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中我对小学音乐教学几点尝

2024-08-06

课改中我对小学音乐教学几点尝

课改中我对小学音乐教学几点尝 篇1

课改中我对小学音乐教学几点尝试

“新课程标准”给现在的小学音乐教育带来了改革,给音乐教师也增添了困惑:现在的音乐课,到底应该怎么教?教给孩子们什么?让我们感到教学无所适从。现在从小学音乐教育的理念,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对于我们已习惯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场“革命”。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深刻体验到了新课程对教学工作带来的巨大的变化。我认识到《音乐课程标准》特别注重以审美为核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等等。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做了几点尝试:

一、更新教学观念

音乐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将来一辈子热爱音乐,培养他们享受音乐的能力,是培养具有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公民。而长期以来,谈到音乐教育,人们便会很自然地与是否会识谱、会乐器、会运用歌唱方法唱歌等具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即把音乐教育看作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恰恰是这些专业性很强的要求,使学生最感艰辛和畏惧,而教师也会疲于这些知识的教学,所以课堂变得乏燥、无味。

音乐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重要的,但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并且要把“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其实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快乐,享受美好,这才是我们音乐教育者因该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面。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去,这又是有别于传统音乐教育的一个观念,它革除了“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观念,打破了“教师系统传授”的教学格局,注重学生参与,注重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注重创新的培养,真正达到培养二十一世纪所需创新人才的目的。

二、改进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材,往往是从教师的“教”出发,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学”,因此学生往往处在被动的状态中学习。二新标准展示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他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用于从传统的教学中跳出来,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教学,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多种文艺交叉融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1、创设“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习主体的自觉意识和使学生乐学、会学,从而养成和发展个性品质。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如:当欣赏乐曲《鸭子拌嘴》的时候,可以用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导入,然后直接揭示欣赏曲目《鸭子拌嘴》,这时学生的大脑中就会出现鸭子吵架的场面,部分学生也会思考:鸭子是怎样吵架的呢?这样就充分激起了学生想听歌曲的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播放音乐,并引导学生对乐曲进行自由讨论。这样教师就在无形中为学生创设自主性学习的情景。

2、创设“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建构师生合作教学、生生合作学习的集体性教学模式,充分开发课堂集体的交往、信息网络、群体心理气氛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教学潜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关心、学会竞争、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

3、留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在教学中创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做,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操作能力,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例如,在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中,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发展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如:看图式标题的音乐欣赏《山村来了售货员》、《金蛇狂舞》等;对情节性较强的音乐欣赏《龟兔赛跑》、《彼得与狼》;对音响感知与感情体验的作品,如《春到沂河》、《潜海姑娘》等曲子。再者在教学中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培养创造性操作能力,当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及想象、联想,对所欣赏的作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可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脚,使欣赏过程提高到另一个高度。如:欣赏完《霍拉舞曲》和《雷鸣电闪波尔卡》这两首不同风格的乐曲时,可让学生在乐曲的演奏形式、乐曲内容、乐曲情绪等方面进行比较,又如:欣赏完《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小天鹅舞曲》等具有鲜明节奏特点的曲子时,可运用身体语言,感受音乐,创造音乐等等。

三、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每一位教师最直接的研究课型,是体现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无需动脑,课堂气氛讲究一个“静”字,而现在教育讲求学生的“参与”、“实践”、“创新”,要让学生大胆发问,敢于质疑,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求异,课堂讲求一个“动”字。当然,音乐教学并不完全排斥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这里的关键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将知识技能巧妙地融入到学生感受体验美妙音乐的乐趣中。因此,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学方法也以“教音乐”为宗旨,教师的教学目标往往停留在“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会教材规定的内容”,教师的注意力必然集中于唱歌、识谱、乐理、欣赏等技能技巧的传授和训练,而忽视了对人的素质、能力,特别是个性的培养。而教改后的教材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包括智力素质的开发,包括人的想像力、创造力、灵敏反应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协调合作能力、审美能力等因素的训练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达到教人的目的,通过教人来更好地学习音乐。课改后的音乐教育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重视人的素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了想上音乐课和更想唱歌的情感和欲望,特别是孩子愿学,乐学。因为有感才有受,有感才有智。否则再简单的技能技巧训练,也只能成为机械的操练,呆板的重复。而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紧跟时代发展要求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心理需求的,是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提炼出来的。

以上,是我在课改中教学的一些尝试。总之,音乐课改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生的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新课程带给我们新的发展空间,带给我们新的机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

上一篇:比尔盖茨领导分析下一篇:社会人士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