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劳务输出工作总结(共9篇)
市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篇1
*市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部署,我局是从XX年起正式牵头主抓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工作的,特别是XX年中发1号文件和吉发1号文件出台后,结合省里开展“双百工程”,长春市委、市政府对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举措来抓,两年来,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农村劳务输出数量大幅度增加,行业、地域分布较为广泛。据统计XX年,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已达87万人次,超额完成了85万人的计划工作目标。在输出人员中,地域不断拓宽,呈现出境内境外相结合,省内省外相结合,当地转移和外出务工相结合的局面,在行业分布上较为广泛。二是农村劳务输出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到离土离乡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劳务输出正在由自发向有组织、由短期向长期、由市内省内向省外国外转变。有组织外出的农民数量占劳务输出的比例不断提高,有的乡镇已发展到以有组织输出为主;各地长期外出人员大量涌现,一些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已在城镇定居;出国劳务从无到有,人数不断增多。三是涌现了一批劳务输出的典型。在工作中,各地都发现和总结了一批具有不同特色的典型经验,如榆树市光明乡,农安县合隆镇、双阳区鹿乡镇等,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和会议进行广泛宣传,较好地发挥了典型引路和示范作用。(1)加强领导通力配合,形成了劳务输出工作的新机制。劳动力转移及输出是一项系统化工作,市委、市政府于XX年成立了长春市农村劳务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意见》,各县(市)区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了多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并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教育、城建、民政、工商、税务、财政等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了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在各乡镇,都建立了劳务输出工作机构,设立专门办公场所,明确专人负责,一级抓一级,落实了工作目标,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保证了劳务输出工作的顺利开展。(2)完善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服务体系,规范劳务输出工作。按照我局对劳务输出工作的安排和部署,XX年各县(市)区在劳务输出工作中,坚持继续完善网络体系,加强基础工作的基础上,对劳动力资源加强管理,全部建立“三册一表”档案,即,劳动力资源名册、输出人员名册、有输出愿望人员名册和输出情况统计表。做到了资源底数清、输出底数清、资源情况清、输出去向明,进一步完善了输出人员档案和劳动力资源档案,年初以来,我局结合规范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在全市各乡镇普遍建立了完善的工作组织网络和信息服务网络,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系统,有一些乡镇已经与我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联网,做到了信息共享,信息互换,及时收集和发布用工信息,使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规范了劳务输出工作。(3)以增强技能为重点,继续开展“千人培训工程”。XX年开始,我市以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技术水平为出发点,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在全市范围内普遍开展了“千人培训工程”,即每个乡镇要免费培训1千人。XX年,我们继续开展了“千人培训工程”,并对培训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分解目标,落实责任,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提供相应的培训资金和师资。首先,开展劳务输出人员基本常识、择业观念、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适应能力。其次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国家规定的一些岗位工种进行了岗位培训,做到了持证上岗。积极探索并开展了“订单式培训”和“个性化培训”,开展了送知识,送技能,送岗位的“三送”活动,实现由体力型输出向技术型输出的转变。截止到目前,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0余万人。(4)完善保障服务,切实保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搞好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保障。农民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经商,处境比较艰难,特别是一些用工单位不同劳动者签合同,任意延长工作时间,有的无故拖欠、克扣工资,有的没有劳动安全卫生和职业危害等方面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是弱势群体。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我局把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开展了大规模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虚假信息、私招滥雇以及欺农骗农现象,及时处理克扣工资、收取抵押金、扣押身份证等问题,积极为外出就业农民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劳务输出人员与当地用人单位发生重大劳务纠纷争议时,劳动仲裁机构积极协调解决。进一步加大维权力度,我市在农民工准入方面已经完全放开限制,并明确规定了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优惠政策,我局XX年重点检查了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各部门规定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切实维护了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5)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形成了良好的劳务输出工作的舆论氛围。各级劳动就业部门及时与新闻部门沟通,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劳务输出工作,有针对性地宣传劳务输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逐步转变长时间形成的小农经济意识,使农民真正理解致富奔小康的含义,通过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带动周围的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形成以点带面,以个人带动局部,以局部带动整体的氛围。鼓励农民积极走劳务输出这条路,改变以往的传统农业经济向新型的小康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六、加强网络建设,形成了有效、快捷的信息沟通环境。我市的劳动力信息网络建设起步较早,随着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全市建立了“两级管理、四级服务”的信息网络系统,形成了全市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网络,覆盖整个长春地区,并且和国内有些地区实现了信息共享,从而实现了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有效沟通,及时、快捷地开展劳务输出工作,这项工作也是今后两年我们要逐步完善、提高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加强网络建设,营造了良好的信息沟通环境、促进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
七、大力加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创造劳务输出工作良好的外部环境。想要把劳务输出工作做好,就要依靠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积极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实现我市农村劳动力的异地就业。为了搞好这项工作,XX年四月份我市组织所属各县(市)区到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和工作站,分别与宁波、深圳、广州、北京、大连等地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XX年7月,在全国部分大中城市劳动保障工作经验交流暨劳务输出(入)签约大会上,长春市又与青岛、烟台、上海虹口、镇江等地签署了劳务输出基地协议和劳务输出(入)协议,截止到目前,我市在外地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已达到12个,各县市区及各乡镇建立劳务输出工作站和联系点已达348个.通过建立合作,互惠互利的劳务输出基地,使我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用人信息,为开展有组织、有规模的劳务输出奠定了基础。通过政府搭桥,部门协调,个人沟通等多种形式,构建了劳务输出工作良好的外部环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异地就业。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工作,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我市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措施。我们要把深入抓好农村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局的重点工作来抓,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力量,加大力度,采取积极措施,推动这项工作深入开展,力争做到一个增加,实现六个转变。一个增加,就是输出人数要有较大增加。到XX年使全市农村劳务输出的人数达到100万人,人均创收7000元。六个转变,就是劳务输出由过去自发性输出出向有组织、有计划方向转变;由过去盲目输出向政府指导、安全有序输出转变;由小群体向大规模转变;由季节性输出向常年性输出转变;由体力性输出向专业技能型输出转变;由简单劳务输出向带回资金、技术方向转变。使我市的劳务输出工作实现一个跨跃性发展。具体措施是: 一是抓领导,落实责任。首先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到各县(市)区、各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层层建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做为一把手工程,列入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计划和长期战略规划,同时,要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在今后的3年中,每个县(市)区劳务输出的人数要以6%的幅度增长,确保到XX年全市劳务输出的总人数达到100万人的工作目标。市里要把各县(市)区劳务输出工作的任务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到劳动保障工作考核体系的重要内容,定期对各县(市)区劳务输出情况进行考核。对完成任务好,按照工作职责范围,由市劳动保障部门对县区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奖励,乡镇由所在地党委和政府进行表彰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要通报批评。二是抓信息,落实就业岗位。要全方位发动社会力量,大力收集劳务用工信息。结合我市情况,逐步建立和完善三条劳务用工信息网络。第一条是建立起以劳动保障部门为主体的劳务用工信息网络。要依托劳动就业信息网站,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上下贯通、覆盖全市劳动用工信息网络。具体办法是,采取市里投入一块资金,乡镇自筹一块资金的措施,力争在XX年前使乡镇一级劳动保障办事机构全部配齐微机,并同市中心劳动力市场联网,搞好劳务信息的收集、整理、筛选和发布,及时将劳务信息传递到基层和农户。各级劳动部门,特别是市劳动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争取在两年内积极实施“102030”工程,10就是在境外建立起10个劳务输出基地,拓展劳务输出的境外领域,20就是同全国20个重点劳务输入城市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工作协作关系,及时掌握对方使用农村劳动力的信息,组织我市农村劳动力到这些城市务工经商,并请协作城市的劳动部门协助我们做好相关工作,解决好农村劳务人员的实际困难和问题。30就是争取使本市的劳务输出人员在境内境外建立起30个具有自己品牌特色的劳务输出队伍,打入国内外市场,抢占劳务输出基地。第二条是建立起社会职能部门的劳务用工信息网络。重点是发挥政府有关部门、商会、驻外办事机构、外经贸公司的作用,通过建立劳务用工信息互换关系,在域外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和工作站。聘请专兼职信息员,实行有偿服务方式,广泛收集各种劳务信息,把劳务输出纳入招商引资活动,扩大劳务输出的范围和领域。为落实上述措施,市劳动保障部门近日将专门同北办、广办、深办等驻外机构沟通联系,建立热线联系,随时掌握外地用工信息。第三条是建立在每个乡镇和村屯都建立起一条民间的劳务信息网络。由各乡镇村屯依靠亲朋好友,老乡同学战友的人缘地缘关系,自然建立和形成起劳务用工信息网络,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掌握用工
信息,依靠投亲靠友,以老带新的方式,带动劳务输出工作的全面开展。三是抓管理,防止倒流。针对影响农村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在加强管理方面要突出解决好三个问题。首先是落实好各项政策。对已经外出务工的人员要认真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输转结合、以转促输出。推动土地的规模经营和人员的规模基础。尽快建立一支劳务输出经济人队伍,把我市劳务经济做大、做好。其次是要严把出口关,凡是劳务输出人员在一个企业超过20人以上的,输出地的主管部门都要事先对用工企业的资质、生产经营状况、劳动安全卫生、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在各方面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方可组织劳务输出;凡是输出人员在一个城市超过1000人以上的,当地政府都要建立劳务输出联络处,配备专职人员,协调涉及劳务输出人员切身利益的相关工作。不足1000人的,也要指定有关部门派专人定期考察走访,及时帮助解决农工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第三是搞好维权服务。各用人单位对农工必须一视同仁,不得搞歧视政策,做到同工同酬,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地位上享有同正式职工的同等待遇。逐步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制度。对劳务输出人员与当地用人单位发生较大劳务纠纷争议的,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积极出面协调解决,司法部门也要开展法律援助行动。通过上述措施,努力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使他们安心在外务工,敢走、会走、能走和走好,防止出现倒流现象。四是抓培训,提高专业技能。要在今年全市开展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千人培训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力度,争取由现在的每年培训1千人,发展到2千人。充分发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培训基地作用,根据农民的培训意向,继续开展“送知识、送技能、送岗位”的三送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结合当前农民的实际需要,扩大“订单式培训”和“个性化培训”,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提供技能支持。五是抓调控,发挥本市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据调查,目前,我市每年使用农村劳动力20多万人,其中,有五分之二源于外埠,因此,还有很大潜力可以利用。我们准备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各类企业使用农村劳动力的宏观调控,拟于下半年对全市各类企业需使用农村劳动力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调查,并做好相关的规定,凡是需要使用农村劳动力的企业,除特殊工种外,在保证企业专业工种需要的前提下必须经过市劳动就业部门的统一调剂和匹配,企业也要就地就近的吸纳本市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全市经济发展,带动劳务经济深入开展。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县(市)区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各级劳动力市场都要专门开设为农民工求职登记和推荐介绍用工岗位的窗口,定期为农民工举办专场劳务交流大会,对进入市场的求职人员,要打破户籍界限,城乡界限身份界限,人员身份界限,通过劳务输出工作,逐步建立和形成全市统一开放、面向城乡的大市场,大就业格局。
市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篇2
一、发电厂合理地组织劳务输出, 是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增加职工收入的重要途径
老的发电企业由于历史原因, 在生产服务系统配置了大量的辅助生产人员。在机组容量一定的前提下, 人多就成了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大障碍。如何将富余的人力资源迅速地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 是老发电企业面对的课题, 也是难题。兴办多种经营安置富余人员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措施。但兴办多种经营一是要有合适的项目, 二是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保证, 三是要有承担风险的心理准备。一但投资失败, 其损失也是不言面喻的。而劳务输出则完全可不必顾及这些, 他可充分利用企业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技术上的优势, 达到增加收入提高效能的目的。重庆发电厂在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 曾输出劳务, 搞过自备电厂的安装、工业锅炉的安装检修和珞璜电厂的维修工程, 组织劳务到伊拉克承接发电厂的维修, 甚至到新加坡承揽造船业的工程, 这些都为劳务输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创老电厂劳务输出的先例。近几年来, 重庆电厂又先后签下了国电万盛电厂、长扬电厂的输煤运行和主机运行工作。
二、发电厂劳务输出工作挑战和机遇并存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中央和地方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日趋增长的用电量, 会加大对电网及电源点的建设和投资。新型电厂由于采用了较优的用工方式, 大部分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工作都采用了对外招标的方式进行委外完成。这样随着一批新型电厂的运行, 就会有大量的工作岗位摆在了有能力在生产服务工作中为新建电厂提供劳务的老电厂面前, 因此, 老电厂就要不失时机地把握这个拓展发电厂劳务输出工作的契机。同时, 地方一些小水电、自备电厂、融资自建电厂缺乏运行和检修方面的技术力量, 也需要老的发电企业在人力上技术上的支持。在看到这些有利条件的同时, 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激烈竞争形势。首先, 老发电厂在近十来年的劳务输出中尝到了甜头, 而且把输出的目光都盯在了新建电厂这块巨大的劳务市场上。除老的发电企业外, 电力建设施工单位及一些其它的修造单位也参与了向新建电厂提供劳务的行列。这使得劳务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造成有些岗位“粥少憎多”的局面, 其二, 竞争的结果将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更高。第三、竞争也导致在劳动力的价格上形成卖方市场, 在这点上劳务输出单位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长远眼光。第四、发电厂毕竟还是需要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完成正常的发电工作任务。维持正常的安全生产和对外提供劳务的矛盾也是摆在劳务输出单位的一个课题。
三、发电厂劳务输出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要做好发电厂的劳务输出工作, 并使其成为企业经济创收的一个增长点, 我们就必须要在思想上有新的突破, 在实践上有新的创造。
(一) 要在劳动力和工作形象的品牌上创新。
安徽“无为小保姆”名扬京城, “菲律宾女佣”响誉香港, 同农村劳务输出一样, 发电厂的劳务输出、对外工程同样要在劳务输入单位树立起有影响的“要用工找XX电厂”的品牌。提升劳务输出的竞争力。要用劳务输出的典型事例在系统内的媒体上加大宣传力度, 拓展劳务输出的门类,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以特色、诚信和优质、优价来占领市场, 从而推动劳务工作的发展。
(二) 更新观念, 做好做强劳务输出工作。
企业的劳务输出不同于农村劳务输出。首先, 不要单从财务上分析某一劳务工程上的赢亏, 要从抢占市场的长远利益看, 一时的赢亏并非永远的赢亏, 因为即是不搞劳务输出, 富余人员的工资也是要支付的, 劳务输出后总能赚回一块工资总额, 这块工资总额就是企业增加的收入。其次, 整合企业的人力资源, 不要过分强调多经和主业的分工, 统一协调, 在不影响主业安全生产的前提下, 多专业, 多工种地竞标承揽新型电厂的劳务工程。
(三) 在素质教育, 技能培训上加大力度有所创新。
劳动者的素质决定着劳务输出的规模, 决定着市场的竞争力, 决定着收入水平。新型电厂采用了很多新设备、新技术, 要掌握这些设备的检修和运行, 必须对劳务输出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可采取学校、用人单位、输出单位联合办学, 还可以采取“订单”式培训, “定向”输出的快捷培训方式。以劳务输出带动技能培训, 以技能培训促进劳务输出。
(四) 劳务输出形式上要有所发展。
输出单位要将自己对劳动者的管理同用人单位的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重庆发电厂就成立了专门的工程项目部, 对输出人员实行“当班内用人单位管理, 当班外由输出单位管理”, 这样用人单位摆脱了人的因素的困扰和麻烦, 而劳动者也时刻体会到原单位的关怀, 不会产生孤独和失落感, 这样就能实现输出单位和输入单位的双赢。
(五) 借助优势, 科学规划。
发电厂的专业、工种较多, 各个电厂都有自已的优势项目。重庆发电厂的烟气脱硫, 是上世纪90年代我国首批引进的德国环境保护技术, 在该项目的建成投产过程中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 在该项目结束后, 改编成技术咨询公司, 为新建电厂的烟气脱硫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及运行调试工作。这种智力型、技术型的劳务输出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发电企业要重视和总结自己建厂多年来的技术成果和技术水平, 同时了解电力劳务市场的行情, 说不准就能起到吹糠见米的效果。
(六) 加强领导, 主动协调, 搞好服务。
各单位在劳务输出的工作上要一把手亲自抓, 抓项目、抓技术、抓人员配备与落实。
1、在劳务输出工作中, 厂、工会、输送人员的基层车间要搞好协调, 充分考虑车间、职工个人、用人单位等多方的利益关系以及所承揽工程的重要性, 做好思想工作, 切忌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
2、要成立专门的项目部, 委派工作能力强, 有责任心, 懂专业, 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项目经理。他要作为输出单位派注输入单位的首席代表, 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 参与用人单位的生产协调活动, 做到对双方单位的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 保持双方单位的沟通与交流, 保证安全生产。
强化劳务输出工作的调查与建议 篇3
培训高技能的务工人员,继续抓好“订单培训、定向输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培训与输出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以输出促培训、以培训助输出”的良性循环机制。
一、汤阴县劳务输出概况
汤阴县位于河南省北部,总人口45.8万,其中农业人口38.7万,共有农村劳动力25.7万人,土地吸纳8.6万人,17.1万人需转移就业。截至2009年底,已外出务工4.7万人,加上原来留在当地的,共有外出务工5.3万人,占2008年外出务工人数的63%。有外出意向并有工作岗位的1.6万人,占2008年外出务工人数的19.2%。目前还有1.4万滞留在家,这其中包括2008年企业停产、半停产的失业回留0.8万人。就地转移就业约5万人,有5.2万农村劳动力待业。2008年全县农民工输出总数达到8.3万人,主要从事建筑、纺织、电子、电焊、服装、保安、餐饮、商业服务等行业,年创劳务收入近6亿元。劳务收入已占到全县农民总收的40%以上。
目前,汤阴县农民就业工作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技能型就业特点形成。为了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汤阴县根据上级对农民工培训的有关政策,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力度,尤其是2008年由汤阴县政府直接提供免费培训资金,共培训农民工2800余人,在安阳市五县五区此类活动中,汤阴县对农民工培训资金投放比例最大,培训人数最多。二是培训输出一体化模式日趋完善。我们提出的思路是:校企对接,订单培训,定向输出。我们这一措施是为了就业而培训,培训资金的拨付前提是培训达不到就业率不拨付资金。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关、人力资源市场,乡镇劳动保障所、村委会四方联合组成验收组,对分布在300个自然村的2800余人进行入户调查。三是就地就近就业凸显。2005~2007年,招商引资项目455个,投资金额67亿元,新增安排就业劳动力2.6万人,为强化汤阴县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汤阴县强化劳务输出工作的主要措施
面临国际金融危机下出现的企业破产和减员增效带来的用工数量减少问题,汤阴人力资源服务中心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使汤阴县的劳务输出工作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强化领导,注重宣传,完善服务机制
春节前后,汤阴县加大了就业服务力度,先后通过新闻媒体、宣传车、发放传单、举行外出务工欢送仪式等多种形式宣传农民工工作相关法律法规、优惠政策以及用工信息。通过强化就业服务,健全服务体系,及时发布用工信息,消除了农民工转移就业的顾虑,提高了农民工转移就业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一是摸清基数,动态监测。金融危机爆发后,针对农民工大量返乡的现状,汤阴县劳动部门及时召开了乡镇劳动保障所全体人员会议,安排部署了返乡农民工调查登记工作,对农民工返乡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时刻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二是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信息库,加快推进乡镇劳动保障所和县乡人力资源市场标准稳定化、规范化建设,将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乡村,及时、准确掌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动态,为加强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和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三是搜集信息,搭建平台,集中开展“农民工服务月”活动。利用安阳市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信息平台,加强了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信息。四是完善日常服务,建立农民工就业长效服务机制。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各窗口出台了针对农民工的日常服务办法,做到日常服务和集中服务相结合。
(三)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坚持农民工异地输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相结合。一是抓异地输出,开展“省际劳务协作”。2009年初,汤阴县人劳部门派出三个考察组到全国各地收集用工信息,实地考察,签订用工协议,储备就业岗位,在农民工输入地和输出地之间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加强相互衔接协调,签订劳务合作协议,逐步引导农民工由零散型输出转为规模型输出,由自发型输出转为有组织型输出。其中,汤阴县在山东魏桥的劳务输出在河南省名列前茅。二是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开展“重点建设项目用工对接”活动。为发挥汤阴县重点建设项目对就业的促进和拉动作用,劳动部门针对汤阴县2009年新开工的国家、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所需的劳动力进行了排查摸底,如南水北调工程、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汤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安汤快速通道、各住宅小区建设、招商引资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及新农村建设项目等。
(四)抓好品牌效应,积极宣传推介
近几年,汤阴县的纺织技能品牌已成为安阳市乃至河南省的劳务输出特色品牌之一。汤阴县先后与国际品牌企业苏州波司登制衣集团、国内品牌企业青岛新郎西服集团等联手互动,建立了长期的劳务输出合作关系,签订了长期的用工协议。2009年3月1日,河南省政府在北京举办了“河南农民工风采展览展示”活动,汤阴县认真做好成果展览、技能展示、劳务对接、座谈交流等各项筹备工作,在活动中集中展示了汤阴县劳务经济发展成果,树立了汤阴县农民工的良好形象,促进了汤阴县农民工就业工作的开展。
三、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劳务输出工作目前面临的问题,一是受金融危机冲击,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明显萎缩,汤阴县境内部分企业裁员;二是汤阴县农村劳动力技能单一,就业竞争力不强;三是部分农村劳动力思想观念陈旧,就业期望值偏高;四是社会创业氛围不浓,扶持创业力度不够,部分乡镇和村干部,不能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看待劳务输出工作,认识不到劳务输出工作的潜在效应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其原因在于:
(一)劳务输出工作的舆论宣传力度不够
劳务输出工作的舆论宣传需加大力度,协调工作的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完善。部分乡镇对劳务输出工作配合和支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全县上下需全力推动,大搞宣传,大造舆论,在全县形成大搞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政府推动、整体联运、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劳务输出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就业观念陈旧滞后
零就业家庭成员和就业困难人员一般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就业心理预期普遍偏高。不愿自主创业,也不想灵活就业,更不愿意从事家政、钟点工等服务,实现充分就业十分困难;在就业方式上,下岗失业人员自身不努力,全凭“等、靠、要”,就业期望值过高,这些陈旧滞后的观念导致这类人员为自身实现再就业设置了人为的障碍。
(三)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日趋艰难
目前汤阴县存在大量的就业弱势群体,尤其是“4050”人员。这个群体的现状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即“五多五少”:一是“输血型”的多,“造血型”的少;二是专业技能低的多,专业技能高的少;三是就业观念陈旧的多,就业观念更新的少;四是文化程度低的多,文化程度高的少;五是就业期望值高的多,面对现实的少。弱势群体的这种现状特点,不仅制约和影响了他们个体的再就业,同时也给我们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四)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
汤阴县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下一步劳务输出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针对汤阴县现阶段劳务输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劳务输出工作实践,我们提出了九项工作思路。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河南省、安阳市《关于推动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和《汤阴县农民工工作实施方案》。二要做好农民工思想工作,要帮助农民工认清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准确定位,抓住机遇,先就业,再择业。通过各种手段让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摸准就业信息,了解就业形势,在落实好工作岗位或者有一定把握的情况下,再外出打工,避免盲目外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三要寻找高质量的用工信息,确保把工资高、福利待遇优厚的用工信息提供给广大群众。四要寻求高层次的合作伙伴,加强与品牌企业合作,进一步提高汤阴县的劳务输出档次。五要培训高技能的务工人员,继续抓好“订单培训、定向输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培训与输出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以输出促培训、以培训助输出”的良性循环机制。六要建立高标准的维权服务体系,继续做好县内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项后续服务工作,对外出务工人员搞好维权和跟踪服务,建立维权机制,确保农民工权益不受侵害。七要形成高水平具有特色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乡村两级组织机构的灵敏触角和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组织队伍建设,创新运作方式,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八要培育劳务品牌,在原有“纺织”劳务品牌的基础上培育新的劳务品牌,重点培育电子、电焊品牌,为汤阴县的品牌劳务输出注入新的活力。九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继续做好中介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保障代理、政策咨询等系列、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市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篇4
填报单位:填报人:
一、单位职工总人数:人;
单位性质:事业□;企业□;其它□。
二、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有:人;
主要分布的岗位是:; 劳务派遣工月平均收入:元,年平均收入元。
三、劳务派遣单位的性质:人事代理□;劳务公司□;其它□。
四、劳务派遣工是否属于“三性”(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
位?是□;不是□。
五、劳务派遣工是否签劳动合同?已签□;未签□。
与何方签订劳动合同?
六、劳务派遣工缴纳公积金等情况:缴纳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其它□。
七、劳务派遣工是否本单位工会会员?是□;不是□。
是否参加本单位工会组织的活动?是□;不是□。
八、劳务派遣工的主要诉求:
九、本单位保障和改善劳务派遣工待遇采取的措施和做法
十、本单位对劳务派遣用工的建议
(注:请于8月20日前将调查表书面稿和电子版报建设交通工
会,联系人:张静,电话:23116437,传真:23113119,电子邮
2009年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篇5
马莲乡2009年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今年来,乡党委、政府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产业来抓,全面调整工作思路,全力破除思想障碍,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立足优势,整合资源,采取“政府推、干部带、宣传促、政策引”的措施和办法,大力推进劳务经济发展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今年来劳务输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马莲乡位于西吉县东南部,距县城40公里,属于川道区。全乡下辖15个行政村,82个村民小组,人口4313户,20122人,其中农业人口18988人。现有劳动力资源10012人,其中女性3806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7826人,剩余劳动力2995人,其中女性958人。
二、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落实
年初,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县劳务输出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专题会议,按照“以增加农民收入,培育一代新型劳动者,发展劳务移民”为核心,推行“政府引导,市场化运做,规模化经营,一条龙服务”的运行机制,合理化制定出我乡劳务输出工作安排。成立了以政府乡长为组长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组织领导。与各村签定目标责任书,明确各村党支部书记为劳务输出第一责任人,层层分解任务。使人人身上有担子,有压力,确保了劳务输出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1、劳务输出完成情况:一年来,乡党委、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强力推行大劳务、大输出、大产业方针,以硬措施硬作风完成硬任务。截止11月底,共输出人数5996人,完成任务的110%,创收2396.8万元,其中有组织输出1350人,完成任务的110%,创收700万元,稳固输出3225人,完成任务的100%,向区内重点工程输出833人,完成任务的100%。人均劳务收入1130元,占人均总收入的40%。
2、加大有组织输出工作力度。今年,乡党委、政府对有组织输出工作非常重视,把有组织输出工作作为劳务输出工作的重心来抓,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提供务工信息,积极做好群众动员工作,并且强化干部责任。通过政府组
织和能人带动,共输出人数3225人,其中:政府组织输出1350人,春季输出268人,夏季输出833人,秋季输出249人。能人带动输出1875人。
3、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素质。年初,乡党委、政府,在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同时,加强了对务工人员培训工作,共完成引导性培训240人,通过培训,使输出人员掌握了务工的基本法律常识和基本技能,大大的提高了务工人员的素质,为增加创收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4、建立劳务基地,创新务工环境。今年,乡党委、政府积极联系劳务基地工作,充分发挥能人作用,调动一切力量,培育劳务经济人34名,新开辟百日劳务基地1个。通过新的基地的建立,为务工人员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也为长期务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档案资料。在乡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乡劳务站继续完善各类表册资料的建立健全工作,能够按时上报月报表,反馈务工信息,做好务工人员的登记工作,严格按照业务部门的要求,落实指标,对各类表册分类汇总,装订成册。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经费短缺,办公设备落后。劳务输出工作基础数据量大,并且属于季节性强的工作,乡劳务站办公设备还比较落后,无经费购买,给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本乡属于回汉聚居区,其中回族人口占大多数,并且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极为落后,对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工作认识还不够,积极性不太强,致使劳务输出工作特别是有组织输出工作还有一定的困难。
马莲乡人民政府
2009年12月13日
送:县劳务局、本乡各领导
市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篇6
一年来,我中心在上级领导部门、局党委的领导和关怀下,严格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抓牢抓实。通过普及提高就业意识,培养就业能力,提供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服务,为全县广大农村青年创业和就业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根据年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抓好XX年农村劳务产业工作的通知,我局XX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目标任务数为新增转移就业1900人,县外输出400人,有序输出100人,县内转移1500人,有序转移就业3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任务数为1900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800人,引导性培训100人,农民工培训1000人。
二、主要措施
认真开展“春暖行动”为外出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及维权知识宣传。一是在县劳动力市场大厅设立咨询点,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政策咨询;二是充分利用赶集时间开展宣传。自今年2月以来,我中心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劳务宣传、组织工作达9次,印制并发放各种宣传资料达5000多份。通过宣传活动激发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热情和愿望,通过诚实 劳动、艰苦创业达到致富成才的目的。
加大传送劳动力市场信息力度。目前存在着许多企业有大量的用工岗位招不到工人,同时在农村又有许多青年愿意外出却找不到工作岗位的情况。为避免造成大量的人员资源浪费,我们在寻找真实可靠用工信息向外发布的前提下,通过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邀请用工企业到我县举办用工招聘活动,让有志外出青年外出就业。今年以来,共举办了两次大型招聘活动,87人被厦门有关企业聘用,对外发布用工信息30多条,有效解决外出就业难题。
加大宣传法制法规政策力度。目前农村青年对政府出台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许多优惠政策了解不够。许多政策很难落实到位,从而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外务工的农民由于对劳动法律法规知之不多,不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一些农民外出务工碰壁回乡,心灰意冷,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造成负面影响,造成一部分农民把外出务工作为一种迫于无奈的选择,从而影响了外出务工的积极性。我中心在进行培训过程中把宣讲有关法规政策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同时,穿插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外出务工防艾能力。
加大农民工培训上力度。帮助农民,特别是青年,提高职业技能是解决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治本之策。目前我县农 民一般都存在有文化层次低、职业技能弱、就业竞争力差等方面的不足,为此,我们下大力气抓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特别是初高中毕业回来的而未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青年进行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以此来提高农民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自今年2月以来我中心开展各种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班达6个,培训人员达2058人。
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向二、三产业转移。充分利用我县人口多的优势,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观念,依靠自身优势,从事商业、饮食业、加工业等,以此增加收入。
三、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通过各项政策和服务措施的贯彻落实,我中心均圆满的完成了XX年市、县下达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目标任务。XX年1~10月份,我县转移培训情况是:累计转移就业21230人,其中,县外省内累计转移就业8047人(含新增转移就业1320人),省外转移就业8726人(含新增转移就业1100人),县内转移就业4457人(含新增转移就业450人),有序输出2537人。累计转移培训人数2058人;技能培训取证1758人。
其他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努力做好劳务派遣工作。XX年7月我中心成立富民 人力资源开发公司,今年以来,我中心按照局领导要求,定责定员做好公司劳务派遣的合同签订、五大保险代缴、劳务纠纷协调、劳务合同解除、工资代发等各项业务工作,开创了我县劳务派遣工作新局面。至今被派遣的劳务工工作稳定,生产、生活正常,从未出现因拿不到工资而上访现象。今年共派遣劳务工158人,其中,滇东电厂74人,滇东电厂76人,白龙山煤矿58人。
2、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调研。为了更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结合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现状,按照曲人社【XX】89号文件精神和局领导统一安排和部署,我中心9月1日至9月25日依托乡镇劳动保障所就业平台组织人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等形式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全面摸清XX年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为我县今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奠定了基础。
3、按时做好上报的各类报表、表册。根据年初市、县下达我中心的目标工作任务,我中心根据要求,事实求是,客观工正的做好各类上报报表表册,从未出现延误现象。
4、做好各类临时性工作。局里安排的各项临时性、阶段性工作,我中心都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市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篇7
1 抓好组织建设,扩大基层党团组织覆盖面
据调查,建筑行业劳务队伍中党员约占3.4%,团员占10.5%,由于劳务队伍的党员存在分布不均衡、零散、流动性强等特点,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党团员外出务工多年基本上都与组织关系所在原籍或原单位党组织失去联系,关系无处转等,形成了党团组织管理的“空白区”,而基层的党建工作往往又是一个薄弱环节,这些农民工党团员有了困惑无人帮助,有了思想问题无法汇报,党团精神无人传达。只有在农民工中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和流动党团员的教育管理,让这些“隐性党员”“隐性团员”亮出身份,发挥农民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提高党团在农民工群体中的威望,把农民工中的优秀分子更多地吸纳到党团组织中来,壮大农民工党员团员队伍,党才能真正成为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2 积极探索和建立起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
农民工合法权益是否得到有效保障,直接关系到农民工队伍工作积极性的发挥、项目内外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关系到生产施工能否得以顺利推进的大局。此外,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机制还可以起到加强对劳务队伍管控的效用。
一方面,通过开展培训宣讲来增强劳务队伍的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守法意识。例如组织农民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对劳动者来说,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有以下意义。
(1)有利于劳动者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便建立了一种劳动法律关系,劳动者的权益一旦受到侵害,就可根据合同约定申请法律保护,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有了合同约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相互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便有了规范依据,各自均按照合同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可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争端。
(3)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特长等选择职业和参加培训,发挥个人潜能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项目部还应该指导、督促劳务队伍建立临时工会,认真检查督促劳务队伍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安全生产、职业健康以及建立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障、意外伤害保险,明确工时报酬、劳动保护、劳动安全卫生以及工伤保险等内容,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3 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提高劳务队伍的工作效率
项目部应结合实际,组织劳务队伍各工种各队组进行业务技能的展示和竞技,既促进学习交流和技术提升,营造一个爱岗敬业、争当技术能手的良好氛围,又能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树立和强化质量安全生产意识,为稳定安全生产形势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坚持“以练促学、创先争优”,建立起学习激励和奖励机制,积极为农民工搭建岗位成长成才平台。实践证明,开展竞赛活动不失为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有效结合的重要载体,不仅可以激发农民工学业务、练技术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业务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还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当施工生产任务进入高潮时,项目部要因势利导,适时开展或举办一些业务竞赛活动和技能比武活动。
4 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搞好基层文化建设
农民工劳动强度大,工作生活环境差,生活单调枯燥;长期在外,缺乏必要的亲情交流,社会交往范围狭窄;竞争压力大,缺少稳定感;休闲娱乐方式匮乏,企业提供的文化活动和社区文化设施覆盖有限,很难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因此,企业十分有必要在项目开展的工地生活、工地卫生、工地文化建设全面向劳务队伍延伸,努力做到统一住宿标准,统一配置生活设施,统一开展文娱关爱活动,要为农民工提供丰富的文化服务,培养他们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开办农民工学校,开展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为他们合理规划和实现自身职业发展创造条件,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既陶冶情操又强身健体,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减少劳务队伍中各类违反治安管理案件的发生。
建筑企业劳务队伍思想政治的形式和特点要求企业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1)将劳务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
向从业的农民工倡导和灌输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管理思想和道德规范,陶冶其道德情操,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上来。
(2)强化劳务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越发展,改革越深入,企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越需要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劳务队伍的工作,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政治保证和思想保证。
(3)提高劳务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坚持教育、管理和服务相结合,完善加强农民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技能教育和企业规章制度教育,使农民工既有城市生存、生产的知识技能和文明社会的道德法制观念,又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同时,还必须“热情服务”,多为农民工做一些实事,如切实帮助农民工解决一些具体困难;真诚对待每一个农民工并给予他们必要的尊重,充分利用情感激励这个切入点,携手解决好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工程施工扫除障碍。
总之,做好劳务队伍的思想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体现。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要始终把围绕劳务队伍和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想农民工之所想,急农民工之所急,切实帮助农民工解决实际困难,把劳务队伍组织好、管理好、服务好,把共建共享和谐企业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摘要: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外部劳务队伍已成为施工企业一种不可缺少的补充力量,而劳务队伍素质及管理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如何做好企业外部劳务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和谐顺畅的内外劳动关系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劳务队伍,思想政治,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刘芳,张群星.对劳务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与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4).
国企劳务派遣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 篇8
关键词:国有企业;劳务派遣;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58-01
一、绪论
随着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增多,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除了保持技术上的优势,也在组织结构上力求精简,以迅速响应瞬息万变的市场。为了应对临时性、季节性需求,企业积极运用弹性用工方式,其中以劳务派遣的运用尤为普及。然而,由于盲目追求低成本而导致用工单位的派遣员工缺乏安全感、不愿与用工单位建立心理契约,从而导致工作满意度低,离职率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用工单位采用劳务派遣的价值,降低了原本期望的用工弹性。因此,对于用工单位来说,了解派遣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提高派遣员工工作满意度非常重要。
二、文献综述
(一)劳务派遣。劳务派遣意指用工单位根据其人力资源需求,委托派遣机构甄选符合其需求的员工,并在该员工自愿的基础上,将其派遣到用工单位,为用工单位工作,接受用工单位的指挥和监督,其实质是将人力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使派遣员工同时为派遣机构和用工单位创造价值。劳务派遣的特点:雇佣关系的非典型性和主体的相对独立性;将劳动力商品化;劳动者的可替代性和流动性。综合来看,中国的劳务派遣机制具有发展时间短、发展速度快、集中国有企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特点,因此我们要根据中国国情不断探索劳务派遣的健康发展之路,从企业实际出发,真正了解派遣员工,制定适合派遣员工的政策,充分调动派遣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指人对于其工作的感觉或对工作中各个构面的一些相关态度,简而言之,就是人是否喜欢自己的工作。工作满意度有单维与多维两种维度划分,其中工作满意度的单维划分就是将其看作一个整体的水平,测量问题通常为一般性的问题,例如你是否喜欢你的工作等,而所谓多维划分,是将工作满意度区分为不同的维度进行分别测量,至于维度具体如何划分,学术界目前尚未形成共识。对于工作满意度的测量研究,充分考虑调查量表的权威性和适用性,本文将采用明尼苏达大学的Weiss、Dawis等人编制的明尼苏达满意度短式量表。
(三)离职倾向。离职分为主动离职和被动离职。主动离职是员工因组织或个人因素如薪酬、晋升等原因而主动离开组织,被动离职主要是因解雇、退休、工伤等导致的离职。一般而言,员工的被动离职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主动离职往往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本研究考察的是员工主动自愿离开组织的意向。对于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关系的研究很多,学者们普遍认为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国有企业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类型,这一结论还有待考证,我们不妨假设在国有企业中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来源。本文以国企劳务派遣员工为研究对象,对员工工作满意度进行研究,我们选择了几家北京的国有企业,通过实地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共回收有效问卷320份,剔除极端值和缺失值,最后剩余252份有效数据,有效比达到78.75%。
(二)测量工具。本文的测量工具均选用成熟量表,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工作满意度调查,采用的是由明尼苏达大学Weiss (1967)等人编制的“明尼苏达工作满意调查表”短式问卷,包括20个题项。第二部分为员工离职倾向调查,采用的是Mobley等(1978年)开发的离职倾向调查问卷,包括4个题目。第三部分个人特征调查和薪酬福利状况调查是本文作者根据研究需要设计的关于被试者个人信息的问题,其中个体特征6个问题,新出福利4个问题。
(三)假设模型。通过总结以往学者对于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关系的研究成果,做出以下假设:
假设1:个人特征对员工工作满意度有影响。假设2:薪酬福利对员工工作满意度有影响。假设3:国企劳务派遣员工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位层级、绩效工资比例、加薪幅度、工资构成和福利构成均与工作满意度相关。假设4:国企劳务派遣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负相关。
四、实证分析
(一)现状分析。国企劳务派遣员工对考察工作满意度的20个项目的评价结果,各个项目的均值处于3左右,表明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工作一般满意。从标准差来看,考察派遣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各项目的标准差主要处于1左右,说明被调查者关于工作满意度的主观感受差异不大,都处于一般满意的状态。根据统计结果,从整体来看,劳务派遣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处于较低的水平。根据国企劳务派遣员工对考察离职倾向的4个项目的评价结果,各个项目的均值处于3左右,表明被调查者偶尔会有换工作的意愿。从标准差来看,各项目标准差主要处于1左右,说明被调查者关于离职倾向的主观感受差异不大,都或多或少会有离开公司的想法。
(二)比较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不同性别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差异,女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高于男员工;不同文化程度的劳务派遣员工工作满意度之间有显著差异,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员工工作满意度也增加;不同职位层级的员工工作满意度之间有显著差异,职位层级越高,其工作满意度越高;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的劳务派遣员工工作满意度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薪酬变量上:4各薪酬变量上,劳务派遣员工工作满意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员工所获得的绩效比例越高,其工作满意度越高;员工的加薪幅度越高,其工作满意度也越高;员工工资构成种类越多员工工作满意度越高;员工的福利构成数量在7-10中之间时,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最高。
(三)相关分析。人口统计学变量、薪酬变量与工作满意度的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性别、文化程度、职位层级、绩效工资比例、加薪幅度、工资构成数量、福利构成数量与工作满意度显著相关,其他变量与工作满意度不相关,这与之前方差分析的结果一致。离职倾向于工作满意度的行管分析结果表明,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显著负相关,即随着工作满意度的提高,员工的离职倾向降低。
五、建议与对策
根据以上对于国企劳务派遣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劳务派遣员工工作满意度提升策略: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形成良好企业文化、优化工作设计、规范甄选程序、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重视培训选拔、建立公平竞争的晋升机制 。这些建议应得到公司管理层的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了不同程度的采纳和实施。
参考文献:
[1]李新建, 徐元得等. 人才派遣方式下的雇佣与劳动关系[D]. 天津:南开大学, 2005.
[2]谢永珍,赵京玲.企业员工满意度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模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5).
[3]自宜本,李嘉琪等. 派遣员工工作满意度之研究一以台南地区为例[R].台湾:中山大学企业管理系专题报告,2007.
[4]赵西萍,刘玲,张长征.员工离职意向影响因素的多变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3):71-74.
2012年劳务输出工作计划 篇9
为切实加强街道的劳务输出工作,街道党、工委将进一步从政策上、体制上为劳务输出创造有利的环境,街道将成立以工委书记为组长,分管主任为副组长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街道所辖各社区也要成立由社区一把手负责的相应的劳务输出组织机构。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现层层落实、层层负责、层层关注的新局面,把我街道的劳务输出工作从基础上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加强培训,以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
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把用工需求与技能培训衔接起来,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考核发证、推荐上岗等方式,实行先培训后输出。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渠道,按照“定点培训,定性培养,定向输出”的要求,做到先培训,后就业,提高我街道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从而突破行业、岗位的条件限制,进而实现质的飞跃和量的突破。这样既提高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同时又保障了劳务输出的稳定性,为劳务输出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抓好典型,搞好示范。
为保证外出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利益得到充分保障,我们将严格规范劳务输出秩序,做好用工单位考察,合理引导劳动力输送,杜绝盲目输出现象的发生,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企业订单、人员培训三位结合的新形式,千方百计扩大输出的地域和规模。加大对外出劳务输出人员致富典型的宣传力度,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典型进行现身说教,来告诉那些持等待观望甚至怀疑态度的人,使他们尽快加入劳务输出的行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四、加快实施“异地转移”战略,拓宽劳动力跨区流动渠道。
充分利用原有多年的北京、河南等省市劳务输出基础,积极开拓新的输出基地,加快本地劳动力向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输送速度。加强与外地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沟通,为外出务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做好输出人员的跟踪服务工作,切忌一锤子买卖,对用工单位和劳务输出人员不了了之的做法是最不可取的。实维护用工单位和劳务输出人员双方的权益,提高劳务输出效率。
五、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劳务输出干部队伍的素质。
【市劳务输出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劳务输出工作制度10-06
乡镇劳务输出工作方案11-04
峦庄镇劳务输出工作总结10-14
劳务输出09-18
农村工作及劳务输出问题现状的思考与对策10-22
对外劳务输出问题06-16
劳务输出归国人员08-23
中国劳务输出的榜样10-04
x乡林场村劳务输出典型村简介10-16
井陉县采取四项措施打造劳务输出品牌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