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学

2024-07-25

计算机网络教学(精选8篇)

计算机网络教学 篇1

有关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论文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

计算机网络教学探究

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为信息时代的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我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教学活动成为可能。它的产生,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而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支援和配合。

所谓网络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网络资源,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需要了解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特点、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网络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的主要特点,就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获取知识,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客观条件。

1.网络教学过程的自主性;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一般由教师选定,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完全相同。可以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没有自主性。在网络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大量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源,从中选择他们所需的学习材料,而且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的安排学习计划,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使有能力的学生能在相同条件下获取到更多的知识。

2.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内容均由教师事先安排好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同学之间也基本上没有交流,更别谈协同学习,这是一种单向的交流。而在网络教学模式下,这种情况得到了改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既获取了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3.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丰富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时,除了可以使用本校教师制作的课件等教学资源外,也可以在网上找到大量的其他教育工作者制作的教学资源,通过对比,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来学习。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互通有无,共享优秀的教学资源。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集体教学模式和自主学习模式。1.集体教学模式;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待任务情景。利用计算机迅速和反馈及时的特点,答疑解难。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学生出现疑难问题,可用电子举手。教师通过监视管理功能,选定有疑难问题的部分学生,组成一个特定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利用语音对话、BBS

论坛、留言簿、公告栏等展开讨论、进行交流。教师同时也可接受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解疑,为他们提供帮助。利用广播功能,可以对典型错误在小组或全班进行广播,迅速进行纠正,以引起学生注意。对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小组或全班广播后进行表扬或肯定,以供同学学习和借鉴。

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促进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对教师来说,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2.自主学习模式;该模式是利用服务器功能,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学生利用服务器站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一个服务器站点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学生可以共享服务器站点上的大量信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个别学习,使课堂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三、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网络教学有它的优越性,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应正视这些问题,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1.课堂容量问题;为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有关人员在网络上放置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是却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丰富的资料让学生眼花缭乱,又是背景资料、又是电子板书、又是图片、又是相关链接资料等。学生连浏览一遍都来不及,更别提做笔记、分析、思考、判断、吸收、综合、消化了,结果出现了学生无从下手、漫无目的、阅读随意的现象。这实际上是使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处于一种严重失控状态。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课堂教学容量的认识走进了误区。我们知道课堂上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容量是不可能无限制扩张的。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接受、能消化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增大信息容量不应该作为网络教学的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才是目标。作为教师,要处理好网络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网络知识如果局限于现有教材,它就变成了电子课本;网络知识如果完全脱离了教材,它又变成了无源之水。网络只是教学的工具和手段,在运用其进行教学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突出主题、重点、难点,不能为了学生的兴趣而随心所欲。所以,只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掌握好课堂容量,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2.自主学习问题;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减少了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在阅读过程中不加干涉。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学生随意阅读该不该干涉呢?这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吗?这是网络教学实践中让人感到困惑的又一个问题。

网络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头脑里自行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和资源组织者的角

色。网络教学中如果是良性的交流互动,教师的作用非但不会削弱,反而会增强。比如在阅读、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个别同学调节阅读进度、对讨论过程中的错误概念及时纠正,发现讨论过程中学生高质量的论证分析可以提醒大家关注,在线指导解决同学的疑问等等。所以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位。

3.情感互动问题;如何在教学中解决情感互动问题,思想教育功能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体现?笔者认为,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是水火不容、有你没我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情感升华就会在有声与无声之间达到潜滋暗涨。比如:开始上课时播放一段音像资料、课中穿插一段生动的讲述、课尾同学之间通过语言展开激烈的思想交锋等等,都可以起到情感互动的作用。因此解决网络环境下的情感互动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可做必要的补充。

4.网络教学难以推广的问题;网络教学对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学校没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没有接入互联网就无法正常开展网络教学活动。

我们对网络教学认识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个过程,新的学习方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变革的,这种变化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很低廉的成本建设一个小型的实践环境开始网络教学的探索。当然,随着我们实践的深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教学的物理条件会得到改善的。即便由于经济困难,无法大规模

开展网络教学,只要我们在小规模网络教学的实践探索过程中转变了教育观念、提升了教学水平,这同样可以视为网络教学实践探索的有益效果。

从学校层面来看,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相比,网络教学对技术的依赖不高。我们应充分运用已有的公网资源,充分运用已有的权威机构专业网站、个人特色网站,充分运用通用软件,技术复杂的事情交给个别专业人员去做,教师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探究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上、更多地集中在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辅导上。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教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这个新生事物有着许多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点。但是我们在推广网络教学的同时,也不能盲目的否定传统教学模式,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我们要依托网络,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使网络教学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网络教学 篇2

信息科技的发展使全球资源网络化共享化, 它提供的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也给信息时代的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现代教育也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 实现网络化教育。

网络教学是指利用已经普及的电脑和宽带网络等硬件环境, 依托专业的网络现场教学平台, 实现异地、同时、实时、互动教学和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简单的说就是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这种创造性、开放性的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发挥了教师在教学当中的主导作用, 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资源,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我们就有必要了解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特点。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特点

1、网络教学的交互性, 发挥学生在网络教学中的自主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上课主要是由教师制定教学内容, 所有学生所受的教学进度和获得的知识是完全一样的, 在教学活动当中没有自主性。而在网络教学的模式在,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身所需从网络上获取丰富的, 图文并茂的学习信息, 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 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 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方式进行, 这种交互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当中及时了解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及时调整学习状态, 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2、教学资源的共享性。

当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时除了使用本班教师制作的课件之外, 也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其他的教学资源, 通过比对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神奇的网络,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能力, 以及个性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不仅仅是对传统型教育模式的颠覆, 也是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3、网络教学表达方式的多元化。

网络能提供文本与超文本一体化, 抽象与具体的知识和信息的一体化, 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表达与真实意思一致的事实, 通过多媒体网络以各种方式传递信息, 并通过各种形式将内容传达给学生, 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各种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想建构。

4、网络教学方式的先进化。

传统的班级式教学是集体化的教学, 不适应学生个体的特点和发展, 学生在学习中扮演的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导。而网络教学是把集体化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 由教师掌控课堂气氛和走向, 把握大纲, 而学生在此框架内根据自身情况自由安排学习方式、进度、难度, 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学习主体。

5、针对个体, 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个体存在的特点不同, 传统的教学无法满足和照顾到每个学生, 而网络教学针对此点, 将多媒体网络带进课堂, 把生活中不同的现象和事例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等, 这不仅是满足了单个学生的个体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6、教学内容范围的扩大化。

网络教学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视频、通讯工具等各种新媒体技术实现互动式教学。在网络上可以找到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资料并进行查阅和下载, 学生也可以跟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探讨, 这样无形中也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

三、网络教学的发展前景和隐忧

1、网络教学发展前景

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 传统的教育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学校教学的日益完善, 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 给网络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开展网络教学是发展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也是这个时代的需要。随着我国素质化教育和信息化进程的推进, 网络教学将会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我们要以校园网为依托, 创造数字化的校园氛围, 全面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一项重大决策。通过开展网络教学将给学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带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化。学校应尽其所能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大胆涉足到网络教学中去。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课堂教学优势的全盘否定, 学校必须要充分发挥其传统课堂教学中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情感氛围, 注重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完善与优化。只有这样, 才能在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并两者共同作用下达到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最佳状态, 为二十一世纪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2、网络教学发展隐忧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开展过程中, 存在一些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一是, 网络教学活动对于教学设备有着一定的硬性要求, 即学校要有足够的计算机而且还要有互联网的接入。可是我们对于网络教学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 这样新的教学方式并非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这个转型是需要经过一定的累积, 要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改变的一个历程。我们可以先行尝试建设一个小规模的实验室来推行这项教学活动。伴随着我们教学工作的逐步发展以及大家对于网络重要性认识的提升, 我们开展网络教学的硬件要求很快就能够达到。再者, 即使是因为经费短缺等原因无法适用大规模的网络教学活动, 我们也可以同样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改变, 并提升我们教学的水平。二是, 如果学校对网络教学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的话, 学校的网络教学系统在开发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网络教学系统, 也会由于缺乏有力、及时的维护, 使网络教学不能正常进行, 或者是网络教学系统软件内容陈旧, 或者粗浅, 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教育。为此, 网络教学系统开发完成后, 应设立专职系统维护人员对系统的使用进行跟踪服务, 并及时将好的教学软件下载到校园网的服务器中, 以充实校园网中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傅明丽:《教学模式的现代转型:从传统教学转向网络教学》, 《中国成人教育》, 2009 (24) 。

计算机网络教学探究 篇3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教学改革 优势分析

宽带网的出现、光纤的接入将计算机网络的速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档次,校园网的大量应用使得部分课程提前进入了网络教学模式。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共享各种资源进行教学。这样既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师生之间的协作,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

计算机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在教学中,开始学生都对计算机充满着神秘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入,难度增大,而学习的内容与社会上的计算机应用又有一定距离,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为此计算机教师要多动脑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現有资源,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特点

1.网络教学的多样化。计算机在学习其他学科过程中所占有的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而不熟练计算机或者说不精通计算机。这门学科在现代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多媒体技术利用文字、声音、图形等多种途径充分刺激学生的眼、耳、手等各个器官,大大改善了人脑获取信息的感官功能,促进了学生的记忆、思考、探讨等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获得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变为多种直观生动的形式。虚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使得学习者可以利用它进入原子、基因等微观世界甚或海洋、宇宙等宏观世界,使教学内容的直观展示更为逼真。因此网络中的学习资源可以是文本、文字的电子教案形式,也可以是教学录音方式,甚至还可以是拍摄下来的视频录像等。

2.网络教学的交互性。网络教学真正体现出了教学过程的实时交互性,教师在主机端提出问题,学生在各个终端设备上可以即时实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使学生获得适时的指导,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加强学生相互之间的协作学习。这种双向的交互活动不仅使学生通过视、听等手段获取教学信息,还可以使学生快速地接受新知识和产生极高的学习兴趣。

3.教学方式的先进性。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发展的必然,将这种先进的设备应用到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绝对,教学也不再是趋于形式,还可以避免理论和实践脱节,使教学过程不再枯燥,学生接受知识更理性、更轻松、更形象,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与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基本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各种作业与练习,使学生可以放手操作,如有疑难问题,可用电子举手的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教师通过监视管理功能,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帮助。

4.教学资源的共享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高等学校发挥大学的功能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可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载体,它可以使学校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比以往大得多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互联网的交流,各种教学资源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可以不受时间、地理空间和人力的限制。

二、如何进行计算机教学

现今我们对各门课程的教学都提介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避免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对于实践性特强的计算机课而言更是如此。理论课并不代表一定要讲满一节课的理论知识。因为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大都简明、通俗且图文并茂,大部分学生都能看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贯通点拨的作用,故我们提倡教师只讲解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从而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学能力。例如我们在FrontPage 2000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课只讲一些难懂的如超链接、报表、表单的制作。而那些文本的编辑、动画字幕及互动式的设计由于学生有Word 2000的基础,且书上写得很详细、易懂。所以可以一概不讲,留给学生课后去自学并上机实际操作。在授课时不必要讲满一节课,总是留下一些时间回答学生在上机中遇到的问题。而上机课只是在一些难懂的地方演示一遍给学生看,其他时间留给学生去摸索创造,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比学生从头到尾在教师安排、监视下好得多。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始自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我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的是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提问式教学。上课时,我先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想想如何解决。如:在教Word 2000文字处理时,我先给每人一份跟教学内容有关的稿子,然后让学生想办法实现稿中的格式。我让他们考虑:如果想改动稿子中的某种格式,又该如何操作?然后有针对性地讲述稿子的实现方法和步骤,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

2.比喻式教学。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在教学中,如果有方法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效果就比较理想。于是,我就想到了一个比喻法,但首先必须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中适宜用比喻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设法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也可从学生学过的知识中找到实例。形象的比喻方法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如:我在讲解系统软件(Windows 98)与应用软件(Word 2000、Excel 2000等)之间的关系时,就把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Windows 98)比喻为一个舞台,而把应用软件比作一个个演员,它们是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又如:用外国人的名字来比喻文件名与扩展名。这样,学生会感到所学的内容与生活是接近的,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这种方法我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

3.多实践性教学。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则是“百看不如一练”。当教师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演示而使学生对这一知识有了一定初步了解的时候,能不能让学生将这一还比较模糊的概念转变成自己思维体系中固有的、较清晰的认识,能不能使学生对这一比较陌生的知识逐渐熟悉起来,关键的一步就是能否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去实践,从实践中把握真知、在实践中创造成果。有的学生在老师讲解时像雾里看花,怎么想也不清楚,但是自己一上机一操作,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鉴于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把教学内容尽量概括得简明、精要,再把上机要掌握的内容列在讲义上,尽量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上机,而我在学生上机时起引导作用,在学生上机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自己去探索、去交流,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归纳和掌握各个知识点,真正把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起来。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进而认识规律反过来指导今后的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自由发挥,学生的素质才能得以全面提高,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计算机学科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它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赵国栋.论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与高等教育现代化[J].北京电化教育研究,2000(8).

计算机教学周教学反思 篇4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下面是计算机教学周教学反思,请参考!

计算机教学周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习时,是一个以认知为基础的复杂过程,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和谐的共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怎样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不同表现,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对所教授的内容做好安排,诸如哪些内容由学生自己掌握,哪些问题由教师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答,怎样能更高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当前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熟悉相关网络配置和维护过程,能够胜任中小企业网络搭建与应用的专业人员。不过,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以我校为例,我校为国家重点职业技术学校,所设有的计算机系别专业,每年毕业生达到数百人,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学校建有数所计算机房、网络实验室等公共教学设备间。学校的教学顺序是:一年级理论课程,二年级等级考试、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课,三年级开设3D Max、Photoshop、网站制作等专业课程,但从第三年第一学期开始大部分学生开始出去实习,第二学期基本上都已经在实习中。学生毕业后掌握的专业技能有限,无就业优势,所以,从事网络方面技术工作的学生不多。

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教材更新速度慢内容陈旧,理论多于实践

教材是学生了解知识的根本,但是现如今的.教材局限性很大。有部分学校采用自编教材,但是既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又适应学校实验条件的不多。加上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教学内容也需要更新换代。现如今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根本无法及时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网络设备与技术。从而造成了学生获得的知识完全来自于老师,并没有创新。

2.实验教材更新速度慢,教师资源不足

现如今学校的教学方式依然是教学课件,学生能够真正动手去组装机器、配置交换机等实践活动很少。这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从而缺少了实践能力。现下流行的无线设备、XDSL等缺少设备线路支持,无法在机房中做实验。齐全的实验室因网络设备较多,专业性要求较高,对操作者要求亦较高,普通机房管理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无法完全适应工作需要,设备维护跟不上,实验准备也非常欠缺。没有好的实验老师指导教学,哪怕有再完善的设备也对教学于事无补。

3.学习考试形式单一,教师知识没有及时更新

计算机网络教育不仅仅止于教师教授,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应该让学生自己放手去操作实践。现如今的教学模式恰好相反,造成了实验课程的动手方面只是辅助性的,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期末考核也只是为了考核而考核,采用笔试的考核方式并不能检验出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并且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没有得到展示,就连学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达到了怎样的水平,这也是教育考核的一大弊端。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科技是随着时间的变换而不断进步的,如果教师的知识不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更新,那就造成了学生对于千篇 一律的教学内容失去了兴趣,从而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计算机是一个工具和技能,计算机教学是通过入门学习、熟悉、综合运用、举一反三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步骤,还应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因为方法是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的手段和途径。如果只是单纯地复制老师的想法、做法,那可以说根本就是在做无用功,学生还是没能做到举一反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引导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2.好奇式学习法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重点,以学生自主探索为核心,将教育学习于实际生活紧密地相结合,让学生利用好奇心来发现更多的新生事物,在交流与实践中得到快速进步。

3.自主课题学习模式

教师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作为课题。通过自学、讨论和不断探索答案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老师只作为一个辅助者帮助学习,由此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4.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

改变由传统笔试独为考核标准的模式,采用实践评分与课堂表现能力同时进入考核标准的方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上课时的出勤率,保证教师所教授的知识都能够参与考核,又能在实践课程中端正学生的学习的态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鼓励教师学习,掌握更加专业化知识

对于教师知识更新慢,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的问题,学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和学生一同进步。多与优秀教师沟通,多参加讲座,不断加强学习,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计算机网络教学 篇5

2.第五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研讨会在温州大学成功召开

2012年10月26日-27日,第五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研讨会在温州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温州大学承办,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6家IT企业的近90多位专家和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蒋宗礼教授致开幕词,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徐明伟教授代表互联网专业委员会致辞,温州大学叶世祥副校长致欢迎词。

“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研讨会”是以探讨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水平、提升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的教学会议。自2008年以来,“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研讨会”已经分别由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和解放军理工大学举办了四届,其成效受到众多高校与教师的认同。

本次大会探讨了不同类型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改革、科学与工程思维训练、工程化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产学合作机制构建等。来自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温州大学的八位专家以及来自思科系统、思博伦通信的企业代表带来了精彩的大会专题报告;来自一线教师的20多篇教研论文进行了大会交流;专家和代表们还就“网络工程专业规范与核心课程体系”、“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两大主题进行了Panel研讨。大会期间,还发布了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会编制的《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

这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增进了各高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高校与企业间的对话与互动,必将推动我国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和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改革,特别是《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发布将对我国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3.第四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研讨会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和军用网络技术实验室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研讨会”,于2011年10月22日至24日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会议共收到了来自国内各高校的教学论文53篇,其中被《计算机教育》杂志录用28篇,被大会录用13篇,有来自全国42所高校的106名代表参加本次研讨会。会议得到了国际著名网络公司思科、思博伦和福禄克等公司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计算机分社和华章分社等出版社的赞助。会议为高校相关课程教师、教学管理部门、产业界和相关从业人员搭建了一个交流教学理念、计算机网络教学和网络工程课程建设经验的高水平平台。

大会开幕式由解放军理工大学陈鸣教授主持,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吴建平教授致开幕词,解放军理工大学训练部部长张建军少将致欢迎辞。会议的主要议程包括:

1.大会特邀报告。会议邀请了国内著名教育专家和网络技术专家作精彩报告。10月22日上午的特邀报告由东南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汪芸教授和解放军理工大学计算机系主任胡谷雨教授主持。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查建中作了题为“面向全球化经济的工程教育改革战略与CDIO模式”的报告。国家教学名师、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委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分教指委秘书长蒋宗礼作了题为“专业办学:从经验走向科学”的报告。中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吴博作了题为“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建设”的报告。清华大学教授、CERNET网络中心副主任李星作了题为“网络技术发展趋势和网络课程教学”的报告。这些报告信息量大、层次高、分析精辟,专家们的精彩报告激起了代表们的阵阵热烈掌声。此外,在23日上午,思科公司的项目经理韩江、技术经理刘亢先生作了题为“基于云平台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报告,思博伦工程师胡波先生作了题为“网络测试技术 – 卓越网络工程师的必备技能”的报告。报告中涉及到的先进网络技术如何与产业结合和社会需求结合的理念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2.专题讨论。会议在22日下午和23日上午分别设立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和“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等两个专题讨论,就当前教师们最为关心的几个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这两个专题讨论分别由清华大学徐明伟教授和国防科技大学徐明教授担任主持人,他们邀请了著名网络教育家解放军理工大学的谢希仁教授、南开大学的吴功宜教授等一线专家就课程教学法、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与任课教师进行密切互动。在会议上,会议承办方还介绍了他们承担的教育部“基于科学思维模式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创新”课题的研究进展,演示了一种旨在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法及其教学支撑系统,引起了老师们的广泛兴趣。由于话题切入教师教学实际和日常关切,踊跃的互动发言往往使得150分钟的研讨欲罢不能。

3.教学论文交流研讨。23日下午,大会分6个组进行了教学论文交流,分别邀请了中山大学张永民副教授、解放军理工大学的齐望东教授、石家庄铁道大学范通让教授、温州大学张纯容副教授、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的朱立才副教授、西安邮电学院的谢晓燕副教授作为各分组的主持人。经过140分钟的分专题论文宣读和认真讨论,老师们感觉达到了交流思想、取长补短的目的。最后经过老师们的认真、民主地评议,评选出优秀论文6篇(参见附件1)。82岁高龄的网络前辈谢希仁先生全程参加了老师们的分组讨论,他积极参加提问并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受到老师们的热烈欢迎,体现了老一代教育工作者的风范。

23日17点大会举行了简短闭幕式。在闭幕式上,陈鸣教授宣布了申办后继研讨会的要点,希望各学校在提出承办研讨会的意向时,要就会议主题、时间、地点、主要议程和相关活动等作出说明,以便报专委会批准。徐明伟教授宣布了优秀论文作者名单,谢希仁先生为优秀论文获得者颁发了证书,指挥自动化学院院长张邦宁教授致了闭幕词。会议在祥和、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幕。

附件一:优秀论文名单

1.王光霞、唐慧林(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教育转型形势下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王相林(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改革的尝试与研究》 3.刘鹏、陈鸣、谢钧、陈卫卫、齐望东、袁恩(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突出科学思维训练的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4.沙俊星(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网络应用编程课程建设及改革》 5.姜腊林、王静,徐蔚鸿(长沙理工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课程改革研究》 6.金瑜、赵红武、顾进广(武汉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4.第三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研讨会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承办的“第三届 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研讨会”于2010 年12月9日至11日在南京顺利召开。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各类投稿64篇,经评审共录用34篇,其中25篇优秀论文经组委会推荐,发表于《计算机教育》2010年第23期。

本次研讨会共有注册代表81人,分别来自高校、出版社和企业界,其中高校代表来自于全国共40所各类高校,既有985、211高校,也有地方性 院校、各类专业院校(如中国民航大学、公安海警学院),以及职业技术学院,覆盖面较广。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清华大学的吴建平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的倪明选教授、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的Prasant Mohapatra 教授,以及北京大学的李晓明教授作特邀报告,报告议题涉及计算机网络教学和研究界的最新成果,得到了与会代表的普遍好评。会议还组织了两个 Panel,邀请到来自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相关企业的专家与会,就优秀网络专业人才的培养、网络工程专业建设这两个议题开展深入讨论和广泛交流,会场上嘉宾视角独特、观点鲜明、见解深刻,听众反应热烈,与嘉宾互动频繁,与会代表一致反映形式新颖活泼、内容贴近现实,给人以启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会议将录用的34篇论文按内容分成4个Session进行分组讨论,分别为“高素质网络专业人才培养”、“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以及“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与网络教学平台”。分组讨论吸引了包括专家、出版社、高校计算机学院教学主任和一线教师等各类会议代表参加,除交流论文外,还进行了自由交流和讨论,各分会场气氛都十分热烈和活跃。与会代表围绕各自议题,从课程设置、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讨论,较为集中的观点和意见如下:

1.所谓高素质人才培养应该根据学校层次和学生层次来进行定义。不同的院校要根据学生和学校条件确定自身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不要盲目追捧。

2.确立明确的专业方向,做出网络特色。计算机网络涉及的内容太多,很多学校在建设网络工程专业时普遍存在着对原来很多计算机专业的课程难以取舍的问题,结果没有突出网络特色,学生课程多而全。因此,应在课程设置时考虑网络工程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差异,并在教学中有所体现。

3.实践教学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并结合职业资格认证,提升就业竞争力。学生的实验可以采用分阶段的形式,从最初进行简单模仿,到结合老师提供的主要命令进行配置,直到设计拓扑完成配置,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是单纯的会配置设备,更应该明白其中的理论知识,寻找大学网络工程教育优于培训机构的突破口,在大学网络实践课程中引入职业认证内容,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4.网络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应结合社会需求。再高素质的人才也要接受社会的检验,所以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都应面向就业需求来

进行。

5.需要强调学生的系统化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培养,要将网络课程的知识按照系统化思维进行组织。

6.考虑到网络课程面向工程和应用,部分师资缺乏工程背景,建议专委会开展一些教师培训工作,以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对于该 类课程的一些经典内容和原理,可考虑统一提供优质并共享的备课素材。

7.网络课程面向应用,实践性较强,因此网络课程的教学需与学生 管理手段相结合,采用本科导师制度,可以延伸至本科毕业设计,甚至研究生教育,实现双赢。

5.第二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暨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

经过8个月紧张细致的筹办工作,“第二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暨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The 2nd 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Networks Education—NSCNE 2009)于2009年11月5日-6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顺利举办。

本次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举办,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承办。本次会议的宗旨是展示和探讨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经验,梳理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实践环境建设,促进计算机网络领域的人才培养提高,为计算机网络教育界、产业界、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提切磋与交流的机会。

会议邀请到经典教材《Computer Networks》作者Andrew S.Tanenbaum教授、经典教材《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Down Approach Featuring the Internet》作者Keith W.Ross教授、香港城市大学贾维嘉教授等国内外计算机网络领域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和经验交流。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近200名专家和老师参与了本次盛会。

11月5日上午,大会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系主任徐明教授的主持下盛大开幕。在开幕式上,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王志英教授、清华大学徐明伟教授分别代表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致辞,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副教育长王正明教授代表会议承办方国防科技大学致欢迎辞。

图1 主席台就座的嘉宾

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计算机系的Andrew S.Tanenbaum 教授(IEEE/ACM Fellow)做了“Ten Golden Rules for Teaching Computer Science” 的专题报告,来自美国纽约理工大学计算机系主任Keith W.Ross教授(IEEE Fellow)做了“Computer Networking Educati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的专题的报告。作为学术界泰斗和经典教材作者讲授了计算机网络教学经验,并对中国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和专业建设提供宝贵的意见。

图2 经典教材作者荷兰Andrew S.Tanenbaum 教授

图3 经典教材作者美国Keith W.Ross教授

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作为新兴的学科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缺乏整体的指导和规划,各个学校也是在探索中前进。如何把握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方法和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人才,是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贾维嘉教授、清华大学的徐明伟教授、国防科技大学的徐明教授、苏金树教授等专家学者结合各自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和教学的经验,做专题演讲。本次大会的演讲嘉宾还包括北京邮电大学马严教授、东北大学的王兴伟教授、解放军理工大学陈鸣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李芝棠教授等。

图4 演讲嘉宾香港城市大学贾维嘉教授

图5 演讲嘉宾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苏金树教授

图6 演讲嘉宾清华大学徐明伟教授

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计算机网络教育界的200多名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了本次会议。这些参会代表绝大部分都是各学校网络课程的骨干教师,他们认真听取了各位专家的报告,展开了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以及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研讨,并积极发表对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理解和对网络工程建设的建议。

图7 与会代表聚精会神听取专家报告

锐捷网络、思博伦通信、西普阳光等网络设备厂商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出版社参与协办了本次会议。通过这次会议,他们展示了相关产品和教材,掌握了院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现状和需求,达到了双赢的目的。他们也希望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委会举办的这个会议能继续举办下去,构建一个全国性的网络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交流平台。本次研讨会在11月6日上午顺利闭幕,会后举办了名为“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网络人才”的YOCSEF论坛。11月6日下午,会议组委会组织全体参会老师参观了刚被宣布为“中国超级计算机top10”之首的“天河一号”千万亿次巨型计算机。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有力的促进了国内外计算机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经验交流,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彰显了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国内计算机教育的领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图8 全体与会代表合影

附录1:会议日程会议时间:2009年11月5~6日(周四~周五)会议地点:国防科大科苑宾馆五楼学术厅

一、大会开幕式(30分钟)2009年 11月5日上午(8:20~8:50)

二、特邀报告(180分钟)1.荷兰Vrije大学Andrew S.Tanenbaum教授

Ten Golden Rules for Teaching Computer Science 2.美国纽约理工大学计算机系主任Keith Ross教授

Computer Networking Educati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3.国防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所长苏金树教授

高水平科研与高素质人才培养

三、大会报告(13:40~18:00)2009年 11月5日下午

1.大会报告一(90分钟) 香港城市大学贾维嘉教授 网络人才培养与网络教育普适网络平台  清华大学徐明伟教授 高素质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

 锐捷网络有限公司喻涛经理 网络工程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思考 2.大会报告二(90分钟) 东北大学王兴伟教授 关于网络工程学科建设的思考  解放军理工大学陈鸣教授 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华中科技大学李芝棠教授 网络课程的模块组合结构

四、大会报告(8:00~11:15)2009年11月6日上午

3.大会报告三(90分钟) 国防科技大学徐明教授 网络专业体系建设

 北京邮电大学马严教授 关于高素质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的思考  思博伦通信公司胡波经理 网络测试学科对网络工程专业教育重要意义 4.大会报告四(90分钟) 西安交通大学李波教授 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及实践

 国防科技大学曹介南副教授 计算机网络教学辅助系统Net-Demo  天地英才(中国)有限公司王钧总经理 IT人才:实战训练+技能培养

五、大会闭幕式(11:15~11:20)

六、YOCSEF 论坛(11:20~12:30)主题: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网络人才?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1、计算机网络协议与网络组件。

2、通信线路与连接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

1968年世界第一个计算机网络ARPA网(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网)诞生到现在,在不足40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的上网用户已达10亿多人,每6个人中就有1个经常上网浏览。海量的信息交换还促使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计算机网络推动人类快速进入了信息时代。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1.37亿人,居世界第二位,但网民的互联网知识素养还有行提高,互联网知识从娃娃学起的呼声日渐高涨,中学生朋友,我们还等什么呢?

知识目标:

1、理解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三个网络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网络组件的作用;

3、认识常见的通信线路和常用的连接设备。

技能目标:

1、会安装上因特网必需的网络组件;

2、能识别常见的网络连接设备和传输介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计算机网络实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培养热爱网络、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二、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介质连接起来,在通信软件的支持下,按照一定的网络协议相互通讯,实现计算机间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三、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系统、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

1、计算机系统:

主要担负数据处理工作,负责信息的采集、存储和加工。

2、网络节点

是计算机与网络的接口,主要负信息发送、接收和转发工作,计算机通过网络节点向其他计算机发送信息,并鉴别和接收其他计算机发送来的信息。

3、通信链路是连接两个节点之间的通用信道,包括通信线路(双绞线、光纤等)和相关的通信设备(中继器、调制解调器)。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在地理上局限在一限在个较小的范围内,通常一是一幢楼房或单位,覆盖范围从几百米到几公里。

2、城域网(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在地理范围上是局域网的延伸,可以覆盖一座城市,将同一城市内不同地点的若干主机和局域网相互连接起来。

3、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用于连接不同城市间的城域网或局域网,作用范围通常是几千公里,可以覆盖一个国家或地区。互联网是覆盖全球的最大的广域网。

五、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服务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在科研和教育中的应用

通过国际互联网,科研人员可以在网上查询各种文献资料,交流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在教育方面,开发了大量的网络教材,远程教育得以实现,学习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丰富的知识。

2、网络在企事业单位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不仅可以实现企事单位办公自动化及各种软硬的共享,而且可以实现异地办公等。通过www和电子邮件可以帮助异地分布的员工很方便地实现信息交换。通过电子商务可以及时地搜集市场行情和发布自己的产品信息,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网络在通信和娱乐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提供的电子邮件、网络论坛、IP电话等服务,为人们的通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网络也引发了家庭娱乐的革命,人们可以在家里点播电影和电视节目、收听在线广播、玩网络游戏等。

六、计算机网络协议与网络组件

1、网络协议

在计算机网络中,处在两个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要相互通信,需要通过交换信息来协调它们的动作并达到同步。而信息的交换必须按照通信双方预先共同约定好的规则进行,我们把这些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称为网络协议(Protocol)。

TCP/IP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的简称,它是目前国际互联网(Internet最基本,最重要的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的声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送方式使得具有不同网络结构和数据传输规则的局域网间的住处交换现实。

2、网络组件

要将计算机连接到网络,必须在计算机安上安装相应的网络组件。Windows中提供了三种组件:安装了“Microsoft网络客户”组件,计算机访问局域网资源;安装了“Microsoft网络的文件和打印共享”组件,本机资源才能向外共享;安装了“Internet协议(TCP/IP)”组件并进行相应设置,计算机才能够连接并访问Internet。

七、通信线路与连接设备

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了计算机本身以外,还有用于连接计算机的通信线路和连接设备,既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调制解调器、网络适配器、传输介质和网络互连设备等组成。

1、调制解调器

信号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线路是以模拟信号的形式传输的,而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信号,这就需要将数字和模拟信号进行相互转换,执行这种转换设备称为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将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通信线路可以传输的模拟信号,然后再在接收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这两个过程分别称为调制和解调。

2、网络适配器

网络适配器简称网卡(NIC)。网卡主要负责主机与网络的信息传送与控制,是一个可插入计算机扩展槽中的网络接口卡。网卡负责把用户要传送的数据转换为网络上其他设备能够识别的格式,再通过网络介质进行数据传输。

3、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指数据传输系统中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路径,它是传输数据的物理基础。介质由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无线电、微波、卫星。

4、网络互连设备

网络互连设备用来实现网络与网络之间、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常见的网络互连设备有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等。

(1)集线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现实中邮递员的工作,邮递员根据信封上的地址投递信件并不理会信件的内容及收信人是否回信。唯一不同的是,邮递员找不到该地址时会将信退回,而集线器不负责退信只管转发。

(2)交换机又称为交换式集线器,是一种能自动识别MAC,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它能对信息进行重新生成并经内部处理后转发到指定端口。具备自动寻址功能交换作用。

(3)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体系。

小结:

浅谈计算机网络教学 篇7

网络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的发展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多媒体计算机和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人)连成了一体,实现了人类智慧的连网,并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不少学校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

网络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

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

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固疾。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主要有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教学方式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方面的特点。

2 网络教学的特点

(1)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这种双向交互活动不仅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教学信息,而且它还代表着一种学生所能接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兴趣。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2)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核心是软件的共享,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3)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4)教学方式的先进性,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教,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在网络教学中,教学不再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生,学生之间也应是自由的,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5)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的起点等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在传统的“教学流水线”上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网络教学克服了这些弊端。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了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6)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网上的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CAI课件,而且有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课件内容,学生通过比较借鉴,选取那些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3 目前网络教学的八种方式

(1)视频广播。(2)视频点播。(3)视频会议。(4)WEB教材。(5)多媒体课件。(6)BBS论坛。(7)聊天室(教学讨论区)。(8)E-mail。

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1)课堂容量问题———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有关人员在网络上放置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是却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丰富的资料让学生眼花缭乱,又是背景资料、又是电子板书、又是图片、又是相关链接资料。(2)自主学习问题———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减少了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在阅读过程中不加干涉。网络教学实践中感到困惑的又一个问题。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网络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头脑里自行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和资源组织者的角色。(3)情感互动问题———传统手段的必要补充。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在网络教学中解决情感互动问题。笔者认为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是水火不容、有你没我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情感升华就会在有声与无声之间潜滋暗涨。比如课始播放一段音像资料、课中穿插一段生动的讲述、课尾同学之间通过语言展开激烈的思想交锋等等,都可以起到情感互动的作用。因此解决网络环境下的情感互动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可做必要的补充。(4)课件通用问题———课件模板的优化设计。一般情况下课件制作基本上是为了某一节特定的课例而设计的,因此通用性很差。通用性是考察课件效率和效益的最重要标准。如果一个课件通用性很强,不仅制作它的老师用,全校都能用、全国都能用。(5)网络教学对设备、对技术的要求很高,难以推广的问题———循序渐进、明确分工。网络教学对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学校没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没有互联网接入就无法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然而,我们对网络教学认识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个过程,新的学习方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变革的,这种变化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很低廉的成本建设一个小型的实践环境开始网络教学的探索。当然,随着我们实践的深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教学的物理条件会得到改善的。即便囿于经济因素,无法大规模开展网络教学,只要我们在小规模网络教学的实践探索过程中转变了教育观念、提升了教学水平,这同样可以视为网络教学实践探索的有益效果。

摘要: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由系统管理员管理的结构化计算机环境和只有一台或几台孤立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环境的主要区别是服务。针对计算机网络中的服务概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教学法,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建华.协作学习及协作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0(10).

计算机网络教学网站设计 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嵌入式框架;ASP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4-0000-02

Design of Teaching Website for Computer Networks

Song Yan

(Feicheng Mining Central Hospital Computer Center,Feicheng271608,China)

Abstract:Making use of the ASP techniques and the database techniques,a teaching website with overall function for computer networks is designed.The website uses FLASH as the transparent background to strengthen its dynamic effects.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message in the website carry out person-machine to hand over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The teaching lessons apply the MHT web pages born from PowerPoint in the built-in frame,which outstand the stereoscopic features of the teaching website.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s;Built-in frame;ASP technology

一、引言

教學网站具有普通课堂授课所不具有的优势,网站信息的非线性组织结构允许呈现多主题、分层次的学习任务;网站的超链接功能使教师可以预设和提供学习支持功能;网站的广域信息发布功能可支持全员成果展示与全参与式互评;网站的动态信息发布功能使教师搜集过程性评价信息成为可能;网站信息的持续存在性和交互支持功能可延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二、相关技术分析

(一)ASP技术

Active Server Pages即ASP是微软开发的一种类似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识语言)、Script(脚本)与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通用网关接口)的结合体,它没有提供自己专门的编程语言,而是允许用户使用包括VBSCRIPT,JavaScript等在内的许多已有的脚本语言编写ASP的应用程序。ASP的程序编制比HTML更方便且更有灵活性。它是在WEB服务器端运行,运行后再将运行结果以HTML格式传送至客户端的浏览器。

ASP吸收了许多流行的技术,如IIS,ACTIVEX,VBSCRIPT,ODBC等,是一种发展较为成熟的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其核心技术是对组件和对象技术的充分支持。通过使用ASP的组件和对象技术,用户可以直接使用ActiveX控件,调用对象方法和属性,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强大的功能。ASP技术有一个缺陷:它基本上是局限于微软的操作系统平台之上。ASP主要工作环境是微软的IIS应用程序结构,又因Activex对象具有平台特性,所以ASP技术不能很容易地实现跨平台的WEB服务器的工作。

(二)FRONTPAGE2003和MACROMEDIA DREAMWEAVER技术

这两个网页设计软件都很常用,具体不再详述。这里我只强调一下“层”功能,过去,FrontPage最欠缺的功能之一就是无法像Macromedia Dreamweaver那样使用层。而层的应用在网页制作中已经是不可或缺了,好在FrontPage 2003终于支持了此项功能。

点击菜单栏上的“插入→层”,将在当前页面中显示一个默认为“layer1”的层。用鼠标在各节点上拖曳,调节其大小,然后把光标插入点置于层中,插入所需的文字或图片。另外,将光标定位于该层内,在其右键弹出菜单中选择“层属性”,就可在界面右侧的任务窗格上设置该层的ID等参数。

(三)SWISH软件

SWISH软件是一种非常方便的FLASH字体特效的制作工具,特效中有许多默认设定的细节,结合使用能得到非常炫的效果,在制作过程中可以直接预览,最后直接导出为SWF文档格式,此软件虽然不支持中文但是在FLASH中能通过修改组件达到目的。

用此软件制作字体效果,方便易行,只要选中要设置效果的字,打开“添加效果”右侧的倒三角,会出现一系列的效果类型,并且每种效果类型下还设置了很多默认的更为具体详细的样式,根据自己的爱好,做出选择即可。当然也可以在打开的相应属性面板中,对所选效果的运动方向、位置、间距、路径、角度等进行设置,以达到自己想要而模板中没有的效果。

这个软件不仅适用于字体效果,还适用于动态影片的制作,类似于FLASH软件但较之简单。在电影选项卡中,可以设置影片的背景颜色,还可以在“文件”菜单下,导入图片作为背景图片。如果将GIF图片导入为精灵,则在目的影片中,依然保持图片的动态效果,使影片更丰富多彩。最后选择“文件”菜单下的“导出SWF文件”命令,完成特效制作。

三、网站的特色分析

(一)利用FLASH文件做网页背景

在部分网页中使用FLASH文件作为透明背景,使文本呈现出凌驾于图片之上的美感,避免了直接插入动态图片的烦琐,使网页简洁而丰富。

第一步,在网页中插入一个表格,设置其宽度、高度为100%,再插入FLASH的SWF文件。

第二步,设置SWF文件宽度和高度均为100%,在其属性对话框中选中透明选项或者点击其paramenters,参数设置为wmode,变量设置为transparent,设置成一个有透明效果的SWF。

第三步,在SWF文件上插入一个层,大小不要超过SWF文件的大小,在层上写上字,大功告成!

(二)利用嵌入式框架美化网页的布局

嵌入式框架和框架网页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嵌入式框架及其内容是嵌入在现有的网页中的。任何可以放入普通网页的内容都可以放到嵌入式框架中,可以像处理普通框架一样自定义嵌入式框架,也可以启用滚动条,当然还可以实现嵌入式框架的嵌套。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点击菜单栏上的“插入→嵌入式框架”,将在当前光标所在位置显示一个默认名称为“I”的框架。单击框架,并用鼠标在各节点上拖曳,可调节其大小。在其右键弹出菜单中选择“嵌入式框架属性”,就可设置该框架的名称,初始网页等属性。当然,也可使具体网页显示在指定的框架中,只是在链接时,指定目标框架的路径即可,这样可以使多个网页中相同的部分不必再重载一次,而只是让不同的部分在框架中变换,如此达到界面简洁美观,且网页打开速度加快的效果。

(三)利用POWERPOINT生成MHT网页

把OFFICE文档转存为MHT格式,原因在于MHT格式的文件用于协同阅览时可以快速开启,不但安全稳定而且不受客户端计算机打开OFFICE文件需要安装OFFICE软件的限制。那么如何将OFFICE文档转存为MHT格式呢?

打开要转存的OFFICE文档后,直接选择“文件”菜单下的“另存为网页(G)”命令即可将其转存为MHT网页。

由POWERPOINT文件生成的MHT网页综合了普通网页和演示文稿的优点,既可以脱离程序的开发运行环境直接浏览,加快浏览速度,又可以以幻灯片放映的形式进行播放。

(四)利用留言本实现人机交互和师生互动

利用ASP+数据库技术,制作了具有相应管理功能的留言本,这一部分使用Macromedia Dreamweaver软件进行制作,由于ASP主要工作环境是微软的IIS应用程序结构,且Activex对象具有平台特性,所以ASP技术不能很容易地实现跨平台的WEB服务器的工作。也就是说,此留言本只可在安装了IIS的计算机上进行演示。

该留言本使用表单实现留言的输入和交互功能,链接了Microsoft Word电子邮箱编辑器,便于用户的使用。

四、总结

本网站作为教学网站,遵循新颖简洁的设计风格,色调搭配朴素大方,模块划分详尽合理,各个模块都在嵌入式框架中进行切换,避免了每一页都建立链接的麻烦,既节省了网站空间,又提高了网页的打开速度。对于其中应用到的动态图片应用SWISH软件进行制作,网站综合使用FrontPage2003和Macromedia Dreamweaver软件,结合ASP技术进行设计。使用FLASH文件作透明背景,网页内容在特定的嵌入式框架中显示,用PowerPoint生成的MHT网页实现教学课件和网络实验的文稿演示,利用ASP+数据库技术,制作了具有相应管理功能的留言本,真正实现了人机交互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此计算机网络教学网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了预期的功能,基本达到了课题设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恩惠.Web开发技术基础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刘兵,欧阳铮铮.Web高级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致谢

上一篇:扶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汇报下一篇:瑞士留学选择住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