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沼气技术与发展前景

2024-10-14

浅谈农村沼气技术与发展前景(通用10篇)

浅谈农村沼气技术与发展前景 篇1

浅谈农村沼气技术与发展前景

详细阐述了新农村发展沼气的意义,探讨了厌氧发酵技术生产沼气的.原理、综合处理技术,并展望了农村沼气的发展前景.

作 者:毛传云 张建中  作者单位:毛传云(合肥市三十中学,安徽合肥,230001)

张建中(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01)

刊 名:安徽农学通报 英文刊名: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2009 15(21) 分类号:S216.4 关键词:厌氧发酵   沼气   环境保护  

 

浅谈农村沼气技术与发展前景 篇2

高坪区是传统农业县, 农村生活在很多地方还是老习惯。薪柴、秸杆以及煤炭等仍然是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之一, 同时由于当地农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乱砍滥伐现象较为严重, 因此经常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破坏了生态环境。农村沼气就是利用生物的发酵与分解产生甲烷即沼气。有机物质例如人畜的粪便、生活污水以及部分植物茎叶当中的微生物, 会在一定水分、温度和厌氧条件下进行发酵, 进而产生一种具有可燃性和清洁型的气体, 该种气体就是沼气。与此同时沼气还能够提供热量和电能, 用于炊事与照明。而发酵后沉淀的渣滓与液体也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能够充当有机肥料, 进而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根据资料显示在四川省中, 平均一口规格为8立方米的沼气池, 一年大约能够产生350立方米的沼气, 可以为农户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近八成左右的有效用能, 每年有10个月可基本满足农户需要, 可直接为农户减少燃料支出500~1200元, 加上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的收入和减少农药化肥的支出, 每年最少还能够增加850元以上节支收入。在农村地区使用沼气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 改善了空气质量, 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污染。通过推广“猪—沼—果”等循环经济模式, 带动生态养殖业、高效种植业和旅游观光业的发展, 通过将人畜禽粪便等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真正实现了无害化农业生产, 沼气替代了薪柴, 保护了森林植被, 有效巩固了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成果[1]。为社会提供丰富、优质的农产品,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 强化了农牧结合, 既能促进农业发展又能增强畜牧业的发展, 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增加农民了科技意识、环境保护意识, 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2 农村沼气主要问题

现在农村沼气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补助标准偏低, 在四川省, 新建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的直接建设成本为3500~4000元, 目前农村沼气项目每户补助1500元, 农户一次性现金投入较大, 加之外出务工人员较多, 劳动力缺乏, 不少农户有心无力, 建池积极性下降。二是后期管护滞后, 沼气是“三分建, 七分管”。沼气池建成后, 需要正常的管理和维护, 但由于农村青壮年很多外出务工, 不少家庭只有老人和小孩, 造成沼气池日常管理困难。三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大潮的影响, 许多技术员外出打工, 技术服务未跟上。四是综合利用率不高, 主要是发酵原料不足, 使用效果不佳, 缺少引导带动, 农民掌握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少, 造成有些沼气池年久失修, 影响了农民建池积极性[2]。

3 农村发展沼气发展的具体措施

投资渠道需进一步拓宽, 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增加资金投入力度, 为沼气池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3]。政府需要通过优化现有工作条件, 积极寻找更多的渠道如吸引民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并建立健全投入机制, 委派专人严格管理沼气建设专项资金, 确保每一分钱都能落实到位, 进而有效提升项目资金的使用率。

提高政策措施的完善程度, 并落实建设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鉴于在农村沼气发展建设当中涉及多项农业技术和工程措施, 因此政府需要分别从技术以及政策两个角度出发, 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之上, 推行一系列的相关优惠政策, 并以此为基础确保各项农业技术能够得到广泛的普及使用。

在用户集中区域内成立可以对其提供信息咨询预计技术维修服务功能的服务网点, 同时还可以向用户出售各种零配件, 不断满足其对于沼气使用的需求。另外, 还需要加大对沼气使用意义的推广及宣传力度, 通过举行农村集会并配合使用各种传播媒体方式譬如说喇叭、广播、电视等等, 帮助农户能够正确认识沼气, 了解沼气使用后能够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最终能够积极投身到沼气发展建设工作当中, 进而充分发挥沼气能够带来的综合效益[4]。此外还需要坚持建设与管理同步走的战略思想, 将原来的单一用气与建池转向至综合利用以及建设生态家园。在不断发展进步的科学技术帮助下, 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生态模式, 如“猪——沼——果”等等。对于沼气池建设工作需要严格注重其质量, 坚持质量与速度两手抓的原则, 确保沼气工程能够实现高质量, 并早日投入使用。而沼气工程建设离不开优秀的技术人员作为人才保障, 因此各级乡镇政府需要积极建立农村能源工作机构, 组织现有技术人员定期开展技术培训, 同时扩大服务网络范围, 使得更多的农户能够享受到沼气设施的维修、防护等服务。

建设沼气池需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结合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农户的使用需求合理建设沼气池型, 通过开展创造性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户的满意程度。而农户在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前需要规划并落实沼气池的建设工作, 在此过程中, 各级乡镇和土地主管部门可以事先安排好沼气池的规划与建设工作, 之后再对建房宅基地进行审批, 避免为农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摘要:农村沼气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惠民工程,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立足于南充市高坪区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建设, 分析有效利用沼气能源,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寻找与探析我区农村沼气建设, 推进我区沼气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豫.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区域适宜性与可持续性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2]黄振侠, 朱军平, 刘艳琴, 等.新农村沼气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以江西省吉安市农村沼气发展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 (3) :109-111.

[3]张艳丽.我国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可再生能源, 2004, 22 (4) :5-8.

浅谈农村沼气技术与发展前景 篇3

关键词:七星关;农村沼气技术;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4-09-2

1 七星关区农村沼气现状

1.1 沼气池保有量增大

20世纪60、70年代七星关区的农村沼气建设开始起步,但由于认识、技术等原因,未得到大的发展。直到2001年朱■基总理到贵州考察时,明确了从当年起,连续三年,国家每年给贵州5000万元财政转移支付发展户用沼气池,自此全省掀起了沼气池建设的热潮,七星关区也迎来了农村沼气推广普及的时机。期间相继实施了农业基本建设、国债资金、扩大内需、预算内投资等沼气建设项目,目前全区保有户用沼气池3.5万多座,规模养殖场中小型沼气工程31座,大型沼气工程3处,沼气用户覆盖率达11.7%。

1.2 国家项目资金引导,推动了社会投入的扩大,促进了基础设施的改善

从2001年的投入54万元到2011年的1500多万元,国家的资金投入有了极大的提高,目前七星关区农村沼气建设总投资达2.2亿元。国家共投入项目资金5600多万元,带动农户自筹建设资金16250万元,从而促进了七星关区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

1.3 农村沼气建设成效显著

1.3.1 推广沼气技术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推广农村沼气技术,改变了传统养殖方式,促进了养殖增收;提供优质沼肥,促进了种植业减支增效,并且使用沼气,节约了日常生活开支。同时推广农村沼气技术,在七星关区形成了清水铺、生机沿赤水河一线的“畜-沼-果”,小吉场、撒拉溪的“畜-沼-粮”等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带动了养殖业,调整了种植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成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1.3.2 推广农村沼气技术,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推动农村文明进步 推广农村沼气技术,开发可再生能源,一个8立方米沼气池年均可产沼气540.3立方米,可满足3口之家20个月的日常用能,可节柴3.5吨,相当于0.47公顷薪炭林的年生产量,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每个8~10.3立方米的沼气池,可提供沼肥16~20.3立方米, 而沼液和沼渣是优质、高效、无污染的有机肥, 可培肥地力,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另外,推广农村沼气技术,可改变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实现农村生活用能高效化、清洁化;可优化农村生活环境质量,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可改善农民精神面貌,促进农村社会环境进步。

2 制约七星关区农村沼气建设发展的因素

2.1 认识浅、意识差

农户和部分干部认为建沼气池,唯一的好处就是点点灯、煮煮饭,而七星关区煤丰富,且用电方便又便宜,建沼气没有必要。而未认识到建设沼气池,既是完善农户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农村净化环境,实现生产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需要;更未认识到开展“三沼”(即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产品质量,促进种养业的发展,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七星关区“三沼”综合利用的农户主动参与率不足35%,绝大部分农户仍然仅限于点灯、煮饭,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未能充分的发挥。

2.2 未形成具有独立法人的产业主体

七星关区农村沼气推广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农村户用型沼气池,是一种农民自给自足的形态;二是规模化的沼气工程,依附于养殖场而成立的,运营和管理处于从属地位,同时由于劳动力的转移,沼气池日常管理不到位,沼液、沼渣废弃,使“自给自足”的小型沼气工程受到影响。而且依托于规模养殖场的沼气工程,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一旦养殖场受挫,沼气工程所有的投资也将落空。这些都不能形成具有独立法人的产业主体,这是制约沼气利用的因素之一。

2.3 融资渠道单一,技术服务不到位

沼气的建设,资金的投入是关键。但是长期以来,沼气建设均采取农户自筹为主,政府的扶持为辅的模式,缺乏正规的资金筹集体系。目前七星关区的“一池三改”建设单元,需投入8000多元,而国家仅补助2000多元,农民需自筹6000元。而七星关区又是老少边穷地区,总体经济水平较低,地方财政无力配套,农民经济压力较大,多数农户只能建池,“三改”工程很难同步到位,沼气池的综合效益无法充分发挥;同时农村沼气建设的工作经费不足,导致各级政府特别是直接服务农民的基层组织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且群众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依赖性强。另外,全区目前仅设立了县级农村能源办,工作人员10人左右,也非专业人员。虽有沼气生产工107人,但也大部分流失,导致农村沼气建设技术指导难以到位。近几年来虽不断地探索乡村沼气服务体系的建立,但由于服务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建立起有效的服务网络,无法走正常的社会化服务之路。融资渠道的单一,技术服务不到位严重限制了沼气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4 没有形成农村沼气产业化的环境

要使沼气推向市场必须有政府或者企业一系列的扶持、引导以及激励政策,有了政府的政策以及法规作为支撑才能促进农民使用新技术,带动农民的积极性。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使沼气得以推广,将沼气转换成电力、热力,以解决能源危机,使沼气由“自给自足”走上市场化的“商品”,而这一过程中政策的保障是尤为重要的。

3 加快农村沼气建设发展的建议

3.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宣传,扩大农村沼气建设的知名度

农村沼气建设不仅仅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而且关系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农村沼气建设是一项“功在当前、利在千秋”的事业,因此,要注重对农村沼气技术、产品和示范项目建设的宣传,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提高知名度,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农村沼气事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转变群众和干部的观念,拓宽思路,克服传统思维的惯性,跳出就农村沼气抓农村沼气,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党中央和国家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决策为契机,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加强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积极推广农村能源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突出综合效益功能。

3.2 改变运营模式,使其成为独立的主体

农村沼气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沼气产业化,必须建立沼气服务公司,采用市场化的模式,进行统一管理。并建立沼气中心站,统一安装、统一收费,通过对养殖小区、养殖场的粪便实现区域化的管理,从而形成沼气产业化市场主体,保证沼气事业的持续发展。

3.3 建立正规的产业化融资机制,强化技术服务

政府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包括提供价格、补贴以及税收等优惠政策,以此吸引企业的参加和投入,使之能与银行合作,并纳入银行的政策性融资领域,增加资金投入,同时加强农村能源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保证农村沼气建设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世建,张水兰,陈宝昌.小沼气托起生态园: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出路对“苍溪模式”的调查与思考.江西农业学报,2007,19(6):156-158.

[2] 屠云章,吴兆流,张密.借鉴德国经验推动我国沼气工程发展[J].中国沼气,2012,(02):1-2.

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家园 篇4

——石桥镇党委、政府

石桥镇位于嘉禾县北面,面积57.84平方公里,人口3.4万人,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近年来,我镇立足实际,大力发展畜牧业,年出栏生猪10万余头,家禽38万只。为了将畜禽粪便这一“废物”变成“宝贝”,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文明新村”这一目标,把沼气建设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建设生态农业的载体,按照“小沼气,大产业”的思路,积极实施沼气工程,“猪一沼一鱼一菜一粮”五位一体的生态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我镇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自2006年以来,我镇新建沼气池850口,其中仅2010年完成220口,占全年任务的210%。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明确目标,突出一个“动”字。

一是行政推动,强化组织指导。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土地、财政、农业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的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沼气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李柏福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制订下发了农村沼气建设实施方案,选配了事业心、责任感强的专业干部,并将沼气池建设作为促推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范畴,明

1确职责和任务。同时,岐峰、周家、上坪、石古元等四个重点村也分别成立了沼气建设实施领导小组,在全镇上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推进机制和互动机制。为明确干部职责,按照“镇规划、村实施、组监督、户落实”的要求,镇政府与项目村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村在实行村干部包组包户责任制的同时,还与农户签订了“一池三改”合同书。为确保有序推进,真正把工作抓到点子上,把资金用到刀刃上,我们专门制定了《石桥镇社会主义新农村暨农村沼气建设实施意见》,制定了农村沼气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质量标准、进度要求和责任目标,对沼气池建设进行责任定位,消除工作“死角”,真正体现了“抓准、抓精、抓好”的要求。二是宣传发动,提高群众认识。大力宣传发展沼气的综合效益,用典型引导农户积极投入,建设和使用沼气。镇党委、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邀请县能源办技术人员现场讲解沼气使用技术,介绍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的效果。通过走访养殖户,现身说法,印发宣传资料,同农民算经济帐、环境帐、综合效益帐等办法,使广大农民认识了沼气的意义和作用。三是示范带动,调动工作激情。首先,干部带群众。为推广沼气生产和综合利用技术,我们确立了“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村支书、村委主任和妇女主任等带头建沼气池,通过他们带动家族、亲戚、邻里建池,采取稳步推进的办法,做到建设一处,成功一处,带动一处。岐峰村委主任刘华锋、石古元村委主任罗日生、上坪村支部书记廖日生、木牛村支部书记罗建民、文书罗朝喜等村干部建成投入使用沼气池后,各自村支两委班子就立即组织农户前去参观学习,使群众知道使用沼气不仅能照明、做饭,而且省钱又省事,方便实用,消除了心中疑虑,增强了建设沼气池的信心和决心。其次,先进带后进。对于发展慢的村,镇党委政府组织召开沼气现场会,让后进村到先进村学习参观。如组织石市、泮桥、村尾、仙江等发展慢的村干部群众到岐峰、周家、上坪、木牛去学习参观,开现场促进会,现场办公,现场讲解,现场宣传,有效促进了全镇沼气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加大投入,用活一个“奖”字

农村沼气建设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六小工程”之一,是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也是我镇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坚持国家确定的建设投资直接兑现到其他农户这一政策的前提下,为充分体现财政投资的引导作用,达到有效整合建池要素,圆满完成“一池三改”任务的建设目标,把国家投资政策和镇政府采取的“以奖代补”措施有机结合起来,镇里决定在项目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对达到要求和标准,并通过验收的“一池三改”户,每户补250元。对于进入农宅规划点,并使用沼气的农户,优先审批办理建房手续,同时对建筑营业税采取先征后部分返还的办法给予奖励。对缺劳动力的农户,村

里帮助备料,帮助运输,优先建池。通过一系优惠政策的扶持引导,极大的调动了农户建池的积极性,既保证了沼气建设有效资金投入,又缓解了“三改”投入对农户的压力,触动了农民迫切改善生活条件的兴奋点,激发了农民大力发展沼气建设的积极性。为保证用好以奖代补资金,我们专门制定了《石桥镇农村沼气建设奖补办法》,设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暨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基金,做到奖补资金落实,奖补标准明确,奖补对象公开,使奖补措施真正成为促进农村沼气建设的“助推器”。

三、讲求质量,强化一个“优”字。

(论文)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 篇5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杨玉中

(临夏州农村能源办公室731100)

【摘要】临夏州沼气建设从2003年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截止到2010年底,临夏州完成了“一池三改”沼气池91474户,普及率达到26%。农村沼气村级服务网点397个,县级服务网点1个。存在的问题:1.缺乏精确设计和科学配套;2.建设质量缺乏监管和竣工检验;3.沼气启动缺乏合理配料和指导;4.日常管理缺乏长效的服务机制;5.技术和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6.科研资金严重缺乏。对策:1.强化管理、科学建设;2.整合项目,突破投资不足的发展瓶颈;3.完善服务,持续发展;4.综合利用、长效发展;5.科技支撑、努力提高技术含量

【关键词】沼气 可持续 问题与对策

以农村户用沼气为主的新能源建设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改善农村能源短缺、资源浪费及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问题的重要举措。发展农村沼气对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已成为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新的亮点。

2003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联合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沼气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投资力度逐年加大。2010年农村沼气已列入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振兴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国家对农村沼气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随着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强化,今后农村沼气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

临夏州沼气建设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沼气建设方面的产业政策,在全州农村能源建设部门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之下,截止到2010年底,完成了“一池三改”沼气池91474户,普及率达到了26%。农村沼气村级服务网点397个,县级服务网点1个。各项目县(市)都有了能源办公室,管理干部87人。全州已培训了1186名沼气生产技工和379名后续服务维管人员,为项目的建设和后续服务提供技术保障。农村沼气建设呈现稳步、健康、持续发展的态势。

当前,全州农村沼气建设进入了建管并重、多元发展的新阶段。农村沼气建设数量不断扩大,管理机构和服务体系逐步建设健全,沼气功能进一步拓展,沼气产业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1,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精确设计和科学配套

户用沼气虽然小,但“麻雀虽小,五脏齐全”,也是需要“精确设计、精准建设、精细管理”的系统工程。建设一个“一池三改”沼气池需投资6500元左右,但中央投资仅有1500元,由于我州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户自筹资金困难,大部分地区只能保证沼气池本身建设,不能按照“系统工程”整体协调、科学配套的原则,进行“一池三改”的系统配套建设,难以实现“一池三改”的建设目标。而暖圈的建设直接影响着沼气的年使用时间和产气率。

养殖小区中小型沼气工程同样因为投资问题,部分地方采用对户用沼气池简单放大的办法来完成建设任务,对沼气工程系统缺乏整体精确设计,没有配套“原料清杂调质、系统保温增温、发酵传质搅拌、沼气净化贮存、沼肥贮存利用”等沼气工程必不可少的设施和装置。

1.2,建设质量缺乏监管和竣工检验

农村沼气建设量大面广,遍布千家万户,建设周期长、环节多、要求高,需要完成“规划放线、施工准备、土方施工、结构施工、密封施工、管网施工、设备安装、质量检验”等工序,每个工序都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成的沼气工程要满足整体结构强度合格和整体气密性合格的基本要求,来不得半点马虎。

由于建设任务数量过大,监管力量有限,部分地方不能按照沼气工程建设规律,进行严密的技术监督和管理,缺乏精准的施工工序质量标准和检验措施,导致部分技工随意施工,质量无法保证,投料后漏气不能使用。

1.3,沼气启动缺乏合理配料和指导

沼气发酵是专业性很强的生物工程,是复杂的微生物应用过程。只有有了大量的沼气微生物,并使各种类群的微生物得到最佳的生长条件,各种有机物原料才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沼气。沼气工程的正常、快速、高效启动制约和影响着沼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只有高度重视科学启动关,严格按照沼气发酵原理、工艺条件及操作规范进行科学配料和启动,才能保证沼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由于农村沼气建设数量大、时间紧、区域广、人力少,已建成的户用沼气池普遍存在着缺乏科学的原料配比和正确的启动指导,导致沼气池不产气或产气点不着,出现较多的启动故障。由于用户缺乏沼气发酵专业知识,因此无法处理这些故障,直接影响到沼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1.4,日常管理缺乏长效的服务机制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是沼气工程科学管理重要性的真实写照。只有构建科学规范、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管理机制,落实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专业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沼气系统管理规程科学管理,才能保证沼气系统永续、高效、均衡运行。

农村沼气长效运行不能依赖于政府的长期补助,而需要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市场机制。通过研究和制定优惠政策,采取产品后补助的方法,扶植沼气专业合作社和沼气专业公司的发展壮大,使其成为农村沼气长效运行的主力军。

我州已经建成沼气县级服务站1个,村级服务网点397个。村级服务网点的正常运行也因维管人员的报酬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而困难多多,维管人员普遍年龄过大,文化程度偏低,单纯的依靠市场运行是无法保持沼气的维修与管理的。

1.5,技术和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

农村沼气是多学科交叉和综合应用的系统工程,工作的性质决定了需要对从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全面、长效的专业培训。目前,通过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培训鉴定,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沼气生产工多为农民技工,尚缺乏对各级、不同层次的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和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考核机制,以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管理素质,适应农村沼气又快又好发展的需要。

1.6,科研资金严重缺乏

由于科研经费严重不足,我州对沼气池的产气规律没有进行过系统完整的研究测定,对适应临夏州建设的螺旋底池型、太阳能暖圈及多种发酵原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滞后,仅做了少量不全面的试验示范。因此,沼气池虽经过了多年建设,但没有形成基本的系列性技术资料,基础性试验系列资料严重缺乏,制约着临夏州沼气技术的进步和沼气建设的发展。由于没有沼气建设的科研资金投入,使建设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研究试验,而是靠老办法,旧经验来解决,科技含量不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池型得不到推广应用,沼气建设缺乏应有的创新机制。

2,对策

2.1,强化管理、科学建设

中小型沼气工程是涉及多学科、多技术、多设施、多装备的系统工程。科学规划、精确设计对于发挥农村沼气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尤为重要。中小型沼气工程规划设计应根据地域特点,因地制宜,精确设计,配套“原料清杂调质、系统保温增温、发酵传质搅拌、沼气净化贮存、沼肥贮存利用”等沼气工程必不可少的设施和装置,为工程长效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沼气工程建设阶段,应通过招投标机制,寻求有相应建设资质和施工资历的建设单位,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专业监理人员的监督下,按照专业规划设计单位设计的施工图纸进行科学施工;工程验收阶段,应按照国家标准,做好沼气工程和配套设施的质量检验工作,使其达到整体结构强度合格、整体气密性合格、装备操作方便的基本要求。

温度是制约沼气池产气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做到全年持续产气用气,必须对沼气池进行保温和增温。目前,农村沼气池通常通过采用太阳能畜禽舍、太阳能暖圈或和温棚进行保温增温,对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可在池体外加衬两层以上的厚塑料膜来提高池温。

采用螺旋底旋流布料式池型,利用其自身的大落差特殊结构,在产气与用气的过程中,使池底料液的产生流动,使原料不发生沉淀,实现动态发酵。

为保证沼气发酵微生物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使沼气工程产气正常持久,应按照沼气微生物生长繁殖规律,定时定量、科学合理地补充新鲜原料和营养元素,及时排出发酵剩余物用做肥料。沼气工程日常管理要避免只进不出,避免大进大出,连续均衡进出,选择适宜发酵负荷。除此之外,农村沼气精细管理还需要做好原料营养科学调配,发酵负荷合理调控,发酵原料pH值科学调控等日常管理工作。

2.2,整合项目,突破投资不足的发展瓶颈

在沼气项目的建设中,全州各县(市)在不同程度上整合了畜牧、发改、爱卫会等部门的建圈、改厕等项目,有效的克服了国家对沼气项目投入不足的困难,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项目正在从职能部门小范围的整合向州、县政府部门主动积极地协调整合过渡,使相关项目在申报阶段就实现了有机整合,提高了项目的整合程度。

项目整合应作为沼气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深入有效的探索研究,努力提高项目的整合程度,扩大项目的整合范围,从部门整合向政府协调整合过渡,将项目下达后的后期被动整合变为项目前期的主动整合,建立项目整合的长效机制,来突破沼气建设项目资金投入不足的发展瓶颈。

2.3,完善服务,持续发展

建设县、乡、村三级农村沼气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三级网络的服务功能要各有侧重,县级服务站要以技术支撑为中心任务,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解决沼气建设、使用中出

现的技术问题。乡级服务站要以“三沼”综合利用为重点,实现产业化发展。村级服务网点要以服务农户、维修管理为工作职责,保证农户沼气系统的正常产气使用。

建设一个高效运行、功能齐全的服务网络,提高农村沼气系统的使用率,延长沼气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沼气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实现农村沼气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4,综合利用、长效发展

农村沼气的生命力在于综合利用,要把综合利用作为服务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通过大力开展沼气循环农业,延长沼气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研究制定和公布沼肥施用技术规范,为开展综合利用奠定基础。充分发挥综合利用在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研究制定鼓励开展沼渣、沼液利用的政策措施,推出一批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傻瓜式”沼肥产品、配肥施用装备和应用技术,要将沼气产业化建设做为沼气可持续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进一步加快综合利用的步伐。

2.5,科技支撑、努力提高技术含量

沼气工程是连接养殖和种植的纽带,是现代循环农业建设的核心,随着农村沼气事业的发展,许多急需研究和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需要今后加大科学研究支持力度,予以重点研究和解决。这些技术包括:前后处理与厌氧消化一体化沼气装置及其工艺技术研究;沼气工程太阳能主动式加热和整体保温装备与技术研究;沼气发酵营养调配机理与高产发酵技术研究;沼气发酵剩余物综合利用装备与施用技术研究;沼肥特性及其对农作物品质和生产特性的影响研究;低温、高产沼气发酵菌株接种及其发酵工艺技术研究。

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是提高农村沼气建设科技含量的有效途径。根据地域特点,建设相应的产气规律测试试验点,并开展“三沼”综合利用的试验,不断总结、试验、示范和推广适合临夏州建设的池型和建设推广模式,对全面推动临夏州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浅谈农村沼气技术与发展前景 篇6

农村常用的家用沼气池池形一般为圆形、方形和长方形。实践证明以圆形池最好,目前修建也最多。

因为圆形或近似于圆形的沼气池与长方形池比较,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相同容积的沼气池,圆形比长方形的表面积小,省工、省料;第二,圆形池受力均匀,池体牢固,同一容积的沼气池,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圆形池比长方形池的池墙厚度小;第三,圆形沼气池的内壁没有直角,容易解决密封问题。

修建沼气池的基本技术农村家用沼气池是生产和贮存沼气的装置,它的质量好坏,结构和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能否产好、用好、管好沼气。因此,修建沼气池要做到设计合理,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坚固耐用,造价低廉。

有些地方由于缺乏经验,对于建池质量注意不够,以致池子建成后漏气、漏水,不能正常使用而成为“病态池”;有的沼气池容积过大、过深,有效利用率低,出料也不方便。实践证明,沼气池的结构要“圆”(圆形池)、“小”(容积小)、“浅”(池子深度浅);沼气池的布局,南方多采用“三结合”(厕所、猪圈、沼气池),北方多采用“四位一体”(厕所、猪圈、沼气池、太阳能温棚)。

修建沼气池需要的材料修建沼气池材料主要是水泥、沙、石子、砖,还需要一些混凝土预制构件或选用其它成型材料做进、出料管、池盖以及输配气管件、灯、灶具等。各地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修建沼气池的步骤1.查看地形,确定沼气池修建的位置;2.拟定施工方案,绘制施工图纸;3.准备建池材料;4.放线;5.挖土方;6.支模(外模和内模);7.混凝土浇捣,或砖砌筑,或预制混凝土大板组装;8.养护;9.拆模;10.回填土;11.密封层施工;12.输配气管件、灯、灶具安装;13.试压,验收。

农户修建沼气池容积沼气池容积的大小(一般指主池的净容积),应该根据每日发酵原料的品种、数量、用气量和产气率来确定,同时要考虑到沼肥的用量及用途。

在农村,按每人每天平均用气量0.3~0.4立方米,一个4口人的家庭,每天煮饭、点灯需用沼气1.5立方米左右。

如果使用质量好的沼气灯和沼气灶,耗气量还可以减少。根据实践,一般要求平均按一头猪的粪便量(约5公斤)入池发酵,即规划建造1立方米的有效容积估算。池容积可根据当地的气温、发酵原料来源等情况具体规划。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产气量比南方低,一般家用池选择8立方米或10立方米;按照这个标准修建的沼气池,管理得好,春、夏、秋三季所产生的沼气,除供煮饭、烧水、照明外还可有余,冬季气温下降,产气减少,仍可保证煮饭的需要。

修建沼气池应该知道的几个问题1.在相同容积和发酵条件下,浅池为什么比深池的产气率高?

首先,因为沼气池底部发酵原料多,菌种多,是产生沼气的主要部位。浅的圆池底增大了厌氧微生物与发酵原料的接触面积,所以产气比较高。其次,同一容积的池子,深度浅的池子,池底压力比深池相对小一些,有利于厌氧微生物的活动和气体的扩散。因此,在修建沼气池时,要适当增大池底部的直径,降低池子的深度(一般家庭用的沼气池,深度宜在2米左右),便于管理维修,提高产气量,又能减轻出料的劳动强度。当然,池子也不能过浅,过浅不利于冬季保温和沉淀粪便中的寄生虫卵。同时,由于池子过浅,池子的跨度越大,也会增加建池材料的用量和施工的难度。

至于寒冷地区修建沼气池的深度,必须修建在冻土层以下,或与太阳能温棚相结合(满足种植土层厚度即可)。

2.怎样检查沼气池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在建好沼气池后,都要对沼气池进行检查,除了在施工过程,对每道工序和施工的部分要按相关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检查外,池体完工后,就对沼气池各部分的几何尺寸进行复查,池体内表面应无蜂窝、麻面、裂纹、砂眼和孔隙,无渗水痕迹等明显缺陷,粉刷层不得有空壳和脱落。接下来最基本的和主要的检查是看沼气池有没有漏水、漏气。检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水试压法,另一种是气试压法。

(1)水试压法。向池内注水,水面至进出料管封口线水位时可停止加水,待池体湿透后标记水位线,观察12小时。

当水位无明显变化时,表明发酵间的进出料管水位线以下不漏水,才可进行试压。试压前,安装好活动盖,用泥和水密封好,在沼气出气管上接上气压表后继续向池内加水,当气压表水柱差达到10千帕(1000毫米水柱)时,停止加水,记录水位高度,稳压24小时,如果气压表水柱差下降0.3千帕(300毫米水柱)内,符合沼气池抗渗性能。(2)气试压法。第一步与水试压法相同。在确定池子不漏水之后,将进、出料管口及活动盖严格密封,装上气压表,向池内充气,当气压表压力升到8千帕时停止充气,并关好开关。稳压观察24小时,若气压表水柱差下降在0.24千帕以内,沼气池符合抗渗性能要求。

3.为什么要在沼气池上安装活动盖?

活动盖安装在沼气池的顶部,盖口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成人进、出沼气池为宜,一般直径为60~70厘米。

安装活动盖有以下好处:第一,当沼气池大换料或维修内部时,打开活动盖后,进、出料口与活动盖口相通,通过鼓风有利排出池内残存的气体,可以保证从事换料或维修人员的安全。同时,活动盖口透光面较大,操作方便。

第二,当池内发酵液表面结壳较厚,影响产气时,可以打开活动盖,打破粪壳,搅动粪液,使产气正常。第三,当池内气体压力过大,超过池子的设计压力,而压力表又失灵时(如管道受阻),沼气便将活动盖板自动顶开,从而降低池内气体压力,避免池体破裂。活动盖可用混凝土制成。

盖板的形状如保温瓶塞,也就是顶面直径大、底面直径小的圆形盖板。为了便于揭开,盖板的厚度不宜过大(一般在15厘米左右)。

安放时,盖板周围与盖口的接缝处用粘性较大的泥土粘结密封(事先将粘土加水拌成胶泥状),然后在井口圈内装满水,并经常补充,使粘土保持湿润,不干裂,以达到密封的要求。

4.沼气池的进料管与出料间合在一起为什么不好?

沼气池的进管是新鲜发酵原料入池的地方,出料间是取出经过发酵后肥料的地方。如果进料管与出料间合在一起,在平时少量出料时,就会把新入池的发酵原料取出使用,这既不能使新鲜原料得到充分发酵、产气,也不利于沉降、杀灭新鲜粪便中的寄生虫卵。因此,在修建沼气池时,进、出料间(管)一定要分开,并尽可能使它们安置在对称的位置上。5.出料间可以代替水压箱吗?

出料间是可以代替水压箱的。沼气池的出料间与主池相通,它的水位随气体的产生、消耗而升降,也可以使贮气箱内的沼气保持相对的压力,起到了水压箱的作用。出料间容积(家用水压式沼气池)一般可按沼气池日产气量的二分之一左右设计。

6.如何准备沼气发酵原料?

农村最主要的发酵原料是人畜粪便和秸秆,人畜粪便不需要进行预处理。而农作物秸秆由于难以消化,必须事先经过堆沤才有利于沼气发酵。

在北方由于气温低,宜采用坑式堆沤:首先将秸秆铡成3厘米(一寸长)左右,踩紧堆

成30厘米(一尺)厚左右,泼2%的石灰澄清液并加10%的粪水(即100公斤秸秆,用2公斤石灰澄清液,10公斤粪水)。照此方法铺3~4层,堆好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堆沤半月左右,便可作发酵原料。

7.农村哪些原料可作沼气发酵原料?

原料是产生沼气的物质基础,具备充足的发酵原料才能保证沼气发酵的持续运行。用于沼气发酵的原料主要是各种有机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人粪尿、水浮莲、树叶杂草等。用不同的原料时要注意碳、氮元素的配比。同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可作为沼气发酵原料。例如,桃叶、百部、盐类和刚消过毒的禽畜粪便等,都不能进入沼气池。它们对沼气发酵有较大的抑制作用,故不能作为沼气发酵原料。

8.农村沼气池的沼气发酵工艺有哪几种?

农村常见的发酵原料主要分为秸秆沼气发酵、全秸秆与人畜粪便混合沼气发酵和完全用人畜粪便沼气发酵原料3种。各种不同的发酵工艺,投料时原料的搭配比例和补料量不同。比如,采用全秸秆进行沼气发酵,在投料时可一次性将原料备齐,并采用浓度较高的发酵方法;采用秸秆与人畜粪便混合发酵,则秸秆与人畜粪便的比例按重量比宜为1∶1,在发酵进行过程中,多采用人畜粪便的补料方式;而完全采用人畜粪便进行沼气发酵时,在南方农村最初投料的发酵浓度指原料的干物质重量占酵料液重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浓度=(干物质重量/发酵液重量)×100%(控制在6%左右,在北方可以达到8%),在运行过程中采用间断补料或连续补料的方式进行沼气发酵。

9.如何估算沼气发酵原料的产量?

在农村以人畜粪便为发酵原料时,可以根据能提供多少发酵原料来决定修建沼气池的容积。一般来说,一个成年人一年可排粪尿600公斤左右,禽畜粪便的排泄量(此数据供参考)为:猪:(体重40~50公斤)2.0~2.5公斤/(天•头);牛:18~20公斤/(天•头);鸡:0.1~0.2公斤/(天•只);羊:2公斤/(天•只)。

长治市农村沼气发展现状与对策 篇7

1.1 农村户用沼气

从2003年到2010年, 长治市先后承担农村户用沼气国债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新农村建设项目和拉动内需项目等沼气建设任务, 累计发展户用沼气6.7万户。此次共抽样调查8 653户, 情况如下。

1.1.1 建设情况改厕的有856户, 占9%;改圈的有

1 933户, 占22%;改厨的有2 964户, 占34%;采取保温措施的有2 001户, 占23%。

1.1.2 原料情况

有原料来源的有4 623户, 占53%, 还有近50%的用户因没有原料而无法正常使用。在有原料的4 623户中, 自有原料2 702户, 占58%;外购原料1 921户, 占42%。以粪便为原料的有4 400户, 占95%;以秸秆为原料的有223户, 占5%。

1.1.3 使用情况

正常使用沼气的有4 557户, 占53%;间歇使用的有1 952户, 占23%;弃用沼气的有1 989户, 占23%;沼气报废的有155户, 占1%。

造成间歇使用沼气的原因, 一是由于冬季农户用炉烧煤取暖, 同时解决了做饭问题, 造成沼气冬季暂停使用的共有557户, 占间歇使用的28.5%。二是农户没有养殖项目, 靠外购或其他途径获取原料, 造成沼气时用时不用的共有642户, 占33%。三是因短期外出打工停用的有393户, 占20%。四是自我管护不当停用的有274户, 占14%。五是施工质量有问题或出现漏水、漏气等故障未排除停用的有86户, 占4%。

造成弃用的原因是:有1.7%的用户承担不起服务费而弃用;有11%农户因常年外出务工而弃用;有11%的用户由于有电能、型煤、液化气等替代能源而弃用。

造成报废的原因:一是由于自然灾害造成池体严重损坏成为报废池的有8户。二是由于住房搬迁, 沼气池长期无人管理形成报废池的有144户。三是沼气池超过使用年限而报废的有3户。

1.1.4 沼肥利用情况

能利用沼肥的有4 325户, 占50%;丢弃沼肥的有4 328户, 也占50%。这说明有一半的用户对沼肥的利用价值认识不够, 沼气利用还只停留在用气做饭阶段, 这也是导致沼气池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1.1.5 技术服务情况

受过沼气技术服务的有3 151户, 占36%, 服务付费的123户, 占4%, 对服务满意的2 846户, 占90%。对服务满意表明了沼气用户对技术服务的需求和对服务水平的认可;有64%的沼气用户没有享受过服务, 说明服务体系还不普及和完善, 影响沼气池的使用率;受服务的用户付费率极低, 服务人员得不到相应报酬, 成为服务人员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1.1.6 农户满意度

对户用沼气评价好的有5 552户, 占64%;评价一般的有3 080户, 占35%;评价不好的21户, 占1%。用户满意度高, 表明沼气在农村是受欢迎的, 农户发展沼气是有积极性的。

1.2 大中型沼气工程

从2007年到2009年共申报、批复实施大中型沼气工程14座。此次抽样调查了7座。

1.2.1 建设情况“一池三建”工程基本完成的有6座, 发

酵装置单体容积平均550 m3, 平均投资265万元, 具备供气条件的有5座, 计划供气总户数3 600户。

1.2.2 养殖情况

6座大型沼气工程的发酵原料来自养猪场, 平均年出栏1.32万头;1座沼气工程的发酵原料来自养鸡场, 年存栏35万只。

1.2.3 沼气使用情况企业自用和给农户供气的有5座, 兼有发电的有1座, 实际供气1 823户, 平均收费1.5元/m3。

1.2.4 沼肥利用情况已运行的5座大型沼气工程, 沼渣、沼液肥都得到了利用。

1.3 农村沼气服务网点

1.3.1 基本情况

全市共建设农村沼气服务网点292个, 此次抽样调查48个, 每个网点平均覆盖农户约250户, 覆盖农户在500户以上的网点有2个。

1.3.2 建设情况

在48个沼气服务网点中, 在平原农户较集中区的有15个, 占31%;在山区农户分散区的有33个, 占69%。符合“六个一”建设标准、网点硬件齐全的有32个, 占67%, 其余16个网点没有原料处理贮存装置, 占33%。

1.3.3 网点运行机制

48个网点中, 以个体承包为主的有28个, 占58%;协会领办有4个, 占8%;村委会代办有16个, 占34%。

1.3.4 网点运营情况

正常运营的网点有42个, 占87.5%, 不运营的有6个, 占12.5%。在正常运营的42个网点中, 年均入户维修92次, 年均进料47次, 出料64次, 平均进出料收费32元。据测算, 一个沼气服务网点正常运行需2个技术员, 每年平均运营成本约为9 733元, 而目前仅靠进出料收取服务费32元, 每年进出料111次, 平均年收入3 552元, 除去油钱、房租等收入所剩无几, 技术员为了维持生活, 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 如此一来, 又使服务跟不上, 极大地影响了沼气池的使用率。

2 今后农村沼气发展的对策建议

截至2010年年底, 长治市已累计发展以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用户9.6万户, 受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户住房趋于集中和宅基地减少等因素影响, 农村户用沼气已基本趋于饱和。今后, 一是要由户用沼气逐步向大中小型沼气集中供气方向发展;二是要在完善服务体系和提高服务能力水平上下功夫;三是努力管好用好沼气池, 提高沼气的综合效益, 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2.1 加快发展大中型沼气

要依托规模化养殖场或养殖专业户, 积极发展以“集中原料、集中供气、集中管理”为主导的大中小型沼气工程, 对沼气供应站要实行政府补贴的物业化管理。

2.2 加大沼气宣传培训力度

要把沼气使用与管理技术培训与阳光工程、科技培训结合起来, 使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要普及沼气管理及安全使用知识, 让建池农户自己掌握简单的管理维修技术, 确保安全正常使用。

2.3 提高沼气综合利用效益

大力开展“三沼”综合利用, 利用沼渣、沼液喂猪、育菇和种植蔬菜、粮食、瓜果等作物, 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通过大力开展以沼气为纽带的“三沼”综合利用, 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延长沼气产业链条, 使沼气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得到充分体现。

2.4 加强沼气池的越冬管理

引导农户加强沼气池的越冬管理, 采取“秸秆覆盖+塑料薄膜+土层覆盖”、“太阳能暖圈”、“太阳能小拱棚”、“保温池” (以沼气池为中心建40 cm高的圆形池:“池内秸秆”+薄膜或土层覆盖等) 、“保温沟”等保温技术措施, 确保沼气池安全越冬。

2.5 推广秸秆发酵产气新技术

除人畜粪便作为沼气发酵原料之外, 农村秸秆 (谷草、谷壳、麸皮、麦秆、玉米秆、青草等) 经过轧碎、堆沤处理,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也可作为沼气产气的重要原料。要尽快把这项技术推广到沼气用户中, 以弥补人畜粪便少而造成原料不足的缺陷。

2.6 提升沼气服务水平

科学合理安排服务网点, 确保本区域内所有农户都能享受到及时快捷的服务。要加强对服务网点的管理, 提升服务人员素质, 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将服务网点的运行费用纳入财政补助范围, 解决当前沼气服务网点存在的管理运行费用不足、运行难以保障等问题。

2.7 建立沼气用户回访长效机制

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 建立沼气用户回访工作制度化的长效机制, 确保农村沼气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能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当前的世界性能源紧缺问题, 我国在寻找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方面做了许多努力, “沼气”就是其中重要一项。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近期对全市农村沼气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浅谈农村沼气技术与发展前景 篇8

关键词:农村沼气;能源建设;技术效益

中图分类号:F323.2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44-1

1 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改变农村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沼气具有原料来源丰富、造价低廉、热效率高、清洁卫生等,还可以综合利用。沼气的开发和利用,在发展新能源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减少煤电薪柴等传统能源消耗,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有利于农村能源消耗结构。

1.2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改变农业循环体系

在生态循环系统中包括许多相应或相斥的环节,每个环节的产物和废物的输出,往往成为另一环节的原料输入。从目前的农业循环来看,将谷物所产的秸秆直接烧掉,或直接用于还田或用作饲料后将畜粪作肥料的习惯做法,都未能充分利用农业生物产物的能量和物质,这样的农业循环是不完全的。假如在上述循环中加入沼气应用环节,就成为比较完善的区域封闭的循环体系,可以加速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发展,比较充分地利用农业生物产物的能量和物质,比较合理地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1.3 有利于保护环境,改善农村卫生

沼气是一种污染非常少的卫生能源,完全燃烧后既无烟又无灰,也不会造成公害,他将人畜粪便、有机污水、污物等疾病传播源、污染源投入沼气池中密闭发酵,可将寄生虫卵和致病菌大部分杀死。阴沟积污、路边野粪都投到沼气池中,净化了环境,改善了农村卫生面貌,因此,发展农村沼气事业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村卫生,更有利于保护和净化环境。

2 发展农村沼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

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发展农村沼气,是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良性循环的首要任务。根据我市农村沼气建设的实施过程和发展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论述。

2.1 加强九台市沼气建设的规划和布局

九台市地处吉长两市之间,气候条件优越,自然物资丰实,因此,发展沼气这种新兴的生物质能源,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而沼气本身又有原料来源丰富、改善环境卫生,保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等方面的优点,因此发展沼气是战略问题,他关系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改良土壤、保持水土:关系到农、林、牧、副、渔生产的发展,也关系到改善农民生活和提高农村科学文化水平等重大问题。全面推广“一池三改”、“四位一体”的模式。

2.2 做好后续服务,切实保证沼气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发展农村沼气,后续服务是关键。因此,要提升服务质量,做好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机制,保证服务跟踪,同时还要做好定期的检查维修工作,确保沼气建设的顺利进行。

3 沼气池综合利用的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效益

3.1 直接经济效益

以一个八立方米的沼气池为例,有效使用期10年以上。一年可出沼气水肥(发酵液)10~15吨(相当于40~80Kg硫酸铵或20~40kg过磷酸钙)和沼渣1吨左右(相当于50kg磷酸铵或25Kg过磷酸钙),年产沼气600~700立方米,沼气、沼渣、沼液均可充分利用。沼气用作日常炊事,供全家一日三餐,年平均节煤1吨左右或薪柴2000公斤左右,节省燃料可达1600多元;沼渣、沼液用做肥料,节约化肥约400元左右;用沼液代替农药,进行喷施,防止农作物病虫害,年可节约农药开支200多元,综上分析,一年中,一口8立方米沼气池可为农民节省开支2000元左右。

3.2 生态效益

发展沼气可推动农业向无污染的方向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2.1 减少有机农药使用量和残留污染 施用沼肥或叶面喷洒沼液,能使作物基本不发生病虫害,可以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生产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3.2.2 消除环境污染 沼气本身是污染较少的卫生能源,不仅可以改善农村卫生,也有利于保护和净化环境。

3.2.3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增加有机质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施用有机质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广大农民十分重视积造和施用有机质肥料。有机质肥料能为作物提供比较全面的养分,如N、P、K、Ca及微量元素等,其中丰富的有机质又能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起到改良土壤,提高肥力的作用。加强沼气建设为农村积造和施用有机肥料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具有重要意义。

3.2.4 减少生态人为破坏 建设沼气池解决了农民生活能源,可减少对薪柴的砍伐量,减轻农田及草场压力,增加牲畜的饲料来源,有利于保护自然植被。

3.3 社会收益

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沼气技术人才;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可以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无公害农产品。

通过分析,以上三项受益显著,足以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力求大力发展沼气事业。

4 结束语

建设农村沼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是国家促进农业更好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证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沼气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的新途径,不仅对扩大农村能源、解决农村千家万户烧柴困难发挥重大作用,而且对维护生态平衡,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搞好环境卫生,增加优质有机肥料,促进农牧业发展,扩大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生产都起着积极作用。因此,發展农村户用沼气是一件利国利民一举多得的大好事。近年来,国家在开展农村沼气事业的建设中颁布了多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大大地促进了农村沼气事业的发展。

浅谈农村沼气技术与发展前景 篇9

沼气在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沼气作为一种可再生洁净能源可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减少农村薪材需求量,有利于封山育林.以沼气为纽带,把种养业和种植业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农业资源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施有特色的`生态农业工程.沼气厌氧发酵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方法.发展沼气对确保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 者:曹艳云 作者单位: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01刊 名:广西林业科学英文刊名:GUANGXI FORESTRY SCIENCE年,卷(期):30(3)分类号:F3关键词:沼气 能源 生态农业 绿色经营 可持续发展

浅谈农村沼气技术与发展前景 篇10

我国垃圾沼气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http:///show.php?contentid=198526 2011-11-10 09:55:33 中国能源网 微博评论浏览次数:0字号:T|T【中国能源网讯】以“推动中国气体能源产业发展和国际化合作”为主题的“2011第二届中国国际气体能源峰会暨生物天然气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于2011年11月10-11日在著名的中华古文化发源地----河南安阳隆重召开。以下为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调查研究部主任严新宝的发言: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据统计,目前中国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资源损失价值在250-300亿元,如采用分类收集处理,实现垃圾资源化,每年可创产值至少2500亿元以上。垃圾就是一种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充分利用它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利润和生态利益。《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9号]指出,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激增,垃圾处理能力相对不足,一些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和社会稳定。还指出,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提出全面推广“生物处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方式。因此,如何全面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水平,提高垃圾综合利用价值,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等已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新能源企业发展气体清洁能源的一次重要历史机遇。

(一)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的趋势

生物天然气是指从生物质转化而来的燃气,与天然气的性质相当,且具备绿色、清洁、环保、可持续等特性,包括沼气、合成气和氢气。目前只有沼气具有成本优势,所以一般所说的生物燃气主要是指沼气。近年来,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越来越重视生物燃气的应用,已经开始规模应用于热电联供、管道燃气、交通燃料等。德国制备生物燃气的原料主要为能源植物和畜禽粪便,多采用高浓度混合存储气一体化发酵罐体,用途由直接驱动发电机组进行热电联产,开始向管道生物天然气、车用燃气方向转变,并制定了到2020年、2030年生物燃气产量分别达到6亿和10亿立方米的发展目标。瑞典在全球率先开发车用生物天然气,制备生物燃气的主要原料是城市生活污水污泥,餐厨垃圾以及食品工业废物。从1996年起开始使用以生物燃气为动力的公交车。目前,瑞典境内生物燃气总产量的1/4净化提纯后作车用燃料,用量已超过天然气,2009使用生物天然气的车辆已有2.3万辆,加气站104个。

欧洲生物燃气的发展得益于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和优惠税收政策的支持,并且为促进生物燃气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德国开始重新调整政策,发挥生物能源环境友好、可持续与能源积极作用。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生物燃气工程科技创新的经验、做法和产业政策对我国生物燃气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生物燃气技术世界领先,但其生物燃气的资源潜力却无法与中国相比。我国沼气使用规模、技术推广水平,在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可用于生物燃气的资源特别富集,其中,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排在世界前列,我国政府对垃圾资源化和清洁新能源产业的高度重视,发展垃圾生物燃气产业具有得天独厚优势,全国大中型沼气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中丹共建的安阳“国内首个生物天然气工业化车用燃料应用示范性工程”建成投产,世界最大的“畜禽类沼气发电厂”在内蒙古正式投产等等,以上都充分表明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潜力巨大,发展趋势如火如荼,将成为新能源领域中的一支新生力量,正在异军突起,推动着绿色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二)发展垃圾沼气是垃圾资源化的重要选择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有填埋、焚烧和堆肥。填埋需要建设大型的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广,填埋技术操作相对简单,投资费用和处理费用较低,但填埋后的垃圾同样也会发生反应在地下生成沼气及各类有害气体,造成对可开发利用的二次能源的极大浪费,而流失的沼气和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并对臭氧层造成了破坏,填埋垃圾产生的沼气中富含甲烷,而甲烷对大气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垃圾填埋场逸出沼气的无序排放对环境的破坏将是非常严重的,如果防渗技术不够,还将导致潜在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渗好的填埋场所产生的渗滤液需经脱氮、除磷、好氧处理达标后排放,需消耗大量能源和资金。根据国发〔2011〕9号文规定:“土地资源和污染控制条件较好的城市可采用填埋处理技术”,未来这种技术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部分城市也将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并建设垃圾焚烧电厂,将垃圾转换成电能,利用垃圾焚烧发电虽然有效处理了垃圾,但在焚烧发电过程中,会通过烟气排放出二恶英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据动物实验已经表明,1克的二恶英就足以杀死1万人。

垃圾堆肥能将垃圾中有机物部分转化成土壤改良剂成分,可用于园林绿化,花卉用肥等,但是好氧堆肥将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既未将这部分资源充分利用,也造成温室气体的排放,垃圾堆肥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反应速度慢,市场还需进一步开发扩展。

从以上城市垃圾处理方式不难发现其中都存在弊端,利用城市垃圾生成沼气再加以利用的方法是比较可取的,也是培育气体能源的新突破点。在传统能源日趋枯竭、环境气候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沼气作为新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利用垃圾生成的沼气再经过净化、加压等工艺处理后,既可以用来发电并入电网,也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用作居民燃气以及用作工业燃料、车用燃料,生成沼气后的沼气渣则可送到堆肥厂制成有机肥料,可将城市垃圾沼气发电与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相结合,在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城市采用沼气作为分布式能源站的燃料,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提高城市资源循环利用率。城市垃圾沼气作为一种新型的再生性能源,沼气潜藏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三)我国城市垃圾沼气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城市垃圾沼气产业正在逐步兴起,正在从分散建设管理向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转变,迫切需要在政策、资金、技术、服务、规范以及统筹协调上确定新的原则和措施,以利于城市垃圾沼气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现针对我国城市垃圾沼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国家和地方尽快出台城市垃圾处理实施细则,并利用财政政策进行引导。

目前制约城市有机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原料保障和处理补贴。关于原料保障,国发〔2011〕9号文中明确要求:城市“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监管体制机制”,确保垃圾实现无公害化处理,防止出现地沟油和垃圾猪等问题。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要么没有完善的城市垃圾强制处理政策,要么执行不严格,建议出台细则文件,规定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市政污泥等进行定点处理,同时对处理技术进行指导。国家没有统一的垃圾处理补贴政策,“十二五”规划中关于环境保护部分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目前国内只是对污水和生活垃圾有处理补贴机制,对于餐厨垃圾、公厕粪便和市政污泥等均没有具体规定,建议相关部委引导地方政府按照自己的财政能力制定相关处理补贴政策和收费政策,强化对利用有机废弃物生产生物天然气的企业予以政策补贴,通过经济手段来使有机垃圾处理厂能够正常盈利,形成良性循环。

2、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完善税收支持政策。

垃圾处理项目属于市政项目,投资额度大、投资回收期长,单靠企业自身的能力很难为继。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对企业的融资困难,建议国家在政策性贷款及商业长期贷款方面支持从事垃圾处理的企业。扶持鼓励各类企业以各种投资方式来发展城市垃圾沼气产业,这样既可增加能源,减少污染,又能增加就业,但政府要按区域垃圾量进行规划,防止一哄而上。

在税收方面,目前垃圾沼气产业只能享受到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的政策,而这一政策在短期内还无法使企业受益,在增值税方面,财政部财税[2008]156号文规定“销售利用垃圾发酵产生的沼气生产增值的电力或者热力实行免征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这一政策一方面需要发电并网方可受惠,无法实现并网的则很难享受,另一方面,对于车用沼气方面却没有具体规定,从事车用沼气生产的企业至今也无法享受到这一政策,应将税收支持范围从沼气发电扩大到沼气民用、沼气车用和沼气工业应用。城市垃圾沼气产业属于公共服务事业,能否考虑实行免税,政府也可以按他们处理的垃圾量,每吨给予若干垃圾处理费或实行垃圾处理收费制。

3、将对农村沼气工程的支持政策推广到城市垃圾沼气,促进城市垃圾处理与沼气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中央累计投入农村沼气建设资金212亿,沼气行业已形成完善的工作体系。国家为支持农村沼气发展,制定了很多支持政策,其中包括《国债资金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农村能源基本建设项目》和《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农村能源项目》等支持政策。如《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农村能源项目》就规定“包括户用沼气、小型沼气工程、秸秆气集中供热工程等项目区每建一个8-10立方米的沼气池,国家补助资金400元;存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建一处向100户居民供气的小型沼气工程,国家补助资金10万元”,这些政策对于农村沼气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城市垃圾沼气发展正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能否考虑将这些发展农村沼气已经十分有效的补贴政策应用到城市垃圾沼气的发展之中,从而促进城市垃圾沼气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4、确定若干城市垃圾沼气典型试点项目,以点带面联动发展,并从整个产业链角度来支持城市垃圾沼气产业的发展。虽然中国农村沼气发展的历史很长,但城市垃圾沼气产业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无论是政策还是技术,很多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能够将具有先进技术和典型代表性的企业或项目列为城市垃圾沼气示范项目,一方面从政策上鼓励进行相关创新实践,另一方面将实践与探索经验推广到全省及全国。

在沼气产业比较发达的欧洲,从垃圾处理,到生产沼气、有机肥,再到市场销售,从技术研发,到设备制造,再到标准化体系建立,已经形成了一条相当完整的产业链,在产业链中,处于各个链条中的各个企业分工协作,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整体的协同效应非常明显。目前,我国这样的产业链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上游是各类养殖场、污水处理厂、餐饮酒店,而下游则是加气站、农田等,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性,导致企业原料难得,产品难销,大大影响了企业的效率。国家在设备加工制造和工程建设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也是目前垃圾处理行业相对比较混乱,无法形成有序发展的重要原因。

要推动中国城市垃圾沼气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应从产业链角度来统筹规划,垃圾资源回收利用整个产业化链条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一整套的科学体系,在上游强制要求垃圾无害化处理来保证原料(如国家出台餐厨垃圾处理等相关规定,但如:鸡粪、猪粪、牛粪、秸秆等国家没有明文规定的有机废弃物就难以收集,而恰是这些垃圾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中游支持技术创新(如:对城市沼气技术创新设立奖励,加大对沼气提纯压缩、管道输送和罐装使用的研发力度,拓展沼气用途)、装备制造(如:完善各项标准体系、补贴机制、税收优惠),在下游对产品销售进行支持(如:对沼气车用项目优先给予加气站指标,对沼气发电消除并网障碍,有机肥实行必要补贴或优先采购),从而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圈。

根据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着重发展城市垃圾沼气产业,我国城市垃圾沼气产业前景巨大,发展城市垃圾沼气不仅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还有助于处理城市每天产生的大量垃圾,解决城市污染问题,同时,也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加快完善各项配套政策,促进垃圾沼气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上一篇:初中化学的五步教学法下一篇:用Dreyfus模型来指导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