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教案

2024-08-17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教案(精选11篇)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教案 篇1

《位置》学案

【学习目标】

1.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

3.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重点难点】

重点: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难点:能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自学指导:

(一)阅读教材P19例1: 回答以下问题:

1、行与列的意义:通常我们把竖排叫做,横排叫做。

2、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确定第几列一般是 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

数。按照此方法可以数出张亮在第 行,第 列。

3、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先数出物体所在的,再数出物体所在的。

4、数对的书写方法:用 把代表列数和行数的数或字母括起来,用逗号把代表列数、行数的数或字母隔开。如:张亮的位置是,我们班你同桌的位置是。自学指导:

(二)阅读教材P20页例2,回答以下问题:

1、用数对表示图上已有场馆所在的位置。

数一数:数出图上各场馆在第几列,第几行的交点上。写一写:写出表示各场馆位置的数对,先写列,后写行。

猴山 大象馆 熊猫馆 海洋馆 比一比:比较表示大象馆和海洋馆位置的数对特点。

大象馆(1,4)海洋馆(6,4)

看一看:看图,两个场馆在同一横线上,即同一行上。

归纳总结:

在同一平面图上,如果两个数对的后一个数对相同,表明这两个数对表示的位置在,如果两个数对的前一个数对相同,表明这两个数对表示的位置在。

2、根据所给数对,在平面图上标出相应物体的位置。根据所给数对,在平面图上标出相应场馆的位置。

找一找:找出所给场馆的数对在平面图哪一列,哪一行。

飞禽馆(1,1):在第()列、第()行交点处;

猩猩馆(0,3):在第()列、第()行交点处;

狮虎上(4,3):在第()列、第()行交点处;

画一画:依据上面找出的位置,在平面示意图上画出它们的位置。

当堂检测:班级pk赛 我要当第一

1、想一想,填一填。

①、小红和小军在同一个教室上课,小红的座位在第二列,第四行,简记为(2,4),小军的位置简记为(3,5),则小军在该教室的位置是()。②、电影票上的“4排9号”,记做(9,4),则7排11号记做()③、将点A(4,3)向()平移()个单位长度后,点A的位置是(7,3)。④、学校组织看电影,小刚在8排3号,许明在7排3号,秦月在9排3号,小文在8排1号。则小刚的前面是(),后面是()。

2、看图填空。1)、请你说一说棋盘中每个棋子的位置。

2)、右面是儿童乐园的示意图。(1)、写出各景点的位置。假山()迷宫()

游艇()骑马()过山车()碰碰车()摩天轮()(2)、公园东门在(8,4)处,南门在(4,0)处,卡丁车在(3,8)处,请你在图上标出 它们的位置。

拓展延伸:

如上图:如果用(X,4)表示飞机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在方格纸上至少要知道几个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教案 篇2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洋思中学的创举。实践证明, 这一尝试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 也说明了一点:放手以后学生也能学好, 甚至能学得更好。“先学后教”的核心是自学能力的培养, 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 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使其从“学会”到“会学”, 无论是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 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 都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 自学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在小学, 尝试使用“先学后教”的方法, 对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 “先学后教”的方法也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就在小学高年级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谈几个方面:

一、激发兴趣, 增强信心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经无非有两个, 或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 或从自己的学习中获得。而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往往会记得更牢, 并且, 学生通过自学获得新知时, 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 这在一般学习中是不可能体会到的。所以, 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 是特别关键的。可通过一些科学家的例子来说服学生, 我介绍了曾被人称为“低能儿”的爱迪生, 他通过刻苦自学, 终于成为发明大师;著名数学大师华罗庚, 出身贫寒, 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 却凭着超人的意志登上数学的高峰。这些典型实例, 使学生受到启发,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在实施时不可操之过急, 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 刚开始进行自学, 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消除他们的疑虑。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要让学生都有信心相信自己能行。

二、精心选材, 因人而异

在进行“先学后教”时, 并不要求所有的知识都进行自学。针对小学生, 主要是一些简明易懂的内容可让他们自学。教师要把好这个关, 切忌千篇一律。主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 正确处理好不同内容的关系, 优等生和学困生的关系。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时, 长方体的体积推导可与学生共同完成, 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在长方体公式的基础上得出的, 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学时, 我让学生通过自学, 搞清给他们的几个思考题: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正方体的体积该怎样算;a3表示什么?学生通过自己看书, 同桌讨论, 很容易获得新知。在自学的同时, 我还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优等生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学困生只要弄懂怎样做就可以了。

三、循序渐进, 指导方法

数学教学要按照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由已知到未知, 由简单到复杂, 由具体到抽象。就学生的智能发展来看,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要由易到难, 由扶到放, 要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学习指导, 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一开始, 教师可以对自学内容设计一些自学思考题, 让学生按你的思路学习, 并从中学到以后看书自学应该弄清哪些问题。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 可以让学生自己找问题, 弄清学习这个内容所要搞懂的是哪些方面。教师可以在最后提问:通过自学, 你学到了什么?

最后, 学生自学后教师要收集资料, 使学生自学的信息能及时反馈。通过信息反馈使学生和教师发现问题。学生在自学中, 开始还不知道自己的自学方法是对是错, 对于正确的做法必须坚持, 欠佳的做法必须改正, 通过练习和自检就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 从而不断调整自学方法, 使自学能力不断提高。而教师则可以通过课堂反馈和平时测验发现问题, 进一步指导学生调整自学方法, 并通过要求学生对章节内容进行小结, 锻炼他们对知识结构的归纳能力, 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摘要:在“和谐高效, 思维对话”课堂教学研究中, 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现在越来越显得重要。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对话, 知识的沟通融合, 情感的升华, 又在“先学后教”中彰显出新的价值。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教案 篇3

第一,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主体,同时也是决定课堂教学活动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结合现阶段中等数学教学目标的相关需求,我们可以清晰发现,只有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这样教学活动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师要以服务的态度来展开数学教学工作,逐渐走进学生,对学生进行了解,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在课堂教学组织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于课堂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的组织设计,并且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执行作用,让“一案两课”先学后教的模式有着一个良好的应用环境。在教学安排上,教师要结合教学的知识点,对于教学情境进行构建,引入另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模式。例如,对于排列应用问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入关于生活中彩票的问题。某地区发售彩票,号码从1到999999,购买依据号码进行兑奖,如果提出要求,从个位起,第一、三、五位是不同的奇数,第二、四、六位均为偶数(可以相同)时为中奖号码,求中奖面所占的百分比(精确到0.01%)?这种问题通过现实中彩票问题的引入,可以更好地对教学中的教学重点进行突出,学生先进行思考,再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效果和学习深度。

第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一案两课”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真正地实现了让学生掌握课题的主动权,但是这对于学生的参与欲望上的影响也不能最终给予相应的肯定。为了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要关注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例如,在推理与证明相关问题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入这种方式。在研究球体时,类比圆,发现球存在一些与圆类似的特征(如都具有完美的对称性,都是到定点的距离为定长的点集),因此我们推测对于圆的特征,球也可能具有。如由圆有切线推测球有切面等等。这种推理过程是由两类对象所具有的类似特征,由其中一类对象具有的某些已知特征推测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是由特殊到特殊的类比推理过程。在学生类比推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让学生感受这种类比思维的方式,并且通过对思维过程的有效引导,在和学生交流中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考情况,这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效果。另外,在和谐的沟通环境下,学生也可以更加主动地对自身学习中的困难与教师进行探讨。

第三,在先学后教的过程中,教师对自身的引导性作用进行全面发挥。现在学生都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行调动和激发,让其认识到“先学”的重要性,教师在后续的“后教”中,让学生基于“先学”再进行相应的教学。例如,平面向量相关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和数进行类比,在建立了向量的运算以后,研究向量的运算(加、减、数乘等等)和它们满足的运算律,在定义了运算以后,探讨运算的应用,就都是很自然的了。在目标、重点以及难点进行明确的基础上,教师应该通过引导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要提前说明学习要求及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对于不懂的问题,如实进行记录。这是先学后教的主要环节,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个教学是在学生自学之后进行的。对学生在先学中碰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配合适当、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一案两课”先学后教课堂教学在应用的过程中,有效地体现了现阶段素质教育的新需求和新特点。在展开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升对新教学模式的认知程度,积极围绕学生来对于新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索,提升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重视程度,融入更多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成效的思路,加强师生的互动,充分对自身引导的作用进行发挥,真正成为中等数学课堂教学的“导演”。

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 篇4

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必须符合“四明确”要求: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这就是先学后教。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1

我们的民族小学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用具: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板书标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

二、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一名学生读,其他人听)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能达到的请放下,非常棒!为了你们胜利达到目标,我们要进行三场比赛,请看:

三、比赛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第一场比赛:比谁课文字音读得正确

1、听录音,听清字音,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举手问老师。

3、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首先,我们来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1、生听录音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认识的字举手问老师,准备马上比赛读课文,好吗?(好)

2、生自由练读

下面开始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比谁听得认真能给他纠正。

3、指名轮读课文

(一人一两句,以后进生为主,尽量让多点人发言,大量暴露问题。)

4、有错及时纠正,师适时板书、引导。(充分发挥兵教兵)

请同学们轻轻合上课本,请看(手指黑板),这是有的同学读错的字音,我们齐读两遍。

5、齐读板书(拼读一遍读两遍)

6、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字音大家能读准了,句子也读流利了。接下来我们进行

第二场比赛:比谁读

得正确、流利。

找谁呢?都想呢!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吧?

7、小组赛读。

一小组一段。

哎呀!一组比一组读得好,还想读吗?

8、男、女赛读

男生的声音响亮,女生的读音优美,如果合起来读相信会更好的。来齐读第二自然段。

9、齐读课文

文章读得真是既正确又流利。最后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比谁会写字,写得既正确又规范。

二、课堂作业(第二次“先学后教”)

(这是我们的课堂作业,比谁的字写得好、写得对。)

第三场比赛:比谁会写字,写得既正确又规范。

1、师出示会写词语。

请同学们自由临摹下面的生字,3分钟后我们听写,比比看谁能得到100分和“甲”。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词语,注意它们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间架结

构,并在练习本上每个练写1遍。3分钟后,我们比赛。

2、生临摹(注意它们的笔顺笔画及间架结构)

投影出示学生的作业

师生共同纠正

师适时进行范写

④、生更正

⑤、生自由记这些词语

【坪坝

穿戴

粗壮

敬礼

蝴蝶

摇晃】

舞:中间是四竖。

戴:里边上边是田,下边是共

三、当堂训练

5、听写

6、生补错(师收集错题)

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2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板书课题,齐读)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目标,生读)。

为了更好完成本节课的目标,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自学指导。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先学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民族小学有什么特点?

(3分钟后比谁说得好。)

生自学。师巡视

(二)后教

指名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但需要学生自己总结,所以在回答时如果一个学生回答不完整,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最后让一个同学再完整地说一遍。〕

(多民族团结、服装不同、语言不同)

那我们读这一段时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自豪、赞美)

你能读出这种语气吗?

生练读

指名读(生评价)

同学们刚才读得都非常好,接下来我们看自学指导(二)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一)先学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用“

-------

”画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2分钟后比谁找得准确)

生自学

(二)后教

指名回答〔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可以让2-3名同学回答。〕

(这时候——读课文)

你能让大家通过你的读让大家感受到当时的安静吗?

1、生练读

2、指名读(生评价)

从你们的读中老师仿佛看到同学们读书的样子,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和赞美一起来读最后一段。(生读)

四、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读得真不错,现在请同学们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部分,5分钟后,比谁背得熟。

1、生背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

板书设计:

1、我们的民族小学

自豪

团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能运用本课知识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本节课咱们来比一比,看谁做题最细心,最准确。请看本节课的目标:

能运用本课知识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

二、生做题。

师:目标明确了,请大家打开练习册第一课,做题要求:认真审题,字体端正。时间:25分钟。

生做题,师巡视。

三、生提出疑问,共同讨论。

阅读短文:

短文写了他玩游戏的经过:和肥皂水---()----()-----()

四、同桌互换,对改。

五、生订正,师收复查。

教后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3

【教材简析】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4段(1:2-4;5-6;7)。课文以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小英的神态与动作。因此,知道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内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9个二类字。理解生词意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准备】

生字卡、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导入揭题

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板:掌声)

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

3、预习了渴望呢,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

3、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班里愿意投向调来情况持久讲述交谈

珍惜慢吞吞困境残疾犹豫骤然鞠躬舞蹈

理解:

持久:保持的时间长。

困境:捆那的处境。

犹豫:拿不定注意。

骤然:突然。

4、读课文。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①写小英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小英上台演讲,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

③同学们的掌声使小英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

④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一段。

三、书写生字

1、师指导写“班”“境”“愿”。

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精读课文。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

二、前后对比,感受小英变化

1、小英曾经是怎样一个人?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一段。

2、小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

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出示: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指名读这句话。

3)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

4)“默默地”说明了什么?

5)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6)齐读这句话。

可是不久以后,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样了?

7)指名说。

8)读读这一小节,出示:“说也奇怪……”

9)小英变得怎么样了?(自信、勇敢……)

10)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

11)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判若两人?(指名说)

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

小英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读1、5两段。)

4、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是……?(小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你认为是因为什么?(掌声)

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

2、同学们给了小英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的词语

3、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大家来鼓掌(指名读)小英感受到了吗?

谁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力量?

4、同学们的为什么要给小英这样的掌声呢?在掌声响起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5、出示: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谁来读第一段话?

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小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齐读。

(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小英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

小英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儿红了”我们体会到小英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齐读。

(3)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引读)。

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小英的心里,关注着她。其实同学们早已在关注她,这关注的目光里包含着什么?

(4)小英终于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什么?包含着什么?

(回顾前面的课文。)

(5)掌声渐渐平息,小英开始演讲了,她讲得怎么样?听了演讲,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6、同学们把要对小英说的话用什么表达出来?(第二次掌声)这时的掌声又是什么?这时的掌声又犹如什么?(学生自由说,并让说得精彩的同学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

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小英内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

7、听到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小英怎样了?

(出示):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齐读。

小英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小英心头涌动,她想说——(生答)小英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引读)

8、是啊,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再次引读)

9、后来,小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给她的老师写来了一封信,想看看吗?

出示:

(1)、指名读。读课文就应该这样,把自己放进课文中读。

四、总结升华,读背感想。

这掌声仅仅是指这次掌声吗?这掌声包含着什么?(关爱、友情……)

是呀,当别人需要你的掌声的时候,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齐读这一段,把这一段话工工整整地抄下来,把这爱记在心里。以后如果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把这段话送给他;如果你自己遇到困难,你可以拿出来看看——记住:还有很多朋友在关心你,爱护你!

课后小记:

1、本课的教学设计参照颜宏京老师的设计,我觉得能抓住主线,突出重点,主要抓住两次掌声出现的时间、小英的神态及心理,以及同学们的表现,就是抓住了本文的主干。另外在讲课时要把课堂的掌声与文本的掌声相结合。

先学后教教案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篇5

一、说教学理念:

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本课我引导学生通过读词——质疑——品句——解疑,即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联系上下文体会故事中人物品质,让学生在读中领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二、说教材

(一)教材概述:《纪昌学射》一文是人教版课标版四下第29课的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

选编这则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为学习本单元其他文章做铺垫。

(二)三维目标设:

根据教学理念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重点词句。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寓意。复述课文。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纪昌勤学苦练基本功的精神。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课重点是

(三)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品质。

难点是:

(四)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大胆质疑,解疑。

三、说教法

1、以读代讲法。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

2、探究学习法。

五、说教学流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教学中,我力求夯实工具,彰显人文。教学流程大体如此:复习词语,质疑引新——研读课文,探究“教”“学”——回环课题,理解领悟寓意——总结全文,复述故事。现概说如下

(一) 复习词语,质疑引新。

1、开课我以听写的方式复习四个词语。其中”妻子 绑住 ”是直接听些写。“ 聚精会神 百发百中”则采用说意思,让学生写出相应的成语。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采用“温故”的学习方法,不但巩固了生词,而且考查了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与否。)

2、接着利用“百发百中”引出课文最后一句话“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这句话。再让围绕这句话,你能提什么问题?预测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有“纪昌为什么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纪昌怎么学才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等等。

(这个小节设计的意图是,巧妙利用相关词语,诱发学生质疑,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课后练习的设计宗旨如出一辙)

过渡:接下来就是利用学生的质疑引入第二个大环节

(二)研读课文,探究“教”“学”。

1、纪昌学射为什么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请用“——”画出飞卫如何教的句子,再用“﹏”画出纪昌如何学射箭的相关语句。

2、抓重点句品“教”“学”。其中重点抓“练眼力部分”进行教学,为后面学生理解寓意铺垫。

如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等句子进行研读,我用各种引读法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以读促思,最终理解,正是有了飞卫师傅的教导有方、纪昌的勤学苦练,才有了“纪昌成为百发百中”这个结果。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采用“以读代讲法”抓重点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品读,突出教学重点,落实了情感目标)

(三)回环课题,领悟寓意。

寓言的题目是“纪昌学射”,意思是说“纪昌学射箭”,那为什么主要写“练眼力”呢?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任何本领都要学习基本功)联系生活说说练习哪些本领需要练好基本功?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理解寓意”是本节课的能力目标,目标落实之后,我并没有收手,而是让学生联系生活,这就是拓宽语文学习与运用的领域的表现)

(四)总结全文,复述故事。

1、利用板书,复述课文。

2、布置作业:回去给家人说说这个寓言故事,并说说受到了什么启发。

(我这样的设计是基于单元目标“复述课文”,通过在课堂上复述以及布置作业达到这个目标)

六、教学设计反思

1、教学目标细化且有可操作性。

2、尽量合理组织教材,整理出清晰的教学思路,即“飞卫教”“纪昌学”“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学习体会 篇6

小长山中心小学 胡玲玲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尊重与努力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先学后教”教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习惯与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与合作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团体和竞争意识。有鉴于此,我校数学教研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结合教学实际,从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入手,努力形成数学“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以达到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要转变观念、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不去分析学生会不会,而是一股脑地讲知识,只害怕他们听不懂,结果到下课时,学生还没有进行练习,知识当堂得不到巩固,我认为是学生成绩不太好的原因之一。学习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后我豁然开朗,自己上课的“废话”太多了,抢了学生的时间,把学生当成了听的对象。今后,学生凡是能看懂的知识我坚决不讲。课堂上教师要讲在重点处、难点处和关键处,一定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不能会不会都讲,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试着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经无非有两个,或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或从自己的学习中获得。而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往往会记得更牢。并且,学生通过自学获得新知时,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这在一般学习中是不可能体会到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是“先学后教”的关键之处。

“当堂训练”就是指当堂练习和当堂作业,学生练习后由教师点拨和纠正。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当堂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能力,举一反三,基本实现课堂揭示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既当堂完成了作业,老师也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课后的作业辅导打下了基础。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教案 篇7

一、先学

“先学”就是学生在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前先展开自主的学习。当然, “先学”不是完全脱离教师的随意性学习, 而是在教师引导下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的学习。教师不仅要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学习范围、学习要求、自学方法 (包括怎样看书、怎样读题、怎样弄清条件和问题, 如何列式计算, 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等) 。更要为学生设计出详细的导学案,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亲身体验、优化发展, 让学生知道学什么, 如何学, 学到什么程度。比如二年级下册“千克与克”一节的教学重难点就在于让学生“感受1千克和1克有多重”, 在此基础上建立“千克”与“克”的概念, 掌握1千克=1000克的相互关系。为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给学生发放了学习单, 列出了学习的内容、要求和注意的细节, 准备了弹簧秤, 大小不一的苹果、砖块, 以及1千克袋装的洗衣粉、50克袋装的味精等物品。让学生在阅读教材, 基本了解知识体系后, 动手掂一掂, 用弹簧秤量一量, 亲自体验1千克的质量, 验证多少袋50克的味素才能与1袋1千克的洗衣粉一样重。这样就使得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 形成了丰富的感性认识, 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先学”的过程中, 学生要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探索新知识, 教师要巡回观察指导, 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学情况, 梳理和明确学生在“先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使教师的“后教”有的放矢, 精辟简捷。

二、后教

教师的“后教”是针对学生“先学”状态的应对活动, 重在解决和理顺学生“先学”中遇到的障碍和疑问, 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教师的“后教”过程尽管在“先学”之后, 但预设却应该在“先学”之前。教师要对教学有预见性和换位意识, 不仅要备课标、备教材, 还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 把握重点、难点、关键, 更要备学生, 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力层次, 明确哪些内容学生能够独立学习完成, 哪些内容学生学习起来可能会有困难, 并形成有针对性的预设。以使编制的导学案有层次、有梯度, 由浅入深, 符合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认知需要。结合学生“先学”后出现的各种疑惑和问题, 教师实施精讲。在“后教”这个环节, 教师应该把握: (1) 教的内容要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问题, 规范不准确的表达, 纠正错误的理解。 (2) 教的方式不是泛泛的讲授, 而是启发与点拨, 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自主更正错误, 完善不足。 (3) 教的要求要紧扣课标, 不能就问题找答案, 而是要寻找出规律, 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在学生“先学”“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笔算除法”时, 我发现许多学生用竖式计算9.62÷0.326=?25.73÷20.1=?的过程中, 不清楚该如何扩大除数和被除数的倍数。于是我就笔算中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顺序进行点拨, 让学生明确小数点移动的位数取决于除数的小数位数, 而不是被除数的小数位数, 这样三言两语就使学生懂得了小数除法的算理。通过教师在学生“先学”基础上的精炼讲解, 学生的知识得以深度内化, 学习潜能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局面, 更使教与学得到和谐的统一。

三、当堂训练

“先教后学”教学模式力求推动学生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在学生“先学”和教师“后教”基础上的“当堂训练”, 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 以便教师随时点拨指导, 将“学与练”有效结合起来, 避免学困生的中途掉队, 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素质的教学目标。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的当堂训练中, 我们出示了入下的题目: (1) 一个底6分米、高4分米的三角形, 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 如上图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3) 两个等底等高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4) 与一个面积是30平方米的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上述四个习题中, (1) 是基础性练习, 旨在巩固、熟练公式。 (2) 是标准性练习, 从正、反两方面强化学生对求积公式的理解。 (3) 和 (4) 则是提高性练习, 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逆向思维能力, 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或方法。这样的分层训练使得每堂课都是一个小测验, 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 让学习能力不一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

“先学后教”打破了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 切实践行了新课程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小学数学教师要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指导学生掌握自学策略, 鼓励学生动手、动口, 大胆质疑, 在课堂师生间的相互切磋、共同探讨中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努力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又体现自己鲜明个性特征的教学创新之路。

摘要:“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是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先学后教”模式, 教师必须转变角色, 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制定、调整教学策略, 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 掌握数学知识, 发现数学规律, 探寻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并以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当堂训练, 内化所学知识, 形成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的有效策略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先学后教;策略

G623.5

“先学后教”,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先进行自学,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有针对性、有重难点的进行教学,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广受小学师生的喜爱,学生自学之后再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展开更深入的學习,能很好的解决自己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问。“先学后教”是将生本教学理念作为前提条件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永远处于第一位,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等都有极大的好处,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提供很好的基础条件,是我们在教育阶段应大力推进的一种教学策略。

一、课前布置,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后展开有目的教学

“先学”,即指教师提前布置难易相当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先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布置课前内容时,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设置,而不是随性的给出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对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的自主学习,解决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将不理解的内容重点标注出来,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交流心得,教师在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基础之上,确定哪些内容应该重点讲解,哪些内容可以简单讲解等。学生“先学”达到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在布置课前内容时设计的巧妙性,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将内容设置的合理,并能有效引领学生深入探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举一反三,如此一来,教师在具体讲解重难点内容的时候,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疑惑听讲,更能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在设计《线的认识》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标有线段、射线、直线的卡片,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说出线段、射线、直线的异同,然后鼓励学生用身边的事物来表示线段、射线、直线等,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情况,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所取得的效果,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计算长度等,如此一来,就可以避免整个课堂都是灌输式问答的教学情况的发生。

二、课堂训练,有针对性的进行重难点教学

“后教”,指教师在了解学生“先学”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之后采取的有目的的针对性教学,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产生的疑惑,同时,要深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对某一知识进行重点把握和记忆。因此,教师要在“先学”内容所取得的效果之上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具有前瞻性的预见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备课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有侧重点的进行课堂教学,着重讲解学生“先学”之后产生的疑问和遇到的问题,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多启发和点拨,引导学生完善自主学习中思考的不成熟的地方,更正错误的认真,使学生更深的理解重难点内动,使有限的课堂时间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例如,在“梯形面积的计算”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出如下的题目:1.一个上底2厘米、下底4厘米、高3厘米的梯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两个等底等高的梯形形状一定相同吗?上面两个练习题,第1题是了解学生对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第2题是提高性的练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第1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即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第2题,等底等高的梯形,是指两个(或多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相等,但可以是一般梯形,也可以是直角梯形,还可以是等腰梯形等等,所以,等底等高的梯形形状不一定相同。这样的分步骤的、层层递进的训练方法,满足了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起到了很好的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

三、课后交流,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先学后教”,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再进行课堂上有针对性的重难点的学习,还不能缺少课后的巩固练习以加深记忆、理解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能只是一味的灌输教学,教师要坚持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原则,在某一问题讲完了之后、或者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询问学生们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太能理解的知识点,教师要在课后进行耐心的讲解,并根据实际给学生一些巩固学习的练习题,让学生加深理解和印象。教师和学生在课后进行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对课堂上的教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今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可以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解题经验进行举一反三,独立解决问题。同时,在课后教师还可以安排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的内容进一步的巩固,确保在已掌握的基础之上,有恰当的扩展和深入,让学生在面对适度的挑战时挖掘自身的潜能。同时,在练习题的安排设计上,要讲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进行合理的分工,要由易到难,对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做循序渐进的延伸,鼓励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和同学讨论,得出正确答案。当然,小学生还处于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孩童时期,不能用过量的学习负担来占据他们去体验生活的时间,如果学习负担过重,更会造成学生厌学的情况,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重要的知识内容都在课堂解决,课后安排适量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即可。同时,在检查、批改学生作业时,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性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学生错误率高的问题,则要再次进行讲解,或者进行一定的课外辅导,帮助学生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先学后教”打破了传统的只是教师单方面传授、学生接收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形成了一种互动的学习模式,这样一来,更能让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方式投入的学习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让师生共同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赵蓓.应用“先学后教”模式,开创小学数学教学新局面[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教案 篇9

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一是教与学的先后顺序不同;二是练习的时间不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练习要求在当堂完成,避免出现假作业。

一、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课堂练习设计也应该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练习设计中适合于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1、灵活激趣原则

课堂练习的内容灵活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设计练习时,我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习题本身的内在力量,设计游戏、猜谜语、走数学迷宫等活动,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练习等。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飞起来。例如,在学习了“4的乘法口诀”之后,为了帮助学生记住4的乘法口诀,我们设计以下儿歌游戏(数青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4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4只眼睛,8条腿;„„,这种游戏性、趣味性、的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2、针对性和目标性原则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课堂练习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提出的学习目标来设计。所谓针对性,就是设计练习要围绕学习目标,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做到有的放矢,力求用较少的时间,精练的习题,获得最佳的练习效果。这就要求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后,首先应该让学生运用运算定律在括号例天上适当的数,以及判断一个式子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在让学生运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3、生活性原则。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思维能力还很弱,但他们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如果将枯燥的数学练习还原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将会比较容易的克服。比如:教学《克和千克》后,就可以设计如下练习让学生体验克和千克: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枚鸡蛋约60();我的书包约4();我的体重约25()等,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让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去理解克和千克的不同质量,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样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的实际

经验对克和千克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这一系列的练习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趣味化,把单纯的数学概念引伸到生活活动中,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4、典型性原则

一节课只有40分钟,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课堂练习时间只有15至20分钟,时间有限,因此我们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少而精,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的练习具备典型性,既能集中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做到题量适当,恰到好处,又能通过设计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

二、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课堂练习设计深谙新课程标准,优先选择现有文本资源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课堂练习设计要深入钻研新课程标准,要准确每一节课要达到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不能随意提高或者降低。设计练习时优先选择现有文本资源,因为教材,练习册等都是有经验的专家和特级教师编写的,习题设计很科学、系统。所以我们设计课堂练习时要尽量选择例题后的做一做,教材中的练习题,以及省上免费提供的练习册,如实在练习较少时可以自拟与例题类似的练习。

三、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课堂练习设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个体差异变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有层次。

对于学生有困难的学生,先学后教的课堂实行逆向点名,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关注与帮助,教师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他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的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于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其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这类学生的课堂练习设计只要达到学习目标即可。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的课堂练习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提出的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要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排,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拓展,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经过刻苦学习之后获得成功的快乐的、愉快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四、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因此练习的设计要尽量减少指令性成分,增强练习的开放性。

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能有效的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运用开放性的练习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会筛选、学会思考、学会整合。

小学语文预习随笔:先学后教 篇10

上语文课,要不要让学生预习,这在今天似乎已经不算是什么问题。谁说不需要预习呢?恐怕很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虽然是在课前,但却是整个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过程。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课文的效率。事实上,也真是大多数教师都在布置学生预习;学生也都知道上新课之前都要先预习一下。然而,很遗憾,要是果真按照“预习”工作最早也最热心的倡导者之一叶圣陶的观点和要求来考察、来衡量,我们中间很多人的做法恐怕只是徒具形式而已,效果总不见佳,那是必然的事。传统预习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回家看看即将学习的内容,无非是减少一些“拦路虎”而已。这样做法的根本缺陷在于使学生的视野局限于现成的知识,忽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忽视了在预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呈现为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那么,怎样使预习变得有趣,好玩,充满乐趣,甚至在无形中,就接受了,感悟了,积累了?身为教育一线老师,我寻寻觅觅,“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一、让学生“动”起来。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话转换成教育观念就是:“知识灌输”不如“方法传授”。所以语文预习必须应该讲究方法策略。

1.鼓励学生自主预习。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之时,将单调乏味的语言化为鼓励的话语,多一份亲切,多一份商量,对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学习,将大有帮助。如在教学《西门豹》的朗读预习布置时,教师可充满感情地问大家:“同学们知道诸葛亮吗?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一个跟诸葛亮一样聪明的人——西门豹,今天放学后就请大家试着去读一读,感受感受,明天来校后,请把你最拿手的一段读给大家欣赏,咱们比一比,到底班上谁能荣膺朗读大王的称号,好吗?”

2.设计弹性的预习作业。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兴趣爱好等等都各不相同,学生之间自然会存在一些差异。教师应正视这些差异,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增加弹性,让学生摆脱不必要的束缚,自由地去探索,去发现吧!如:哪几节你最喜欢读?为什么?课文中哪些词语你觉得好,把它摘录下来,想一想,这些词语可不可以换成其他词语?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在这样不同的预习题面前学生的心境将是无拘无束,轻松而快乐的,在这样的预习题面前,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合作与竞争并存。合作与竞争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作中,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竞争时,谁说天生我就不如你。教学实践中可曾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就各自的预习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合作、创新。根据事先制定的一套切实可行的奖励制度,小组交流中学生自评得出两位表现出色的学生可适当加分。通查全班同学的预习情况后,两到四个优胜小组也可进行加分。到了课堂交流时,老师若发现有同学的预习成果特别出彩,也可为其个人和所在小组进行适当加分。每隔几周,教师再为学生个人竞争与团体竞争进行总结表彰。学生既在小组中学会了合作,提高了自己,还在进步必奖的制度中获取了更大的兴趣与动力。

二、让学生“活”起来。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创新预习方法,不断给学生以新面孔,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课文,巧设预习题目,采取不同的预习形式,便可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进而各显神通。

1.巧用字谜

根据小学生喜玩好动爱动脑筋的特点,新课前,我让学生为新课生字创作谜面来让老师和同学猜,为了能创作出最好的字谜考考老师和同学,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入手分析,这样一来,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就牢牢记住了生字的读音和写法,既避免了吃力不讨好的重复机械抄写,又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潜能,正是一举多得。

2.日积月累

有些文章,或语句优美或重点句集中突出。预习这样的文章,可以试着让学生进行摘抄并赏析,再辅之以美读。既让学生在预习中,选择自己认为生动优美的或自己认为重要关键的句子,将其摘录下来,并对其中的妙处关键处加以点评赏析,最后以美读终结。这样是否为理解课文打下了很好的埋伏呢?

3.海阔天空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值得发散,如预习《赤壁之战》布置阅读《三国演义》,预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布置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从预习作业中走出去,语文的世界将更精彩,阅读的天地将更广阔。

4.学贵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平时我常鼓励学生在预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觉地在学习中问,在问中学,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质疑,“要想得到聪明的答案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从敢问到善问是一个质的飞跃,质疑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在老师的引导下,日积月累,学生定会提高质疑能力,点燃思维的火花。

5.风采展示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教案 篇11

关键词:先学后导;高效课堂;质疑;合作交流

“先学后导”教学模式,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指导,形成知识、技能,沉淀方法、经验的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实施“先学后导”教学模式,进而促进高校课堂的构建呢?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一、引入质疑新知,激发学生认知冲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锁定目标

在课始,我们不应直接为学生讲述课本上的知识点,而是应通过复习旧知、情境创设等方式,找准新知的切入点,引入新知,质疑新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锁定目标。

比如,在学习《年、月、日》这一单元时,一上课,我就让学生说出今年以下节日的具体时间: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植树节、国庆节,待学生回答完之后,我对学生说:“这些节日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这样,我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同时揭示了将要学习的时间单位。接着,我让学生观察教材上出示的年历,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以下问题: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份有几天?一年有多少天?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沟通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这样,我通过在课始给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常规训练,引导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思考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也明确了当堂学习的目标,为后续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学习新知,教师适时给予引导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时通过自主学习会对新知有初步感知和理解,但理解程度还处于浅层状态,对于某些问题仍有着强烈的疑问。这时,我们就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对数学知识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形成数学新技能。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单元,在讲解探索“三角形的特性”这一知识点时,我让学生欣赏了一组画面:电线杆、自行车、篮球架等三角形应用的图片,然后问道:“为什么这些物体的一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有什么作用?”接着,我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给每一组发放了我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让他们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看看有什么发现。做完实验后,学生纷纷说道:“四角形容易变形,不稳定,三角形不容易变形,稳定。”“没错,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人类正是利用三角形这一特性,创造了牢固、美观的物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你们还能说出哪些在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吗?”……这样,我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对问题进行探究,并加以适时指导,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

三、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讨论,共享学习成果,教师给予提示和引导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全班学生共同对数学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然后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我们则根据学生讨论的重点,引导学生优化、总结学习成果。

比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单元中“长方形的特征”这一知识点时,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看是否能找出长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并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

“老师,我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老师,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

“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证明呢?请你们合作交流,看看有什么办法来验证长方形是否真的具有这些特点?”于是,学生开始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操作活动。

“老师,通过测量我们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确实相等。”

……

这样,我通过组织全班學生交流讨论,实现了对学习探究成果的共享,同时加上我的提示和引导,学生对“长方形的特征”这一知识点,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摒弃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指导,即实施“先学后导”教学模式,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武媛玲.立足课改课堂,品位数学教学:实施“先学后导,自主互助”模式的反思体会[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3).

[2]陈志良.预学,导学,善学:三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4(6).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619)成果。

上一篇:最新绥化学院实习报告下一篇:关于室内设计实习总结