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自然观初探

2024-10-14

《列子》自然观初探(共9篇)

《列子》自然观初探 篇1

《列子》自然观初探

<列子>一书与<老子>、<庄子>并列为道家的三部经典.唐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下旨置“玄学博士”,并以四部道家著作作为必修的科目,士人习之可以应试科举.其中一部<冲虚真经>(宋朝时又加上“至德”二字,称为<冲虚至德真经>),便是称为列御寇所撰的<列子>.<列子>一书的真伪是我国学术史聚讼千载的一大公案.现在,它的伪书性质已成为学界公论,一般认为它主要成书于魏晋之际①.<列子>的思想比较复杂,又因为它是伪书,所以一直没有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②.但<列子>一书有丰富的自然观的内容,代表着我国古代自然观发展的一个阶段.本文试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作 者:戴建平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道教  PKU英文刊名:CHINA TAOISM 年,卷(期): “”(1) 分类号: 关键词: 

 

论《列子》的“顺任自然”思想 篇2

关键词:列子 顺任自然 生死由命 从心所欲

《列子》这本书在真伪问题上历来存有争议,学界对它的真伪考辨工作从来没有间断过。梁启超、马叙伦二位先生认为《列子》是伪书,马叙伦先生更是举出二十事来论证《列子》为伪书,产生了很大影响。而马达先生的专著《〈列子〉真伪考辨》则力证《列子》非伪。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列子》是魏晋时期的伪书,笔者亦认同此看法。但本文讨论的重点不在《列子》的真伪问题,而着意探讨《列子》的“顺任自然”思想,并进一步分析《列子》提出此思想的原因。

一.“顺任自然”思想的内容

1.顺物之性

《列子》在对待物我关系的问题上,主张顺物之性,《黄帝篇》就集中表达了这种思想。列姑射山为神人居住之地,那里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一切都顺物之性,因而“阴阳常调,日月常明,四时常若,风雨常均,字育常时,年谷常丰;而土无札伤,人无夭恶,物无疵厉,鬼无灵响焉。”[1]一切事物都有其各自的特性,人们应该顺其性,无为而治,这样才能造就如“列姑射山”的理想之国。顺物之性进入到更高的层次,便能达到“物我一齐,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时,物我之间的界限已然泯灭,可以于物我之间来去顺畅,毫无阻碍。赵襄子所见的“出石入火”之人即达到了这种境界。他从石壁中走出来,在熊熊大火中跳动而毫发无损。赵襄子问他怎么做到“出石入火”的,他却回说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石和火。正因为他顺物之性,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因而能“出石入火”。孔子在吕梁所见的自如穿行于“三十仞悬水”之人亦如是。

2.生死由命

在生死观上,《列子》认为生死不过是阴阳之气的变化而已,生死的转换只不过是阴阳之气改变了形式,故《周穆王篇》有言:“造化之所始,阴阳之所变者,谓之生,谓之死。”[2]在《列子》看来,生跟死不过是一来一去的事,在这边死可能就在另一边生。更何况,现在的死亡或许比过去的生存更好,世人又何必执着于追求生?生和死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无所谓贵贱,因而世人“贵生恶死”的观念是不值得提倡的。人们应该做到“不以生喜,不以死悲”。《力命篇》中的东门吴就做到了这一点,儿子死了,他一点也不悲伤。

《列子》进一步提出了“生死由命”的观点。《力命篇》有言:“可以生而生,天福也;可以死而死,天福也。可以生而不生,天罚也;可以死而不死,天罚也。……然而生生死死,非物非我,皆命也,智之所无奈何。”[3]“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生亦非贱之所能夭,身亦非轻之所能薄。”[4]生死由命决定,智力对它是无可奈何的。生命不会因为你看重它就保存,也不会因为你轻视它而夭亡。长生是不可求得的,那么人生苦多,可以速死吗?《列子》借杨朱之口回答了这个问题。杨朱认为,人既然已经生存了,就应该听之任之,一直等待死亡。等到快要死亡了,也听之任之,不要进行人为干预。

3.从心所欲

《列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终究要走向死亡。而死亡是一样的:活了十年是死,活了一百年也是死;恶人要死,好人也要死;愚人要死,贤人也要死。既然最终结果都是死,没什么差别,人生在世,就应该从心所欲,顺着自己的本性去活,“恣耳之所欲听,恣目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向,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行。”[5]这样的生活才是顺应自然之道,也是《列子》所推崇的养生之道。《列子》尤其反对纲常名教,认为它是对人性的束缚。而大多数人正是受纲常名教束缚,为了追求死后的名誉而不敢从心所欲,时时压抑自己的欲望,活得很辛苦。所以,当《杨朱篇》中的子产妄图以名誉地位来诱使其两兄弟克制自己,顺从礼义时,两兄弟反而将他教训了一顿。他们认为生命本来就很短暂,纵情享乐尚嫌时间不够,根本就没有时间去顾及名誉地位,以礼义来约束自己,还不如死了的好。因而,《列子》借杨朱之口发出了“且趣当生,奚遑死后”[6]的呼声。

二.“顺任自然”思想提出的原因

1.对老庄思想的继承

“自然”是《老子》中很重要的一个观念。《老子》第二十五章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在《老子》看来,“道”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一切事物的运行都以道为准则,而道又取法于自然。这里的“自然”不是大自然的意思,而是自然而然的意思。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顺着各自的情状去发展,不受任何外在束缚。《老子》进一步提出了“无为”的观念。“无为”就是不对事物施加外力,不以“人为”去约束事物的发展。《老子》第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8]也就是说,只要顺任自然,无为而治,就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列子》继承了《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强调对待万事万物,都要顺物之性,听任其自然而然地发展,而不施加任何外在影响。《黄帝篇》中的黄帝起先“有为”,结果搞得社会混乱,自己也憔悴不堪,梦游华胥氏之国后,彻底醒悟,从此“无为”,顺其自然,最后天下大治。

《庄子》对《列子》的影响尤其重要,现存《列子》跟《庄子》相重合的部分多达十七处,《列子》对《庄子》的借鉴可见一斑。《庄子》也非常看重“自然”,在《应帝王》中借无名人之口说道:“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9]只要顺物自然,不加干预,天下就能治理好。《逍遥游》也有言:“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10]只要一切顺着事物自身的情状去发展,就能达到“无待”的境地,从而实现“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最推崇的状态,而要达到这种状态,必须顺物自然。顺物自然更能造就“齐物”的实现,进入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到达这种境界的“至人”能够水火不侵,不为外物所害。《列子》在这方面可谓全面继承了《庄子》的思想,把《庄子》“顺物自然”、“齐物”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

2.魏晋玄学的影响

魏晋时期,社会动乱,人们为了保全性命,很少谈论政治,将关注点放在了“有无关系”、“名教与自然关系”等方面,一时玄学大兴,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在自然观上,王弼强调“自然”是一切事物的最高准则。万事万物都有其各自的特性,自己决定着自身的发展和转化。人们应该顺应万物自然的本性,听任其发展,而不要加以改变。“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11]只要顺物自然,万物就能得到各自应有的发展,自然也因此能够维持平衡和稳定。郭象则提出了“自生”的观点。他在给《庄子》作注时说:“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耳。”[12]他认为,万事万物都不是从他物中生成,而是自己生成的。万物的发展和转化都依赖于“自性”,也就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性质。“物各有性,性各有极。”[13]在这个基础上,郭象提出了“独化”的观点。“凡得之者,外不资于道,内不由于己,掘然自得而独化也。夫生之难也,犹独化而自得之矣。”[14]因为万物都以其“自性”为基础而发展,所以使它们发生转化的都是自身原因,也就是“独化”。在这里,万物本身构成一个自足的系统,所有的转化都在这一系统内完成,而与外界无关。因而,我们要顺应万物的本性,任其“独化”,而不施加“人为”。《列子》受到这些观点的影响,提出了“顺任自然”的思想,强调要顺任万物本性,无为而治。另外,《列子》所主张的“从心所欲”也跟魏晋时代风貌有一定的关联。魏晋时期战争频仍,动荡不安,士人概叹生命无常,从而追求在生时的欢娱,纵情享乐。《列子》也有感于人生短暂,从而主张人生在世应该从心所欲,以追求快乐为目标。

《列子》这本书在真伪问题上尚无定论,但它的价值还是不可忽视的。它提出了许多深邃的思想,“顺任自然”即是其中一种。“顺任自然”的思想,在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当今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2][3][4][5][6]严北溟,严捷.列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7][8]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修订增补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2.

[9][10]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最新修订重排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1][魏]王弼注;楼宇烈校.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2][13][14][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南华真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8.

列子语录 篇3

列子语录:

1、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列子 《列子》

2、不逆命,何羡寿?不矜贵,何羡名?不要势,何羡位?不贪富,何羡货? ――列子 《列子》

3、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列子 《列子・说符》

4、余音绕梁俪,三日不绝。 ――列子

5、故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然身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 ――列子 《列子》

6、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未笃也。 (凡是求学不勤的人,定是他的志向未坚定。) ――列御寇 《列子》

7、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 ――列子

8、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 ――列子

9、五情好恶,四体安危,世事苦乐,古犹今也,人犹我也。人人相犹,损一秋豪而利人,悉天下以奉天下人。 ――列子 《列子》

10、吾侧闻之,试以告女。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阴阳尔,四时尔。不生者疑独,不化者往复。 ――列子

11、能阴能阳,能柔能刚,能短能长,能圆能方,能生能死,能暑能凉,能浮能沉,能宫能商,能出能没,能玄能黄,能甘能苦,能膻能香。它没有知觉,没有能力;但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列子

12、非其名也,莫如静,莫如虚。静也虚也,得其居矣;取也与也,失其民矣。事之破?为而后有舞仁义者,弗能复也。 ――列子

13、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列子

14、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故昼想夜梦,神形所遇。故神凝者想梦自消。信觉不语,信梦不达,物化之往来者也。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 ――列子

15、色盛者骄,力盛者奋,未可以语道也。 ――列子

16、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 ――列子 《列子・说符》

17、“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 ――列子 《列子・说符》”

18、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 ――列子

【拓展阅读】

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对后代的哲学、文学、科技、宗教都有深远的影响。著有《列子》。那时,由于人们习惯在有学问的人姓氏后面加一个“子”字,表示尊敬,所以列御寇又称为“列子”。《列子》中的“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而这些学说都远远早于西方的同类学说・唐玄宗于天宝年间诏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列子一生安于贫寒,不求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40年,潜心著述20篇,约十万多字。现在流传有的《列子》一书,其作品在汉代以后已有所散失,现存八篇《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汤问》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其中《两小儿辩日》被纳入小学语文人教版6年级下册第1篇课文。列子一向低调,有所谓“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可见真正做到了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境界,故而列子在历史上的事迹也很少。这样解释某些人认为列子是后人假托的也不过分。是孔子的弟子。名御寇(今河南郑州市人),在古籍中又写作列圄寇、列圉寇,东周威烈王时期人,与郑缪公同时。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列子的活动时期应该是约于战国早中期间,与郑]公同时,晚于孔子而早于庄子.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均已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都选自此书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封为“冲虚真人”,所著《列子》诏称《冲虚真经》;宋徽宗封为“致虚观妙真君”。

课文《列子》教案设计 篇4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根据注释和辅助资料理解词句意思,分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3.感受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

一、预习检查

⒈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和字形。

善哉【zāi】 峨峨【é】 兮【xī】 卒逢【cù】

援琴【uán】 舍琴【shě】 辄穷其趣【zhé】

⒉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词义。

善鼓琴:擅长 。 卒:同“猝”,突然。

援琴:拿,拿过来。 舍琴:放下。

善哉:好。 逃声:使逃脱。

3.作者简介。

列子,名列御寇,或称列圄寇、列圉寇(今河南郑州市人),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列子的活动时期应该是约于战国早中期间,与郑繻公同时,晚于孔子而早于庄子。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均已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都选自此书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有人劝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搏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现在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妻子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寇得以安然无恙。

4.背景介绍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春秋时著名的琴师,擅弹古琴(是琴不是筝),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武汉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上记载俞伯牙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

二、课文导入

音乐导入: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导入。学生听完后,畅谈感受—— 师:听完这首古筝曲后,你从这动听的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师:有谁知道这首曲子的由来呢?

三、教学步骤

1.朗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学生朗读课文:全班齐读、举手朗读。

2.疏通文意,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内容。

明确:逐句疏通,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义,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竞相解答,教师帮助(视情况提问重点词句,并板书重点词句),学生在书上或导学案上作好记录,以便积累。

3.结合注释及工具书完成翻译。

4.提问:“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明确:“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5.提问:从文中得出一个什么成语?

明确:高山流水(觅知音)

四、拓展延伸

1.读《伯牙绝弦》的有关文字,思考问题:

【甲】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乙】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这是伯牙在子期墓碑前的一首短歌)

(1)提问: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居然从此绝弦,如果你就是伯牙,你见着这绝弦,再对子期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明确:略。

(2)提问: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

明确: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2.展示两人千古传诵的诗篇: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五、布置作业

列子拒粟文言文翻译 篇5

原文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郑子阳者曰:“盖有道之士也,唐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令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也哉?”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译文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 篇6

有个叫纪昌的年轻人又来拜飞卫为师。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在任何情况都不眨眼睛的本领,然后才谈得上学习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就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两眼死死地盯着穿来穿去的梭子。两年以后,就是锥子已经快剌着他的眼睛了,他也一眨不眨。

他把自己的收获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你还得练好眼力才行。当你能够把极小的物体看得很大,把模糊不清的目标看得很清清楚楚,到那时候,你再来告诉我。”

列子天瑞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7

林类①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子贡请行。逆之垅端,面之而叹曰: “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林类行不留,歌不辍。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吾何悔邪?”子贡曰:“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 ”子贡曰:“寿者人之情,死者人之恶。子以死为乐,何也?”林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贡闻之,不喻其意,还以告夫子。夫子曰:“吾知其可与言,果然;然彼得之而不尽者也。”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②,睾如也,宰如也,坟如也,鬲如也,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赐!汝知之矣。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死也者,德之徼③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也。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士。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

(选自《列子④•天瑞》)

【注】 ①林类:古代隐士,事迹不详。②圹:坟墓。③徼:求取。④列子:战国时期郑国人,学说属于道家之流。《列子》为道教经典著作之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适卫 适:到;往

B.逆之垅端 逆:阻挡

C.子贡闻之,不喻其意 喻:明白;了解

D.矜巧能,修名誉 矜:夸耀;自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生无所息 某所,而母立于兹

B.君子息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面之而叹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D.乃仰而应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下列叙述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子用林类的故事告诉人们,以求生为快乐,也许正是人们忧虑的根源;超越生与死来看待人生,也许才能像林类那样充满快乐。

B.人们恋生惧死是因为留恋这属于自己的唯一一次生命,而在林类看来,人人都会死,死后还会在别处重生,所以死亡没有什么可怕的。

C.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过失的,只有圣人才知道要赞扬其中的哪一种人,反对其中的哪一种人。

D.列子用子贡倦于学的故事告诉人们,生命是与辛劳相伴的,唯有死亡才是彻底的休息和解脱,才能使人回到和谐安宁的状态之中。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4分)

②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4分)

③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4分)

答案:

1.B( 逆者,迎也)

2.B(A.“所”和动词结合,名词性结构/名词,处所,地方;B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C代词/主谓之间;D修饰关系/假设关系)

3.C(“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所)失的,这两种人都不值得赞扬,只有圣人知道所赞扬的什么,所反对的是什么)

4(1)您少年时懒惰不努力,长大了又不争取时间,到老了还没有妻子儿女,现在已经死到临头了,又有什么快乐值得拾谷穗时边走边唱歌呢?(勤行、竞时、妻子、句意)

(2)人们都知道活着的快乐,却不知道活着的劳苦;都知道老年的疲惫,却不知道老年的安逸;(胥、惫、佚、句意)

(3)、而世上的人却赞扬一个,反对一个。只有圣人才知道什么该赞扬,什么该反对。(与、知所与、去、句意)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第一,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分别是论点、论据、论证。只有懂得这种文体的文章要素,才可能知道如何下手。

第二,知道议论文的文体框架结构是如何的。议论文都是以提出问题,进而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按照这个框架逻辑去阅读,就能够让我们快速理解作者的意图了。

第三,开始答题时先判断是否是议论文文体。掌握了议论问的要素和框架,就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判断面对的是是否是真的议论文了。

第四,先阅读问题,再带着思考有针对性的进行快速阅读。这样可以加快答题速度,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答案的可以先行做标记作答。

第五,快速找到文章的三要素,疑难问题先行跳过,不要停止全文阅读。在阅读全文时,找到文章的要素和框架,对于比较难作答的题目可以进行二次阅读和思考。

第六,结合作答的问题,第三遍快速阅读核对答案。做题千万不要大意失荆州,如果时间还充裕,可以回头再看一遍有没有答偏题了。

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小说中人物身份、地位②通过外貌、语言、行动揣摩人物心理③注意小说活动的历史背景④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通过以上四方面来分析人物形象。另外,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析。

答题方法:——是——的——

《列子》杞人忧天阅读答案及译文 篇8

(1)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2)因往晓之

(3)若屈伸呼吸

(4)其人舍然大喜

2.翻译句子。

(1)奈何忧崩坠乎?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3.杞人忧天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这个成语的含义与哪一句俗语大致相同?

4.从探究的角度上看,你是如何评价这位 “忧天”的杞人的?

参考答案

1.(1)通“无”,没有(2)告诉,使人明白 (3)你 (4)放心的样子

2.(1)为什么要担忧天会迸裂、地会塌陷呢? (2)大地是由土块和石块组成的.,它们充满着四方,没有一处地方是没有土块和石块的。

3.讽刺的是生活中那种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没根据更没必要忧愁的人。它与俗语“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含义大致相同。

【翻译】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

但是如果从积极方面看待杞人忧天的话,则是一种积极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勤于探究的良好表现。

《列子》自然观初探 篇9

1、顺畅朗读,准确翻译,概括寓意。

2、了解寓言故事蕴涵的深刻寓意,从中接受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寓意。

难点:顺畅朗读,准确翻译。

教学过程 :

一、导入: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由这句俗语,老师想到了古时候的一则成语故事——杞人忧天(投影出示)

二、 引导学生说说《列子》,了解作家作品众生共享课前搜集整理的《列子》资料 (出示投影)

三、 朗读课文,听读 ,自读, 正音。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鼓励学生查字典认识生字、生词,鼓励学生领读。 2、激发学生齐读速读 3、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语气,再读课文。4、正音:杞(qi)人 躇(chu)步 跐(ci)蹈 舍(she)然 中(zhong)伤(投影出示)

四、个别学生朗读、翻译,结合课下注释。(出示投影)重点句子;(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2)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3)奈地坏何? (4)奈何忧其坏?(投影出示翻译)

五、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由表及里 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3、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上一篇: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课后辅导计划下一篇:党课活动实践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