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风格论文

2024-10-07

园林风格论文(通用13篇)

园林风格论文 篇1

西班牙园林特点

西班牙建筑的特点

西班牙建筑通常以远高近低的层级方式排布,高低错落。采取浅墙、红瓦质朴温暖的色彩,以淡黄色墙身和红瓦屋顶相结合。建筑外立面色彩明快,既醒目又不过分张扬,采用的建筑材料给人斑驳的、手工的、陈旧的感觉。典型的西班牙建筑元素及特征有:红陶筒瓦,弧型手工抹灰墙,铁艺、陶艺挂件,以及小拱璇、文化石外墙、红色坡屋顶、圆弧檐口等。

西班牙风格园林的表现

1.西班牙摩尔式园林主要为伊斯兰风格,后期受到法国与意大利的影响,成为欧洲南部艺术与穆斯林艺术结合的一种极为特殊的新风格。

2.西班牙园林在规划上多采用直线,有主景观轴,轴线建为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核心水池。多采用围合与组团,由厚实坚固的城堡式建筑围合而成庭院,庭园被墙环绕,被水道和喷泉切分,并种植了大量的常绿树篱和乔木。

3.地形处理:充分利用了原有地形,多为台地状,有利于营造不同空间与雨水的排放.西班牙园林运用不同的造景手法来营造出层次丰富、多意境的空间景观效果。

景观元素的特点:

1.水景:非常注重的一个关键设计。西班牙园林设计了许多景观水池,形状多为方形,椭圆形或几何形的拼接.景观水池中常采用柱状、动物、人物状喷泉或花瓣状叠水,并且水池周围采用艺术类雕塑进行装饰。景观池底用精美图案进行装饰,池壁与压顶多采用石材,仿古砖,马赛克饰面。各种明渠,暗沟,喷泉,叠水之间相互联系,形成贯通的水循环系统.2.植物:种植的乔灌木多为修剪齐整,通常于地上、墙上、木栏上用花草藤木组成的立体绿化。草地为开放式,并用开花地被作为点缀,建筑与道路入口喜用花色艳丽的植物装扮,通常采用小朵月季、波斯菊、蔷薇、玫瑰、薰衣草、鸢尾、西班牙长生草、迷迭香、马樱丹、地中海荚蒾、鹤望兰、天竺葵、桃金娘等植物。乔灌木品种多为刺葵、华盛顿棕榈、橄榄树、柑橘、无花果、龙血树、仙人掌、针叶树。因西班牙气候干燥少雨,针叶类,景天科,棕榈科植物被广泛运用。

3.铺地与道路:多采用素雅的颜色,精确的几何形状衔接。材质主要以石材,仿古陶土砖为主,其次为水泥路面,木材铺地。

4.建筑小品:形式多为摩尔式,装修雕饰十分精细。最常见的装饰元素包括仿旧铁艺、陶艺挂件、铺砌釉面砖的壁脚板、墙身、植物主题图案装饰的拱门,以及用拱型装饰的顶棚。方墙、穹顶、圆塔装饰图案都用精确的几何形。建筑小品分布位置主要在建筑与道路入口,广场中心,主园路旁,风格与主体建筑相似.5.材质与色彩:多用浅墙与红顶,墙身颜色多为白色、米黄色,或用红棕色,咖啡色文化石饰面。

西班牙摩尔式风格从不追求西方建筑纪念碑式的三维空间,相反,其目的是创造虚无飘渺的气氛,用具有美感的和深奥精妙的手法使内、外空间相互交织。西班牙浪漫主义设计风格符合现代人追求浪漫的心境,因此,西班牙风格成为地中海地区的主流设计风格,并影响到整个欧洲甚至亚洲地区。

园林风格论文 篇2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 这种可以追求形体统一、错综复杂的图案装饰想过的规则式种植方式显得陈旧和落后了。但是, 在园林设计中规则式种植作为一种设计形式仍是不可缺少的, 只是需要赋予新的含义。19世纪开始, 西方风景园林的风格逐步深入泰国, 尤其在皇宫别苑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并与泰国传统民族风格相融合, 形成极富特色的文化艺术产物。

泰国园林是一个自然与人文条件均很优越并发育完善的有机整体。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民族特色与外来影响相互渗透, 东方和西方流派多元融合, 传统相视与现代观念有机共存。既有与历史紧密相关的, 又有以自然风景特色为主的;既有穿透风味浓郁的, 又有时代特征鲜明的;有的以名山大川为依托, 有的以城市环境相共生。主要包括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国家公园, 体系完善、管理良好的城市园林以及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的郊野园林。国家公园又可大致划分为山区型、滨海型和海洋型三种类型。

曼谷大皇宫就是最具融合代表性的泰国园林, 其内不但修建了纯欧洲式的宝隆皮曼宫, 还配上了与之协调的欧式草坪花园以及修剪整齐的园林植物雕塑。在这样光照强的国家, 为了能与强烈的阳光相竞争, 颜色通常更亮。

园林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循环渐进, 推陈出新的过程, 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时尚形式。造园要素及艺术形式也是多种因素, 包括地理气候条件及生活习俗、经济状况、政治制度、宗教思想、美学观点、文化艺术等综合影响下产生的。

泰国园林具有建筑、小品、植物及理水等基本园林要素, 其理水较为简约, 以人工挖凿的湖面及引人的自认河流为主, 水岸线柔缓舒畅, 在形式上一般少有变化。园林景致更多是对自然的欣赏, 其中很少表现出过于明显地人工雕凿痕迹。在植物修剪造型与体型变化上, 泰国园林有较有的表现, 加之有利于热带与亚热带植物生长的气候及自然环境条件, 造型植物成为泰国造园要素中极为重要的组织部分。尽管融合了东西方园林艺术风格和造园手法, 泰国园林的本土特征依旧清晰明朗, 大致表现在以池岛构图的园林布局, 泰式风格的亭阁殿宇;民族风味的佛寺塔阁;热带、亚热带的园林植物。

极具民族文化特色和艺术气质的生命体。相对于西方古典园林及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风格定式, 泰国园林的风格流派则是一种交融并举, 在发展中将自身特质与外来影响不断整合的多元风格进行了集中体现, 这使得研究者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交相审视时, 会明显地感受到其所表现出的东西方特质的多元融合性, 它并没有因为受到外因影响而丧失固有特色, 反而是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找到与本土文化因素的良好契合点。

若干风景名胜区、众多的国家公园与保护区、各类郊野园林与各种城市园林共同构成了泰国园林的总体架构, 并以其各自蕴含的丰富内容, 生成了泰国园林这一生机盎然的有机整体。而这一有机整体又因泰国宏观风景环境的地域区划与各种类型的风景园林的错综交织而分别形式成几大群落。这种结构模式应该说是泰国风景园林结构体系的一大特色, 以“群落”威结构特色。

发展中的泰国园林最有价值的就是它的独创性。这些独创性体现在对传统遗产的珍视与爱护, 更体现杂继承传统和大胆创新方面的可贵努力。以素可泰历史公园为例, 既是规模宏大的遗址公园, 又是展示13至15世纪素可泰王朝时期历史文化的巨型博物馆, 还属于文化遗产型保护区。园林风景协调地糅合在一起, 与整个公园绿化为主, 绿树成荫的大环境有机融合, 给人以极美的印象。这种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主的大型公园在许多国家, 尤其是亚洲国家是很难办到的。而泰国在联合国教科文化组织的支持下, 实现了这一引以为豪的项目。

简而言之, 泰国园林把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的特色和自己的宗教风格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充分利用地域环境与自然条件的优越, 有计划地、科学地合理开发各类风景园林, 加之特有的群落性和独创性, 泰国园林形成了一种独特风格。

摘要:中国自然山水园林、意大利台地式别墅园林、法国宫廷式花园林、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四大流派的园林风格,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必将向外辐射到周边国家。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欧陆风情以及东方园林两大体系。泰国园林凭借着独天得厚的优美风光, 极富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沉淀, 加之外来艺术文化的影响以及与民族特色的良好融合, 泰国园林成为东南亚地区自然风景园林资源中的一支奇葩。

关键词:泰国园林,多元融合,群落,独创性

参考文献

[1][英]西蒙·贝尔.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郦芷若, 朱建宁.西方园林.江西科技出版社, 第3版.

[3]王晓军.风景园林设计.河南科技技术出版社.2002.2

[4][美]伊莉莎白·巴洛·罗杰斯.世界景观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1.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 篇3

课的教学侧重于探究,如何结合课外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学会主动利用网络、书籍为我服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以课文为“原点”进行“辐射”,通过网络和生活的典型图片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探究,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由此引发鉴赏园林风格的兴趣,进而能对中国园林风格做简单的理性鉴赏。

二、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通过探究实践,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中描述中国园林风格的句子。

四、课型安排

阅读指导课。

五、课时安排

上机准备预习一课时;课文导读一课时。

(一)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网络查询中国名园景色图片,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对美图做点评。

课前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梳理并整理文章主要内容,抄写表达中国园林风格的句子。

2.网上搜索。

(1)园林的定义。

(2)查找中国四大名园以及有关图片。

(3)选取自己最欣赏的一幅图,根据课文分析图片体现出怎样的园林风格,制作图文卡片发至老师的QQ邮箱。

(4)利用网络解释文中古诗文的意思。

(二)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学生自学成果展示交流(分组研讨)。

(1)解释文中古诗文的意思。

(2)诗文理解质疑,解疑。教师指导帮助。

(3)个人展示图片,朗读相对应的文字;小组内展开研讨,选出图文分析最到位的作品。教师现场制作PPT,展示各组优秀作品;学生再读课文,朗读描写中国园林风格的句子。

2.图文品评。

欣赏美图,作者自己朗诵鉴赏文字,其他同学做评价,修改或者补充,教师点拨。重点突出以下几点:

(1)小园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以动观为主,景观为辅。或静中生趣,或移步换景。

(2)富有诗情画意,“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3)一山一石,耐人寻味——含蓄。

(4)俯仰有别,曲直相对。

(5)应时借景,以少胜多。

(6)艳而不俗,淡而有味——讲究意境。

3.教师总结提升。

借助网络,我们了解了遥远而陌生的中国名园的部分美景,并且利用课文内容对这些园林风格做了具有“专业眼光”的鉴赏,学生发现美与欣赏美的能力超出我的预期!下面我们再来欣赏课文里面的一些经典语句,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感悟。(解决课后练习)

分组讨论课后三个练习题,(引导学生谈谈想象与联想)

知识拓展:我们县城里的龙泉公园虽然小了一点,但是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园林的风格,试用你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对龙泉公园的这些景点做一简单的赏析。(教师PPT播放龙泉公园摄影作品,学生讨论发言)

布置作业,抄写文中能够体现中国园林风格的优美语句并背下来。

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意境探讨论文 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意境

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使城市居民对市政建设不再满足于基本城市功能需求,而对城市生态环境与生活意境提出了要求。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城市发展的体现,也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园林景观的设计风格与意境则直接决定了园林城市与绿色城市的发展质量,对优化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住舒适性与城市发展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

1园林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城市人口密度在持续增加,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与不合理建设,导致许多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甚至超出了环境承载力的调节范围。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首要需求就是实现发展和环境的平衡,使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实现有机结合。园林城市理念的形成,正是在这一理念下发展而来,而构建园林城市的过程,也是城市环境复原的必经渠道。

2园林景观设计风格分析

2.1风格设计要符合生态功能性

城市是人口密度较高的聚居区,因此,土地资源是城市最紧缺的生态资源。在用地紧张的大环境下,既要保障基本城市功能用地不被占用,又要确保城市环境不受到破坏。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要符合生态功能性,在尽可能节省用地的基础上,以中小型园林建设为核心,粗放式分布园林景观布置,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在园林中布置立体绿化景观以及当地富有代表性的植被,达到净化城市空气质量,优化城市居住环境的目的。此外,景观建设要具备实用性,尽量选择适宜高密度种植的植被,结合植物生长习性与绿化特性,匹配当地景观设计,使生态发展和景观设计实现有机结合。在维护当地城市生态环境平衡的同时,烘托城市文化氛围,构建城市文化建设[2]。

2.2风格设计应当围绕园林文化进行

园林城市景观设计必然要体现出园林设计特点,也就是在保证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体现出园林城市设计感,使其符合艺术审美需求。城市园林景观受到城市原有设计规划及建筑物分布的影响,因此,改造和设计人员应尽量沿用本土团队,在做好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充分参考原有城市规划方案,尊重城市建筑风格,对既有建筑物的设计特点、文化背景加以调研,对具有古典风格的建筑进行园林风格改造,而部分历史文化古迹的改造则要慎重考虑,使景观规划不对既有建筑物造成格局破坏。

3园林景观意境构建分析

3.1植物景观构建

植物景观是园林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不仅具备生态绿化功能,也是自然美的体现。因此,为构建良好的生态美学意境,园林设计部门应适当加强观赏性植物在园林中的种植比例。同时,结合美学理念,加强多种颜色植物在生态园林中的结构布置,营造出具有多种颜色和层次感的生态园林。以绿色植物为铺垫,在本地植被为主体的前提下,引进更多水文植物和花卉,充实景观意境构建。此外,植物景观的选择要体现文化特征,例如,北方的松柏针叶林与梅花经常与坚韧不拔的意志联系在一起,而居民在观赏此类植被时,会联想起相对应的文化符号,进而丰富园林城市的文化意境。

3.2独立景观构建

由植物景观构建的园林独立景观是现代城市园林建设的一大特色。依据独植、群植、丛植等不同景观构造方式,能够赋予景观植物不一样的生态美感。例如,银杏、榕树等具有独立气质和特殊形貌特征的大树,在园林中已成为一道特殊的独立景观。因此,对于独植树种的保护和轮廓构架要进行专业化的选择,要求能够充分体现出独植树的姿态特点与轮廓;对于丛植植物,就要体现出植物群落的层次感和色彩感,以保障植被观赏效果。独立景观的意境来源于人体的审美观与景观设计的共鸣,而唤醒城市居民的审美共鸣,就要保障园林内植被覆盖的完整性,定期修剪植被,使其比例协调、错落有致。

4结论

园林景观的设计风格与意境构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审美需求,对构建人文生态城市和绿色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提高园林景观设计质量,则要从围绕城市生态环境入手,依据本地园林文化进行转型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与自然生态和城市建设的互动性,并体现出绿色优化的理念,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创设园林意境发挥想象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活质量。积极推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使城市建设效果与功能性达到有机平衡,加强园林建设实践研究,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更多建设性意见。

参考文献

[1]王杏芳,张彦鹏.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意境探讨[J].现代园艺,2017(5)

[2]隗新乐.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意境探讨[J].数字化用户,2017(28)

室内设计风格解析现简约风格 篇5

现代风格具有非常典型和鲜明个性的主观特色,钢筋混凝土、平板玻璃、钢材的大胆运用,简单的几何、直线元素拼铺,让艺术与实用功能得到高度融合。简约主义是由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对复古风潮的叛逆和极简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90年代初期,开始融入室内设计领域。

简约风格的特色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要求很高。因此,简约的空间设计通常非常含蓄,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二、现代简约风格的设计特点 :简洁、采用塑料、不锈钢、复合木板、和玻璃为材料。很多人把现代简约风格误认为是“简单+节约”,结果出现造型简陋、工艺简单的伪简约设计。其实现代简约风格非常讲究材料的质地和室内空间的通透哲学。一般室内墙地面及顶棚和家具陈设,乃至灯具器皿等均以简洁的造型、纯洁的质地、精细的工艺为其特征。尽可能不用装饰和取消多余的东西,认为任何复杂的设计,没有实用价值的特殊部件及任何装饰都会增加建筑造价,强调形式应更多地服务于功能。室内常选用简洁的工业产品,家具和日用品多采用直线,玻璃金属也多被使用。

以简洁明快为主要特点,具有强烈的时代节奏感,重视室内空间的使用效能,强调室内布置按功能区分,家具布置与空间密切配合,主张废弃多余的、繁琐的附加装饰,重质和神韵

现代简约风格在处理空间方面一般强调:①室内空间宽敞、内外通透,常用通透或半通透形式进行空间分割,以及一些低矮的家具界定空间属性。

②在空间平面设计中追求不受承重墙限制的自由。③墙面、地面、顶棚以及家具陈设乃至灯具器皿等均以简洁的造型、纯洁的质地、精细的工艺为其特征。④尽可能不用装饰和取消多余的东西,认为任何复杂的设计,没有实用价值的特殊部件及任何装饰都会增加建筑造价,强调形式应更多地服务于功能。

谈日本园林风格特征 篇6

一、日本园林的发展

日本园林历史悠久, 渊源流长。公元六世纪, 中国园林随佛教传入日本。飞鸟、奈良时代是中国式山水园林舶来期, 平安时代是日本式池泉园的“和化”期, 镰仓、室町时代是园林佛教化时期, 桃山时代是园林的茶道化期, 江户时代是佛法、茶道、儒意综合期。

日本园林的山水骨架是从中国流传而入, 它成为后来池泉的始祖。其中佛教被日本确定为国教的地位对于日本园林朝宗教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日本园林初期相当于囿的苑园, 因输入了中国较为成熟的技法, 除动植物外, 更多的是人工山水, 即更接近于人工园。由于结合了日本国土性质, 采用舟游的形式, 日本园林风格虽然受我国园林艺术的影响, 但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创新, 已形成日本民族独有的自然式风格的山水园。

二、日本园林的风格类型

从种类上讲日本园林可分为枯山水、池泉园、筑山庭、茶庭等等。

枯山水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 发源地是京都为中心的中部地区, 是日本园林的精华。把枯山水它称为假山水, 主要是指园中有无水而言。最初之意是在没有池水溪流的地方仅立山石而名之为枯山水, 不过在后来的园林中加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形式上也进行了深化, 由原来只是断壁悬崖和荒坡野岭发展为以砂代石、以石代岛、富于哲理、包罗万象的形态。

池泉园以池泉为中心的园林构成, 相当于中国的山水园林, 既有山又有水, 它是从中国传承到日本最原始的园林模式, 体现日本园林的本质特征, 也就是岛国性国家的特征。因为这个国土特征, 日本大部分园林都做成池泉的形式, 或以池和泉为中心的形式。园中以水池为中心, 布置岛、溪流、桥、榭、亭等。

筑山庭是在庭园内堆土筑成假山, 缀以石组、飞石、树木、石灯笼的园林构成。一般要求有较大的规模, 利用自然地形加以人工美化, 以表现开阔的河山。日本筑山庭中的园山在中国园林中被称为岗。日本庭园中一般有池泉, 但不一定有筑山, 就是说日本以池泉园为主, 筑山庭为辅。

茶庭是把茶道融入园林之中, 为进行茶道的礼仪而创造的一种园林形式。面积很小, 可设在平庭和筑山庭之中, 一般是在进入茶室前的一段空间里, 布置各种景观。茶庭的气氛是以裸露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间石径, 以地上的松叶暗示茂密的森林, 以寺社的围墙、石灯笼来模仿古刹神社的肃穆清净。

三、日本园林的特点

日本是个具有得天独厚自然环境的岛国, 气候温暖多雨, 四季分明, 森林茂密, 丰富而秀美的自然景观, 孕育了日本民族顺应自然、赞美自然的美学观, 这种审美观奠定了日本民族精神的基础, 在不同园林中都能反映出返璞归真的自然观。

在日本园林的精彩之处在于它的小巧精致, 枯寂玄妙, 抽象深邃。大者不过一亩余, 小者仅几平方米, 日本园林就是用这种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

日本园林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

1、源于自然。

日本园林充分利用造园者的想象, 从自然中获得灵感, 创造出一个对立统一的景观。注重选材的朴素、自然, 以体现材料本身的纹理、质感为美, 使自然之美浓缩于一石一木之间, 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种简朴、谦虚的至美境界。

2、讲究写意。

日本园林常以写意象征手法表现自然, 构图简洁、意境丰富。典型表现便是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的“枯山水”园林。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 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 便能表现大江大海、岛屿、山川。

3、细节完美。

对于细节的刻画是日本园林中的点睛之笔, 对小巧细微的物品如一根枝条, 一块石头所作出的感性表现, 显得极为看重, 这些在飞石、石灯笼、门、洗手钵、培垣等的细节处理上都有充分的体现。

4、清幽恬静。

日本的茶庭, 小巧精致, 清雅素洁, 不用浓艳色彩, 一概运用统一的绿色系。为了体现茶道中所讲究的“和、寂、清、静”和日本茶道歌道美学中所追求的“寂”美, 在相当有限的空间内, 表现出深山幽谷之境, 给人以寂静空灵之感。

5、佛法禅意。

宗教在日本一直处于重要地位, 而寺院、神社则是日本文化中重要的象征物。日本园林的造园思想受到极其浓厚的宗教思想的影响, 追求一种远离尘世, 超凡脱俗的境界。特别是后期的枯山水, 竭尽其简洁, 只用几尊石, 一块白砂, 幻化成一方净土。

参考文献

[1]刘庭风:《日本园林教程》, 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社, 2005年。

园林风格论文 篇7

关键词:伊斯兰教;阿拉伯清真寺;建筑风格;古典园林;寺庙建筑

建筑在社会属性上可以划分为私人建筑和公共建筑,而清真寺建筑是宗教活动中心,无疑属于公共建筑范畴,人们到公共建筑中,在时间上是短暂的,即时有使用和观赏权利。它体现着具体个人、当地、当时的文化,但其设计和营造的过程代表着对现实的认识。多种文化的并存博弈,对建筑的影响使地区的建筑形式既具有多元性、边缘性的特点。伊斯兰教建筑艺术,包含着穆斯林对历史与宗教哲学的宗教艺术;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有极强的包容性。中国是一个多种宗教传播、发展、并存的特殊地区,中国的清真寺建筑艺术的发展、传播与宗教发展的联系非常密切,其中离不开伊斯兰教教义的根本思想基础,可以说清真寺建筑艺术是伊斯兰教文化艺术的完美体现;伊斯兰教在中国地区开创、传播、发展与中国清真寺兴建是相辅相成的,和伊斯兰教文化从用阿拉伯等中东国家传入中国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清真寺建筑风格主要有阿拉伯、波斯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古典园林寺庙建筑两大类别;在中国有11座属于中国古典园林寺庙建筑为主体风格的清真寺,其中有西安化觉寺、甘肃天水后街清真寺、宁夏吴忠同心大寺、几座最为著名;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体的清真寺有新疆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吐鲁番苏公塔清真寺、广州怀圣寺、福建泉州清净寺。

1 阿拉伯建筑风格

“阿拉伯属于民族的范畴,阿拉伯建筑风格依附于阿拉伯人的社会政治,宗教生活,和道德等体裁,伊斯兰教文化给阿拉伯人提供了清晰,明确的世界观,阿拉伯清真寺建筑风格是由阿拉伯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受外族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吸收了古代东西文化的精华逐渐融合、发展形成的。是宗教制度演化的产物,是以伊斯兰教为主体核心,并继承阿拉伯民族传统的文化,其综合性来说一种宗教文化、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注重人存在价值和自身的意义。

阿拉伯清真寺建筑风格是中国清真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中国人民的艺术智慧产物宝库。植物几何图案装饰,阿拉伯书法艺术是其不可分割的装饰元素,起烘托,美化主體建筑的作用,以线条为主体,通过线条变化来制造布局严谨的气氛,使其具有东方装饰风格的特征;最常见的着色大多是蓝色、黑色做对比、象征着古朴、崇高;用阿拉伯书法形式表现《古兰经》内容,在中国清真寺阿拉伯建筑风格占据重要位置,赋予了很强的宗教色彩,俨如广大穆斯林心目之中的圣洁之地,在阿拉伯建筑艺术上绽放出绚丽的光芒。从整体上来看具有高贵、和谐美观、圣洁的形态,在清真寺建筑上以对比形式法则组合。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和吐鲁番苏公塔清真寺是非常典型的阿拉伯式清真寺建筑风格,全寺布局合理、工艺精湛、风格独特,与当地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建筑物以礼拜堂、教经堂、门楼为主体,色调为浅蓝色,门上方有以阿拉伯书法输写的《古兰经》经文牌匾,周围有植物几何花纹的精美装饰图案;采用浮雕、彩绘等多种装饰技法,使建筑整体显得古朴而典雅,

2 传统古典园林寺庙建筑风格

传统,既包含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也包含着至今还大流传都会的落后保守的东西,而建筑风格传统是清真寺建筑历史继承、发展的根本法则;是清真寺建筑在国家、民族发展中沿袭的原则,是建筑风格艺术文化上的精髓所在。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为了缩短与当地人的心理距离,使宗教传播的更好,为公众所接受;在清真寺建筑的基础上,保持基本结构,与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充分整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逐渐融合;中国的穆斯林以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为基础,结合生活实际,用智慧创造一个中国独特清真寺建筑艺术风格。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方式,大多为封闭式四合院,坐西朝东,平面布局大多为大殿居中,两旁南北讲堂相对,后殿设米哈拉卜,外部角楼屹立。大门设在庭院南面;建筑形式以殿、亭、厢房为多。建筑造型受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影响,采用大屋顶宫殿式建筑造型,保持了古代传统木结构建筑样式,具有鲜明的中原古代传统宫殿建筑的风格,融合了民族文化的建筑精华。在建筑装饰上雕梁画栋,悬匾垂联。使整个清真寺井然有序、庄严肃穆。主体建筑礼拜大殿以砖木结构、玻璃瓦顶、四周柱廊的传统中国式古典园林寺庙装饰风格。西安化觉巷清真寺,是传统古典园林寺庙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全寺有四进院落,均为四合院模式,设置大厅、殿、门楼,前后贯通。中轴线起点为东端院墙正中的照壁,在中轴线上依次设置木牌楼、石牌坊、敕修殿、邦克楼、凤凰亭、月台、礼拜大殿等主要建筑物。轴线的两侧建碑楼、石坊、门楼等各种附属建筑,左右对称,排列有序。

3 结语

阿拉伯清真寺建筑风格、传统古典园林寺庙清真寺建筑风格,都是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相互传播交流的产物,都带有浓厚的伊斯兰教风格,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独特的文化特征,是历代广大穆斯林的智慧结晶。丰富了中国独具一格的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 孙建华.漫步清真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 新疆民间美术丛书——民间建筑[M].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6.

园林风格论文 篇8

菲律宾风格是什么?

菲律宾风格让人联想到午后掠过芭蕉叶面的薰风,竹帘外斑驳的树影,光脚踩在纤尘不染的柚木地板上冰凉的触感或者静谧中蕴含着浓浓的激情,菲律宾风格装修总是散发着蛊惑人心的欲望气息,香艳得让人想入非非。

菲律宾风格的源起

1、在南亚国家中,菲律宾的商业文化很独特。菲律宾人的确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具有相同的基本价值观、态度和信仰。但在西班牙殖民统治4后,又接受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美国的强烈影响,菲律宾的文化中已融合了其他重要的特征。外国商人们会发现,菲律宾人很注重关系,注意等级关系,对守时和期限很随便,很关心和谐以及菲律宾人所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2、菲律宾社会地位、自尊和尊重别人。正如其他注重等级的社会,菲律宾人很尊重老人,尤其是老年男子。对职位高的人表示尊敬很重要。年轻的外国商人应当听从高级菲律宾人士的安排,尤其是当后者是买方或潜在的客户时。菲律宾人对面子和自尊的传统观念受到西班牙人的荣誉和amorproprio的很大影响。维持表面的和谐。菲律宾人总是尽力保持与别人的平和关系,即便事情仅仅是表面上很顺利。对西方谈判者来讲,最容易丢面子或最容易使别人丢面子的是表现得不耐烦、发怒或生气。负面情绪会破坏会见的和谐。即便内心感到很沮丧或生气,谈判人也应注意保持外表的冷静。因此在菲律宾装修的设计风格上的体现上便是色彩,格调的和谐、同一、尊重、礼貌。

菲律宾风格的特色

在世界各地菲律宾风格所具有的自然气息与清爽气质,完全出于菲律宾文化对大自然的崇拜。每一件家居品都是向大自然顶礼膜拜的图腾,无声的表达着对自然的敬意。对于居住者而言,她就像一位温柔体贴的爱人,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她身旁,然后在她的怀抱中完全释放心情,带着慵懒的眼神欣赏着她的动人曲线与亲切的笑颜,听她柔声讲述一个南洋小岛上的一种美丽生活的故事。最后,带着这种暧昧的感觉,安然入睡。此时,与自然的距离不再遥远,在倾听诉说的同时,我们也成为自然的信徒,带着心安神怡的微笑,接受自然的馈赠,享受来自万岛国的美丽生活。而这一切只是发生在某个巨大城市的某个微不足道的角落中,恰似浩瀚汪洋上的诺亚方舟,随波逐流,却充满希望。

菲律宾风格装饰要素

1、菲律宾风格有着浓厚着强烈的东南亚气质。设计者对对色彩的把握是很有难度的。东南亚风格里是绚烂与光彩,但是菲律宾风格又有着与其不同的区别,是要了其稳重与温馨的一面――深褐色与原木质地,这种搭配使其风格浑然天成。

高飞:教学风格总结 篇9

大家好!我是博兴县第一小学的一名科学教师高飞。我从事小学科学的教学已经有13年了。13年来,我一直把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作为自己教学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认真观察,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问题,并初步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今天在此与大家交流,希望能引起各位老师关注,多提意见和建议,让我们共同提高。

老师们可能都熟知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由此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性。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证明,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人不断进步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罗马最著名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过,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心理学研究证明,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使学生逐渐学会调节自身的学习,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并逐渐意识到自身的思维过程和学习的策略与方法,成为一个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责任,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是小学科学课重要的教学任务。

在自己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还发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还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然而,任何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是循序渐进的,不能一蹴而就。就科学课而言,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中

小学科学课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探究式学习,这一特点决定了科学课的学习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不局限于课堂的40分钟里,而在课前和课后、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观察和积累。从教学的意义讲,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是有计划的开放性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主要任务是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将要进行的科学学习活动,知道应该进行哪些课前准备,通过课前的观察、访问、搜集等收集和获取资料和数据,有时也进行一些简单实验材料的准备。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在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科学课的时候,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但随着科学课学习的推进,就应该培养起学生自觉主动和自主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在这一方面,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教师忽视学生习惯的培养,大多数学生始终处在被动的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状态,教师不作安排和叮嘱,他们就不去预习和准备,有时候即使教师布置和叮嘱了,他们的预习和准备也不用心,敷衍了事。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中根据三至六年级学生的科学学习特点,制定了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培养计划,按部就班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刚接触科学课时,就把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的要求提的具体一些,并根据学生的居住情况,就近建立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互助小组,相互做好检查、督促和落实,教师在上课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课前预习与准备的检查和评价。从四年级开始,就逐步放手,引导学生自己制定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方案,通过组织交流和教师指导,完善方案,付诸实施。到五六年级,就基本上放手让学生自觉主动进行课前预习和准备了,教师的任务是及时做好检查、评价和矫正,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久而久之,认真做好课前预习与准备就成了学生学习科学的自然状态,即成为了好习惯。

二、在科学探究活动中

科学探究是科学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即是按照科学方法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科学课的学习方法,又是科学课的学习目的,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学探究不仅应该成为学生熟练掌握的科学方法,更应该成为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和聚焦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获取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五个要素。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就应该逐步使学生养成善于通过观察发现问题的习惯,善于经过思考和加工提炼和聚焦问题的习惯,善于对问题作出预测和假设的习惯,善于通过观察、实验等获取证据的习惯,善于质疑和表达观点的习惯,等等。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往往注重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认识方法来指导,忽视作为科学学习习惯来培养;在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而缺乏主动性;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或只凭感觉胡乱提一些低层次问题;观察、实验、收集数据等不够认真仔细,不善于做笔记,意识不到这些活动的重要性,信息资料或数据粗糙单薄;合作意识不强,合作不默契,讨论交流形式化;讨论和交流时没有章法,乱吵一气;研究报告做的简单,证据不充分,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不完整,支离破碎,等等。

十几年来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科学课的学习研究使我深深体会到,科学素养是人的全面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其规律的,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也有其规律。在小学阶段培养科学素养主要是一种养成性教育,即通过引领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科学化的氛围和行为过程中熏陶和塑造。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把科学探究作为一种习惯来培养成为我自觉的行动。针对科学探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认真分析了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教师在教学中指导不到位、要求不严格、管理不细致、坚持不持久。

为了解决好培养科学探究习惯的问题,我把培养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在学生学习科学课之初通过有趣启发谈话、奇妙的科学现象、精彩的科学故事、生动的科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逐步地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中获得有趣的体验和成功的快乐,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并转化为学习主动性和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是通过奖励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建立“问题笔记本”,每月评一次;后来把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以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命名,作为大家一起研究的问题;再后来就是设立“小诺贝尔奖”,每学年评选一次。这些措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聚焦问题的质量。在指导学生观察、实验、记录数据、搜集证据时,我都是进行细致指导和严格检查,不合格的就要返工重做,绝不将就姑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状况进行分组,并进行合理分工,每个单元一轮换,还引导学生对本小组的合作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每节课评选一个合作优秀的小组。我十分重视学生对研究报告的整理和表达,根据年级不同提出不同要求,如三年级的研究报告是100-300字,四年级是300-500字,五年级是500-700字,六年级是700-900字,并要格式规范,字迹工整,有数据和简图,有分析,有结论,有小组成员签名;汇报交流时要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讲解自如,利用展台展示数据和图标。通过这些具体的做法,培养起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和能力。

三、在使用科学专用场所中

我校参考“科学研究院”的特点,设立了科学教室、科技馆、科学基地“一室一馆一基地”。科学教室是进行科学教学活动的专用场所,科技馆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专用场所,科学基地是学生进行种植、观察等实践活动的场地。这些场所为我校学生学习科学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功能,也有不同的设施设备,因此也就有不同的使用要求。所以,培养学生使用这些场所的良好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初期,我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对科学教室的布置感到新鲜,进到教室后东张西望,很久不能平静下来;对实验器材很感兴趣,进入教室就迫不及待地随意摆弄实验器材;到实践基地更是被动物、植物、各类科学观测仪器和设备所吸引,乱摸乱动。大声喧哗、吵吵嚷嚷更是家常便饭。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一个十分安静的活动,学生在这些场所学习应该是静悄悄的,有秩序的。所以,从学生刚刚接触这些场所开始,我就提醒学生:除了最后的报告交流活动,在这些场所学习时不能大声说话,需要交流时要小声交流,不能影响到其他同学,挪动桌凳和器材时要轻拿轻放,不能造成很大的声响;进出这些场所都要按事先安排的顺序排队进出,不能争抢和拥挤;实验桌上的所有材料都是为了让同学们亲手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而准备的,老师一定会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使用这些材料,所以不能争抢,要按老师的分工轮流操作;在实践基地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和研究的问题有序地开展观察、种植和养殖活动;观察、实验、查阅等活动结束后,都要认真进行整理,清扫卫生,然后有序地离开场所。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训练和指导,学生都逐步养成了使用这些场所的好习惯,成为了自觉行为,和老师一起创造了一个整洁、文明、有序的科学学习的乐园。

谈谈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的关系 篇10

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而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这种相互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其自身的学习风格之间,在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其学生的学习风格之间体现得更复杂、更具多层面性。通过研究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的关系,能够更深刻地了解教学过程的内在规律性,为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一、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其自身学习风格的相互作用

1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以其自身的学习风格为基础

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在教学上创造性活动的结果及其表现,与其知识结构、思维特征、品德修养和个人性格息息相关,同时又受到社会文化环境、教育科学发展水平、教学对象和学科教材等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然而,从本质上讲,教学风格是教师认知活动外化的个性化体现。教师在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之前,已将自己的认知方法和个性特征应用和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实践中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教师在开发自己教学风格的初级阶段,几乎总是很自然的以本人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经验为首选参考。因此,从认知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其自身学习风格直接相关,“形”异而“神”似。

以自身的学习风格为基础开发教学风格有其利也有其弊。青年教师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教学理论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参照自己的学习风格进行教学不失为一种简捷、易行的方法;但是,一个教师持有某种学习风格,如果他在教学中总习惯于用相对应的方法、策略来传授知识和组织教学。具有不同学习认知风格的学生会很不习惯,甚至吃不消。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都有多样性的特点。不同个体的学习风格不同,应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风格,教学活动才能和谐有力的行进。

2教师教学风格的实践和改进能充实和升华其自身的学习风格

教师教学风格的改进和发展有两条途径:一是在自身学习风格的发展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启发;二是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无论出于哪一途径,经过改进的教学风格首先影响的是教师本人,这里就包括教师本人的学习风格。教师站在较高的角度审视自己以往的学习风格,能更容易、更清楚地看到其积极向上的本质和日益落伍的瑕疵,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事实上,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其自身的学习风格是建立在同一认知前结构基础之上的。两者之间是互相促进、螺旋上升的关系。学习风格为教学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基础支持,又在教学风格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从而得到进一步的理论化和科学化。这样就丰富了认知主体(教师)的前结构准备,使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建立在更高的认知前结构基础之上,成就真正的实质意义上的进步和发展。

二、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其学生的学习风格的相互作用

1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其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其学生的学习风格起指导和支配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1)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2)对学生已有的学习风格的丰富和发展起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3)对学生已有的学习风格的丰富和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学习风格的形成受到包括生理要素及个性发展水平的诸多内在因素的影响,但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而教师的教学风格是这些外部环境因素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所起作用是非常关键的,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教学活动不仅是教师传授文化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展现魅力、张杨个性的过程。教学风格是教师人格和个性特征在教学上的全面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地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无疑对学生的学风和人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而言,严谨风格的教师会培养出一丝不苟的学生。导演型风格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会有一大批独立型学习风格的学生伴随左右。这些学生自主性强,思维活跃,任务指向型的教学风格会造就依赖型的学习风格等等。持有一定教学风格的教师总是调教出与之相匹配的学习风格的学生。

如上所述,在学习风格的形成过程中,教学风格起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而如果学生在师从某一教学风格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稳定的学习风格,教学风格又能对学习风格起到怎样的影响呢?探讨这一问题须着眼于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是否匹配、学生的适应能力如何以及教师对教学风格的驾驭能力等三个方面。

教学过程是教学双方以和谐发展为共同目标,不断调整自我以相互适应的过程。和谐发展的教学过程是以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为前提的。回避型的学习风格在严谨型的教学风格下无法生存,却有可能在幽默型、艺术型、情感型的教学风格下开花结果;情感型的教学风格能感染持有回避型学习风格的学生,而持有逻辑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却有可能对之大为不齿;主导型的教学风格适合于依赖性的学习风格,却让独立型的学习风格倍感不适,如此等等。和谐发展的教学目标要求师生双方都不能固守于自己即成的单一的教和学的风格。如果学生在师从某一教学风格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稳定的学习风格,并且和该教师的教学风格相配,他的学习风格必然得到发挥和发展;反之,教师的教学风格将阻碍学生学习风格的发挥。这时教师和学生总要有一方来调整自己的风格,以使教学归于和谐。这是考验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教师对多种教学风格的驾驭能力的时候。

将教学风格与学习风格相互作用的这一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1)应教育学生注意发展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认知风格,使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教师的教学风格相匹配。

(2)教师应提高对教学风格的调控意识水平,塑造多样化的教学风格,以满足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风格的需要。

(3)校方应重视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正确评价和解释学生的学业成绩。不能轻易或武断地仅评考试成绩判定学生学业能力的优劣。相同的努力程度、相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在相同的教学条件下,因学习认知风格不同,学业成绩会有所不同。这种情况下的学业成绩差异是正常的。

(4)校方应重视教师教学风格的差异,一方面应遵循教学风格与学习风格相匹配的原则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应鼓励教师掌握丰富多样的教学风格,根据教学情境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推进教师评价多元化,不应把某种单一的教学风格作为样板硬性推广。

2学生多样的学习风格是教师改进教学风格的源泉和动力

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在于形成个人独特的卓有成效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教师自身的自觉追求和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然而,促使教师改进自身教学风格的直接动力却来自其学生。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多样性总是迫使有工作热情的教师深刻研究每位学生的具体特点,统筹考虑学生的总体特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风格是否适合、得当。教师要想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好,就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给学生提供更满意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所以,学生多样的学习风格是教师改进教学风格直接动力。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和风格探究 篇11

1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解析

要想准确把握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必须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类型、主要建筑特色有清晰系统的认识, 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其审美价值。

1.1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主要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喜欢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民族风格的文化元素, 如亭、台、楼、阁、廊、榭和桥等在自然的山水间成为独有的建筑美景, 其不再是单独的艺术元素呈现, 更多的是整体美的烘托, 与艺术境界的别具一格。

1.2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从起源到发展成熟历经几千年, 因此在几千年的文化孕育与建筑总结中, 形成了属于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与亮点。其一在造园中坚持师法自然的原则, 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 讲求与自然环境的巧妙融合[1]。每个元素展现表达是从整体角度出发, 不显得孤立突兀。其二是空间分隔更为自然。对于建筑来说, 空间分隔的方式很多, 最主要的就是使用建筑来分隔, 而古典园林设计中空间的分隔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 十分巧妙。

1.3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别具一格的原因在于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其审美价值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形成独特的美。建筑与自然环境结合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人们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感受;二是建筑风格和造型别具一格。风格与造型往往是建筑艺术最直接、最鲜明的体现。

2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未来发展

作为人类文明遗产的代表, 古典园林艺术价值极高, 其以自然精神境界的追求为最终目的, 因此中国几千年孕育的文化内涵深藏其中。在新时期, 振兴中华的使命迫切要求人们深入研究中国园林艺术, 实现其新时期的发扬光大, 更好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也让古典园林的杰作呈现在世界面前。

2.1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国内发展前景

朴素自然一直是园林建筑艺术的主要审美标准, 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作为现代园林建筑艺术的灵感源泉, 可以为现代园林建筑设计提供理论指导[2]。真正好的园林作品是建筑师毕生心血凝聚的体现, 在前人设计经验基础上结合实例设计出来的。

2.2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国际发展前景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别具一格并深深地影响到东西方国家, 一直享有“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日本、韩国往往以中国古典园林建设为摹本, 寻求建筑设计经验灵感, 成就自身的建筑艺术。

3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 园林建设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因此做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研究是时代环境下的必然选择。一方面, 要加大对古典建筑艺术的研究, 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将传统的文化历史背景与西方特色设计理念巧妙融合, 寻找最佳的展现方式, 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凸显中国民族特色元素, 建设具有现代感与古典美的园林建筑在国际上树立建筑典范。另一方面, 要加大与外界的交流, 让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设计成为专业性的学术研究, 通过国际性的交流, 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提升中国建筑艺术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郭沁梅.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手法浅析[J].建材与装饰, 2016 (35) :82.

演讲风格 篇12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红绿谁。南京翰易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九年。公司拥有一批长期从事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研发、制造、技术服务的资深专业技术人员。公司成立以来,秉承创新理念,以真诚服务客户为宗旨,业绩为同行瞩目。公司目前主要从事以同向双螺杆造粒机组为主的高分子材料配混改性成套装备,可根据客户特定的工艺要求,提供装备技术设计,整机生产装配,客户现场调试,售后技术服务等交钥匙工程。产品主要应用于:电线电缆料、工程塑料、塑料改性、各种母料、弹性体、热熔胶、等行业。南京翰易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九年。公司拥有一批长期从事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研发、制造、技术服务的资深专业技术人员。公司成立以来,秉承创新理念,以真诚服务客户为宗旨,业绩为同行瞩目。公司目前主要从事以同向双螺杆造粒机组为主的高分子材料配混改性成套装备,可根据客户特定的工艺要求,提供装备技术设计,整机生产装配,客户现场调试,售后技术服务等交钥匙工程。产品主要应用于:电线电缆料、工程塑料、塑料改性、各种母料、弹性体、热熔胶、等行业。

南京翰易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九年。公司拥有一批长期从事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研发、制造、技术服务的资深专业技术人员。公司成立以来,秉承创新理念,以真诚服务客户为宗旨,业绩为同行瞩目。公司目前主要从事以同向双螺杆造粒机组为主的高分子材料配混改性成套装备,可根据客户特定的工艺要求,提供装备技术设计,整机生产装配,客户现场调试,售后技术服务等交钥匙工程。产品主要应用于:电线电缆料、工程塑料、塑料改性、各种母料、弹性体、热熔胶、等行业。

诗歌的语言风格 篇13

诗歌的语言风格 【教学目标】

1、复习常见语言风格术语,掌握辨别语言风格的基本方法。

2、了解高考诗歌鉴赏中考查语言风格题型的提问方式,归纳相应答题模式。

3、学会用归纳出的答题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归纳诗歌鉴赏中关于语言风格的问答模式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辨别语言风格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常见语言风格术语,指导学生辨别诗歌语言风格的方法。

1、常见的表语言风格的词语有哪些? 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有:

①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

②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相关术语:明白晓畅。③含蓄:主要指语言表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

④朴素: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

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相关术语:平实质朴、冲淡自然。⑤华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

⑥豪迈:语言奔放、有气势,意境恢弘阔远,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相关术语:豪迈雄奇、雄浑豪放。

此外还有:沉郁顿挫、朦胧隐晦、幽默讽刺、慷慨悲壮、婉转缠绵等。

2、辨别下列诗歌属于何种语言风格,并说说你是如何判断的。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诗题一作《闺意献张水部》。近试:将近进士考试之时。上:呈献。张水部:即张籍,曾

任水部外郎。水部,工部下属四司之一,掌管有关水利河道政令。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小结辨别诗歌语言风格的一般途径。①知人论世,了解历代诗词名家的语言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清新自然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陆游的慷慨激昂

李清照:清新自然(早期)、哀婉悲凉(后期 ②诗歌语言风格有题材特点;

③品读词、句,感受意象、意境、语言的力度等,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此外,还应重视注释,关注诗歌的写作背景;对于非著名诗词曲作家,我们还可以考虑到作品朝代和文风。

二、了解高考诗歌鉴赏中考查语言风格题型的提问方式。浏览近年各地高考关于诗歌语言风格方面鉴赏的题目,归纳此题型的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指出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简要分析/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三、通过解题,归纳相应答题模式。课堂示例:

2009年上海春季高考试卷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背景资料】宋高宗绍兴五年乙卯(1135年),五十九岁的叶梦得卸任归居吴兴。此词为他独登卞山绝顶亭时北望中原的抒怀之作。

问:简析作品的语言特色。(3 分)。

答案要点:语言特色:平易质朴(平实如话,质朴无华,平中见奇)(1分),找出作品中依据(1分),评析(1分)总结:答语言风格题的步骤:

(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巩固练习: 1、2005年全国高考试卷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问:这首诗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2、2007年高考浙江卷 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中吕]山坡羊·燕子(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

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⑦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问: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3、2008年高考重庆卷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特

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4、2008年高考北京卷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

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问: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2、[答案](2)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解析][①刘诗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②吴词笔姿盘旋空灵,全篇化作唐人诗句典故,使全词意境深远。全篇引用三个典故:其一是“犹唱后庭花”化用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以小诗意,发今人伤怀之感。“南朝”借指被灭亡的北宋。“后庭花”则意指宋皇宫中传唱的旧时乐曲。其二是“旧时王谢”化用刘禹锡《乌衣苍》诗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堂百姓家。”“王谢”都是南朝有身份有地位的士族名家。“一句”飞向谁家“使人感慨世事的变迁,王朝的更替,覆巢之下,燕子何存,因此只能发出”飞向谁家“的感慨。其三是”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白居易贬居浔阳江头遇琵琶女所感:”同是天涯论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借意抒怀,抒发自己和眼前的歌姬不正如同白居易之与琵琶女的境况相似吗?③赵曲在寓意上与刘诗相比并无新的开掘,依然是盛衰兴亡。赵曲对燕子的刻画,特别是用“寻”字将寓意表达得更显豁了。尤其是结尾二句,直抒胸臆。利用“山坡羊”句格的特点,将“兴”“亡”对比起来,抒发感慨更有力。和刘诗相比,有散曲的风味。]

3、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上一篇:路桥测量毕业实习报告下一篇:各区域种植园管理工作考核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