之,发明创造者要获得知识产权的保护,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及时公开其发明创造。专利法还通过规定专利保护期限,促进国内外相关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不断创新。

二、河南现行知识产权政策及实施效果

为营造尊重知识产权、激励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河南重视对法律、法规的实施,制定了相关政策性指导意见、规章和管理办法。河南省委在《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中率先在全国提出要大力“发展知识产权经济”;河南省政府也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促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意见》(豫政[2002]4号)和《关于组织实施河南省专利战略推进工程的意见》(豫政办[2003]64号)。2001年1月颁布实施《河南省专利保护条例》,2005年12月又进行了新的修订。2008年,河南省政府颁布了《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省有关部门为了贯彻落实知识产权纲要,相继印发了《关于实施河南省专利战略推进工程的意见》《关于在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河南省关于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工作的指导意见》《河南省非职务发明专利资助基金管理办法》《河南省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知识产权优势产业集聚区认定办法》《河南省专利申请资助政策》等。由此可见,知识产权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法制环境逐步完善,政府开始从知识产权战略的角度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上述知识产权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备

河南省政府于2003年建立了知识产权联席办公会议制度,领导主持研究全局性的知识产权工作,26个成员单位各尽其职。各省辖市相继设立了知识产权局,工作体系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工作取得进展,河南在全国率先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发布制度;创建了知识产权部门与公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其中有11个省辖市设立了联合执法机构,执法能力得到加强;有效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为规范市场竞争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连续3年开展了“宣传执法月”、“宣传周”、“新闻发布会”等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树立了河南“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扩大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

(二)技术创新效果明显

河南的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2008年,全省专利申请18411件,居国内第十位(不含港澳台地区),同比增长23.4%;专利授权量9133件,居国内第九位,同比增长30.5%;累计专利申请100740件,累计专利授权量52159件。其中,20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共申请专利1044件,同比增长42.4%;12个知识产权优势区域共申请专利4411件,同比增长59.8%。2009年全省专利申请19590件,居国内第十位(不含港澳台地区),累计专利申请达125613件;全省专利授权量首次突破万件,达11428件,居国内第九位,累计专利授权量65195件,专利申请和授权结构日渐合理,质量进一步提升。

注册商标明显增长,2008年,全省商标注册量近2万件,累计达8万余件,年增长10%。“思念”、“永达”、“飞龙”、“龙潭”、“PG”5件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全省驰名商标累计达28件,认定著名商标236件,目前河南认定著名商标总量已达820件。“焦作怀牛膝、怀地黄、怀山药、怀菊花”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全国地理标志,河南的地理标志总数达到了11件,居中西部省份前列。2009年,全省申请商标注册量1.4万件,累计近9万件,年增长15%,有效注册商标7000多件,累计注册商标6.7万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驰名商标17件,驰名商标累计达45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中国地理标志3件,累计达15件;认定著名商标累计达1074件。

河南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数量稳步提高。2008年,河南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总量达441个,申请数量居全国第三位;被农业部授权保护的农业植物新品种达144个,授权数量居全国第五位。2009年,全省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63件,居全国第三位,总申请量达547个,被农业部授权保护的农业植物新品种达228个。

(三)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竞争力增强

近年来,河南围绕培育大型企业和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示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分批确定了150多家知识产权示范试点企业,通过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了新飞、许继、安彩、宇通、双汇、洛轴研、中铝中州公司、金龙、蓝雪、濮耐、陆德等一批试点示范企业专利申请量的快速增长,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一批像新乡金龙、新乡华兰、洛阳轴研等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做大做强的企业,已经将知识产权作为参与市场竞争、抢占科技制高点、赢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知识产权与经济、科技、贸易的结合日趋紧密,知识产权制度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显现,知识产权经济已成为河南经济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

三、知识产权政策存在的问题

虽然河南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角度分析,河南的知识产权政策及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不健全

河南各市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发展水平不平衡,有部分市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太少,促进自主创新的工作条件尚待进一步改善;在自主创新方面,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没有真正形成合力,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部门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多头执法,造成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整体协调乏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分布不合理,整体实力不足,部分市甚至没有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专利执法人员还需充实;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手段单一,行政执法和司法不够协调。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自主创新。

(二)企业的知识产权创新和保护意识亟待加强

在河南的企事业单位中,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薄弱,尤其是领导、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对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企业的知识产权创新战略研究和运用还处于较低层次,知识产权文献检索运用还未成为大部分企业的自觉要求,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还未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单位。

(三)推动企业创新的知识产权应用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

虽然相当多的企事业单位对知识产权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能认识到知识产权制度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工作还停留在“拥有知识产权”这种初级阶段,还没有上升到利用知识产权战略来谋求市场竞争优势的高度,更有部分企事业单位专利工作或疏于管理,或流于形式。因此,河南企业依靠知识产权制度,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数量较少,质量较低,产业化水平不高,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不强。

(四)缺乏促进企业创新的针对性的知识产权政策和资金支撑

河南虽然已经有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规划,但是缺乏强有力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针对性政策和资金支撑条件。第一,缺乏不同类别的企业对创新模式或知识产权保护模式选择的政策引导,缺乏基于开放式创新理念的知识产权并购支持政策,缺乏支持申请国际专利权、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的有效措施,缺乏发展河南创意产业的政策等。第二,缺乏相应的支撑企业知识产权创新工作的优惠政策及资金的投入。由于知识产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量大面广,工作难度较大,缺少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制约知识产权工作体系中各环节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第三,河南现有的知识产权激励政策措施,因缺乏相应的督导手段,政策的执行难度较大,如对发明人的奖励措施即“一奖两酬”难以落实。其原因在于,虽然在法律及政策文件中对发明人的奖励和“一奖两酬”均有明确的规定,但对于未落实奖励措施的企事业单位,除了宣传、引导外,缺乏相应的督导手段。河南省企业调查队的一项调查成果证明,政府在科研政策、专利政策上的“缺位”、价值导向的“倒置”已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者的创新冲动和热情。

(五)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及配套政策缺位

河南虽然也下达了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办法,但知识产权部门被动缺位,没有主动和各家商业银行联系,搭建知识产权融资平台,与湖北、湖南、天津、北京、浙江等省市的知识产权局相比显得作为不够,不仅没有认真落实已有政策,而且尚未制定知识产权融资的配套政策,如知识产权评估办法、担保办法、政府贴息办法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技术、无资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四、对完善知识产权政策的建议

(一)鼓励河南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

1.要坚持市场配置资源为前提,加大河南财政、金融、税收等对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大河南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与应用的支持力度。建议制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装备目录,政府对进入该目录的产品和装备的研发给予重点支持。

2.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引导河南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知识产权纳入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根据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的实际情况,继续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以点带面,全面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努力形成一大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商标的优势企业。

3.不同的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力以及产业特点来选择创新模式,同时选择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建议政府和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重视跨国技术合作中的引进、吸收、消化和再创新,注意利用国外技术的溢出效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4.引入开放式创新理念和模式,积极发挥合资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的作用。河南内资企业应当通过与海外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境外收购、专有技术购买、投资申请国际专利权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等方式来构建和完善自身的知识产权组合。

5.加强产学官之间的联动,利用河南丰富的科教资源,在基础研究、产业转化、风险投资等环节上形成良性循环的“创新链”,特别是要加强产学官(研)合作研究,充分利用好大学和研究机构强大的原创科研能力来提高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促进河南高校、科研院所成为河南自主知识产权创造的中坚力量。河南省政府要对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基地的知识产权创造活动予以重点支持,对重点科研院所、研究型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进行个性化辅导,引导其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培养一批知识产权专职人员。

(二)加强河南企业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1.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河南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能力。要增强河南企业的维权意识,引导企业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同时,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鼓励河南大中型企业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市场监测,及时发现侵权行为,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推动企业加强与外部法律服务与咨询机构密切合作,最大程度地提升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

2.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一是建立保护知识产权预警、应急和维权援助机制。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开始研究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河南应在国家知识产权预警及应急机制的基础上,根据河南产业发展状况,选择部分技术领域建立省市两级预警及应急系统,指导企事业单位有效运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及时制定和调整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二是建立和完善中部六省知识产权发展合作机制。2004年11月,中部六省知识产权局共同建立了知识产权发展合作机制。今后,要进一步完善该合作机制,为促进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中原经济区”战略发挥积极作用。

3.尽快制定和完善河南知识产权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强化河南知识产权战略。建议进一步完善落实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完善知识产权创新激励措施,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工作,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对掌握企业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人才的流动,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

4.完善知识产权司法和行政保护制度。强化知识产权司法能力建设,充实知识产权司法力量,提高知识产权司法水平。提高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与效率。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和执法队伍建设,理顺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机关之间的关系。完善对盗版假冒严重侵权行为的侦查起诉机制,坚持采取经常性打击与集中打击相结合,经常性治理与专项治理相结合,深挖侵权源头与面上整治相结合的方式,以维护中小企业的利益。

5.加强知识产权的风险管理,设立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保险险种,以应对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特别是国外的侵权诉讼。建议在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创立知识产权保险新机制的试点工作,以专利权质押贷款提供配套保险服务为切入点,根据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经营的高新技术成果转让一揽子保险计划,为河南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提供保险服务,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保险等其他保险业务的合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提供配套保险服务。

(三)促进河南企业的知识产权应用

1.引导河南企业提高知识产权应用转化能力。推动河南优势企业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步伐,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为龙头,通过联合、并购、控股,做大、做强。促进河南各产业领域的重点企业成为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排头兵,提升相关产业领域的发展水平。

2.促进河南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间的知识产权许可、转让活动。积极在省内建立若干信息相互联通的专门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推动河南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和完善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知识产权转移机制,加快高校、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引导河南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形成以研发为龙头,创新成果产权化为基础、利益分享为纽带的产学研合作体系,缩短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周期,加快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优势,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3.鼓励企业结成技术联盟,在高技术领域和项目上开展合作,形成由自主知识产权组成的“事实标准”。引导和支持河南优势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争取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

(四)完善河南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

1.改革和完善河南政府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理顺河南各级知识产权职能部门的关系,减少行政管理成本,提高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效率。河南应当设立和强化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要采取有力措施,充实政府知识产权管理队伍,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建立高效协调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应用管理机制。要建立经济、科技、知识产权和有关行业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强科技资源的整合,切实解决目前科技投入分散、分割、重复投资、重复立项等问题。

2.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政府知识产权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引导、协助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分类指导河南各企事业单位制定和实施自身的知识产权战略。在我省科技计划中实施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建立重大专项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以知识产权的获取和保护为内容开展全程跟踪服务。完善河南科技计划实施的评价体系,将知识产权纳入人才、科研机构、企业、高新区、计划项目等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增加其权重,将知识产权的获取和应用转化作为应用类科技开发活动的重要评价指标。推动企业健全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充实管理队伍,明确相关职能。同时,要促进企业科研开发部门、法律事务部门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有机结合。

3.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机制,帮助企业开拓创新空间。以专利制度为例。一是建设企业专利管理平台。为确保“河南省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推进工程”顺利实施,应建立健全企业专利管理平台,为全省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指导和推进企业专利工作提供服务。二是建设专利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根据“河南省专利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方案”,应加快推进该系统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一方面,不断充实专利信息数据,加快信息更新,对专利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为河南专利事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尽快融入全国专利信息平台,同时加快地方网点建设,将电子政务与信息服务延伸到市。三是建设专利产业化(孵化)平台。应以专利技术为纽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把风险投资功能与孵化功能、风险投资资金与专利技术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筑专利产业化孵化平台,促进专利技术的实施与产业化进程。四是建设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按照国家专利产业化工程的总体部署,河南应建立若干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与全国其他省市区的交易中心共同形成一个诚信和低成本的全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服务体系,并打造成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公信力的全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网络平台,为专利技术供需各方,特别是非职务发明人和中小企业提供专利技术及产品展示、交易及系列相关服务。

4.切实保障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益。规定专利权所有单位在专利转让或许可他人实施后,可在税后收益中提取不低于30%作为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报酬。其中,专利权所有单位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可提取的比例不低于50%。或可参照上述比例,实行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技术入股。专利权所有单位自行实施专利的,在专利权有效期内,对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实施,可每年从税后收益中提取不低于5%作为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报酬。对外观设计专利的实施,可提取的比例不低于1%。

5.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区域示范的开展。河南新技术开发区、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市(县、区),要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充分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式和新机制。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托项目(编号:2010GFX001)的阶段性成果;河南工业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编号:2009BS059)资助]

上一篇:教育从娃娃抓起谁说的下一篇:天门山导游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